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史料

2024-09-01

历史史料(精选十篇)

历史史料 篇1

一、初中史料的类型

1. 文字史料

文字史料一般包括文献资料和文艺史料。这些文字史料有的直接出现在初中历史的课本中, 如: 以黑体字加方框的形式穿插在文本中间, 具有提示和解释文本的作用。有的文字史料则需要我们查阅相关资料才能获得, 这部分资料一般比较专业, 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2. 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包括古迹和纪念品等。这些实物史料是客观存在的, 学生在学习中国历史的时候可以见识到许多这样的史料。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历朝历代都留下了大量的实物史料。如, 兵马俑、长城、北京故宫、清十三陵等, 这些都可以为历史的教学所用。

3. 图片史料

图片史料包括历史图片、历史照片、历史地图等。这种史料以图画的形式记录、再现了当时的历史事件, 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史料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比如, 在历史课中插入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史料, 重现日本侵华时的历史,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斗志。

4. 音像史料

真实的音像史料在历史中是比较少的, 即使有也是出现在近代。在历史中还有一种音像史料, 那就是后人根据文字记录的历史事件拍摄成的电影或电视, 这些音像史料在教学中一般采用得较少, 因为毕竟是经过专业演绎而成的, 真实的内容较少。

二、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 枯燥处出示史料,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 我们发现很多历史章节的编写确实枯燥乏味, 讲解起来也比较费劲, 学生在听的时候也无精打采。为了改善教学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们就应该恰当出示史料,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 在讲 《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课, 笔者为了更好地讲授而引用了一副对联: “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这副对联明显、贴切地反映出慈禧不顾民族利益, 大搞六十庆典的丑恶行径,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中国已面临国破家亡的窘境。

2. 作业时出示史料,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笔者在教九年级的学生时, 常常为他们布置分析史料的作业, 这样做是为了与中考接轨。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或作业中接触课外的史料,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还能使学生在中考时取得一个好成绩。比如, 一次作业中, 笔者为学生选择了一道这样的史料题目:

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 ……洛水暴涨, 漂六百余家。……十三日, 诏曰:“暴雨为灾, 大水泛滥…… 诸司供进 ( 进奉的财物) , 悉令减省。凡所力役, 量事停废。遭水之家, 赐帛有差。”……九月黄河泛滥, ……太宗幸白马坂以观之。——— 《旧唐书》

问题: 根据材料, 概括唐太宗应对灾害的举措有哪些?

这道题目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讲确实不易, 因为是史料, 所以都是以文言文的方式出现的, 学生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再者学生在学习 “贞观之治”的时候也没有专门学过这一部分内容, 当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他们感觉到束手无策是可以理解的。

针对此类问题, 教师不能只把问题抛给学生而不教授解题方法。在本题中, 笔者教授的方法就是研读史料、细读史料。

我们借用史料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搭建现实和历史的桥梁, 让学生通过史料认识历史, 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使学生的历史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陆小明.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8) .

[2]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启示[J].历史教学, 2002 (11) .

历史史料教学的体会 篇2

海南华侨中学 林照壮

历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史料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离开史料的历史结论是空洞乏味的,离开观点讲史料则缺乏理论深度。如何发挥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听了伍飞云老师一堂高三年级复习课《人文精神与和谐社会》,收获甚大,感触颇多,得出点滴体会,请同行指教。

当前高考紧扣史料出题的特点,就应试教育十分必要。纵观历史教学,史料教学更是长期需要抓紧的教学环节。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环境的青少年学生,照本宣科的教与学历史都有一定的难度。比如:中外历史上有无数为同为民的志士仁人,由于课本篇幅有限,他们的社会活动不能具体展开,如适当补充有关史料,教学效果就会更好,让直觉、感性的知识通过史料渗透到教学中,从而达到深化主题,陶冶情操的目的,这里就需要思想教育的史料补充,运用设计好的生动史料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历史事件之间常常互相关联,教师设计,发生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历史事件或一个国家(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掌握,如鸦片战争背景问题,设计补充: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展示有关英国情况的史料,让学生了解英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中国却还在封建主义的老路上爬行,工业革命使西方超越东方,使学生理解社会制度的落后与政治、经济落后的关系。通过中外史实的结合讲述,可以深化教材,并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弄清这些联系,正是学好历史的关键。

