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感能力培养

2024-07-12

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精选十篇)

学生语感能力培养 篇1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语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才能主动地、多形式地去阅读课文。为了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加强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 语文教师应该带动学生自发地去训练, 千方百计地使学生爱上语文, 为培养语感打下良好基础。语文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要精心设计。若能以幽默生动优美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文章的语境, 学生一定会喜欢。

如在教《乡下人家》这一课时, 我在新课引入这个环节花了很多心思, 查找相关资料, 充分带领学生品味课文中语言文字的妙处。我先从课文最后一段“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季节,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开始, 将一幅幅独特、迷人的风景展现在学生眼前。然后, 我提出问题:“有什么的独特?有什么的迷人?”随后让学生去阅读, 去寻找答案。接着, 我再让学生选几处最喜欢的景色, 并好好让学生欣赏一番, 美美地读一读相应的段落。我还要求他们边读边画下感受最深的句子, 使他们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出现美丽的画面。

教师还要抓住每一个可能让学生感受课文魅力的机会, 培养学生爱语文的情感。同时, 这也是提高语感最有效的一步。

二、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培养语感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课外阅读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并能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假丑恶的憎恨, 悟到人生的真谛, 插上理想的翅膀, 获取奋斗的力量。阅读是语感的运用和体现, 没有阅读也就谈不上语感。而且,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能感受到语言的奥妙, 认知到语言的情趣, 把握住语言的精髓, 初步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字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 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 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 课外阅读形式也多样化。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中, 网络已走入千家万户。对于网络, 语文教师不应把它视为洪水猛兽, 如能加以引导, 就能很好地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对语感的形成也有着很好的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加以正确的指导, 如文学性较强的网站的介绍、精美网文的赏析等等, 让学生不盲目阅读, 减少其负面影响。学生在愉悦中阅读, 收到的效果也就明显很多。

三、要求学生背诵美文佳句, 培养语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中的诵读优秀诗文提出不同的要求, 背诵优秀诗文的篇 (段) 数目也有不同的要求, 其中第二学段50篇 (段) , 第三学段60篇 (段) ;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展开想象, 领悟内容;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期, 因而应多熟读、背诵一些美文佳句。背诵的美文佳句积累多了, 死的语言材料就会慢慢地转化为活的语感能力, 就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而且, 那些会背诵的东西渐渐地也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东西。适当的时候, 触景生情, 也可“出口成章”。

语感是讲究技法的, 在一篇篇文章的朗读中掌握了一些感知、理解语言的方法。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指导学生记忆, 来增强语感。“背诵”是一种最好的方法, 背诵能起到通过朗读来体会语言文字情感和内蕴的作用, 还能贮存语言, 锤炼对语言的感知力。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 我先让学生诵读, 再配以音乐朗读。这样既便于抒情、感染, 又便于在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感知桂林山水的秀丽。通过这样多次、反复的朗诵训练, 可以做到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跃上一个台阶。

总之,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个长期的、有意识的、科学的训练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 采取适当的方法, 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训练。同时,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 我们在引导学生品味感悟时, 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 欣赏每个学生的“悟得”, 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学生的语感,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最新修订版) .

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篇2

[日期:2008-08-来源:校长室作者:左百俊

27] 徐树余 [字体:大 中 小]

姜堰市溱潼实验中学左百俊徐树余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是基本而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在传统教学和现在课程改革中都备受重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点就强调“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在教学、评价“实施建议”中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其导向是很明确的。

语感,即语言直觉,实验上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能力,包括对语言材料的组合方式和规律,对语言符号及其承载的思想内容、情感、韵味等方面的总体感悟。语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包括联想、想像的活动,思维的参与,情感的融入等。培养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启迪、审美乐趣。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加强诵读,激发想像,增加积累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之一,它有益于积累,能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应适应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应建立在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基础上,而又比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韵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我们要改变那种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模式,让教师多些朗读指导、诵读示范,让学生多些诵读欣赏、吟哦涵咏,这样学生才能“披文入情”、“入乎其内”,产生共鸣,展开想像,积累感悟。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诵读激发起的想像能发展形象思维。如果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直接感受同从作品传出的间接感受结合起来,产生联想,展开想像,必然产生“内心视象”。尤其是在诵读成篇的文章时,启发学生“过电影”,对于形成语感有一定的作用。这样有利于积累语言,积淀民族文化底蕴,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二、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引导积累生活经验

叶圣陶提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语言文字上去。”当学生接触到客观事物时,要引导他们思考这个事物可以用怎样的语言来准确地表现它;当学生接触到语言文字时,要引导他们思考这些语言文字表现的是什么事物。

