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立场

2024-06-26

文化立场(精选十篇)

文化立场 篇1

15世纪,对于整个世界的探索变成了充满英雄气概的举动;16世纪,全球性的航行成为可能。如今,语言、宗教、艺术甚至政治体制等,都有可能在这个全球化时代的情景中得以“移居”,仿佛世界已经大同。但是,即便如此,在艺术的领域里,那种全无杂质的评价仍然是一厢情愿的设定。举个例子,1992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举办的《约1492年:探索时代的艺术》大展是为了纪念哥伦布航行500周年。可是,今天的人们也不是单纯地评价那个时代的艺术本身的,不可避免地还会有各自的文化态度。正如有些学者尖锐指出的那样,当时探索世界的欧洲人总是要把自己看作优等的人种,天性乐天,并且在可能的时候散播基督教的祝福和礼数。问题是,他们在非欧洲的民族看来却是入侵者,劫掠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1492年本身,就有诸多的含混性(宗教、伦理、政治等的含混性)。那种撇开自身立场的观感,即使存在,也没有多少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说,理解整个世界的艺术,而且是采用一以贯之的视点,尽管极为有益和迷人,但是,与其说是一种现实,还不如说是一种暂时的设定。当今,既没有一部西方学者写就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美术史,也没有中国学者完成的世界美术史。因而,学者们才会有“世界美术史的写作是否可能”的疑问。甚至提出这类疑问的学者也意识到,他们自身也不太具备承担《世界美术史》的写作的素质。其中的道理或许并不复杂,尚没有一种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标准,而对于个体的写作者而言,对任何时代和民族的艺术的评价标准均不排斥,而且娴熟于胸,恐怕亦已超出了个人生命的自然界限。无疑,一部切合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期望标准的《世界美术史》至少到目前为止不过只是一种学术上构想的概念而已。不过,这反倒提醒了我们,如何更为现实地坚持一种具有独特含义的文化立场,把并非全局的艺术现象阐释和分析得更为实实在在,而不是好高骛远地构想什么“通吃”式的话语系统。

其实,评价从来不是客观的,本质上,艺术的评价就是一种文化的立场。关键在于,特定的文化立场是否具有特定历史时期中的合理性和美学的洞察力。因而,与其是泛泛讨论没有任何限定的评价体系,还不如思考现实中的评价实践。

客观而言,当今的美术批评并不太令人满意。追究起来,原因多多。不过,最为显要的是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等诸个层面上反映出来的问题。

首先,我们的理论准备显然不足,因而,屡屡会迷失在概念的迷局之中。例如,我们一点也不陌生于来自其他领域的“多元化”的概念,而美术理论也时或有艺术多元化的诸种宏论。可是,笼统的多元论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而且,当人们觉得艺术中的一切的存在就是合理和必要的时候,批评几乎就变成了一个无所作为的标签,甚至成为某些外在意愿的载体,无的放矢,而且言不由衷。当然,一方面,我们并不应该反对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历史上,多元的格局所对应的往往是令后人钦羡的缤纷面貌。但是,另一方面,评价的价值之中理应有一种在文化意义上可以确立的有效性。换一句话说,我们必须意识到并非所有的“元”都是天然合理的价值指向和值得称道的美学(甚至“丑学”)因素。例如,在某些打着炫目的先锋一元旗帜的作品中毫不掩饰的庸俗(包括低俗、恶俗、艳俗等),评价的敏锐和抵触就不是什么多余的过度反应。想一想,那些没有任何来自现实依据的杂凑、效仿,除了成为过眼烟云,还会是什么呢?真正的美术批评并不回避实际的棘手问题,而是在意识到“何处就是界线”的同时,将当代性十足的优秀艺术品与貌似创新的东西区分得一清二楚。评价应该是一种直面与深刻,而不是在人云亦云中的迷失和敷衍。

其次,我们对需要依凭的历史资源的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和尊重。如同其他事物一样,批评范式的转换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可是,作为一种文化行为,应变和连续却是唇齿相依的效应。或许中国画是个再好不过的例子。它在当下的发展经历了最富有意味的变化。上个世纪以来对西方的写实手段的借鉴、“入画性”范围的拓展、新技巧的添增等,都使中国画屡屡占据了当代美术批评的中心位置。但是,当批评难以明确而又准确地回答“何为中国画画家的人文养成”、“何谓笔墨”、“笔墨何为”之类的问题时,实际上我们或多或少已在悄然远离对传统应有的沦肌浃髓的把握。如果山水画变成了一种写生式的描绘,那么,原本蕴含在山水画中的绝无仅有的人文精神就被消解了。如果“发展传统”——中国画的传统是何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成为一种随口而出的言说,那么,只能说明我们对传统其实懂得颇为有限。毕竟当代的中国画不能仅仅满足于那种区别于外国人画的“中国画”的水准,而是追求一种放在传统的参照系中依然显得贴切而又具个性鲜明的面貌。尽管在中国画转化的过程戏剧性地发生的时候,本土的文化力量会或多或少像一种基因般顽强作用的力量,对所有异质的东西有一种“顺应”和“同化”相兼的应对作用,但是,如果有对传统的足够了解、体悟和敬畏,那么,无论是中国画的创作,还是中国画的批评,都会在当代的意义上积极地显现出灼人的风采。

再次,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很多场合,尤其是在西方的评价话语中,中国的艺术往往是在所谓“异他性”的范畴之中。爱德华·赛义德在其《东方主义》中的觉悟极有启发性:“东方主义的本质就是对西方优越和东方落后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区分。”因而,凸示我们曾经有过和依然坚持的文化立场(包括特定的历史感觉、基本概念、艺术标准等)显得尤为重要。这不单纯是用他人的概念和方式重新尝试阐释中国艺术的问题,因为削足适履的代价就可能是对一种艺术现象的整体性的漠视。这里,或可提到挪威的例子。除了蒙克,在西方美术史上大概很难再找到有同样知名度的挪威艺术家了。但是,事实是,至少在古典的风景画方面,挪威有相当杰出的艺术家。任何参观过挪威国立美术馆的人都会对其中的风景画有极为深刻的印象。可是,为什么让许多挪威人极为骄傲的风景画却少有外人了解和赏识呢?这一现状已经促使挪威的艺术史学者产生一种普遍的觉悟,即用自己的方式撰写一部挪威的美术史——这无异是说,先获得一种发言的场合,再从自己的文化立场出发,讨论那些或被忽略或被轻视了的挪威艺术家及其作品。属于西方的挪威尚且需要这般努力以取得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应有地位,那么,可想而知,期望一种对中国艺术(尤其是具有传统特征的艺术)的更为普遍的承认,委实将是一种更为艰辛却又具历史性意味的非凡践履。

最后,不能不提到,文化的立场虽然需要始终立足于自身的艺术历史与现状,但是,这不等于说,文化的立场只是守成而已,而无以再有任何的扩展。其实,评价的复杂性在对象上就已经颇多挑战了。再以中国画为例。如今,我们不仅仅是在面对尺幅一定的画面,而且还可能在“视觉奇观”的意义上重新认识其文化的独特能量。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令人惊艳地将中国卷轴画的形式呈现为一种巨大而又现代的效果,仿佛是国家文化的一个独特符号……就此而言,我们的批评应该从中获得一种鞭策力——评价不只是应对的,还应贡献前瞻的意识。当然,这是更为艰难的要求,可是,何尝又不是批评变得魅力十足的一种表征呢?

