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数感培养

2024-06-28

对学生数感培养(精选十篇)

对学生数感培养 篇1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数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 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身边的事物, 还可以帮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在数学学习中更是贯穿始终, 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学生的各科学习, 也为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发展抽象思维。”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重新对数感的内涵及功能做了表述: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培养数感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 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理解和解决问题, 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其次, 数学数感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的基本方法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数感的培养在于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由此可见, 数感是一个人基本的数学素养。

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就是建立数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 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但学生的数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所以, 我认为应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1.从 实 际问题中 获 得数 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 : “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感。

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就得以形成的, 因此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去发现, 主动地探索与体会,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其实就在自己身边, 让学生意识到运用所学得到的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作用。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 创设这样的一个情境:冬天快到了, 某商场打出了冬装上市促销的广告:冬装上市新品6.8折。你知道“6.8折”表示什么意思吗?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在学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后再回顾本道题, 学生就会很容易地得出答案。只有当学生把所有知识联系到生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 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从而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 建立数感。

2.从 自 主 探 究 中 体 验数 感

如在教学“认识圆”时, 让学生准备好纸, 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一个圆, 再把圆剪下来亲自动手剪一剪, 对照着课本把圆的各部分名称在圆上标出来, 这时教师再来讲授“圆心、半径、直径、圆周率”等部分的概念, 学生就会很清楚地理解并掌握。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会发现哪部分数学知识比较通俗易懂哪部分知识比较晦涩难懂, 然后对晦涩的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体验数感形成的过程。

3.从 表 达 交流 中 领 悟 数 感

三年级 (或以上) 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他们喜欢在实践中感悟, 在实践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能在表达交流中将自己探索发现的方法、策略进行总结归纳, 相互取长补短, 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对数感有了一定的领悟能力。

4.在 拓 展 运 用 中 强 化 数 感

让学生了解数在现实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有助于使他们体会数的意义, 从而更好地强化数感。学生通常对于某个数的读和写等掌握得非常到位, 但对于这个数的意义的理解, 特别是这个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不怎么了解。此时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将数与现实生活的应用相结合, 就会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更好地把握数的意义, 有助于数感的巩固与强化。

三、结语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 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背景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 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 建立数感。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 在小学高年级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找出蕴涵的关系和规律, 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及变换规律的工具, 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把数感的建立与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结合起来, 把符号感的建立和初步的数学模型的建立结合起来, 将对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篇2

迓驾镇完小 滕玲艳

小学数学大纲中从未出现过“数感”一词,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并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形式为:“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合理性作出解释。”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发觉,面对同一个数学情境,有些学生迅捷反应,思路简缩;有些学生苦思冥想,姗姗作答。这实质上就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现象——数学气质。在前一种数学气质中,学生总是自发或自觉地倾向于通过直接的数学棱镜去认知数学对象和学习内容,进而成为数学气质中的精髓——数感。数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集中表现为:对知识教学的充分感知,对思维教育的强烈感应,对个性教养的深刻感受。所以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数感来自数学活动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活动。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教师应在不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浅知拙见:

一、体验生活,建立数感.布鲁纳强调: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决定,在他们认识活动中的思维正经历着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这种思维特点进行教学,以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经历,体验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建立数感.如:在研讨课上,我充分利用了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和学生春游购物为情景,把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推广到小数,解决了学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如0表示“没有”可能是0最早的意思吧,也就是0的本义。如某种商品库存数为0,也就是这种商品在这个仓库中已经没有了。但0除了这种意思之外,它还可表示: ①数位。如10、100等,这里的0就有位置意义。②精确度。0.2、0.20、0.200等,这里分别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和千分位。③分界线。如0摄氏度,这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线。④临界点。水温为0度时,这是水与冰的互相转化的关键温度,是临界点,关节点。由此可以看出,0不仅仅是没有的意义,而是有多种具体的、确定的内容,比其它数字的内涵更丰富。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数感的启蒙。

二、实践操作,增强数感

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继而确立应用数学的信心,是形成良好数感的重要条件.鉴于此,教学就打破从概念到概念,从课堂到课堂的数学应用僵局,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决生活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感的体验.例如:教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长度单位“米的认识” 时,让学生用米尺量一些具体的长度,如,学校操场的长度和宽度,教室的长度等等.如:教学“统计”时,我是这样组织:学校操场正在上体育课,将本班学生带到操场上去,教师让学生调查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通过这样的活动,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在一个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中学习知识,一次又一次地经历或了解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了统计思想,领悟了统计方法,也在实践操作中强化了学生的数感.使学生理解数学是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三、合作学习,交流数感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全过程,它不仅能发掘个人内在的潜能,还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人人可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同学之间的语言最容易理解,数感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例如,在教学“有趣的数11”中,老师直接写出“42×11=462 51×11=561„„”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再让小组合作讨论“老师为什么能直接写出结果”。学生兴趣明显高涨,讨论很热烈。有的学生说:“老师是心算出来的吧?”有的反驳说:“不可能,肯定有速算的方法。”于是,几个人开绐仔细观察这几个数的被乘数和积,终于得出规律:把被乘数的最高位作积的最高位、最低位作积的最低位,中间加起来就可以得出积。这样,学生的数感在讨论和观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解决问题,强化数感

