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策略创新

2024-08-17

产品策略创新(精选十篇)

产品策略创新 篇1

农产品营销创新原则

1.竞争力提升原则

营销的成功归结为竞争力提升的成功。所谓成功营销就是能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 使企业、消费者、社会利益最大化。这需要策略的巧妙使用, 而策略巧妙使用正是竞争力强的体现, 没有竞争力便没有策略可施。

2.可持续发展原则

营销是一场“长跑”, 真正的成功营销是面向长远、面向未来, 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持续性创新, 创新要从长计议。

3.效率领跑原则

创新的突出成果集中在效率提升, 而效率提升就是省时、省力、省钱和省资源, 但效果显著, 即经济效益明显。创新应该紧紧围绕效率不放松。

农产品营销创新的路径

1.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农产品营销创新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路径就是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它可培育新品种、创设新种植和养殖方式。技术先进往往能统领营销各环节创新, 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是长久创新的基础保障。

2.战略联盟

几个企业为了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 组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联合体, 以联合共赢的创新方式, 克服分散经营的弊病。这种联盟组织是松散的、合作是平等的、范围是广泛的。

从产业链角度看, 典型的农产品经营联盟是农户生产、企业加工、物流配送、批发和直销五个环节的联盟。共同的利益驱使农户增加种养积极性, 提高产量及禽畜出栏量, 使加工企业强化初级农副产品深加工, 使物流企业提高农副产品物流配送的速度、质量, 使批发和直销企业加强促销, 提升服务质量。

有效的农产品营销联盟还可是股权联盟、契约联盟、知识联盟、品牌联盟、渠道联盟、促销联盟、战略联盟等等形式。

3.产业化发展

以利益为连接点, 实施产业化整体发展是颇具竞争力的创新路径。例如, 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 带动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使产业中各相关企业共同获益, 产业整体兴旺。纵向一体化式的垂直整合是不错的战略选择, 其运用是:扩展农产品竞争范围, 后向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者, 前向于终端农产品消费者。当供应商的效率可大大降低产品成本时, 适宜采用后向化, 如优质的农资供应能产生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当分销通路的扩展可以倍增销量时, 适宜采用前向化, 如服务对销量的提升十分重要时, 企业可采用对终端客户直销的方式。当然, 为了打造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和分散风险, 企业也可反其道而行之, 将不擅长的业务外包, “瘦身”上阵, 轻装前行, 求得高效的专业化服务。

4.差异化经营

在农产品业, 由于低成本战略局限于最强农企, 集中化战略适宜于弱小农企, 这使差异化战略具有普遍意义。经营者要力图找到、放大、宣传与众不同的差别点, 博得客户的偏爱, 为其创造高价值, 此差别点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

农企经营者的差别之策很多。例如, 加强农业科技研究以培育新作物、使用新栽培技术、采用新耕种和养殖方法, 使农产品在产量、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别具特色, 开展个性化服务, 选择独特的销售渠道和特殊的促销方式等。

差异化切入点应设在价值链各环节。例如, 在采购环节, 采购最优质的种苗;在技术应用环节, 购买先进实用的专利技术;在生产环节, 使用稳产高产的生产方法;在分销环节, 采用农超对接的销售模式。

5.壮大合作社规模和实力

目前, 许多合作社名存实亡、组织不力, 使广大农村的农产品销售分散或规模小, 不能产生规模效应, 效率低下。如果有效发挥合作社效用, 那么就可合理组织产品流通, 信息畅通, 政府引导, 资源有效配置, 克服散、乱、小的销售局面。所以, 壮大合作社规模和实力是有效的创新路径。

6.订单经营

农副产品的特点、生产方式、销售方式、储存方式, 很适合订单式生产和销售。第一, 符合依需定产的现代营销观念。第二, 避免了供过于求、供不应求的市场失衡局面。第三, 高效利用了生产资源和销售资源。由于农业上的盲目生产比工业上的盲目生产带来的浪费更大, 所以强化事前的宣传推广、获取订单后再组织生产, 显得十分必要。

农产品的新型产品策略运用

1.改良品种

第一, 头脑风暴。广开思路和言路, 寻求尽可能多的创意。创意来自农户、农业科技人员、农产品收购商、农资供应商、批发零售商、最终消费者。第二, 甄别创意。对广泛的创意精挑细选的原则是:只保留与营销战略目标及自身能力相符的创意。第三, 明确新品种。将保留创意发展为新品种概念, 予以产品和品牌市场定位, 以文字、图画、实物等方式给予明确定义。第四, 制定新品种营销战略。第五,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这是对新品开发与否的最终判决。第六, 改良实践。开展科学实验, 试种、试养, 弄清楚已概念化的新品在技术上和商业上是否可行。第七, 试销。将有收成的新品在局部市场试销。试销规模既取决于投资费用和风险大小, 又取决于实验费用和时间。第八, 入市。将试销成功的新品批量推向市场。

2.品牌制胜

与工业品相比, 我国农副产品的品牌效应普遍低下转变这种不利局面的策略, 就是走品牌创新之路。

农业生产企业使用自己的品牌能树立自身形象, 尤其是产品质量形象。这对讲究食用安全的农产品消费显得十分重要。但从销售角度看, 使用中间商品牌却优势明显:一是价格较低, 中间商可用更换生产商, 威胁生产商降低供应价格;二是零售商卖场面积有限, 生产商品牌难占领其一席之地;三是中间商为了保持自身良好形象, 会严把进货质量关;四是零售商会将卖场最好的位置留给自己的品牌。因此, 中间商品牌是极具销售优势的农产品品牌战略。

在品牌使用方面, 如果农企的各种产品性质相距甚远, 如花生、活鱼、茶叶等相关性不大的产品;或某些风险较大的产品比如香蕉, 则适宜采用个别品牌。若企业经营关系密切的系列产品, 如干果系列、海产品系列, 能提升产品整体形象的, 则适宜采用统一品牌。若企业的多种产品使用同一品牌容易混淆, 如火腿肠与农膜;或同一类型产品有明显等级差别, 如一级香菇、二级香菇, 则适宜采用分类品牌。

发展中的农企要善于扩展品牌, 用成功的品牌冠在新产品名下, 以此带动新品销售, 这样既节省了新品宣传费用, 又加快了上市步伐。例如, “金健米业”最先以金健牌大米取得了成功, 随后又以同一牌子推出了面条、食用油等后续产品。

大型农企尤其是龙头企业要善用多品牌策略。一是若零售商接受了多品牌, 就可占据更多的货架;二是真正忠实于某一品牌的消费者极少, 这样可迎合人们在农产品中经常转换品牌的心理需要。

3.绿色产品策略

第一, 实施绿色种植。避免农药污染, 防范化肥残留, 确保水土保持, 防治病虫害, 慎用转基因品种。第二, 开展绿色饲养。使用合格饲料, 杜绝滥用抗生素, 禁止胡乱添加生长素。第三, 进行绿色加工。减少废气、废水、废渣排放, 制止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 做到加工安全、产品放心。第四, 组织绿色营销。实现销售文明、和谐、绿色环保。第五, 享受绿色消费。提倡健康消费方式, 做好废弃物回收利用。

4.农产品标准化

为了提高档次、控制质量、规模化生产, 农产品应与工业品一样实施标准化。这样可扭转农产品经营散、乱、差的局面, 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 大幅度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建立以标准化为基础的质量认证体系, 将确保农产品质量有法可依。所以, 农产品标准化是提升经营效率和经营质量的创新之举。

5.改善农产品组合

第一, 扩张之策。发展中的农企为了充分利用人、财、物资源, 并扩大机会范围和分散风险, 增强竞争实力, 宜行扩张之举, 即增加产品组合的宽度及深度, 也即增加产品线及产品项目。例如,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提高, 企业预测未来红肉消费量会下降, 而白肉销量趋升, 企业就应该增加鱼类等白肉新产品线。再如, 为了增加产品特色和为更多细分市场提供服务, 原来经营未加工猪肉的经销商, 增加了初加工、中加工、深加工的猪肉制品。第二, 伸展之策。企业改变产品定位, 沿着高中低档次线伸展, 就有了伸展之举。其计策有三:一是下行路线, 即原先经营高档品, 现在也经营低档品;当高档品竞争激烈, 增长乏力, 而低档品市场空白时, 此法容易得逞。借助高档名牌形象进军低端市场容易成功, 但也易损原高档品形象;同时, 被激怒的低端品经营者可能会反攻高端市场, 予以报复性回击。二是上行路线, 即原先经营低档品, 现在也经营高档品;当高端市场利润丰厚且增长很快, 且企业有能力进军高端市场时, 此法可以采用。但此法也同样易换来原高端经营者的反击, 且消费者不相信低端者有高端经营能力。三是双向路线, 即原先经营中档品, 现在也经营高、低档品, 它结合了上行与下行路线的优缺点。

6.增添附加值

传统农副产品普遍是未加工或初加工, 其附加值低、增值率低、难上档次、竞争力低, 影响了经销商的积极性。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是实施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例如, 对田间收获的农作物, 应洗净, 精心挑选, 添加有益成分, 分割, 改组配方, 改善口感, 美化色香味, 分包, 精装。

7.基地生产

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最好方式是农产品的基地生产。基地生产或农场化生产, 类似工厂生产, 打破了小农经济、手工耕作式的落后农业生产方式, 进行规模化运作, 实行科学管理模式, 有利于先进而科学生产方式的有效应用, 并且能产生集群效应。

