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需求

2024-08-06

分类需求(精选六篇)

分类需求 篇1

物流客户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 经典的聚类法是一种硬划分, 它划分的结果是每一个待分类的对象严格地属于某个类, 体现了非此即彼的特征。但实际上, 很多事物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一个待分类的对象可能部分地属于若干类, 因此, 模糊划分是描述这种现象最好的方式。目前比较流行的模糊划分方法有灰色模糊聚类、灰色关联度聚类、半监督模糊核聚类、模糊聚类等。其中, 灰色模糊聚类与灰色关联度聚类的原理基本相同, 都需要参考数列, 但是本论文分析的问题没有参考数列, 因为不同客户对不同需求指标的优先权、需求值是不同的, 无法给出一个参考数列。半监督模糊核聚类需要预先设定聚类数目, 且计算复杂, 适用于机械制造行业的聚类分析。单纯的模糊聚类是依靠单一λ值来进行划分, 这种划分方式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一是λ值的确定没有客观依据;二是单一λ值只考虑了客户需求之间的紧密程度, 而忽略了物流规划的复杂度和物流成本。因此, 用这种单纯的模糊聚类法划分客户, 其柔性是不足的。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 笔者利用复合值模糊聚类法对客户进行分类, 该方法能够在兼顾物流规划复杂度和物流成本的情况下, 最大限度地利用第三方物流资源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第三方物流客户需求

1. 客户需求表达及获取。

客户需求是指客户对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要求, 用来表达客户所考虑事项的关键特征。客户需求表达就是将所获取的客户需求信息用适当的形式表示出来。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 客户的需求信息可以分为参数型和描述型, 如表1所示。

客户的需求往往是模糊的、多方面的、不确定的, 需要去分析和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积极、持续地了解客户需求, 进行信息的搜集、汇总和分析, 以便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动向。

2. 客户需求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量化。

在物流服务中, 客户对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要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如有些客户在看重物流成本的情况下, 还会考虑服务商所提供服务的准确性、准时性、安全性等;而另外一些客户在看重服务商的时间响应能力的同时, 还会考虑安全性能、成本优化能力、企业形象等。结合有关文献和基于对客户需求的理解, 笔者选择如下7大指标, 如表2所示。

从上面的指标体系中可以看出, 既有定性指标, 也有定量指标。其中, 成本优化能力、数据共享能力、3PL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企业形象是定性指标;准确性、准时性、安全性是定量指标。对于定性指标的量化和标准化处理, 笔者采用10等级划分法进行, 分值越大表示客户对此需求越高。这种方法将所有指标量化为[0.0, 10.0]范围内的值, 同时指标也达到了一致性, 即无论哪个指标, 其值越大客户在此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

二、客户分类模型

1. 前提假设。

本模型基于第三方物流客户的需求对客户进行分类, 这些客户都是大客户, 对第三方物流公司而言, 这些客户具有相同的优先级, 只是他们的需求有所不同。

2. 复合λ值模糊聚类的原理。

复合λ值模糊聚类分两步进行, 首先, 利用单纯的模糊聚类法生成模糊聚类层次树;然后, 根据自身情况, 第三方物流综合考虑物流规划复杂度、物流成本, 确定复合λ值, 达到最优划分。

(1) 假定有n个客户, 有m个需求指标。P={x1, x2, …, xi, …, xn}, 其中xi表示第i个客户;需求指标U={u1, u2, …, uj, …, um}, 其中uj表示第j个需求指标。假设已观测到n个客户的m个需求指标值, 用矩阵X表示, 其中, xij (i=1, 2, …, n;j=1, 2, …, m) 表示第i个客户对第j个指标的需求值, xi= (xi1, xi2, …, xim) 表示第i个客户需求值的行向量。

建立P上的模糊相似关系, 从而得到模糊相似矩阵其中rik表示第i与第k个客户需求的相似系数。笔者采用欧氏距离求得第i和第k个客户之间的距离dik, 则取rik=1-θ (dik) β, 其中θ和β是两个适当选取的正数, 使rik∈[0, 1], 则模糊相似矩阵为:

计算模糊相似矩阵的等价闭包然后选取不同的λ确定出λ-截关系Rλ, 根据Rλ画出模糊聚类层次树。2

(2) 参照模糊聚类层次树, 结合企业的运营状况, 分析物流规划复杂度和物流成本, 确定复合λ值。如8个待聚类对象的单一λ值划分的模糊聚类层次树如图1中的 (a1) 所示, 复合λ值划分的模糊聚类层次树如图1中的 (a2) 所示。

2.分析聚类结果。

根据聚类结果, 第三方物流公司能够了解每个类别中各个客户的相似程度, 并且可以对各个类别的客户需求进行分析。设第i和第j个客户聚为一类, 记为类Gp={xi, xj}。通过搜集有关专家、此类客户对指标重要性的评价, 并将这些信息加以汇总, 利用层次分析法, 得出指标的权重分配W= (w1, w2, …, wm) 。则类Gp中的第i个客户的总需求值为Yi=W*xiT。其中, xi是第i个客户的需求值行向量。同理, Yj=W*xjT, 类Gp的总需求值为YGp=max{Yi, Yj}。据此, 第三方物流在为类Gp提供服务时首先应满足该类客户对指标优先级的要求, 而且其提供的服务值不小于该类的总需求值才能使客户满意。

三、实例分析

下文, 笔者以某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例进行实例分析。该公司目前的客户数为6, 不同客户的需求如表3所示。

取不同水平的λ, 确定出λ-截关系Rλ。λ越接近1, 分类越细;λ越小, 分类越粗。为了直观体现取不同λ时的聚类结果, 其动态模糊聚类过程可用层次树来表达, 如图2所示。

例如, 当取λ1=0.74时, 客户分为4类:{x1, x4}, {x2}, {x5}, {x3, x6}。此时, 第三方物流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 综合考虑物流规划复杂度、物流成本等制约因素, 决定是否再选取一个λ值。假若第三方物流认为λ1=0.74时的划分太细, 不利于企业运作, 可根据自身情况, 将x2与x5聚为一类比较合适。则该第三方物流可以再选取一个λ值, λ2=0.59。该案例所选择的聚类情况如图2中自上而下第4条虚线所示, 即聚为3类, 即{x1, x4}, {x3, x6}, {x2, x5}。现对类{x1, x4}进行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 该类客户对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成本优化能力、准确性、准时性要求很高, 第三方物流应充分利用资源满足该类客户在这些指标优先级上的要求。笔者通过搜集有关专家、此类客户对这些指标重要性的评价, 并将这些信息加以汇总, 利用层次分析法, 得出这些指标的权重分配W= (w1, w2, w3, w4, w5, w6, w7) = (0.3, 0.2, 0.2, 0.15, 0.06, 0.05, 0.04) 。则客户1的总需求值为Y1=W*x1T=7.72;客户4的总需求值为Y4=W*x4T=7.895。由此可见, 如果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客户4的需求, 则也一定能够满足客户1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不仅能够获取客户4的当前忠诚度, 提高客户1的当前忠诚度, 还更能够获取客户1的长期忠诚。

