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

2024-06-20

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精选十篇)

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 篇1

一、由经营风险所引发

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存在问题而给企业财务经营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来源于企业外部和内部的诸多因素的影响,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引起企业的利润或利润率的高低变化, 从而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最终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 由日常经营管理不当引发

1、生产方面的风险

(1) 生产供应不稳定。由于原材料供应地的政治、经济等情况变化, 运输路线改变, 原材料价格变动, 新材料、新设备的出现等而带来的供应方面的风险。

(2) 生产组织管理不当。由于产品方向不对头, 产品更新时期掌握不好.生产质量不合格,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实验不成功, 生产计划、组织不合理等因素, 都会带来生产方面的风险。

2、销售方面的风险

由于出现新的竞争对手, 消费者爱好发生变化, 销售决策失误, 产品广告推销不力以及客户信用评价不准确等带来销售方面的风险。

(二) 由战略管理不当引发

1、投资时机把握不准, 资本支出计划不切实际

有些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 就是因为投资的时机不对。这些企业在本行业赚钱, 就想继续扩大规模而在扩充计划上, 对市场的预侧又过于乐观、把过去的成长率当成未来的市场成长率, 夸大新项目的盈利能力, 却忽略了产品是否己到生命周期的饱和期。然而, 企业的设备等固定资产已经扩充了, 怎么办呢?只好孤注一掷和同行大打价格战, 结果可能是自己先倒下。

2、投资方向失误

有些企业本身行业作得很好, 赚了钱后就想投资搞多种经营。名日:“东方不亮, 西方亮”, 其结果是由于经营战略没作好, 而盲目投资了其他行业。隔行如隔山, 当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后, 很容易造成投资失败, 使原来本身行业的利润也跟着赔光, 引发财务危机。

3、内部组织管理不善

有些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经营, 组织变得非常庞大, 就开始出现了目标不明确, 责任不清, 人浮于事的现象, 缺乏一套科学的、具体的管理体系。表现为企业效率低下、资产帐、物不清, 财务管理部门无法提供准确的财务报告。企业的优势和资源因管理不善而逐步消失, 从而造成财务困难, 引发财务危机。

4、战略管理失误, 造成经营亏损

有些企业由于战略管理失误, 引起经营方面的亏损。如果企业只是短期亏损, 只要亏损额少于折旧等非付现成本, 未必导致债务偿付困难, 但如果持续亏损, 将造成企业净资产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 大大削弱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 进而导致企业不能到期偿还债务。如果亏损严重到资不抵债的地步, 也就是狭义上所指的财务失败, 将意味着偿付能力丧失, 很可能走上倒闭破产的不归路。

(三) 由其他因素引发

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发生通货膨胀, 自然气候恶化, 国家税收政策调整, 以及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方面的因素, 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正常的经济活动。一旦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突然发生变化, 重大政策调整, 各种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性意外事件发生, 企业就可能因为业务萎缩、资产缩水或重大财产损失而陷入财务困境。在亚洲金融危机中, 一些企业采取股票抵押贷款, 股票价格下跌, 使抵押品价值严重缩水陷入财务危机。

二、由财务风险所引发

企业的财务活动过程中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它包括筹资、投资、资金回收、收益分配四个有机联系的环节, 在各活动环节中都有可能产生风险, 称之为企业的财务风险。具体包括企业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运作风险、收益分配风险。

(一) 长、短期资金使用分配不当。主要是短期资金大量挪作长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 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深刻了解企业理财的技巧。

(2) 企业无法取得长期资金, 只好挪用短期资金。一般而言, 长期资金的取得较为困难, 尤其是向银行申请中长期贷款, 银行都会要求企业提出详尽的资金计划, 包括现金流量表、还款计划书等, 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由于缺乏这种能力, 所以, 只好把设备抵押, 获得短期资金, 挪作长期资金使用。

(3) 资产没有保持适当的流动性。主要是固定资产的投资太大, 流动资产所占的比例偏低。

(二) 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其相应的财务结构发生错位

一般来说, 负债比例较高的财务结构, 适合生产经营周期短、资金回流速度快的经营类型的企业。快速的经营周转为企业创造的利润, 将大大超过其负债成本, 尤其在央行多次降息以后, 此时财务杠杆效益非常明显, 负债经营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盈利, 还为企业的扩张发展、提升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提供了有力的财务保障。而以权益资金为主的财务结构, 则适合那些正处于投资阶段, 资金回笼尚待时日, 丰厚的项日利润将在中、长期以后实现的经营当中。

(三) 零负债使企业成为孤军

国内企业大多数规模不大, 资金都不充裕, 依靠企业自有资本的力量, 而不借助外在的金融或资本的支持, 最后, 可能因为资金实力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而失败。因此, 摸视负债经营, 就等于企业放弃了资本外援这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只要企业掌握灵活运用危机管理这个有力武器, 加强对其内外环境的检测和研究, 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对外适应能力, 就能应付随时出现的危机。衷心地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对企业的财务危机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以使企业保持高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 篇2

一个企业如果处于产销脱节、销售额和销售利润明显下降,应收账款大幅增长,产品库存迅速上升,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其现有到期债务的状况,或者企业现有负债总额超过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净资产出现负数,则企业面临财务危机。

导致企业形成危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企业产品销售价格的升降,生产资料价格的稳定性、企业对产品销售价格的调整能力、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化、企业固定成本总额的高低以及经营者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等,这些影响因素可能是因财务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消费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政策的调整、国际经济的影响以及竞争对手等非财务因素变化引起的,但无论如何,大量的非财务性质的企业危机往往都是以财务危机的面目出现的,财务危机是企业危机中最显著、最综合的表现。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为防止企业偏离正常经营轨道而建立的报警和控制系统,它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利用数据化管理方式,通过对各种财务分析数据资料的分析,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财务危机及早警示,对潜在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企业因财务危机而导致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宣告破产的例子屡见不鲜,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对企业及相关利益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既可能是企业经营决策失误,也可能是管理失控,还可能是外部环境恶化等等,但任何财务危机都有一个由初显到加剧乃至不断恶化的过程。设立和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可对财务运营过程进行监控、预测,及早发现财务危机信号,在其萌芽阶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避免情况恶化造成更大的损失。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关心的是如何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建立,能够帮助有效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全面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正确的决策,优化国有资源配置。证券监管部门通过建立一套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立相应的风险提示制度,对监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判断,使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企业可以采用财务报表指标分析法、单变量模型分析法、多变量模型分析法、根据经验主管判断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财务状况进行诊断,是否存在财务危机,以及危机的程度。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局限性。对企业而言,在实际运用时,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地域、行业等诸多因素的差异,选择适合企业特点,并能满足自身经营和财务管理需要的方法和模型,才能达到动态监测、及早防范、有效阻止及避免财务危机发生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

