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分析

2024-08-19

差距分析(精选十篇)

差距分析 篇1

1 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现状分析

1.1 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趋势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支出都得到了显著地增长, 但不容忽视的是二者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 1990年至2012年间江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5.7倍, 高达19860元, 而农村名义人均纯收入仅增加到7828元, 城乡居民名义收入比达到2.54∶1。据图1可知, 1990—2012年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三阶段上升的趋势, 1990-1997年城乡收入差距并不明显, 1998-2006年开始缓慢扩大, 2007年至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加速攀升的态势。

收入差距主要是通过消费的分化体现出来。据分析, 城乡居民名义消费支出差额从1990年的406元扩大到了2012年的7000多元, 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支出比从1990年的1.7∶1扩大到2012年的2.16∶1, 所以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江西省城乡消费差距的变动与之呈现同步变化的态势 (如图1) , 而且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至少十年。

1.2 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相关分析

江西省城镇和农村具有较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城镇居民主要以工资性收入为主, 江西省工资性收入对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0%, 因此消费的稳定性较强。而农村居民主要依靠农产品的销售收入, 江西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省份, 农业的产出和农民的收入都非常不稳定, 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 因此消费支出的非稳定性波动十分明显。

由图2可知, 1990—2012年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可以用线性方程拟合。因此, 可以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 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有节俭的传统, 储蓄意识较强, 最终使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得到潜力巨大的农民群体的支撑。

2 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实证分析

2.1 数据的选择与模型的设定

为了保证分析口径和样本区间的一致性, 本文所有数据都取自于《江西统计年鉴 (1991-2012) 》, 具体的计量分析采用Eviews 6.0完成。

在模型的设定上, 用y表示城乡消费差距, 具体数据由江西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相减求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为解释变量, 用x来表示, 具体数值由江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减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得出。为了消除物价波动的影响, 我们用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1990年为基期) 对以上数据进行了平减。另外为了避免伪回归问题, 对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差距进行对数化处理, 记为lny和lnx, 因此模型设立如下:

ln y=α+βlnx+ε

2.2 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对于非平稳序列的方程估计, 容易造成不能预测未来信息的“伪回归”, 因此本文先采用ADF检验方法来判断, 其中最优滞后期根据AIC和SIC准则自动选取。由图2可以看出, 两者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因此ADF检验选择既含有趋势项又有截距项。由表1可知, lny和lnx序列不能拒绝原假设, 是非平稳的;但经过二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因此可以确定二者都是二阶单整序列。

注:△表示一阶差分。

2.3 协整检验

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是正确建立经济计量模型的先决条件。本文先对lny与lnx进行最小二乘回归, 可以得到协整方程如下:

以上结果表明, 调整的可决系数为0.99, 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非常好, F值为2326.267, 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0.88, 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每扩大1个百分点, 会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增加0.88个百分点, 也通过了回归系数的显著水平检验。然后对协整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 残差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假设, 因此说明lny和lnx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协整向量为 (1, -0.88) , 即1990年—2012年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之间的同向变动关系非常显著。

2.4 误差修正模型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 lny与lnx具有协整关系, 即江西省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差距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因此可以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模型如下:

从以上结果看出, F值为14.03, 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较好。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为4.28, 通过了显著水平的统计检验。在误差模型中, 差分项反映了短期波动的影响;所以, 从短期来看, 1990—2012年间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1个百分点, 将导致消费差距拉大0.66个百分点。误差修正项ecm的系数为-0.68, 符合反向修正机制, 表明当短期变动偏离长期均衡时, 将以 (-0.68) 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3 缩小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创造农民的消费需求, 是刺激江西省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增强国民经济内在动力的重要方向。

3.1 调整城乡收入分配格局, 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为了提高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 首先季节调整三大分配关系, 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 应增加劳动力要素的分配比例, 尤其是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加快城镇化进程,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技术进步, 努力就地、就近建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企业, 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和机会,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顺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生态产业的要求, 积极、有序的引导农村居民进入非农领域, 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稳定增长。

3.2 加大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 稳定农民收入增长预期

当前政府的转移支付应向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困难群体倾斜。首先增加农村的教育支出, 优化三级教育结构, 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尤其是农村幼儿的教育水平。其次增加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支出, 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确保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医疗卫生器械和医务人员的到位。在提高农民生活方面,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摩托车、家电、电脑等电器下乡的实施力度, 不仅可以开拓农村市场, 还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发展。最后应建立农产品收购与价格补贴的长效机制, 解决农民丰产不丰收的问题, 稳定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 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

3.3 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 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 缓解甚至解决青壮年劳动力的后顾之忧显得尤为重要。其次重点应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 使广大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助, 不至于因病致贫致困。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统一使用的社会保障个人账户, 构建出一种长效机制, 为进城务工人员和失地农民等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及其基本的生活消费水平提供保障。

摘要:近年来江西省的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最终消费率却逐年降低。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性因素。随着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比呈现波浪式上升, 农村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1990—2012年的数据, 对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人均消费支出差异进行了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城乡消费差距出现的直接诱因, 而城乡消费差距的存在进一步加深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不平衡;在此基础上, 提出缩小当前江西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促进农村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差距,最终消费率,协整分析

参考文献

[1]韩立岩.中国收入—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与模糊分析[J].管理世界, 1998, (5) .

[2]秦朵.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总量研究[J].经济研究, 1990, (7) .

[3]王国华, 李克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 2003, (1) :48-51.

[4]郑永奎.消费正义与人的存在和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 (哲社版) , 2002, (4) :66-68.

[5]林毅夫, 蔡昉, 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 1998, (6) :3-10.

[6]林艳.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的原因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 2009, (8) :57-59.

中国贫富差距分析 篇2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中论文

论文题目:对中国贫富差距的分析与思考

学生姓名:000

学号:000

所在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所在年级、专业:0000级 000

任课教师:完成日期: 2012年11月

对中国贫富差距的分析与思考

摘 要:本文对中国贫富差距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别持续拉大,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等社会差别也在持续拉大然后阐述了中国贫富差距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中国贫富差距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贫富差距;分析;解决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经历的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从中央到老百姓、理论界,都在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人民生活总体上普遍提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贫富差距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中国贫富差距现状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但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却比较突出,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由于贫富差距过大,出现两极分化,造成经济增长停滞、社会不稳定、政局动荡等问题,被称为“拉美现象”或“中等收入陷阱”。2008年8月,美林集团与欧洲最大的咨询公司凯捷咨询在北京联合发布了《2008年亚太财富报告》指出,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41.5万单位个人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富人。从财富平均拥有量来看,中国百万富翁人均掌握资产达510万美

元,高于340万美元的亚太地区平均值。的集中度正在以年均12.3%的速度在增长,是全球平均增速的2倍。

贫富差距的适度存在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影响下呈逐步拉大趋势,其分化程度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如果将收入界定为由工资、工资外收入、实物补贴、福利、资本收入与赠予等构成的话,那么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的收入差距将更大。

二、我国贫富差距表现分析:

(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

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2]

(2)、除了城乡之间。

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3]

(3)、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

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 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230 元,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三、我国贫富差距的解决措施: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1)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

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5]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同时,要优先发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2)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非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消除或减轻行业之间的不公平交易,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通过立法来限制、减少市场垄断,坚决反对垄断价格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另外,考虑对某些个人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垄断性行业应征收垄断税。在税收上要

做到扶持低收入行业、困难行业的发展,保障其职工的基本收入和生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报告中承诺缩小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他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外,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

(4)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

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社会保障则应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地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6]

(5)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形成三次分配格局。

有学者把“慈善事业机制”称为“三次分配”机制。要缩小财富差距,就应当有三次分配:初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就是要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劳务报酬,首先富裕起来;二次分配要讲公平,政府应当利用税收等手段来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另外,对于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企业,政府应该在税收和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回报社会。

[1]美林全球财富管理与凯捷顾问公司 《2008年亚太财富报告》

[2]刘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扩大 17年间增加12倍[N],北京

商报,2008-10-16

[3]郭爱娣,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比3.33∶1[N],京

华时报,2008-08-29

[4]唐钧贫富差距:事实与原因[N]价值中国网,2010-05-23

[5]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2

四川省城乡教育差距分析 篇3

【关键词】四川  农民收入  现状

一、四川省城乡教育现状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人口众多,在2012年年末,四川省人口达到80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96%。其中,四川乡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56.4%,乡村人口比较多,城乡二元结构比较严重。同时,四川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有55个少数民族,总人数达490.8万人,另外,四川省少数民族人口占的面积为全省的62.4%,四川的种种复杂的情况也就决定了四川省城镇化进程的缓慢,也就成为四川城乡教育差距产生的关键。具体来说,城乡教育状况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距:

