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小学教育

2024-07-17

加拿大小学教育(精选十篇)

加拿大小学教育 篇1

关键词:加拿大小学教育,特点,借鉴

教育问题, 在我国一直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一大问题。尤其是在现今经济转型期的特殊时期, 如何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水准教育的强烈需求。小学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基本阶段, 对一个孩子的整个学业会起到一个定调的基础作用, 而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和计划经济残留的教育制度使得现在的小学教育出现了许多令社会和家长侧目的一些问题。加拿大小学教育多年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 其中一些鲜明的特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下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加拿大小学教育首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一定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坚决反对传统教育理论要求的学生来适应教育的情况。加拿大许多省份都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来明确这一教育理念, 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中也是按照这样的一个理念来进行的。

(一) 学习内容上

加拿大小学在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上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的, 为此, 各省的教育管理部门都以类似于我国教学大纲的形式列出了小学教育阶段应该主要侧重使学生学习五个方面的知识技能。

1、审美能力和艺术能力方面。

在加拿大, 艺术的能力是儿童学习中首要的一方面内容,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一般知识性的主课。他们主要侧重于使儿童具有对艺术一定的欣赏能力, 能够具有对美感和艺术的想象力、表达力和批判思维。

2、情感智力和社会智力方面。

情感方面的发展被认为是能够对儿童思想和行为的具有决定性力量的, 培养儿童能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具有合作精神的意识是儿童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3、健康的身体和运动的能力方面。

这方面主要是培养儿童认识到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并且掌握一定的运动能力以使儿童的身体得到充分锻炼。

4、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面。

这方面主要为了培养孩子了解并具有作为社会中普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责任, 掌握正确的社会态度和处理社会问题的方式, 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5、智力发展方面。

这是小学教育的核心方面, 首先要培养孩子对知识和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 其次鼓励孩子发展多维的智力, 不单纯的以分数和某方面的能力决定孩子的水平, 此外鼓励孩子多提问并学会自己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习方式上

学习方式上, 加拿大小学教育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和技能, 而是给孩子们充分的自己动手的机会, 发挥孩子们多维的感官能力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孩子通过反思更好地掌握知识, 将学会的知识靠自己的感觉进行串联。

二、教师、家长的角色及其合作关系

(一) 教师的角色

加拿大小学教师以孩子的个性发展需要为主要教学目标, 根据不同的需求决定相应的教学内容、评估及教学资源的运用等。教师还需要与家长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 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并给家长及时地反馈孩子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另外,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更要关注到孩子社会责任的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孩子个体发展的需求等等。

(二) 家长的角色

家长的主要教育职责是为孩子提供有助于学习和成长的氛围, 帮忙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正确的与他们沟通的能力和自尊与尊重他人的能力。

(三) 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关系

主要是要保持充分和及时的联系, 共同努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和教师的相互支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此外, 在加拿大还有家长协会这样的组织, 通过协会的方式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学生课内外的活动当中, 家长协会还有定期的座谈会制度, 以便于家长们的沟通和对校方提出一定的建设性意见。

三、课程设置方面的特点

(一) 紧密联系生活

加拿大小学在课程设置上十分重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比如在高年级为男生加开工艺课程, 为女生加开家政课程, 甚至在有的小学还有一些基础的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 为孩子未来工作做好职业启蒙。

(二) 大力开设现代信息技术课程

现代社会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子, 因此, 加拿大小学专门为孩子开设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 要求孩子从小就能够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逐步掌握一些现代信息工具的使用, 是学生具备初步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三) 课程设置的综合性

加拿大小学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 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没有明显的分科情况, 也不设定固定的课表, 可以综合地讲授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 可以是单一的某一方面的内容综合, 也可以是通过一个专题引发学生的多维度思考。教师还经常让孩子利用学校、社会和家里的资料却搜集和分析有关人文、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形成初步的论述一定问题的能力, 并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孩子接触和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 使学生逐渐形成联系性思维的思考方式。

参考文献

[1]Kathleen McNeely Elementary School.McNeely Parents'Handbook[M].Richmond, B·C, 2001.

[2]李忠善.加拿大教育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加拿大教育理念职业教育论文 篇2

国人职业教育理念落后,在高考录取时,本科学校优先于专科职业学校录取学生,只有考不上本科学校的学生才去专科职业学校读书,专科职业教育成了部分学生没有选择的选择,教育制度无情的将学生进行等级划分,专科职业教育的学生被我们的社会打上“低本科生一等”的烙印,导致我国人才资源高度集中于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高技术性人才匮乏,阻碍我国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加拿大,他们认为专科职业学院学生与大学本科学生一样的重要,只是社会分工不一样,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各有所长。

大学本科学校培养的学生偏重于理论,职业学院培养的学生偏重于实践技能。在加拿大,专科生如果还想学到更多理论知识就再去读大学,而本科生毕业后如果觉得实践技能不够,还需要多学些实践技能就再去读专科职业学院。加拿大教育更多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将本科教育与专科职业教育有效的资源整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为社会、为学生就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培训服务。加拿大的学生和社会在对待职业教育和文凭上更加务实。比如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时,文凭的高低不是录取员工与否的主要指标,更多的是看岗位的性质,人才需求与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是否相匹配。一个对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岗位,绝不会录取一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而没有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毕业生,更多会录取一个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证的专科生。如果这个本科生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那他还需要到专科职业学校去学技术并取得相关技术职业证。相反,国内对学生的认定更多的是看文凭,把学生引导到文凭竞赛的道路上,使得学生不是在为社会需求、自身兴趣而学习。结果是,学生们非常辛苦的考取文凭,但高文凭不一定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不一定能更好的胜任工作,这就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二)我国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管理理念落后,还是采用“严进宽出”的教育理念,现在由于招生原因,很多职业院校已经转变为“宽进宽出”。“严进宽出”是指,学生通过严格的考试等方式进入学校学习很难,但毕业很容易,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毕业率都在95%以上,这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不到80%的学生毕业率形成反差。加拿大职业教育实行的是“宽进严出”,“宽进严出”是指学生通过考试、申请等方式想进入学校学习很容易,但要拿到毕业证书必须达到学校严格的考核标准,否则不能毕业。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理念与加拿大职业教育管理理念最大的区别就是“宽出”与“严出”,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对学生进行具体管理、考核时,会带来巨大区别。

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树立对文凭、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

国人对文凭的热衷,主要是缘于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和现代社会错误的选人用人观。在传统思想方面,由于我国古代读书好的学生,最终可以做官,读书成功意味着事业成功,渐渐使国人对读书形成了巨大的期望,高学历高文凭成了一味追逐的目标。在现实中,家长在培养子女方面,很少关心子女的兴趣、爱好和擅长的方面,一味鼓励考大学、考名牌大学,而子女如果选择读职业类院校,则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不成功。在社会选人、用人观方面,我国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不是从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一味的追求高学历、高文凭,不但导致了人力资源的错配,也产生了错误的社会影响。典型的案例是,某市环卫部门招聘环卫工人时,有研究生竟然成功应聘。我们不否认研究生也能做合格的环卫工人,但这与现代人力资源最优化配置相违背。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首先是要唤醒国人对文凭的认识,一个学习成绩不太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一样是人才!对我们的社会来说,人尽其才,学以致用才能实现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二)改变落后的教育管理模式,学习加拿大的“宽进严出”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职业类院校的学风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学生“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等教育管理问题频发。我认为要彻底改变现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学风问题,必须要转换我们的教育管理理念,学习加拿大的“宽进严出”。

下面以加拿大安大略省“卡纳多学院”对学生的管理效果为例。在加拿大“卡纳多学院”学习期间,平时接待我们的是已经从“卡纳多学院”毕业的两名中国留学生,他们在国内则是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班的学生,在国内读2年后转入“卡纳多学院”继续学习2年。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及实地调查,进一步了解了“卡纳多学院”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在“卡纳多学院”学习的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在中国国内学习成绩并不是一流的学生,可以说是高考文化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国内职业院校读了两年,他们大部分英语四级都没有能通过,那么在国外学习面临语言压力的情况下,是怎样完成学业的呢?留学生坦言,在国内两年是“混”过来的,在国外两年是“学”过来的。为什么中国的学生一到国外就认真学习了呢?是因为在“卡纳多学院”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一学年两学期中,只要有一门课程不及格则必须留级,全部课程通过后进入下一年级学习,至于具体毕业的时间则完全取决于学生全部课程通过的时间,在“卡纳多学院”有读了5年还没有取得毕业证书的中国留学生。所以,当中国留学新生进入“卡纳多学院”时,与师兄师姐们一交流就很清楚的认识到,只有认真学习才能顺利毕业,而且“卡纳多学院”的课程通过率一般不超过80%,比较难的专业,学生顺利毕业的甚至只有约50%,严格的考核树立了优良的学风,优良的学风为学校发展打好了基础。和国内学校相比,我们的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有补考,补考不及格甚至还有毕业清考,而且毕业清考的通过率极其的高!学生们届届相传,学生对学习没有压力,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教学质量怎么能得到保障?好的学风自然很难建成。学校对学生学习要求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所以,要树立更好的学风,要从对学生认真严格的考核开始。通不过考核的,则不能让其毕业,这既是对社会人才质量负责,也是对学生自身负责。

(三)打通本科学校与专科职业学校之间的通道,实现本科与专科教育资源互补

我眼中的加拿大中小学教育 篇3

一、学校概况

1.校园

加拿大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只有一栋2~4层的楼房,校园全是开放式的,没有围墙,这点和大学一样。教室宽敞,但由于使用暖气设备的缘故,所有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的。设施配备尽管谈不上现代化,但比较齐全。在加拿大学校里,除了校长有自己的办公室外,其他所有的老师没有办公室,他们都在自己的教室或回家办公。但学校为老师设立了一个休息室(StaffRoom),老师可以在那儿休息,吃午饭。在StaffRoom里配有复印机等,老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复印资料。在StaffRoom里还配有冰箱、微波炉、咖啡壶等,为老师提供方便。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没有操场,若有片空地也是停车场。那么学生们到哪去上体育课呢?人家的学校都有室内体育馆,起码有一两个篮球场大,夏有空调冬有暖气,四季的体育课风雨无阻全在屋里上。