对有效培养学生数感的再思考 篇3

[关键词]数感;实践活动;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在原来的基础上对数感重新进行了界定: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现实生活中的数多是伴以数量的形式出现的,研究单纯的数较少,小学的数学研究也多是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的,把数与量、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就会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数的意义。伴随着这样的学习,学生对数的感悟自然也会慢慢得到发展,数学学习的内容也会逐步由具体走向抽象,乃至到达纯数学的研究领域。由此可见,这里的“数感”指的是对数、数量等的感悟,更多的应该是就“数量感”来说的。

数感是建立在明确数的概念和有效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之上,有助于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和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因此,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具有量化的意味,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数感的形成既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要。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地培养数感?

一、启蒙数感——丰富厚实的生活体验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无论是数与数量,还是数量关系,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为此可以学生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作为学习的背景,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值大小,理解数的意义,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数感。

课例:《分数的意义》

(1)从1到“1”

师:请看,老师往这儿一站,几个人?能用1这个数来表示吗?(板书:1)想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也可以用1来表示?

师:看来,能用1表示的物体还真不少。想想看,除了刚才同学们所列举的一个物体可以用1来表示,还有什么也能用1来表示?

生:(略有迟疑1一个班级也能用1来表示。

师:一个班级可不止1个学生哦,40多个同学能用1来表示吗?谁来评判评判?

生:40多个同学是一个整体.当然可以用1来表示啦。(生:继续举例。)

师:这样下去,能说完吗?(生:不能)看来,小小的1还真是无所不包。(师在1上加双引号)不过,这时的“1”和我们一年级时所认识的1一样吗?

生:不一样。以前认识的1,表示的是1个物体,比如1个人、1瓶水,但现在这个1不但可以表示1个物体,还可以表示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

师:说得真好!“1”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变得更丰富了。

(2)揭示单位“1”

师:老师这儿还带来了3个苹果,能看作“1”吗?把3个苹果看作的这个“1”有点像以前学过的什么呀?

生:计量单位。

师:是呀,把3个苹果看作的“1”其实不就成了一个计量单位了吗?把它看作一个单位.有几个这样的单位就是几。

师:所以,数学上把这样的“1”给了一个特殊的名称叫“单位1”。

教师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从实物到数的抽象过程,感受了从1到“1”,再到“单位1”的发展历程,从而建立了“单位1”的概念表象。

数的概念的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数的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要经历一个过程,应注重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情境和实例,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体验和感受身边事物中具体的数量,使学生加深理解数的意义,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启蒙学生积极的数感。

二、建立数感——充分多样的探索活动

数量关系是数学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感悟是数感的一个重要内涵。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主动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顺利选择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认识、理解隐藏在事物之间抽象的本质关系,尝试用数量关系来表达数学情境,通过猜想、概括等思维活动建立相应的关系模型,达到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深刻领悟。

课例:《图形覆盖规律》

第三阶段的“找”:在抽象中找规律。

(1)师:看来,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知道平移的次数?知道平移几次,有什么用呢?(答略)

师:如果平移20次,就有(21)种不同情况。

如果有100种不同情况,就是平移了(99)次。

(2)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某种规律,下面来考考大家。出示花边题。

如果花边有10格,每次给相邻的五个格盖上红色的透明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

生:数出剩下的花边,再加1。

生:总个数一每次盖的个数+1,即10-5+1=6

师:你能试着解释一下吗?

生:10-5表示平移几次.再加上先框住的一次。

师:出示13个花边的图案。生列式13-5+1=9

师:比较这两题,有什么区别吗?

生:虽然每次盖的数相同.但总数不同.所以有几种盖法也不同。

(3)师:结合刚才同学们所做的,你能归纳这其中不变的规律吗?

(4)小组交流汇报。

(5)师:如果用a表示总个数,用b表示每次框的个数,有几种不同情况?该怎样表示呢?

生:a-b+1

第三次“找”是在学生大量感知、丰富积累后,全面的分析、比较、剔除非本质属性,找出数量之间的稳固关系,抽象成数学模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陛认识。

数感的建立应该是一个不断猜想、验证、思辨的过程。创设多样化的、开放性的探究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这样,学生通过在探究中的多次尝试、思考、追问,逐步揭示数量之间的关系,体会就会越来越深,可以积累更多的科学、丰富的活动经验,对数量关系的感觉就会更灵敏、更严谨。

三、增强数感——逐层深入的估计运算

日常生活中,所需要估算结果的次数往往要多于精确计算,人们经常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估算。估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估算方法,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交流对比,掌握估计技巧与方法,优化估算的策略,这样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增强学生对数据快速判断、敏捷估算的能力。

课例:《估算》

(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引人,出示6次称石头的质量:328、346、307、377、398、352。单位:千克)

(1)师:你能估计出这头大象大约有多重吗?把估算的过程记下来。

生1:这6个数都是300多,我就把它们估成400,400x6=2400。

师:非常好!你们能不能给他的做法起个名字?本来这些数有大一点的,有小一点的,有中间的,他这是往哪里估啊?

