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有效路径

2024-05-10

教育科研有效路径(精选十篇)

教育科研有效路径 篇1

一、中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 学生成长的内在要求

德育的任务有许多内容, 其中最重要就是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第一, 要传达社会道德要求, 让教育对象接受社会要求, 完善个人修养。第二, 就是满足他们的需要, 提升职业能力。第三, 满足解决问题, 增强社会责任的需要。

1. 完善学生个人修养的需要

感恩教育的实施可以使中职学生认识到家人、朋友、社会给予自己的恩惠是种恩情而不是理所应得的果实;明白我国传统谚语“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内涵;从内心中激发感恩之情, 做到孝亲、尊师、爱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完善自我的个人修养。

2.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

感恩教育是学生教育管理中养成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加强感恩教育可以强化中职的德育工作, 改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养不平衡的状况, 促使中职学生能够成为专业技能过硬、职业道德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

3.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的需要

做好中职感恩教育工作, 可以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 它是一种责任。感恩父母不仅仅是一种爱更是一种责任——创造幸福家庭;感恩社会也不仅仅是回报社会, 更是一种有担当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从而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建美好家园。

(二) 学校德育的应有之义

感恩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中职学生养成识恩德、感恩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职业素养, 坚定担当精神。

1. 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感恩教育能使中职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或生活中出现的某些不公平现象, 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支持和宣传社会正面典型, 以为家庭、社会、国家付出为己任。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 行报恩之举, 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职业素养的核心品质

在人的职业素养中, 感恩精神是最值得倡导的, 感恩品质决定劳动品质和成果品质, 因此感恩具有积极的职业魅力和创造活力。企业文化是一种最真实、最现实、最有效的感恩文化。对于企业来说, 企业需要的是懂得感恩并且技术过硬的人才;对于员工个人来说,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 懂得感恩的员工能够在企业的大家庭中找到归属感, 最终取得职业的成功。

3. 担当精神的内生动力

感恩教育是使中职学生成为企业合格员工, 敢于为企业担当的内生动力。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 企业是“家”, 是所有员工行动与思想碰撞的结合。“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一个企业的兴衰与其员工息息相关, 一荣俱荣, 一耻俱耻。员工作为企业这个“家”的一员, 就有责任、有义务为企业的繁荣昌盛做努力, 因为这是职工自己的家, 职工必须要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在问题、困难面前, 我们要冲锋在前, 勇于并敢于担当, 为了企业的发展, 前进, 前进再前进。

(三) 对接企业的关键举措

感恩教育培养既能顶岗进行熟练操作又能爱岗敬业的技术工人, 学生一毕业就能迅速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感恩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但品行好、身体好, 而且动手能力强, 深受企业欢迎。

1. 解决就业压力

学校按照公司用人计划与标准, 制定了学生培养、培训方案, 通过到企业见习、实习, 企业对学生有了了解和认同;通过感恩教育, 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 归属感;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压力, 实现校企共赢。

2. 培养团队意识

在实践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往往依赖于团队的协助以及互帮互助精神, 通过感恩教育, 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感恩他人帮助、恩惠的意识和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 从而形成团队意识。

3. 对接企业文化

感恩教育为学生提供最深切的人文关怀, 是打造学生职业精神的关键。让学生成为既有职业精神又有感恩精神, 能够很快融入企业文化, 成为健康向上、全面发展的优秀企业员工。

二、中职感恩教育的实施现状

(一) 重视不够, 缺乏长效机制

中职感恩教育要切实取得成效, 必须是专家引领、领导重视并将之纳入中职教学要求与目标中, 那将为中职实施感恩教育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

1. 领导重视不够, 缺乏向心力

中职感恩教育正像学校德育工作一样, 经常是文件上高度重视, 现实中重视不够, 甚至忽视, 经常是运动式的, 缺乏长效机制。领导关心的是招生率, 就业率, 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感恩教育往往重视不够, 推动不够, 因而效果也大打折扣。

2. 未纳入考核体系, 缺乏执行力

由于感恩教育未纳入学校教育目标考核体系, 很难发挥目标考核的导向性作用、带动作用、促进作用。各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 积极性不强, 工作成效不明显。

(二) 效果不佳, 缺乏生命力

中职学校的感恩教育形式单一, 缺乏多样性和层次性;远离学生生活实际, 脱离专业实际, 缺乏实践性;家庭、学校、社会未能联动, 缺乏整合力;多是苍白无力的道德说教, 缺乏感召力和生命力, 因而实际效果不佳。

1. 为活动而活动, 缺乏感召力

中职学校的感恩教育, 功利性太强, 没有按照德育规律办事, 往往是为搞活动而活动, 一蹴而就, 因而活动经常是流于形式, 苍白无力的说教, 弱化了感恩教学的感召力, 未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心, 怜悯之心, 感恩之心。

2. 未能回归生活, 缺乏强化力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 感恩教育应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 并回归现实生活, 从点滴做起, 在生活中实践感恩, 在实践中强化感恩。德育的实效在于反复抓, 抓反复, 运动式, 形式单一且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感恩活动, 缺乏强化力。

3. 家校社未联动, 缺乏整合力

中职感恩教育的实效在于形成合力。家庭、学校、社会联动, 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学校的感恩教育效果由于家庭教育的不配合, 社会教育的负面影响而冲击了、消弱了, 甚至是抵消了。严重影响感恩教育效果。

三、中职感恩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 活动引领, 潜移默化

1. 整体设计感恩教育体系

发挥专家引领、领导重视优势, 整体设计感恩教育体系。将感恩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 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处、团委会的作用, 成为其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将感恩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 使感恩教育成为必修课程, 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感恩教育纳入学校评价体系, 坚持感恩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并重, 多维度评价学生。

2. 精心策划系列活动

(1) 感恩意识教育活动。感恩意识的产生必须通过系列教育活动才能达成, 逐步深化, 需要把对父母的爱引申到对老师、对学校、对社会的爱。家庭、学校配合开展“感谢父母养育我”, “感谢老师教育我”, “感谢社会帮助我”等活动来引导学生培养感恩意识, 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2) 感恩体验教育活动。情靠情感染, 心用心沟通。感恩教育必须以活动为载体, 用各种教育活动丰富教育形式, 营造教育氛围, 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性情得到陶冶, 心灵受到撞击。学校可以开展诸如“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观看感恩教育影片”、“感恩教育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 从而实现情感共鸣, 强化教育效果。

(3) 感恩训练教育活动。感恩教育要想取得实效, 必须反复抓、抓反复。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不可能立竿见影, 学校必须长期开展, 环环相扣, 一环不松。学校可以整体设计三年的感恩教育活动, 如一年级开展孝心教育系列活动;二年级开展知恩知报系列活动;三年级开展爱心奉献社会系列活动。每个年级各有侧重, 每个活动各有重点, 保持活动的长期性、连贯性, 使感恩意识得到强化, 感恩教育取得实效。

3. 回归生活, 实践感恩

感恩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 在于践行。只有使感恩教育活动回归现实生活, 才能取得实效。感恩实践就在学生日常行为之中, 就在平凡之中, 一句“谢谢”, 一声问候, 一次认真, 一次努力。要教育学生团结互助、认真劳动、刻苦学习、遵守纪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这些都是对父母、对老师、对身边的人、对集体、对学校和对社会的具体感恩行动。

(二) 言传身教, 率先垂范

俗话说的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身教胜于言教, 家长和教师必须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 以感恩之心对待他人、对待家庭、对待社会, 才能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报恩。

1. 家长应以身作则

真正爱孩子, 就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让孩子了解家里的难处、父母的辛劳, 从而教育孩子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 学会对父母感恩。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是因为爱他才会为他付出这么多, 因此, 要教育孩子学会报恩。

2. 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要想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教师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因此教师必须随时随地注重自己的修养, 以身立教。感恩并不是简单的行为习惯养成, 急于让孩子感恩而进行严格要求是不切实际的, 教育要讲究“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 在不知不觉间施加影响, 春风化雨, 水到渠成。

(三) 纳入课程, 登堂入室

1. 纳入学校教学体系, 成为必修课

要将感恩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 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 把感恩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 使感恩教育成为中职学生的必修课。在课堂教学中, 既要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 又要发挥非专业教师的作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上什么课, 都要将感恩思想贯穿其中,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2. 加强感恩研究, 提高感恩教学水平

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引导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使感恩文化教育活水长流;加强感恩文化研究, 提高感恩教育的学术水平;坚持感恩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并重, 把感恩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摘要:中职学生感恩意识淡漠现象已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部分学校或教师已就相关问题做了尝试或探讨, 从实施效果来看, 总体成效不够理想。试图从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感恩教育的实施现状、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等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以期为此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中职学生,感恩教育,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李柯.把感恩教育作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要素[N].中国教育报, 2013-12-31.

