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指导》

2024-09-05

《文言文阅读指导》(精选十篇)

《文言文阅读指导》 篇1

诵读。所谓诵读,就是有表情地以记诵为目标的朗读。诵读是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使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时代隔膜, 领会其思想感情,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文言文的风格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豪迈奔放,有的静穆闲适,有的委婉含蓄,有的深沉凝重。它们都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和情感的结晶。因此,诵读的过程也是让学生能读出文章的语气、语调和节奏,表达出文章和作品内在的情感的过程。在诵读时,我们常常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去做:

(一)教师范读。教师范读可以帮学生正音正字,同时利用自己的情感打动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学生诵读。学生通过齐读或个别朗读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诵读。教师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语音、重音、停顿、节奏等方面的问题给以纠正。例如在韩愈的《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学生在朗读时总容易想当然地读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 也难矣”。这两句停顿不同,表现为对词义的理解不同,断句出现偏差,所表现的语句理解就会大相径庭。

(三)试译。试译就是在学生对文章进行诵读的基础上,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对文章进行翻译的过程。学生在试译时,教师首先明示应遵循的原则,即“忠实原文,不违原意;弄清语序,辨析词义;前后联系,理清难句;固有名词,不必翻译”。其次,教师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目标,对于文言文程度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在 “信、达”的基础上,认真地斟酌词语, 努力向“雅”的高度攀登。再次,让学生自译,对于一些难句,可由学生互译, 教师予以点拔。

二、讨论交流

首先,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要营造一种“茶馆”式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思维高度活跃,鼓励学生“质疑”。其次,针对重难点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强求一致。教师再适时抛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思维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迈进。最后, 由教师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总结评价。

三、鉴赏感悟

(一)美读入境,感受文旨文情。美读是使学生感受文旨文情,进入角色内心,激起情感流动的重要鉴赏手段。 学生在对文章进行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美读,并且认真咀嚼,品出文章的“真味”,获取更丰富的形象美感。这时的美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吸收、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从而提高语言能力。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学生再次进行美读,驱遣想象, 去描绘,去补充作品的生活画像,头脑中就会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高天上的悠悠白云;山谷中叮咚跳跃的清泉;夕阳中倦飞的归鸟;盛满快乐的酒杯;傲然挺立的青松,以及那金黄的菊花和碧绿的青草;再加上田间耕作的农人。从这幅洋溢着和平、宁静气息的图画中,不但能窥出作者的心迹,他逃离官场的决绝,回归自然的欢乐,同时也能体会出潜伏在他内心深处的那一缕无奈和惆怅,从而完整地把握《归去来兮辞》“三分喜悦,七分感伤”的感情基调。

(二)含英咀华,体会文意文境。要求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研习一些重点段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品语言的情感、意蕴和韵味。教师应及时指导、点拔和总结。

(三)撰写感想,交流感情体会。即学生学了一篇文言文后,将自己的感悟形诸笔端,写成读后感,并在课堂上和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时,其它学生对其精神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偏颇,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运用语言去重新塑造和描绘文学形象,增强了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而且在这种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中,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扩展阅读

扩展阅读是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以课文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学习重点,精心选择一些与文章立意、写作背景、语言风格等相似或相反的文章, 构设一种辐射性的网状阅读系统,让学生在思维中进行比较、剪辑、组合的学习过程。学习文言文时,如果仅就文论文,学生很难摆脱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之感。有了这些文章做参照系,学生就容易与作者建立心理沟通, 从而进入立体的艺术境界,审美活动也能最终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和系统的整理,这样,天长日久,学生便会在头脑中形成整体概念,信息网络,便于记忆,便于提取,也便于创造。

文言文阅读指导 篇2

[作者]  胡刚/王兆生

[内容]

自1993年以后,实行“3+2”的高考题与传统的高考题相比,虽然有了较大变化,但就文言文阅读这一部分考查的内容、测试目标和命题的形式、难度几方面看,却相对稳定,变化不大。首先,从测试的内容看,1995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的《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与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另外,从《考试说明》中提出的关于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五点具体要求(1.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实词的词义;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4.能够正确地把握文意并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5.能够翻译成现代汉语)看,也与《语文教学大纲》和中学语文课本的教学内容相一致。再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题的命题情况看,测试的目标着重考查的是能否读懂文章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的去考查文章的形式、表现手法。从命题的形式看,文言文阅读采用的均是选择题形式。从测试的知识点看,有字的读音,实词、虚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全文内容的理解。从阅读材料的体裁看,文言文阅读的选材以记叙文为主,内容相对完整,语言规范,文笔上乘。从材料来源看,均选自课外。从难易程度看,都有一定难度,但仍属“浅易”范围,学生只要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一般都能读懂。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在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中必须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虽然高考文言文的阅读材料来自课外,但考查的知识却源于课内,因此,我们还应以课本的文章作为训练阅读能力的基本材料,要把教材中的文言文读熟,有些段落和名句要熟读成诵,然后通过适当的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和练习,加强对文言文语言运用的规则和心理感知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文言文的整体阅读能力。2.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要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还必须注意把《考试说明》中要求的文言实词、常见的虚词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弄懂弄透,在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和词语出现的位置以及彼此的关系来推断词义、理解句意上下功夫。3.高考文言文阅读还有一个应试解题的`思路问题。概括地说,就是如何有效地调动已知信息,讲究方法和技巧,准确地推断并正确地选择答案。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题的阅读材料对考生来说大多是陌生的,但其中的大部分词语都是中学课文中出现过的,所以总有相当一部分能看懂的词句。这些能看懂的词句,就是已知的信息。考生要想在自己原有的水平基础上尽可能的把题答得好一些,就必须具有善于根据已知信息去推断未知答案的技巧和能力。总而言之,依纲据本,牢固掌握课内学过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已知信息去解决未知的问题,提高文言文的整体阅读能力,应该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中贯穿于始终的指导思想。

那么,如何才能在复习中把这一指导思想有效地付诸实践呢?主要的应抓住下面几点。

一、要重视整体阅读,弄清文章大意。

近年来的文言文阅读试题一般是选以记叙为主的文言短文,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从词义、句意等方面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在应试时,不少考生往往是急于对命题的个别的具体问题作浅层的思考,以祈迅速找到答案。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效果不佳。我们认为,针对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命题特点,首先应从整体阅读入手,先围绕选文写的是什么事(起因、发展、结果)、写的是什么人、这些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等问题来思考,然后根据这些已知和推知的信息,去准确地把握文章大意。有了这个基础,试题中的个别、具体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下面试以1995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作一个简要的例析。试题选文内容说的是郑善果的母亲教育儿子要为官清正,处理政事应剖断合理,千万不要妄加chēn@①怒、行事不允、骄逸堕业,以负荷忠臣之业的故事。郑母虽“年二十而寡”,但“性贤明,有节操”,且“博涉书史,通晓治方”,对儿子要求严格,教子讲究方法,不是粗暴的呵斥,也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她教子要为官清正,处理政事要剖断合理,是用郑善果父亲“在官清恪,未尝问私”,并且“以身徇国”的卓著业绩作为依据的。当郑善果觉得自己“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亲足可以坐享清福,而不必“恒自纺绩”至“夜分而寐”时,郑母又及时针对儿子的这一看似合情,其实是不知礼教的想法进行教育,“若堕业者,是为骄逸”,这样下去,也同样难以负荷忠臣之业。通过这系列思维过程,郑母两次教子的具体内容弄明白了,那么文章的大意就把握住了。这样,试题中考查的局部词语和句子在文中具体语境里应如何解释,该怎样翻译,就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了。如第13题要求比较两个“勤”字的意思。依据已先整体把握的文意,就可以知道,“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是郑母第一次教子时,用郑善果的父亲的人品和业绩教育儿子时说的话,句子中的“勤”字意思是“勤勉”。而另一句“母何自勤如是邪”是郑善果看见母亲“恒自纺绩,夜分而寐”时,对母亲辛勤劳作表示关心的问话,这个“勤”在句中“勤劳”的意思就十分明显了。然后两个“勤”字再作比较,它们相同之处――“尽力地做或不断地做”这一相同意义就不难推断出来了。

