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体系

2024-08-03

创新驱动体系(精选八篇)

创新驱动体系 篇1

一、构建创新体系, 打造我省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载体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 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与汇聚人才。郑州大学注重优化学科布局, 努力构建适应我省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 108个本科专业中, 93个与我省“三大国家战略”及18个优先发展产业密切相关, 专业数量达到全国高校平均专业数的一倍。作为全国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 努力回应全省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期盼, 承担着我省1/3研究生以及1/5一本本科生的培养任务, 郑大毕业生有50余万, 郑大是河南人民的郑大。

针对河南处于人才与科技洼地的状况, 郑大积极汇聚人才。首先是形成了一支包括在职院士7人, 长期工作院士18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720余名教授涵盖理、工、文、医、法、经等12个学科门类, 是河南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人才库。去年, 学校实现了长江学者零的突破, 引进杨胜利院士、引进单崇新与王福俤两位国家杰青, 引进何季麟院士担任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引进英国科学院尼克·莱蒙院士担任医学科学院院长, 努力彰显大学汇聚人才职能。

基础研究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动力。针对我省社会创新资源以技术创新为主的特点, 努力发挥高校优势并形成我省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 构建以国家级国际联合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为依托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知识创新体系。近年, 新增“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3项, 去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3项, 项目数位列全国高校第32名, 预计今年可能突破200项。今年, 已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3项, 位列全国高校第9位, 重点项目5项, 位列全国高校第5位。2014年ESI检出8729篇, 在世界前1%机构中位于14.2%位置, 排名较2013年提升71位;学校四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 数量位列全国地方高校与211高校前列。学校还成为全国38个联合国“学术影响力”项目成员之一。

以科技创新为主体, 强化产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围绕我省产业发展需求, 提出创新在郑大, 创业在河南;改变单一靠论文的科研评价机制, 成立产业开发与科技合作院、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的独立法人的科技资产公司, 积极推进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建设与运行, 努力践行文化引领、科技支撑的大学责任。获国家三大奖共7项, 并实现了我省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零”的突破。

二、强化学科建设, 提升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对应ESI排名全球前1%的材料、医学、工程、化学4个学科 (领域) 条件, 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学校进行资源材料、绿色化学、肿瘤防治、工程安全与防灾、中原历史文化等优势特色学科布局及建设。

以学科为牵引, 构建校级科研平台。提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校级科研平台建设方案, 建设实体校级科研平台, 把学科建设落脚到创新平台与体系建设上来。如, 围绕我省资源与材料产业, 打造资源材料优势特色学科, 设立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 去年, 通过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第一轮评审;围绕我省食管癌高发的状况, 打造肿瘤防治特色学科, 组建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培育了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并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布局上努力谋划。依托中原历史文化学科, 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努力打造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依托工程安全与防灾学科, 获批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我们的努力方向是:适应我省优势特色学科布局以及国家一流学科布局, 努力打造我校的校、省、国家三级特色或一流学科体系, 实现由学科到科研创新平台转化, 进一步提升我校对外的创新驱动发展与对内的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三、实施协同创新, 提高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水平

实施医学的协同创新与服务。9个附属医院开放床位2万余张, 年门诊量1000余万人次。做大不易, 做强更难, 学校努力整合资源, 围绕重大医学科学难题和重大疾病诊治能力, 注重协同创新并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达到37个, 一附院15个学科入围国家医疗数据中心“中国最佳临床学科排行榜”, 总数位列全国第三。

构建技术与工程协同创新体系。与我省以技术研发为主的国家级转制院所协作, 结合学校的基础研究优势, 形成以战略性技术研究为主的工业技术研究院, 并努力实现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突破。与郑州市合作, 打造占地260亩的郑州大学科技创新转化与人才集聚园区, 规划与推动郑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形成以郑大为中心的郑州市高科技园区与基地, 实现“创新在郑大, 创业在河南”;郑大综合设计研究院去年产值2.4亿, 通过职能与服务链延伸, 打造我省民建与工程服务的旗舰。

厦烟:自驱动的知识管理体系 篇2

为此,厦烟构建了自驱动模式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着力打造知识型卷烟制造工厂。公司的自驱动模式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价值驱动、机制驱动、流程驱动和信息化驱动。为了更好地落实自驱动模式,公司总结了四步方针:定方向、建主体、立机制、搭平台。

一、定方向:明晰知识管理对战略的支撑,确定知识管理两条主线。

公司在2011年7月首次开展了知识管理的现状调研与分析,对知识存量分布及知识需求进行了初步摸底。提炼出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相结合、知识管理与人员培养相结合的两条核心思路。2012年5月,基于前期成果开展了知识管理体系构建调研及管理成熟度评估,提出了明确的知识管理战略及体系构建要求。

二、建主体:基于两条主线构建知识管理内容体系,提升业务知识应用与转化水平,推进员工更有效地学习与成长。

在体系设计过程中,厦烟率先在卷包车间、企业管理部、人力资源部、信息技术部四个部门开展试点,摸索出了知识与业务流程相结合的“181”知识梳理模板。其中“1”是业务流程操作节点隐性知识;“8”是可串接与操作流程的八大类显性知识合集,包括制度标准、SOP、模版工具、成果示例、法律法规、岗位说明、专业知识、经验总结;“1”是对应一批可咨询的专家。

