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科学

2024-08-29

有效课堂科学(精选十篇)

有效课堂科学 篇1

一、抓准文本中心的提问

在课堂上, 多提有助于理解文本的问题, 少提一些表面性的问题。一篇课文, 总有它的内涵和中心思想。凡涉及到课文内涵、中心思想, 并与中心有关的词语和句子等方面的问题, 都属于本质性问题, 而涉及到课文其他枝枝节节的问题, 则属于现象性问题。

如《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文章, 凡是同描写天游峰扫路人自强不息、乐观豁达的词语和句子有关的问题都是本质性的问题。在作者与老人第一次对话这一部分中, 作者问老人:“如今游客多, 您老工作挺累吧?”老人回答:“不累, 不累, 我每天早晨扫上山, 傍晚扫下山, 扫一程, 歇一程, 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 自在悠闲。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 我抓住“轻轻松松”这一词提问:老人真的轻松吗?让学生思考老人每天都做了些什么, 老人如此艰辛, 为什么还能自在悠闲, 从而体会老人乐观自信的心态。

二、抓牢一根主线的提问

好的课堂教学总有一根问题主线, 它贯穿整个课堂。拽着这根线, 课堂便像一串春天的洋槐树花一样芳香弥漫。如教学《螳螂捕蝉》一文时, 对于“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的整个情节学生要明了;而吴王要攻打楚国, 大臣劝说无效, 少年的劝说却有效, 这其中揭示的奥妙, 学生也要理解。这两方面怎样才能衔接得顺畅自然?我们可以抓住这样一根主线教学:

师:默读课文, 想想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故事。

师:文中讲了几个故事?

生:两个故事。一个是“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的故事, 一个是吴王将要 攻打楚国 的故事。

师: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大故事套小故事。大故事是吴王要攻打楚国, 大臣劝说无效, 少年智劝有效的故事。小故事是螳螂捕蝉的故事。先分析小故事, 再来看大故事, 还有什么理解不透彻的呢!

有些课文还有一种简单的抓主线的方法:某些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部分会有中心句, 这就是课文最好的主线, 循着主线提问与理答, 课堂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课堂上在抓住主线提问的同时, 还需要设计辅助性问题, 需要按程序分小步走, 铺路搭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

三、依托课后问题的提问

文本课后的问题, 是编者智慧的结晶, 也体现了编者的意图, 只有理解了这些问题, 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如《莫泊桑拜师》课后问题:“福楼拜是怎样的老师?莫泊桑是怎样的学生?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谈一谈。”把这个问题在巩固课文内容这一环节抛给学生, 学生就会深入思考: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呢?这个问题的提出, 既总结了文本内容, 又联系了实际生活。

四、巧抓课文结尾的提问

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学习语言、理解语言比较容易掌握, 但如何真正将语言落实到写作运用上, 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小练笔训练。而课堂上有效的提问又是开发学生练笔思维的有效途径。课文结尾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教师应抓住这一点进行提问, 激发学生写的兴趣。

如《半截蜡烛》的结尾:“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 蜡烛熄灭了。”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让学生续写故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写好的故事相互分享, 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 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共) 篇2

华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李树根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关键。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科学知识,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一、创设演示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在教学《太阳的运动》这一节中,为了能让学生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过程,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课前,教师通过让学生回忆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画出太阳在天空位置变化的路线图,组织学生模拟实验,教师出示仪器:地球仪。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人在地球上观察太阳运动的情形。教师提供有关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发现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产生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并在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模式的过程中渗透相对运动的道理。通过演示实验教学活动,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探索,锲而不舍的求知欲望.。

二、创设影像情境,增强学生感性认知。

小学科学中所介绍的一些知识都是来自广阔自然界的事物与现象,特别是城市里的小学生,由于受环境的局限,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缺乏感性认知,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在教学《生物与环境》这一节时,通过提供典型的植物图片或视频资料,利用投影器进行图片投影,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的外形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了解植物具有不同的外形是因为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的结果。通过提供典型的不同环境生长的植物图片或视频资料。如:沙漠生长的仙人掌、池塘生长的荷花等。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植物的外形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密切联系,认识到植物的外部形态都是和它生活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学生被那形态各异的植物所吸引,看的专注而入迷,对于他们熟悉的植物由他们自己回答,对于不熟悉的,由老师讲解并分类归纳,一堂课下来学生如同游一次植物园,真正做到别开生面,寓教于乐,在学生面前打开一扇知识的门窗。运用影像情境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真实性的特点,直接感知自然植物的美,同时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三、创设体验情境,养成学生良好习惯。