对于企业来说,绝大多数财务危机都是可以预测的,而且都有一个从潜伏到爆发、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财务危机预警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监测、识别、报警以及预控。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监控的范围主要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现金流量情况、资本结构以及成长能力等方面。

为使危机预警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预警组织机构,其日常工作可由企业现有的某些职能部门承担,如财务部门、企管、企划部门;建立信息收集和传递机制,只有对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才能抓住每一个相关的财务危机征兆,

高效的预警分析机制是关键,通过预警分析可以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分析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财务风险上,有重点的分析其成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在财务危机原因分析清楚后,应立即启动处理机制,制定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尽可能减少财务危机带来的损失。

国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构建,除了应有理论上的科学性、现实的可操作性、完善的制度体系、严密的制约机制、严格的风险监控、高效的事后核查外,还必须符合国有企业的特点,要考虑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完整性、针对性、周期性、社会性以及控制流程。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根据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今后国有企业可能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核心领域和必须由公共财政负担的公益事业领域,存在国有独资企业;二是在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存在国有控股企业;三是涉及到有优势的、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可以优进劣退。因此,国有企业不是一种一般的企业组织形式,不能用一般企业的规则来规范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在考虑到企业一般适用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国有企业的特点。

由于国有企业承担了除一般企业具有的纯市场竞争功能外,还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因此国有企业危机预警系统设计,一定要力求完整,要力争做到“两个结合”。一是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既要考虑资产、负债、现金、利润等定量指标,又要考虑企业的市场份额、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因素。二是要做到表内和表外相结合,既要选择到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报酬率等财务报表中反映的指标,也要考虑企业从事委托理财、期货股票、担保抵押等表外指标。 要从横向和纵向把握好几个控制的关键点。横向要针对国有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即主要把握好投资、筹资、应收账款、内部担保抵押、关联交易等日常经营管理行为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纵向针对财务管理中的信息反映、预测、决策和控制整个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这样才能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控制。

不同类型的企业对财务状况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对于投资类企业,重点应关注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和盈利能力,可主要选择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类、资产保值增率等指标;对于贸易类企业应重点关注企业的营运能力,或选择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对于生产类企业,重点应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企业的现金流,可主要选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

国有企业同样存在生命周期,不同时期财务状况和财务指标有着不同的特征。如企业在初创期,企业现金短缺、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较低是常见现象,不能就此轻易地判断企业的失败。而在企业的成熟期,企业本应现金充沛,负债减少,而企业此时如果出现了现金的问题,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了。同样在企业的衰退期,报表中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都开始下降,有的甚至逐渐转为负数。

不仅考虑到国有企业本身的管理,还要考虑到国有资本出资人财务监督管理,要与国有资本出资人对企业的财务监督相结合。各级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组建后,必须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监督,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并不是要取而代之,而是要将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作为财务监督的有益补充,使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有机地融入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之中,实现国有资产出资人、企业之间的“双向预警”。

企业财务危机的识别与防范 篇3

【关键词】财务危机;识别;防范措施

1.财务危机的含义

财务危机是指由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而产生的,即将危及企业生存的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的财务危机都有一个逐步显现,不断恶化的过程。财务管理者应当对企业的财务运营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建立财务危机的警报系统,及早发现财务危机,预防或避免可能发生的失败。通常有两种确定企业处于财务危机的方法:一是破产法对破产的定义,即企业严重亏损,不能支付到期债务作为界定财务危机的标志;二是证券交易所对于财务危机的定义,一般以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特别是因为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作为界定财务危机的标志,也就是说,如果某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了,那么说明该公司已经陷入财务危机。

2.企业财务危机的危害

财务危机给企业带个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一是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由于企业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占用居高不下,加之由此而带来的资金占用费和银行贷款利息逐年滚动上升,造成恶性循环,致使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生产经营严重受阻;二是打乱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由于发生财务危机时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将以危机为重,陷入一片混乱,致使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决策,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连续性;三是挫伤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由于企业负债经营,效益严重滑坡,直接影响到职工的经济收入,因此会挫伤职工的生產积极性;四是降低企业的竞争能力,制约企业的发展后劲。由于企业效益不实,流动资金长期挂账无法周转,致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必要的经济实力和承受能力,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难以取胜。同时,由于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前,出现潜亏挂账,虚盈实亏,甚至由于产生亏损无法形成积累,因此,也就无力进行更新改造或扩大生产规模。

3.企业财务危机的识别征兆

尽管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都有一定的过程、濒临财务危机时会有一些明显的征兆,但由于关注角度不全面或专业知识缺乏,有时会难以准确地判断出企业是否发生了财务危机。

3.1审计报告类型异常

随着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实施,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更加谨慎,无故更换注册会计师,或者审计报告提出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财务报告可能粉饰过度,存在财务危机隐患。

3.2财务结构不断恶化

这是财务危机发生的显著征兆。他比较突出地表现为企业资本性投资膨胀,营运资金供应困难,负债比例过高,偿债能力持续减弱;风险投资超过应有限度,投资回报日趋下降;费用性支出超常增长,企业积累能力迅速减弱等。财务结构恶化,容易导致财务经营崩溃,由财务危机导致经营危机。研究财务结构,主要通过财务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等财务指标的分析,认真研究其发展变化规律。不断寻找影响财务结构变化的蛛丝马迹,力求做到有备无患。

3.3财务管理秩序混乱

中国部分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财务管理基础脆弱,没有科学的财务经营机制;无限投资,回报率却极低;资产管理漏洞百出,企业浪费严重,盈利分配失衡,企业积累水平过低。致使财务管理秩序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间接导致财务危机的发生。

3.4经营效益明显下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销售量、销售额下滑;二是销售额提高但是净利润未增,这一般是财务危机来临的明显征兆。我们都知道企业竞争中打价格战、回扣战以增加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但往往对利益关注不够,这样反而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竞争,而且会使企业陷入绝境;三是企业连续多年经营亏损,吞蚀自有资产,导致财务危机的爆发。

3.5受关联企业倒闭的牵连

企业中的母子公司、企业间的相互合作虽可以壮大公司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他们这些关联企业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风险,在大的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这些关联企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应付不期而遇的各种风险,防范关联企业的倒闭而造成的财务危机。