8.强化服务产品营销

长期以来, 企业将农产品营销重点集中于实物产品销售, 但实物营销难脱服务营销, 没有服务支撑的实物营销是低水平的营销。因此, 服务营销应放在与实物营销同等的地位。

农业服务产品包括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消费指导服务、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都围绕满足顾客的需求展开, 或起支持实物农产品销售作用。农业服务价格同样适合成本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等传统定价法。农业服务渠道就是要实现地缘可达性, 即让服务提供商以适当的通路传导服务信息和接触被服务者, 互联网、服务站、商场、农技推广站、田间地头都是有效的服务渠道。农业服务促销手段与实物产品促销大同小异。农业服务人员是服务产品的一部分, 因为他们与顾客高度接触, 其表现如何决定了服务销售的好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因此, 招聘、培养、激励服务人员是明智的策略。农业服务有形展示, 能影响顾客对服务的评价、营造优美服务环境、展示优良服务设备, 将提升服务在顾客心中的价值。农业服务过程是顾客全程参与的过程, 最能体现服务完美性如何, 服务人员必须做到热情有加、技术娴熟、节省时间, 提供个性化服务, 提供全程无懈可击的服务。

9.质量升级

“味道要美, 营养要丰”形成了对食用型农产品的质量追求。创新型农产品应是高质量型产品。

借用摩托罗拉公司质量目标, 要将百万机会缺陷数 (DPMO) 降到3.4, 即若有100万次出错可能, 只允许出错3.4次。DPMO是一个比率, 它与正态曲线上的一定δ范围内所包含的面积相对应, 每一个DP-MO取值都可以用一个相应的δ值表示, 正态曲线设定为离中心值为1.5个δ的偏移。DPMO越小, 其对应的δ值就越大、质量就越高。δ值反映了质量水平。质量对应关系是:4δ———DPMO6210、5δ———DP-MO233、6δ———DPMO3.4, 这就是6δ质量管理法。

营销中如何实施6δ质量管理?

第一, 明确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每一部门、每一环节都应明确自己为下一环节的输出结果, 如收割环节为下一道打包环节提供的是堆放整齐的收割品。第二, 明确顾客需要什么。例如, 种子供应公司要明白种植户需要什么品种、规格、质量的种子。第三, 明确本环节需要什么经营条件。例如, 农产品加工环节需要什么设备、技术?谁来提供?第四, 明确经营过程。借助流程图, 搞清步骤、流程和方法。例如, 实施销售促进时, 广告、营业推广、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的所有细节务必明了。第五, 监控。测量执行结果, 发现错误, 分析原因, 改正缺陷, 优化方案。

营销创新要讲原则, 选对农产品营销创新路径很关键。运用科学的创新方法, 可在农产品的产品策略中不断获得创新佳绩。

参考文献

[1]卢艳.经济转型下的营销创新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23) :232-233, 238.

[2]宗战国.营销理念及市场营销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 2013 (27) :38-39.

[3]罗雪梅.广西农产品营销的新模式[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4 (1) :26-27.

零售企业产品创新策略研究论文 篇2

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或随产品而提供的服务直接销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销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零售企业就是将商品或服务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供其个人非商业性使用的企业。制造企业的产品创新是指产品(服务)属性的改进或新产品开发。零售企业一般不直接生产产品,其产品创新也区别于制造企业的产品开发,而表现在选择新的适应顾客需求的产品上。零售企业产品创新包括产品选择创新和供应商选择创新两个层面。产品选择创新是指新产品的引进和新的产品品类选择,它是供应商选择创新的基础

产品市场定位和创新策略 篇3

一、产品市场定位策略分析

所谓产品市场定位,是根据竞争者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消费者对产品的重视程度,强有力地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个性或形象,从而使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

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利普·考特勒认为“定位是为了适应消费者心目中的某一特定地位而设计公司的产品和营销组合的行为”。

产品市场定位可分为对现有产品的再定位和对潜在产品的预定位。对现有产品的再定位可能导致产品名称、价格和包装的改变,但是这些外表变化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产品在潜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留下值得购买的形象。对潜在产品的预定位,要求营销者必须从零开始,使产品特色确实符合所选择的目标市场。

产品市场定位的策略和依据

企业在进行产品市场定位时,一方面要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具有何种特色,另一方面要研究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各种属性的重视程度,可供选择的产品市场定位策略有三种:一是专门钻市场空隙的拾遗补缺定位策略;二是针锋相对的迎头定位策略;三是高人一筹的突出特色定位策略。企业有必要为生产的产品制定一项定位战略,以便产品在市场上有一个明确的位置并被消费者所知晓。

产品定位的实际操作

企业在进行具体的产品定位时,首先要了解该产品进入的目标市场的顾客对产品注重的属性;其次,要研究在同一目标市场中的主要竞争者的定位位置;第三,根据以上两方面的研究结合企业的实力选择合适的定位战略。

但是,它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该公司必须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即技术上有可行性。第二,能保持低价,并可获利,在经济上有可行性。第三,有足够数量的顾客,三个条件满足,该公司可填补市场的这一空缺。在确定了产品在市场的位置后,就要制定详细的营销组合计划。

二、产品创新策略分析

20世纪的中国企业产品营销,应该说走的是一条以模仿为主的道路。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出现,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步入“战国时代”,面对愈演愈烈的营销战。21世纪中国企业发展的选择必然是创新。

产品创新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a买方市场的形成

21世纪的中国市场是一个长期的买方市场,而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因而企业只是仿效别人的生产和营销则难以成功,只有走创新之路,形成自己的营销特色,才能真正得以生存与发展。坚持产品创新,是企业立足于买方市场之路。

b知识经济的挑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大小取决于其创新力的强弱。企业创新力包括多个方面,产品创新力是其核心要素之一,企业只有大力开展产品创新,才能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面对世界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物经济浪潮,中国政府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要求企业放弃重化工业时代的营销做法,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物经济的营销做法以更新替代传统经济营销做法,进行循环产品、绿色产品、生物产品的营销做法创新以更新替代传统产品的营销做法。

产品创新策略和手段

产品创新应从产品创新理念和产品整体概念出发,重点突出以下方面的创新:

a产品标准创新。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应按照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进行创新,符合IS09000、IS014000等国际认证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不宜机械地照搬某一标准。而应以消费者要求为最终标准,力求使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要。

b产品品种、花色、样式创新。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产品生命周期日趋缩短,产品的流行色、流行式样变化更快,因而企业必须不断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适时推出新品种、新花色、新样式,以变应变。

c产品包装创新。包装创新要与产品的特性和价值相符,进行适度包装,防止过渡包装和过简包装,包装材料的选用也要从有利于环保出发,尽量节约有限资源。

作者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校

论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策略 篇4

(一) 竞争的加剧是银行产品创新的外在压力

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激烈化是促使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外在压力。首先,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各种交易手段的出现, 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不断下降, 如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 产生了新的清算系统和支付制度, 降低了清算和交易成本。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得以降低自己的交易成本的同时, 迫使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在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其次, 由于金融市场的发展, 储蓄和投资形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迫使那些市场不断萎缩的金融机构进行两方面的金融创新, 一是对传统的金融业务进行重新组合, 以此在传统业务领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二是在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比如说, 早期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存款、放贷和汇兑等传统业务方面, 市场比较稳定。当金融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顾客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商业银行的利润开始下降。因此, 商业银行不得不在原有的活期存款、储蓄存款的基础上推出金融创新业务, 并且将业务重心转向国际业务等非传统业务领域。

(二) 追逐利润是银行产品创新的内在动力

通过金融创新来增加收益、获取利润是金融机构从事金融创新最普遍, 最直接的动力。从金融创新的历程来看, 虽然金融创新的具体形式千差万别, 但是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降低风险, 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增加盈利。作为微观经济实体的金融机构, 有其自身的目标约束, 比如说资本比例、目标增长率、流动资产比例以及管理能力等。只要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改变了这些约束, 出现增加利润的机会, 金融机构就会去创新。

(三) 市场变化与经济发展是创新主体的需求刺激

1. 金融市场变动对金融创新的需求刺激。

金融市场形势变化对金融创新的需求刺激是多方面的:首先,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变化产生转嫁利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和汇率风险的创新需求。其次, 信贷市场的变化产生了转移信用风险的创新需求。当代金融创新的进程中, 信贷市场的变化对金融创新的促进影响最大的就是80年代初爆发的国际债务危机。危机引起了人们对债权银行的信用可靠性的普遍怀疑, 产生转移信用风险的需求, 从而促进了债务转换、债务回购、资产出售、可转让贷款合同、金融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最后, 金融市场信贷需求的增长刺激了信用创造方面的创新需求。对单项信贷需求的增长和对总的信贷需求的增长也是产生信用创造的驱动力。信贷需求的增长首先来自于政府, 由于政府发行的国债在市场上信誉极好, 代替了其他借款者在传统借款工具下取得的信贷供给, 导致企业和个人等其他非政府部门的信贷需求削弱。由于企业和个人不愿意从信贷市场被”挤出”, 他们设法寻求新的信贷工具以创造新的信用渠道, 于是有了无息债券、垃圾债券、股权分享融资等形式的金融创新。