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也是科学课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因为科学课中所讲的一些科学道理,易于为小学生所接受。在教学《生理与健康》这一节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人体呼吸器官及作用,用适当的方法体验呼吸过程,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意识到保护呼吸器官的重要意义。教学时,教师提供呼吸器官模型:半身人体模型、图片。让学生了解呼吸器官:鼻、喉、气管、支气管、肺的形状及在身体内所处的位置。并组织学生体验呼吸的活动,测量每位学生的肺活量,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和儿童肺活量的正常值。通过讲解或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吸入空气是为了得到氧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气增多,说明人体利用了氧气并产生了二氧化碳气需要排出。并让学生实验: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气增加的实验。接着,组织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举常见的呼吸器官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让学生讨论预防呼吸器官疾病的方法,探讨抽烟、一氧化碳中毒、大气污染等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呼吸器官的重要意义。因此,贯彻科学课程标准,教好科学新教材,不仅要敢于放手让学生面对大自然进行独立地探索,还要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必要的手段,去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实验器材、材料,学会使用的方法,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与观察,通过实践验证前人获得的科学结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和技巧,获取大量科学信息,从小就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四、创设探究情境,打开学生智慧大门。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把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亲身经历各种探究活动,实现以人为本。在教学《材料的性质与用途》这一节中,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通过探究,发现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如导电性能、溶解性能、传热快慢、软硬程度、可渗透性、透明程度、磁性、漂浮的能力等。通过探究,能根据材料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如分为金属和非金属、导体和绝缘体等。并组织学生列举利用某些材料不同的特性加工成生活用品,如利用铁或铝传热性能好可以制成锅,利用铜铝导电性能好可以制成电线,利用塑料导电性能不好可以制成电器的外壳等,认识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用途。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如:将沙和糖、油和水、铁砂和木屑分别从混合状态中分离出来,让学生利用物质某方面的特性把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开,将材料的特性与它们的功能相联系,知道人们常常利用材料的特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中使用有结构材料,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实验操作中,自主学习,亲自动手,自主探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表述结论等,整个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探析 篇3

评价。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课堂;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课堂评价

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一味地追求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灵活,却从不反思学生是否在这些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学习,由此导致了科学课堂教学活动很丰富、学生学习很贫乏的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真正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到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笔者以为必须基于课程标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有效课堂之主题序曲:可检测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一堂课最为重要的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与灵魂,师生所有的“教、学、评”活动都应该围绕课堂的学习目标来设计展开,任何脱离学习目标的活动都应被视为无效的、有碍课堂有效性的。因此,学习目标本身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的学习目标毫无疑问地将导致整个课堂教学的失败。

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应该围绕“课程标准”“教材分析”

“学生学情”“可检测性”。首先,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要参考课程标准,即明确课程标准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怎样的内容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怎样的学习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适合本课教学内容的具体的学习目标。其次,学习目标的制定,同时还需结合教材分析与学生学情,由于这两方面内容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一般都能有较好的体现,大多数教师对此也比较熟悉,所以不再赘述。最后,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关于学习目标的“可检测性”。在学习目标的叙写环节,往往出现目标不够清晰的问题,叙写的学习目标过于笼统、概括,导致了无法通过某种具体的评价方法来进行检测,也就无从可谈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因此,学习目标的科学合理性要求其必须是可检测的,而要实现学习目标的可检测,其中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评价方法,即明确用什么手段去检测学习目标。

二、有效课堂之华彩乐段: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血肉,它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载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在安排教学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学习目标

在制定了合理的学习目标基础上,围绕目标安排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做到每一个或若干个教学活动都应该针对某一个或几个学习目标而开展。为了能够有效保证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可以将学习目标进一步分解为“认知活动”与“知识内容”,其中“认知活动”可以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知识内容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认知知识。不同的认知活动与知识内容构成了不同的学习目标,而在安排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则需要根据构成学习目标的认知活动与知识内容有针对性地来组织教学内容和形式。

2.平衡引导与探究

在许多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处理不好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探究”这两者的微妙关系,有的为了保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了过分的引导,结果“引导”变成了“灌输”;有的为了充分体现学生自主而采取了放任的探究,结果“探究”变成了“玩闹”,没有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对此,在小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探究,并有意识地重点关注一些好学生的情况,当每一小组的好学生完成了探究活动,达成了学习目标的时候,教师便可以示意由这部分学生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这样一种同伴间的互助探究活动将明显优于教师单一的权威灌输。

三、有效课堂之回旋交响:相匹配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应,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查,可以说,它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缺乏对于学习目标的有效评价,便会导致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付之东流。然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忽略了这一重要手段,大多是凭借着教学经验来判断学生学习的程度,以一种非常主观的“教学自我感觉”来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这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疑是致命的缺陷。

对于课堂评价的设计,筆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1.促进学习的评价

这是一种新的评价方式,旨在帮助教师改善教学、促进学生学习。鉴于这样的评价目的,促进学习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评价的各种手段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教师据此对课堂教学做出相应的改善与调整,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及时的反馈,以促进学生的后续学习。这对于教师开展课堂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方法

在上文中已经分析了学习目标的可检测问题,在学习目标可检测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具体的评价方法,

以此来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3.评价的抽样分布

在课堂评价的实施中,还需要考虑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抽样分布。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个别学习目标不可能评价所有学生的达成情况,所以教师需要考虑评价抽样的问题,应该如何选择、选择哪些学生来进行评价,才能反映出全班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这里就有一个学生分层的问题,首先教师心中应该清楚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对于不同认知水平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以此来准确反映全班的学习情况。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的根基在于课程标准,只有在每一位教师认真研读理解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否则所谓的“有效性”就失去了评判的标准,所有的讨论、争辩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失去了意义。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制定可检测的学习目标、安排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及相匹配的课堂评价,使得目标、教学、评价三者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唯有如此,方能确保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恰恰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终极诉求——一个生动且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少非.论基于标准的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2006(9A):10-13.

