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方法

2024-07-20

评课方法(精选十篇)

评课方法 篇1

听课评课, 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一是有利于学校管理者亲临教学第一线, 吸收教与学双方的各种信息, 掌握第一手资料, 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适时地把脉诊断, 也可以对优秀教师的教学特点进行梳理总结;二是有利于融洽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对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教学技巧与教学思想方面的指导, 调查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发展的趋势, 组织开展现场的教学研究活动, 取得领导教学的主动权。

在听课评课中, 听课是基础, 评课是关键;评课, 是听课以后必做的功课, 也是学校管理者领导学校教学, 指导教师成长的重要法宝。作为学校管理者来讲, 如何进行切实有效地评课呢?我在此给大家介绍我这些年在学校评课中常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五度评课法”。

所谓“五度评课法”, 实际上就是学校管理者在听评课的过程中, 从管理的角度、用管理的视觉与思维, 跳出具体的学科的圈子, 采用一种综合性的具有大教育观特色的、与新课改理念一致的评课方法。所谓的“五度评课法”, 涉及到五个不同的又紧密相连的维度, 即准备度、参与度、互动度、饱和度、生成度。

所谓的“准备度”, 就是在听评课的过程中, 关注教师和学生课前的准备情况, 从中发现、找到师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基本态度以及在知识、方法、能力、思想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也从中看到教学的针对性以及最终的实效性。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主要评教师对于教材与课标的解读、剖析、掌握的情况, 评教师对于学生知识前期掌握的情况、学生能力形成与培养的情况、学生学习的态度研究和把握情况, 评教师对于教学的语言、手段以及仪态等方面的准备状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主要是评学生对于教材的预习情况、尤其是注意学生对于新知识相关联的一些知识信息的把握情况, 再就是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能力准备状况等。在听评课的过程中, 管理者关注、重视“准备度”, 实际上就是在引导教师自觉主动地做好上好每一堂课的思想、精神、知识、能力、语言、手段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因为古人早就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因为“不上无准备之课”应当成为现代学校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也应当成为学校管理者管理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原则。

所谓“参与度”, 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状态与程度。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主要是看和评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做到了全身心投入, 包括思想的、情感的、知识的、能力的投入, 尤其是要重视关注、评点教师的激情状态, 因为教师的激情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氛围, 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身心状态和学习的结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一是看学生投入的量, 一方面是看学生都被卷入到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比重, 另一方面是看在整堂课中学生投入的时间占整节课的比例有多大;二是看学生投入的质, 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知识、思维、能力等元素投入的状态和比重, 尤其是要重视学生思维投入的水准和比例, 因为思维的培养, 是现代课堂教学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任务, 也是现代学校育人最核心的目标。我们之所以强调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 是因为新课改主张的参与性学习、探究性学习, 实际上是与每一个教师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是密切相关的;同时, 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是与其自觉主动的学习状态直接相关的。

所谓“互动度”, 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师生与活动之间相互交流、碰撞的情况。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主要是看教师在基本的意识上、时间空间上、教材内容的安排上等, 是否在教学的设计上、内容的传播中、活动的开展中安排了师生互动的环节, 同时这些环节有实效、受欢迎。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一是看学生在师生互动环节中, 积极性主动性是否充分地发挥出来, 是否积极地参与到互动的活动之中;二是看学生们在生生互动的环节中, 是否做到了相互之间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是否在这些环节中获得了相应的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提升。我们之所以强调“互动度”, 一是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发展其社会性最重要的路径;二是因为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特征之一就是“交流与合作”, 合作学习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合作学习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能真正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三是古人有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师生的角色有时候是可以互换的, 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很多地方是完全可以相互学习的。

所谓“饱和度”, 是指一节课在内容上的、信息传递上在容量上的特点。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教师必须清晰地意识到:时间是生命, 课堂是师生生命发展和提升最重要的场所, 教师绝对不能浪费学生和自己的生命。“少慢差费”“信息量过少”等, 都是浪费师生生命最大的忌讳。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 尽可能地让自己所传递的教材内容、相关知识信息在量与质上实现“最大化”。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认真自觉地、最大量地吸收老师所传递的有关信息和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传递的有关信息, 让自己的学习生命能够获得最大的、最适合的发展与提升。我们之所以强调“饱和度”, 主要是遵循“珍惜师生生命”“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现代理念, 力争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所谓“生成度”, 就是指通过一节课, 在师生的生命中所获得的各种新的知识、情感、思想、能力等东西。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通过每一节课, 教师的学识、情感、思想、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艺术都有提升, 在专业发展上也有一定的改变和发展。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通过每一节课, 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以及对人生、对未来的认识都有积极的变化, 呈现出向上向前发展的态势。“生成”是新课改对于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最重要的标志性的东西。在精彩的课堂教学中, “预设”和“生成”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教师必要处理好精心预设与有效生成的关系;管理者要注意引导教师善于捕捉课堂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 因势利导, 因学制宜, 达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让不同的学生 (也包括教师自己) 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作为学校管理者来讲, 一定要牢记:管理者听课绝不是目的, 其目的是通过听课评课, 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趋向, 了解教师思考与教学能力的真实水平, 总结教师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 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偏差;在具体的听评课的活动中, 管理者要注意突出“实”、提倡“促”, 突出“导”、提倡“帮”, 突出“学”、提倡“严”, 突出“研”, 提倡“思”。

总之, 学校管理者在听评课的过程中, 一定要做到, 既要深入学科、又要跳出学科, 既要从具体的技术上技巧上给予老师切实的帮助和指导、更要重视在思想上引领老师们的思考与坚守, 使每一个老师的教学总是在一定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引领与支撑下, 生动活泼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师生生命历程中一个永恒的记忆。

参考文献

[1]胡丽伟.“一校两区”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新校园, 2015 (9) .