经济模块中设计: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问题与西方“重商主义”政策延伸到当今的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等问题。通过设计的史料启发学生谈现实,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历史,还能悟出一些历史发展过程中带规律性的东西。教学中注意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使其在现实生活中起到借鉴作用,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是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许多新旧问题,加以适当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懂得“匹夫有责于天下兴亡”,“资治通鉴于建设事业”这是学习历史的最大收获。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人类社会的问题无所不包,因此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伍飞云老师在《人文精神与和谐社会》一课中选用了雕塑《奥拉孔》的史料,生动的讲解,突显主题的联系,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使学生从中接受了思想教育,培养了审美情趣,更体现出伍老师的良好素质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历史史料 篇3

关键词: 史料 细节 深耕

在历史教材中,史料的相对缺失,成为没有史实依据的结论书。现在的历史观摩课和常态课,历史史料满天飞,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上海市特级历史教师李惠军老师有此评价:“鲜活的历史知识以及史学的厚重、深刻、哲理,在层出不穷的教育术语、政治天条和视听环境的‘引领和‘辅助下,显得如此苍白和浅薄。”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探讨历史史料如何运用,如何体现历史的细节,打造有效的历史课堂。深耕历史细节,充分发挥史料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着探讨这一问题。

一、历史课为什么要运用史料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素材。如果历史课失去史料,历史的教学目标就会变得虚无缥缈,面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困境。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残留或保存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史料的运用越来越成为历史教师的普遍共识。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是“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教学的抓手,而不是唯一的抓手。教材囿于篇幅的限制会不得不舍下大量史料,只把极少部分的史料编进教材,浩瀚的历史史料海洋资源等着我们开发。那些有价值的更适用于课堂实际的史料,更应该充分利用起来。许纪霖说:“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做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么讲故事,把被教科书阉割掉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中真正理会到历史的魅力。”一节课在热闹的喧嚣之后,沉淀下来的东西若彰显出史实的缺失。这节课历史细节的缺失,会显得不值得吸取与学习。

二、史料在历史课堂中的地位

有的教师认为史料就是花哨,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一节课的形式的完美而使用。这样的看法是对史料的践踏与浪费。认为史料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或为了好玩,这就大错而特错了,那是“买椟还珠”。历史课堂史料不是葱花大料,不是教学的点缀而是教学中心。史料运用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着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制,史料分析的程度越来越深,甚至出现“无史料无试题”的现象。我们从高考的角度应该把史料研究放于课堂的中心位置。史料教学不是让学生记住结论性史料而是要甄别与研讨性史料。正如任世江老师所说:“历史思维的对象是史实,思维的过程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解释和既定结论基础上的。”历史课是培养学习者从史料中提取结论能力,重要的是得到结论的思维过程。教材抽调了最容易引发学生思维的史实,我们在教学中需要甄选上来展示出来,而不是选择结论式的史料。

三、如何运用史料深耕历史的细节

我们要选择客观的、富有说服力的史料。恰当史料的展出会使教学事半功倍,有些史料细节的展现会让历史的结论不言自明。

教材展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如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狂妄计划;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歼敌1万人。其他的史实没有提及,死记硬背这句话,考就考这句话,这是历史课吗,这能实现历史课的教学目标吗?是历史老师的价值吗?都不是。我国军队的具体战况呢,中日军队对比是什么样的,双方付出代价一样吗。有台儿庄胜利,为什么徐州会战还会失败。细节是一节课灵魂所在。历史是人的历史,不能只讲事不讲人。历史课的立意,就在细节的突破上,历史所要讲的不仅是时间、事件,更应该是人,是人的故事。

增加史料:细节之一:台儿庄战役胜利的代价有多大?

