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移动融合

2024-06-04

固定移动融合(精选九篇)

固定移动融合 篇1

网络融合是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简化网络环境,降低运营维护成本和管理复杂度。广义的网络融合是指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在承载技术、业务提供、传送资源等方面的融合,通常又称为三网融合。以三网融合为背景,固定移动融合(FMC,Fixed-mobile convergence)技术于90年代被提出,它以分组技术为基础,以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为核心的体系结构提供业务开放能力,符合NGN发展的总体趋势。

关于FMC的定义当前业界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国际主要标准组织有着各自不同的定义,ITU-T Rec.FMC-REQ的定义是:在给定的网络中,向终端的用户提供应用和业务的能力与接入技术以及用户位置无关[1]。ITU-T Rec.FMC-IMS认为FMC是基于IMS的有线和无线接入技术[2]。TISPAN的观点是FMC是移动和固定技术的综合,使业务可以在宽带移动和固定网络上无缝发布。虽然业界对FMC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普遍认同其主要特征是接入网和核心网的融合,网络的业务提供与接入技术和终端设备相独立。从业务角度理解即允许用户使用同一终端,通过任何合适的接入点接入网络,同时进行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多种业务,享受无差别的服务,对于用户而言,FMC意味着“一个终端,一个号码,一个账单,一致的业务体验”。

2. IMS体系架构

IMS由3GPP在Release5版本中提出,同时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具备IP和多媒体两个特性,其中IP是技术融合的汇聚点,多媒体是业务融合的汇聚点。利用IMS架构可以使各种类型的终端都建立起对等的IP连接,可以互相传递各种信息,包括语音、图片、视频等。

IMS将作为控制层面的核心架构,用于FMC控制层面的网络融合,它具有统一的会话控制设备CSCF,能够控制移动和固定用户通过不同的接入网络和接入方式接入到同一个核心网络。

由图1可以看到IMS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括的主要功能实体有[3,4]:

(1)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是IMS体系的核心,根据功能不同分为代理CSCF(P-CSCF,Proxy-CSCF)、问询CSCF(I-CSCF,InterrogatingCSCF)和服务CSCF(S-CSCF,Serving-CSCF)。P-CSCF负责验证请求,将它转发给指定的目标,并且处理和转发响应。I-CSCF是一个运营商网络中为所有连接到这个运营商某一用户的连接提供的联系点。S-CSCF是IMS的核心所在,位于归属网络,S-CSCF所实现的详细功能如下:

充当登记员处理注册请求;通过IMS认证和密钥协商机制来认证用户;从HSS下载用户信息和与服务相关的数据;业务流转发,出口网关控制功能BGCF;会话控制,可作为代理服务器AS和UA用户代理;与服务台平台交互;使用DNS翻译机制将E.164号码翻译成统一资源标志符(URI);监视注册计时器并在需要时接触用户注册;执行媒体修正,检查SDP净荷内容;维持会话计时器和计费。

(2)归属用户服务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是IMS中所有与用户和服务相关的数据的主要数据存储器。存储在HSS中的数据主要包括用户身份、注册信息、接入参数和服务触发信息。

(3)签约定位功能(SLF,Subscription Locator Function)作为一种地址解析机制,当网络运营商部署了多个独立可寻址的HSS时,这种机制能使I-CSCF、S-CSCF和AS找到拥有给点用户身份的定购关系数据的HSS地址。

(4)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GCF,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是使IMS用户和CS用户之间可以进行通信的网关。

(5)IMS多媒体网关功能(IMS-MGW,IMS Media Gate Way)提供CS网络和IMS之间的用户平面链路,它只接受MGCF的控制。PDF根据AF(Application Function)的策略建立信息来决定策略。

(6)出口网关控制功能(BGCF,Breakout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负责选择到CS域的出口的位置。SGW信令网关用于不同信令网的互连。SEG安全网关是为了保护IMS域的安全而引入的,控制平面的业务流在进入或者离开安全域之前要先通过安全网关。

IMS提供统一的会话控制中心和统一的用户数据中心以及完全开放的业务架构是其保证FMC的关键。这样的架构能够保证用户的漫游性、接入无关性、统一的业务触发和一致的业务体验。

3. FMC分层体系结构

FMC体系结构建立在IMS架构之上,从分层的角度理解,FMC包括业务层、控制层、传送层、接入层、终端和支撑系统的融合。其通过多模终端实现不同网络接入层的融合,建立统一的核心承载网来实现控制层面和传送层面的融合,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核心承载网包含资源控制子系统,接入网附着子系统,IP多媒体子系统,PSTN/ISDN仿真子系统等[5]。

资源控制子系统提供接纳控制和网关控制功能,涉及到根据运营者的具体策略规则和资源,检查接入网附着子系统保存的签约数据的授权,网关控制功能为打开或关闭关口,根据IP地址和端口进行分组包过滤,为出局的业务进行分组包标记,为上行和下行业务流进行资源分配和带宽预约,IP地址和端口号的翻译,使用率计算,Qo S监测等。

接入网附着子系统负责IP地址分配,IP层鉴权,根据用户清单的网络接入授权,根据用户清单的接入网配置,发生在IP层的位置管理等。接入网附着子系统的引入使固定终端具有游牧性。

PSTN/ISDN仿真子系统是为连接到IP网的传统电话终端仿真PSTN/ISDN,所有PSTN/ISDN业务保持可用和一致,这样端用户并不会意识到没有连接到基于TDM的PSTN/ISDN。

FMC各层的主要业务举例如表1所示。

用户对业务的需求是固定移动融合的主要推动力,英国电信(BT)于2004年3月启动的“蓝色电话”(Bluephone)项目,在业务以及终端融合上已经先行一步,其业务实现方式是:当持有csw Bluetooth双模手机终端的用户处于Bluetooth AP的覆盖范围时,手机将自动启动Bluetooth单元把话音与数据业务接入英国电信的宽带网络;当用户离开Bluetoth A-P覆盖区并进入GSM网络覆盖区时,手机将自动切断与Bluetooth AP的联系,并转到GSM连接,这时用户使用的是普通移动电话服务。在我国,FMC的发展刚刚起步,移动、联通几大运营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业务运营商,在体制上束缚了FMC业务的开展和网络的发展。目前,国内运营商也通过固定移动业务绑定等手段进行融合业务的初级尝试,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为以后建立统一的核心网实现真正的固移融合奠定了基础。

4. FMC关键技术

FMC关键技术包括接入技术,SIP协议,业务提供接口parlay API及SIP Servlet,计费技术等。

4.1 接入技术

(1)数字用户线(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实现多媒体应用的重要接入方式之一,它可以提供很好的Qo S。ITU G.992.5也称为ADSL2+可以提供高达24 Mbit/s的下行速率和3 Mbit/s的上行速率[6]。VDSL提供了13Mbps到52Mbps的下行速率和1.5Mbps到26Mbps的上行速率。不过它的缺点是传输距离受限。

(2)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与3G漫游的功能是FMC的一项关键接入技术。WLAN提供低成本、高带宽的接入方式,目前使用最广泛的WLAN标准是IEEE802.11b。具有WLAN接入的用户可以在家里、公司或者其它公共场所来访问互联网、PSTN或者移动网络。

(3)Wi 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可以看作是低成本宽带无限接入(BWA,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的一种方式。IEEE802.16是它在2~11GHz上的增强规范,版本802.16e可以实现移动性。Wi MAX的高带宽性可以与蜂窝移动网络优势互补,并可为运营商降低成本,提高商用价值[6]。Wi MAX针对的是热点城市(地区)的无限移动宽带业务的接入市场,可以向用户提供具有Qo S保证的数据、视频、语音(如Vo IP)业务,具有大容量、相对每比特成本低等特点。

(4)UMA(Unlicensed Mobile Access)为移动用户提供高速数据的无牌照移动接入,用于建立对蜂窝网络的不可感知访问[6]。它是在北美和欧洲发展起来的新标准,主要解决WLAN、蓝牙与移动网络的集成,可通过WLAN、蓝牙等无需频率牌照的无线技术传输CDMA、GSM的话音和数据。UMA的网络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

4.2 SIP协议与SDP协议

3GPP IMS对于固移融合体现在基于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的呼叫流程。SIP协议是分组网络中处理语音和多媒体通信的呼叫控制信令协议,在IP网络中常称为会话控制协议或会话发起协议,其基本功能是通信会话建立,释放和修改以及终端通信能力的协商[7]。

SIP协议是应用层的协议,与接入网络的类型无关,赋予未来融合网络呼叫控制的简捷和易控,但由于其因特网语音通信协议的前身和其简捷的特征导致其对于传统PSTN业务继承的薄弱,对于这个问题SIP通过它透明封装能力将它不能够处理的业务信令(ISUP)封装起来转发给能够处理的其它网络设备,体现了SIP协议非常先进的设计思想。

会话描述协议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用于含有一个会话级信息(适用于整个会话和所有媒体流)和可选的多个媒体级信息的描述(适用于单个媒体流),会话级信息应用于整个会话,描述会话总体信息,包括:会话名称和目的、会话的活动时间、会话所需要的带宽信息、会话负责人的联系信息等。媒体级信息描述会话媒体信息,包括:媒体类型(视频、音频等)、传输协议(RTP/UDP/IP,H.320等)、媒体格式(H.261视频、MPEG视频等),以及用于接收这些媒体的信息(地址、端口、格式等等)[4]。