二、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文言实词的考查与应试对策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各年级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都提到要熟练地掌握和复习常见的文言实词,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则把它作为文言考试的第一个考点,因而高考每年必考,且近年实行的“3+2”考试则更有逐渐加重之趋势。

中学生阅读文言文最主要的障碍是大量的实词,或者陌生,或者只能读其音而不能识其义。据统计,现行中学课本中文言实词达三千多个,其中常用词也有一千多。这些常用词分为三类:其中一类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如“逃未及远”“诗言志”中的“逃”、“诗”,便可用现代汉语去解释它们的古义;第二类词义简明,变化不大,一般容易掌握,比如“首”的几个义项“头”、“头领”、“首先”、“首端”、“自首”等都是我们较为熟悉的;第三类属于使用频率高、词义引申复杂、用法多,古今意义反差度大的实词,约有五百多个。比如“间”的义项便有十多种,有的还较为生疏。而这一类便是考生须着重掌握的。针对这个问题,在文言实词的复习与应考过程中,可采取如下对策。

1.把常见多义实词的若干义项,按本义――引申义关系排列成序,并收录课本例句,使之成为有内在联系的词义系统,这样可以简驭繁,减轻记忆负担。比如对“负”字归类:

①本义:背、驮。例:“悉使羸兵~草填之。”(《赤壁之战》)

以下为引申义:

②担负、承担。“宁许以~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蒙受。“~屈衔冤。”(《窦娥冤》)

④背靠着,依仗。“秦贪,~其强”。(同上②)

⑤违背,背弃。“誓天不相~。”(《孔雀东南飞》)

⑥对不起,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赵。”(同上②)

⑦失败。“故不战而强弱胜~已判矣。”(《六国论》)

在搜录积累过程中,首先应把高中语文课本所列的《文言常用实词表》中的340个实词先行归类,在课文中找出该词不同义项的例句。目前几年高考的文言阅读实词考试,每年均有直接从此表中选取的,如1991年考的“意”、“面”,1992年考查的“相”、“见”,1993年的“勤”、“胜”,1994年考查的“辟”、“市”、“亲”,1995年的“致”、“勤”、“分”、“奉”、“先”、“君”等。除了这340个词外,其他常见实词也不能放过,从少到多,逐步积累,掌握得多了,才能厚积而薄发,举一反三、应付自如。

文言文传记类阅读技法指导 篇3

由于传记类文言文以记述正面人物为主,肯定传主言行,褒扬正义之举,贬斥邪恶之行,而且史料翔实,叙事具体,语言规范,词汇集中,又能给考生一定的思想启迪与激励,所以,作为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文本,必将是未来高考命题选料的重点。

阅读、解答文言文人物传记类试题,要依据这种文体的行文结构特点,巧妙切入,揣摩文意,这是提高我们筛选和辨别文中重要信息、分析和归纳文意、正确翻译文句等水平的有效途径。

1.准确解答文言词语类试题,前提是在平时多积累,多辨析,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在“量”上做好准备。解答试题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即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去理解。要特别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通假等现象,不能简单化。对那些偶尔出现的生僻字,更要细心揣摩所在句子的意思,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运用“猜读”的方法去推敲字义。

2.有关传主的性格、品质的试题考查,大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解答这类试题,要通过反复阅读品味,梳理出关涉传主的主要事件;还要注意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兼顾立传者对传主的客观评价性语句。在此基础上,采用排除法,最终确定答案。运用排除法时,要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从最有把握的选句开始排除,循序渐进。一般情况下,陈述对象与题干中传主不一致的句子要排除掉,有关传主任职情况的句子也要排除在外。

3.对传记内容的理解概括,内容包括生平事迹、表现手法、形象特点以及与事件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综合性较强。解答试题之前要通读全文,准确把握传主的形象。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弄清事件与观点的关系。同时还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地思考斟酌。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设题时命题人有时故意使时间、人物错位,或偷换地点,或强加因果。只要细心应对,都能发现问题,准确作答。

4.文言句子的翻译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达”,是指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对译)为主,实在无法直译时,可适当意译。要猜度命题人的意图,找准句子中的得分点,即命题人重点考查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重要词语翻译要符合语境,不能望文生义或想当然;特殊句式的翻译要符合现代语法的规范要求。对于无主句,要根据上文补出主语,使整个句子明白、顺畅。

5.断句(句读)是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出现的新题型,难度较大。韩愈在《师说》中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可见断句在文言阅读中的重要性。考查断句,其实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所以,读懂文本是解答断句类试题的关键。特别要把所断的文段放在整个文本当中去,使之成为一体。否则,极有可能在理解上挂一漏万,出现偏差,造成误断。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器物名等,因为它们专有,所以不能随便分开,也就是说坚决不能断。②借助虚词,特别是句尾虚词来断句。一般情况下,古人在句尾处都习惯用一个虚词去结束句子,或表示语气,或表示其他用意,如“也”、“矣”、“哉”、“乎”、“焉”、“与”(欤)、“耳”、“者”、“之”等。看到这些词,就应该想到这里是否应该断句;如果断开后能与前后句子的意思衔接上,就要毫不犹豫地下笔。当然,有时候,这些词还有出现在句子中间的,如“生乎吾前”等,这仅仅是特例。万一遇到这样的情况,要谨慎行事,不能死板教条。③根据句子的内容断句。在以上两种方法都行不通时,可以采取通观全句的办法。因为一个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母意”,而完整的“母意”是由几个“子意”构成的。也就是说,当知道整个句子大体上说了一件什么事后,就要弄清楚它是由哪些小环节构成的,如把这些小环节弄清楚了,句子也就好断了。

6.怎样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态度?首先,要把握文中表述的重点信息。弄清叙述重心是什么,议论性文字在哪里,将文中不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的文字首先剥离,从保留下来的关键信息中分析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其次,要对人物言行的叙述、说明进行领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再次,留心结语,仔细推敲。人物传记的结尾大都有一段议论性的评价语,这往往是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所在,如在选自《史记》的文本结尾常有“太史公曰”这样的话,其实这就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立场。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许文岐,字我西,仁和人。祖子良,巡抚贵州右佥都御史。父联枢,广西左参政。文岐,崇祯七年进士。历南京职方郎中。贼大扰江北,佐尚书范景文治戎备,景文甚倚之。迁黄州知府,射杀贼前锋一只虎,夺大纛而还。狱有重囚七人,纵归省,克期就狱,皆如约至,乃请于上官贷之。

十三年迁下江防道副使,驻蕲州。贼魁贺一龙,蔺养成等萃蕲、黄间,文岐设备严。贼党张雄飞将南渡,命游击杨富焚其舟,贼乃却。巡抚宋一鹤上其功。副将张一龙善驭兵,文岐重之。尝共宿帐中,军中夜呼噪,文岐曰:“此奸人乘夜思遁耳”,坚卧不出。质明,叛兵百余人夺门遁,一龙追获尽斩之,一军肃然。杨富既久镇蕲一鹤复遣参将毛显文至不相得军民汹汹文岐会二将以杯酒释之始无患

十五年,左良玉溃兵南下大掠。文岐立马江口迎之,兵莫敢犯。时警报日急,人无固志,会擢督粮参政当行,文岐叹曰:“吾为天子守孤城三载矣,分当死封疆,虽危急,奈何弃之。”遣妻奉母归,檄富、显文出屯近郊,为固守计。无何,荆王府将校郝承忠潜通张献忠。明年大举兵来攻,文岐发炮毙贼甚众。夜将半,雪盈尺,贼破西门入,文岐巷战。雪愈甚,炮不得发,遂被执。献忠闻其名,不杀,系之后营。时举人奚鼎铉等数十人同系,文岐密谓曰:“观贼老营多乌合,凡此数万卒皆被掠良民,若告以大义,同心协力,贼可歼也。”于是阴相结,期四月起事,以柳圈为信。谋泄,献忠索之,果得柳圈,缚文岐斩之。将死,语人曰:“吾所以不死者,志灭贼耳。今事不成,天也。”含笑而死,时文岐陷贼中已七十余日矣。事闻,赠太仆卿。endprint

(节选自《明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文甚倚之倚:倚重

B.副将张一龙善驭兵驭:治理

C.时警报日急,人无固志固:原来的

D.炮不得发,遂被执执:逮捕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许文岐竭力挽救国家危局的一组是()

