当代青年道德人格

2024-07-12

当代青年道德人格(精选九篇)

当代青年道德人格 篇1

关键词:师德,师德素质,大学生,道德人格

师德在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中的作用

道德人格是表明一个人整体道德素质与道德面貌的概念, 标志着人的道德责任、道德标准和文明行为的水平与层次。教育的真谛是育人, 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教育的基础, 因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的道德人格要求教师注重师德,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道德人格反映了教师的自我道德要求, 是教师责任感和敬业态度的具体体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10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提出, 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高等教育虽然要侧重于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但如果忽视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做人的基本道德素质, 教育出来的可能是“有才无德的危险品”。因此, 塑造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大学生, 应重视大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及道德人格的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为青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丰富了青年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 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 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这一切都给青年人的成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对大学生进行的关于成才观的调查中, 向往权力、追求个人物质生活的舒适是相当一部分当代大学生的选择。与此同时, 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 不再仅仅是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 而是更注重大学生遵纪守法的品格以及勇于承担责任、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因此, 教育的全部使命, 不只是知识的传播、智力与生存能力的增强, 更重要的是陶冶人性, 铸造健康的人格,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 加强学生的公德心、爱心、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等人格培养。

学生进入高校后, 通过接受教师各方面的教育, 特别是通过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教师的言传身教学习做人, 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有智慧、有能力、有道德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为此, 高等学校要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就要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 只有加强师德建设, 使教师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 自觉垂范, 才能在大学生学识、品德和人格的塑造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师德素质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

(一) 良好的师德素质是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基础

知识广博、业务精湛, 是大学教师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 与此同时, 教师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 对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可以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 才能推己及人, 为社会培养出道德健全、人格高尚、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尚的师德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是教师事业追求的境界。教师在这一境界中, 把教育工作视为一生执著的追求, 其工作动机是强烈的教育信仰与教育爱, 其教育行为表现为忘我的工作, 沉浸于专业的发展中、沉浸在教书育人之中、沉浸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之中。正是这种强烈深沉的情感状态, 指导教师矢志不渝地履行自己认同的教育行为, 不仅通过教学呈现出教师的专业水准,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敬业精神, 而且学生通过教师教学中渗透的育人思想, 可以实现思想与境界的升华。学生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 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记等, 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自己, 这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是非常有益的。但目前在高校中, 能够达到这种师德境界的教师所占比例很少。不能获得具有如此师德境界的教师的教育影响, 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损失。

(二) 师德缺失制约了大学生人格成长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没有离开教育的教学, 也没有离开教学的教育。教师职业的特点就是教书育人。在我国, 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 都存在着职责分明的两支队伍, 一支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干部队伍, 一支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队伍。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负责传授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 让学生学到本学科的知识, 至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是辅导员和政工干部的事, 与自己无关。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只管传授学科知识, 按教学进度教学, 学期结束时让学生通过学科考试获得相应的学分, 教师也就完成了本职工作。有些教师甚至认为自己是做学问的, 做学问应不问政治, 花时间与学生交流、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多管闲事、不务正业。教师漠视育人职责的态度无形中对大学生人生观、职业观的形成及学生人格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与就业形式的多样化, 归根到底是利益的多样化。在利益多样化的情况下,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潮使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 出现了“以个人为中心”的意识, 等价交换原则滥用, 奉行实用主义, 追求物质利益, 放弃了人民教师的理想追求。对教学往往是将教学课件放一遍完事, 对课堂秩序不管不问。考试前给学生划定范围, 或泄露考题, 获得师生认可的“双赢”。教师重个人价值、轻本职工作, 对学生漠不关心及对学生要求松懈的行为, 降低了教师的职业声望。这种状况反映了大学教师胸中有书、目中无人的现实。大学师生关系的淡漠是目前的普遍现象, 许多大学生得不到教师直接的、主动的人生指导, 不仅无助于学生专业学习的进步, 而且教师的功利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大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

提升师德素质, 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一) 重视教师道德自律建设

教师职业的本质特性就是影响人的心灵, 启迪新一代的心智, 提升人的道德人格境界。教师的道德自律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既包含教师道德自律的主观成分, 也包括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化成分。自律就是能够自觉地、自愿地、主动地限制约束自己的行为, 能够始终如一地按照道德要求行事, 也就是我国古代伦理道德中强调的“慎独”境界。慎独是教师对自己道德动机和行为的一种自我控制, 是教师道德达到一定高度的表现。提高教师慎独的道德修养, 就是倡导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努力按照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无论是对领导、对同事、对学生、对家长, 无论是在学校、在社会, 都应以相同的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使教师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这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必将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道德自律是对自我的道德立法, 但这种自我立法不是限制自身的自由, 而是主体在对外在客观必然的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接受、遵循的基础上生成的, 并依此对自己进行限制, 使主体不再为欲望和冲动所主宰, 而是自己主宰自己, 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 这实际上是最高境界的自由。

由于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认识社会道德规范合理性之后的自我约束, 所以更多地表现为主体的意志和心理活动。实践证明, 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道德自律, 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教师道德。教师具有道德自律的品质, 就会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

(二) 将教师职业道德纳入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系之中, 促进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

教师道德应该是具有深刻知识内涵与文化气质的道德, 一个缺乏广博的知识与事业心的教师是不会有多少道德影响力的, 仅仅依靠说教的道德教育必定是乏力的。教师作为人类科学文明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 要不断调整、更新、丰富、充实自己, 以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争做终身学习的楷模, 更要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师德的魅力主要是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的, 历代教育家提倡的传道授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 既是师德的规范, 也是教师良好人格品质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道德的典范、人格的楷模, 是莘莘学子可靠的人生引路人。学生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自己。正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作用, 决定了教师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教师通过自己的学识和方法影响学生, 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

因此, 应将教师职业道德纳入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中, 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将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操、性格培养、心灵塑造结合起来, 做到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特别是高校教师更要切实担负起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责任, 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帮助大学生奠定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和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带来的新观念、新事物, 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的生活方式, 培养信念坚定、专业精湛, 品学兼优、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与顽强品质的优秀人才, 从而成功地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促进大学生素质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文彬, 陈东.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11) .

[2]黄正刚.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6, (11) .

当代青年道德人格 篇2

作者:曾 艳

理想人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中人们最推崇和向往 的人格模式。它集中体现了该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对人们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儒家的理想人格的实质是一种道德型理想人格,仁与礼是其根深蒂固 的主题。“仁”是人格主体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社会制约;理想的道德人格,就是仁与礼的统一。无可否认,这种仁与礼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传统人格中奴性、依赖的一面,但是在哲学解放的当代,我们更应该全面、深刻地反思儒家理想人格理论,对其进行扬弃和超越。笔者认为,儒家理想人格理论中追求道德内圣、注重道德修养等理论对当代大学生健全道德人格的建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具体阐述如下:

一、弘扬儒家“仁者爱人”、“泛爱众”的博爱情怀,培养大学生知行统一的道德认知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道德理论中的基本原则。而“仁”的主要内容是“爱人”。“爱人”不仅是人们在实践“仁”的过程中的指导思想,也是君子 型理想人格必须具备的首要品格。当樊迟问仁时,孔子即回答“爱人”(《颜渊》)。后来孟子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仁者爱人”(《离娄下》)。作为对理想人格的一种内在要求,“爱人”不仅仅要爱自己的家庭成员,即所谓“亲亲之爱”,还必须从亲亲之爱出发,推己及人,把“爱人”推 及到全体社会成员,实行广博的爱。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泛爱众,而亲仁”(《学而》)。《礼记·礼运》篇要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孟子也提出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这就意味着遵循“仁”的伦理原则,就不能只爱自己的亲属宗族,还必须以广博的胸怀去爱众人。这种博爱意识,反映了儒家理想人格的人道主义 精神。孔子还特别强调“为仁”的自觉性。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仁人”,决定因素是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要心中有成为“仁人”的理想,那么在行动上就会处处以“仁”的标准要求自 己,自觉地通过学习使自己具备“仁人”的崇高品质,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行仁”,自觉地捍卫“仁”,为“仁”而献身。当然,就理想人格来说,“泛爱 众”,以博大的道德情怀去“爱人”,并不意味着要无原则地爱所有的人。儒家主张要有所爱,有所恶。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这就是说,爱仁人是仁,恶不仁之人也是仁。真正的仁者,就要既能“好仁者”,又能“恶不仁者”。儒家的这一思想,对于今天理想人格的培养来 说,仍然是有一定的合理意义的。