文化立场 篇2

国家: 澳大利亚

议题: 朝鲜半岛的核问题

朝核危机爆发以来,朝核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亚太地区一直是我国外交、贸易政策的重心,而朝鲜拥有核武器对整个东北亚的安全稳定局面造成威胁。朝核问题与我国自身国家利益密切相关,我国虽未直接参与六方会谈,却一直密切关注朝核问题并积极斡旋、参与其中。

我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坚决反对朝鲜半岛拥有核武器,主张通过和平方式尽快解决朝鲜问题。早在2003年我国代表团前往平壤斡旋时就表明过立场,又于2004年我国总理再次重申。

从1993年第一次朝核危机至今,国际上虽就朝核问题已经进行了无数次双边、多边谈判,但朝核问题不但没消失、反而愈发严重,美对朝的敌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主导作用。冷战后美国在加强对朝外交孤立的同时与日、韩两国达成同盟、并在东北亚保持驻军,这使得朝鲜感到其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也因此成为促使朝核问题愈演愈烈的因素之一。

此外,朝鲜政府期望利用朝核问题牟取外交、经济利益的企图也在朝核问题上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回顾历史,从1994年《朝美核框架协议》的签署,到2005年第四轮六方会谈中通过《共同声明》,朝鲜正不断地打出核牌以期获得、并获得了一定的安全保证、经济援助甚至外交利益等;朝鲜愈发认识到朝核问题有利可图,并愈发地想以朝核问题为筹码来获取更大的利益, 也更加坚定了实现核国家地位的想法。

需要说明的是,国际法虽赋予了每个国家和平使用核能的权利,但朝鲜在发展利用核能的问题上不但一再违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甚至还一再宣布拥有核武器,这与和平利用核能的要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基于对朝核问题的上述认识,我国提出如下几点看法及建议:1.主张通过非战争方式妥善解决朝核问题,要求朝鲜重新加入《核不扩散组织》、并就朝核问题重新接受对话形式,不让朝核问题无期限地拖延。

2.反对通过军事手段来给朝鲜施压,坚决反对有核大国对朝鲜进行核震慑等行为;并呼吁美国能在对朝政策问题上有实质性的调整,并做出不对朝使用核武器的承诺。

3.但国际上应对朝鲜公然违约行为有所惩治,以儆效尤,防止“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其他东北亚各国纷纷效仿发展核武器而出现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局面。

4.应在后续的对话过程中达成一项可核实性的具体约束协议,即明确朝鲜“无核化”、“和平利用核能”的具体标准和措施; 确保朝鲜在切实履行条约义务、“弃核武”的情况下,各国绝不以“防核扩散”为借口剥夺朝鲜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5.在朝鲜明确“弃核武”的前提下,呼吁世界各国在保证朝鲜国家安全和经济能源发展等方面给予朝鲜以人道主义援助。

6.呼吁有核大国率先垂范,加大自身核裁军的力度,共同为维护全球秩序和加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采取积极行动。

在朝核问题上, 澳大利亚将响应联合国号召,在继续积极促谈劝和、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作出努力的同时,作出承诺:一旦朝鲜被证实“弃核武”,澳将愿意提供重大发展援助及能源支持, 及助朝拆除核武器的核安全技术,绝不干预朝鲜和平利用核能。

构建基于儿童立场的学校课程文化 篇3

【关键词】课程基地;学校课程;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066-02

【作者简介】何珺,江苏省常熟市尚湖中心小学(江苏常熟,215554)校长,一级教师。

在青秀的虞山脚下,美丽的尚湖畔旁,有一所百年老校——江苏省常熟市尚湖中心小学。

课程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给学校提供了一个理想办学的新机遇,我们从文化梳理到确立,从基地硬件改造到课程重建,为孩子创设独具特色的学习环境和展现自我的开放平台,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观念,从而成就教师、发展儿童,成为课程改革的绿色引擎。课程基地建设因校而异,和而不同,愿吾之经验可以攻玉。

一、寻根问源,定格学校的文化品牌

学校文化梳理是课程基地建设的第一步,因为学校文化是课程基地的思想统领,它将决定着本校的课程基地长什么样,构建什么样的课程模型,培养什么样的人。

学校文化就是学校自己的语言,要找到属于自己学校的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自己学校的根。

我们学校地处全国著名生态湿地公园——尚湖之畔,尚湖是良渚文化遗址,良渚文化发达的手工业和农业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用拆字的方法来解释就是美好的水中小块陆地,这是历史。美丽的尚湖孕育了一方水土,有淳朴的民风、尚湖绿色品牌特产、湿地公园等优良的生态系统,这是当下。传承历史着眼当下,给了我们学校文化的切入点:就是万事万物要适应自然的法则,物竞天择,适应中有进化,进化中更能适应,我们的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要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学会知识只是一个目标,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会生存才是根本。

我们把“根”与学校教育的价值定位紧密结合,就定格了我们学校文化的品牌“尚湖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对人与环境互动方式的一种觉醒,在学校教育中“生态文化”也给了教育者许多的深思,教育也产生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互动方式的觉醒,这种觉醒也是一种哲学顿悟,所以我们将“生态文化”与学校教育的价值定位紧密结合有着天然的契合。

二、去表求本,洗練学校的文化核心

学校文化的实质就是确立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把学校文化转化为师生习惯成自然的行为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并以此推动学校管理。

我校的尚湖生态文化主要体现以下的内涵:

1.多样性:就像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多样性一样,学校的受教育者也有着每个个体独特的个性,个体间又有着社会化的关联,多样性是教育者最需要关注的理念之一,所以生态的多样性寓意着受教育者多样化的发展可能,教育的价值在于为多样性的发展提供时空,而不是要求受教育者整齐划一。

2.平衡性:多姿多彩的自然界有着内在的自然法则,自然的平衡在于竞争和共存,每一朵花草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尊重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重要。因为只有教育结果的差异才决定了社会的平衡。

3.适应性:万事万物要适应自然的法则,物竞天择,适应中有进化,进化中更能适应。我们的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要适应孩子的成长规律,学会知识只是一个目标,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会生存才是根本。

4.发展性:自然生态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自然界的发展因为环境、气候、人为等因素,在发展的进程中有正负的偏差,而教育的发展也随着诸多因素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要用发展性评价来衡量孩子的成长。

5.传承性:传承让自然界的万物循环更替,得以生命的延续;传承让一所学校接续历史与文明,积淀传统,让一所学校在师生身上打下“文化”的烙印。

三、以文化人,构建学校的课程体系

以文化人就是要把学校文化“化”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当中,让我们的尚湖生态文化在师生员工身上留下烙印,省课程基地项目建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创新载体,如果说“尚湖生态文化”是学校的灵魂,那么课程体系就是学校的骨架。课程基地是学校文化建设物化了的载体,是现有教学课堂的延伸升华和转型升级,重点就是把理念、资源、课程、方法、路径整合起来,形成实体化的新型的学习环境,让学校成为育人的百花园,让学校文化真正塑造孩子的灵魂。