[2]崔允漷.促进学习:学业评价的新范式[J].教育科学研究,2010(3):11-15.

[3]朱纷,杨剑春.建构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1(2):54-57.

|

科学有效开展数学自主课堂 篇4

一、精心导入,预设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精心创设一种良好的导入方法,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如在教学“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这一节课时,我先给学生欣赏几幅图案,其中有轴对称图形也有不是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从美的角度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有哪些特征.又如在相似的应用中学习盲区,让学生在阳光或灯光下观察手的阴影和人的身影.使学生觉得有趣而又无法解答,把学生引入最佳的思维状态.然后点明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若渴的心理要求,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二、尝试自学,鼓励学生动手探索

导入新课后,教师只告诉学生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一般不给任何提示,要求学生看书自学.其目的是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如在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时,让学生动手进行旋转、剪拼等多种形式观察和探索平行四边形.又如学习球的时候,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实物认识和理解球,可以通过万花筒认识图形与变换,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加强学生对周围世界的直观感受,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组织讨论和交流

自学课本后,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各不相同,教师应组织恰当的讨论和交流,可以是小组讨论、同桌讨论,也可以找自己喜欢的朋友去讨论,甚至可同老师讨论.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能使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产生互补作用,加深认知程度,可以把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转化为小集体共同的认识成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可以纠正教师教学中无法对学生一一纠正错误的弊端.通过小集体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达能力.这样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探索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和人际间的协作交流能力.如在画三视图和通过三视图推导空间图像时,学生通过讨论和补充,处理了经常出错的左视图和推导空间图像时漏解的情况.在代数式意义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对代数式3a作出解释.学生对此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认识,有的学生认为,一个人步行的速度是3米/秒,行驶a秒的路程,也可以将a看成是速度,行驶3秒的路程,等等.通过符号感受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符号的现实意义.学生在讨论中,能运用符号解决问题和交流,通过讨论,发现其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四、教师精讲,点拔贯通

通过自学、讨论,掌握了部分知识,还有一些知识没有掌握或者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可能还比较零乱,条理性比较差,加之为了照顾后进生,教师有必要对本节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精讲,给予适当的点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形成认知结构,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五、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不但能促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促进基本能力的形成,良好思维的发展,而且也是了解、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求,就必须提高课堂练习的质量和效果.

课堂练习应有针对性、实效性和趣味性,更应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练习要求.层次性主要体现在每堂课完成基本练习、巩固练习后,配备一定的发展练习,让有潜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如在讲等腰梯形性质时,对梯形辅助线进行必要的补充,并且设置相对应的题目.特别强调当对角线互相垂直时,会出现怎么样的结论,并推导出一般的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时面积的求法.

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概括

课堂总结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扩展、延伸与迁移,从而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角.因此,归纳总结时应继续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全面综合、系统概括,其效果远远比教师唱独角戏要扎实得多,丰富得多,中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口头表述能力、主人翁意识也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促进,同时也再次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

上述实践与思考,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的教学,只有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摘要:自主学习将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颠覆,将学生的被学变成了学生的要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充分发挥他的潜力,让数学课动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5

杨兴琼

富民县赤鹫中心小学 云南省昆明市 650402 【摘要】:小学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即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掌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态度。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这就要对其进行理性思考,采取一些措施对策,以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水平。【关键词】:课堂教学 探究 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的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科学探究这一小学科学课堂的核心理念要深深地植入广大科学教师的思想与行为之中,使我们的科学课堂真正落实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既学会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技能,又培养了科学的能力、科学情感与价值观,较好的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然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了改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从教师思想和课堂教学入手,切实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每一天,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当我们每一次在实验室准备好实验材料等着学生走进教室时,都会想这堂课我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会什么?带着这个不变的问题尝试了一堂又一堂不同的科学课堂教学。然而,教师事无巨细的精心准备,越俎代庖的科学探究,表面上看是热火朝天的科学探究课堂,却是那么的低效运作,这不仅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而且降低了科学课堂探究的效率。因此科学探究活动低效性问题,也成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然而,审视我们的科学课堂探究,就会发

现很多的弊病和不足,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使我们的探究无效,甚至于适得其反。

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应该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有效率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有效益指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只能算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我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课堂的组织纪律性。

倾听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强化学生倾听的意识,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郑重强调,听和说是同等重要。说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孩子,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生成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是倾听的最高境界。在明确了要求之后,我常常和善而亲切的提醒学生:“听她把话说完好吗?也许,他有他的道理呢。只有这样日积月累,才能充分培养起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