儒家推己及人道德思维方法的实质,就是按照自己的本性从而按照人的本性处理人际关系,以实现社会生活秩序的和谐这一思维模式的积极因素,在历史的发展中,积淀为中华民族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先人后己、宽人严己的优良品格。我国现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单位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还有扩大的趋势,社会体制转型所引发的新的利益、观念、心理等冲突,再加上市场经济带 来的消极作用,人际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日渐增多,见死不救见利忘义的现象比比皆是。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能积极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 国内环境和新的形势,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水平,做到知行统一。在社会生活中大力倡导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积极思想,为社会奉献爱心,热心公 益,扶危济困,惟其如此,才能抵制和消除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弘扬儒家心忧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局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肯定的或否定的内心体验,是道德认识的一种具体表现。因此它不仅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且也是表现人对当前现 实的一种态度。中国古代文化洋溢着一种强烈的忧患气氛,而以儒家表现得最为充分,这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重要的启示。“君子有终身之忧”是孔孟的思 想基调。孔子忧人格的颓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忧道义的沉沦,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的忧患之情体现在(孟子)一书中,书中“忧”字出现了27次。孔子孟子的忧患意识,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君子有终身之忧”成为一切有为之士的共同人格特征,强烈的忧 患意识为爱国情感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成为中华文明不断进取的强大原动力。

儒家既有深深的忧患意识,就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孔子说:“士不可以 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孟子则向往“居天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境界。孔孟的使命感和责任 意识,影响了众多爱国之士,培养了他们对国家命运的深厚关注之情,从明东林党人所倡言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 心”,到清初顾炎武所宣扬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不显示了一种心忧天下的责 任感和救世报国的爱国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都有其成长的地方。千百年来,爱国主义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田,塑造瀚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今天,我们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肩负着强国富民之重任,为此,大学生必须发扬儒家爱国传统和使命意识,培养自己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贵任感:在祖国还不十分强大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崇洋媚外;在国际强权政治和巨大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坚决支持国家的统一大业,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同时,还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作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勤奋工作,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三、弘扬儒家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气节操守,培养大学生坚强的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在道德行为过程中所作出的意志努力,它是人们按照道德原则和要求,进行道德抉择和行动时调节行为和克服困难的道德能力,是在履行道德义务过 程中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儒家认为,道德意志是道德人格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可以确定人生的目标,并且能克服困难去实现目标,而且还能对人的行为 活动起到一种支配和调节作用。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儒家特别重视立志。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这集中体现了他把对理想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甚至重于生命。孔子曾自述“五十有 五而志于学”(《为政》),并多次讲到“志”。在儒家看来,人人都应当立志,君子更应该有志。作为君子,应当“志于道”、“志于仁”、“仁以为己任”,把弘扬仁道作为 人生的最高目标。“志”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所以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他赞美和推崇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气节情操和人格独立精神,认为人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就应当至死不渝地去奋斗,去追 求。他甚至把对真理的追求以及人生理想的实现,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所以他说“朝闻用道,夕死可矣。”(《里仁》)。孟子也提倡“尚志”。他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公孙丑上》)他要求人 们要像“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告子上》)一样“志于道”、“志于仁”。儒家的这种志于道、志于仁,以及人贵有志、志不可夺的思想,成为许多志士仁人的坚强信念和人生追求。

孟子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将人格的尊严和道德的责任看得比个人忧患与死亡更重要。孔子提出了“行己有耻”的气节修养方法,要求人们要明辨是非、善恶,行为要知耻而有 所约束,闻过则改,见贤思齐。孟子也强调知耻对于做人的重要性,说“耻之于人大炙”,与此同时,孟子还从正面提出了气节修养的最高境界,即“浩然之气”,就是坚持对仁义的信仰,“志”即志向、目标、理想,它是人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也正是由于“志”的不同,使人们在道 德行为、人生道路、生活态度和方式等方面有不同的选择。正是由于“志”的作用,使人们在其生命活动以及在对道德理想和完美人格的追求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 性、坚持性、自制力和意志力。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今天,不少人,由于放松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失去对糖衣炮弹的警惕,经受不住各种诱惑,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加强道德意志的修养显得更加 必要,努力弘扬儒家的浩然正气,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保持自己的操守,不为外物所左右,维护君子的人格尊严,做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不为物质欲望而降志辱身,不为金钱美色而丧失人格,不向社会丑恶现象低眉折腰,甘于清贫,乐于奉献,艰苦创业,做一个有高尚道德、脱离了低级 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国际风云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横行的情况下,坚决反对外来干预,坚决顶住各种压力,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坚决捍卫国家和民族的主权和尊严。

四、弘扬儒家刚毅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子路》)这种坚强之毅力是实现“仁”所不可缺少的品质。在孔子看来,人容易被外在的各种诱惑和自身的欲望所左右而做不到坚持自己的志向。因此,无欲则 刚。儒家讲的“自强”,就是“反求诸己”,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兢兢业业,持之以恒。《中庸》第十章说:“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儒家理想人格所提倡的自强精神的深刻写照,对国家民族而言,这种自强精神重视社会整体和他人价值,重视为国家社稷之大我而克 制个人之小我,重视民族的大志大气与大德。对个人主体而言,这种自强精神即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可使个体达到无私无畏的崇高境界。如若人人都修养到这样的境界,那就是一种民族气节了!同时,这种自强精神不仅要有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之志与浩然之气,而且需要砥砺意志和自我磨练。儒家强调的自我磨练不同于西方避苦求乐的方式,它重视培养人 的道德精神,教育人以避乐吃苦为乐,自觉承受物质贫困和身体劳 苦。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孔子孟子倡导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后世仁人志士百折不挠、前仆后继、战胜困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造就了无数英雄豪杰。鲁迅先生把这些人尊之为民族的脊 梁:“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 脊梁”。儒家在道德实践中,能够摆脱小我的局限,自强不息,刚健进取,造就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在当今这个社会变迁日益迅速的时代 里,人们经历了经济的繁荣带来的物质满足和快乐,但也见证了不公平和不平等导致的种种悲哀。对不少人来说,社会责任感似乎成了生命中不堪承受的负担。积极 倡导儒家君子敢于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并将其变成一贯的生活方式,是社会和谐持久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不可无志,人生不能没有理想。青年总是与未来相联系,要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青年人必须树立远大理想,邓小平说“一定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当前,我们的社会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青年大学生必须以此为导向,来确立自己的个人理想,使个人理想服从社会 理想,个人愿望服从社会需要,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贵。创业维艰,奋斗以成,确立了远大理想后,还要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为实现理 想而奋力拚搏。

当代青年道德人格 篇3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社会、家庭以及学校教育的整体过程,是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根本导向。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多元社会思潮对于青年的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年的道德人格是当代青年群体价值取向的内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重点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抓住青年的道德人格认知的特点,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另一方面充分结合青年特点,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方式方法,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设计创作更多更符合青年需求的教育文化产品,对青年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养成健全的道德人格。

重视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重视传统文化的滋养,是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宝贵资源。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新时期,加强传统文化的滋养,可以帮助青年群体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青年道德人格的根基。在社会领域功利思想的影响下,部分青年过分看重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发展与国运兴衰,缺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育,能够有效填补青年道德人格的文化空白。通过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培养,可以使青年将个人目标与国家目标统一起来,对于自身的道德人格提出更高要求。同时,要注重培养青年严于律己的自律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古的厚重美德,是青年道德人格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曾子的“三省吾身”,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醒世箴言,都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所推崇的高尚品质。加强青年的自律教育,是提升青年道德人格的重要条件。自律作为主体基于内在需要的自我约束行为,可以确保青年拥有独立、稳定的道德人格。

加强学校道德人格教育的创新。相比于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而言,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稳定性与专业性的优势,是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中心环节。抓住青年道德人格的可塑期,创新学校的道德人格教育,能够有力把握青年道德人格教育的主动权。要积极开展主题健康、形式新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青年道德人格培养的科学性。要加大实践环节的课程配置,将道德人格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鼓励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通过帮扶弱势群体、参与环保宣传等多种途径,使青年在社会生活中感受真实的道德情感,了解社会发展对于自身道德人格的要求。要运用校园文化开展道德人格培育,有效矫正青年道德人格中的错误部分,抑制不良风气在校园内的蔓延。要加强校园网络新媒体平台建设,吸纳掌握先进网络新媒体技术的青年教师参与到青年道德人格的培育中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将社会道德热点和现象、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事迹制成宣传材料,加上“编者的话”在校园网刊登。要建立校园或年级、班级的官方微信、微博以及QQ群,教师带领学生在这些平台中对道德热点进行讨论,听取学生的心声,及时调整青年道德人格提升的准星。

