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研究应对

2024-07-12

问题研究应对(精选十篇)

问题研究应对 篇1

1 专利质量问题的提出

1.1 专利质量与问题专利

对于何谓专利质量,国外的学者一般将专利质量界定为专利与法定授权标准的符合程度或者说一致性。如Christopher Dent称,专利质量在澳大利亚专利局看来是符合专利法和专利审查标准的合法性[1]。类似地,专利质量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是指专利本身的有效性,如Robert Merges [2]、Mark A.Lemley [3]和John R. Thomas [4]都认为:有质量的专利,简单地说就是有效的专利。界定专利质量,首先要谈谈什么是专利。专利通常在两种语境下使用:一种是指专利权,为专利权的简称,指专利权人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的排他权,这里强调的是专利权人的权利;另一种是指受到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该国内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专利权,该受法律保护的发明创造就是专利,这种意义的专利强调的是发明创造的可专利性。显然,“专利质量”中的“专利”是指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而一项发明创造要受专利法的保护,或者说值得受专利法保护,最核心的要求是必须经依法审查合格,也就是必须符合法定的授权条件或者说可专利性条件。此外,专利权是法律赋予专利权人就其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的垄断权,作为一种合法的垄断权,专利权的设置除了要保护专利权人个人利益,还要实现对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障,授权一项发明创造为专利不仅关系到申请人的切身利益,还对社会公众利益产生重要影响,此即专利授权及授权标准的严肃性。所以,将专利质量界定为专利与法定授权标准的符合程度(一致性)是恰当的。

相应地,不符合授权标准或者说不合法或者无效的专利被认为低质量的专利。学者们一般将这种低质量的专利称为劣质专利(bad patents)或问题专利(questionable patent)。如Robert Merges认为,劣质专利是指不当授权的专利,这些专利是将明显的现有技术忽略而授权,此等专利很可能被认定无效[2]。Jay P. Kesan 和 Andres A. Gallo认为低质量的专利或者说劣质专利是那些权利要求的主题不符合可专利性的要求但仍然被专利商标局授权的专利[5]。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在题为“促进创新:竞争与专利法律政策的适当平衡”的报告中将这种低质量的专利称为问题专利,且将问题专利明确界定为不当授予的专利,包括不符合现行专利法规定的授权条件,以及虽然可以授予专利权,但是权利要求范围过宽的专利[6]。除了以上称谓,我国学者还提出“垃圾专利”这一更不正式的概念来表征低质量或者无效的专利。虽然“低质量的专利”、“劣质专利”和“问题专利”,其共同点皆为“不当授权”,实质都是不符合授权条件而被授权的专利,但是,“问题专利”概念特意分出“虽然可以授予专利权,但是授予权利要求范围过宽的专利”的情形,这种情形也是一种不当授权,因为此类专利将部分现有技术也纳入专利权人的权利范围内,实质是部分无效的专利。当前,低质量的专利中这种情况很普遍,其它概念只是笼统地表明不当授权,只有“问题专利”将不当授权细分两种情况且强调当今比较多见的授权范围过宽的情形,因此,问题专利较科学地反映当今低质量专利的实际情况。本文也采用问题专利来表征低质量或者无效的专利。

1.2 专利质量问题的表现及实质

由于专利是审批机关对申请的发明创造进行审查后授权的,因此难免会存在授权错误或不当授权导致问题专利,而问题专利并不就是专利质量问题本身,专利系统并非不允许一定量的问题专利的存在,而是不能接受太多的此类专利存在。那么,当前专利系统存在专利质量问题吗?国外不少学者都认为专利体系存在专利质量问题。美国学者Adam Jaffe 和 Josh Lerner认为,专利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利质量问题。当前专利法律纠纷惊人地增多,行为人被控告侵犯专利权的风险以及为避免被控告而向专利持有人支付的专利使用费正日益成为将新产品和新工艺推向市场的主要成本,原本能促进和保护创新的专利系统,正在产生浪费和不确定性,阻碍并威胁到技术创新[7]。欧洲专利局2008年年报也称,“专利活动的总量增多是当前的首要挑战之一,曾经的良性循环被一些问题所破坏,诸如大量的问题专利、成本的增加和技术的复杂性等”。

当前专利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大量的问题专利带来的危害,诸如导致大量的诉讼、专利权人获得经济上的垄断权而为公众贡献较少、产生不必要的社会成本进而对创新产生阻碍。如Robert Merges认为美国授予了太多的保护范围过宽的专利,尤其应用软件的商业方法专利质量经常很低,授予这些无效专利以专利权将产生不必要的社会成本[2]。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报告也认为问题专利会阻碍创新或者提高创新的成本。在存在问题专利的技术领域中,如果该领域其他竞争者冒险进行研发,很可能面临被专利权人起诉侵权的风险,从而身陷昂贵而耗时的诉讼之中。如果就问题专利与专利权人进行许可谈判,将使其负担不必要的谈判成本和许可费用。尽管其他竞争者还可选择法律方法使得问题专利成为无效专利,但是美国现行的专利异议程序是放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进行的,这样仍将导致其他竞争者会因侵权诉讼高额成本的支出举步不前[6]。美国国家理事会(NRS)报告认为,所授权的专利不满足法定的要求,专利权人获得提高价格的市场优势和对他人诉讼的威胁而对公共利益少有贡献[8]。大量的不当授权的专利将对企业家产生一种警告的影响,导致其害怕诉讼失败而挫伤其发明创造的积极性,结果是创新率减少,基于专利的交易减少,而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增加[4]。此外,专利质量问题还表现为专利渔夫(Patent Trolls)现象,即专利权人取得专利不是用来制造产品,而是用来从其他的公司得到专利许可费和法院的判决赔偿费[9]。

授权专利的效力不确定,授权专利的权利范围不确定,显然不确定使基于专利的商业决策更加困难和成本高昂。当前的专利系统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由问题专利造成的。大量的效力不确定的专利导致专利纠纷增加和司法资源的浪费,诉讼也变得更加复杂和昂贵,整体上增加私人和社会成本。可见,当前的专利质量问题不是法定授权标准尤其是创造性标准过低的问题,而是大量的专利不符合授权标准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其实质是大量的问题专利的存在导致大量专利效力不确定,这种过多的不确定进而阻碍创新和浪费巨大的社会成本。

2 专利质量问题的成因

由于专利质量由审查授权环节决定,因此,专利质量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专利审查。大量的评论关于专利局正在授予低质量的专利[10],诸如专利局缺乏资源对专利申请进行有效地审查,从而授予了大量的不合法的专利,导致大量的专利的效力不确定[11]。同时,大量的问题专利难以通过无效程序或昂贵费时的诉讼程序得以有效消除。

2.1 授权环节不断产生大量的问题专利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问题专利?一个简单的答案是,在资源有限、充满了严重的信息不足的背景下,根据可专利的法定标准评价发明创造是一项困难和不确定的业务。

近年来,各国专利申请量日益攀升,随着专利申请量的迅猛增加,审查资源难以跟上步伐。这首先表现为审查员不够,导致用在每件专利申请上的时间精力过少。有实证研究表明,审查员花在一件专利上的时间惊人的少,平均每件只有18小时[11]。专利审查员面临大量的申请,专利申请积压严重,难免对每件申请投入很少的时间。在如此少的时间内,审查员要阅读理解申请文件、收集相关现有技术的信息和撰写审查通知等,难以保证不犯错误。况且,当今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复杂,不少领域相互交叉,正确授权变得更加困难。正如John R. Allison 和 Mark A. Lemley对美国专利商标局专利审查的实证研究所揭示的那样,专利审查只花费很有限的时间,授权的专利经不起仔细地核查,近半数专利是无效的[12]。

其次,审查中现有技术信息不足也是导致当前专利质量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审查过程中认定最相关的现有技术是决定授权专利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专利质量的危机和“专利渔夫”的增加至少部分是因为专利局没有足够的现有技术信息[13]。专利审查中,为判断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是否具备新颖性或创造性,必须找出与申请的主题密切相关或者相关的现有技术中的对比文件,各国专利局一般通过检索现有技术方式获取。从理论上说,任何完善的检索都应当是既全面又彻底的检索。充分的检索除了有赖于检索人员的检索技巧和对技术的熟悉程度之外,其重要的前提是检索用的信息资源应完整可靠。然而,专利局的检索实践表明,检索用的信息资源并不完整,大量的以公开使用方式和以其他方式存在的现有技术以及部分非专利文献存在于专利局的信息资源之外。根据我国审查指南的规定,由于在实质审查阶段审查员一般无法得知在国内外公开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的技术,因此,在实质审查程序中所引用的对比文件主要是公开出版物。即使对于公开出版物,专利局的检索主要是专利文献。专利局检索现有技术的重点放在专利文献上的原因是专利数据库中的专利信息容易地获得、分类和按常规方式整理,而非专利的现有技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定[10]。当前技术文献量增势迅猛,目前越来越多的技术领域都互为交叉,处理数量庞大的技术文献并对专利和非专利文献进行整理,从而实现有效和完全的检索也越发困难。因此,现有技术的不充分检索导致审查员在审查时因信息不足从而导致不当授权。

