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与课程

2024-07-21

教材与课程(精选十篇)

教材与课程 篇1

一、教材与非教材课程资源关系现状

2001年,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首次提到了课程资源的概念。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从课程资源的定义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看, 尽管教材 (主要是教科书) 直到现在依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1]课程资源应当包括教师、学生、教材以及其他形式。其中, 教师、学生等是非常重要却又容易被忽略的课程资源。现有的研究缺乏对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关系的深入探讨, 两者有什么样的地位, 存在何种关系, 是不应当被忽视的问题。由于非教材资源一般指的是除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 包括教师、学生及其他形式, 本文由于讨论的需要, 非教材资源特指除教材、教师和学生以外其他形式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的来源。教材与非教材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两个组成部分, 构成了课程知识的来源。我国历来有重视教材的传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课程被认为是教学科目或教学科目的总和。受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 在课程实施中教材被置于核心地位, 非教材形态的知识要么被排挤出课程内容, 要么被置于边缘地位, 成为教材的辅助与工具。在课程资源视域下, 表现的是教材与非教材资源不平等与分离的状态。

(一) 教材与非教材课程资源不平等

1.课程资源的选择以教材为依据, 忽视非教材资源

课程资源选择是从广泛存在的资源中, 选择符合要求的资源作为课程内容, 因此选择的资源直接决定了课程内容。在课程资源开发中, 不少教师认为非教材资源选择的依据是教材, 非教材资源的选择应当以教材知识为依据和标准, 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选、补选。有论者指出, 应当以教科书为核心对课程资源筛选与整合。[2]这样非教材资源处于为教材服务的地位, 成为掌握教材知识的工具。

2.课程资源的组织以教材知识体系为依据, 忽视非教材资源的作用

许多教师认为, 课程资源的组织应当以教材为中心, 教材自身的知识要求与逻辑体系是课程资源组织的标准与原则。非教材资源应当围绕教材, 寻求与教材逻辑的契合, 并不需要考虑非教材知识自身的特点与作用。这样课程组织与教材体系并无不同, 课程的内涵被窄化, 教材成为课程的实体, 非教材资源成为教材的补充而不受重视, 本质上只是教材的依附。

教材与非教材资源不平等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首先, 是课程目标的缺失与异化。教材地位较高, 非教材资源地位较低必然导致教学重视教材轻视非教材资源, 但是教材的知识与作用是有限的, 不能完成课程目标的达成。例如, 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等都离不开非教材资源。轻视非教材资源使得其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因而课程目标实现困难, 易缺失与异化。其次, 课程内容的贫乏与单调。重视教材轻视非教材资源使教材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课程目标强调教材知识的掌握, 课程内容也以教材知识为主。边缘化的非教材资源只是掌握教材知识的工具, 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并不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以教材为主要成分的课程内容必然会贫乏与单调。再次, 课程变革的落空。课程变革旨在改变传统上以教材为核心的课程观, 通过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以扩充课程内容, 丰富课程实施形式。受传统课程观以及知识观影响, 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易造成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地位不平等, 使最终形成的课程很难摆脱传统因素的影响, 课程改革沦为对未来美好蓝图的想象。

(二) 教材与非教材课程资源分离

1.课程组织简单复制教材知识体系, 轻视非教材资源

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的分离, 是教材与非教材资源没有形成整合状态, 并缺乏有效的融合机制。再加上教材地位较高, 非教材资源地位较低, 容易忽视非教材资源的特点与作用, 教材的作用被放大。因此, 课程组织的依据是教材的逻辑体系, 课程缺乏独立的组织体系, 教材知识、组织形式代替了课程知识、组织形式。

2.课程实施方式单调, 忽视非教材资源形式的多样性

教材的内容与身份决定了其组织形式必然要考虑到普适性而忽视差异性。因此, 教材的实施形式要受到一定程度的规约。非教材资源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要求灵活的实施形式, 但是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的分离使以教材组织形式为依据的课程必然倾向于某一种课程实施形式, 忽视其他类型的课程实施方式, 因此课程的实施形式必然趋于单调, 并阻碍非教材资源充分发挥作用。[3]课程评价注重认知能力的发展, 忽视非认知能力的培养。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的分离强化了课程中教材知识的地位, 使非教材知识沦为教材知识的手段与工具。因此, 教材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和目的, 非教材知识是工具与辅助。课程评价自然而然地把重心指向教材知识以及学生技能的发展, 忽视非教材资源知识。教材知识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非教材知识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从某一方面来说, 评价重视的是学生的认知能力, 而忽视非认知能力。

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分离有许多危害。首先, 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分离不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教材知识有其特定的作用, 一般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发展, 但是情感与态度等用文字很难表达,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教材资源一般对培养情感与态度等有优势。两者的分离与不平等促使教学重视认知目标, 忽视非认知目标。因此, 课程目标的整体性被破坏, 非认知目标往往被忽视。其次, 不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两者的分离与不平等并不利于学生价值观、态度等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忽视、分离非教材资源, 往往使课程内容贫乏、知识类型单调, 对发挥课程实施形式的多样性并无益处, 同样不利于学生学习以及学习方式多样性的形成。再次, 不利于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平等地位形成。如果没有平等, 则教材地位较高, 非教材资源地位较低, 两者之间会充满矛盾与冲突, 无法实现融合;如果没有融合, 教材与非教材资源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共存机制, 因而容易彼此排斥, 危及双方平等。可见, 平等是前提, 融合是保证, 并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统一体。无法实现有效融合, 会危机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地位的平等。

二、忽视非教材课程资源的原因探析

(一) 知识伦理的偏好

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的关系与知识观是密切联系的, 知识观是影响两者关系的重要因素, 对知识的看法会影响对两者关系的认识。教材包含的多是关于“人道”的知识, 少实用性知识、边缘知识, 与我国的传统知识观相符, 必然受到重视。非教材资源知识具有实用性、具体性等特点, 与我国传统知识观相悖, 会产生是否适应的疑问。

现代知识观认为, 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 并认为这三个性质是知识的基本特性。客观性是指知识超脱于人类的认识、情感、偏见, 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是指知识超越各种社会和个体条件限制, 可以得到普遍证实和接纳的;中立性指知识是纯粹经验和理智的产物, 与种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无关。教材中的知识, 经过历史与实践的考验, 经过无数次的质疑与考证, 并经过专家精心筛选, 被认为符合知识的标准, 具有知识的三个基本特性, 而非教材资源知识与个人的兴趣、价值观有关联, 被认为并不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与中立性, 也就不符合知识标准。

无论是我国传统知识观对“道”的重视, 还是现代知识观对知识标准的规定, 体现的都是知识伦理的缺失:知识被人为地区分与规定, 分成不同的等级。在课程资源视域下, 教材知识体现的是对“道”的追求, 并符合现代知识观对知识的评价标准, 因此被认为是最有价值、最重要的知识, 也成为课程资源知识构成中占据主导、中心、目的地位的知识。非教材资源知识并不符合传统知识观, 也不符合现代知识观对知识的评价标准, 因而有着较低的地位, 甚至不被认为是知识。在课程资源知识构成中占据次要、边缘、工具的地位。

(二) 评价体制的压迫

任何人类活动都存在着一定的价值导向, 教育活动也不例外。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育需要评价, 没有评价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4]教育评价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和教育活动发展与完善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起着多方面的作用。教育评价的鉴定作用是裁定被评价对象的工作情况和结果, 指明被评价对象工作的优劣, 这里被评价对象所指的主要是教师。对教师工作的鉴定, 除了职业素养及工作任务外, 工作效率和效果也是重要的维度。工作效果指教师表现对学生所起的作用, 表明对教师工作的鉴定与学生的表现息息相关。2011年的“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状况调查”显示, 教师的最大工作压力来自于学生考试成绩。[5]对学生的评定主要包括学业成绩、思想品德、个性等方面, 但是在我国对学生的评定却突出表现在对学业成绩的兴趣, 而对其他方面有所偏失, 表现在以中考和高考为代表的“两道坎”唯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 分数成为了决定学生成败的命符。对教师的评定与学生的表现休戚与共, 以及对学生评定的唯分数论表明:教学受评价体系的压迫。

唯分数论考查的是学生对一定范围内知识的掌握情况, 掌握得较好则分数相对较高, 就会成为中、高考的胜者, 甚至人生赢家。因此, 分数决定学生最终的成败, 而学生的表现与对教师的鉴定不可分割, 再加上教育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 使得教师与学生对分数的追求趋之若鹜, 知识维度的目标也被无限地放大, 成为课程最重要, 甚至唯一的目标。教材作为国家法定的教学材料, 中、高考所考查的知识绝大多数来源于教材, 对教材知识掌握得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中、高考分数的高低。因此, 受唯分数论压迫着的课程必然以教材为中心和主导, 非教材资源因为对直接提高分数贡献较低, 沦为边缘和工具。

(三) 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观念淡薄及课程资源开发困难

古德莱德对感知课程与运作课程的区分, 表明教师是形成课程的重要因素:课程的形成无不融入了教师的理解与经验等。教师对课程的影响, 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很明显, 教师对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及对课程资源、教学任务的理解, 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需要依赖教师对教育本质的把握。[6]但是在课程资源开发中, 一方面教师可能由于受到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认为课程就是教材, 从而在课程资源的选择过程中专于研究教材, 忽视对教材以外知识的关注。另一方面, 教师由于受到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 并没有意识到非教材资源在培养学生方面的作用, 缺乏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 使得非教材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因此, 教材在课程中占据着统治甚至唯一的地位, 非教材资源则被忽视。

许多教师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 而对非教材资源缺乏关注与了解, 导致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比较困难。许多形式的资源, 例如校外资源、网络资源, 由于受到能力、权利等的限制, 往往开发起来比较困难。不仅如此, 由于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缺乏有效的、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以及成果共享平台, 导致优秀教师的资源开发经验与成果无法与其他教师分享, 许多教师不得不独立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 徒增开发的难度和资源的浪费。

三、教材与非教材课程资源的平等与融合之道

(一) 提升教师认识水平与理论素养

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此一致, 学校教育应当培养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发展的学生, 需要非教材资源与教材共同发挥作用, 实现两者的功能互补。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 应当树立平等的观念, 将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看成资源构成中的平等成员, 不仅看到教材知识的重要性, 同时还要看到非教材资源在实现课程目标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仅应当努力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潜心学习课程资源理论知识并充分认识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的地位与作用, 还应当关注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进展, 使自己跟上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同时, 应当积极参加教师培训, 努力提升专业技能与理论素养, 并充分利用培训的机会, 相互交流课程资源开发经验与成果, 促进教师的共同进步。