4.3 业务提供接口parlay API和SIP Servlet

开放的业务提供接口使业务开发基于API而不是直接面对复杂的网络协议,使FMC业务除由运营商提供外,还可以由第三方业务提供商提供。

parlay API是由parlay工作组最先制定和发布的,是一组开放的、与具体技术无关的API。它屏蔽了底层网络的实现细节,提供了安全、开放的接入层网络的能力[4]。应用编程接口采用抽象的UML(通用建模语言)定义,可以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Parlay网络的API体系结构包含了4个逻辑实体:应用、框架接口、业务接口和资源接口。应用与框架接口和业务接口三者之间采用parlay API进行交互,框架接口和业务接口与底层网络间使用资源接口[4]。

SIP Servlets是基于SIP协议的API接口,IETF对SIP Servlet进行了如下描述:SIP Servlet是与SIP服务器交互的,按照某种方式控制或影响呼叫流程的java代码。当SIP消息到达SIP服务器时,服务器根据一定的触发规则,检查是否有消息到达相关的Servlet,如果有,则把代表SIP消息的对象传送到Servlet。通过这些对象,Servlet可以访问SIP消息中的任何部分,并决定如何响应收到的消息。

5. 结束语

基于IMS架构的固定移动融合技术能够有效整合固定和移动业务,节省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通信服务,是当前电信业发展方向。诚然FMC还有很多重要问题有待解决,例如FMC相关网元和接口的功能需要增强和完善,目前还没有国际标准。此外,统一IMS架构基于IP承载,而IP网络的Qo S尚不能满足电信级服务质量要求等[6]。但建立在统一核心网基础上的固定和移动融合网络仍然是NGN的大势所趋,尤其是年初国家3G牌照的正式发放将极大地促进国内固移融合的发展,相信随着FMC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业务的不断扩展,未来电信网络必将跨入一个崭新的融合时代。

摘要:固定移动融合技术是下一代网络的研究热点之一,以IP多媒体子系统为核心架构的固移融合成为业界广泛认同的发展方向。本文对IP多媒体子系统的核心架构进行了介绍,并在其基础上对固移融合的分层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实现固移融合的几项关键技术。

关键词:下一代网络,IP多媒体子系统,固定移动融合

参考文献

[1]3GPP TS23.228V5.15.0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2006[S].

[2]ITU-T draft Rec.FMC-Req:FMC General Requirements2007[S].

[3]ITU-T draft Rec.FMC-IMS:FMC with a common IMS session control domain2007[S].

[4]余浩,张欢,宋锐.下一代网络原理与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5]张云勇.FMC技术研究[J].电信技术,2007:27-30.

[6]赵绍刚,董晓荔.FMC的网络架构、终端和业务管理[J].电信技术,2007:31-35.

移动+广电 全业务融合方案分析 篇2

电信重组推动了国内电信业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到来。为了迎接这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内运营商正在积极试水全业务,其中中国移动和广电在各地的“联姻”尤为引起人们关注。

从中国移动的角度来看,面对重组后的全业务竞争格局,如何解决资源不均衡带来的挑战?这是中国移动能否在未来全业务运营时代胜出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可以整合广电完备的广播信息传输网络和丰富的内容资源,无疑是当前提升中国移动全业务竞争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

另一方面从广电的角度来看,面对市场化的不断推进,电信行业已经完成了市场化改革,实现了以用户为导向的企业化运作,而广电企业由于其承担的特殊历史责任,到目前为止还陷于行政体制化运营的泥潭。电信与广电的差距愈来愈大,以及电信企业对广电业务的渗透,使得广电行业开始进行全面的反思和变革。当前广电已经开始了网台分离、全程全网的改革,并欲借在内容及接入网方面的优势重振雄风。未来电信业的竞争必将是全业务的,这就使得欲凭某一方面的优势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希望变得渺茫,广电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合作基础:资源天然互补

中国移动与广电的资源互补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网络

虽然广电在积极推进数字电视双向改造,但是受制于资金、网络地方割据、企业化改革不彻底等多因素影响,改造进程落后于规划,因此,很多互动电视由于没有上行通道网络支持,不能开展服务,而移动的回传通道却可以弥补广电不足。另外,移动强大的计费系统和管理平台也可以助力广电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发展。

移动由于互联网接入存在短板,导致家庭市场和全业务发展受到制约,自建网周期长、难度大,广电作为接入网资源拥有者,是移动短期内应该争取的合作伙伴。

2.用户 广电作为全国有线电视1.64亿户家庭用户的拥有者,是移动快速进入家庭市场的最佳合作伙伴;而移动作为全国移动话音用户的最大拥有方,用户数已经达到5亿,是广电开展手机电视等业务需要争取的重要合作者。

3.业务及内容

广电虽然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但是业务模式单

一、盈利能力不足,与移动合作可以丰富其媒体平台,有利于业务创新,增强营销推广力度。例如: 目前在广东江门开展的手机支付付费电视业务,通过手机进行日计费,方便了客户,也促进了广电付费电视节目的销量。

对于移动来说,可以丰富其媒体节目内容、加速发展宽带等业务,提升全业务竞争力。例如: 泉州移动与泉州广电合作推出的宽带产品“有线通”。

4.营销及服务

广电广播电视媒体的强大影响力可以增强移动营销推广的力量;而移动丰富的营销渠道和完善的服务支撑,正是广电所缺少的,特别是营业渠道。营业厅作为网络营销服务的实体渠道,是企业与客户接触、沟通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企业进行品牌、业务宣传,开展营销服务的重要窗口,中国移动拥有遍布全国的营业厅,通过合作,双方可以增强各自的营销及服务支撑能力。

除了以上的资源互补,双方在各自领域的运营资质的合作也可以为开展IPTV、手机电视等新业务创造条件,规避一些政策风险。

 合作动力:三大利益共赢

广电双向网改造的重点是支撑数字电视及增值业务,借助移动强大的计费系统、移动的客户资源、营业厅等资源,可以助力广电数字电视、特别是增值业务快速发展。除了广电内容资源对移动具有合作价值,还有互联网接入资源,在互联网业务方面,广电目前仅具备内容优势,网络质量不高、业务单一,而电信运营商业务种类多,关联性强,固网宽带在语音、视频和数据多业务捆绑方面明显优于广电,但是,广电资源能带给中国移动的短期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具体来看,合作带给双方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竞争力

对于移动,通过与广电合作,最重要的是可以进入家庭市场,开展家庭业务,以应对中国电信的全业务竞争。

对于广电,则可通过与移动合作,提高互动电视业务发展进程,应对电信IPTV的竞争。

2.提高用户ARPU值,增加收入

对于移动,通过与广电合作,可以增加其高端客户的服务内容,增加新增客户数量的同时,促进存量客户、特别是高端客户的消费。

广电目前用户每月十几元的ARPU值,比较中国移动80~100元的ARPU值要低得多。通过与移动合作,利用其完善的计费、营销渠道、售后等服务支撑,可有效提高付费数字电视等增值业务的销售和推广,提高ARPU值。

3.加速战略转型

对于移动,通过与广电合作,可加速发展宽带业务,加速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战略转型;对于广电,通过与移动合作,可以加速发展手机电视、互动电视、宽带等业务,推动其向基于NGB承载的全业务转型。

 合作趋势:四大领域启动

基于移动、广电面临的外部运营环境、双方资源及合作价值,结合目前各地合作试点运营情况,预计未来广电与移动合作的领域将集中于四个方面: 资本领域、网络领域、业务领域和营销领域。1.资本领域

资本领域的合作作为企业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战略计划,对双方的企业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目前双方的企业发展对资本合作具有一定的现实需求。从广电方面来看,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尽快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网络改造与数字化平移工作。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将影响未来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进程,给传统电视插上互动的翅膀,是目前广电业务发展的最重要方向。而数字化平移工程将传统的模拟电视改造成数字电视系统,是未来一切数字化业务的基础。

面对这两项重要的任务,广电企业一般都面临资金缺口。网络改造费用、市场推广费用、免费送的机顶盒费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使得许多地方的广电企业都面临资金紧张的状况。

从中国移动方面来看,移动运营商在全业务运营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缺乏接入网资源。虽然各地移动在骨干网建设方面已经在积极推进,但在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办法不多。因此,与广电的合作能够实现高度互补。在具体操作层面的困难很多,而在资本层面的合作则基本没有障碍存在。

中国移动是国内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具有强大的资金优势。虽然几年内需要在TD建设、基础网络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但在发达地区集中资金促成与大型广电企业的合作仍具有高度可行性。以参股的形式合作,可以使得双方未来的业务合作机会大大增加,尤其能够以对双方都有利的方式解决接入网问题,对中国移动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2.网络领域

网络领域是中国移动与广电合作的最重要领域。对中国移动来说,接入网的缺乏使得全业务竞争处于劣势,而接入网运营资质问题使得中国移动根本无法从政策方面获得经营许可。具体到运营层面,即使有了自建网络,如何得到已经被中国电信、广电等企业几乎完全占据的家庭用户市场?