分类需求 篇2

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工商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经济节奏的加快,行业和分工的细化,工商业对供电的质量、时间、节能、安全等具有不同的要求,供电企业应不断了解经济形势的变化,分析工商业各行业对供电的需求,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业务,实行分类服务,满足工商业客户的用电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工商客户服务需求分析

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研究工商业客户用电需求规律,根据客户不同的行业的特点,采取分类服务,满足客户不同的需要。根据工商客户的经济形势、行业类别、用电特点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服务措施,有的客户的报装容量、用电量较大,在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和供电可靠性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在节能管理、安全用电方面存在较大的服务需求,有的客户的行业用电的需求比较高,在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供电时间等方面有特殊的需求,需要为客户制定最佳用电方案和安全、保电方案,这些都需要供电部门认真细致的做好服务工作。

2、实行分类服务,满足工商客户用电需求

首先要满足工商客户的可靠用电、安全用电的基本用电需求,决不能因为我们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并通过对工商客户服务需求分析,根据客户的用电需求,为客户制定优化用电方案,定期走访重要客户,不断改进和提高,满足工商客户用电需求。

2.1重要客户。出现停电或供电质量问题,将可能引起重大安全事故有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在安全生产、安全用电、连续用电方面有较高需求,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配置双电源,配备可靠的应急电源。保障客户的安全可靠供电,供电公司应为客户制定服务计划,定期走访重,根据需求的变化,优化用电服务方案,定期开展安全用电诊断,帮助客户消除安全用电隐患,增加开展供电线路巡视的频率,对影响供电线路安全的鸟窝树、障等隐患及时督促相关部门清理,保证重要客户的安全可靠供电。

2.2大客户。大客户是指在报装容量、用电量上较大的客户,为满足大客户在以上方面的服务需求。实行VIP用电服务,由专人定期走访客户,建立客户走访记录,及时掌握客户用电问题,协调处理客户提出的各种用电需求;定期开展安全用电诊断,针对客户的用电情况,从峰谷分时用电、无功补偿、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科学用电方面为客户制定最佳用电方案和安全用电隐患整改方案。

2.3高耗能客户。指导高耗能客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提高电能的有效利用率。针对高耗能高压用电客户的生产特点、用电特点和能耗标准,制定降损节能的最佳用电方案,帮助客户合理调整变压器容量,降低变压器本身的损耗,客户的高耗能、大容量用电设备,尽量安排在谷时段开启,按照电费价格分时段安排生产,错开用电高峰、减轻电网压力,节约电费;指导客户积极采用节能的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

2.4化工行业客户。化工行业对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一旦停电,将有可能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部分化工行业腐蚀性强,配电线路和配电设施容易损坏。组织开展化工行业供电线路巡视,及时整改安全隐患,配置双电源,配备可靠的应急电源,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对产权属客户的配电设施实行电力管家托管服务,制定维护计划,定期开展配电设施维护,确保厂区内部安全用电。

2.5矿山客户。矿山客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部分小矿区无正规电工,用电管理困难,供电企业应开展电力管家服务活动,通过用电托管服务进行用电管理服务,帮助矿区解决用电管理困难。组织定期开展矿山供电线路巡视,确保矿山连续可靠供电,有停电计划及时通知到位,配置双电源,配备可靠的应急电源,不发生突然停电引发的安全事故。

2.6果蔬冷库客户。果蔬冷库用电由于果蔬贮备季节性强在贮备期冷库满负荷运行,将引起所接线路负荷季节性突增,对供电线路产生较大的压力,容易出现冷库供电线路无法满足电力供应的现象。冷库果蔬贮备前,供电企业加强供电线路和配电设备巡视、检修,提高线路和配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制定冷库最佳供电方案,错开冷库拉温时间,保障冷库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2.7养殖与孵化客户。养殖与孵化对温度、湿度、光照、输送的要求很高,一旦停电,会将对该类客户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养殖与孵化企业客户供电线路设备巡视、检查,保障可靠供电,不发生因线路和配电设备事故损害客户利益的事件,确保养殖与孵化企业连续可靠供电,保持养殖与孵化的良好工作环境。

2.8商业客户。如果出现停电,商场、宾馆、饭店的照明、温度、电梯、付费、烹调等都不能正常进行,并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和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商业客户供电线路设备巡视、检查,保障可靠供电,对于一些大型的商场,配置双电源,配备可靠的应急电源,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2.9交通客户。交通指挥装置,交通标志、交通安全装置及交通工作人员的工作用电必须得到保障,否则就可能会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并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必须加强供电线路设备巡视、检查,保障可靠供电。对于高速铁路,停电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保障供电的责任更加重大,应把供电线路设备巡视、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做,并配置专用的双电源,配备可靠的应急电源。

2.10重大活动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商业化操作,社会的重大经济活动不断增加,如大型的商业展销会、文艺演出、竞技体育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参加人数多、社会影响大,并且有的活动的政治敏感度高,为确保这些活动的用电,根据活动项目的用电特点制定保电计划,配备应急保电人员和保电设备,制定应急保电措施,确保重大活动的正常开展。

3、结束语

分类需求 篇3

一、对分类教学的解读

分类教学是指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内容, 选择与之趋同、契合、融通的英语教学模式, 实现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在英语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选择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要保证高度的一致性。分类教学需要根据各专业学生的需求进行学习情境设置, 按照所开设专业的不同语言技能要求进行课程设置, 设置出符合专业需要的课程,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必须掌握的语言知识, 明白自己欠缺的语言知识, 了解自己想学的语言知识, 从而引发学生的自我学习动力,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主动探究, 在学生的专业化英语学习中, 发展学生的英语素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种教学中, 教师主要任务不是进行知识内容的讲解,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探究掌握与之专业相符合的英语知识, 理解并掌握与之专业相融通的英语技能, 通过在大脑中建立起图示, 最终输出工作语言。在这种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二、高职英语基于需求分析实施分类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需要在胜任生产, 加工、管理、服务等一线下工作。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注定了, 高职英语教育不同于其他本科英语教育, 高职英语教育要使学生能够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进行有效的语言交际, 进行各种涉外局面的语言应用, 因此, 高职英语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要能够与学生的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与学生的未来需求结合起来, 这就要求在高职英语教育中, 要针对学生的专业需求进行对学生进行的分类, 实施分类教学。

另外, 基于需求分析实施英语分类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现实需要。在现阶段, 高职英语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 很多学生认为, 英语学习教学内容枯燥, 与专业联系的不紧密, 与自己的未来发展联系的不紧密, 学与不学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因此, 在课堂学习中, 表现出明显的厌学情绪。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需要能够在分析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实施分类教学,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高职英语基于需求分析实施分类教学的措施