(二) 改革评价制度

我国现行的评价制度严重束缚了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 评价体系不改革, 会阻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进展, 就是因为评价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 应当是评价方法多元化。现在的评价体制比较大的问题是评价方法单一, 评价指标唯分数论:以单纯的考试作为评价方法, 考试分数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作为完整的人———学生被分割成了不相关的几个部分, 学生的特长、观念等在一纸试卷中根本无法检测出来, 且学生被考试成绩牢牢束缚, 成为了分数的奴隶。评价方法不能单单局限于考试, 应当开发多种评价方法, 多种方法并用来考查学生的发展情况。要淡化分数在评价中的作用, 采用其他的评价指标, 减少乃至杜绝“一考定终生”的悲剧。其次, 需要分类评价。评价应当面向不同的学生, 升入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与职业学校的学生采用相同的评价方法就显得不合理了;评价同样需要面向学生不同的方面, 用考查知识与能力的方法去检验学生态度、观念等非认知能力明显是不合适的。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方面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分类评价, 开发针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评价方法, 将会有效促进对非教材资源的重视与利用。

(三) 建设教师交流、共享平台

我国中小学教师往往是孤军奋战, 在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彼此之间无法进行畅通交流与分享经验, 导致中小学教师积攒了许多教学问题无法解决, 最后只能以抱怨的形式发泄。这要求我们建立有效的教师交流、共享机制。一方面, 教师遇到的问题能够为其他教师所知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法;另一方面,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心得、课程资源开发经验与课程资源开发成果可以与其他教师分享。建立教师交流与分享平台, 可以采用交流会、座谈会的形式, 也可以是网络交流方式, 实现校内教师之间、区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

(四) 与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需求

学生的成长是教育最基本的目的, 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实现个人成长。但是学校教育常常忽略了学生的需要与感受, 教师很少问学生喜欢什么, 其教授的内容、上课的方式学生是否喜欢等。因此, 不顾学生感受而强调互动、探究的课堂教学, 学生怎么能主动起来呢?尽管学生的需求、喜好与感受不相同, 但是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有着相近的心理特征和相似的爱好与需要。课程资源开发根本的指向是学生应当学习什么, 以及如何学习的问题, 这些与学生的需求紧密相关。学生的爱好是广泛的、新鲜的、多样的, 并且他们对丰富、多样的非教材资源充满了兴趣, 了解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并作为课程资源选择的依据, 将有利于非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8) :24-30.

[2]尹筱莉, 毛菊.教师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的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2) :67-70.

[3]李定仁, 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 (1979-1999)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23.

[4]张人杰.大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328.

[5]教师最大压力来自学生考试成绩[N].南方日报, 2011-9-29 (4) .

信息技术高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篇2

09计本2

200924101256

陆京鹏

这是大四实习的前奏,在学院的组织下,第一天学院聘请了王连诚老师进行专题讲座,王连诚老师为我们作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新发展。通过教育技术过去与现状的这么一个过程,充分说明当今信息技术发展之快。我们大三下学期的教育见习的时候也参加这类型的讲座。上次见习自己是旁观者,但这次感受不同,实习是自己体验做老师,教学生。所以讲座过程中比较重视。这一下午的学习,我收获很大。

通过本次讲座,让我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时代性与优势,在原来已有观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理解了“教学”。王连诚老师生动、有趣地讲座,使我们在轻松、愉快地课堂气氛中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师的使命,对我今后教学工作中提供了有效地帮助;把各种教学工具软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让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分为:以语言活动为主、以感知为主、以实际训练为主、以欣赏活动为主、以引导探索为主的教学法;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在教学过程中曾有很多迷惑,过分地突出了信息技术手段而忽略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或者是为了课堂气氛活跃而忽略了教师对课的把握等.这次学习让我真正理解了一堂好课的标准。

信息技术教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目前我们的教学实践更重要的是在新课程理念以及课标指引下创造性地开展,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研读课标、实践课标,也要在用好教材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开发课程资源以及教学技艺的意识和能力。

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作用 篇3

关键词: 数学教材 考试偏题 课程标准

一、 教师如何使用教材教学生

1.教师要研究自己使用的教材

备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也是对学生的责任。总有一部分数学教师一上课拿着课本讲几个例题,再上学生做几个习题就下课了。学生不会做的题目,自己讨论,讨论不出来的教师讲,节节如此,学生学得不亦乐乎,教师讲得津津乐道,遇到一个难题,教师不厌其烦地讲,一遍又一遍,直到学生听懂为止,当然也有学生听不懂的地方,不知不觉中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如果数学教师能够静下心来研究课程标准与数学教材,就会发现数学课程标准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明确的规定,每个知识点的要求都不一样,有些部分要详讲,有些地方要略讲,这样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师要研究不同的教材

教材编写的依据,目前我们全国初中数学教材有新人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多种。但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在编写的时候都有统一的标准就是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并根据本地的特点编写出来的。也就是说无论用哪种教材要求都是一样的,所有的教材都是相通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只是顺序与内容不同而已,核心是一样的。但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优缺点,我们通过仔细研究与对照之后,会发现每一套教材都各有特点,也各有优点。如华师大版的数学教材安排的内容是螺旋式上升,每一册的内容都是在上册的基础上进行提高,按从易到难的思路解决问题,学生经历从初一的了解,到初二的掌握,直至初三的应用的过程。有些数学教材是同一类内容在一册教材中全部出现,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连贯性。同一个知识点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果能把几套都找出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不同的教材中选取适合学生的内容教学,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考试的命题依据

1.研究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

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怎样提高学生的成绩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主要任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是最关键的。我认为无论是平时的期中与期末考试,还是中考,在每次考试之间都要花部分时间与学生一起研究数学课程标准。这样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近几年的期中与期末考试题目的命题范围大部分地区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期中与期末只是考目前本册刚学过的内容,纯粹的阶段性考试,但最终都是把以前学过的全部考完。如初二的期中与期末考试会连同初一的内容一块考完,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把初一初二的教材全部复习一遍,这时看课标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根据知识点的要求复习。因为出题都是根据大纲的要求完成的,有些教师不看大纲,不知重难点,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成绩也没有提高。例如,初一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在学生学习了二次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学习的,这方面的内容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是很难掌握的。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花掉两三天的时间,又是找例题,又是找配套的练习题进行巩固,就是这样学生掌握起来也是很困难的。其实课标这部分的要求对初一的学生来说,只是要求学生了解就可以了,白白花费了这几天的学习时间,还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觉到了困难,失去了学习兴趣。就如有些专家说的,坐下来研究一小时的课标,比你花一天的时间做题还要强,题目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课标这个核心。

2.巩固教材上的例题、习题

每到复习时,就是学生做试卷,教师改试卷的过程。有些老师加班加点,临近考试时还是没有把自己准备好的试卷用完,余下几套试卷总感觉还不踏实,唯恐这次考试中出现的题目在这套没有做的试卷中,最后没办法,实在找不出时间,把空白试卷发给学生,感觉到重点的部分,学生没有能力解答出来的部分,直接给学生提示,这样学生在考试中遇到这方面的试题就有解题思路了。可成绩一出来傻眼了,明明在考试之前我给大家提示过了,怎么没做出来呢,气得上气不接下气,就会说:“我都给你们讲过啦,还做不出来,你们这个班我没法教了。”这方面的问题很多教师都遇到过,但有很多教师没有认真反思,找出真正的原因。总想把题目做完,每一种类型的题目都想让学生接触到,这样当然好,但是不可能的,一是学生时间不够,不可能学生只学习数学,其他学科不学。二是数学题目千变万化,题目中只要换一个小条件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题多变。学生是不可能做完所有题目的。我们会发现再多的变化都离不开教材。每一个题目都能在教材中找到这一题的根。我们与其花费这么多工夫在题目上,还不如分一部时间花在教材上的例题、习题上,找到题目的源泉,找到学习数学的捷径。

大课程与大教材 篇4

一、教材不等于教科书

我说的这个教材是广义上的教材。狭义上的教材很简单, 就是我们的课本, 而广义上的教材则是教与学中的所有的学习材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教材不等于教科书, 不等于课本。大家可以想想, 学生除了学课本以外, 他看任何其他纸质读物算不算学习?比如图书阅读或者报刊浏览等, 这些应当属于学习的教材。那么看电影算不算一种学习, 而电影算不算一种教材呢?也是。还有上网算不算?查找资料、阅读信息、浏览网页……也是一种形式的学习, 而网络是不是教材?也是。这些媒介虽然不同但均属于教材, 而且这诸多形式的非课本教材实则是起到了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巩固与深化作用。如此广泛的文本, 我称之为固化文本。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的固化文本, 不应当是单一的教科书, 而应当是一个更加丰富的文本。

所以, 老师们, 在教学的时候, 我们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和学生自己所学的知识, 不应单单是固化的单一形式, 而应是多样化呈现, 也就是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大课程、大教材, 这样才能培养出未来的真正有用的人才。

1. 韩兴娥的“海量阅读”

2005年我采访了当时在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青年路小学当语文老师的韩兴娥。我为什么要采访她?因为她不同于一般语文老师的教学方式。每学期她仅用两周时间就把一本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完, 教完教科书后干什么呢?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论语》和《老子》等等这些经典文化。

我去听她上课, 她给了我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 说:“陶老师, 这是我的班本课程, 前六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 后面的内容里您任意给我选一篇吧。”我选了《鸿门宴》, 然后对她说“你就讲这篇吧”。大家知道, 《鸿门宴》选自司马迁的《史记》, 当然《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鸿门宴》不是原文, 前面只有一小段文言文原文, 大部分是翻译出来的很优美的散文。

当时我给她看着时间, 她用了12分钟便教完了这一篇教材。12分钟她都完成了什么内容呢?主要是学生活动为主体, 以学生讲为主, 然后让学生背会了前面一小段文言文, 了解了刘邦、项羽的性格特征, 《鸿门宴》的故事情节及艺术特色。韩老师又说“陶老师您再给我布置一篇”。我翻到《楚汉之争》让她讲, 她又用了十多分钟讲完了。她说“您再选一篇吧”, 我又选了《古诗三首》, 结果, 不过十几分钟, 又轻轻松松地讲完了。下课后, 我就随意找了几名学生, 想了解一下他们的学习效果, 令我惊异的是, 他们把课上两段小文言文还有三首古诗都背诵了, 文章的大体意思也都知道了。