夯实家庭的常态化教育功能。家庭教育是对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基础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青年成长的土壤,温润着青年道德人格的根苗,家庭整体的道德倾向、价值理念对于青年道德人格的形成影响重大。一方面,要发挥家庭教育的导向功能,家长要为子女提供积极、正面、健康的思想内容。正如扣扣子一样,青年道德人格的扣子要从家庭教育开始,要在最初就找准正确的位置,奠定稳固的基础。在家庭生活中,道德教育无处不在,如何尊敬长辈,如何学会感恩,这些都是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也需要细细思量,这些零星小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家长要注重家风的影响,真正地承担起“家庭教师”的责任。家庭教育可以在一顿温馨的晚餐中进行,也可以在火热的电视节目争论中开展,要在家庭生活的细枝末节处大做文章。另一方面,应重视健康道德心理的教育。健康的道德心理是青年正确看待和辨析道德现象的基本前提,因此家长还要注重青年心理健康情况的观察和把握,从而及时解决青年对于道德问题的思想困惑。此外,父母要以身作则,在青年道德人格提升方面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在看待事物、处理问题时不能偏激,在道德问题上要明确标准,使子女发自内心地钦佩家长,使自身成为“明星父母”,从而在道德层面上获得青年的崇拜和赞扬,使青年从中受到道德熏陶,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代青年道德人格 篇4

(一)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内涵。

道德人格是人的文化创造活动的样态, 是人的文化存在的方式。人一出生, 就被已有的文化世界所包围着、感染着, 人同文化世界处在双向互动和建构过程中。人的本质或人的道德人格由文化所决定, 文化是人的本质或人的道德人格的展现和成因。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林顿等人认为:“一方面文化是人格的放大, 是人格的外部投射;另一方面文化也影响和塑造着人格。”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也有同样的看法, 他认为人是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动统一体, 人正是在能动的创造性活动之中, 产生了一化, 同时塑造了人之为人的东西—人格。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发生时代性变革的今天, 由于经济体制转轨而产生的新的市场经济文化以及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而给我们带来的网络文化的出现, 引起了大学生生活之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校园文化的全面变化, 这些变化了的文化深深地影响和塑造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成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矛盾与冲突的主要原因。

一般认为, 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定, 是个人的德性、情操和品行等的总和。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 道德人格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 体现着做人的方向和人格标准, 应是现时代的理想人格。值得指出的是, 这里所指的道德人格, 主要针对和改变传统道德人格, 构建符合现代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现代道德人格。大学生的现代道德人格是指作为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基本道德面貌和人格特征, 是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追求成熟、超越自我, 提高素质的内在驱力和行为动力。

(二)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意义。

现代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培养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个体来说, 个人的才能、智慧可能使人取得一定成功, 但要在生活、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功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还要具有良好的现代道德人格。通过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 对青少年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大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变得更像人, 从而懂得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治学办事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对社会而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建设等有赖于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特别是拥有健全的道德人格。诚如法国思想家科尔伯特所说:“一个国家是否伟大, 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的大小, 而是取决于它的人民的品格。”总之, 优化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培养大学生现代道德人格, 既是继承中华优良传统美德和发扬优秀民族精神的需要, 也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更是保证素质教育顺利推行和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的需要, 还是促进社会精神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及其人格缺失的原因

(一)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

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人格的内在属性应表现为独立、理性、自由、平等、公正等。但种种迹象和调查表明, 代表着社会精神面貌的大学生群体道德体现良莠不齐。他们观念开放, 拥有个性, 不盲从。但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不强, 欠缺奉献精神, 较注重个人利益得失;集体观念不强, 道德水平令人担忧。此外, 他们对社会现状存有不满的同时缺乏自省、自察, 惧怕艰苦, 处理事情容易冲动, 自制力比较低;对未来崇高理想已经淡化, 心理脆弱, 多以自我为中心, 厌恶政治、玩世不恭, 重视物质利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 出现道德人格失范行为。

(二)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急剧转型出现的不良现象使核心价值模糊。

首先, 中国正经历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 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及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 使大学校园讲实惠、讲利益的风气逐渐蔓延, 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其次, 现代网络的泛滥、大众传媒的发达也使大学生承受着各色文化的冲击, 网络的虚拟世界可以让人不必显露真实身份地宣泄自我, 任何类型的内容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 使很多大学生沉迷在里面无以自拔, 极易产生心理障碍和人际关系疏远等不良道德人格。此外,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最愿意关注的对象, 大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被人们所注视, 媒体报道新闻时常冠上大学生之名放在头版头条, 以个别现象作为整体现象来炒作, 这种对大学生行为报道的夸大对他们价值观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再次, 社会存在的贪污腐败、不择手段和好人没好报等现象, 不断冲击年轻的大学生们, 他们认为社会的核心价值已经转变, 无私奉献就是傻瓜, 失去了对他人和社会进行回报、奉献的信心和思想, 渐渐形成了以满足个人私利为主要目的心理特性。

2. 教育体制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弊端所致。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潜在的冲击和影响。1999年以来的扩招, 使更多学生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使他们各方面的压力增大。招生并轨、收费上学, 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使就业像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2007年国家公务员招考报名竟出现了一个职位四千多人来竞争。就业的困难和家长高额的教育投入强化了他们的效益观念, 对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不断淡化, 甚至是不惜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私利。大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亟需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来解决。但总体来看, 很多高校只强调抓学生的分数和专业教育, 忽视心灵的教化和道德人格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僵化, 教科书多年不变, 针对性不强, 具有明显的政治灌输倾向, 无法解释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现象, 学生对此存有抵触情绪。此外, 现行的“两课”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只在课堂进行理论灌输, 很少安排社会实践。其实, 大学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惑, 渴望在教育中得到疏导与帮助, 但实际上很多答案更加深了他们的疑惑, 影响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3. 大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弱点。

当代大学生是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 他们一直生活在宁静、舒适的环境中, 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小皇帝、小公主们受长辈们百般疼爱, 有求必应, 形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心理非常脆弱。在人生成长道路上, 高考像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一旦进入高等学府, 紧张的高中生活与大学的自由生活大相径庭。自小形成的性格特点在前后环境的急剧转变下发生矛盾, 出现价值认知模糊、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等现象。他们虽然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创新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但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和艰苦环境的考验, 看问题容易片面化、简单化, 热情洋溢的同时也比较情绪化。

三、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的策略

(一) 创新道德教育方法。

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主体性教育。道德教育要取得实效, 不仅要求用教育的内容是道德的, 而且要求道德教育中包括教育方法在内的其它任何要素都必须是道德的。以往的道德教育方法总体上是单向灌输, 其弊端在于:这种教育实施的前提是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摆在了不平等的地位上;设定灌输者所灌输的道德内容正确无误;忽视甚至蔑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试图以片面的外部道德灌输作为促进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 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需要。这在实质上是把受教育者当成了一种不清楚自己需要、没有行动能力的“人”, 一种被动的、只需接受先进道德的“容器”;通常采取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强迫执行、训诫、奖惩等方法, 用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话来说, 这些灌输教育的方法“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 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授方法”。因此, 当代大学生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要取得实效, 就必须创新道德教育的方法, 突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特征。目前人们对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创新已经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1. 磨炼教育。

这是针对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吃苦精神不够而提出的, 其基本内容是:训练其行为, 磨练其意志, 锻炼其理想, 把锻炼学生的理想情操, 作为磨练教育的核心;把磨练意志和锤炼精神作为磨练教育的基础;把训练行为作为磨练教育的外在表现。其基本形式有:远足拉练、劳动锻炼、实践体验、行为训练、吃苦磨练、学习竞赛、体育锻炼等。

2. 心心教育。

这是针对青少年在心理因素方面存在问题而提出来的。有专家把它归为“五心教育”, 即“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国家、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也有专家把它归为“六心教育”, 即“热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关心献给环境、信心留给自己”。

3. 社区教育。

这是针对青少年缺乏与社会联系, 不了解社会现实状祝而提出来的, 其目的是让学生走向社区, 让社区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基地, 使学生从课堂上的被动受教育转为社区中的主动受教育或者使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从而让学生在为社会服务中, 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增长社会责任感, 培养爱祖国、爱社会、爱家乡、爱人民、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爱心。