中国移动想通过与传统方式不同的渠道在家庭用户市场得以发展,与电信的合作几乎不可能,与广电的合作却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中国移动可以通过网络共建、网络租赁等方式获得网络的使用权,使自己的骨干网得到延伸,进入家庭客户领域,实现全业务运营的发展规划。虽然面临的问题较多,但合作模式方面有很多可以探寻之处。

(注:图表可用鼠标滚轮放大)

3.业务领域

中国移动与广电企业在业务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①内容互补: 广电的丰富内容资源通过向移动终端的延伸,实现一个巨大的新兴媒体市场的启动,将给双方带来巨额收益。②增值业务互补: 移动增值业务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同样可以在数字电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用移动网络作为回传通道,可以实现广电内容营销业务的精细化和差异化,并且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可以实现广泛的应用,开发出具有高度个性化的新业务,大大提高广电业务的附加价值,同时为移动增加更多的创收机会。

③用户资源互补: 中国移动的个人用户资源具有非常清晰的分类与定位,而广电的用户资源集中于家庭市场。双方的结合可以实现移动对家庭用户领域的业务延伸,同时对提高广电的现有客户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4.营销领域

固定移动融合 篇3

关键词:软交换;IMS技术;核心网络;融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 TN915.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1-132-2

0 引言

利用软交换和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方法多媒体系统中的一种网络结构,具体的来讲还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科学化的移动,这种方法具备较高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是目前我国研究的一项重要理论性技术。在其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还比较困难,因为这种高端的技术需要高素质的操作人员才能够完成。它是进行网络研究的中心环节,同时还需要从抓好其具体的固网和移动融合来进行技术性的突破。目前,我国的研究过程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探索。

1 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的基本情况

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就是IP多媒体的子系统,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其网络连接始端和终端的方式,因为只有把握好这些方面,才能够很好的掌握一些关键实施技术。对于不同形式的网络连接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探索其适应性。通过一些具体的实施措施,我们可以逐步将一些有利于网络连接技术运用好,将它所有的数据进行科学化的存储,从而带来使用的方便。

2 IMS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具体功能

IMS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在人民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着,同时它也有着强大的功能,这也是支撑IMS这种IP多媒体子系统一直发展下去的关键所在。下面将列举的便是IMS体系的具体功能:

2.1 归属用户服务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

所谓的归属用户服务器是用来对用户信息进行保存的一种装置,这种装置所保存的用户信息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十分全面,例如用户身份、用户注册信息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保存,有利于其对有需要的用户及时进行服务,并对用户状态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2.2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这种功能在IMS体系中属于核心功能,整个会话控制功能由很多个功能组成,包括代理CSCF、问询CSCF、服务CSCF,也就是说,这些功能统称为会话控制功能。

2.3 签约定位功能(SLF,Subscription Locator Function)

签约定位功能属于定位功能中的一种,运营商通过对HSS的设置,使对用户的定位成为可能,当然这种可能要建立在运营商与用户存在订购联系的地址的范围内。

2.4 IMS多媒体网关功能(IMS-MGW,IMS Media-

GateWay)

此类功能属于一种平面链接路径,它存在于AMS系统和CS网络之间,并为运营商及用户进行服务。

3 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的应用

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技术正在走向成熟,在许多的产品中也将进一步为我们的科技所启动使用。为了有效地促进我国的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技术快速的发展,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修正和完善技术,这是我们进行科学化设计的关键所在,同时,为了搞好该项技术的研究成果被现代化所利用,我们当下所要做的是不断地推进该项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这种形式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具体的来讲是需要通过扩大移动网络的服务范围和完善具体的业务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的将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技术运用的更加充分。

4 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会发现,当前网络核心融合技术主要在于通讯时代的冲击,将各项技术的融合达到一种稳固式的发展形式,为了及时的纠正一些出现的错误,我们主要经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科学化的解决,因为这种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当我们还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时,就一定要紧紧抓住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技术不放松,时刻让这种高端技术围绕我们的生活进行科学化的运作。这才是达到有效地化解矛盾的关键性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为研究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技术而感到困惑,可是,当我们掌握了其技术后,就觉得不难,因为我们掌握的不仅仅是技术,而且还掌握了如何运用这种技术来处理一些网络的具体问题,这将为促进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要进行科学化的设计,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容易解决的新问题,例如就像在新研制的一部手机,对于这部手机而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够进行接电话,可是事实绝不是这样的,而是一款要融合多项技术的核心问题,为了将这种技术简便化,让许多人都能够明白是怎样进行实际操作的,我们就得在固网和移动的融合问题上下功夫,这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核心问题,同时这种技术力量的融合问题并不是那么的简单,它需要研究和分析很多技术上、安全上的关键性问题。

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技术是网络结构的合理性质量的核心问题。当我们在进行具体的网络结构优化和实现这种多项技术的融合时,就得对信令网与话务网的连接方式进行科学化的调整,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可以逐步改变单一的操作方式,从而简化实际操作流程。伴随着我国的移动核心网的发展和壮大,当前的一些网络技术还需要不断地更新,只有加强对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技术的研究力度,才能够及时的达到移动核心网的结构优化。

5 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技术的主要功能

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技术功能有以下几种:①可以将归属用户服务器(HSS,HomeSubscriberServer)进行储存服务,具体的情况可以通过身份信息、参数服务等活动进行科学化的设计等。②能够将具体的通话功能进行科学化的设置(CSCF,CallSessionControlFunction),从而保障IMS系统的核心不出问题。③可以通过运营商进行具体的数据设置,这样可以有效地化解且地址难寻找的问题。④可以实现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技术在多媒体网关之间的用户链接。

6 基于IMS的固网移动融合的主要环节

6.1 网络融合技术

网络融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传输信息量大兼容性强其采用以IP技术为基础的单一PS域,可以传输各种媒体信息、命令等,兼容性较强;②特点全面IMS系统在保留传统移动通信的全部特征的情况下,还能提供多种IP多媒体业务,特点十分全面;③接入终端多样化在用户接入的一端,先进行合理设置,可以接入固定电话、多媒体设备、电脑等,且接入方式有多种选择,如蜂窝射频接口、WLAN、LAN等。

6.2 设备融合

设备的融合需要各个设备具有连接及独立网络的功能。在该项融合上,可以采用通用接入网,其可以设置允许移动核心网进行IP访问,并且其信息及指令的保存是划分层次的。UMA/GAN需要在接入网具备相应的基站,并设置允许对核心网访问的前提下进行。IMS系统要实现连续的语音呼叫的交换,需要进行切换IMS核心网和移动核心网,才能达到该目的。总之,设备的融合需要双模设备及相关技术的支持,受到较大的制约。

6.3 网络融合

网络融合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其需要网络具有兼容多种接入技术及不同设备的性能,但其对设备的兼容性要求并不高。因该项融合可以有效减少附属网络接入的数量,从根本上压缩了运作成本。

7 结束语

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技术对于我国未来科技的发展都将带来现实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该种技术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其具体的利用价值是相当大的。通过一些日常的具体操作,我们可以逐步将IMS技术运用到各个网络技术研发项目中,从而很好的实现技术力量与日常生活的对接发展模式。本文结合实际,主要研究分析了IMS技术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融合技术的研究过程,这对于我国高端技术研究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朱少慧,熊建设.基于IMS架构的网络融合与业务应用[J].中国新通信,2008(09):75-80.

固定移动融合 篇4

1 IMS及其系统架构

IMS即IP多媒体子系统, 最初是3GPP组织制定的3G网络核心技术标准, 目前已被ITU-T和ETSI (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 认可, 纳入NGN (下一代网络) 的核心标准框架, 并被认为是实现未来FMC (固定/移动网络融合) 的重要技术基础。IMS作为3GPP提出的IP多媒体架构, 到目前为止有R5、R6和R7三个版本。它提出了全IP的网络架构, 采用SIP协议进行控制, 实现移动性管理、多媒体会话信令和载体业务传输, 实现端到端的IP业务。

IMS在软交换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业务/应用与控制进行分离, 并把用户数据进行集中, 真正做到了与接入技术无关, 是一个基于IP技术的、与接入无关的架构。其架构有效结合了传统电信网络的可控、可管理性与互联网的业务提供灵活性, 是一个能灵活提供各种业务的、开放的、可控可管理的通信网络。其分层结构如图1所示。

IMS分层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IMS可分为3层:传送及接入层、会话及呼叫控制层、应用层。

传送及接入层位于最底层, 以IPv4/IPv6为核心技术, 包括话音、视频、数据等各种媒体在内的数据流既可经由2G/3G移动网接入技术接入网络, 也可经由Wi-Fi、DSL等固定网宽带接入技术接入网络, 且所有媒体流均以IP分组的形式在网络中传输。通过SIP信令建立会话, 并提供承载服务, 比如传送被分组打包的模拟语音等。这一层还包含媒体网关, 用来实现VoIP媒体流与TDM之间的转换。媒体服务器用于支持多方会议、语音通知、语音识别等功能。

会话及呼叫控制层位于中间层, 以SIP为核心技术, 向下对传送层的IP多媒体通信进行呼叫控制和管理, 向上为业务应用层提供调用通信网能力的开放式接口, 实现业务层和网络层的分离, 体现了多媒体业务的融合控制与管理。

应用层位于最上层,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 支持各类话音和非话音网络应用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Web门户直接访问它们。业务运营商通过部署在各类应用服务器中的业务逻辑向终端用户提供增值业务, 业务提供独立于用户的接入技术。