2. 经济发展对金融创新的需求刺激。

经济发展对金融创新的需求刺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随着经济发展, 个人的消费需求多样化, 要求金融机构提供更高效、快捷的服务, 从而促进了电话银行、电子银行、信用卡、ATM等金融业务创新。二是政府通过金融市场筹资需求的增加。通过金融市场发行政府债券满足筹资需要, 刺激了金融工具的创新。三是跨国公司的发展。由于跨国公司原材料的采购与产品销售通常分布于不同的国家, 要求银行提供跨越国界的国家金融服务;另外跨国公司投融资规模庞大, 非传统的单个银行所能承受, 其生产和投融资方面的需求导致了跨国银行和银团贷款等金融机构和业务的创新。

二、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策略

金融产品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 尤其在面临外资银行产品花样迭出、服务优良的竞争压力下, 我国的商业银行除了在金融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目的有重点地使用不同的策略外, 还应在开发和创新银行产品时, 应根据银行自身的特点, 针对不同客户需求, 采取不同方法, 以促进金融产品的营销。

(一) 创新产品打造品牌营销

品牌反映产品, 商品要有品牌, 二者行影相随, 相得益彰, 在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品牌又是服务质量和品质的代名词, 它具有天生的促销作用, 会在用户心中留下简洁而深刻的印象, 引起联想效应。树立和保护自身的品牌, 甚至对名字和形象进行注册, 使银行间的类同业务有了鲜明的标志识别, 这是银行步入品牌营销时代的第一步。

2003年7月9日,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为亚太地区的会员金融机构颁发了47个市场领导奖, 大陆地区的五家银行摘取了其中5项大奖。这五家银行出色的营销策划和执行效果得到该组织的高度评价。获奖使中资银行看到了自己的营销实力, 而“品牌营销”更因此成为中资银行新的战斗力。其实, 品牌营销对中资银行来说, 仍是个新鲜事物。1996年9月, 中国农业银行十堰市五堰支行申请注册了中国银行业的第一个商标—“36588”, 他们把一年365天每天早8点至晚8点的“全天候”工作法, 简称为“36588”, 并将这组数码作为一种金融服务品牌推向社会, 取得了显著效益。1998年10月31日, 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上海个人信贷的第一品牌—“乐得家”, 这是中国金融产品在品牌营销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这个品牌现在成了建行全国性的个人理财产品统一的品牌。随后, 交通银行的“圆梦宝”、农业银行的“金钥匙”、民生银行的“民生财”、招商银行的“一卡通”等一批银行品牌纷纷面市, 金融产品品牌竞争硝烟渐起。在江苏, 建行江苏省分行推出“喜洋洋”储蓄品牌, 分别由“新春宝”、“压岁宝”、“吉祥宝”、“寿辰宝”、“婚庆宝”组成, 体现了文化内涵与人情味。在广东, 广东中行把六大类个人信贷业务打包成“精明眼”交给客户“看”清楚, 而广东农行则把品种繁多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有16种之多) 统统归到一个名叫“金钥匙”的金融超市里“出售”。工行上海分行推出了以杨韶敏等6位优秀理财员名字命名的“个人理财工作室”, 使之成为申城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金融顾问和银行品牌, 逐步建立起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品牌。到了近几年, 品牌战在一些个人金融产品中更是明显。起名字要漂亮, 广告要有创意, 促销要有合力, 分销要有强动力, 这些几乎成了银行产品品牌战中的必然法宝。仅以理财产品而言, 便是工行有理财金账户, 建行的乐当家个人理财、招行的金葵花理财、中信银行的“理财保”, 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工作室、深圳发展银行的发展理财。而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是紧跟而来。汇丰银行推出卓越进财、东亚银行推出显卓理财、花旗银行的优利理财账户等等。

(二) 银行产品的品牌忠诚

一般的商品往往都有一个响亮的品牌名称、品牌标识, 琅琅上口让消费者一见到商品名称就一目了然, 驰名商标、国际名牌更是如此。但银行产品却不这样, 不少银行客户为此伤透了脑筋。银行的产品诸如ATM、POS机太专业、太呆板、太缺乏生活情调, 有些虽比较容易记住, 但又会产生误会, 使品牌的属性模糊化了, 不利于综合性商业银行整体形象的塑造。对于商业银行来说, 利用金融品牌的手段, 建立统一的、规范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形象识别系统, 以品牌统领全局, 可扩大银行的知名度, 提高竞争能力。但是, 金融产品仅仅有了品牌还不够, 品牌营销不仅是品牌的树立, 更重要的是品牌的维护, 通过营销使顾客产生品牌偏好, 达到品牌忠诚的效果。

银行的业务大多可走标准化的道路, 比如结算业务就是典型的标准化产品;银行的新旧业务间具有很强的共存性, 并不因新业务的出现而全盘抛弃传统业务;各种业务间还具有相互关联性, 等等。例如, 银行为用户提供投资顾问服务, 随后继续向其提供外汇买卖、资产信托等业务。这些特点决定了银行产品可以层层相扣, 互联互动, 商业银行在创建一种新产品时就刻意去追求一种标准, 可承前启后拓展业务, 而这种产品流传越广越有可能成为一种标准。目前, 在金融产品差别不大的情况下, 抓住时机建立行业标准, 实施品牌营销, 使顾客产生品牌偏好, 是银行获胜的一条重要捷径。

(三) 打造产品品牌

对新的产品要进行个性化包装, 这是国内银行的一个弱项, 往往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 而使开发出的新产品成为一个通用的公共名词, 如个人理财业务、住房按揭业务等等, 仅凭这一个名词, 人们无法判断它的归属。所以要使银行产品由同质产品变为特质产品, 最好的渠道就是打造产品品牌。打造品牌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给产品冠名。给产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建行上海分行把普通的按揭贷款业务命名为“乐得家”, 仅仅因为这一个小小的改变, 使按揭贷款业务变成了建行上海分行的一个专用业务名词, 提到“乐得家”人们就知道是建行的产品, 从而使产品带上了浓重的品牌色彩, 当年, 该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在上海独占鳌头。二是抢占市场空白点。在市场竞争中, 敏锐的营销思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要善于发现市场先机, 在新的市场领域创建品牌的成本低、效果明显。早在1997年, 国人对互联网还比较陌生的时候, 招商银行就意识到互联网将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和市场拓展空间。率先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把一些银行业务搬进了互联网, 经过不断扩展, 迅速把初具规模的网上银行树立起“一网通”的品牌。三是创建特色银行。银行根据自身和客户群的不同, 将银行服务进行分类, 推出各类具有特色的专项银行打造金融品牌。如建行深圳市分行推出的“女子银行”从行警到行长, 全是女性。此外还分出“科技银行”、“汽车银行”、“住房银行”、“口岸银行”、“建筑银行”、“企业理财银行”等一系列特色银行, 引起全国各界的广泛关注, 品牌效应带来明显的效益。

总之, 金融产品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 金融产品创新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空间、提高其整体竞争实力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 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 商业银行必须把营销管理提高到总揽经营全局的战略高度, 提高市场营销能力, 加速金融产品创新, 促进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

摘要:创新是金融产品的活力源泉, 是金融产品衍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商业银行必须把营销管理提高到总揽经营全局的战略高度, 提高市场营销能力, 加速金融产品创新, 促进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本文从分析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动因入手, 结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 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动因,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建英.基于创新动力的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07.

〔2〕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产品策略创新 篇5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4年7月19日成立的能提供全面电信基本业务的综合性电信运营企业。2006年6月21日、22日分别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运营,并于一年之内成为香港恒升指数股。2008年5月23日,中国联通将分拆双网,其中CDMA网络并入中国电信,保留GSM网络与中国网通组成新的联通集团。创新理念和创新产品分析(1)知识技术创新体系: 保护知识产权

2004年,联通开始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管理, 明确规定知识产权战略是公司科技创新的重要部分。睿信致成管理咨询研究,在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下,联通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2004年以前,联通仅提交专利申请5件。2004年后,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涉及模式、EVDO等各个方面。迄今为止,联通共申请专利上百件。通过加强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中国联通的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在与国外企业的专利许可费谈判中也有了更积极的表现;而且在业务部门进行技术开发的过程中,中国联通通过专利检索和分析,及时做出预警,并提出是应该在某一领域进行规避性设计,还是应该进行专利许可等建议。网络技术创新

睿信致成管理咨询研究,对于运营业来说,业务的发展与网络技术创新密切相关,因此网络技术的创新也是运营商所必需关注的部分。中国联通将网络技术的创新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网络层面的,与网络运营密切相关,包括:网络管理、业务支撑和网络组织的技术问题;第二个层面是网络设备的技术问题,在这个层面,运营商承担着市场应用主体和需求提出主体的重要角色;第三个层面是离应用较远的基础技术理论问题,在这个层面,运营商需要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发挥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作用,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为技术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技术标准化

睿信致成管理咨询研究,中国联通高度重视技术的标准化,在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更加严格的公司技术标准体系,以确保公司网络绝对安全和具有开放性;同时,世界各种最先进的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基本都在公司网络上得到实验与应用。(2)业务创新 多元化业务