(二) 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是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人格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环境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 是人类文化传递、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基地, 更是大学生赖以生存和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条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对大学生人格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构建作用, 它影响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规范大学生的言行, 对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行为规范的养成、生活方式的选择有重要作用。高校应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把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起来, 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 创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 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通过网络构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受学生欢迎的校园主网站, 让学生及时了解网上舆情动态, 加强对校园BBS的管理, 积极引导网上舆论, 引导网上正面舆论形势, 使校园网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二是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其一, 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这对搞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发挥其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环境的内容、状态和特性对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二, 为当代大学生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 不是要禁锢学生的思想, 而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塑造其现代人格、增强其现代意识, 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丰富了教育的方法, 将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实践性、主动性、指导性、趣味性、创造性融为一体, 使说服力、渗透力、感召力、凝聚力、约束力共同发生作用, 从而为思想道德教育注入了生机活力;同时以广泛的领域、灵活多样的形式, 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三) 重视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格素质的重要途径, 是学校专业理论教育的必要补充, 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 正确认识国情与民情, 深刻理解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高校应将大学生放在社会之中, 为他们提供接触社会生活, 了解社会民情, 处理社会事务的环境和机会,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使他们逐步改掉不良的习惯, 促进自主独立能力、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良好的人格品格的形成, 逐步完成健康人格的构建。高校应结合本校学科专业特点和所在区域经济、文化等实际情况, 对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积极组织, 科学规划, 从途径上来说, 一是不断推动学生深入基层, 调查研究, 帮助他们了解社会, 把他们放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二是把大学生放在社会工作和社会事务之中, 让他们承担义务和责任, 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生产教育实习、环保宣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 并不断充实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加强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 在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形成更加健康的人格品质。三是结合社会实践进行道德修养, 特别要把道德修养与自己所从事的具体社会工作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把握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按照社会实践提出的客观要求, 选择和确立自己的修养目标与行为模式,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 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四是将道德意识的修养与践行道德要求结合起来, 实现知和行的统一。要杜绝那种“只用心想”, “不用心做”, 把道德当作说教和装饰的恶劣作风, 真正做到将学习思索得来的道德理论知识、观念和信念, 切实加以践行, 学以致用, 身体力行, 同时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和考验, 真正做到“在事上磨练”, 以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五是坚持“活到老, 改造到老”, 把终身的道德实践同终身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既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和困难而气馁, 也不能因为一时的功德而自满自足、得意忘形。面对生活, 面向未来, 积极地接受时代的挑战, 经受生活的考验和锻炼, 在推动社会道德的发展中, 升华自己的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戚万学.冲突与整合一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

[2].陆红霞, 杨峰.当代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出路[J].教育探索, 2005

[3].李英林.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文化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4].袁青川.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网络科技时代, 2007

当代青年道德人格 篇5

[关键词]:幸福、道德、至善、圆满

自人猿相揖别以后,人类就一直在苦苦追寻着幸福的真谛。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个问题早已成为一个现实的人终其一生不断思索的难题。东南大学高兆明老师在他的《道德生活论》中系统地对幸福这一范畴进行界定,英国论文格式并阐释了幸福与高尚的道德生活双向互动关系,分析了个人幸福的社会条件。我认为,该书中对幸福具体而深刻的阐述对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养成具有不可忽略的启示意义。一.幸福的真正内涵

《道德生活论》在阐述幸福这一概念时,开宗明义地指出:“幸福是(至)善的主观体验。追求(至)善即追求幸福。(至)善的实现即是幸福的实现。”[1]“至善就是人生的圆满,善是通向圆满之路。”[2]幸福对于个体而言就是人生的某种圆满,对于人类而言就是社会的某种至善。

“人类在对幸福的永恒追求中进步。人类的一部发展史就是这样一部对幸福的追求史,就是一部通过对幸福追求而不断探究人的存在意义、存在方式、存在内容的反思史。这种现实的、活生生的探究史表现在理论形态上,就是幸福思想的发展史,这也即意味着幸福思想的发展史从一个特定侧面反映了人类自身的文明进化历程,揭示了人类自我批判、自我提升、趋向圆满的求索历程?quot;[3]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很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都对幸福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德行即幸福这是人们对幸福最古老的认识之一“ [4]、”道德即幸福“是中西方文化的主导观点。早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就明确提出这一观点。?quot;基督教叔父”之称的塞涅卡更是反复强调,“快乐不应是追求德性的目的,德性本身就是幸福”。[5]这一观点认为,道德本身就是幸福,有德就有幸福,失德便无幸福可言,因此,道德高于幸福,道德是幸福的唯一途径,人一旦到达道德上的完美,幸福便纷至沓来。这一观点在西方以古希腊的斯多葛派和基督教伦理学为代表。他们认为,幸福不在于感官的快乐,而在于德性,感官的快乐和财富是身外之物,只有灵魂的完善才能得到永恒的快乐。中国的儒家则认为,幸福主要存? 谟谌说哪谛模堑赖峦晟频慕峁?quot;反身而诫,乐莫大焉“,只有道德修养和践履,才能成为道德上的圣人,也才能得到至上的幸福与快乐,所谓”仁者无忧“,”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这种观点把德性本身当作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幸福当作追求的结果,把精神上尤其是道德上的需要看作是真正的幸福。”德行即幸福强调在幸福中精神升华的意义,弘扬了人的理性、灵魂、精神在人生价值中的作用,这一点是合理的。但将幸福与德行等同,轻视人的现实物资生活,它的逻辑归宿必然是轻视人的肉体存在,否认人的现实物资生活权利的正当性、善性,在现实生活中难免成为少数统治者奴役人民的精神工具。“[6]这种观点的极至发展便是禁欲主义的幸福观?quot;我们乃是因希望而得幸福。”[7] “幸福即道德”是西方思想传统的突出特点。古希腊思想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宣称,“幸福是至善”,[8]“幸福是心灵合乎完全德行的活动。”[9]这种观点认为,幸福就是道德,人们获得了幸福,也就是获得了道德,有幸福的人也就是有道德的人,因而幸福要高于道德,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道德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人们实现这一目的。这种传统的特点就在于把幸福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凡有助达到这一目的的才是道德的,幸福主要是人们实现的物质欲望的满足。这样观点往往与利己主义相联系,从人的“自爱自保”,“趋利避害”的本性出发,论证追求幸福尤其是个人幸福的合理性。费尔巴哈认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也同其他一切有感觉的生物一样,他所进行的任何一种意志活动,他的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幸福的追求”。[10]“道德的原则就是幸福,而且这种幸福不仅使个人幸福,还要使他人幸福”。[11]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看到了现实生活中幸福与道德的对立。他认为,人作为感性的存在,自然界的一部分,要追求物质利益,追求幸福,这是人的正当权利,但人同时又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者,是道德世界的主体,只追求德行。人的这两个要求都是正当的,但当它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时便不可避免地陷入矛盾之中。他看到片面强调追求德行与幸福都有局限,于是便企图在他设想的最高境界--至善中将二者统一起来。至善既是最高无条件的善,又是绝对完满的东西,因此必须把幸福与德行包含于其中。康德以后,费希特从人的主观精神出发追求二者的统一,他把自我分成经验自我与纯粹自我两方面,前者追求幸福,后者追求德行,但人又不断由经验自我上升到纯粹自我,从而实现二者的合一。但是,无论是康德还是费希特,都没有找到实现幸福与道德统一的途径。

“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quot;[12]幸福是一个统摄性范畴,它关注人的存在样式,反映对人现实欠缺的把握,它是人们对人生的反思中完满的存在,并且,幸福的内容在长远历史中有其公度性,它不仅仅是人的主观体验。幸福作为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不是评价生活中某一偶然因素引起的暂时的愉快和满足,而是对生活的一定阶段或者全部生活作出的总的评价,因而幸福的概念是和人的生活意义紧密联系的。可以说,人们对幸福的把握是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从个体的角度说,幸福是主体在奋斗中的自我肯定,光有德行而无对德行的自我肯定意识与精神上的满足感,不能成为真正的善,幸福是自我完善的心理体验,本身就包含了对人生目的、意义的理解、对幸福的追求过程,就是自觉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人类的文明进化史,就是一部自觉追求幸福的能动实践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未尝不可以说,对于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13] 二. 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社会条件和现实任务 ”个人幸福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条件,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固然有赖于个体自身的努力,但在客观上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14]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亦需要外界的善为助。因为,没有外在条件,便不可能或难于作出高尚的事。“[15]个人存在的幸福,离不开社会的真善美。可以设想到,在一个物欲横流、人妖颠倒的社会里,很难有个人幸福的土壤,快乐成为人贪婪自私本性获得极大满足后的浮浅表现。那么,个人幸福的实现和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社会条件是什么呢?

