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挖掘

2024-08-14

兴趣挖掘(精选十篇)

兴趣挖掘 篇1

一、教材结构处置要“活”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中常常出现三种现象:一类既能听懂讲课,又能熟练解题,即所谓的优等生;另一类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但课后解题特别是遇到新题型便无所适从;还有一类学生是根本听不懂讲什么.凡此种种,除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之外,还有学生基础性差和教师教学设计的原因.如果一味地从学生身上找原因,显然是不合理的,教师应该从自身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应该对教学的内容和节奏作一些灵活的处理,尤其是对高一新生更为重要.从第一堂课开始,教师就要对整期教学作出通盘的规划,要大讲特讲“学习数学的意义和方法”,用自身的第一次出场形象、第一堂课的艺术效果去打动和吸引学生,另外,还要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放慢教学的进度,不要急于上新课,而要回过头去搞一些“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和“数学学法指导”.因为只有打好了数学学习的基础,才能走好后面的学习之路,只有弄懂前面的基础性知识,特别是那些与高中数学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才能听懂、学好高中数学.

二、教学内容选择要“活”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问题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并等待开发利用.要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所以,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选择一定要“活”,要选择学生自己身边的事情、常见现象开展活动.

(一)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

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上的定义常隐去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这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参与数学公式的发现过程

数学公式、定理形成过程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经过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类比等提出猜想,而后寻求逻辑证明;二是从理论推导得出结论.数学中的每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他们的研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而现行的教材中只有公式、定理的结论和推导过程,而缺少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对这样的问题也是非常感兴趣的.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

(三)参与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手段使用要“活”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们教师不能是“主演”,而应是“导演”,即使是高中生也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参与的时间、空间、氛围以及指导学生参与的方法.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尊重学生,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授学生以“鱼”,而是把他们带到池塘边,让学生自己寻求“渔”的方法.

(二)创立乐学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教学应引起良好的情绪感觉.”也只有建立一个宽松愉悦的乐学情境,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放得开、驰得远.因此,只有把课堂变成一个欢乐的海洋,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所顾忌,思维活跃地探求知识,才能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四、学生能力培养要“活”

如果教师放手让学生说话,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猜想、讨论、交流、合作,参与研究、体验成功,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真正“活”起来,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一)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离开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教师的“导”要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识的应用,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充满着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因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二)热爱数学——培养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往今来无数科学家的成长道路已证明了这一点.而培养兴趣则是热爱的先导,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起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如何挖掘学生的兴趣特长专题 篇2

一.善于观察少儿平时的活动,发现其兴趣爱好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观念,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特长。孩子刚刚接触世界,对世上一切都感到非常新奇,他们有着旺盛的求知欲、爱美欲。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对事物不同的注意力,即兴趣,有的孩子喜欢音乐,小小年纪,对音符有近乎完美的感受,能准确地唱出每个音符;有的孩子爱好美术,不管在什么环境,他们都能随意地画起来,衣服上、纸上、地上、墙壁上都是他们的画纸,这体现了孩子对美术爱好的天性,是兴趣萌芽;有的孩子对各种昆虫和各种小动物有着特殊的感情,有时会为了死去一只小猫而几餐吃不下饭等;凡此种种,都是孩子们最初表现出来的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或在某一方面的天赋,我们平时就要善于观察,发现他们的兴趣,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少儿们的兴趣才能沿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世界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高斯小时候是一个非常调皮、淘气的小孩,一次偶然的机会,教师出一道算术题1+2+3+4+„„+50等于多少,谁想到他不到五分钟就举起手说出问题的答案,一名天才的数学家就这样被发现,从此教师专门为高斯制定了培养计划,终于使他走上成功之路。如果当时老师对一贯不守纪律的高斯置之不理、另眼相看,其结果会可想而知,高斯又怎么会有以后的辉煌呢?

 二 经常与少年儿童交流思想感情,尊重其兴趣、爱好 当今,少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都享受特殊待遇,养成他们“以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不善于与他人交往,理解他人,缺乏沟通。他们对于“万花筒”式的大千世界,是以自己美妙、奇异的幻想去感受的,与它们同欢共乐,并由此对世上万物发生浓厚的兴趣。如有的小朋友对刚买的新衣、新鞋总是非常喜欢,不厌其烦地穿了脱、脱了穿,摸摸这,摸摸那;也有的小朋友为得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变形金刚、飞机模型等,宁愿放弃好吃的东西。我曾遇到一位小男孩特别喜欢橡皮泥,他的房间里、桌子上、床头堆满了各式各样用橡皮泥捏的小动物,妈妈嫌他把屋子弄脏、弄乱了,于是帮他收拾屋子时,全部扔了,结果使小男孩大哭一场,几顿饭都没吃。这说明作父母的或作老师的绝不能凭自己的爱好,凭自己的经验,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对孩子横加干涉,而应以孩子的意愿为主,不能以成人的思维代替孩子的想法,经常抽时间陪他们一起游戏、活动,与他们交流感情,走进孩子们的游戏王国,去发现他们的才能,尊重他们的兴趣,并加以正确引导。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扼杀孩子的个性。有这样的一位母亲,为了圆自己的钢琴梦,将自己没有实现的希望理想转化到女儿身上,不顾小孩自己的兴趣爱好,一味逼孩子练琴,甚至棍棒相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社会上不是曾发生过孩子拒学钢琴,自残双手的悲剧吗?这说明孩子的兴趣发展受到胁迫时,就会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

三、在生活中培养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一个人从兴趣到爱好到特长,应该说是有一个梯度的。他们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最富于幻想,最易接受新鲜事物,渴望认识生活和周围世界。有的少儿本来就对某一方面的事物感兴趣或有某方面的长处、特长,而有的少儿现在暂时还没有,要靠我们去培养兴趣、爱好和特长,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做父母的尤为重要。