1.按照学生专业需求正确处理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关系。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 很多学生对自己未来岗位语言能力的需求都有自己的认识, 学生认为自己的五项技能都需要提高, 但不同专业的学生认为五项技能并不需要均衡发展, 只需要根据工作需求选择性地进行学习锻炼就可以有效胜任未来的工作。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专业需求, 如果学生的专业需求很强的听说能力, 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如果学生专业需要较强的翻译能力, 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根据专业需求设置英语培养目标方向,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 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学生, 都认为英语理论学习不需要太深, 最重要的是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 对英语培养目标进行分类, 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 在确保各种语言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 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 突出某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2.按照学生的专业需求, 分类选择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据调查表明, 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教学内容并不满意, 原因是, 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不能满足自己的学习工作需要。因此, 开展分类教学, 就需要研究学生的专业需求, 在英语教学中, 增添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更为实用, 更具时代感, 与学生未来工作相关的教学内容, 不断完善的教学内容, 通过专业化英语教学内容的开展为学生将来就业, 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另外, 在考核方面也需要有所突破, 考核的内容要能够与学生的未来工作联系起来, 通过创新考核内容, 增强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3.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在研究学生未来工作需要的的基础上, 开展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分类指导, 教师要能够和学生一起, 研究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需英语学习探究的范围, 研究英语学习的方式方法, 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英语的构建学习,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实现学生有价值的英语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要能够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在分析学生需求, 未来工作需要的基础上实施分类教学。教学要依据各个专业大类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 展开语言教学, 能够有效地将专业知识融合到语言教学中去, 实施与学生特定职业相关的行业英语教学, 能够遵循语言学习规律,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这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 (02) .

分类需求 篇4

关键词:公众需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分类体系;改进建议

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政府信息公开时代。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是指根据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依法将对社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按一定编排体系编制而成的信息条目的汇总[1],它指导公众更加快捷地获取政府信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类目划分主要使用主题分类、机构分类、体裁分类及服务对象分类四种方法。基于公众需求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体系存在一定问题,由此必须对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体系进行改进。

一、对我国公众政府信息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

(一)公众对政府信息的关注情况。调研主要为了解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情况、不同人群对政府信息的关注度及关注点、个人与团体对政府信息关注点的差异三个问题。过程中使用问卷调查法对政府信息的服务对象即公众进行抽样调查,同时采用访谈法选择较为典型的组织群体进行重点调查。

问卷涉及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职业)、对政府信息的关注频率、获取政府信息的主要途径、主要关注的信息内容和类别。其中,将年龄划分为“17及以下”、“18-29”、“30-40”、“41-55”、“56及以上”五个年龄段;职业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划分为九个大类,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军人”、“学生”和“其他”;政府信息归为“交通出行”、“家庭生活”、“社会保障”、“经济活动”、“公共安全”、“生活服务”、“教育就业”、“文体”八个类别,每个类别下提供若干相关信息项供被调查者选择,如“交通出行”所含信息项为“出入境”、“旅游”、“气象”、“公共交通”、“车辆驾驶”。

将问卷统一收集统计后,又从性别、年龄和职业这三个维度着手,分别与关注频率、获取渠道、被调查者各类政府信息需求取向进行交叉分析,计算出各题中选择各选项的公民占其所属性别、年龄、职业的百分比,并选择能很好表示变量离散程度的方差值作为判断标准,分别计算其方差,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职业列方差均值最高,且在多数情况下都高于性别与年龄的方差,是影响公众政府信息取向的最重要因素。调查还发现,男性对政府信息的关注程度略高于女性,“至少每周了解一次”的概率分别为81%和75%。年龄方面,30-55岁人群对政府信息关注最频繁,85%被调查者至少每周获取一次政府信息;未成年人对其关注度最低;相较于年轻人,年长者偏向选择传统媒体获得资讯;17岁以下及56岁以上人群政府信息的取向往往与其他年龄段差异较大。

访谈对象涉及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商业机构、公益团体,主要为了获知社会中各组织对于政府信息的关注点。政府机关对于政府信息的关注主要在国家出台的惠民政策上,体现其“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而教育机构、商业机构、公益团体认为政府信息对其发展及战略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偏向了解自身所涉领域的相关信息。

(二)对公民政府信息需求取向的分析。(1)职业不同对信息需求取向造成的影响较大。人对信息的需求也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首先要满足与自己生存有关需求,达到稳定生存的状态后才会追求更高层需要,即去关注其他信息。因此工作薪资多少、社会地位高低会影响公民对政府信息的关注重点。不同职业的公民在工作中经常关注的信息、技能知识、政策等具有定向化特点,大部分民众在长时间接触后便逐渐会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信息需求。如公职人员对各类政府信息都抱持不低的关注度,并且其60%的被调查者每天都会关注政府信息,其他职业皆未达半数;而农民、工人等基本只关注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在“交通出行”中他们对“出入境”的关注率远低于其他职业,仅为5%左右,但在“生活服务”中对“水电气”的关注率却高达58.5%。信息化时代,公民可用的信息来源很多,但真正可靠的信息来源却太少。[2]政府需要全面考虑不同职业的公民对政府信息的需求取向,提高信息公开的宽度与广度,成为公民信赖的信息来源。(2)对特殊群体要特别关注。调查中,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此类较为特殊的人群,其信息取向较之其他年龄段人群尤其不同,如对“住房”,其他年龄段对其抱持50%以上的关注率,“17岁以下”人群仅为17%;而“56岁以上”人群对“纳税”的关注率只有14%,为所有年龄段中最低,相差较大。还有一些特殊群体也应受到特别关注:如外籍人员,他们对信息有需求,政府也对他们有特殊的政策或限制;残障人士,国家对他们有特殊的保障政策;烈士遗属、现役军人等作为国家抚恤、优待工作特定的保障对象,他们希望、应该得知的信息也与常人有所不同;部分宗教信仰者、国家交界地区居民,因为文化、经济、政治上的差异容易被主流忽视、排斥,但作为公民他们也享有政府信息知情权。政府关注特殊人群,不仅确保信息传出的完整性、服务对象接受信息的全面和合理,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全社会的和谐稳定。(3)组织群体对政府信息的关注点与个人存在差异。组织群体对政府信息关注点的存在特殊化,它对政府信息或其他类型信息的需求实际上来源于内部需求,而个人与组织在数量、性质方面有明显区别,相应产生的信息需求在数量、性质上也会有出入,进一步导致关注点的差异。组织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组织对政府信息的关注点和个人对政府信息关注点的差异由此引出。组织既然是以实现一定目标为目的而存在,在关注政府信息时并不会单纯地考虑某个人的需求,而是整合成员的需求并上升到与具体目标相关的高度,以此为出发点去关注政府的信息。也就是说,个人对政府信息的关注面只是与自身相关的狭窄面,而组织关注面更深远、广大。以政府的社会保障信息为例,个人关注与自身相关的保障信息,而组织会关注作为组织成员身份的个体可以获得的医疗、保险等方面的保障。