最后,申请人的申请行为也是导致审查质量低下的又一因素,只是该因素是在以上因素的前提或作用下而产生对专利质量的进一步影响。因为低质量的专利产生不确定,刺激诉讼的增加和为策略行为提供机会,一个重要的反映就是公司将申请更多的低质量的专利[14]。考虑到获得专利的可能性,申请人寻求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的可能性往往是最优的,因此,公司将实施战略行为,通过容易取得专利以实现市场控制,如通过发明专利创建一种优势或阻碍竞争对手的发明创造,以控制行业标准和竞争对手的投资活动。如此一来,专利局被专利申请淹没,促进低效的专利审查,反过来鼓励低效的战略行为[5]。也就是说,一方面,专利申请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审查资源相对不足进而导致大量的低质量的专利,而低质量的专利系统又促使申请人申请更多的专利,因而又加速资源的不足,如此恶性循环。

2.2 无效宣告、法院诉讼清除问题专利不力

审查环节产生的问题专利,还可以通过无效宣告、法院诉讼等救济和消除,然而,这些事后解决方式并不十分有效。

很多国家都在行政程序上设置专利无效宣告制度,以纠正无效专利或部分无效专利。然而,单纯的无效宣告很少被提起,这主要是因为专利无效活动是一项公共物品,没有侵权纠纷时各方没有激励去提起单纯的无效宣告。国内专利司法实践表明,无效宣告制度反而被侵权者用作诉讼策略。一件专利侵权诉讼案件往往伴随着一起专利权的无效宣告请求。按照中国目前的专利制度设计,专利权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侵权诉讼,被告则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在侵权诉讼中,被告一旦反诉专利权无效,专利侵权诉讼大多会中止审理,等待专利权无效审查的处理结果。由于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的决定,专利权人或者无效宣告请求人均可以就该决定提起专利权无效行政诉讼,专利权人将进入无休止的纠纷诉讼之中。可见,我国专利权的无效宣告程序常常被被告用来作为与专利权人进行抗衡的“武器”,这无疑会使专利权的无效程序偏离其立法宗旨,难以发挥其补救作用。

另外,司法评审也是传统的纠正不当授权专利的补救措施之一。如美国,没有我国专利无效宣告制度,专利效力问题是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一并解决。尽管不会出现像我国专利无效宣告和侵权诉讼分属不同机关管辖而导致的程序繁琐以及侵权者的策略行为问题,该国法院诉讼对清除问题专利一样没有效率,因为诉讼的成本太高昂,任何卷入到侵权诉讼的人都知道专利诉讼是一个高成本的程序。此外,通过诉讼挑战专利的效力,挑战者需承担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证明负担,使挑战专利的效力变得异常困难[5]。美国旨在提高专利质量的2007年专利改革法案试图建立授权后异议程序,并将证明专利无效的标准改变为所谓的“优势证据标准”,以降低挑战专利效力的难度。可见,司法途径解决专利效力问题一样效果欠佳。

3 应对策略

审查资源相对申请量而言如此匮乏,以致大量的授权专利难以保证质量,专利质量存在着危机;同时,低质量的专利系统又促使申请人的策略申请,申请量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专利质量。低质量的专利系统如此自我强化,该系统的反馈作用产生一个螺旋形下降效果,如果不进行干预,相信专利质量会进一步恶化,专利质量问题会更加严重,是时候采取措施进行干预。由于专利审查作为专利质量的出口,直接决定授权专利的质量,因此,解决专利质量问题,提高专利质量还得将重心放在专利审查上,严格审查标准,确保绝大部分授权专利符合法定授权条件。为了实现此目的,必须从以下途径入手:

(1)进一步加大审查投入。

专利审查中固有的不确定和困难,决定了要求每件专利都做到正确授权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这种不当授权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成为问题。当前的主要矛盾就是不当授权过多,从而导致专利质量问题。由于专利审查本身的难度,在专利审查中一般要兼顾审查质量和成本或效率的问题。正如Mark A. Lemley倡导的在专利审查中应遵循“合理忽略”原则,既然大多数专利将永远不会被诉讼或者被许可,那么花过多的时间和金钱到每项专利的彻底审查将是没有效率的。lemley将低质量的专利审查看做“合理的忽略”,也就是增加审查资源来减少问题专利的授权的做法效率很低[3]。然而,Iemley并没考虑问题专利所引起的社会成本,而仅考虑专利局或审查员的私人成本[15]。诚然,对所有的申请都进行彻底地审查,效率很低,当前的效率状况是不能接受的,虽然诉讼的现金成本可能可以承受,但是专利质量普遍低下的系统造成的无形成本要比仅仅向律师支付提交专利申请和辩护专利案件的成本高得多。当前,系统所产生的有关谁能合法使用何种技术的不确定性对所有各方来说都是难以量化的成本,并且这一成本相当大。这种不确定性损害了每一个向新技术投资的激励因素,无形成本要远大于诉讼的可见成本[7]。所以,专利审查不能只关注审查成本等私人成本,还要考虑低质量专利所带来的社会成本,不能以牺牲社会成本为代价来节约审查成本;况且,提供专利审查质量并不必然导致审查成本的显著提高。

尽管各国专利局近年都在努力增加审查员,培训审查员,提高检索能力,扩充检索工具,但是增加的审查资源相对于不断增加的专利申请难以跟上步伐,当前专利申请积压严重,如果不加大投入,别说提高专利质量,维持现有质量水平都困难。

(2)积极解决现有技术信息不足。

在加强审查力度,严把质量关的思路下,专利审查环节还须重点解决的就是现有技术的完全、有效地检索。因为专利局现有技术信息资源不完全,导致现有技术信息不足,而这种信息不足难以通过专利局来解决,为专利局提供更多的资源则可以帮助解决此问题。因此,解决现有技术信息不足,必须创建流向专利局现有技术的信息流。

申请人、包括申请人的同行竞争者在内的公众比较有可能掌握专利局不足的现有技术信息,然而申请人难以提供此类信息。尽管专利申请者对现有技术拥有足够的信息,但没有激励令其去披露相关现有技术;相反,在当今专利质量的境况下,申请人寻求更多专利的授权而不顾专利质量,因而难以建立恰当的激励使申请人提供此类信息。专利局和申请人之外的第三方也比较可能拥有相关现有技术信息。美国、日本等国的专利法均建立了第三方提交现有技术的制度。如美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99条规定,第三方在发明公开后授权前可以向专利局提交现有技术,但是有许多限制,如提交的参考应是成文的出版物,在公开后二个月内,付费180美元,不带解释和评论。可见,这些限制性规定将使第三方提交现有技术制度难以发挥作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资源不足,美国近年正在积极探索公众专利评审模式。通过使用互联网和社会网络工具,给相关的技术社区提供一个评审专利申请的机会。相关的技术社区不仅可以提供他们认为是相关的现有技术,还可以提供他们的评论,对有关现有技术可以如何被应用到权利要求,权利要求中的什么要素在技术领域是众所周知的、什么要素是潜在的新的,等等,这使公众提交非专利文献,如文章、会议简报、网页、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新闻组张贴,甚至公开的或开放源码软件代码。这些非专利文献,审查员在自己有限的检索中很可能会是无法找到的[16]。为了检验公众专利评审模式能否解决现有技术不足问题及其对提高专利质量的影响,美国率先进行试验项目。美国这一试验项目在2007年6月推出,提供一个平台,使任何公众提交有关的现有技术,附带评论和分析。在启动之后,该项目积极征求公众参与。在第一试点期间,只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信息安全和商业方法领域申请能够参与项目;在第二试点期间,从2010年10月起,该计划在电信、生物信息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接受申请。另外,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也相继在本国进行了类似试验,日本即将进行其第二次试验。从目前几国试验的效果来看,公众专利评审模式对解决信息不足确有一定效果,初步显示该模式是比较有希望的选择。

(3)规制申请人的申请行为。

当前专利行为的重要趋势是申请和专利活动强度的增加。对于一个低质量的专利系统,公司的理性的反应是寻求更多的专利而不管其个体质量,也就是当前的专利系统鼓励申请人适用高数量、低质量的专利战略,在此战略统领下,申请人撰写掩盖真实的发明范围和与它相关现有技术的专利申请就成为必然。正如欧洲专利局《2007年年度报告》所称,专利申请量日益攀升,但专利申请质量尤其是申请文本简明扼要程度却每况愈下,这些都对欧洲专利局的专利质量管理造成影响。在当今审查员严重不够和现有技术信息不足的情形下,申请的撰写质量、权利要求的边界对专利审查员能否正确评价申请影响较大。正如James Bessen 和 Michael J. Meurer所言,专利审查依赖于清楚明了的、可预见的权利边界(专利权范围)[17]。因此,除了加大审查投入和解决信息不足,还应规制申请人的申请行为,防止策略申请,提高申请的撰写质量,合理限定权利要求的边界。