(一)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较乡村高

对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整理,得到四川省城乡教育的有关数据,四川省农村小学文化的居民占总人口数的46%,初中文化的居民占总人口数的38%,农村处于小学文化和初中文化居民就占了总人口数的84%。2010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中,未上过学的人数仅仅占总人数的3%,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居民占到了总人口数的16%,高中教育程度的居民也相对来说比较多,占到 了21%。由此可知,四川省城镇居民的教育事业发展得比较乐观。

(二)城市教学资源配置与农村差距较大

四川省教师分布与配置水平在城乡间存在较大差异。从教师分配上来看,城市分配教师数量远远超过农村,城市小学生师比为17.15:1,农村小学生师比为21.06:1;城市小学生校比为776.9:1,农村小学生校比为670.77:1。根据城乡小学的一些情况,可以看出城市教师的数量远远大于农村教师,但是农村小学生数量多于城市学生数量,但农村小学生校比小于城市小学。对于中学来说,城市中学数量大于农村,中学学生数也是城市相对于农村多一些,由此能够得出一些结论:在义务教育阶段,城市与农村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国家还需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三)四川省城乡居民教育支出情况不同

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14.8%,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9.8%,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加幅度大于城镇居民;在2011年,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总支出的5.9%,城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总支出的10%,在2012年,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总支出的6.1%,城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总支出的10.5%,由此可见,虽然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幅度大于城镇,但是农村在教育方面的支出远远小于城镇,并且增加幅度也小于城镇,从这一点上来看,城乡教育支出对于城乡教育差距有一定的影响。

二、四川省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2012年四川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6增加了10957元/人,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2012年增加了3999元/人,由此可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过程比农村居民要快得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最重要的原因是四川省大部分农民收入靠的是农业生产,获取收入渠道比较单一。

由于城乡城乡居民收入与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成正相关,而城乡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直接影响到城乡教育的发展,因此,城乡居民收入是城乡居民教育差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政治因素对城乡教育差距的影响

城乡二元化的结构导致了我国城乡之间的种种的差距,也是导致四川省城乡教育差距的制度根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家对工业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农业,因此,国家的发展重心也逐渐转移到城市,城市创造的经济利益远远大于农村,这种情况使得农业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支撑着工业的发展,而农村也支援着城市的发展,进一步造成了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极其不平衡,加重了城乡二元化的结构。目前,农村的教育落后与城市也是农村为城市作出巨大牺牲的结果,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农村的开发和建设。

(三)文化因素对城乡教育差距的影响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落后,四川省农村居民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很多农村学生选择了辍学,“越学越贫困”、“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让很多农村学子对于进一步深造学习退而却步,农村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比较保守,只是期望孩子完成义务教育后便回家帮忙农务或者进城打工赚钱。而且在农村一直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一部分农村家长不希望女孩子继续学习,而在城市里这种现象比较少,这也是导致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之一。

在农民工进城的同时,一部分农民工子女留在了农村,这些子女的抚养任务自然而然便落到了祖父母、外祖父母身上,这就是所谓的隔代教育。2013年,全国妇联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扩大。其中,大部分儿童是通过隔代抚养。然而,农村祖辈的教育程度一般都比较低,无法给与农民工子女一个比较好的教育环境,而且农村的祖辈对于孙辈大部分都比较溺爱,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未能进行正常教育,这种情况造成一部分农村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而在城市,大部分子女都随着父母一起生活,城市教育环境也比较好,因此,在城市的学生一般都能接受比较好的教育。

三、缩小四川省城乡教育差距的措施

(一)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

城镇中生活的居民户口为农业户口的占总户口数的39.3%,农村中生活的居民户口为农业户口的占总户口数的96.2%,由此可看出,四川省农业户口的人数占到总户口人数的一半以上。户籍制度的存在在一定的时阻止了农村居民像城市流动的趋势,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制度的限制,使得很多农民在城市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权利,很大部分农民工的子女无法在城市入学,即使进入了农民工子弟学校,在升学的时候也面临着户籍的限制而无法升入高级学校。

正是因为户籍制度的存在,才有了城市与农村这两个概念,因此,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首先打破户籍制度,但是户籍制度已经在中国扎根多年,要想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可能性不大,我们只能先从一部分发展比较迅速的城市开始实施,一步一步的来,先对一些地方进行户口改革,再逐渐扩大到全省,最后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加大政府对四川农村教育的投入

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之一,四川省和全国一些经济发达省份比较起来,存在着一定的地理和经济发展的劣势,政府应适当加大对四川省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方面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和财政保障,如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等重大工程加大投人比例,以确保四川省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问内迈上更高的台阶。

(三)建立适合四川省义务教育发展的管理模式

由于四川大部分地区,人口比较分散,主要的教育管理模式为分级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四川这种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来说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四川省应该采取“以省为主”的管理模式,制定办学标准,统一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全国多个省份已相继推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四川省也应该尽快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关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在此基础上,加快对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未达标准的义务教育学校的相关建设。对于已经达标的义务教育学校,也要发挥其优势作用,建立其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和交流制度,从整体上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在城乡的合理化配置进程。

(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一方面,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政府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也要发展农业,为农民进行免费培训,让一部分在城市无法立足的农民回到农村进行农业生产,运用专业的知识,让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在传统农业基础上运用先进技术,极大推进农业发展。这一措施不仅可以改善农民失业的现象,对一些城市人口过多、增加过快的现象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而且,农村居民在家就业也能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提高农民工资收入。对于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对收入较低的农民进行补贴,各相关部门要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对于在城市的农民,政府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的权利,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相关企业要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对于勤劳肯干的农民工相应提高工资待遇。

参考文献

[1]杨胜男.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华章,2013,(1):141.

[2]王梅清.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分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8):53-55.

[3]李潮海.美日韩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2,(6):110-112.

审计期望差距的分析 篇4

关键词:审计,期望,差距,对策

自从1974年Liggio首次提出审计期望差距以来, 它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市场组织结构和经营形式变得多种多样, 社会公众对审计师有了更高的期望, 审计师为了追求职业界与环境间的平衡不得不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审计环境中, 单位往往把内部审计制度订立的很高, 权限很大, 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这么大的权限, 也没有按审计制度去执行, 这便导致了审计期望差距的产生。审计期望差距影响着资本市场上的财务信息质量、决定着审计市场的供求关系、推动着审计理论的发展。因此, 对审计期望差距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审计期望差距的含义及我国现状

1、审计期望差距的涵义

审计期望差距这一概念, 由L i g g i o (1974) 率先提出。即“审计师和财务使用者对审计业绩的期望之间的差距”。随后, 学者们认为Liggio的定义过于狭隘, 对审计期望差距给出了不同定义, 普遍被审计界认同的概念是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与审计师业绩之间的差距。审计师和公众构成了审计期望差距的主体;大众的期望与审计师的业绩是审计期望差距的客体。

2、我国审计期望差距的现状

我国的审计期望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审计功能上的差距, 指审计市场缺少满足审计需求方新的需求的相关服务;另一种是审计的品质上的差距, 指审计市场提供的审计服务品质无法满足需求方期望的要求。品质差距由两种因素导致:一种是审计市场的供给方提供了品质低劣的产品或服务, 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审计准则或执业修养上的缺憾引起的;另一种是的是需求方的不合理要求或错误理念所引起的期望差距。内部审计期望差距主要是指审计品质上的差距。

二、内部审计期望差距形成原因分析

从国外的一些实践可以看出, 许多单位及企业都十分重视外部审计, 但往往忽视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很多公司为避免内部审计与成本效益原则之间的矛盾, 便将其外包给其他人。从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可知, 企业设立内部审计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查错纠弊, 内部审计外包化表明企业把增加价值作为内部审计的目标, 忽略了本意。还有一些单位及企业, 只重视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 忽视执行力度。单位往往把内部审计制度订立的很高, 权限很大, 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这么大的权限, 也没有按审计制度去贯彻执行, 同样使内部审计不能发挥作用。这就造成了审计期望差距的产生。然而, 内部审计对完善公司的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 内部审计搞不好, 公司就存在缺陷, 不能长治久安。笔者认为,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格局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1、社会公众对内部审计存在误解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都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为最终目的, 所采取的各种管理的手段都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由于内部审计以查错纠弊及督促管理者履行职责为目标, 没有直接与企业利益相挂钩, 这使得内部审计受到了公众的误解。其实, 内部审计和企的目标是一致的, 规范企业的管理就是为价值最大化服务。然而, 在内部审计外包的企业中, 由于代理方不了解公司管理现状, 由他做出的内部审计很可能与管理者得行为相冲突, 内部审计目标也就偏离了企业发展目标, 从而加剧审计期望差距。