1.确定课程目标:我们以“顺有天性的成长,磨有灵性的课堂,育有个性的儿童,成有人性的未来”为总目标,立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建设,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促进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构建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让每一位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2.构建课程模型:我们构建了以儿童发展为核心,分尚湖水、尚湖田、尚湖景、尚湖韵四个功能区的“一核四区”的课程模型。水有延续之意,我们通过“读良渚”“看尚湖”“思未来”,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组建了“尚湖水文学社”、“兰韵飘香”等多样化的学生社团,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田有泥土之息,我们通过“种植”“采摘”“养殖”等活动来培养孩子的操作实践和探究能力。景有时尚之美,我们通过“写尚湖”“画尚湖”“拍尚湖”等活动来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韵有高雅之味,我们通过“听乡音”“唱民曲”“演童剧”等活动来培养孩子的高雅情操和合作能力。每个区分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然后通过尚湖水文学社、尚湖戏曲、尚湖农耕等点上的活动带动面的聚合,形成合力,从而形成纵横交错,三维立体的课程模型。

学校文化有了课程载体就如有米之炊,这四个模块的建设是传统课程的延伸,最终都是为儿童发展这个核心服务的,因为课程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人的发展。

3.落实课程内容:

(1)创建独特鲜明的学习环境。“独特鲜明”就是要能够体现课程的要素、学科的魅力、现代的技术、年龄的特征。学校通过规划论证,将老校区改扩建为学生综合实践研学基地,并划分为尚湖水、尚湖田、尚湖景、尚湖韵这四个功能区,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建成了风格独特的工作室,功能完善的专用教室,彰显特色的收藏展馆,富有浓郁地域文化的特色教室,另外还开辟了尚湖农耕乐园实践基地,内外结合,以物化的教学环境来提升孩子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

(2)开发多样丰富的课程资源库。为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课程表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从孩子兴趣着眼,建成了一个室内赛车道,搭建了一个电子电路多样拼装平台,开设了我爱发明等创客教育课程,从教师特长着手,编印了2+2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校本教材(必修面向全体孩子,选修适合某方面有特长的孩子。),另外涵盖尚湖地方特产的尚湖王庄西瓜、尚湖大米等栽培技术课程,也是我们课程资源的亮点。

批评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立场 篇4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相信批评家们的艺术判断力并没出问题,我们只是怀疑批评家们的功利心在起作用。操守是批评家的品质,素养是批评家的资质。对此,我们少说为佳。我们更要关心的倒是批评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立场问题。

时下的艺术批评呈现一种价值取向的混乱无序状态。因为有了欧美的经济、科技、军事强势,于是便有了所谓的国际化思潮与全球一体化的类似声音。我不太明白,艺术文化为什么也要一体化或国际化?急切纳入所谓国际化的风潮,正是当下中国艺术批评的一个主导强音。这种声音曾经来自民间,并一直以一种边缘化状态做一种学术前卫的鼓噪。但不知何时,它渐次为官方所接受,正逐渐成为一种非边缘化的主张在导引着中国艺术。我非常不解,所谓国际化标准是由谁确立的?是美国上世纪中叶兴起的波普艺术,还是欧洲的立体主义、抽象主义以及装置、观念艺术?我们不断摹仿、移植、借鉴西方而成的所谓“当代艺术”的文化母语是什么?没有文化母语的当代艺术,其文化立场与价值取向何在?

我们可以学习任何民族文化的异质文化的优良元素,但我们的民族习惯与传统文化心理是不是在这个时代就不应得到尊重?而若不然,自掘自我文化坟墓者竟是自己人。唯欧美马首是瞻的批评虽然也让中国当代艺术风起云涌了一阵子,但是,我们也理应正视它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广泛的中国受众。人们到北京798和宋庄像赶集市一样参观的当代艺术,其价值取向与文化立场是耐人寻味的。“当代艺术”的思想价值正在于它对现实的批判锋芒,在现实关注中,它因具有先锋的超越性、独立性而“与时相违”——滑稽的是,它在民众还不明就里的态势下已经被官方接纳和认可了。我们的体制接纳了批评我们的政治的艺术,而那种批评的文化取向却是值得思问的!

所谓当代艺术一方面承载了过重的思想包袱,几近于哲学拷问和宗教救赎,一方面又游戏人生色情暴力,几近于涂鸦与消弭一切生命生活价值。这种东西反映了一种西方社会和所谓现代生活不可避免的畸形世界观。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大加肯定和推崇这种所谓“普世价值”。这种普世价值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没有什么理想的人文意义。在欧美世界,它也是渐渐受到冷落的。与卢浮宫、奥赛博物馆人们排起长龙来参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艺术展场的观众稀落,这本身已足证明。

我们也该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进行一番梳理和反思批评了。

作为有悠久历史和伟大传统的国度,我们欠缺必要的文化自信力。我们在改革开放乃至文化的输出与引进中,首先应该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说话”,不应舍本逐末,数典忘祖。我们的当代艺术创作群体主要是60至80年代间出生的青少年,大家很清楚,这几代人所接受的是什么教育。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几乎处于茫然无知的状态,这不怪他们,怪我们的教育与舆论导向。他们又生活生长在“文革”期间或商品市场大潮的极功利化年代,他们的玩世心态与逆反传统情绪正是他们“自我”的症结所在。有良知的批评,正应该引导他们更多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增加一种社会责任和道义感——而不是“病态”地表现现代人类的“病态”。如果不然,中国艺术领域的文化传统将更加混乱支离乃至断绝。这是什么可喜可贺的事情?

我批评当代艺术,并不等于我认为当代艺术家不优秀。恰恰相反,我认为其中不乏优秀的艺术家。批评家的情形很难概括。够品质的批评家是一个社会的良知,是一个领域的文化良心,该做什么很清楚不过了。但目前的艺术批评令人遗憾。起码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立场都令人置疑。

人类社会走向所谓的“国际化”或“一体化”还有距离。而在既往的国际化中,我们看到的是种族歧视与强势文化侵吞弱小文化。那不是现代文明的理想吧?而中国文化之价值重估与自觉,乃是中华民族崛起与复兴的前提。我们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价值!不必一切另起炉灶,妄自菲薄。

立场文件写作格式 篇5

代表:(学校:)

国家:

部门:(UNESCO,ECOSOC等)

议题:

正文:第一段 对议题的概述。

第二段 国际其他组织或联合国以前出过什么决议等,采取过什么措施。

第三段 自己国家的立场,观点,以及针对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将要采取什么措施。

第四段 希望与什么国家或组织合作,怎样合作,达到什么目的,并简短总结。

立场文件格式:

代表:(学校:)

国家:

部门:(UNESCO,ECOSOC等)

议题:

正文:第一段 对议题的概述。

第二段 国际其他组织或联合国以前出过什么决议等,采取过什么措施。

第三段 自己国家的立场,观点,以及针对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将要采取什么措施。