课堂的纪律是必须要的,那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的保证,是教师组织的体现。当课堂上有学生发言时,往往有学生不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而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却哑口无言或答非所问。在我们班级,确实有此种情况,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一旦发现时间很多,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止。进行小组合作时,也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着各说各的发现,人人都急于表述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在倾听;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者往往只是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常常会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而其他学生则端端正正的坐着,一言不发,冷眼观战,还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长此下去,必然课堂涣散,难有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在组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欲望。探究和合作应是学生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得欲望,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合作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合作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合作的冲动之中。(2)探究合作要有问题空间。不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合作的。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合作的空间就有多大。(3)探究合作的组织要到位。首先小组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有学生有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及时了解合作的情况,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引导。

四、运用有效提问策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提问是引发学生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师生沟通手段,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之一。

在注重科学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提问是对学生的考问,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检验。而现代教学的观点认为,提问不仅是对学生的检查和诊断,更应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行为。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向学生提示重点、强化各教学活动间的逻辑关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首先要准确,即问题要用词准确,语言清楚,要使用与学生语言能力相当的词,切忌含糊不清,不合逻辑,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如《沉与浮》的教学中,教师提出“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有哪些?”

有效提高科学课堂探究效率 篇6

关键词:有效;探究;效率

随着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课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课学习的方式,同时也是科学课学习的中心环节。它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分析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课堂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阵地,它可以引领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精神。因此,提高科学课堂探究的效率至关重要。本人在摸索科学探究模式的同时,感悟到了一些提高课堂探究效率的做法。

一、合理处理教材,保证课堂探究的有效性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教师通过解读教材来理解课程标准,同时用课程标准来驾驭教材。为了充分理解教材,有效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应深度解读教材,合理运用教材,懂得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从而发挥教材的最佳作用。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肺和呼吸》一课,教材是这样编排的:认识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的意义,认识呼吸器官的作用,测量肺活量,保护呼吸器官五个环节。

我是这样设计的:由问题“人为什么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来导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弄清呼吸的意义(人体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后,让学生认识呼吸器官及呼吸器官的作用,再引导学生保护呼吸器官,最后比较学生体检时测出的肺活量数据,安排学生课后查找有关肺活量大小对健康的影响及决定肺活量大小因素的相关资料,同时将教材中测量肺活量活动给删减了。这样条理清楚,环环相扣,既突出了本课探究的重点,又节省了时间,保证了课堂探究的有效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课堂探究的有效性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求知欲。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提出问题,唤起学生注意,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从而把学生引入“问题—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加热和冷却》一课时,我做了一个实验,在烧瓶里装满红水,塞上插有细玻璃管的活塞,把烧瓶放进热水里,不一会儿,红水从玻璃管里喷出,形成了小喷泉。这一奇特的现象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什么水会喷出来?”“放在冷水里还会不会形成喷泉呢?”“用其他液体还会不会出现喷泉?……”一个个问题自然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物体热胀冷缩现象的探究过程。由于有了探究的欲望,明确探究目标(围绕问题探究),从而促进了课堂探究的有效性。

三、提供有结构的材料,确保课堂探究的可行性

所谓有结构的材料是指这些材料在使用时能揭示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有的是材料本身体现出来的,有的是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研究材料的特点,选择那些与揭示科学概念有关的、有吸引力的、使用时有安全感的,并适合儿童自行探索的材料。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神奇的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能使水上升的一类物体与不能使水上升的一类物体之间的本质区别,我和学生一起准备了铝片、木块(表面粗糙,有缝隙)、玻璃片、布条、吸管、塑料膜等实验材料(以上材料除吸管外,其余长短相同,大小也相同)。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为什么水能沿着布条、木块、吸管上升,而不能沿着铝片、玻璃片、塑料膜上升呢?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分观察、分类、比较,发现在这些材料里,同样是“软”的物体,有的可以使水上升,如布条,有的则不能使水上升,如塑料膜;同样是“硬”的物体,如玻璃片、铝片不能使水上升,而木块、吸管却能使水上升。而当两块玻璃片夹在一起时,水又能上升了。在这样有结构材料的暗示下,学生通过分析,就会发现物体的“软硬”并不是决定水能不能沿着它上升的因素,物体中是否有孔或缝隙,才是水能否沿着它上升的原因,即水能沿着有空隙的材料上升这一现象,形成探究共识。

教师作为有结构材料的提供者,也必须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点,根据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去找材料,选择材料,适时、适量地提供材料。而且,凡是学生可以自备的材料,教师应指导学生自带,因为儿童身边的材料能使他们感到亲切而不陌生,使他们感到科学研究并不是那么神秘,高不可攀,它其实就是研究我们身边的事物,从而有效提高探究的可行性。

四、小组合作,实现课堂探究的高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是目前我国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也是科学课堂常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因为在科学课堂上,许多的实验探究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或者说,一个人完成的效率很低。因此,我们常在实验探究课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共同完成实验探究。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摆的快慢》一课时,为了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小组成员有的设计摆线的长度,有的设计摆角的大小、有的负责摆的操作、有的负责计时、有的负责数摆的次数、有的负责记录,各有任务,各司其职,大家一起合作,人人动手,全程参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鼓励,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相互争论,在争论中解决问题,很快弄清了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高效完成了实验探究任务,有效提高了课堂实验探究的效率。