[2]刘湘潭.中职感恩教育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6) .

[3]王复胜.职业高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 .

[4]李华臣, 贺伟.浅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5) .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论文 篇2

[论文摘要]当前在追求教育公平,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种种失衡的现象。为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可选择“联合办学”的路径。以联合办学实践为例,提出联合办学采取的基本策略与机制。

[论文关键词]区域教育均衡 联合办学 策略与机制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体制、政策等原因,如分级管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多渠道筹措经费等政策以及发展观念落后,对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本质联系缺乏深刻认识,导致了“强校愈强,弱校愈弱”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进一步拉大了义务教育的差距。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如何缩小区域之中校际间的基础教育差距,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有鉴于此,就基础教育发展而言,如何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实现学校间各类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是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必需认真回答的问题。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亚里士多德就为我们构建了关于平等的实现公平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UnequalTreatmentofUnequal”译为“以不平等对待平等”或译为“不同特性,不同对待”这一关于公平的至理名言,不但构成了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平台,更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可操作性策略。在公平理念的引导下,我们不仅要通过联合办学,努力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基本相当的教育资源,而且要积极促进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联合办学,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顺应时代的“珠联璧合”。

一、概念界定:联合办学模式的类型及主要特征

对于联合办学,目前并无权威定义,在有关文件或协议中,也找不到一致表述。综观国内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联合办学”的诞生时间并不久,在基础教育阶段尚属“较新鲜事物”。笔者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联合办学是指由不同层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成联合办学协同体,通过在办学理念、行政管理、师资队伍、教学研究、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共建共享,快速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大面积增加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受益范围,实现区域之中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目前采取的类型常有以下几种:

(一)学校合并:即通过名校或热点学校“吃掉”普通学校或薄弱学校的方式办成某地区超级规模的一所大校。此种联合办班目的是为了方便垄断当地教育资源。

(二)普通学校傍名校:即普通学校或薄弱学校依傍名校或热点学校,实施联合办班。此种联合办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普通学校或薄弱学校的知名度,改善其不良形象。

(三)“名存实无”的联合:也就是仅从招生宣传需要的角度出发,口头上宣称联合,但没有或很少有实质性合作内容。或者只是校长之间达成默契,进行联合,这主要是凭借私人关系,联合是校长们相互“示好”的一种方式。

不难看出,目前流行的这三种基础教育阶段的联合办学方式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基本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因而难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难以体现出教育的公益性,其主观目的与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宗旨往往是背道而驰的。

景德镇田家炳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外国语学校)与市直热点学校的联合办学是一种创新的办学模式,它尊重客观现实,遵循教育规律,着眼长远,力度大,程度深。其一,该项目由教育主管部门直接促成,有教育主管下发文件为保障,要求联办形成“紧密型的办学联合体”。其二,联合不是兼并,也不是办“校中校”。外国语学校与热点学校联合办学,是景德镇市教育办学改革的新探索。其三,联合不是“普校傍名校”。外国语学校与兄弟热点学校,在当地基础教育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四,联合办学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等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旨在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学校布局调整,体现了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该项目为纯粹的公益项目,依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概而言之,外国语学校与市直热点学校的联合办学是一种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保障的稳定办学模式,它建立在优化教育结构、均衡教育资源、彰显教育公益性与公平性的宗旨上,建立在联办学校独立、合作、公平、互利的基础上。这是一种名实相符,资源利用最大化、价值实现最大化的办学模式。

二、区域内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失衡问题

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及资源配置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但在当前在追求教育公平,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种种失衡的现象。

(一)区域内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目前我国不少区域教育既包括城市学校,也包括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这三类学校之间的发展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尽管通过共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增进了学校间的交流和融合,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的共享,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这些学校的教育,在教育理念、管理方式和人员素质等方面,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体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景德镇田家炳外国语学校地处景德镇西郊的城乡结合部,位置偏僻,办学条件差,周边几乎没有大的居民群。它即不占天时更不占地利,在城区热点学校急剧扩张,计划生源相对减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不便等因素四重压力下,一度造成在联合办学之前学校生存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二)区域内校际间的不均衡。由于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不同学校在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学校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原本就决定了区域内校际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外国语学校学校在其发展史上曾经历了初级中学、普通完中、建筑职业中学、公办民助学校、外国语学校诸多发展阶段,除不成功的改制阶段外,学校人事制度没有太大变化。从曾经红火的职业中学转为普通中学,其产生的教师比例失调给学校定格为普通中学方向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三)区域内不同人群间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主要是针对弱势群体的教育与其他群体的教育而言。弱势群体的教育包括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学困生的教育、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等。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家庭条件好的与家庭条件差的、健康儿童与残障儿童、城市户籍学生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之间,其受教育的情况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反映出区域内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教育均衡的难点,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联合办班之前,外国语学校的生源中,农民及农民工子女占90%以上,加上公共交通的却失,连续十多年,初一只能招到两个班,共90多人。又由于家长为生计所迫的迁徙而造成学生的流失这对学校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制约。

三、联合办班的基本策略与机制

(一)政策扶持。联合办学是一项教育创新举措,也是一项教育行动研究。我们要在追溯和反思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努力修正原有的方案并继续“行动”,直到经过人民评鉴,确定真正让人民满意。景德镇当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联合办学这一教育创新举措给予了大力支持。市教育局党委根据《义务教育法》、《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加大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推进力度,集中区域内的热点学校---一中、二中、五中和七中的优势,派出优秀教师赴外语学校联合办班,一包三届,并给出许多优惠政策,全力扶持景德镇外国语学校的发展,努力打造西市区外语见长的特色优质学校。 (二)“要素嫁接”。学校教育有三大要素:学校、教师和学生。学校提供教育的物质环境,学生是实施教育的对象,教师凭借物质环境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教师则是教育至为关键的要素。“要素嫁接”,主要就是指通过管理和师资队伍的流动和互助带来教育思想、治校理念、教学方式的更新。联合办班,贵在联合。均衡发展,重在发展。在三年联合办班的实践中,学校始终注重强弱扶持,团结共进,互学互助,共同提高。学校在联合办学中混合规范年级组建制。把联办班与本校班规范一起互学互助,共同提高。为充分发挥热点校教师积极性,推举他们担任年级组长、各科备课组长,利用他们优势带动年级各项工作开展。充分尊重热点校教师个性,吸收消化各热点校好的做法。此外,加强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坚持每学期二次年级例会制,分析研讨年级主要工作。坚持年级备课、年级统测制,不断完善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在对支教老师的管理上,继续坚持已有的适时属地管理政策,将支教老师的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单列,划归支教学校管理,并分届别增设支教模范教师奖予以表彰。

(三)办学实绩。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在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下,这次的“联合办班”有了较喜人的成绩。学校确立“德育为首,外语见长,文理并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在校学生人数已有联合办班之前的600多人增至1200多人。的全省中考,外国语学校的平均分位居全市第二、600分以上学生近五十名,处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在全国华罗庚杯数学邀请赛上取得2金、4银的好成绩,在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英语口语竞赛中赢得3金、8银的优异成绩。这些办学实绩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为学校下一轮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也为全市的教育大改革提供了更大实施的空间,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综上所述,联合办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追求。联合办班本身不是目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才是目的。联合办学的目标要寻找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利益的战略结合点,学校局部利益不是目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是目的。办学短期效应不是目的,服务经济社会的持续长远发展才是目的。联合办学的终极目标是确保区域内的全体少年儿童都能享有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的机会,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从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对联合办班在实践中的思考

几年来,外国语学校的联办班经历了接纳互信、变革融通、模式构建、调整完善等过程。较为出色的办学业绩标志着,联合办学已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景德镇地区在基础教育联合办班模式的探索上,外国语学校联办班已走在了前列。