①檄富、显文出屯近郊,为固守计

②佐尚书范景文治戎备,景文甚倚之

③文岐发炮毙贼甚众

④于是阴相结,期四月起事

⑤副将张一龙善驭兵,文岐重之

⑥文岐曰:“此奸人乘夜思遁耳”,坚卧不出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杨富既久/镇蕲一鹤/复遣参将毛显文/至不相得/军民汹汹/文岐会二将/以杯酒释之/始无患/

B.杨富既久镇蕲/一鹤复遣参将毛显文/至不相得/军民汹汹/文岐会/二将以杯酒释之/始无患/

C.杨富既久/镇蕲一鹤/复遣参将/毛显文至/不相得/军民汹汹/文岐会/二将以杯酒释之/始无患/

D.杨富既久镇蕲/一鹤复遣参将毛显文至/不相得/军民汹汹/文岐会二将/以杯酒释之/始无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贼寇在江北一带作乱时,文岐以黄州知府的身份辅助尚书范景文进行防御,并且在与敌军的交战中射杀了敌军的前锋一只虎,最后夺得敌军大旗而还。

B.许文岐驻守蕲州期间,贼寇头目贺一龙、蔺养成等聚集于蕲州、黄州一带,许文岐严密防备。后来贼党张雄飞将要南渡长江,文岐用计迫使贼党放弃这次计划。

C.许文岐善于协调将领之间的关系。久镇蕲州的杨富与新到的参将毛显文不和,弄得兵民不安,文岐消除了两人的矛盾。

D.许文岐在固守城池时,因天气恶劣而被敌军俘获。将要被杀的时候,许文岐对人说自己没有死去的原因是立志消灭叛贼。文岐死后,朝廷追赠他为太仆卿。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狱有重囚七人,纵归省,克期就狱,皆如约至,乃请于上官贷之。

译文:

(2)观贼老营多乌合,凡此数万卒皆被掠良民,若告以大义,同心协力,贼可歼也。

译文:

参考答案

1.C(C项中的“固”,根据其所在的具体语境,应为“坚定的”之意。)

2.B(②说的是许文岐很受尚书范景文倚重;⑤说的是许文岐非常重视副将张一龙;⑥说的是许文岐认为半夜军中喧闹是奸人想趁夜晚逃跑,于是坚持卧床不出去。此三句都与题干要求不符,有此三句的应当排除。)

3.D(“既久”是说“镇蕲”时间之长,断开不妥;“参将”修饰“毛显文”,不能断;“文岐会”之“会”的宾语是“二将”,不能断开。)

4.A(A项依据原文可知,文岐辅助尚书范景文进行防御时还未做黄州知府。)

5.(1)狱中有七个判重刑的囚徒,文岐放他们回去探望父母,(给他们)规定回狱的时间,这七个人都按照规定的时间回来了,于是文岐请求上级官员宽恕他们的罪行。(译出词语“归省”“克”“贷”各1分,句子通顺2分)(2)我看贼寇的老营多是无纪律的人,这里所有的数万兵卒都是被掳掠的良民,如果将大的道义告诉他们,大家同心协力,贼寇就可以被歼灭。(译出词语“乌合”“掠”各1分,按现代语法译出特殊句式“告以大义”1分,句子通顺2分)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研究及备考指导 篇4

综观2016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 “选材多样, 考查全面”的“风貌”清晰可见。主要特点如下:

1.选文来源呈多元化态势。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Ⅱ卷、Ⅲ卷和上海卷 (前一篇) 的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二十四史》, 北京卷选的是诸子散文, 江苏卷选的是家传, 浙江卷选的是古典小说, 上海卷 (后一篇) 选的是杂记 (《勿斋记》) ……选文内容涉及政绩、谏诤、廉洁、经济、民本、治学、读书、孝道、修身等方面, 具有鲜明的重视传统文化的倾向。

2.考点设置上有所侧重。2016年高考的各套试题均考查了文言句子翻译。值得注意的是, 文言断句题备受命题者青睐——全国卷继续直接设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标志着该题型从“地方”走向了“中央”并站稳了脚跟。此外, 全国卷和各省市自主命题卷还重点考查了文化常识、文言实词、概括分析等。

3.主观题题型多样化, 分值也在不断攀升。上海卷、北京卷、江苏卷等, 利用主观题考查了考生分析鉴赏文言文的能力。此类试题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将来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向。

2016年的文言文阅读试题给予我们的备考启示: (1) 阅读文本要多样化。诸如唐宋八大家的叙事文、蒲松龄的文言小说, 游记类、论说类、序跋类、墓志铭等文章, 都应进入我们的阅读视野。 (2) 要有意识地培养文言断句的能力。 (3) 要避免重言轻文的现象。重视对文本内容、内涵的理解分析, 养成良好的阅读文言文的习惯, 从人、事、理方面圈点文章要点, 为进一步理解分析打好基础。 (4) 遇到新的题型、新的考查角度时, 要冷静、沉着地应对, 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 然后再作答。

【真题回放】

(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考点透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题思路】这种考查方式, 命题人的做法是, 先预设要求考生断句的文字中的两处错误, 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 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 另一个选项无错误。具体到本题, 首先, “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于情理不通——不可能是“其他州县得以夜不闭户”, 所以排除C、D项。A、B两项, 关键是“移书” (发送文书) 的位置, 按照句意, 应是“移书诘盗”;如果断成“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那么就将“移书”错当成“亡”的宾语了。

【参考答案】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 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意为确定储君, 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 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 各有专司, 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 后来改国号为辽, 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 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考点透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试题给出的都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知识, 要求考生选择“不正确的一项”。C项, “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的说法是错误的,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参考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曾公亮初入仕途, 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 当时湖水常常外溢, 民田受害, 他兴修水利工程, 将水引入曹娥江, 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 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 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 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 据理力争, 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 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 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 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 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 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 思虑周密, 曾举荐王安石, 王安石受到宠信, 他考虑子孙前程, 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王安石, 终于得到回报。

【考点透析】本题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解题思路】在拟制本题时, 命题者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方面, 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并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C项, “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的解说有误, 依据原文“‘雄州赵滋勇而有谋, 可任也。’使谕以指意”可知, 并没有“派使者偕同”。“使谕以指意”属于省略句, 即“使 (之) 谕以指意”。有些考生不明特殊句式, 再加上读不懂原文最后的“初荐王安石, 及同辅政, 知上方向之, 阴为子孙计……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这几句, 误认为“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中的“处处”是夸大其词, 因而错选了D项。

【参考答案】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锡宴不赴, 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 而必使亲临, 处之安乎?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 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透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和运用现代汉语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解题思路】理解是翻译文言文的基础, 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实词、虚词的理解。第 (1) 句中的“锡”“虔”“之”是需要考生作一番推断的, 如“之”, 应指代“人主有疾, 而必使亲临”;“锡”通“赐”, 见于《离骚》中的“肇锡余以嘉名”。同样, 第 (2) 句中的“从容”“救正”“持禄固宠”, 考生也要用心琢磨, 如“从容”, 古义是“私下 (非正式的) ”, 但在句中是“从容不迫”的意思;“持禄固宠”中的“固”, 可依据结构来判定, 是一个动词。

【参考答案】 (1) 赐宴不到场, 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 如果还一定要他亲自设宴, 您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锡”“虔”“处之”各1分, 大意2分)

(2) 苏轼曾经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 世人讥讽曾公亮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加固恩宠。 (“尝”“救正”“固宠”各1分, 大意2分)

【备考指导】

一、实词词义的推断技巧

文言文阅读的材料, 篇幅虽不长, 但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却非常普遍, 再加上词类活用、语序倒置、内容跳跃和成分省略等, 这些都增加了词义理解的难度。因此, 在答题时, 考生要具备较强的推断词义的能力。

1.利用形训, 即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来解释词的本义。如: (2016年江苏卷第6题C项) 詈不佳——詈:责骂。“詈”, 以“言”为形旁, 与“说话”有关, 所带宾语又是“ (文章) 不佳”, 可见将“詈”解释为“责骂”是正确的。