语文学习不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吗?现在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教师将一篇浅显的白话课文讲过来讲过去, 搞得学生好多事情不讲还明白, 越讲倒越糊涂了。一个生词, 翻来覆去解释意思, 还要求学生把意思死记硬背下来。但凡有识字能力的孩子, 在一定语境中都可以轻松理解的东西, 学生靠自己学习就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情, 却被老师一再重复。这样下去, 学生不厌学才奇怪呢!作为老师, 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不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习知识的方法与能力。我在曲阜师范学校教学的时候, 就明确告诉学生解释不用背, 懂意思就行了。我给学生们说:“请同学们给我提问, 我没有不会解的词。”于是, 一个个同学站起来给我所提的18个词, 我一一从容作答, 尽管与辞典上的解释不完全一样, 但是大体意思绝对是对的。所以,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 而不是用大量最宝贵的时间去记些没有多大价值的东西。

当然, 并不是不要背诵, 相反, 如果可能, 还要大量背诵, 背诵什么呢?去背诵一些真正的经典, 这样生命的效率将会完全不同。而且对于老师来说, 没有对大量经典文本的阅读乃至背诵, 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语系, 其教学也将会味同嚼蜡。

2007年7月在潍坊市召开一千多人的全国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上, 韩兴娥带着自己二年级的学生上课, 七八岁的学生现场背诵了不少经典内容后, 韩老师便请在座的校长老师对她的学生进行任意提问。当时连续六个校长和老师提了问题, 结果这些二年级的学生不仅从容作答, 而且都给出了很机智的回答, 回答中还旁征博引了很多《楚辞》《史记》《论语》等经典上的例证, 令所有在座的校长老师目瞪口呆。

韩兴娥的改革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她刚开始搞“海量阅读”实验的时候, 好多家长联名告她, 认为这个老师把他们的孩子给毁了, 两周教完一本教材, 而且不布置任何与课文相关的作业, 简直胡闹啊!她顶着压力坚持了下来, 结果半年以后, 很多人都想挤着转进她的班了。当时正值她学校周边小区拆迁, 班里不少学生的家虽然搬走了, 家长们却仍然选择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 就是想让孩子还得跟着韩老师学。几年之后, 早期参与改革的孩子们已经升入高中, 名列前茅的多是她的学生。

有趣的是, 有的同学还将所读过的与所了解的书目连缀成文, 令老师与家长为之拍案称奇。比如魏榕同学《书名联串》——《大卫·科波菲尔》诞生在《呼啸山庄》, 《母亲》的去世使他成了《雾都孤儿》, 他在《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经历了《罪与罚》, 付出了《孤星血泪》, 逐渐对这个《悲惨世界》产生了《傲慢与偏见》。后来, 《唐·吉诃德》成了他的《漂亮朋友》, 他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红与黑》《阴谋与爱情》以后《复活》了。懂得了《热爱生命》, 明白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不懈地《追求》, 使他终于成为《英雄凯撒》式的人物, 并由此赢得了《上尉的女儿》的爱情。在《神奇的花园》, 他接过《珍妮姑娘》送来的《麦琪的礼物》, 满怀《理智与情感》, 参加了《青年近卫军》, 开始了新的《一生》。

这是为什么?因为她的学生们除了完成教材内容外, 有了太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汲取课本外无限浩瀚的知识和智慧。同时, 因为一个人的母语的优质语感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 没有大量的语言文字的输入, 形成不了优质的语感。这其实就是大教材观念, 唯有大量经典文化的输入, 方能培养出真正的具备语文能力的人才。所以我在想中国的语文教学到底走到哪条路上去了, 如此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 窄化孩子的学习能力, 真是太可怕了!

2. 陈琴的“素读”经典

浙江省富阳市永兴学校语文特级教师陈琴, 中学高级教师, 是当今中国“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 被中华吟诵协会聘为吟诵教学指导老师, 其独创的吟诵教学法正被众多的语文教师所效仿。她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等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百余篇, 出版了全面诠释经典教学法的个人专著《经典即人生》, 主编了《中华经典美文诵读系列》丛书、中国第一套吟诵教材《我爱吟诵》 (小学初·中·高级三卷) 、《中华诵·经典“素读”课程系列丛书》 (中华书局出版) 、《汉字里的故事》等系列丛书。她率先把经典“素读”的理念引入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 探索出一套将现行教材与经典课程有效整合的模式, 创设了能被移植的经典“素读”课程。在新加坡及包括香港在内的全国各地讲课、报告百余场, 被一些教育局、学校聘为课程指导教师。她的学生经六年的经典“素读”训练后, 个个都能达到“背诵十万字, 读破百部书, 写下万千言”的教学目标, 《声律启蒙》《大学》《中庸》《庄子》《论语》《老子》《飞鸟集》等古今中外的许多经典名篇全都滚瓜烂熟。此外, 她能让所有的学生在吟诵法的熏陶下, 熟背四百多首古诗词, 被媒介誉为“百年来成功实现经典课程化教学第一人”。

3.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的特色课程

济南市很好的一所初中——山东大学附中, 其课程的设置便很有大课程的特点。课程可谓斑斓多彩, 有衔接课、综合课、选修课、写作课……而且他们的选修课内容非常宽泛, 涉及涵盖到了很广泛的领域。大家可以看看这其中的部分课程, 像传统文化方面, 就有三月讲坛、阅览课、孔子课堂等等。

这里提到的“三月讲坛”里都讲什么呢?我给大家举例介绍一下。其中有一个很受欢迎的讲座叫“赵赵说红楼”, 这个可是不一般啊!主讲人是山大附中的一位老师叫赵克芳, 网名赵赵, 她本人酷爱《红楼梦》, 也有很浓厚的古典文化功底。赵赵把自己在阅读《红楼梦》中的很多心得体会与学生们分享, 让大家对于《红楼梦》的人物性格和所透露出的社会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赵老师幽默而又时尚的授课方式及对时兴语言的运用, 引来很多的喝彩。她的讲座系列进行, 一讲就是一年, 参与需要报名, 后来还催生了“红学”精英小组等社团的诞生。

再比如语文组长高平, 带领学生读了大量的有品位的书, 她自己关于读书的报告也是好评如潮。再比如王波老师, 在学校系统地开设《朱自清讲座》和《鲁迅讲座》等, 使学生们不断享受着文化盛筵, 拓宽着生命的视角。

同时, 他们还把山东大学的一些院士、博导邀请到学校来, 给学生系统地开课程……

大家想想, 经过了这样的学习的学生们, 他们感受到的将是怎样的文化氛围的影响?得到的将是怎样的思想品质的浸染啊?

有一次, 我问山东实验中学的语文组长王老师:“你认为济南的哪个初中学校的学生潜力最大?”她就说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 山大附中考进来的孩子潜力是很大的, 有些考来的时候成绩并不突出, 但是两三年过后, 最优秀的往往都是他们的学生。为什么?因为在短短的初中三年时间里, 学校的大课程教育方式为他们积累了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化积奠, 厚积之下, 假以时日, 必将蓬勃地发展。

正如我们先前所谈到的, 高效仅仅是在当时吗?仅仅是当时取得高分吗?不然, 他的成绩最初不一定比别人高, 但是同样的三年, 用来学习简单的课本知识和终日浸泡在经典文化与高端课程中, 其结果是天壤之别的!后者的学习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丰富, 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持续的学习兴趣的激发, 同时还使得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加融洽, 令学生拥有更加优质的话语、更加深刻的理解力以及追求卓越的愿望与信心。

那一天我去这所学校采访, 正跟赵克芳老师边走边聊, 一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 一看到赵老师, 跑上去抱着就哭。我很纳闷这是怎么了, 一问方知, 原来这是赵老师当年教过的学生, 刚从北京大学毕业, 这是回母校来看老师。我就问这个小伙子为什么哭啊, 他说:“我从跟着赵老师学习, 一直到北大毕业, 再也没能遇到一位像赵老师这么好的老师, 所以, 一见到赵老师就情不自禁地哭了。”

基于对这所学校的高度认可, 我曾经专门为这所学校召集了一个全国范围的会议。在会议上, 请全国一流的大师名家登台论道, 也让这所学校的教学名师同台展示, 通过近距离地正视“巨人”, 以寻找差距, 超越自我, 尽快成长为未来的巨人。那届会议的大师名家有教育部原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北大博导王登峰, 北京特级教师韩军, 江苏特级教师、著名杂文作家吴非, 上海浦东区教育研究院院长, 著名的校长程红兵等;山大附中的则有校长赵勇、语文组组长高平和王波、王爱侠、赵赵老师等。这次会议在全国引起很大的轰动, 他们的整个课程和课程管理的确是不一样的。我认为真正的深层的课程课堂改革必须走到这一步。

二、教材也不等于文本

再一方面, 教材等于文本吗?这里我所说的“文本”, 指的是纸质的或者是网络的文本。而我们的大教材的“文本”则不止于此, 主要是两类, 一个是固化文本, 一个是生活文本。什么是固化文本?就是我说的材料、书、报刊等等固化的文本。但是大课程观下的教材, 还包括一种生活文本。那么何谓生活文本?大家想想孔子当年带着一大批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其间他所教授的更多的是实践课程, 而且当时他甚至没有我们说的狭义上的教科书, 完全是就耳听、眼见、身历的言传身教。美国高考的时候有一项成绩, 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做满20个课时的义工, 这就是在考查学生对于生活文本的学习成果。所以, 我所说的大教材绝对不等同于固化的文本, 它还包括生活这一大文本。

任何的教学、任何的学习如果脱离了生活, 是绝对不可能抵达高效境界的。即使是比较有名的教育专家, 如果接不了“地气”, 离开了一线的实践, 都将因纸上谈兵而呈现昙花一现的怪相。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莫言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还不就是到处借书大量阅读吗?阅读量和博览的积累, 使他拥有了才情、才思和才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有生活文本的学习, 如若没有体验过那个时代的真实的生活, 他能写好吗?如果他没有食不果腹、在农村受苦的生活经历, 他能写出那些深刻的文章、那些撼人的作品来吗?我们学习到的好多东西都是生活这个大文本所给予的, 所以, 大课程之下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1.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的生活课程