当然,我们也须正视目前尚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并对未来作前瞻性的思考和规划。通过本轮实验,在对支教教师的管理上有成功的一面也有不足之处。成功之处,教育局、各兄弟校都把去薄弱校支教列为晋升高一级职称的重要条件,这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教师踊跃支教的热情,促使更多优秀教师踊跃支教。随着学校联合办学的深入,校际师资更大规模的流动已成必然,面对所处物质和人文环境的变化,教师都会感到一定的压力和一定程度的不适应,这将可能对教师与学校的发展造成障碍。如何有效消除教师群体变动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形成有效、有序、成比例的轮岗制度,实现动态教师群体的和谐发展,这其实是一项严峻而复杂的课题。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是一时一事的事情,它应是普九后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推进联合办学的过程中,政府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教育投入,均衡资源配置,健全运行机制,保持联合办学政策的连续性和透明度,使联合办学变临时行为为长期行为,变形式联合为实质联合,让所有学生公平享用优质教育资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任务。对于薄弱学校,必须努力加大其改造力度以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薄弱学校是我国长期以来“精英型教育”的牺牲品,如果不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就谈不上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实施均衡教育举措之时,切忌蜻蜓点水华而不实。要遵照扶一校活一校,宁缺勿滥原则,扎扎实实把它做好。

教育均衡发展是符合当前基础教育现实需要的发展策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外语学校联合办学的实践说明:我们应根据学校的不同层次和具体情况,选择和探索不同的联合办学模式,实现名校优质资源辐射范围的最大化,全力确保义务教育在“优质均衡”的正确轨道上快速发展,切实履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神圣使命。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科学办学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准则,这种联合办班的模式就能经得住各种考验,从而成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并不断彰显卓越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全中.基础教育阶段联合办学模式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03A)

[2]姜永良.联合办学: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念与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10(08A)

[3]张学峰.统筹资源,捐资助学,联合办班,结对帮扶[J]上海教育科研2010(04)

[4]宋勤标.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0(08)

[5]汪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策[N].光明日报,-07-25

[6]刘华蓉.教育均衡:让孩子都上“好学校”[N].中国教育报,2002-04-19.

教育科研有效路径 篇3

关键词:中职院校;安全教育;有效路径

一、中职院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不纯粹,因此安全教育是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的最重要途径,也是向全民普及安全教育的一个必需环节。因为通过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普及,能够辐射至学生的家庭,进而推动全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中职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大多数会成为生产一线的劳动者,而遵守生产安全规则就是需要他们时刻记住的警示。目前,我国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原因就是技术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进而带来不可估量的财产和生命的损失。因此,对中职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意义非同小可。

二、中职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他们有着比普通青少年更为迫切的安全教育需求。主要表现为:

1.中职学生心理容易自卑

中职学生相对于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的知识基础不够牢靠,学习能力处于劣势,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产生偏激的人生观进而引起更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他们更需要学校、家长和全社会的关心。

2.中职学生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当前很大一部分中职学生是“留守儿童”成长起来的,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长大。而这些老年人绝大多数没有文化,不懂得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使得长期缺乏父母亲情和家庭的教育中职学生们容易形成偏激的人格,导致他们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护能力比较薄弱。

3.缺乏社会实践和社会经验

中职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在专业技能上的培训,而忽略了对他们进行社会实践教育。导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矛盾的能力都比较差。而且,学生毕竟社会资历浅,心理承受能力差,稍有不顺心的事情就容易激发他们内心偏激的情感。如果此时没有正确的安全观来约束他们,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学生违法犯罪,甚至锒铛入狱。这对青少年来说都将会使人生的一大波折。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

三、中职院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1.首先要对安全教育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规划

作为安全教育的实施者,中职院校的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起安全教育。学校应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安全教育工作机制,组织专门的安全教育小组,负责从安全教学内容、安全教育实施情况、安全教育考核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学校要尽量做到将工作细化,落实责任到人头上,并且将安全教育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内容,认真抓好制度,从而确保安全教育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学校教务处应该讲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一定的课时硬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还要根据学校和社会的及时情况将安全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范围,深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且要改进安全教育的方法,贯彻落实安全教育内容。

2.教师要引起重视,并且改进教学方法

一些中职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够学好专业技术课程,掌握一门技能以保证将来能够顺利找到工作,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种观念就是不正确的,教师作为安全教育的实际实施者更应该谨慎和重视起来。首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都要正确理解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自身肩负的安全教育的职责,进而增强安全教育的责任感。对于学生的安全管理,不仅班主任要管理,任课教师也要管理,甚至学校其他的领导和教职工都应该参与进来,进行共同管理。班主任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相互之间监督安全教育的实施情况。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时,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有效而平等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免情况加剧。

还应该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特别是负责教授专业技术的教师。中职学生作为将来社会的各行各业的技术从业者,他们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及时的进行安全教育,随时的进行提点,使学生逐渐养成安全生产的意识。教师应该运用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安全教育。所谓“在学习中进行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中进行专业学习”。

教师还应该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利用学校的广播、宣传栏等,并且开展安全知识有奖问答、主题班会等丰富的形式来进行安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安全教育

比如可以带来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安全工作会议,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带领学生走访派出所、街道居委会等部门,加强与公安、消防、医院等部门的合作;有计划的邀请相关人员来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学会尊法守法,并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邀请公安、消防的专家在学校开展紧急疏散等演练;邀请心理学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纾解心理的各种压力和苦闷;利用网络优势构建网络平台,将安全教育的视频放在校园网上,供学生浏览;号召学生家长与学校合作,家长要较好学生基本的生活安全知识,并且及时了解学生接触的朋友,并做到随时与学校进行沟通。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安全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结论

总之,中职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多方积极配合,保持溝通,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寇志强.中职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设计与可实施途径[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14):56-58.

[2]刘常法.中职学校合理规划、制定安全教育活动计划的有效策略[J].科技风,2013,(10):165-166.

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路径思考 篇4

一、人性化管理,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作为学校学习的主体, 对此加强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小学生管理十分关键。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时, 学校一定要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建立良好学习环境, 同时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实现小学生的管理。而为了能够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小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热情, 学校一定要为教学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 从而可以购买教学过程中需求的硬件设备, 确保小学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这样学校的管理更为有效。另外, 在进行小学教学管理时, 一定要密切配合小学实际状况,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进小学教学环境。在学校环境改进与建设过程中, 应该为小学生创建一个干净与和谐以及舒适的教学环境。同时, 还要综合分析学校现实需求购买的三角板和摄影仪以及多媒体等相关辅助工具。为了能够确保小学生的安全与教学安全, 学校应该选取有关措施, 比如说聘请门卫和保安以及安装录像监控等, 从而确保小学教师和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小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教学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教学质量与教学过程存在密切关系, 而教学质量是通过教学取得的, 其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和认知水平。在进行小学教学时, 所有环节间都存在一定联系, 科学、有效的教学环节存在相互制约和相处促进作用, 同时都直接或是间接影响着小学教学质量。对此, 如果想提升小学教学质量, 就一定要对教学时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要求。而以往的小学教育过程中, 主要以考试分数对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完成评价, 此种评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质量管理。依据有关调查资料可以知道, 通过考试成绩进行教学质量考核, 缺少合理性与科学性, 而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考核, 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才更为合理。对此, 学校必须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小学教师教学质量检查以及管理, 同时对小学教师备课和上课以及批改作业等有关方面实现严格管理, 同时要确保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及合理性。

三、加强小学教师的管理, 提高教师管理意识

从教学质量方面而言, 大部分人认为其是校长和教导主任及教研组长等的责任, 和其他人员并不存在关系。此种想法是错误的, 其造成小学教育教学与实际教学发生了偏差。依据我国现代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规范而言, 小学教师不但是传授基础知识的主要桥梁, 并且还是关键的管理人员。首先, 小学教师在平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承担小学生的管理与教学装置的管理等多方面, 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管理。其次, 小学教师在进行讲课与测试以及批改作业时, 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自身不但是知识传授人, 还是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管理人员。其是实现小学教育教学科学、有效管理的主要保障。最后,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质量的管理比较注重的为质量检查, 即经过考试实现管理, 从而忽视了教学所有过程中的管理。因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难以通常检查来实现的, 主要是在过程中教出来的。对此, 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 应该将教学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作为工作重点, 并且加强管理, 即对教师备课和辅导以及作业布置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管理。

四、加强教学管理的凝聚力

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是教学的根本目标, 唯有经过全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才可以实现。不管是我国或是国外, 大量的成功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经验表明, 若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就一定要融合校内外所有力量, 包含校内的全部成员和家长以及社会, 需要都加入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中, 从而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效性。现阶段, 在小学共同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加大了小学教育教学的难度。比如小学生家长并未积极参与, 许多小学生家长认为, 学校承担小学生全方面的教育责任, 而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主要是学校的责任。可是当前我国处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时期, 人民社会责任与意识不强烈, 许多困难需要共同努力去解决。而为了可以充分发挥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作用, 就应该在所有方面团结一致, 加强凝聚力, 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做出贡献, 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小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一定要高度重视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 将其视为工作的核心内容。同时要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而且其不但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小学教育教学相关管理体系, 还要确保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在有效的管理下, 可以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促进小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承斌.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J].东方企业文化, 2010, (15) :150-151.