例如,一位教师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开始在一个班里,没有注意引导学生提取生活经验中相应的感性材料,讲解有关百草园的描写部分,学生没在什么印象,思想感情没有什么共鸣,体会不到作者为什么要那么着重描写百草园,对这段的意义也不大理解。这位教师吸取教训,后来在另一个班教这课时,多次朗诵的同时,特别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提取生活经验中相应的感性材料,让学生想像一个孩子在“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等的情境中,听“鸣蝉在树叶里长吟”,看“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翻开断砖”碰上“蜈蚣”„„许多学生都联系了自己在大自然游玩的童年生活经验,兴趣盎然地讲出来,再朗读百草园的描写文字,就在头脑里创造出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热爱自然、强烈探索大自然秘密的一幅动人的图景,学生也就感受到作品的主旨,加深了对作品描写百草园并与三味书屋另一情境对比的深刻意义。

要联系生活经验,必须储备相当的生活体验。否则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旨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形成丰富的记忆表象储藏。如要理解炎炎烈日下之热,学生在夏天要多留心、多体验自己烈日下行走的感受、烈日下猫狗、草木动植物的反应。这样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读到相关文字时,才会联系联系起来,加深感悟。

三、揣摩比较,培养学生对词句语境义的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培养语感最基本的方法是从词句积累着手。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生活经验)作为语感训练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增多。

对文章中的词语,在要求上应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有的只要简单说明一下,如名词术语、方言词之类,有的只要意会就行,而有的词语,看含义并不深奥,学生也会懂的,可因为它用得恰当,就分外传神。如能用置换词语法进行揣摩比较,就能培养学生对词语的感受能力。

如《老山界》中“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粘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中“生怕”、“不准”粗看没什么深意,但细细揣摩,含义深刻,如把“生怕”改为“怕”、“不准”改为“不要”比较一下,就会体会出具体语境下不同词语表达的程度差别。不经过类似的揣摩比较,怎能形成语感呢?

学生对语言的体会发生偏差,其中重要一点原因就是对具体语境感知能力不强。如《为你打开一扇门》中“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的门。每一扇门,都有一个你们不了解的世界。”此句中有两个“世界”,意义不同。不注意语境,词语的意义差别就难辨别。尤其是在具体语境中有些句子话中有话,弦外有音,即有言外之意,更要揣摩比较。例如:《皇帝的新装》中“有一个小孩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注意“有一个小孩说”就不难理解其言外之意了。

四、借助语文知识,以理性思维提高感受语言的自觉性

一提起语知〈如语修逻文〉,可能有人反感。因为以前过分强

调语知,专门系统讲授,甚至使阅读失去了自身的特点,不再成为阅读实践,变成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训练。但淡化语法不能矫枉过正,不能谈“语知”而色变。《课程标准》不主张系统教学语知,只在第四学段(初中)提出一条总结性的目标:“了解基本的语法常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但“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可以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可见,必要的语知,有助于培养阅读能力,不能完全谈化。

语感培养,到了高年级可借助语文知识,可以及时将学生对语感受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思维,提高感受语言的自觉性。例如前文举过“生怕”和“怕”、“不准”和“不要”这两组词表达程度有差别,运用程度较深的“生怕”和“不准”才能更好地表现红军对人民利益的关心爱护。在揣摩比较后,可以点拨:很多词语都可用换同义词的方法比较效果,因为同义词在程度、范围、语气、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方面总存在差别。学生受到这样的点拨,认识上会有新的飞跃。以后就会自觉地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感悟语言,语感就会逐步增强。当然,只是随文指导,不求系统化。

总之,在语文教育中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语感训练,对学生学好语文是有很好的帮助。它体现了语文教育很强实践性特点,又遵循了学生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的规律。学生进校学习汉语是有在学前生活中就已获得的汉语口语语感作为基础的,从小学到中学,汉语学习的任务已转到书面语,是要在原有的口语

语感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写作的学习,随着生活经验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起书面的语感。学习汉语,因为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汉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身处在使用汉语的社会环境中,可以享受丰富的资源,大量实践。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培养意在形成以感性认识为主语感,并逐渐形成有良好思维品质的理性思维。

培养学生语感提高阅读能力 篇3

【关键词】培养语感 阅读能力 对比感悟 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语感,并强化语文阅读训练,逐步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彻底改变以前那种“满堂灌”或“满堂问”的教学模式,真正从热热闹闹的“花架子”中解脱出来,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课中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学的魅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呢?