2012年8月~10月,公司基于试点部门知识梳理成果面向全厂推广,梳理优化了80多条业务流程,盘点了对应80多条流程的2,000多条流程操作节点技巧、5,000多份显性知识文档,以及100多位各业务领域对应支持专家。

同时,公司还对照员工的学习与成长,结合原管理体系,设计了支持人员成长的“5+5”管理机制。通过纳入5种知识管理工具,设计5类知识地图,陪伴员工从入职到成为专家的全过程。通过“5+5”模式的应用,新员工入职半年即可基本掌握本职工作,优秀者一年即可脱颖而出,成为项目骨干,2~3年后可成为新员工的导师或细分领域的专家,反向传递知识,带领团队。

三、立机制:构建组织绩效文化的长效机制,促进企业价值和员工价值的实现。

2012年9月~10月,公司针对确定的知识管理战略及内容体系,开展了知识管理制度设计,包括组织管理办法、知识管理运行制度、考核与激励制度、知识管理操作手册等一系列知识管理制度。2013年3月~6月,针对系统建设情况,进行了知识管理制度的优化调整,为便于日常管理,将制度简化为组织、运行、考核三项并颁布实施。

四、搭平台:搭建便捷高效的知识管理技术平台,建立知识共享与获取的统一渠道。

厦烟知识管理系统成为全厂统一的知识共享应用平台,可实现多系统知识的统一检索,动态展现业务系统相关知识集,动态挖掘外网知识信息。厦烟知识门户、知识库、知识历程图、知识地图、专家黄页等模块,有效实现了各类显性及隐性知识的管理与应用。

随着信息孤岛的打破,厦烟内部知识传递效率显著提升,专利、论文呈现爆炸式增长,近三年增长率均保持在60%以上。科技进步成本逐年下降,提炼形成的知识成果如膨胀线、高速机等设备开发使用经验已成为全行业的标杆。内部员工满意度逐年显著提升,新员工培养效率及企业认同度大幅提高。

(案例全文请登录www.ebusinessreview.cn阅读)

市场驱动创新体系法律制度研究 篇3

一、市场驱动创新体系概论

(一)创新体系含义

创新体系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基础设施、外部互动和创新环境组成,是以政府主导、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各创新主体联系和互动的社会系统。

创新体系的发展主要靠政府驱动与市场驱动。

(二)市场驱动含义

市场驱动,市场带动工业,行使产业集群的想法,使市场有特点,经过专业市场培养,在国内和国际吸入广泛的生产要素和资源,重点是吸引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市场上进行空间集聚,构成专业市场为后盾,企业分工、产业特色、品牌辐射力强的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市场驱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集聚效应为核心。

二、市场驱动创新体系发展

市场驱动从无到有,从崭露头角到日趋重要,伴随着创新体系在不断发展。

首先,市场驱动为创新体系的成果提供实现的平台。创新的需求来自于市场拉动,市场需求亦然是查验创新可否成功的标准。

其次,市场驱动为创新体系提供动力机制。一是创新成功的巨大优势激励企业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和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活动,从而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动力机制。二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为了竞争中获取上风只能想办法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并将其产品化、市场化,竞争的压力自身亦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动力。

再次,市场驱动对创新体系具有调节作用。它以消费者的需要为基点,是“看不见的手”,包含着市场交易规则和运行机制,对创新拥有自发的调节作用。

最后,市场驱动为创新活动的确定性提供保障。创新以技术的研发为条件,自身拥有较高的探寻性质,市场则具有本身的内在规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减创新行为的不确定,保障创新体系发展。

三、市场驱动创新体系的政策、法律现状

创新体系的发展有四个阶段,主要靠政府驱动与市场驱动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能够看出市场驱动正在逐步形成,并且作用越来越突出。我通过创新体系的四个发展阶段来论述市场驱动的产生与发展。

(一)形成阶段(1949—1977年)

本阶段特点是创立各种科研机构,制订科技发展计划,逐渐形成我国创新体系。本期的科技计划主要有“12年科技发展规划”等。在这个时候,国家创新主要是“政府主导”,政府是资源的主体,资源是严格按照计划配置。

此阶段,创新体系主要靠政府驱动,市场驱动还没有出现。

(二)发展阶段(1978—1995年)

本阶段体现是探寻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与创新政策,出台了许多改革政策、措施。这期间,创新是计划主导模式,即创设科技计划,在科技计划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国家前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计划如火炬计划等。同时,中国也兴办了许多科技园区。

197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主要以计划调节,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这是我国在经济政策上首次明确提出要将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中讨论了计划经济即政府驱动与市场驱动的关系,提出计划与市场全是经济手段。

1994年提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意见》,1995年从具体实践上把国有企业变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培育相互协调起来,尔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有系统、有重点地整体推进的时期。

除上述政策,在这阶段我国出台了许多利于市场驱动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推动科研与生产联合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等。此阶段市场驱动尚处于萌芽阶段,对企业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

(三)国家技术创新系统阶段(1995—1998年)

在此期间,突出了企业的创新模式,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建立市场经济目标,从企业、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改革,加强企业创新功能,政府制订重大科技计划逐渐由科技和经济主管部门联合制定,涌现了新的参加者,如国家工程中心等,加速了创新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1997年确定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并且中央提出,力图到20世纪末,多数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2000年,基本达成了此目标。