睿信致成管理咨询研究,中国联通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和研究用户需求,基于先进的技术和领先的网络,大力开展业务和应用创新,不断开发和推出各式各样满足用户需求的业务与服务,从最初的基础话音、寻呼等业务,逐步扩展到包含话音、数据、互联网以及各类移动增值业务在内的所有电信业务领域。面向大众用户,公司提供了GSM移动电话、CDMA移动电话、短信、炫铃、GPRS、掌中宽带、掌上股市以及IP电话、互联网等丰富多彩的业务,并形成了“世界风”、“新势力”、“如意通”等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的客户品牌。面向企业和行业客户,公司根据企业和行业信息化需要,将中国联通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业务优势与它们的信息化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开发出了警务新时空、工商新时空、海洋新时空、交通新时空、税务新时空等各种行业应用,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和欢迎。同时,公司的各种专线、“宝视通”电视会议系统等业务也得到了广大企业用户的青睐。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中国联通建立并完善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省、市、县分公司三级服务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确定了垃圾短信、SP业务投诉、开机指令执行不及时、网络信号、工作差错、代销商投诉等六大服务“短板”问题,作为提升客户感知的六大抓手,通过监督力度的加强,真正的提高了客户服务质量。降低资费

睿信致成管理咨询研究,中国联通的成立打破了电信独家垄断的格局,促进了电信资费的大幅下降,给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中国联通率先推出了单向收费服务,引起了全国范围内手机单向收费推广大潮。特别需要指出的,实惠不是单纯的价格战,更高的性价比才是实惠的真正含义。开拓创新服务

睿信致成管理咨询研究,中国联通创新服务是吸引用户、留住用户、为用户创造最大化价值的最好手段,也是推动企业持续进步的动力。中国联通目前积极尝试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不断创新服务,使服务更加多样化、差异化。在全国范围内,中国联通推进了医疗俱乐部、车友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的建设与发展,突出了会员服务的差异化;根据公司品牌战略,中国联通组织了对积分管理办法的修订,实现了从后付费用户的普惠制积分向品牌客户的特惠制积分转变;中国联通与南航、国航等全国性合作伙伴签署了积分互换合作协议,在全国启动国航积分兑换。(3)品牌策略 精诚品牌

从网络覆盖、增值服务到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用户的满意度。因此,实现用户满意必须靠全体成员的努力。中国联通狠抓自身建设以促进全体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的提高,通过开展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共同建筑精诚品牌。统一明确的服务规范和标准

产品策略创新 篇6

关键词Stackelberg寡头模型;两部制收费;异质产品;研发成本

中图分类号 F224; F016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Licensing Strategies of New Product

Innovation in a Differentiated Stackelberg Duopoly

WANG Jing, BA Zhenghua

(School of Mathematics,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116029, China)

AbstractBased on a differentiated Stackelberg duopoly, this paper established a licensing game model in which an incumbent innovator competing with a potential rival can develop the technology for the new product, or accept the licensing to enter the market. Depending on the two scenarios for the development cost, the optimal twopart tariff licensing strategies for the innovator were investigated. It concludes that the technology is always licensed and the optimal licensing contract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cost incurred by the rival, the market parameter and the substitution coefficient.

Key words Stackelberg duopoly;twopart tarif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development cost

1引言

技术许可作为技术要素流动的主要形式,是技术发挥经济主导力量的有效途径.技术许可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许可技术合约中价格条款的确定.通常,技术许可合约收费方式包括固定费用许可、纯产量提成许可和两部制收费三种, 其中两部制法是指同时包含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两种费用的许可方式.现实中,由于考虑到技术产业化过程具有一定的相关风险,技术许可的许可方和接受方往往采用两部制收费方式,即购买专利的厂商首先支付一定的入门费,然后按照实际产出支付可变费.Rostoker根据150家高新技术企业关于技术许可机制的一项实证研究发现, 约13%使用固定费许可,39%使用产量提成许可,46%使用两部制收费[1].

在理论研究中,产品市场的结构通常基于寡头垄断市场进行的.Wang研究了质量提高型内部创新者在产品市场从事Cournot竞争的许可决策问题,证明了提成许可优于固定费用许可[2];阎和朱构建了拥有质量提高型技术创新的外部创新者与Cournot双寡头垄断产品生产厂商间的技术许可博弈模型[3];李红珍等基于上游原料供应商具有重要市场势力以及下游同质产品Cournot产量竞争结构对创新许可决策博弈进行了研究[4];Wang和Yang则基于差异产品的Bertrand价格竞争研究了质量提高型内部创新者的技术许可问题[5];Filippini[6]以及Ferreira和Bode[7]则研究了Stackelberg领先结构下内部创新者的技术许可策略.

经济数学第 32卷第3期

王静等:异质Stackelberg寡头竞争下创新产品技术许可策略研究

最近, Kitagawaa[8]等提出了一个新的创新技术许可决策模型,即假设拥有新产品创新技术的厂商使用两部制法许可创新技术.与以往文献不同,文中假设潜在竞争对手在不侵权的条件下可以自我研发该技术进入市场并生产不完美替代产品.由于在现实经济实践中,研发过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且存在技术溢出效应,该文按照高研发成本及低研发成本两种情况给出Cournot寡头竞争模型的市场均衡分析. 本文在文献[8]的基础上, 基于Stackelberg产量竞争结构对该许可博弈模型进行研究.

2模型建立

假设市场上有厂商1(领头厂商)和厂商2(追随厂商)两家企业,其中厂商1拥有生产某种新产品的创新技术,而厂商2没有此技术.厂商1可以将此创新技术许可给潜在的竞争对手2使用,两厂商间的许可博弈模型包括3个阶段:

阶段1厂商1决定是否将创新技术许可给厂商2使用;

阶段2若厂商1不许可,则厂商2可能采取两种策略:退出市场或自我研发该创新技术而进入市场,研发成本为J>0.若厂商1同意许可,厂商2也可能采取两种策略:同意或拒绝许可. 如果拒绝,厂商2可以选择退出市场或者自我研发新技术进入市场.

阶段3若厂商2进入市场,它和厂商1关于新产品进行Stackelberg竞争;若2退出市场,则1成为新产品的垄断厂商.

nlc202309020846

假定厂商1采用两部制收费方式进行技术许可,即厂商2在接受技术转让后需要向厂商1支付固定费用F≥0以及单位产出费用r≥0,其中F独立于厂商2的产品产量,以下将此许可方式记为(r,F).尽管两家厂商使用相同的创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假设其生产的产品具有水平差异性,即市场的逆需求函数为

pi=θ-qi-aqj, i,j=1,2,i≠j,

其中pi为厂商i的产品价格,qi为厂商i的产品产量,a∈[0,1)表示两家厂商的产品差异性程度.当a→1时,表示两家厂商的产品差异性愈小;当a=0时,表示两家厂商的产品为独立性产品. 当厂商2接受厂商1的两部制收费(r,F),则厂商2应该支付给厂商1的费用为rq2+F.

为方便分析,采用以下几个假设条件:

假设1两厂商采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的边际成本标准化为0;

假设2当厂商2不在意是否进入市场时,假设其选择进入市场;

假设3当厂商2不在意是否接受技术许可时,假设其接受许可;

假设4当厂商1不在意是否将新技术许可给厂商2时,选择不许可.

零成本假设在本质上和线性成本技术是一致的,若考虑规模经济等非线性因素时这个假设则不成立.假设2的意思是,若进入市场与否对厂商2而言利润一致,则厂商2选择进入市场,假设3和4有类似的解释.

3预备性引理

当厂商2决定自己研发新技术时,如果研发成本J过高将导致其最终利润为负. 因此首先来讨论当研发成本J满足什么条件时厂商2可以通过此种方式进入市场.定义=(4-2a-a2)θ4(2-a2)2. 则由下面的引理1知,当J>时厂商的利润为负,称此情形为高研发成本,用状态参数h表示;当J≤时,厂商2将有非负利润,将此情形称为低研发成本,用状态参数l表示.若不发生创新技术转让,令ΠNi(j)表示厂商i在研发成本状态j情形下的利润,其中i=1,2,j∈{l,h}. 则有下面的结论成立.

引理1假设厂商1拒绝许可创新技术. 则当J>时厂商2将退出市场而1成为新产品的垄断厂商,此时

ΠN1(h),ΠN2(h)=θ24,0.(1)

当J≤时厂商2进入市场和厂商1竞争,此时

ΠN1(l),ΠN2(l)=(2-a)2θ28(2-a2),-J.(2)

证明首先考虑厂商2进入市场和厂商1关于产量进行Stackelberg竞争. 给定领头厂商1的产量q1的情况下,追随厂商2确定最优的最终产品产量q2使其利润最大化:

maxq2(θ-q2-aq1)q2-J.

由最大化一阶条件,得追随厂商的相机行动规则为

q2=θ-aq12.(3)

领头厂商1预测到追随厂商2将根据式(3)选择最佳产量,所以直接将式(3)代入自己的利润函数,其问题为:

maxq1θ-q1-a(θ-aq1)2q1.

求解最大化一阶条件,得厂商1的最优产量为

q1=θ(2-a)2(2-a2). (4)

将式(4)代入式(3)中,得厂商2的最优产量为

q2=θ(4-2a-a2)4(2-a2).(5)

将式(4)和(5)分别代入厂商1和厂商2的利润函数中整理即得式(2).

由式(2)知道,当J>时厂商2的利润为负,因此其必将选择退出市场而厂商1成为垄断厂商. 此时厂商1的问题变为maxq1θ-q1q1,求得均衡产量为θ2,利润为θ24,即式(1)成立.