乐陵市实验小学李升勇是当今中国为数不多的一位对大教材大课程有研究的校长, 他将学校语文课分为基础性课程、文本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三大类40项内容:时政课、科普课、文学课、观察课、民俗课、识字课、历史课、美文课、经典课、成语课、书法课、诗词课、艺术课、礼仪课、网络课、影视课、棋艺课、戏曲课、采访课、环保课、文化课、体能课、规划课、义工课、经商课、家政课、消费课、国防课、生产课、地理课、内修课、安全课、法律课、励志课、特长课、管理课、经营课、朗读课、尚贤课、生命课。

其基础性课程与文本性课程极其丰富, 而实践性课程也是独具特色。李升勇校长认为, 实践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 因为这是现代孩子们最缺的一课。实践性课程, 主要是实践活动和拓展性的内容。李升勇校长说:“现在好多小学生连东西南北都认不清楚。乐陵市这么小的一个地方, 有的孩子竟然不知道这条街道在哪里, 那个公园在哪里, 这怎么能行呢?”于是, 学校专门开设了地理课, 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校门。一年级要求家长带领孩子熟悉城区的道路和主要建筑物;二年级要求家长带领孩子熟悉市区各个乡镇的位置和地貌;三年级要对本省的地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 参观一些重要城市和景点;四年级把视野扩展到全国;五年级要放眼全世界。如果只做到这些那还不是语文课, 学生们要把每一次游历都写成文章, 记下游历的见闻和感受, 让活动与语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实践课程中有一门家政课, 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要学会做六样菜, 而且不光会做这六样菜, 还要在学校里进行比赛。比赛后每个学生还要将整个过程写出来, 菜是怎么买的?怎么洗的?怎么切的?怎么做的?过程中的感受是什么?一篇篇栩栩如生、生活化十足的好文章便顺手拈来、跃然纸上了, 家政课自然也是大语文课的范畴之一了。

要想有一个大课程环境, 校长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和行动力。光靠教科书是不够的, 因为人的成长过程中其整个的知识视野和文化背景是在不断扩大的, 如果只看教科书, 就会像苏东坡说的一样,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李升勇校长能够广泛博览, 不断地在固化文本和生活文本中全面学习, 他就会有一个大的视野, 从而进入到“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境界中。

2. 天津中学的综合实践课程

天津中学国赫孚校长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他特别重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 认为这是学生生命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难点。说是亮点, 是因为这门课程在育人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说是难点, 是因为这门课程的实施要遇到诸如活动的时间空间、课程资源、指导教师、活动方式、课程评价等许多难题。尤其是考试制度, 使得这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的开设常常落空。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天津中学国赫孚校长曾说过, “高考不考, 照样要搞。只要想搞, 准能搞好”。

国赫孚校长带领学生到蓟县农户家里做调查, 在农民家吃饭劳动。农民对学生的接待很热情, 他们的淳朴与憨厚给学生以感染, 尤其是贫苦农民的生活现状引起了他们心灵的震撼。他们写道:“我们入户的这一家4口人, 年收入只有2000元, 孩子的学费就用去一半。除了过春节, 很少吃肉, 给我们准备的饭菜很可口, 虽然没有肉, 但有豆腐和粉条。我们吃饭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 家长不让孩子上桌和我们吃饭, 两个孩子站在我们面前看着我们, 我们吃完了, 他们用馒头沾着菜汤吃得狼吞虎咽。”学生后悔没有给孩子们留点菜。农民的贫苦的家境引起了学生们的同情, 这种同情心对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很重要。这种同情心不是刻意培养的, 是现实与他们自身的生活之间的巨大反差而形成的。

平时, 学生在天津市里, 不管怎样, 也不可能想象出农村会是看到的这种景况, 这怎能不让他们感慨万端呢?所以, 这样的课,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下乡劳动课, 而是让他们的生命得到洗礼的课。相信有了这样的“课堂”, 有了这样的“教学内容”, 他们的学生再回到天津中学的时候, 就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

国赫孚校长认为, 现在人们普遍追求钱、追求权的现象, 不可避免地会对我们的孩子们有影响。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并意识到我们的责任。现在的许多孩子羡慕大款, 羡慕名车, 看不起普通老百姓, 甚至瞧不起自己的父母。他们在初中开展了“岗位体验和社会观察”活动, 让孩子们到自己父母的工作单位一起上班。一个学生的父亲是送报工, 孩子原来认为“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爸爸, 干不了有科技含量的工作, 跟他去送报纸, 我都觉得低人一等”。当他和他的爸爸送完一天报纸回来, 他累得筋疲力尽, 思想有了变化, 说:“爸爸为了这个家, 为了我能过得好, 每天拼命工作, 而我呢?我为爸爸做过什么?没有。不仅没有, 还看不起他。现在看来, 我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儿而已, 爸爸是值得尊敬的人。”

“岗位体验和社会观察”活动开展得太有意义了!一个学生, 是不是人才, 最为重要的标准是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瞧不起的人, 即使有了一定的地位与权势, 也未必能够对社会作出多大的贡献。我们有时候会说:“这个人不是人。”其实他也是人, 只不过不是好人罢了。《周易》说得好:“立人之道, 曰仁与义。”有了仁义之德, 才能成为人;否则, 不是人。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 如果学生只是学会了一些知识, 而没有仁义之德, 就称不上大写的人。那个和他爸爸送了一天报纸的学生的感悟是深刻的, 我甚至认为, 这一天的送报, 有可能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从而让他懂得了如何孝敬父母, 如何尊重他人。而由此在他心底焕发出来的, 一定是特别努力的学习精神。而这种学习态势, 因为有了美好品格的支持, 就会更加持久。

3. 河北衡水中学的课程活动化

提起河北衡水中学, 是一所创造“高考神话”的学校, 多年来, 这一所学校每年考入北大清华的都有七八十人之多, 2013年“更上一层楼”, 考上104人。于是, 有人则武断地认为, 这所学校肯定是高考应试的加工厂, 让学生往死里学学出来的。是这样吗?那么你们可以试试, 就算你让你们的学生“起得比鸡早, 睡得比狗晚”地学, 一所学校考上10个北大清华的也很不可能。

那么, 衡水中学高考神话的奥妙在哪里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而开设丰富的课程, 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学校有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科技探究类、学科知识拓展类、生活技能类、传统文化类、生命教育类等8大类100余门。比如《大学专业与职业介绍》《公司管理学——如何成为优秀的公司部门主管》《凌云说史——秦汉那点事》《走近衡水湖》等等。学生们普遍反映, 校本课程走班上课, 不仅让他们的高中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多彩, 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而且拓展了视野, 张扬了个性, 满足了个人成长的需要。

张文茂校长认为, 课程是知识, 是经验, 也是活动。因此, 他们提出了“活动课程化”的构想, 并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努力将内容不一、形式多样的活动按照课程理念加以整合, 使之成为领域广泛、复合交叉的综合课程, 成为较为稳定、便于实施的课程, 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如“80华里远足”, 这是学校的一个传统特色活动, 给了学生终身难忘的教育。但是在新课改之前, 他们所做的就是如何把方案做得更周密、如何更有新意等等。新课改后, 他们把该项活动纳入校本课程进行开设, 具体做法是:把从前用时一天的活动延长为一周, 由课改处制订课程实施方案, 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实施以及评价考核。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都要制定个性化实施方案, 包括个人的活动目标, 活动前的准备 (物质、身体、思想) , 围绕远足的主题班会 (团会) 记录, 活动中可能遇到问题的应对办法等。活动后, 每位学生都要完成实践报告和同学互评。除此之外, 他们还发动学生搜集了大量远足途中和目的地的相关资料, 如衡水湖湿地等, 把涉及到的内容印制成册发给学生学习, 并组织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再认识、再讨论和再研究。事实证明, 活动课程化, 极大地提升了活动的教育力和影响力, 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也为学校新课改的推进注入了新的活力。

“80华里远足”这一传统特色活动转化为课程之后, 虽然都是远足, 可是, 收获却大不一样。它让师生认识到这是门课程, 不能随意化, 也不能局限于特色, 而应当按照课程的要求进行科学的设计。设计与实施课程的过程, 也是开发校本课程、丰富与完善校本课程的过程。这样, 这个课程就不是“拿来”的, 就不会有隔膜感, 而是自造的, 有了亲切感, 打上了衡中的印记。那么, 从教师到学生, 也就成了这一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享受者。大家所查找的有关资料, 会与接触到的现实有机融合, 进而有效地提高师生的认知水平, 以至让他们产生独特的感悟。正因如此, 远足的整个过程中, 就不只是锻炼意志、锤炼身体, 也有了必修的课程, 也有了特殊的体验。因为在整个过程中, 累虽累矣, 苦虽苦矣, 可是, 它会让学生体验到苦中有甜、累中有乐。这种体验, 会积淀成一笔精神财富, 成为学生一生的铭记, 且对其生命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

这种远足课程每年举办一届, 已经举办了十多届。有一届中发生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 甚至可以说是个大事故。远足过程中一个女生意外中暑, 结果令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 中暑非常严重, 这名女生一下子昏迷过去了, 马上送到了就近的医院, 医院一看太危险了, 治不了, 又火速将她送到北京301医院, 这个女孩在医院里昏迷了六天, 最后总算是完全康复了。鉴于这次事故的发生, 学校开会的时候, 所有的副校长一起跟张文茂校长说:“这个80华里不能再走了, 太危险了, 要死一个人, 你这个校长就得免职。”咱们想想, 现在有多少校长老师还敢将学生带出校门进行活动啊?安全问题已经成了教育的“紧箍咒”, 况且他们还是远足80华里, 老师学生2500多人, 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张文茂校长说绝对不能因噎废食, 一定要坚持下去, 因为这个活动对于孩子们的终身成长太有益了, 经过这样的磨炼, 学生们收获的是一生受用的宝贵品质。这次事故正是给学校提了一个醒, 学校要做的应该是把这个活动搞得更完备, 把一切隐患提前预估处理。于是, 他们开始考虑把这个活动转化为一个课程, 过程中不断争论、切磋、磨合, 有的时候可以形成15个方案又全部推翻, 每天都在变, 研究了很长时间, 终于把一切可考虑的因素都考虑到, 有相应的对策和方案, 并进行深入地前期准备, 使这一课程健全起来。比如, 为了防止之上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活动中配备若干车辆, 有支持不住的可以上车调整等。大家别小看这一天的时间, 其成长是孩子们坐在教室里上一年课都无法比拟的。