[2]常青.高校学生社团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5 (5) .

听课评课方法 篇2

听课不应只停留在一般听的层次上,还应学会分析所听的课并予以正确的评价,这对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思想的完善、教学特色的形成都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

二、怎样听课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听课应做到:(一)听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有备无患。

树立将听课者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的理念。在掌握教学常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课程标准,尽量了解本学科教研状态,熟悉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听课班级学生的情况: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应在头脑中设计出所教内容的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以便对比优劣,促己深思、善辨、慎取。

(二)听课中详实记录,积极推敲。

一要听看结合,详细记录。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评课的依据。听课时不仅要关注教师教的活动,还要关注学生学的情况。对于教师的教,听课者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中确定了怎样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给学生;(2)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回顾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与新授课有何关系;(3)新课如何导入,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设计了哪些问题;(4)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情境的创设、教学手段的应用是否有效、恰当;(5)设计哪些问题,安排怎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设计活动步骤);(6)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7)安排哪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8)授课教师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对于学生学的情况,听课者应该关注:(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2)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4)学生是否乐于参与到合作学习中;(5)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由于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其本质是学而不是教,而且教师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的,因此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

二要集中精力,认真分析。听课者的思维要先于教学过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行多种合理预测,摸索课堂发展的趋向,为分析评价赢得时间,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在听课过程中,将实际教学与课前预设的方案及以往的经验(听过的优秀课)进行对照,以便寻找课堂教学中突出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给予评价,即指出优点在于体现了课标哪一方面的理念,依据了什么教学原理等;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指出怎么改可能效果更好,依据是什么等等。将这些点评纳入听课记录,为评课作准备。

三、如何评课

评课,即课堂教学评价,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一)评课的目的与意义

美国著名的教育评价学者斯皮尔伯格就教育评价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1.评课的目的:一是对课堂教学的优劣作出鉴定。二是对课堂教学成败的原因作出评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认识。三是对课堂教学亮点进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2.评课的意义:通过评课有利于激励教师加快知识更新、优化教学艺术,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二)评课的要求

1.树立健康的评课心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中为充分发挥评课的作用,真正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评课者应注意克服不正确的心理倾向。一要克服“老好人”思想。评课是一种教研活动,不要担心自己的观点不能被授课人接受而“得罪”人。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有在激烈的辩论中,大家才能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研活动才能深入开展。二要克服从众心理。有些评课者往往顾虑个人的想法稚拙怕贻笑于众人,就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唯恐出错。没有让评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们为了教学,所言即使颇有争议,也是观点的不同,而没有对错之分。因此,评课要大胆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发展求异思维敢于创新。三要克服附和权威心理。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进,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逐步完善。没有一位教师能自诩为权威。大家所存在的差异是学识、经验、能力上的差异。所以没必要为冒犯权威而瞻前顾后,要敢于向经验挑战,打破传统的评价模式。

2.评课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关键点,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的本质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教师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是否有效的学习。因此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以及经过学习活动后得到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因此,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从授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如何转向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如何(注意,这里提评价重点必须转向,并不是完全忽视或否定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情况)。对于一堂课,如果教师总是想尽办法、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课堂中表现出积极参与探究、主动质疑问难的情形,而且通过学习,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包括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这样的课就可以认为是一堂很好的课。如果无法达到上述目的,就说明教学(某个环节或整个教学过程)存在问题,必须引起授课教师的反思。

3.评课要把重点放在“评学”上面,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改变传统的以“评教”为重点的现象,把评价的重点转到“评学”上面,以此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要把评课的关注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方向上面来,转到针对学生差异进行因人施教上来;要把过多的统一讲授,转变为以指导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和统一答疑、点拨为主要活动方式上来;要把课堂转变到以适当的统一讲解与有指导的自学或自由选择条件下的探究、研讨、查询相结合的形式上来。

转变评课的着眼点,评价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及效果,尤其不能仅仅关心学生的学业考评分数,应该更多关心为教师创设有效教学活动的环境与气氛,关心教师对学习者的指导、帮助是否切实有效。关注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关注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关注学生是否乐于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关注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4.评课要提倡创新,培育个性。正确地评价一堂课,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理念实施的需要,是张扬学生个性的需要,是创造教学艺术魅力的需要。新课标需要的不是拘泥于教参的教学设计,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灵活的调整,发挥自身优势,拿出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另外,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科特点,摒弃功利追求,提倡个性化教学,将学生头脑中自由思索的权利还给学生,不但能够张扬学生个性,更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

5.评课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课堂教学评价要符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的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课必须从实际出发,从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情况出发,不能想当然。既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又要揭露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评价的内容和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的,要以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6.让学生参与评课。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服务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理应是评课的主体之一。让学生参与评课,发表自己对教师一堂课的想法和要求,这对授课教师和其他听课教师都会很有启发和帮助。同时,由于学生的参与,评课主体呈现多元化、民主化,对一堂课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扫描,有利于增强评课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当然,受年龄、阅历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的意见有时不够成熟、全面,教师可权作参考。