 首先,重视营造氛围、激发动机。文学巨匠鲁迅曾说:“读书人家的孩子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鲁迅先生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家庭环境,就有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他熟读了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人的诗歌和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等,为他将来走上文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穿如果你想培养少儿读书的兴趣,那么父母就应该常常带孩子逛书店、买书,并经常在家里读书看报,向孩子讲述书中有趣的故事,娱乐性的内容或科普知识等,那么孩子长期的耳濡目染,自然就可引发他们对报刊、书籍的兴趣,从而把家长的愿望变成孩子自觉的行为。记得有人曾说,属于孩子自觉想干的事情,这种能力就能轻易地、牢固地为孩子所获得。如果你想培养孩子对拉琴或弹琴的兴趣,除营造一种家庭的艺术氛围,使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外,还应把重点放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上。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为了培养孩子的学琴兴趣,首先激发学琴动机,他先让孩子一边玩,一边看别的孩子练琴,当孩子看到别人都有琴而自己什么也没有时,就产生了一种想要得到琴的愿望。尽管如此,铃木先生并不急于满足孩子的愿望,而是给他一把不出声的琴,让其练习拉琴姿式,指法等。过几个月后,孩子拉琴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时铃木先生才满足其愿望。所以,营造氛围激发动机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准备阶段,任何做家长的不可忽视。

 其次,提高家长的自身修养。由于条件所限,父母往往错过了许多学习的机会,有的是“科盲”,有的是“音乐盲”,有的是“美术盲”等,所以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如此。因此,往往自己省吃俭用为孩子买来各种绘画书,买来各种乐器,请来家庭教师,以为花钱就能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其实不然,家长自身的修养对培养孩子的爱好和特长也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艺术修养欠缺,就很难给孩子带来美的启迪和艺术熏陶。试想,如果家长自己不读书,不看报、不去剧院、不喜欢美术展览、不爱听音乐,怎么能要求自己的孩子获得艺术细胞,对此产生兴趣,而去爱好它呢?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长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都将化成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渗入孩子的心灵,成为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催化剂。

 第三,善于运用鼓励表扬手段。无论孩子表现出多么笨拙,无论他把事情做得多么糟糕,做家长的都不要求全责备,而应该细心引导,从心理上给予孩子关心和鼓励,爱护孩子的兴趣。如孩子在房间画画会将地面弄得很脏,家长千万不要大发雷霆,也不要因为孩子画得达不到要求而漠不关心,甚至加以制止。而应时时关心询问、鼓励,经常为孩子提供绘画的环境和绘画工具,最好抽时间参与孩子的绘画,一起欣赏孩子绘画作品,甚至可以用孩子的画装饰布置房间。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把画画得更好,久而久之,绘画就会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当一名画家将成为他的梦想。

挖掘潜能 激发兴趣 篇3

一、发挥课文的“范文”功能,能诱导学生的写作激情

把课文讲析和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实践看来是可取的。因为课文是最好的范文。如果把课文讲析和作文课分开进行,或者在作文时再提示学生回顾某篇课文的某种写法,这只是一种补救的手段,效果必然差些。虽然不可能在分析每一篇课文时都采用这种方法,但在学习那些常见的写作文体的课文时是完全可以这样做的。因为不一定要写成篇,学习了某种写作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只写一个片段,写进周记、日记里也行。

二、“下水”作文,同甘共苦,能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笔者认为,教师“下水”作文,以自己的行动影响感召学生,往往能调动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在指导学生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写一篇同题同类作文,体味作文的甘苦,体会写作的难点,给学生讲评,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然后在班上激情洋溢、自得其乐美美地朗读一次,让学生做一回“老师”评一评,打打分,把学生的思想引领到柳暗花明的境地,“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学生们已经对要写的作文胸有成竹,跃跃欲试了,很好地起到“抛砖引玉”的引导作用。

上海市特级教师毛荣富在谈及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时提到,老师要扮演好“一个能给学生写出示范文章的写作爱好者”、“一个有深度、有文采的思想者”的角色。老师自己不会写作文,也就很难教好作文了。老师喜欢写作文,文章写得情趣盎然,鞭辟入里,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情动而心随。实践证明,通过“下水作文”引导学生,学生容易且乐于接受,诱发出写作的热情。教师富有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偶像”,自然学生就会学着老师那样热爱写作了。

三、把写作寓于实践活动之中,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当作文时,很多学生都苦于没有素材写,这是因为他们心中无“米”造成的:平时活动少、没有留心自己或者别人做过的事、对周围的事物也没有细心观察。为了使学生心中有“米”,笔者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丰富多彩活动,把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学习观察、动脑、动口、动手,最后再让学生来写参加过的活动,学生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写作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园里的景物,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把参观时看到的景物描绘出来,增强学生对学校、对大自然的热爱。其中有一位平时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在参观学校的生物园后写道:“生物园里百花齐放,争芳吐蕊,引来了蜜蜂纷飞。清风徐来,整个校园弥漫着泌人心脾的花香,使人神清气爽——”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访问退休教师,观看电影,参加团队主题活动,举行各项比赛——让他们从课堂学习的小天地里融入到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经风雨、见世面;去丰富自己的写作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丰富多彩的生活唤起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一篇篇生动活泼的好文章也就诞生了。