2 IMS关键技术

2.1 网络融合技术

IMS网络融合的基本思想是将互联网IP技术、固定网软交换技术和移动核心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固定和移动通信网融合的目标。其技术有以下特点:

(1) 基于VoIP的成功经验, IMS在承载层摒弃了传统电信网的电路交换 (CS) 域, 采用基于IP技术的单一的PS域传输各种媒体和信令数据流。

(2) 在业务组网上继承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特有网络技术, 沿用归属网络和访问网络的概念, 继续采用扩展的移动性管理技术以及集中设置的网络数据库支持用户漫游和切换。在2G网络归属位置寄存器 (HLR) 的基础上扩展形成IMS归属用户服务器 (HSS) , 存储包括位置信息、认证授权信息、用户文档等, 处理多媒体会话所需的各种用户信息。因此, IMS系统在灵活提供IP多媒体业务的同时仍保持移动通信的所有特点, 体现了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有机结合。

(3) 在异构网络互通和异构终端接入上借鉴软交换组网技术, 通过网关实现与传统固定及移动网络的互通, 设有信令网关 (SGW) 、媒体网关 (MGW) 、媒体网关控制器 (MGCF) 等网元, 而且在MGCF和MGW也采用IETF和ITU-T共同制订的H.248协议。在用户接入侧, 通过相应接入网关和服务器的设置, 不但可以接入移动终端, 也可以接入固定电话终端、多媒体终端、PC机等, 接入方式不限于蜂窝射频接口, 也可以是无线的WLAN、WiMAX, 或者是有线的LAN、DSL、同轴电缆等技术。因此, IMS系统不但适用于移动网络, 同样也适用于固定网络, 这充分体现了固定/移动网络的融合。

(4) IMS借鉴通信网的交换控制技术, 在IP承载层之上引入了集中的呼叫/会话控制层。控制信令选用技术上简单、易于扩展的SIP协议。对于SIP消息的路由, SIP终端用户用域名系统 (DNS) 协议进行地址解析;传统电话号码终端用户用电话号码映射 (ENUM) 协议进行地址解析。由于大部分网络接口是采用Internet协议, 因此, IMS系统不但支持3G用户之间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 也支持3G用户和Internet用户之间的通信。

2.2 业务融合技术

业务融合是IMS更高层次的融合, 从网络平滑演进看, IMS支持3种业务提供方式。

第一种为沿用固定和移动智能网技术, 由业务控制点 (SCP) 提供网络运营商的签约智能业务, 以保证融合网络仍然能提供原来网络中的所有增值业务。其技术上的更新是将原来与交换机一体的业务交换功能 (SSF) 和CSCF分离, 成为独立的IM-SSF。

第二种方式是侧重于SIP网络的业务技术。由于IMS控制层采用的是SIP协议, 因此通过设置不同SIP服务器, 利用互联网的公共网关接口 (CGI) 、Servlet、JavaBean、呼叫处理语言 (CPL) 等技术, 向用户提供各种业务应用。

第三种方式为Parlay/OSA业务架构, 即采用已经在软交换网络中应用的Parlay技术, 通过和Parlay组织的密切合作, 联合开发调用IMS网络能力的API, 实现基于API的开放式业务提供, 由业务层的OSA应用服务器 (AS) 提供业务应用。这些应用服务器既可以属于网络运营商, 也可以属于独立的第三方业务运营商, 从而使通信网由封闭的网络成为开放的网络, 使业务层和网络控制层真正分离。尤其是, 3GPP又针对常用的API定义了Web Services接口, 使得IMS业务应用可以方便地和互联网中的Web服务相结合, 实现通信网和Internet的业务融合。因此, Parlay/OSA代表了IMS的发展方向, 是业务融合的核心技术。

2.3 管理融合技术

IMS在业务管理和运营管理上, 充分利用电信网的运营支撑系统 (OSS) 和业务支撑系统 (BSS) 技术;在网络管理上借鉴IP网络接入认证技术和安全技术;在QoS控制和计费上提出了基于策略控制的PCC技术。

3 FMC网络融合的演进

鉴于目前各运营企业的固定和移动网络均是两张独立的网络, 各自发展的侧重不同, 就业务提供来看, 基本以语音和补充业务为主;从网络结构来说, 正处在从“控制与承载全部基于传统电路域”向“控制和承载分离、IP化”的NGN方向发展的阶段。综合网络现状及FMC网络融合的发展规律, 其一般分为4个阶段:业务捆绑、业务融合、终端融合和网络融合。

业务捆绑:在该阶段, 固定和移动网络是分离的, 分别提供固定和移动业务。但运营商通过与用户的一个协议和一个账单将固定和移动业务捆绑在一起, 并为用户提供综合资费折扣。业务捆绑是一种与技术融合无关的浅层融合方式, 其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其捆绑了哪些业务, 而在于运营商如何针对目标客户的需求制定营销策略。

业务融合:在业务融合阶段, 通过固定和移动网络为用户提供一些共同的业务, 例如:统一邮箱、统一的即时通信服务等。业务融合体现了移动、固定网络的现有或未来业务的互相渗透、趋同及统一。

终端融合:终端融合为用户提供固定和移动网络的无缝接入。它直接关系到用户对业务的体验, 在固定移动融合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 终端融合的主要实现方式包括:

(1) 蓝牙/GSM双模手机:它可以使用户在具备蓝牙无绳电话 (CTP) 功能的接入点 (AP) 周围10米的开放空间内, 自动连接到AP, 从而使手机变成一个蓝牙无绳固定电话。

(2) WiFi/GSM双模手机:它既可以接入无线局域网WLAN, 实现VoIP功能, 又可以实现GSM功能。与蓝牙技术相比, WiFi的覆盖范围更大, 数据传输能力更强。

(3) 支持UMA协议的手机简称UMA手机。在免许可的公共开放频段上, UMA能够实现GSM/GPRS与WiFi或蓝牙之间的无缝切换, 可以在通话中切换, 用户感觉不到业务中断。

网络融合:在该阶段, 通过统一的IP网络和统一的业务建立和控制平台——IMS, 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的全面融合, 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业务体验。

网络融合将实现网络分层和功能分离:

(1) 应用层和控制层分离, 以便业务与用户的物理位置具备无关性;

(2) 控制层与传输层分离, 便于呼叫/会话的控制独立于承载的控制, 基于不同的承载提供相同的控制能力;

(3) 传输层和接入层完全分离, 使无论何种终端、何种接入方式都可以共享同一承载网络,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降低网络的复杂性。

4 存在问题

虽然IMS是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 但其发展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 这也是阻碍网络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需要特别考虑, 主要如下:

(1) 投资保护问题

IMS的发展必须要综合考虑保护现有网络的投资, 并且能够保证新旧网络之间的平滑过渡。而目前移动网和固定网还有各自的特殊需求和发展空间, 短期内还无法直接通过一种网络架构实现。因此现有的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应该是在网络的演进中融合, 而不是对现有网络的融合。对于演进的目标网络应具有以下特征, 以符合最终网络融合的要求。如图2所示。

根据网络演进和融合的目标, 对于移动网络而言, 将按照3GPP定义的R5、R6、R7或者3GPP2定义的Release A、Release B的基于IMS的方向发展;对于固定网络而言, 可能会有两个方向, 即基于IMS的逻辑架构或者基于软交换的具体设备形态。但是最终两个网络的发展方向将是一致的, 即未来网络是一个融合的网络。

(2) 产业链问题

基于IMS的固定移动网络融合架构为运营商提供了提升自己在整个电信产业价值链中地位的手段, 基于IMS的NGN已成为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 但要将其真正付诸实施尚有很长的路要走。IMS产业链各方仍应当重点从市场驱动力、营造成熟的业务开放环境、QoS保障和用户控制方面重点研究, 在网络融合的整体架构、会话控制、业务体系、服务质量 (QoS) 、安全机制和移动性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此外, 目前IMS的终端价格昂贵且成熟度较低, 严重影响了IMS商用的发展, 培养用户的IMS使用习惯, 加强第三方业务开发能力、在终端方面取得突破等等, 也是IMS产业链各方需要思考的问题。

5 结束语

实现移动和固定网络融合, 是发展下一代网络的必经之路, 网络融合是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 IMS作为与接入无关, 控制与承载分离的网络架构, 为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提供了技术基础。但是基于网络平滑演进的需要和IMS价值链尚不完善的客观现实, 可以看出, 要做到网络的真正、全面融合仍需要一定的过程。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IMS技术原理和特点, 并对IMS承载和控制分离、多业务支持能力、多接入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指出IMS以其独特的优势, 成为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的必然技术方案, 并分析融合存在的问题等。

关键词: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融合,业务融合

参考文献

[1]http://www.knowsky.com/355996.htmlhttp://www.knowsky.com/355996.html.IMS-网络融合的聚焦点

[2]胡乐明.IMS技术原理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1

固网与移动融合的趋势分析 篇5

关键词:固网;移动网;融合;趋势

中图分类号:F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所谓固定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FMC),是指不断演变中的固定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在网络和业务方面逐渐趋向于不同程度和范围的相似或相同,在技术上体现为协议规范、网络架构等方面的一致性,在运营上体现为运营或经营模式的相似性。