2.运用声训, 找到通假关系, 用本义解释假借义。如: (2016年山东卷第9题A项) 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 高兴。“说”与“悦”通假, 且“说”前面有主语“众”, 由此可判断“说”的解释无误。

3.借助成语推断词义。如: (2016年山东卷第9题C项) 下之疾其上甚矣——疾:痛恨。 (2016年天津卷) 终身饮恨——饮:含着。借助成语“疾恶如仇”“饮泣吞声”, 可判断出“疾”“饮”的解释是正确的。又如: (2015年湖南卷) 古人常有是训矣——训:斥责。 (2015年浙江卷第16题B项) 当涂兵之冲——冲:突袭, 冲击。借助“不足为训”“首当其冲”, 可判断出“训”应是“法则、典范”的意思, “冲”应是“要冲、交通要道”。

4.借助句内语法结构来推断词义。如: (2016年山东卷第9题B项) 土事不文, 木事不镂——文:花纹。在“土事不文”中, “文”受“不”修饰, 显然已活用作动词, 应解释成“装饰花纹”;“木事不镂”中的“镂”, 也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意思是“镂刻花纹”。

5.借助句式推断词义。如: (2016年山东卷第9题D项) 宗君而处身——宗:尊崇。“宗君而处身”的前文是“安国而度家”, “安国”即“安定国家” (或“使国家安稳”) , 则“宗君”可解释为“尊崇国君”。

6.根据上下文推知词义, 即“因文定义”。如: (2016年江苏卷第6题B项) 病目眚——病:疲惫。根据语境 (“甲午正月朔, 即入南都, 读书鸡鸣山, 昼夜不辍, 病目眚, 下帏静坐者三月”) , 说的是祖父张汝霖甲午正月初一就进入南京, 在鸡鸣山读书, 昼夜不停止, 眼珠上长了斑翳, 放下帷幔静坐了三个月, 由此可推知“病”是“患……病”的意思;“病目眚”即“患了目眚病”。又如: (2016年北京卷第9题C项) 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赋:给予。根据齐桓公“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 求生鹿于楚”, 而且“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至生鹿, 二十赐子金百斤, 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即通过高价出售“生鹿”, 楚国即使不向百姓征税, 财用也充足了。根据语境, 可判断“赋”是“征收赋税”的意思。

二、文言虚词复习策略

1.学会判断具体语境中单音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用法灵活, 考生必须结合具体语境, 综合上下文的文意和词语的语法特征, 才能准确而迅速地判断其意义。对于具体语境下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考生大多只注重意义, 而不注重用法, 这很容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其实, 在辨析异同时, 应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 这样可以化繁为简, 绕开误区, 准确作答。如2016年北京卷第10题B项:其·人民习战斗之道/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加点的“其”字, 在前一句中是人称代词, 可译作“它的”;在后一句中是语气副词, 表祈使语气, 可译作“可以”。

许多虚词既可以作介词, 也可以作连词, 鉴别起来也很简单, 只需看它后面所接的成分就可以了。比如:

(1)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句中的“为”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 作“道”的状语, 因此“为”是介词。

(2) 非不贤也, 为其不可得而法。 (《察今》) 句中的“为”后面接的是主谓短语, 因此“为”是连词, 表原因。

2.了解常见双音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与”。

(1) 取吾璧, 不予我城, 奈何? (《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吾子取其麋鹿, 以闲敝邑, 若何? (《殽之战》)

(3) 与不谷同好, 如何? (《左传·齐桓公伐楚》)

(4)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孟子·梁惠王上》)

(5)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6) 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

以上各句, 句 (1) 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 句 (2) 至 (4) 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 句 (5) 中的“如……何”意为“把……怎么样”, 句 (6) 中的“孰与”是“与……比较, 哪一个……”的意思。

(2) 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

(1) 夫晋, 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2) 君子质而已矣, 何以文为? (《论语·颜渊》)

(3)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何辞为? (《鸿门宴》)

(4)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何……之有”可译作“有什么……”, “何厌之有”即“有什么满足的呢”, 是反问句。“何以……为”“何……为”可译作“做什么”, 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什么”, “为”是句末语气词, 相当于“呢”。“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做什么呢”, “何辞为”可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 “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吗”。

(3) 表揣测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得无……乎 (耶) ”“无乃……乎”。

(1)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2) 成反复自念,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3) 师劳力竭, 远主备之, 无乃不可乎? (《殽之战》)

“得无……乎 (耶) ”“无乃……乎”均可译为“恐怕……吧”, 都表示推测、估计。“得无异乎”可译为“恐怕不同吧”,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可译为“恐怕是教我捉虫的地方吧”, “无乃不可乎”可译为“恐怕不可以吧”。

三、文化常识分类整理

1.人的称谓。

(1) 直称姓名。

(1) 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 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 扬之泰州人”。

(3)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贾余庆献谄于后”。

(2) 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 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 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人, 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 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 故而人称汤临川;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故而人称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 故而人称康南海。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 (安徽合肥人) , 下联“常熟”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和。

(3) 称郡望。

如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人, 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 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 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 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4) 称爵名。

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 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 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征曾封爵郑国公, 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 故世称郭汾阳;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 故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 故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 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5) 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 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 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 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谭嗣同为谭壮飞 (其斋名为壮飞楼) 。

(6) 兼称。

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 长乐王回深父,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 后两人先写与作者的关系, 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 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 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 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 兼称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 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 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2.官职。

(1) 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 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 一般中书省管决策, 门下省管审议, 尚书省管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 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 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 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 (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 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 、户部 (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礼部 (管典礼、科举、学校等) 、兵部 (管军事, 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 、刑部 (管司法刑狱, 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 、工部 (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长官称尚书, 副职称侍郎, 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 一直延续到清末。

(2) 官职的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 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1) 拜。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 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 不去就职。

(2) 除。拜官授职, 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一句中的“除”, 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 擢。提升官职, 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 擢之乎宾客之中, 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 迁。调动官职, 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 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 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 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 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 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 黜。“黜”是降职、罢免、废除的意思, 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 去。解除职务, 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的调整官职, 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如《张衡传》:“视事三年, 上书乞骸骨, 征拜尚书。”

四、文言断句有“章”可循

要提高文言断句的准确率, 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具体应注意以下五点:

1.通读语段, 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 顾及前后文, 反复研究, 把握主要内容。如:

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群臣后皆莫敢言。 (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

经过反复通读, 先抓住要点, 如文中说的是什么人, 办的是什么事, 为什么这样做, 结果如何, 等等。

文中提到的人物有:“上”, “何” (根据选文出处, “何”指的是“萧何”) , “功臣”。

事件:综观全段, 说的是“上” (汉高祖刘邦) 以打猎为喻, 向众功臣说明为什么“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为什么这样做?依据“上”的说法 (“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 , 可见在刘邦看来, 萧何的功劳远胜于群臣。

这件事的结果:“群臣后皆莫敢言”, 由此可知群臣不得不接受了刘邦的观点。

2.确定词的意义、注意语序和分析句式, 重点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例如, 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 是“句” (句末停顿) , 还是“读” (句中停顿) , 就需要考生运用文言知识反复研究。如“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酂侯”是专名, 其间决不能断;“上以何功最盛”有主有谓, 叙一事, 是主谓句, 后面应当断;“酂侯”是“封为”的宾语, 当属上。又如“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至“大小各有差”处, 一事已叙完, 应断为“句”, 其他为“读”。

3.古人写文章讲究语句整齐对称, 行文中上下句常常用相同的字数、结构。这一点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如“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 应断作“臣等身被坚执兵, 多者百余战, 少者数十合, 攻城略地”。又如刘邦的设喻“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 应断为“追杀兽者狗也, 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

4.一些对话的标志, 如“曰”“云”“言”等, 也可供断句时参考。比如文段中的“功臣皆曰”“上曰”等。另外, 一定要注意“曰”后面的文字到什么地方为止。如“曰知之知猎狗乎”, “曰”的内容只能是“知之”两个字, “知猎狗乎”是刘邦的问话, 不是功臣的回答。

5.一些常用虚词, 也可作为断句的参考。如常放于句首的“盖”“夫”“故”“岂”, 放于句末的“之”“也”“矣”“焉”“哉”“乎”“欤”“耳”“邪 (耶) ”等。本段“何也”中的“也”, “诸君知猎乎”中的“乎”, “狗也”“人也”“功狗也”中的“也”, “至如萧何发纵指示”中的“至如”, 都可作为断句的参考。