为鼓励申请人寻求更少的、更好、更清晰的专利,日本近年采取提高专利申请费的做法,通过增加申请人的申请成本和风险来减少申请人的策略申请起到较明显的效果。但是,增加申请费的举措应慎用,因为此举也有阻碍正常专利申请的消极作用,我国现阶段不可盲目仿效。非但如此,我国应调准专利资助政策,避免专利资助政策引起激励的误用,导致更多的所谓“垃圾专利”申请。

4 结语

当全世界专利活动的数量快速增长时,专利审查资源异常紧张,大量专利的不当授权将加大实质性成本诸如不确定性、额外的诉讼和低质量专利本身引起激励的误用。尽管大家普遍地认识到专利质量问题,却很少注意或理解到支持它的机制。在提高专利质量的呼声中最缺的是没有认识到当前的专利系统断然地鼓励低质量的专利。问题专利系统激发社会有害的策略行为:在更多的专利和更多的不确定的情形下,该系统可以激发通过作出申请、高成本的诉讼或寻求大量的低质量的专利作为手段。低质量的专利是全世界专利局同样面临的问题,没有哪一个专利局能够单独解决此问题。的确,在当前每年的申请量下,很难想象专利局有足够的资源对提高专利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专利质量问题首当其冲的是严把审查质量关,严格审查标准和对申请人的申请行为进行规制,其中严格审查标准是核心。严格审查不仅可以提高授权专利的质量,还对专利申请人的策略申请具有威慑作用,从而减少策略申请行为。通过改善汇集全球技术界的知识共享或众包?,公众专利评审项目的开发也许可以解决似乎矛盾的质量和专利审查效率问题。鼓励申请人寻求更少的、更好、更清晰的专利,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专利质量问题就会得以控制或解决。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专利质量问题的表现及成因,认为专利质量问题的实质是,大量的问题专利的存在导致大量的专利效力不确定及其引发的有关问题。因此,提高专利质量、解决专利质量问题就是减少不当授权,减少专利效力的不确定性。无效宣告、法院诉讼等事后解决专利效力的方式并不十分有效,而决定专利效力的关键环节———专利审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审查投入,克服专利审查中信息不足和对专利申请人的申请行为进行有效规制。

问题研究应对 篇2

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校园安全事故是学生安全问题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学生安全问题是社会上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据全国各地的调查研究结果揭示,学生伤害发生率高达50%,每年每2个学生中就有l人遭受l次以上不同程度的伤害。我国有2.2亿中小学生,每年约有1亿学生遭受伤害。从总体上来看,全国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安全来说有61%发生在校外,另外发生在校园内的学生踩踏,碰闯,校园围墙倒塌,学生斗殴,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占40%右左。

校园是人员密集、活动频繁且生活工作环境复杂的场所,决定其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和高发性。校园安全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一是特殊性。青少年天生活泼好动,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其认知水平低,防范能力差,极易发生伤害事故。二是广泛性。校园生活涉及到师生活动交往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每一时刻都存在安全问题,防范较难。三是细微性。校园的安全隐患往往是某一环节的疏忽或某一种程序的不规范造成的。比如某一栏杆高度不够,蔬菜加工没烧透,门卫没认真检查,门窗没及时固定,线路没及时更换,心理问题没有及时矫正等等。一些细小失误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四是潜在性。事故的发生有时存在侥幸心理,对事故的隐患重视不够,教育宣传不够,对发生隐患及时处理不够。意识上麻痹、思想上放松、行为上粗略,是最大的潜在隐患。

就我们学校而言,我校地处城区,校门距离国道不到50米。这是本城区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过往车辆特别多,部分车辆车速过快,不安全因素骤然增加,特别是在上学、放学期间又正值上下班高峰,往往出现小汽车、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抢道行驶,人车混杂的复杂局面时有发生,给过往斑马线的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我们校园面积狭窄,在校学生2000多人,42个教学班。学生人均活动面积严重不足。根据学校的年级安排,低年级学生在教学楼的一二楼,课间休息大多选择在内操场活动,三楼以上的中高年级学生课间休息是大都选择在教室和楼道休息,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课间休息时学生追逐打闹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学生课间休息时的安全监管势在必行。

另外如校园周边网吧、游戏机室等违法违规经营,无照摊贩乱摆乱放,治安秩序复杂、严峻,交通事故频发、逃逸,伤害青少年学生的恶性刑事治安案件急剧增加等。

以上这些情况使得学校安全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我们急需根据新的形势,研究安全事故,认识其特点和要素,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协作与运行机制,进一步研究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办法,从而用科学的手段规避和防范处理安全事故。为了打破现行安全教育的“瓶颈”,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让学生学会认识危险、躲避危险、化解危险„„给学生提供一个方便、安全的校园环境,保证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我们提出了《校园安全事故防范、应对及处理问题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校园安全事故”,从广义上说,是指与学校行为相关的,或在校园内发生的对教师或学生造成伤害的事件!从狭义上讲,校园安全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校园内,由于某种偶然或突发的因素而导致的伤害事件。

“防范”,所谓防范,就是防备、戒备,是指作好准备以避免受到伤害。

三、研究对象

本校1-6年级所有学生。

四、研究内容

1、研究校园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2、研究校园安全事故的防范手段及措施。重点是研究学生上、放学期间的交通安全防范及应对和学生课间休息的安全防范及应对。

3、研究校园安全事故的处置及应对措施。

五、研究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途径、方法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从而最大限度的防止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在校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2、通过研究,探索出更优的校园安全事故防范手段,找到正确恰当处理校园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办法。

3、通过研究,优化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更好的保障师生在校内的安全。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实践性强,研究方法是多样化的。主导方法有:

1、调查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多角度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2、个案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选取典型案例,建立研究档案,进行跟踪研究。

3、实验法。在各个研究阶段对研究的方案在全校学生中选择性的去试验,观察实验的效果,以便后继的研究提供参考及验证。

4、情景演练法。对一些易发的安全事故进行情景演练,通过演练找出应对及处理的办法或验证事先设计好的应对及处理办法是否合理有效。

5、定期评价法。定期对全校各年级各班的全安状况进行评价,对课题研究成效进行阶段性的评价,以期优化安全事故防范应对及处理的办法。

辅助方法有对比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

七、研究原则

1、正面教育的原则

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反复强化,让学生从小规范行为,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远离危险。让学生知道物质财富可再创造,生命却只有一次,未成年人不提倡见义勇为,要引导学生见智勇为,如发生事故,第一是保全自己,第二利用能利用的手段向社会求救。

2、系统性原则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大家的配合。在校内,班主任要常抓不懈,任课老师要互相配合,少先队、团组织要发挥作用。在校外,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发挥德育基地、劳动基地的作用,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合力。

3、活动性原则

单纯靠说教,学生不容易接受,还会使学生感到厌倦,那么效果也当然差了。所以学校、班级要多开展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珍视生命,重视安全。

5、规范化原则

从上下楼梯,课间活动,体育活动,上放学途中安全等方方面面一点一点教给孩子正确的预防受伤的办法。并且经常性做一些安全疏散演练等。从学校到各个班级,制定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头。

6、循序渐进原则

一是面向全体家长、学生、教师、社区群众,做到全员参与,全民受教育;二是提高学生的法律、安全意识和防范、应变能力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三是安全教育的形式应短小精干,做到持之一恒这样慢慢让学生家长各方面都提高安全意识。

八、研究措施(一)建立一个反应快速、敏捷、高效和纵横有序的研究工作网络。首先要有行政首长负总责的“学校安全管理领导组”,统揽全局;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承办具体事务,组织协调。另一方面设立《校园安全事故防范、应对及处理问题研究》课题领导小组,成立校长负总责的工作领导组,确定安全信息联络员,作为学校安全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以保证区域内安全工作网络覆盖最大化、反应快捷化和信息来源准确化。

二是要求管理和研究人员任务到位。即按分工负责的原则,将学校安全工作切块划给每个领导;“对口”分解到各个年级各个研究人员;按具体任务,明确到全校的每个成员。

(二)抓好两项工程建设

1、班主任建设。班主任是安全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与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每月底评选校级安全示范班。

2、构建公安部门、学校、社区、学生家庭的“警校民共建,校社家共育,创建平安校园”的“四位一体”网络,为课题的研究提供资料及各方面的保障,并通过警校共育,防治结合,大力治理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实现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

(三)广泛开展安全宣传,大力营造安全氛围。

为形成校园内“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自觉意识,依据《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全面开展对师生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安全教育。切实开展以“安全认识大统一、安全常识大学习、安全形势大讨论、安全隐患大排查、安全工作大落实”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活动。另外在此活动以后,继续结合我校特点长期开展以下活动。

1、学校要通过开展 “安全教育月”、“安全教育周”和“安全教育日”等宣传活动和板报、专栏,张贴标语,设置警醒提示、悬挂宣传挂图等方式,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2、适时举办学校校长、安全信息联络员、门卫等专题安全教育培训班。强化教职工落实“一岗双责”安全育人的责任。