四、挖掘习作的亮点,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面对学生的习作,教师应该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善于寻找他们写作中的闪光点,尽力找出每个学生作文中写得较好的地方,哪怕是微小的优点和进步,如某个字词用得精妙,一个句子写得生动传神,一个语段写得富有哲理,一个观点富有创新意识——都要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表扬,多给他们写作上成功的体验,多给他们写作的精神支柱和原动力,让他们感受到写作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讲评课,对学生作文中写得精妙的字、词、句、段作赏析。让学生本人在台上朗读写得好的地方,谈谈体会,同学之间讨论交流,我们总结评价,给予表扬。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写得好的习作,标上作者名字张贴出来或整理成册,让学生鉴赏。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又给同学们的写作源泉注入“活水”,形成一种良性刺激,大家都想争做“名人”,以期得到我们的肯定和表扬,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五、评语充满人文性,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评语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桥梁,是心与心的交换。评语直接关系着学生作文兴趣。如果我们总是写一些千篇一律无关痛痒的套话式评语,诸如“语句通顺,条理清晰,中心突出,首尾呼应——”学生面对似铁面无私般法官写的判决书的评语或天马行空的勾勾杠杠,望而生厌,兴味索然,很难燃起写作的欲望。

在长期的作文批改中,我们应十分重视写好评语这项工作。以充满情感张力,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言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人处在学生时代的情感是最丰富多彩的,对社会、人生、命运都会有颇多的感触,学生习作中多见动情文章。我们在批阅作文时,设法融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参与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他们的喜怒哀乐,并把感受写成评语告诉学生。有位学生在《妈妈,回来吧》一文中,写妈妈因婚变离家而去,家境惨淡,完整美满的家从此支离破碎,小作者感情真挚地流露出对美满幸福家庭的向往和呼唤。看过之后,我给她写上评语:“你哭了,是吗?我也哭了!对你家庭的变故,我深深的同情,谁不希望生活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呢!但要知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愿你扬起生命的帆,用希翼装满那份情感的空隙,幸福的笑脸一定写出你亮丽的人生。”这样的评语,充满情感的张力和人性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真情关怀,我们的和蔼可亲,我们的尊重呵护。

激发写作兴趣挖掘创作源泉 篇4

1.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记录生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中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中处处有美,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捕捉美的眼睛,要有一颗发现生活、发现感悟美的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多积累生活素材, 生活素材不仅仅包括人物、事件、景物, 还有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等。笔者常常提醒学生作文中并不需要惊天动地, 或痛彻心扉的大事,生活往往于细微之处见真情。比如笔者曾经要求学生留心观察放学时学校门口等候的家长的形象,从而创作出以父爱或母爱为主题的文章。学生观察到的是家长翘首以盼; 是见到孩子,挂上孩子脖子上的温暖围巾;是路灯下拉长着的母子的身影…… 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切身的体会,所以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学生一味地抱怨没有新鲜的写作素材,其另一个原因是学生没有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素材。因此要养成记录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写日记就是一个可以随时有感而发、可以积累素材和情感的有效途径。学生平时写作经常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自欺欺人”,情感都是虚假的,文字是拼凑的,内容是空洞的。而日记则是自己真正有感而发的创作,这样的文章情感是真实的,文字是鲜活的,内容是生动的。经过日积月累,当以后的作文需要适合的题材时, 就可以信手拈来。

2.拓宽阅读视野,模仿谋篇布局,强化细节描写

博览群书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巨大的影响,学生不仅要重视课内阅读,更应当拓宽阅读视野,补充大量课外有意义的阅读。语文教材上选录了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要细细品读,不仅要读懂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也要学习课文的谋篇布局、写作方法。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注重细节描写的思想,因为细节描写是记叙文写作的关键之一。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细腻描写是常用的方法,另外还要灵活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在阅读教学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片段模仿。比如沈从文的《端午日》一文中详写龙舟竞渡的盛况,通过一系列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正面描写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的动作,表现了他们奋力拼搏的精神。略写了岸上呐喊助威的人们,以及联想到的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击鼓的场面,通过这些侧面描写烘托比赛的激烈场面。所以这个场景的写作手法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实景、虚景相结合的手法。接下来,笔者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仿写运动会上的拔河场面。首先,用幻灯片展示几张拔河的图片,着重让学生仔细观察发令员、全体队员,特别是每队末尾的选手神态和动作。学生的仿写中写到了抓、举、挥、吹、攥、蹬、拽等动词,描绘了队员们瞪着眼、咬紧牙、 涨红了脸等神态。通过这次当堂的仿写习作,学生收获良多,印象深刻,在以后作文中遇到场面描写也会有较为十足的把握。此外,对于课外读物,学生不能只停留在看热闹阶段,要看清门道, 比如对主题、题材、语言、构思、写作方法等都要有自己的思考,最好有读书笔记。

3.开展互评互改,架起兴趣桥梁,提高写作水平

优秀的作文大多要经过反复修改。 修改是写作能力的体现,是写作水平迅速提高的阶梯。组织学生开展作文互评互改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互改互评作文的能力,同时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其写作水平。教师要先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角度和方法。首先要通读全篇,圈出其中的错别字,画出病句。其次按照评分标准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评改。教师可以挑选班级具有代表意义的一位同学的作文,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评论, 然后再由老师点拨,共同修改。教师也可以选择由学生自主选择互评互改的对象。教师还要对学生互评互改后的评语进行再批改,对学生的评语要做中肯的评价,发现学生点评中的闪光点,要予以赞赏,给学生以信心,激发他们评议的兴趣;对于不太合理的评价,要做进一步的探讨,及时纠正。当学生的作文受到同学的赞扬的时候,一种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更加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如何挖掘幼儿潜在的绘画兴趣 篇5

关键词:兴趣;绘画;潜在的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5.031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5-056-02收稿日期:2012-04-01