张文茂校长认为, 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最乐于接受的一种教育形式, 也是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实现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所以, 他们一直倡导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一年下来有五六十项之多。除了上面说到的以外, 在校内组织开展的活动还有十佳班长、十佳环境卫士、十佳宿舍长、十佳体委、十大校园歌手、十大学星、十大文明道德模范、十大节约节能标兵等系列评选活动, 以及校园心理剧大赛、防震疏散演练、心理健康月活动、奖助学金颁发大会、18岁成人礼等。同时, 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很多, 如“科技之春”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向祖国母亲拜年”主题实践活动、“八个一”社会实践活动等。此外, 学校还经常带领学生们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教育, 如赴北京天安门观看升旗, 参观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荣誉室, 参观中国科学技术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参观《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 赴“七七事变”发生地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卢沟桥等。对于这些活动, 学校舍得花时间, 舍得下精力, 力求打造成精品, 其中的很多实践活动还拿了大奖, 如科技活动成果《走入衡水湖, 探索湿地奥秘》获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活动奖, 《控制黄顶菊入侵, 保护衡水湖生态》获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还获得了第11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高中组银牌等。目前, 这些活动都成了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2012年10月12日至1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黎, 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陪同下, 深入衡水等地的学校、企业和文化单位考察指导工作。在衡水中学感受了校园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浓厚的创新氛围后, 刘延东十分感慨, 评价说:“你们有一支非常好的教师队伍, 这是办好学校最重要的一个依托。希望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水平, 做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和爱的奉献者。”她还说, 衡水中学确实名不虚传, 是办得很好的一所学校, 要很好地将你们的理念经验传播出去。

由此看来, 大教材、大课程的构建, 让生活文本彰显了其独特的魅力。而固化文本与生活文本的有机融合, 才能让学生有一个更多更好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模块一作业 篇5

一、将全日制九年义务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颁布的修订稿进行比较,参考本课程“模块一”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说出其中主要的五点变化。

全日制九年义务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和2011年修订稿的五点变化:(1)“前言”导语完全重写;“课程性质”的表述有重要的补充;“课程基本理念”和“设计路”也有较多的修改。(2)“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与内容”和“学段目标与内容”,在内容方面和语言表述方面也有较多修改。(3)“实施建议”“教学建议”增加了比较多的具体建议;“评价建议”也补充了具体建议,结构上有较大的调整;“教材编写建议”有所补充(4)“附录”“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比“实验稿”增加16篇,在具体篇目上略有调整;“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例举的书目有所增补和调整;新增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5)结构体例与标题

课程标准的结构体例和标题也作了一些调整,尽可能和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取得一致,如,“前言”部分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的标题及相关内容(比较:实验稿的“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实施建议”四个部分的排列顺序。

问题

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举例说明“三维目标”的内涵,并指出其实践要领。

“知识与技能”

内涵:是指语文学科中对学生而言最有价值的知识点。关于知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认为,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

识,策略性知识。在这三类知识中,陈述性知识属于认知的、静止的知识,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有限的,而程序性知识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巨大的,它直接作用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但这类知识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甚至几乎没有,策略性知识是最高境界的知识,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养成。

实践要领: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确定,需要我们广大语文老师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从学生如何读文章、如何写文章,如何有效交流、如何收集处理信息等方面来开发语文知识,重新审查整理传统意义上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知识或者语言学知识、文学知识和文章学知识,分析出那些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属于程序性的知识和默会的知识并作为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然后依据义务教育新课标和普通高中新课标对语文能力的规定,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课文特点确定出课堂培养的“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

内涵:是指对所选择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应用。“知识能力目标”确定后,要实现目标,就需要一个过程,在具体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方法。新课程强调“知识与能力”的获得必须让学生参与到知识能力产生的过程中去,让学生去探究,去实践,去体验。不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能力”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是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知识与能力”也是外在于学生不被学生完全理解并应用的。实践要领:,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应该根据选文功能(王荣生教授的分类)运用不同的“过程与方法”。比如,对“定篇”,课文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是“形式———内容———形式”,也可以是“整体———局部———整体”; 对“例文”可以采用“阅读感知———理性分析———原型定向———原型操练———原型内化”的过程;对“样本”可以像“非指示性教学”的流程那样来进行:激趣(一导)———自读———定向———引导(二导)———研读———交流———引导(三导)———反省———拓展;对“用件”,教学过程只需进行筛选性阅读即可,即把要“用”的东西重点读一下,然后据此进行其他语文学习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十分丰富。其中,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实践要领:从横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他们描述了人的情意领域的完整画面;从纵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他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情意发展连续体。

问题

三、根据模块一的教学内容,简要说明国外语文课程内容与我国的不同之处。

国外语文课程内容与我国的不同之处在于:

(一)知识的系统性 国外的课程标准往往有一个比较具体详细、能级循环、科学实用的语文知识体系。拥有完善系统的知识系统和技能训练体系是优秀课程内容的重要指标。

(二)文学与语言文字学习分列并重 许多国家的母语课程标准都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评价提出了详细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的、有解释性的、创造性的评价反应证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要求从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角度阅读文学作品

(三)强调语言学习必须与不同领域的内容相结合 “语言是沟通各种学科的桥梁,学生必须学会在不同领域内进行有效的听说读写。所有的教师都必须适时地传授和加强与学生语言交流的技巧”

(四)重视技术环境下的语言学习加拿大安大略省英语标准提出“要掌握利用相关技术搜集和分析信息的技能”。美国密苏里州语言标准里的九大指导原则里的第八条是:“语言学习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而得到加强”,因为“在今天的社会里,科学技术无所不在。科技可以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快速和有效地进行交流。学生应响应科技的发展,因为它融合了语言、画面、音响和动作,它使所有学生都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

问题

四、写出你认为可以促进语文新课程实施的3条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问题

五、就你本学期所执教的语文教材而言,你觉得最难处理的选文是哪一篇?你为之采取了哪些努力的措施?谈谈克服困难的整个过过程。略

问题

六、课外阅读5-8篇有关新课标(2011版)解读的学术论文。写出篇目、作者、文献出处和大概内容。

1、陈晴.高中语文新课标伦理内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梳理语文伦理教育发展史,揭示语文课程与生俱来的伦理属性。第二章从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性质定位,探索两种性质分别所蕴含的伦理精神,两者相互融汇,形成对高中语文教育的整体伦理导向,即高中语文课程必以培养学生以真、善、美为基本内容的健康伦理人格为最高责任。第三章结合对高中语文新课标的三维课程目标理念的伦理分析,得出三维课程目标理念分别肩负着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伦理职责。第四章整合地挖掘高中语文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中所蕴含的培养学生内在伦理精神和践行伦理行为能力的基本要求,以及应该如何通过语文教材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把从教材中感悟到的伦理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并最终落实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达成知与行的统一。

2、耿珊珊.关于2011年语文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第6期)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开发语文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今后的教育打好基础。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具有指导作用。2011年语文新课标对于之前语文教学的许多误区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尤其是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使语文阅读教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语文新课标中阅读教学具有的一些比如教学方法、课堂环境、师生关系等明显优势进行简要论述。

3、刘丹.试析高中“新课标”带来的语文教学范式革命[J].中国校外教育.201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教学必然将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而掀起一场范式革命,以顺应时代的发展。从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学科教学以及学科课程等五个方面对其革命变化进行分析。

4、于志强.研读新课标 解读新变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体会[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较大的调整变化,文字修改200余处。其中,体例、内容方面的变化。

教材与课程 篇6

一、精练而丰富

课程标准和教材精练的表达,其实往往都蕴含丰富的内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的描述方面是精准练达的,《英语1》的话题选择、情境创设、功能体现、文本组织等方面是广博丰富的,教师可以对这些进行灵活使用,进行课堂教学。

〔案例1〕

《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目标有明确的六、七、八、九级具体描述,《英语1》Unit 4 Earthquakes话题很明确,“Basic knowledge about earthquakes & How to protect oneself and help others in disasters”,功能项目为“Talking about past experiences & Expressing thanks”。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时,要理解《课程标准》和《英语1》的意图,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提升语言技能,达到情感共鸣。

Warming up部分,教材展示了两张图片(地震前宁静的唐山和洛杉矶),教师可以“小题大做”,尝试让学生“Imagine, describe to your partner and discuss in class what might happen to the objects over the earthquake in the photos”,当然教师要给出一些关键词作提示,如:bridges, roads, buildings, trees, rivers, water in wells, different pipes, animals, people, etc.高中学生对地震所带来的损坏这个话题是有了解的,让学生就这么一个比较熟悉的话题来展开想象,有条理地表达个人的看法,甚至举出一些实例来并不困难,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安排丰富了《课程标准》和《英语1》的精炼描述。

Comprehending部分,《英语1》的活动选择要求教师对阅读文本进行多元处理,让学生使用多样的阅读策略。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Comprehending 1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join the correct parts of the sentences”,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所给句子的一些关键词(也可以借用Warming up环节提供的提示词,如animals, people, water in wells等),运用扫描的方法快速找到所需句子,并进行信息匹配。Comprehending 2“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make a timeline”, 教材的安排也是有目的的,虽然都属于细节题,但1是信息匹配,2是找出信息并进行适当补充,活动是由简入繁、由易到难,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事态发展明线的了解和把握,在本课中简单地可以归纳为“before, during and after”,这样文章的主旨大意和脉络也就一清二楚了。在做了以上铺垫之后,让学生完成Comprehending 3 “Look at each paragraph of the reading passage and write down its main idea” 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粗略进行了两遍快速阅读,学生对文章主旨大意和脉络有了清晰认识后,就要对文本细节、语言知识和文本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了。Comprehending 4 给了一个很好的方向,“Explain in your own words the writer means by the title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In pairs, suggest another title for the text”。这项活动的安排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理解作者意图和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的欲望和能力,同时“理解话语中词汇表达的不同功能、意图和态度”,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教材所给的文本知识,还需要学生能通过阅读文本,理解信息,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当然更是语言输出(说和写)的淋漓尽致的表现。这个过程是学生在大量文本输入后通过内化的自然产出,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对《课程标准》和《英语1》精练描述的丰富而又颇具内涵的领悟和创造。

二、灵动而智慧

《课程标准》和《英语1》的素材是广博而灵动的,这种广博和灵动需要课堂教学智慧的相随相伴,体现教师的精心课堂预设和课堂的智慧生成。课堂教学不仅是传道,还在于授业和解惑。教师巧妙的“投石”、课堂大量的输入、组内同伴的互助,才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才能解学生之惑。我们的课堂会因这些灵动的点拨、互助、交流而生成教学智慧,这些教学智慧又反哺我们的灵动课堂。

〔案例2〕

阅读环节一:

T: Just now, we listed different natural disasters. Today we’ll read a passage about an earthquake. Now, please skim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tell m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You can use “what, when and where”.