此阶段市场驱动技术创新从崭露头角到日趋重要,政策与立法着重于保障、促进市场驱动的发展。

(四)国家创新系统阶段(1998年至今)

1997年《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出,面向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体系具体包含知识的创新系统、知识的传播系统、技术的创新系统与知识的应用系统。

2001年我国参加了世贸组织,给政府与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加速了改革与开放,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迈入了一个新阶段。

2012年"十八大”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此战略包含各个方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速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2015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修改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将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等制度再度深化。

此阶段,市场驱动的重要作用已经凸显,法律与政策着重于立法监督市场驱动运行出现的问题。

四、结论

从市场驱动的法律政策可以看出,随着市场驱动的作用不断凸显,保障与促进市场驱动发展的法律也在不断被提出与实施,从允许市场驱动的政策,到促进其发展的法律制度,再到立法监督,市场驱动的立法不断完善,但是法律的实际执行尚存在不足,我国应在不断完善市场驱动立法的同时,加强执法,以此保障市场驱动对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谢群.创新性智力成果与知识产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曾素梅.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2015(5).

创新驱动体系 篇4

1. 江苏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基本情况

2011年, 江苏的区域创新能力延续3年居全国第1,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按国家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852家, 上市的科技企业累计达135家, 占全省上市企业比例的63.8%;科技企业专利产出大幅提高, 全年共获授权专利7.2万件, 比上年增长53.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3.8万亿元, 超过“十一五”前10年总和, 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35%。经过多年努力, 江苏科技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了大发展和大跨越。但是, 江苏科技企业的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根据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到2015年, 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将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0%, 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5%, 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目前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对GDP贡献率高达70%, 美国和德国甚至高达80%。因此, 在科技企业的规模、研发投入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方面, 江苏科技企业的发展水平与新时期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江苏科技企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 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

(1)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

尽管近年来江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但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来看,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考核评价主要是经济发展指标, 技术创新指标尚未列入企业考核评价体系, 对各地企业技术创新还缺乏有效引导。由企业按照市场规律提出技术需求, 决定技术创新方向和重点的机制尚未形成。

(2) 企业自身研发能力不强, 缺乏创新型领军企业。

江苏企业创新方式还主要依赖外部供给, 从20世纪80年代星期日工程师开始, 就善于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发展;近年来产学研合作蓬勃发展, 企业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但同时造成江苏企业创新过于依赖外部, 企业对内部研发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企业更为重视引进技术、更新设备, 研发投入的93.7%用于技术改造, 而用于技术培训、消化、吸收的经费明显不足。国际经验表明, 主要发达国家在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时期, 创新型领军企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 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措施不够完善。

江苏已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 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 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 推进措施还不够有力。一是科技人员激励政策方面, 对国有企业和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入股、收益分成等还没有明确的激励政策, 不利于激励企业科技人员技术创新和调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进入企业创新创业。二是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落实方面, 企业技术研发费用150%加计扣除是一项普惠性政策, 但真正享受到的科技企业还不多。三是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的措施方面, 还没有专项经费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建设。

(4) 社会民间资本投资自主创新的机制尚未确立。

“硅谷”的成功,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其完善的创业投融资体系, 它能够把科技人员的创意迅速变成商品, 也能让民间资本投资高科技获得高回报。目前, 江苏科技企业, 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 在创业初期往往有资金困难, 在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与信用评级体系下, “轻资产、高成长”的科技型小企业拿不出有效的实物、漂亮的报表, 很难得到银行、创投资金的支持。

(5) 江苏创新文化尚未形成。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植于企业文化, 企业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基础也是最具魅力的部分。江苏是鱼米之乡, 历来灾患甚少, 生活富裕, 不求大、不求强的心态淡化了创新的动力, 使得省内一些企业缺乏标新立异的创新文化。近年来, 虽然企业普遍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 但在实践中, 面对创新的高风险, 仍然顾虑较多, 不敢投入。江苏企业家对技术创新的理解不够, 外来经济对江苏的创新文化也带来了负面作用, 加工、代工性生产已经渐渐显露出了对本土创新的一种限制。

3. 科技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1) 培育创新型科技企业。

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作行动计划, 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创新型科技企业, 引导江苏走创新发展之路, 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是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 采取“一企一策”方式予以集成支持, 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骨干企业集聚, 着力培育100家品牌知名度高、核心竞争力强、行业带动性大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二是培育科技上市企业, 针对江苏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期的创新发展需要, 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 着力推动100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加快上市。三是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 省、市、县联动, 组织财税、法律、评估、咨询、知识产权等中介机构, 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全流程、专业化服务, 到2015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 000家, 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000家。四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 营造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良好环境, 加强科技公共服务机构与平台建设, 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促进高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持续涌现。

(2) 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优势产业领域, 大力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和模式。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组织, 以骨干企业为主体, 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和上下游配套企业,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 立足产业发展前沿和实际需求, 开展联合攻关, 制定相关技术标准, 共享知识产权,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提升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国际产学研合作, 支持建设产业创新国际合作联盟, 大力推进重大产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 更多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 为科技企业参与国际研发分工和利用全球资源创造条件。