首先,社会能够提供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个人幸福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物质前提。”斯巴达式的苦行僧生活不是人性的孕育土壤“。[16]可以设想,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食不果腹、衣不蔽身、居无定所,他怎么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呢?对他而言,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痛苦的感觉,幸福是可望不可及的幻像。如果他大胆一点,为了改善目前生活的艰难处境,也为了追?quot;幸福”,他有可能铤而走险,偷盗、抢劫或者贪污。这恰与培养正确的幸福观这一初衷背道而驰。物质生活条件只是给人提供了作为人存在的物质基础与前提。在普遍意义上,物质生活条件的缺失,不会有人的生活,更不会有人的幸福生活,但是仅仅有了物质生活条件,人也未必就必然具有幸福感。“物质生活条件直接提供的是快乐感,快乐经过提升才能形成幸福感。”[17]同样,良好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只是提供培养正确幸福观的可能,它并不是个人形成正确幸福观的必要条件。

其次,社会能够提供基本的公正。只有在一个基本公正的社会中,个人幸福才有实现的可能,个人培养正确的幸福观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同样,只有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成员感到人生存在幸福的可能性,这个社会才有可能被称为是公正的。“从总体上说,一个人的人生存在问题上所能达到的可能幸福的最高限度,是由他所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社会在宏观整体上规定的。”[18]幸福是一种人生圆满的状态,个人幸福有赖于社会公正,个人圆满存在有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社会的基本公正表现在社会的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上。如果人们见到的只是君子受苦受难,小人得利,总是君子生活在痛苦的泥沼中,而小人由于使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得物质利益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获?quot;幸福“,那么在大众层面就很难指望人们践履道德要求,过善的道德生活;在一个不公正的社会里,由于人们道德标准的偏差甚至扭曲,也很难培养出具有正确幸福观的个人。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是否在一个严重不公的社会中,个人就根本无任何幸福可言?个人就根本不可能培养出正确的幸福观?应当承认,在一个严重社会不公的社会里,要实现严格意义上的人生圆满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人就无任何幸福可言?quot;个人仍然有可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自己存在的某种意义,即使是抗争不合理的环境这一行为本身,也能使人获得配作为人存在的最基本根据。”[19]外在的社会环境与个人自身的努力,虽有联系也有区别,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的某些不公正而放弃对人生圆满的追求,放弃对幸福的渴盼,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当发愤努力,在逆境中遇难而上,在跌倒后重又爬起,变革社会,变革自己,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再次,人是理性的动物,自由是人的灵魂,社会还应提供给社会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机会,并提供每一个公民具有充实、高尚的精神生活的氛围?quot;人不仅具有不同于一切生物并且大大超越动物本能的各种高级的社会需要作为他的全部活动的内在动因,而且更有一种支配自己生活和命运的需要和目的,论文发表这就是人特有的追求自由的特性。“[20]幸福及幸福感不是被赋予的,而是自身在实践中获得的,人在不断追求自由、在不断追求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追求人生幸福,达到人生永恒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当自己改造自然、社会、自身,改造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各种能力得以发挥时才会有一种真正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幸福不是某种既定的存在,而是现实的创造活动。“ [21]当一个社会能够提供给社会成员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空间,并且能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幸福便在其中孕育而生。并且,生活在这样社会中的青少年更容易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因为这样的社会以其主动的个人追求能力的全面发展以达到个人幸福的范例真实地教育了他们,生活的幸福就在于永无止尽地对人生圆满追求的过程中。

如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人们正在以自己的双手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文明民主的新社会,为自己营造一个幸福生活的新天地。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和中国人民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将会在创造与实现中体会到更多的幸福。人民的幸福与国家的繁荣昌盛,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每一个社会成员追求生活的幸福,就其自身来说,本已不是什么恶,相反,它是社会生机勃勃、兴旺发达、前程远大的象征。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中国社会里,对当代青年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必要的,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二十一世纪之初,对肩负中国经济腾飞重任的当代青年们来说,养成正确的幸福观无疑对他们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包括每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热血青年,要求有幸福的生活,追求人生的幸福与圆满,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是其基本的正当权利。不过,每一个中国人在要求人生幸福的同时,又毫无例外地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打破过去那样一?quot;左”的思想的桎梏,一是认真搞清楚什么是人生的真正幸福,应当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幸福,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人生幸福。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对我们培养建立正确的幸福观是及其有害的,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就有可能陷入误区。在人生幸福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就是意味着要进一步破除在这个问题上的两极对立的行而上学思维方式,重新科学理解在人生幸福问题上的个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奉献与享乐等关系,就是意味着无须讳言人生幸福(包括个人生活幸福)”,[22]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追求人生幸福又绝对不等于纵情恣欲,不等于醉生梦死的感官享受,“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23]追求人生幸福必须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划清界限。否则,在追求人生幸福的名义下,放浪形骸,将人生幸福庸俗地等同于感官的快乐,结果是事与愿违的;以庸俗甚至是无聊的快乐等同于人生幸福,将会迷失人生方向,失去人生目标,无异于禽兽,这与正确的幸福观是格格不入的。显然,当代中国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有志于报效祖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当代青年,必须努力探究幸福的真谛。

“人总是在追求幸福的,只有在合理的价值目的性的引导之下,人的这种幸福追求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才能有一种真实的人生价值及其真实的幸福感受。”[24] 三.关于如何培养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几点思考

尽管《道德生活论》成书至今已有八年,但该书中对幸福这一范畴的阐述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养成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认清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问题。社会生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因此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统一的,没有整体的幸福就没有个人的幸福,个人追求幸福的愿望只有在社会幸福不断增长中才能得到实现和保障。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主张“存公去私”,“明理灭欲”,公义与私利之争历来是中国幸福观的重要内容,而主流的价值倾向则是去利存义,去私存公。这种传统,为社会规定了一种道德理想,使个人从属于社会,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但它无条件地提倡社会幸福,限制了个性发展,导致了道德****主义。我们在养成正确幸福观的时候,既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quot;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中的自我牺牲的精神,以牺牲小我来保全大我,在必要的牺牲中获得至善,又要批判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个人幸福的忽视。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神州大地上建立起来五十余年,这为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核心,它要求人们在为社会贡献中塑造自己,满足自己,同时也要求社会积极关心每个人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精神和物质需要。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真正的有机的统一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只有个体与社会统一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只有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幸福。“[25] 其次,要正确引导当代青年对不幸的认识,这对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幸福作为人的理想完美存在状态,应当通过人的努力以一定的代价才有可能换取;幸福作为对人现实存在的体验,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痛苦不幸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被感受。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幸福内在蕴含着痛苦。“[26]当代青年生长在中国的和平年代,他们的成长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条件。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炮与火的洗礼,也没有亲身体验过在物质极端匮乏、人妖颠倒的年代灵对肉的拷问,因此,他们的人生中不幸的遭遇最少,却又最容易遭受到不幸带来的伤害,他们也最不能体会到幸福的珍贵?quot;幸福总是相对于不幸而存在,有多少幸福就有多少不幸。对于一个人而言,不幸哺育了真正幸福感的形式。痛苦是通往幸福之桥梁。只有饱经人间沧桑折难,读透尘世沉浮变幻这部天书之后,人才有资格说他真正懂得拥有幸福。”[27]的确,对幸福的真实地把握与人生阅历有关,但我们不能等到韶华已逝、垂垂老矣的时候,才真正体味到不幸对于幸福的价值。“在形而上的意义上,人注定是欠缺的,因而人就注定是有痛苦的。人无法回避痛苦,人只有直面痛苦,在抗争中解脱痛苦,获得幸福,走向完满。”[28]在人短暂的生命里,幸福与不幸如影随形,当面对不幸的时候,是就此沉沦,消极对待命运的摧折,还是用自己的双手扼住命运的咽喉,直面人生不幸的痛苦?不幸是不能被绝对躲避的,先天的残疾、飞来的横祸、疾病染身可能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强加于身,躲避是无用的,消极以待只会让不幸的人生更加不幸。痛苦是人生的炼炉,而不幸则是人生的炼狱,在不幸和痛苦中以自身的积极努力,去改变人生的逆境,去争取人生的幸福实现,这才是积极的人生。在培养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必须对不幸有正确的认识。人生是在痛苦中磨砺,在不幸中求得幸福,在不圆满中获得最大的圆满。孟子曾说过?quot;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29]逆境既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又对人生存在具有意义,身处逆境可能是不幸的,但却未必是绝对不幸的,关键之一就在于人自身的自强不息。”绝对的不幸是对身处逆境与屈辱的麻木。“[30] 再次,在塑造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道德人格的塑造,它使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论文发表也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道德生活论》中指出,幸福不仅是道德生活的目的,更是对每一具体人生目标的实现,对至善的接近后滋生的满足感,并且它还与义务、使命一体化。道德人格的功能是提升,道德人格作为一种追求,它往往成为激励个体不断奋进从而不断提升自我以实现人生圆满的最大力量。中国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礼记·大学》开篇即说?quot;大学之道,在明在德,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道德人格的最高追求,而对至善的追求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在对道德人格的追求过程中,也是人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幸福感的滋生过程。如果一个人没有对自身道德人格的塑造,没?quot;至善“的最高境界,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感的体验,也就更谈不上形成正确的幸福观了。”马克思主义在确认以往的阶级社会只有至善的理论而没有至善的现实的同时,更指出人类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渴求至善、探寻至善并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至善和人自身的历史,从而认同了个体由来已久的对至善的追求。"[31]事实上,正因为人类历史上有无数的个体,怀抱着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憧憬着人生幸福的实现,前赴后继,人类才由此而显得壮美与伟大,人类也才得以在阶级纷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保持并弘扬作为万物之灵的崇高与荣光。