现在给出当厂商1同意以两部制定价法(r,F)进行技术许可并且厂商2接受许可时双方的利润分析. 定义=θ(4-2a-a2)2(2-a2),得到下面的结论.

引理2假设厂商1同意许可创新技术而厂商2接受许可,则当r≤时两厂商的利润函数满足:

Π1(r,F)=-4(2-a2)r2+4θ(2-a2)r+θ2(2-a)28(2-a2)

+F,(6)

Π2(r,F)=θ(4-2a-a2)4(2-a2)-r22-F, (7)

而当r>时两厂商的利润函数满足:

Π1(r,F)=θ24+F, Π2(r,F)=-F.(8)

证明类似于引理1的证明,当厂商1同意许可创新技术而厂商2接受许可时,在给定厂商1的产量q1的情况下,厂商2的问题变为

maxq2(θ-q2-aq1-r)q2-F.

由最大化一阶条件,得厂商的相机行动规则为

q2=θ-aq1-r2. (9)

厂商1预测到厂商2将根据式(9)选择最佳产量,其问题变为:

maxq1θ-q1-aq2q1+rq2+F.

将式(9)代入上式并求解最大化一阶条件,得厂商1的最优产量为

1=θ(2-a)2(2-a2).(10)

将式(10)代入式(9)中,得厂商2的最优产量为

2=θ(4-2a-a2)4(2-a2)-r2.(11)

注意到当r≤时厂商2的利润非负,将式(10)和式(11)分别代入厂商1和厂商2的利润函数中整理即得式(6)和(7).

当r>时由式(11)知厂商2必将选择停产以免遭受进一步的损失. 由两家厂商的利润函数立知式(8)成立.

4高研发成本下的均衡分析

本节考虑J>的情形. 由于研发成本过高,追随厂商只有两种选择:退出市场或者接受技术许可进入市场. 下面讨论厂商2接受许可时的市场均衡.

首先考虑单位产出费用r≤的情况. 由引理1和2, 厂商2接受许可的条件充要条件为Π2(r,F)≥ΠN2(h)=0,由式(7)知这等价于

nlc202309020846

F≤θ(4-2a-a2)4(2-a2)-r22.(12)

对于领头厂商1而言,其目标是选择(r,F)使得Π1(r,F)最大化. 由式(6)和(12)知,固定费用F应该取为

F=Fh(r)=θ(4-2a-a2)4(2-a2)-r22. (13)

将式(13)代入式(6)整理得

Π1(r,F)

=-4(2-a2)2r2+4aθ(2-a2)(2-a)r+k(a)θ216(2-a2)2.(14)

其中k(a)=32-32a-8a2+12a3-a4. 易知式(14)分子的最大值点在

r=aθ(2-a)2(2-a2).(15)

处取得,而且经简单计算得知当a∈[0,1)时r<成立. 将式(15)分别代入式(14)和(13)得均衡状态下的固定费用和利润分别为

Fh=(1-a)2θ2(2-a2)2,(16)

Πh1(r,Fh)=8-8a-a2+2a3θ24(2-a2)2.(17)

将式(15)和(16)代入式(7)知厂商2的均衡利润为零.

现在考虑单位产出费用r>的情况. 根据引理2,厂商2接受许可的充要条件为F=0, 而且此时其产量为零,从而厂商1成为垄断厂商其利润为θ24. 进一步,当a∈[0,1)时

Πh1(r,Fh)-θ24=(2-a)(2-3a+a3)4(2-a2)2>0

这说明在r≤的场合对厂商1而言是有利的. 通过前面的分析得到下面的定理1.

定理1 在高研发成本的场合,领头厂商按照两部定价法(r,Fh)将创新技术许可给厂商2并且厂商2接受许可,其中r和Fh分别由式(15)和式(16)确定.市场均衡时厂商1的利润由式(17)确定而厂商2的利润为零.

5低研发成本下的均衡分析

本节考虑J≤的情形. 追随厂商有两种选择:自我研发进入市场或者接受技术许可进入市场. 现在分析两种选择下利润之间的关系. 若为前者,由引理1知厂商2的利润为

ΠN2(l)=(4-2a-a2)θ4(2-a2)2-J.(18)

和第3节类似,首先考虑r>的情形. 根据引理2,厂商2接受转让的唯一合约为(r,0)而均衡利润为零而且此时J=.对于厂商1而言,若厂商2拒绝许可则其利润为(2-a)2θ28(2-a2),接受许可合约(r,0)其利润均为θ24.

现在考虑r

SymbolcB@ 的情况.厂商2接受许可的充要条件为Π2(r,F)≥ΠN2(l). 由式(7)和式(18)知这等价于

F≤Fl(r)=r(2-a2)r-θ(4-2a-a2)4(2-a2)

+J. (19)

注意到许可合同(0,J)显然满足条件式(19),由于J>0,因此

θ2(2-a)28(2-a2)+J>θ2(2-a)28(2-a2).

经简单的计算得知

θ2(2-a)28(2-a2)+>θ24.

这意味着领导厂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只需要考查r≤的情形.根据式(6),使得Π1(r,F)达到最大的固定费用应在Fl(r)处取得,而且Fl(r)≥0. 现在定义

Δ=θ2(4-2a-a2)2-16(2-a2)2J.

则式(18)意味着Δ≥0,因此由式(19)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知使得Fl(r)≥0的单位产出费用r应该满足

r≤=(4-2a-a2)θ-Δ2(2-a2),(20)

所以厂商1的问题现在变为max0≤r≤Π1(r,F). 将Fl(r)代入到式(6)中整理得

Π1(r,F)

=-2(2-a2)r2+2θ(2-a2)r+(2-a)2θ28(2-a2)

+J. (21)

定义r=θ2,易知严格不等式r<对于a∈[0,1)成立. 因此Π1(r,F)的最大值依赖于r和的关系:若r≤则最大值点在r处取得,否则在处取得.

由r和的定义以及简单的计算知r≤的充要条件为

J≥=-θ2(1-a)24(2-a2)2.

将r=θ2代入式(19)和(21)得均衡固定费用及利润分别为

Fl=Fl(r)=(-6+4a+a2)θ216(2-a2)+J, (22)

Πl1(r,Fl)=(10-8a+a2)θ216(2-a2)+J. (23)

将r和式(21)代入到式(7)中得厂商2的均衡利润为

Πl2(r,Fl)=(4-2a-a2)θ4(2-a2)2-J. (24)

当J<时的最大值在取得,但是此时固定费用Fl()=0.

Πl1(,0)=(-8+16a-6a2-a4)θ2+4(1-a)θΔ8(2-a2)2

+2J, (25)

Πl2(,0)=(4-2a-a2)θ4(2-a2)2-J.(26)

将前面的分析总结为定理2.

定理2 在低研发成本的场合,若研发成本J≥,则领头厂商按照两部定价法(r,Fl)将创新技术许可给厂商2并且厂商2接受许可,其中r=θ2而Fl由式(22)确定. 市场均衡时厂商1和厂商2的利润分别由式(23)和(24)确定.若研发成本J<,则领头厂商按照两部定价法(,0)将创新技术许可给厂商2并且厂商2接受许可,其中由式(20)确定.市场均衡时厂商1和厂商2的利润分别由式(25)和式(26)确定.

6结论

现有关于技术许可策略的文献绝大多数关注成本降低型创新技术或质量提高型技术,关于新产品创新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在位创新厂商在Stackelberg竞争框架下的两部制收费策略的优化进行了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在模型中假设潜在竞争对手可以通过自我研发新技术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模型的主要特征在于新产品技术的研发成本,当研发成本过高时采用这种方式进入市场对于潜在竞争者来说是不可取的.通过考虑高研发成本和低研发成本两种情形,给出了两部制收费下的市场均衡分析.这些结论可以为企业的策略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nlc202309020846

参考文献

[1]M ROSTOKER. A survey of corporate licensing[J].The Journal of Law and Technology,1984,24( 2):59-92.

[2]X H WANG. Fee versus royalty licensing in a Cournot duopoly model[J].Economics Letters, 1998,60(1):55-62.

[3]闫庆友, 朱丽丽. 古诺竞争条件下质量提高型技术许可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筞,2011,28(19):16-19.

[4]郭红珍,黄文杰,张荣乾.上游市场结构与下游Cournot厂商创新者固定费用特许的互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20(10): 125-134.

[5]X H WANG, B Z YANG. On licensing under Bertrand competition[J]. 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 1999,38(2):106-19.

[6]L FILIPPINIi. Licensing contract in a Stackelberg model [J]. The Manchester School, 2005, 73(1):582- 598.

[7]F FERREIR, R BODE. Licensing endogenous costreduction in a differentiated Stackelberg model [J].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2013, 18(2):308-315.