文化立场 篇6

关键词:“青年必读书”;鲁迅;传统文化批判

1925年由孙伏园主持的《京报副刊》向当时的社会文化名流征求“青年必读书目”:即“青年爱读书十部”和“青年必读书十部”,意在于加强文化界和青年群体的联系,同时客观上也为当时的各派学者提供了一个各抒己见、思想争鸣的平台。一时间围绕“青年”、“必读”、“书”的讨论在文化界、学术界搞得沸沸扬扬。胡适、梁启超、周作人、徐志摩等文化知名人士纷纷在《京报副刊》上开出了自己的“青年必读书目”清单,其中胡适一共推荐十本书,中西各五本,其中既有约翰.密尔的《论自由》,也有孔子的《论语》,表明了他中西合璧的学理态度;徐志摩推荐的十本书中,八本是国外书目,并干脆用英文来记名。

鲁迅是第十位推荐的,他只写了一句话“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但是鲁迅后面有一个附注:

“但我要趁这机会,略说自己的经验,以供若干读者的参考——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现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实际,这里的中国书和外国书都变成了一种借代修辞,其含义不言而喻,鲁迅的决绝表示着他对中国书所代表的封建思想、体制的厌恶和抛弃。一直到三十年代,鲁迅看到施蛰存推荐青年读《庄子》和《文选》,还认定是“复古”“倒退”,一批再批,寸步不饶,竟至于骂的地步。

但是反观鲁迅自身,却深受传统文化的给养,他的《古小说钩沉》、《嵇康集》、《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汉文学史纲要》都表现了良好的汉学研究基础。在1930年,许寿裳的长子许世瑛考取清华大学国文系,鲁迅为他开列了一份应读书目,其中包括《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全上古.隋文》、《全上古.隋诗》、《世说新语》、《论衡》、《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少室山房笔丛》、《今世说》等。可见对于1925年的“青年必读书”事件来说,鲁迅的对“中国书”的批判,有其特殊的思考。

一是文化接受的对象:“青年”。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破”是与他的民主现代国家理想的“立”并向而行的,而他更确信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在于青年。“青年”的发现,“新青年”的培养也是新文化运动先驱们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内容。所以在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成为了批判封建礼教“吃人”制度后的第一声呐喊。鲁迅是极为善待青年的,但是历经了被误解、被欺骗;也看到了青年们热情、激进后的盲动、轻信和怯懦。鲁迅对“青年”的认识也更为深刻了。年轻的另一面,是缺乏经验和辨识,很容易受到误导,面对这样的普遍性群体,没有专门引导和专业基础,外国书知识的正确性要比中国书多。

二是文化批判也是一种政治问题。书目推荐是面向青年群体,而《京报副刊》是面向整个社会。“五四”新文化运动实际是以“五四运动”的政治意义推到高潮,使得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中,学生、青年、知识分子获得了先锋者的特殊位置。但是随着“五四”的落潮,文学革命和社会革命局面的逐步变化,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改良派同时提出了对传统文化的重审。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第7卷第1号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用"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16个字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他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整理和鉴别,才能区别"国故"中的"国粹"和"国渣",才有利于批判"国渣"和继承"国粹"。他自己也开始整理文学遗产先后发表了《〈水浒传〉考证》、《〈红楼梦〉考证》等有学术价值的文章。从西学向中学的转向,配合着当时新文化、新思想尚未站稳脚跟,军阀政府极端恐惧青年学生接受新思想、参预政治活动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就不仅表明了一种文化理念,更被看成代表了一种妥协于旧制度的保守政治立场。鲁迅在社会范围内对“中国书”的抛弃,是一种宣言,也是他对推动整个社会进程的文化性质的思考判断结果。1934年,鲁迅做了另一篇文章《拿来主义》,应和着30年代左翼文学的大众化使命,对传统文化更强调了“扬弃”的公允姿态。

三是就中国书而言。如果抛开“中国书”的借代意义而言,鲁迅自己读了不少中国书,也推荐许世瑛读中国书。但是他所推荐的书中,以小说、杂史、笔记为主,非古书之正统。这表明对于传统文化,鲁迅实是认为其精华在于民间江湖而非庙堂,他所反对的中国书,其实还是有所限定的。鲁迅的声明发表后,许多攻击文章也纷纷见诸报端。有人说鲁迅这是“偏见的经验”,也有说鲁迅的话“浅薄无知识”,“大胆武断”,还有说:鲁迅先生“读中国书非常的多。……如今偏不让人家读……这是什么意思呢?”鲁迅也做文加以解释和辩驳。

文化立场 篇7

一、以“问”为钥匙, 引导学生回望昨天, 拥存文化守护之情怀

地域文化源远流长, 其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以紫砂文化为例, 据史料记载, 宜兴紫砂至少始于千年前的北宋, 有当时梅尧臣的诗句为证:“小石冷泉留早味, 紫泥新品泛春华。”经南宋, 至元代, 再到明清, 紫砂拾级而上, 进入繁盛期。至今日, 紫砂制品不仅风行国内, 而且还漂洋过海, 屡创拍卖佳话。紫砂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陶都人, 可谓是陶都人生存、 发展、创新之根。学生作为陶都后人, 自然也就成为文化传承者, 唯有知晓家乡璀璨而幽长的历史, 才能在丰厚的文化中扎下精神之根, 生发文化守护的情怀。

然而, 学生对于文化的认知是非自觉的。紫砂文化如何才能生动活泼、真真切切地进入学生心中呢? 我们遵循学生好奇的天性, 精心圈画历史上的散点, 锁定紫砂史上的一颗颗“珍珠”, 带领学生踏上了寻找 “珍珠”的旅程。面对历史的只言片语, 他们充满了好奇和疑问。疑问使他们亲自触摸历史的脉搏, 见证岁月留痕的征程。

1.寻根大水潭

面对眼前的一泓碧水、潭东面的大型紫砂雕像和雕像后的巨幅壁画, 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喷瀑而出: 这儿怎么会有一潭绿水?这位奇怪的巨人是谁?他手中拎的是什么?壁画上刻的曲曲折折的细长通道是怎么回事?……学生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式, 在众多的询问中, 即使平时熟悉这个地方的学生, 也有了疑问。而疑问, 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我们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 去解开心中的疑团。学生通过走访交谈、上网搜索、资料查阅等方法, 明白了千年紫砂正是从这里的第一铲陶土开始的, 这里是紫砂文化的真正发源地, 也认识了传说中的紫砂守护神———始陶异僧, 从壁画中初步感知古陶都人创业的艰辛。疑问, 让学生找到了答案, 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2.亲临古龙窑

前墅古龙窑, 是迄今已有千年历史的活窑, 是宜兴市目前仍以传统方法烧制陶瓷的唯一一座古龙窑。 它依山而筑, 远远望去, 像一条蜿蜒而上的巨龙。在老窑工的带领下, 学生爬上了龙窑, 看龙头, 摸龙身, 抚龙尾。学生又接连抛出了许多问题:这龙身上为什么有那么多洞?有什么作用呀?这龙为什么要斜着设计呢?这龙窑怎么烧制产品呢?在融洽的氛围中, 老窑工带着学生走进余热未尽的龙肚, 看里面用耐火砖砌成的拱形内壁, 内壁乌黑油亮, 闪烁着岁月的光泽。 窑内整齐地堆放着对口成双垒叠的敞口罐。老窑工小心翼翼地拿出罐内的紫砂器物, 学生看着那经千度高温裂变后深沉而神秘的七色釉彩, 都惊叹不已。