(3) 搭建科技企业的发展平台。

围绕国家和江苏经济发展战略需求, 搭建培育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平台, 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完善“一站两院三中心”的企业平台布局, 促进高端型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上下联动凝聚创新合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着力增强科技型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 促进创新型企业高端发展、集聚发展和国际化发展, 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转化一批重点成果,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把科技企业培育作为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支点。

(4) 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撑。

根据《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江苏省试点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 建立和完善激励科技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大力推进企业科技政策辅导员制度,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全面推进企业技术开发费用150%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 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力度, 使每一个符合条件的企业都享受到国家税收优惠。充分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的作用, 积极吸引境内外各类资本支持创新创业, 扩大创业投资规模。加大银行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的投入, 鼓励金融企业加大科技贷款规模, 设立专门机构, 支持科技创新;建立民间资本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融资体系和完善的中介服务机构。

(5) 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培育以高校或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商会、产业组织、科技中介机构等为主体的创新服务体系, 大力培育和弘扬创新文化, 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营造利于科技企业培育的创新友好环境。参照国家科技奖励的做法, 在省科技进步奖中增设创新型企业奖, 奖励为全省自主创新做出重要贡献的创新型科技企业。支持企业采取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 吸引科学家和工程师到科技企业创新创业;重点支持企业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 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住房货币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 科依法纳入成本核算;营造江苏科技企业“招才引智”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参考文献

[1]余景亮, 孙峰.江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 2012 (2) .

[2]李学勇.政府工作报告[N].新华日报, 2011-02-17.

山西省创新驱动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篇5

根据《2014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山西省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由2013年的26位上升至2014年的22位, 就业和技术提升能力排在前10位, 创新实力、效率和潜力的排名较往年均有所上升, 可见在提升本地企业创新能力和改善环境方面的措施已初见成效。但从整体来看, 山西省的创新能力仍在全国中下游水平, 正处于从要素向投资驱动的地区过渡到投资驱动的阶段, 不属于创新型地区。且作为传统能源大省, 山西省“新常态”表现形式与其他省市相比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其中除了外在的经济大环境, 省情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因素也使经济增长困难多于其他省。

从目前来看, 山西省正面临着“政治、经济、生态、民生”四个方面的“立体性困扰”。政治领域内腐败案件多发, 尤其是煤炭及相关领域, 成为腐败的易发、多发、高发区;经济领域也不容乐观, 下行压力加大, 以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为主的资源型产业格局, 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一直在持续;在生态方面, 由于煤炭产业大规模、长时间、高强度、粗放式的开采, 特别是采后修复、治理不到位, 使境内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民生方面, 由于煤炭开采及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引发了一系列民生问题, 积重难返。

当然, 新常态也是新时期对山西省经济发展提出的一个全新命题。只有清晰地了解山西省内部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 才能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城市,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 缩小与创新能力强的地区之间的差距。

国内学者对于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如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编制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就是通过构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对各省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也有部分学者从单个地区出发, 更加微观地研究区域创新能力。李红飞 (2013) 、付智 (2012) 等人分别构建区域创新指标体系对河南、江西内部创新能力做分析评价。

总体来说, 区域创新驱动能力研究的范围由国家层面深入到省、地级市层面的研究, 的确更能反映出区域情况。但若直接运用他省的指标体系, 不仅缺乏对于新常态形势的认识, 更缺乏对于山西地方特色的关注。因此, 以山西省为对象, 创建适合自身创新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分析, 笔者在这里给出基于新常态视角的山西创新驱动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表1) 当然, 它是否同样适用于其他省份的创新驱动能力分析,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由于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资源、经济基础、产业结构, 区域创新突破的重点以及选择的战略部署也不尽相同。山西省自身需构建既符合新常态背景, 又能体现自身特色的创新驱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新常态,创新驱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5.1.

[2]郑京平.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及应对建议[J].经济观察, 2014.

[3]白津夫, 刘中伟.经济新常态亟须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4.

[4]蔡书凯, 倪鹏飞.经济新常态触发的地方政府融资转型与匹配[J].经济体制改革, 2015.2.

[5]王太星.基于社会责任的煤炭企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15.1.

[6]仵明丽.新常态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经济管理, 2015.3.

[7]张红宇.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18.

创新驱动体系 篇6

1 革命老区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机遇

革命老区曾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过巨大贡献。革命老区取得革命胜利的成功实践史,对于今天我们走出当前科技创新的困境,探索老区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仍带给我们很多经验和启迪[1]。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期,革命老区又迎来发展机遇,需要用科技创新来实现二次创业。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都将处在L型的底部调整期,经济发展将面临重新洗牌,以往靠廉价劳动力和传统产业起家、发展靠传统要素和投资拉动获得高速增长的地区,不得不面临着供给侧改革和环境治理的压力[2]。在这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竞技场上,拼资源、拼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制造模式正转向靠科技创新的中国创造模式,这也给老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带来了机遇。

2 科技创新——撬动老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杠杆

革命老区目前虽还面临着经济不发达、科技创新的基础薄弱、创新人才缺乏等困难局面,但老区也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革命老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我们发展的最大优势和资源。随着这些年国家对革命老区基本建设的投入,通信、交通曾经制约老区发展的瓶颈,已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革命老区也融进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为推动老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为老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打造新引擎,壮大新经济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所以老区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上有着潜在的后发优势。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3]。杠杆原理带给我们启示:只要革命老区能敏锐把握当前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这次经济变革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创新发展的理念,结合老区的实际,构建起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培育出老区内生的创新机制,打牢科技创新的基础,老区的科技创新就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这一有力杠杆来撬动起老区的发展,就能创造出革命老区发展的奇迹。