一、文章不厌百回读

加强学生的朗读水平,提倡学生对优美文章的诵读,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要引导学生能声情并茂地反复朗读,尤其优美的抒情散文,在读的过程中,气定神闲,反复品味,这样学生才能融入文章的情境中,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引发无穷的想象,感悟到文章的深刻内涵。

有人说:初高中学过的课文中,在以后进入工作单位后,想到的只是背诵过的课文。所以,诵读对一个人以后甚至一生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诵读不但能培养学生语感,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结合自身的切身体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逐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难怪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二、联系生活体验,提高阅读能力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要知道,学生平常的生活是他们最好的课堂,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生活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高尚的品格及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时,开始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是泛泛而谈,学生没有什么印象,思想情感也没有很好的体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这段优美景物描写,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我重新对这一段进行了设计,首先让学生反复朗读,深入体会,并逐步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出与课文内容相似的生活体验,如“鸣蝉”在树叶里怎样“长吟”“黄蜂”为什么是“肥胖”的?你吃过紫红的“桑葚”吗?等,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群情振奋,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也得到充分的锻炼。也为自己在大脑中构建了一幅大自然优美的画面,从而很好地体会出孩子们热爱自然、追求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三、对比感悟,逐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

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能力,首先从语言积累入手,只有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生活经验词汇,注意观察,学习一些群众性语言,并通过大量阅读名家名著,学生积累的词汇才会越来越丰富。

对于记叙文,说明文,或者散文、诗歌等各类文章,要区别对待,尤其一些方言词、术语之类,要有的放矢,正确区分,如:说明文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散文要注意语言的优美与含蓄,诗歌要感受到某些字或词语的妙处,像“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一个“闹”字,淋漓尽致展示了春意盎然,杏花竞相开放,蝴蝶上下翻飞,来来往往,这个“闹”字,所有境界齐出,把一个生机勃勃,山花烂漫的春天,全都展示出来。如果把“闹”字换成“开”或者“放”等词语,结果会怎样呢?这样通过比较思考,使学生对字词的感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需要不断培养,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深刻体会,才能使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逐渐提高,例如:《为你打开一扇门》中“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的门。每一扇门,都有一个你们不了解的世界。”这里面的两个“世界”,如果不结合具体语境,学生就很难体会出其深刻含义。同样《皇帝的新装》一文中,皇帝在游行大典时,一个小孩说皇帝没有穿衣服,许多人说“有一个小孩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注意“有一个小孩说”就很好理解其深刻含义了。

四、整体评价,表扬鼓励,营造学生阅读氛围

如果使阅读教学真正能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感,加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课堂评价非常重要,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注意评价的艺术性,多鼓励,多表扬,无论是一个眼神,还是一次学生热烈的鼓掌,都能使学生阅读兴趣得到更大提高。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真正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更大提高。

总之,阅读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细致研究,深入探索,它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为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水平,我们必须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研究学生,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语感,真正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更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红葵.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思考[J].陕西教育.2009(09).

[2]刘金贞.探究性阅读教学探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

[3]杨默.提高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思考与实践[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

学生语感能力培养浅谈 篇4

阅读教学中, 读是重点, 提高阅读能力是中心。而语感则是读的前提, 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如果不把前提解决好, 不把基础打牢, 就不可能搞好阅读教学, 也不可能得到明显的教学效益。

那么,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首先, 要扣住字词句和课文的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把握词语的确切含义, 并加揣摩比较。目前教学中, 许多学生读课文常常似懂非懂, 不会斟字酌句, 因此, 往往正误不分。针对这种现象,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在讲解教材中的词语时, 应区别对待, 有所侧重, 不平均使用教学时间。有的词语只要学生意会就行, 如名词术语、文言词之类;而有的词语, 初看含义不深, 学生似乎也懂, 可因为作者选用精确, 显得分外传神。这样的词语引导学生去琢磨, 有利于能力的培养。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 写到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部队的转移, 坚守在狼牙山上, 打退了数倍之敌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直到最后一个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 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假如“屹立”改“站立”显然不贴切, 它只描写一种姿势;改“挺立”也不妥当, 它没有反映五壮士的内在精神, 惟有“屹立”才勾画出一幅大理石群体雕塑图, 表现出五壮士那种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又如《半夜鸡叫》一课中, 有这么两句话:“他回来的时候, 看见有个家伙手里拿根长棍, 轻手轻脚地走到鸡窝边。”“等了好一会儿, 周扒皮蹑手蹑脚步地出来了, 刚到鸡窝门口……”前句话有个“轻手轻脚”, 后句话有个“蹑手蹑脚”。这两个词反映了周扒皮半夜学鸡叫心理上的虚弱和手段的狡诈狠毒。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情境, 通过揣摩比较, 发现作者用词的精妙, 加以欣赏、琢磨, 促使感情到理性的升华, 知道怎么使用词语, 用在何处才更确切。这样, 语感便会油然而生。

其次,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 思考语言文字所表现的事物。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 积累的越多、了解越见深切。”教学中, 教师即使要学生斟字酌句, 但又不能死扣字眼, 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 思考和理解语言文字所表现的事物。例如《黄继光》中“挪动”一词, 字典上的解释是“移动”的意思, 学生就难以感受它的真切含义, 倘若引导学生联系搬动沉重物体的感受;或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看过的描写战斗的电影, 那受了重伤的战士用尽全力挣扎着艰难前进的情形, 定能诱发学生的语感, 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