在好奇心的驱动下, 学生以“问”的方式积极走近每一个散点, 自发质疑, 主动求知。家乡、紫砂, 在他们心中不再是个抽象的概念, 而是有了生命的源头、发展的脉络、温热的细节, 也让学生在其中寻找自己的坐标。在习作中, 有学生写道:“我眼前的大水潭, 静静地躺在黄龙山下, 娴静而悠然, 四周围着扶栏, 鸟语花香, 绿树青葱。你可曾想到, 它并非天然的水潭, 而是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反反复复采泥而形成的大坑。这坑挖出的泥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陶都人, 也吞没了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想到这, 我心里酸酸的。抬起头来, 东西两边现代化的商业街和住宅区映入眼帘, 美如画卷。我们的祖先地下有知, 会笑得很甜吧。”

二、以“辩”为透镜, 敦促学生审视今天, 积淀文化选择之力量

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不同的历史时期, 有不同的样态, 而在当今“世界大同”的趋势下, 多元文化的融入, 也让地域文化变得复杂。在 《陶都地方文化的调查与分析》 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陶都紫砂, 闻名遐迩。但陶都的孩子大多不清楚知名的陶瓷艺人, 不了解紫砂的来源, 更不必谈与其有关的诗词文章。全镇从事或者业余从事陶瓷类职业的有十几万人, 但是, 对于父母从事的这一行业, 孩子没有更多的乡土情结, 更多认为父母是做泥活的, 无自豪感。……从事陶瓷职业的父母中, 百分之七十以上, 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从事这项工作……”

作为陶都后人, 学生必须积聚文化选择的力量。 为此, 我们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以学生喜好的“辩” 的方式, 让他们亲临现场, 对话紫砂, 以自己的方式审视当下之紫砂, 通过反思作出选择。

1.进行市场调查, 了解紫砂的生存现状

陶都有句老话:读不好书回家做茶壶。该怎样看待这话呢?惟有深入市场才有发言权。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 分工合作, 通过种种方式, 深入市场调查:有人追踪原材料的来源、成本, 有人关注手艺人的学历、水平, 有人计算产品的成品率、成交率, 有人统计顾客对作品的反馈与要求, 有人采访并录制制作的现场……

有了广泛的调查, 学生的认识走向了多维、理性甚至深刻。针对那句老话, 学生各抒己见。有学生说, 那老话不一定对, 人的学问不一样, 做壶的水平也不一样, 现在的做壶也要有高素质。有学生说, 现在低档壶市场需求小, 呈萎缩趋势;中档壶走平民路线, 实用性强, 需求量大;高档壶艺术水准高, 收藏价值高, 市场潜力大, 不读书, 视野不宽, 眼光不远, 终将被淘汰。还有学生说, 紫砂业不仅仅是家乡的经济产业, 而且还是文化品牌, 既然是文化品牌, 就要传承经典, 开拓创新, 只有不断读书、学习, 才能把紫砂业发扬光大。

2.链接“紫砂风波”, 探讨紫砂文化的生长之道

“紫砂风波”导致今日紫砂的过热, 让大人、小孩对其盲目崇拜, 从事紫砂行业成为现今一种疯狂的行动, 其生产、销售量都达到空前状态。而我们的学生, 陶都的后人, 是否理所当然世代吃陶瓷饭呢?

我们把知情权与探讨权交给学生。他们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功能, 通过网络搜索还原“紫砂风波”, 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 笔者学校组织学生围绕三大问题展开了讨论:紫砂风波是灾难还是机遇? 它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什么样的人才算合格甚至优秀的陶都后人?

这三个开放式的问题探讨的是紫砂文化的生长之道。有前面的市场调查作铺垫, 学生说得头头是道。 尤其第三问, 学生畅所欲言, 纷纷表述自己的观点。 有的说要当个有才有德的工艺大师, 有的说要有爱心、 热心做慈善事业, 还有的说不管做什么都要懂得回报。 笔者则趁热打铁, 结合学校校训“行方智圆”, 让学生进一步铭记:优秀的陶都后人, 不管从事什么职业, 都要秉承和弘扬陶都精神, 行为方正、智慧圆满, 这是做人之本, 也是紫砂之本。

思辨,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审视紫砂, 他们的视野更开阔, 思维更活跃, 见地更深刻, 行为更理智。

三、以“创”为法宝, 鼓励学生展望明天, 力承文化发展之担当

学生想象丰富, 独特的思维常常让人眼前一亮。 这种思维的独创性, 有利于紫砂文化永葆青春、生生不息。学生自由组队, 采访了解权威部门的发展规划, 聆听了部分校友的心声。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 尽情表达。如用泥捏, 用笔画, 用笔写, 编唱儿歌, 同学合作表演……他们尽情发挥想象, 设计美丽的陶都一景, 描绘了极具文化韵味的紫砂壶, 叙述他们喜爱的紫砂艺人和难忘的与紫砂有关的经历。有学生设计了优雅的陶瓷城, 把青竹、熔洞、茶叶等元素与陶瓷融合, 配上古典音乐, 利用现代科技, 将它打造成集商业、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实体。有学生借“彩虹桥”搭建了紫砂通向外太空的桥梁, 表达了对未来紫砂文化发展的美好祝愿。有学生畅想了20年后同学聚会畅谈陶都经历的场面, 抒发了他们为家乡争光的美好情感。

文化从远古走来, 又向未来奔去。笔者学校精心挑选文化进展过程中的散点, 串连“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纵轴, 充分发挥学生的好奇心、自主性、 想象力, 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问、辩、创等认知方式寻访紫砂, 在实践中重新建构地域文化坐标, 既前瞻历史, 又立足当下, 且展望未来, 全新解读家乡的紫砂文化, 重新认识家乡, 也认识自我。

通过实践研究, 笔者认为, 地域文化校本化, 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特性, 设计丰富活动, 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走进地域文化, 以自己的方式守护、审视与建设文化, 这样, 因丰富的活动与学生的生活频频交融, 由扁平到立体, 由碎片到流畅, 由陌生到熟悉, 最终将在学生心中扎根, 在校本课程占席, 为学生奠定美好的童年底色。

摘要:中国陶都——宜兴市丁蜀镇具有独特的紫砂文化, 从语文综合活动的角度, 对紫砂文化校本化进行实践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立场 篇8

进入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舞台,而进入国际化视野伴随的是“被选择”“被观看”的命运。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阴差阳错的“被动殖民”到别有用心的“主动殖民”的转变。阴差阳错的“被动殖民”主要指的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王广义的《大批判》为代表的“政治波普”和以方力钧的“大光头”形象为代表的“玩世现实主义”,他们有感于中国社会现实而创作作品,但是当他们的作品走向国际时,却遭到了“后殖民主义”和西方的“东方学”的误读——看作是“现实中国的真实写照”“第一次窥见了中国灵魂的消息”。如果说90年代初中国艺术家还不知道西方艺术界会用什么样的眼光和标准看待中国当代艺术,“阴差阳错”地得到了西方艺术界地青睐的话,那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艺术界的交往不断加强,到了90年代中后期,就演变为别有用心地“主动殖民”了,囿于西方强大的文化体制和名利的诱惑,中国艺术界一种献媚的“符号化”创作模式大行其道,表现为表层地、肤浅地、歪曲地将代表“中国身份”的传统文化资源和貌似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图像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以强调自己的“中国身份”,而这种身份是失去主体性的,是根据西方“东方学”的标准塑造出来的,正好迎合了西方人的异国情调和强化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感的需要。

