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一体

2024-08-12

城乡居民一体(精选十篇)

城乡居民一体 篇1

一是统一参保登记。参保对象扩大到包括福州市户籍人口的非职工医疗保险范围内的城乡居民, 以及在福州市辖区内就读的大中专院校学生、中小学生及幼儿园等。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还将长期居住在榕 (一年以上) 的非从业的港澳台人员纳入参保范围。

二是统一缴费标准。福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实行统一的个人缴费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2016年福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缴费标准达到120元左右, 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成年人缴纳180元, 未成年人缴纳60元。2017年起福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实行统一的个人缴费标准, 按个人缴费部分不低于总筹资水平的25%确定。原则上每年9月1日至次年2月底为次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缴费时限。

三是统一医疗“三目录”。福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目录统一执行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基本医疗保险诊疗目录》和《基本医疗保险服务设施标准》。

四是统一待遇水平。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 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费用为标准, 统一福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待遇水平。同时,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待遇。城乡居民在一个参保年度内因住院治疗、共用住院封顶线的门诊特殊病种治疗累计发生的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费用个人负担部分, 如果超过上一年度统计部门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部分, 在16万元以内的 (从10万元提高到16万元) 给予50%的大病补偿。

城乡居民一体 篇2

第一条 为推进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根据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的若干意见》(苏发〔2010〕30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全市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的以拥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办理户口迁移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合法固定住所是指:申请迁移人在本市居住房屋属于自己的产权房屋或租住属公有产权并领取使用权证的房屋。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地域范围为苏州市区、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

第五条 本规定适用本市户籍居民:

(一)在城镇就业并在城镇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户;

(二)动迁安置在城镇和开发区的农户;

(三)实行“三置换”进城进镇的农户;

(四)城中村和失地的农户;

(五)符合城乡一体化规范要求的新型新农村建设的农户;

(六)其他具有进城进镇愿望的农户;

(七)以购买 75平方米以上商品住宅房(含存量房),申请跨市(指跨市区与县级市及县级市之间,下同)迁移户口的居民;

(八)婚迁、未成年子女跨市投靠;

(九)父母投靠子女及其他直系亲属跨市投靠;

(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准入的跨市迁移户口人员。

第六条 全市范围内,实施网上户口迁移一地办理制,由迁入地公安派出所受理,实行一站式服务。

第七条 符合第五条第一、二、三、四、五、六项的迁移人,凭有效证件至迁入地派出所办理,符合第五条第七、八、九、十项的迁移人凭有效证件到迁入地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全市范围内跨市户口迁移,不再使用《户口迁移证》、《准予迁入证明》。

第八条 在城镇就业并在城镇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户,凭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或动迁安置协议办理户口迁移落户。

第九条 动迁安置在城镇和开发区的农户,凭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动迁安置协议办理户口迁移落户。

第十条 实行“三置换”进城进镇的农户,凭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置换房屋协议(包括自愿退还宅基地使用证的证明材料等相关资料)办理户口迁移落户。

第十一条 城中村和失地的农户,在城镇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凭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动迁安置协议办理户口迁移落户。

第十二条 符合城乡一体化规范要求的新型新农村建设的农户,凭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动迁安置协议办理户口迁移落户。

第十三条 其他有进城进镇愿望的农户,在城镇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凭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办理户口迁移落户。

第十四条 以购买商品住宅房并申请户口跨市迁移的居民,凭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申请迁入地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户口迁移登记手续,3个工作日后凭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签发的《户口迁移登记单》,携带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到户口迁入地派出所办理落户,允许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随迁,不受房屋产权证年限、工作地域、参保关系等限制。

第十五条 婚迁、未成年子女跨市投靠,凭结婚证或子女出生医学证明、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到申请迁入地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户口迁移登记手续,在3个工作日后凭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签发的《户口迁移登记单》,携带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到户口迁入地派出所办理落户。婚迁人员不受工作地域、参保关系等限制;在迁入地无直系亲属的18 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不予准迁。

第十六条 父母投靠子女及其他直系亲属跨市投靠,凭家庭成员关系证明、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房屋产权证等有效证件到申请迁入地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在3个工作日后凭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签发的《户口迁移登记》,携带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到户口迁入地派出所办理落户。

第十七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准入的跨市迁移户口人员,凭《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苏州市(含五县级市)大中专毕业生落户通知书》、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申请迁入地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在3个工作日后凭区、县级市行政服务中心签发的《户口迁移登记单》,携带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到户口迁入地派出所办理落户。

第十八条 农村原村、组住房已拆除,居民已居住在城镇(含新型社区),户口仍在原村组的,必须将户口迁往居住地,凭房屋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动迁安置协议到迁入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落户。

第十九条 本市居民在城乡间的户口迁移,其户籍登记内容依法只作公民身份信息登记,不作为享受有关政策待遇的唯一依据,户口迁移后,其涉及社会保障、土地承包、宅基地、计划生

育等事宜,由苏州市相关部门按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本规定中涉及事项与原有规定相抵触的,按本规定办理,未涉及事项仍按相关规定办理。

今年起只需迁入地有合法固定住所就可落户

新规解读

◎ 实现大市范围内以合法固定住所为依据的居民户口准入登记和迁移

◎ 大幅降低本市户籍居民户口迁移门槛,极大地调动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积极性

◎ 实施网上户口“一站式”迁移办理,取消了《户口迁移证》和《准予迁入证明》

张家港乐余镇的陈先生现在应聘于上海安亭一家外资企业工作,考虑到工作生活方便和自身经济条件,2009年在昆山花桥买了一处130平米的商品房,陈先生一直想把户口迁移到昆山花桥,按照2007年的《户籍准入登记暂行办法》,陈先生需要在昆山工作并在昆山参加社保要满足一定年限后才能迁移户口。陈先生听说1月1日苏州出台实施的《苏州市户籍居民城乡一体化户口迁移管理规定》只要求有合法固定住所,取消了原有户籍居民迁移户口所附加的房屋产权证年限、工作地域、参保关系等条件限制,陈先生早早地就向昆山公安户政管理部门咨询,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陈先生心里乐开了花。

那么,这个刚刚出台的《苏州市户籍居民城乡一体化户籍迁移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原有户籍准入制度有何区别?它的出台对苏州大市范围内的户籍居民带来哪些利好?就群众关心的一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公安局户政处的有关负责同志。

问:《规定》和原有户籍准入制度有何区别?

答:《规定》与2003年市政府出台、2007年修订的《苏州市户籍准入登记暂住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最主要的区别是在适用对象上:《规定》主要是针对苏州市大市范围内即苏州市区和五县市的户籍居民的户口迁移,也就是现已具有苏州户口的城乡居民,而《办法》主要是针对苏州市以外要求迁入苏州的外地人员。

问:《规定》出台的目的和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今年是苏州市“十二五”开局之年,最近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苏州市委关于制定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更好更快建设‘三区三城’,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结构基本形成三二一发展格局,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程度和人民幸福指数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发展目标,为苏州新一轮发展描绘了一幅美妙的蓝图。

此次出台实施的《规定》是以公安部、省厅相关户口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的若干规定》为依据,其目的和核心内容在于通过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降低本市户籍居民户口迁移门槛,简化手续;彻底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城乡居民不均等待遇,实现城乡

居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切实鼓励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着力破解城乡户籍二元结构发展难题,更好地服务于苏州“三城三区”建设需要。

问:《规定》和原有户籍准入制度相比具有哪些亮点?