二、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1)类目设置缺乏统一规范。在浏览国内各级行政地区政务网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各网站的类目设置并不统一、表现方式各不相同,同时欠缺规范化的技术处理。类目设置的巨大差异使政府资源共享成为难题,影响各行政区之间信息交流的效率,降低政府办公速度;此外,未经统一的分类方式也为民众查询信息、利用资源带来不便。(2)分类方法缺乏科学性。我国政府信息目录分类缺乏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各分类法发展不均衡,分类方式单一。提供多维度的查询途径是信息目录科学性的体现,但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分类目录体系仅以主题分类法使用最为普遍、类目最为完善。截至2013年,我国50个政府部委级门户网站中45个采用了主题分类法,其中18个只选择了按主题进行分类,采用机构、体裁分类法的分别为29个、16个,只有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建立了服务对象分类。虽然我国政府现加强了对其他分类法的重视,但发展不均衡问题依旧存在。2)类目体系划分较粗略,还需深入细化。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向下展开不够深入,在《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提出的基本主题分类表中,只划分到二级类目。分类粗略导致目录下设类别的信息覆盖面过大,欠缺针对性,降低信息获取效率,而一个完备、科学的目录体系应有足够细致的多级类目,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较好的美国,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目前已有三个分类层级,详细地将政务信息资源全面覆盖。3)部分类目设置欠合理,未经仔细考虑。目录划分缺乏合理性主要表现类目意义模糊和类目覆盖范围交叉。如广州市设置“人才”作为其服务对象的一个分类,但是政府对于“人才”并没有鲜明界定,无法确定其内涵,也与同级的“高校毕业生”一项在覆盖范围上有所交叉。类目的不合理划分给用户获取信息带来不便,而不友好的查询体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形象。

(二)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1)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起步晚。时间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对于国外许多国家起步较晚,正处于发展时期。早在18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了政府信息公开领域的研究,1966年美国便制定了《信息自由法案》,在其影响下英、德、日、韩等过也相继步入政府信息公开时代。而我国到1998年才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研究机构课题在国内立项,其间差距可见一斑。(2)各级政府各自制定目录标准。我国领土面积较大,人口众多,各地实际情况差异较大,为了保证建立一个相对于地方而言较为稳定的目录分类体系,政府往往会在类目设置时融入本地实情,造成类目划分及命名出现差异。如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按主题将信息主要划分为旅游住宿、社区家庭、医疗健康、餐饮消费等10类;而上海市则为社保服务、医疗服务、交通服务、招商引资等13类。此做法虽然为地方政务管理带来一定便利,但不利于全国政府信息资源连通网络的构建。(3)相关专业领域人才匮乏。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在制定过程中与专业知识结合稍欠紧密,而专业人才方面的缺失使得其研究难以深入,造成最后问题不断、难以得到及时解决的局面。在制定分类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运用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关知识,但国内教育对此类缺少重视,发展缓慢。由于前景不受看好,许多高材生选择转行,同时部分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却又无专业背景,导致了本行业专业人员的缺乏,加上受国外档案学、图书馆等领域先进研究吸引,我国此方面的专业人才流失严重。(4)与民众的实际需求未真正契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已开展多年,但是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设计理念来看,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只是被视为一种政府办事制度,目前也对此也以宣传为主,未完全落到实处。我国目前信息公开程度不高,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部门掌握社会信息资源的80%, 3000多个数据库, 但大部分还是“死库”;笔者对多个行政区的政务网站进行浏览,发现他们提供的部分类目只是空有其名,并无内容。我国政府并没有真正做到满足人民群众对政府信息资源的需要,未将目录分类与民众实际需求相契合,导致他们无法及时获取政府信息。

三、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体系改进的建议

(一)制定统一的政府信息分类标准。信息分类是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的基础及核心。统一的政府信息分栏体系可以实现目录分类规范、编码统一、分级管理、信息共享、归档便捷、方便使用、节约投资,易于检测各级政府信息资源的作用,才可能从根本上保证未来建成全国统一规范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否则,又将形成一系列新的信息孤岛。我国地广人多的国情势必会给政府信息分类标准的制定带来困难,笔者认为可以在保证一、二级类目确定的前提下,各级政府照各地实情对下级类目进行适当的添加或删改。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体系的建设,必须要有整体观,不能割裂,其存在并遵循特定的标准和规范,以达到“物理分散,逻辑统一”。

(二)加强与图书馆、档案馆的合作,融合相关专业知识。作为从事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的专业机构,图书馆在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设工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擅长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和整合;熟悉信息标引和编目工作;具有完善的信息分类体系和丰富的目录分类经验;拥有成熟的信息发布平台和有力的技术支持;拥有专业的高质信息服务人员,可以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支持和服务。因此,在以服务对象为主体进行政府信息资源分类时,可以参考图书、档案管理领域中成熟的分类思想,如《杜威十进制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提高对政府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也可在图书馆、档案馆提供政府信息查询入口,让其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布场所,增加访问路径,帮助用户快速查询到有效的政务信息。

(三)推进服务对象为主体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方法。笔者认为,只有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分类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与公民需求契合。与其他分类法不同,它是根据受众的需求量体裁衣而来,公民只需找准自己的定位就能获取想要的信息,不仅使政府信息资源得到更高效合理地利用,而且公民获得良好的查询体验后将对政府工作产生进一步的信任,从而增强政府公信力,减小政府在群众间推行政策、开展工作的阻力。

通过对我国公民政府信息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笔者认为以职业作为基本分类标准再进行补充扩展,是较为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服务对象主体的分类方法;同时,考虑到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现状及信息种类、分布情况,建议可以将一级目录定为如下形式:(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2)企业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商业人员;(3)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4)其他职业;(5)特殊人群;(6)外籍人员;(7)社会组织。其中,其他职业包含学生、无业者、退休人员等;特殊人群包含弱势群体(含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及低保户等)、优抚对象(含现役军人及其家属、退役军人及其家属、烈士遗属等)和边缘人群;社会组织包含盈利组织(如: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如:公益团体)。此外,将信息资源按照受众的不同分割时,还可考虑与主题分类法结合,在下级类目中提供相应的主题信息。

切实推进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方法,是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发展的一种有效措施;使用服务对象分类法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是对新时代国家政府机关落实“以民为本”宗旨最合理的手段。今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势必要逐渐走向服务为主、宣传为辅的道路,发展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标准会是大势所趋,同时也将成为改革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分类目录体系的里程碑式之举。