以上是我认为影响课堂探究效率的几个因素。当然,“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探究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探究的有效性。

构建简约而有效的科学课堂 篇7

关键词:简约,有效,科学

简约, 是一种境界, 一种韵味, 不是教学的简单化, 而是在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的, 不必要的东西, 扔掉一些为了展示理念而设计的包袱;简约背后是大气、深刻、智慧和超越, 是返朴归真。有效教学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授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有效教学应该是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的过程;应该是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 从“不会”到“会”, 从“不好”到“好”的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收获的教学。构建简约有效的科学课堂, 就是通过简约的教学流程, 真实的探究过程, 使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一、朴素务实地选择教学方式

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科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主动学习的关系, 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 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有条件的地区, 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 提高教学效益……教学中, 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才能高效地学习。

因此教师不能迷信于单一的教学方式, 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材料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方面来定夺, 在产生同样效果的情况下, 应以操作简便为优———用最少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效率应是我们真正的追求。

二、简便实用地选用教学材料

科学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老师需要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因此材料的准备成为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课前,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及目标要求, 并根据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需要, 灵活、精心地为学生准备好 (或指导学生自带) 有结构的、足量的探究活动材料。

那教学材料是否越多越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太多的材料不切合教师的工作实际。一周16—18课时, 平均每天要上三四节课, 每节课都准备那么多的材料, 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有时候, 太多的材料反而影响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

如《我们周围的空气》这课, 我选择使用了常见的保鲜袋, 因为只有简单、有结构的材料, 教师才能有效地控制, 才能不让材料成为负担, 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开展。

当然有了充足的探究活动材料并不等于就会发生良好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效果。在课中, 还要注意材料呈现的时机与方式, 即在什么时候呈现, 在什么地方呈现, 以什么方式呈现。许多老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活动中问题并非出在活动材料的准备上, 而往往出在呈现活动材料时机的把握上。

所以, 材料准备的种类、数量、搭配, 出示的时机、次序、步骤, 材料的位置、发放、控制, 都是我们在准备材料的时候, 准备课的时候需要考虑的。课堂上我们不仅要保证每个学生有足以揭示概念意义的关键材料, 而且要考虑哪些是共用的, 哪些是单独用的, 设定好每种材料在学生面前出现的时机和时间, 以保证材料出示以后能立刻被相应年龄的学生所接受, 足以引发他们的探究经历, 并使他们更深地卷入其中, 使我们的科学课向简约、高效的目标迈进。

三、简要准确地组织教学语言

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作为科学课堂的组织者, 教师的语言首先必须要简洁, 不拖泥带水, 不重复罗嗦。科学课不需要华丽的词语, 优美的语句, 精练是本学科教师的语言特点。在课的引入部分, 简洁, 干脆, 几句话就进入新课的探究活动, 是最有实效的课。应该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 要尽快地让学生进入研究状态。兰本达著《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中的课例“里面是什么”是这样开头的:“你们猜这里面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谁还有别的什么发现吗?”这四句话代表四个认识过程, 第一句是猜想, 第二句是方法, 第三句是证据, 第四句是寻找更多的证据或修正自己的解释。这就是上课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实施研究过程的课。简洁而准确的科学教学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才能引领学生在快乐的探究活动中成长。

四、简约高效地进行实验探究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实验教学作为科学教学的重要阵地, 在实验教学中简约的探究过程, 是有效探究的保障。例如:在《空气占据空间》一课中, 安排了四个活动, 用吸管“倒水”、玻璃杯倒扣入水纸不湿、用注射器观察空气和水占据空间比较, 同时还要求学生画注射器内空气的变化, 最后还要进行空气和水的比较。过多的分散活动会使教学显得零乱, 没有时间的保证无法达到有效的探究。在这一课中可以将用吸管“倒水”的实验改成演示实验, 在学生设计好实验装置后, 教师出示请同学上来演示如何吹出水来。在探究活动的重点, 把更多的时间留在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上, 从而实现了高效。

科学课堂实施“有效对话”的策略 篇8

对话教学就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中, 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 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 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它是时代精神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回应。对话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 也是一种教学方法, 是师生双方精神敞开的互动交流, 它体现了教学中的人性化思想, 有利于学生把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带进课堂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和学习科学的兴趣, 有利于“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目前, 很多学科开始注重对话教学的尝试, 小学科学学科也不例外。富有成效的对话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合作、交往沟通和创新能力。