答:苏州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直在积极稳妥地进行着,无论在改革力度还是在制度创新上,都始终处于全国前列,比如2002年我们户籍管理就在全国首创“全程通”系统,实现了全市派出所都能办理户口,2003年我们就在苏州大市范围内统一了居民户口,取消了农村户口等等。

这次《规定》的出台,是深化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体现,其改革思路、理念和具体做法,是先进、创新的,也是较为彻底的,又一次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是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和重大突破,为全省乃至全国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与原有户籍管理制度相比,新规定具有三大亮点:一是实现大市范围内以合法固定住所为依据的居民户口准入登记和迁移,消除人们心目中的城乡户籍差别概念。二是受惠面广,大幅降低本市户籍居民户口迁移门槛,极大地调动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积极性。三是实施网上户口迁移一地办理制,由迁入地公安机关受理,通过升级苏州人口信息“全程通”系统,实现大市范围居民户口“一站式”迁移,取消了以往户口迁移所需要的《户口迁移证》和《准予迁入证明》,进一步的便民、惠民。

问:能否帮我们详细说明一下大市范围内以合法固定住所为依据的户籍准入登记办法吗?答:好的。《规定》第二条“全市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的以拥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办理户口迁移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指的是今后大市范围内户口迁移只需要拥有合法固定住所这一基本条件就可自由迁移,而不再受房屋产权年限、本地就业、参保等其它条件限制。合法固定住所既可以是申请迁移人在本市居住房屋属于自己的产权房屋,也可以是租住属公有产权并领取使用权证的房屋。

再进一步说,新规定实施后,我市户籍居民在大市范围内拥有上述性质的合法固定住所,就可以自由迁移落户,包括在大市范围内拥有多套房屋的,只要本人意愿,均可自由选择一地落户。问:《规定》大幅降低本市户籍居民户口迁移门槛,提高农民进城进镇积极性具体表现在哪里?

答:《规定》对全市户籍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户口迁移进行放宽,明确只要“在城镇就业并在城镇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户;动迁安置在城镇和开发区的农户;实行‘三置换’进城进镇的农户;城中村和失地的农户;符合城乡一体化规范要求的新型新农村建设的农户;以购买 75平方米以上商品住宅房(含存量房),申请跨市(指跨市区与县级市及县级市之间,下同)迁移户口的居民;婚迁、未成年子女跨市投靠;父母投靠子女及其他直系亲属跨市投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准入的跨市迁移户口人员”等十种情况均可以办理户口迁移,并对十种情况的受理条件和办理程序进行了逐条明确。此外,新规定还明确了“本市居民在城乡间的户口迁移,其户籍登记内容依法只作公民身份信息登记,不作为享受有关政策待遇的唯一依据,户口迁移后,其涉及社会保障、土地承包、宅基地、计划生育等事宜,由苏州市相关部门按规定办理”。此项规定充分顾

及并较好解决了失地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将有效提高农村居民进城进镇的积极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来,市委市政府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全市居民尤其是本市农民的社会保障、土地、计生等问题做出了规定,以保证他们在进城进镇落户时利益不受损失,这些也为改革我市户籍制度,出台本《规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问:最后能帮我们介绍一下居民户口“一站式”迁移的有关情况吗?

城乡居民一体 篇3

2月24日,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根据从2012年四季度起实施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2013 年以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统计是城乡分别进行的。城镇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城镇住户调查,农村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农村住户调查;对城镇居民按可支配收入统计,对农村居民按纯收入统计。虽然,这分别反映了城乡的居民收入及变化,为过去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但是,没有全体居民收入数据,很难准确把握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全貌,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收入分配格局、让全体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等战略要求。这就迫切需要统计部门提供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收入统计数据,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统一了城乡居民收入名称、分类和统计标准,在全国统一抽选了16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直接开展调查。

国家统计局分布在各地的直属调查队根据统一方案和工作流程,组织调查户进行记账,及时记录调查户工资、补贴、家庭经营收支、红利、租金、利息、养老金以及缴纳个税和社保费用等等现金和实物收支。在每个调查点还聘请了一个辅助调查员指导调查户记账。在季末和年末调查员都要对调查户进行访问,用统一问卷对其人口、财产、社保、就业等收支相关情况进行访问登记。

各地基层调查队对调查户的记账和访问调查基础数据进行审核、录入并直接上报国家统计局。每个季度,国家统计局在全国随机抽选 6000 个调查户直接进行电话回访,核实重要收支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最后,根据审核后的 16 万调查户的分户数据汇总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一方面,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全体居民收入分配全貌,为国家制定统筹城乡发展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政策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用统一标准监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差距变化,更加准确地反映不同群体居民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情况;同时,也填补了我国缺少全体居民收入数据的空白。

城乡居民一体 篇4

(一) 城乡居民低保制度规范形式的二元化弱化了农村低保制度的约束性

我国目前实施的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属于“行政法规”范畴, 具有极高的法律效力。而农村低保制度则以国务院《通知》为据, 属于行政指导范畴, 并非法律, 这就使这一制度仍处于欠规范性与非法制性状态, 其强制性不足, 必然增大农村低保工作的随意性, 难以有效保障农民作为国家公民应享有的受保障权利。

(二) 城乡居民低保制度保障范围的二元化凸显了城乡居民身份差异

对城市居民, 《条例》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 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 (燃气) 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简单概括为“衣、食、住、教” (水电燃煤、燃气等可归到“食”、“住”范畴) 。而对农村居民, 《通知》规定“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 可简单归纳为“衣、食” (同上, 水、电可归到“食”范畴) 。同为低保人员, 保障范围却有如此差别, 这对农村低保居民显失公平, 也事实上体现了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别。

(三) 城乡居民低保制度保障标准的二元化拉大了城乡低保差距

从表1可知, 2007—2011年, 无论低保保障标准, 还是人均实际月补差, 虽差距在逐渐缩小, 但城市都比农村高不少。这种差距并非来自于城乡物价差距使然, 而是人为的制度安排。其结果是人为拉大了城乡低保差距。

(四) 城乡居民低保制度保障资金实际来源的二元化制约农村低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条例》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 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供捐赠、资助。”《通知》规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以地方为主……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由表2可知, 中央财政对农村低保保障资金补助的绝对量和相对量远比对城市低保制度的支持力度低, 这必然降低农村低保人员的保障水平, 不利于农村低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五) 城乡居民低保制度组织管理的二元化不利于农村低保制度的规范开展

按《条例》规定, 城市低保制度管理的主体有国务院民政部门、县、街道办事处、镇、居委会等。而农村低保制度则“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制, 按属地进行管理”, 管理的主体有县、乡、村三级。不同的管理主体无疑弱化了该项工作在基层的执行力度。

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创新

(一) 保障法律制度一体化

立法先行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国家通行的做法, 如英国1601年、1834年两度颁布《济贫法》, 为英国社会救助制度的规范建设指明了方向;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 使其社会保障制度很快走上法制化道路。而我国仅有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缺乏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的法律条文, 更没有城乡统一的“低保”立法,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低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而且加大了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因此, 亟须构建一体化的法律体系。该体系以《宪法》为统领, 以《社会救助法》为核心, 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为主体, 以《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为准则。我国《宪法》已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在这一纲领性文件指导下, 低保工作的重点是颁布统一的法律、条例和相应的实施办法。可喜的是, 即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社会救助法 (草案) 》已对社会救助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和资金保障, 对社会救助的标准、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具体措施, 以及管理部门对社会救助申请的审查手段等作了明确规定。在《社会救助法》基础上, 通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 对低保制度的保障责任主体, 保障对象与范围, 保障资金的申请、审批, 资金来源, 保障标准, 保障资金的发放与变更, 进入退出机制等作出详细规定, 使该项关系社会稳定, 既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更是民生工程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 保障内容的一体化

统一居民低保范围, 剥离现有城市低保制度中的附加项目, 一方面有利于将有限的资金向农村倾斜, 更大程度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另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城市低保制度退出难的问题, 因为现行城市低保制度是一种典型的“捆绑式救助”模式 (即将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补贴等其他专项救助简单地叠加在低保制度上) , 政府给予低保家庭的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和水、电、暖、气减免以及节日补贴等优惠照顾越来越多, 有的每年多达数千元、上万元, 这种典型的“低保制度福利待遇综合症”使人们对低保制度趋之若鹜, 使低保变成了人人羡慕的“香饽饽”, 其结果是导致受助对象不同程度地出现“动力真空”和管理上的“易进难出”等问题。通过城市低保保障范围“瘦身”, 回归低保的本意, 利于该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三) 保障标准的一体化