(四)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存在许多不足,与其发展时间短密切相关。虽然缺乏相关经验,但是在该领域有先行者可以供我们取长补短。如英美等发达国家,较早就开始了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研究,有不少可学习之处,比如分类标准规范、使用多个维度进行分类、重视公民的知情权等。但对于国外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经验,也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地制宜,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科学、完善的目录分类体系。人才短缺与专业知识匮乏问题也可以通过加强与国外交流解决。国内各高校可以学习国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领域研究进步,也阻止人才外流现象加剧;我国还可以邀请国外专家参与相关问题讨论。

参考文献:

[1] 冯璐,陈琳:对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体系的编制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23期。

[2] 宋霞: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取向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卉,咸容禹:政府信息公开尚需序化和整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设情况调查[J],信息化建设,2013年第11期

[4] 张德青:基于电子政务标准的省级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商晓帆: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06年第11期。

[6] 张新民: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及其分类系统的几点思考[J],电子政务,2009年第5期

[7] 陈明文,朱勤东,施友连:省级政府信息目录编制实践与探索[J],电子政务,2010年第1期

分类需求 篇5

《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下文简称《镇规划标准》)自颁布以来,已成为国家层面用以指导镇用地分类的主要依据。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家层面“多规合一”“新型城镇化”等顶层设计的新要求,以及小城镇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的趋势,《镇规划标准》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因此,完善镇用地分类体系,建构统筹城乡、“城市、镇、乡、村”一体的用地分类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镇用地分类的研究,不能单就用地分类论用地分类,而是应该立足于镇现状用地特征,并妥善处理好用地分类与整个规划编制与管理体系的关系,建构面向规划实践、适应规划体系的用地分类体系。从而通过用地分类这一重要的空间管控手段,落实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要求,以及满足小城镇现实的发展诉求,从而引导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2 编制思路

用地分类标准作为规划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项技术性手段,也是实现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前提条件。镇用地分类需落实“城乡统筹、多规合一、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绿色生态、乡愁记忆”等新的政策导向,合理有效地进行土地管控,统筹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有效遏制土地的无序蔓延和粗放使用。严格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传承乡村文化和景观风貌,促进人居环境的优化。提高用地分类的灵活性和全面性,应对镇乡差异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促使规划管理由静态向弹性转变。

2.1 落实国家政策导向

小城镇作为农村城镇化的重点地区,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层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增强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经济集聚能力”。《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积极推进小城镇的相关工作,包括组织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美丽宜居小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评选活动,为小城镇指明了“绿色低碳、特色鲜明、传承文化”等发展方向。同时,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镇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力求指导镇规划的科学编制和合理实施。

小城镇是推进县域“多规合一”及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重要阵地。镇用地分类需考虑与国土用地分类对接,并且成为集体用地确权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依据。

2.2 突出镇用地特征

由于镇的规模、职能、产业结构与大中城市有所不同,因此镇现状用地呈现出与城市相异的特征。对于镇现状用地特征的研究主要基于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数据及全国范围内160个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成果(编制时间主要集中在2011、2013、2015年),基本上覆盖了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信息管理系统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共17653个建制镇。镇用地规模较小,平均建成区面积为214.4公顷,建设用地为186公顷。接近80%的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不超过3平方公里,约80%以上的建制镇建设用地面积不超过2平方公里。镇土地使用功能集聚,交叉复合度较高,混合使用模式显著。既有建筑内分布多种用途空间,比如“下商上住”的住宅;还包括用地内混合布置多种功能,比如工业仓储与居住功能混合、行政办公与居住功能混合等,土地使用的紧凑度和集聚度较高。因此在镇用地分类中需对“混合用地”有所体现,从而延续镇使用功能的多样性和活力。镇区中存在着大量的村民住宅用地,与之相伴随的是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的交织混杂,权属界线不明晰,给用地类型、规模、权属的统计带来了一定难度。

镇土地利用粗放,人均建成区面积及镇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较大且远高于城市。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提供的统计资料中显示,2014年末全国建制镇人均建成区面积为203平方米/人,约为城市的1.9倍,县城的1.7倍;人均建设用地176平方米/人,约为城市及县城的1.6倍左右。然而,镇建成区的面积依然在连年递增,年平均增长率已十分接近城市建成区的增速,且这一增速远远高于同期的建制镇建成区人口增速(不到2%)。如何制定合理的建设用地标准,从而对镇用地规模的快速无序扩张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是本次镇用地分类所面临的严峻的考验。

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比例相对比较均衡,镇则不然。农牧业主导型的镇居住用地较高,有的镇居住用地比例高达50%左右。人均居住用地面积远高于城市,且受经济区划、气候区划、聚居形式等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对于工业主导型并且有独立工业园的镇,工业用地在镇区建设用地中所占比例较高,有的镇高达60%。因此,镇的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应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2.3 体现小城镇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小城镇产业发展多元化趋势明显,催生新型空间类型。随着“互联网+”产业的深入推进与逐步落实,2014~2015年全国淘宝镇由19个增加到71个,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催生了标准化工业园、电商产业园区等新型空间类型。镇的产业发展也走出了传统农业的困囿,实现了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浙江省“农业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地方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通过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优势,融合文化、旅游等功能,促进生产、消费和体验三互动,大力发展农家乐、农业休闲等特色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加快培育特色小城镇已成为国家城镇化布局的最新要求及地方破解经济结构转化的重要举措。“浙江特色小镇”定位为“一镇一业”,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贵州省持续推进“一镇一风貌”建设,实施“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特色风貌整治,形成了一批可识别性和可阅读性强、地方文化与建筑特色“水乳交融”的绿色小镇。

传承乡土文化、延续乡愁记忆、彰显地域特色已成为如今全球化语境下的共识。小城镇具备丰富多样的乡土景观特色,包括地形地貌、民居聚落、乡土建筑等。千百年来积淀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衍生了“梯田”“桑基鱼塘”“林盘”等独特的用地类型。镇用地地类设计应给地方的实际情况留有接口,有助于引导乡土景观的传承。

以江南水镇为代表的古镇旅游成为了近年来旅游的热点。一方面对古镇设施的完善、风貌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带动了传统手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健康产业等的发展,呈现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态势。但不容忽视的是旅游业的发展对古镇保护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镇用地地类设计应强调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等的整体性保护,在规划编制体系中切实有效地落实保护要求。

2.4 借鉴地方导则特点

本次研究以全国范围内已经颁布并实施的省、市、自治区的镇乡的相关标准规范、技术导则、编制办法作为主要研究样本,对其中涉及到用地分类的1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对用地类型特点和建设用地标准的可借鉴点进行了归纳。

来源:《海南省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2011)》。

2.4.1 在镇域层面进行土地用途的分类与引导,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2013)试行》中在镇域层面将规划用地分类分为建设用地、农用地和其他用地三大类,农用地和其他用地原则上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的分类方式。