(2 minutes later)

S: An earthquake hit the city of Tangshan on July 28, 1976.

T: Wonderful summary, the passage tells us what happened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earthquake to Tangshan.(展示PPT,将画线单词留空)

教师明确指导学生运用浏览的阅读策略,在2分钟内速读文章并概括大意。在学生回答后,及时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和补充,并用留白形式让学生顺着教师思路进行简要概括,并板书before, during, after三个词,告知此三个词为关键词,是文本的线索,下面还有用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阅读环节二:

T: So this passage can be divided into 3 parts of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Now please read the first and last sentences of each paragraph, tell me how to divide it and use a noun to describe each part. Fill the blanks.(出示PPT)

同样给出2分钟阅读时间,然后教师请不同组别的3名学生(课前教师将学生分为6组)到黑板上写下自己的答案。从板书可以看出,学生分段没有问题,在用新词概括段意时,学生的理解还是到位的,只不过在Part 3 处,有学生用了help,教师作出简要分析和评价。此阅读环节是对上一环节的补充,是教材Comprehending 3的另一种处理方法,是对教材的有效整合,是独到的,甚至是更精准的,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脉络的正确分析和词汇的准确运用。而且教师在阅读内容方面也是技巧性地调整了,是有意义的。

阅读环节三:

T: Now, I need you to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finish Comprehending 1 and 2. Please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 If you like, you can read in a low voice. And underline the difficult words and sentences. You have 6 minutes.

教材阅读理解练习一是信息匹配,二是找出文章中的5个明确的时间词,补充事件,作一个时间表。在6分钟后,教师请5位同学读出练习一的5个句子,核对答案。而对于练习二,教师的处理方法是把找出的5个时间点依次补充到阅读环节二的表格相应处。同时,教师作必要补充,如将Pre-reading中4幅图片展示出来,提示学生描述地震前的异象;再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词汇和语法学习,列举一些关键词句如rivers of dirt,向学生简要介绍这是英语中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至此,对文章的细节处理到此就可以了,但教师智慧地补充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吟诵文本中的几个描述细节的句子,所列举的句子或为长难句,或有不易理解的生词,或为平常作文的好词好句,让学生“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为下一环节阅读输出和学生角色体验作词汇和情感铺垫。

阅读环节四:

T: Now, we can read the passage again in groups. And if you were a survivor, how did you feel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earthquake? Please choose an adjective to describe your feelings. And after that, I hope each group can choose a paragraph and act out an interview between a reporter and a survivor from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You can refer to the example on Page 27 and the key words in PPT. Also, you may need 6 minutes.

这是三遍阅读后的输出,既考查学生阅读目标的达成情况,又验证了学生是否“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语言实践活动,如访谈”,这是对PPT上的内容和文本的重现和巩固,也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和再生成。更可贵的是,教师还让学生触摸心灵,请同学沉思1分钟,对before, during, after三个阶段的场景用一个形容词进行情感描述,让学生用情去阅读用情去感悟。

整堂阅读课如行云流水,很好地完成了学生对本单元话题“basic knowledge about earthquakes”的输入和理解,是对《课程标准》的智慧理解,对《英语1》的灵动产出:文本理解从整体到部分,课件内容既简单又不可或缺,阅读环节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阅读步骤之间自然无缝,输入和输出时间分配科学合理,阅读策略的渗透润物无声,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既富广度也具深度……

三、真实而自然

《课程标准》的描述要考虑内容结构、内容形式、语言准确性功能性等因素,会显得有点钢性,而生活中的语言是真实自然的,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自然真实的流露。

〔案例3〕

同样这堂公开课,教师有几处真实的预设,也达到了自然生成的效果,令听者不禁感受到英语语言之美,以及英语课堂与生活如此贴近。

课堂预设一:科学地整合和使用教材。教材的Warming up和Pre-reading部分有一些需要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教师感觉这些离学生生活比较遥远,便大胆删除或作适当调整;如Pre-reading的一些表明地震前异象的图片,教师把它们用于课文细读阅读环节三的Part 1部分,用图片激活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在最短时间感受到文本对大脑的刺激,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再如对Comprehending的使用,也不是直接照搬过来,而是有增有减有改动的使用,符合课堂实际,提高了课堂效率,促成课堂预设目标自然而真实的达成。

课堂预设二:运用丰富的课堂语言。平时,教师比较多地使用指令语言、结论语言,而这堂课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小清新。比如,教师让学生吟诵一些好词好句“river of dirt” “slowly the earth began to breathe”“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再如对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遣词造句的错误,教师没有强调错误,示意学生纠错,而是采取相反的教学策略,反复用学生们熟知的“高大上”的词句去刺激学生的神经,让这些成为习惯,成为本能,这种过渡式升华式的语言远比指令语言来得柔和,让人如沐春风。

课堂预设三:有效处理阅读文本的明线和暗线。一般教师很擅长处理叙事文章明显的线索,如时间、方位、事件的缘由、过程和反馈等,而这堂课,教师能恰到好处地让学生去感悟、注重情感暗线。同时,教师在反馈学生小组合作展示和小结课堂时,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生活场景及生命的脆弱,让人珍视生命,这是语言活动中的情感交融,是对《课程标准》情感态度目标的深层次的理解。

课堂预设四:水到渠成的作业布置。经过一堂课的阅读和理解,教师的作业布置让我有很大期待。果然,教师直接把Comprehending 4拿过来修改一下给出了课后作业。“Explain in your own words what the writer means by the title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Please show me some details with the past tense. And try to suggest another title for the text.” 教师预设有非常精妙和独到之处:一是对教材活动的改编,丰富了其内涵;二是对阅读后写的产出提出了明确要求,关键是让学生去组织地震期间的场景,等同于另一种形式的巩固;三是给出了恰到好处的写作建议,运用过去时态来“talking about past experiences”,呼应了本单元的话题功能。这些细微之处无不体现该教师将《英语1》和《课程标准》的巧妙结合,以及在课堂中真实而又自然的运用。

教材与课程 篇7

一、新教材观下的思想政治课教材

随着新课程的发展, 教材的观念也出现了新的转向, 这种转向的根本特征是“范例性”, 即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 而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它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评判和建构意义的案例和范例。

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的编写是以新课程的教材观作为指导的, 突出了教材“范例性”、“工具性”的根本特征, 强调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师生对话的“话题”, 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 而是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 获得发展。

在新课程教材观指导下的思想政治课新教材, 无论是在处理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方面, 还是在处理教材与教材使用的关系方面, 都与传统教材有很大不同。

在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方面, 新教材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 但不“盲从”。在编写的过程中, 编写指导委员会在坚持“更好体现本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性质,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的基本思路下, 在向教育部报告并获得批准的前提下, 对课程标准规定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微调, 一方面, 在课程的性质、任务、总的教育内容、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方面, 遵循《课标》的规定;另一方面, 在具体内容方面, 做了部分调整。

在教材与教材使用的关系方面, 新教材要求对其使用更加灵活。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主任田心铭教授强调“教材应该是适合中学生自己学习的‘学本’, 而不应该是只适合教师教的‘教本’”。教师可以在坚持学科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结合实际情况, 对教材内容适当地增减。“该讲的一定要讲, 而且要讲清楚, 讲准确。基本概念要讲, 辅助性、支撑性、凭借性的概念不讲;基本理论观点要讲, 非基本观点少讲甚至不讲;辅助文可讲可不讲;并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动都要在课堂上开展, 有的活动可以留给学生课外思考探究。”[1] 同时, “除了教材提供的知识外, 教师还需要随时留心采集、积累各种适合于教学需要的鲜活知识, 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1] 。

二、对新课程思想政治课教材呈现的分析

1.新课程思想政治课教材呈现方式及优点

新的思想政治课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有了新的突破, 摒弃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材那种说理型、灌输型的呈现方式, 代之以活动型、探究型的新的呈现方式, 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方式的转变。

(1) 以高中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 按生活逻辑与科学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综合化的调整和整合。并结合实际生活和学习内容, 整合成相关的单元主题, 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内容。

(2) 每个单元的序言、课题的导语, 都提供了把握教材逻辑框架结构的线索。每个课题、框题、目题的设置, 不囿于学科体系的顺序, 而力求顺应学生认识相应主题所应经历的思维过程。教材的这种设计, 体现了“学习过程为主线”的追求。

(3) 正文叙述, 包括宋体字和仿宋体字。宋体字部分, 呈现教学与评价的基本内容;仿宋体部分 (又称“活动框”) , 提供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机会, 是承载过程性目标的主要环节。这两部分内容明确相关、相互呼应、浑然一体。活动框的设计反映了课程改革的重要追求:既致力于提供基础性知识, 更着力于引导学生体验形成知识性的过程。

(4) 各种栏目的设计, 既丰富了教材的信息量, 又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既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 又关照了不同学生的差异。综合探究的设计, 在展现相关知识之间联系的同时, 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呈现方式, 无论是内容层次的划分抑或是字体功能的界定都按严格的规范, 使教材结构格式化, 具有简约性, 因而对课程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它通过对每框、每目内容的规范式的编写, 能够有效地控制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通过情景导入、探究活动的设计和综合探究活动的安排等, 强制性地改革“满堂灌”的静态教学模式, 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它有利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多维度课程目标的实现。

2.新课程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呈现的特点

(1) 贴近时代,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时代特征相统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应体现时代要求”。例如, 《政治生活》教材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中, 增添了党中央在实践中所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2) 贴近生活,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试验) 》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思想政治课新教材使用了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生活逻辑为线索整合课程内容的编写方法, 遵循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基本原则,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 实现了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理论呈现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