一、发展趋势

从通信网络的总体发展趋势看,固定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都朝着分层化的方向发展。下面从NGN的分层网络架构的各个层面讨论FMC的技术可行性,即业务层面的融合、控制层面的融合、传送层面的融合以及接入层面的融合,此外终端的融合和支撑系统的融合也是固网和移动网融合的重要方面。

(一)业务层的融合

业务层面包括各种业务设备(例如智能网的SCP、各种业务引擎、各种业务网关等)以及业务管理平台等,业务设备侧重业务的提供,业务管理平台侧重业务的管理。随着固定、宽带、移动业务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的业务都在不断丰富,且具有越来越多的共性,同一类业务常常出现在不同的系统中。因此,从业务发展的趋势看,业务融合是发展的必然。

(二)控制层的融合

控制层提供呼叫的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建立、路由选择和资源管理等功能。随着网络的不断演进,软交换技术先后被引入到固网和移动网络,实现了控制、承载和业务的分离。在软交换发展的初期(即固网和移动网交换机采用H.248控制媒体网关分配电路域媒体资源的时期),由于移动和固定软交换的协议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例如固定不支持MAP和BICC协议,因此融合的可能性较小。而固网和移动网在宽带软交换上都基于SIP控制,则存在融合的可能。

(三)传送层的融合

传送层是指为上层业务提供公共承载的网络层面,它是一个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目前主要以IP技术为发展方向。因此,传送层的融合主要体现为IP承载网的统一,而这个层面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目前,几乎所有的运营商在考虑网络演进时,无疑都是朝着全IP方向进行的。

(四)接入层的融合

接入层是指为用户提供接入的网络层面,它比接入网的概念更宽、延伸更廣,例如在WCDMA网络中,UTRAN和分组域一起构成接入层网络。接入层网络分为两种类型,即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移动接入方式主要包括蜂窝接入方式(包括GSM,CDMA,WCDMA,TD-SCDMA等)和卫星接入方式。

(五)终端的融合

终端是用户获取业务的设备,与用户的业务体验密切相关。融合终端主要体现为双模终端和多模终端,是融合业务实现的重要环节。融合终端的便利性、多功能、个性化和专业化将成为吸引用户的一大亮点。具有代表性的移动/蓝牙融合终端的厂家主要有Motorola、西门子、LG、三星等;而移动/Wlan融合终端的厂家主要有Motorola,Nokia,NEC等;移动/PHS融合终端的厂家主要有UT Starcom等。这些公司在国内外的一些市场上已经推出了一些初具商用水平的融合终端。

(六)支撑系统的融合

运营支撑系统包含三大部分:业务支撑系统(BSS)、运营支撑系统(OSS)、管理支撑系统(MSS)。BSS系统主要包括了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计费账务结算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等等。为了支撑融合业务的开展,BSS/OSS也必将向融合方向发展。

二、融合方案分析及改善

(一)IMS--业界公认的固网移动融合体系架构

IMS本质上说是一种网络结构。固网移动融合包括业务层、控制层、传送层、接入层、终端以及支撑系统等多个层面的融合,其核心是实现以IP为中心的网络融合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融合。

(二)IMS的需改善之处

从IMS的结构来看,用IMS实现网络融合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IMS仍然面临很多变数,还涉及到网络、业务、管理、运营和管制等多个层面的问题,许多功能商需完善。目前包括现有的IMS规范的修改和完善,此外还需要制订一系列新的规范。应用于网络融合的IMS还处在研究初期,有很多技术标准问题有待解决,归纳如下:

(1)SIP协议的互通问题。虽然IMS是基于SIP协议的,但IETF和3GPP都分别定义了SIP协议,而这二者之间缺乏互通性。现在,在VoIP环境中可以用会话边缘控制(SBC)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对于其他业务还缺少解决方案。

(2)MRFP功能定义的不完善。MRFP功能是3GPP在几年前就提出的,使用的是当时已经具有实施能力的H.248协议。但发展到IMS,MRFP的功能并没有进行扩展,给IMS提供业务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3)对SCIM功能只定义了基本框架,尚未进行详细的定义。SCIM将在IMS复杂的业务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虽然CSCF完成了主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但涉及到传统业务和新型应用之间的业务分离和综合还需要SCIM来实现。SCIM的细节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4)基于IP的固网是否需要IC卡保留用户的USIM或ISIM,是否有其他方法。

(5)固网是否必须默认支持AMR编解码器。

三、结束语

融合的支撑系统不仅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方便,也能给用户提供更多的实惠,增加用户的忠诚度。它是全业务运营商的重要优势,也是全业务运营商应该首先向用户提供的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未来使用者对于网络速度以及适用范围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移动网络与固定网络两者优势能够相互融合必然会给使用者带来更高的用户体验。同时,两者之间融合将会造就巨大的商机。

参考文献:

[1]田方,杨葆莉.IMS技术发展和应用分析[J].移动通信,2010(09).

[2]林晓焕.现代通信技术[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陈坚,王德政,刘蔚.全业务运营与IMS网络管理[J].中兴通讯技术,2010(02).

[4]秦瑞新.现代通信概论[M].北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移动回传的融合之路 篇6

固定与移动的融合

移动回传的IP化有多种可选择的方案, 如电信级以太网、PTN及MPLS, 通过各种技术的组合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方案。明确它们各自的特点, 有助于运营商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表所示) 。

表中几种实现方式, 上海贝尔都能提供端到端的方案, 比较而言, IP/MPLS技术更具优势, 首先, MPLS提高了IP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使之达到电信级的传输性能;其次, MPLS提供了TDM、ATM、以太等多业务的承载和融合能力, 使IP网络成为了理想的多业务传输平台。鉴于当前绝大部分城域网都是基于IP/MPLS技术的, 因此我们很自然地会把移动接入网的IP化与运营商城域网的发展关联起来。

对于综合业务运营商来说, 在IP城域网上统一承载固定和移动业务, 不仅将大大降低投资和运维成本, 而且有利于推动固定和移动业务的融合。新一代面向固定移动融合的宽带多业务城域网将支持L2/L3VPN、IPTV、固定软交换、移动回程、IMS等业务以及传统的宽带互联网业务, 典型地可分成路由器核心、电信级以太汇聚网和多种接入方式等层次。通过以IP/MPLS解决移动回程, 运营商能够快速并以相对低的成本实施固定移动的融合。就移动基站回程来说, n×E1 TDM、n×E1 ATM/IMA、n×E1 MLPPP和以太等各种接口的2G、3G、后3G基站, 都可通过微波、光纤、铜线、同轴电缆等介质, 通过IP/MPLS多业务接入设备、MSTP、DSL终端、PON终端等各种接入设备, 或通过基站内置的以太接口, 接入城域网。

更进一步, 运营商要考虑能不能在现有的IP/MPLS城域网上部署, 这种方式的优点显而易见:最少的变动, 最低的投入。问题是国内大多数城域网设计之初就定位于解决大众客户的或集团用户的接入, 或流量非常有限的2G核心网流量。这种架构从根本上讲是不能够满足对服务质量敏感的3G语音和其他高等级数据业务 (如IPTV, 手机流媒体等) 的需求的, 这种情况在国外运营商中同样存在, 大多数运营商采取了分开建设的方式:原来的城域网保留, 大众用户的HSI业务不动, 同时建设一张新的IP城域网, 我们可以把其称之为二平面, 在新平面上, 通过部署能提供精细化控制的边缘设备 (如7750SR) , 满足承载关键业务的需求, 这样, 运营商很好地解决了低端用户流量对关键业务的影响, 在保障关键业务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 还充分利用了新平面实现了固定与移动业务的融合。

多种接入方式的融合

移动回程网络解决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大幅度地降低每个比特的传输成本, 以适应移动业务从话音为主向话音和数据并重, 最后向数据业务为主发展的趋势。一般来说, 2G基站的带宽需求为1~2个E1, 3G基站的带宽为2~4个E1, 引入HSPA、1xEVDO业务后, 基站的带宽需求还要再提高一倍或以上。随着基站带宽和数据业务量增加, 基站接口技术将逐步从E1向更高带宽、更低成本的以太迁移。

多业务基站回程解决方案可基于IP/MPLS、ATM、以太等几种方式。ATM基站回程解决方案要求ATM汇聚接入网, 不符合接入网向IP/Ethernet演进的趋势。以太基站回程解决方案目前大多只能解决以太接口和TDM接口, 对于ATM接口的支持不够, 这在当前仍存在着大量ATM 3G基站的情况下, 难免有不足之处。IP/MPLS基站回程解决方案基于IETF标准的MPLS伪线技术, 能够提供从TDM、ATM、FR到以太的所有接口, 是真正的多业务接入技术。

上海贝尔基于IP/MPLS的移动回程解决方案 (如图所示) 基于ALU 7750 SR、7450 ESS或7710 SR、7705 SAR系列业务路由器, 采用IETF标准的伪线技术, 通过在MPLS隧道里封装和传送各类业务数据, 包括以太帧、ATM信元和电路仿真信号, 实现了在单一IP/MPLS网络里承载多业务的目的。在上海贝尔移动回程解决方案里, 部属于基站的ALU 7705 SAR业务汇聚路由器是关键的环节, 它把现有的多种接口的基站接入回程网络, 并执行数据格式转换功能, 把n×E1 TDM、n×E1 ATM/IMA、n×E1MLPPP或以太等格式的多种信号转换为IP/MPLS网络里的各类伪线。