[8]T KITAGAWA, Y MASUDAB, M UMEZAWAC. Patent strength and optimal twopart tariff licensing with a potential rival [J]. Economics Letters, 2014, 123(2): 227-23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策略 篇7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1. 分业经营影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投资渠道

目前我国金融业分为两个原则, 一个是“分业经营”而另一个是“分业管理”, 这样就造成了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俗称“一行三会”, 使得三个市场在理财业务上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正因为是这样客户资金的循环一般都是在各自的体系内单独循环, 所以才无法实现客户资金在其他两个市场的增值。目前, 商业银行资金不能直接涉足保险、证券、基金等领域, 这意味着银行理财品种的收益率不可能太高, 所以大部分客户将以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为主。虽然国内部分银行已推出综合理财产品, 在一定程度上绕过了“分业经营”的模式, 但给我国的金融监管工作依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同质性高, 资金使用效率偏低.理财成本不断提高

目前, 国内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逐渐趋同, 具体表现在理财产品附加值低, 产品设计上技术含量偏低, 缺少针对客户需要的个性化设计, 产品设计上仅是把传统的金融业务稍作改进, 资金投向仍以风险较小的货币基金、及债券基金为主, 投资渠道狭窄。

3. 理财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偏低, 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个人理财业务要求其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的业务知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娴熟的实操能力。经调查统计, 目前大多数银行网点的理财规划师往往由一线营销人员兼任, 在现行考核体系下, 理财人员在为客户理财时.难以坚持投资人利益优先的基本准则, 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推销自己的理财产品, 其次才是关注客户财产的增值与保值.甚至将不适当的产品推销给客户, 损害客户的切身利益。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正确解读与投资有关的经济指标的能力、独立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理财规划的能力以及金融工具的遴选能力, 因此难以适应个人理财市场复杂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4. 风险管理水平不高, 信息披露不够明晰完整。

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在信息披露过程中未将理财资金投向、交易细节、市场运作、风险和收益分配变化等信息及时向客户披露, 往往使用概括、笼统和过于专业化的语言, 是的么客户对自己理财资金的运作、风险和收益不甚了解, 同时也制约了客户对产品的理解。

二、创新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策略

1. 发展混业经营和综合理财业

国内金融机构将面临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的竞争, 此类金融机构能够通过向顾客提供多元化的“一站式”服务减轻顾客的消费成本, 同时获得规模经营优势, 与国内实行严格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相比, 这些金融集团的竞争优势是非常明显的。相比之下混业经营同分业经营相比具有众多优势, 混业经营可以消除市场壁垒, 扩大投资范围;有利于提高银行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银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普遍采用金融机构之间的跨行合作混业经营的经营模式, 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需要改变和强加的地方。

2. 加强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和个人理财服务的创新

(1) 理财产品的整合。监管机构会协同商业银行将现在所有的理财产品整理成一个产品库, 在充分明确产品定位后, 适时取消一些具有大部分类似的理财产品。同时, 将现有的不同类型的理财品重新组合, 开发出特色的组合式理财产品。

(2) 创新力度的加大。商业银行应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信息, 通过合理运用多种金融工具, 开发结构性理财产品。以往的理财产品与商品股票、外汇、指数、利率挂钩, 但开发出的新产品与以往不同, 其挂钩的资产可以是混合上述产品的两种或多种产品。

(3) 对不同层次客户的投资需求、投资收益率的期望以及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调查, 对适合的投资方案做到有针对性。另外, 根据著名的“28”原则 (20%的客户为银行带来80%的利润) , 可以为一些高端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银行的主要注意力也可以放在收入不高以及存款不多的年轻用户上, 他们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将会成为银行未来的主要客户, 因此也要针对此类潜在的投资者推出相应的理财产品。另外, 维护现有的客户的同时, 拓宽业务的范围, 不仅可以避免老客户的流失, 也可以发掘新的客户。

(4) 品牌开发和建设的力度的加大, 建设理财品牌靠表面的文字功夫是不够的, 因而要开发和建设真正富有本行特色的品牌, 针对该品牌定位和特征, 开发相应的技术含量高、设计差异性大、服务个性化的个人理财产品, 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 塑造银行良好形象, 提高银行竞争力。

3. 加快网上个人理财渠道创新

现在的理财趋势越来越偏向于互联网, 而通过电子银行来对个人理财服务进行全球化的立体网络互联。同时, 在对互联网进行拓展时, 要不断的对自助服务、电话银行服务等进行整合, 通过联网, 能够对服务范围进行扩展, 增强服务的种类, 通过优化服务能够进一步提高个人理财服务的质量。在业务覆盖上, “一网通”网站包括了内含全时账户管理、移动支付结算、移动投融资、全时电子商务、贴身金融助理五大业务类别;率先实现支付、内部转账、代发代扣、自助贷款、外汇买卖、商务卡和黄金交易等二十余项业务的移动授权和实时查询;全新推出银行通知、金融资讯等多项即时信息服务, 为企业移动商务运营提供了全方位、易操作、安全可靠的移动化金融服务。

4. 加强理财人员专业队伍建设

一是多渠道广纳英才, 提高团队服务质量和产品研发团队的综合素质。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 能够在管理上富有创新以及技术上熟练的综合人才。同时, 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

二是对我国个人理财师的认证制度进行完善。在对具有官方背景的理财师的资格认证的基础上不断的开拓个人理财师资格的认证市场, 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认证制度, 做好对规范理财师的职业行为。

三是加强对金牌理财师的培训。商业银行不仅是需要优秀的理财团队, 同时对金牌理财师的需求更加迫切。金牌理财师是为高端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 需要熟悉货币市场理财产品的结构, 对专业知识必须非常了解, 能够发现客户的理财需求, 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5. 加强风险防范和管理

商业银行应严格遵循银监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监管规定.加强风险提示, 能够对产品做到公开透明, 能够在对产品存在的风险进行明确的说明, 对投资者能够有所提示。同时, 在对投资者提供理财方案时, 要根据客户自身的情况, 帮助投资者在了解高收益的同时存在的高风险的现象, 让客户能够全面、清楚的了解理财产品的详细信息。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理财规划师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产版社, 2007.

[2]席晓琳.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 2008.

[3]徐晟.金融企业营销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白族节庆民俗旅游产品创新策略 篇8

白族节庆民俗旅游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伴随着大理旅游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产业。短短30年, 在白族民俗所生存的土壤、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体的旅游观光产品开发的基础上, 许多参与性较强的新兴专项旅游, 如文化生态旅游、工业旅游、民俗旅游、白族村寨旅游等产品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起来。以云南省的主要白族聚居区大理州为例, “十一五”期间, 大理州共接待国内旅游者4957.77万人次, 年均增长13.85%;接待海外旅游者155.45万人次, 年均增长18.56%;旅游创汇44692.93万美元, 年均增长24.45%;旅游总收入403.85亿元, 年均增长18.38%。大理州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5万人, 间接从业人员近20万人。从2008年至今, 大理连续举办了4届以“赏风花雪月, 品洱海渔歌”为主题的大理开海节。其中, 2010年大理洱海开海节与第二届大理国际影会于8月1日举行, 集中展示了鱼鹰捕鱼、赛龙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一系列大理传统民间民俗活动。每年的剑川石宝山歌会要吸引来自剑川、云龙、兰坪、鹤庆、丽江等县的白族青年数万人参加, 通宵达旦, 歌舞不息。

大理周城村是有着1万多人口的全国最大的白族村寨。扎染手工艺制作、白族刺绣、服饰、农家乐, 民族餐饮一条街的相继开发, 加上周城村厚重的历史文化, 国内外旅游者和学者纷至沓来, 逐渐使周城成为受旅游者欢迎的白族民俗旅游村, 成为国内外有名的旅游胜地和旅游热点。新华文化旅游节在2006年推出, 在大理白族村、新华村以民间工艺博览、白族文化旅游发展专家论坛等形式吸引了众多游客;2006年鹤庆县云鹤镇鹤庆茶马古道文化旅游节, 通过茶马古道文化历史展、人物塑像揭幕、文化旅游艺术品交易会、大型艺术演出的形式演绎了本土的白族文化;“大理三月好风光, 蝴蝶泉边好梳妆”, 一年一度的农历四月十五蝴蝶会时, 过去远近的人们都要来这里赏蝶, 现在是物资交流、探亲访友、谈情说爱的民间盛会。目前大理白族自治州内, 有周城扎染文化艺术之乡、剑川木雕之乡、洱源梅果之乡、周城等民俗文化村。在大理古城、剑川寺登街、鹤庆新华村等白族聚居地由于白族节庆民俗的带动, 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白族手工艺品、服饰的经营, 解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 白族节庆民俗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策略

2.1 加强区域旅游联盟, 突出特色, 打造精品

一年365天, 大理地区白族的节日就有116个。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止, 大理古城白族有正月初五的“葛根会”;洱源凤羽街白族的“尹尹悟” (晚饭后, 凡7~12岁的男女儿童, 以街、巷为单位组成若干小队, 挨家挨户地进行祝岁活动) ;正月初九有大理坝区的白族登临苍山中和寺参加“松花会”, 登山赏雪, 烧香许愿, 祈求福寿平安;正月十五有元宵节;农历二月十四日, 是大理白族人民的花朝节, 古代又名“太平会”, 苍山十九峰, 峰峰积雪, 大理三千户, 户户栽花, 节日期间, 在大理古城的入口、街口处用精美的花盆搭建一座座花山、华亭和花台;农历三月梨花盛开的时节, 剑川白族的梨花会, 有的弹三弦, 有的唱山歌, 有的吟诗作画;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 是白族人民的三月街盛会;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的“绕三灵”会;每年立春前的“蛇日”是白族坝区人民的植树节“插柳”;每年惊蛰后的第一个“蛇日”和芒种日是山区白族的植树节“缀彩”;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的“蝴蝶会”, 青年男女在泉边唱歌跳舞, 互相倾诉爱情;每年农历芒种前后的“栽秧会”;农历六月二十一日的“火把节”;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三日, 洱海沿岸的白族人民一村接一村地举办耍海会, 节日期间, 赛船, 海灯会, 祈求风调雨顺, 渔业丰收, 出海平安。