台儿庄战役从3月24日到4月7日,历时14天,中国守军以血肉之躯全歼矶古师团主力约10000多人。然而,胜利的代价是如此之大,中国军队损失近20000人。李宗仁望着重叠扑倒在地的中国守军尸体,跪倒在地满面泪涌,随同的将士也一起跪了下去放声号哭。

——崔永元《我的抗战》

细节之二:抗日战争胜利的代价有多大?

据国民政府1947年10月统计,抗战中中国军队阵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据《日本陆海军事典》中记载日军死亡40.46(不包括东北),战后遣返中死亡5.11万。

——喻德文《中国抗战损失和战后索赔始末》

学生很清晰得到直观认识,抽象的结论变得鲜活起来。深耕历史史料的价值就凸显了。抗日战争中国士兵与日本士兵以2:1到4:1的比例伤亡着。抗战的异常艰难困苦。台儿庄胜利了,但我们也该反思着士兵伤亡这种比例差别的原由是什么?难道一句国民党腐败就够了吗。提供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历史史料信息,让学生能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思考分析。自己得出结论提高思维能力。抗日战争绝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差距,还有什么呢?史料提供出来,展示给学生,剩下的工作由学生自己探究。

细节之三:抗战中期,蒋梦麟对兵役状况作过一次实地考察.....由于缺乏交通工具,被征召的新兵常常要步行数百里,才能到达指定的部队。新征壮丁因徒步远行、饥饿、疾病而死于路途者十之八九。从韶关解来300壮丁,至贵阳只剩27人;从江西解来1800人,至贵阳只剩150余人;从龙潭解来1000人,至贵阳仅余100余人。死亡壮丁与存活壮丁的比例高达11∶1。蒋介石看了蒋梦麟的报告后,亦深感震惊,声称“觉得无面目做人,觉得对不起我们民众”,并承认“兵役办理的不良,实在是我们军队纪律败坏,作战力量衰退的最大的原因”。

细节之四:据一般的观察,战时国军士兵90%以上是文盲,无科学常识者几乎占百分之百……一个连往往有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人力,经常在打杂。新兵入伍后半年,还不知如何瞄准,如何使用表尺与目测距离。国军士兵的射击技能远不如日军。大多数士兵打仗时只是胡乱扳放。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

细节之五:如果苏军每发射出100发子弹可能杀死5名敌军的话,那么,日军100发子弹就可能杀伤10名甚至20名敌军,也就是说,当年日军的作战效率大约是苏军一倍以上。

——姚天成《看看我军抗日老战士怎样对付日军的“高效作战”》

这些史料细节的安排,会让难点与重点很容易突破。细节处着眼,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将教学重点难点化抽象为形象,由形象再向抽象过渡,从而使历史教学理念得以深化。海量信息的世界里,获取信息的能力不是最重要的,辨别信息的能力才是最主要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甄别审视的能力。

四、结语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格拉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恰当的历史细节可以充当引火器,将教学内容化枯燥为有趣、将教学目标化虚无为显见,将历史学科充满人情关怀、人性浪漫激情的一面点燃。运用史料深耕是抓住历史细节的必要手段,抓住细节是历史教育的必要抓手,有细节的历史才是有历史味的历史,有历史味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课堂。历史教师要在史料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发展教材内容,让学生能在不知不觉间感悟到知识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在史料教学中深耕历史的细节。

参考文献:

[1]李美皆.被修辞化的历史细节.理论与创作,2007,4.

[2]王挺之.社会变动中的群体和个人.史学理论研究,2001,2.

[3]夏辉辉.追求历史教学价值 探寻课堂教学本质.历史教学(上半月),2013,11.