最后,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还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人文素质使人明了人的存在、价值和境界。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文明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对幸福的真实把握。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应当从抓人文素质教育开始。文艺使人爱美,让人能更生动、更现实地把握幸福感,了解幸福的涵义;历史赋予人崇高的使命感,让人在历史的脉动中追寻幸福的真谛;哲学让人透悟智慧,让人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洪流中真实把握人生幸福,指导人生圆满的实现,这些都应当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代青年道德人格 篇6

第一, 大学生应当具备的首先品质, 是社会主义的首先要求在他们身上的体现和凝结, 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它是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时体现出来的品行和德行。热爱祖国, 崇尚民族气节,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从来就以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著称于世。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 是提高全国各民族整体素质的教育, 它的对象是全社会成员, 但重点是广大青少年。所以说, 热爱祖国是每一位高职高专学生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人格品质。首先, 大学生应具有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这种感情不仅表现为对自己祖国、河山、人民、文化的热爱和传统的继承, 还表现为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以及为祖国前途和命运英勇奋斗的牺牲精神。其次, 大学生应有为国家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爱国主义的基本精神, 是千百年来积淀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再次, 大学生应有报效祖国、奉献人民的责任意识。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把强烈的爱国情感化作远大的报国之志, 立志担负起国家、民族发展的重任。

第二, 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孝敬父母即赡养、尊重和敬爱父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种天然的亲密人际关系。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孝道,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不光只是赡养父母, 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求, 而且还应当敬重父母, 在思想感情上热爱双亲。要以恭敬的态度、愉悦的心境、合乎礼仪的言行对待父母。“敬”是孝的要义。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当履行的对父母双亲的责任和义务, 也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与“孝敬父母”相联系是“尊重师长”。教师是知识的播种人, 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把知识奉献给学生, 并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像尊敬长辈那样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又一优良传统。当代高职高专学生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 尊重教师的劳动, 刻苦学习, 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的辛勤劳动。

第三, 宽人律已, 谦虚礼让。宽人律已, 就是宽以待人, 严于律已。宽人指待人宽容, 心胸开阔、团结友爱。严于律已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约束自己。宽人律已, 要求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能首先自省, 即检讨和反思自己言行中的不当之处, 多做自我批评, 以这种方式体现出宽以待人, 严于律已的品行。宽人律已还要做到谦虚礼让。所谓谦虚礼让是指人的言行举止合乎一定的礼仪规范, 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不盛世气凌人, 不目空一切, 处处体现对他人的尊敬和关心。这是高职高专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的道德素质, 是一个人有修养、有文化和有学识的标志。谦, 就是不自满, 就是虚怀若谷。谦虚是一个人立身处事的基本态度。它是一种虚心好学和永不自满的进取精神。谦虚的人能对自己作出合乎实际的评价, 善于反省自我, 不自夸、不自大, 能够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以人之长, 补已之短。礼让是指语言和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而恰到好处。它要求待人真诚, 不做作。礼让实际上是尊敬他人的表现。谦虚和礼让是相辅相成的, 礼让以谦虚为本, 谦虚必然表现为礼让。因为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发自内心地尊敬他人, 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第四, 勤奋学习, 学以致用。高职高专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勤奋学习是他们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完成社会使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的根本保证, 也是高职高专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道德品质。首先, 高职高专学生应养成学习的自觉性。大学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更注重学习的自觉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而且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从而发自内心的原意学习, 热爱学习, 找到学习的乐趣。其次, 高职高专学生应养成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在各种不同的学习形式中, 都要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根据自身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途径, 不再去死记硬背老师讲的内容, 而是主动学习, 靠自己去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再次, 高职高专学生应有目的、有规划地学习。制定一个好的尤其是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 遵纪守法, 诚实守信。纪律和法律是维护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秩序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准则。在一定意义上, 纪律和法律是最低要求的行为规范, 或者说是首先的底线。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纪律和法律规范体现了党和人民对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因此, 树立法纪观念, 自觉遵守包括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在内的法纪规范, 是当代高职高专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方面。自觉地遵纪守法要求学生要做到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就是表里如一, 言行一致, 不伪装, 不虚假, 说话办事实事求是, 讲求信用。诚与信是相通的。一个人只有内心诚实, 才能言而有信, 才能待人诚恳真挚, 行事讲究信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实守信是做人行事的基本道德品质。对高职高专学生而言, 做到诚实守信, 就是要牢固树立诚信观念, 襟怀坦荡、实事求是, 自觉养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作风, 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言而无信的不良习性。

第六, 公正无私, 见义勇为。公正无私历来是中华民族为人处世的传统美德。它要求一个人做事公平、正直, 一视同仁, 不徇私情, 不厚此薄彼。与公正无私相对立的是偏私曲从, 办事不公道, 对人欺软怕硬, 对权势阿庚奉承, 在处理权利与义务、责任与利益的关系上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以权谋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些人产生了急功近利、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等思想倾向, 甚至表现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这些思想倾向也会影响到当代青年学生。因此, 公正无私应当成为当代高职高专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公正无私要求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集体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事当前, 应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和大公无私。见义勇为指的是为了真理和正义, 无所畏惧, 英勇斗争和不怕牺牲的道德品质。“舍生取义”、“义无反顾”是传统优良道德品质的体现。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 见义勇为表现的仍然是一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主持正义、伸张正义、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道德品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面对社会生活的腐败现象, 对于经济生活中的坑蒙拐骗和文化生活中的黄、毒、赌现象, 在人民的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情况下, 高职高专学生要有一种见义勇为的精神, 挺身而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当代青年道德人格 篇7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现存状况

道德人格就是人们通向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价值的意义,从而自觉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培育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区别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当前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状况总体上是积极乐观、健康、向善的。但随着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外界环境的影响、学校和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及错误价值观念在校园中的滋长蔓延,使其道德素质良莠混杂,道德冷漠、道德失范等现象频繁出现。

首先,大学生道德的知与行脱节。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前提,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的外在表现。大学生群体接受了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加渊博的知识和辨别是非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对道德行为能够作出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但因他们缺乏道德自觉意识和自我内心的激励;缺乏内化道德规范的主动性、创造性;缺乏实现道德价值和展示道德人格的平台。部分大学生在现实复杂的社会条件下把握不好“利”与“义”的尺度,言语上表明重义轻利、诚实守信,行动上却表现出急功近利、见利忘义、背信弃义;言论上忠心爱国、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实际工作中却以自我为中心,置国家、集体利益于不顾;在修养方面,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律意识,明知修养的重要性,却显现出言而无信、不讲公德的行为。可见,“知行分离”是大学生道德人格缺陷较为严重的表现。

其次,大学生道德信仰迷失。随着全球化速度加快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势必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产生影响。部分大学生崇洋媚外,把西方的人权思想、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并将其纳入个人道德体系建构之中,成其执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目标。他们因长期受利益驱使,利益至上,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思想吞蚀了他们义以为上的道德信仰,腐蚀了他们纯洁的心灵,变得丧心病狂,甚至为了个人私欲背信弃义、损人利己、丧失原则、出卖灵魂。另外,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贫富差距、社会腐败等现实问题,与他们业已形成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念发生冲突。他们不再满怀激情地崇尚道德,而是泰然自若。当根深蒂固的旧道德信仰被连根拔起,新的道德信仰尚未建立时,道德信仰岌岌可危。