2.班级设置

加拿大的学校一般都不大,每个年级2~4个班。学校面向学生的个性特长,实行小班教学。公立学校每班学生的数量为25~30名,私立学校每班学生的数量一般不超过15名。教师有精力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并酌情给予个别辅导。私立学校的学生们因校规严,知道家长们花费金钱送自己读私立学校不容易,大部分都比较守规矩。吸毒、酗酒、吸烟的同学极少。即使有,一旦被校方发现就会被开除。

3.学校管理

加拿大的中小学的管理层一般只有一位校长,一位副校长,一位工会主席,一位秘书和若干指导老师。学校每两周召开一次晨会,讨论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提前一个月公布下一个月的主要活动。每天早晨上课前5分钟向全校学生广播公布一天的教学计划与要求。每天早晨上课前,全体师生都要唱国歌,然后朗诵誓词。

4.教室文化

在加拿大,老师有自己固定的教室,在他们的教室里基本都配有电脑和打印机。所有的老师都用电脑备课。老师的办公桌和教学用具都在教室里。加拿大学生通常4~5人一组,围坐在一起。在加拿大,由于学生没有自己的课本,因此,所有的学生用书都放在教室里;教室里还有可供学生查阅的词典、参考书等。教室四周的墙壁上,除了张贴教学目标、学习策略、格言警句等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帮助外,还张贴有学生的优秀作业、学生的研究课题成果汇报等。总之,他们的教室文化氛围和教育氛围很浓。

二、教师与学生

1.老师和蔼友善,耐心细致

在加拿大,老师试图成为学生们的朋友,对学生以鼓励为主。课堂往往热闹得像超级市场,越活跃的学生越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家长们认为公立学校对学生太放纵,给予太多自由,不利于孩子成长。目前公立学校也注意到此倾向,有的学校已公开提出要恢复传统教育。

2.学生大方礼貌,习惯养成教育好

加拿大人从小灌输的就是礼貌教育,“请”“谢谢”等礼貌用语是从牙牙学语时就习惯讲的,孩子见到老师都主动问候,连那些弱智儿童也懂得向老师问好。

3.自理能力较强

加拿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他们小小年纪就懂得怎样make a decision,对自己的前途做好全盘打算。

三、教育与教学

1.大纲与教材内容

加拿大教育由省级负责,每个省制订教学大纲。加拿大的教材是经过多年的不断修订而形成的,因此教材比较稳定,教材的编写基于学生的经验,教会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关。课程内容的安排是由老师来决定的,而不是由教材而决定的。

2.鼓勵创造,发挥特长,动手实践能力较强

加拿大的教育方式有自己的长处。他们的教法灵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他们给学生预留许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学生不感觉有负担和压力。普遍的看法是加拿大的教育方式比较健康。

3.少留家庭作业,培养实干能力

加拿大的学校每日家庭作业很少,像小学校规定:周一至四每天的作业量不能超过二十分钟,而周末和节假日则不留作业。每天的作业一做完,孩子们就是玩或者看电视。做各类课题项目,是一种更灵活的家庭作业方式。从小学就做“课题”是加拿大教育中一种培养全面技能的方法,上中学后这类项目更多,而且与社会或科学实践相结合,或走出门去做社会调查,或者需经过周密的科学实验得出结论,许多选题老师根本没讲过,全是学生自己根据兴趣和特长来选择。

4.褒贬不过度,出类不拔萃

加拿大老师在公开场合对所有学生以鼓励为主,却很少重点表扬某人;对有问题的学生更是私下指导,绝不会当众批评得他无地自容。开家长会是老师与每位家长单独预约,个别交换意见,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只告诉其本人的家长。

5.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加拿大没有班主任,他们只在一个年级设立一个指导老师,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给学生以建议和指导。加拿大的学生也没有固定的教室,学生得跟着老师转,学什么科目,学生就去什么教室。学生只由一名管成绩的老师来管理,虽然教师管理松散,但并不等于学生可以掉以轻心,因为加拿大高考不施行全国统考,上大学以高中的平时成绩和省级考试成绩为准,这就好比是悬在学生头上的尚方宝剑。

国情不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行为,但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包括持续性发展)为核心是一致的。加拿大的教育方式,会给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有所启迪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

加拿大小学教育 篇4

加拿大全国只有89所高等院校。学生中学毕业后无需考试根椐中学的成绩即可申请入大学, 入学资格由大学决定。这里没有录取分数高低之分, 没有名牌与非名牌大学之分, 也没有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之分, 学生可以自由申请, 避免了“教育精英化”和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问题。攻读学士学位一般需三年, 每学年至少8个月;荣誉学士学位需四年;攻读硕士学位必须先取得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 研究生课程一般耗时一至二年, 博士学位课程需三至六年。多数大学都设有奖学金, 联邦政府提供助学金或学生贷款, 数额多少取决于学生的居住时间及家庭经济状况。

此外, 加拿大的成人教育颇具规模, 许多大学和社区学院都推出各类课程供在职者于晚间或周末等业余时间修读证书, 高级文凭课程甚至学位课程, 各学院均允许成年学生免试入学。加拿大普及高等教育。在取得了相关证书后, 就业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纵观加拿大的教育, 可以概括为“四级三段二性一条线”模式。

“四级”指的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一般分为四个等级:即优秀为E (EXCe 11 ent) , 好为G (Good) , 令人满意的为S (sat is factory) , 尚待改进的为N (Needs Improvement) 。学生的成绩是保密的, 属于个人隐私, 一般由校方和学生自己掌握, 外人不得而知。

“三段”指的是人受教育的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启蒙初学阶段, 即小中学阶段, 小学为启蒙, 中学为初学;第二阶段为学习积累阶段, 指的是大学学习阶段;第三段为成长发挥阶段, 即指参加工作以后的接受再教育的阶段。这三个阶段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是根据各个年龄段人们在身体、智力发育阶段的不同特点, 科学地制定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 非常符合客观实际。

“二性”指的是人的一生中, 不管是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 要求具有独立性与主动性。独立性即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Independent Work) , 同时还必须具有主动性和首创精神 (Initiative) 。这是作为一个社会自然人在学习, 生活和工作阶段永远必须具有的二个必不可少的习性。主动性, 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愿去做某些有益的事, 随时寻找有利于集体的机会, 随时准备承担更多的责任, 在需要帮助时, 能主动寻求帮助。

第一, 学习的适应能力培养。加拿大中小学主要是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对大学生则主要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大小和才干是进一步积累经验, 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条件。对雇员而言, 要求在工作中, 努力学习新的科学技术知识, 并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 合作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小学生主要是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 个人服从组织的观念, 团结互助, 了解和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利益, 兴趣和责任。而对大学生, 则对个人服从组织, 纪律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团结他人共同搞好工作的能力,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于雇员则有更高的组织纪律要求, 要按时上下班, 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搞好项目之间, 雇员之间团结协作, 尊重上司, 项目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第三, 领导能力的培养。对中小学生而言, 主要培养他们在担任某一职务时, 能否尊重和相信别人, 克服困难和压力, 出色地完成并激励其他同学努力完成工作任务。而对大学生而言, 取得工作的成功是考核一个大学生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志。对雇员而言, 在他担任某一部门的领导工作中, 能否团结部门员工, 按照上司的要求, 出色的完成上级交给的所有工作任务, 是考核一个人领导才能的具体体现。要有全局、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保障, 系统完整, 得力可靠。

第四, 交流能力的培养。对中小学生主要要求有通过交流来化解与他人发生的各种矛盾, 还要有与其他人交流学习、工作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的能力, 同时在生活中具有初步与人交流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和知识。对大学生而言则要求能选择正确的交流方式, 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能清楚理解同伴的意见和观点。对雇员则要求能通过正确的途径、正确的方式与同伴交流, 能抓住重点、要害, 能提出中肯的意见, 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 请示意见, 为化解矛盾, 为完成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五, 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中小学生主要是对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对大学生而言, 则要求他们能提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整套方案, 例如对某一项工作, 需要多少人力、时间、工具、成本核标, 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对雇员的要求, 主要要他们对交办的工作能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具体的方案, 作出完整周密的计划, 进行成本核算, 风险评估, 质量体系保证等。

第六, 创造能力的评估。对中小学生来说是对在学习、工作中为何提出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大学生而言, 在他们实习阶段, 对于所分配的工作能提出有创造性的方案, 制定完成该项目的合理化建议的能力。对于雇员来说, 主要是对工作有独创精神, 对于不合理的工序和工艺流程能提出合理化建议, 对于产品质量的保证有重大的保证举措, 这是关系到企业兴衰的关键, 有这样的能力卓著的员工企业何愁不兴旺发达。

三段教育评估体系对照表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三段式教育的目的所包含的内涵是逐步提高不断发展的 (参见上表) 。它完全符合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了解到驾驭的过程, 是非常科学的, 符合客观规律的一种评估体系。从这些方面, 联系到我们的教育改革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反思和研究。我们再不能搞仅以升学率来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不以扩招而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正如我们过去搞的不计能耗和牺牲环境来盲目提高GDP的数量一样, 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教育必须真正贯彻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真正培养德、智、体、能方面的合格人才, 这才是将科教兴国的大计落到实处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冯翠玲:《论加拿大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借鉴》,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47卷第5期。