[4]赵亚夫主编.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史料——历史教学的基石 篇4

一、史料教学法的价值

1. 史料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历史学科本身不是一门艺术而是一门科学, 科学研究以“实证”的事实为前提, 以发现这些“实证”的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为己任。历史是建立在经过考证的、真实的史实基础之上, 而不靠杜撰和艺术夸张。史料用以证明史实的存在, 史识在探究史实的因果关系中形成。由此可见, 史料是历史学科的基础, 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石, 也是培养学生证据意识,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形成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主要手段。

【例1】在教学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时, 笔者选择了2007年我国打捞出的宋代沉船“南海一号”中大量文物图片进行论证, 使学生对“宋代对外贸易发达”这一知识点的认识还原成了真实的历史, 而不再是停留在大脑中的一个单纯概念, 表明长期坚持以史料为依据进行历史教学, 有助于学生形成不盲从、不偏信、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 形成探讨历史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凸显了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科学的价值。

2. 史料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思辨是一种高级的认识能力和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 历史思辨就是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历史问题, 进而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现实问题和认识、预知未来, 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史料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身临其境、亲自参与的感知过程, 即以史料为依据, 通过教师的质疑, 使学生调动深入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训练思辨能力。这是达成历史课程教学能力目标的一个重要方法。

【例2】在学习必修二第3课“宋代商业空前繁荣”这一知识点时, 笔者用了以下四则史料:

材料一

材料二“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 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 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荣干, 夜深方归也。”

———《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政事之先, 理财为急。”

——宋神宗

材料四“不惜共利而诱大商, 此与商贾共利, 取少而致多之术也。”

——欧阳修《通进司上书》

然后, 笔者设计了下列一组问题,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 观察材料一图片并结合材料二思考:宋代东京 (开封) 的市与唐长安的市相比有何变化?根据这种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 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思考:促使宋代商业空前繁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 结合必修一所学过的宋代官僚体制以及民族关系思考:宋代统治者对商业所持态度和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这样以史料为载体, 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二引导学生进入历史,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材料三和材料四以及第二和第三个问题, 步步深入、由表及里地不断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目的。

3. 史料教学法有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通过介绍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 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使学生确立以人为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塑造健全的人格, 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是历史教育的重要责任也是终极目标。一些文学艺术类史料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 是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再现历史, 这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

【例3】在介绍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中五四运动的背景时, 笔者使用了著名的外交家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怒叱日本代表的电影片段, 当看到著名的外交家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机智而又义正辞严的一段讲演时, 学生被震撼了, 为顾维钧据理力争捍卫民族利益的行为热烈鼓掌, 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感和民族责任感得到了强化。

二、史料的选择与应用要遵循的原则

史料教学法价值的大小与史料的选择和应用原则密切相关, 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史料不同的特点, 区别对待。笔者大致将史料分为三类, 并采用相应的应用原则。

第一类:实物 (或实物图片) 、文献典籍与史学著述。这一类史料具有权威性、可信度较高的特点, 它们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最为倚重的史料。例如, 出土文物和遗址遗迹的照片、二十四史等史学典籍、治学严谨的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所著《中国通史》、吕思勉所著的《中国通史》、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所著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韦尔斯的《世界史纲》《剑桥史》系列等等, 还有一些专门著述中的史料, 在这里不一一列举。对这一类史料要多用归纳法, 摆事实讲道理, 呈现史料、确认史实、形成史识,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习惯和证据意识。

第二类:历史纪录片。如央视制作的《中华文明》《世界历史》《百年中国》《中国史话》等。这一类史料中有实物、有真实的图片或场景, 但也有对历史的想象和再现, 所以使用时要慎重, 要注意所涉及的历史细节是否可信, 与第一类史料印证是否吻合。对这一类史料可以利用其生动、形象的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同时训练学生从这些感性的史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第三类:文学艺术作品, 包括电影、小说、诗歌、戏剧、广告、漫画、绘画等。这类经过虚构、夸张、艺术加工的作品, 未经专门研究, 不能把它们当做历史教学的第一、二手史料, 应用时主要采用它们能从侧面反映历史的功能, 选择截取其中的典型片段, 抓住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点, 引导学生挖掘出虚构背后的历史真实。

【例4】在讲述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资本主义萌芽”这一知识点时, 笔者截取了明代冯梦龙所著小说《醒世恒言》中的一个片段:施复夫妇的发家史。