最后,大学生道德情感淡薄。“道德情感是对道德理想目标和道德规范体系的敬重、虔诚、向往等强烈的情感”。因当代大学生缺乏理想的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生活中道德冷漠、道德困惑事件频繁发生,使大学生对社会道德丧失信心,造成他们内心形成的原有道德价值系统崇敬感的消失,道德情感逐渐淡化。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表现的催化剂,积极的道德情感是滋生积极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培养健全道德人格的关键要素。反之,道德情感的淡化会阻碍意志品质的形成和优良品德修养日渐退化。道德冷漠使大学生形成了卑劣的道德情感,滋生出喜恶厌善的不良倾向,心理上逐渐与社会要求的崇高道德品格背道而驰,形成冷漠的道德心理情结。因此,道德情感是道德人格形成至关重要的关节点。大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活动中,努力把自己变成真善美的崇尚者,假恶丑的抵制者,重拾信心,培养乐观豁达的道德情感。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造成极大的阻碍,亟需探讨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影响因素,才能探究出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以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使整个人类社会被深深打上了市场化的印记,而人格也不例外。市场经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发展蒙上了阴影。凡事以金钱为主,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出卖灵魂、躯体也不足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种华而不实的市场经济,一味地追求徒有虚名的外表,轻视里应外合的精美内涵,使表里不一的道德情感弱化。大学生为了适应变幻无常市场的虚假需求,不断包装和改造自己,真我的存在也就在市场角逐中逐步丧失,道德人格的认知与理解随即陷入迷惘。而市场经济变幻不定,缺乏对自我道德人格的认同和自信,使大学生失去了自我道德心理稳定感和掌控力。另外,鱼目混珠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腐蚀性也很强,特别是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渗透,逐渐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发起挑战,动摇了传统道德规范的主导地位。使部分大学生具有的传统精神和理想信念丧失,出现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危机,也使他们漠视道德底线,弃道德和幸福终究可以合一、善人终可战胜恶人、公理必将战胜强权的信念于不顾,道德信仰岌岌可危。

其次,学校德育教育的片面性。“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尚未全面贯彻落实,学生主体性发挥尚未得到重视。第一,道德教育者在价值认识上的狭隘与功利,把道德教育片面地解读为学生思想与行为的限制与规范,教学内容千篇一律,缺乏层次性、创新性,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第二,道德教育目标不明确。道德教育须借鉴的教育资源应该是儒家德教思想的合理成分、完善的育人体系,并且道德教育内容应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是能立竿见影的基本道德规范。而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恰恰抽掉了这个基础,把概念化、理论化的教育内容搁置一边,使日常道德教育内容被简略涵摄在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之中,成为道德教育体系的稀缺资源,丧失了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三,道德教育者把学生作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普遍采用道德灌输的方法进行道德知识传授,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最后,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学校和社会的特殊教育,其作用不容忽视。正如福禄培尔在人的教育中所说:“家庭生活在儿童成长的每个时期,甚至是人的一生中,都无可比拟的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道德品行对孩子健康道德人格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些自身具有道德人格缺陷的家长,经常给孩子灌输一些非道德和反社会行为的思想,严重影响孩子的道德信仰和道德情感的培养。有些家长重智轻德,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轻视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造成孩子知与行严重脱节。尤其现在独身子女多,因长辈过分溺爱和纵容,造成他们目中无人,自私自利的性格,健全的道德人格严重受损。

三、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启示

孔子德育思想是治国之道和为人处世的道德依据。在理论上引领着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在实践中也彰显了道德行为的规范性。仁、义、礼、智、信是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所尊崇的气节操守和道义担当,所重申的做人原则和治世原则,所阐述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均有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

首先,“仁爱”与大学生利他精神的培养。仁爱是孔子德育教育的核心理念。他首先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视仁为人们安身立命之本,为人处事之道,并极力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爱人之心,希望实现天下大爱的理想。而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身子女,因无兄弟姊妹,受长辈过分溺爱和纵容,使他们缺少互助合作容忍谦让的大爱思想,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如何与他人和平友好相处,性格孤僻,人际关系冷淡,心理疾病出现,身心健康受损。鉴于此,塑造大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高校须加强学生学习孔子“推己及人”思想,引导他们以积极乐观的爱人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学会换位思考,树立利他精神,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道德品质,最终把推己及人与利他精神的高尚情怀升华为国家热爱情怀。

其次,重义轻利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认为仁人志士不要为了苟活而去做损坏仁德的事情,为了保全仁德必要时应牺牲自己的生命。“义”是历来被社会所倡导和推崇的一种高贵道德品质,早已深入有识之士的骨髓,焕发出浩然之气。如今“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利益至上的社会态势以及重利轻义、追名逐利、自私自利价值观的普遍存在,这对思想不够成熟、价值观不够稳定的大学生极易造成影响。部分大学生因长期受市场经济功利化思想的熏陶,形成了急功近利扭曲价值观,在利益驱使下丧失了稳定的道德信仰。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稳定的最佳时期。高校急需把孔子舍生取义的忠君爱国思想注入道德教育之中,并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协调统一的显隐性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在觉与不觉中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把重义轻利思想内化为他们的道德准则,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卓有成效地践行,进而提升自身品德修养。

最后,信以成之与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诚信”是高尚道德品质的精髓,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同时也是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诚信之意要求人们待人处事真实诚恳、以信取人,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如今大学生诚信状况不容乐观,在学习生活、日常交往和择业等方面诚信缺失现象蔚然成风。如考试作弊、弄虚作假、骗贷拖贷、背信弃义、履历注水、随意毁约等诚信缺失问题时有发生。所以,孔子的诚信思想急需与高校德育课程进行融会贯通,并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激发其道德热情和笃定其道德信仰。积极培育他们重信誉、讲信用、守诺言的诚信品质,旨在使他们真正做到真实无欺,诚信待人。

摘要:“德”是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和为人处世之道,是经久不衰的行为准则。特别是现有道德失范、精神危机、公德滑坡等现象频繁,极易对思想和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严重影响。大学生是国家稀缺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道德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中国梦的实现。所以,培养他们健全的道德人格十分必要。而伟大教育家孔子对道德教化从一而终,其德教的核心思想贯穿于现代教育各个方面。因此,首先有必要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现存状况;接着探究其原因;最后,借鉴孔子德育思想精髓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

论当代青年的道德与知识的培养 篇8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这句话是《论语 • 泰伯章》中曾子所言, “读书人, 不可以不弘大, 刚毅而有毅力, 因为他责任重大, 路途遥远。”可见, 从战国时期, 读书人就要立志高远, 有做大事的毅力和责任。日本学者横山宏章曾言,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 见不到热血沸腾的年轻人。这种说法其实是对中国青年的否定, 其实不然。

在1919 年5 月4 日, 青年学生对巴黎和会《二十一条》等不平等内容的不满和愤怒, 引领无产阶级发动五四青年运动, 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未在合约上签字, 并在社会中发挥了先锋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并给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可见, 中国历史不乏“热血沸腾”的青年, 但并不是哪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沸腾”。比如在当今时代, 中国青年需根据大的国际环境、自然环境等, 明确自身责任, 立志躬行。

1. 对待自然环境方面

人类生存的环境, 不仅关系到当代的生存, 而且直接影响到后代, 或者后几代人的生存。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是受过去前人的生活影响而流传下来的, 而我们对于后代人生存的环境、资源的需求情况又不可知, 在这种“无知之幕”的大环境下, 我国的当代青年应该培养并具有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所倡导的平等、自由、公平的人生观之外, 更要考虑到代际影响与人们单向的作用于自然环境后所产生的矛盾, 是正义与利益之间的矛盾。当代青年要合理的处理这些矛盾, 以为后代人的生存提供所需的环境与资源为己任, 运用更加合理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不断出现的问题。

虽然从“公平”的角度来考虑, 现代的发展中国家在人口数量或规模上, 都比发达国家更加庞大, 似乎发展中国家的排污不加节制更能让人理解, 也是比较合理的存在。但从社会道德方面来讲, 为了满足后代人对于环境、资源等方面的需求, 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生存, 我国当代青年应将可持续发展路线的执行为己任, 在工作生活中严格执行, 将所学到的科技文化知识运用于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实践当中去。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 仅仅有本国家与发达国家签订协议、召开会议是完全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的。我们当代青年要培养自身的生态系统思维方式, 正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奠定基础。除此之外, 当代青年应该在摒弃发达国家的老路——先污染, 再治理的发展方式, 在此基础上, 全力投入到洁净科技事业当中去, 通过上层建筑来完善环境的保护制度。

2. 对待科学文化知识方面

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这些危险不仅仅摆在全党的面前, 更是我们当代青年应该努力克服的。汉 • 刘向《说苑 • 建本》 :“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 如炳烛之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 而青年时代, 正是获取知识的大好时期。

当代青年, 应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 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 摒弃过去的落后的观念, 运用新的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避免被落后的观念束缚, 不断开拓创新, 通过理论创新, 指导实践, 以达到实践的创新的目的。不断加强对于自身的素质培养, 艰苦奋斗, 励精图治。