《海南省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2011)》对镇域空间利用进行导引,新增“山区”“旅游度假服务设施用地”“产业园区与独立工矿区”等用地。水面、林地、农地等的地类划分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相衔接(见表1)。

2.4.2 突破《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的用地划分,将镇区建设用地分类简化为几个大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用地标准

《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2013)试行》及《海南省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2011)》对一般镇镇区的城镇区建设用地简化为6大类,即生活居住综合用地、产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公共绿化用地。不再做中类和小类的划分,以大类作为用地统计的依据。合并了一些在空间和功能上交叉程度很大的用地,体现了规划的弹性。对于规模较小的一般镇来说,大片功能单一的用地形态十分罕见,综合灵活的用地内容更符合当地需求。

《海南省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2011)》对生活居住综合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四项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作出了规定。但对于通勤人口和流动人口较多的小城镇,其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可选择规定幅度内的较大值。旅游小城镇及现状绿地较多的镇区,其公共绿地所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表2中的规定。产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30%(见表2)。

2.4.3 以《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为基础,依据地方情况增设用地类型

《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镇规划导则》(试行)增设大类“备用地”,增设“村庄住宅用地”等中类。

《广西镇乡规划技术导则》新增“风景旅游用地”这一中类,使用地的分类能更好地适应区内历史文化名镇、风景名胜区等风景旅游城镇多样化的用地需求。

2.4.4 以《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为基础,依据地方情况调整用地标准

《海南省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2011)》提出新建镇区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大于80m2且小于100m2。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每户用地不得超过175m2。旅游资源丰富的小城镇可适度放宽人均综合建设用地标准。

《江西省重点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2008)》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四级,上限为150m2/人,高于《镇规划标准》120m2/人的最大值(见表3)。重点镇规划中的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及绿化用地四类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宜符合表中规定(见表4)。针对镇现状用地特征,提高了居住用地的比例。

3 具体建议

3.1 镇域层面

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对接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建议镇域、乡域、村域与市域采用统一的分类标准,为推动县域层面的“多规合一”做技术支撑。

3.1.1 满足产业发展诉求

体现镇的农业服务职能,在镇域建设用地中增设“农业基础设施用地”中类,包括“田间道路、农业建筑及配套设施、农田水利设施、新能源设施、污染防治设施、生产防灾设施”等内容。在“其他建设用地(H9)”中增设“农业产业用地”“旅游用地”等地类,也应给地方导则的制定留有接口,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扩充相应的内容。

来源:《海南省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2011)》。

来源:《江西省重点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2008)》。

来源:《江西省重点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2008)》。

3.1.2 落实国家政策导向

对于“非建设用地”的地类设计应体现“绿色低碳”“历史文化保护”等政策导向,增设“保护区用地”这一用地中类。“保护区用地”应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遗址保护区、特色村落”等,还包括当地特色的居住聚落形式,例如“川西林盘”等。将“农林用地(E2)”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相衔接进行细化,分为“耕地、林地、园地、草地”四个小类。

“其他非建设用地(E9)”的内容可给地方导则制定留有接口,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扩充相关内容。例如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本土乡土景观要素,包括地理体系脉络和田园人居环境,保护地区的乡村历史特色、传统文化和地域优美的农田景观,例如“桑基鱼塘”“梯田”等。针对山地地形的镇,应在用地分类中表达相应的因山地所形成的自然用地,包括坡、谷、沟、涯、湾、嘴等。

3.2 镇区层面

3.2.1 建设用地分类在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对接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以体现镇的特色,实现“大类统一,中小类细化”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一些镇的发展水平与空间形态已接近城市。与城市用地分类充分对接更能满足其建设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便于规划编制与管理。但由于镇用地类型相比于城市相对简单,用地规模尺度与城市用地也有较大区别,一些用地地类如“大专院校、银行、证券”等在一般镇都较为少见,在地类设计上需考虑镇的特殊性。

3.2.2 地类设计需与控规的编制与管理密切对接,体现刚性与弹性相结合

考虑到镇现状用地交叉混合度较高的特征,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基础上增设“混合用地”大类。可包括“住宅混合公建用地”“公建混合住宅用地”“其他混合类用地”等中类。

建议将“文物古迹用地(A7)”的地类设计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层次相对应,划分为“历史建筑物或构筑物”和“历史文化街区”两个小类,有利于合理划定紫线。同时,由于“历史文化街区”混合度较高,单独设立地类有利于整体保护。

考虑到商务服务业设施的建设及运营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赋予市场开发以一定的灵活度,因此对于商务服务业设施用地(B)划分至中类即可。

由于镇区中的居住用地大多以自建房和单位配建(单位家属楼、工业园区配建的职工宿舍等)为主,商品房开发仅占少数。因此居住用地的中类仅以层数、配套完善度及环境进行划分难以满足控规精细化控制要求,建议中类划分体现社会属性,增加“村民住宅用地”等。

3.2.3 满足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给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支撑

小城镇的旅游业发展趋于多元化,农家乐、民宿(家庭旅馆)、房车露营地等,在“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1)”中增设中类“旅游设施用地”。对于无法纳入工业用地的手工业等民族文化产业用地应在用地分类中给予考虑。在“商务用地(B2)”中体现“电子商务”“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功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相关的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市场流通服务、行业协会等。

3.2.4 应体现镇的自然地貌特征与乡土景观要素,促进文化传承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中应包含由于地形地貌所形成的独特的道路形式,例如山地型城镇中的慢行步道、索道等。小城镇中的慢行巷道在城镇交通中占有很大比例,建议设置为小类。

3.2.5 明确建设用地兼容性的相关要求,便于存量用地的功能变更及发挥市场灵活度

按照用途相近、功能兼容、互无干扰、基础设施共享的原则,标准可对建设用地小类的兼容性进行详细的规定。适度放开同一类别内不同种类用地调整变更的限制,提高用地规划的弹性。对需要独立占地的、不能兼容的公共设施给予明确的用地类型,可兼容的各类功能可只设置为一种用地类型。

以德国《建设使用条例》为例,针对各类建设用地类型,以条文的形式列出了这些用地中准许的功能利用分类,以及例外情况下准许的功能利用。在准许的功能之下进行用地性质的转变,无需进行用地许可,有利于土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4 结语

建制镇用地分类作为贯穿整个镇规划编制及管理体系的重要依据,应当“刚柔并济”。“刚性”应体现在严控生产生态安全和保障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供给,提升小城镇的宜居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弹性”首先体现在为小城镇的产业孕育及发展提供足够的前瞻性的空间,用地分类应作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上的规范化依据。其次,用地分类应该为规划编制者及管理者提供相对的弹性,以便针对差异性较大的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导向、聚落形态等情况,准确地进行自由裁量,合理制定镇的建设标准和管控方针,避免“一刀切”的方式,从而有力地支撑“一镇一业”“各美其美”的特色化发展模式。

摘要:镇用地分类是科学编制镇规划,有效指导镇建设的重要基础。落实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要求、满足小城镇现实的发展诉求、适应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体系,是本次镇用地分类的主要出发点。本文通过梳理镇现状用地特征和地方导则的相关内容,明确镇用地分类的编制目标、编制重点和具体的编制思路,为建构“城乡一体化”“落实多规合一”的城乡用地分类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镇用地分类,镇现状用地特征,镇地方导则

参考文献

[1]赵民,程遥,汪军.为市场经济下的城乡用地规划和管理提供有效工具——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导引》[J].城市规划学刊,2011(6).