4.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

4.1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财务行为

理顺财务关系,以企业为主体,合理合法处理企业内外的财务关系。规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主要应健全和完善以下一些内容:明确内部财务管理的方法、任务和目标,以及国家颁布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资本金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产品销售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利润分配管理制度、财务分析和考核管理制度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保证财务的正常活动。

4.2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要避免理财失误,预防财务危机的发生,就必须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一是加强日常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合理运用;二是制定翔实的财务计划,通过计划将企业可能面临的不确定因素确定下来,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机制,以减少未来风险的影响,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三是重视融资管理,健全财务结构,维持资金来源的连续性,降低资金成本;四是规范投资行为,选择最佳投资方案,提高企业产品竞争能力、创利能力。

4.3建立财务危机防范机制

危机防范主要是在危机尚未发生之前,未雨绸缪,事前对企业的资本经营活动进行战略设计,制定一套乃至几套防范危机的方案,应用财务的预警指标,变被动为主动,防患于未然,对企业举债、用债、偿债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进行预测,定期检查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以便对危机进行预控,尽量避免危机发生。

4.4加强对危机的控制

在企业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财务危机的时候,企业通过一定的方法化解当前面临的危机。如处理不良债权,加快回收应收账款;削价处理库存商品;出租或出售闲置的固定资产;收回对外投资;严格控制营业费用等。

4.5正确把握负债经营的度是防止财务危机的关键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负债规模和偿债能力,考虑负债经营的度是企业防止发生财务危机的关键。企业财务部门在把握负债度上,首先,要注意负债经营的临界点,在达到临界点之前,加大负债将会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效益,一旦超过临界点,加大负债将会成为财务危机的前兆;其次,要注重筹资结构,按筹资方式不同可将筹资划分为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这一环节上要对两者安排合适的比例,负债水平要适当,不能超过自身承受能力;再次,要合理安排债务偿还的时间和额度,力求债务偿还平稳,防止还款过于集中,造成无法支付到期债务。

5.结论

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给很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这就是构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财务一定要有效的强化和化解财务危机,建立健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不利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制定多套防范危机的方案,尽量避免危机发生。任何只顾获取单纯的企业经济利益,无视财务风险和预防的做法都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大失误,最终将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赵国忠.上市公司财务困难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

[2]施军.浅谈企业财务危机管理[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9).

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 篇4

一、财务危机的概念及危害

财务危机又称财务困境, 是指企业因财务运作不善而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动态过程。财务危机不仅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形象伤害, 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企业倒闭。

二、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混乱。企业由于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混乱, 出现违法违纪事件、会计反映不实、费用支出失控、经济效益低下、财产物资严重损失等经济现象。这种状态积累到一定程度, 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和企业的彻底失败。

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 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中国企业财务结构上, 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负债结构上, 长期负债较少, 短期负债过多, 过度的负债会削弱企业的支付能力。当企业出现支付危机时, 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 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

投资缺乏科学性。一方面由于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 盲目投资, 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 从而财务危机不断。另一方面是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 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 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 投资无法按期收回, 形成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 加大财务风险。

商业信用过度使用。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 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 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 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 盲目赊销, 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一旦信用链上的某一环节出现故障, 资金链断裂, 企业将会发生支付危机和偿债危机。

三、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

(一) 加强危机的管理

1、加强对危机的教育, 使企业全体员

机的控制。危机出现时, 不胆怯、不畏缩, 迎难而上, 同心协力, 摆脱困境、克服危机。

2、加强对危机的防范。

在危机尚未发生之前, 未雨绸缪, 事先对企业的资本经营活动进行战略设计, 制定防范危机方案, 以便对危机进行预控。在财务管理上, 应用财务预警指标对企业举债、用债、偿债过程中所涉及的环节、因素进行预测分析, 充分估计各种不利因素可能引发危机的程度, 以便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3、加强对危机的控制和处理。加强财务危机的管理, 除了加强会计核算, 进行财务预警分析, 健全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外, 必须建立健全一套既符合国家监控要求, 又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财务危机管理机制, 特别是建立健全一套企业财务危机应急管理系统。在危机发生时, 通过设立的危机控制机构和人员, 制定周密的危机应急处理方案, 按照既定的程序, 以迅速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及时控制和扭转被动的财务局面, 使企业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危机损失。

(二) 制定和实施应急行动方案

制定和实施应急行动方案是危机指挥中心进行危机应急管理的重点。目的是降低现金需求, 谋求资金来源最大化。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迅速制定处理方案, 控制和扭转财务被动局面。

1、债务展期与债务和解。债务展期是与债权人洽商推迟到期债务要求付款的日期;债务和解是债权人自愿同意减少债务人的债务, 包括同意减少债务人偿还的本金数额, 或同意降低利息率, 或将一部分债权转化为股权, 或将上述几种选择混合使用。债务展期与债务和解在企业发生财务困境时能为企业赢得时间, 进行财务调整, 操作起来也方便简捷。当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 首先应该想到的应该是债务展期与债务和解。此外, 利用商业信用, 争取供应商继续进行信用融资, 如以储代购, 缓解周转资金占用;以销货的百分比偿还应付账款;以退货抵消部分应付账款;签订新的定货合同抵消债务等也是实践中常用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2、资产变现。

正常情况下, 企业通过资产运作, 利用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流量偿付到期债务。而通过变卖某些资产偿付到期债务也是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的一条途径。处分不良债权, 加速回收应收账款;处分存货, 包括制成品、原料、零部件;处分闲置资产、无效资产, 出租、出售无用资产;减少固定资产投资或收回对外投资。

3、与企业出资者协商增资的可能性, 增加企业可运用的资金, 共渡难关。

4、促进销售增长, 提高收现比例, 减短赊销期, 使收入期限短于支出期限, 应付资金不足的局面。

5、压缩企业内部费用开支。

控制原材料进货, 用多少, 买多少, 维持最低需要量。

6、裁减冗员。

参考文献

[1]、顾晓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财经论丛, 2006 (7) .

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 篇5

本文在对比分析了各种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并作了实证分析.