3、聘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专题报告或知识讲座,对师生进行专题性安全教育。

4、让安全教育走进校园课堂,贴近师生生活。将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做到课时、教材、教师的“三落实”。要采取间周上一堂安全教育课,半期开展一场安全知识竞赛和每期举办一场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对师生进行全员专题性的安全教育。通过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安全自救演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师生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5、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创造条件配备专(兼)职心理教育教师,按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广泛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对问题学生要开展针对性强的帮教活动。

6、“绿色上网”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对待和利用网络,自觉维护网络文明,增强网络道德观念,并要求未成年人自觉远离营业性网吧。

(四)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安全工作月报制。学校按月填报《学校安全工作月报表》,以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全面了解和掌握安全工作动态。

2、学校师生集体外出活动审批制。凡3人以上集体外出活动,学校必须提前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填报《学校校内外集体活动报批表》并附安全预案,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活动。

3、节假日安全保卫值班制。每逢节假日,应由校长带班,教职工义务值班。保证信息通畅,以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4、安全工作日记制。各级各类学校每日指派专人负责填写《学校安全工作日志》,以便小结当日安全工作。

5、安全事故报告制。凡发生与师生有关的各类安全事故,学校要在事发2小时内电话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随后按事故的大小分时限书面报告。

6、隐患排查整改制。各级各类学校定期不定期组织力量对校舍、卫生、消防、教学设施等认真开展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填具《学校安全排查申报表》,上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7、饮食卫生、疾病预防报告制。学校的食品安全、卫生防疫情况要向定期报告,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后向有关部门报告。

8、建立应急救援制。成立 “学校突发事件处理指挥部”,建立起多级安全预警信息机制。制订具有可行性、操作性、时效性强的“事故救援体系和应急处理预案”

9、实施校园安全巡视制。一方面由学校组织相关成员对各项安全设施进行每月一次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规模较大的、有住宿生的学校和幼儿园,应组建护校队,定期巡逻,加强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安全保卫。另一方面在课间或课余时间安排教师或学生干部进行巡查护导,防止学生追逐奔跑嬉闹、玩危险游戏,搞恶作剧造成的意外伤害。

10、档案管理记录制。工作的领导管理和师生的安全教育,本校或辖区内学校的考核奖惩和安全设备设施运转情况等分细项逐校建立科学、规范的电子和纸质档案,准确记录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对隐患则实行台账式管理。

九、研究的阶段及步骤

第一阶段(2017年2月——2017年8月),本阶段为课题的酝酿准备阶段,将主要做以下工作:

1、反复论证,确立课题。

2、由专家给予实施框架,撰写方案。

3、组织研讨,制定目标及操作体系。

第二阶段(2017年9月——2018年6月)本阶段为课题的具体实施阶段,将主要做以下工作:

1、深入学习、研讨,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共识。

2、分解子课题,组织教师扎实地研究,逐步形成成果。

3、定期组织学生个案研讨活动,展示研究的实践成果。

第三阶段(2018年7月——2018年11月),本阶段为总结阶段,主要工作如下:

1、完成各项有关测试,进行对照、分析。

2、整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规律。

3、完成研究报告,举行结题会。

十、课题组织管理

1、课题领导小组 学校全体行政领导成员

2、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

成员:

3、顾问小组 组长: 成员:

十一、课题研究可行性条件

1、我校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湛、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在市级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和省级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中,总结出了成功的研究经验。课题研究人员有较丰富的小学教育教学经验和长期从事教育科研的经验。有长期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领导和德育工作者,有的评为省市的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研究人员都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有的是中、高级职称和特级教师。

3、学校领导的科研意识强。学校提出了“科研兴校”、“科教强校”的战略目标,并把科研工作纳入了学校发展“十二五规划”。

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90-03

党的十八大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写入报告,为未来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了紧迫的课题。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怎样,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结合省情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应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及显著特征

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现象。按照联合国的衡量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显著特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态势加剧。21世纪初我国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0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为9.9%,2010年上升到13.26%,预计2015年将达到15%,届时老年人数将增加到2.2亿左右。我省的人口历史变迁与发展有一定特殊性,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省属于人口净迁入地区,人口平均年龄较轻,属于“年轻型”人口结构类型。改革开放之后,我省人口迁移流动趋势发生变化,逐渐演变成为人口净迁出省份,虽然我省人口老龄化步伐稍晚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迈入“老年型”社会步伐较快。2000年我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6%,2005年时达到7.6%,超过了7%的人口老龄化衡量指标,标志着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2010年“六普”时老年人口比重已达8.3%,虽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9%),但十年间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2.7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比重提高幅度高出0.83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40年左右我省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900余万,将占总人口比重约30%,全省人口的平均年龄也将达到50岁左右,届时汹涌的“银色浪潮”将呈现在全社会面前。

2.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据“六普”数据显示,我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17.3万人,比“五普”增加了105.6万人,增长了49.9%,同期全国增长了34.5%,而全省总人口仅增长了0.6%。与发达国家相比,我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130年,澳大利亚和美国是79年左右。中国只用了27年就将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间内都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我省将同全国一样呈现较快的老龄化增速。

3.高龄老人比重快速上升。从2010年老年人口分年龄段看,65~69岁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的38.5%,70~79岁的老年人口占50.9%,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0.6%。与2000年相比,65~69岁老年人口比重下降8个百分点,而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8个百分点,高龄老人的比重持续、快速提高,其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在延长。这就对今后的社会养老服务,福利设施规模、结构及分布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4.老龄化程度城乡、区域差异显著。2010年,全省城镇总人口达2 132.4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95.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2%,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3.0个百分点。乡村总人口为1 699.0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122.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由于经济条件、生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城乡间老龄化进程呈现显著差别。我省老年人口规模、还是老龄化程度城镇均要高于乡村,而且从老龄化速度看城镇也要快于乡村。这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相同,也是城镇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农村,但与中国目前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三个百分点来看,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正好相反。这是我省老龄化不同于全国的重要特征之一。另外,人口老龄化在地区间发展也不平衡。据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我省老龄化程度伊春市最高达12.1%,第二位是鹤岗市10.49%,第三位是鸡西市10.26%,第四到第十二依次为牡丹江9.86%、大兴安岭9.49%、双鸭山9.21%、哈尔滨8.52%、齐齐哈尔8.46%、黑河8.29%、佳木斯7.93%、绥化7.59%、大庆7.14%,只有七台河接近人口老龄化边缘为6.91%。我省林城、煤城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主要受资源枯竭影响劳动力转移规模较大,老龄化发展趋势与全国呈现不同的特征。

5.老年抚养比逐渐提高,赡养老年人口流出量大。由于受近十年间我省15~64岁年龄段劳动人口数量增长、少儿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及老年人口总量增加的影响,我省人口总抚养比呈现略有下降的态势,但老年抚养比逐步提升。

当前我省每10个劳动力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2000年相比基本持平,表明我省目前仍处于劳动力资源丰富,负担相对较轻的“人口红利期”。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尽管十年来人口总抚养比在不断下降,但其中的趋势是少儿人口抚养比下降了10.1个百分点;而老年人口抚养比则上升了2.7百分点,即0~14岁少年儿童数量在大幅降低,而老年人口在快速上升。可以预期的是未来人口总抚养比将不断攀升,支撑经济发展的一个优势条件“人口红利期”将逐渐消失,全社会养老压力将加剧。

2010年“六普”资料显示,我省人户分离人口为505.14万人,已占户籍人口的13.21%。这部分流动人口与十年前相比增加166.96万人,增长49.37%,其中61%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他们正是承担赡养老人义务的主要力量。由于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基本公共服务与福利制度身份隔离等多种原因,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化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同时,家庭中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口只能留在原住地。赡养老年人口与劳动力人口异地居住,是我省人口老龄化又一重要特征。

6.老年人的婚姻状况较为稳定。2010年60岁及以上人口中有配偶的占72.3%,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10.1%。丧偶的老人占25.9%,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10.7%。2010年我省老年人口中离婚比例为0.9%,与2000年时0.7%和2005年时的0.6%相比,分别上升了0.2和0.3个百分点,尽管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但总体上仍保持着较低的水平。2010年我省老年人口未婚率为0.9%,与2000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以上数据表明,我省老年人口婚姻整体状况较为稳定,呈现出有偶率高、丧偶率低、离婚率低、未婚率低的特点,反映了我省老年人口家庭稳定和睦,健康程度较高。

二、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人口发展态势表明,人口老龄化进程不可逆转,我省也不例外。从欧洲与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实践表明,老龄化社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制度,公共服务、社会组织体系等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分析黑龙江省实际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是:

1.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从世界范围来看,首先进入到老龄化社会的都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 000~10 000美元以上,而我省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全省人均GDP仅为2.7万元,整体经济实力还比较弱,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是“未富先老”。应对日益加深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我们的经济基础不够雄厚。