第三,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抒情散文、诗歌和文学色彩浓、情感强烈的短篇课文、长篇课文中的重点段。因为抒情散文一般来说内容较丰富, 词语较华丽, 情感溢于文字, 意境广阔;诗歌语言简洁, 有节奏, 带乐感;文学性课文有情有景, 情景交融。这类课文学生喜欢, 易调动学习语言的积极性。通过反复朗诵这类课文, 可以依靠音调的生动变化来理解文字, 体验文字的优美, 产生快速反映, 有助于语感的培养提高。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第二段写春天, 那新枝绿叶, 那融雪小溪, 那小鹿和水中的倒影, 还有满河春水和前进的木排, 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启发”, 把学生引入“形象环节”, 在脑子里出现一幅小兴安岭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这样, 学生可在阅读欣赏中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学生语感能力培养 篇5

王广武 安徽省含山县张公初级中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而无论是语言的理解还是运用都和语感能力密切相关。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想,加强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方面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语感实践训练

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读、抄、背、讲和写,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这种联系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就形成了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它是获得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加强语感实践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诵读吟咏。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全是景观景物的排列,教师不必急于分析,先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而这是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吟咏诵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古人学语文就十分强调诵读,熟读才能精思,在反复的诵读中逐步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古人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今人的“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诵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朱作仁语)都道出了“读书”的真谛。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一些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重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地引导学生吟咏诵读,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具体方法有:

(1)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情趣。叶老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他又特别指出,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要“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像《春》、《敬畏生命》、《金盒子》、《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等课文,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或由老师范读,或播放配乐诗朗诵代替教师范读,来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

(2)理解朗读:重在体会。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对象的内容。 如温庭筠的《望江南》,笔者在教读时,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借助丰富的想象,学生能体会到这样的一种境界:一位女子独自在楼上,凭栏远眺,盼望所爱的人归来,望眼欲穿,而太阳落山,思念的人儿不见踪影,水脉脉,思悠悠,面对江水斜阳,更是愁肠寸断。学生们也能体会到女子对亲人思念的`款款深情。事实证明,学生认真参与,积极投入朗读了,教师在紧要处稍加点拔,学生往往体会得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指导诵读: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调动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这样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就会准确、细腻、真切。从而获得审美感受。教师在诵读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投入诵读。

二、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

叶老认为:“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口语交际和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以学生为训练主体,着力“口语交际”,尤其要突出的是“读写”。因为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逐渐形成语感。当然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老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写”,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经常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心得,还应当重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进一步实践与积累,逐步培养语感能力。

二加强语感分析训练

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就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分析判断,“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或隐含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而不是作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如这是什么词性、什么句式,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等等。”(叶圣陶)加强语感分析能力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揣摩、品味语言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获得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叶老曾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同时,他还说“读者必须把捉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有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这些话都点出了揣摩、品位的重要性。例如《孔乙己》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似乎”表示“我”不能完全肯定孔乙己的死,“确凿”是完全肯定的语气。这有矛盾吗?理解作者这样说的用意,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具体做法有:

1、依据语境,解读语意。如《紫藤萝瀑布》中的“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里先将香气与浅紫色联系起来,赋予香气以色彩,再将那香气氤氲、紫气弥漫的景象喻作梦幻,最后用“笼罩”将“梦幻”与“我”联结起来构成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也只有细细品味揣摩,才能对“梦幻”的使用之妙了然于心。

2、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因而语感必然包含情感因素。要获得真切的语感,就要切身体察,把眼前耳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联系起来。这正如叶老所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叶老还认为“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点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得就越见真切”。夏中义教授也说:“在我看来,学文学得好,第一就是人生体验,第二才是文学体验。”这生活体验将帮助学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为此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社会生活,以扩展人生经历和阅历,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朱自清笔下的“春”只有他才“真正感受过”。但中学生又不同程度地有过对春的盼望、春来的欢欣,有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回味,这无疑是学习《春》所不可缺少的经验基础。又如朱自清的《背景》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那段,在教学时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子对父浓烈的情。一个初中学生如果深知自己的父亲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的身心负担之重而又恪守孝养的人伦,就更易于体味《散步》所表达的人性美。

3、驱遣想象,意会言语。夏丐尊曾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在此。”语感是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的。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成分,因而在教学中对联想和想象应予以足够重视。叶圣陶先生曾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他分析说,“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世界啊!”“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联想和想象是语感腾飞的翅膀,因此教师必须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像《望天门山》、《岳阳楼记》等诗文,教师也须指导学生驰骋想象感受文学意境。

二、整体感知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感知,既要入乎其内,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要出乎其外,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等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要求认知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感。

1、总体把握语言。如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上片用“异”字来统领下文,并从三个方面分别描绘: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落日。在这样的背景中,下片着重写边关将士生活的艰苦以及思乡报国之情。他们离家万里只好借酒浇愁,但功业未建,怎么能回家呢?悠悠的羌笛声使他们胸中涌起强烈的思乡之情,难以入睡,再加上朝廷的对外政策,使他们不禁发出壮志难酬的感慨。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结合写作背景来看,学生就会理解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也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报国的情怀。这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语言,既挖掘了意境,更透过语言把握了词的主旨,如果缺乏总体把握语言的观念,就可能“一叶障木,不见森林”,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也难以培养较强的语感能力。