2、审计工作的固有限制。

审计工作自身具有的局限性也促使了审计期望差距的形成。例如:审计工作一般采用选择性的测试方法;许多的审计证据都是说服性的并不是非结论性的;内部控制自身存在局限性;审计意见形成时存在大量主观判断;一些突发事项和特殊交易可能会对审计证据的说服力产生影响;审计人员只能审查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报, 不能确保查处所有的错误及漏洞。审计工作的这些固有的局限性使得审计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所有期望, 于是形成了审计期望差距。

3、部分审计人员的行为不恰当

首先, 部分审计人员由于职业水平差, 其行为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 使其可信度大大降低。尤其是在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只有少数优秀的审计人员才能审查出非法或者舞弊行为, 甚至审计人员本身在审计业务执行过程中也会产生自身的非法或舞弊行为。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者的不满进一步扩大了审计期望的差距。其次, 很多大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数量有限, 但是审计项目繁重, 审计人员把精力都仅仅投入到查账上面。这就行成了一种简单的有限的审计意识, 企业的整体经济现象得不到全面展现。再次, 一些审计从业者得专业知识老化、执业素质低下, 这都会对审计的质量造成影响, 进而引起审计期望差距。

4、审计准则缺陷所导致的审计期望差距

审计是一定时期下的产物。审计准则是在审计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 为了满足“行规”的需求而产生的, 即审计准则需要与社会相适应。而且, 由于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 审计准则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采用什么样的审计准则, 不仅受到审计市场的供需关系的制约, 还会受到有限理性的影响, 这又致使审计期望差距的出现。审计准则的制定是通过公共选择来实现的, 但是公共选择随着时间不断完善, 在完善的过程中审计期望差距无法避免。所以,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 “过去的准则”在向“现在的准则”转化时受到社会制度、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和程序、有限理性及准则制定的时间滞后性的影响, 这些都会造成审计期望差距。

三、关于缩小内部审计期望差距的对策

针对内部审计来讲, 可以通过两方面的努力来缩小审计期望差距。一方面, 要想办法使得社会公众对内部审计有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 通过改进审计程序和方法, 提高审计的质量, 来更好的满足公众的需求。依据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 可以采取下面四点措施来减小内部审计期望差距。

1、加强审计人员与审计对象之间的沟通

加强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对象之间的沟通, 首先需要利用各种媒介对他们进行长期的、常识性及专业性教育, 可以借助委托人的审计机构、股东会等专业机构帮助投资者和管理者了解审计师职业的真正作用及审计报告的制作依据和预期达到的结果, 以保持合理的望值。据统计, 对投资人进行投资分析、财务会计等方面的教育, 可以有效的降低其期望值。其次, 应尽力向社会公众普及审计能力和作用方面的知识, 使得社会对内部审计有正确的理解, 让公众知道内部审计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不可或缺的。

2、加强职业道德规范, 提高审计人员水平

首先, 所有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 审计师也不例外。审计师行业是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不享受政府补贴的中介机构。审计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应当承担起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责任, 决定了其业务的开展必须在市场为导向的同时, 须客观、严谨、公正、无私。其次, 我国对审计中的违规现象惩罚力度较低, 存在重行政处罚, 轻刑事处罚的现象。这对审计师的从业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应当充分利用法律手段, 来督促审计师依法办事。再次, 审计师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确保审计过程中不出现违规现象。如今, 我国的审计工作正逐步由基础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发展, 这在增加审计技术难度的同时, 也对审计师的职业道德, 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加强职业道德规范, 提高审计人员水平是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必要手段。

3、应加快审计理论研究与准则制定

审计学专家要加快审计理论研究, 使得规范性理论与实证性理论相结合, 引导审计工作的贯彻实施。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应从公众的需要出发, 使公众的合理期望在准则的内容中得到体现, 在引进新内容的同时检验和删除与时代不符的内容。首先,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 审计以查错防弊为主要目标。学术界和实践者应用心研究各个行业的舞弊审计;找到各个行业中的风险控制点, 并将其以提示内容的形式体现在审计准则中。其次, 审计准则的制定机关应重视准则的实用性。应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审计对象, 制定出各自的操作指南。最后, 应注意审计准则的权威性及科学性。对于在审计师职业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的解决, 确保审计准则与国家和人民的需求相协调, 这样, 准则的权威性才能收到国家和人民的认可。同时, 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 应多用定量的词语表达, 增加准则的明确行。

4、内部与外部审计相协调

内部统计应打破常规的事后审计方式, 不应仅仅局限于事后监督, 应同时注意事先预防和事中控制,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做到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使得搭建一个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不再是一个幻想。电子信息化在审计中的利用, 可以使以往的静态审计变为动静结合、远程现场相结合的现代化审计体系。另外,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应相互合作, 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二者的协调, 还可以减少重复审计, 既有利于改善内部审计“人员少、工作重”的旧状, 也有效地利用了内部审计的反馈机制, 从而使内部审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协调, 是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重要手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审计期望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促进了审计理论和审计方法的发展。审计期望差距只能缩小, 不能根除。只有通过以上对策, 内部审计才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 才能在夹缝中得到发展, 内部审计期望差距才可能缩小。社会各界人士应共同努力来重塑企业内部审计形象和模式, 缩小审计期望差距, 促进审计的全面、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佳.关于审计期望差距问题的探讨[J].交通财会, 2009, 7

[2]、陈留平.浅析审计期望差距[J].商业现代化, 2007, 10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篇5

摘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既是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今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妥善解决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在论述阐述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意义后,着重从纵向差距,横向差距和基尼系数等方 面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社会公平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断变化和收入渠道的不断拓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虽经多次曲折但总体态势是不断扩大的。

1、纵向差距

纵向差距包括绝对收人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绝对收入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可以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

教据来潭:《中国统计年鉴2007》...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1980年一2006年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城乡居民的收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l980年的47...6元上升到2006年的11759.5元,绝对额增长11281.9元,增长了大约24.62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80年的l91.3元上升到2006年的3587.0元,绝对额增长3395.7元,增长了大约l8.75倍,相对于城镇

来说,增长明显缓慢得多。再从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数据来看,我们发现,从1980年到2006年这27年问。绝对差距从1980年的286.3元上升到2006年的8172元,增长了大约28.54 倍;相对差距从1980年的2.5O倍上升到205年的3.28 倍,虽然农村改革开始后这一比例有所降低,在1985年达到最小值1.86,但进入2O世纪9O年代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扩大,近年来更是呈现加速扩大的态势,到2006年更是达到了3.28,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不到1.5的水平。

2、横 向差距

数据来源:根括《中国境计年鉴 2007》数据 整理计算 .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各地区间城乡差距最大的是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比达4.59,城乡差距最小的是上海,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6,两个省(市)份的城乡差距值的比为2.O3。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差距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包括天津、北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上海、海南、河北十省市,其城乡收入差距比相对较小,平均为2.63;而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宁夏、西藏、陕西、内蒙古、青海、甘肃、四JIl、重庆、云南、广西、贵州十二个省市,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比平均为3。77;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六省,收入比为3.03,介于东西部之间。

3、基尼系数

数据来源:1980-2 004年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教据库’.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由1980 年的0.1813增加到20 06年的0.321,4扩大了77.96%,农村从1978年的0.2124增加到2006年的0.3561,扩大了67.66%,..而全国的基尼系数则从0.298增加到了0.47,也扩大了57.72%。从数值上看,我国早在1987年就突破了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及农村的收入差距必将进一步的扩大。[1]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原因探究

1、不统一的户籍制度和不平等的就业政策。

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分割体制,中国人从一出生起就注定了今后的人生中将有不同的福利待遇,出生在城市的人生来就比出生在农村的人条件优越,这种差异和不平等导致种种特权愈演愈烈。众多的分析都认为,正是由于户籍制度等体制性障碍,造成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大中城市直接动用行政手段来限制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或从事较好行业、工种的工作,人为地阻碍了人口和劳动力在不同地区间的合理流动,使得城乡之间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两种不同的工资率、两种不同的福利性收入、两种不同的就业政策。这就造成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由于户口性质不同,许多市民能享受的待遇农民都无法享受,即使长期在城里生活、务工的农民,也难以取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这种由户口的不平等性所带来的待遇上的不平等,特别是由农村户口所受到的限制性规定,严重