加拿大的幼师教育 篇5

加拿大现在很多托儿所和幼儿园的主要教师都要求是注册幼师(registered E.C.E.)。注册幼师一般对毕业院校是有要求的。在多伦多为四所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 分别为George Brown College, Centennial College, Seneca Collge 和 Humber College.另外,Mothercraft Institute的文凭也是承认的。但是其他私立学校不予承认。每个学校的幼师教育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George Brown College是一个在市中心(Downtown)的学校,走的是Emergent curriculum, 更注重随时随地根据孩子的发展和兴趣需求调整教学和环境布置,并且学习过程一直在幼师教育历史最悠久的Ryerson University校园内,使用Ryerson University的所有资源。如果英文过硬,我觉得这所学校是相当不错的,我自己也是这所学校毕业的(当时收到其他几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但是在educational counsellor的帮助下比较了几所学校最终选择在这个学校)。Centennial College 和Seneca College两所学校的华人比重大,位置也在便利的华人社区内。Humber已经快到多伦多边缘了,离Mississauga 比较近了。我工作的时候带过这三所学校的幼师专业学生。相对而言,Seneca College对实习的要求比较宽松,可以在同一地点完成几个实习。

在课程设置上,不管哪一所学校,学生都必须学习儿童心理学,卫生健康课程,家庭社区,特殊教育,适应发展课程设计(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curriculum), 艺术和儿童文学等等。然后,通过4次实习,一般分为infant-toddler(0-2.5岁),preschool(2.5-4岁), kindergarten to school-age(4-12岁), 和特殊实习(special field placement)。课程中儿童心理学和课程设计尤为重要。当然,在国外很讲究和父母的沟通以及社区建设。一些幼儿园也会有父母会(parent board), 让父母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成为孩子早期教育的发言人。我的梦想就是和一些志同道合的父母一起办一个幼儿园,将我在加拿大所学的真的带回中国,带到每个愿意接纳的家庭啊。父母的参与不限于一些给父母的传单,而是让他们甚至参加课程和活动的制定和老师的评估,邀请他们在合适的时候来做客座讲员,外出活动时做义务组织者等等。

一般学校是不允许学生在同一个地方做两个实习的,为的是让学生尽量扩大视野,在找工作的时候也多一些选择。我当时没有接触过婴儿班,到正式工作后才有机会做婴儿方面的工作,还是很遗憾的。社区学校都有自己的实验幼儿园(lab school),一般都是比较正规,比较好的,薪水福利也高一些。实习成绩好,有时候也有机会留下来做的。特殊实习一般选择去非普通学校和幼儿园性质的地方,一般为亲子中心,特殊教育场所,或者其他和幼教相关的场所。我当时在Toronto Family Service实习,跟着我的老大去不同地方开会,见识了政策的讨论确定,同性恋家庭和社区建设,低收入家庭的利益保障等等。由于这次实习的出色表现,我代表我们学校成为那一届的AECEO的唯一获奖学生(每个学校只有一个名额啊)。所以,要出国,英文一定要好啊。后来,我在安省早教中心工作了5年,指导了很多不同学校的ECE学生。

加拿大的幼师教育(2)实习

首先,实习可以让一个人真正明白是否适合和喜欢幼教行业。大部分人一开始选择幼教都是觉得自己很喜欢孩子。可是,喜欢的程度如何,喜欢的持久性如何,喜欢的容忍度如何,都会在实习里体现出来。我一直认为幼教是一项爱的事业,如果从业人没有这个重要的爱心,一切都是免谈。没有爱,一个人不可能由衷呵护孩子的全面发展;没有爱;一个人不可能容忍孩子在各个阶段的各种脾气;没有爱,一个人不可能细心专研活动设计来促成孩子的最佳发展;没有爱;一个人不可能和父母真诚交流,一起来帮助孩子的个性化成长;没有爱,一个人也不可能在几乎是女人堆的工作环境里互相扶持,共同完成伟大的早教事业。于是,有些人在一段时间以后自己自动退学。有一个越南人跟我说,她原本以为自己很喜欢和家里的小侄子一起玩,应该很适合早教工作,但是实习后马上发现一整天面对一群孩子,她整个要崩溃。我们学校有个老师说的很有意思,她说,有一些人对孩子的爱可以持续3个小时,有些人3天,有些人3个月,而当你持续3年以上还保持热情,那说明你真的是喜欢早教这个行业了。所以,我以为如果一个人想投身早教,不如先去幼儿园做做义工,试试自己的热情如何。

其次,实习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适合这个行业。有些人也很喜欢孩子,但是和孩子在一起没有激情,没有创造力,不能够给孩子营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成长环境。这样,这些人也许可以在幼儿园里呆很久,但是充其量就是一个保育员,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早教人员。我记得在第一个实习的一个月内,和我在同一个地方实习的学生里有两个被建议退学,而其他实习地点也发生类似的事情。原因就在于学生在引导孩子学习上面根本没有一点点天资。我想季羡林先生说的成功之道很对: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天资是上天给的,每个人都不同,需要自己去寻找啊。

再次,实习是一个学生掌握硬功夫的时候,这比学校课程更重要,因为吃饭的本领都在这里学会啊。我一般对学生的要求都很严格,从活动设计,实施和课后分析都要求他们认真完成。而且,唱游时间(circle time)我都是做硬性规定的。在加拿大,学生不需要会乐器或者识谱,但是一定要带动孩子来享受音乐,在节奏韵律中学习语言。一个完整的唱游时间要求有起始部分,发展部分,和结束部分。在亲子中心里尤其如此。如今在金宝贝(GYMBOREE)里的老师在匆匆培训之后不知道是否可以做到真正的唱游时间呢?另外,和孩子的交流,其细微之处,是否在短短培训之后真正掌握精髓呢?或者,很多培训都流于形式,实质的东西需要言传身教,往往没有涵盖。

(3)Infant-Toddler实习

在加拿大,孩子的年龄组分为0-18月的婴儿班,师生比例为1:3;18月-2.5岁的学步儿童班,比例为1:5;2.5岁到4岁为学前班(preschool),比例为1:8; 4岁是幼儿园小班;5岁为幼儿园大班。4-5岁有些地方合班,有些不合。5岁的孩子就可以达到1:10的师生比例了。6岁以上为学龄儿童。托儿所里也有学龄儿童班,管到12岁。早教专业学生在实习里就会面对0-12岁的孩子。我自己其实非常喜欢婴儿的,但是最后分到Toddler班。不过,那是一所很有特色的Lab School, 附属Mothercraft。前面说过,要取得注册ECE,除了四所社区专科学校以外,在多伦多就只剩下Mothercraft Institute。这所学校的课程特色就是anti-bias的理念。比如,我们通常听老外说Be a good boy!She’s such a good girl!(意思是要做一个好孩子!她真是个好孩子!这在Mothercraft是不允许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就已经是有成见了。他们试图杜绝一切成见。但是现实生活真的允许吗?家庭和社会还是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啊。或者他们只是尽量让孩子小小的脑子里没有偏见和成见。说到这,不由想起多伦多拼图式的文化理念(mosaic culture/multiculture)和美国的一锅搅(melting pot)不同。加拿大鼓励各个民族文化的保留,但是现在也担心新移民对加拿大身份的认同不够强烈,国家的凝聚力不足。不管怎么样,在这种mosaic culture的大环境下,各个教育系统都鼓励Inclusion,尽量不让某些人落单了。比如,我在亲子园设计活动时,要想到不同能力,不同文化的人是否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来。包括我们节日庆祝,也是多元化的。

言归正传,说说学步儿童班的实习。我们班里一共10个孩子,两个老师,一个助理,加上我一个实习学生。点心和午饭会有另外的人负责送过来。老师是早晚班轮换。

第一大事,换尿布。一般加拿大托儿所里建议如厕训练的年龄为2.5岁,这就意味着这个TODDLER班里的孩子都要换尿布。换尿布的时间是有规定的。一天5次。孩子送来的时候检查,看是否需要换;早上户外活动之前在检查;午睡前后检查;走之前检查。一般有尿就换的。换的时候需要填写尿布情况,特别是大便情况。因为没有亚裔,孩子的块头都很大。有些不愿意站着换尿布的小朋友需要抱到台上,很重的说。但是,我想自己还是很喜欢孩子的。每次换尿布,我都会和他们唱儿歌,特别是换大便的时候。这里好的一点是托儿所里用的是消毒过的温毛巾来擦洗屁股。我有时候用掉好几条,但是在那里的一个月,每次用的都是带一点点淡淡香气的洁白无暇的白色毛巾。

接下来,说说日常安排。早上7点开始接收孩子,有早餐供应。一般孩子来了先去检查尿布,洗手,然后吃早餐。有一个素食的孩子托儿所厨师都会另作的。然后是自由玩耍。加拿大的托儿所基本上都是分游戏区域的。这么小的孩子很难自己玩完自觉收拾玩具,需要老师的协助养成这样的习惯。等孩子都到齐后,大约8点多9点左右会有一个15分钟左右的CIRCLE TIME,一般是唱歌,游戏,和简单活动。然后,会有一些计划的活动,不如画画什么的。然后有一个一个小时户外活动。回来后吃饭,检查尿布,脱鞋子,睡觉。下午3点左右又有一个户外一个小时的时间。然后有下午点心和活动时间。

然后说说我们实习学生做什么。第一次实习,我们学校要求一个星期设计3个活动(我后来自己作指导老师,发现后来的学生要求就没有这么严格了),还有环境设计和卫生安全的报告要做。设计活动,都要有观察记录,设计目标,活动环境布置,活动后分析和改进。以后实习,就是每天一个设计活动了,而且后面还有分个人活动设计和集体活动设计以及户外活动设计和旅行设计。实习的时间是随着指导老师而变化,所以也有早班和晚班。整个实习期间为一个月,允许2天的病假,超过都要补时间。实习有期中评和期末评。如果学生做得很差,一般在期中学校老师就会建议其退学或者事先警告要补一次实习,但是需要另外交费。有些负责的学校老师会在暗处偷偷观察实习学生的行为,所以一定要保证行为一致啊。而且,严格的老师也会要求你即兴做circle time。我都遇过啊。不过,一定要注意吸收他人的优点,不断改进自己,才能进步。我的第一个实习才拿到B-, 但是以后都是A和A+。这比课本知识要重要啊。