3 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撬动老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支点

革命老区要想科技创新后来居上,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先打牢创新的基础,找准支撑起老区科技创新杠杆的“支点”;只有找准了这个支点,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4]。中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实现老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培育和孵化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自然就是撬动老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支点。独木不成林,茂密的森林,必蕴含着保持旺盛生命的生态系统,有着与之适应的激活、自新的内生机制。同理,革命老区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不但要有适宜创新的土壤,更需要有适宜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形成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机制,这样创新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长成广袤的森林。

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构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包括发达地区在内,各地都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革命老区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更是一个从弱到强不断丰富的过程,从内容上至少应包括激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和支撑创新创业的科技服务体系。政策体系主要是制定和实施各类有利于创新创业政策措施、本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等;科技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提供产业共性技术服务的公共平台、支持创业的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业载体以及集聚于创业载体的小微企业、创新人才、中介机构等创新要素。革命老区构建起创新创业体系,才能助推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快速成长,带动当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所以,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是撬动老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支点,科技创新的杠杆以此为支撑,才能撬动起老区创新驱动发展,革命老区才能在科技创新上实现厚积薄发、后来居上。

4 政府撬动革命老区科技创新的杠杆

科技创新是撬动老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杠杆”,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就是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的“支点”,而政府就是革命老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撬动者”。所以政府既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定者,更是撬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推动者。

第一,政府要营造激励创新创业的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出台鼓励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积极主动投入到科技创新的战场。

第二,政府依靠科技投入等多种手段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公益属性,决定了不仅要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更需要政府积极作为,主导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构建。针对老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政府将有限的科技经费支持到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创业载体等的公共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中,一方面可以降低小微企业研发成本,给大众创业提供低成本的场所,使更多的创业者受益;同时,通过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构建,老区也可以更好地集聚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使政府的科技投入更好地发挥其效能。

第三,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机制。革命老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缺少创新人才。首先是本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老区现阶段的创新人才中的主力军,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求,采用产学研合作,利用搭建的创新创业平台载体,进行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老区的产业发展有机接合。其次是高端人才的引进,老区只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出台吸引人才含金量高的优惠政策,采用灵活务实的柔性引进高端人才的举措,一样可以为老区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资源。

政府只有推动革命老区构建起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才能更好地支撑起科技创新的杠杆,撬动起老区的创新驱动发展。

5 浉河区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建议

5.1 构建支撑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

相对于发达地区,老区的创新意识和氛围往往不强,为改变这一现状,浉河区营造激励创新创业的环境,完善配套的创新激励政策,以此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政府先后出台了激励创新的《浉河区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浉河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浉河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2014年,结合浉河区“双创”发展需求,区政府重新修订印发《浉河区科技创新创业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将由原来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拓展为支持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要素,不断来完善着区域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

5.2 构建支撑创新创业的科技服务体系

科技创新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科技创新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对于初创的小微企业创新的成本会更高。如何降低小微企业创新成本,提高大众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作为老区创新体系的构建者,近年来,我们结合信阳实际,积极搭建起支撑创新创业的科技服务体系。

5.2.1 产学研合作、搭建技术创新平台。

信阳市中小机电类企业众多,但产品水平低下。为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区政府通过公益性事业单位浉河区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与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共同搭建了信阳市机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人才、仪器设备及公共技术研发等支撑。基于该平台研发的电力能耗监测技术方案,被信阳万泰电气等多家配电企业应用于产品中;基于该平台,信阳华阳工贸公司的绿茶全自动化生产线和信阳四通机械公司的燃气珍珠岩膨胀炉成套设备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信阳津乾机械公司的新型珍珠岩制砂生产线和信阳雄狮建材公司的码坯机器人产品成功出口到中亚国家。

目前,浉河区与信阳师范学院共建有4个技术创新平台,其中信阳市机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科技部重点支持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河南省建材设备节能与智能化控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省发改委认定。通过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对浉河区主导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有政府的公益单位牵头研发,即降低了企业创新的风险成本,同时也引领了产业的发展和产品升级换代。

5.2.2 构建创业载体,力促大众创业。

老区的创新发展,需要通过创业载体的构建来集聚各类创新要素,以此才能培育起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机制。截至目前,浉河区拥有省级科技孵化器1家、市级3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1家。结合“互联网+”,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浉河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区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投资建设“浉河区电商物流孵化园”,为大众创业提供场地设施、技术培训、政策支持、网络接入等服务保障,使更多的创业者享受到政府的服务。区政府积极引进的“林志信阳高科技孵化园”集产、学、研为一体,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总部经济为支撑的综合性高科技园区,目前,主体创业大楼已建成招商。区政府公益性事业单位浉河区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与信阳师范学院共同组建的信阳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依托信阳师范学院丰富的人才、技术、信息资源,鼓励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实现了科技创新服务“从点到面”的转变。孵化园现已入驻小微企业26家,拥有省级创业导师11人。2015年,浉河区的2家大学生创业的小微企业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银奖。通过创业载体的构建,集聚创新要素的效果已经显现。