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已经转移到城里的农民工也只能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存在,这一切都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缩小。[2]

2、城乡改革不平衡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拉大了城乡的发展差距。众多研究都指出,我国2O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曾缩小了城乡收入的差距,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在8O年代中期由农村转向城市,农村改革从1984年起就明显不再有强力推进,并逐渐滞后于城市改革,在城乡分割的体制下,城市发展获得了优于农村的政策支持平台,也为主要基于城市利益的权衡来取舍改革的重点和路径提供了便利。随着国家政策对城市改革的倾斜和集中,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农村发展相形见细,城乡收入差距日渐扩大。尤其是农村土地产权不完善,限制了农民手中土地的补偿、就业、社会保障的完善,甚至导致城市政府可以按照机会主义的原则,灵活取舍对计划和市场手段的运用,.为资源加快向城市集中增开了~道闸门。使得农民成为了城市改革的廉价成本承担者和利益受损者,造成了不仅仅是城乡收入差距甚至于是部分农民的生存危机。

二、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政策建议

1、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使农业向现代农业、高附加值农业、市场农业和二三产业转化;另一方面要增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传授科学技术和增产门路,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从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此外,还要加大对农业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措施。

2、统一城乡财税制度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政策和现代税收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一城乡税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统一城乡财政加大农业投入,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逐步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支持的力度,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并逐步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3]

3、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非均衡发展,使得社会保障待遇在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分配很不公平因此,应通过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把农民纳入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范

围,特别是在农民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排除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

4、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种分配制度

通过政府的强制性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改变不合理的制度设置,体现社会公正的原则。继续深化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具体而言,对于农村来说,应该缩减基层组织的冗员,规范农村税费,减轻农民负担;对于企业来说,要探索职工绩效和劳动分红等模式,积极试行企业领导人、科技骨干年薪制和股权分配制度。同时,逐步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过程[5]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近年来已经成为了国家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个社会问题不可能一时半刻,一两年就可以解决。但是只要我们国家在方向上把握住了这个问题,再加上社会各界人士献言建策,人民的奋发向上的努力,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水平一定可以实现。

应用差距模型分析物流企业服务质量 篇6

关键词: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期望;整合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2-0015-03

Abstract: When we research the logistics service as a product, it is regarded as an object which can produce, marketing, consumption. By analyzing the logistics service product entirely, it will help to enlarge the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and increase the service function. This text firstly advances difference model of the service quality of logistics, finds the reason bringing the difference, and makes the core concept, stratagy and decision-making of the logistics service marketing oriented to origination client, establishes organize task by the actual require of client, then conform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xpectation of client and actual apperceive, finally wins the satisfaction of client.

Key words: service quality; difference model; expectation; conformity

物流服务质量是指企业通过提供物流服务,对达到服务产品质量标准,满足用户需要的保证程度。今天的客户所要求的不仅仅是质量,他们需要服务,自始自终的服务,如何为大范围的产品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更为灵活的物流服务组合是每一个经营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于物流服务质量国内不少人已经作了研究,但都是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指标等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并没有从整体上系统地研究服务质量与客户感知的差距产生的原因,因此笔者从全新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分析每一个差距产生的原因,对这些差距进行整合。

1物流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图1中,中轴线上方的两个方框分别对应客户期望和客户感知。客户感知是实际对物流服务体验的主观评价,而客户期望是与物流服务体验相比较的绩效的标准或参照点。客户期望的来源包括客户对物流服务质量本身的要求,也包括整个物流市场形成的印象,即其他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质量。理想的状况是期望与感知是相同的:客户感知到了他们所想要的,但在实际中一般存在着差距。因此本文致力于找出这些差距并进行分析,以弥合这个客户差距。

差距模型的重点是客户差距,物流企业需要弥合这个差距——介于客户期望与感知之间,以便能满足其客户,并与之建立长远的关系。为弥合这一差距,该模型要求物流企业从其他四个差距上进行弥合。

2差距1:不了解客户的期望

这是指客户对物流服务的期望与物流企业对这些服务的理解之间的差别。很多因素使得物流管理者不了解期望的内容,或不准备明确这些问题。如果负责设定优先次序的人员不能充分理解客户对物流服务的期望,就有可能触发一系列糟糕的决策和次优的资源分配,从而给客户以服务质量低劣的感觉。导致差距1产生的主要因素有:

2.1不全面的市场研究导向

物流经理如果没能获得关于客户物流期望的正确信息,那么差距就会扩大。物流企业的管理者应当通过广泛的调查和访问,收集市场信息,进而确定和提炼出客户对物流服务的期望。与之相关的因素[1]有:(1)确定客户对提供有关物流服务的需要;(2)各种辅助性服务;(3)法规(如运输、安全和环境);(4)已经收集的客户要求、服务数据及合同信息的分析和评审;(5)与所有影响物流服务的职能部门相协商,以确认他们为满足物流服务质量要求的承诺和能力;(6)对变化中的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对新技术和竞争对手的能量进行研究;(7)质量控制的应用;(8)竞争对手的活动和业绩。

2.2缺乏向上的沟通

处于物流各个环节的前台工作人员通常对客户有深入的了解,他们在与客户的接触中能够得到大量客户的信息,如果物流管理层不经常与这些前台人员接触,去理解他们知道的情况,差距就会扩大。

2.3缺少与客户的沟通

如果物流企业与现有客户有稳固关系,差距1就不大可能产生。因此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物流企业的服务与客户的物流需求进行整合,从而把客户和物流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系统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建立有机联系,形成互相需求、利益共享的关系,共同发展。在良好的客户关系的基础上,物流企业就可以争取到更多的物流市场份额,从而形成一定的物流服务规模,取得规模效益。

3差距2:未选择正确的服务设计和标准

对物流企业来说,正确的物流服务设计是整个服务质量体系的核心,它涉及到将新开发的物流服务的提要内容转化成物流服务标准及质量控制标准。此外,还要规定物流服务设计过程本身的质量控制措施。这一过程使整个物流服务质量体系的运行基本上以文件的形式做出规定,它不仅规定了提供什么服务,而且还规定怎样提供服务,如何控制服务提供的质量,即服务的标准。

3.1服务设计的内容

物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规定物流服务设计的内容。其内容包括:物流服务规范、物流服务提供规范和质量控制规范的策划、准备、编制、批准、保持和控制;为物流服务提供过程规定需要采购的产品和服务;对物流服务设计的每一阶段进行评审;当物流服务提供过程完成时确认是否满足物流服务提出的要求;根据反馈或其他外部意见,对物流服务规范和质量控制规范作修正。

3.2公司定义的物流服务标准[2]

服务标准应包括对所提供物流服务的完整而精确的阐述,包括:需经顾客评价的物流服务特性的清晰描述;每项物流服务特性的验收标准。

在考虑到物流企业的目的、方针和能力以及诸如运输、安全、环境或法律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物流服务提供标准应包括描述物流服务提供过程及其各工作阶段(如采购质量、物流企业为确保服务质量向顾客提供的设备、服务的识别以及顾客财产的搬运、贮存、包装、交付和保护等)所用方法的物流服务提供标准。标准的具体内容可包括:对直接物流服务业绩的物流服务提供特性的清晰阐述;每一项物流服务提供特性的验收标准;详细的设备、设施类型和资源的数量要求必须满足物流服务规定;所要求的人员数量和技能;对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的可信赖程度。物流服务提供程序的具体形式一般可采用物流企业内部发布的管理标准和工作要求,同时也可将物流服务提供标准的编制与物流企业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形成结合起来。

3.3客户定义的物流服务标准

如果公司只是为自己的需要而建立标准和政策,而公司的要求与客户的愿望背道而驰,就会严重破坏与客户关系。能够缩小差距2的一个因素是客户定义的服务标准,以及建立在客户主要需求之上的,呈现给客户并由其评估的运营目标和评估尺度。这些运营标准为达到客户期望和利益而建立,而并非为了诸如生产率或效率这样一些公司关注的事情而建立。以库存控制为例,许多物流企业是从公司角度来评估库存控制,但是最为成功的办公用品零售商(Office Deport),却是从客户角度确定与库存控制相关的每一项评估。公司首先了解客户看到了什么,结果是每周平均短缺的货物数量,于是设计出一个以客户为焦点的评估系统,系统建立的基础是基于与客户进行交易互动的公司绩效调查,和评估公司收到的关于库存的投诉与表扬的数量,这些和其它客户标准使公司能把客户要求转化为员工表现的行为准则和目标。