作 者:高艳青 栾甫贵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22 刊 名:经济问题探索  PKU CSSCI英文刊名:INQUIRY INTO ECONOMIC PROBLEMS 年,卷(期): “”(1) 分类号: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财务危机预警  

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相关探究 篇6

【关键词】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经营风险

企业财务预警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被提出来,国内外的相关学者围绕着企业财务预警开展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大部分都是将上市公司作为研究的样本,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财务预警体系模型,使财务预警能够融入到企业制度建设与创新中来。由此,将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当作目标,在企业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中融入财务预警能够使我国现代化企业走出特色化的经营道路。

一、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设计

1.企业财务预警体系设计目标导向与“刚性约束”

(1)构建出企业财务预警体系设计目标导向

企业财务预警管理是围绕着固定目标开展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指使用现代化的财务预警方法、技术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监测与评价,使企业以及与企业相关的部门或者机构能够真实的了解财务危机信息,进而提出治理方法,增强企业对抗财务危机的能力。具体方法有:及时对企业内部、外部的财务变化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加强对变动信息的了解、分析,不断从众多的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波动性变化或者是错误的信息进行监测,并提出正确的应对策略。

为了确保企业财务管理能够更好的结合上述目标开展,可以对设计目标进行确定,将目标总结为:在总结相关管理经验现状以后,构建出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预警体系,使体系建设与财务预警目标之间能够相互作用。

(2)企业财务预警体系设计的刚性约束

财务预警必须体现出预测性。企业财务预警要具有最基本的企业未来价值的预测能力,就是指能够依据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总结与分析相关数据资料以后,分析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光依靠企业过去以及当前的经营成果做出的随意性的评价。为此,财务预警体系设计具有前瞻性是最基本的,只有具备这种前瞻性才能真正发挥预警功能,企业才能依据这些内容制定出发展策略,成功规避财务危机。

动态性。财务预警系统的设计不仅要能够具有预测能力,还要具备企业经营趋势的分析能力。具体就是指将企业过去的发展情况与未来的发展情况联系到一起,使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连成一个动态的整体,分析过去、掌握未来,实现预警的动态串联效果,使静态风险成功转移。

2.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理论框架构建

(1)做好预警体系构成要素的识别

财务预警信息收集、传递、共享是企业财务预警工作开展的最基本内容,能否将收集到的信息提炼准确、具体是决定财务预警体系高效运行的关键。企业财务预警管理信息分为外部信息监测与内部管理信息的监测。外部信息收集的准确度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关键,而外部环境的变化则能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较大的波动性影响,要尽量减少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不断增强企业抵御外界危机的能力。

(2)财务预警信息分析与处理

借助财务报表信息或者是从外界收集来的其他信息能够对企业财务预警信息做出分析与处理,可以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各类风险做出合理的归类、整合、加工,进而发现风险点。预警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够将诸多零散的信息或者数据转化为危机预控信息,借助科学分析方法能够将企业财务危机逐渐缩小,进而对重大财务危机形成的因素起到抑制作用。在对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有一定了解以后,就可以采取必要的手段对危机进行有效的治理。

二、企业财务预警运行机制

1.企业财务预警运行机制的作用机理

一般来说,企业财务预警运行机制的作用包含三个层次,具体如下图所示,第一层是内侧的小圆圈部分,能够表示出财务预警运行机制的各个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蛛网”状的系统结构。在整个系统中,财务预警组织机构是最为核心的一个部分,能对财务预警信息机制、预报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等产生较大的作用;一个有效、科学的预警组织机制能够将三者的运行结合起来,发挥监督与约束作用。第二层是第二个圆圈内中公司财务预警的内生要素,这些要素处于财务预警运行机制的边界位置处,通过整体的财务预警运行机制能够对各个部分的财务预警要素造成不同的影响,从而达到运行机制平稳运行的效果。第三层各个圆圈表示的是影响企业财务预警机制运行的外界因素,这几个因素都会对企业财务预警机制运行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并与其他各层有密切联系,为此,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2.企业财务预警运行机制的实施保障

(1)企业管理人员要树立起危机防范观念。因为危机的客观性较强,并且是企业不能完全预测的,有一定的突发性,任何企业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财务危机,管理者只有沉着应对,才能制定出系统性较强的策略来化解危机。为此,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要将财务危机的防范观念传递到每一个部门,从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危机数据的获取、预警报告的制定等方面做好有效的保障。要引导各级员工积极参与到危机的防范中来,提高危机的辨别能力。

(2)企业财务预警体系要想稳定运行要依靠一个灵活、高效的管理系统作为支持,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完整、系统的经营资料或者数据。预警体系中包含的信息非常多,并且系统运行的前提是对信息的加工与处理,由此,只有准确、灵活的信息管理系统才能保障财务预警体系的高效运行。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就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主要有会计管理信息及经营信息收集分析系统等。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企业会计制度形成的,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而企业经营信息收集分析系统则能够更为真实的反映出企业财务运行情况,为企业发展提供依据。

(3)正确处理企业财务预警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间的关系。财务预警体系要将企业财务信息作为核心,在预警目的基础上,做好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利用预警信息可以为相关生产环节、销售环节以及采购环节提供动态监测,并能够及时将预警信号发出。而财务信息则是企业各项经济成果的集中反应,直接决定了企业经营、资金运转、经营措施的制定等内容。为此,财务预警与企业经营间是相互作用、相互相应的,也能减少经营风险发生的几率。

三、结语

本文主要对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设计、财务预警机制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可见,要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为顺利、防范财务危机的出现就要对财务危机预警做好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在旭,宋杰鲲,张宇等.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新模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4):132-136.

[2]徐孝民,王智宁.基于希金斯可持续成长模型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6):57-62.

[3]黄晓波,高晓莹.基于神经网络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5(5):30-34.

[4]皮守成.BP神经网络在我国进出口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中的应用——基于TCL(000100)案例研究[D].江苏大学,2011.

浅析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原因 篇7

1 财务危机的涵义

财务危机 (Financial crisis) 又称财务困境,是指公司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其极端形式就是破产。企业财务危机尤其是上市公司财务危机会给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对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对于政府管理部门监控上市公司质量和证券市场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2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内生因素

2.1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公司治理结构不能有效运行是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决定性原因。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健全表现在:

2.1.1 控股股东不履行忠实义务。

由于控股股东可以在支配权交易、关联交易、内幕交易以及一些排挤小股东的交易中占有优势地位,从而使公司的利益受到损害。在我国控股股东履行忠实义务的法律基础尚不牢固,存在许多漏洞。

2.1.2 董事会缺乏独立性。

国有独资公司中,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人员几乎都由政府人事部门直接任命和委派,并且保留国家干部身份和行政级别。由国有独资公司发起设立并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往往也是由国有独资公司董事长或高层经理担任,虽然履行了《公司法》规定程序,但实际上仍然由政府“间接”任命干部。