二、科学课堂有效对话的内涵

科学课程作为一种综合课程类型, 它有区别于其他课程的自身属性。科学课程基于以下三种统整熟悉来设计课程:第一, “知识统整”, 就是科学课程要基于科学素养目标的整体框架, 遵循学生发展心里逻辑与科学素养的形成规律, 从科学学科本身的知识领域统整地选择并恰当的组织知识内容。第二, “社会统整”, 就是要求科学课程合理把握时代发展对人的素养的需求, 从而确定科学课程价值功能目标。第三, “经验统整”, 就是帮助学生把新学的知识经验整合到自身已有的经验中, 实现科学课程内容的人格化以及生命化。同其他分科课程相比, 科学课程把各学科的界限模糊化, 统筹设计与规划, 强调各学科知识之间与学科内部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与整合。因此, 基于对话与有效对话理论, 结合科学课程的自身特有属性, 认为科学课堂有效对话, 它以对话精神为原则, 紧密科学课程自身的属性, 设置科学课堂共同关心的对话问题, 使学生逐步学会与教师对话;在对话中学会倾听、交流、表达、理解;在相互探讨、争论、述说中学会探究、创新, 学会自主学习, 学会关注身边的科学、技术、社会;在对话中培养学生深刻的理解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探究世界的奥秘, 探究物质变化的规律以及物质的合成和应用的对话。基于以上论述, 给出判断科学课堂对话是否有效的三个判断标准: (1) 对话是否围绕核心问题展开; (2) 对话是否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自由平等; (3) 对话是否结合了科学课程的三种统整属性。

三、对话教学的模式与实施

1. 对话教学的模式

在课堂对话中, 存在两种类型, 即探究性对话和形成性对话。课堂中的探究性对话的特征是试探性。当教师运用探究性对话时他们并没有就某一问题下最后结论, 教师承认自己并不知道所有的答案。课堂中形成性对话的典型特征是在对话中, 教师对答案早就心中有数。在形成性对话中, 有些对话只是师生之间非常简单的问和答, 是教师为了收集信息或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笔者认为, 在多数情况下, 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将知识直接告知给学生, 而是通过设计一些问题, 对学生加以点拨、引导、启发, 通过某种方式使学生经历对自然事物的意义进行探究和对这个世界进行理解, 通过交流、研讨、对话去建构科学概念和意义。

2. 对话教学的实施

对话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观念和实践上的革命, 它并没有推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环节, 而是在这些要素和环节的处理上以及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话教学在教学策略方面提供了一些方向性的引导, 而不是一种机械的、生搬硬套的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想从传统教学立刻实现对话教学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因为从观念的进步到实践的革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可结合各学生身边的生活例子, 也可设计一些课题, 通过小组调查探究, 继而通过课堂的对话教学进行教学。学生与教师在一种平等民主、倾听关爱、动态开放、合作发展、创造生成的环境下掌握科学知识。

四、开展有效对话教学的策略

1. 转变教学观念, 构建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成功实施对话教学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对话教学中, 师生双方享受着同等的“思想”和言语的权利, 彼此真诚平等、尊重信任、包容接纳、分享参与。教师提供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对话, 学员分享经验、体验意义, 师生以研究者的身份互相对话, 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彼此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对话不依附于任何一方, 也不受任何一方的控制, 双方在不断转换的对话过程中获得理解和沟通, 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 从而构建了平等民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2. 转变教学角色, 营造共性与个性共存的学习氛围

对话就意味着存在着差异和冲突、多元和对立, 意味着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情感的多层次性”, 意味着求同而存异, 而对“异”的尊重乃是求“同”的前提与基础, 人们在价值话语、情感倾向和意识立场上的分歧和差异也正是真正“对话”存在的前提。教育的前提是差异, 如果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没有差异也就不需要教育, 有差异就需要有“对话”, 通过“对话”来相互沟通和融合, 相互理解和提升。另一方面, 对话也需要共性, 需要有共同的统觉背景, 比如概念的界定、理解言谈的知识背景等, 只有在共性的背景下, 双方才能相互理解, 对话才得以发展。对话正是在这种社会共性和个体个性的对立中展开, 社会的共通性与个体的差异性互相对立而又互相制约, 互相辅助而又互相成就, 否定对立两极中的任何一极, 这个张力结构也就解体, 对话则无法进行, 就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在对话教学中, 教师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 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 教与学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的调动。

3. 转变教学行为

在实施对话教学中, 教师将要传授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想学习的内容, 通过提示与学生已有经验相矛盾的事实、指出学生知识的漏洞等方式来打破学生原有思维的内部平衡, 引导学生尝试重新恢复思维平衡。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已经形成的概念、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生活经验和对该问题更科学、更精确的解释之间的矛盾越激烈, 新旧知识对比得越清楚, 内部的联系越紧密, 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越紧张、越集中。作为教师, 需要具备提问的理论和技巧。在提问中, 教师要认识到以下两点:第一, 提问是师生共同追求真理的过程;第二, 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应该自觉关注学生的状态与发展, 利用每一次对话教学活动, 积极整理教学反思, 了解每次课堂发生的情况及处理办法,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4. 转变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对话教学的实施将课堂还给了学生,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对话课堂上, 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 参与意识强, 学习兴趣浓厚。对话教学将“问题”作为切入口, 引导学生积极分析、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充分展现自己的教育智慧, 恰当引导, 适时点拨, 激励学生更多的奇思妙想, 鼓励学生不平凡的想法和回答。当学生提出独特意见或想法时, 老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观点, 分享学生创造的喜悦, 一旦创新的“火种”被点燃, 不但会增强该学生的反应, 而且往往会影响到全体学生, 激发起全班学生的创造热情, 使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摘要:在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 科学课程作为一种综合课程类型, 是新世纪基础课程改革中的璀璨亮点, 因此, 科学课堂对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 近些年来, 虽然关于科学课堂对话教学的研究, 学者们已有了许多的成果, 但对科学课堂有效对话问题却有所忽视, 科学课堂如何进行对话?什么样的科学课堂的对话才是真正有效的对话?只有充分认清科学课堂有效对话的本质含义, 当今的科学课堂教学才会远离那些“表面热闹”、“头脑冷清”的科学课堂无效对话, 从而真正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科学课堂,有效对话,策略