4差距3:未按服务标准提供服务

这是制定客户驱动的服务标准与公司员工的实际服务绩效之间的差距。物流服务标准一定要有适宜的资源(人员、系统和技术)作支持,并且要不断强化以使之更有效。因此,即使标准恰当地反映了客户的期望,如果公司不能为之提供支持,标准也不能发挥作用。影响差距3的因素有:

4.1员工的作用

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往往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各个环节,对于客户来讲,每一个环节的服务都代表着物流企业整体的能力和形象,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一线员工有高度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能否按照设定的标准执行以及满意的完成任务,对物流企业的形象至关重要。尤其是当物流企业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失误,未能按规定的时间或地点或者质量等完成任务时,员工的补救措施和应变能力能减少由此造成的客户的不满意,缩小差距3带来的不良影响。

4.2必要的支持系统

如果员工得不到合适的设施或者设施不能得心应手,他们执行优质服务的愿望就可能受挫。这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设施,即各种工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物流作业流程的合理性、信息系统的快速响应性等以及标准本身制定是否合理,人员和机器的匹配是否恰当,都影响着物流服务标准的实现。

4.3不能使供给和需求相匹配[3]

当物流需求超过企业能提供的最大能力时,一些客户会离开去寻找其他物流服务提供者,导致机会丧失。对于接受物流服务的客户来说,由于提供者能力有限或员工和设施超负荷运行,质量可能就无法达到承诺的水平。即使企业的供给能力过剩,也会给客户造成这样一种印象,担心他们选择了一个比较差的服务提供商。因此需要在供给和需求之间寻找合适的匹配,有两种方法:改变需求以适应能力,如通过与客户沟通、价格差异、改变服务的供给方式等;改变能力以适应需求,即扩展现有能力、增加设施设备和人员等。

5差距4:物流企业未能履行承诺

这是物流企业实际传递的服务于其宣传的服务之间的差别。物流企业通过广告媒体、销售人员以及其它沟通手段做出承诺。客户以此作为评价服务质量的标准,因此,实际提供的服务与承诺的服务之间的差距将从负面影响客户差距。不能实现承诺可能是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广告或业务人员宣传过度;运作部门与市场部门没有很好的协调;服务产出的管理政策与流程不一致等。

5.1过度宣传

任何服务的宣传应反映服务的标准,注意客户对所提供服务质量的感受,重视由于对物流服务作了夸张的和不切实际的断言而可能承担的责任风险及财务上的纠纷。在我国法律规范日益完善的今天,每一个企业尤其应注意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宣传是一种指示缺陷,由它引起的客户损失,物流服务方是要承担服务(产品)责任的。

5.2缺乏协调一致的营销沟通

客户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物流服务的信息,如提供特定服务的专门杂志、报刊、广告等,需要服务的客户甚至可以获得更多的沟通来源,比如服务场景、客户服务部门和与一线员工的服务接触交互活动等,营销渠道的多样化使得关于物流企业本身的信息和类型变得复杂化,如果信息之间发生冲突和矛盾,比如对于交货完好率、按时送达率等的承诺前后不一致时,就会导致客户基于这些信息的期望与他们实际获得的服务产生差距。

5.3物流服务价格

另一个与差距4有关的问题是物流服务的价格。对于日用消费品,许多顾客在购买之前已经拥有足够的价格知识,以便判断其价格是否合理,或是否与竞争者处于同一水平。但对于物流服务,客户在采购和消费之前没有关于价格的内部参照点,关于物流服务的定价可以和服务质量紧密联系起来。

6结论

物流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向希望改进服务质量的物流经理人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息:整合客户差距的关键在于整合物流企业内部的四个差距,并使其持续的处于弥合状态。由于模型中一个或多个差距的存在,所以客户感知的服务质量会有缺失,该模型可以作为物流企业改进服务质量和服务营销的基础框架。

参考文献:

[1] Valarie A. Zeithaml. 服务营销[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王景锋,等. 物流服务质量体系的运作分析[J]. 综合运输,2004(4):41-44.

差距分析 篇7

关键词:县级政府,财政差距,GE指数,省内差距,省间差距

一、引言

税收和转移支付收入是当前县级政府预算内收入的主要来源。1994年分税制改革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范围,规定由各省具体制定省以下财政体制。总体看来,现期省以下税收划分仍具有行政集权和财政包干的色彩,并形成财权向上级政府集中、事权向下转移的倾向(阎坤,2007)。在不改变事权的条件下,上级政府纷纷通过转移支付手段来弥补基层财政支出缺口。1999年县级总支出的40%来自于转移支付,而国家级贫困县甚至高达61%(陈锡文等,2002),2005年县级总支出的42.93%来自于转移支付。

2002年后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进一步缩小了县级政府财政能力,为了推行改革,保证目前财税体制的平衡运行,中央增加了“农村税费改革”和“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这些转移支付在缓解县财政支出压力,特别是“保工资、保运转”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均等化目标受到忽视,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等服务的地区差距日益明显,在某些地区出现了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

目前对省级财政差距研究较多,对全国县级政府财政差距研究较少。县财政差距可以分解为省内差距和省际差距,这与各县财政状况不仅牵涉到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还和省以下财政体制有关。本文选取我国七省内所有县级政府为样本,以2000-2005年为样本期间,采用广义熵(Generalized Entropy,GE)指数和广义熵因素分解法等工具考察了样本县财政差距的表现,旨在回答以下问题: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和省以下财政体制对县级政府财政差距的平衡效果如何?农业县财政差距和非农业县财政差距是否有不同的表现?在县级政府各项税收和转移支付项目中,哪些项目扩大了财政差距,哪些项目缩小了财政差距?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数据来源;第三部分采用不同的指标分别测算了样本总体、农业县和市辖区的财政差距,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第四部分采用因素分解法衡量各收入项目对县级政府财政差距的相对贡献率和绝对贡献;第五部分是结论和几点启示。

二、方法和数据

地区财政差距一般以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差距表示。县级政府一般预算收支平衡表中,总收入包括本年收入(R1)和总收入下平衡部分(R2)两部分:本年收入包括当年的税收和部分非税收入,总收入下平衡部分包括政府间补助收入、上年结余和其它未包括在本年收入中并增加收入的部分。总支出包括本年支出(E1)和总支出下平衡部分(E2)两部分,本年支出包括当年的所有支出项目,总支出下平衡部分包括所有政府间上解支出和未在本年支出中包括的支出项目。各项目的关系如下式:

其中ACS表示年终结余(1)。按照Tusi(2002)的分析框架,县级政府用于辖区内的财政支出可表示为:

(2)式右边各项构成县级政府本年支出的来源。表1列出了我国县级政府2005年一般预算收支平衡表中各大类科目。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部分收费项目包括在其它收入中。税收中营业税、其它收入和增值税占总收入的比重较大,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农业税类(2)的比重较小。总收入下平衡部分(R2)和总支出下平衡部分(E2)包括上下级政府间转移支付。从表中看,2005年预算内财政收入中转移支付收入几乎占到了一半,财政自给率与分税制改革前相比大幅度下降(王春娟、焦雨生,2007)。2005年县级政府获得的税收返还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返还和2002年后增加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返还(3)(见表2),占转移支付总收入的33.2%。1994年后,税收返还在转移支付中占主要地位,但这项返还以税收来源地为基础,有利于发达地区,1998年后,随着专项补助(4)增加,税收返还在总转移支付中的比例迅速下降(黄佩华,2003)。除税收返还外,转移支付收入还包括过渡期转移支付补助(2002年起改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体制补助(和体制上解)、结算补助、专项拨款和其他补助(5)等。Zhang(2001)和Wong(1997)认为,专项补助分配具有拉大各省差距的效应,原体制补助平衡了各省之间的财政差距,但是相应项目对县级政府差距的影响效应如何,研究还较少。

注:最后一列数据是各收入项和支出项占总收入或总支出的比重。数据来源:财政部预算司《2005年全国地市县财政统计资料》,2006年出版。

(一)总体财政差距、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

笔者首先运用GE指标和基尼系数测算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差距。GE(Generalized Entropy)指数也称广义熵指数,算式如下,