讨论后得出:同看成一个数,把这些数都往大一点的数估,叫大估法。

生2:我把这6个数都估成300.300><6=1800。

学生得出:他是把这些数往小一点的数估,叫小估法。

生3:300+300+300+400+400+400=2100。我是把350看成中间的数.超过350的就把它估成400,低于350的就把它估成300.

师:有的往小一点的估,有的往大一点的估。这方法和前面两位同学有什么不同?

生:前两位同学的整百统一,这种整百不统一。

师:那我们就取名字,叫整百不统一。

生4:我把这6个数都看成整百整十数,接近几十就当成几十。

330+350+310+380+400+350=2120

师:这样的估法,就是我们未来要学习的“四舍五入”。

(2)师:同学们想出了4种估计结果的方法.现在用计算器算一算这6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比较一下,这个和与刚才估算的结果,你想说什么呢?

生说(略)

师:这4种估算方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能说出理由吗?

从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估算,使得估算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激发了学生估算的愿望。学生在自主探索后出现了多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在比较、反思中逐步优化估算策略,体会到尽管这些方法的具体思维过程不同,但估算的策略都是一致的,都采用了“凑整”的策略。

由此可见,估算比较灵活简便,它可使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抽象的数据符号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观察比较、分析,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迅捷的判断力,对问题作简约推理,接触问题的本质,使问题得以解决。估算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经常给学生提供估算的机会和创设估算的情境,强化他们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让他们估算越来越准确,估算方法越来越高明,从而拥有良好的信息感,数据感和量化能力。

四、发展数感——精巧扎实的课外实践

走出课本,到现实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眼睛去发现事物的特征、联系,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才会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感。在学习了书本知识后,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外活动计划,促使学生到社会中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再次体验数的感觉、量的直觉。

课例:《(克、千克的认识)实践活动》

(学习了《克、千克的认识》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课外活动事项。)

(1)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1千克,自己先掂一掂、猜一猜、估一估,再进行检验。

(2)掂一掂、说一说你周围的一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几克、几千克。可请家长配合完成。

(3)到超市里去,掂一掂货架上的商品的质量,再与商标上的质量对照。

(4)到菜场或超市里去,估一估买的菜、水果等大约有几千克。

(5)让家长拿一些物品,学生观察后直接说出物品的质量。

在实践活动中先让学生寻找和体会“手”的感觉,借助手的感觉丰富对实际数量的感知,然后让学生通过“火眼金睛”,凭借对数量和形的敏感度,直接说出物品的质量。

总之,数感是一种感悟。感悟是人的思维产物,只能发生在头脑和心中,不能通过外部的力量来代替。但是数感的体验和建立需要依靠经验的积累和理性的叠加,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外部支持力量,应该给学生提供感悟的机会,创造感悟的条件,不要再让数感游离于数学学习的边缘,真正把数感培养拉入到教学的中心,使学生眼中的世界呈现出“量化”的美。

对学生数感培养 篇4

一、生活感知,获取数感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生活经验就是他们获取数学知识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在生动、具体、熟悉的生活氛围中充分感知、理解数的意义,从而逐步建立数感。

以一年级上册“认数11~20各数”的教学为例,我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想一想的探索环节认识了“10个一是1个十”、“十几”、“2个十是20”的概念之后,我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学号、 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显示的秒数、学校所在街道的门牌号、翻翻数学课本的页数等,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加深对数的认识, 获取数感。

通过联系生活事物,为学生提供可感可知、具体直观的现实背景,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 加深对数的意义的认识,初步建立数感。

二、动手实践,培养数感

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 教师灌输的数学概念往往会让他们觉得 “纸上得来终觉浅”,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动手去试探自己的“好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创造中感知数的存在,体验成功的喜悦。

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教学为例,我让学生以摆小棒的形式自主探索 “9+6”,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摆法:

生1:先把9根小棒放一边,然后再从6根小棒中数出1根,凑满10,10再加5等于15。

生2:先数出6根小棒,然后再从9根小根中 数出4根小棒 ,6+4 =10,10+5 =15。

生3:先摆出10根小棒,再摆出6根小棒,然后再拿走一根小棒。

通过动手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9+6”的多种计算方法,在亲历探究中感受“凑十法”,体会拆小数补大数、拆大数补小数的计算过程,为接下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选择最优化的算法做好铺垫。

三、计算教学,积累数感

计算是小数最基础的教学内容,也是帮助学生训练数感、积累数感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练习计算,这不仅能一改传统计算教学单调、枯燥的弊端, 也能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体验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 逐渐的积累数感。