一、研究对象

3~6岁,对绘画有兴趣的幼儿。

二、研究结果

三、研究过程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出示范例——示范——幼儿模仿——教师来评价,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幼儿只是被动接受,忽视了对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幼儿对绘画失去兴趣,绘画积极性大大的降低。试验表明:教师利用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事物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为基础,让幼儿成为主体,充分发挥和调动幼儿对绘画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教师为主导,采用多种方法让幼儿大胆作画,允许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按自己的理解去表现美、创造美,这样才能让幼儿对绘画产生极大的兴趣。

我在上美术课时,特别注意启发幼儿参与绘画的兴趣,并利用幼儿喜欢游戏的特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体验绘画的乐趣。例如我在教小班幼儿在裙子上添画时,就利用语言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一条裙子没花花,我给裙子画花花,裙子花花我爱它。幼儿非常有兴趣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又例如教幼儿绘画小熊时这样说:圆圆的头,圆圆的眼,圆圆的嘴巴在中间,圆圆的耳朵头顶站。圆圆的肚,圆圆的腿,可爱的小熊叫圆圆。形象的语言游戏教学,使幼儿更好掌握绘画的方法和技巧,也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绘画兴趣。

(二)探索创意的教学方式

幼儿的绘画兴趣不仅仅是先天的,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能使幼儿成为绘画的爱好者。我们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掘幼儿的智慧,挖掘幼儿的好奇心,只要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就能激发他们学习绘画的积极性,教会他们绘画的本领,培养和发展他们绘画的能力和技巧。让他们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既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又要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绘画手法,使他们绘画水平逐步提高。

1.创设色彩氛围,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和感受,激发幼儿“我想画”的愿望。

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重视幼儿的色彩视觉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室内外环境、装饰,都应注意色彩的协调鲜明,画面的栩栩如生,给幼儿以强烈的刺激,使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随时随地的观察美、感受美、欣赏美,让五彩斑斓的世界留在幼儿的心中和作品中。环境对幼儿能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创设一些让孩子身临其境的环境能使孩子在活动中更为投入、更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例如我利用多样的玩色游戏,让幼儿进行创作,小班活动《滚画》就是让幼儿用弹珠蘸上各种颜料在作业纸上滚动,一副色彩斑斓、生动抽象的作品就呈现在孩子面前了,孩子们兴奋地议论着、交流着,心中充盈着莫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发了幼儿创作的浓厚兴趣,产生“我想画”的愿望。另外还有吹画、印画、喷洒画、手指点画、手印造型画等活动形式也激发了幼儿对色彩兴趣。

2.从观察入手,丰富幼儿表象,积累素材,让幼儿有东西可画。

幼儿由于受年龄限制,生活经验贫乏,大脑中积累的表象极其有限。这就制约着他们想象力的发展。所以要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引导他们积累表像,我在教学活动中尽量为幼儿创设自由、轻松、快乐的环境,让他们从绘画游戏过程中发现想象的世界,最大限度地放开幼儿的手、脑、眼 。经常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捕捉美好的题材,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开发。幼儿美术教学的本质在于创造,因此,在教幼儿绘画时,我尽量不采用固定的模式,只教幼儿简单的线条、轮廓。例如中班活动《有趣的圆》就是让幼儿在一个圆圈上任意的进行创作、大胆想象,一幅幅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作品完成了,幼儿的想象力、创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另外,我还通过让幼儿欣赏成人的作品《向日葵》《最后的晚餐》等作品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如:《最后的晚餐》通过图形和线条的组合,用水粉及油画的作画材料让孩子在欣赏中感受了色彩的美、造型的美,并自然的了解了各种线条和造型,为孩子提供了造型的经验,使孩子在以后活动中能更为投入和积极。

3.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提高绘画兴趣。

在小班这个年龄段如要求孩子反复用一种工具来描绘几何图形或涂抹色块,那么幼儿失去的将是一种兴趣、失去的将是自我表现与所表现事物之间的建立关系的机会、长期更严重的将失去尝试自我表现的勇气。所以我给予孩子作画的材料是丰富的富有变化的。如:拓印板、棉签、水粉、油画棒、滴管、滚珠等,孩子就会觉得很好玩很有意思,这样孩子就愿意参与进来。这些材料也往往为这个年龄段孩子表现作品提供了一个便利的途径。如:吹画《梅花》老师提供的是吸管和水粉。因为小班幼儿肺活量较小,而且单凭的吹画孩子掌握不好方位,所以借助老师提供的吹管进行创作,孩子就能很轻松的完成作品了。例如大班活动《京剧脸谱》,是让幼儿用毛笔和油彩在同伴的脸上相互进行绘画,以真实的脸部轮廓进行京剧脸谱的创作,幼儿兴趣盎然、小心翼翼非常认真地进行绘画,当孩子们看到同伴脸上五颜六色、怪模怪样的脸谱时,忍不住捧腹大笑,活动也达到高潮,完成了教学目标。本次活动也是一次大胆地尝试,让孩子们的脸也做了一回“绘画工具”。

4.为幼儿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美国儿童美术教育家凯劳格认为,儿童具有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把每一个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就是让幼儿把自己独特的语言展示给大家,为幼儿提供交流的平台,也是让幼儿通过观看来进行评价,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拥有丰富的绘画经验,让孩子的绘画水平得到提高。我在活动室的墙面上,及时张贴幼儿的绘画作品,供幼儿自由观赏,自由评价。我们还经常把孩子的作品用数码相机拍成照片,连接到电脑或电视放大展示,让每个幼儿都能看清楚别人的作品,而且为自己的作品“上电视”而感到骄傲,相互讨论同伴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每次美术活动后都充分展示幼儿的作品,既能让所有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能促使同伴间相互欣赏,相互学习。