低保制度所要解决的仅是维持人的基本生存的“衣、食”所需, 而不包括城市低保制度中的“住、教”等附加项目, 因此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就应适当下调, 以提升农村低保标准。因为事实上, 农村低保标准已低于农村贫困线 (和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相比, 农村低保制度平均保障标准是987.6元, 相差208.4元) , 并不能真正满足农村低保人员的衣、食之需。因此有必要提高农村低保人员的保障标准, 应至少与农村贫困标准持平, 以此基本实现县域内居民保障标准的统一。之所以说目前低保标准县域一体化, 而非全国一体化, 是因为我国现阶段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客观上存在很大差异, 城乡救助标准还不可能完全统一, 但在一县之内, 无论城乡居民, 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内容、消费方式基本相同, 且一县之内粮油、肉蛋、蔬菜、服装等日用消费品价格并无实质性差别, 有时还会出现城市低于农村的情况。因此, 当务之急是积极探索县域内城乡之间制度的公平与制度协调, 更加合理地分配城乡之间低保的责任及资源, 以保障社会底线公平。

(四) 保障资金的一体化

低保保障资金的一体化, 一方面中央要对所有的省 (自治区、直辖市) 给予财政转移支付,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可以略有差别, 以使所有享受低保的公民享受到中央财政的普照, 这是公民权利的体现, 也是现实所需, 因为东部省份也有很多财政困难地区由于缺乏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保障资金只能由各省市财政负担, 结果导致低保覆盖面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在城市低保中, 浙江省城市低保覆盖面仅为0.3%, 广东省为0.7%, 北京、江苏、福建均为1.1%, 山东为1.4%。另一方面, 增加省级财政的支持力度。总体上, 目前省级财政对低保制度的支持力度不大, 且存在严重不平衡。以城市低保制度为例,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已占资金总额的60%以上, 其余责任落到了县以下财政, 省级财政作为主体的责任尚不明显。这就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省级财政的责任。有学者指出, 省以上财政占到总支出的70%为宜。由此在低保资金来源上应做统一规定:省级以上财政占70%, 县级以下财政, 以及其他渠道筹集到的资金占30%。

(五) 保障管理的一体化

为更好地推动低保制度的开展, 有必要尽快以法律明确中央、省、县、办事处 (乡镇) 四级管理体制。在中央层面设立低保制度高端机构, 整合救助资源, 集合救助能量, 构建统一协调的低保制度机构;在省、县设立相应的低保制度平台, 配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在办事处 (乡镇) 设置相应的对应机构, 从事低保工作的具体事宜。由于2009年已在绝大多数省份试行“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故不宜将地级市作为管理机构。在具体操作层面, 应建立“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石宏伟.中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篇5

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些重要论断为解决新阶段的“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农民增收困难,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增收难度更大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一个低谷期。1997~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3.97%,比改革开放以来24年平均值(7.33%)低3.36个百分点。

具体到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是停滞甚至是下降的。

2000~2002年,全国减收农户占42%。城

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局面不仅没有改善,而且在不断恶化。1997~200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7.8%,比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3.8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11:1。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达3.2:1。虽然近年来农民收入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但基础并不牢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些根本性的、长期的、深层次的因素并没有克服。现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产品供应最丰富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形势最严峻的时期,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得最大的时期。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发出的第一个专门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性文件。文件科学分析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变化和农民增收面临的严峻形势,明确提出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收入,强化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增加农民收入的综合性政策措施,特别是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方面制定了更加有力的政策。

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应该说中央的思路越来越明确。1998年中央就提出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科学判断;1999年中央提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00年又提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2002年中央提出增加农民收入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多予、少取、放活”;2003年中央又提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

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三农”问题上的郑重承诺。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断,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些重要论断为解决新阶段的“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继续清理各种针对外出民工的歧视性政策,为农民外出就业创造公平环境在降低农民外出就业门槛,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方面,最近两年政策力度很大。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了一个保障外出就业农民权益的政

策文件。今年国务院在最短的时间里出台了废止收容遣返制度的政策。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在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应的文件。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对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我们的调查表明,已经制定的这些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还有一些针对农民外出就业的歧视性的政策需要解决。

尽快取消专门面向外出就业民工的就业证、健康证等不合理的证卡,简化农民外出就业手续,坚决纠正各种变相收费。1994年,劳动部颁布《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暂行规定》,根据这项规定,开始实施以就业证卡管理为中心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制度。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要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从实际情况看,这种以就业证卡管理为中心的就业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大多演变成以管理之名,行收费之实。这种证卡制度对外出就业农民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这种做法损害了进城农民平等的就业权利,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也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农民有序流动的作用。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在农民办理各种证卡时,收费过多、过滥。虽然中央出台了清理对进城农民务工乱收费的政策,但有的地区继续变相向民工收费。例如,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的调查,在国务院已明令取消对进城就业农民不合理的收费之后,某个大城市在民工办理就业证和健康证时,又变相乱收费。农民办一个就业证,要交50—60元的“培训费”,办一个健康证,办证费、体检费和培训费加在一起要收114元

。实际上,办证单位并没有向民工提

供真正的培训服务,完全是“搭车”乱收费,这种做法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再如,南方某个城市,过去办理暂住证340多万个,每年收费金额约10亿元。

2002年中央要求取消对进城农民务工不

合理收费的政策后,为解决承担外来人口管理功能的户管员的工资来源问题,又决定对出租

屋开征治安管理费。治安管理费的征收,很可能会转嫁为外来工的打工成本。最近几年,要求取消就业证和健康证的呼声很高,建议:2004年下决心取消这些不合理的证卡;严厉查处强迫农民接受培训,以培训之名,向农民乱收费的行为;明确要求输入地政府将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费用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中,绝不能变相向企业或个人转嫁负担。

抓紧研究取消暂住证的问题。199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意见》,决定实行统一的流动人口就业证和暂住证制度,以提高流动的组织化、有序化程度。从这些年实际执行的情况看,目前实行的以暂住证为主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已经在暂住地扎下根来,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常住居民,但仍不能享受本地居民的权利。现在,有的城市(如沈阳等)提出要对外来人口实行“人性化管理、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并取消了对流动人口实行的暂住证制度。

暂住证制度对外出就业农民来讲,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从某种程度讲,甚至是一种带有歧视性的政策。新的居民身份证管理条例已经颁布,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精神,建议适时取消对外来人口实行的暂住证制度,实行暂住申报制度。

将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大幅度增加各级政府用于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而言,人们对开发自然和生态资源,对增加物质资本的投入等都有了足够的重视,但对于开发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不见得都认识到位了。据了解,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

进城务工的农民中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任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农村大部分没有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由于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就业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从根本上讲,取决于9亿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只有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批的专门人才,才能把沉重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可以说,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从中央的角度讲,对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也越来越重视。今年国务院六个部委专门制定了农民工培训计划,国务

院关于农村教育发展的决定也明确提出,今后普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超过1亿人次。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对农民的就业培训问题,要把握四个政策要点:一是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二是

把满足市场需求和尊重农民意愿作为根本出发点,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等等。特别是要防止以培训之名,对农民乱收费;三是建议推广“劳务培训券”制度;四是加强对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的支持力度。

长期以来,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与农村发展需求严重脱节。由于经费短缺,农村职业教育机构萎缩,人员大量流失。建议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把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可以通过高职在农村扩招,每年从800万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中逐步转出300万—400万农村青年,其余400万人经过中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可以回到农村创业或进城从事二三产业。这对减少农村中、小学大量辍学,发展效益农业,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城市化意义重大,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继续加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快实行“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课本费、补助生活费)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而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是城乡之间最大的不平等,解决农村与城市之间基础教育的不平衡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

总体来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是不断增加的,从1994年的485.5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919.97亿元,其中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从1994年的286.8亿元增加到了2000年的597.66亿元。但是,我国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1994—2000年,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为57.7%。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间教育投入的大致格局是:中央和省级的教育投入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较少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投入的职责基本上由基层政府承担,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县乡政府承担。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只承担补助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责任。应该看到,过去随着义务教育管理层次逐渐下放,基层政府和农民承担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这种分级办学体制在加重了基层政府和农民负担的同时,在客观上也迟滞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农村与城市之间以及地区之间义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扩大。

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基础教育

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县级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要求教师工资由县级政府负责统一发放。