2.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人口老龄化对医疗等保障制度提出了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养老、医疗保险的需求将会急剧增加。据调查,2010年我省仍有37.3%的老年人口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乡村的水平就更低。这一现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享受离退休养老金及社会化保障的老年人口主要集中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单位离退休职工,城乡间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差距较大。另外,由于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实行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因此,在离退休人员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对整个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3.城乡社会养老机构不足,老龄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伴随独生子女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和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形成“421”的家庭结构模式,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难以为继。家庭规模进一步小型化,年轻人难以抽出大量的时间来照料老人,使得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养老机构少使大量老年人的社会养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据统计,2010年全省拥有社会福利院、光荣院,优抚安置单位等731个,共有床位95 594张,但是面对老龄人口需求,缺口依然很大。另外我省农村地区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数量庞大,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需要更多的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仅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难以完全实现养老目标,老龄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和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各级政府要将人口老龄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开创老龄工作的新局面。

1.树立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老年人是社会的巨大财富,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社会都要关心重视老年事业发展,要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各级政府、机构、宣传部门要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搞好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传统道德教育和宣传引导,在全社会树立起尊老、敬老的良好道德风尚。

2.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第一位的仍然是如何“做大做强蛋糕”,只有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才能提高养老支付能力。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告诉我们,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既要充分挖掘当前“人口红利”,更要提高人口素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抓住我省人力资源丰富的大好时机,扎实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依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支撑经济长期平稳增长。

3.积极推进老龄产业和事业的发展。由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其带来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长,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它包括所有与老年人口物质和精神以及其他特殊需求的商品生产和服务。老年产业是一个前瞻性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巨大。从政府职能看,要通过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把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从社会上看,要逐步培养形成全社会参与、全民关怀老龄事业发展的格局。要加快建设普惠全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营造让老年人放心消费的服务环境,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上门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对老年设施、产品、服务、娱乐、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这样即能解决养老机构不足、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问题,也有利于老年人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也能有效解决农村赡养人口人户分离的后顾之忧;另外,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从金融、税收、土地使用等政策法规上对民间资本参与老年社会服务事业给予大力扶持,解决资金短缺的状况,为民众办实事。这样有助于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推动养老保障事业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4.适当调整生育等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由于人口结构老化造成社会负担沉重和养老问题突出,计划生育政策使新生儿数量减少,人口老化趋势加快。建议适当放宽“一胎”的生育限制,以缓解越来越严峻的人口高龄化趋势,积极主动地引导人口结构向平衡、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此外,应努力建立起全覆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全省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尽快推进从目前保障体系制度全覆盖最终达到保障体系的实际全覆盖。加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解决农民工城镇身份问题,为老有所养提供制度保障,真正实现社会公平等等。为统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创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侠.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

[2]董凯等.黑龙江省老年人口状况及对策研究[Z].黑龙江统计要报,2011:11.

[3]黑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黑龙江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8.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篇4

一、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主宰着班级管理的大权,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年龄小,没有管理能力,班级工作事无巨细,都由班主任一个人去做。教师主宰着班级管理的大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没有得到唤醒,对班级工作也就缺少热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注重培养小助手。虽然班级中也成立班委会,有班长、学习委员等,但是,这些班干部缺乏工作主动性,班主任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班长只是管管班级的纪律,学习委员只是替老师发作业本。第二,班级事务自己做。班级管理工作可谓头绪多,包括纪律、卫生、安全、学生矛盾、家长沟通等。有的班主任对学生不太信任,或者认为学生没有能力去做,所以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调查发现,在学校里经常叫累的都是班主任。比如,因为准备教育局的期中领导检查,各班都要对班级进行新的布置。这时会发现,很少见到学生布置班级,都是班主任在布置:黑板报自己出、墙壁文化自己设计。那么多的工作,如果都要班主任自己去做,难免会心力交瘁。

(2)教师不注重学习实践,班级管理缺少经验。班主任的管理对象是人,是充满生命活力的鲜活生命。这个生命,有自己的思想和性格。因此,班级管理特别需要艺术。有的班主任不去学习班级管理的经验,也没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班级管理简单、粗暴。具体表现为:第一,处理问题方式简单。学生之间出现矛盾,有学生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应该是正常现象。怎么处理这些小矛盾、小现象,考验班主任的智慧和经验。看似很小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也可能会把矛盾扩大,造成不好的影响。比如,有学生拿了别人的东西,班主任知道后,先是把学生打骂一顿,然后叫来家长。本来学生拿别人东西是错误的,家长应该站在老师一边共同教育孩子,可是因为老师打了学生,让家长不能接受,反而要求老师赔礼道歉,甚至把事情闹到教育局。一件很小的事情,因为班主任处理方式简单、粗暴,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教育无小事,教育孩子应该细心周到,考虑到方方面面。第二,班级活动少且单调。学生是喜欢活动和游戏的,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会让学生形成凝聚力,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可是,有的班主任不注重班级活动的开展,即使举行班队会,也是以教师的空洞说教为主。班级活动少而单调,学生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的活动,造成对学校生活的厌倦。第三,家校缺乏有效沟通。家校互通是教育孩子的有效途径,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和学生的家长沟通,一方面通报孩子的在校表现,一方面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以争取家长的支持,共同教育好孩子。但是,有的老师不注重这点,很少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家校的割裂,让学校教育陷入了孤立、被动的局面,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失职。

二、改变班级管理问题的策略

(1)尝试放手让学生去管理班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各种事务应该让他们自己去管理。班主任要退居到幕后,由主宰者变成组织者、引导者。班主任要选拔能力强的学生组成班委会,并定期进行轮换,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黑板报由班委会自己设计、书写,班级布置也让他们自己安排,活动让他们自己策划组织。班主任要从繁杂的事务中抽出身来,对重要的工作进行指导。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使班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集体。

(2)营造富有创意的班级文化。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班集体的发展与成长需要有自己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的创造靠的是班主任的学识和智慧。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创造性地设计自己的班级名片、班级口号、班级目标、班级标语、班级环境等等。这一切要有班级的个性、特色和追求,从而让班级文化带领孩子们不断地向着目标前行。

(3)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联系。班主任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手段,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比如,建立QQ群、微信群,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家校的互通互动,形成教育的合力。

三、结束语

当下的班级管理中,的确存在着种种问题。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唯有真正放手让学生去管理班级,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让班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集体。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用心去经营,在不断思考和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摘要:班级管理中存在教师主宰班级管理大权,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不注重学习实践,班级管理缺少经验等问题。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可尝试放手让学生管理班级,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班级文化,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丽蕴.利用班级管理岗位激发学生的潜能[J].黑河教育,2015(03).

[2]贺明,胡传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班主任,2007(09).

[3]王家云.班级管理优化与良好班级文化培育[J].江苏教育研究,2009(02).

问题研究应对 篇5

(一)学生方面

1.个别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厌学情绪严重,学生间相互影响,学习风气不正,不配合教师授课内容,对老师的授课启而不发。2.学生到课率低,有些班级学生迟到,旷课现象严重。

3.有部分班级虽然到课率不低,但听课率低,睡觉、玩手机、讲话现象时有发生;面对少数素质较低的学生,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显得力不从心,纵使你有多少教学改革的好方法,也无法实施。

4.为了让想学习的学生学到知识,部分老师迫不得已提高嗓门,甚至自带话筒,以期能盖过课堂噪音,严重影响教师教学情绪。

(二)教师方面

1.部分课程存在教与学严重脱节的现象“,满堂灌”或形式上的“一问一答”教学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部分教师重知识的传授,轻技能的培养和品德教育。3.部分教师忽视学生在心理及认知上的差异,品德考核方式不够灵活,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师生沟通较少,教师听不到学生反馈意见,不能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计划和方法。

(三)其他方面

1.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加速度与教师及教学空间、设备等资源增长比例不协调,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改的步伐。2.学生人数的增加速度与教师及教学空间、设备等资源增长比例不协调,导致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大,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和进一步的培养。

对职业学校校院课堂教学的一点策略反思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但职教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首要原则。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称为“双主体”。教学活动是双主体活动,教学过程是双主体互动过程,双主体互动决定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由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来决定,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对教学质量起决定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 极性和创造性。

(一)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

从学生问卷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第一要素是尊重学生,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将自己放到一个与学生平等、理解、和谐、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教学,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一进课堂,必须集中精力进入角色,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关注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变苦学为乐学,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及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全面渗透德育

任何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都要通过学生得以实施。因此应将德育渗透作为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一方面我们要注重教书育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为重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时代特点,改革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在学科学习中渗透德育,要努力成为学生思想工作的高手,成为学生思想成长方面的导师。另一方面要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级学风建设为目标精心谋划组织各项教书育人工作。改变班级同学以小团体为主,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顺应变化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培养其创新思维模式,自觉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形成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用专业课程学习凝聚人心,用实践造就才能,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问题研究应对 篇6

有效性是教学活动追求的至高目标,也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当前,研究有效教学成了各门学科教研中的重要内容,不少教研部门、学校或教师个人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去探讨。纵观当下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的种种情形,既有可取的经验,也有不少的问题。

一、问题呈现及分析

1.研讨过程简单化。虽然说有效教学是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积弊的良方,但由于不少语文教师包括学校领导对有效教学的了解不是很深入很全面,不少学校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喊喊口号、简单布置、整理材料的初级阶段,学校语文教研组、各个语文备课组也只是简单开几个会,传达学校要求,举行几次组内讨论,至多上几堂被称为示范课的公开课。一番研讨下来,对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并未带来根本性的、有实效性的变化。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研讨未深入到教学的本质层面,未从教学的规律性要求出发,这使得研讨停留在表面而无法深入下去。