当代青年更需要忧患意识。当今的国际大环境中, 虽然和谐共处是大趋势, 但仍旧存在战争和暴动等活动, 究其原因, 一些国家的实力较弱,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并不能在大的国际环境下和谐发展, 所以, 要想和平的生存环境, 当代青年就要心存忧患意识,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志在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贡献力量而奋斗。

生活中的事情多不会一帆风顺, 要想成功, 就要做好一路坎坷的准备。所以对于青年一代的挫折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些青年, 如果没有准备好经历各种挫折、困难, 即使已经具备丰富的知识, 又怎么能担当大任、取得成就呢!要让青年一代有胆量、有胆识去面对奋斗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 “立志高远”当然要“立志躬行”, 才能成功。

3. 对待人文社会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凝练, 是我国对于公民的基本要求, 青年一代要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的青年, 才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团结。

而当代青年如果希望自己能为国家的各方面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努力, 就应该具有无条件的善良, 能够使自己无私奉献。正如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的“善良意志”学说。不带有任何其他限制的善良, 才是善良意志的善良, 才是当代青年最为需要培养的善良。这种善良并不因为自身主观的偏好而善, 仅仅是因为善良的意志、因为事情的本身才善。这种理性的善良可以使青年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己任, 只有有责任的道德, 才是善良意志, 才是善良的。

当代青年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要明确自身学习、获取知识的目的, 不仅仅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与资源, 以繁荣祖国为己任, 更要为后代考虑, 为后代创造更加符合下一代需求的环境与资源。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2]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15.

当代青年道德人格 篇9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逐渐网络化、电子化、高速化、精品化, 随之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大多数青年人做事更重视速度、结果, 在人生的道路上, 对成功的渴望愈加强烈, 导致做事急躁、不沉稳。急躁的意思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 而又没有地方可以让他们落脚, 因此到处飘荡不得安心。” (1) 青年人是时代的主流, 是推动社会发展创造的主动力, 更多时候处在奋斗期人群的欲望总是大于拥有的能力, 这就会产生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能力不足以支撑起梦想的重量”, 使多数青年人产生浮躁心理。浮躁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不能坚持致力于现有目标, 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 缺乏坚持目标的毅力, 经常性分散注意力。常立志, 却不能立长志。 (2) 缺乏对完成目标的耐心。多数青年人在做事方面更擅长“短跑”, 对于长久的拉锯战会产生心理抵触, 又没有强大的动力, 缺少坚持目标的耐心。 (3) 制订的目标不切实际, 梦想和现实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不努力一定失败, 努力也不一定成功。”这句网络流行语更多时候是说给那些梦想不切实际的人。现实依据是制定目标的基础, 自身实力、生活状况、当下的时代背景等都是制约目标制定的主要因素。

二产生原因

1. 科技产业和快餐文化的迅猛发展

在科技、信息产业的引导下, 当今时代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时代的人物主流——青年人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 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人们都在追求速度, 效率和解决方法的捷径, 甚至不惜代价地投机取巧以达到更高的目标。快餐文化对青年人的影响更加不容小觑, 尤其在当下物欲涌动的时代, 人们更多地关注投资理财类书籍。对那些味同嚼蜡但可以改善生活质量的快餐文化没有人有太多抵抗力, 只能选择被迫接受。对效率的过分追求和快餐文化的被迫选择造成了当代青年的浮躁心理。

2. 激烈社会竞争下的生活和工作压力

竞争会加速社会的发展、推动时代的进步, 同时也意味着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不能坐以待毙, 要顺应时代发展必须增强自身实力, 做到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满足现实需要。这种社会压力导致青年人心性浮躁。

3. 无意识的好胜心理

当今时代的青年人多数为独生子女, 这些人大多在紧迫感中长大, 被教育“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同时家庭会为其加诸更多优越感。因为从小被家长细心呵护, 拥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 所以当这种优越感在社会的优胜劣汰中逐渐失去时, 巨大的心理落差会给青年人造成一定的浮躁心理:想要出名、赚钱、买房、买车、升职等一切最优越的条件。这种好胜却在短期内满足不了的过分心理期待会造成青年期的浮躁性情。

三解决策略

克服浮躁的根本方法在于修身养性。道家思想虽然不是解决此问题的唯一方法, 但却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躁胜寒, 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2)

躁动会产生寒冷, 使万物走向凋零;清静会产生热度, 是万物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静中和才是天下的正道。西方四百多年的历史, 我国仅用了短短百年就完成了这个跨越性的转型, 其中必然掺杂许多不成熟的产物, 例如人们的生活、精神被压缩了, 灵魂跟不上现代社会迅猛的发展使人们失去了等待的耐心。但愈是在这喧闹纷繁的时代中, 人们愈是应该找到生命的本初。风雨中不忘初心, 坚持最初的理想和准则, 以静代躁;养志安神, 保持淳朴的心境, 做到经常性反思和总结, 确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冷静思考, 做好心灵沉淀。所谓“欲速则不达”, 过于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事物预期的效果, 因此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刻意为之, 不但会簇生浮躁心理, 使一切努力付出的汗水付之东流, 更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为生活徒添烦恼。思想上要懂得韬光养晦, 厚积薄发, 做好“十年磨一剑”的充分思想准备。了解内心真实的需要, 明确具体人生目标, 找到充分的催动力, 加之坚定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清静的心境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是战胜浮躁心理的有效手段。

2.“为无为, 则无不治” (3)

用无为的态度对待人生, 没有办不好、做不成的事。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的基础核心。这里的无为不是守株待兔, 坐享其成, 断章取义的人会根据时代的发展错会或偏解了它的本意。其实无为是要人们顺其自然不妄为, 不做违反自然规律、有害社会的行为。民众为有为之事, 生活安宁和谐、富足安乐。领导者不命令民众, 只把握着社会发展的大方向, 引导而不强加于人民, 实现“我无为而民自化”作为。同时无为向青年浮躁人群传递着一种顺应客观事态的原则——“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有其自然发展规律, 让人生不偏执, 在井然有序的自我发展, 在自我完善过程中变得和谐安稳。儒家说:“万物静观皆自得。”也告诫人们安住自己的本心本性, 若心不静, 向外观看的都是空虚与烦恼。对当代青年而言, 无为是指一种人格状态:心胸宽广、为人热情、不过分争名夺利, 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非常事、安然于世的状态。这种人格状态能够使生活安静平和, 让社会人无弃人, 物无弃物。不去急躁、刻意地追求生命中过分不现实的欲望, 减少贪念, 合理规划人生目标, 平心静气, 顺应生活的变化自然发展, 则会使生命少去许多因浮躁所带来的烦恼和压力, 让生活在顺成万物中更加闲适、安宁。

3.“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4)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二弗居;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培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 功成名就而不自我夸耀。正是因为如此, 所以功绩才不会泯灭。当代青年小有成就便居功自恃, 加上自身思想倾向, 会产生抑郁不得志的想法。有能力得不到赏识,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懊恼不已、愤愤不平。其实则不然, 瓜熟自然会落地, 一次小的成就不足以使自己居功自傲。如果一味急躁地追名逐利, 失去了完成任务的本质, 会得不偿失;“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 水用包容的胸怀滋养万物, 最后乘借自然之势, 流向深处, 居于清静安宁之处。水在自然界中的功劳最大, 同时也是最谦虚的存在, 正是“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的直观体现。

当今时代, 浮躁的青年人要努力提升自身修为, 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做好长期的发展战略, 一时修身养性, 一世修身养性, 终身学习, 顺呈自然发展规律, 养心静气、不妄为、不居功自傲, 褪去浮躁心理, 养成清静豁达的性情, 承接社会正能量的走势, 更容易达成预想的期待。《道德经》一书共八十一章, 每章之间的内容都相辅相成, 品读时要通篇达意, 断不可断章取义, 以曲解原意。同时, 当代青年人也肩负着传承经典国学的责任, 品读经典国学,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实现个人和国民文化共荣、共赢, 共创清静文明社会新气象。

摘要:笔者在浅读《道德经》之后, 就其在感悟人生方面的解读, 选择从守静、无为、功成弗居这三个核心概念出发, 简析道家思想对当代青年人克服浮躁心理的主要作用, 旨在对当代青年克服浮躁心理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道德经,道家思想,当代青年,浮躁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

[2]王尉、王飞.唯有心如止水, 才能至清至洁[N].检察日报, 2012.7.24

[3]巫大健.品读《道德经》哲学思想[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2 (12)

上一篇:制造业产业集群下一篇:坡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