评课后要对所获取的信息(来自于学生、授课者、其他听评课教师的信息)结合新课程理念做进一步的总结和思考,看有什么收获、启示,然后写出心得体会或论文。怎样评课议课

第一、从听好课入手,记好听课时的第一手材料

通常我们听课做记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实录型,这种形式如同录音机一样,如实的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仿效的用意之多,这种记录方式一般不可取。因为听者记得多、想得就少;另一种是选择型,选择某一侧面或某些问题,而选择记录内容的依据是根据听课者的需要,如主讲人的优势所在、课堂的特色、存在的问题等。第二、从记录的材料中,思考评课时应点评的内容

任何一种课,评者都应从教的角度去看待教者的优势、特色、风格、需改进的地方、需商讨的问题。更应从学的角度去看待主体发挥程度、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情况、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学生活动的创造性等。第三、倾听授课教师的自评,做出对点评内容的取舍

授课教师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也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新秀、有骨干,也有能手、名师,有活跃型、也有内向型,有严肃型、也有可亲型,形形色色,各有差异。作为评课者为了达到评课的目的,一定要学会察言观色、学会倾听其自评,从而做出判断,做出点评内容的取舍。切不可一意孤行。因为任何人的点评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来评无定法,评课也无法用条条框框的标准准确量化。只有评课者与教者达成一致,点评内容才落到了实处。第四、思考以什么方式加以点评,实现点评的目的

实事求是的讲,我们分析授课教师的心理也好,倾听教师本人的自评也好,其目的不是为了迎合教师,而是或激励、或督促、或帮助,所以了解点评的形式很重要。目前而言,就点评有以下几种形式:

1、先说优点或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再提出研讨的问题。这种形式比较多见,大都是有这种传统的心理,良好的开端是点评成功的一半。

2、先谈需研讨商榷的问题,再把优点加以点评。这种点评开门见山、有针对性,一定要注意指出问题的数量不要太多,抓住主要矛盾即可。

3、在每一条“优点”中,再重新加以设计,提出改进方向,以求更好。这种评课方式给听者造成思路并不很清,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

4、评者只谈体会,不直接谈优点和不足,而是通过富有哲理的体会,给授课者留下思考、留下启迪。或激励赞扬、或蕴含希望。这种点评层次较高,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功底,需因人而异。第五、加强学习,勤于思考,使点评别有一番风味

要想真正评好课,必须加强学习,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演讲与口才,学习课的模式,掌握学科特点,熟悉各种课型,并在实践中学会推敲点评的语言,这样才能给优秀者锦上添花,给不足者雪中送炭,使点评别有一番风味。如何评课

(二)(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组成的,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了。

有人把课堂教学比作一个等边三角形,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任何的一个顶点得不到重视,那这个三角形就不平衡。这无疑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这三个目标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反映了这三个目标的不可分割,缺少了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一节课显然也就不完整了。(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缘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写作要有思路,写文章要有思路,上课同样要有思路,这就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有效果。我们平时看课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1.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时间多,内容松散)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2.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3.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大少现象。4.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5.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什么是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真正懂得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它相关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相关的学科中去,解决相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它为各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运用知识的媒介。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其次,言简意赅,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六)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喜欢。还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考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数学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课学生很忙,但思考度很侧。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主要看教师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行了因材施教。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以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综合分析还包括从教师教学个性上分析,从教学思想上分析等。整体评析法的具体操作,不一定一开始就从七个方面逐一分析评价,而要对所听的课先理出个头绪来。怎样理:第一步,从整体人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课的教学过程是怎么安排的,有几个大的教学步骤。第二步,由整体到部分,逐步分析各个教学步骤,要分别理出上面的七个内容。第三步,从部分到整体,将各个教学步骤理出的内容汇总起来。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全课的角度逐个分析评价。

教师评课方法浅谈 篇3

对一堂课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寻找教学存在问题的途径,也是发掘教师教学优势的方法,可以促进教师业务交流和相互学习,是全面提升专业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教学活动的一根指挥棒。它既是一种教研活动,又是一种科研活动。因此,小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大到学校的生存发展,都与听评课有着直接的关系 。

要科学合理地评好一节课,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评指导思想。即从课程理念,教学思想的角度出发,看是否能体现一定的教学理念,是否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肓从,不作秀。具体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又不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思想。

二、评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方面,目标的制定要全面、具体、适度。要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目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具体,体现学科特点。确定的目标,要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年级、学科、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另一方面,从学习目标达成来看,要看学习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难点内容,重难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三、评教材处理。有学者指出:“教学是教师与教材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只有当合作者能够了解彼此的有点并形成互补时,这种合作关系才能得到最佳发挥。”因此要从教学内容处理的角度,评教材体系和知识体系是否把握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材取舍是否得当,教学难点是否突破,是否能够深入浅出、符合学生接受心理,课堂容量是否适当。

四、评教法运用。一节成功的课,教师应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励、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突破定向、单一思维式,使学生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思,走向深入,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具有独创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模式,为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创造极好条件。

五、评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缘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看教学设计

教學设计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取舍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设计,一是要看教学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设计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二)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设计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的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