2.课堂教学模式化。“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同样,具体到课堂教学,也不应以一两种固定的模式去限制每一堂课。现实的情况是,当某个名校总结出某种在该校有效的教学方法之后,其他学校便纷纷模仿,而这种模仿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诸如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教学环节安排等层面,未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比如有的学校硬性规定一堂课45分钟只能讲20分钟,另外25分钟必须留给学生训练。我们知道,当一堂堂不同的课被某一种模式规定后,这样的课堂是多么的乏味。更为严重的是,语文学科也在这样的模式化要求之列。语文教研组被要求探索出几种课堂教学模式,阅读课应该怎样上,写作课必须有哪几个步骤,试卷讲评课必须怎样讲,甚至规定每堂课语文老师只能讲20分钟,每堂课必须有相配套的几道练习题,有文本教学内容的习题,也有高考原题。人们热衷于模式化的课堂教学,无非是为了操作上方便快捷,更深层次来分析,这是对各个学科性质的漠视,不同学科的不同性质决定了不同的教学要求。语文学科非常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与动态生成,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课堂上对文本的深入学习,如果语文课堂教学被规定只能讲授多少时间,必须训练多长时间,那么,语文的个性没有了,师生生命的个性也将受到压制和束缚。

3.传统创新模糊化。改革,就需要创新,要改变当前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状况,的确需要创新,从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但改革不等于颠覆,不等于完全抛弃。当人们发现“满堂灌”会扼杀学生的思维时,就转变为“满堂问”。当人们认为传统的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容量太小时,就充分利用起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于是,一个个现成的环环相扣的课件便把语文教师从“繁重”的板书与讲解中解脱出来,一幅幅图片代替了师生共同的想象、联想与品味,一道道习题便迅速地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一个个现成的答案便轻而易举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人们似乎认为,老师讲得多便一定会限制学生的思考,课堂问题少,就一定会降低课堂教学的质量。加上人们对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理解不够全面准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极大地强化,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被极大地弱化。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已不敢再理直气壮地“讲”,而是放手让学生说、演、唱。语文教学中传统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朗读、引导、串讲等被放在一边。语文有效教学研究中对创新的一味追求,实质上是对语文作为母语学科性质的无知,是对传统的无知与背叛。

4.评价标准单一化。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评价标准的内容。在现有考试体制的前提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必然少不了分数这一指标。诚然,考试是评价语文教学的一种合理化手段,问题在于,我们不应该只是把分数作为衡量语文教学有效性与否的唯一标准。中考、高考成绩已成为评价教师的最终也是最权威的尺度,为了高考有好成绩,有的学校语文组甚至在高一学生刚入学时就提出了“要想考得好,趁早抓高考”的口号,从高一第一次考试开始,题型就完全与高考对接,每一次综合练习,完全采用高考原题。试想,如果学生高中三年都在做高考试题,也许考试成绩会上去,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有多高呢?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素养,而其中有些素养是无法用具体的考试题目衡量高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中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一味地追求分数,必然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乏味,甚至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背离。阅读教学是为了提高现代文阅读的答题分数,文本中的人文因素自然无法顾及;写作教学重点传授考场作文的若干技法,人的个性已退居次要地位;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教学只是一种点缀,教学时间紧就忽略直至省略。只要评价标准不改变,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的诸多问题就很难得到真正的解决。

二、应对策略

1.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教学有效性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术命题,要真正把握其实质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绝非开一两次会、下发一两个通知那么容易。一个没有浓厚教研氛围的学校,只能停留在有效教学研究的表面;一个没有浓厚教研氛围的语文教研组(备课组),只能是简单传达学校的通知,而无法真正拿出有效措施;一个不喜欢读书教研的语文教师,也只能是依样画葫芦,而无法探索出语文教学规律。实施语文有效教学研究,语文教研组组长和备课组组长非常关键,应该成为组织者和引领者,让全组语文教师真正从教研角度去思考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质和规律性要求。

2.回归考试本位,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学习自然离不开考试,教学成效的高低,用分数来衡量,自然有其科学性,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学科教学与不同年级教学存在差异性,不能“一刀切”。语文学科在初高中的不同阶段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毕业年级自然要以应试教学为主,要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在考试中拿到高分。但是在基础年级,就不宜完全采用分数这一个标准来衡量教学的有效性程度。考试是为了检测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取得的效果,应该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说考试必不可少,也要充分考虑考试题目的具体内容。比如在高中一二年级,考试的内容就应该突出教材内容及其迁移性,要引导学生重视课堂、重视课文学习,那种一味地选择高考原题与高考题型的考试模式,只能将学生引向教学的反面(学生容易产生“课堂上学的不是考试要考的,课堂上认不认真听讲无关紧要”的错误认识)。如果可能,最好采取考试评价与日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考试成绩与学生日常语文活动中的表现考核结合起来,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综合考核,使语文课堂真正培养出既有很强语文素养又能在考试中拿高分的学生。

3.回归语文本位,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基。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语文之“宗”是什么又体现在哪里?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对语文本位的追问。语文既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这两性结合的特征决定了语文有效教学的目标——现时的应试与一生的成长。毋庸置疑,一个无法让学生考试得到理想分数的语文教师是不称职的,而让学生仅仅考得高分的语文教师必定是不合格、或者不够优秀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在离开学校多年之后,回忆起我们的语文课堂,还有一些值得回味的地方。而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能给学生今后的工作成长带来些显性或隐性的帮助与影响,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无疑是极其有效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无法改变当今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的情况下,我们还应该坚守这样一条准则——语文之“宗”是一种对生命的关注与促进!语文教师应该“眼中有人”,把关注与爱心倾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个生命个体的独特存在,让语文的诗意、教师的诗意给学生诗意的影响,让学生“诗意地栖居于地球之上”。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关注课堂中生成的内容,特别是那些闪烁着学生创造力火花的“节外之枝”,发现它们,培育它们,让它们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宝贵财富。语文教师即使在测试中也要充分考虑对生命的关注与促进。命题理念上,要处理好技巧与人文的关系;测试内容上,要摒弃技巧至上的思想,能力于命题与关注生命的存在并不相悖。一道好题是完全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与创造的。

三、两点相关思考

1.学习与自主创新的关系问题。开展语文有效性教学研究,许多学校和老师还是通过向名校与名师学习,向他人学习是必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自主创新才是学校与教师长远发展的关键。名校与名师是怎样诞生的?应该是在学习与自主创新中找寻到发展的路子。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持之以恒,必出成效。

2.实施新课程改革,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教师,当我们只注重教师“教”的一面时,另一个同样对教育效果起着关键作用的方面却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被赋予学习主体地位的学生!古语早已有云:“教学相长。”当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着教师而迫使教师不得不迅速改变的时候,我们的学生该做些什么?我们是否认真思考、研究过他们——那被称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该承担起什么?如果学生都停留在老一套的学习方法上,那么,不管教师多么努力,效果都将大打折扣。

问题研究应对 篇7

一、“三公经费”管理现存问题

(一) 预算机制不完善

第一, 预算编制虽然要求“零基预算”, 实际操作仍普遍采取基数法, 即预算额度根据上一年度支出情况确定, 导致“三公经费”管理差的单位预算额度持续走高, 影响预算合理性;第二, 非税收入纳入预算后, 存在“以收定支”问题, 实际存在非税收入较多的单位由于经费来源比较充足, 就具备增大“三公经费”支出的条件, 而非税收入较少的单位, 又存在支出缺口矛盾;第三, 在预算科目的设置中未针对性的设置“三公经费”科目, 实际发生的“三公经费”支出明细被分散记录在不同的会计分录当中, 导致“三公经费”预算的总体规模难以准确计算。

(二) 绩效管理职能缺失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所引入的预算绩效评价多局限于项目考评环节当中, 缺少对基本支出的绩效评价, 难以体现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全口径特点, 在评估“三公经费”支出合理性方面的职能不足。

同时, 由于“三公经费”在信息公开上不够全面, 加之目前还缺乏有关的制度规定以及权威性部门的准确评估, 导致社会公众对“三公经费”支出合理性的判断不够科学。如每年度国家税务总局所公布的“三公经费”支出数额巨大, 占所有中央部门支出“三公经费”的比例高, 这个数据一看非常惊人, 但若考虑到税务部门内部复杂的结构组织, 以及大量的预算单位、在职人员, 这一数据似乎又可以理解。同时所公布的“三公经费”数据是否真正合理, 公众是难以判断的。由于公众对各个部门的构成、职能、以及资产情况不熟悉, 再加上没有权威性的部门进行评估, 导致数据准确性、合理性无从考量。