2、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足以奠定全幕的基调,笼罩全幕的空气、使人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专心一致看那下文的发展”,“结尾有回顾开头的一式,往往使读者起一种快感”,好的结尾是要“文字虽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尽,使读者好象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象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细细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对提高语感分析能力大有裨益。 如《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结尾“让那些……,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开头一句就给我们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结尾一句不仅呼应开头,而且点名了散文的主旨,强化了中心。可见,把握了文章的开头,就能感悟出全文的基调;领悟了结尾的点睛之笔,则能把握全文的中心。像《谁是最可爱的人》、《不朽的失眠》等精美的 篇章,我们在教学时也应当引导学生这样品味。

3、了解作品中事件的背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故事是从“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说起的,以下一连串写到笑。特别是两次写到“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整篇小说简直是用“笑”贯穿着的,这样写用义何在呢?这不是表明当时社会里人跟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叫人窒息的地步吗?为什么会冷漠无情到这样的地步,小说里并没有点明,可是我们从这一点想开去,就回明白:这无非是要我们从“笑声”中去把握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就是罪恶的封建社会以及吃人的并使人毫不觉悟的封建科举制度。

总之,语感绝不是不可知的东西,它完全可以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训练为人们所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它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篇6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一、加强诵读,认真体味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要求读者能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在反复吟咏、再三咀嚼中,体会作品的含蓄蕴意。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到作品中词汇的含义,修辞手法的运用,篇章结构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熟读精思、潜心体味,体会作品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怀。对一些典范的文章进行反复朗诵,有助于对文章的整体形成准确的认识,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而且经过视觉、听觉的刺激,配合心理活动,产生感知形成表象,对培养语音感,语义感和语法感有很大促进作用。叶圣陶认为“读文言文时声调铿锵,足以传出原文的情趣;读语体文时就同话剧的演员在舞台上念诵剧词一般,贴和于语言的自然,表情说理,使听者不但了解而且深深地印在心坎里。”举个例子,经过朗读训练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念到一定句式的句子时,他们会自然而然按句式的要求一气呵成,念出声调,读出语句的感情色彩。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告诉学生朗诵可以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声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轻重缓急表达出来,令听者与读者都能领略到文章的语感。

二、精心揣摩,深入理解

一篇优秀文章,人物形象的鲜明,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达的精要、贴切和形象。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对重要的字义,文句和修辞方法进行比较、归纳,要学会理解文字表达深层的含义。叶圣陶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如叶圣陶曾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指出这两句诗中的关键词是“直”和“圆”。他分析说,“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寂静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寂静的世界啊!”抓住了对这两个字的品味,“旷远、荒凉、寂静”的大漠宛然就在我们的面前。这里并没有作任何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人们就能自然而然地感悟出诗句所描写的画面。

三、加强实践,能动参与

叶圣陶说得好:“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如宗璞笔下的“西湖的绿”只有他才真正感受过。但中学生又不同程度地有过对绿的盼望和回味,无疑是学习《西湖的绿》所不可缺少的经验基础。所以语感作为一种能力不是靠灌输而成,只能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由学生对言语对象的感受积淀而成,而感受只能产生于人们自身感受的实践,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感知自己的实践是语感得以生成和升华的惟一条件。语文教育要建立一个开发系统,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广阔天地,立足课堂,延伸课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扩充学生的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形成终身受用的语感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四、听说读写,养成习惯

良好习惯可以终身受益,叶圣陶明确提出“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必须养成习惯才行”。语感的灵敏和准确是以良好听说读写习惯的养成为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习惯对形成良好的语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汇集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阅读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阅读是语感的运用和体现,没有阅读也就谈不上语感,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博览精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初步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字观。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大量浏览和精研各种文体的优秀范文,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五、发挥联想,被领意会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读者若能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和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艺术创作往往是藏锋不露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阅读文章,一般可从语言入手,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进行联想与想象,对那意义深层的“七分”用意仔细揣摩,从而欣赏文字的精妙之处。如教《白杨礼赞》,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托课文语境,仔细体味“力争上游”、“笔直”、“紧紧靠拢”、“淡青色”、“倔强挺立”、“对抗”等关键词语的意义和作用,借助联想和想象,深入挖掘这些表象的隐含意义及相互作用。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也有必要引导它流向既定目标。阅读中的语感教学要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控制下,以语文知识为先导,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以语感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只要重视语感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就能提高阅读效果。

学生语感能力培养之我见 篇7

一、尊重主体, 调动情感, 触发感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情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应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 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 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 采集丰硕的果实。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参与, 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