最后,说说早教老师,在加拿大什么种族,什么文化的都有,不会问英语是否是母语,只要英语足够好。现在,在中国,好的幼儿园和培训中心都拿几张白人面孔做招牌,觉得这样才够档次。中国人大部分心里也是崇洋着呢。但是,在多伦多的很多大型托儿所,主要老师不一定是本地人。我自己在很多好的托儿所,包括幼儿园(我这里说的的幼儿园只限公立小学部的幼儿园,托儿所在加拿大也可以办幼儿园和学龄儿童班)都看到移民的身影。他们不是native-speaker, 却在教native-speaker。当然不可否认,这些移民一般都是英语很好,能力过硬的人。但是,起码在加拿大没有人把native-speaker看得那么重。我后来在公立幼儿园做的时候,知道自己属于占1%的那一部分(绝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白人)。中国人现在有钱了,可以请外国人做事,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基本上国内幼儿园请的那些外教是根本不可能在英语国家进入幼儿园教书的。即便是幼儿英语培训,不知道有没有家长问过有多少真正懂得英语教学法和幼儿心理的。TESL的证书都要查一下是不是野鸡学校随便拿的呢。中国人应该腰板硬一些,别让外国人拿着钱偷笑。

早教老师除了不一定母语为英语,还不像国内人想的那样都很会教孩子,更别说家长了。我的实习都是在大型有名的托儿所进行的,我亲眼看到一些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的老师。正因为如此,我给孩子选择托儿所的时候,看的最重要的就是带班老师,而不是硬件环境。可是,有一点外国人真的做得比较好的。就是,我在几个托儿所里碰到孩子受轻伤,需要父母签事故表(accident report)的时候,父母一般很能谅解,没有问什么,就签了。我自己后来有一次接儿子也连着签了三份事故表。一般对于皮外伤,家长不会很计较。还有一点,就是比较鼓励孩子的创造性和探索性,而非知识的简单积累。至于外国孩子,他们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 – 太娇气,太霸道,太脆弱的,都有。有经验有办法的老师都会个性化的对待这些孩子。很多行为指导方面的技巧都是值得学习的。行为管教也是学问,如果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的特点引导孩子,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远比会一门语言来得重要。

(4)Preschool 实习

这是多伦多大学的一个实验托儿所(U of T Early Learning Center), 共有两个点。我因为实习结束后在那里做兼职,所以两个点都可以体验到。学生家长一般都为多大教师或者学生,所以小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比较强。两个点各有特色。其中一个是新建的楼,很漂亮,大小孩还可以上顶楼的一个操场。底楼操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给2.5岁以下的,另一部分给大孩子。我后来去我们学校的一个实验托儿所也是一样设置。这个新建托儿所分年龄段,我主要在preschool和JK两个教室。

先来个噱头吧,讲讲同性恋。这个学校里有4个男教师,其中3个为同性恋,女教师里有没有就不是很清楚。所以,到处可以看到彩虹的标志,支持各种性倾向家庭。我个人对同性恋没有排斥。在同济念书的时候看到一个,和电影里的一样,非常娘娘腔,但是长得不好看,好像是个马来人,当时没有任何感觉。但是,这次在这个学校干了小半年,相处久了,真正比较了解同性恋一点。我非常喜欢其中的一个(不是那种心跳的喜欢),觉得他是我那时在多伦多碰到的最善良的人了。小孩子也很喜欢他。他自己结婚了,他老公好像和他很相爱,他说起来的时候样子很温柔。我从来没有看到他过于娘娘腔的样子,但是他却是非常温柔和细心,对每一个人都很好。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很幸运遇到他,让我对同性恋多一些同情和好感。另外一个长得很漂亮,也很年轻,画画很好,但是很安静。每次到我们班就是喜欢给孩子画画,话说的很少。再有一个就是整天和我在同一个班的一个让我有点讨厌的家伙。Circle Time 给孩子念支持同性恋的绘本也就罢了,有一次居然说自己周末约会的事情,我觉得非常不合适。记得当时我们搞一个蚂蚁的项目,小孩子都很热情,拿着放大镜观察蚂蚁,查有关的书籍。结果,火警演习的时候,当着所有孩子的面,这家伙因为一只蚂蚁爬到他的脚面,居然尖叫起来,然后跺着脚把小生物踩死。小孩子都气愤的叫起来。我简直无语。这家伙经常尖叫,让人受不了。还有一件事,就是我们班有一个比较娇气的小女生,吃饭很慢,经常数着饭粒吃,结果这厮有一次又爆发了,尖叫着对那个孩子说他就那么点工资,没办法伺候她。受不了啊。我对性别的看法一般是没有百分百的男人,也没有百分百的女人 – 意思是,有些男人身上有着别样的细心温柔甚于一些女人,很适合照顾孩子;而一些女人可以粗狂的很,更适合一些野性的工作。但是,早教是爱的事业,不管什么性倾向,请先学会爱孩子。在这个学校,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就是来自同性恋家庭,所以有些人有一个Daddy和一个papa,有些人有mama和mommy。我们班的这些有些另类的家长都非常有礼貌,而且都有很好的工作和教育。

3-6岁的孩子到底培养什么最重要呢? 我在多伦多一直和家长说这个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是主干不要错。我自己的意见是德为首位,然后才是智。而我们中国人一直说的“德智体美劳”是很有道理的。毕竟,孩子还小,他们的教育主要有父母做主。就像要学什么,往往是家长选择,但是学到什么学到多少,孩子说了算。我自己认为自己就是尽量培养孩子做一个有社会公德心的孩子,自爱而后爱人,自尊而后尊人,自立而后助人,自信而后励人。至于智力方面,我把学习能力看得最重,特别是一个孩子是否能够专注一件事,有始有终,能够想方设法的完成自己定的目标。

我主要在JK,班里的孩子3岁半到4岁多不等,基本还是没有多少阅读能力,但是学习能力很强。JK和SK班里都没有系统教Phonics,但是读书经常有的。小朋友画画后我们都会问一下画的是什么,然后用文字帮他们记录。小孩子看的书五花八门,不限于绘本。有一个女孩特别感兴趣希腊神话,她对各个神都如数家珍,而另一个就老是看菜谱的书。这个学校和我学的EMERGENT CURRICULUM是合拍的,好多老师也是来自我们学校。所谓学习能力,比如关注力,比如探索精神,比如创造力,比如联想力等等。小孩子很自由的发展啊。我有一次做颜色的探索,先是做混色实验,用矿泉水瓶让孩子用滴管混色,看水色的变化,然后讨论。后来因为孩子还是很有兴趣(玩水啊),又做了同色色调比较,不同液体的混合。孩子兴趣所在,学得很认真啊。但是不是所有孩子都玩。我记得有一个小男孩一直在建设区使用各种工具(主要是剪刀,透明胶带,尺子和画笔)搞我带去的几个大大小小的纸箱子,最终在一个星期内和朋友搞成一个可以转弯的隧道。其实,在多伦多有些有钱有知识的当地人把孩子调离公立学校,就是觉得公立学校比较死板,不重视个性发展。人这一辈子,最后常常就是输在性格个性上了,而不是知识的多少上啊。另外要说的就是角色扮演在这个年龄段开始显著起来。DRAMA Center里面一般孩子会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而很多源于他们看到的成人世界。当然,由于这时候孩子会感兴趣自己从何而来,教师可以结合书本和角色扮演来让孩子体验孩子的出生。顺便说一下,在介绍受精过程的时候,老师一般用学名来指代男女生殖器官,而没有使用什么类似小鸡鸡之类的不正式称呼。

另一个中心是混龄教育,小孩子从一岁多到五岁多不等,一位老教师给我很强的感觉,另一位女同性恋老师也很风趣,都很能鼓动孩子的积极性。混龄教育最先是为了照顾兄弟姐妹在一起,让他们一起长大,后来觉得大小孩子在一起,大小孩可以领导帮助小孩子,有时候需要重组知识然后交给年幼的孩子,是很有益的;而小的孩子可以看到榜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Ryerson University Lab School也有一个混龄班的,但是我自己没有选择去那个学校念研究生,所以具体情况不知道。但是,其实大孩子一般还是不喜欢和小孩子一起玩的。有时候兴趣上来了,就把小一点的当做宝宝一样保护教育。真的要达到理想状态,需要教师的长期认真引导才行。

加拿大幼师教育5

第三个实习在George Brown自己的实验托儿所,就在去中心岛的渡口附近,有时候中午休息在那里漫步很舒适啊。我在SK班,小朋友都是5到6岁。因为年龄大一些,语言理解和自主性也强,能够进行一些有游戏规则的活动。我设计过几次活动,只需要在规则上解释清楚,小孩子基本上可以自行组织玩耍。这里的孩子基本上都输得起,耍赖的现象很少啊。对于这么大的孩子,引进规则游戏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可以锻炼其社会适应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这个班的学生家长就是选择让孩子做托儿所完成SK课程,并没有去公立学校。但是托儿所教师也是使用和公立学校一致的大纲,也保持同样的学习进程。所以每天早晨有上课时间,也应用了语音配套的绘本。但是,我自己在这个班和公立幼儿园都发现孩子并不对这些书感兴趣。我个人认为由于要照顾语音上的编写,所以整个故事往往无厘头,不如一般的绘本故事那么生动有趣。我自己觉得语音离开这些语音绘本也可以进行,在平常讲故事和唱歌的时候都可以适当加入语音游戏,没有特别必要用这些语音教材。当然,阅读有障碍的特殊儿童除外。第三个实习,我基本上可以完全自己做了,所以我的指导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常常就完全放手让我管理整个班级,自己乐得清闲。当时还要设计一次外出旅行,我的目的地是超市,去之前设计了孩子的路上安全规则,牵手伙伴,老师管理的学生安排,查清所带的物品等等。但是最耗时间的是设计超市里的孩子活动。因为有三个教师,孩子被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分头行动。孩子的任务是猜字谜,找到东西,记下价格。最先完成的小组可以加猜一道题,然后去买这样东西作为礼物分享。这样的活动结合了语言,逻辑思考和判断以及数学上的数字辨认和书写。小孩子很激动,需要提醒他们保持安静。