(三) 公示管理不完善

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是公示的内容不全面。现阶段“三公经费”公开的内容主要是预算安排和支出金额, 缺乏各个项目的明细数据, 社会公众只能够获得各单位支出的金额, 无从了解支出的具体内容, 因此导致支出金额较大的单位成为了“众矢之的”。由于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与彻底, 导致公众对这些经费的流向、金额大小缺乏知情权, 监督权的实施因此受限, 简单来说就是公众只知道“花了多少钱”, 但却无从了解“花钱办了哪些事”。第二是公示的形式不统一。当前“三公经费”的支出方式以及金额大小都是由预算单位自行公布。虽然中央政府部门明确预算单位有向社会公众公布经费支出明细的责任, 但在公布形式上还不够统一, 表现在:一是时间上的不一致, 预算公布的时间有早有晚且时间跨度大, 有的部分甚至在下半年才公布上一年度预算数据 (其目的是回避公众视野, 避免引起媒体的关注报道) ;二是模式上的不一致, 一些单位所提供的预算数据非常明确, 也很方便进行查询, 但也有一些单位提供的都是比较模糊的数据, 不易查询, 导致公众、政府对这些项目的难以实施监督。

二、“三公经费”管理应对方式

(一) 完善预算管理机制

改进预算管理机制的关键是调整基于基数法的预算核定方式。需要基于对各个机构部门情况的了解, 确定单位的基本数值以及定额标准, 按照该标准对单位预算进行核定。以车辆运行费用项目为例, 特别是执法保留的单位, 首先需要结合各个部门、机构的实际情况, 对车辆编制数进行核定, 然后调查不同车型, 根据车型核定单车定额标准, 最终计算得到车辆预算数。通过这种切合实际的方法, 一方面能够使各个部门、机构的预算数值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 另一方面能够约束以往开支水平较高单位、机构的支出。当然, 针对编制以外的超标车辆, 需要参考公车治理规定进行清理, 一方面使合法、合理使用的资产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另一方面也需要对闲置资产加以及时处理, 以免因闲置而出现不合理的浪费项目。

(二)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三公经费”的管理中还需要引入绩效管理的概念。评价一个单位或机构是否较好地执行了本职工作, 并不是单纯的看“三公经费”支出的多少。如果这些单位、机构的工作任务复杂、业务量大、工作难度高, 就势必需要一定量的“三公经费”予以保障。但如何判断“三公经费”支出与实际工作量、工作难度之间的均衡性呢?最关键性的一点就是将绩效管理理念引入预算工作中, 如对于两个职能相似的单位而言, 若人员配置以及资产数量相当, 则理论上两个单位的“三公经费”预算、支出数值均应当基本一致。但若两个单位所取得的绩效成果有所差异, 则付出的成本也不尽相同。任务完成得较好的单位相应的“三公经费”支出高的可能性大, 而任务完成情况不佳的单位相应的“三公经费”支出低的可能性大。通过这种方式, 将“三公经费”的支出与绩效管理相结合, 以完成同等绩效为前提, “三公经费”支出越小的情况越佳。

(三) 完善公示制度

首先需要对“三公经费”的公示制度进行完善, 包括“三公经费”的公示时间, 公示形式, 以及细化程度。各个部门不单需要公示“三公经费”, 同时也需要公开其他预算支出项目。同时要求主管部门对“三公经费”的相关支出情况进行必要分析, 例如支出的合理性以及变化情况, 从专业角度分析支出项目, 以达到减少信息不对称性的目的。除此以外, 还需要健全监督制度以及问责制度。各部门每年的年度决算, 应规定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评估。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做法, 每年由中介机构对其会计报表做出审计报告, 并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如在以后的年度审计中发现问题, 也可直接追究中介机构的责任。

(四)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预算是控制“三公经费”支出金额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也能够作为社会各界对“三公经费”进行监督的基本依据。特别是《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将于2016年1月日正式实施, 在新会计制度的改革背景下, 对单位、机构的财务水平要求逐渐增高。行政事业单位收入以财政拨款为主, 也有部分收入来源于资产盈利 (罚款、赞助、租金等) 。根据这一特点, 在全口径预算管理模式下, 在收入项目中详细记录资金的具体来源与用途, 支出项目则按照“三公经费”以及公共服务支出进行划分, 使财政部门对“三公经费”的监管有据可依。同时, 还需要对资产流动进行严格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公车、精密仪器等设备必须在民众监督下进行公开拍卖, 除此以外, 还需要对采购事项进行严格控制, 机关事业单位所有采购事项必须纳入年度预算管理, 无预算不采购。事业单位需要加大采购管理力度, 对采购支出进行严格控制, 通过招标等形式, 由招标确定消耗品以及部分大型高额物品的采购计划, 通过对采购事项的严格控制, 能够有效控制“三公经费”中所谓的“灰色地带”。

三、结束语

总之, “三公经费”是我国一项非常巨大的财政支出项目, 每年度支出数额非常庞大。若有关“三公经费”的财务状况不透明, 则不利于对“三公经费”支出的监督管理, 可能会导致“三公经费”的控制目标难以实现。针对“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找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有针对性的制定应对方案, 通过完善预算管理机制,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完善公示制度, 以及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式促进“三公经费”管理水平的发展、提升。

摘要:“三公经费”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本文以东海县2014年度“三公经费”管理为例, 对“三公经费”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就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在实践工作中加以完善, 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三公经费,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谢柳芳, 刘更新.“三公经费”披露体系与审计监控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 2015, (10) :114-120.

问题研究应对 篇8

煤矿掘进支护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需要科学的展开对煤矿掘进支护的分析和解读。现阶段, 煤矿掘进支护主要采用锚喷、锚网支护的支护方式。煤矿掘进工作面在实际的掘进过程中, 会使得周边围岩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 周边围岩的内部应力重新分布, 这会使掘进工作面周边的围岩发生变形和运动, 严重时会导致掘进工作面出现塌方的现象, 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科学的布置永久支护和临时支护。采用先临时支护后用户支护的方式, 使煤矿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系数得到提升。临时支护的目的是延缓煤矿掘进工作面周边围岩发生变形和运动, 严格的对煤矿顶板进行控制, 并避免顶板矸石掉落的现象, 确保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系数, 规避安全隐患的发生。在实际的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时, 需要结合掘进工作面的基本情况, 结合行高的标高和顶底板的实际情况, 科学的对临时支护的类型进行选择, 提高煤矿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系数[2]。

2 煤矿掘进支护问题的分析

2.1 煤矿支护技术问题

煤矿支护施工技术直接对煤矿支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 但是, 结合现阶段煤炭行业的市场情况和成本情况, 存在一些煤矿企业的掘进支护技术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没有根据煤矿掘进工作面的实际情况, 科学的对支护形式和支护技术进行应用, 锚杆支护、锚索支护的联合使用不够合理, 影响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一些小型煤矿企业, 忽视对多种支护技术的有效连用, 导致煤矿生产中出现周边围岩坍塌的现象, 影响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3]。

2.2 机械化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机械化的煤矿掘进支护可以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 提高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效率。但是在实际的掘进过程中, 受到悬臂掘进机的影响, 需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井下空顶的锚固作业, 也就使得相关工具设备的需求量大, 掘进的效率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甚至会导致锚固人员受到煤矿掘进带来围岩运动的安全隐患, 严重时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影响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 制约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2.3 煤矿巷道的改进

煤矿井下作业时, 掘进工作面的空间较小, 为了提高煤矿掘进的安全性, 需要科学的对回采工作面进行单巷变多巷的方式, 促使巷道的通风效果和运输能力得到提升。良好的矿井通风能力, 可以使得矿井瓦斯得到进一步的控制, 避免煤矿火灾的发生, 积极推动煤矿的安全生产。但是巷道的改进对一些传统支护技术和支护设备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一步加强了煤矿掘进支护的难度[4]。

3 煤矿掘进支护问题的合理应对建议

3.1 强化煤矿掘进支护技术的研究和联合使用

在实际的煤矿掘进过程中, 需要结合煤矿掘进工作面的围岩类型和巷道形态, 科学的对支护技术进行选择, 并适宜的采用联合支护的方式, 促使周边围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矩形断面支护时, 需要科学的对锚杆支护和锚索支护进行应用, 把锚杆插入预先制作好的围岩钻孔中, 采用锚索对围岩岩层结构进行上移, 通过锚索支护和锚杆支护的联合使用, 促使掘进支护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规避安全隐患。

3.2 强化煤矿掘进支护的机械化程度

结合现代煤炭行业的基本情况, 需要重视技术革新的形式, 推动煤矿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传统机械水平不高的煤矿企业, 需要重视对掘锚护一体机、锚装一体机等进行综合使用, 积极推动煤矿掘进支护的机械化水平, 在降低煤矿掘进难度的基础上, 促使煤矿掘进的安全系数和掘进效率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以锚装一体机为例, 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 可以实现钻、装、锚等工序的顺利进行, 从而使得煤矿掘进支护的安全系数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3.3 使用混凝土制永久性支护

在实际的煤矿掘进支护过程中, 针对巷道改进的实际情况, 科学的对混凝土制永久性支护进行分析, 使得巷道周边的围岩可以得到全面的控制, 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规避安全隐患的发生。针对锚杆的实际情况, 科学的对混凝土进行喷射, 提高锚杆支护的安全系数, 积极推动煤矿的安全生产[5]。

4 结束语

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煤矿资源始终占据着主要的能源地位。在实际的煤矿开采中, 掘进工作面的支护情况, 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部分, 因此, 需要加强对煤矿掘进支护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 并明确煤矿掘进支护技术, 制定合理的应对建议, 促使煤矿掘进支护的质量和技术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积极推动煤矿掘进支护的机械化水平的完善, 推动煤矿的安全生产, 实现煤矿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掘进是煤矿井下作业的重要部分, 尤其是在掘进面作业时, 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支护手段和支护措施, 必然会使得煤矿掘进面受到影响, 制约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 需要强化对煤矿掘进支护问题的研究和分析, 明确煤矿掘进的支护技术, 制定有效的应对建议, 积极推动煤矿掘进支护水平和支护质量的提升, 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推动煤矿实现安全生产[1]。

关键词: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合理应对,建议

参考文献

[1]崔锐.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及应对方法探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03:1-2+5.