参考文献

[1]曾宝俊.科学课堂教学境界的四重追求[J].科学课:小学版, 2010, (2) .

让初中科学课堂更有效策略探究 篇9

一、让生活激发学生的科学体验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设计了大量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等, 这些知识源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教材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情景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教材这样的设计安排同传统的初中物理教材、化学教材有着较大的区别, 原来的教材把学生的思维相对固定在逻辑性的推导过程, 而忽视生活与科学知识的相关性, 学生有可能在学习某个定理后, 不能同生活联系上来, 如果不能有效地运用知识, 科学教材就失去了研究的土壤。科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 指导学生课前调查、课中研究、课后验证的方法来学习教材, 让生活成为构成教学内容的重要素材,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建构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如在教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水的利用和保护》一课时,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铺垫, 已经对水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理解。为了对学生渗透科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课, 我在课前安排学生和同学自由组成小组去调查学校周边和家庭周边的水域情况, 这些水域的源头是从哪里来的, 经过了什么地方, 受得怎样的污染, 居民每天生活用水的数量, 学校和家庭生活中存在的怎样的浪费水资源的情况等, 并记录成一份调查报告。针对学生们收集上来的调查报告, 教师结合国内国际对水资源的一些权威报道,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同时明白无节制的用水和对水源的污染会对地球上生存环境带来可怕的危机。经过这些铺垫, 新课的探究就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他们会结合本组教材的科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 对水资源的保护提出一些比较科学合理的见解。

二、让问题引发学生的科学思考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 科学教师要紧紧抓住教材特点, 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 将教材中的科学内容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展示出来, 在情景再现疑问, 让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 从而获得对科学知识探究的欲望, 进而学习科学知识。

如在学习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节时, 教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以背景, 在课堂上抛出问题:如果水的量保持固定的情况下, 不断向水里加入蔗糖, 蔗糖是否能够全部溶解在水里?这个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研究的兴趣。当学生通过实验获得初步的结论后, 教师再出示问题:在判断不同的物质的溶解能力时, 用来溶解的水量如果不一样, 行吗?如果加入氯化钠与硝酸铵各一份全都溶解了, 能说明这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相同吗?如何判断在30毫升的水中放入的氯化钠或硝酸铵已不再完全溶解?溶解是学生日常容易看见的现象, 如学生平时在家煮汤放入盐, 但是初中教材出现的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节, 就不能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观察现象之上, 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获得数据, 通过数据推理出一些科学原理。

三、让实验丰富学生的科学课堂

浙教版初中科学课程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 交流与合作, 获得对科学的认识。要实现科学课程目标, 实验是关键环节, 离开了实验, 科学探究就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 教材设计了各类实验, 以相对系统的方式串联起科学的教材结构。纵观浙教版科学教材, 新课改后的实验内容较之以前的教材有很大的改变, 由原来的相对详细的实验步骤向探究式方向发展, 注重学生在实验设计过程中的主动能动性, 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因为, 要调控好学生的实验环节, 教师要更深入教材,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初中科学教材加大了与生活的联系, 这些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纯科学内容, 而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关, 对于学生将来走出社会前能储备更多的科学知识。科学实验一定要把握新教材的这些特点, 引导设计探索性强、趣味性高, 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实验,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科学学习策略。

如在学习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空气》一课时, 如何证明空气中存在二氧化碳并探究出其的含量?教材出示了一些实验方法, 利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入石灰水中, 通过观察石灰水是否会变浑浊, 变化速度的快慢。但在学生分组实验时, 汇报的结果是石灰水在通入空气时没有明显的变化, 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实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然后再让他们小组之间结合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猜想、推理、实验、验证。于是, 有学生认为是“广口瓶中装的可能不是澄清石灰水?”但组内的学生利用玻璃管向瓶中吹气, 马上变浑。有的学生认为是“可能是空气中不含有二氧化碳。”但他们又通过动植物的呼吸的事例进行验证。最后, 有个学生说:“可能是向瓶中输入的空气太少了。”学生的这个问题刚好是我课前就预设好了, 实验之所以会失败原因就在这里面, 于是, 我趁机抛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注入更多的空气?”有些学生提出用打气筒, 打气筒一用上, 实验效果就明显了, 澄清石灰水就变浑浊。