[2]张俊芝.试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5) :152-160.

[3]刘俊杰.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4) :108-111.

教育科研有效路径 篇5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为了配合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笔者就如何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优化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作了初步的探讨。

一、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

就像人类生活离不开语言和计算一样,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到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化学,正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所说的那样:“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联系多种课程资源,使学生轻松地学习。要注意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探索隐藏在化学现象背后的化学规律。通过从自然生活到化学认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这一内容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情况,然后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去进一步认识水,了解水的污染和污染物。结合自来水厂讲述水的净化方法等知识,从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获取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样注重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结合,体现STS精神,使教师都能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二、课堂教学体现“活动化“

纵观以往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化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第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防护》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先让学生寻找锈蚀程度不同的铁片或刀片。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锈蚀品,取一片完全锈蚀的刀片,让学生用这片刀片去削铅笔,结果,铅笔没有被削成,而刀片却断了,学生皆惊讶。然后再提出疑问:

1、钢铁锈蚀的原因是什么?

2、钢铁锈蚀后有什么危害?

3、如何防止钢铁的锈蚀?

这样学生带着疑问,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教材的变革使人耳目一新,它的实施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变了,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发展需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强调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持久,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能力得到加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课堂教学体现“自主化”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动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积极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过程,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的一种理念,更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的“自主性”,即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学好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一内容时,在课前就布置学生完成以下内容:

1、根据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收集整理二氧化碳的用途;进一步分析推理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2、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干冰是什么?干冰有哪些用途?去感悟二氧化碳的性质;

3、通过上网、查资料或请教专家、学者的方式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温室效应的发生?

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根据教师的.点拨,得出正确的结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知识,也能对该知识保持长久的记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的目的。

四、课堂教学体现“情感化”

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生飞跃、逐步成熟的阶段,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特殊的阶段。但是,初中生感情脆弱,情绪起伏较大,要搞好化学教学工作,就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重视化学情感教育,发挥情感教育的正效应,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健康的发展。

主阵地。课堂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要场所,要做好化学情感教育就要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首先,老师要做到以饱满、真挚的情感进行教学,才能形成学生愉悦的学习效率;其次,课堂上教师一个恰当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满意的点头都会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促进师生深层的沟通和合作交流。学生会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教学过程;最后,老师要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帮助学生解疑答难,做学生的向导,适时地给学生指路。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有关化学知识,而且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总之,新课程改革使得化学课堂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使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充满生命活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鲁彬.《注重主体性教学的一个案例》.《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

教育科研有效路径 篇6

2008年12月6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南都公益基金会、搜狐教育频道联合发起的首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公益评选活动落下帷幕。

这届参选的案例共53个,分别来自于地方政府和地方教育局自荐、各地媒体推荐、专家学者推荐。评选以“独立、公益、公开、公正”为原则,采取专家投票、记者投票、公众网络参与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经过初选,有20个案例脱颖而出,随后的终选确定了其中的10个“优胜奖”和10个“优秀奖”。

人民的态度最重要

我国教育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长期被教育贫困所掩盖的教育内部的深层次问题正逐渐暴露。这些教育内部的诸多问题,其根源都集中指向了新时期教育的两大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落后的教育体制的矛盾,先进的社会发展观与落后的教育体制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而营造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则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共同推动。

“实质性的教育改革总是从地方的制度创新开始”,这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的一贯主张。他认为,尽管教育问题总是成堆,很多还是久治不愈、愈演愈烈的“老大难”,但其实都有解。这个解就在近年来各地涌现出的很多由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教育制度创新的成功实践中。这些实践由于促进了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促进了改善教育民生,而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教育改革本质上是因地制宜的,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改革要从各地的具体情况出发,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具有生命力;二是改革的模式只能产生于基层的创新实践中,而不是在北京的办公楼里。由于中国地域广大,情况各异,这种自下而上的改革探索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尤为重要。

杨东平说,我们不仅要有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清晰的改革理念和目标,以及坚实的民意支持,而且改革方案要建立在基层探索的扎实基础上,它们都构成了成功“过河”的一块块“石头”。只有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个过程的互动中凝聚动力,形成合力,才能推进整体性的教育改革。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实践留下的重要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已经对政府评价民间人士和组织的形式,比如对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先进人物的表彰,以及政府内部自我评价的形式习以为常。而今天这个由民间组织评价政府表现的奖项,政府买不买账就成了非常核心的问题。其实,由民众来评价政府,在一些国家已成常态。上海浦东区副区长张恩迪在发给组织者的邮件中就提到“民间评价政府是国际惯例,也是含金量很高的奖项”。政府行为不应只是对上级负责,还要接受民众的评价。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要有广泛的民众参与,而且要有基层民众参与评价的方式和渠道。依据严格的评审程序,由民间机构、专家学者、大众媒体和民众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其结果往往更为公正、客观,也更有公信力。

说到关注民意,不能不想到21世纪教育研究院正在进行的另一个民间评价,即关于教育满意度的调查。调查者力求从30个城市的受教育者、学生家长、教师的角度,监测他们对各自所在城市的教育满意度。我们的政府既然承诺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那么,方方面面就有必要通过有组织的公益活动了解民意,毕竟人民群众的态度是最重要的。

发现来自地方的创新

此次获奖的20个案例覆盖了全国14个省、直辖市,包含了省级、地市级和县级的变革,涉及地方教育行政改革、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发展、民办教育发展、考试制度改革、农村教育改革、农民工子女教育这七个领域。它们非常生动、具体地体现了近年来各级政府促进教育制度变革的探索和努力,这些基层的教育创新为整体性的教育变革提供了经验,成为非常宝贵的改革实践。

杨东平透露,开始发起这次评选时,他最大的顾虑就是怕没有充分的案例,比如想评十个,结果大家报上来的仅有十几个,那就很尴尬。后来的情况证实他低估了地方的创新力,因为在目前整体创新氛围并不特别浓烈的情况下,各地还是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改革探索,从而印证了著名改革家、现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吕日周的话:“中国社会的任何难点在基层都有解决的办法,关键是我们要去发现它、肯定它、传播它、推广它。”杨东平说,这正是我们开展这一评选的初衷。

谁都知道山东是个人口大省,高考没有变,而且山东的高考分还非常高。面对民众这么急切的升学愿望和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山东省以法治教、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案例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统筹兼顾。具体到教育领域,就要统筹兼顾教育的国家利益和百姓利益,个人教育的短期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认识到这一点是不行的。百姓对教育的需求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考个好学校,这是再正常不过的需求;另一方面对教育也有个需求,希望通过学校的教育,自己的孩子是身心健康的,是能够适应社会生活挑战的,是将来就业能力比较强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千方百计把百姓对教育的这两个需求统一起来。

据了解,张志勇是一位创新型的教育官员。在他的博客里对省内教师提出的批评意见,他都是一一作答,并认为这种沟通很有必要。他说,山东是高考大省,高考指标由国家独立下达,考试是省内命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责任在于创造公平的教育竞争和发展环境。一方面,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教育政策在全省的执行力,通过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努力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就能维护教育的国家利益和百姓的长远利益;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尊重规律,依靠科学,提高教育质量,就能保障百姓对子女近期升学的利益诉求。

“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规范办学行为,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张志勇强调,加快教育发展是基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关键。如果我们不加强管理,不推进教育行政问责,不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任由学校无限制地加班加点,继续走“时间加汗水”的应试教育道路,那么,教育就只会满足百姓对子女升学的近期需求,却违背了他们的长远利益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因而必然危及国家的根本利益,即为建立创新型国家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杨东平认为,教育问题一定程度上是认识论、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在面对很多问题时,往往倾向于期待中央或者上级政府出台一个全能的方案。事实上我们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经历,所有有价值的改革,例如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基本上都是先有民众创造性的实践,再有政府加以肯定、总结、制度化,就成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正的改革。教育领域也如此,比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被视为天大的难题,但确实在安徽铜陵市就解决了。

这是一个“没有择校”的城市。安徽铜陵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案例很有代表性,因为做到了让人民满意。它表明,政府在追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需要通过积极的教育立法、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建立弱势群体补偿的政策机制和完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等共同推进。择校并不是家长的无知或是所谓观念的老旧,而是现实中的差距迫使他们不得不去追逐好的学校。因为好的学校教育就是为孩子好的未来打基础。