例如,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动态地呈现了喜羊羊和懒羊羊来到果园摘桃子,一共摘了9个青桔子,2个黄桔子,一边出示集合图,一边让学生思考一共有几个桔子。因为已经学习过进位加法,学生很快得出9+2= 11。然后笔者说道:“这时,贪吃的懒羊羊趁喜羊羊不注意时,偷吃了9个青桔子, 这时,你还能算出还剩几个桔子吗?(同时,把11个桔子画上集合圈,把9个青桔子画上虚线圈),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通过讨论, 学生开始明白,因为要从11个桔子中去掉9个,所以用减法。根据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又学过9+2=11,那么在计算11减9时可以想9加几得11,9加2得11,11减9得2。

通过创设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计算过程,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加”、“减”的数学特征,发展应用意识,积累数感。

四、合作交流,提升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感受,不同的孩子对 “数”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感悟。要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数的意义,培养数感,就需要教师努力创设良好的条件,不仅要创设积极有利的教学情境,也要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以交流的方式相互启发,实现共同提高。

例如,“认识10以内的数”一课中,为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1”,我让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对“1”的认识:

生1:“1”表示1个1体,比如1件衣服、1个蛋糕。

生2:“1”也可以表示一组物体,比如1套衣服,1捆小棒。

生3:“1”也可以指一个很大的物体, 比如1座城市,1个国家。

通过交流,学生对“1”的认识正在逐渐深化,通过讨论和比较,也有利于学生数感的提升。同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清晰、正确地理解“0”的含义,知道0不仅仅是一个数,也可以是起点(比如直尺),也可以是分界点(比如方向图),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中种种的数学现象,进一步发展数感。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5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张卫霞

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且把“数感”摆在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充分表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行数学教学,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具体做法如下:

一、体验生活——体验数感 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从室内扩展到室外,校内延伸到社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

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

例如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一分硬币重1克,4粒黄豆大约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一袋糖重1千克,肥皂、药片、黄金等细小物品用“克”作单位,体重、菜、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在春游、秋游中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如,你今年几岁?班级号是多少?你的鞋号是多少?火警电话号码是多少?急救中心电话号码是多少?„„这些数据、单位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这种“亲数学”行为,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 求索﹡2011-3-$数学花园$-QIUSUO

的数感。

二、创设情境——启蒙数感 一个良好的,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大面积参与,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紧张的情绪轻松化,“若隐若现”的数感真实化。因此,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去。

例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创设了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去荡秋千,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三、动手实践,领悟数感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仅仅听数学、记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同样,数感的培养和发展,更离不开实践活动。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又是枯燥、抽象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数学活动的平台来让学生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体验和发展数感。

如在“认识钟表”这一课中,笔者让学生动手做钟面、说钟面、拨时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暴露自己的想法,通过认、读、写各种钟的时刻,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步获取和培养数感。又如 求索﹡2011-3-$数学花园$-QIUSUO

在“认识11到20的数”时,让学生抓一把小棒,数一数有多少根。让学生对一堆草莓先猜猜是多少,再数出来,还让学生根据数轴估计:18接近10还是接近20?13呢?这样,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可以使学生对数有一个鲜明的表象,再遇到相似的情境时,他们会

在头脑中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数感。

总之,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提高作业评讲有效性的思考

王玲玲

作业评讲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目前,作业评讲似乎总在重复着相同的模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就题论题,忽略了学生的思维源点;学生的疑难困惑之处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看法及体验,通过反

复的讲解强行灌输给学生。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提高评讲的有效性,让学生在知识的查漏补缺及学习的方法、情感方面均得以进步与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优化作业评讲的方式上做些尝试:

1.深入挖掘评讲的习题,充分的利用作业资源

作业中的每一个要求、问题背后都蕴藏着特定的意图,都有不同层次的目标,仅仅满足于学生会做 求索﹡2011-3-$数学花园$-QIUSUO

这道题,这样的教学目标是浅层次的,并不能完全发挥习题全部的作用。要充分挖掘习题的“含金量”,打造吸引学生的评讲课堂,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对所评讲习题的深入挖掘是重要前提。教师在评讲之前要从“面”上对评讲的习题有整体性的把握:充分思考本次作业涉及哪些知识;解决的方法有哪些,题中蕴含了哪些思想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解题时障碍在哪里;区分基础巩固题和拓展提高题,以此确定评讲精与略;评讲完作业之后,让学生找一找这次作业中,相同类型的题目、相同解法的题目、有相同注意点的题目、要加以区分的题目„„在学生对作业的回顾总结中,提高自身对知识的认识。

对作业资源的利用还包括对错误资源的再利用。“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学生的错题、错解最容易暴露思维的缺陷与不足。记录、分析、理性反思这些错误,可以让我们找到学生思维的“死角”,评讲时,重点评错例、错解,以错引思,以错促思,通过辨错、识错、纠错、防错,让学生在“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中不断弥补认知盲区,完善

认知结构。

2.适当评讲利于思维提升的题目

有些题目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小题大做、精讲精评,则能使其成为学生思维交流的平台,促使思维更趋深入,全面。遇到这样的题目,教师要舍得花时间与精力,通过对一道题的放大处理,让学生充分领略数学知识的广博魅力。例如这题: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相比,()