白族极富特色的白族节日文化体现了白族人民在创造丰富物质文化的同时, 也创造了多彩的精神文化。在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之下, 白族节庆民俗的传统、仪式得以保存, 加之规模更宏大, 内涵更丰富、样式不断推陈出新, 节日氛围更加浓厚了。白族节庆民俗在发展中维系着白族的文化, 塑造了白族共同的社会心理素质。丰富的节日文化资源, 使大理可以通过加强与云南省内昆明西山区团结乡大河村、昆明五华区沙朗乡东村、玉溪市元江县因远镇的安定村、楚雄州南华县雨露白族乡、丽江的九合、金山、石头白族乡、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三眼井村、怒江兰坪县、文山邱北、迪庆州维西县维登乡的悉洛村, 云南省外的湘西北的桑植县、湖北铁炉白族乡、贵州毕节等白族聚居区的旅游区域联盟, 在白族节庆民俗线路的组合、文化内涵的发掘、游览项目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创新。

2.2 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化运作, 促进白族民俗节庆旅游的营销创新

以大理为例, 大理旅游业的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 白族民俗节庆旅游在长期的大理旅游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白族民俗节庆旅游产品, 并具体表现为传统民俗节庆与传统贸易习俗相融合, 白族传统贸易道德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贸易道德相互调试的特点。白族民俗节庆与各地的物资交易会、传统集市、白族文化旅游产品相互关联, 互为补充, 有力地促进了白族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旅游者在选择白族民俗节庆类旅游产品时, 往往不会只根据对一两个节庆旅游项目的熟悉或喜欢就作出自己旅游线路的选择, 而会根据财力、时间、交通和旅行社的线路安排等因素, 兼顾选择体验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因此, 应该把对白族民俗节庆的宣传、推广与所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联合营销。云南省内外的白族聚居区, 可以通过资源共享, 信息互通, 游客互送的方式形成“合力效应”, 建立如“白族节庆民俗旅游联盟”等跨区域的联合营销方式, 打造白族节庆民俗品牌。在品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下, 可以通过举办旅游论坛, 商业会议、文化论坛等扩大知名度和提高重游率。为了增加游客对白族民俗节庆的想象感知, 可设计供游客广泛参与的主题活动和体验的环节, 如白族歌舞、婚俗表演、霸王鞭、白族“三道茶”等都可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2.3 保护和开发并举, 实现白族节庆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白族节庆民俗活动是白族民间定期举办的集舞蹈、音乐、戏剧、商贸等为一体的体现了白族习俗、仪式、信仰、生活方式、服饰和经济活动的重要的白族文化旅游的载体。开发白族节庆民俗旅游产品是为了丰富当地白族居民的文化生活, 提高生活品质, 在此基础上, 提升对旅游者服务的层次。随着旅游者人数的不断增加, 白族传统的生活方式、手工艺、当地的风俗、社会规范等以恰当的方式展示给旅游者, 构成了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白族节庆民俗文化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当然, 在旅游发展的同时, 一些白族节庆民俗活动日益受到旅游的影响。如何处理好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如何既向旅游者展示浓郁的白族节庆民俗的精华, 又保证定时定点的白族节庆民俗活动不因旅游者的到来而成为表演?当地居民对待旅游的态度对于白族节庆民俗旅游的发展很重要。应强调白族节庆民俗作为白族社会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的特性, 不能为了迎合旅游发展的需要, 千篇一律地制造白族节庆民俗表演, 应根据景区容量有计划地接待游客。

3 白族节庆民俗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模式

(1) 白族文化主题公园模式。

选取周城、喜洲、大理古城环洱海的周边村落白族聚居区, 将白族节庆、建筑、服饰、歌舞等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一年一度的“绕三灵”期间, 可以利用队伍从当年的佛都, 现在的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景区出发的民俗背景, 让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和路程内领略到“绕三灵”原生态民俗的特点。文化主题公园模式的优点是旅游者在有限的游览时间内, 能迅速了解和感受白族节庆民俗的特点。缺点是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损失和歪曲白族节庆民俗原有的民族文化内涵, 为了收回主题公园建设初期的成本, 会导致游览门票价格较高。

(2) 白族生态民族村寨模式。

选取生态环境好的村寨, 建设以白族节庆民俗为内容的民俗村、文化园、文化旅游村镇等。大理才村、古生村、桃源、仁和、阳鹤、洱源西湖等村落, 可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自然风光、传统的本主节、本主庙会民俗节庆为旅游内容来吸引游客, 开发中要处理好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3) 白族文化遗产品牌吸引模式。

利用条件较好的白族村落作为展示的载体, 如蝴蝶泉公园、上关花公园、大理州双廊镇双廊村、洱源西湖等, 对涵盖了白族建筑、服饰、文化、风俗、历史以及歌舞的白族节庆习俗进行开发, 形成白族节庆习俗文化遗产品牌, 使之能够长期稳定地对旅游者开放。

(4) 白族歌舞旅游模式。

以白族文化为内涵, 以旅游节庆为载体, 提升白族节庆民俗中歌舞乐表演与旅游相融合的元素。参与大理洋人街中心广场“天天有戏”演出的北罗久邑文艺队的白族民间歌舞、周城莲池会的白族民间诵经、周城吹吹腔演出队的白族吹吹腔演唱、赵子元、李顺香的白族民歌对唱等表演, 都先后使旅游者感受到了大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时空隧道”的魅力。在现代大众通俗文化繁荣的背景下, 这种白族特有的娱乐方式能渲染浓厚的喜庆气息, 并与旅游者旅游放松的心理相契合, 激发游客的兴趣。

产品策略创新 篇9

一、国内农产品广告媒介投放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信息传播的渠道多种多样, 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之外,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发展迅猛, 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地域环境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使农产品广告在媒介选择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限制。

1. 农产品广告, 投放媒体以报纸、杂志为主, 电视广告和广播广告相对较少

从广告选用的传统媒介来看, 报纸、杂志是农产品广告的主要载体。梅花信息网监测显示, 从2003年至今, 农产品广告投放在报纸杂志上的数量明显高于电视和广播媒体, 除了专业的农业频道, 如中央电视台七套外, 中央电视台其他频道和各大卫视频道鲜有农产品广告的身影,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农产品广告的投入者主要是个体经营户, 企业经营规模小, 实力较弱, 没有太多的广告资金, 因此在媒体选择上往往会选择报纸杂志这种成本较低的媒介形式。

2. 农产品网络广告投放以专业农业网站或涉农网站为主, 数量和质量远远落后于整体广告业的发展

目前, 农产品网络广告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整体广告业的发展, 从近五年中国优秀广告作品年鉴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农产品网络广告占比很少, 质量不高。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产品网等一系列专业农业网站的调查发现, 农产品网络广告形式多以静态分类信息型广告为主, 内容只是对农产品信息的简单介绍, 配上产品图片, 单调乏味, 传统的门户网站更是难觅农产品广告的身影, 由于广告主对于农产品广告的重视程度不高, 大部分农产品网络广告都是委托小型广告公司制作完成, 质量低下, 形式单一。

3. 农产品户外广告媒介选择较多, 但形式较为单一

农产品户外广告媒介形式较多, 用于工业商品宣传的户外广告媒介也可以用于农产品的宣传, 但目前比较常见的农产品户外广告媒介主要以墙体广告和标牌广告为主, 形式较为单一。墙体广告和标牌广告“具有覆盖面广、发布灵活、时效长、实用性强、制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点, 在传播效果上有较高的接触率和接触频次。” (2) 虽然墙体广告和标牌广告在农产品销售中有着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广告内容同质化严重、表现形式单一, 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削弱了媒体本身应有的效果。

二、农产品广告媒介投放的创新策略

1. 深入挖掘数字互联网媒介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买所需产品, 农产品也不例外, 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千里之外的优质大米、水果等, 网上购物成为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首选的购物方式, 加之农产品的网络广告覆盖范围广、费用低、制作简单、发布方便, 有利于没有充足广告资金的农产品经营者做广告, 因此是目前农产品广告投放的首选媒介。目前, 我国农产品网络广告形式比较单一、广告内容粗糙, 互联网广告的潜力未能充分发挥, 互联网媒介在农产品营销中的潜力还有待深入挖掘。

农产品利用互联网做广告就要充分挖掘互联网多媒体优势, 将文字、图像和声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传递多感官信息, 同时利用互联网交互的优势, 让顾客身临其境般感受商品或服务。除此之外, 网站一般都能建立完整的用户数据库对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农产品经营者可以根据其广告目标受众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网站投放广告, 并根据用户特点做定点投放和跟踪分析, 对广告效果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2. 创新农产品广告投放媒介