2002年4月中央又强调指出,农村义务

教育要实现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政府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两个重大转变。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和投入体制的确立,对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应看到,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政府财力薄弱,基本上是“吃饭”财政,由县级政府负责统一发放教师工资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应看到,由于过去欠账多,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远没有得到解决,如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学校公用经费不足问题、大量危房问题。据调查,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状况不是改善了,而是进一步恶化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缺口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矛盾不是缓和了,而是加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状况一定要有一个客观的估计。即使现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政府投入已占了大头,也应该清楚,这种投入还是低水平的,远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要求。我国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11年,只相当于美国上世纪初的水平、日本上世纪50年代的水平。在教育投入中,投入小学的社会收益率是最高的。而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将钱投在补贴学生的学费和课本费上,效果会更好。1907年日本就实行了6年的强制免费义务教育,1947年又实行了9年强制免费义务教育。最近国务院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文件提出争取2007年农村困难家庭享受“两免一补”。

据有关资料,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贫困学生约1500万人,如果按每个学生平均每年减免学杂费、课本费300元计算,每年需要45亿元。就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和财力来讲,应该有能力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和书本费方面走得更快些。

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既要着眼于控制耕地征占规模,更要着眼于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用不同方式剥夺农民的土地,已成为新形势下侵犯农民利益的主要形式。

山东城乡居民医保并轨 篇6

从今年起,山东将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全省统一、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加快整合工作,方案提出整合“时间表”,分四步完成:首先完成机构、人员、基金、资产等移交。今年2月10日前完成新农合人员、基金、资产、档案、信息数据等移交工作。2月底前机构编制部门明确职能、机构、编制等调整、划转事项。

3月底前,各市在全面摸清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政策、基金收支、信息系统建设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工作方案,以市政府名义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备案。6月底前,完成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改造升级。最后,为保持政策连续性,各市职能、机构、人员、基金整合后,可暂维持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双轨运行、政策不变。8月底前,各市制定出台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确保自9月1日起,按统一政策组织居民参保。

城乡居民一体 篇7

关键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中国目前的三大医保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下称居民医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下称新农合) 分别针对城镇职工、城镇非就业人口和农民, 三大医保已经从制度上覆盖了城乡全体居民。但是3项医保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 各自独立封闭运行, 三者筹资水平、保障水平等差异很大, 我们离真正的全民医保相差甚远。为此, 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方案提出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 缩小保障水平差距, 最终实现制度框架的基本统一。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较落后, 建立全民医保不可能一蹴而就, 可以首先打破城乡壁垒, 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合并, 并与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失地农民医疗保险等制度整合, 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运行, 逐步向全民统一的医保制度迈进。

1广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运行的意义

1.1 加快广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

统筹城乡发展是大势所趋,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是当前广西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 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城乡一体化不仅仅要从经济上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 更是从生活方式、保障方式上与城市居民靠近, 实现医疗筹资和服务利用方面的公平。

当前在医疗保险方面, 广西针对城镇人口建立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针对农民设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城务工的农民大病医疗保险、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险等制度, 不同身份的人群适用不同的制度。部分农民如农民工、城中村农民已经在城市就业生活, 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已经接近城市居民, 但是保障方式却没办法同城市接轨, 这也是阻碍广西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关键因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运行, 农民和城镇非就业居民享受同样的医疗保障待遇, 有利于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1.2 解决重复参保和漏保问题的需要

新农合和居民医保等制度分割运行, 缺乏相互衔接, 造成了一些人员身份变动时制度衔接的问题。首先, 居民医保参保人群与新农合有重叠和冲突的地方, 主要涉及到农村籍学生。农村籍学生一般都以家庭为单位参加了新农合, 而学校又统一组织参加了居民医保, 这样就产生了重复参保问题[1]。而两种制度在报销阶段都需要凭医院住院证明和费用发票的原件进行报销, 所以学生只能在二者中选择一方进行报销。其次, 由于政策缺乏衔接, 导致部分人群参保问题出现脱节, 如农民工户口在农村, 很多农民工既没有参加新农合, 又不参加务工所在城市农民工大病医疗统筹, 由于户口的限制也没有参加居民医保, 这部分人员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最容易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运行, 不管农民身份如何变动, 都适用同样的制度, 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参保和漏保的问题。

1.3 解决制度运行瓶颈的需要

当前新农合和居民医保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 新农合由卫生部门主管, 县新农合管理中心负责经办, 居民医保由社会保障部门管理, 由社区、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承办。新农合和居民医保的制度分割, 造成了诸如资源浪费、管理重叠、政策冲突等矛盾和问题, 成为了制约制度进一步运行的关键因素, 而这些问题很难在各自的政策框架内找到突破口。只有实现新农合和居民医保一体化运行, 整合现有资源和岗位职能, 设置一套管理和经办机构, 节约管理成本, 才能集中精力解决当前这两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经办能力不足、保障水平低下、重复参保等问题。

1.4 大数法则的需要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一样, 遵循大数法则和风险共担的原理。参保人群越多, 分散风险的范围越大, 社会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就越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运行, 除城镇就业人口之外的所有人都参加一种制度, 参保人群将大大增加, 统筹基金的总量增大, 抗风险能力增强, 就能更好发挥统筹互济的作用[2], 有利于制度的持续运行。

2广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运行的可行性

从广西新农合和居民医保运行来看, 这两项制度的缴费办法和医疗待遇比较接近, 一体化运行具有共同的基础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2.1 筹资模式相同

新农合和居民医保都以户为单位参保, 资金来源都是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 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补助结构类似, 个人承担的费用数额相当。如2010年, 广西新农合筹资标准达到150元/人·年, 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都是60元/人·年, 参合农民个人缴费30元/人·年。居民医保以南宁市为例, 2010年成年居民筹资标准达255元/人·年, 学生、未成年居民150/人·年, 其中政府补助120元, 其余由个人缴纳。可见, 二者的筹资模式和资金结构相同。

2.2 待遇水平相近

新农合和居民医保都是以保大病为主, 统筹基金支付都设置了起付线和封顶线, 都是按所住医院等级设置不同报销比例。广西新农合住院起付线, 乡级50元/次, 县级150元/次, 住院报销比例, 乡、县、县级以上医院分别为80%、50%、40%。居民医保的住院起付线社区、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分别为100、150、300、500元, 报销比例分别为70%、60%、40%、30%。可见, 二者待遇水平设置相近。

2.3 参保人经济状况差距不大

居民医保针对城镇非就业人口, 他们多属于无收入或低收入的群体, 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 经济状况较差。新农合针对农村户籍人口,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收入不断的提高, 在经济承受能力方面, 城镇无业居民与农民的差距并不大[3], 两个人群缴费能力相近。

2.4 身份的无差异性

目前, 我国很多地方都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 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 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 统称为居民户口[4]。广西早在2007年就取消了农业户籍, 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从这个角度讲, 居民身份无差别, 新农合和居民医保针对的都是同一对象, 二者的划分已经没有实质的意义。

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运行的经验借鉴

2008年《社会保险法 (草案) 》中, 就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一标准、合并实施”。2009年3月1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改革的意见》要求:“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 “有效整合基本医疗保险经办资源, 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行政管理的统一”[5]。这些规定为两种制度合并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指导。郑功成教授也讲到:“在几大保险中, 我感觉到, 最有希望走向城乡一体率先取得突破的就是医疗保障”, “我们提出的方向是要把农村的合作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可见, 将新农合和居民医保合并是大势所趋, 在实践中, 已经有些城市将这两种制度合并运行, 比较典型的有浙江余杭、广东珠海。

3.1 浙江余杭

浙江余杭区为了推进城市化进程, 在已经实施了4年的农合新基础上, 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 从2009年1月1日起更名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3.1.1 覆盖范围。

城乡居民医保的覆盖范围包括余杭区户籍所有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 以及在余杭区中小学就读, 且其父母一方已参加余杭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非余杭区户籍中小学生。

3.1.2 筹资水平。

2009年余杭区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筹资达到360元, 其中个人缴纳100元, 镇乡街道财政补助120元, 区级财政补助140元。而重点优抚对象个人缴纳部分由区财政全额承担;城乡低保和困难家庭个人缴纳部分通过区民政补助和社会慈善捐助等方式解决。