[2]田贵阳.煤矿掘进支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5, 01:121+124.

[3]李广友.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及应对措施[J].机械管理开发, 2015, 06:128-130.

问题研究应对 篇9

一、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督导机制不健全

大多数高职院校设有督导机构,仍有少部分至今未设,有的未设独立的督导机构,督导作用不能真正发挥;有的院校设立了独立机构,但是督导效果欠佳。因为督导机制不健全,部分高职院校教学督导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严重影响了督导职能的发挥。

(二)督导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对教学督导如何适应现阶段教育新形式研究普遍不足,部分高职院校根据本校实际制定了督导制度与条例,建立了初步的教学督导体系,仍有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充分重视教学督导工作,教学督导体系建设不完善,尤其缺乏操作性强、注重实效的督导实践体系。

(三)督导队伍不合理

多数高职院校在选聘督导人员时,会选择一些离退休或即将离退休的老教师或行政人员。部分人员不具备开展督导工作所必需的综合素质,易导致教学督导工作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开展。

(四)督导内容较简单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存在八大误区:(1)重教学督导,轻教育督导;(2)重常规督导,轻专项督导;(3)重事后督导,轻事前督导;(4)重监督检查,轻引领指导;(5)重校内督导,轻社会评价;(6)重课堂教学督导,轻实践教学督导;(7)重督教、轻督学和督管;(8)重教学活动的督导,轻设备利用的督导。教学督导工作内容严重窄化,督导工作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进一步改进教学督导工作的应对建议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督导工作机制

1. 认清督导角色。

教学督导是高校教学管理层授权的机构和人员,针对教与学双方和教学过程,以专家身份对整个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及时客观地向学校教学行政管理层及教与学双方反馈教学现状、教学质量等教学工作信息,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

2. 明确督导职能。

教学督导的职能包括督和导两个方面,督包括检查、监督和评价,导包括反馈、指导和建议。要处理好督与导的关系,一方面要注重督导结合,另一方面要以督促导,重点在“导”上多下工夫。

3. 健全组织机构。

设置独立于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实施单位的组织机构,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对全校教学开展督导工作。

(二)构建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体系

高职院校要不断地深化教学督导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完善教学督导体系构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督导工作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并及时修订,确保督导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实效性。

(三)建设合理稳定的教学督导队伍

高职教学督导队伍应做到专兼结合、管教结合、学科结合、校企结合。聘请具有高学识、高威望、热爱教育事业、责任心强的退休专家或教授担任专职督导,兼职督导主要从一线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中选聘,在数量上要大于专职人员,特别是教学一线的教师要占较大比例。督导选聘要兼顾专业、学科的搭配,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

(四)完善教学督导的内容和方式

为适应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有效发挥教学督导应有的作用,需进一步完善督导的内容和方式。遵循以“督”为手段以“导”为目的的督导原则,探索灵活多样的督导方式,最终做到“以导带督,督导相长”。

参考文献

[1]李北群,张新厂.新时期高校开展创新型教学督导工作的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3).

[2]王殿安.高职教育督导的八大误区与突破创新[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3]罗慧慧.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校管理研究,2015(11).

[4]朱慧灵.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J].经济研究周刊,2013(12).

村镇规划中存在问题及应对建议研究 篇10

我们国家很长一段时间都活在重城市建设、轻乡村建设的错误思想中, 造成了村镇规划及建设极度缺乏科学性、基础设施配置落后、生活设施配套不足、建筑材料陈旧、技术力量薄弱、缺乏法规标准等一系列严重问题。2003年, 政府召开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专题会议, 指出了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村镇规划历史

1、解放后到实行改革开放之前, 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发展城市工业, 并不注重农村的发展进程, 低矮茅草屋、土坯房是当时农村的代表性建筑, 村庄的配套设施及物资仅能勉强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

2、在实行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段时间中, 国家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民自发性的大范围的建设起了住房和集镇, 大量的耕地被修建住房所占用。随后国家颁布了《城市规划法》, 此法中仍然忽略了村镇规划规范、标准化的重要性, 继续走偏向城市规划发展的老路, 从而导致这段时间期间村镇规划编制不严谨、实施不严肃等重要问题的产生。

3、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国家意识到只侧重城市规划而不注重村镇规划的发展方式实际上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假象, 并不能有效的带动国家整体的良好发展。随后, 建设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以村镇规划建设为核心的文件, 设定了村镇规划的预期目标, 并制定了具体的规划方案以保证其得以实现。例如, 山东省提出的“八图一书”的村镇规划要求, 就非常充分的凸显了国家对于村镇规划建设的高度重视。

二、我国村镇规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村镇规划现状

1、村庄规划方案。

我国各地村庄的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所以在制定规划方案时应注重因地制宜。国家提出了“编制近期建设项目规划”的要求, 表现出在进行村庄规划时对于具体情况的重视。同时要求建设部在制定村庄规划方案时, 对于没有《村庄规划方案》的地区, 要将其规划建设的要求编入到《镇规划方案》当中。

2、镇规划方案。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镇规划方案是以2000年建设部发布的《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试行) 》为原型而进行改编的, 在内容上并没太大改变。

(二) :目前村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村镇规划理论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内地的人口总数达到了14亿之多, 其中农村人口数将近8亿, 我国的村镇建设仍十分缓慢, 我国村镇建设也仍处于自然演进的模式当中。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已恢复二十多年年, 并实践了二十多年, 但村镇规划理论体系对村镇建设发展的供给仍达不到其基本需求。这也说明, 村镇规划发展理论体系与技术管理体系仍有待完善。

2、村镇规划收费系统混乱

国家在村镇规划收费方面是以城市规划收费标准为模型进行收费, 并没有根据村镇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 这就给组织编制规划单位和规划设计单位的收费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村镇的人均消费及收入水平都远不及城市, 按照城市规划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务必会增加村镇人口的经济压力。

3、村镇规划需更规范化、标准化

目前, 《村镇规划标准》是唯一一个国家针对村镇规划制定的标准。从内容上看, 其技术规定不仅适合应用于村镇规划建设, 同样也适用于小城镇的总体规划建设。由目前的实践情况可知, 村镇规划中各类规范、标准的完善是编制工作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4、村镇规划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村镇规划的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主要体现为:专业技术知识薄弱、管制力度不够强等方面。

三、应对建议

(一) :完善村镇规划理论体系。就村镇规划的现状而言, 在理论上需要解决的是:村

镇规划到底选择独立的规划体系和多元化的规划体系两者之间哪一个呢?假设选择独立的规划体系, 掌握其具有哪些层次的规划、各层次规划的重点和联系、问题解决的主次顺序、主要技术内容等问题的答案, 进一步渗析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出台方法和时间、村镇规划的技术标准与规范跟城市规划相关内容的差异等问题。

(二) :完善并出台《村镇规划收费标准》, 系统化设计收费的依据、标准及相应程序,

使村镇规划让个别单位不再有钻空子的机会, 也减轻村镇人口的经济压力。

(三) :完善《村镇规划标准》

1、严格控制建设规划期限。

《村镇规划标准》在建设规划上必须表示各项建筑及用地布局和给水、排水、电信、电力、绿化、竖向设计等内容的要求, 差不多和城市规划中的详细内容的深度相同。但是规划期限却设为10至20年, 远远大于城市规划期限。由于没人能对10多年后村镇的实际情况有把握性的预见, 无法做出相应的规划。

2、了解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并做好相应工作。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条件之一, 它的重要性不容质疑。环境保护工作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备受当前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工业“三废”的肆意排放、车辆尾气排放等因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相关部门应加大整治力度力度以达到对环境的保护。

3、完善网络规划内容。

现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应在《村镇规划标准》中完善网络规划内容, 利用信息化加快村镇发展。

4、规划道路调整。

交通工具已经和人们的出行完全融为了一体, 道路对于交通工具的普及、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及村镇的建设至关重要。所以, 在村镇规划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对道路规划进行有必要的调整。

四、结语

我国在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 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终于有所成就。我们要在目前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 继续发现更多问题并加以解决, 使我国在村镇建设工作攀上更高峰。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数理统计教学措施下一篇:监管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