5.2.3 创新人才培养引进。

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只有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才能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浉河区是信阳市的主城区,一直以来科技工作都是围绕着人才培养和引进,来保持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在人才培养上,区政府公益性事业单位浉河区技术开发交流中心和信阳师范学院依托信阳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建立了信阳市首批大学生见习基地,探索出一套依靠技术创新对大学生实施“实习—见习—创业”的阶段性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技术创新孵化措施,为孵化园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业人才供给。在高端人才引进上,我们通过用科技特派员、企业技术顾问、项目合作等方式,把高端人才引入到浉河区的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服务,浉河区的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重点项目,都有高校、科研单位专家参与。高端的柔性人才引进方式降低了企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成本,促进了科研单位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也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6 结语

革命老区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浉河区从政策体系、技术创新平台、创新创业载体、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进行探索,初步构建了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但和发达地区比较还很不完善,如体系中缺少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创新创业平台载体的体量还不够大,当地财政的科技投入有限等等。老区的科技创新,特别是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构建上,急需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也希望能和发达地区结成帮扶对子,更好地促进革命老区的科技创新,实现革命老区的创新驱动发展。

摘要:本文就革命老区创新驱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科技创新的杠杆作用、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支点作用及政府如何撬动老区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思考,并以信阳市浉河区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例,就创新政策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探索进行了分析,该模式立足老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实际,推动了浉河区的创新驱动发展。

关键词:革命老区,创新创业,科技政策,科技服务,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杨静.产业共性技术:撬动我国中小企业创新驱动的支点[J].经济研究参考,2013(63).

[2]徐向艺,孔凡萍,等.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科技投入影响效应[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7).

[3]国务院办公室.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OL].国务院,国发〔2014〕49号.

创新驱动体系 篇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以下简称信管专业) 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 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社会需要大量的信管专业人才, 对其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管理是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学生无论是从事信息系统的开发规划、分析设计、项目管理、系统维护工作, 还是从事系统内信息资源的组织存储、更新利用等工作, 都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目前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缺陷, 尤其在实践能力培养上存在严重不足, 造成培养出的学生质量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提高信管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我校不断深化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突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了“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 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难题, 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信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课题组”的调研显示, 缺少有效的实践和实习环节是该专业目前最大的缺陷之一。实践教学定位不够科学合理, 仍依附于理论教学, 普遍存在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 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封闭性和局限性, 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践内容很难开展;此外, 由于实践教学没有独立设课, 许多课程的实验没有独立的学分, 也没有建立考核机制, 教师和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内容大多只是对所讲授的课程知识进行简单的实验验证,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 其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实践能力培养上缺乏完善的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计划没有系统性, 实践教学各环节之间缺少有机联系, 基本是处于松散状态, 没有充分体现信管专业交叉学科的特点, 并未真正做到信息与管理、管理系统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 学生无法有效地把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中去,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战性不强

目前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为主, 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实战性不强, 个性化程度低, 缺乏与相关企业的沟通和交流, 与企业实际应用相脱节。课程实验主要在实验室进行, 通过实验的方式掌握理论知识, 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 学生仅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实践体验中, 不能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及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课程设计大都只是在虚拟课题的基础上构建理想的模型, 如沙盘模拟、ERP演练中构建的虚拟公司运营,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中根据自己熟悉的环境构建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等, 这种“模拟式”的系统模型并没有经过真实的环境和场景检验, 一旦投入实际运行时往往不堪一击;社会实践包括认识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几种形式, 由于时间的限制及企业自身的抵触情绪, 使得这些实践活动浅尝辄止, 无法真正深入企业实际, 缺乏对企业实际信息化建设的参与和渗透。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面对现实复杂的企业信息化环境时往往无所适从, 有的甚至惨遭淘汰。

三、“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构建

针对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结合自身工科历史悠久、管理学科实力雄厚的特色和优势, 突出“信息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的专业特点,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逐渐形成了“以教师横纵向科研项目为驱动”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 实现以知识验证为主向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的转变。

横纵向科研项目由于其针对企业信息化、生产生活实际, 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直接操作的平台和真实运行的环境。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将通过合同、论文、技术报告等一系列非常客观严格, 甚至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形式由企业进行检测和考核, 这种考核比单纯追求及格的成绩考核、报告考核方式要严谨得多。同时由于项目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独特性和不重复性, 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体系来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问题,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以项目为驱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 根据毕业生反馈信息不断优化调整实践创新体系的相关内容, 形成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相对独立、动态弹性的系统体系结构, 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开放式实践环境, 其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以真实项目为依托

信管系教师每年都承担了多项横纵向科研课题, 学校采取多种措施, 鼓励教师将承担的科研课题划分为若干实验项目, 通过实验中心进行开放式研究, 大力开发以科研课题为依托的具有设计性与创新性的实验项目,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具体有形、完整真实的科研项目作为理论知识的应用载体, 让学生在实际的企业背景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在实际项目中, 从如何与客户接触、需求分析、编制项目计划书、项目调研、系统分析与设计、实施, 到系统运行之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 教师起指导作用。在项目完成过程中, 使学生加深理解信息管理的过程, 体会信息管理的内在规律, 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工具, 激发学习热情, 启发创新思维。