六、评学法指导。既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评价(如理解、记忆、评价学生等方法的指导)。要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释疑、讨论、练习等获得知识的学习过程,上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消化课本、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听课的能力、方法等都将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是否注重指导学生的听课方法,要指导学生找重点、关键字句,进行压缩性记忆将成为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志。一般情况下的概念、定义、性质、法则等都用文字来表达,对其中的重点词要抓住不放,再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重新压缩成简单易记的内容。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多用手、眼、耳、脑等器官,要求学生首先用眼看准,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用耳听懂,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用心思考,想所学的内容,反思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用脑去归纳、概括;再用手去实践,即动手操作学具并尝试做练习。在指导学生听课时,应按照“专心听讲—当堂弄懂—抓住关键—理清思路”的方法进行指导。同时,还要学会质疑,要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不断地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七、评教学基本功。既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写技能,应变能力等进行评价。教师的基本功即专业素养,决定了课堂的高度,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保证,。

八、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教师教学思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评议中要关注板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新颖、有创意,是否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教学思路,把握学习重点,获得美感享受。

九、评教学效果。即对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一堂课上地再怎么多姿多彩,如果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三维目标落实不到位,那么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

评课的过程是一个实事求是又充满技巧的过程,要在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的同时,让人心悦诚服,激发上进心。因此评课要把握以下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评课应本着公正公平、实话实说的态度,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给执教者学习的机会,切不可套话连篇,敷衍了事。

2.轻松和谐的氛围。主持者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评课气氛,语气中肯不偏激,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样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发表看法。

3.突出重点,切中要害。评课不宜长篇大论,面面俱到,应主要围绕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述,肯定优点,提出不足。

4.激励性原则。评课的目的是要治病救人,帮助授课者更好地成长,而不是一棒子打死,让人灰心丧气,要让授课者始终充满信心,不断进步。

5.就事论事原则。 评课要对事不对人,把课评足,就事论事,不要由评课到评人,更不能因一堂课而否定其全部工作。

评课的内容、方法及功效 篇4

一、评课的内容

课堂教学评价, 既是对课堂效果的评价, 又是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的各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 所产生作用的分析和评价。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的评价侧重点不一样。课前评价主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领会情况;课中评价主要是了解、诊断学习状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调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后评价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实现预期目标, 以作为评价教学成果的一个依据, 评价时我们应注重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教师与教学方法的相互作用、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相互作用, 也就是评价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教学目标与绩效达成、教师专业成长等诸多方面。同时,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时也应该关注到学生学习的参与热情、学习效率等方面的情况。

二、评课的方法

课堂教学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一堂课中教师“教”的行为与学生“学”的行为是大量的、系统的, 评课者要综合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各种信息, 运用相对统一的、稳定的评价标准作出判断, 并根据教师情况、教学目标与课型等因素选择较好的评课方法。常用的评课方法有常规性评课方法和研究性评课方法两种。

1.常规性的评课。从教学的全过程入手, 对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处理、教学程序结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基本素养、教学效果和教学个性化等七个方面加以评价或诊断。需要说明的是, 即使用常规性的评课方法, 也要有所侧重。评议青年教师的课, 应突出一个“导”字, 倡导一个“帮”字;检查教学工作的听课评议, 应突出一个“实”字, 倡导一个“促”字;对教改实验课的评议, 应突出一个“研”字, 倡导一个“争”字;对竞赛课或评优课, 应突出一个“比”字, 倡导一个“学”字。总之, 评课者要具体实在, 不死搬教条, 应根据执教者实际和教材的具体特点, 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特别是在否定执教者的某些做法的同时, 一定要谈出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具体设想与建议, 使执教者学得着, 做得到。

2.研究性的评课。对课堂教学中的某一问题、某一角度、某一侧面以探究或研究的方式进行专题性的评课。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评课者之间在评价内容上交叉或重复。专题的选择首选从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之处、独到之处入手, 其次从执教者存在的问题入手, 也可以从评课者自身的优势和擅长入手。这样做既可以帮助执教者加深认识, 又可以使评课者自身找到具有生动事实材料的研究课题, 双方都有收益。

三、评课应达到的功效

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论教”, 为此, 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现学生的主体,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创新, 主动发展与创新, 让学生体会到和谐而充满活力的课堂所带来的乐趣, 并在其中体现探究的快乐, 品尝成功的喜悦。

实践告诉我们,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评价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将促进同事之间相互学习、共同研讨评课的良好风气的形成, 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的讲授水平, 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教学结果, 而是要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课评得恰如其分, 不仅可以充分调动执教者的积极性, 升华评课者自身的认识, 还可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促进教师的个体发展需求,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方案的构思方法的评课稿 篇5

过多的给学生看看图片和视频,可以拓展思维、开阔视野。然而经课堂实践下来发现,多数学生认为课堂图片看得太多,思考的时间就太少了;虽然视频能吸引学生,但真正让他们感兴趣的却是实践与制作。看来,以后王老师应该适当地减少课件中图片的数量,把播放视频的时间换成让学生进行设计方案(草图法)。

大概是矫枉过正的缘故,这学期学生给王老师提得意见集中在“多看图片”和“多看视频”两个方面。这让王老师颇感迷惑:一节课到底用多少张图片与视频才是合适的呢?

根据学生们的要求,在上《方案的构思方法》之前,王老师把积累下来的`资料重新整理了一下,分成灯、电子产品、仿生产品、家俱、令人忍俊不禁的发明、趣味想象方案、特色摩天大楼等七组图片,用了10分钟的时间给他们欣赏。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又可以为方案的构思提供一些素材,有一点启发作用。

在讲到如何进行方案构思时,让学生观察,下面两组图片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之处?某同学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而小轿车的挡风玻璃却有一定的倾角呢?

思考:从产品本身(车)、使用者、使用环境分析并回答:设计者可能考虑了哪些因素?