二、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立场日趋模糊之原因探究

文革结束后,不论是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还是九十年代的融入全球化语境,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理所当然地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现代文化,可是中国的现实是,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除了“一元化”的政党文化之外,并没有形成多元化的现代文化和现代艺术传统。那么在没有现代化传统的中国,却又必须构建自身现代文化的体系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就成了势在必行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中国的现代艺术思潮——“新潮美术”。我们知道,西方的现代艺术滥觞于18世纪,并且于同时代的科学技术、宗教伦理和美学是分裂的。也就是说,现代艺术从一开始就对社会进行批判和反思,批判传统审美趣味、挑战中产阶级和官方的既定的美学惯性。正因为西方现代艺术与现实社会保持了距离,所以它能保持对社会的持久的批判力和反思力。对于西方的艺术家来说,保证他们精神的独立性的一个保障是建立起了独立的、自足的艺术语言系统——既实现了“形式自治”。正如西方理论家查理.哈里森认为的,现代主义的意义在于,它能通过一种美学上的自律发展来坚持与社会的对抗。而且,现代主义这种精英化的艺术方式又能与虚假的、低俗的流行文化进行有效的区分。[1]熟悉美术史的人都知道,西方自印象派后的现代主义艺术都体现出了这种美学自律思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罗杰.弗莱和克莱夫.贝尔等美学家还为这种美学理念构建起来一套完整的形式主义理论体系,如形式主义美学。但是,与西方相比,我们不仅缺乏一个自足、自律的、一以贯之的现代艺术发展体系,而且也没有一套完整的支持现代艺术美学原则发展的理论体系。为什么中国的现代艺术不能像西方的现代艺术那样最大限度的介入文化和社会,并达到与之抗衡的程度。批评家高名潞是这样理解的,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中西的现代性问题的本质不同,西方的现代性是文化与科技和道德是分裂的,而中国的现代性则是“整一性”的,评论家高名潞将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概括成整一的现代性。[2]原因在于,中国的80年代并没有现成一个由文化、道德和科技分而治之的、自足、自律的中国现代性系统。所以,新潮美术的理想主义更多的是想借助文化的现代性来解决道德和科技两个领域的问题,也于是乎艺术家们也片面地认为,只要学习西方新的艺术形式就能解决艺术背后的文化性问题,所以,新潮美术时期的艺术家就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西方的自印象派之后的现代派艺术。[3]借鉴西方现代派的艺术风格进行创作,比如印象主义、野兽派、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达达主义、装置艺术等等。用美术界一句流行的话讲,就是“我们用差不多十年的时间便将西方近一百年的现代艺术流派统统过了一遍”。但是,这后面隐藏的重大问题就是,中国艺术家在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样式的时候,因为中国与西方文化语境的“错位”,存在大量的“误读”现象,也即是说,中国艺术家并没有考虑各种流派在西方产生的社会语境,而是单纯地学习某种现代风格。这也为中国当代艺术今后的出现的投机性的“献媚”的艺术创作埋下了伏笔。一言以蔽之,中国缺乏现代文化和现代艺术传统,是导致中国美术界为西方艺术界马首是瞻的一个重要原因。[4]

再者,中国缺少让现代艺术生存的物质保障。任何阶段的艺术,都是要以一定的物质基础做保证的,康德的“审美的无功利性”只是萦绕着现代人的乌托邦幻想。反观西方艺术史,艺术赞助是保障西方本土艺术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自西方文艺复兴后出现了一大批大收藏家和艺术赞助人,譬如为我们熟知的:贝利尼家族、美第奇家族、德埃斯特姐妹花、罗斯柴尔德家族、摩根家族、惠特尼和古根海姆等等,他们毫无疑问是西方本土艺术发展的一针强心剂。进入到现代和后现代时期,艺术市场又成为了影响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西方现代艺术发生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十九世纪艺术市场的兴起和收藏体系的不断完善。而在中国直到九十年代都没有建立起健全的艺术市场体系,也没有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精英阶层来大规模的系统的收藏现当代艺术,所以西方现当代艺术的生存环境要比中国的好得多。可以看出,中国现当代艺术家在国内不可能既保持独立的、精英的、批判的姿态,又获得丰厚的商业回报,因此,摆在中国艺术家面前的难题就是如何生存。顺理成章,海外市场就又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家的不二选择。

还有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由于现当代艺术的本质是批判的、挑战官方意识形态的。80年代国内强大的官僚体系和政治力量给中国的现当代艺术极端有限的生存空间,从三次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就可见一斑。随着1989年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加剧,中国的现代艺术迅速走向了衰落,进入了“潜沉”状态。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国内艺术市场的不成熟和强大的政治力量是八十年代中国现当代艺术兴起初期面临的重要的文化环境,这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现当代艺术在九十年代的转变。一方面,由于中国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当代艺术市场,也没有精英阶层系统的大规模的收藏当代艺术,更没有艺术基金来支持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当代艺术具有的批判的、挑战官方意识形态的特性,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强大的政治力量给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空间也是很小的,中国当代艺术要想在官方取得“合法性”的可能性遥遥无期,这从1989年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加强,中国当代艺术迅速走向衰落就可明显的看出。在国内既没有市场支持,又受到官方排挤的双重打击下,中国的当代艺术出路又在哪里?或许走海外市场就是另一条出路了,于是,以“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将目光投向了海外。

无独有偶,随着中国国内八十年代一系列的政治事件的发生和东欧国家的巨变,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无疑会被资本主义国家当作意识形态对抗的最强对手和潜在威胁。在“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对抗,出了军事和经济的竞争,文化艺术领域也是最重要的方面,西方急需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找到参照系,来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反证。在“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下,以“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画面呈现的具有意识形态的“中国符号”无疑成为了西方最好的参照对象。正如批评家王林1993年在《读书》杂志发表的《奥利瓦不是中国艺术的救星》指出的那样:“在西方人眼里,中国是东西对抗的最后堡垒(尽管不太势均力敌),是冷战时代的活化石(尽管正在发生变化)。所以,中国艺术家(理所应该地)是毛时代的产物,是意识形态负担的承受者和抵抗力量。反过来,中国的政治波普用故作正经的文革图像去诋毁一本正经的政治神话,玩世现实主义则以嬉皮笑脸的生活场景来嘲弄空洞无物的理想主义。于是中国前卫艺术注定是毛时代情结的当代解决,是前苏联及东欧前卫艺术的地区性转移。”[6]也就是说,西方策展人在选择中国艺术家的时候是站在“后殖民”的立场或者叫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上的。进入九十年代初,海外画廊和艺术机构对“中国符号”的当代艺术的操控和大肆炒作,赋予了作品更丰富的文化想象和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接踵而至的就是丰厚的商业回报和名声大噪,这是当初另他们自己都没想到的。如果说艺术家初期是偶然的使用了蕴含政治意味的“中国符号”进行创作,那么到了后期,更为强化的个人图示和国家浓厚的政治意味的作品,就是艺术家有目的性的利用了“中国符号”的意识形态因素。利用了“中国符号”创作的艺术家在海外的功成名就,极大的刺激了中国当代艺术家了神经,为了进入西方展览体制,获得西方策展人、西方艺术机构的青睐,这种“媚俗”的创作在九十年代中期达到了高峰,出现了一大批贩卖“中国符号”的艺术。

参考文献

[1]高名潞著.另类方法另类现代.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5—10页.