苏教版教材都是充满童真童趣、情感充沛真挚、富有人情味儿的好文章, 教学时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 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 形成心理相融, 他们在阅读中的感悟才能更加深透。因此, 调动情感参与是阅读教学的催化剂。

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感“场”, 正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要通过音乐渲染、图画再现、语言描述等拨动孩子情感的琴弦,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意会、感悟、体验, 细细品味文本的意境。《望月》一课教学时, 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出现和教学语言的描述使学生渐渐进入文本所描绘的美丽的月夜意境, 再采取课上教师与学生互动对诗, 教师将外甥对月亮想象改成诗行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等形式, 学生的朗读渐渐进入佳境, 充分表现了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二、引导主体, 以读为本, 培养感悟

前不久, 听了于永正大师的一节《番茄太阳》, 课上得朴实、高效。学生在老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 走进文本。由开始对课文苍白无力地读, 到最后声情并茂地读, 学生的感悟越来越深刻。最后他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书是读出来的!”可见, 语文教学中“读”的训练是多么重要。

对学生进行语感的训练, 应以读为主, 让孩子们琅琅的书声飘满课堂。叶圣陶老先生曾言:“我们读一篇东西, 无论诗歌词曲, 总要像吃东西一样, 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这种咀嚼辨别的过程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读书情境, 给学生提供读书的机会, 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内尽情地在文字的丛林里穿梭, 与文字对话, 聆听作者和人物的心跳。当然读出语感, 不是追求轻重缓急的表面形式, 而是通过教师引导, 把自己对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的内心感受通过读展现出来。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具有敏锐感觉的外在呈现。在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读为本, 自读自悟, 以读促思, 以读促悟,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发动主体, 参与想象, 提升感悟

好的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 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在我们文质兼美的课文中, 常常有语言的空白, 恰是这些空白给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起到了“恰是未曾着墨处, 烟波浩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教学中, 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要善于在这些语言空白处进行一定的停留, 对它进行想象加工, 使语言更加鲜明生动。在阅读教学中把学生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结合起来, 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展开想象, 发展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在此过程中,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 在思维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卡壳”现象, 这时可利用课外资源的补充来弥补, 保证学生思维的畅通无阻。如苏教版教材《桂花雨》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桂花纷纷落下来, 落得我们满头满身……”作家琦君用寥寥数语, 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世界。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利用这几个单调的符号给学生呈现出花雨缤纷的动人情景呢?只有发动主体, 发挥想象, 展开联想:一片片黄黄的、小小的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落到我们的头上、脖子里、身上、手上、脚上, 想象一下, 此时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 桂花落满我的头上, 像为我戴上了一顶皇冠;有的说, 桂花落到我的身上, 像给我们披上了一件黄袍……这样, 给孩子提供了想象的舞台, 让他们在想象的风中翩然起舞。

浅谈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篇8

那么,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一、要把语文课本作为培养语感的材料

语文课本上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很多, 文章精美, 语言规范。教师要指点、启发学生运用朗读、默读、分析、比较等方法, 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 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的精华。我们应当看到, 课本里有些练习题就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设计的。如选择同义词、辨别褒义词、贬义词等, 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义感的;关联词语填空、划分段落层次和辨析病句的练习也是培养学生语法感的;汉语拼音的练习等都是培养学生语音感的。总之, 培养学生的语感, 应充分利用课本, 课本是培养语感的教材。

二、要加强语感实践

“你听你忘记了, 你看你记住了, 你做你学会了。”“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句外国谚语, 一句中国古代名句, 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实践出真知。培养语感同样如此。语感实践就是听、说、读、写。其中, 读, 特别是朗读, 是一项主要的语感实践。“讲解只能使人知道, 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 我认为从朗读入手, 去训练学生的语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加强朗读示范。

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应是一位情感丰富的教师。所以在阅读课堂上, 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 富有感染力。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 感受文章的意蕴, 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 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与“催化剂”。

2.注重朗读技巧。

读, 要读出重音所在, 词义的褒贬、声调的抑扬和文章中的感情。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对语言文字产生真切而强烈的感受, 才能准确地再现作者的语气和语调, 最终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1) 要注重语音轻重与停顿。

在读表现凝重鲜明的情感态度的句子时, 要重读;在读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时, 要轻读。例如, 《明天, 我们毕业》第二段中有这样一句话:“6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朗读这句话时, 教师可指导学生在“6年的学习生活”后稍作停顿, 表现眷念之情;“多”要读得重一些, 并稍作停顿, 使人感到“多”字所体现的那种多姿多彩的形态;“五彩斑斓”要重读, 以突出6年的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画卷”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 语调轻柔一些, 表现出对母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要注意语气、语速。