(3) 贴近学生, 把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适合学生特点结合起来。“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和教材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就是缺乏吸引力, 缺乏启发性, 不够生动活泼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教材编写委员会主任田心铭教授在谈到新教材的编写时强调, “我们在写教材或上课时, 不能只想着我写了或讲了多少内容, 还要为学生着想, 想想这样写、这样讲, 学生能听进去多少, 能接受多少, 这样才能贴近学生”[1] 。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在理论的阐述与展开过程中, 强调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立足于学生活生生的生活经验,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融入到生动的社会生活场景之中, 借助学生熟悉的、鲜活的、典型的生活事例与语言, 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4) 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基础的奠定, 同课程设计的开放性、实践性是紧密联系的。前者是目的, 后者是手段。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在课程设计上特别注意在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意义, 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 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三、新课程思想政治课教材呈现与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所谓“教材呈现”, 指的是课程内容用什么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既指教科书呈现课程内容的方式, 也指教师在教学情景下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组织教材并以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思想政治课新教材, 一改过去那种以现成的、不容置疑的“定论”方式把课程内容给予学生, 让学生接受, 淡化了教材的同质性与规定性, 增强了挑战性、生成性与创新性。基于对课程的生成性、不确定性的认识, 将教材视为师生间进行建设性对话的文本和材料的看法, 大大拓展了教师教学的创造性空间。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着重点

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要求政治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是一个优秀的政治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标志。政治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教材的灵活运用 (包括调整进度, 适当增减教学内容, 重组教学单元, 整合内容等等) 。

(2) 对教辅、教具、课件等的自主开发。

(3) 开创适合自己学校 (班级) 的、有特色的教学。

(4) 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可共享的课程资源, 在充分认识和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 努力促进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的和谐统一。

2.创造性地使用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注意的问题

(1) 要有统领学生、教材以及其他课程资源的整体的课程意识。

(2) 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试验) 》为依据, 在充分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 在不违背教学目的、不违背学科教学特点前提下,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 以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

(4)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结果应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 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不能“为改变而改变”、“为更换而更换”。

(5) 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不等于对教材中学生生疏的内容的放弃) , 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已知认识未知, 引导学生形成自我分析、自我判断、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可能避免主观随意行为。

(6) 宜量力而行, 逐步渐进, 不要急于求成, 不追求一蹴而就。

进入新课程实施阶段后, 政治教师普遍感到, 比起“照本宣科”或照搬上级给定的“模式”、“模板”,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更具有激励性和挑战性,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政治教师才能获得更快更好的专业发展。

有学者指出, “教材如同乐谱, 标准却是音乐, 靠谱不等于音乐;教材如同建材, 标准却是建筑, 备料不等于房屋”[2] 。“面对新课程标准, 教师和学生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 他们是材料的主人, 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3] 因此,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以什么方式组织教材并把它呈现给学生以有利于他们转变学习方式, 成为政治教师教学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发展, 教材的观念也出现了新的转向。新课程的教材观指导下的思想政治课教材无论在呈现方式上还是在内容呈现上都与传统教材有很大不同, 呈现方式主要以高中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 每个单元提供把握教材逻辑框架结构的线索, 栏目设计信息量适中;呈现内容贴近时代、生活和学生, 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要求政治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视为师生间进行建设性对话的文本和材料, 拓展教师教学空间。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材,教材呈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182, 18, 13.

[2]杨启亮.课程改革:呼唤新的教学智慧[J].江苏教育, 2002 (9) .

教材与课程 篇8

一、适时地把理论教学穿插于技能训练过程中, 使理论有效地服务于实践

电工电子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理对指导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在校的技能训练和学生今后业务上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汽车电气故障排除工种所要求的工艺技能相对比较简单, 学生只要经过短期的培训和训练, 就会掌握。如接个线头、焊个接点、装个原件等, 但是在判断电气故障所出现的部位时, 就显得比较复杂, 因为所出现的故障部位往往不易直观看见, 也无法用手直接触摸, 它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扎实的电工电子理论功底, 而且也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必要的仪器进行检测。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电气设备工作基本原理, 看不懂电路接线图, 不懂得使用检测仪器, 就会在故障面前束手无策, 无从下手, 弄不好还会扩大故障, 造成更大损失。因此, 在实施本课程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技能的训练, 更要教育学生重视电工电子基本理论的学习。怎样兼顾两者教学呢?我的做法是:

1. 学中做, 做中学, 把理论知识适时、有机地融入到技能训练中

本人把陈开考老师教材中的项目一和项目二合并为一综合项目《电路基本物理量及电路安装检测训练》, 在实施本项目教学时按如下教学循序进行: (1) 结合各种电工常用材料、仪表 (导线、开关、万用表, 电压表, 电流表, 功率表等) 和电工工具等实物, 教师先做简单介绍, 使学生对电工工具有初步的外观认识, 初步进入电工世界; (2) 分组安装简单的直流12V (或24V, 36V) 电源供电的二个汽车照明电路 (一组二灯并联, 一组二灯串联) 。在学生组装过程中, 教师在现场结合实物讲解导线的种类、选择、连接、焊接和各种元件在电路中作用等知识; (3) 安装结束, 通电正常后, 教师指导学生测量电路主要物理量, 如电流, 电压, 电阻等, 并穿插各种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与注意事项, 如特别强调电流表要串入、电压表要并入电路测量、要断开电源测电阻等; (4) 请学生认真记录测量结果; (5) 教师对电路基本物理量 (如什么是电路、电流、电压、电位、电阻、电功率等) 开展教学活动, 让学生对照刚刚测量的结果加深对不同电量的理解; (6) 教师请学生找出串联, 并联电路各物理量的关系; (7) 教师归纳总结, 引出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8) 学生再对电路各物理量进行检测, 加深对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理解; (9) 教师布置思考题与作业题及本次实训报告的要求, 并进行后期点评。教学过程非常的直观而富感性, 有利于学生准确、全面、深刻地接受知识, 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 实现了理论教学从难变易, 由繁化简。

2. 采用启发式引导,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上述实训过程中, 学生在测量电路物理量时, 教师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如在测量灯泡冷态电阻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用万用表测出的灯泡电阻和利用欧姆定律公式R=U/I得出的电阻值会不同?后者为什么会远远大于前者?由此教师引入“电阻温度系数”的概念。这样由教师启发,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由教师把固定电阻的概念扩展到电阻温度系数的有关知识, 引出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新元件, 使学生知识面得到拓宽。

如果学生有兴趣, 在上述实训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如果已知电路的具体参数, 如电源电压, 灯泡电阻等, 如何用计算方法求出通电后各支路的电流, 电压, 功率等电量, 结合本次具体电路, 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基尔霍夫二大定律的学习和几种解电路的方法的掌握。

这样, 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认识过程, 在任务驱动型的项目实训中, 既能使学生牢固掌握一定的电工实训技能, 又能使学生真正懂得电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定律。

二、在项目实践教学过程中, 促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中职教育本质是就业教育, 就业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团队意识和管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把这一理念融入到实践环节中。我校实训教材多, 场地大,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训中, 我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 这就带来了学生组数多, 而指导老师少、难以管理的矛盾。为解决这个矛盾, 提高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综合素质, 我们采用了小组学生自己推荐组长, 组长人选由指导老师审核通过的办法, 由小组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学生的实训纪律、出勤、考核;检查本小组学生的实训记录;组织本组同学进行内容和过程步骤的讨论;反馈本小组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等。同时小组组长还参与学生实训成绩的过程考核工作, 其作用相当于工厂的班组长。这样实践的结果, 不仅解决了实训老师少的问题, 而且也使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少学生通过实训不仅学到了课程知识, 也培养了管理能力、自律意识, 增强了才干, 提高了综合素质。这一过程遵循了教育教学规律, 实现了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

三、仿真考证现场, 偏重电气设备检修技能, 促进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在“电子电路连接与检测”、“集成电路连接与检测”和“交流电路连接与检测”的三大项目教学中, 除了重视学生按图组装整机电路的工艺和技能, 又特别强调学生对电工电子整机故障的分析、判断、排除和修复。这正是电工电子技能考证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在整个项目实训过程中布置学生按图组装了《继电器控制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器》、《晶体管控制汽车灯光亮度控制器》、《汽车稳压电源》、《集成电路控制的灯光闪烁与明亮电路》、《接触器控制的三相异步机运转电路》等。学生完成了整机电路组装, 并通过试车成功, 这只能是完成一半的任务。为了模拟电工电子的考证的实际, 教师结合汽车电器常见故障, 设置了故障点, 由学生按照故障现象→结合原理图分析产生故障的可能原因→在电路图上标出故障范围→用仪器仪表 (主要靠万用表) 查找故障点或故障元件→使用电工工具更换故障元件或修复故障点→通过仪器测量确认故障排除→在教师监护下通电试车→小结检修过程, 撰写心得体会。通过排除故障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已学过的技能和知识进行加深和巩固。提高学生使用电工仪器、仪表和电工常用工具的熟练程度, 重要的是锻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解决问题上,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给学生创造观察、实践、分析、猜想、归纳的机会, 对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看到故障排除、整机通电能正常工作后, 往往有种成功的欢悦,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安排以上这种实训方式也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电工电子考证的通过率 (中级工以上的考证) 。

四、结束语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它作为一项工具, 身为教师要结合课程的特点, 将新的教学方式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导为主”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强调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强调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上的提高, 才能达到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 满足社会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 这一切都需要中职教师在微观教学各环节进行改革, 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宽松的学习环境, 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为培养适合社会的创新人才探索模式。

摘要:通过对中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两种版本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总结, 文章从三方面介绍了在使用这两种教材时的一些有益探索和教法创新:如何把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教学有机结合;如何倡导学生自我管理,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仿真考证现场,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电工电子,新教材,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开考.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c].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

[2]金惠云.汽车电工电子技术[c].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7

[3]戴一平.电工技术[c].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7.