医院固定资产的移动化管理 篇7

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从纸质管理、计算机单机管理,发展为网络化、移动便携化管理[1,2]。固定资产移动化管理是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增加可移动模块,把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从某一固定地点延伸到医院各个角落,可以在任一设备使用所在地、设备暂存地、报废设备堆集地现场进行资产管理。从而转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优化了流程,解决了固定资产管理中各个环节脱节的情况,真正实现了固定资产实时动态全过程管理,为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成本核算奠定了基础,对促进医院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3,4,5,6,7]。

1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我院所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用友财务管理软件U8系统中的一部分,具有资产的录入、原值增减、调拔、资产折旧计算、报废、资产查询、盘点等功能,可以胜任资产管理的一般要求,此套软件使用五年,替代了原来的手工账,是资产管理的一大进步,特别是此软件与财务软件紧密结合,总资产的计算、资产折旧扣除等操作极其方便,大大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软件在资产标签的制定、填写打印、粘贴、资产状态的跟踪、盘点等工作的性质和工作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进,特别是原有版本无条形码功能,软件不支持移动信息终端PDA,使资产管理停留在物资账上,账、物之间缺少联接平台,为此我院编制固定资产移动化模块,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 固定资产移动化模块

2.1 移动化模块的开发

我院在Pocket Builder2.5开发环境中开发移动化模块,通过调用用友软件中固定资产数据,下载到PDA上,实现资产的移动化管理,数据修改后上传到用友软件,与用友软件无缝连接。

2.2 移动化模块的功能

2.2.1 数据查询。

所有数据均从用友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数据库中下载,资产按使用部门查询,可统计每一部门的资产数量、使用状态等资产基本信息。

2.2.2 条形码登录。

条形码包括固定资产标签条形码和设备原有条形码(出厂编码),设备出厂时一般均有出厂编码,设备不同编码不同,厂家以此编码可以查询此设备的出厂日期、型号、配置等信息,设备报修时根据此编码判断设备保修时间和以往维修记录,在移动化模块中登录出厂编码,可以查询设备基本信息,方便设备报修。同时当资产标签条形码损坏、脱落时,根据出厂编码同样可以查询此设备的信息,进一步保证条形码查询的可靠性。

2.2.3 资产盘点。

由于设备放置分散,盘点一直是资产管理的最薄弱环节,而盘点是否全面、准确,直接影响账、物一致性,资产折旧的准确性,因此资产盘点是固定资产移动化管理重点要解决的问题[8]。移动化管理系统的资产盘点流程如下:固定资产数据下载到PDA→PDA扫描粘贴在资产实物上的标签条形码或出厂编码→移动化模块根据条形码显示此资产详细信息→经操作者与实物核对后确认盘点→盘点信息如资产编号、盘点时间和盘点操作者等保存在PDA数据库中→上传盘点数据到用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盘点时移动化模块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各部门的资产情况和盘点情况,及时发现未盘点的资产,保证所有资产通过盘点,不遗漏一台设备。使用PDA对固定资产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作为信息录入的手段,大大提高了盘点工作效率,同时保证信息流和资产实物流的一一对应。

2.2.4 设备维修。

维修工程师根据设备的条形码,查询故障设备的详细信息和以往维修记录,需要厂家维修时,直接告知设备出厂编码和故障现象,维修完成后维修记录记在PDA上,并上传到服务器上,以便以后维修时查询。

2.2.5 设备报废。

根据设备条形码或出厂编码,查询设备信息,经核对后,确认报废,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后,生成报废单,经相关部门审核,完成报废流程。

3 固定资产条形码

条形码是一种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识别设备,并实现数据自动输入计算机的特殊编号,具有输入速度快、可靠性高、采集信息量大、条码标签制作容易等特点[9]。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是固定资产移动化模块的载体,通过条形码的采集使资产账与实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采集,有效地解决了固定资产数据采集分散的难题,克服了传统资产管理模式容易造成的统计数据不准确、盘点工作耗时费力等问题,确保了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实物统计时数据资料的完整、真实、可靠,提高了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

4 总结

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等特点,使得固定资产管理难度大,一直存在资产折旧数据不准、账物不一致、盘点工作繁重、资产报废、调拔不及时等问题。

我院引入固定资产移动化模块后,解决了账物不一致和盘点困难等问题,对医院的医疗设备固定资产进行规范化动态管理,更新了管理理念、优化了管理流程、完善了管理制度,为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张丽.基于网络平台的固定资产管理[J].医疗装备,2008,21(7):4-6.

[2]黄辉阳.医院财产物资电脑管理系统[J].医疗设备信息,2007(5):74-75.

[3]王慧焱.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8,5(5):34-36.

[4]孙佳梅,白红梅.新形势下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3):63.

[5]雷志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降低医疗服务成本[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12):84-86.

[6]田永梅.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初探[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36-37.

[7]王晶.关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2-34.

[8]金鑫,刘吉祥.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档案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09,6(4):32-34.

移动支付的产业融合特征研究 篇8

一、移动支付是信息技术融合背景下, 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

(一) 移动支付的定义

研究移动支付的全球性组织“移动支付论坛” (www.mobilepey mentfor um.com) 将移动支付定义为: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商品或服务而通过移动设备交换金融价值的过程。这一定义界定了移动支付的两个核心内涵, 即“移动性”和“支付目的”, 是广义的“移动支付”概念。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手机是最为人们所认知、最能体现“移动”特性的终端设备, 所以人们通常将“移动支付”和“手机支付”等同起来。

通常情况下, 人们说所的移动支付概念是指, 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 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 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等。

(二) 移动是支付的特点

移动支付与传统的银行系统支付和非移动的网络支付相比, 具有鲜明的特点:

1.支付过程灵活便捷。用户只要申请了移动支付功能, 便可足不出户完成整个支付与结算过程。

2.较少的交易时间成本。减少了往返银行的交通时间和支付处理时间, 大大减少了交易时间成本, 提高了支付效率。

3.复杂和较长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移动支付产业链和价值链由商户、移动运营商、银联/第三方支付方、银行、设备提供商、消费者等方面组成。

(三) 移动支付的分类

移动支付有多种分类方法:

引自:何朔:移动支付的沿革与发展探究, 中国信用卡, 2008年第7期。

1.按照支付距离的不同, 移动支付可以划分为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 (见图1) 。远程支付可以不受地理位置的约束, 独立或依托于网上购物、电话购物、银行业务等环境, 以银行账户、手机话费或虚拟预存储账户作为支付账户, 以短信、语音、WAP等方式提起业务请求, 实现支付互联网上购物款、转账汇款、在线充值、缴话费、水费、电费、燃气费及有线电视费等功能。近场支付则是利用红外线、蓝牙、射频等技术实现支付功能, 满足公众在便利店刷手机付款、刷手机坐公交或者地铁等需求。

2.按照支付金额的大小, 移动支付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

3.按照资金的流向, 移动支付可分为定向支付和非定向支付。

4.按照运营主体的不同, 可以分为金融机构运营和非金融机构运营的移动支付。金融机构运营的移动支付, 指支付平台的设立方为银行类金融单位, 支付账号属于银行等金融类机构。非金融机构运营的移动支付, 指移动运营商及第三方支付公司等非金融机构作为运营的主体。根据央行规定, 非金融机构支付是指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金的行为, 包括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二、移动支付的发展态势

工信部2013年6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3年1~5月, 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月增1000万, 总数达到11.65亿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净增7156.9万户, 总数突破3亿户。同时, 数据还显示, 1~5月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增4902.6万户, 达8.13亿户, 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9.9%。手机上网用户仍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净增3382.9万户, 总数达到7.83亿户, 占移动互联网用户比重达到96.3%①。随着移动互联网和3G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吸引了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公司、运营商等企业纷纷加入到移动支付领域内。截至2012年12月, 手机远场支付业务注册用户数约为1.98亿, 用户活跃率接近33%, 用户注册的数量和交易次数较2011年均有大幅提高②。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于2013年6月初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 2013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达到2354亿美元, 较2012年的1631亿美元增长44%;移动支付用户数量将达到2.452亿, 高于2012年的2.008亿。Gartner研究总监沈哲怡表示:“我们预期2012至2017年间, 全球移动交易量和价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5%;到2016年, 全球移动支付预计将达到7210亿美元, 拥有4.50亿移动支付用户。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013年6月30日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3》显示, 2012年商业银行共处理移动电话支付业务5.35亿笔, 金额2.31为万亿元;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1.13亿笔, 金额为1811.94亿元。相关机构预测, 2015年,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③。

可以预见, 随着移动支付商业模式的日益成熟, 移动支付安全技术的不断完善, 以及行业标准的出台, 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将会越来越活跃, 并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三、移动支付的产业融合特征

(一) 产业融合的涵义

产业融合的研究起源于罗森伯格 (Rosenberg) 对美国机械工具业演化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期, 由于数字技术革命引发了信息产业领域的产业融合现象越来越突出, 国外学者开始对产业融合进行深入地研究。美国学者尤弗亚 (Yoffie) 将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本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 美国学者格林斯腾和汉纳 (Gr eenstein&Kh anna) 指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 是指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 林德 (Lind) 更是指出:“融合无处不在, 融合是分离的市场间的一种汇合和合并, 跨市场和产业边界进入壁垒的消除”。

总之,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最终融合为一体,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可以从四个层面去理解④:

1.从技术角度看:产业融合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 产生的产业边界的模糊化, 最初指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业的“三网融合”, 由此逐渐实现多个领域的技术融合。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射频技术、识别技术、安全技术等技术的融合。

2.从原因与过程看, 产业融合是逐步从技术的融合到产品和业务的融合, 再到市场的融合, 最后达到产业融合的实现的过程。

3.从产品服务和产业组织结构看, 伴随着产品功能的改变, 提供该产品的机构或公司组织之间边界的开始模糊。

4.从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看, 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行业的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最终融合为一体的, 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 产业融合的类型

从产业角度, 产业融合可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类⑤。

1.产业渗透:产业渗透是指发生于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在边界处的产业融合。

2.产业交叉:产业交叉是指通过产业间功能的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融合, 往往发生于高科技产业链自然延伸的部分。

3.产业重组:产业重组主要发生于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之间, 这些产业往往是某一大类产业内部的子产业。

(三) 移动支付的产业融合特征

从业务领域来看, 移动支付具有天然的融合特征, 可看作是一种跨行业的产业融合新范例。

首先, 从技术融合的角度来看, 移动支付以信息技术为基础, 融合了非接触式感应以及无线连接技术、芯片技术、移动网络技术、识别技术、软件技术、安全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 最终实现支付功能。从这个角度说, 移动支付的发展, 首先是技术融合的结果, 而技术融合是催生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

其次, 从原因与过程看, 移动支付是逐步从信息技术融合, 向移动支付产品和移动业务的融合, 最后实现移动支付市场的融合, 最后达到产业融合的实现。

第三, 从产品服务和产业组织结构看, 移动支付使传统的银行业、保险业与通讯行业、零售行业、媒体行业、终端制造业等卷入其中, 以不同的商业模式, 满足消费者几近相同的目的, 形成一个跨行业的移动支付生态圈。这个生态圈由零售商网、移动网络、移动终端网、软件平台网、终端网等组成, 业务范围和市场边界相互交叉, 相互渗透, 具有明显的产业融合的特征。

引自:陈元志、陈劲, 移动支付产业的商业模式研究, 企业经济, 2012年第8期。

移动支付是横跨通信业和金融业, 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复杂产业链, 参与者包括金融机构、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商、移动支付平台、商家和终端厂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等。移动支付一般涉及移动设备、银行账户、支付平台三要素。这三类要素各自被一些关键角色所控制:如移动网络运营商和移动手机制造商控制了移动电话的设计和分销;发卡银行控制了消费者的银行账户;银联、Visa或万事达卡等支付平台则控制着大量结算网络。尽管存在多样化的运营模式, 但是, 移动支付产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在业务环节上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价值关系 (如图2所示) 。这种价值关系, 使它们相互直接形成了一个价值链条和价值网络, 谁也不能独立存在。

由不同行业来提供功能相同或高度相似, 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 是产业融合的重要特征。移动支付产品的多样化显示了移动支付的产业融合特征。目前银行业、保险业、移动通讯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公司、互联网企业等, 纷纷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 单独或联合推出了移动支付产品。例如, 中国移动先后与多家银行以及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公司等企业合作, 推出“手机钱包”。2013年7月正式落户京城的“移动NFC手机一卡通”更是让移动支付真正走人百姓生活。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推出了类似产品。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移动端App方面, 腾讯在微信5.0版本中加入了支付功能, 通过腾讯旗下的财付通打通了微信端的支付渠道。目前, 微信支付的应用场景包括公众号支付、扫二维码支付和移动应用支付等。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代表, 新浪利用其社交平台新浪微博发布“微博钱包”移动客户端, 进军移动支付领域。客户端功能目前覆盖了付款、存取款、转账、缴费、充值等功能, 未来还将实现银行快捷支付、刷卡、NFC支付、信用卡还款、交通罚款以及电影票购买等。作为传统金融机构代表的商业银行, 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产品。例如, 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 普遍具有转账、移动支付等功能。

第四, 从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看, 移动支付不同于传统金融业和普通的移动通讯业, 是一种新型产业形态。这种产业形态将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行业的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最终融合为一体的, 具有产业融合发展特征。

四、结语

总之, 移动支付就是将移动网络与金融网络结合起来, 将移动网络业务和金融等业务融合起来, 以移动通信终端为工具和手段, 为用户提供商品交易、缴费、银行账号管理等金融服务业务。移动支付是信息技术融合背景下, 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许华.工信部:中国3G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破3亿, http://www.cnmo.com/news/264991.html.

[2]王漪.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互联网天地, 2013年第5期.

[3]移动支付.从概念到落地的探索.互联网周刊, 2013年9月5日.

[4]李智, 徐清.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电信网技术, 2013年4月第4期.

[5]付玉辉.移动支付: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模式与融合监管.互联网天地, 2011年第1期.

[6]何朔.移动支付的沿革与发展探究中国信用.2008年第14期.

移动互联环境下的融合新发展 篇9

【关键词】移动出版;知识产权运营;网络文学;商业模式;纸屏融合

【作者单位】张新华,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地区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JDZHA003。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随着“十三五”规划纲要、“互联网+”、文化强国、媒体融合等国家战略和行动的进一步推进和实施,我国出版移动化转型和融合步伐加快,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形态从孕育走向成熟,产业实力继续壮大,整体保持高速稳定增长。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实际,谈谈2016年可能出现的几个显著趋势。

一、移动互联网引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新方向

2015年,我国提出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着我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和应用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便捷、共享特性渗透社会生活和商业服务的各个领域。同时,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无线网络及手机等智能终端快速普及。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占90.1%;手机成为新增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1]。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推动了我国数字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带动三、四线城市,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体中互联网的使用,提升了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另一方面,它还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改变了网民的日常生活和媒介行为,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移动互联网改变着数字出版产业格局。2015年,为抓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契机,传统的出版社、报刊社、网站等媒体纷纷向移动端迁移,“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客户端)成为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标配;互联网巨头BAT、“数字出版第一股”中文在线等,利用资本手段合纵连横,在移动端展开角逐,通过布局网络文学,将竞争延伸到电影、电视剧、游戏等领域。当当、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也都向移动端转移,电子书业务增长迅速。清华同方、龙源期刊网、掌阅、咪咕传媒等内容集成发行商和运营商,加大了移动端应用和市场的开发。同时,移动互联网也使我们进入了“泛媒体时代”,向公众传播信息不再是专业媒体的专利,任何人和机构都可以自建媒体,生产信息并向外发布,带来内容生产力的解放。由此,媒体人获得了相对于媒体机构的独立性;个人性和机构性自媒体涌现;商业传播(广告、品牌形象等)对专业媒体的依赖减弱,商业机构纷纷开设自媒体,在进行品牌传播、市场营销和联络客户的同时,也生产和传播与本企业及所在行业相关联的内容。但是,随着阅读类新媒体的野蛮式生长和内容泛滥,注意力资源将更加稀缺,读者对阅读产品的质量、体验性、个性化要求更高,专门为用户进行内容订制和把关的机构应运而生,优秀的阅读推荐类新媒体价值飙升,如“罗辑思维”“十点读书”等。如上变化,为数字出版业注入巨大活力,推动着数字出版业迈入移动化时代,新的产业格局逐渐形成。

移动互联网也给阅读市场带来重要变化。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不仅带动了网民和新媒体用户规模的增长,还提高了个体用户的阅读率和新媒体接触率,扩大了数字阅读市场的规模。相关报告显示,在2012—2015年间,我国移动阅读的用户量从2012年的1.34亿上升到2015年的3.28亿[2]。同时,移动互联网还引发了网民阅读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移动阅读的场景化、碎片化、个性化、交互性和社会化趋势加剧,读者的阅读行为与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等衔接得更加紧密,新的阅读和内容消费形态涌现,为数字出版创造新的商机。在电子书、微博、微信、APP等推动下,移动用户的阅读和支付习惯已经养成全面,活跃度明显提高,移动端的付费阅读和广告盈利模式逐渐成熟,微博、微信的打赏机制也得以确立,移动阅读的收入规模快速扩大。2012—2015年间,移动阅读的市场规模从1.34亿元[3]上升到100.8亿元[4],移动阅读成为我国阅读产业领域内增长率最高的产业。

移动出版方兴未艾,经过2015年的急剧调整,2016年将会有更加稳健的发展。阅读市场将逐渐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下沉,读者群体和产业规模将稳定扩大。企业对内容资源和用户资源的争夺加剧,阅读的体验性、交互性、社交性将更受重视,满足移动读者新需求的应用型产品逐渐增多,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显著。

二、知识产权运营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下,以优质内容为基础,进行全版权运作,开发衍生品及专利产品,注册商标开展品牌化运营,是出版传媒企业实现内容价值最大化的主要手段。在开放、融合的环境下,原来束缚出版业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域经营的制度性和技术性障碍逐渐消除,基于优质内容进行知识产权运营的出版策略已初露锋芒,并将在2016年获得新的发展。