[2]何桂彦.对新媚俗主义的批判[J].广州美院《美术学报》,2007年第2期.

[3]王岳川.当代艺术炒作的后殖民话语[N].美术报,2007年.

[4]王林.奥利瓦不是中国艺术的救星[J].读书,1993年10期.

[5]尹吉男.后娘主义----近观中国当代文化与美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11月第一版.

[6]栗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C].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7]吕澎、易丹.1979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8]尹吉男.独自叩门——近观中国当代文化与美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8月第一版.

文化立场 篇9

在微博舆论场中,网民各种态度、看法、意见或诉求交会叠加,在多维互动中相互磋商、相互影响,动态地建构着各自的立场。任何预先设定立场或固化立场的对立或撕裂,都不利于健康网络舆论生态的形成。因此,本文拟借鉴著名的“立场三角”理论,探讨网络热点事件微博文本中的立场建构问题。“立场三角”理论是杜·波依斯2007年提出的一个立场分析模型,将立场理解为一个三角行为,即分为评价、定位和离合三个子行为,涉及立场主体1、立场主体2和立场客体三个要素。杜·波依斯首次明确提出了立场是社会行为者以对话的方式,对同一客体进行评价,对主体进行定位,并且与其他主体建立离合联系的行为。[1]

“立场三角”理论突出了立场的主观性、互动性和评价性[2],从互动视角阐释了对话中的立场共建和立场分离,为我们正确理解微博话语立场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工具,对于正确判定个人或团体的立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网络热点事件微博文本中的立场类型

网络热点事件微博文本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声音,不同声音的背后往往代表不同群体的立场。同声相应,异声相杂,于是立场在互动中发生分化或转变,立场主体们逐渐建立起离合关系(结盟或疏远)。微博用户都是不同的立场主体,他们之间存在着犬牙交错的互动。总的来看,可以将微博文本中动态建构的立场分为一致性立场、分歧型立场和中立化立场三种类型。

(一)一致性立场

所谓一致性立场,就是微博用户(即立场主体)之间对事件相关的特定议题(即立场客体)在互动中所持的观点态度相同或相似,即评价一致。也就是说,不同立场主体之间重合的观点态度越多,越趋向于一致,从而彼此结盟,共同建构起一致性话语立场。

(二)分歧型立场

所谓分歧型立场,就是微博用户之间对事件相关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不同或截然相反。分歧型立场又分为完全分歧型立场和部分分歧型立场。完全分歧型立场是不同立场主体之间观点看法没有交集。部分分歧型立场是不同立场主体之间观点看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是由于双方对同一立场客体的评价不同,从而彼此疏远,共同建构分歧型立场。

(三)中立化立场

所谓中立化立场,即立场主体不选边站队,对立场客体不发表评价,对主体也不进行定位。这样,主体之间离合关系无法形成,也就无所谓结盟或疏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一致性立场和分歧型立场是相对的概念,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判定。立场分化的舆情事件,主体间的离合关系是动态建立的,立场主体与一方建构一致性立场,往往意味着与另一方建构分歧型立场。同样,立场主体与一方建构分歧型立场,往往意味着与另一方建构一致性立场。立场不是固化的,随着事件的演化、真相的揭开和公众关注焦点的转移,立场会在共同注意力的指引下发生转变,舆情反转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三、网络热点事件微博文本中立场的实现手段

微博文本呈现多层次、多向度的互动,一方面与现实的网民互动,另一方面与潜在的、想象的网民互动。在这种接力式的互动中,逐渐完成立场结盟或分离。结盟形成一致性立场,分离形成分歧型立场。

(一)一致性立场的实现手段

(1)转发或分享。微博转发有一键行为的转发、复制粘贴转发和改编转发等多种手段。建构一致性话语立场,语言相似度非常高,具体表现为话语雷同或重复、句式或语序和语气等一致。重复和一致能反映微博网友之间的共鸣,增加共识。一键行为的转发,微博作者不发表评论。但转发也表达了一种态度,倾向于对文本观点的认同,是建构一致性立场的一种表达手段。复制粘贴和改编的转发,大多数是复制粘贴部分词语,或者对原文本有关内容进行改编,作者可以有所阐发,有的还有原文链接。因此,转发可以看成是一种模仿或改写,体现了微博文本的互文性,可以引起情感的共鸣,即使不发表言论,也可以看成是对原创微博作者的支持。另外,分享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转发行为。

(2)点赞和打赏。微博有点赞功能的设置。点赞是一种互动行为,表达赞同或喜爱。点赞也是一种评价,传递了网友的评价立场。收获的赞越多,表示微博获得赞同的网友人数越多,持一致性立场的人数也越多。新浪长微博还增添了打赏功能,打赏表示读者对微博作者的一种喜爱态度,也能传递评价立场。众多打赏者与作者联盟,共同建构了一致性立场。

(3)使用赞同语词。跟点赞和打赏一样,表示赞同的语词,是对原微博作者观点的认同,也是常见的建构一致性立场的手段。微博文本中最为常见的有动词“支持”“同意”“挺”“顶”等。另外,诸如“好文”“精彩”等赞同语词,都凸显了网友的一致性立场。

(4)重复语汇或使用褒贬色彩相同的语汇。重复语汇或使用褒贬色彩相同的语汇,且褒贬指向也相同。即如果一立场主体对立场客体的评价使用了褒义语汇,则与之互动的另一立场主体对立场客体的评价也必须使用褒义语汇。反之亦然。语汇重复或同褒同贬,保持立场声音的一致性,才能产生共鸣构建起一致性立场。

(5)使用高量值情态词语。微博文本中,用情态词语与读者磋商,拉拢读者,争取团结一致,结成同盟,这是与读者建构一致性立场的手段。表高量值的“要”“必须”“应”“应该”“务必”等情态词语,潜在地与其他立场主体建立了一种控制和服从的对话关系,缩小或压制了与读者人际磋商的空间,增加了读者反对或质疑的人际成本。因此,高量值的情态词语可以对读者意识形态进行操控,将读者导向一致性立场,这在道德评价和义务评价中经常使用。

(6)引用或转述言论。援引其他信源的观点,一方面可以看成是引用方与被引用方的互动,彼此言论互相支持;另一方面是引用方与读者互动,引导读者对其他信息渠道或权威人士声音的认可,接受其观点立场。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声音掩盖在引用声音之下,借别人之口发自己之声,作者观点与引用观点融为一体。因此,引用或转述可以看成是对读者的意识形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旨在拉拢读者,共同建构一致性立场。

(7)传信语词。微博文本中常用的表达确切性的传信语词,主要有“确实”“显然”“不可否认”“毋庸置疑”等。这些传信语词,将命题表述得无可厚非、不可推翻,旨在压制或排除其他分歧型话语立场,与读者共同建构起一致性立场。