观点一:小型汽车车身高度低,如果挡风玻璃竖直,车内人通过玻璃在司机前方呈现虚像,干扰司机正常的判断,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而公共汽车车身高,形成的虚像在上方,悬在空中,前面所说的情况影响较小,因此公共汽车的挡风玻璃的倾斜角度较小

观点二:前挡风玻璃倾角的大小涉及到一个风阻系数,倾角大,使车身更显流线形,风阻系数小,这样能保证快速行驶时受到风的阻力小。小轿车车速快,因此在设计时要将前挡风玻璃设计成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校长听评课的意义、方法与视角 篇6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人,全面负责学校事务。在“安全”、“特色”、“争优”、“创先”等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听评课”离校长的常规工作越来越远,甚至变成了校长们“有空儿”时才会开展的工作。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把课程看做一个面,它包含教师、学生、教学、教学资源等因素;教学就是一条线,它呈现出制定教学计划—课堂预设—实施教学—课后辅导—检测反馈的线性过程;课堂则是一个点,它把各学科的若干知识点以几十分钟为一个单位展现给学生。一节节的课串起来就形成了教学,继而形成课程。校长关注教学工作,要从小处入手,首先关注的是课堂。课堂教学关系到学校发展,关系到教师成长和学生提高。校长参与听评课,是一项常规性的教学管理工作,不仅可以诊断教师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还可以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例证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

二、 校长听评课的定位

1.超越学科的视野定位

校长不可能精通所有的学科,但应该拥有超越学科的视野。观察眼光不应纠结于学科教学法层面,而应该从教学论的层面去提出课堂教学重构的建议,对课堂做出客观性、发展性、全面性的评价。

2.“调研者”的角色定位

校长进课堂的最主要角色是 “调研者”。通过听课调研,了解教师队伍的结构层次与类群, 把握不同发展阶段或类群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关切点,找出课堂问题背后的管理因素。

三、 校长听评课的方法探寻

1.比较式——发现差异

所谓比较式听评课,是指校长听取同一学科或同一发展水平教师的课堂教学,并进行分析比较。这样有助于校长了解各学科的日常教研活动,诊断教研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如听取五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师执教同一节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若发现教师关于教学过程的设置及教学效果差异较大,由此断定集体备课过程存在较大问题,可以责成五年级数学教研组长反思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改正。再比如,听取本校年轻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不清,达成不良,就需要学校开展“如何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校本教研活动。

2.专题式——促进改革

结合本校课程改革实际,可以开展类似“基于自主先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微课辅助学习”等专题式听评课,观察教师对课改观念的理解,把握课程改革的进展程度,发现实验推进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典型问题,并及时做出有效调整。

3.追踪式——关注成长

追踪式听评课是指从不同层次的教师群体中选择代表教师作为听评课对象,并对其进行一定周期的追踪研究。如校长可以对本校优秀教师群体中的代表教师进行追踪式听评课,并在此过程中了解这些教师的成长环境、成长关键期,发现研究结论及成长规律,并能利用所发现的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促进其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分类式——发展个性

每位教师都有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层次的教师也有不同的发展需求。校长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本校教师作恰当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听评课的关注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听年轻教师的课,校长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与课堂管理是否到位;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校长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教师能否反思课堂教学实践,实现自我超越;听专家型教师的课,校长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教师是否确立了研究的主攻方向,是否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特色经验。

四、 校长听评课的课堂教学评价视角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听评课的视角也应发生改变,即评价一节课的优劣应更多地从观察教师转向更多地观察学生,应该由是否“精彩地教”转向是否“有效地学”。

1.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的评价

(1)参与了吗?托·富勒曾经说过:“知识是行动特有的果实。”谈的就是参与的重要性。校长在听评课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是否参与学,还要关注学生是否参与教,学生只有把“教”和“学”的角色集于一身,才能挖掘出更多的潜能。

(2)交往了吗?交往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应该达到的结果。校长一要看课堂上学生间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 二要看课堂上是否有良好的交往氛围。

(3)思考了吗?思考是深层次的心理行为,它有独特的外显形式。校长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对问题进行合理解释、能否有独创性的见解等外显形式判断及评价学生能否主动积极地思考。

(4)愉悦了吗?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愉悦是良好的学习体验。校长要对学生是否在学习中体验到了快乐,是否对后续学习有信心、无压力等作出判断和评价。

(5)掌握了吗?学习活动既要重视过程,也要追求结果。要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达成教学目标,并力争让更多学生优秀。

2.关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对学生的指导与组织

(1)关注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关注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深透,能否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能否把科学的知识与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进行适当的转换。

(2)关注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关注教师是否只是生硬地使用教材,还是懂得恰当整合教材,基于学生实际,以教材为主线,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关注教师对预设的实施。合理预设是基础,精彩生成是追求。关注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否根据学生现实表现,灵活调整预设。

(4)关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关注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是否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否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否营造既宽松和谐又力争上游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M].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2008.