(二) 以创新团队为组织保障

采取教师带学生、研究生带本科生、高年级带低年级、技术高手带初入门者的模式, 组建一支有梯度的、循序渐进的创新团队。通过每年一届的程序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沙盘模拟大赛等实践活动, 选拔学生加入创新团队, 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科研能力。通过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组织建设, 逐渐完善创新团队“传帮带”的内在机制。由于团队成员多是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 一般情况下他们在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内毕业, 为保证团队的动态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经常举办学术交流、课题讨论、源代码内部共享等方式快速培养新成员, 不断提高团队成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

(三) 以软硬件平台为支撑

我校经济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以计算机为主、价值近千万元的仪器设备, 安装有最新的各种开发工具以及SQL Server等数据库系统、神州数码易飞ERP系统、电子商务模拟系统等多种软件。实验中心对外开放, 为学生进行创新性实践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 实验中心网站和信管系网站搭建的信息平台, 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 拓展了实践教学空间, 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此外, 学校设立创新基金, 以学生获得创新学分的方式吸引其积极参与创新活动;通过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 邀请在信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资深专家、著名的企业CIO作专题报告, 介绍企业实际应用的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实施过程以及系统运行后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企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用信息化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形成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

(四) 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导向

信管专业毕业生主要承担各级信息管理工作, 从事不同类型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将企业信息管理师定义为“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 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复合型人员”, 该职业的功能模块包括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网络构建、信息系统维护、信息系统运作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六大模块。根据信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定位, 以真实项目的开发为主线, 通过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及维护、系统评价这一工作流程重点培养学生对于六大模块的实践动手能力, 使学生在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管理与维护、系统分析和设计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要求。

(五)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和编程方面的创新能力, 更主要的是为了加强学生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创新能力。通过参加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项目, 学生置身于一种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中, 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创新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活动能力, 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成效

创新团队自2003年成立以来, 先后成功地为水利部、武汉市城管局、武汉捷力衡器、爱迪公司、葛洲坝子陵水泥厂等多家企业完成了数十个信息系统开发项目, 受到用户和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在对团队成员的管理上, 采取项目驱动、松散管理的方式。通过不定期地结合项目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对项目的课题背景、需求分析、技术储备等进行交流, 丰富了成员的项目管理经验, 极大地提高了成员的动手能力、与客户的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信管2001、2002级先后有十多位同学参与水利部“长江堤防工情信息服务系统”和“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信息系统”两个大型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工作, 学生设计的作品获水利部软件作品“最佳设计奖”;在“武汉市城管局垃圾场无人值守计量系统”项目中, 课题组老师带领学生, 多次深入现场, 在广泛调研和文献查阅、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隙和循环队列的数据采集算法, 攻克了项目的核心课题, 完成了系统的实施, 该项目在无人值守计量领域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楚天都市报》、湖北经视都作了相关报道。一些同学因参与了项目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 得到了导师的赞赏, 顺利地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多位同学先后被阿里巴巴、长江水利委员会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录用, 并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通过依托教师的横纵向科研项目, “以项目为驱动”, 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 有效弥补了本科生创新能力不足这一缺陷,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锻炼与提高, 大大增强了我校信管专业学生在升学和就业中的竞争优势。

摘要:实践教学在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人才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结合武汉科技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 构建了“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 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开放式实践教学环境与创新实践平台。

关键词:项目驱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史红霞.信息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J].教育探索, 2007 (10) .

[3]谭观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情报探索, 2006 (1) .

[4]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课题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5]钱洁, 宋萍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7) .

创新驱动体系 篇8

关键词:创新驱动,集成优化,指标体系

工业园区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 如组织、管理、人力资源、财政、土地、路径、激励机制、绩效考核等, 但如何判断各因素在不同发展模式中以及在同一发展模式中的不同阶段对园区发展的作用, 不同的方法、结果往往是不同的。因此, 科学地选择合适园区发展模式是促进园区发展的重要工作。同时, 准确地分析评价园区发展模式对于指导园区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以由此找出地区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为园区的发展指明方向、推动和加速园区发展。

1 构造层次分析模型

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即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一般要求, 又必须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环境的特点, 因此存在区域差别和问题是自然之事。为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园区发展的现状, 在研究和确定评价指标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 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 整体性原则。尽可能选择全面反映所有方面的各个指标, 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并将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整体。

(2) 可采集性原则。选择的指标应尽量选用统计年鉴中的指标, 以保证数据的统一、系统、科学性。

(3) 客观性原则。在确立指标体系时, 选取指标时应尽量采用相对比较客观的硬指标, 尽可能不用常常被带入较强人为主观因素的软指标。

(4) 动态性原则。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个动态的体系, 即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1.1 评价指标的选取

当前, 评价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大多参考使用区域工业化评价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该方法将反映工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分为三类, 即经济类指标、经济效益类指标和技术类指标。经济指标更多地反映工业的规模和效益, 是投资、经营和历史积累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效益指标则能准确地反映区域工业的内涵, 即发展能力;技术类指标则反映工业的技术水平。如需强调对工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评价, 应选择较少的经济指标和较多的经济效益指标。

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分别提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创新能力成为了—个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 本文选择园区发展集成模式为目标层, 在准则层中设立了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3个指数。

全面发展指数:主要是考量区域复合系统或子系统的发展程度, 包含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及生态水平等三方面的指标。