其中,fij=,Nij/N,=ΣJj=1Σiji=1fijeij。N代表人口数,eij代表j省内i县的人均财政支出,代表各省以人口比重加权的人均财政支出。根据GE指数将整体差距分解为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的特性,笔者将样本县按省分组,测算样本县的省内财政支出差距和省间财政支出差距,分解公式如下,

其中W表示省内差距,B代表省间差距,其它变量含义同(3)式,笔者测算c=0和c=2时的GE指数(Ic(e),c=0,2)。同时我们运用基尼系数(IG(e))测算各样本县的财政差距以进行对比。

(二)财政差距的因素分解

为了测算各收入来源项目的差距对财政支出差距的贡献率,Tusi(1998;2002)利用Shorrocks(1982)提出的GE因素分解法建立了分解各收入项目对地区财政差距贡献率的基本框架。按照这一框架,j省份i县的本年支出Eij可以表示为:

其中rpij(p=1,2,…P)表示R1中第p种税收的人均值,tqij(q=1,2…Q)表示R2中第q项转移支付补助减去E2中同类上解的人均净收入,δij表示年终人均结余(ACS)收入。(6)式也可以表示为以下向量形式,其中e,r1,r2,…rP,t1,t2…,tQ,δ分别与各税收和转移支付项目及结余项相对应。

通过分解,财政支出总差距I(e)可以表示为:

(8)式右边的分别是税收和转移支付净收入对财政差距(e)的绝对贡献量,相对贡献率表示为:

若s(v;x)满足Shorrcks(1982)提出的一系列条件,s(v;x)可表示为:

其中cov(v;e)是按照人口比重加权和的相关系数,var(e)是按照人口比重加权的e的自相关系数。如果cov(v;e)结果为负,那么相应的v有缩小差距的作用,反之则有扩大差距的作用。

本文利用2000-2005年中国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四川七个省份(6)所有县、县级市和市辖区的一般预算财政收支数据,运用GE指数和基尼系数测算了样本县财政支出差距,并运用GE因素分解法和由Tusi(1998;2002)建立的分析框架考察样本期内各税收和转移支付项目对财政差距的贡献率。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笔者仅以预算内财政数据为基础:本文所指的财政差距仅指人均预算内财政支出差距。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财政部预算司和国库司编写的2000-2005年各年《全国地市县财政统计资料》(7)和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编印的2001-2006年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

三、总体财政差距的测算结果与分析

将样本县按省分组,表3列出了所有县区的总体财政差距(e)以及省内差距和省间差距。为了考察城市和农村地区各自的财政差距是否有不同的发展形态和趋势,我们还分别选取了农业县(er)和市辖区(eu)并考察各自的总体财政差距状况及省内差距和省间差距。

注:数据由作者计算得出。

表3中采用三项指标的衡量结果有很大的差异,表明财政差距对指标的选择较敏感,但从图1的变化趋势上看,三项指标均在初期下降之后缓慢上升,其中I0(e)和I2(e)在2001和2002年急剧下降后缓慢上升,IG(e)仅在2001年有轻微的波动。样本中市辖区的财政差距逐年下降,其中I0(eu)和I2(eu)在期初大幅下降后降幅趋缓,IG(eu)的变化较平稳;与市辖区相比,三项指标所衡量的农业县财政差距I(er)都是逐年上升的。由于总体财政差距是农业县和市辖区差距按照人口加权的结果,逐年增加的农业县差距I(er)抵消了市辖区I(eu)的下降趋势而使总体财政差距I(e)扩大。从影响程度来看,市辖区间财政差距较大,期初甚至达到农业县差距的两倍以上。这一结果说明城市经济发展缩小了城区间财政差距,部分抵消了总体财政差距,但随着农村地区差距扩大,抵消作用减弱,整体财政差距返回到逐渐扩大的趋势上来。

就省内差距和省间差距的测算结果看,c=0和c=2时的省内差距都大于同期的省间差距。样本总体的省内差距在期初都有较大幅度的缩小,这也许与各省在2001或2002年间完善省以下分税制、均衡省内地区差距有关,但2002年后省内差距又有缓慢上升的趋势。省内的均衡性支出一般投向欠发达的农业地区,对农业县省内差距的影响较小。同期一省内部市辖区的差距缩小,省间差距增加,表明各样本省份省内城市的发展差距缩小,同期各省间城市经济发展差距有扩大。从绝对指标看,农业县和市辖区的省内差距均大于省间差距。

四、财政差距的因素分解结果与分析

(一)各收入项目对总体差距的相对贡献率

2005年各收入项目对财政支出差距的相对贡献率如图2所示。因为各时期地区间总体差距I(e)不同,所以相对贡献率s(v;e)的变化趋势并不与S(v;e)的变化趋势相同。

1. 税收项目差距对财政差距的效应。

图2中税收收入差距主导了地区间财政差距,其中与二、三产业发展关系密切的增值税、营业税、房地产税等对财政差距的贡献率较大:2005年营业税贡献率为24%,其次是增值税。大部分省都将包含小税种的其它收入划归县级财政,其它收入占县级政府税收的比重在1994-2005年间增加了1倍(8),贡献率也从2001年的10.2%增加到21.4%。城建税的贡献率在样本期间比较稳定,保持在5%左右。企业所得税的差距贡献在2001年是27.4%,2002中央和地方实行所得税分享制度后,该税的贡献率保持在10%左右,与此类似,2005年个人所得税的贡献率为4.76%,比2002前降低了近1倍。但可以预计,这类税收的贡献率随经济发展还会升高。与流转税、所得税相比,农业税类对财政差距的贡献要小得多:2005年农业税取消后,农业税类中仅包括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对财政差距的贡献率为8.46%。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部门规模较大,农业税收入较多,所以这部分收入差距对整体差距的影响较小(9)。

2. 转移支付项目对财政差距的效应。

图2显示了各转移支付项目对样本县财政差距的相对贡献度,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补助、原体制净补助和当年结余收入有缩小财政差距的作用,税收返还和其它补助则扩大了财政差距。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包括省对县和(或)市对县的补助,一般按照地区财政供养人口数和公共服务需求等因素计算补助规模,2005年这部分收入仅抵消了0.6%的财政差距,没有发挥弥补地区间财政差距的预期作用,原因是这部分转移支付补助事实上是在省、市、县之间分配,到县一级政府数额缩小,相对规模也缩小;另外,支付公式制定中的“往年”影响或“讨价还价”也会对平衡作用产生负面作用。相比较而言,专项补助和原体制净补助对缩小财政差距的作用较大。税收返还继续成为拉大样本县间财政差距的“补助”项目,2005年税收返还差距解释了样本县20.4%的财政差距,而2002年对财政差距的相对贡献率曾达到34.3%,下降的原因在于样本县财政支出中来源于税收返还的比重从2000年开始下降。其它净补助(10)解释了样本县1.6%的财政差距。

注:图中VAT表示增值税;BST表示营业税;UMT表示城市维护建设税;ENT表示企业所得税;PIT表示个人所得税;AGT表示农业税;ORV表示其它收入;REB表示税收返还;NOS表示原体制净补助;NER表示专项补助;IGT表示过渡期转移支付;NOR表示平衡部分的其它收入和补助项;NSR表示当年结余收入。

(二)各收入项目对总体差距的绝对贡献

表3列出了样本期内各税收和转移支付项目对地区财政差距绝对贡献的变化趋势,是各年份相对贡献率与样本县绝对财政差距I0(e)的乘积。各收入项目对财政差距的相对贡献率不一定会与绝对贡献同向变化,这还要取决于各年份I0(e)的变化。可以看出,解释了地区间财政支出差距的绝大部分。产生样本县税收收入差距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构成,如增值税规模与地区GDP水平和非农产业发展状况相关(Tusi,2005);其次样本地区省以下分税制度差异也影响了县级政府各类税收的收入水平,表1是样本县所在省份税收在省以下各级政府间的划分情况。表3显示,2001年后,各税收项目的绝对贡献随着总差距的缩小而缩小:其中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绝对贡献在2002年均有大幅度缩小,这可能与当年企业所得税由全部归地方所有到中央和地方分享的改革有关,2004年企业所得税的贡献度又有上升,个人所得税贡献度较稳定。增值税差距仍然是引发地区差距不可忽视的因素,但是贡献度在波动中有下降的趋势,营业税和其他收入类的贡献度有些上升。由于样本县在产业结构上有较大差异,如山东、四川和湖南是农业大省,所以农业税类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一直在0.02左右波动,而城市维护建设税在2001年后变化较小,比较稳定。