2.1.3 监事会的功能弱化。

我国上市公司采用的是单层董事会制度,与董事会平行的公司监事会仅有部分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无权任免董事会成员或高级经理人员,无权参与和否决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决策。

2.1.4 经理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

由于股权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由于国有股东缺位和公众股股东对经理人缺乏直接控制力,没有形成对经理层的股权约束;而在另一方面,公司经理人尤其是受托经营国有资产的高级经理人员,在股权结构中没有相应的股权比例,其利益不能通过透明的激励机制来保证,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2 公司监理机制不健全。

随着市场发展与规模的壮大,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也经历了一个走向规范的发展过程。但是在中国股市成长的过程中,经常发生许多大股东和管理层侵害公司利益的丑闻。中国上市公司监理机制不健全。这些原因造成信息不对称局面,小股东缺乏必要的信息判断企业策略的好坏,大股东 (兼管理当局) 便有机会剥夺小股东的财富,导致企业绩效不佳,甚者发生财务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管理当局挪用公司资金。

在多家发生财务危机的公司中,有不少公司就是起因于管理当局 (兼大股东) 涉嫌直接挪用公司资金,往往会出现大股东 (兼管理者) 不好好在企业经营上下功夫,却进行违法炒作股票甚至中饱私囊,随意处置上市公司资产,直接侵占资金现象。兰生股份 (600826) 原副董事长、总经理常中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2003年9月,常中在海南橡胶批发中心市场,为炒期货不惜告贷,拿出5.79亿元巨资,不料在空方极力反扑之下,兰生股份亏损累累,最后被迫在超低位平仓出局,亏损高达数亿元。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老总,他的所作所为却能避开董事会、监事会、其他高管,甚至巨额借贷资金的用途连银行信贷员也不知晓,说明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2..2.2 大股东掏空公司资产。

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突出特点是流通股比重非常低,绝大部分股份不能上市流通,非流通股过于集中,流通的公众股股权高度地分散于个人股东之中,机构投资者比重过小,上市公司的最大股东通常为一家控股公司,而不是自然人。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本结构导致股东监督真空,造成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平行式或金字塔式的控股结构刺激和便利了大量的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关联交易,刺激和便利了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利用非常规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内线交易、掏空公司资产,造成公司发生财务危机。2003年每股亏损高达2.844元的*ST江纸就是大股东占款的典型牺牲品。

2.2.3 公司战略决策不当。

迈克尔·波特指出,一家企业经营的成败通常取决于策略运用是否妥当。一些上市公司缺乏投资可行性研究和科学的风险测算,盲目进行多元化投资。在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因面临竞争、进入时机、管理失控等风险,导致公司并未获得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空间,相反却背上沉重的包袱。比如珠海巨人集团的破灭,就是主业不明,盲目扩张的结果,这种情况势必导致企业现金流入量减少,支付能力弱化,难逃财务危机之厄运。实际上,多元化战略并不意味着没有中心和主导产品,效果佳的多元化战略往往是以主导产品为中心,为主营业务服务。比如,江苏春兰集团始终以压缩机的制造为主,围绕压缩机开展多角化经营而获得成功。然而由于多数公司对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没有充分的认识.对新行业缺乏足够的了解.结果盲目多元化经营.不但没有提高公司业绩。而且由于放松了对主业的经营.使得现金流量拮据。

2.2.4 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比率过高。

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发展脉络。一般都是以同一笔资金,根据某种需要,辗转注册成立了数家企业,形成一个集团的架构。然后,集团为了做大,常常不计成本不择手段进行融资,不顾风险盲目扩大其规模。在开发经营机会的同时,利用这些企业的不实资产和业绩,以抵押、担保,甚至重复抵押、提供虚假资料等方式进行融资套现,支撑企业的经营运作。而在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发生的融资成本和管理成本不断吞噬着企业的现金流,又必须不断以新的更大的资金融入维持还本付息和资金消耗。这些企业往往是靠银行的输血维持着表面的繁荣,其本身又是缺乏造血功能的,一旦银行停止输血,企业的结局就是衰亡。

2.2.5 公司财务管理不健全,应收账款数额巨大在维持公司正常运转时。

公司由于资金管理和调度不当.会造成支付能力不足。这种技术性失败所引起的困难可能是暂时或局部的。若不能采取恰当措施加以补救.就会使财务状况整体恶化。并诱发财务危机。另外。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应收账款大量增加。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公司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就会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严重影响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诱发财务危机。

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外生因素

3.1 国家宏观经济环境。

3.1.1 货币政策

2001年下半年,为了抑制当时房地产业发展过热的现象, 央行开始规范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降低了按揭贷款的比例。使得房地产业的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2001年房地产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仅增长了1.14%。而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税后利润、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下降25-30%。一些经营状况较差、融资渠道单一的公司因缺乏资金而发生财务危机。

3.1.2 税收政策

2006年为了平衡经济增长和降低能源需求战略,4月份国家提高了高档手表、大排量汽车和实木地板消费税率,提高的幅度从5%到20%不等。此次税率的调整,将使一些与其有关联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受到影响。向大排量汽车征收消费税,对轿车销量影响不大,但对利润影响较大,中信证券的分析报告认为。轿车行业利润率将可能因此下降约0.3%。整体利润将因此下降约8%。

3.2 体制因素

目前我国一些政府部门仍对企业进行过度干预.使企业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运作。以我国的造纸业为例.我国造纸公司的纸浆长期以来主要依赖进口.目前国外纸浆市场竞争激烈.为缓解原材料供应压力.我国提出了“林浆纸”一体化发展战略。但由于我国造林与造纸采取分部门管理的体制.造林属林业局管理范畴.造纸却归属于原轻工业部.所以“林浆纸”一体化发展战略实行缓慢,加之资金投入不足、造林周期长且不能持续进行、盈利回收慢以及我国推行的保护自然林政策。使得从事造纸的上市公司愈发面临窘境。

3.3 行业背景

Michae1.E.Porter认为,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根本因素是行业的吸引力。并非所有行业都提供均等的持续盈利机会,行业间盈利能力的差异是决定企业经营业绩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以“中航油”事件为例:

2004年世界石油供应陷入极大的困境。一方面欧佩克产能正在接近上限;另一方面非欧佩克产油国俄罗斯、挪威等由于投资不足.无法立即大幅度增产。这一年世界石油的库存量也降到了较低的水平。而伊拉克的石油生产因局势恶化、恐怖袭击的不断发生,无法恢复到预期的水平。在国际原油价格猛涨的背景下.在新加坡上市的“中航油”在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中损失约5.5亿美元 (合人民币45亿元) , 被迫进行债务重组, 陷入财务危机。石油行业的国际竞争背景是"中航油"产生财务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3.4 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我国某些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使得公司之间大打价格战,销售利润急剧下降,使公司严重亏损,陷入财务危机。例如,ST厦华在2001年年报中分析财务危机时解释说,“报告期内,国内视听、通信产品市场爆发了最为激烈的恶性降价竞争,许多产品已出现零毛利的情况, 严重危及到公司的生存。”

摘要: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下, 我国上市公司遭遇财务危机的现象屡屡发生。本文介绍了财务危机的涵义, 分析了造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投资决策、融资能力等内部因素, 以及自然、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外部因素。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内生因素,外生因素

参考文献

[1]胡海燕.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研究[D]安徽大学, 2006.