评课方法 篇7

关键词:学生,教师,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是一项能让听课者、授课者、学生三方均受益的活动。从听课者来说,可以汲取别人长处,增长见识,自己也会各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授课的教师通过汲取别人的建议,改进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而学生在公开课上积极、主动的发言,踊跃参与课堂教学,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2010年10月,我开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这是一节学生实验课,课前我精心备学生、备教材、备各种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也预设了课堂可能会产生的问题,一切准备就绪。事先说好是在实验室上课,可是学生迟迟不到,原来他们不知道物理实验室在哪,这样一耽误十分钟过去,我急匆匆的上课,急匆匆收尾,课后我和听课的教师讨论这节课成功与不足之处,评课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及教学心态方面,对我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使我受益匪浅。随后我又在另一个班开了一节实验公开课,由于实验器材不足,学生分成8人一大组,4人一小组(即A、B两组),A组学生操作串联电路,B组学生操作并联电路,两组学生分开操作,一组动手时另一组观看、做好记录。

一、共探讨六个实验

(1)在串联电路中拧去一只灯泡是否会影响其他灯的工作?

(2)在并联电路中拧去一只灯泡是否会影响其他灯的工作?

(3)在串联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4)并联电路中再并联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5)在串联电路中改变开关位置能否改变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6)在并联电路中改变开关位置能否改变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原来是对比实验即A组学生做实验(1),B组学生做实验(2),学生操作完实验,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接着就让A组学生做(3),B组学生做(4),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接着对比说结论、联系实际举实例;最后改装电路,A组学生做(5)观察开关位置改变对电路是否有影响,B组学生操作开关位置对电路的控制作用难度较大,结果B组学生拆了线路怎么也不会连接。这主要因为实验室用的少,学生平时动手不强,本节课属于失败课,在听了听课者提出的的建议,我对这节公开廛作改进,先让A组学生做完(1)(3)(5)三个实验,再让学生根据实验观察、思考得出串联电路的特点,接着再让B组学生操作(2)(4)二个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后,再让学生做实验(6)。此实验难点在于如何改装电路,我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开关控制两个并联电灯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思考,提示学生只改一根导线的一个接线柱。学生通过观察,看出叉去一根导线后再添加另一根导线的正确做法。学生根据黑板上改进的实物图,改装电路操作实验(6),这样做既节省实验时间又为以后电路故障题做好铺垫。经过两次被听、被评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我收获很大。两次实验对比起来,第一次上课采取分组实验,A、B两组依次一对一的比较,而且又是一个优生较多的班级,但教学效果并不佳。而第二节实验课,学生成绩平平,但是他们思维特别活跃,参与的情绪也比较高,个个都想动手去做,我让A、B两组学生错开操作(即每个实验一大组只有1、2学生操作),这次实验是学生上的第一次实验课,小组是临时划分,对比看后一次课堂气氛比前一次活跃,教学效果也比第一次好,通过这两次公开课与听课教师的座谈、交流,我提高了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我积极准备第三次公开课,汲取前两次的经验教训,并对其中不足作如下修改:一是平时物理实验室要对学生开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二是四人一组组员要按好、中、差分配,每组要有一个人操作能力强、会讲解的学生。三是把这节课做如下改进:

1.学生两人一组先做串联电路的(1)(3)(5)并观察、讨论、总结出串联电路的特点。

2.让所有学生在纸上将串联电路实物图改接一根导线的一个接线柱,再添加一根导线和开关就能组装成一个开关控制2盏灯的并联电路(黑板上画出),再实验探究(2)(4)两个实验,讨论、交流得到实验结论。

3.再将上面改装的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的并联实物图再改装成一个开关只控制一盏灯的并联实物图,提示只改一根导线的接线柱,让学生在原来的实物图上继续改装成我们要探究的电路,在实验中探究并联电路与开关位置是否有关。

我想,每一个教师如果长期作这样的努力,积极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不用你天天吆喝,他们也会主动的观察、思考,增加学习兴趣,在实验过程中手、脑并用,体验探究的乐趣,不断增加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不评课”的评课 篇8

案例呈现:

第一阶段:调查、观察和倾听

通过资料调查发现, 该校学生虽然基础普遍较差, 但学生学习自觉性普遍较强。英语教师教研理念总体较为落后, 但这两年比较积极参加区里的教研活动。

笔者先听了初三备长的一节口语训练课。该教师采用了区里教研活动中推行的口语培训策略中的2条: (1)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口语会话技巧; (2) 开展小组合作, 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开口。可惜在运用中, 该教师采用了不恰当的方式。该节课主要部分有两个阶段:朗读和会话阶段。以下是听课记录:

朗读阶段

步骤一:教师介绍了三个概念——意群、语调、连读, 并写上几个句子画上符号。 (5分钟)

步骤二:请3个学生评价台上两位学生的朗读技巧, 全部沉默。 (2分钟)

步骤三:请学生集体朗读, 学生按照旧习惯唱读。 (2分钟)

口语会话阶段

步骤一:教师介绍口语会话的各种技巧:同意或不同意对方观点的表达法、委婉表达法和一时无法回答的表达法等。 (8分钟)

步骤二:让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话题讨论 (2分钟) , 学生用中文交谈, 教师又加时2分钟。

步骤三:个别小组上讲台表演对话, 只有一对勉强完成对话。 (5分钟)

一下课, 该教师很激动, 满腹委屈地找到我, 说:“你看, 我们学生实在太差了!我可是按照区的教研活动里的方法上课, 可他们完全不配合, 我提问的还都是班里最好的学生, 结果他们都答不了, 真的没办法教了!”笔者表示理解和肯定他积极运用新的教研方法精神后, 征求该教师意见:“是否可以请那些回答不上问题的学生说说答不上的原因?”