实现教育公平,关键看政府的决心和实际举措,是把有限的资金投在几所重点学校,还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校际间的差距。铜陵经验告诉人们,遏制择校风,根本在“校”不在“择”,择校现象的源头在学校和教育管理者,而不在家长和受教育者。铜陵经验的可贵之处,不在取得了多大成绩,而在政府为消除教育不均衡所做的种种努力,并且最终证明了政府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可不可为,而是愿不愿为”。如果放在当今构建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取向的背景下,支撑铜陵市政府作出这方面改革努力的勇气和责任就更为可贵。

政府职能在转换

长期以来,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着政府大包大揽、管理与办学合一的现象,导致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职能弱化的弊端。因此,在制度创新中实现政府职能转换的案例,在这届评选中特别引人注目。杨东平说,从我个人而言比较重视教育行政职能的转换,我认为这些改革称得上是实质性的改革。

江苏无锡市实行“管办分离”的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案例,反映的是把公办学校的举办权、管理权和办学权、监督权分开后,促进了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运行机制的建立,同时解决了政府部门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尴尬。这项有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改革在全国还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它既是社会事业改革,也是政府自身改革,由此将触及权力意识和官本位传统,其前景必然任重而道远。

实行学校民主化管理,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听取民意、尊重民意。在学校管理的层面,家长和社会被排斥在学校围墙外,已经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批有意愿、有能力参与学校管理的家长和社区人士,期望在子女教育、学校发展方面能得到更多的话语权。四川成都青羊区实行“学校民主管理委员会”制度的案例,就顺应了这种需求,它推出的学校“民管会”,既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听取民意、尊重民意的平台,又成为学校良好发展的平台,从而使民主管理不再空洞,而是学校利益相关者的群体实践。评委会认为,青羊区政府在推进制度变革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这个案例具有样板价值。

在上海浦东新区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学校“委托管理”机制的案例中,第一次把传统的公共教育的全流程切分为管、办、评三大领域,为明确教育参与主体的权责对应框架创造了可能。这一机制创新的实践项目表明,委托管理为政府创新了资源配置机制,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培育了非营利的专业机构,提高了中介组织的专业化水平;活跃了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要素的生长与发育,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符合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委托管理是浦东新区教育在综合配套改革框架下设计和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创新制度,其中在委托管理本身与旧体制间存在的种种不协调问题,仍需通过继续改革在重建新的制度体系中加以解决。

农村教育的状况在21世纪初虽得到很大改善,但问题还远没有真正解决。政府扩大教育的公共服务,首先仍然需要面对农村教育这个欠账最多、最薄弱的领域。在此情况下,重庆市主管经济的官员兼管教育,就成为政府职能转变中一条值得借鉴的经验,因为这种近乎巧合的干部配置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特别有益。比如在教育获得财政多大程度支持的问题上,除保证每年教育经费在财政开支中的比例、教育经费随财政预算内收入增长而增长外,还要从财政的预算外收入以及年底的财政决算实际收入中,争取到更多的教育经费。于是,就产生了“重庆加大投入化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难题”这一案例中的三个亮点:连续三年累计投入20亿元,到2006年偿还了义务教育“普九”欠债,成为第一个解决“普九欠债”的省级行政区;实行农村教师津贴制,2006年花2.4亿元给20万农村教师每人每月150元补贴;为解决农村艰苦地区教师短缺,2007年从代课人员中招聘公办教师,使代课人员从此退出了重庆的历史舞台。

重庆在一举解决代课人员问题中,给代课人员以应有的公正,使政府的负责态度占到了道义一边。其中体现了政府的一个执政理念:农村教育的发展最终要靠土生土长的有志者推动。多年来总是说让大学毕业生或受过高等教育的其他人到农村任教,其实并不现实。2007年8月,重庆通过统一公开招考的方式,从全市9658名代课人员中择优录用了7593名公办教师,并全部就近充实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任教,同时对落聘者按有关政策办理辞退,按有关法规给予一次性补偿,这个“一揽子”政策,既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承认所有代课人员曾对农村教育的贡献,又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此,市财政每年增加投入1.6亿元。重庆市靠制度创新破解了农村教育发展的这道难题。它使人们更加坚信,只有改革才能给教育带来生机,才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实惠和希望。

地方创新的价值

提起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的价值,不能不说到我们的教育方针,已经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后面,加了一句“教育为人民服务”。加上这7个字,意味着党的十六大以来整个国家依法执政理念的一种转变,即更加关注民生、更加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理念。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都与这个“教育为人民服务”密切相关。在教育方面,政府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种价值追求,这个价值追求对教育改革、教育环境治理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设定这样一个奖项,是与时俱进,代表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趋势。

回顾过去的30年,我国教育改革经历的变化之一,就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21世纪初又提出以县为主管理,这就为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开启了一个大的制度环境,即地方有管理的责任和自主权。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地方的主要精力还是在资源投入。近些年,在大力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背景下,民众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教育,追求更加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同时,教育制度改革的模式也在悄然变化,正在从原来那种全国步调一致的轰轰烈烈的改革,进入到中央领导下,地方全面开花、上下互动的阶段,地方教育制度的创新在各地政治体制改革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位置。

据杨东平解析,能提高教育质量、能促进教育公平、具有创新性和具有可推广性,是这次活动评选的四条标准。首先是问题的重要性,比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都具有重要性。其次看实践效果,是否因地制宜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至于可推广性,杨东平认为,凡中国的教育问题能在某地得到解决,都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评选就是为了使一项制度创新得到肯定,进而在更大范围传播它的推广价值。

2004年湖北省政府实施的“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就是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案例。学历水平低且师资短缺是所有农业大省农村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2000年至2006年,湖北的情况更为严峻,农村初中生人数峰态走势陡、高峰区间长,使农村初中班额超过省定45人标准50%的“超级大班”占62.2%。在这样的背景下,省政府进行了一项重大的创新:通过政府购买阶段性服务岗位的方式,每年选派一批优秀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简称“资教生”),服务期3年。迄今,全省选招了8800名大学生到1300多个乡镇中学任教,首批参加这一计划的306人已服务期满,其中189人选择了继续留任。

针对农村留不住教师的现实,许多地方作了“定期教师流动”“公益性支教”等探索,但它们的不足之处都在于缺乏长效机制。湖北省教育厅厅长路钢强调,必须在大学生和农村教师间架起一座有效的桥梁:从财政投入和制度保障上解除毕业生后顾之忧,使资教生们能切实进入农村基层学校弥补当地教师短缺,又在源源不断为农村教育“造血”中,提高了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大大缓解农村优质师资荒。评委会认为,湖北省率先在国内推出的这条途径,通过招募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是从实际出发的支教,不像有些为期一年的大学生行动计划,他们到农村要有半年的适应期,还有半年就要考虑回城了,那种短暂的候鸟行为,只可以撑一时。从一个教育规律周期考虑,一定要让大学生下到乡镇,为期3年,这样做才适合农村教育对教师迫切的现实需求。评委会还特别指出这个案例的另一个值得推崇之处:以行动计划为契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并贯穿到行动计划的所有环节。

说到地方教育制度的创新,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它的动力机制,即在整体制度环境大同小异的情况下,为什么一个创新会发生在此处而非彼处?人们能否从中发现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呢?中国青年报社副社长谢湘认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一个强大的动力源泉。”用她的话说,改革的动力问题,在现阶段个人能力的因素很重要。因为我国的官员还是由上级任命,而不是通过民选产生的,所以多数官员通常仅仅对上级负责,而不需要对民众负责。少数官员则不同,比如路钢厅长,他原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校长,这意味着他懂教育,所以,他知道在教育外部问题解决以后,必然要转到内部问题。加强师资培训就是教育内部的一个实质性、规律性的问题,他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就筹划解决之道,并且很快开始行动,这也取决于他个人的因素。如果换个另外有同样认识的人也许会想:现在大家都没有动,我不动,也不会被追究不作为。