A.长方形面积大 B.平行四边形面积大 C.面积一样大。

评讲这道选择题时,不光是要让学生知道谁的面积大,还要清楚的知道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比平行四边形大,我想这才是这道选择题的真正意图。在完成本题的评讲后,我们可以追问:他们的周长有变化吗?是如何变的?那如果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和面积会变化吗?怎么变?为什么?在我们对这题的放大处理中,有效地比较了“拉”和“剪 求索﹡2011-3-$数学花园$-QIUSUO

拼”过程中量的变化,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

3.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传统的“灌输式”评讲,教师只重视自己对题目的体验,喜欢用自己一人的思考来代替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使得课堂低效而乏味,学生思维机械而僵化。评讲作业的过程是促使学生不断构建、完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对所评习题学生已独立思考解决过,他们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已形成个性鲜明的

☆☆☆☆☆☆☆☆☆☆☆☆☆☆☆☆☆☆☆☆☆☆☆☆☆☆☆☆☆☆☆

认识,这就为我们“放手”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应努力创设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尝试并尊重他们不完善的甚至错误的意见,激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还应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倾听、质疑、交流、讨论中不断丰富对数学的体验。

当然,学生思维的百花齐放还需教师的引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评讲的效果。教师要做课堂的有心人,随时捕捉学生的想法、疑问、创见等精彩瞬间,带领学生观察比较、辨析优劣、沟通联系、概括规律,通过师生、生生间的积极互动,促使评讲优质而高效。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游晓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 的实际问题;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按顺序正确地计算。求索﹡2011-3-$数学花园$-QIUSUO

2.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表达混合运算两步式题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口算:

1.师:小军想请同学们帮个忙,愿意吗?(出示问题)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2.让同学们先思考再独立解答。

师:先请分步列式的同学交流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下列算式,并请学生说说每个算式的含义。

5×3=15(元)15+20=35(元)

三、师生互动,解决第一个问46+54-70= 8×3×20= 师: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67-23+30= 40÷5÷2= 用去多少钱”分列了两道算式,这说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创设情境

师:(出示例题图)开学了,小军和小晴到超市想买一些学习用品。大家仔细观察,超市里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设计意图: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呈现学生熟悉的购买文具用品的情境,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是有用的,是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两道算式叫“分步算式”。

3.认识综合算式。

师:你能把这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成的一道两步算式吗?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3+20),像这样它是由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成的一道两步算式,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用分步算式解决问题,充分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把两道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这样有层 求索﹡2011-3-$数学花园$-QIUSUO

次的推进,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与相应的分步算式的内在联系,感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索。】

4.教学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师:在这道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介绍递等式。(首先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然后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还没计算的一步要照抄下来。板书如下:)

(1)5×3+20=15+20 师:接下来算什么?得数是多少?(接着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最后在等号后面写出得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2)5×3+20 =15+20 =35(元)答:一共用去35元。5.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引导学生回答(板书:20+5×3)

在这道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

一步?为什么也要先算5×3?(让学生仿照上面的书写格式进行脱式计算。)

教师巡视,捕捉错误资源,出示学生作业,并逐一讲评。

【设计意图:数学课是抽象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计算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设计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参与的时间就多,学生发表的观点就多,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满足。】

6.认识混合运算。课件出示:

比较5×3+20和20+5×3 比一比这两道综合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

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运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进行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逐步把计算过程写下来,重视对混合运算书写格式进行指导,既便于学生看清楚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又能促进学生自觉的按格式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自主探索,解决第二个问 求索﹡2011-3-$数学花园$-QIUSUO

1.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谢谢你们帮助小军解决了问题!小晴也想请你们帮个忙,愿意吗?

(出示问题)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师:怎样求出“应找回多少元”?综合算式怎样列?

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尝试列。为什么这样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8×2)

3.讨论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师:这道综合算式应先算哪一步?怎样把计算过程用递等式表示出来?

4.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请大家观察这两道综合算式,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交流讨论。

谁来说说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

【设计意图:由于解答这个问题的综合算式是乘法在后,但也要先算乘法,与学生已掌握的从左往

右运算的习惯不相同,所以教学的重点放在结合题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五、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写出计算过程。

(2)交流计算结果,并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2.刚才同学们的计算能力都不错,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小老师,帮“小马虎”改错,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交流各题错在哪里。【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的混合运算顺序后,及时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5.课后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求索﹡2011-3-$数学花园$-QIUSUO

------面积计算中一道练习题的教学反思

周玉娟

在我们每位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再等待中收获一些惊喜,每每回想起它,幸福的感觉充满心间。

案例描述:

五年级上P25 “探索与发现”小明参观钢铁厂时看到很多钢管一层比一层多一根堆成梯形的形状。最上层有9根,最下层有16根,有8层,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这堆钢管一共多少根?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生1:

9+10+11+12+13+14+15+16=100(根)一层比一层多一根,所以我就把它们都写出来。

板书,算式

师:你是怎么算出结果的。生1:用竖式依次相加 生2:口算。9+11=20,25+15=40,30+40=70, 14+16=30,70+30=100

生3:我可以比他口算得更快。9+16=25,10+15=25, 11+14=25,12+13=25, 25×4=100

(同时师用彩色粉笔标注配对的过程)

生4:老师,这道题还可以这样列式(9+16)(8 2)=25 4=100(根)

(师板书)正好有4组,每组结果都一样。

教师顿了顿,观察他们的反应。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真不错,灵活运用。此时:生5:老师,如果是很多层,如100层,怎么办呢?