中央进行税收返还后,各省一般会继续向下一级政府返还,但各省内的返还制度不同(11),表1中税收返还占县级政府总收入的12.37%,这部分收入扩大了地区间的财政差距,但表4显示影响正在减弱。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均衡效果好,但规模较小(见表1),2004年开始发挥缩小地区财政差距的作用,预计作用还会继续加强。其它净补助包含对民族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的补助,其中农村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减免补助主要投向农业地区,这部分收入在期初扩大了样本县的财政差距,但影响逐渐缩小。原体制净补助和专项净补助的贡献值在样本期内变化不大,均缩小了财政差距。另外年终结余项缩小了地区间的财政差拒。

五、结论和几点启示

(一)结论

对样本县财政差距的测算结果表明:七省县级政府总体财政差距较大,且2001年后有上升趋势,其中市辖区间差距较大,但趋于下降,而农业县的差距较小,但在不断扩大。表明城市经济发展缩小了城区之间的财政差距,部分抵消了县级政府的财政差距,但随着农业县财政差距扩大,这种抵消作用减弱,整体财政差距逐渐回到扩大的趋势上来;样本县财政差距的省内差距大于省间差距,表明中央政府平衡各省财政差距的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省以下财政分配没有起到平衡地区差距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突出均等化特征。

对财政差距的因素分解结果表明:地区间税收差距较明显,县级政府增值税、营业税收入分布的地区差距较大,企业所得税差距和个人所得税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转移支付项目看,税收返还扩大了县一级政府的财政差距;一般性转移支付、原体制补助和专项补助都缩小了地区财政差距,从差距贡献的相对量和绝对量上来看,一般性转移支付对缩小财政差距的贡献较少,原因是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较小,且增长速度小于专项补助,另一方面也与公式设计不规范、均等化目标不明显有关;包含“增加工资补助”、“缓解县乡困难补助”等政策补偿性补助的其它补助项缩小了县级政府财政差距;专项补助缩小地区财政差距的作用最明显,这与Tusi(2005)得出的专项补助缩小地区差距作用较小的结论相反,这一结果可能与样本的选取有关系。

(二)几点启示

1.

目前县级政府承担大量上级政府“下放”的责任,但基本没有正式的税收权力,税收不足使县级政府预算内支出对转移支付的依赖加重。但当前的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保工资,保运转”,均等化目标不明显,影响贫穷地区县级政府的发展潜力。

2. 县一级政府“逆均等化”趋势显现。

均等化目标仅仅是地方政府多重目标组合的其中之一,甚至还是较次要的目标。由于缺乏监督,上级政府的均等化转移支付资金有被挪用和挤占的情况,难以达到均等化的预期效果。相关研究表明,一些长期接受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县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伏润民等,2008);袁飞等(2008)经实证分析认为转移支付增加与财政供养人口规模扩大有因果关系,原因是在禀赋比较少的地区,由于发展经济有劣势,地方政府更有激励去扩大财政供养人口以建立本地政治支持网络或保证地方稳定。

3. 适当调整事权有利于县级政府财政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在一些以均等化为目的的转移支付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重新划定政府间事权。张丽华、汪冲(2008)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单纯依靠转移支付制度的改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地区差距是不可能的,只有将农村教育事权上划中央政府和财政才是解决基础教育均等化的最佳选择。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财力差的地区对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等效益外溢性服务的提供越来越勉强,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地方政府提供的效率优势减弱,由更高一级的政府或中央政府提供从效率上和解决外部性的角度是较合适的。

4. 如何降低政府间制度改革中的谈判成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即使在发达国家,中央与地方的财政配置也往往取决于上下级政府的政治谈判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区域间财力平衡等目标往往无法实现(Basley&Coate,2001;Ebel&Yilmaz,2002)。本文中财政差距中的省内差距状况证实了在省以下地方政府间谈判成本更大。

5.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篇8

可见, 巨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下面从居民收入增长、消费、储蓄等几方面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进行探讨。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1.1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一直沿着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轨道稳健前行。从1978~2008年, 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长到14471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761元。但是从整体上看, 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 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扩大, 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与城镇居民相比, 农村居民整体上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2000~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4元、2366.4元、2475.6元、2622.2元, 2936.4元、3254.9元、3587元、4140元和4761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6859.6元、7702.8元、8472.2元、9421.6元、10493元、11759.5元、13786元和15781元, 后者分别是前者的2.79倍、2.90倍、3.11倍、3.23倍、3.21倍、3.224倍、3.28倍、3.33倍和3.32倍。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由1978年的209.8元扩大到2008年的11020元。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收入比差距在3.33。预计只有到了2030年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才会缩小。

1.2 消费结构

在经济学上, 消费结构一般用恩格尔系数来表示。其计算公式是:食品支出总额恩格尔系数 (%) =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 该公式表明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 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 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制订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 50%~59%为温饱, 40%~50%为小康, 30%~40%为富裕, 低于30%为最富裕。据统计, 农村居民70%的消费支出都花费在吃、穿、住上, 城镇居民花在吃、穿、住上的不到60%。2007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己下降到36.3%, 属于小康水平, 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达43.1%, 属于温饱。这证明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生活水平均低于城镇居民。近几年全国范围内的需求不足主要是农村居民的需求不足。农村居民收入低且增长缓慢已经转变成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不足, 因而出现城市企业的大量工业品相对过剩的局面。

1.3 消费水平的差距

目前, 占总人口30%的城镇人口在1978年消费总额占全部居民消费的38%, 1990年占44%, 到了2000年达到55%。1990~2000年, 农村居民只增加1.8倍,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却增加了2.8倍。从生活消费支出对比来看, 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不断波动的, 可是整体上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从1985年的2.1上升至2004年的3.3, 上升了1.2。据最新数据显示,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9998元, 农村居民为3224元, 城市仍然高于农村3.1倍。

1.4 城乡居民储蓄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我国城乡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总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 城乡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差距也在明显扩大, 城乡居民金融资产差距远远高于人均收入差距。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来看, 在1978年, 农村居民的人均储蓄只有7.05元, 城镇为89.8元, 是农村的12.7倍, 随后有所下降, 1984年以后又逐步扩大, 1990年城镇人均人民币储蓄为1748元, 而农户储蓄只有219元, 二者相差6.98倍。截至2005年, 我国城乡居民持有金融资产总量达20.9万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在金融资产中占比达到72%, 到2007年末, 城镇居民人均储蓄20715元, 农村居民人均储蓄3301元, 两者相差6.28倍。而在债券、股票、保险和外币存款等金融资产中, 农村居民的持有量是少之又少, 城市居民持有量更是远远大于农村居民。

2 结语

总之, 大量的事实都表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己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均衡发展和全面小康的实现。因此有必要探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卢中原著.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7年版.

区域金融差距分析研究 篇9

1969年, 戈德史密斯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35个国家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关系, 认为经济与金融存在一种粗略的平行关系。而在l973年, 罗纳德·I.麦金农与爱德华·肖提出的“金融抑制论”与“金融深化论”认为, 由于资本价格和本币价格人为压低形成的“金融压抑”带来融资渠道堵塞与资金成本的扭曲, 导致欠发达地区的资金短缺。因此, 只有在金融深化的条件下进行金融创新, 才能缓解乃至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周立 (2003) 以1978年—2000年为时间样本, 对我国及各省市的经济、金融数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收集和整理, 研究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并且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的差距及其原因, 认为目前只有改变政府治理模式才能真正启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谈儒勇 (2000) 采用季度数据对金融发展总体水平与增长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深度指标反映的金融中介的总体规模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存款货币的相对重要性指标能显著地影响经济的增长。

已有的研究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研究的比较多, 所关注的问题都集中在寻求金融部门与经济稳定增长之间存在的联系上。但就经济中哪些指标是造成区域金融差距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比较少。因此, 本文采用主要经济指标对金融差距进行分析研究, 提取对于区域金融差距形成的主要经济指标, 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1993年到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的年度数据, 以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表示金融发展水平, 分别对主要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9个指标进行回归分析, 对于不显著指标进行剔除, 文中列出的指标为显著指标。

二、数据处理

(一) 平稳性检验

在经济领域中, 我们实际遇到的时间序列数据可能只有极少属于平稳序列, 而平稳性在计量经济模型中具有重要地位, 因此有必要对观测值的时间按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图示法显示不是平稳序列, 所以需要进行协整检验。