语速快慢取决于文章的情节内涵和人物情感。通常表现欢快、愤怒、激情的语速要快, 表现忧郁、痛苦心情的语速要慢。

(3) 要注意语调抑扬。

对于现代的文学作品, 特别是一些状物抒情的文章, 要注重“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读得其法, 不但能感知课文遣词造句的生动形象, 而且能感受到作者感情的奔涌, 受到蕴藏其中的情感熏陶, 不论从哪方面说都有很大的收获。例如读郭沫若的《白鹭》:“在清水田里, 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读的时候语音要轻柔, 语调要舒缓、充满韵味, 表达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3.采取多样形式。

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 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 组、班齐读;感情婉约的, 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单读;情境交融的, 配乐朗读;而对戏剧文学, 则分角色读。也可以一篇课文运用多种方式来读。

4.倡导自由品读。

在朗读时不带任何问题, 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行品读, 从而充分享受读书乐趣。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对文章意韵的理解, 内涵的品味, 都是通过阅读感悟出来的。品味语言的过程, 其实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

三、加强诵读, 积淀语库

在小学阶段必须对学生习得的语感加强巩固和积累。对文本中的语言进行品读, 重视对教材中精彩句、段、篇以及我国语言文学宝库中的诗词精华的背诵, 是积累语感、语言的必经途径。通过背诵积累典范的语言信息, 当学生在感知语言的一瞬间, 其生动、恰当、准确的语汇就会翩然而至。在一次课堂上, 我批评一位同学不爱学习时说:如果现在不努力学习, 将来一定会后悔的。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像“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等经典语言在学生的口里时常会自然地冒出来, 其情其景恰如其分。

培养学生语感能力之我见 篇9

一、强化读文教学, 以读促感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 是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最佳途径。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必须要强化“读”的意识, 同时点拨学生在读中细细品味, 用分析比较、揣摩等方式理解语言, 读出情味, 产生语感, 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具体读的方法有:

1.示范美读

重在以情感人, 读出理趣。像《春》《听潮》《乡愁》等课文, 或由老师范读, 或播放配乐诗朗诵代替教师范读, 引导学生进入“意会”境界。

2.理解朗读

重在体会,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言语对象的内容。

3.指导诵读

诵读时教师在诵读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投入诵读。这样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就会准确、细腻、真切, 从而获得审美感受。

二、借助联想和想象, 以想生感

1.展开联想, 培养语感

《六一诗话》中说:“作者得于心, 览者会以意。”其中的“会以意”就是指展开联想和想象去敏锐地感知作者的本意, 达到与作者情感交融的境地, 可见, 深切的语感源于丰富的想象。

2.再现意境, 获取语感

诗歌等文学作品都蕴含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充沛的感情, 阅读时可以利用想象把诗句转化为鲜明生动的画面, 步入诗文的意境, 以教育和感染学生, 获取丰富的语感。

柯岩的《周总理, 你在哪里》, 全诗以急切寻找总理为感情线索, 创造出了一个极其广阔深沉的意境。通过一幅幅画卷, 让我们感受到了总理那种与人民群众血肉想通、为了人民群众鞠躬尽瘁的光辉形象。

三、联系生活实际, 品位语感

茅盾先生曾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 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 或者一边读, 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的确, 单靠翻查字典, 是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的, 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 积聚多了, 了解就会越见深切。同理, 在语感训练中也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展开联想和想象, 再现人物的神态, 推测人物的内心。如果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 也可以采用间接的生活体验, 设想人物的语言, 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地体现起来。除此之外, 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 从而积累学生丰富的社会经验。

小学阶段学生“语感能力”培养初探 篇10

一、“语感”认识说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语感”一词是这样解释的: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 使用习惯等的反映。当然, 除了《现代汉语词典》关于语感的解释, 不少学者也给出了他们对语感的见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对语感曾经作过这样一番精彩的描述:“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 ‘赤’不但解作红色, ‘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 ‘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 就会感到希望, 自然的化工, 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 就会感到无常, 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显然, 在夏丐尊先生看来, 语感就是对文字的灵敏的感觉, 也是一种对文字所描绘的意向的认识;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则把语感的对象由文字扩展为语言文字。他强调指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 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 得到真实的经验, 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 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王尚文先生在他的《语感论》里更是有独到的一段认识:“语感, 运用不同的标准, 可以分出不同的类型。着眼于言语主体和言语作品的关系, 可以分为输入型和输出型两类。听、读是言语的输入, 是解码的过程;说、写是言语的输出, 是编码的过程;两种言语活动的方向恰恰相反。一个人的语感在听、读和说、写两种性质不同的言语活动中具有不同的性能和作用。着眼于言语作品不同的形态, 语感又可分为口语语感和书面语感两类。综合两种标准, 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口语输出型, 即口头语感;口语输入型, 即听觉语感;书面语输出型, 即笔头语感;书面语输入型, 即视觉语感。”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总结, 语感是个体的语文修养, 它需要个体在长期的言语训练中逐步地养成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并且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对语感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谈到语感只是觉得它是一种对语言的感觉, 是一种纯感性的认识, 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语感恰恰需要的是教师不断地从理性的角度下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并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这样的“感觉”。这一过程并不是难以捉摸的,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科学的过程。