还有重庆,如果没有精明强干的彭志勇做教委主任,没有黄奇帆那样的强势副市长积极配合,也不太可能发生那些令人难忘的变革。中国教育的制度创新往往发生于某地某人的实验,人们所以寄希望于这样的星星之火,是因为他们的实验一旦成为一种可复制的案例时,就可能推动社会的前进。杨东平认为,重视人在制度变革中特殊的重要性,确实有着很正面的价值,这就是我们政府所提倡的教育家办学的依据,如果有更多真正懂教育、热爱教育、办好教育的人在领导岗位上,我国的教育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新气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制室副主任王烽说,初选的20个案例中都有一个突出的领军人物。教育改革的起点在于教育家,他一定是个不安于现状、勇于冒险和创新的人,如果给他提供了创新的环境(上级的支持),以及创新的土壤(民众的支持),那么他就活了,好比把鱼放在水里,鱼游动起来,搅动了水,鱼和水都活起来了,由此显示了教育家精神在教育变革中的具有决定性的能动作用。

【相关链接】

获奖案例名单(按国家标准排序)

优胜奖:

辽宁沈阳市全面实施中小学干部教师流动制度

上海浦东新区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学校“委托管理”机制

浙江衢州市教育局推行农民工“劳务培训券”制度

安徽铜陵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山东省依法治教强力推进素质教育

山东潍坊市改革中考制度

湖北武汉市采取“无差别就学”政策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重庆永川区推行“城校互动”职业教育模式

四川成都市青羊区实行“学校民主管理委员会”制度

贵州贵阳市强化政府行为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

优秀奖:

江苏无锡市实行“管办分离”学校管理制度改革

江苏苏州市率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实行中小学“教育议事会”制度

福建省通过终身教育立法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河南省实行“职业教育集团化”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河南周口市用公共财政解决民办学校教师工资

湖北省政府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

湖南省创新民办教育政策

重庆加大投入化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难题

云南文山州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研究 篇7

一、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加强“三化”教育工作

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开展民主化、环境化和个性化教学, 全面提高幼儿各项素质是必不可少的。1.民主化教育。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对幼儿进行民主化教育, 其主要做法就是给幼儿创造更多自由表达的机会。通过制定一些规定和孩子们一起商量, 共同处理, 这样既能保证幼儿自觉遵守纪律, 还能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那些各方面综合素质较强的幼儿, 可以通过一些物质奖励, 如小食品、小玩具等, 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幼儿参与进来,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2.环境化教育。幼儿的学习环境中主要包括教室、卧室和洗手间等, 都是统一的环境, 但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可以在幼儿的教室中制作一面文化墙和表扬栏, 把在园内表现优秀的幼儿照片张贴在栏内, 以此来激励其他幼儿;在幼儿的卧室中, 张贴一些对幼儿睡眠有帮助的图画, 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休息;在洗手间张贴一些节约用水及讲卫生常洗手的标语, 让幼儿在进入洗手间时, 看到标语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个性化教育。因为幼儿年龄都较小, 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 而且每个幼儿的智力发育都不一样, 对教师讲解的内容理解起来也不一样的。要想全面开发幼儿的智力, 最重要的就是将每个幼儿的个性充分地展现出来, 并根据幼儿的不同个性, 设计出适合幼儿自身个性发展的活动。

二、重视幼儿心理特征的发展

幼儿的心理跟成人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差异。幼儿教师在进行学前教学时, 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重大的问题, 并清楚幼儿的心理特征, 并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来开展教学工作。而幼儿的心理特点一般表现在对事物的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好动、约束力不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差等特性。因此, 教师应针对幼儿心理上的不同特点, 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采用形象具体的事物, 通过幼儿熟悉或理解的生活例子来进行教学, 这样更能让幼儿乐于接受。在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时, 要尽最大的耐心, 和善地做出回应。因为幼儿的模仿能力相当强,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影响很大, 如果教师不能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和语言, 一旦让幼儿学到, 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就会影响幼儿的一生。因此, 重视幼儿心理特征的发展、加强对幼儿文明语言和优良行为教育十分必要。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学前行为习惯

学前阶段的幼儿对事物十分好奇, 很容易模仿别人, 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事物好坏的认识十分模糊, 不管好的或不好的, 都觉得好玩, 都喜欢模仿, 因此,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前行为习惯就相当重要了。那么, 怎样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就必须从教师和家庭这几方面来进行正确引导。而孩子对于现代的家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孩子就是一切, 一切为了孩子, 父母和长辈们对孩子百依百顺, 造成现在的孩子在生活中都以自我为中心, 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 而且过分依赖父母。但这个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还有很大的可塑性, 教师在这个时候, 对幼儿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让孩子在接受幼儿教育的时候用正确的思想去思考问题, 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对幼儿的一生学习有百益而无一害。与此同时, 家长也应配合幼儿园和教师一起督促幼儿, 采用家园联系册或建立幼儿成长手册, 共同严格执行, 并积极鼓励进步大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幼儿。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 让幼儿在和家长一起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相处, 并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让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 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家中也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父母在家中首先要创设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 让幼儿在家中感受到温暖愉快, 在爱心的熏陶下, 从小养成积极向上的个性。还要保持家中优美整洁, 让幼儿从小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 这样全面提升幼儿的学前行为习惯, 让幼儿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意识和感知能力

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意识和感知能力是很必要的, 因为正确的审美观有助于一个人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而对幼儿进行良好审美意识和感知能力的培养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 能帮助幼儿接触并感受艺术中的美感, 如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加入美术或音乐教学, 让幼儿在感受美好事物的同时, 对其进行艺术上的熏陶, 从小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和审美意识, 还能帮助幼儿树立起活泼开朗的性格, 更乐意融入到大集体中去, 对幼儿未来人际交往能力大有帮助;其次, 让幼儿多做各种不同的游戏, 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角色的扮演中感受美的存在, 通过游戏, 让幼儿创造出美好的事物, 并不断完善自己对美的认识能力;最后, 多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美、感受美, 并激起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好奇心, 并乐于去探索, 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美德。

摘要: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加强“三化”教育工作;重视幼儿心理特征的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前行为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意识和感知能力。

教育科研有效路径 篇8

一、现状与问题:科研与教学“两张皮”

在追求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之下, 教育科研越来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以及教育科研机构的重视, 教师的管理者们往往趋向于把教师的科研成果看成是教师专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尺。正是有着这样的一个价值取向, 于是乎, 广大教师为了提高科研成果, 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教育科研受到了热捧。当然, 这里不排除一些教师为了职称、绩效的评审而“被科研”的现象, 即为了科研而科研的现象极为普遍。

这种问题存在的根源使中小学层面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际严重分离, 也就是部分专家学者所说的“两层皮”现象。为了清除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际之间的“隔膜”, 我们需要搭建一个连接研究与实践的桥梁, 让教师们在课堂上开展与课题相关的研究, 以研究者的视角审视每一个“教与学”的过程, 带着对问题的思考走进课堂, 带着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走出课堂, 掌握一条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研究成果转化的科学而规范的研究途径。

大教育科研观认为:“教育科研不应是狭义的科研, 不仅包括重大发明创造、宏观理论著述, 还应该把教育改革、学科实验、教学研究, 以及教育工作实践研究也都纳入到这个范畴中来。”笔者认为这一观点的提出, 绝不是对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简单拓宽, 而是清晰地表明教育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在于教育教学实践, 在于每一个“教与学”的环节之中, 应该鼓励更多的教育实践者参与到教育科研这个队伍中来, 以自己日常教学实践情景为阵地,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科学研究, 将科学研究与日常教学实践有机地整合起来, 在实现教育教学效果改变的同时, 提高自身科研素养, 并运用自身实践研究成果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

为此, 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与课堂实践整合的思路, 并以“课题实验课”的实践研究作为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载体, 以期通过“课题实验课”概念界定、操作步骤、操作技术的探索和确定, 使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情景下开展课题研究成为可能。

二、“课题实验课”: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 基本概念

“课题实验课”是指在日常课堂教学中, 融入相关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有效课堂观察的实践研究课。[1]它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单元或片断, 将这样若干个单元或片段循序渐进地连接在一起, 便形成课题的研究过程与整体脉络。“课题实验课”注重在课堂上对课题进行实践研究并提出引领策略, 引导广大基层教师带着课题研究中的问题走进课堂, 再带着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走出课堂。“课题实验课”的提出, 具有促进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整合、促进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三层重要意义。