接着要讲的是特殊儿童在托儿所的情况。其实,在第一次实习的时候我就碰到过一个自闭症的小男孩,在SK班,基本上没有语言能力,每周有专门的训练师来做感统训练。在这之前,我自己带过一个轻微自闭的小女孩,由于先天不足,2岁多不能走,不能爬,不能吞咽。我刚开始看到她觉得她长得有点吓人,头特别大,牙齿发育的很差,很奇怪的说。但是,时间久了,就爱上她了。有时候,人家以为我是她的妈妈,虽然她是个白人小孩。因为这个小女孩,我对自闭症产生了兴趣。不想,在第三次实习的时候要带一个自闭儿。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不知道他自闭。很清秀的一个香港裔男孩,对人也有眼神交流,我进门的时候,他正在玩橡皮泥,看到我,抬头和我打了一个招呼。过了没多久,就发现他真的有问题。比如,活动转变的时候很难接受,上课的时候无法集中注意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对女孩的头发或者衣服感兴趣,喜欢触摸(感官上刺激的需求);户外活动也不很其他小孩玩耍,而是一个人骑车。他本身语言很好,是个高能的自闭儿(high-functioning)。在托儿所里采取图示,简单语言提示,引导参与同龄交流来帮助他。由于我是个中国面孔,他很快对我产生依恋,所以我实习的一个月负责看紧他,带领他。后来我自己业余又带了一个11岁自闭男孩,辅导其英文阅读和社交能力,真正体会到特殊儿童的家庭有多么不易。想想健康儿童的父母有些强求孩子学业突出,而这些弱势群体的家长只盼着孩子以后可以自理自立。我在多大念书的时候做过一次论文,主要介绍中国自闭症的情况,课堂上演示的时候有些人都很唏嘘,都祝福中国的自闭儿能够取得更好的干预治疗和学校教育。每年的4月2日是自闭症日,请大家都为这些孩子祈祷祝福,对他们的行为多一些宽容,对他们的家长多一些理解。而学校啊,请把门打开,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他们应该享受到的教育权利。很多高能的自闭儿,从表面是看不出差别的,一般人容易误解他们极端调皮不听话,认为父母没有教管好。我在安省亲子中心也碰到好几个不同的自闭个案,每一次都让我心碎。而自闭症的公众教育做的还是很不够,就连加拿大的很多公立学校教师都不一定了解自闭症,有时候连医生也不清楚这种交流障碍的小孩,往往耽误了孩子的治疗。要讲的太多了,下次有机会写一篇专门将特殊儿童的。

最后想讲的就是隐性的种族歧视。我的指导老师认为我很优秀,应该留一份简历,以后也许可以留在实验托儿所工作,但是我婉拒了。原因很简单,我看到了教师之间的那种不协调,很让人难过。我的指导老师是个罗马尼亚人,虽然是白人,但是口音很重。隔壁的加拿大本土白人根本不和她说话,甚至被我瞧见好几次在早上喝咖啡的时候一看到我们老师就走出去。吃中饭的时候,我们老师总是和煮饭的黑人移民在一起。很难过啊。我自己是个敏感的人,肯定受不了这个的。人贵有自知之明啊,虽然工资福利不错,但是我却没有办法承受啊。在外国,作为显性的少数族裔(visible minority),很多时候不得不面对事业上的瓶颈(glass ceiling),即便是第二代移民甚至第三代。所以,出去要看得淡一些,想想中国也有地方歧视呢,也有种族歧视呢(歧视自己人有时候),多去看蓝天白云,多看看友善的那些人。只是,有时候还是有点受伤,因为种族歧视是会遗传下去的。我们班一个6岁的俄罗斯裔的小女孩有一天问我,“You look like a China person.” 我告诉她我是个CHINESE, 以后她再看我极容易翻白眼。呵呵。可惜现在国人看我也是个 China person,即便我英语讲得很好,也教得很好,终归比不上一张白人的脸啊。钱钟书和杨绛当时选择回国,从来不奢望什么,就求一份工作,让他们可以读书做学问,一家人在一起就好了。回国的海归有这种心态,怎么可能做海带呢。可是我自己是个俗人,还是想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加拿大幼师(6)特殊实习

由于上一次实习得了A+,而且语言过硬,老师让我挑选第四次实习的时候,推荐我去Toronto Family Service(多伦多家庭服务),属于市中心的社区服务。实习期间,因为工作需要,叫了第一次的士。国外大家一般都有车,打的是很奢侈的。以后的日子里,再没有打过的士。

实习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帮助整理资料,给市议员和国会议员准备报告;和指导老师参加市里的各项会议,参加Growing Up Healthy Downtown例会(是个帮助市区贫困孩子的一个组织,比如一些参与的社区儿童中心会提供衣服食物捐助;免费托儿看护;免费早餐和放学后点心等等。也会组织这些家长代表去市议会甚至省议会发言。

在这里,我因为第一次看到加拿大这个发达国家的贫困而感到震惊。看到一个黑人单身母亲带一个小孩到这里和导师谈话,后来询问才知道准备让她去当发言人。导师告诉我她接待过一个母亲每天吃两顿饭,用以省下给孩子吃饱。虽然加拿大有食物银行(food bank), 但是去迟了有时候也没有吃的,而且有时候食物储存不足,就会有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说到贫困问题,就要说到加拿大的社保。不能不说有一些人其实利用社保的漏洞,偷懒在家的。以前有个牙买加的同事说她几个表姐妹都是靠生孩子领救助过着比她还滋润的生活。但是,其实有时候查的很严。另一个移民曾经告诉我有国家社保的人员半夜躲在他们家门口偷看,看看是否有成年男人出入,结果把她的大儿子逮住了。后来,在公立学校的时候我碰到一对移民,在加拿大很久了,英语很差,住在廉租屋里,吃救助,孩子常常穿着尺寸不符的破衣服,但是貌似心情还是不错,也没有打算找工作。再说到无家可归的人(homeless), 有些会在街上讨乞(基本上是白人,我只见过一个棕色的 – 这一点我现在都想不明白,虽然看资料说这些人很多精神有点问题,但是为什么白人几率这么高呢,想想白人没有种族歧视的危险,当地人语言又好,怎么就都沦落街头了呢),有些人还会带着狗,常常保留喝咖啡的习惯,也不会太脏。加拿大会有临时住处(Shelter)来帮助这些人,特别是气温过高或者过低的时候。但是,听我们同事(以前是伊朗难民住过那种地方)和一位在那里住过的单身年轻妈妈说过,治安不好,偷窃和强奸经常发生,所以单身女性有时候避免在那里过夜,宁可留宿街头。而且,由于那里还是有所监管,有些白人在冬天很冷的时候都坚持在街头呆着。所以,冬天会有人组织给他们发毛毯和热可可或者咖啡。所以,有时候我们在埋怨自己不如意的生活,真的想着这个世界上诸多不幸的人,也许心里会平静一些。上社会学的时候,老师放过一段录像,说的是一些加拿大贫困的人,其中有一个特别面善的老奶奶说她有几次太饿了吃猫食的事情,现在在FOOD BANK做义工。每年圣诞的时候,都有各种组织给贫穷的家庭发圣诞礼物。我工作的中心也是一样,需要登记,主要是小孩的玩具和食物。也有礼卡的分发。后者一般是根据我们工作人员对家庭的了解分的。我记得有一个妈妈,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丈夫工资很低,小孩子常常穿的很不好,但是人很乐观。那一年,我帮助她申请了两种礼卡,她拿到的时候很感动的样子,其实不过是我工作分内的事情。有时候,看看我身边的移民朋友,对那些混的很不好的人,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还要坚持在“艰难大”(Canada)。当然,去留之间,没有对错,不过每个人心里的那把称不一样。取舍取舍,有取有舍,什么是你愿意舍弃的,什么是你努力争取的,每一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只要心里喜乐就好。

在这次实习中我又再一次接触到同性恋。首先,我们学校的实习指导老师是一个女同性恋,和她妻子有两个女儿,照片里都十分可爱。像我前面说的,在多伦多,很多同性恋者都有好的教育和工作,所以他们也可以很好的争取自己的权利。每一年夏天多伦多都有同性恋游行(Pride Parade),也算是一个盛事。我去过一次,但是已经接近尾声了,没有看到他们的花车。可是,实习的地点在同性恋社区(Queer Community),所以实习单位也提供同性恋心理咨询,下属的亲子活动中心也有专门给同性恋家庭组织的特别活动。我跟着导师也参加了一次会议,主要讨论男女同性恋如何互助生子的问题以及变性手术可否申请政府补助的问题。加拿大相对而言对同性恋的容忍度是很好的,所以外国一些遭迫害的同性恋者也会以迫害为理由申请难民,但是成功率很低。可是,有时候还是会出现同性恋者收到恶意伤害的事件,而在同性恋社区发生同性恋被打就引起报纸的关注,希望公众可以对特殊团体更尊重。不管是性倾向,还是种族,还是文化,人与人的差异不同程度上都是存在的,我以为这让世界变得更丰富,但是很多人还是无法容忍彼此的差别,甚至要刻意找出区别来。人啊。圣经上讲上帝对人类的罪恶感到愤怒,然后发大水,接着有了诺亚方舟的故事。人类有时候太过聪明了,破坏了地球,残害了生物,甚至仇恨自己的同类。。

加拿大性教育超前 篇6

位于多伦多市中心的“公园公立学校”共有1350名学生,周一(5月4日)开学时,到校学生只有130人,多达1220名学生参与了罢课抗议。全省其他中小学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学童在家长带领下的罢课现象。

【大纲内容】

三年级要知晓同性恋 七年级讨论怀孕避孕

全省大批中小学生同时辍学,导火索是安省政府日前出台的新版中小学性教育大纲。

安省于今年2月份出台的这份性教育大纲在一些家長看来,不仅内容超前且激进,引起保守的宗教界人士、亚裔和其他少数族裔家长的极度不安,在全省引发持续的抗议浪潮。

安大略省性教育大纲中的哪些内容引发了家长们如此焦虑不安呢?如果按今年9月就要开课的新版性教育大纲的要求:三年级学生就要知晓什么是同性恋及同性恋婚姻,知道由两个男人或是两个女人组成家长的家庭;四年级则开始讲授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五年级时就要知道月经和精子的产生;六年级(12岁)学生要知道阴道润滑与自慰是正常而无害的,并且是愉快的,是了解身体的一种方式;七年级(13岁)将在课堂上讨论怀孕与避孕问题,讨论肛交与口交;八年级时,要知道人类共有六种性别,即男人、女人、变性人、跨性人、雌雄同体人和有两种性意向人。