3.1.3 待遇水平。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包括门诊和住院。门诊参照住院政策报销, 从2009年起, 取消门诊起付线, 报销封顶额提高到7万元, 报销比例省、市定点医疗机构为10%, 区级定点医疗机构为20%, 镇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40%。住院报销比例500元~1万元部分, 报销60%;1万元~2万元部分, 报销70%;2万元以上部分, 报销80%。

3.1.4 设置个人帐户。

从2009年起,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个人缴纳部分的40%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帐户, 并将个人帐户资金划入城乡居民医保卡内, 这是一个制度的创新。建立个人帐户主要用于报销当年门诊费用, 参保人员的普通门 (急) 诊医疗费, 先由个人帐户当年资金支付, 个人帐户不足支付的, 由统筹基金按比例报销。

3.2 广东珠海

珠海市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暂行办法》, 原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废止。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财政补贴, 同等缴费, 同等待遇, 消除了农村与城镇的差别, 建立了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医疗保险体系。

3.2.1 覆盖范围。

珠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对象主要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外来务工人员大病医疗保险、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覆盖范围以外的本市户籍居民, 包括18周岁及以上的该市城镇非从业人员、农民和被征地农民。

3.2.2 筹资水平。

珠海城乡居民医保以家庭为单位参保, 实行参保个人缴费与市、区财政补贴相结合的缴费方式, 城市居民的缴费标准是250元/年, 农民可以选择250元/年, 也可以选择25元/年, 城乡居民享受的财政补贴都是每人每年150元。低保户家庭及重度残疾居民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支付。

3.2.3 待遇支付。

城乡居民医保的住院费用起付标准与城镇职工医保相同, 参保人所发生的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内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1万元及以下部分, 在一级医院就医的支付80%、在二级医院的支付65%、在三级医院的支付50%;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含5万元) 部分支付50%;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含10万元) 部分支付60%。对于门诊费用, 在所患病种支付限额内, 属中额费用病种的由居民医保基金支付50%, 属高额费用病种的由居民医保基金支付65%。

3.2.4 经办管理。

珠海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经办平台设到了各居 (村) 委会, 参保人身份由所在居 (村) 委会负责审核确认, 以方便群众办理参、停保手续。关于参保费的交纳, 居民需在农行、工行、交行及农信社4家金融机构中选一家开设居民医保缴费帐户, 一个家庭开设一个帐户并存足缴费额。如有以村经济组织统一参保的, 统一以村为一个缴费帐户。同时,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网络终端延伸到社区和村, 在城乡建立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网点, 为参保人在家门口提供近距离、方便高效的服务。

4广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运行的路径选择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较落后, 在全区范围内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运行时机尚不成熟, 但是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先行试点, 把新农合和居民医保两项制度合并,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逐步实现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体化运行。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运行, 要合理设置制度模式, 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4.1 统一制度设计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要设计统一的补偿政策和管理制度, 使城乡居民不论户籍限制, 按照统一的筹资标准、起补线、补偿比例、封顶线等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障待遇, 执行统一的基本药品目录, 基金实行一个专帐管理, 统一调配使用。

具体到缴费方面, 2010年广西对新农合和居民医保的财政补贴已经达到120元, 只需要统一个人缴费比例。比较而言, 新农合个人缴费低, 居民医保个人缴费负担重, 二者折中取一个中间数更能为参保者接受, 笔者认为当前个人缴费标准为80元较为合理。

待遇支付方面, 相对来说新农合的待遇标准高一些, 可以此为新制度的补偿标准, 这样对于城镇居民来说, 缴费标准相对降低、而享受待遇提高, 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参保积极性。

对于个人帐户, 新农合制度设置有个人帐户, 而居民医保没有个人帐户。笔者认为, 设置个人帐户比较好, 个人帐户负担个人门诊费用, 一方面起到激励作用, 另一方面便于与职工医保衔接。

4.2 明确经办管理部门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运行需要一个统一的经办管理机构, 这也是节约资源、集中力量解决经办管理能力不足问题的需要。从当前实践来看, 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归入劳动保障部门主管比较合理, 便于医疗保险事业的整合, 因为当前我国各项社会保险事业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都是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

在明确主管部门后, 统一城乡居民医保经办机构, 整合有效资源。具体业务的经办统一由医保中心负责, 医保中心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比较健全, 人员素质较高, 服务意识较强。

此外, 统一网络信息系统, 目前广西新农合的网络系统比较落后, 信息化程度不高, 而医保中心管理经办的软件系统功能齐全, 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可以在医保中心的软件系统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 实现网络系统整合,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平台。

4.3 建立强制性制度, 提高统筹层次

目前新农合和居民医保都是以自愿参保为原则, 制度运行中产生了逆向选择的问题, 身体较好的青壮年群体不参保, 参保的多是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弱病残群体, 从而威胁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为此, 我们可以借鉴城镇职工医保的经验, 建立强制性制度, 强制没有参保城镇职工医保的人都必须参加。

强制性只是一个方面, 为了扩大参保人群, 还需要提高统筹层次。当前广西新农合和居民医保多是县级统筹, 两种制度合并后基金的盘子还是有限, 只有提高统筹层次, 先实现市级统筹再逐步过渡到省级统筹, 才能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分散风险。

4.4 增加门诊服务的内容, 注重预防和保健

新农合和居民医保都是以保大病为主, 大部分的居民即使参加了医疗保险制度, 门诊费用还是需要自己支付, 这样的制度安排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 普通的参保人基于经济考虑, 即使生了小病也是自己拖着, 或者自己买药吃, 迫不得已才去医院, 很多时候已经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机会, 造成治疗成本的上升。并且现行制度安排中不包括疾病预防和初级保健的内容, 大部分国民都没有进行健康体检的习惯, 很多时候生了病自己都不知道, 一直到比较严重时才有察觉, 这时候的治疗成本就大大增加了。

在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中, 要加入门诊保障的内容, 对于一般的门诊费用给予报销, 同时强调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初级保健工作,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从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降低医疗卫生事业的支出。

4.5 加大政府财政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

针对当前农村和社区基层卫生机构力量薄弱的问题, 需要加大政府对社区医院、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投入, 提高基础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一方面, 要从硬件设施上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环境, 给基层医疗机构配备最基本的医疗设备, 最起码要能够解决当地群众的多发病、常见病。另一方面, 要运用财政补贴等办法鼓励优秀的医科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并对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只有改变了基层缺设备、缺人才的局面, 居民到家门口就医的愿望才能实现。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运行只是向全民医保迈进了一步, 还需要不断探索发展, 研究与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转移, 进一步推进广西全民医保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彪, 袁长海, 黄思贵, 等.山东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中反映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 2010; (1) :17

[2]吴伟平.推动新农合与居民医保二险合一构建城乡居民一体化医疗保险体系[J].社会保障研究杂志, 2009; (5) :28

[3]宋海英, 高祥晓.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可行性研究[J].大众商务杂志, 2009; (5) :248

[4]吴伟平.推动新农合与居民医保二险合一构建城乡居民一体化医疗保险体系[J].社会保障研究杂志, 2009; (5) :28

[5]贺大炎, 唐碧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统一管理的可行性分析[J].卫生论坛杂志, 2010; (2) :186

城乡居民一体 篇8

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所覆盖的对象是没有得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城乡居民, 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生活来源没有可靠制度保障的城乡老年居民。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可以解除居民对养老送终的顾虑和担心, 有效保证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减轻子女的负担, 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012年5月7日,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召开全国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全覆盖工作动员视频会议, 宣布从201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 计划年底前完成。

随着新农保和城居保的推广, 我国各级政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学术界也进行了许多研究, 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梳理与归纳, 将我国理论工作者关于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的观点整理为如下部分。

2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与必然性

2.1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

曹信邦 (2006) 提出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是指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统一。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的目标是打破城乡二元保障分割体系, 让所有的人, 无论是居住在城镇还是居住在农村, 都能够覆盖在养老社会保险制度范围内, 享有养老社会保险的权利, 享有现代社会文明的成果,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需要说明的是, 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并不是城乡养老社会保险的完全等同, 把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完全等同的观点不利于城乡养老社会保险一体化。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劳动者收入的计量方式、城乡居民生活指数等有区别, 城乡养老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缴费方式、待遇水平等也有差异。