五、准确翻译有窍门

文言语句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就是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不走样, 不漏译, 不错译。“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 无语病。“雅”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

1.正确翻译的前提是理解。

(1) 以易求难, 推敲关键词语。

高考试题中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 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 都难以理解, 而往往是只有两三个词语有较大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说, 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准确认知。

如2016年北京卷第12题: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 即奉国而归齐矣。

在句中, “无”“械器”“以”“二敌”“即”“齐”等都不难理解, 难的是“应”“奉国”“归”。“应”带了宾语“二敌”, 且“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的前一句是“衡山械器尽, 鲁削衡山之南, 齐削衡山之北”, 意思是说, 小国衡山已遭受齐、鲁二国之“削 (侵略) ”, 那么, 这里的“应”就该是“应对”“应付”的意思。再看“奉国”, “奉”是个多义词, 但既然支配着名词“国”, 且与下文“归齐”紧密相关, 则这个“奉”应是“进献, 下对上送东西”或“送, 给予”的意思, 灵活一点翻译, “奉国”就是“带领全国”。至于“归”, 既已“奉国”, 则“归”就是“归顺”“归附”了。于是全句应理解为:“ (衡山之君) 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对两个敌国, 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这样看来, 所谓“以易求难”就是根据已知求未知;“求”的过程, 就是分析语句的过程。

(2) 综观全文, 求助于上下文。

如2016年浙江卷第19题:读书三十乘, 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 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 所见同儿稚。

本段文字中, “方知余见小, 春秋问蛄蟪”该如何理解?首先应明确:它与“读书三十乘, 千万中一二”“石彭与凫毛, 所见同儿稚”等的含义是一致的。“读书”句运用了夸张修辞, 意思是“我读书多达三十车, 与琅嬛福地的藏书一比, 不过是千万分之一二”;而“石彭”句的大意是“即使像石彭与凫毛这样的长寿者, 他们的所见所闻亦与儿童无异”。再来看画线句, “余见小”当是主谓短语;《逍遥游 (节选) 》“蟪蛄不知春秋”, “蟪蛄”乃是“蝉”“知了”, “春秋问蛄蟪”应理解成“蛄蟪”难以知“春秋”, 这才与上下文相吻合, 并与《逍遥游 (节选) 》中的文句相契合。所以此句意思是:“ (经过此事) 才知道我见识浅陋, 就像夏生秋死 (或‘春生夏死’) 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2.直译句子应注意字字落实。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高考强调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 就是将原文中的一字一句落实到译文中, 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 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与原文保持一致。

“字字落实”是一个原则性的要求, 在翻译时还应: (1) 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 原样保留, 不必翻译。 (2) 删。对那些起语法作用但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 或者表敬称、谦称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 在译文中可以删去。 (3) 换。对那些古今意义上有差别或多义的词, 应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中的词语, 如“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中, “兵”应换成“兵器”, “利”应换成“锋利”, “弊”应换成“弊病、毛病”等。

六、“归纳、概括”题解密

文言文阅读“归纳、概括”题的训练重点, 应放在分析上。要学会分析, 必须从研究试题如何“设障” (即设置与原文说法不一致的干扰项) 开始。命题者设置干扰的常见方法有:

1.曲解词义。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 故意错误解释文言材料中的某一词语。

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第6题D项:陈登云关心百姓, 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 当地年成歉收, 百姓相食, 他向朝廷呈告灾情, 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钟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本项错在“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钟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原文是“帝立遣寺丞钟化民赍帑金振之”, 其中“赍帑金”指的是“带上国库中的钱币”, 而非“筹措钱款”。

2.夸大其词。命题者在设置这类选项时, 常常在大体准确的概括分析中, 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的地方作为干扰。

如2016年天津卷第12题B项: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 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 才写作此文, 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该选项错在“素来仰慕”, 相关原文为“后十七年, 台州既没, 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 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感而为之传”, 也就是说, 杨万里是在李台州去世后, 与丞相京公交谈时才知道李台州母子之间的故事, 才了解李台州“至孝”之名的。

3.张冠李戴。命题人故意把发生在甲身上的情况说成发生在乙身上, 这就属于典型的张冠李戴。

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第6题C项:傅珪守正不阿, 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 他都能坚持己见, 不肯随意改变, 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 虽有言官请留, 他仍坚持离职。

与选项相关的原文为“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 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 不听”, “不听”的主语是皇上 (文意为两京的言官上奏请求留下傅珪, 但皇帝不答应) , 而非傅珪, 可见“他仍坚持离职”的说法有误。

4.颠倒事实。即命题人故意颠倒事实, 造成选项错误。

如2016年江苏卷第7题D项: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 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 精准断案, 黄称赞他为奇才。

本项错在“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 无法解决”, 相关原文是: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 我勿受, 诸君亦勿受, 吾将以困张广昌。”即:黄贞父对同僚说:“援引成例应当由我来主审, 我不接受, 各位也不接受, 我将用这件事来使张汝霖困窘。”由此可见, “遇到难题, 无法解决”属于颠倒事实。

5.偷梁换柱。命题者通过偷换某个概念来设置陷阱。

如2016年山东卷第12题B项: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 使天下归附, 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 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

综观选文, 核心内容在于劝说君王“诚于爱民, 果于行善” (即要施行仁政) , 对“今君欲法圣王之服, 不法其制” (“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 不效法他们的制度”) 进行了批评。选项将“重要的不是‘法其服, 居其室’”偷换成“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 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

七、文言“简答题”应对要诀

1.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初读全文, 把握大意。这一步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神, 浏览或跳读一遍, 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内容, 能读懂六七成即可。第二步细看题目, 研读字词。在这一步骤中, 需逐一落实试题涉及的词、句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第三步再读全文, 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层次上认知全文, 既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又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2.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不能一看到试题有较大难度, 就慌了手脚, 而要利用有效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就简答题而言, 比较有效的方法有:

(1) 以旨解题。对有些题目, 考生必须弄懂全文主旨。请看下面的典型语段:

(刘) 晏专用榷 (专卖) 盐法充军国之用, 以为官多则民扰, 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 自余州县, 不复置官。先是, 运关东谷入长安者, 以河流湍悍, 率一斛得八斗至者, 则为成劳, 受优赏。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 各随便宜, 造运船, 教漕卒, 江船达扬州, 汴船达河阴, 河船达渭口, 渭船达太仓, 其间缘水置仓, 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 无斗升沉覆者。晏于扬子造船, 每艘给钱千缗, 或言“所用实不及半, 虚费太多”。晏曰:“不然, 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 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今始置船场, 执事者至多, 当先使之私用无窘, 则官物坚牢矣。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 安能久行乎!”

题目:文段内容体现了刘晏怎样的“管理理念”?请简要概括。

首先要分析文段记叙了刘晏的哪些行为。综合起来看, 有“置官”“置仓”“给钱”。他的行为透露出怎样的理念呢?第一件, 刘晏是按需置官, 这不同于依人设官, 透露出民本位的思想。第二件是“缘水置仓”, 这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思想。第三件, “为永久之虑”, 是从长计议的理念。因此, 参考答案为:体现了刘晏按需置官、因地制宜、从长计议的管理理念。

(2) 以注解题。文言文阅读有时会给出一些注释, 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助, 绝不能视而不见。

高考专题——文言文阅读指导(一) 篇5

学习古代文化,以为今日之借鉴。

丰富历史知识,了解中国社会。

陶冶情操,学习做人,高尚自身。

欣赏文学美,培养高品位审美能力,摆脱庸俗。掌握古代文字、文法知识,提高阅读古代典籍的能力,古为今用。

二、文言文阅读的地位

在语文学习的 知识、阅读、写作 三大部分中,文言文阅读横跨知识与阅读两大部分,又对写作有重要影响。在高考中,古诗文阅读、鉴赏、翻译、断句、默写的赋分约占整个试卷的五分之一,与现代文(科学文、散文)阅读等值。