【持续抗议】

担心孩子被误导 家长忧心如焚

众多家长对在课堂上向尚未成年的学童讲授并集体讨论性事感到忧心如焚。4月14日,曾有近万名家长参加了在安省政府前举行的集会游行,表达强烈抗议。

5月3日,在多伦多有数万人参加的印度锡克族嘉年华聚会游行上,也增添了抗议性教育大纲的旋律,而同日在密西沙加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也注入了抗议性教育大纲的元素。一天之内组织者就收集到了近万个请愿签名,抗议签名总数已达10多万。

有着波兰背景的安娜女士表示:孩子需要性教育,但不能像性教育大纲这样过于超前、太过露骨。教授内容应和孩子年龄相称,这份新大纲很让人担心孩子会被误导、诱导到过早的性尝试,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发育。

【最新民调】

支持性教育大纲者达42%

不过,主流社会中有自由主义倾向的群体则对安省新的性教育课程多表示理解与支持。他们的理由是,社会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性恋及同性婚姻已司空见惯并得到了法律的承认;更主要的是互联网时代已不比从前,如果学校不通过教学引导,孩子们也会从网络上获取不健康的性信息。

作为多元社会的加拿大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显然一时难以弥合。最新的民调显示,有42%的人支持新版性教育大纲,但也有高达40%的人表示反对。

加拿大小学教育 篇7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这一概念原本出现在企业中,指员工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在机场、酒店、咖啡厅等地登录公司邮箱、在线办公系统,让办公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在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的中小学,BYOD就是学生携带自己的电子设备到学校,包括i Pad、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通过校园内无处不在的WIFI,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

●开展BYOD的缘由

1.21世纪教学的要求

在加拿大,21世纪教学是当地教师反复提及的核心词汇。他们认为社会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变化着,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不可预知的将来取得成功,教育必须跟上这些变化。

2 1世纪教学 的4 C标准是 :Collaboration(协作)、Creativity(创作力)、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Communication(沟通)。科技是实现21世纪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可以:1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2支持教师改革和自身能力的提升。3通过个人设备和网络资源的使用,让机会更均等。4使用社会媒体进行查询和沟通的同时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数字素养。5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2.解决教育局资金的不足

根据多伦多天主教地区教育局的统计,当地学校的人机比为4∶1,教育局没有足够的资金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电子设备。在这种情况下,BYOD无疑是一种好方法。现在这一地区自带的电子设备已超过教育局配置给学校的设备,自带设备中40%为苹果设备,大部分为智能手机。

3.自带电子设备具有独特的优势

学生们通常非常熟悉自己的电子设备,并能够对其进行个性化设置,从而可以满足自己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放学后,学生可以利用它与同学共同学习。学生所拥有的设备往往比学校所提供的更先进,虽然学校提供的设备价格高,但不是很耐用。

●开展BYOD的保障手段

1.学校实现WIFI覆盖

多伦多天主教地区中学(9~12年级)实现了无线全覆盖,每所中学配置有40~60个无线接入点。小学(1~8年级)实现了部分覆盖,并争取在两年后也实现无线全覆盖。一般来说,学校安装的无线接入点功率比家庭低,比企业更低,接入点不是安装在教室而是在走廊。当地教育部门通过多次理论认证和实地检测,表明这样的辐射强度对学生和员工是无害的。

2.给家长购买电子设备提供指导

教育局和学校、教师对家长购买怎样的电子设备提供指导。首先,每一种设备有它使用上的优势和短缺,没有一种设备适用所有的情况。为了帮助家长选择,教育部门给出了如下页表1的指导。

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年级、学习科目、偏好、设备使用的舒适度、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怎样的电子设备。买不买设备,买哪一种设备最终的决定权在于家长本人。

3.提供软件管理平台

多伦多天主教地区教育局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户账户,学生在学校使用自带的电子设备时,须用该账号登录教育局提供的管理平台。这一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大量教学资源、各类软件及一定的存储空间,同时也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屏蔽了网络中不健康、不安全的因素。

4.出台必要的指导性文件

教育局同时出台文件明确自带设备使用中教育督导、校长、教师、学生的职责和行为规范,在文件的最后一节明确相应的惩罚措施。

●BYOD设备在各年级的使用情况介绍

1.低年级(幼儿园到3年级)

侧重于词汇扩展、访问网站、在线教学、相片和影片的创作、基于课标的游戏/应用程序。

2.中年级(4到5年级)

侧重于访问网站/研究调查、相片和影片的创作、文件和演示文档的创作与编辑、基于课标的游戏/应用程序、维基(博客、播客)、记笔记、词汇扩展、计算/图表练习、在线教学、项目提升、计划表/行事历、地图、民意调查、视频会议。

3.高年级(6到8年级)

与4到5年级不同的是:在线教学变为在线教学/模拟、投票代替了民意调查。

4.高中(9到12年级)

与6到8年级不同的是:词汇扩展取消了,而增加了Office操作。

当然,并不是每天、每一堂课都会用到科技产品,而是根据教学需要适度使用。

●加拿大BYOD的启示

1.学科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趋势

加拿大1到9年级并没有专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10到12年级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如表2。

表2中的5门计算机课程均为选修,任何学生在十年级均可选“计算机课程入门”,打算上大学的学生可在11、12年级选修“计算机科学入门”、“计算机科学”,打算上技术学校的学生可在11、12年级选“计算机编程入门”、“计算机编程”。当然作为选修课,如果学生对以上5门课程均不感兴趣,则完全可以不修。

在中国信息技术课程是必修,从小学到高中均有开设,与之相比,加拿大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要少很多而且是选修,但参观的教师很快就发现加拿大课堂中学生很多时候均在使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学习。这就凸显了其工具地位,使用时更有针对性,更灵活,更能体现学以致用的理念。加拿大的教学实践说明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课程整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当然,只有教师们都具有足够的信息素养,能自然地将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而且学生能随时随地取得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进行学习,这才能实现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课程整合,才能减少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课时安排。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远达不到这一要求,因此将信息技术课程列为小学到高中的必修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2.科技改变教育,让我们行动起来

在笔者所在的无锡地区,中小学一般不允许学生带i Pad、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到学校,所带的手机在上课时需处于关闭或静音状态。部分教师和家长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严格控制着学生的上网行为。加拿大同样也经历过这一时期,但现在他们的想法和做法都发生了变化。当然,加拿大在BYOD项目的具体推行过程中也出现过各种问题,但当地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只要方向和目标正确,走些弯路是无可厚非的,重在反思后改进。

加拿大的职业教育 篇8

CBE译为“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或“能力本位教育”, 它是一种强调能力培养、能力训练的教育系统。这些能力是指从业者适应给定的职业、职责或任务而言的综合能力, 换言之就是适应就业的能力, 因此, CBE有时又称OBE (Outcome Based Education以择业为基础的教育) 或PBE (Performance-based Education以表现为基础的教育) 等。

一、加拿大职业教育的亮点

1. 极具特色的CO-op课程

加拿大提供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综合学院, 主要在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颁发各类职业证书和大专文凭, 注重所学课程的操作性、实用性。职业证书类专业诸如:汽车修理、电工、护理、美容美发、数码摄影等。除这些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外, 学校还提供商科、计算机、工程等专业课程, 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相应职业证书或大专文凭。由于课程针对性强, 因此在加拿大大专生普遍比本科生好找工作。

加拿大的部分大专和大学有一种特别的Co-op课程。Co-op课程是Co-operative Education的简称, 也称为“带薪实习课程”, 即就读该专业的本国学生及国际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由学校安排到加拿大相应公司工作, 学生不仅能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及一部分学分, 而且有一定工资收入。

Co-op课程作为加拿大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 主要由加拿大的公立大专及大学提供, 一般从第二学期开始, 由成绩优异的学生提出申请, 并通过学校及公司的面试;同时学校负责Coop课程的老师会对学生寻找实习单位及面试提供指导。一般带薪实习的薪水为10~16加元/小时之间, 每周一般工作40小时, 基本可支付学生在加拿大2个月的生活费用。

以百年大学 (Centennial College) 为例:Centennial College是多伦多市四所高等职业培训教育机构之一, 自动化技术、航空技术、电子工程、商科等都是最具声誉的专业。其电子工程专业三年制提供三次每次3到4个月的Co-op课程, 分别在第三学期的冬季 (1月到4月) , 第四学期的秋季 (9月到12月) 和第五学期的夏季 (5月到9月) 。百年大学内部也提供很多Co-op岗位, 其很多实训室、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维护都活跃着Co-op学生的身影, 其专业负责的职业精神、友好热情的工作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70%左右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学生都能成功申请到Co-op的机会, 其薪水能达到17加元/小时左右。

2. 实践能力极强的专业师资

加拿大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与其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密不可分。

高质量、多渠道培养职业教育师资, 是加拿大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加拿大一方面通过高等院校大量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 另一方面从社会大量选聘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师范教育而成为兼职职业教育师资, 为加拿大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如承担专业技术培训课程的几位教授都具有多年的现场工作经历,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讲授电子设计及仿真模块的GAL老师来自以色列, 有着10多年的在国防航空工业从事工程设计与应用的经历, 动手能力、实践经验都很强, 利用汽车音箱等旧的零部件, 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了简易音响制作项目用于学生实训及课堂辅助教学。讲授自动控制及机器人技术的Richard Day老师有着10年在海军工程部门从事工程的经历。我们参观的PIC微控制器应用实训室的大部分实训设备都是学院老师设计并亲手制作的, 这些都体现出加拿大高职学院专业师资具有良好的双师型素质。