二、培养语感

儿童习得语言的第一步是听, 他会认真观察他周围的人们是怎么说话的, 听得多了, 就变为一种“听觉语感”。再下一步, 这样的“听”在他的脑海里经过加工模仿, 就逐渐变为说, 这就是口头语感。接下来, 他学会了认字, 就从书面语中获得了视觉语感, 再慢慢地由视觉语感升华为写作语感。听觉语感和口头语感管说, 视觉语感和写作语感管写, 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人要是脏话听多了, 自然而然地出口成“脏”, 出口成“脏”, 又是脏话更多更普遍, 造成更深更广的脏话污染, 这是恶性循环。优秀的书面语言看得多了, 自然而然地使视觉语感趋于优美灵敏, 从而使笔头语感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效率, 于是又写出更多更号的优秀的书面语作品, 这是良性循环。

根据这样的思路, 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种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的方法:

1、听读教学。

学会倾听绝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 这也是语感能力训练的好方法。倾听可以是在课堂上学会听老师或磁带的范读, 也可以是在课余时间听一些有意义的朗诵或故事材料。学生在反复的倾听中感受朗读者的感情, 并逐渐学会模仿和分析的能力。这就为教师提出了双向要求, 其一, 教师应该强化自己的朗读水平, 教师的范读体现教师对课文的理解, 也体现出教师的朗读技巧。朗读时, 教师不仅仅要做到朗读的语气, 语速的正确处理, 也要对一些“非语言要素”进行适当的调配。我们说的非语言要素指的就是教师的手势, 面部表情, 体态动作等, 这些都可以为充分地表达课文的感情服务;其二, 教师应该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美妙的声音的环境。例如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第五册《周总理的睡衣》,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带在身边, 一直带到北京来的呢?是从延安窑洞, 从重庆红岩, 还是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首先在阅读这一部分之前, 教师最好能搜集到红军在延安窑洞, 重庆红岩和长征路上经历的一些艰苦岁月, 让学生不至于只是空洞地知道文中提到的这三个地点, 而是认识到红军的艰苦, 那么在朗读的时候, 学生就可以由内到外地展现出一种对共和国总理的极富感情的钦佩之情。当然, 短短的上课的几十分钟也许不能让学生一下子感悟很多东西, 教师也可以借助课余时间, 要求学生借助网络等现代媒体进行听力训练, 者就能达到一种反复熏陶的作用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 朗读是感受语言、训练语言的基本方式。古人有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 学生才能在听的基础上进行个体的实践操作, 进一步掌握文章的语言, 节奏, 句式, 格调, 并领悟作者所传达的写作意趣。朗读实际上含有听和说, 学生要通过读, 学习别人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 才有可能自己去驾驭语言, 表情达意。多读也不是一遍两遍了事, 重点段落可以反复朗诵, 多读几遍更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特色。多读还要求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的阅读,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大量的阅读, 不仅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 更能对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语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发散联想。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推敲, 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中去。”培养学生的语感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把学生的社会语言实践作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例如《雅鲁藏布大峡谷》以文中的形象因素为媒介, 对艺术美进行思维再创造, 闭目遐想文中所描绘的一个个意象图, 把雅鲁藏布大峡谷众多的景物连接为一幕幕活动的镜头, 在头脑中“放电影”, 并乘上想像的小舟, 在绚丽缤纷的美景中尽情遨游, 充分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美特点, 学生就能在美的感染中培养语感。又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 我和老爷爷, 还有爸爸, 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这一个“终于”是所有情感因素的点睛之词。“终于”把他们努力后的成功与满足生动地表现出来。如果学生不能联系生活去体味, 恐怕很难体会到这“终于”一词的韵味。

想象运用到古诗词的教学中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如《登鹳雀楼》, 在把诗句的整体意思传达给学生的同时, 如果让他们闭目遐想自己站在鹳雀楼上, 望远看到空中的飞鸟, 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这样的想象体验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回味意境, 达到对诗句更深一层次的理解。

3、实践强化。

以上提到语感的习得是一个听说读写综合循环的过程, 只有这四者结合起来, 变成一种“潜移默化”的习惯,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语感能力。写的能力是比较重要的, 它是听说读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多练笔就是提高写作语感的一大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日记, 周记, 还可以定期练习各种不同题目的作文, 还可以鼓励学生办黑板报, 墙报等。除此以外, 也不能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 不能做光会写不会说的“哑巴”, 所以鼓励学生善于表达自我也很重要。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开展班队的朗诵和演讲比赛;在课堂形式上, 可以让出上课前的几分钟, 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或者是成语。多说, 让学生善于表达自己,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的同时也达到了对口头语感能力的锤炼。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1.

上一篇:低合金调质钢下一篇:运动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