[2]陈晓.上市公司的变脸现象探析[M].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3.

[3]毕金玲.关于上市公司财务困境原因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 (19) .

[4]常立华.企业财务危机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7.

[5]赵国忠.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因及相关对策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形成原因分析 篇8

本文总结的财务危机形成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是指企业本身存在的可能引发财务危机的因素;外因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的引发财务危机的因素。

一、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内因

本文归纳的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内因主要如下:

(1) 主营业务或主导产品缺乏竞争力S1。主营业务或主导产品是一个公司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如果主营业务或主导产品缺乏竞争力, 那么公司要想保持盈利就只有靠副业或投资。而副业和对外投资的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依靠副业和对外投资收入维持公司运转, 很容易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然而当前存在这一情况的上市公司还不在少数, 是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最重要的内因。本文所指的主营业务或主导产品缺乏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主业萎缩, 如ST成百 (600109) ;主营业务不突出, 如ST达声 (000007) ;主导产品技术含量低, 如ST七砂 (000851) ;产业结构不合理, 如ST五环 (000412) ;主业利润下降, 如*ST仕奇 (600240) 。

(2) 经营成本和费用过高S2。经营成本和费用过高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成本过高和成本费用过高等两个方面。人员负担沉重是我国很多上市公司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离退休人员过多, 另一方面是由于冗员过多, 如ST轻骑A (600698) 指出“公司人员包袱沉重, 工资、医疗等费用支出上升”;ST渤海 (600858) 披露“下岗职工人数多, 负担重, 导致资金紧张”。成本费用过高包括主营业务成本过高和三费过高等, 如ST宏峰 (000594) 、*ST多佳 (600086) 、ST万家乐 (000533) 等。

(3) 重大投资亏损或失败S3。不少上市公司在投资时对资金状况、未来市场状况没有进行有效分析, 从而导致巨额投资无利可图, 给公司带来致命灾难。重大投资亏损或失败包括投资决策失误、盲目投资、重大项目出现亏损、投资尚未见成效等情形, 如ST康达 (000662) 、*ST鸿基 (000040) 等。

(4) 内部资产管理不当S4。上市公司资产主要由货币资金、存货、应收款项、固定资产等项目组成, 因此, 内部资产管理不当主要是指公司的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资产项目管理不当以及资产结构比例失调, 如ST国嘉 (600646) 、ST西化机、*ST云大 (600181) 等。

(5) 市场开拓力度不强S5。我国上市公司多为老国营企业, 经营思想老化, 观念陈旧, 对市场认识不深, 对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开发力度也不如外资和民营企业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司销售不畅, 影响了公司总收入。市场开拓力度不强包括以下几种情形:市场信息不畅, 营销观念落后, 如*ST酒鬼 (000799) ;市场开拓力度不足, 如ST自仪 (600848) ;公关宣传及促销力度不足, 如ST国货 (000416) 。

(6) 债务负担重、担保与诉讼S6。沉重的债务负担、巨额对外担保和未决诉讼为上市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 上市公司极容易由此陷入财务危机。债务负担重、担保与诉讼主要包括:债务负担重, 如ST白鸽 (000544) ;存在巨额担保或诉讼, 如*ST亚华 (000918) 。

(7) 新产品开发、创新力度不足S7。上市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必须在保持自己主导产品 (或产业) 优势地位的基础上, 不断地推陈出新、换代更新。因此, 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是公司取得竞争胜利的关键, 否则将严重影响公司的主营收入或利润, 以至于威胁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新产品开发、创新力度不足包括以下几种情形:新产品未形成规模, 如ST南摩 (000738) ;缺乏产品创新, 如ST白鸽 (000544) 。

(8) 大股东占用资金S8。在我国上市公司中, 大股东把上市公司作为“提款机”, 占用、挪用公司资金的情形屡见不鲜, 如*ST民生 (000635) 、*ST吉炭 (000928) 。

(9) 融筹资困难、配股资金延迟到位S9。相对于非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在取得外部资金时渠道更多, 但融资困难、筹集资金数额不多、配股资金到位延后等问题也影响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如ST威达 (000603) 、*ST长风、*ST华信 (000765) 。

(10) 公司治理结构的严重缺陷S10。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很多缺陷, 譬如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存在管理漏洞、董事会、经营班子人员变动频繁等, 这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如*ST桦林 (600182) 、ST张家界 (000430) 等。

(11) 人才缺乏S11。人才的缺乏是许多上市公司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没有充足的专业人员, 企业就难以实现产品或技术的创新, 从而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 相对而言西部地区较难留住优秀人才, 另外, 公司经营状态不佳也会使人才的流动性增大, 如ST国嘉 (600646) 披、*ST合金 (000633) 。

二、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外部原因

本文归纳得出的导致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外部原因主要如下:

(1) 原材料供应价格上涨Q1。对于传统生产企业, 原材料及辅助材料价格在总成本中占据较大份额, 因此对毛利率的影响也很大, 尤其是主导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大幅下降, 如ST厦新 (600057) 披露“原材料价格的飚升更为原本已经十分微利的产品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

(2) 市场竞争激烈Q2。该因素反映了市场供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包括价格大战;价格混乱;假冒产品冲击;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市场内、外商产品的冲击等, 如ST南摩 (000738) 、ST襄轴 (000678) 。

(3) 市场疲软Q3。该因素主要是指总体市场需求下降对上市公司产生的影响, 包括全球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行业整体不景气;国际、国内市场疲软造成的利润下滑, 如ST锦州港 (600190) 披、*ST湖山 (000801) 、*ST陈香 (600735) 。