大众阅读和娱乐领域的IP热将继续漫延。2015年,我国网络文学衍生版权开发呈井喷之势,以版权为核心的网络娱乐产业链释放出巨大商业价值,由热门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屡创收视新高,其改编的游戏也迅速获得大量粉丝;而影视和游戏的改编又反哺网络文学本身的发展,促使其商业价值扩大。2015年初,由腾讯文学与盛大文学整合成立的阅文集团,利用其庞大的内容储备、作家作品和多元化的跨终端产品等优势,运用泛娱乐的IP开发战略,与游戏、动漫、影视等行业合作,以文学作品为源头,打造了贯通出版、游戏、影视、周边等新兴产业链。2016年初,阅文集团公布与Hobbymax公司合作,面向全球推出《全职高手》的主角人物模型。《全职高手》是阅文集团白金作家蝴蝶蓝创作的网络游戏竞技小说,全网阅读点击量达数亿,实体书已授权出版中文简体、繁体,日文等多种版本,并畅销各地市场[5]。这种以内容和版权经营为核心,以全媒体出版和多渠道传播为手段的经营方式,扩大了原有大众文化产品的粉丝圈层,使高点击率原创作品的版权价值倍增,已经在网络文学和诸多内容产业领域推行。据易观国际分析,2016年我国将迎来IP的高速发展期,同时,网络文学及相关行业IP评估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应用,将有助于IP模式运作理性化发展。

nlc202309011752

知识产权的运营在网络文学之外的专业出版和科技出版领域也逐渐兴起。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在10年前进入手工图书领域,已累计出版了上千本手工图书。在获得了手工类图书的资源优势并居于市场领先地位后,该社从2012年开始,以图书为基础创建“玩美手工”和“HOOHUU”品牌,在线上开设玩美手工网,构建网络社区、商城、在线课程、资讯服务等业务,在线下开设“玩美手工馆”、手工体验店和直营店等,并与学校、社区合建绘本馆,开展原创性手工项目和图书开发、手工图书阅读推广、手工材料销售、手工课程培训等实体经济业务。2014年起,该社在郑州创办 “中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厂商参加。迄今为止,该社通过图书版权、手工专利开发、品牌创建和授权经营、销售渠道建设等方式,已经打造了一个集产品开发、图书出版、工具和材料生产、产品销售、课程培训、行业会展于一体的产业平台,为出版与科技、教育和文创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据《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报道,安徽科技出版社、大连出版社、青岛出版集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也开展了知识产权综合运营的探索,并获得良好效果[6]。它们利用本社图书品牌和优势版权资源,与外部机构合作,开展全媒体出版和品牌化经营,并努力开发衍生品,进行特定垂直行业的全产业链运作,开拓了出版业经营的巨大空间。

以版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综合运营,既可实现版权价值的多元化开发,又能克服出版多元化经营中产业关联度低的缺陷。未来,随着我国媒体融合、出版融合等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出版产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知识产权运营将成为一种主流模式,迅速波及出版和新兴的数字内容产业等领域,推动我国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和融合深化。

三、商业模式创新助力网络文学产业升级

经过十余年成长,网络文学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和较为稳定的产业格局。但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推动了以网络文学为创意源头的游戏、动漫、影视剧、网络剧等的急速发展,由此带来网络文学新热潮的兴起和商业模式的变革。

2015年,网络文学蓬勃发展。面对潜力巨大的市场,BAT纷纷参与布局网络文学,相继成立阅文集团、百度文学和阿里文学,并与各自旗下的其他内容业务对接,完善数字内容生态,大举开展IP运营。其中最受瞩目的是腾讯阅读和盛大文学联合成立的阅文集团,它统一管理和运营原腾讯阅读和盛大文学旗下的网络文学网站和品牌,致力于构建以IP运营为核心的泛娱乐生态体系,使网络文学成为整个泛娱乐生态系统的支柱。在阅文集团、中文在线、掌阅文学、阿里文学等平台的共同推动下,网络文学的IP运营在2015年经历了爆发式发展,带来了网络文学商业模式的转变:由过去主要依靠点击收费和广告收入的模式,转变为版权综合经营的模式。

网络文学商业模式转型可能会给产业链带来良性联动效应。首先,它会促进网络文学写作方式的调整和作品创意水平的提升。过去,在付费阅读、微支付运作机制下,网络文学写手主要靠点击量从网站获得分成;在上架和更新机制下,网络文学写手变成“码字工人”,偏重于构建曲折离奇的文学情节和拉长篇幅。在 IP运营模式下,影视、动漫、游戏及更多衍生品的开发,不仅依赖成熟、完整的网络文学作品,更依赖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可进行多种符号表达、多种媒体传播的创意,这就可能带动网络写手更加关注文学作品的创意和表达。其次,它会促进以网络文学为中心的创意资源扩大。多元化的网络文学价值实现方式给网络文学作者和版权经营者带来收入的乘积效应,大大提高优质作品创作者和经营者的经济回报,这会吸引更多写作者和机构参与,有助于推动网络文学自身规模扩大,为我国本土文化娱乐产业提供更丰富的创意资源。再次,网络文学版权价值的增加将掀起整个行业对网络文学原创资源的抢夺热潮,现有内容版权及其创造者的价值将提升,新作者、新作品的培育将更加受到重视。最后,除了内容,决定IP价值的最主要因素是网络文学作品粉丝群体的规模及其潜在的商业价值,这就要求网络文学的经营者在产品和用户两个方面发力,更加注重阅读产品的体验效果、社交功能,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用户黏度。

2016年,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推动网络文学发展,已被列入我国“2016年全民阅读工作计划”,国家鼓励创新、版权保护的力度将继续加大。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版权综合经营商业模式的成熟,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将更加繁荣。

四、纸屏融合促进图书形态更新

近两年来,出版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了图书形态的更新。在原有的纸质形态和数字形态之外,出现了纸质图书和数字资源融为一体的图书形态。纸屏融合形态的图书一般通过在纸本书页面设置二维码、ID账号等方式,使读者利用移动智能终端或计算机访问特定的网络空间,体验相应的数字资源或服务。目前,在融合形态的图书中,纸、屏两种形态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大致分三类。

一是数字资源与纸书内容互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训练教材》、安徽教育出版社的“二维码交互式教辅”项目就采用这种方式。读者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扫描纸书中的二维码,进行登录、注册和验证后,就可以阅读、下载出版者预存在网络中与书相配套的资源。这类图书克服了纸质书信息类型单一(只承载图文信息)、容量有限、更新困难等缺点,提升了传统图书信息的表现能力和传播能力。

二是数字资源对纸书内容和体验的延伸。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在2015年研发的3D涂色书——《开心超人联盟之超时空保卫战》,就是把时下流行的AR技术与涂色书结合。读者可以选一个页面涂好颜色,然后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打开“开心幻影涂游”APP,扫一下涂好的作品,3D动画效果就会立刻呈现出来转动图书,3D画面也会相应旋转,读者还可以用手指在屏幕上进行简单的交互操作[7]。北京出版集团在2016年1月出版了“大开眼界——恐龙世界大冒险”丛书,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纸质绘本与立体全沉浸式视觉映像的结合。此外,接力出版社在2014年6月出版的《香蕉火箭科学图画书》、天地出版社在2015年6月出版的《拍拍乐创意童书》,科技出版社在医学教材上所展开的探索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它们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开发影像资源和相应APP,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打开APP阅听内容,就可以对虚拟影像进行互动操作,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nlc202309011752

三是为读者提供增值服务。近几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其发行的每一本皮书上都附设一个价值100元的“皮书数据库”充值卡,读者在皮书数据库网站注册为会员后,可以为自己的账户充值,用来购买数据库中的任何资源。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十天突破IELTS写作完整真题库与6—9分范文全解》,在封面贴上带密码的学习卡,读者可以用它获取在线导学服务或下载学习资源。从内容角度看,这类图书的数字资源为纸本书读者提供了额外的价值;从经营角度看,数字资源被出版方用作诱饵,吸引纸书读者转变为数字产品用户,这里的纸本书就成为出版经营者获取用户的一个有效入口。

纸屏融合图书形态的出现,打破了纸本书和数字图书二元对立的发展格局。它既保留了传统纸本书的外在形态、制作工艺、内容及其组织方式等特点,又吸收了数字媒体的诸多优点,如表现手段丰富、信息容量大、体验性强等,为传统图书和新兴媒介的融合发展开辟了新路径。随着出版融合的深化发展,2016年纸屏融合形态的图书在品类、品种上将更加丰富,形式将趋于成熟,读者和用户资源的获取和经营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此外,图书纸屏融合还会带来新的出版商业模式,并引发出版产业链的重组和新型产业组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第 3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6年1月22日.

[2] 中国IT研究中心. 2015年第2季度中国移动阅读市场研究报告[EB/OL]. http://www.cnit-research.com/content/201507/13

23.html .

[3]刘爽爽. 中国是亚马逊全球用户增长最快的国家.[EB/OL]. 财新网. http://culture.caixin.com/2016-01-25/100903610.html .

[4](速途研究院)郑春晖、李国琦. 2015年Q4移动阅读市场报告[EB/OL] . http://www.sootoo.com/content/555300.shtml .

[5]阅文集团热门IP《全职高手》手办即将全球发售引关注,http://www.ccidnet.com/2016/0114/10082419.shtml.

[6]王婷. 一个内容多个创意:出版立体开发,打造IP产业链[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2-16.

[7]韩国AR技术顶级企业SN公司与中国动漫“领头羊”广东奥飞动漫携手合作,http://www.yaolan.com/news/20151009145

1503.shtml.

上一篇:企业档案资源整合下一篇:知识密集型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