总之,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应注重对幼儿兴趣的培养,通过以上的方法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既激发幼儿愉悦的情趣,又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和操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使幼儿觉得绘画是一件快乐和有趣的事,他们在绘画活动中自由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和五彩奇妙的的世界。

挖掘生活,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篇6

一、挖掘生活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这就说明了数学的生活性。因此必须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开发生活资源,使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时代色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1. 挖掘教材中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讲授不应是试图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方法与开始的意义环境相分离,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生活环境、经验入手,合理利用文本中的内容,让学生体验身边的数学,从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如教学“年月日”这一课,在学生认识大月、小月和二月的规律时,我选择了2007年的年历卡,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认识平年和闰年时,通过对2007年和2008年二月的比较,理解二月是个特殊月,并根据这个月份的天数区分平年和闰年。在教学平年、闰年在公历年份中出现的规律时,教材呈现了1997至2008年连续12年的二月份的月历,要求学生从中找到闰年,探索出“四年一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等规律。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合理利用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有数学价值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经验积累,深入理解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年月日”知识。

2.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素材是知识和思考的重要数学依据。由于学生的环境和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就有了差异。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外,还应尽可能地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使数学学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平移和旋转”时,这节课的学习背景都是生动的生活实例,教师可通过播放课件,演示火车、电梯、缆车、风扇、直升机螺旋桨旋转、钟摆摆动的动画。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的思维过程,然后通过交流讨论,对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认识就更深刻。再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关于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运动现象的认识,尽量让学生感受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加深学生对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认识。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如我曾听一位老师上“认识小数”一课,她先联系家长带领学生逛商店,引领学生轻松走近生活,让学生试读商品标签价格,并明确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实际含义,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教师接着问:“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小数?”学生争先恐后地介绍:“数学书的价钱是5.05元”,“一瓶可乐1.25升”,“自动笔芯0.7毫米”,“我的身高1.46米,妈妈的身高1.60米,爸爸的身高135米”,“一个文具盒的价钱是10.50元”,“遥控车每辆价钱52.8元”,“桥的通行高度是3.5米”……学生兴致勃勃地介绍了自己在课前搜集的生活中的小数。在相互交流中,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发展思维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生动而形象,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回忆原有的知识经验,诱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增强学习信心。这样可以使学生进入情境,积极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来回,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积累数学知识,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又如在学习了“年月日”这一课之后,让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出生月份是闰年还是平年,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学习和理解数学,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感受得到的现实,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三、再现生活情境,感受数学魅力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如教学“千克和克”时,教师安排了模拟超市,使生活情景得以再现,让学生切实理解了克与千克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进行“今天我买菜活动”,看一看,称一称,估一估各种瓜果、蔬菜及肉的重量等,整节课弥漫着浓郁的“生活味”。学生始终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究规律,构建数学模型。从中体现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充分体验探索讨论中,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数学价值

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最终归属。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例如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这样一道题:129-97:129-100+3。

生:减100怎么还要再加上3呢?

师:我们平时买东西找零钱,有这样的情况吗?

生:爸爸给了129元钱,要我去超市买一双97元的鞋。我付给营业员100元一张(就是129-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这样就是129-100+3元)。

师:这就是这个道理呀,所以就加上3。

这样的数学例子很多,通过生活实例子学习数学,所有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就会变得浅显易懂,就能轻松明白运算的法则,也能学会简便运算的方法,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体验到数学的自身价值,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

挖掘数学美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篇7

关键词:审美体验,审美意识,标新立异,陶冶情操

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寓美于教, 以美启智,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给学生一双观察美的眼睛, 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 挖掘出数学的美, 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粗浅体会.

一、数学美的表现

美, 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 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 具有匀称性、比例性, 和谐, 色彩变幻.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具有鲜明性和新颖性等美的特征.数学是一个充满美的世界:数字、图形以及公式都存在着美感, 在那里, 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 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

通过数学内容来看, 美在数学中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既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 又有体系之美等;从思维方法中看数学的美有类比的美、简约的美以及抽象的美和无限的美;对称之美、和谐之美以及奇异之美是在狭义美学中所看到的数学之美.

二、用数学的趣味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思维触角的每一次延伸, 都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数学的趣味美, 体现于它奇妙无穷的变幻, 而这种变幻是其他学科望尘莫及的.揭开了隐藏于数学迷宫的奇异数, 对称数, 完全数, 魔术数……的面纱, 令人惊诧;观看了数字波涛, 数字漩涡……令人感叹!一个个数字, 非但毫不枯燥, 而且生机勃勃, 鲜活亮丽!

根据法则、规律, 数学趣味性集中地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进行各种趣味计算和数学游戏.通过各种图形的奇妙变化以及变化多端的思维形式, 赏心悦目;各种扑朔迷离的符形数谜, 牵魂系梦;图形式题的巧解妙算, 启人心扉, 令人赞叹;魔幻谜题, 通过科学的思维方式, “弹子会告密”, “卡片能说话”, 能够知道你的出生年月以及姓氏, 更能够猜到你心中的想法……真是奇趣玄妙, 鬼斧神工……数学对于有些人正因为如此才会显得有趣而不枯燥.

三、展示数学方法的奇异美, 激励学生创新精神

恩格斯认为, 数学是一门研究思想事物的抽象的科学.确实, 数学具有两重属性, 这两重性可简单地概括为:一是数学知识, 二是数学思想方法.而数学方法是数学中最本质的东西, 数学方法的奇异美常常成为产生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理论的起点, 使规律化、程式化的世界出现意外的、带有独创性的成果, 令人兴奋和激动.