3. 互动热烈的课堂

学生大胆、灵活、充分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是加拿大职业学院课堂上常见的一个明显的特色, 课堂互动性极为热烈, 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反思国内职业院校的课堂, 单向知识或技能传授的状态难以打破, 好的班级课堂比较安静, 学生以听为主, 认真做着笔记, 回答问题时基本上就事论事, 发挥创新的部分极少。学生主动回答问题, 或打断老师讲课, 提出质疑则是罕见的很。有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基本上是老师台上讲, 学生在下面小声讲, 老师提问时下面则是鸦雀无声, 没人回答问题, 问到皆说不会。

加拿大的职业院校课堂上老师的教学不是重在传道授业, 其着力点在于启发与引导, 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于激励学生保持独特性,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加拿大的学生多半思维活跃, 具有独立性、创造性和操作能力, 善于不断吸取新知识, 在课堂上常常主动热烈地参与到与教师的探讨中去。

二、它山之石, 如何攻玉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从规模扩张转到以内涵建设为核心, 各地职业院校都以迎接国家或省级评估为契机,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引, 积极进行专业建设、认真推动课程改革, 主动与企业联系, 开展各种形式校企合作。当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各级示范性院校建设的成果卓著。当然, 要赶上并超越先进国家职业教育水平, 我们还有一段坚实的路要走。

顶岗实习实际上也是一种形式的Co-op课程, 当前顶岗实习面临岗位技术含量不足, 待遇不高, 岗位种类较为单一等缺陷, 总体来讲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共同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动力还是不足, 还需要政府与各级各类部门通力合作, 还需要一些相应的配套政策。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 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这是保证职业院校专业师资实践经验丰富且动手技能强的有力保证, 但如何能够吸引并留住这些人才加盟职业教育是当前我们亟需思考并应该立即解决的问题。各职业院校相当一部分兼职老师是在校研究生或其他学校退休教师, 这是不符合文件精神的, 但也属于无奈之举。

创造一个互动性极强的课堂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共同的追求, 但是在现实中却不好实现。这与我们传统教育理念有关, 在课堂上我们过于看重教师的权威, 忽视学生的感受, 过于看重知识传授, 忽视能力的培养。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更新职业教育理念, 精心设计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黄日强, 邓志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 .

[2]王诗颂.自动检测项目课程建设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 2007, (1) .

加拿大小学教育 篇9

关键词:社区学院,终身教育,高职教育

一、加拿大职业教育体系及其发展

加拿大采用12年制义务教育,其公民享有免费接受从小学到高中(5至18岁)教育的权利。加拿大的学生,高中毕业后有三个去向,一部分人去就读普通综合大学(Univeristy),其特点为比较偏重理论学习;一部分人去社区学院(College)读书,教学内容偏重于应用;剩余的一部分人,则到职业性的私立学校有针对性地学习某一种技能,为就业做准备。

加拿大的社区学院相当于我国的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当今加拿大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和迅速扩大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学院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加拿大为适应当时经济高速发展而急需各类专门人才的新形势,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学后教育的迫切需求,在全国各地陆续建立起了一批低于大学、高于高中水平的社区学院。由于学费低、录取标准低、就近走读等优势,加拿大社区学院教育目前已发展成一个相当庞大而又相对独立的中学后教育体系,是正规大学的重要补充和替代。

二、加拿大职业教育的几个显著特点

加拿大的职业教育能够如此的蓬勃发展,与其完善的教育体制、灵活的学习制度、完善的监督体制等优势是分不开的,现将加拿大职业教育的几个显著特点归纳如下:

1. 办学层次齐全,专业类型丰富。

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方针非常明确,就是以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原则。加拿大许多社区学院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颁发不同层次的证书、学位,做到灵活多样,最大限度的吻合学生所需要的就业条件。以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为例,该学院提供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接轨)、技术学士学位、高职文凭、技术证书等多层次教学,适应学生不同的要求。在专业设置方面,加拿大的社区学院始终紧盯市场需求,做到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学院就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什么人才,因此学生入学前可知道“就业机会”,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目的性。同时,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行业资格证书等都被社会广泛认可,使学生毕业时就具备了以后上岗所需的资格技能证书,增加了就业砝码。

2. 学习制度灵活性较大,大力发展终身职业教育是加拿大社区学院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让有意学习某项技能的人都能选择不同课程以及入学条件,社区学院开辟了灵活的学习制度和入学时间,采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全日制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加拿大社区学院提供全日制、半日制、夜校、远程教育等多种学习方式,学生在修满规定学分以后即可取得毕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社区学院的入学条件也十分多样,无论是应届毕业生,或是已在社会中工作数年想继续充实自己的社会人员,甚至是已在大学拿到学位想考取某项职业技术证书的学生,都能够进入社区学院就读适合自己的课程。正是这种灵活多样的学习制度,使全民能够找到终身教育的途径,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非常有利。

3. 教学实施标准严格。

学习制度灵活多样是加拿大职业教育的一大优势,但也造成了人学生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差异性较大的问题。如何在灵活的学习制度下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加拿大的社区学院帮助那些有工作背景的学生或在职人员实现过去与现在的衔接,根据不同的工作经验可进行插班学习。例如在BCIT,拥有注册护士可以直接修读护理专业学士学位的第五级课程。为了保证毕业生质量,各社区学院对不同专业的入学资格,毕业所需学分(包括必修、选修和实践课程),课程效果评价都有严格标准,保证其毕业生理论及技能方面都能达到最低标准。

4. 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就业指导工作。

与中国的大多数职业院校一样,毕业生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就业,各地社区学院都很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免费的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大多数社区学院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该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积极与各用人单位建立各种联系,与各企事业部门搞好协作关系,获取就业信息,帮助学生寻求合适的工作岗位。一些社区学院还与某些政府部门或企业签订专门的人才供求协议,由后者向前者提供一定的办学经费,社区学院则为后者培养提供所需的专门人才,这种培养模式类似于我国职业技术院校实施的“定单培养”方式。毕业生就业率高,因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求学,从而促进学院才能继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个良好性循环。

5. 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

加拿大的社区学院普遍实行董事会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主要由校外人员组成,包括教育界人士、社会名流、学院教师和学生代表等。董事会定期研究学校工作并向学校提意见或任免院长。这种机制一方面能有效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能对学校的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督促他们不断地修正错误,发展学校。

6. 良好的教育延续性。

加拿大综合性大学以及许多国外院校接受社区学院毕业生继续升学,承认其学分。加拿大职业教育之所以具有这个特点,是和其学历教育按严格的能力标准实施分不开的。过硬可靠的毕业生质量,使其能获得本国大学、国外许多大学的承认,经过一年到两年的学习可获大学毕业证书及学位。大学与职业教育的互补性很强,通过社区学院的学习可拿到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就业。而本科和硕士的学历与学位代表着学生的学识水平,两者的结合无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有利。

三、加拿大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启示

加拿大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加拿大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拿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赢得了社会和广大学员的认可与好评。借鉴加拿大社区学院的办学经验,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大有益处。

1. 大力发展终身教育。

我们所处的21世纪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个特点反映在教育领域,就体现为人接受教育的终生性、非学历性、丰富性和个性化。我国的高职院校也应将发展终身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作为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借鉴学习加拿大社区学院的办学体制,实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一方面使学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修学年限和教育方式,另一方面也能扩大学员的对象,把教育对象从应届毕业生扩大到成人,把继续教育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提高全民素质。

2. 加强教育的延续性。

由于我国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特点,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发挥不佳甚至失常无法考取本科院校,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萌发了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希望能够进一步接受本科学历教育的想法。目前我国广大专科学历学生基本上是通过自学考试或专升本考试来接受本科学历教育,考取难度大,学校选择不多是普遍问题,在这点上,加拿大社区学院所具备的良好的教育延续性很值得广大高职院校借鉴。我国高职院校应发展与本科教育相挂钩,为学生搭建良好通畅的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桥梁。当然,增加教育的延续性与学校过硬的教学质量和合格的毕业生素质是分不开的,因此广大高职院校需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发展教育延续性的原始动力。

3. 增加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发展特色专业。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本地区或相近省市,在设置学院专业时应有地方特点,根据本地区的人才需要来设置专业,这样能有效的增加毕业生就业率。

在借鉴加拿大社区学院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高职院校应确立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高职院校建设,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体系。

参考文献

[1]郭国侠.加拿大职业教育一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2),53-54.

[2]www.bcit.ca(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官方网站)

[3]王文槿终生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体系[J]中国职业教育,2003(11),30.

加拿大社区学院教育职能研究 篇10

加拿大是一个教育极为发达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教育体系最完善的国家之一, 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社区学院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 形成了以学历教育职能、职业教育职能、继续教育职能和社区教育职能为主的四大教育职能, 并逐渐成为一种综合开展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短训性质教育的中学后教育机构, 极大地促进了加拿大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加拿大社区学院主要教育职能

(一) 学历教育职能

1.为升学做准备

从整体上看,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机构有两种, 即大学和社区学院,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注重基础理论, 后者侧重职业技能;且学生在学业结束时, 大学可以授予学位, 而社区学院则大多只颁发毕业证书或文凭。在学历教育职能方面, 为学生提供“转学教育”可谓加拿大社区学院的一大特色, 加拿大主要有三个省的社区学院开设大学转学课程: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阿尔伯塔省和魁北克省[1] 。“转学教育”向学生提供一种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的大学前期教育, 开设为期两年的大学转学课程 (相当于大学一二年级水平的普通课程即文化基础课) , 学生学习两年后可根据协议转入四年制本科大学继续学习, 攻读学士学位;同时无需入学考试, 且相关课程的学分可得到大学承认, 称“学分传递”或“转学分”[2] 。这样既为学生升学深造提供了便利, 也为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减轻了负担, 有助于提高大学教育的效率和效益。