[分析]授课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在教学中使用口语培训策略的教学方法, 不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困难, 将教学有效性低的问题归咎于学生的基础。由于这种教学方法的获取源自区教研活动, 容易导致该教师对区所推行的教研理念的怀疑和抵触心理。教研员如果直接点评, 教师可能会难以接受。

第二阶段:学生访谈

在取得教师同意后, 请了那几位没有完成回答和对话的学生过来访谈。以下是访谈的记录:

笔者:听你们老师说, 你们都是班里最好的学生, 今天回答不了我想肯定有原因的, 能告诉我吗?你们老师也很想知道哦。

学生A:语调我好像懂了, 但什么是意群、连读, 实在搞不清楚。

几个学生齐应:是啊, 很复杂!

备长:刚才老师上课时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意群就是句子中按意思和结构划分出的各个成分, 每个成分就是一个意群啊!

(学生茫然的表情)

笔者 (拿来录音机, 放两句录音, 边放边按意群停顿做暂停手势) :发现什么时候要停一停吗?

学生A:好像词组后。

学生B:好像从句前。

笔者:对了, 真聪明!刚才老师说的意思和结构就是指一个个词组和短句哦!

(备长若有所思)

笔者:刚才老师叫你们讨论的时候, 你们怎么都用中文讨论啊?

学生C:好多单词我不懂, 想问老师也不敢。

学生D:有点害怕。

……

[分析]这样的访谈对学生存在一定的思想压力。首先要肯定学生, 才能更好地打开学生的心扉, 为访谈建立良好的氛围, 更好地发现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实施教学策略的一个示例, 让老师体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效果, 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

第三阶段:集体备课

学生们回教室后, 备长有点兴奋地对笔者说:“我知道问题在哪了!那些概念对学生来说太抽象了, 所以您用录音机一放和做手势他们就理解了!但我们的学生词汇量实在太少了, 让他们讨论实在困难, 怎么办呢?”笔者笑着说:“要不, 我们把备组的几位教师一起叫来重新集体备这节课?”笔者婉拒了担当集备主持人, 只作为观察和参与者, 让教师们常态集备。以下是集备的记录:

备长:大家刚上了口语训练课, 发现有什么问题呢?

教师A:学生太差了, 好像都没反应的!

教师B:那个讨论的话题好像太难了, 学生讨论不来。

备长:刚才我和教研员找学生访谈了一下, 边放录音边做手势, 学生好像很容易就能明白意群了。其实, 语调和连读都可以这样做的。

教师C:对呀, 我刚才见学生不明白, 就读了几句同时加上手势, 学生反应还不错的!

教师B:其实学生读的时候, 我们也可以用手势带他们!

教师A:干脆让他们自己也打手势好了!

笔者:大家的主意好!我都没想到让学生自己打手势!为什么概念讲不清的东西, 一举例和打手势就明白了呢?为什么学生自己打手势更好呢?

备长:因为初中生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

笔者:对!还有呢?

(教师们热议, 略)

备长:还有个问题, 大家都觉得话题太难, 讨论不了, 怎么办?

笔者:那难在哪里呢?给学生搭建什么样的脚手架可以解决这些难点呢?

(教师们热议, 略)

[分析]教研员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容易局限教师的思维, 由外及内地指导也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同和内化。通过集体再备课, 教师们通过同伴互助的形式, 解决所发现的问题, 能感受到自己的教学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教师们教学自信心的培养。教研员大部分时间用于观察和倾听, 对于教师们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 适时点拨;对于教师们展示的才华, 及时予以鼓励;在适当的时机, 引导教师将实践上升到理论, 激发教师的教研内在动力。

这种“不评课”的评课方法经常在生源基础较差的学校使用。生源基础差的学校的教师, 经常存在付出大、收效小、教学成就感不强的现象, 由于在实践中运用新课程理念时会遇到比生源基础好的学校更多的困难, 因此往往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这种教研方法属于互动式的研讨方法, 包括了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教师与教研员之间的互动。教研员不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直接对教师的授课给予点评, 不易造成教师本能的抵触心理。这种教研方式较为直观地展示了正确的反思的方法和途径, 能更好地帮助教师跳出自我的局限, 站在更客观的角度观察自我, 反思自我, 激发教师的教研主动性, 有利于教师今后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同时, 通过聆听教师的倾诉、学生的心声, 教研员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困惑, 深入教师的内心世界, 得到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和判断, 与教师们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评课方法 篇9

1 关于听课, 必须客观评价

1.1 内行看门道, 外行看热闹

对于听课, 有内行与外行之分。一般来说, 教师评课的要素主要有: (1) 教学目标; (2) 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 (3) 教学程序 (教学思路、课堂结构) ; (4) 教学方法及手段; (5) 教学基本功; (6) 教学效果。就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等因素而言, 听课者无所谓内行与外行。但是对教学目标、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由内行来评价则更为合理。笔者曾任教学督导, 参加过各学科的听课活动, 听英语课时, 就听得不太懂, 所以评英语课也只能评评诸如板书、教学态度等。

笔者认为, 对与自己所教课程类型相同的课程进行评价, 评课结果往往客观公正, 具有代表性;如果评课掌握不恰当, 很容易引起被评教师的反感。

一次领导来校检查、听课, 授课教师做了充分准备。教学内容是关于青霉素性质的, 授课教师准备了青霉素粉针展示给学生看。然后从大多数注射剂都是水溶液, 而青霉素却做成粉针说起, 激发学生兴趣, 进而解释因为青霉素结构中有酯键, 易水解, 如果制成水溶液, 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就会水解变质, 只能制成粉针, 临用前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配制, 才能防止青霉素的水解。然后再写出青霉素的化学结构, 解析酯键的结构和性质。这节课的课堂互动开展得很好。但是, 那位领导刚从一所工科的职业学校听完课, 那所工科学校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得很好, 学生听完理论讲授就动手实践。而我校这节课没有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式, 评课时, 领导对这节课评价不太好, 令那位授课教师心里很难受。其实, 并不是所有职业教育的课程都可以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要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我校教师这节课课程设计是比较合理的, 有启发、有条理, 逻辑思维缜密, 有互动、有展示, 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1.2 教学质量检查, 以批评为主