四、融贯数学之美, 加深知识理解

数学的美的最主要特点是感性的内容在抽象的理性形式中随处可见, 这是数学美的最高境界.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教学中,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在讲授概念以及公式之前先通过对大量生动感人材料的讲解铺垫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以及严谨的推理加上优美的图形以及科学的板书等进行完美的审美示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将数学的简单统一美以及和谐对称的美进行全面阐释, 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对于所学知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归纳总结前后比较, 提炼出其中的规律, 教师将归纳总结的方法和手段教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体会数学中存在的美, 这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更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五、创造数学之美, 培养思维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不只是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 还应该传授给他们学习的技能, 有技巧地在教学过程中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中学生的普遍特点“好想”“好动”, 在教学中利用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图多变等变化的数学, 引导学生多方向思考, 找出最好的一条解决方法.教师要灵活地掌握教学机制, 创设一个美好的思维境界, 用数学美启迪学生, 当他们的思维被数学美吸引时, 是他们的思维最广阔的时候, 这时, 所有的思维充分发展, 他们就会感受到创造出数学美后的喜悦和成功后的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六、发掘数学之美, 陶冶思想情操

思想教育不仅存在于文学艺术教育中, 同样在数学中的审美教育中也是存在的.但是对于缺乏数学素养的人以及那些知识和审美能力有局限的青少年, 他们很难像对待文学艺术一样不能够轻易地发现数学教育中的高级美.所以为了能够使之发现数学中的美, 感受其中的美以及欣赏和创造其中的美, 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 精心地发现和发掘数学中蕴含的美, 让学生的学习环境充满了和谐愉快和优美的氛围.

数学美能给人们以精神享受, 从而激发学习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 对于数学美的追求又会给数学的发现带来积极的影响.数学中的审美原则在数学发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 美感与直觉紧密相关, 审美能力越强则数学直觉能力越强, 从而数学发现与发明的能力也就越强.数学教学如果没有美的挖掘和欣赏, 无疑是一种缺憾.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方法美、内在美, 就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会得到优美、愉快的享受.

参考文献

[1]李有.重视数学美育功能教育, 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现代教育研究, 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7.

挖掘教材惊奇因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篇8

“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通过惊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很多老师都知道的。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会采用这样的几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教材的兴趣:

一、媒体叠加激发惊奇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教材的兴趣,一些老师往往通过直接刺激学生感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滥用多媒体演示代替文本的理解是其突出代表。在课堂上我们所能看到的图片、音乐、视频、幻灯片满天飞,在媒体的叠加中,学生感觉器官受到较强刺激,好奇心的胃口被吊起,表现亢奋。

从表面来看好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投入到了对文本本身的理解中来了,冷静观之,我们所看到的是,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媒体所激发的感官刺激上了。学生的兴趣在感官上,并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到教材本身。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批评过这样的做法:“如果把直观教具仅仅看作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那么这不仅对教学,而且特别是对智育,都是很有害的。”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分析使用媒体的目的:“在课堂上引进直观手段,倒是为了在教学的某一个阶段上使儿童摆脱形象,在思维上过渡到概括性的真理和规律性上去。”

二、信息拓展激发惊讶

从对教学内容的信息拥有来看,教师和学生二者在信息拥有方面不对称。教师的知识阅历丰富并且拥有较多的资料资源,而学生往往不能够拥有教师那样的优势。有的教师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就利用这一不对称来激发学生的惊奇。

一位老师在教学《水》一文,因为是事前不公开的教学,教师先是提供一个截取过的教材让学生学习,然后让学生通过对照原文来学习体会文章的妙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一种惊奇。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权威实施了一次不对等的信息传递。

类似这样的利用教材信息的不对称对于学生进行信息刺激的做法还是非常多的。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是不是能够触及学生的思维内核的惊奇?

我们很容易就能够看出,这些不是使得学生的思维发生惊奇的力量,也不是教师教学的力量,只不过是信息自身的力量。我们不难看到的是,这些都是教师和学生在信息不对等条件下信息自身的力量,它只能激起学生的惊讶而已。

三、情境虚拟激发惊奇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加深对于所学习内容的理解,用学生表演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于学习内容的虚拟再现来激发学生的惊奇。

于是,我们看到了较多的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进行表演,表演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关于表演的方面,对于表演的来源很少能够注意到。

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所获得的是一个从文字变为形象的过程。但是这样的过程只不过是学生在脑海中对所阅读文字的一次复述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的思维含量不高。由此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是被动激发。

四、利用教材激发惊奇

我们在不自觉中陷入了杜威所说的“如果教材本身没有引人入胜的力量,那么(按照他的气质和训练、按照学校的惯例期待) 教师就会给教材罩上一件不相干的吸引力外衣,通过‘使课堂饶有趣味’去获得或贿买学生的注意……”的现象中去了。使得课堂饶有趣味,能够触发学生的惊奇感,不应该通过外在于教材的力量,而应该从教材的自身寻找能够促发学生惊奇的因素。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这样现实的考虑:

假如老师和学生站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也就是说假如将我们平时的课堂当作一个平常阅读环境,我们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是不是能够基于这样的一个假设:现在我和学生一样了,我该怎么样让学生对教材发生兴趣?也就是说如何让学生从文本本身找到学习的兴趣?唯有这样才能使得“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得到体现。