可持续发展指数:是区域复合系统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 它是判断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是否协调发展的准则, 由反映经济潜力、社会发展潜力、生态承载力的三方面指标构成。

创新发展指数:表示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包括创新投入、过程、环境、产出的四方面指标。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构建工业园区发展集成模式选择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表1) 。

1.2 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工业园区发展模式是指该区域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工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 是对工业产业发展过程、发展方式、发展特征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受其自身区位、资源、市场、国家法律政策以及地区风俗民情等多种因素影响。现今国内各地区的工业发展模式在发展目标, 发展过程以及调节机制方面都基本类似, 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意识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现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简单粗暴地追求提高GDP向可持续性发展转变。现本文按一般发展模式选择提出以下四种备选模式:

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充分表现“投入—产出”模型在园区发展模式上应用。即按原规划及现区内产业发展状况和对市场的预估, 重点扶持和发展主要支柱产业, 以此带动整改地区经济的发展。

不分主次产业模式:与主导产业模式相反的发展模式, 即不确定主导产业, 平等对待和支持区内各产业和企业。

特色模式:明确园区发展的战略定位, 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 以建成国家或省级的基地、中心为目标,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创新驱动, 打造具有自身特色、产业联动、综合性的新型园区。

市场主导模式:与前面三种完全不同的模式, 最突出的表现是缺乏计划性、规划性。即市场是让其运作和如何运作的唯一驱动力。

根据园区特点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借鉴, 对照前文中设定的选择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最终由与园区发展息息相关的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承载力、创新投入和产出等十个方面选出129个基本指标构建评价指标库。但因遵循上述基本原则运用定性分析方法预选出来的评价指标, 容易受到主观判断的局限性影响, 可能会出现交叉或雷同的现象, 也可能会存在过多地偏重考虑某一方面内容指标的情况。因此需用正确的方法对指标进行再筛选, 避免筛选的指标过多或不当、丢失某些重要信息, 影响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代表性:

首先, 我们设想有n个可反映要素同一侧面或聚为同一类的指标存在, 如:a1, a2, …, an。

(1) 对相关系数矩阵R进行求解:

(2) 计算平均值ri-2:

得出的ri-2值是对ai与其他个指标的粗略反映。

(3) 比较平均值大小:

则可选取ak作为代表性指标;也可在余下的指标中继续选取所需指标。以上计算是避免出现负的相关系数的可能, 当对所有指标都进行过以上印证计算, 即可为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挑选出最优的代表性指标。

1.3 工业园区发展集成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经上述定性和定量分析后, 本文最终选定59个基本指标构建符合工业园区发展实际的工业发展模式评价优选指标 (表2) 。

2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

在完成了层次结构模型后, 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确定指标权重。能否科学合理地确定各个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对评价结果的合理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 为使评价结果显示与其权重相符, 继续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园区发展集成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1) 确认权数:依据对评价体系的重要程度赋予。

第二、第三、第四层评价指标权重可用同样的方法依次类推处理。

(2) 通过对多个专家所确定的权重进行聚类分析和重新修订使筛选结果更趋于科学合理:

上式中的Wij表示式中第j个指标由第i位专家对其作出判断并经层次分析法处理所得到结果即为该指标的权重。其中, 设专家人数为m, 指标个数为n。

(3) 权重的离散程度由权重之间的相似系数矩阵决定, 现设R为相似矩阵可得:

其中Rij表示第i个专家与第j个专家所确定的权重结果的相似程度, 由统计原理可知当0≤Rij≤1且Rij=Rji时, Rij↑越好。

另外, 为方便计算、便于推广, 运用以下这种与聚类分析效果相当的方法计算离散程度较大的权重:

, 其中Pi表示相似系数的矩阵中第i行之和, 他是第i个专家与其他专家判断所得出权重意见的偏离程度, 相似系数之和越小, 则此专家意见距离其他专家意见越“远”, 偏离程度越大。

(4) 专家确定权重由偏离程度的量化指标来衡量:

设Di为相似系数与最大相似系数间的偏离程度, 则:

Di>某一设定的阀值, 则第i个专家确定的权重将被剔除。

在完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专家评价后, 经由上述分析逐步演算判断, 最后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 (表3) 。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结果, 最终权重排序依次是特色模式>主导产业带动模式>不分主次产业模式>市场导向模式。这表明特色模式是备选4种模式中最适合、最能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模式, 也说明从政府的视角出发, 全面加快推进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同时,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注重可持续发展, 坚持在工业园区选择以导入并发展特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结束语

通过对工业园区发展集成模式层次分析法结果进行灵敏度分析发现, 特色模式全面发展水平高、可持续发展潜力大和创新发展水平高;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全面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可持续发展潜力相对较大。而影响工业园区发展的相关要素及权重排序依次为:经济水平、经济潜力、创新投入、社会水平、社会潜力、生态环境水平、生态承载力、创新过程、创新环境、创新产出。这些可以在政府经济决策的时候予以参考。

参考文献

[1]胡忠俊, 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 2008 (20) :17-19.

[2]百度文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OL].http://wenku.baidu.c.2012-12-22.

[3]张祥安.我国县域工业发展模式与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D].合肥:中国科技大学, 2008.

[4]王仁祥, 等.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工业技术经济, 2008 (8) :96-99.

上一篇:单片微型计算机技术下一篇:《语言教学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