中国农产品经营大多以家庭作坊式为主体, 资金薄弱, 这就决定了其没有能力像工业品一样在传统媒体上做广告, 但是仍然有部分农产品经营者寻找到投入不多又有个性和创意的广告媒体, 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随着手机彩铃的兴起, 很多企业都打起了彩铃的主意, 将企业或是产品信息编成广告词, 配合动听的音乐上传至手机, 农产品经营者把所经营的农产品的种类、品质和数量等信息编成广告词, 配合优美的音乐, 制成彩铃上传至手机, 客户只要拨通电话就能听到专为产品特制的彩铃声, 了解经营者的商品信息, 这种形式的广告制作简单、费用较低、定位准确、传播效果好, 特别适合没钱做广告的小型农产品经营者。除此之外, 还有农产品广告主独具匠心地利用自身资源开创极具创意的广告媒体, 用来宣传农产品, 例如“美国明尼苏达州有一家专门生产谷类和马铃薯的农场, 由于正处于一条飞机航线的下面, 农场主就突发奇想, 每年夏天之后就开着拖拉机在麦田地上犁出长260米、宽150米的英文字“EAT POTATO” (吃马铃薯) 。乘客以此为景, 流连观赏的同时, 无意中中了广告的圈套。” (3)

3. 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作用

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 各类社会化媒体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 也改变着市场营销的方式,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 农产品的营销模式也要适时发生改变。“农产品的社会化营销是利用社交平台用户友好关系网络, 通过互动、分享增加农产品的产品体验和关注度, 更好地带动农产品销售的。” (4) 农产品广告投放比较常见的社会化媒体, 有网络社区、微博和微信等, 例如文员尤达微信营销草鸡蛋获得巨大市场认可, 是农产品社会化营销成功的典范, 他是将养殖场的环境、饲养过程的信息,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给朋友圈里的朋友, 吸引不少市民线上订购。

农产品产地多处于较为偏僻的地区, 交通闭塞, 不能提高用户的购买欲望, 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广泛覆盖乡镇的移动网络, 为微信营销提供了便利和简单的技术支持, 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的信息发布, 打破了距离的阻碍, 使得用户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和体验到农产品的生长环境, 对该产品产生信任感并且分享到朋友圈, 增加关注人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广告媒介也在不断演进, 新媒介层出不穷。由于经济、地域等方面的影响, 农产品广告在媒介选择上落后于科技的发展, 而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 政府对农产品广告的重视, 农产品广告在未来会和其他商品广告一样在各大媒体上大放异彩, 创造出许多经典的广告作品。

摘要:在广告运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媒体投放, 这一环节可以保证广告信息准确传达到目标消费者群体, 它占整个广告预算的80%甚至更高比例, 有效选择农产品广告的投放媒介、提高投资回报率, 是农产品广告活动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国内农产品广告媒介投放现状出发, 提出创新策略, 以期对农产品广告投放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广告,创新策略

注释

1 许莹.农产品广告投放及消费者反应研究[D].浙江大学, 2007.

2 夏琳.现代农业广告的新媒体发展策略探讨[J].新闻战线, 2014年第10期.

3 陈培爱.媒体创意时代的来临--兼谈电视媒体经营效益[A].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C].2003年10月1日.

产品策略创新 篇10

1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面临的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和市场发展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1 经济发展为金融创新夯实了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趋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08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670亿元, 比上年增长9.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2291亿元, 比上年增长25.5%。2008年,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 扣除价格因素, 比上年实际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 实际增长8.0%, 贸易顺差已达2955亿美元。全年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7.8%。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9460亿美元, 比年初增加4178亿美元。

1.2 利率市场化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 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 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商业银行来说,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其必须按照现代商业金融原则进行运营, 存款成本和贷款风险成为银行经营活动的重要考虑因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渐推进, 商业银行拥有了可以考虑资金的市场供求状况以及期限和风险的匹配对金融产品定价的权利, 这有利于商业银行创新产品和拓宽业务领域。

1.3 高科技手段为金融创新提供了物质载体

纵观当代金融创新, 尤其是以银行卡、电话银行、网络银行、手机银行为代表的产品创新方面, 其中每一项产品的创新或功能的完善都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变革, 从某种程度上讲, 也是科技发展引发的。没有信息化就没有金融创新, 没有金融创新就难以立足金融市场, 这一发展理念早已成为银行业的共识。信息技术支持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 帮助金融业创新金融产品, 分析金融产品定价, 管理和防范金融风险, 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并使创新产品的交易成为可能。

1.4 市场主体多元化为金融创新设定了目标市场

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使得由单一的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市场, 转变为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与各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市场, 这一市场表现为金融供求关系的买方特征。近几年, 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最为明显, 多元化市场主体有着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这就为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2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方向

面对这些创新的机遇, 商业银行必须积极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以应对未来市场的激烈竞争与挑战。

2.1 传统银行业务的创新方向

传统存贷款业务方面, 商业银行可以根据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 有选择地进行创新。通过推出一系列金融存款与投资于一体的金融产品, 综合运用商业贷款、债券投资、股权参与,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企业风险投资,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 保证银行资产规模、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收益的持续增长。

在个人银行业务方面, 逐步扩大个人小额信贷业务的品种与选择, 提供投资信息咨询等业务。依托银行现有的个人理财中心, 拓展个人理财业务;根据客户的外汇存款情况, 为客户提供理财建议, 设计理财方案, 如将定期存款、外汇存单抵押贷款人民币申购和个人外汇买卖结合的理财组合。

代理业务方面, 加强银行与证券、保险业之间的业务联系与合作, 加大拓展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代理、投资顾问等方面业务。通过加强与券商的合作, 加快发展证券市场上银行中间业务。

外汇资金类业务方面, 除继续办理即期和远期外汇买卖外, 应结合企业的财务状况, 大力拓展期权、货币掉期、利率掉期等业务品种, 帮助企业进行外债风险管理。

2.2 银行产品品牌创新的方向

我国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品牌创新过程中, 应该在核心产品的质量上下工夫:首先, 积极学习外资银行的经验, 建立一整套高效的产品创新机制。外资银行一般都具有完整的产品创新体系。如花旗银行定期发布《消费者财富调查报告》, 供全行产品创新体系参考。分行 (含网点) 由专职或兼职的信息员负责收集整理客户信息、经济动态并及时反馈总行, 在科技部门由专门的业务部门负责开发新产品, 零售业务部门负责组织推广, 并向相应部门反馈市场接受程度和经营效益评估。

其次, 丰富产品体系, 提高产品组合与综合化程度。比如, 未来零售产品的范围应涵盖从传统的存贷款、信用卡、支付结算到期货、期权等多种金融衍生品、保险、基金、股票等内容的产品组合与理财套餐。

2.3 银行卡创新的方向

中国银行卡产业已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个人收入水平提高、个人金融需求全面增加及结算观念转变, 我国的银行卡业务将步入一个发展的高速增长阶段, 中国将成为银行卡产业全球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未来, 我国商业银行将围绕银行卡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创新。

首先, 民族品牌国际化。在中国银联和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推动下, 将会有更多国家和地区开通人民币银行卡受理业务, 中国民族银行卡品牌正向国际化推进。

其次, 进入综合理财账户时代。随着身份识别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类虚拟渠道交易的比重越来越大, 银行卡将更多地扮演综合理财账户载体 (物化形式) 的角色, 其投资理财功能将被整合到综合理财账户中去, 银行卡的支付功能将日益突出。以“财富账户”为代表的综合理财账户适应了这一变化, 将逐步被人们认可和接受, 加快发展, 成为未来个人金融服务的主要平台。

最后, 贷记卡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综合理财账户的发展, 借记卡的功能更加明确, 主要保留支付、取现和身份标志三大功能。但是, 借计卡的上述功能正在被新兴的贷记卡蚕食。除了取现之外, 贷记卡在POS消费、联名卡和分层服务上比借记卡更有吸引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人们接受信用卡的速度大大超过了预期。今后, 信用卡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有望继续呈井喷状增长, 信用卡的市场份额将大幅度上升, 迅速改变中国银行卡市场借记卡“一卡独大”的态势。

3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策略

面对日益复杂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 提高金融创新的能力, 构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1 为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首先, 要加快金融宏观调控的改革创新步伐。要继续完善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机制, 建立市场化的金融资产价格形成机制, 减少对金融机构业务操作的直接干预。

其次,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信用制度。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 构建起现代信用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金融制度和法律框架, 并以法制化为核心, 重塑我国的信用制度,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金融活动中秩序混乱、违约失信等问题, 使创新金融产品能够在一个健康的信用环境中得到推广应用。

最后,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要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必须加速“分业经营, 分业管理”向“综合经营, 混业管理”体制的过渡。考虑到分业管理的监管框架刚刚确立, 建议在过渡期实行“综合经营, 分业管理”的温和制度模式, 通过建立某种形式的协调机制, 完善对金融风险的监管和提高监管的效率。

3.2 为金融产品创新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

应加强产品创新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 大力提高金融产品的创新效率。我国商业银行应在银行内部成立专门的金融创新机构, 负责全行系统金融创新的组织领导和研究开发。这个机构不同于目前各行现有的研究部门, 其不仅负责全行系统产品创新的统一组织和规划, 而且要收集、整理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信息, 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市场需求, 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

3.3 为金融产品创新创造良好的基础与保障

我国商业银行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就必须同时积极致力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首先, 继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制度改革, 进一步完善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 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虽然目前几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都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公开上市, 实现了由国有独资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变, 但是股份制改造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合理、有效运作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成, 也并不能保证这些商业银行能够按照国际化标准、市场化理念进行经营管理。

其次, 积极致力于管理创新, 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保障。为此, 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 一要改进激励手段, 确保员工短期行为与银行长远利益的兼顾和协调, 使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二要加强对金融科技工具的自控功能研究, 使科技工具能“自律”和“他律”, 确保内控制度不落后于产品创新发展。

上一篇:液晶的诱惑下一篇:大学文科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