(二) 基本特征

“课题实验课”具有4种特征:其一, 具有教学与课堂观察的双重目标。实践中, 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有效课堂观察开展的前提。其二, 参与者既有合作又有分工。研究过程中, 参与者被分为授课者和观察者两种角色。课前, 这两者需要共同研究, 做好教学设计和课堂观察设计。授课过程中, 授课者的分工就是按照预设来实现教学目标, 观察者的分工就是采集实验数据, 实现课堂观察目标。课后, 两者共同完成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反思。其三, 与课题研究密切相关。“课题实验课”只有紧紧围绕所研究的课题进展情况展开, 才能够采集到准确、有效的数据, 从而为课题研究结论提供有力论据。其四, 使一系列研究课形成的序列, 具有连续性。“课题实验课”不是一节孤立的课,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研究序列, 要具有连续性。一节孤立的“课题实验课”所采集的数据只能作为一个点, 只有将实验点连成线, 再将线连成面之后才能形成完整的数据网络, 才能足够支撑课题研究的最终结论。

三、“课题实验课”的实施步骤与策略

一种新理念的有效落实, 必须依靠具体明确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在推出“课题实验课”这一课堂实践研究的载体后, 笔者曾在十余所典型学校内开展了“课题实验课”的实践工作, 以期尽快摸索出一套“课题实验课”研究的基本步骤, 为开展大范围的实践研究提供先决条件。

(一) 实施步骤

为便于基层教师掌握“课题实验课”的环节和节奏, 更好地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课题研究, 研究人员将课题实验课的实施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前准备阶段, 教师们需要在这个阶段里确定教学目标与课堂观察目标, 进行教学预设, 选择相应的观察工具;第二阶段为课堂实施阶段, 教师们进入课堂教学并开展课堂观察, 收集相关数据;第三阶段为课后反思阶段, 教师们进行数据的分析与结果的呈现, 并撰写研究报告。

(二) 实施策略

1. 聚焦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

“课题实验课”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的“两层皮”问题, 聚焦于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是二者结合的源头。所以在研究题目的设置过程中, 教师们要选择“教与学”环节中的真实问题, 切忌大而空的理论问题。这个理念的提出似乎比较容易, 可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问题还是很多。不少教师不会将课题中的问题融入日常教学, 不会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观察及信息采集。为了解决理念落实中的具体实施问题, 突出课题研究的实验过程, 我们把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开展的系列研究课称之为“课题实验课”, 并将其作为课堂实践研究的载体。

2. 组建研究联盟

通过“课题实验课”的理论框架, 我们不难发现, “课题实验课”在多数情形下不是一人所能为之的, 而是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这里的合作包括共同研讨预设, 确定观察工具, 收集、分析和整理数据。很多参与“课题实验课”研究团队的教师将同伴间的互助研讨过程形象地比喻为“同心状态”。在这样的“同心状态”中, 教师们相互交流, 共同成长。这样的合力攻坚联盟, 对教育教学效果的改变及学校的整体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 认真理解双重目标之间的关系

“课题实验课”属于教学实验的范畴, 它具有教学实验的基本特征, 即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在“课题实验课”的双重目标中, 实验目标是为了揭示课堂“教与学”行为之间的某种规律, 而教学目标是为了实现其培养人的目标, 在“课题实验课”的研究过程中, 一定要在坚持培养人的教学目标基础上再追求规律的揭示。如果一味追求实验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那就违背了教学实验的本质特征, 所获取的实验数据也就没有实用价值。

4. 明确“课题实验课”中的观察对象

每一个课堂中的活动和行为都是纷繁复杂的, 即使一个片断的观察都会让人感到应接不暇。要想在这样的场景中搜集到有用的信息, 就必须明确每一节课的观察对象, 聚焦于个别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观察。那么依据什么来聚焦呢?在探讨这一问题的时候, 我们不得不提到实验假设。教师在开展每一项教学实验之前的实验假设, 就是观察聚焦的有效依据。数据采集工作围绕检验实验假设的真伪性而展开, 所采集到的数据为实验假设的证实与证伪提供支持。

与此同时, 教学实践研究的对象是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过程, 这里既包括教学行为, 也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及两者之间的交互过程。所以, 课堂观察的着力点, 不应片面地倾向于某一个方面。例如在某新教学策略的实验过程中, 我们除了要观察教师对这一新教学策略的实施情况, 更重要的是要观察学生对这一新策略的反应情况, 并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内容设计得是否合理及教学策略有效性与否。

5. 观察方式及工具要具有多样性

中小学的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涉及众多研究范畴, 每个研究范畴又区分为若干个研究分支, 在不同分支领域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的科研方法。同理, 针对不同“课题实验课”上的课堂观察, 我们也要采取不同的观察方式, 运用相应的观察工具。教师们要在抓住实验本质及数据采集基本原则和服务对象的基础上, 根据自身研究的特点, 选择或开发适宜的数据采集方法及工具。

四、总结与反思

1.“课题实验课”的研究方法不但能有效推进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而且在促进教师自身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实验过程中, 教师们在实验数据的提示下不断转换各种教学策略, 不断筛选适用于学生的最佳教学策略与方法, 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课题实验课”起到了研究与实践整合的“助推器”作用, 它引领教师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开展课题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及自身素质的长足发展, 具有很大的实践推广价值。

3.随着实验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研究小组积极收集教师的反馈数据, 及时对“课题实验课”的理论框架进行微调, 并针对教师们参与“课题实验课”的一般困惑, 推出了若干实施建议。

4.城区内实践推广活动受到了基层学校与教师的广泛欢迎, 农村学校在观摩与学习的过程中也跃跃欲试地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为了给农村学校提供更好的实施与操作平台, 我们在城区学校实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 摸索农村教师在开展“课题实验课”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并开展解决策略的研究。□◢

参考文献

构建高中体育教育有效性的路径 篇9

首先体育教学能够提高文化课教育水平。体育课要实现两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其一是以体育教育为基础, 提高学生锻炼的信念和终生运动的意识。其二运用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身体肌能。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让身体更强壮, 体力更充沛饱满, 这样会更好的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体育运动不但能够提升心理素质, 还能够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情绪, 在文化学习中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

其次, 体育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得到锻炼和运动的常识, 促进其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经过体育教育, 能够提高学生团体荣誉感、协作意识、团队意识, 并对学生的意志力予以锻炼。另外, 体育锻炼能够克服学生的负面心理状态, 让不良情绪得到释放, 缓解学习过程中的压力。

最后体育教育是体育事业得以发展的基础, 能够为国家选拔出优秀专业人才。我国虽然是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 但是基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还不够, 体育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还不完善。专业体育团体能够在高中培养、发现、选拔有潜力的体育人才, 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以及普及群众性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2、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但是目前教学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目前大部分高中体育教学时, 学生的锻炼项目基本是竞技项目, 因此仅对学生能否掌握竞技技巧予以关注, 对提高学生体质方面却忽略了难以实现锻炼体育能力、培养体育意识的学习目标。由于学生在高中期间有高考的压力, 部分学校为升学率而不上体育课, 让体育课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

其次现在体育教学要求教学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因此只有提高自身水平, 才能将高中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另外新课程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要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深入考虑, 要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制订出有差异性的教学计划。但是部分学校对学生的差异没有予以重视, 对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起到阻碍的作用。

最后要把学生当作是体育课堂的主体。体育教学能否达到预计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学生的乐观心态、深厚兴趣、积极态度都直到决定性作用。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其爱好广泛、精力充沛, 同时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和成堆的作业。在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错误引导, 让学生更加注视文化课, 却忽视体育课在学习生活中占据的重要性。这种主观意识的淡泊, 导致体育课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更加低下。

3、构建高中体育教育有效性运用的策略

3.1、素质教育理念为基础, 建立起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在基础体育教育时期, 高中体育是最高阶段, 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是特别必要的, 体育教学和其他教学既有共性, 也有差异性。学生应该在高中阶段提高健康水平, 以适应大学学业和未来工作的要求; 在体育教学中要克服提高技能和发展体质的片面追求, 在体育技能、技术和保健知识方面让学生具有体育基本能力, 养成运动的习惯和意识。

3.2、在教学中确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处于主动地位, 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 这对发展学生主观能动性具有一定的阻碍。据抽查显示, 89.5%的学生反对机械的听从教师安排, 想独立自主的学习。要根据这种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提高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发挥其学习积极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互助学习,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点。

3.3、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学能力

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实施, 一些外在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直接影响, 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对影响高中学生体育有效性进行调查, 其结果是教师能力对学习质量和效果影响最大, 超过9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能力、业务水平、敬业精神对体育教学效果的优劣有直接关系。 所以提升教师的全面素质, 是增强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本保证。

4、结论

构建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长期而缓慢的工作, 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要清晰明确并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活动,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的评价要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从各方面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意识。体育教学要实践和学习新观念和新知识, 逐步提高修养和综合素质, 对每个学生的变化和成长予以关注, 在有基本保证的条件下, 建立起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培养出文化知识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摘要:体育教育具有的有效性, 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带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和效率。目前高中体育课程在进一步的改革中, 如何增强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提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 是实践体育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是满足教学规律基本需要, 也是体育实现快乐教学的需要。本文对体育教育有效性的意义、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总结出构建有效性体育运用的策略, 以期对体育教学改革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高中体育,有效性,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陆正江.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12.