牛桂敏 (2010) 认为, 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凡年满16周岁以上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 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打破以往城镇、农村居民各自参加养老保险的二元障碍, 即将符合参保条件的居民, 无论户籍在城镇还是农村, 都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 缴费、待遇等城乡标准相同, 从而在保险制度上没有遗漏人群, 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

2.2 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必然性

许多研究表明, 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 即具有必然性。现有文献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基本上没有异议。大部分学者认为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熊思远 (2003) 认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施的是城镇偏向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一制度导致了城镇保障过足、农村保障不足。改革开放后, 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城乡结构关系、社会价值观念等领域的一系列变化,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要求对农民实行“国民待遇”的现代法治原则, 这些都对我国现行的以城镇偏向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挑战。在这种背景下, 扭转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城镇偏向,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就成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顺应改革发展潮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他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 同时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时代需要。

刘昌同 (2008) 提出必须尽快实行模式基本一致、养老保险待遇可以合理衔接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使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统一协调的政策下健康发展, 以适应社会各类人员在市场经济中合理流动, 加快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刘军伟 (2011) 也提出统筹发展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是促进劳动力流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措施与手段。

理论界多数学者认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童广印、薛兴利 (2009) 指出现在已经具备了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制度条件以及政策条件。武建新 (2009) 认为, 构建城乡一体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在于:一是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健增长;二是北京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可行性参考;三是我国目前的土地政策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实现;四是农村养老观念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农民则希望自身养老,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这些内在和外在条件已经为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3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障碍分析

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亟需建立, 虽然有其实施的可行性, 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障碍, 对此,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了不同的分析。曹信邦 (2006) 提出了体制性因素、经济性因素、人口性因素、公民权体系缺乏、农民利益表达权缺位以及技术性因素等阻碍中国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建设的阻碍性因素。具体是制度和保障水平不同导致的体制障碍;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过大以及城乡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不同导致的经济障碍;城乡人口比例的不合理, 导致农村劳动力隐性失业, 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下降, 制约城乡养老社会保险一体化;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需要建立在统一的公民权基础之上;农民利益表达权的缺失还相当严重, 漠视和侵犯农民利益表达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农民利益表达权缺失阻碍中国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技术性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还没有建立投保人的全国统一的养老账户, 二是还没有建立全国性网络技术来确保对参保农民的准确的信息采集、账户的及时转移。牛桂敏 (2010) 还提出了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方式不同, 城乡基本养老社会化程度和保障水平差距大,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社会互济功能差异大等障碍。因此, 在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时, 应充分考虑上述障碍性因素, 确保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运行。

4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路径

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不是一蹴而就的,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必须经过一定路径才能达成。许多学者都提出分阶段分目标完成的策略, 其中刘军伟 (2011) 提出“先城市、后农村、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分三步完成:第一步, 在农村, 要力争实现国务院在《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目标;第二步, 从2021年到2040年, 抓紧实现“二元养老保险模式”向“一元养老保险模式”的过渡。政府应当在“制度统一, 待遇有别”原则指导下, 逐步统一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养老金管理与运营机构、养老金缴费及支付标准、基金投资方式等, 扫除阻碍城乡养老保险统一的制度性因素, 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机制;从2050年起往后为“城乡一元化养老保险模式”的形成期。实现“二元养老保险制度”向“一元养老保险制度”转换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政府应当在这一阶段将城乡两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为城乡一元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戴卫东 (2010) 也是提出三步走, 过程基本一致, 只是时间上比刘军伟提前许多:第一步 (2010~2012年) 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生活费代发政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农村五保户制度一起构成养老保障体系。第二步 (2013~2020年) , 到2020年前, 也就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制度定型之际, 推动以“一个制度, 多档次缴费”为特征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三步 (2021~2035年) , 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2035年前后, 与全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步调基本一致。

还有学者提出通过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进行过渡的方式。卢海元 (2008) 提出, 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主张通过为农民工建立个人账户制度, 优先解决他们的养老需求, 来辐射和带动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进而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体化发展。

岳宗福 (2009) 提出了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不同主体参保的路径选择。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加入养老保险体系应是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 这部分劳动者只要激励性政策措施到位, 他们应该都会积极参保, 但必须明确一旦自愿选择参保就不能随便退出, 且养老保险部分缴费不足15年只按活期存款计算利息, 到退休年龄后可以一次性取出。农民加入养老保险体系也应遵循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原则, 具体的参保路径可以参照灵活就业人员的办法。失地农民应该由当地政府责成原征用土地者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一次性为每个失地农民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用, 如果原征用土地者难以确定, 就应由当地政府负责为失地农民补缴这笔费用。进城务工人员有土地的进城务工人员又可以划分为愿意放弃土地的和不愿意放弃土地的两种情况。不愿意放弃土地的进城务工人员可以像农民一样自愿选择是否加入养老保险体系;愿意放弃土地的, 必须像城镇职工一样强制性纳入养老保险体系, 资金来源可以采取“以土地换保障”的办法解决, 即一方面可以由接管其土地的单位或其他农户为其缴纳一部分 (也可以由接管其土地的单位或其他农户按合同每年给付一定的金钱, 由其自己缴纳) , 缴费标准应当与城镇职工一样。

5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

首先, 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保险系统, 必须加强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制建设。刘同昌 (2008) 认为只有把社会养老保险用国家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明确养老保险的内容和标准并统一养老保险形式, 才能使社会养老保险活动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第二, 根据保险学的“大数法则”原理, 覆盖面的扩大应该基本上可以弥补由于缴费比例降低带来的资金不足问题。岳宗福 (2009) 提出新的制度设计应采取“大个人账户与小统筹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具体而言, 就是每个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账户的规模统一设定为个人缴费工资的24%, 每个劳动者养老保险账户的结构统一设定为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全国统筹账户和养老金地方统筹账户三大模块。每个模块的规模统一设定为:个人账户为个人缴费工资的16% (个人负担一半, 单位负担一半) 、全国统筹账户为3% (全部由单位负担) 、地方统筹账户为5% (全部由单位负担) 。

第三, 建立养老保险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码。武建新 (2009) 要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 打破居民的身份限制, 建立养老保险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码。目前制约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城乡分割的居民身份, 这种状态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限制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限制的农民工的享受养老保障权利。因此, 应当打破这种分割的居民身份, 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码, 实施城乡居民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岳宗福 (2009) 也提出新的制度应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一卡通”。即每个劳动者, 不论农民、市民还是进城务工人员, 都要拥有一个与身份证号码相关联的社保号码, 拥有一个与身份证同等重要的社保卡。

最后, 吴利明 (2011) 等提出要建立包括基础性养老保险、转移性保障和补充性保障在内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的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养老保险运行模式。

6 小结与简评

过去二元分割的城乡治理体制使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和城市有很大的区别,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养老保险制度必然会迈入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代表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养老保险待遇完全等同, 而是让城市居民与农民的养老保险是设定在同一个制度内, 能让资源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而不再受到城乡二元制度的制约。

现阶段的文献除了在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建立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上达成共识以外, 关于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建立的可行性、新农保未来制度设计等均存在分歧。多数学者认为, 为了应对“白发浪潮”的到来、克服城乡分割管理的弊病、跟进社会发展的脚步, 迫切需要我国建立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来保障城乡老年居民的生活。关于新农保建立的可行性, 学者观点分成两派, 部分学者认为, 我国经济状况目前并不允许实行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与之相反, 多数学者通过测算认定,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允许建立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政治环境已经成熟。

综上所述, 对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障碍以及制度设计, 定性研究较多, 定量研究少, 这难免观点的片面化, 并不能设计出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服务于我国广大的城乡居民。我国政府工作者与学者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以尽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保障居民权益, 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曹信邦, 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障碍性因素分析[J].理论探讨, 2006 (5) .

[2]牛桂敏, 建立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与思考[J].天津大学学报, 2010 (1) .

[3]熊思远, 关于在我国建立城乡统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学术探索, 2003 (1) .

[4]刘同昌, 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不能再等[J].中国改革, 2008 (4) .

[5]刘军伟, 二元经济理论视角下的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11 (5) .