下面有了应和声。

师:很好的设问,现在我们看一看下一个环节。它和梯形的面积 20+10=30,12+15=25, 求索﹡2011-3-$数学花园$-QIUSUO

计算方法有联系吗?

全班沉默

•生6:我可以把每一根钢管的面看作1平方,那么最上面一层9根就是9平方,第二层10根就是10平方,算出一共有多少平方,就是多少根钢管。这个面正好是梯形。班级里响起了一些应和声。

生7:我可以把每一根钢管看做1米,最上层有9根,就是9米,最下层有16根就是16米,8层高就是8米,这样就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

(9+16)8 2=100,一共是100根。

赞同的声音又多了一些。师:这个方法真不错。钢管的截面是梯形,上底是9根(米),下底是16根(米),有8层,高就是8(米)的梯形来计算,这样,100层的可以解决了吗?••

反思:

1.《数学新课程标准》曾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公认的方法交流之后,教师顿了顿,实际上是留给孩子们一些领悟和回味的余地。我想这点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学生是有差异的,特别是反应较慢的学生,当他们通过眼睛或耳朵接收一些信息时,他需要一个在自己头脑中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认同还是反对,或者有别的想法,然后做出反应。快的学生,此时有利于知识汇总。等待,生成了课堂的精彩。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6

【关键词】培养;学生;数感

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着想,适应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数学素养不只是用计算能力的高低和解决书本问题能力的大小来衡量的。而是学生能用数学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数感的建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要,让学生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体验现实问题,表达自己对现实问题的看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因地制宜结和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把数感的培养体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去。

1. 在数概念教学中重视数感的培养

数概念本身是抽象的,数概念的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数概念的建立不是一次完成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概念要经历一个过程。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在教学认识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会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例如,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家里的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对这些具体数量的感知与体验,是学生建立数感的基础,对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

2. 在数的运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

学生在运算中,对运算方法的判断,运算结果的估计,都与学生的数感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学习中,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行,估算,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能用有理数的大致范围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会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学习运算是为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计算。以往的数学教学过多强调学生运算技能的训练,简单地重复练习没有意义的题目,学生不仅感到枯燥无味,而且不了解为什么要计算,为什么一定要用固定的方法计算,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找到答案,一个算式也可以用不同方式确定结果。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引导学生探索数,刑及实际问题中蕴藏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会进一不增强学生的数感,把数感的建立和初步的数学模型的建立结合起来,将有助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7

一、活动情境创设,感知数为何物

充满诱惑的教学活动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动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加深对数的认识,形成数感的意识。

如在创设《分一分》的教学情境时,我连续提出这样几个问题:4个苹果分给两个人,你想怎样分?把两个苹果平均分给这两个人,每个人得到几个?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当学生回答出2个、1个、半个时,追问这“半个”还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吗?那该怎么办呢?学生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用小数表示,有的用图形表示,还有的用符号表示。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数的表示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的呈现形式也是多样的。通过学生熟悉的分苹果这一情境导入新课,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自然地从整数过度到分数,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二、活动平台构建,感应数在何处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背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建立数感。

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操作活动:称一称:学生动手称苹果(1千克)、盐(500克,2袋)、洗衣粉(250,4袋)。数一数:学生数,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苹果有几个?掂一掂: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找一找: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外形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要求学生不能用秤称,只能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

通过以上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知识,体验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获得了亲自感受,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借对苹果等重量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量,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活动时空开放,感受数有何能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华罗庚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测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开放时空,放手实践,让学生在“创造”中加深对数的理解,感受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少的工具,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如在认识厘米、米以后,我带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小组合作用一根5米长的绳子结合估算实际丈量校园内某一地方的长度,进一步加深对米等长度单位的认识。

之后我又随机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让学生以绳子当篱笆,去围一块地,开展“看哪个小组围得多”操作活动,学生很有创意的想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围法,有在操场上围成长方形的,有靠一边围墙的,还有找一个角靠了两边墙围的……学生通过相互比较,最后择优选定了操作的方法。这样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就使原来枯燥乏味的单位概念教学“鲜活”了起来,学生也更加喜欢数学,更好地应用数学,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篇8

关键词:数感,培养,策略

数感, 顾名思义即是对数字的敏感, 实践中具有良好数感的人能充分感知知识、思维反应迅速, 能运用最优化的解题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数感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我们应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笔者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