教育科研有效路径 篇10

一、环保意识,始于唤醒

环保教育,意识现行。当前,中学生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环保意识严重缺失,尤其缺乏环境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日常生活中,中学生随手乱扔乱丢、随手折损花木、任意踩踏草坪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更缺乏对同伴的环保提醒。因此环保教育首先要从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始。只有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唤醒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 通过环境破坏的现状来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当下,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悲剧频频发生,环境污染的残酷现实呼唤中学生首先要树立环境忧患意识。“每天,世界上有70%的城市居民呼吸着有污染的空气,每天至少有800人因空气污染而死亡。每天,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的疾病。每天,……”这些数据都来自于环保权威机构的发布,令人触目惊心、心惊胆战。近两年,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遭遇雾霾天气,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让人们知道了PM2.5。面对空气污染,钟南山院士更是尖锐的指出:空气污染再这样发展下去,若干年后肺癌患者可能成几何级数增加。近几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肺癌患者的确越来越多。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保护好人类的家园———地球环境,已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很多有识之士的忧思。在全民中进行环境教育、树立生态环境意识,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以上这些案例足以说明中国的环境污染确实十分严峻,教师将这些素材及时传递给学生,通过环境破坏的悲剧来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直观有效。

2. 通过课堂教学来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譬如,在讲述人民版《“蒸汽”的力量》一课时,导入可以引用搜狐网的一段网友改编的《沁园春·雾》一段材料:

“北国风光,千里尘封,万里霾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大河上下,不见滔滔。PM二五,连续爆表,欲与一千试比高。须何日,看蓝天重现,分外妖娆。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行人咳弯腰。惜芥子毒气,范围太小;沙林药雾,稍逊风骚。工业污染,汽车尾气,让人想起七三一。具往矣,数肺癌患者,还看今朝。” (搜狐网)

是否只有经过一系列的环境悲剧发生之后,人类才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才开始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呢?这段材料是在雾霾频繁到来时的时候网友的一段调侃,如果能合理的使用,既能激发学生对环保知识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一定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时至不迎,反遭其殃。”环境污染在挑战人类的生存底线,保护生态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只有首先教师树立环境忧患意识,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才有可能形成。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肩负着提高学生环保生态意识的使命与责任,通过唤醒学生的环境保护的意识,并由他们影响周围的人群,最终以全社会的力量来完成我们防治环境污染的使命。

二、环保教育,重在浸润

环保教育,重在浸润与渗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浸润,要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既可以立足于课堂教学,也可以依托互联网等多种形式。

1.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浸润。

环保教育只有立足于课堂,充分利用文本中有关环保教育方面的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生态知识的渗透,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低碳意识。普通高中历史文本人民版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一课中,就有生态环境方面的描述:“中国古代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老子》强调的‘无为’,可以理解为不要违反自然的行为。”这些素材虽然内容不多,但非常珍贵,教师要倍加珍惜,充分利用。可以以此为契机,对中学生开展一场环境教育专题讲座。

纵观现行高中历史文本,涉及到环保教育的素材少之又少。以普通高中历史文本人民版《“蒸汽”的力量》一课为例,文本只强调了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等等。而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危害却却只字未提。为了有效地对中学生教学环保教育的浸润,在讲授本课时,教师可以进行适量的材料补充。

高考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指挥棒,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历史试卷(小高考) 第37题,就以“环境保护”为主体进行的测试。教师在讲授本课时,可以将该题的材料引入教学。材料如下:

材料一: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 (这个) “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摘自汤艳梅的《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二: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 《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摘自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提出问题:

(1) 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

这道高考试题主题是 “环境保护问题”,对当今社会的环境保护能起到有效的引领作用。在处理以上两个问题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代表展示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再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强调和拓展,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效果。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从材料中来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史料得出史实,可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证意识。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概括。概括内容如下:

问题一:“雾都”之所以成为伦敦的标签,与工业革命直接相关,工业革命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当时的公民环保意识还十分缺失,再加上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对环境盲目开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将成为必然。

问题二:英国政府在针对环境遭到破坏的严峻形势,及时地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法律倾力治污,采取多种举措:依法治污,不断调整能源结构,及时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加强政府监管等举措。重新使伦敦的天空重现蓝天白云,这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较好的实现了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

虽然现行高中历史文本有关环境保护素材存在缺失,但只要一线教师重视环保教育,通过适量的材料补充,定能引起学生反思人类对生态文明的破坏而遭到自然界报复的沉痛教训,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工业革命在带给人类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历史教学既要观照现实又要弘扬主旋律。党的十八大倡导建设“美丽中国”,从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明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也反映了顶层设计对主流价值观引领的考量,英国政府的环保举措值得我们借鉴。

2. 通过互联网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浸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已经进入以博客、微信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资源丰富多彩,传输便捷,这些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主动接触网络。有关环保教育的素材很多,教师可以将最具代表性的环保素材介绍给学生。譬如, 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史上最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党的十八大倡导建设“美丽中国”、钟南山院士的新环保观以及201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网络上检索,也可以由教师从网络下载后直接上传到学校网站、班级同学群,让学生及时知晓国家的环保政策及相关环保信息。

知识学习,行之不远。今天的时代不是以量取胜的时代,是以智取胜,知识点再多有没有什么了不起,在网络上输入一个关键词就可以找出来,比老师讲得更加细致、全面。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关注思维方式。“信息革命”催生了“大数据时代”,现代社会人人都离不开互联网,这种趋势对中学历史教育同样无法回避。教师也可以利用校园文化,通过文化墙、文化角、科普画廊等宣传环境知识,也邀请环保专家到学校做环保专题知识讲座。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尤为重要,让他们从小就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并自觉转化为保护环境的行动。

三、环保素养,需要体验

保护环境,善待地球,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素养,是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环保意识渗透到学生的血液,转化为环保行动。环保教育,一半在课堂,一半在生活。环保教育,需要学生亲身体验,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才是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指南。我校先后被评为邳州市、徐州市、江苏省、国家级绿色学校,在环保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习并不局限在课堂之内,把历史课堂延伸到课外,这可能也是历史课堂的价值所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到社区、乡村、机关、街道。通过参观、调查研究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现状。譬如,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邳州当地的一些污染企业,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近期,随着麦收的进行,许多农民焚烧秸秆的事件频频发生,空气污染严重,让人睁不开眼睛,呼吸困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现状,通过召开“秸秆禁烧”主题班会,发放“关于禁烧秸秆,禁止公路打麦晒场”倡议书,让家长阅读,用实际行动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道,通过调查研究,亲身感受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公民的环境行为。当面对农民焚烧秸秆时,每一位同学都能通过劝阻、向政府部门报告或求助于媒体等各种合法手段,积极主动的保护生态环境,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责任,真正实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的环境目标。通过一系列研究性学习,能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引发他们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倡导低碳生活,利用科普画廊、国旗下讲话、环保知识讲座等宣传环保知识。也可以举办环境知识竞赛、黑板报比赛、办展览、搞讲座等形式来宣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爱护自然资源的教育,宣传生态美好愿景。

环保教育既要顶层设计,又要仰望星空。中学生是最需要进行环保教育的群体,只有对中学生进行有效的环保教育,才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素养,并通过他们的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群和整个社会,最终以全社会的力量来完成我们防治环境污染的使命与责任。通过环保教育,使原生态、绿色、低碳、有机成为关键词,生态环保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哲学、一种素养。谦虚和谨慎是一种美德。人类对自然界的刻薄态度必将受到惩罚,祸及子孙后代。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点,以哲学的眼光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人不能离开环境而独立生活。这说明,环保教育要与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善待自然的环保情怀。历史教学在教会学生热爱自然的同时还必须教会他们敬畏自然,才能重塑学生关爱地球、热爱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不要环境污染。” 要让民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已经到了该唤醒人们警醒的时候了。在生态环境亟需保护的大背景下,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环保教育呢?本文从唤醒、浸润、体验三个方面探讨实现环保教育的有效路径,以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素养,并通过他们的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群和整个社会,最终以全社会的力量来完成我们防治环境污染的使命与责任。

上一篇:ICP-MS法下一篇:商标的反向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