(4) 政策、法规、法律因素Q4。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发达, 上市公司受政府政策、法规的影响还比较大, 一旦公司的生产经营与相关政策不符, 该公司的生产经营必定受到重大影响。政策、法规、法律因素因素包括国家政策、法规变化造成的规模缩减、销量下降;入世影响;会计政策变更, 如*ST陈香、*ST夏利 (000927) 、*ST中科 (000931) 。

(5) 经营环境发生改变Q5。主要指区域经济中心变化、地理位置限制、公司附近施工、地方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等情形, 如ST北特钢 (600853) 、ST海泰 (600082) 。

(6) 自然灾害影响Q6。主要指“非典”、洪涝灾害等不可预见的天灾的影响, 如*ST唐陶 (000856) 、*ST金牛 (600199) 。

(7) 相关行业制约Q7。主要指铁路、电力、传播媒体、供应商等方面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 如*ST星美 (000892) 、ST七砂 (000851) 。

三、内、外因综合分析

内因中, 主营业务或主导产品缺乏竞争力S1和内部资产管理不当S4比重之和为48.54%, 表明这是财务危机公司在危机爆发前, 内部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外因中, 原材料供应价格上涨Q1和市场竞争激烈Q2比重之和为55%, 占到外部原因的一半以上。这是财务危机公司在危机爆发前, 面对的最突出的外界影响。与刘静 (2005) 的研究不同, 本文发现上市公司在揭露自身在经营中的困难时, 较多的还是从企业内部寻找原因。在同一项具体内容不重复的情况下, 内部原因出现的总频数为309次, 外部原因出现的总频数为174次, 即总频数为483次, 内因占64%, 外因占36%。

通过以上研究,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内因是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 但外因对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 企业必须在内、外因上都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 才能真正避免财务危机状况的发生。 (2) 财务危机形成的内因中, 主营业务或主导产品缺乏竞争力和内部资产管理不当是其中两项最重要的原因。这说明企业想要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 必须搞好主导产品或产业, 加强、完善内部经营管理。 (3) 财务危机形成的外因中, 原材料供应价格上涨和市场竞争激烈是其中两项最重要的原因。这说明企业想要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 必须压缩生产成本、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汪国平:《论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成因》, 《审计与理财》2005年第12期。

[2]刘静、程涛:《中外企业财务困境成因之比较研究》,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金融危机下谈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 篇9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

第一, 众所周知, 企业的财务信用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良好的财务信用可以增强企业潜在的筹资能力。因此, 要降低财务危机爆发的风险, 必须关注信用。首先, 要与商业银行保持良好的信用关系, 让银行随时了解自己的财务情况, 与之建立良好关系, 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明知和实用的。其次, 要与供应商保持良好关系, 在企业的运行链条中一旦失去了供应商的支持, 所引起的“蝴蝶效应”将是非同小可的;相反的, 如果在财务情况发生困难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获得供应商的支持, 那么企业无意是获得了度过困境的救命稻草。第二,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当企业处于内部控制力薄弱, 管理混乱, 会计反映不实, 经济效益低下等现象时, 足够的量变必将引起质变, 这种状态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爆发出来, 而这个突破口往往就是可能会导致企业彻底瘫痪的企业财务危机。因此, 在平时对企业的监管时就要加强内部控制, 做好监督工作。第三, 优化债务结构, 充分利用负债筹资可能带来的杠杆利益, 对于企业防范危机也是十分重要的。但应注意的是, 要尽量减少非经营性负债, 以及尽量避免渠道单一, 企业负债过度的情况。第四, 企业应结合自身的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确定适度的发展规模, 准确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不要贪于求快, 盲目扩建, 大量举债;也不要盲目采取多角化经营战略, 战线放的过长, 资金过于分散, 使得资金不能有效回笼。另外, 对于想要将经营活动扩充到其他领域的企业, 不能过于乐观的用过去的成长率代替将来的成长率, 夸大新项目的盈利能力, 而忽略了新领域产品生命周期的饱和情况。

二、企业财务危机的预控

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应对财务危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为防止企业偏离正常经营轨道而建立的报警和控制系统, 它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 利用数据化管理方式, 通过对各种财务分析数据资料的分析, 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财务危机及早警示, 对潜在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企业可以采用财务报表指标分析法、单变量模型分析法、多变量模型分析法、根据经验主管判断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财务状况进行诊断, 是否存在财务危机, 以及危机的程度。企业在加强自身的危机预控能力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一个非常重要而有往往被忽视的情况, 那就是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并且正确的分析这种变化将会给企业自身带来的影响, 及时针对这种可能的影响做出企业可以承担的应对对策。在市道畅旺的时候, 高成长企业或许可以凭其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 给市场以太平盛世的感觉。一旦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突然变化, 重大策略调整, 各种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性风险事件发生, 企业就可能因为业务萎缩、资产缩水或重大财产损失而陷入困境。当然, 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还应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完整性、针对性、周期性、社会性以及控制流程。真正做到为企业量身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财务危机预控系统。

三、财务危机的处理

通常来说, 财务危机的处理机制是指通过财务风险的分析机制得出企业面临风险的程度和情况, 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以防范财务危机进一步发展和恶化的组织机制。危机一旦发生, 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警觉并在经济危机发生时保持快速的反应能力, 发现财务危机的苗头就要立刻及时的做出应对的对策, 尽一切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同时, 企业应始终坚持勇于承担的原则, 不管结果如何, 始终如一积极负责的应对危机, 一定会给企业带来好的口碑都和信誉, 为企业重新补充元气, 重新再来提供的可能。其次, 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多方进行真诚的沟通, 缓冲债务危机对企业带来的冲击, 为企业赢得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 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获得了重生的血液。再次, 企业在经济危机中更应加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原材料和产品的库存的控制, 既做到促进产品的销售, 有要规范结算秩序, 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资金回笼方案, 加快货款回笼, 加速资金周转;尽最大努力改善资产质量, 提高资产营运能力;尽一切可能提升企业自身的商誉信誉。面对危机, 处理方式的不同会使同样面临危机的企业得到不同的结果, 只要积极面对, 勇于承担, 一定可以在经济危机的浪潮中找到属于企业自己的避风港。

自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以来, 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陷入了财务危机。它所带来的巨大影响里也引起的企业内外部财务管理人员的恐惧。无论财务危机起于何时, 一旦它发生, 无疑是对企业财务公共管理关系应变能力的挑战。因此, 加强企业财务危机的管理和应对财务危机的能力显得非常迫切。经过笔者的学习和研究, 认为只要企业在财务危机的防范, 预控和处理等工作上做到有条不紊, 按部就班, 一定可以顺利度过难关, 重新找到充满活力的起点。而且, 如果处理得当, 这场全球范围内经济危机会增强企业的美誉度, 信誉度以及凝聚力, 轻装上阵宛如获得重生的企业在新的路途上会走的更顺利也更有效率。万事皆有利有弊, 我们应该保持充分的信心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坚信的等待着风雨后的彩虹。

摘要:财务危机又称财务困境, 是最常用的界定企业失败的名词, 是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经济现象。尤其是指是由于企业对财务风险失去控制而造成的。财务危机的存在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每一个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都必须重视财务危机的防范和化解问题。在当今的金融危机浪潮下, 这种威胁显得尤为敏感, 本文将就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做出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危机

参考文献

[1]、武强亚:浅谈企业财务战略[J].职业圈.2007 (10) .