[2]赵民,程遥,朱若霖,等.澳门特区用地分类体系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J].城市规划,2014,38(S1).

[3]易鑫.德国的乡村规划及其法规建设[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2).

[4]齐立博.试论小城镇规划的困境和出路——兼论《镇规划标准》实施建议[J].小城镇建设,2015(1).

分类需求 篇6

一浙江省物流产业与人才需求分析

1.浙江省物流产业现状分析。浙江省是全国首个物流建设试点省, 物流法人单位约1.3万家, A级物流园和物流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 物流经济对全省GDP贡献率逐年上升。经过“浙江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三年行动计划 (2010-2012) ”后, 以杭州、宁波-舟山、温州、金华-义乌为物流枢纽的物流园区建设日渐成熟, 为促进专业市场转型提升的配载物流体系正在升级。在国际物流方面, 港航物流运力大幅度提升, 形成了大宗商品集装箱港口物流体系;同时, 省内3个国际机场已完成海关监管库的改造与扩建。在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方面, 相关部门已优化通关监管步骤, 努力实现外贸电子商务企业与口岸管理相关部门的业务协同与数据对接, 以提高通关管理和服务水平。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面, 快递服务需求剧增, 据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完成业务量8.2亿件, 比上年增长65.1%[2]。但是在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暴露出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企业间价格竞争激烈、业务模式少等问题, 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助推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发展, 必须加快发展物流标准化、信息化, 依托平台优势快速打造物流服务网络, 发展物流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这些都与物流人才培养息息相关。

2.浙江省物流人才需求分析。目前, 浙江省物流人才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 从业人员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中高级人才比例很低, 据第二次经济普查统计, 在浙江省物流业从业人员中,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仅占6.8%[3]。在物流人才需求方面, 低层次的操作员的需求稳中有降, 具有全球视野或物流集成服务能力的中高层次的物流人才需求递增。

本研究将物流人才分为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 所对应的工作性质分别是面向现有技术为主的应用实践、面向新技术为主的创新实践和面向创业的商务实践。笔者通过查阅各大求职网站的物流相关招聘信息的职位设置和职责描述, 归纳总结出其任职基本要求, 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学历、语言能力以及工作经验等方面。

第一, 在专业技能方面。应用实践岗位主要包括:电商仓库管理、仓储中心主管、运控主管等, 通常要求具备行业领域内的仓储、包装、车辆调度、过程控制等物流能力, 销售、统计分析、决策等管理能力, 以及熟悉运输法规、行业发展政策等;创新实践岗位主要包括:系统架构工程师、物流中心规划师等, 通常要求具备系统架构相关知识, 数据库设计能力, 消费者行为分析能力, 创新能力, 学习能力, 沟通能力等。

第二, 在学历要求方面。操作员等低层次职位基本为中专及以上学历;物流经理、供应链经理等中高层次职位则普遍要求物流、管理、信息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第三, 在语言能力方面, 半数以上的岗位要求英语熟练, 少部分岗位有日、法、德等小语种要求。

第四, 在工作经验方面, 中高层次的人才招聘条件中普遍要求具有3-8年工作经验, 并含2-3年以上的相关行业工作经验。

3.浙江省物流人才培养现状。自2003年浙江大学首次招收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以来, 相继有宁波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开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专业, 物流本科毕业人才进入物流产业, 使物流从业人员结构得到了调整。据调查统计, 2013年全省开设本科物流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有3所, 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有10所、高职院校有26所。2013年, 全省有1172名物流管理本科毕业生、152名物流工程本科毕业生、2166名高职毕业生。预计未来5年内, 全省物流本科毕业生每年可保持在1100名以上, 高职毕业生在2100名以上。

据调查, 浙江省高校的物流专业主要分布在管理大类、信息大类和机械大类三个大类学科。在课程设置上, 除物流基础和管理基础等共性课程外, 各高校结合所属学科的专业特点和优势开设了一些特色课程。将物流专业归于管理大类的高校侧重管理学科, 主要开设项目管理、国际营销、运筹学等与管理相关的课程;归于信息大类的高校侧重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物流的结合, 主要开设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物流系统设计与仿真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归于机械大类的高校侧重工程设备、自动化和系统工程与物流的结合, 课程设置侧重系统工程、机械工程、设施规划、自动化等方面的课程;宁波、舟山等城市的高校则依托港口城市特色, 开设了航运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管理等特色课程。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 浙江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硕士点, 同时大力发展在职研究生教育, 专业方向设有物流规划、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优化与控制、仓储与配送、物流信息系统、国际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等。

二、物流产业发展所呈现的人才培养问题

在当前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物流专业人才特别是本科及以上物流专业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工作, 而用人单位招不到符合岗位能力需求的人才这一特殊问题较为明显。由此反观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物流产业发展对所需人才能力要求呈动态变化, 而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于物流产业的发展, 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求脱节。物流信息化促进产业重组、供应链资源整合, 物流管理模式升级, 物流业务需求从销售物流向生产物流、供应物流延伸, 一体化物流服务需求大增。物流管理体系从仓储、运输、配送等具体业务管理转向优选运输方式、敏捷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物流金融等创新业务管理。在物流能力需求方面, 仓储、运输等物流事务性工作能力需求呈下降趋势, 而过程设计和管理、跨职能项目管理、商业分析和国际物流服务等创新能力、综合能力需求呈上升趋势。

2.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人才类型单一。物流本科毕业生很难体现专业优势, 加上物流行业工作强度大, 使得许多毕业生在工作1-3年后选择离开物流行业而转向制造、外贸等其他相关行业[4]。物流实践创新常先行于理论, 但高校的物流专业培养方案更新速度缓慢, 物流产业发展变化所形成的新理论、新实践较少引入课堂, 而且对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 缺乏分类多层细化培养方案。

高校物流专业产学研合作一体化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期, 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培养路径有待提升。各高校虽然纷纷与知名物流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创建实习基地、实施校企联合培养等, 但也存在合作动力不足、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 缺乏有效执行机制。

三、面向动态能力需求的分类多层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为有效解决物流人才培养中的现实问题, 笔者尝试提出了面向动态能力需求的分类多层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以实现制定培养方案时全面考虑物流产业需求、学生职业发展需求, 深化产学研一体化。