不同学校的教学质量检查, 听课、评课的形式不完全相同, 有的学校是在被听课的教师不知道的情况下, 提前安排好听课时间, 随时听课, 即所谓“推门听课”, 这种形式有一定可取之处, 可以使教师认真备好每一次课, 同时也可以看到教师平时上课的真实情况;有的学校是集中听课, 每学期集中1~2周, 虽然课前也不通知授课教师, 但毕竟集中在一两周之内, 教师可以把这一两周的课准备得充分一些;也有的学校是事先做好听课安排, 并通知授课教师, 让教师充分做好准备。

教学质量检查性质的听课、评课, 必然以批评为主。但是, 像“推门听课”, 一个学期中每节课都要有新意、要融入课改理念、完全按照教学进度、每个小节的时间都把握准等等, 其实大多数教师都很难做到, 即便是资深教师, 有时也不能尽善尽美。因此, 教学质量检查不能只谈缺点, 不谈优点, 这样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1.3 公开课、示范课以赞赏为主

公开课或示范课本身就是经过充分准备的, 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课堂结构安排、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必定有新意, 希望起到示范的作用, 让更多的教师效仿。因此, 其评课多以表扬为主。但是,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即便是公开课、示范课, 也难免有缺陷。所以, 对公开课、示范课的评议, 不能只是赞美, 没有批评。

1.4 客观的评课, 才是听课之本

听课、评课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 无论是听课人还是被听课人, 都应该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因此, 评课要从授课的实际情况出发, 坚持一分为二, 要恰如其分地肯定优点, 也要指出问题所在, 提出改进的办法。评课更要实事求是, 评课面前人人平等, 要真诚的评课, 以理服人。

2 换位思考是听课、评课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则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 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 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它客观上要求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立场不同, 所处环境不同, 感受不同。笔者在听课、评课与被听、被评的过程中, 多次转换角色, 对两种角色都有深切地感受。

作为听课人, 要端正自己的心态。试想一下, 这节课如果是自己讲, 能否讲得更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 对一堂课的评价就会比较客观了, 被评课人也会比较容易接受。切忌为了评课而评课。

作为被听课人, 也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听课、评课既是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教学改革必须从课堂开始。因此, 不能认为听课是领导为难自己。要虚心接受领导、专家和同行的意见或建议, 只要批评是中肯的, 就应该认真对待。

怎样评课 篇10

一、评课内容

1. 评课堂教学环节。 (1) 教学环节是否完整。 (2) 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2. 评课堂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是否流畅。

3. 评三维目标。 (1) “双基”目标是否达到。 (2) 达成“双基”目标的过程和方法是否合乎学情。 (3) 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得到体现。

4. 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 (1) 教师的讲解时效是否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生本对话的组织情况和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时效情况。 (3) 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参与面是否照顾全体和所需时空是否充裕。

5. 评教材处理。 (1) 教师对教材的熟知和把握情况。 (2) 教师对教材是否改编和调整, 你对这种改编或调整的看法如何。 (3) 教材内容是否进行了拓展和整合, 你对其合理性有何评价。

6. 评板书设计或课件制作的科学性和效果。

7. 评教学中的某个场景或片段的得与失。

8. 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情况。

9. 评教师的教态、感召力及课堂氛围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1 0. 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教师基本功的强弱, 对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有何建议。

1 1. 评教师的课堂教学特色、教学风格。课堂教学是否形成了个性化的风格。

1 2. 评教学效果。一堂课下来, 教学总体效果如何, 哪方面的效果最明显, 哪方面的效果不理想。

总之, 只要有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任何教学事件都是评课的资源。

二、评课原则

1. 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合乎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2. 实事求是, 不虚情假意;畅所欲言, 不避重就轻。

3. 态度诚恳, 无论说优点还是谈不足, 都要有利于施受双方的提高。

三、评课方法

1. 认真听讲, 仔细观察, 及时记录, 即听即评。

听课记录的优劣, 决定评课质量的优劣。听课记录上记下的信息量越大, 你评课话语范围就越广, 你即时作下评议意见越深刻, 你评课的说服力就越强, 大家乐意听, 乐意接受, 就越能产生良好作用, 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就越有帮助。反之, 如果你听课三心二意, 记录简单, 即使随堂记了些评语, 也难免肤浅, 评课时要么泛泛而谈, 要么人云亦云。

2. 点面结合是评课的基本方法。

当你听课时用心地作好了记录, 写下了点滴感想后, 你在评课时不必面面俱到, 一一说来。最好是确定一个谈话主题, 比如:教学特色、教学风格等。或者选择一个你认为值得一说的优点、亮点, 比如:教学方法设计的巧妙, 师生对话的精彩, 教师对童心、童言、童趣的态度等。谈出你自己的看法, 表明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感慨, 提出你的建议, 也可以留下新的探讨话题。

上一篇:整形美容外科修复下一篇:免费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