一情境教学,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感

创设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良好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体验和理解数学, 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 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如一年级教学生们认数时, 教师可先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小朋友们, 还记得我们在幼儿园玩乐时的情景吗?小朋友一起滑滑梯、玩气球、骑木马……”孩子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 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出幼儿园活动课的画面, 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数一数多媒体上的幼儿园拥有的活动器材, 此时孩子们自然愿意数数:1部滑梯、2个气球、3只木马……看似是孩子们在简单地数数, 但在这过程中, 教师帮助孩子们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使其更深刻地理解了数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情境教学对数学教育意义非凡, 培养学生的数感, 情境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方法。创造适合小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 可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 较易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从而使他们萌发出较强的数感意识。

二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与交流以形成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善于调动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们相互之间进行讨论, 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借鉴, 体会数对交流信息的作用。在交流中进一步丰富学生们对数的认识, 有利于学生们数感的形成。如在教学升和毫升这一知识点时, 在多媒体中展示图案为:一个量筒装有1000毫升水, 另一个量筒装有700毫升水, 合在一起是多少呢?学生看图后说出的答案多种多样:有的说1升700毫升;有的说1.7升;有的说1700毫升;有的说1又7/10升, 答案都是正确的, 说明孩子们都了解了数的概念, 通过这样的讨论, 可让学生们发现可用多种方法表示同一个数量。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在分数、小数、整数之间建立起联系, 知道可从多个方面理解一个数, 从而丰富了他们对数的认识, 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三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培养数感

数学知识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很强, 教学中, 我们需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背景来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教学过程, 创造适合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使学生通过实践来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 建立数感。如教学千克这一概念时, 可设计如下操作活动:课前准备均为1千克的各种不同物件, 组织学生: (1) 数一数, 请几位学生数一数, 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西瓜有几个?1千克梨有几个? (2) 掂一掂:尽量让所有学生用手掂1千克的物品, 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 (3) 找一找: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外形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 要求学生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操作活动, 让学生真正“触摸”了数学知识, 亲身体验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 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并能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量, 培养了学生的生活数感。

四鼓励学生质疑反思, 发展数感

质疑和反思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 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适时设疑,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和反思,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在质疑和反思过程中, 既锻炼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又能调动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鸡和兔共21只, 它们的脚共60只, 猜一猜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有学生脱口而出:“鸡16只, 兔5只, 16+5=21 (只) 。”至此, 教师不要先判断对错, 而是问学生“答案正确吗?有没有不同意见?”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计算, 马上发现脚的总数少了8只,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计算知道结果是错误的, 在解题过程中, 学生们掌握了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 今后再碰到相似的题目就不会凭经验简单地给出答案了。教学中, 孩子们凭感觉经验简单得出答案的例子并不少见, 教师只要稍加引导, 让学生善于质疑反思,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在学习中锻炼数学思维,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学生们的数感自然就得到了发展。

五结束语

从生活中培养学生数感 篇9

“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 能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现实, 能以数学的思维研究现实, 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它关系到人拥有的数学知识是“活”的还是“死”的.

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 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行数学教学, 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景———培养数感

理解数的意义, 建立正确的数概念, 是认数教学的任务.理解数的意义一般有两个角度:一是从数的组成去建构, 二是联系实际来体会.传统教学偏重前者, 新课程则认为若把两个角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效果更好.而且联系实际体会数的意义, 更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自己认识的数.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 数目增多了, 增大了, 内涵更丰富了, 抽象程度也更高了.教师利用比划1000页笔记本的厚度, 推想1000支牙签的多少, 猜测1000根小棒的组成等现实素材, 创设一系列培养学生数感的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1000的多少.“猜老师黑袋子里的小棒是怎么捆的”这一小活动, 实际上是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如果由我来捆, 我会怎么捆?怎样捆的方法是最好的?而将小棒装在黑袋子里, 激发了学生想了解秘密的兴趣, 因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 呈现的答案丰富、合理, 有效地让学生主动建构1000的组成.通过头发和汽车的有趣比较, 初步让学生感受到由于物体体积不同, 它们所占空间也不同.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数感的培养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无声无息有序地进行着.

二、结合生活———体验数感

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数感, 从室内扩展到室外, 校内延伸到社会,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认识周围事物, 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问题, 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 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

例如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 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 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一分硬币重1克, 4粒黄豆大约重1克, 两袋盐重1千克, 一袋糖重1千克, 肥皂、药片、黄金等细小物品用“克”作单位, 体重、菜、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

在教学长度单位时, 可通过让学生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 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 在春游、秋游中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

在教学数的认识时, 可让学生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如, 你今年几岁?班级号是多少?你的鞋号是多少?火警电话号码是多少?急救中心电话号码是多少?……这些数据、单位都来自于生活实际, 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 这种“亲数学”行为, 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 建立良好的数感.

三、定量刻画———建立数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于生活, 并应用于生活, 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把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 鼓励学生尝试用数字去刻画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状态, 并从中进一步认识定量刻画事物的方法,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获得全面发展.