三、什么是浅易文言文

文言文 有 豪华版,如 《逍遥游》《文心雕龙》;有艰深版,如《进学解》《聊斋自志》。高考不考。高考文言文的难度相当于《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促织》等的难度,多为四、六考六不考

文言文学习范围有12个方面,高考只考6个方面,不考另6个方面。

六不考是——

1、时代背景。

2、作者简介。

3、文学文化常识。

4、句式。

5、写作技巧或表现手法。

6、读后感(联想体会)。

这些虽说不单设题考查,但文中常要涉及,因此不能不认真对待。还有,考题出“改换主语”,实际就是考句式。

史传文字,写人记事,故事性强,是为浅易。

六考是——

1、实词。如:策、狱、县、负、屦、蠲……

2、虚词。主要掌握:之、其、者、所、为、以、焉、而、于、夫、然、盖、诸、是、则、因。

3、词语。如:“左右以国忠反对”,“反”,是“造反了” 的意思,“对”是“回答” 的意思,不与白话文“反对”意等同。

4、专项信息辩析。如:下列句子全部为直接表现某人清廉刚直的一组是()。

5、整体文意把握。常用选择题考查,通常是三正一误,正确项可以帮助理解原文,错误项也不是完全不对。

6、标点翻译。前人对文言翻译的要求是:信(准确)达(明白)雅(有文采)。具体点儿说有六个字:从、直、增、减、释、变。

五、答题步骤要领

(1)三步阅读法

粗读原文,粗读考题,明其大概。

精读原文,精读考题,理解分析。

对照原文,回答问题,力求无误。

(2)心理调节

一遍没懂很正常

二遍多疑不要慌

三遍果断答得棒

(3)察疑解疑

可用铅笔辅助,凸显难点重点。

重视文言实词,旁及词义文常。

联系上下文意,实现各个突破。

(4)调动记忆

(5)统观全局

观全文整体,根据前后文判断。如“中外”,指的是皇宫内外。

观全题整体,可利用选项来判断。如“左藏”,指的是国家财务库房;“播越”,指的是逃亡。

文言文阅读例析

晋楚郑鄢陵之战《左传》

(上)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晋楚郑鄢陵之战(上)

《左传》

(1)五月,晋师济(渡)河。闻楚师将至,范文子欲返,曰:“我伪逃楚,可以纾忧(缓和局势)。夫合诸侯(与诸侯交战),非吾所能也,以遗能者。我若群臣辑睦(和好)以事君,多矣。”武子(栾书)曰:“不可。”

译文:(1)鲁成公十六年五月,晋国军队渡过黄河,听说楚国军队将要来到,晋中军副将范文子就想退兵了。他说:“我们算是对楚国表示退让,局势就可以缓和下来。我们没有力量与诸侯交战,还是留给有能力的人去干吧。我只希望与大家齐心为国,那就很不错了。”晋中军主将栾书反对退兵。

(2)六月,晋、楚遇于鄢陵。范文子不欲战。郤(音细)至曰:“韩之战,惠公不振旅;箕之役,先轸不返命;邲(音碧。在今郑州东。)之师,荀伯不复从(没能从原路退兵):皆晋之耻也。子亦见先君之事矣。今我避楚,又益耻也。”文子曰:“吾先君之亟(音气。多次。)战也,有故。秦狄齐楚皆强,不尽力,子孙将弱。今三强服矣;敌,楚而已。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盍释楚以为外惧乎?”

译文:六月,晋、楚两国军队在鄢陵地区相遇。范文子主张避免冲突。晋军副将郤至说:“以前在韩的战役中,惠公溃不成军;在箕的战役中,先轸不能生还祖国;在邲的战役中,荀林父败得落荒而逃。这些都是晋国的奇耻大辱。您是知道这些历史的。现在我们如再回避楚国,真是耻上加耻了!”范文子解释道:“我们前代国君的接连作战,是有缘故的。当时秦、狄、齐、楚等国都强大,要是我们不努力,子孙就站不起来。现在三国已经屈服,我们的对手只有楚国罢了。只有圣人,才能使内部外部都没有忧虑;我们不是圣人,外面太平无事,内部就会麻痹骄傲而闹出乱子来。为什么不让楚国留在一边,使我们经常保持警惕呢?”

(3)甲午,晦(月末),楚晨压晋军而陈(阵)。军吏患之,范匄(音盖)趋进,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晋、楚唯天所授,何患焉!”文子执戈逐之,曰:“国之存

亡,天也。童子何知焉!”栾书曰:“楚师轻佻,固垒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郤至曰:“楚有六间(有六个方面的缺陷),不可失也。其二卿(子重和子反)相恶(音误);王卒以旧;郑陈而不整;蛮军而不陈;陈不违晦;在陈而嚣,合而加嚣,各顾其后,莫有斗心。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

文:五月底这一天,楚军一早晨就逼近晋军,摆开阵势。晋军的军官们看见敌人占了有利形势,担心自己的队伍拉不开。文子的儿子范匄走上前说:“我们可以把营地上的水井填塞,把灶头铲平,就在自己的营盘中列成阵势,阵前留下宽敞的出路,这就行了。晋、楚两国的胜败,只看天意怎样,哪里用得着瞎担心呢!”文子听了大发脾气,拿起戈来赶他出去,骂道:“国家的存亡是靠老天爷,小孩子懂得什么!”栾书说:“楚军轻浮急躁,我们守牢了营盘等待着,不出三天他们一定会撤退的。趁他们撤退的当儿,我们全军出击,一定可以大获胜利了。” 郤至说:“不,楚军有六桩缺点,我们可别失掉大好时机啊!他们两个统帅闹别扭;楚王的亲兵都是暮气沉沉的老兵;郑国的军队勉强摆出阵势,却很不整齐;蛮人虽然组成队伍,可连阵势都不会排列;出阵开仗,不避忌月底;阵地上的士兵一味吵吵闹闹,集合的时候,就闹得越发厉害,这显然是各有打算,缺乏斗志。要知道老兵未必能征惯战,加上犯了天忌,我军一定能够战胜他们。”

(4)楚子登巢车(有瞭望台的战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太宰伯州犁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张开天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撤幕矣。”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尘土飞扬)矣。”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皆乘(音成。上车。)矣,左右执兵而下矣。”曰:“听誓也。”“战乎?”曰:“未可知也。”“乘而左右皆下矣。”曰:“战祷也。”

如何指导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 篇6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选的都是一些比较经典的名篇和美文,可读性和欣赏性也比较强。所以让学生读一点浅显的文言文,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增进文化修养很有帮助。因此指导初中生读文言文,首先要让他们明确三项主要任务:一是能正确朗读、背诵课文中的文言名篇;二是掌握一定数量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三是从课文中了解一些我国古代的社会情况、文化知识。其次,就是指导初中学生文言文的阅读。 我通过多年的实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在初中文言文阅读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学习。

一、 自主学习

1、先将要学习的文言文先通读一遍,用笔勾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然后结合课文

注释和查阅古汉语类工具书,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拿下”,做到即能认又会写;对于有些熟字读音特殊的,就必须读准。如,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中的“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第一句中的“食”读shí,第二句中的两个“食”确读sì.