这对教师而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从教材的本身来寻找能够使得学生惊奇的地方,从这样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候老师和学生站到一个起跑线上,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在一种信息对等的条件下对于文本解读的思维竞赛过程。在这个时候,“在普通的、一点也不显眼的事物中,隐含着重要的、有世界观意义的真理,应当用这一点来引起学生的惊奇感。对少年来说,感兴趣的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外加的东西,而是教材的实质本身。”这应该是我们进行文本解读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能够真正激发学生惊奇的是教材本身,作为教师在备课和教学的时候就要尽量能够找到教材中能够激发学生惊奇的地方。杜威曾经这样提醒我们“……如果教材本身充满内在的兴趣,就会有直接的、自发的注意,一旦他发生作用,那就是最好的……”由此更是道出了我们在教材中寻找能够让学生惊奇地方的重要性。

“对少年来说,感兴趣的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外加的东西,而是教材的实质本身。”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能够通过反映教材实质本身的内容去让学生惊奇,从而产生阅读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让学生为教材而感到惊奇:

1.为文章的题目而惊奇。

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集中概括,或者是人物的关键语言行为的展示,或者是蕴藏着深刻的哲理,或者是极富有诗意,或者是能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文章的题目,通过对于题目的关注来激发学生的惊奇,从而产生阅读整篇文章的冲动,进而思考所阅读的材料。

一般来说,文章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感到这样两个方面的惊奇:

(1)通过题目探究内容而惊奇。

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我们可以这样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彭德怀是谁?大黑骡子是什么?中间用的是“和”字,这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和一头牲畜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为什么会这样?

对于题目作如此追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惊奇,从而产生阅读探究的冲动,进而主动学习教材的内容。

围绕着课文题目能够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文章内容的愿望。从而使得学生为文章的题目而惊奇。

(2)为题目的用词精当而惊奇。

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一个意义,更主要的是要能够体会到表达形式,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把握住话语形式这一门槛”。在学习文章题目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体会题目的用词精当来体会话语形式的趣味。

再如,在教学《船长》一文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入手来激发学生对于题目的惊奇:

“我们通过初步阅读文章,知道了在文章的结尾作者称赞哈尔威是一个英雄,但是文章为什么要用‘船长’作为题目呢?”

利用题目和文章中的关键地方作为冲突点,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学习课文,学生在解决惊奇的过程中获得了学习的乐趣。

(3)为题目照应写作顺序而惊奇。

许多文章的题目往往就暗示了文章的写作顺序。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实施。

例如,当教学完毕《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来看看题目和文章自身的叙述顺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在黑板上写下“司马迁”三个字,让学生从书上找一找哪些地方写的是司马迁的生平。学生很快就能够找到文章开头就是写的这些。让学生知道文章的题目有时候有这样的用处。

其次,让学生来理解“发愤”。让学生知道哪些地方是写发愤的,通过这样的做法,让学生来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理解。

随后让学生从书中找一找文章中写《史记》的部分,通过这样的学习之后,学生能够这样说道:“我感到很惊奇的是,文章的题目竟然有这样的用处。”

2.让文本自身的冲突点使得学生惊奇。

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利用“没有生命的词语折磨学生”,教师要善于从文本本身找出能够让学生惊奇的地方。

例如,在教学《小稻秧历险记》这篇文章的时候,很多老师在教学时为了能够让课堂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新奇感,所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固然能够让学生获得一种暂时的对于文本内容得以再次呈现的一种快感,但是这对于学生思维素质的改变有多大,还是值得探讨的。

要能够在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地方看到其孕育着“真理”。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学生没有注意到的,但是又是作者的想要说的内容就好了。

在这样的思维指导下,我们可以来解读课文。我们不妨提问:“小稻秧和杂草都是差不多的样子,除草剂怎么不会伤害小稻秧?”

我想通过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让学生认识到除草剂对于稻秧的保护,对于杂草的消灭的作用的。如此探究矛盾点,在惊奇中,学生也就乐于探究学习了。

3.为文章的表达形式而惊奇。

学生之所以学习文章,主要任务不是会文得意,“会文得文是主要目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经这样说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够将重要精力投放在文章的内容,而是要在理解内容的时候去学习文章的表达手法。课程标准曾经这样指出:“要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也指出了学习表达手法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激发学生对于表达手法的惊奇放到一个重要位置上。我们可以从这样的几个方面入手:

(1)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而惊奇。

在文章中有些关键的词句,往往是我们在教学中进行突破的关键所在。而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这些词句往往看上去是很平常的,但是就是要能够抓住这些点进行教学,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常所说的一些关键词或者是文章中的总起词语,或者是概括性的词语,或者是总结性的词语。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词语来激发学生的惊奇,进而产生阅读的兴趣。

(2)为文章中的一些固定的词语形式而惊奇。

此处所说的固定词语指的是一些词语的比较固定的使用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让学生体会和积累这样的词语的一般意思,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这样的阅读期待,为以后能够比较熟练地理解文章而服务。

例如,在教学《第八次》《卧薪尝胆》这两篇文章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比较文章中所出现的“终于”这一词语。通过比较后学生会发现,当文章中用上了“终于”的时候,往往说明了所经历的时间非常长,同时从另外一个方面所说明的是,这个结果是经过了一番不容易的过程的。