从细节入手构建有效的科学课堂 篇10

一、课前细致备课

(一) 认真了解学生

课前准确了解学生的状况, 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清楚学生的学习起点在何处, 即学生已经具有了哪些知识和技能;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身体状态和情绪状态, 做到心中有数;要掌握学生的思维误区, 知道哪些问题学生容易混淆、需要进行哪些学法指导等。例如, 在教学《物体的质量》一课时, 笔者了解到, 初一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 抽象思维能力不强, 而质量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 因此在质量概念的教学中, 笔者就想方设法化抽象为形象。笔者拿出一大杯水和一小杯水,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水越多, 质量就越大。接着又拿出一枚小铁钉和一大块铁, 问学生:“哪个质量大?为什么?”然后又设计了一个活动:让一部分学生提问, 另一部分学生回答。这样, 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这一概念。另外, 笔者还了解到, 学生对重量、重力有一定的认知, 而日常生活中品质的好坏也用质量这个词表示, 所以特别容易混淆。对此, 在讲解质量概念时, 笔者还让学生区别质量与重量的概念, 要让学生明白科学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概念不完全相同。

(二) 深入钻研教材

如果教师对教材没有钻研透, 对材料的选择、呈现的时机等没有作好充分准备, 就会严重影响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 对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进行仔细推敲, 找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 要准备好上课用的材料。教师要考虑选取什么样的材料、有没有比教材中的材料更好的选择、是否需要改进或增加实验等等。例如, 《混合物的分离》的教学, 过滤装置要用到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等, 器材多且笨重, 不易操作, 所以是否要对装置进行改进、如何改等都要事先准备好 (可改用小口瓶、漏斗、滤纸来代替, 改进后既简单又容易操作) 。

(三) 巧妙设计问题

巧妙设计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首先,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明确, 要能促进学生的有序思维、有效思维。有一教师在教学“氧气”时, 在黑板上板书了“○”, 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不知如何回答, 这实在是一个不知所云的问题。其实, 教师提问的本意是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同时引入主题, 他希望得到的回答是“一个圆、英文字母、数学符号、化学元素符号”等等, 但由于问题提得含糊不清, 学生无法回答, 造成了提问的失败。如果教师将提问改为“‘○’这个符号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示哪些不同的含义”, 也许效果就会好很多。其次, 问题不能过难或过于简单, 问题过难会使学生无从下手或者干脆放弃, 过于简单又不能引起有效思维活动。如“这几天晚上九点, 我们可以在头顶看到哪些星座”这一问题, 对实际观察过星空的学生来说, 这是个记忆复述问题, 但对于连星座知识都不知道的学生来说, 就无从着手了。再次, 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引导性, 要讲究呈现的顺序、时机。有教师在《月相成因》这节课的教学中, 在做完月相成因的模拟实验后马上问:“现在你知道月相的成因了吗?”结果学生根本不知道该从哪个方面回答。其实, 如果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设计两个过渡性的问题: (1) 模拟实验过程中如果月球本身会发光或透明, 你能看到月亮的各种形态吗? (2) 如果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 你能看到各种月相吗?经过这样的提示, 学生就容易想到:月相成因可能与月球本身的状况有关, 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

二、课堂细心教学

(一) 对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进行调控

科学课堂需要一个个合作探究活动, 而活动的顺利开展有赖于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有效调控。首先, 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 (1) 成员的搭配要进行有效组合, 一般来说按学习能力强弱进行搭配比较好; (2) 分工要明确, 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具体的任务; (3) 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观察, 学会如何进行合作、交流、归纳。其次, 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在探究过程中, 教师应深入到各个小组, 把自己作为一名参与者和学生“打成一片”, 观察学生在探究中的困惑、需要, 及时进行指导, 对优生要“放”中有“扶”, 对中等生和后进生要“扶”中有“放”, 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再次, 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反思并记录:活动结束后, 教师应舍得花时间去引领学生质疑不同小组探究方法的差异, 去关注未成功学生的失败原因, 去关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意外”, 从而去感悟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这样才能使合作探究更加有效,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发展。

(二) 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学法指导

古人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首先,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意识的指导和训练, 这对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 学生在求解“把铭牌为‘220V 100W’的白炽灯接到110V的电路中, 其实际功率是多少?”这道题时, 可尝试以下方法指导:要求学生看题后, 先问自己解该题要用到哪些知识 (欧姆定律) ,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该题的多种解法, 分析比较得出其中较简单的解法, 解答后再要求学生讲出解答该题的思考过程。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后, 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提高学习能力。其次, 教师要准确把握方法指导的时机:如果学生的思考遇到了“坎”, 教师应及时指导;当交流中学生词不达意时, 教师要及时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当一项新的研究活动开始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 使之明确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做;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 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如何评价方案的优劣。此外,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指导时还要注意: (1) 要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 利用什么工具和资料, 怎么干, 多长时间以后以什么样的方式检测、展示学习的效果, 等等; (2) 要为学生提供自学的物质资源, 及时提供实验仪器、引导学生购买学习资料以及指导学生怎么用这些资料; (3) 要让学生学会寻求老师和同伴的合作支持,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做好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和帮助。

三、课后细究作业

上一篇:心理障碍表现下一篇:降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