2、在完成先自读,先识字之后,接着就是朗读课文并正音、断句。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环滁皆山也”应断句为“环滁/皆山也”,“环”是“环绕”的意思,“滁”是“滁州”的意思,总的意思是“环绕滁州都是山”;如断句为“环/滁皆山也”,意思就变为“环绕滁皆山”了。因此朗读课文中的正音、断句,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并且朗读课文时还要做到高声朗读。对培养学生文言语感,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再结合注释看课文,能看懂多少算多少。

二、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词”

1、实词。有些文言实词字面就很生僻,罕见的只好“识一个,记一个”,逐渐积累;而有许多文言实词,字面虽熟,在语句中只好取“古义”,有的在用法上又有特殊的规矩,这样的词须单独掌握。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的今义是“男子的配偶”,古义是“妻子和兒女”;“绝境”的今义是“困境”,古义是“与世隔绝”。

2、虚词。所学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数量并不多,在学习过程中多留意多体会,基本上都能把握;而有些虚词又有多种的用法,就要掌握一定的判定方法才能把握。如“之”就有多种用法,有时候还是实词。

以上“两词”的确认一定得遵循语句大意:关键词语的确认,又是正确理解句意的保障,二者之间互为作用。如《陈涉世家》的“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等”是关键词,不理解它的意义,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就体会不出来。所以学习文言文时,随时积累,注意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对比辨析,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

三、练习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僻的文言词语和“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一定要译成相应的现代汉语。

2、有些虚词只起到参与“造句”的作用,不能牵强“对译”;有些虚词古今相通,可以保留在翻译后的语句中。如“人之初”中的“之”是助词,不译;再如“学以致用”,“以”字也不译。

3、如有“成分省略”,译文要将省略的成分填补在恰当的位置上。

4、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因此,在翻译时可能要对原句某些词语的顺序作必要的调换。

如:《史记.》中的《陈涉世家》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亡,逃跑;等,同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这句话中“亡”字不能理解为“死亡”,陈胜、吴广等人去戍边,天将大雨,无法前行。他们面临几条道路,“亡”,如果解释成“死亡”就讲不通。“亡”是指逃跑,“亡羊补牢”的“亡”也是这个意思。逃跑是死,“举大计”亦死。举大计就是造反。“等死”,“等”不是指等待,应该理解为“同样”。逃跑是死,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国可乎”,为国而死有什么不可呢?陈胜、吴广为国而死,就是举大计,要推翻这个腐朽的王朝,这样死才有价值。

联系全文来看,“等死”非常关键。所以应该这样读: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所以在翻译中进一步解决字词关、语意关、语序关,把翻译当成一种训练。虽然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不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目的,它只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增进文言语感的一种训练方式。翻译可以全面集中地训练对实词意义的确认,对虚词功能的把握,对句子语气的理解,对句中词语结合、点段的认识,但是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名句,把握文中的修辞手法以及背诵课文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中文言文学习指导 篇7

一、激趣促学

《大纲》要求我们“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授课之初, 用导语和问题激趣,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比如,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 激趣尤为重要。我是这样导入的:“生活中, 人们免不了为自己要劝说别人, 或受人托付去劝人。如何措辞, 才能实现预期呢?古代就有这样一位先贤, 为我们做出了示范。学完这篇课文, 总结规劝的技巧, 就能发展自己的交际水平, 提高办事能力。”这样大多数学生就进入情境了。又如, 教学《过秦论》时, 教师可以从解题入手:“‘过’字怎么解释?秦国有什么过错?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然后, 教师再介绍贾谊简况以及文章背景, 就能使学生基本进入预设的情境了。再如, 教学《鸿门宴》时, 教师可从四面楚歌、破釜沉舟说起, 介绍刘邦的《大风歌》, 再设问:“谁设宴会?谁是客人?宴会中有哪些波折?结果怎样?”这样点拨之后, 学生的阅读目标就明确了。此外, 教师讲授时也要时时激趣, 结束授课时仍需提示, 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 扩大视野。

二、多读多背

多读多背, 是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和经验。由于文言文语言形式的运用环境已经不存在, 所以培养语感特别重要。教师的范读, 会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感情和内容。教师要苦练朗读能力, 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 还需读出文章中的情感。听完范读, 学生应基本感知课本, 为下步研读打下了基础。然后, 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朗读, 可采取分组、分段的形式进行。在疏通文本时, 教师还可以局部朗读。多次朗读后, 学生对课文的重点字、词、句就会强化记忆, 内容和情感就能准确把握。对于背诵, 教师一定要落实检查, 可采取抽查、互查等形式。教师应提倡多背, 因为背诵一定量的课文后, 就能使学生增强语感, 消除畏惧心理, 快速提高阅读水平, 为写作积累素材。

三、注重积累

没有基础知识的积累就无从说能力。文言文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积累。

1. 积累实词。

尤其是一词多义, 要多练习, 勤归纳;古今异义的词要结合语境, 多次提问, 加深记忆;词类活用现象, 不要讲解太多, 要注意灵活运用。

2. 积累虚词。

掌握常见的十八个虚词就够了。高一教师要多讲一些并帮学生总结, 以后只要提示归纳即可。

3. 积累通假字。

要求学生见一个记一个。

4. 积累句式。

文言一般句式, 如疑问句、判断句、被动句标志明显。对于典型例句的结构标志, 教师要讲清楚, 要反复强调。特殊句式比较有难度, 因此, 选例要典型, 掌握课本中基本的例句就可以了。再遇到积累相同的句式, 要及时归纳总结, 分析规律。

5. 积累表现手法。

这一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本选文多为名篇, 艺术手法可圈可点。如多种表达方式:《鸿门宴》中的记叙、《兰亭集序》中的先叙后议、《阿房宫赋》中的先记叙描写后抒情议论等。又如, 多种表现技巧:《劝学》中的比喻、《师说》中的对比、《琵琶行》中的烘托、《游褒禅山记》中的借事说理等等。一课一得, 日积月累, 一定会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产生作用。

以上知识的积累, 应该就每篇课文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教师要让学生锲而不舍, 积少成多, 并进行及时检查。而且, 每学一篇文章, 都要有明确的任务, 并把积累的知识制成学案下发, 限期完成检查。学完一单元, 进行一次测验, 学案和试卷要装订成册, 以备复习之用。

文言文教学应注重教师指导 篇8

一、指导学生认识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有人或许要问, 讲解这个有必要吗?我认为这点必须要强调, 特别是初中生, 他们在小学没有学过多少文言文, 即使读过一些古诗词, 但对文言文认识还不具体, 或许还会认为学习古人的东西没有用。因此, 学生在学习上就缺少动力和兴趣, 所以教学文言文之前, 教师必须介绍文言文学习的意义及重要性,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 文言文学习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人类的文化不仅在人类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中体现, 更主要是借助人类的文字记录下来。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记录体, 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记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文言文中有着深厚的蕴涵。我们要想真正学习理解古文化, 你不能返回到过去, 到当时社会中去感受, 所以只能更多地研究记录他们的文字, 去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 文言文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言文具有简练的语言、和谐的韵律、精巧的结构等独特的特点。我们阅读文言文不仅要学习文言词汇, 体会作者特定历史时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更要感受到古汉语独特而深厚的表现力, 学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扎扎实实地提高我们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 文言文学习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初中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 大多是对古人高尚节操和人格品质的书写和赞扬, 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思想教育, 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指导学生学习必要的古汉语知识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诵读法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基本方法。的确, 学习文言文离不开诵读, 那么文言文是不是初中生多读就能理解了呢?值得怀疑。况且, 现在就初中生的学业负担来看, 学生是否有空多读, 是否有兴趣多读呢?再从教学有效性来看, 学生对一个词, 或一个句子读十几遍才能读懂, 与教师讲解一下就能领悟了, 哪种学习效率更高呢?甚至有些地方没有教师的指导, 学生就根本无法理解。可见, 教师必须作必要的指导。

(一) 适时点拨古汉语汉字知识

学生要读懂一篇文言文, 就必须具备一些古汉语字词的积累, 这是阅读文言文的前提。比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理解“持汤沃灌”这句时, 要向学生讲解“汤”字的古今义差别。古义是指热水, 而今义是煮东西的汁液, 如按今义解释, 这句就解释成“用煮东西的汁液浇洗 (脚) ”, 很显然不符合情理。另外, 古汉语中有很多通假字也必须向学生讲清楚。如《陈涉世家》中“被坚执锐”中“被”同“披”, 如果教师不适当指导, 那学生就无法理解。再如本文的“为天下唱”中的“唱”同“倡”, 倡导的意思。如果不了解通假字, 根据字面去理解成“为天下唱歌”, 就会闹笑话了。另外, 文言文一词多义等现象多应该给学生做适当的讲解。所以教师只有把这些古汉语汉字知识讲清楚, 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地阅读理解文言文。

(二) 适当补充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汉语的语法知识很复杂, 根据新课标要求, 现在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可以淡化, 不做系统讲解。但我认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文言文, 能自主地理解文言文, 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介绍一些语法知识。如对文言文中“之、而、其”等常见虚词的用法, 数词与名词的直接组合, 词类的合用与词性的变化等语法知识做适当讲解, 帮助学生提高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句法上对一些特殊句式, 如《陋室铭》中宾语前置的句子“何陋之有”, 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就可以向学生讲讲宾语前置句的特点, 让学生明白这样翻译的原因。再如《桃花源记》中“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具答之”。这句话要向学生讲清楚这是主语的省略, 翻译时要思考主语是谁, 并要加上主语。此外还有一些判断句、被动句, 等等, 教师都应该结合具体语句讲解一下它们的特点, 学生只要懂得古汉语一些语法、句法的特点, 阅读文言文就不那么困难了。