如果我们在教学“果然”“但是”“因为”……之类的词语能够让学生到文章中去对比寻找,当学生下一次阅读的时候,他看到了这样的词语能够产生一定的阅读期待的。

兴趣挖掘 篇9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习作能力, 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习作教学, 就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性工程, 其重点应该放在“习”字上。教学中, 我们不能光盯着结果, 只管“我要的是葫芦”, 而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所要做的应是“尽可能地减少束缚, 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表达的自由, 多引导, 多激励, 少限制, 少指责”。习作本应顺其自然,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悉心体会, “我手写我口, 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 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习作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学生习作千人一面, 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挖掘学生的写作源泉, 使学生做到“言之有物”, 说真话, 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在生活体验中捕捉素材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的源头, 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 接触的事物多, 见识广, 视野开阔, 感受就会深刻, 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 触类旁通。所以,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搜集, 做生活的有心人。每天上学, 只要留心一下, 仔细观察, 就会发现, 本来坑坑洼洼的道路已变成平坦的水泥路, 路旁正在建造一幢幢小洋房;路边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已经渐渐变绿, 充满生机……还可以回忆往昔:想想漫长而有趣的寒暑假、快乐的童年以及平时生活中的琐事。大千世界, 有写不尽的人、事、景、物。可是学生没有留心观察, 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表象, 所以习作无从下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题材, 让观察成为一种习惯。比如, 观察一棵小草, 一种小动物、一处小景、一件小事等, 及时把它写下来。二、在语文学习中积累素材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 文质兼美, 典范性强, 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 该背的课文要倒背如流, 该记的内容要滚瓜烂熟, 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 体味谋篇布局, 达到善于借鉴和运用自如的目的。同时要把作文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随课堂积累优美词句。因为要使文章精彩, 首先是文章中有优美的语言和词语。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本优美词句本, 每学完一课, 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 并互相交流, 有些词语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练习写话。这样的日积月累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如我在教完《顶碗少年》、《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文后, 都会让学生仿照课文描写人物的手法, 在当天的日记中写一个作文片段, 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 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三、在课外阅读中扩充素材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小学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 写起文章来, 就难免“入不敷出”。单从课文中学习知识、积累素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 还应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 扩大知识面, 充实写作材料。教师可从实际出发, 向学生推荐一些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以及中外名作名篇的编写普及本等。在阅读过程中, 应该强调学生要自备笔记本, 随时摘抄妙词佳句, 精彩片段, 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生活泼好动, 真正让他坐上数十分钟, 读一篇长文章, 他是没有耐心的。即使让他读作文范例, 往往也是蜻蜓点水式的读法, 很难深入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这就要求教师与他们一起欣赏好作文。可根据不同内容的文章, 采取不同的读法。写景的文章可读出山清水秀、心旷神怡, 有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之感;记事的文章, 可读得扣人心弦、如痴如醉;写人的文章, 可读出欢蹦乱跳、活灵活现。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精句妙段, 并和自己一起去读, 久而久之, 学生对阅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广泛的阅读, 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 同时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 使学生产生语感, 激发灵感, 有了语感和灵感, 作文就能水到渠成, 下笔才能洋洋洒洒。总之, 在作文教学中, 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 在名篇中汲取文学营养, 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提高作文水平。筻

试述如何挖掘学生的间接兴趣 篇10

直接兴趣;间接兴趣;培养

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培养直接兴趣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自觉挖掘智力潜能。如何在培养学生直接兴趣的前提下,去挖掘学生的间接兴趣,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学中面对的新课题。

1.直接兴趣的培养过程,要有利于间接兴趣的提升

兴趣是一种不竭的动力,它能激发人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物中而乐此不疲。古今中外,凡有成就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取得成功。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影像设备等,引导学生明确“是什么、为什么”的过程。因此,要讓学生有兴趣,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背景资料设计、对话问题的设置要恰当地表现学生的心声。生活化、具体化、情趣化的教学设计,贴近学生,使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如果备课好高骛远,过于理论化、抽象化,远离学生实际,让学生似是而非,不着边际,空洞无物,其结果是学生一味的跟着老师走,老师成为唯一的课堂表演者。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木偶,没有兴趣可言、没有潜力可挖。

导学案、情境教学法、对话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推广和引用,目的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为主动。挖掘学生的间接兴趣就是落实“怎么做”这一教学环节,这也是落实高考中展示学生能力的重要要求。学生有了兴趣,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在学习中不断地去总结和提高,不断地去研究、挖掘自己的潜力。因此,教学中的引导、问题的设置就应该彰显其科学、合理性。而引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就需要教师要有高屋建瓴的能力和水平;教学中要经常善于去研究和总结各种问题、各种情况;要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对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潜能的挖掘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认识到学知识与人生理想目标的确立、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

2.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的主战场

素质教育下的教学活动强调的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即就是要让学生行动起来,要动脑动手。如何通过教学中有效活动的安排,去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A.配合教学,设置合理的课前预习活动内容

课前预习设置,目的是让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先行让学生学习掌握。自学中尚有模糊的内容则要求学生做好标记,做到心中有数。如:我在《经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框题的教学中,设置出如下提纲:

主干知识(自主学习、打牢基础)作为本节课来说,既是经济生活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容量大,也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大。为了避免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抽象性产生抵触情绪,要求学生在课前将上述设置的“5、6”两个小题中的“为什么?”通过查阅资料做一适当的探究,在互动中减轻课堂教学的压力。因此,科学合理的课前预习设置,既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又能够避免课堂教学中的“一言堂”现象。

B.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画龙点睛似的的启发与点评相结合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一要取决于学生课前的预习的态度和深度,二是教师作为课堂总导演的演技和水平。同一个班级,学生个体有差异。作为教者,在教学中,无论是你的问题设置、提问,还是理论讲解,都要关注学生群体中的个性差别,要让每位同学都能够在平等、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启发与点评是推动学生的思绪,提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因此,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恰到好处的讲评,既肯定,又否定;既能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处的误区,又能让学生抓住问题的要害;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C.鼓励学生经常参与时政学习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兴趣挖掘】相关文章:

智能挖掘05-04

人性挖掘05-21

行为挖掘05-23

知识挖掘06-03

挖掘数学06-04

挖掘问题06-08

挖掘素材06-15

结构挖掘06-16

研究挖掘06-25

煤矿挖掘06-26

上一篇:病原RT-PCR检测下一篇: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