如可引导学生进行如下的游戏活动:多媒体出示彩电、冰箱、空调等, 让学生猜测他们的价格: (生1:冰箱价值2000元.生2:高了.生1:1500元.生2:低了.生1:1600元.生2:低了.生1:1700元.生2:低了.生1:1800元.生2:高了.生1:1750元.生2:低了.生1:1780元.生2:正确.) 如此猜数游戏, 既锻炼了学生在结合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的比较的本领, 又渗透了用“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 这样的交流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 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四、调查实践———强化数感

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继而确立应用数学的信心, 是形成良好数感的重要条件.鉴于此, 教学就打破从概念到概念, 从课堂到课堂的数学应用僵局,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 去分析, 理解, 解决生活问题,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感的体验.如, 教学“简单的统计数据分类整理”后, 有位教师这样组织:

1. 呈现问题:学校举行球类体育比赛, 在高年级组织什么比赛比较受欢迎?

2. 搜集数据:以你们班作为高年级学生的代表, 调查了解你们喜爱什么球类活动, 数据记入原始记录表.

3. 分类整理:从原始数据表中, 不容易看出同学喜爱项目的情况, 需要将这些数据分类整理.

4. 作出决策:同学们喜爱哪几种球类活动?每种活动有多少同学参加?你估计, 在高年级组织什么球类比赛较受欢迎?

通过这样的活动, 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 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 在一个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中学习知识, 一次又一次地经历或了解数据处理的全过程, 使学生深刻体会了统计思想, 领悟了统计方法, 也在调查实践中强化了学生的数感.

五、解决问题———升华数感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 如果说动作技能主要靠肌肉运动, 表现于外部行动, 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 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 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 它便会自然出现, 仿佛不需要人有意识地探索一般,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让现实问题数学化, 使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建立数感.

把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不仅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 而且使学生在开放的信息中不断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 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总之, 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 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感受数学的力量, 从而使生活成为学习数学, 建立良好数感的突破口.

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 篇10

一、联系生活情景,培养数感

生活是问题产生的源头,也是学生数感产生的来源,儿童数感的培养需要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和经验来建构问题模式。如果脱离了真实的生活场景,经过学习,儿童大脑里留下的仅仅是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符号和一些他们不能理解的数学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结合学生的生活,符合真实生活情景,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低年级的“认识数”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物如书、文具、教室里的桌椅板凳等来进行教学,这些都是很好的媒介。当然还需要结合各个儿童的兴趣特点,让他们找寻自己感兴趣的物体进行计数。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教师一定要鼓励他们进行动手操作,这样才能对他们的认知发展产生更加强烈的刺激,更好地培养他们对数的观念。同样,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应用题是他们面临的一个难点,主要是很多的问题完全脱离了实际的生活情景,学生很难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问题情景相联系,因而导致了对问题的认知不清。现在很多人都不会认为“一个放水口,一个注水口”这样的问题是比较好的问题情景,但这样的情景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起到的是负效益的。

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感

数学离不开生活实践。数学中的各种符号都是标志我们生活的各种关系的重要的语言。只有当我们应用数学的语言来表情达意、交流情感和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如根据邮政号码你能知道代表的是哪个地区,还有什么信息你能知道的?又如电话号码与身份证号码中间隐含的信息又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学生都有自己的学号,其实教师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根据自己的年级、班级和座位号来编写,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很浓厚,他们就能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之所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一个很好地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学生会非常乐于参与进来,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时候,小学生的数感自然就会得以提升,同时也达到了学习数学的最终的目的,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三、在探索过程中培养数感

教师教学时要创设条件,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探索性材料,这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备课前要利用一切方法收集一些小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材料,以备上课随时可以提供给他们使用。教师选择的探索材料,需要注意两点,一点就是材料能够给学生提供探索的自由度,另一点就是材料能够让学生有思考的开放度。如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教师要限定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来完成一定数量的计算题,而且要有较高的正确率,同时也要提醒学生不能为了求快而草率的做练习。又如在教学“小数减法”一课中,教师很容易就能找到学生自己去超市亲身体验购买文具的教学材料,这时就可以创设购物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使用教学用的纸币,(有50元、10元、5元、1元、1角)进行模拟购物活动。例如书包每个20.5元、圆珠笔每支3.1元、小刀每把0.8元、钢笔每支12.8元、文具盒每个8.7元等,教师可通过设置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买卖关系中支付、结余等计算。这样的教学,能够使学生自由地参与,不仅让他们对于小数点计算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数学计算知识解决了日常生活问题。

四、在综合知识中培养数感

综合应用知识,是对数学知识的提升一个高度的要求,是对多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包括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对数量关系等的把握。以综合活动为载体,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活动当作学生主体发展的基础,给学生提供做的活动空间,使学生能够自我探索、合作学习,让学生的数感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有位教师将课堂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自我建构方法,其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扮演的是一个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这样,学生使用手工工具通过剪切等操作,学会了如何把平行四边形剪切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和三角形。其实,学生在剪切这些图形的过程中就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下一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平移”一次,然后比较图形的前后变化了吗?有什么没有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推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通过这样的操作,教师就把数感培养落实到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对基本知识有更深的理解,而且很容易地建立起了良好的数感。

上一篇:餐饮现状下一篇:中年癌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