(8)对分歧型立场的驳斥。已知立场主体甲与立场主体乙持分歧型立场,立场主体丙对立场主体乙的观点言论予以驳斥,从而间接地与立场主体甲取得了一致性。这样,立场主体丙与立场主体甲之间建构了一致性立场。

(二)分歧型立场的实现手段

(1)疑问、反诘与否定。吕叔湘指出“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诘句里没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否定”[3]。沈家煊明确提出了“疑问跟否定是相通的”[4]。张晓涛论证了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等疑问句与否定的相通性。[5]我们认为,疑问、反诘与否定一样,本质上是相通的,旨在挑战对方立场,是建构分歧型立场的表达手段。[6]

(2)使用反对语词。网络热点事件文本中,立场主体用动词“谴责”“反对”等与另一互动的立场主体建构分歧型立场。

(3)使用褒贬色彩不同的词语。立场主体甲与立场主体乙互动,针对同一立场客体,双方因政治观点或利益诉求不同,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选取不同褒贬色彩的评价语汇,你褒我贬,你贬我褒,彼此有意疏远,从而建构了分歧型立场。

(4)负面情感词语、感叹语、詈骂语和诅咒语。负面情感词语、感叹语、詈骂语和诅咒语,能实现立场表达在情感阶上的定位,也是建构分歧型立场的词汇手段,是判定立场的显性标记。负面情感词语,如“可怕”“伤心”等,表达负面评价。感叹语,如“呸”“哼”等,表达不满或不认同。詈骂语和诅咒语,表达强烈的愤怒。这些语词,缩小了对话的空间,拉大了人际距离,将立场分歧扩大到最大化。

(5)转折关联标记。逻辑连词与话语立场密切相关,也是呈现评价立场的一种方式。汉语语义重心在后,转折词语之后传递的信息才是发话人的重点,转折关联标记是汉语立场判定的语境化线索。微博文本中常用“然而”“但是”“其实”“实际上”等逆接词语明示立场分歧,建构分歧型话语立场。

(6)反预期标记。用反预期标记,如“居然”“不料”等,表达了立场主体的心理预期落空,也能传递说话人的立场、观点或态度。这种反预期表达,是一种负面评价,也是建构分歧型立场的词汇手段。

(7)对分歧型立场的支持。已知立场主体甲与立场主体乙持分歧型立场,立场主体丙对立场主体甲支持,从而与立场主体乙间接地建构了分歧型立场。微博舆论场就是在这种主体之间多维互动中建立起离合关系。

(8)反语、反讽修辞。反语和反讽都必须结合语境,在广阔的时空中才能确切理解。反语是说反话,在网络热点事件微博文本中通常是用褒义词语表达负面评价,从而与另一立场主体建构分歧型立场。反讽与反语不同,反讽其实是一种回声提述。[7]说话人用讽刺的口吻重复对方言辞,或者仿拟对方言辞,掀起全民话语运动。这种重复或仿拟是调侃、嘲讽,如网民仿拟“这届人民不行”这句调侃,造出“这届病人不行”“这届观众不行”“这届基层不行”等语句,“这届××不行”成为迅速蹿红网络的流行句式。这些言辞,网民认为是荒谬的、不得体的、非常可笑的,是非常不认同和否定的。民间话语体系用反讽辞格与官方话语体系对话,建构了分歧型立场。

(9)疏远介入。疏远介入是作者清楚地表明说话人与所引用的命题是有距离的,他把自己跟该命题的关系区分清楚了。在微博文本中,疏远介入通常由“声称”“扬言”“谎称”“鼓吹”“叫嚣”等表负面评价的转述动词实现。运用疏远介入,显示作者对引用的声音或观点保持距离或不认同,撇清了自己跟该命题或观点的关系,与引用方建构了分歧型话语立场。

(三)中立化立场的实现手段

中立化立场即立场主体对立场客体不发表看法和态度,与另一立场主体不结盟,也不疏远。在网络热点事件微博文本中,网友以参与者角色介入话语,很少是超然的旁观者,因此中立化立场非常少,且中立化立场往往被看成是具有一定否定倾向的。

持中立化立场,客观、中立、不带任何个人偏见。从“立场三角”理论来看,是立场主体对另一立场主体的观点态度不予评价,在情感和认识上也不予定位。即一方评价/定位处于缺省的状态,这种不介入的方式无所谓结盟和疏远,互动也就难以持续下去。因此,持中立化立场通常的表现是不嵌入态度,或不予互动,甚至关闭微博。

总之,立场表达手段丰富多样。除了运用语法手段、词汇选择外,也有一些副语言手段。微博有上千种表情符号,其中积极表情符号是建构一致性立场的手段,消极表情符号是建构分歧型立场的手段。

四、结语

在网络热点事件微博文本中,众声喧哗,话语狂欢。回应、支持、反对、批评、谴责、质疑、求证、修正、声明、道歉、辟谣、辩解、挑战等多种声音互相关联、纵横交织。立场主体之间的互动带来或协商,或支持,或反对,或补充,或修正,逐渐完成立场整合和分化,形成一致性立场和分歧型立场。

立场是动态的,立场是建构性的,文本中立场的实现手段丰富多样。随着舆情的演化升级,立场主体间互相回应、互相影响而产生共振效果,各种立场或声音在微博舆论场中整合和分化,围绕共享价值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团体的类型也逐渐浮现出来。正确地判定立场,分析立场及其背后的社会团体以及意识形态,有助于加深对微博话语机制的认识,有助于引导微博舆论从无序的众声喧哗向有序的多声合奏演变。

摘要:基于“立场三角”理论,分析网络热点事件微博文本中呈现的立场类型及其实现手段,探讨各种立场或声音在微博舆论场中的整合和分化,有助于在错综复杂的舆情态势中正确地理解和判定各方立场,分析立场背后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从而及时、有效地引导微博舆论从无序的众声喧哗向有序的多声合奏演变。

关键词:网络热点事件,微博文本,评价,立场建构

参考文献

[1]Du Bois,J.W.The stance triangle[A].In R.Englebretson(eds.),Stancetaking in Discourse:Subjectivity,Evaluation,Interaction[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163.

[2]姚双云.《话语中的立场表达:主观性、评价与互动》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

[3]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90.

[4]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45-105.

[5]张晓涛.疑问和否定的相通性及构式整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4-131.

[6]陈景元.网络流行构式“说好的×呢”的动态建构[J].新疆大学学报,2016(3).

立场 篇10

——《北京商报》

近三十年来,中国在人类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类发展指数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接近“高人类发展国家”的标准。但是,重大的挑战依然存在。城乡之间,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贫困地区之间,不同性别之间以及城市户口人群与非城市户口人群之间的人类发展差距仍然在扩大。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台湾地区行政部门为提振消费出奇招,拟效法日本发给民众“消费券”。经建会规划拟发“消费卡”,总计高达500亿元 (新台币,下同) 。“行政院长”刘兆玄日前邀财经首长凝聚共识,“副院长”邱正雄14日透露,已形成政策方向,具体方案下周出炉。据悉,“财政部”初期将以年所得30万元以下家庭为优先照顾对象,以45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为主,估计将有135万人受惠。

上一篇:男性中心主义下一篇:企业文化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