[6]童广印、薛兴利,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路径与战略布置[J].特区经济, 2009 (1) .

[7]武建新, 我国实行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J].消费导刊, 2009.

[8]戴卫东, 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J].社会保障研究, 2010 (4) .

[9]卢海元, 农民工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账户养老金[J].中国社会保障, 2008 (6) .

[10]岳宗福, 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9 (6) .

城乡居民一体 篇9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与特点

城乡一体化是在经济发展至新时期之后才提出的一个改革目标。城乡一体化要求在生产力稳定的基础上, 再通过行政调控等方式, 真正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1]。这种交流包括各种人力、物力的方式, 使城与乡之间以优势互补的方式, 通过城市的发展积极带动乡镇的发展, 以此来达到城乡共同发展, 即所谓的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实现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城乡合作互赢、互惠互利的关系, 同时通过城乡之间各种人力、物力的信息交流, 在城市不断发展的同时带动乡镇也一齐发展。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纵观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并加以分析, 不难发现, 工业化并未完全成熟的国家, 农业在一定程度上为工业提供了帮助。当工业化成熟之后, 工业可以起到帮助农业的作用。所以, 城乡一体化建设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所趋。

二、城乡一体化视阈下居民的收入情况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大。

当下, 中国主要通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和财产差距三方面来具体说明中国城乡差距的现状。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到底应该怎样衡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并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目前为止中国最普遍的衡量方式是依靠城乡收入差距指数与基尼系数这两项数据。 (2)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关于该问题的衡量标准, 业内学者经常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但最为普遍利用的衡量标准是恩格尔系数和居民消费水平[2]。 (3) 城乡居民财产差距。关于该方面的衡量, 业内学者经常从储蓄存款、财产差距以及每百户所有耐用品的数量等几方面来反映。在这方面, 诸多学者在实地考察中进行过几次正式规模下的调查, 在调查中得到了真实并且详实的数据记载。同时, 也有学者认为洛伦茨曲线、结构相对系等方法进行大致上的测算。

2. 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城乡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距是近几年衡量城乡差距的新模式。有学者认为, 自从提出城乡差距的概念以来, 人们对于城乡差距的衡量就一直局限于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 但事实并非如此。除了城乡收入差距之外, 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上的差距也是重要因素之一[3]。当下中国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上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l) 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两免一补”的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始于2004年, 从西部地区开始试行。从2007年开始, 全国上下农村地区都开始实行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 从根本上降低了农村家庭中教育方面的开支, 在缩小城乡差距的道路中又前进了一大步[4]。农村的教育政策发展至今,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已不比城镇差多少, 但是, 教育质量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育环境、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力量等几方面造成的。 (2) 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差距。自从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概念以来, 中国在建设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为了减少传染病的传染几率, 中国积极完善医疗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同时,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是, 若从公共卫生的质量、基本医疗服务的态度等几方面深入探究, 中国城阵与农村之间扔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 差距特别大的是城乡二元的医疗保险制度, 该制度导致农村的医疗保障条件远远不如城镇。 (3) 基本社会保障的差距。近年来, 随着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城镇、农村的基本社会保障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 总体上而言, 中国的基本社会保障的核心还是在城镇之中, 这样就导致了农村的几本社会保障有一定的落后。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各种保险机制都开始于城镇, 现在已经达到一个较为成熟的状态, 但是在农村, 基本社会保障各项制度仍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5]。

三、城乡一体化视阈下实现居民收入增长的制度路径

1. 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中国城乡实行二元分配体制的根本原因是二元户籍的制度建设, 自“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提出以来, 该制度已经成为城乡一体化的绊脚石。要真正建立城乡一体化, 就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的分配体制, 二要打破二元分配体制,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1) 统一城乡的户籍制度, 减小农村户口迁向城镇的约束性。减少城镇户口带来的优越福利, 建立健全农村户口迁向城镇的的衡量标准。 (2) 降低城镇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的优势性, 逐渐减小户籍带来的优势性, 真正做到城镇、农村平等待遇以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3) 减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的约束性, 且积极鼓励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经济发展至今日存在以下现象:农村劳动力过剩, 城镇劳动力紧张。减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的约束性是加快城镇一体化建设的必然途径, 也是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必然要求。

2. 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

土地可以说是农村的命根, 农民失了土地便什么都不是。所以, 在这个寸土如金的年代, 保护好土地资源就等同于保障农民的利益。中国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土地利用率已越来越高。所以在征用农民土地的过程中就存在较多问题。土地征集面积过大、被征集的农村得到的补偿少之又少, 有些甚至是强行征地, 在征地的过程中没有解决被征者的事后问题, 至此城乡矛盾不断激化。所以, 应该尽快建立健全有关于征地行为的法规条例, 使征地成为双方同意的交易行为, 而不是单方强制的行政行为。通过, 各地政府要以农民的利益为先再进行适当的征地活动, 不能不顾农民的利益进行强制性的征地行为。在征地行为发生时, 要尽可能地提高农民获得的补偿费用, 且妥善地解决好农民在被征地之后的就业、住房等问题。

3. 改革二元的财税体制。

改革二元的财税体制也是真正建设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此举有利于减缓财富在城镇过度集中的现象。要真正做到改革二元的财税体制, 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加强农村税务的改革强度, 贯彻实行取消农业税的制度, 真正实行“多得多收、少得少收、无得不收”的税务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成熟之后再寻找契机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化。二是政府加大农业投入的相关经费, 切实保障农民的收入呈稳定增长的状态。三是在农村也开始实行公共财政。改变公共投资大部分投向城镇的现状, 努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如电力、卫生、道路、通讯等基本设施建设的投资, 使农民也享有与城镇居民一同的权利。各地方政府应该力所能及地为农民承担一部分的开支, 切实减轻农村的负担。

4. 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城乡发展的差距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在城镇、农村中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至此, 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以此来达到真正建立城乡一体化, 是当下的重要任务。目前, 农村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 导致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可有可无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之下, 想要马上统一城镇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较大的困难, 所以, 只能先慢慢地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 再找适当的时机将两者统一化。为达到此目标, 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重点关注农村中收入水平较低的人, 对于收入水平偏低的原因进行实地考察, 给予一定特殊的扶贫政策, 保障这部分人的基本权益,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二是地方农村政府积极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 包括住房、就业等方面, 通过政策引导、扶贫等方式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三是加大农村中的扶贫力度, 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具体的规划, 完善与地区发展状况向对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减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上的差异。从长远角度出发考虑, 地方政府主要应从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为农民创造进城镇就业的条件、为农村子女提供较好的教育质量与教育环境, 渐渐发展农村的各项水平, 积极与城镇并轨, 为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城乡一体化实现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城乡合作互赢、互惠互利的关系, 同时通过城乡之间各种人力、物力的信息交流, 在城市不断发展的同时带动乡镇也一齐发展。所以, 城乡一体化建设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所趋。但是当前, 城乡一体化视阈下居民的收入差距, 城乡公共服务差距都在逐渐增大。因此, 我们应该采取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二元的财税体制、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 开辟城乡一体化视阈下实现居民收入增长的制度路径。

摘要:城乡一体化要求在生产力稳定的基础上, 再通过行政调控等方式, 真正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包括各种人力、物力的方式。城乡一体化建设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所趋。主要分析城乡一体化视阈下居民的收入情况, 并针对性地提出城乡一体化视阈下实现居民收入增长的制度路径。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居民收入,制度

参考文献

[1]易兵, 杨刚, 陈国生, 陆利军.中国城乡一体化差别的具体特征及其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选择[J].特区经济, 2011, (1) .

[2]尹潘.城乡一体化模型在城乡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名城, 2011, (2) .

[3]任保平.商贸流通体系改革:破解中国城乡一体化难题的战略选择[J].理论导刊, 2011, (1) .

[4]白云, 王环.借鉴挪威经验加快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J].宏观经济管理, 2011, (2) .