论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 篇1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企业由于管理不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市场信息失真等原因而导致竞争失败, 从而陷入财务危机中, 给企业投资债权人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甚至出现的危机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找到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原因, 发生危机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摆脱危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往往有先兆, 危机是可预测的。根据中国企业自身发展迅速, 但管理较弱的特点来看, 进行企业预警管理系统的研究意义就很重大了。具体来说, 财务危机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有助于债权人对债权安全性进行评估我们都知道企业陷

入财务危机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 这个信息会告诉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其他债权人将面临无法全额收回债权、增加呆账坏账的危险。财务危机预测有助于债权人事先预知债务公司是否会陷入财务危机, 判断其偿债能力。银行可一方面可加大现有债权额度的清收力度, 避免贷款损失;另一方面根据预测结果制定更为科学的贷款条件, 控制贷款额度。债券持有人则可根据预测结果了解所投资公司偿还本金、支付利息的能力。

1.2 有利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当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时, 股票的

投资价值会大幅度减少。因此, 如果投资者能事前获取公司的财务状况变化信息, 提前预知上市公司是否会陷入财务危机, 就能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损失。

1.3 有助于上市公司改善经营管理显而易见, 有效的财务危机

预测利于上市公司发现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及时调整财务政策, 改善经营战略计划, 可避免或延缓危机的发生, 减少因危机而带来的多余成本。

2 财务危机的征兆

尽管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都有一定的过程、濒临财务危机时会有一些明显的征兆, 但由于关注角度不全面或专业知识缺乏, 有时会难以准确地判断出企业是否发生了财务危机。

2.1 审计报告类型异常随着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实施, 注

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更加谨慎, 无故更换注册会计师, 或者审计报告提出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财务报告可能粉饰过度, 存在财务危机隐患。

2.2 财务结构不断恶化这是财务危机发生的显著征兆。他比

较突出地表现为企业资本性投资膨胀, 营运资金供应困难, 负债比例过高, 偿债能力持续减弱;风险投资超过应有限度, 投资回报日趋下降;费用性支出超常增长, 企业积累能力迅速减弱等。财务结构恶化, 容易导致财务经营崩溃, 由财务危机导致经营危机。研究财务结构, 主要通过财务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等财务指标的分析, 认真研究其发展变化规律。不断寻找影响财务结构变化的蛛丝马迹, 力求做到有备无患。

2.3 财务管理秩序混乱中国部分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财务管

理基础脆弱, 没有科学的财务经营机制;无限投资, 回报率却极低;资产管理漏洞百出, 企业浪费严重, 盈利分配失衡, 企业积累水平过低。致使财务管理秩序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间接导致财务危机的发生。

2.4 经营效益明显下降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销售

量、销售额下滑。二是销售额提高但是净利润未增, 这一般是财务危机来临的明显征兆。我们都知道企业竞争中打价格战、回扣战以增加销售量和销售收入, 但往往对利益关注不够, 这样反而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竞争, 而且会使企业陷入绝境。三是企业连续多年经营亏损, 吞蚀自有资产, 导致财务危机的爆发。

2.5 受关联企业倒闭的牵连企业中的母子公司、企业间的相互

合作虽可以壮大公司发展, 提高市场竞争力, 但是他们这些关联企业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风险, 在大的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 这些关联企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应付不期而遇的各种风险, 防范关联企业的倒闭而造成的财务危机。

3 财务危机的防范

3.1 运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财务危机预警是以财务会计信息

为基础, 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 对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预警系统作为成本低廉的诊断工具, 能实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和财务状况进行跟踪监控, 及时进行预警分析, 发现财务状况异常, 并迅速报警, 避免或减少损失。在上市公司应用预警系统可以发挥:财务监测、财务诊断、财务治疗和保健作用。大体上为:首先跟踪、监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 将经营的实际情况同预定的情况进行比较, 找出偏差, 从中发现问题;其次根据检测的结果, 运用管理、诊断技术对公司运营状况优劣作出判断, 找出运营中的弊端, 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再次, 在监测、诊断的基础上识别病根、对症下药, 更正企业营运中的偏差, 使企业回到正常运转轨道。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回避现存的财务危机, 且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发现其发生缘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 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弥补缺陷, 完善财务预警系统。

3.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管理控制机构, 对公司各经营环

节操作者的权力实施监控, 防止权力乱用, 造成经济损失。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 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 理清管理权限。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力度。对公司资金筹集、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控制, 防止资金体外循环。对公司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实施严格的监管, 防止出现舞弊行为。在公司内部加强内部审计, 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其次, 注册会计师在公司自我评价的基础上, 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审计, 以判断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 以及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并公布审计意见, 以督促公司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从我国一些公司的现状分析来看, 不是缺乏内部控制制度, 而是没有很好地执行。对于不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人员, 尤其是公司负责人, 应加大处罚力度。

3.3 优化财务结构企业经营的失败必然首先表现为财务上的

失控和困难, 企业财务上的失控又必然表现为财务结构的失常。造成财务结构不正常的原因很多, 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 未能有效地控制和平衡高成长和稳健发展的关系, 过度和肓目扩张规模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许多上市公司的破产案例已经说明, 企业如果不顾自身条件通过负债经营肓目铺摊子, 就容易聚集过多盈利能力差的资产或业务, 最后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因此, 对企业来说, 只有在财务稳健的前提下取得的成长性才是合理的。优化财务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 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 不断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的手段确保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

3.4 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在选择投资理财方案时, 综合评价各

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 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 建立健全投资风险机制, 定性定量分析投资回收机制盈利能力, 防范投资风险, 避免投资失误引发财务危机。

参考文献

[1]施军.浅谈企业财务危机管理[J].财会通讯·综合 (中) .2009.第9期.

上一篇:西医院校大学语文下一篇:行使拒绝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