2.职能的更新与优化

为提高社区学院的社会地位, 调整并优化社区学院的学历教育职能, 加拿大社区学院不断加强与大学的联系。1996年, 安大略省教育部在削减教育经费的同时, 拨出100万加元设立了大学与社区学院伙伴关系项目, 鼓励双方开展合作[3]。当然, 院校合作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安大略省的圭尔夫大学和塞内卡学院之间已经签订了合作条约, 圭尔夫大学将在其科学学士学位项目中为塞内卡学院的毕业生留出十个名额, 在塞内卡学院学习生物、药物和化学技术课程的毕业生, 只要其平均成绩保持在B+以上, 就可直接获得圭尔夫大学的学位[4]。另外, 社区学院成为大学学院, 并具有授予学位的资格, 这是近年来加拿大社区学院学历教育职能更新与优化的最新发展趋势之一。如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阿尔伯塔省宣布本省的社区学院具备授予基础与应用专业学位的资格[2]。大学学院是加拿大高等教育的一个创新, 它将社区学院与大学的特点结合起来, 是一所可授予学位的高等学校, 但仍保留了社区学院的职业技术课程和职业教育特色。大学学院充分发挥了社区学院和大学的优势, 发展成为一种职业技术性的应用专业学位教育, 适应了经济发展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 从而灵活地解决了蓬勃发展的经济与原有教育体制之间的矛盾。

当然, 这些新进展在现实中也会遇到不少困难, 如轻视社区学院的传统观念仍旧存在, 大学和社区学院之间也还存在着观念上的隔阂, “双方对彼此间关系过于亲昵持谨慎态度……双方主要在相互间的边缘上开展合作”[6];在较短的学习年限里保证培养质量与规格, 则需要增大教育投入, 提高两年制社区学院的教育水准等。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要, 社区学院与大学的衔接将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社区学院的学历教育职能也必将不断更新和优化。

(二) 职业教育职能

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及教育设施的扩大, 加拿大国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与此同时, 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 出现了职业教育的“高移”现象, 即中学后的职业教育成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部分, 而职业教育职能则成为社区学院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职能, 满足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加拿大社区学院以社会经济发展为纽带, 通过开设市场急需的职业课程、开展职业技能训练以及非专业课程的教学等, 使受教育者既掌握适应现代职业的专门知识与技能, 获得从业资格, 又具有应有的文化水平与基本素养。

1.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近年来, 以市场为导向, 加强与工商界和社区的联系, 为社区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加拿大社区学院的基本指导思想。学院在开设新专业和新课程之前, 要进行市场调查和职业分析, 并与政府部门、企业签订合同, 根据对方的需要设置课程进行培训, 使得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这种“订单式”的培养, 使学生毕业时能立即投身社区建设, 为社区的发展服务, 受到了政府部门和工商企业的肯定, 他们都把参与社区学院教育活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纷纷献计献策, 捐资助学, 全力支持社区学院的发展。通过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对各方投资坚持“取诸社区, 用诸社区”的原则, 实现了社区学院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而使其职业教育职能的发挥落到了实处。

2.DACUM课程开发系统 (Develop A Curriculum)

DACUM课程开发系统包括开发DACUM表和编制课程大纲两个基本环节。DACUM表反映胜任某种职业要掌握的全部技能, 包括纵向排列的综合技能和横向排列的专项技能。在DACUM表中, 用可观察的行为动词, 如“解释”、“使用”、“分析”、“设计”、“评价”等来描述综合技能和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对专项技能起到概括和分组的作用, 使所有专项技能按逻辑关系直观分组[8]。DACUM表既体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 又规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 并可在招生、评估学生以往的工作经历和从其他学校转来的学分、制订教学计划、对教师和学生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予以衡量并提供建议和指导, 以及毕业生就业等几乎一切环节上发挥重要作用, 使社区学院师生的教学进程方向明晰、有章可循。

课程大纲的编制是指由社区学院组织相关的教学人员对DACUM委员会编制的表和按顺序排列的各项能力进行教学分析, 将所列的知识、技能归类排序, 以此确定课程大纲和培训途径。值得注意的是, 在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课程大纲中, 除必备的专业基础课、职业预备课外, 还要加入一些非专业课程, 如文学、外语、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 占总课程的25%-30%。这种做法有利于学习者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 从而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3.CBE教学模式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CBE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职业综合能力为基础, 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学体系, 也是近年来国际上相当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 其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关注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体现了西方的人文思想和文化价值观[9]。CBE教学体系与传统的以学科专业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相比, 更注重系统科学的方法, 即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 注重其投入、产出的过程, 注重及时进行反馈调整, 做到灵活多样与严格科学的有机统一。在教学管理上, CBE不追求整齐划一, 而是尽可能适应各种学习者的需求与水平, 重视对个性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对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指导。在考核制度上, CBE以“能力掌握”而不是分数作为评价指标, 并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估,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培养其责任心与意志力等都是很有帮助的。总之, CBE教学体系是加拿大社区学院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而DACUM则是实现CBE的具体手段, 二者贯穿于社区学院职业教育职能发挥的始终。

(三) 继续教育职能

加拿大社区学院通过补偿教育为社区各年龄段的学习者提供补习机会, 满足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从而发挥了独特的继续教育职能。

在加拿大, 求职者需要有中学毕业文凭或接受过就业培训, 而对于一些未完成中学教育的成人来说, 就业前则需要接受职业培训且补习必要的文化课。由于加拿大已实施中小学义务教育制度, 那么超过了义务教育年龄的成年人, 就不能返回中学学习, 而是注册就读于社区学院, 选读必要的中学学分课程。

众所周知, 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尽快地学会运用一种官方语言是广大移民融入主流社会最起码的条件。为此, 社区学院为不同文化背景和讲各种语言的移民开设语言课程、数学基础知识课程和职业课程。联邦政府规定, 移民可免费接受培训, 培训经费由政府提供[1], 为移民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和保障。

除此之外, 社区学院还实行开放性的入学政策, 力求为社区全体成员服务, 如为社区居民、在职者与转岗者提供各种短期职业训练课程, 向高中辍学成人提供高中程度的补习教育, 为退休老年人提供各种学习机会等, 从而发挥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职能, 充分体现了终身教育体制下非终结性的教育特征。

(四) 社区教育职能

“区域性”是社区学院的一大重要特征, 因此加拿大社区学院还是社区教育的基地和社区文化活动的中心, 其社区教育职能在于立足社区、依托社区、服务社区, 使社区居民就近接受各种类型的教育。其中, “兴趣课程”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和热烈欢迎, 这种兴趣课程包括文学艺术类、休闲娱乐类、保健体育类和生活技能类等。此类课程不计学分 (non-credit) , 也不授予文凭或证书, 只是为了满足社区成员个人或团体在身心发展、知识进步及技术提高上的兴趣和需要, 以丰富阅历、充实生活。

另外, 加拿大社区学院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建设社区图书馆和社会工作者服务站等, 实现社区学院资源共享;与此同时, 学院还为当地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提供各种服务, 如举办科普活动、开展咨询论证, 并经常举行一些专题会议, 如学术报告会、社会问题研讨会等。凡是有兴趣的社区居民都可以参加, 以提升其素质, 开阔其视野, 从而体现了社区学院社区教育职能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二、加拿大社区学院教育职能的形成机制

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推动力量, 社区学院以其多样化的教育职能在培养各行各业急需人才、提升国民素质、促进加拿大国家建设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中学后教育体系, 它既在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民主化的进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又承担起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 成为世界上教育与职业最佳结合的典范。在补偿教育、移民教育及兴趣教育上, 加拿大社区学院也不乏创新与建树, 成为名副其实的“继续教育基地”和“社区教育中心”。所有这些, 使得社区学院日益成为加拿大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并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透视加拿大社区学院教育职能确立与优化的历程,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激励其不断发展的因素和力量。

1.加拿大的社会环境为其社区学院四大教育职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生态背景和强有力的支撑体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化及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要求广泛提升民众素质, 增加并提高各层次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多元文化主义”的政策方针, 使得大量移民不断涌入加拿大, 既加大了入学压力, 又产生了多层次的学习需求, 包括实用倾向的职业技术教育及非职业倾向的“博雅教育”、“闲暇教育”等。所有这些, 都客观要求社区学院教育职能的多样化。

2.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变革方向对社区学院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其主要的教育职能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大众高教制度要求高校的功能与目标多样性和分化性;大众制度必须为形形色色的社会与学生的需求服务”[11]。因此, 在不断提升研究型大学学术内涵的同时, 扩大非“大学”高等教育机构的规模, 提高其办学质量与水平, 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等教育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需要。加拿大社区学院的兴起正是本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 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 并在现阶段学制改革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进程中, 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 不断提升其学历教育的职能水平, 使之成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很有特色的一个层次和类型, 从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的发展中发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价值, 是社区学院的首要任务。“与OECD的其他成员国相比, 加拿大国民接受中学后教育 (post secondary education) 的比例是最高的。而在选择继续学业的高中毕业生中, 注册于社区学院的人数多于大学的人数”[12]。另外, 经济的高速发展及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 使得“职业性课程和与劳动力市场相关的学术性课程近年呈现加强的趋势”。把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视为己任的社区学院亦不断引入市场规则和竞争机制, 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动态, 加强与社会各方的联系:一方面, 社区学院加强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确保学员学业结束后胜任岗位需求,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社区学院以其高水平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获得工商企业的信赖及其资金援助, 实现二者的互利共赢, 从而确保了职业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

3.加拿大各级政府通过立法规范和财政资助的手段为社区学院的多职能发挥提供保障。根据1967年《成人职业训练法》, 联邦政府用购买课程的方式鼓励和支持社区学院开设社会急需的课程, 对加拿大社区学院的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都有重要影响;“在宪法确认的诸如劳动力培训、科研和学生财政资助等安全领域内……通过联邦——省成本分担协议和对中等后教育的转移支付方式发挥其作用”[13]。“依据《联邦与省财政安排法》, 联邦政府与省级政府达成了新的税金分享协议, 规定中学后教育运行费的50%由联邦税款返还各省”[14]。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植下, 加拿大社区学院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成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的中心, 其四大教育职能均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结语

上一篇:西班牙的交通与运输下一篇:运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