教材与课程 篇9

关键词:投影与视图,比较研究,教材

中学课程教材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 课程教材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关键环节之一。为此, 我们对人教版[2]与北师版[4]两种版本“投影与视图”这部分作了比较研究。在《课标》中, “图形的投影”的内容要求是通过背景丰富的实例, 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 并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实物模型。通过实例, 了解上述视图与展开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

一、两版本内容的具体安排

人教版在一章中对该内容分别从“投影”、“三视图”、“课题学习”三个方面进行学习。

在“投影”中, 由物体在日光或灯光下的影子引出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等概念。随后一个练习让学生找出物体的对应影子, 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以铁丝和正方形硬纸板的影子为例, 观察纸板位于三个不同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 归纳出其中蕴含的正投影的一般规律。最后以正方体为例, 展示了立体图形与投影面成不同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整个讨论过程是按照一维、二维和三维的顺序发展, 重点反映如何由物体得到其投影, 客观世界中一般的物体形状都是三维的立体图形, 而它们的影子则一般是二维平面图形, 由物体产生投影是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过程, 从映射角度看, 这是从三维空间到二维平面的映射, 物体是原像, 其投影是映射后的像, 原像与像存在对应关系, 正投影的规则就是一种映射规则。

在“三视图”中, 重点讨论的是三视图, 其中包括三种视图度量原则、成像原理、三视图的位置等, 随后通过6道例题对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进行了讨论, 前面3个例题主要是对三视图的概念、规则以及画形状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体现了从立体图形到相应平面图形的过程, 后3个例题主要是由三视图得到相应物体形状, 最后一道例题运用三视图画出相应展开图的立体图, 体现由平面图形转化得到相应立体图形的过程。这一内容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 不仅对有关三视图的基本概念进行详细描述, 而且还反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与转化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为以后学习立体几何奠定一定基础。

在“课题学习——制作例题, 立体模型”中, 观察、想象、制作三视图的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并在活动中检验学生对这一知识内容是否理解掌握以及灵活运用。

北师版在一章中对该内容从“视图”、“太阳光与影子”、“灯光与影子”、“回顾与思考”四个方面进行学习。

在“视图”中, 从现实生活的实物出发, 让学生由实物抽象出圆柱、圆锥、球、直三棱锥和直四棱柱等几何体, 然后引人相应几何体的三种视图, 实现这些几何体与其三种视图的相互转化, 这一过程中, 促进学生对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太阳光与影子”中, 由我国古代利用日晷的日影测定时刻, 引出投影、平行投影。举出一系列与影子有关的生活实例, 让学生体会影子在生活中的大量存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议一议”, “做一做”一系列活动, 让学生体会影子的变化情况, 又通过观察一天中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形状的变化, 归纳出一些规律,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灯光与影子”中, 由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皮影戏和手影, 引出中心投影, 而后由路灯泡下木杆、树所形成的影子和同一时刻不同事物的影子进行讨论, 为下一节将人的眼睛与点光源类比, 视线与点光源发出的光线相似, 影子则与盲区相似埋下伏笔。

在“回顾与思考”中, 由生活中的一个剧场看表演, 引出视点、视线、盲区等概念, 之后用一系列生活实例来让学生体会视点、视线和盲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同一内容分布情况

在学习投影与视图这一部分内容时, 两个版本在前面的学习都已经有一定的认识, 奠定一定的空间观念。

人教版在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中第一节《多姿多彩的图形》 (约4课时) , 通过丰富的实际例子, 直观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 能从不同方向辨认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的展开图, 在对它们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1]。在这一节中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立体图形来介绍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课程标准“视图与投影”部分包括“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 并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实物模型”的内容, 这为后面学习“投影与视图”开了一个头, 没有给出严格的三视图的概念, 要求能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从什么方向看得到的图形, 能说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最基本的几何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 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所能得到的图形。对于展开图, 引导学生从展开图入手来了解一些几何体的特征, 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培养空间观念。

北师版七年级上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中从《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约2课时) 《展开与折叠》 (约2课时) 《截一个几何体》 (约1课时) 《从不同方向看》 (约2课时)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约1课时) 这几方面进行学习[3]。

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常见的几何体以及通过观察得出这些几何体的部分性质, 并揭示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之后对于几何体的研究和认识, 采用了化归的方法, 将几何体转化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平面图形, 从平面的角度去研究几何体。之后从在“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三个方面入手, 分别经历展开与折叠, 模型制作等活动, 发展空间观念,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 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根据展开图判断喝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通过截面切截几何体, 研究不同截法下得到的截面的形状, 体现面与体的转化, 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截面问题上没有深入研究;通过从不同方向看来研究几何体, 有层次的安排了识别安排了识别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画出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这3节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转换的空间观念。最后一节“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在具体的情境中介绍了多边形、扇形、弧等概念, 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三、内容的认识比较

由上述知识的结构认识, 主要是对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人教版首先由生活中的实例对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和正投影 (投影的一种特殊情形) 进行定义的描述, 并对三种投影做了一定例题处理。在北师版中除了未对正投影进行具体描述及例题处理之外, 其他皆与人教版处理类似。两者均体现《课标》通过背景丰富的实例, 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

人教版教材以生活中的实物引出三视图, 画圆柱、圆锥、球及简单直棱柱的三种视图, 体会这几种几何体与其视图之间及三种视图与实物之间相互转化。北师版也是由画圆柱、圆锥、球及简单直棱柱的三种视图, 观察找出生活中实物的三视图, 能由实物画出其三种视图。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 并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实物模型。通过实例, 了解上述视图与展开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

两版本对“投影”与“视图”这两节位置不同, 人教版把“投影”放在“视图”之前, 北师版把“视图”放于“投影”之前。人教版之所以这样安排可能出于两方面原因:·投影是视图的基础, 视图可以看作物体在某一角度的光线下的投影, 对于同一物体,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 所得视图可能不同。·为下一节学习“课题学习——制作例题, 立体模型”, 是对三视图的应用, 这样从整体来看, 知识结构更加紧凑, 体现由特例到一般的过程。北师版把“视图”放于“投影”之前也可能处于两方面的原因:·视图可以看作是物体在某一角度下的投影, 先学习视图, 可以更好的对投影的学习, 体现了由一般到特例的过程。·本章由视图到太阳光与影子, 再到灯光与影子, 最后对视点、视线、盲区的学习, 这样安排也可以使整体结构显得更自然。

北师版教材开设对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学习, 这是《课标》中未要求, 但是生活中常接触到的,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而这一点人教版中在这一内容体系未能涉及, 却在前面学习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的一道例题分析中给出视点盲区的定义。从整体来看, 两版本在保证《课标》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对知识点的适当加深, 体现一定的弹性, 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也便于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创造性。

北师版教材七年级上“截一个几何体”, 体现了面与体的转化, 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对截面问题没有深入探讨, 而这一内容从整体来说对于学生有点难度《课标》中也未对其进行要求, 对于这一节的内容的存在提出质疑。

四、在初中数学该教材课时所占份量的对比

由表1可以看出, 虽然两个版本对于投影与视图这一章节内容都是放在九年级, 但两个版本均在七年级上对投影与视图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一定基础学习, 从九年级这一内容的课时安排来看, 人教版课时明显多于北师版, 但从总体来看, 两版本对这一内容的课时安排差不多。人教版在七年级上的内容安排较少, 九年级下的内容比较多, 对这一内容的教材处理表现出对七年级的学习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而这部分内容将在九年级系统的学习, 体现其集中性, 这样更容易建立投影与视图观念, 活动相对较少, 整个课堂的气氛、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北师版对投影与视图的安排比较分散的, 特别强调活动。实际上, 投影与视图同生活密切联系,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数学, 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良好的过渡。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修改稿) .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6.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6.

教材与课程 篇10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初中教学,教材用图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了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基础科目, 教学内容不具备明显的时代性特征。有鉴于此充分利用教学配图, 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有助于历史表象的形成。近年来由于课程改革的需要, 伴随着教材内容的变化, 教材用图也增添了部分新兴元素。从类型来看, 教材用图包含了大量的照片、文物、漫画、地图、图表等形式。在课程综合性改革的大背景下, 研究好历史学科配图的作用及其与文字处理间的关系, 对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教材用图的特点

1.教材用图的综合性

《历史与社会》学科包含了历史、地理和社会等多领域的知识, 具有较强的人文综合性。作为教学的辅助, 教材用图同样具有明显的广泛性与综合性。人教版教材中教科书的图片包含了历史场景、历史地图、风景图片、历史照片、人物肖像、文物照片等多种类型。在图片的选择上, 既包含了全面的历史图片, 又添加了丰富的现当代社会风貌图片, 体现了用图的综合性的同时, 也同步拓宽了历史空间的广度。

2.教材用图的社会性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 也是社会发展的总和。在教材配图中也体现了历史的沧海桑田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为例, 在近代史的课程单元中从清廷的腐朽统治, 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侵略史, 再到近代民主革命与艰辛斗争,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的展示, 学习者可以充分了解到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变革。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饮食种类、衣着服饰、交通出行的演变, 体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3.教材用图的主导性

图片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对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的提升、历史知识的掌握均大有裨益。历史在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同时, 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均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个体, 通过图片的感官刺激,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在图片观察中引述文字内容, 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思路进行积极的思考, 从而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到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材用图的功能

1.学生借助教学配图, 可以提升其自身的历史解读能力与发现能力

通过不同图片的类比与辨识, 概括出图片的信息, 可以较为准确地解读历史社会的问题与现象, 也可以从侧面展现出历史知识的全面与丰富。

2.教材用图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的历史表象

历史表象, 即关于历史事件、任务、现象与时间空间的知识。图片是最为直接地形成历史表象的方式, 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快、更直接地接收书本中想要传达的历史知识, 也可以透过现实图片, 关注当代社会问题, 从而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教材用图的问题与相应的教学对策

1.教材用图的使用问题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应当具有严肃性与科学性。当前人教版教材中, 部分图片的严谨性与准确性存在争议, 客观上不利于学生的准确把握。另外, 部分图片难以反映出历史的真实性, 甚至是后人的艺术创作, 各种“穿越”闹剧层出不穷, 不禁令人唏嘘。

在缺失科学性的同时, 教材用图的有效性也着实令人担忧。长期以来多数教学用图只是教材的点缀, 低效用图的情况长期得不到改观。另外, 由于初中生偏好玩闹的特性, 在教材图片上乱改乱画的情况也极为普遍, 这使学生缺乏针对图片的思考与解读, 从这一点来说教师的正确引导与思路启发显得很有必要。

2.教材用图的使用问题解决对策

(1) 重视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配图作用的研究。在教学准备中教师要做到对图片信息了然于胸, 针对具体的图片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提升图片的利用价值, 在实际教学中借助图片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精神与社会分析能力。

(2) 重视教材用图的创造性运用。创造性运用教材用途的价值, 需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协助学生完成从“看图”到“读图”的升华。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图片的历史背景出发,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讨论, 并通过一定的文字注解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初中阶段的《历史与社会》在学生人文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与社会》教材的教学用图, 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原历史的真相, 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历史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配图还存在着科学性与有效性不足的问题, 有鉴于此基层教育者应当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图片, 提升图片的使用价值, 真正让教材配图发挥出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娟.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相关性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 2012.

上一篇:安全举措下一篇:学生资源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