(二) 协整检验

由于本文变量数多于两个, 应遵循:如果变量个数多于两个, 即解释变量个数多于一个, 被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不能高于任何一个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另当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高于被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时, 则必须至少有两个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高于被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对本文数据进行处理。

三.回归分析

(一) 西部情况

1. 存款 (求对数后建模)

Y=2.3135*E+0.9177*K-1.2734*L-0.6882*M-1.8733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 存款将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工业企业增加值,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存款减少。

2. 贷款

Y=0.7725*F-0.3980*H+2.3239*K-1.2741*N-1.9438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贷款将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财政支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贷款将减少。

(二) 东部情况:

1. 存款

Y=1.3072*F-124.2555*G+0.003452*H-0.00266*J-2.2225*L+194391.6353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支出可提高存款;同样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财政收入, 农民人居收入增加, 将减少存款。

2. 贷款

Y=3.9629*F-4.5901*L-2.7354*M+2.0647*K-86.1366*G+118301.931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可提高贷款;同样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农民人均纯收入, 工业企业增加值,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加, 将减少贷款。

(三) 中部情况

1. 存款

Y=1.5746*E-1.1517*L-1.2248*M+0.4132*K-4638.1510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可增加存款;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工业企业增加值, 可减少存款。

2. 贷款

Y=-1.9778*E-1.0954*L-0.00160*J+0.8369*K+2.9414*F-67.0410*G+3.8317*N+80452.0228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贷款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 财政收入,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贷款减少。

结论:东部地区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银行存贷款都会增加;增加农民纯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 银行存贷款会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会增加人民的收入, 进而转化为储蓄。储蓄增加则信贷资金增加, 刺激投资。发达地区凭借其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和活跃的市场, 促进资金的合理流动, 调动金融资源有效配置,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农民纯收入增加会使农民加大消费, 消费价格指数的增加会使人民的收入相对减少, 因此会影响到人们的储蓄意愿, 储蓄减少, 信贷资金紧缺, 投资减少。

注: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存款或贷款增加的共同因素;而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民人均收入是减少存款或贷款的共同因素。

中部地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银行存贷款都会增加;增加农民纯收入, 银行存贷款会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们收入增多会加大储蓄, 进而增加信贷资金, 刺激投资。增加农民纯收入, 人们会把增加的收入大部分用于消费, 因此会减少银行中的存贷款。

西部地区: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银行存贷款都会增加;增加工业企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存款会减少;增加财政支出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贷款会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们收入增多会加大储蓄, 进而增加信贷资金, 刺激投资。增加工业企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人们收入增加, 由于生活水平不高, 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 (如购买大件耐用品, 可能还会动用银行存款) , 因此存款会减少。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贷款大部分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政府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财政支出会减少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 因此贷款会减少;并且人们对于消费品的价格非常敏感, 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会使人们减少消费, 对于消费品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因此会减少贷款。

四、政策建议

(一) 制定有差别的区域金融调控政策

针对各个区域不同的经济结构、经济状况、制定不同的金融调控政策, 把区域间的金融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适度的区间内,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在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及利率、信贷等相关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时做到差别对待, 使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

(二) 中西部地区要创新资源优势向资源优势的转变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相比较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经济增长主要由国有金融、国有经济主导和推动。非国有金融部门少, 外资进入有限, 自我积累能力很弱。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金融扶持力度, 在金融领域要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发展, 鼓励制度创新。地方政府则应为区域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 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吸引资金, 形成新的增长极, 促进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完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 把一些重大项目安排在中西部, 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形成金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以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为指导, 通过选取主要经济指标对金融的发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以探求两者的相关性, 得出东、中、西部金融差距的决定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差距,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M) .清华大学出版, 2004.

[2]李旭旦.金融聚集于区域经济发展 (J) .经济学动态, 2007 (4) .

[3]宋翠玲.对我国区际经济与金融差距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0) .

[4]汤学兵.区域金融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 (J) .理论探索, 2008 (6)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比分析 篇10

从纵向来看, 1978—2011年,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都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尤其是2001年以后, 增长速度的步伐呈现出逐年加快的趋势。1978—2000年, 从绝对数上来看,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最初的343.4元增加到6859.6元, 增长了近20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最初的133.6元增加到2366.4元, 增长了近18倍。2001—2011年, 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了约3.18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了约2.95倍。 (具体数据参照:《统计年鉴2012》第十章第二节)

从横向来看,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始终存在着差距,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二者之间的差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从绝对数来看, 二者之间的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10元扩大到1990年的824元、2000年的4027元、2011年的14832.5元。从增长幅度来看, 1991—1994年,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1995—1998年, 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1999—2009年,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而正是1990—1994年, 1999—2009年这15年的增幅差距, 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了大幅度变化。 (数据来源参照:《统计年鉴2012》第十章第二节)

此外, 从城乡收入差距图 (上图) 的单条曲线来看,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都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而且, 城镇居民的家庭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农村居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同时, 通过对城乡收入差距图中两条收入曲线的对比可知, 城乡收入曲线呈现剪刀差的趋势;这说明1978—2011年, 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存在, 而且城乡收入差距还在进一步的扩大。

2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

2.1 城乡产业特性

现今, 农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还是起着主导作用, 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的特点, 使得农产品的价格始终处于一个低水平的状态;同时, 农产品市场价格体系的不完善、信息不完全及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也制约了农业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农业收入又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 因此, 农业自身的特性限制了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相比之下, 城镇的经济发展主要侧重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 第二、第三产业在GDP中的份额逐年上升, 已经打破了传统农业主导国民经济的局面。因此, 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非均衡性必然会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化。

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由于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造成了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 为了维持城市人口的低工资与低消费, 国家又陆续出台了户籍制度、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把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分割开来, 形成了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经济利益的不平等, 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等, 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2.3 其他体制、政策因素

城乡之间由于政府体制及政策的差异性, 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财税体制、医疗体制、高等教育及户籍、土地等方面, 这主要是由政府实行的“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的城市偏向农村的各种经济、分配、财政政策造成的。

3 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

3.1 推进城市化进程, 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劳动力转移, 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作用减少务农人数, 增加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因此, 我们要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和转移空间;继续扩大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 将推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未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适当扩大现有城市的吸收能力;发展劳务输出;发展劳动力市场等。同时也应打破城乡分割体制, 推进农村城镇化。此外创新城乡分配体制, 重点向农民倾斜;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也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3.2 发挥政府效应, 调整财政、金融体制

政府应发挥其投资导向的作用, 调整财政体制和完善农村金融体制。首先,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体系, 压缩“黄箱”政策, 增加“绿箱”政策, 将对中间环节的支持转向直接生产者。其次, 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财政体制,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 实施“五个统筹”发展, 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再次, 完善现有的邮政储蓄制度。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 激励和引导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及其他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农村, 成为资金回流农村的主渠道。最后,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建立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合作金融体系, 同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农业保险机构, 成立农业风险基金, 由国家、保险公司、农民共同承担农业风险。

3.3 提高农村居民的科技素质

一方面, 普及农业科学技术, 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办法, 如广播、电视、技术手册、科技示范户、农村科技带头人等多种方式, 加强对农村的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普及教育, 这不仅是农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保证。另一方面, 加强乡 (镇) 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建设加强乡 (镇) 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组织建设, 培养出一支训练有素的、相对稳定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队伍, 是普及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保证。

农村社会的发展水平, 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 具有“短木效应”的作用, 即中国社会发展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农村发展水平。因此, 缩小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的基本途径是大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应从发展农业经济、农村及农业相关制度的完善及推进城市化进程等多种渠道来寻求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扩大的趋势,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达, 周子英, 杨李荣.城乡消费差距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2) :100-102.

[2]邓淑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10) :19-21.

[3]马燕玲, 肖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调节政策选择[J].经济分析, 2008 (8) :66-68.

[4]卢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 2008 (3) :265-267.

[5]丁登林.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达州新论, 2006 (2) :26-28.

[6]陈落初.苏北地区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分析[J].中国市场, 2012 (44) .

[7]朱善利.城乡一体化与农村体制改革[J].中国市场, 2011 (3) .

[8]彭清华, 王正华.新形势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特点及其对比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中国市场, 2011 (36) .

[9]张志怀.收入分配不公才是收入分配的首要问题[J].中国市场, 2011 (31) .

[10]郑翠霞.云南省漾濞县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比较分析[J].中国市场, 2011 (32) .

上一篇:降压药物老年高血压下一篇:临床专业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