三、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古代文化博大精深, 学生是永远学不完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师就必须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 文中一词多义现象较多, 如“孰”、“朝”、“私”、“之”等, 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分类归纳该词的几种用法, 分类识记, 以防混淆。日积月累下来, 学生所掌握的文言知识就更系统, 更有条理性, 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产生联想迁移,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七年级文言文学习入门指导 篇9

一、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文言文, 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同学们看过的影视剧《聊斋志异》、《水浒传》、《西游记》等等, 激发他们读原文的热情, 尤其从激发他们读浅易白话小说《西游记》开始逐步深入, 再学习一些较为简短易懂的寓言故事, 如《自相矛盾》等, 然后引入课文, 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文言文的美, 在潜移默化里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 把文言文学习变为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行为。

二、抓好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1. 文言文的预习

利用好课本注释、工具书通读课文。课文中任何一篇文言文都有注释, 它好比拐杖, 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门径。阅读文言文时要借助注释, 了解课文出处、写作背景、文化常识、与课文有关的作者经历, 识记注释中的字词的音、形、义。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必须养成利用工具书的习惯。使用工具书, 对于学习文言文来说, 有着特殊重要性。比如《郑人买履》中的“度”, 在文中有两个读音, 一处读duó (先自度其足) , 一处读dù (吾忘持度) , 还可以适当让学生参看类似文章, 作为补充, 然后通读全文, 力争上课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粗知大意, 将不理解的字句标示出来, 上课时间再认真探究。

2. 文言文的讲解

教师要力戒串讲全文的传统教学方式, 要相信学生, 要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己先翻译, 教师只做一些难点的点拨。第一步, 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培养语感。第二步, 学生试译。可让学生试译不同段落。第三步, 教师疏通文义, 对一些常见文言实词、虚词中古今不同的读音、词义, 通假字,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等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比较、总结。第四步, 在通读、熟读全文后感知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课文主题。教师要提倡学生各抒己见, 不受拘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文言文的巩固

将所学文言文反复朗读, 达到熟练背诵的程度, 是巩固所学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课本上所选文言课文大多都篇幅短小, 有音韵美和节奏感, 只有多朗读才能体会到文章的妙处。古人有“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之说, 对文言文的复习巩固, 再形象不过了。

4. 文言文阅读的拓展

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文言作品, 不求他们能读懂多少, 而是要求广泛阅读, 在大量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假期给学生布置《水浒传》、《西游记》及自己感兴趣的文言作品如《论语》、《聊斋志异》等等去读, 并适当作一些读书笔记, 写一些心得,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鉴赏能力。

以上所述, 并非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条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而仅仅以此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希望引发同仁用更为科学更具操作性的阅读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文言文阅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文言文教学中应重视诵读指导 篇10

一、文言诵读要和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

1、结合正字正音读准字音

把字音读准确, 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 (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等) , 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 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因此, 一篇文言文,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 或全班齐读, 或个别朗读, 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问题, 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并熟读。

2、结合辨词析句读清句读

诵读要以所学材料的初步理解为基础, 而理解的前提则是读清句读。句读也就是断句, 句读知与不知, 直接影响着词义句意的理解。只有读清了句读, 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同时通过反复诵读, 利用文言构词造句的特点以及语音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诵读要诀来深化词义句意的理解辨析。

3、结合层次疏理读通思路

学习文言文只有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层次, 才能很好地理解全文的内容;而疏理文章层次也是一种重要的文言阅读能力, 要提高这种能力, 除了要学习一些文言文行文的篇章知识之外, 更重要的则是诵读, 从语气和语意中去探寻文章内容的走向和作者行文的匠心, 把握文章的脉络。

4、结合文意理解读出感情

语言作为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 声读出来总是带有语气的, 词语的色彩、句子的构造、修辞手法的运用、行文节奏的起伏、感情气势的跌宕, 都和文章的内容、语气的表达密切相关;而诵读正是对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地声韵表达, 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体察文章的语气, 理解文意, 进而来揣摩、体会字面之后的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结合语言鉴赏读出特色

文言文的一些语言规律, 如音韵的铿锵、语调的抑扬、语言的含蓄、句式的整散等, 大都是宜于“意会”而不宜于“言传”的。而意会既不能只靠眼睛看, 也无法从老师的精分细析中获得太多的领悟, 最终还是反复吟诵, 在吟诵中去琢磨、去感知、去体察、去心领神会。

二、文言诵读要加强读法指导

读而不得法, 事倍功半;读而得法, 事半功倍。我们的学生往往只知道一味地埋头苦读, 不求甚解, 尽管读得口干舌燥, 但结果仍然是“过目皆忘”。这就需要我们为师者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少作一些空洞无物的“课文分析”, 多一点实质性的能让学生受用不尽的读书方法指导。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良好的方法更能为学者清除道路。”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性探索, 我们基本上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读背方法。它由六个环节 (也是六种诵读方法) 构成:

1、朗读法:

文言课文必须要开口朗读。要按照普通话的标准读准字音, 尤其是一些生僻字、异读字要特别注意, 同时还要学会根据课文内容和作者感情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低长短的朗读训练, 以至慢慢地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2、指读法:

要求非常严格, 决不允许错字、漏字、窜句、换句, 因此在读书时必须小心谨慎, 一字一句去读、去记忆。因此, 我们在读书时则可采取指读法, 一般是左手按书, 右手指字, 逐字逐行地进行诵读, 这样既有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 加深对文字的印象, 又有利于对文句意义的感知和理解。

3、默读法:

也称研读法。文言文诵读的关键是领会课文的内容和字词句的准确意义, 如果对字词句不求甚解或对课文整体理解模糊, 那么诵背起来就会感觉费力, 不管读多少遍都没有多少印象, 并且对课文的内容还是一知半解。因此在朗读一两遍、指读一遍之后, 静下心来, 默默地研读一两遍, 研读的主要目的是结合注释和课堂笔记弄清字句意义、疏通全文大意、把握结构安排, 为背诵全文奠定记忆的框架基础。

4、挑读法:

有些篇目的部分段落意思晦涩难懂, 读音呕哑嘲哳, 句子结构散乱无序, 与现代汉语的理解差距较大, 这种句段诵读起来就觉得非常吃力, 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此段意的理解, 另一方面则要把它单独挑出来反复地读, 利用它与上下文的联系, 独创一些适合与自己个性的“歪门邪道”法 (如谐音、幽默、硬套等) 来强化理解。

5、背读法:

在朗读、指读、默读之后, 对全文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重点句段所在位置应该有一个大体的印象, 然后要尝试着去背诵, 第一遍肯定难得完整地背诵出来, 但不要紧, 边背边翻书, 边检查自己容易忘却的地方, 再来一次指读和默读。这样反复一两次就不会有多大问题了。

6、查读法:

当我们感觉到一篇课文基本上能够比较流利地背诵时, 不要忙于给自己下结论, 认为自己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其实人的记忆思维中还夹杂着一条遗忘曲线, 它随着记忆的不断补充强化而不断隐退消淡, 但同样它也随着记忆的不断淡化流失而不断突出明显。因此, 我们在背诵之后的一段日子里还要不定期地检查自己的背诵结果, 对遗忘的部分要及时补上加强, 直到这篇课文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里。一般来说, 时间越近, 间读的间隔就短一些, 次数就相应地多一些;时间越久, 间读的间隔就稍长一些, 次数就响应地少一些。

当然, 诵读教学并非文言文教学中的唯一模式, 但无疑是文言文教学的独特优势。清代名臣曾国藩就说过, 名诗美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 非密咏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 使其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 下笔时必有句读凑赴腕下, 自觉琅琅可诵矣。”因此, 重视文言文诵读指导, 尤其是诵读方法的指导, 无疑可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广播电视设施下一篇:高中物理教学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