城乡居民一体 篇10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国务院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这项制度的建立可以更好地使全体公民平等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化制度的禁锢,促进劳动力的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目前学术界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问题有许多研究,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 一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的研究; 二是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三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研究。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郑功成( 2010)提出制度建设要基于统筹,他认为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一定要基于城乡统筹,逐渐缩小差距,促进公平,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和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要实行城乡统筹。刘中海,王双喜( 2012)[2]认为,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把农村居民和不符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纳入制度范畴之内,可以弥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缺陷,加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的统筹发展提供路径,有利于促进社会分配更加公平[3]。

黑龙江省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开始试点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这两项制度,所覆盖的对象包括农村居民和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城镇居民,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生活来源没有可靠制度保障的城乡老年居民。近几年黑龙江省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省份相比,一体化建设相对滞后。在养老保险方面,全国有16个省已经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质性合并,目前黑龙江省仅做到制度框架基本一致,管理模式逐渐靠拢。要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解决更多现实问题。

二、黑龙江省城乡居民养老社会保险一体化现状

随着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确立,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2009年12月,黑龙江省15个县作为试点县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居民社会保险,2010年实际参保人数为131. 22万人,收缴保费7. 24亿元,共为试点地区近27万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发放2亿多元基础养老金[4]。第二批新农保参保人数为254. 6万人,参保率为84. 5% 。2011年,黑龙江省59个县区启动第三批新农保试点,覆盖农村居民70% 以上,同时在89个县( 市、区) 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与2010年相比,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详见表1。2012年末,黑龙江省已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社会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新农保和城居保参保人数已突破500万大关,全省共有135. 02万老年居民不缴费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累计发放基础养老金12. 95亿元。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

2014年,黑龙江省在城乡居民养老社会保险的制度设计上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决定,城乡居民养老社会保险的基金来自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基金的个人缴费标准目前有12个档次,分别为每年缴费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014年7月1日起,黑龙江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可相互转换,这是新农保、城居保二险合二为一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又一新举措。但是,这一政策实施时间不长,仍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三、黑龙江省城乡居民养老社会保险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 一) 养老保险基金补助标准存在差别

城乡居民养老社会保险的基金来自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黑龙江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的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的补贴具体标准和办法也是自主确定。从目前的情况看,财政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主要表现在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基本投入,县级财政的补贴只占一小部分比例。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金额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这就会使得不同地区的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存在较大差异,弱化了一部分群体的参保积极性。从目前的体制看,黑龙江省部分县级政府,存在严重的财政困难,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补贴力度小,且资金来源不稳定。以哈尔滨市为例,市区城居保基础养老金为每人每月65元,比中央统一规定的最低标准多10元,10县( 市) 的城居保和全市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均为每人每月55元。

( 二)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运营水平不高

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不断展开,黑龙江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将会越积越多,规模不断扩大,应做好基金的保值增值工作。目前,黑龙江省养老金投资渠道窄,运营模式单一。为了规避运营风险,基金主要用于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债券和存入银行,虽然这些投资方式的安全系数较高但是获得的收益较少,并且缺乏合理的投资运营机制。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缺乏合理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监督,仍然存在挪用和贪污的现象。

( 三) 城居保与新农保政策衔接存在障碍

社会保障制度依托于良好的法律法规,对于新农保与城居保的并轨,目前黑龙江省仍缺乏具体的实施条例,许多规定尚不明确,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在两种制度的融合上各自为政、地方特色鲜明。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执法机关在处理养老保险方面的争议时无法可依,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致使制度规范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欠缺,严重制约着推进和健全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进度。同时,并轨工作在具体责任划分上较为模糊,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的计划性和可预见性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

( 四) 管理机构整合过程难度大

第一,并轨工作较为复杂。《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社会保障卡要进行全国统一、每年核对待遇领取人员和领取记录、转移跨地区城乡居民养老关系等。以2012年为例,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500万人,并且每年参保人数急速增长,大大增加了信息录入和核对的工作量,但是经办人员总数增长速度较慢,基层经办机构业务繁重,导致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服务需求量大但是服务供给能力差的现象。第二,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一方面,基层社会保障经办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较弱,服务水平不高。同时,还存在经办主体多元问题,管理呈现“多龙治水”局面,影响经办效率[5]。另一方面,独立分割的地方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技术比较落后,难以进行信息共享。由于统一接口缺失,无法同相关业务系统进行对接。而且,专业技术性人员的缺乏导致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维护和更新滞后,也阻碍了经办工作效率的提高。

四、推进黑龙江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建议

( 一) 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参保

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参保首先应当做好宣传工作,规避制度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消除大部分参保人员由于对保险的作用、政府补贴以及制度运行等不甚清楚而产生的抵触意识。首先,应当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如广播、电视、报纸等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制度进行整体的普及,从根本上转变参保人员的参保意识,逐渐引导他们实现由强制参保转变为积极参保。其次,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反馈机制,对参保人员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积累信息,并根据群众反馈的意见对工作进行及时改善。最后,要将走访群众的工作常态化,有专门的社会保障经办人员对城乡居民进行实地走访,认真讲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强化参保人员的参保意识,不断实现社会养老保险服务的均等化。

( 二) 加强政策衔接和部门沟通

在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同时逐渐实现一体化管理,立足当前,根据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对相关政策进行细化,保障异地迁移等相关制度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做到统筹兼顾,保障在转移过程参保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为了保证黑龙江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的顺利进行,应建立统一的管理部门,提高工作的经办效率。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牵连到许多部门,所以必须在统一的领导部门下协调沟通,形成联动机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办事效率。

( 三) 提高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水平

根据马可维茨组合投资理论,多元化的投资可以有效降低非系统性的投资风险系数,以最低的风险获得最高的收益。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多元化投资: 第一种方式风险小、收益低,例如国债、银行存款以及中央银行票据等投资方式; 第二种方式风险适中、收益也适中,典型的形式一般包括金融债券、基金等; 第三种方式风险大、收益高,例如股票、企业债券、期权期货、境外投资等投资渠道。目前,黑龙江省养老保险投资渠道单一,应尽快出台明确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运作办法,以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提高其效益性为目标,丰富投资方式,在做收益性与风险性的权衡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现实情况和当前经济发展态势,在多元化投资渠道中选择适合当前形势的投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 四) 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力度

黑龙江省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社会保障监管部门,通过监管机制的运行,来防止发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贪污和挪用现象,将有损基金运营的违法犯罪行为扼杀在摇篮里。监管部门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存储、管理等环节进行监控和督查。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由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根据其应负的职责进行监督,同时接受政府部门、国家权力机关、法律法规、公民群众的全面监督。公开养老保险基金工作情况和实现业务管理信息化,不仅能够使养老保险办理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有利于避免资金被挪用。

( 五) 加强信息化建设

新农保与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合并最大的难点并不在政策上,而是在信息系统上。黑龙江省着力打造紧跟前沿的新农保信息管理格局,2013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统一管理的社会化服务系统,发放新农保社保卡139万张,录入231万参保对象制卡的基础信息。并与6家为新农保和城居保服务的金融机构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代理新农保和城居保业务金融机构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6],保证为参保对象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个人电子档案,并设定一个终身的社会保险号码,录入参保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而且还可以显示参保项目、参保年限、缴费特征等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协调城市和农村地区各方面的利益,更好地完善黑龙江全省范围内的统筹管理工作。使信息系统在技术上不存在漏洞,确保信息资料的安全,使功能更加全面,具体包括缴费、领取养老金、资金运营、信息发布等各方面。加强城乡居民养老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养老保险工作和管理的科学化、公开化,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黑龙江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问题。基于阐述黑龙江省城乡居民养老社会保险一体化现状,提出其存在养老保险基金补助存在差异、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运营水平不高、城居保与新农保政策衔接存在障碍以及管理机构整合过程难度大等问题。提出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参保、加强政策衔接和部门沟通、提高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水平、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以及信息化建设等对策建议,探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客观规律,使全体公民平等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促进黑龙江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黑龙江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J].中国劳动,2014(3):59-60.

[2]郑功成.制度建设要基于城乡统筹[J].中国人大,2010(2):25.

[3]陈建梅,方锡悦.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的路径选择综述[J].农场经济管理,2013(10):47.

[4]王吉恒,孟菲,李敏.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缴费能力探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2(8):51.

[5]睢党臣,董莉,张朔婷.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问题的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14(7):41.

上一篇:地方税收体系下一篇:网络信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