(一) 基于“六要素法”的分类多层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架构

面向动态能力需求的分类多层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是基于现行的高校物流专业培养模式提出的“六要素法”体系架构, 突出物流“基于理论, 重在实践”的专业特性, 通过分析行业发展带来的能力需求变化, 分类设计应用型、创新型和创业型物流人才所需的知识模块, 加快更新培养方案的形式以缩小高校教学与物流行业现实的差距。

基于“六要素法”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架构, 包含“需求-能力-课程-教学-监督-反馈”六个要素。“需求”模块是高校物流人才培养与物流产业需求的纽带, 通过“需求”模块分析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三类人才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典型岗位, “能力”模块科学归纳物流能力需求变化, “课程”模块设计能力需求对应的知识模块以及课程体系。通过“教学-监督”模块探索物流人才的培养路径与方法, 包括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课程/实践/实战有机结合机制, 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反馈”模块获取校友个人及企事业单位对高校物流输出人才情况的反馈, 结合“需求”模块分析能力需求。面向动态能力需求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是一个以“能力”需求为核心的不断循环递进的过程。

(二) 面向动态能力需求的分类多层物流人才的培养方案

根据“六要素法”的分类多层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架构制定的培养方案, 以职务分析和培养反馈为依据确立能力需求, 以能力需求为依据设计知识模块, 构建课程体系。

1.“需求”———分类多层物流人才职位分析。

应用型、创新型和创业型三个类别的物流人才侧重不同, 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每类人才又分为中低层人才、较高层人才和高层人才三个层次。如其中应用型物流人才可从较低层次的仓库操作员逐渐提升至资材主管等岗位;创新型物流人才可从物流软件开发工程师提升至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师等岗位;创业型物流人才常用的职业历程是先就业后创业。这里“需求”分析的关键是密切关注物流产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2.“能力”———分类多层物流人才基本能力需求分析。

面向动态能力需求的分类多层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考虑了个人职业生涯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和提升空间。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能力要求是现有技术在具体行业细分中的应用, 如农业物流、军事物流、冷链物流、连锁超市物流、国际物流等, 提升能力要求为对物流技术发展动态的把握;创新型人才需具备独立从事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管理或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规划、管理等工作能力, 基础能力要求是物流理论模型研究、仿真优化, 提升能力要求为系统规划、创新方法等[5];创业型人才首先必须要有创业精神, 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 基础能力要求为经营管理能力, 物流运营能力, 提升能力要求为战略管理、愿景规划等。

3.“课程”———基于分类多层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规划。

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面向社会物流产业中的动态能力需求, 设计相应的知识模块, 构建课程体系。分类多层人才培养可自下而上地将知识需求分为基础部分与提升部分, 以中低层物流人才所需的基础知识作为必修课内容, 以中高层次人才所需的提升知识作为专业选修课内容。除物流基础类及管理类等学科共同课程以外, 在课程体系规划上应体现出分类人才的不同课程侧重:

首先, 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仓储管理、信息专员等应用实践, 此类学生的培养方案应偏重操作类、应用类课程, 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 实践课程应学习使用当前企业相关应用软件, 重视软件应用能力与业务流程的结合, 加大企业实战的比重。

创新型人才主要从事物流流程设计与统筹、系统开发工程师等创新研究型工作, 此类学生的培养方案应偏重理论基础和前沿课程, 如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系统与规划等, 全面接触物流相关知识, 重视系统设计仿真、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物流系统设计与物流实践的产学结合, 同时注重思考探索、研学结合。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应是创新与创业并举, 不仅要全面了解物流相关知识, 还要学习系统理论。除宏观的物流系统等课程外, 还需加强企业管理类课程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业实践等课程教育, 加强创业实践, 提高综合商务实践能力。

(三) 面向动态能力需求的分类多层物流人才的培养路径与方法

分类多层物流人才的培养路径与方法包含教学实施措施、教学质量监控与人才培养反馈三个环节。

1.“教学”———通过“四位一体”的物流教学实施平台进行教学实践。

鉴于物流专业实践的重要性, 须充分调用各方资源, 加强实践教学比重, 深入企业实战。“四位一体”的物流教学实施平台主要包括高校、实习基地、校企合作企业和网络互动平台四部分。

高校在“四位一体”平台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除承担课程教学、实验室建设、网络平台建设任务外, 还须牵头建设校企合作实验室、实习基地等。为此, 高校要进一步认识企业实习的重要性, 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教学,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 缩小社会需求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 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企业应协助高校进行协同教学, 加大企业导师授课比例。借助网络互动平台, 让学生、高校、企业在平台上进行产业发展、学习经验方面的交流与互动, 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上物流产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变化。

2.“监督”———制定双向教学质量监督措施。

教学质量监督主要体现在校企双方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对高校培养体系的评价两个维度。具体评价内容与方式如下:

校企对学生的评价维度, 包括学期末的理论课考试, 教学实践周的实验、课程设计评价, 寒暑假的企业实战情况评价以及大二开始的根据兴趣开展的创新、创业项目研究的评价。考评方式不仅有考试这一定量衡量指标, 更要有定性评价, 如课程设计等级评判、校企双方指导老师评价及其项目完成程度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体现了对课程/实验/实战的学习效果, 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完成。

学生对培养体系的评价维度, 包括课程设置满意度、教师教学满意度、教学设施满意度、实践比例设置满意度、企业培养满意度等。评价途径主要有匿名评价、教学检查座谈会方式、电子邮件等方式。通过对各种培养措施满意度的评估, 改进培养路径与方法。

3.“反馈”———校友与企业等多方培养反馈。

反馈信息主要包括校友对学校培养体系与工作实践相关性的反馈, 用人单位对高校输出物流人才所具备能力的满意度反馈。通过加强与校友的联系, 以调查、访问等形式尽可能多地得到校友的反馈, 获取其对高校物流专业教育的宝贵建议和物流产业发展的信息。加强对用人单位的访问与调查, 查找高校输出人才的能力状况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该步骤有助于更科学地剖析职业生涯中涉及的职业素养与能力, 反馈内容对“需求”模块有补充作用, 从而实现闭环递进的物流教学体系建设。

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磨合、充实、反馈、提高, 并趋向完善。高校应合理地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措施, 本研究提出的面向动态能力需求的分类多层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方案, 符合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设计规划, 针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三种类别的多层次物流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弊端, 对推进物流专业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清, 董葆茗.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 2010 (07) .

[2]2012年我省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EB/OL].http://www.zj.stats.gov.cn/art/2013/02/21/art_541_54634.html.

[3]浙江省物流业发展状况研究[EB/OL].http://www.zj.stats.gov.cn/art/2010/12/29/art_281_43619.html.

[4]周丹.中国物流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上一篇:建筑钢结构设计技术下一篇:高校财务报告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