夫妻两口, 家中开张绸机, 每年养几筐蚕儿, 妻络夫织, ……施复是个小户儿, 本钱少, 织得三四匹, 便去上市出脱。……那施复一来蚕种拣得好, 二来有些时运。……缫出丝来, 细圆匀紧, 洁净光莹, 再没一根粗节不均的。……照常织下的绸拿上市去, 都增价竞买, 比往常每匹平添许多银子。几年间就增上三四张绸机, 家中颇颇饶裕……夫妻依旧省吃俭用, 昼夜营运, 不上十年, 就长有数千金家事。又买了左近一所大房居住, 开起三四十张机, 又讨几房家人小厮, 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

———《醒世恒言》

然后, 笔者以这个故事为切入点, 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萌芽。

(1) 施复夫妇与《天仙配》中牛郎织女各自进行手工生产的目的相同吗?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经营形态的手工业?

(2) 施复夫妇在商业竞争中的地位如何?为什么?会对生产同类产品的其他手工业者产生什么影响?

(3) 依据图片和文字材料, 施复夫妇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后还亲自劳动吗?他们和织工之间是什么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一类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较为枯燥和抽象, 通过文学作品易使学生的理解变得轻松, 有效地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 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史料 篇5

浙江省慈溪市实验高级中学:杨恩德

学习好赵利剑老师《高中历史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教学研究》的最大启迪就是进一步做好,史料教学的实践,并能丰富运用模式,经过简单整理,赵老师讲座使用材料8组,分别说明了

一、教学目标:主要高考涉及的史料分析 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2008年广东)材料一

材料二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休耕轮作)所授之田,率倍之(男夫80亩,妇人40亩,亦称倍田),三易之田,再倍之(三易之田:耕种一年,休耕两年的贫瘠土地。再倍之:男夫120亩,妇人60亩),以供耕作„„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服饰变化中,你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实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商鞅为实现民“殷富”所采取的措施。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

试题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北魏献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易服色,并以此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魏孝文帝改革意义的理解。第二问则涉及魏孝文帝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均田制。第三、四问,要求学生在掌握商鞅变法相关措施的基础上,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进行对比。参考答案:(1)服饰汉化;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了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国家控制大量的土地。

(3)废井田,开阡陌(或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4)都移风易俗;都确立了新的土地制度。2.阅读下列材料:(2007年江苏)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宋史》

材料二: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①北宋“积贫”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 ②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③依据材料

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④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

试题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第二问涉及措施;第三问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第四问属于开放型设问,要求学生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价。参考答案:①冗官。

②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③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

④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一定作用。

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3.阅读下列材料:(2007年宁夏)

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失败原因。参考答案:(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变革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颇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二、教学过程,史料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意义 1.明确改革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以戊戌变法为例,正如康有为在上书中所言: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譬犹地雷四伏,药线交通,一处火燃,四面皆应。

自台湾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石勒啸倚于东门,所在而有,近边尤众。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面临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的双重使命,如学者所言: 明治维新是„„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压力的催化作用,为了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它同时面临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双重任务,在国内,它的主要任务是摧毁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消灭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割据状态,实现国家的统一,并使日本迅速地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上,它的主要任务是摆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强加给日本的殖民枷锁,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维护日本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夫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 忧时之士感栗危惧,深怵亡国灭种之痛,于是维新运动一时大起,„„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戊戌变法:清王朝名义上最高统治者和实际权力掌握者分离,维新派将变法成功的希望寄托于光绪皇帝身上,而清廷大权却集中于慈禧太后之手,请看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的过程: 八月初四日黎明,上诣宫门请安,太后已由间道入西直门,车驾仓皇而返。太后直抵上寝宫,尽括章疏,携之去,召上怒讦曰:“我抚养汝二十余年,乃听小人之言谋我乎?”上战栗不发一语,良久,嗫嚅曰:“我无此意。”太后唾之曰:“痴儿,今日无我,明日安有汝乎?”遂传懿旨,以“上并不能理万几”为辞,临朝训政。凡上所兴革,悉反之。——恽毓鼎《崇陵传信录》 有人形容此过程为“制孤雏”,不用一兵一卒,即将光绪帝囚禁。维新派寄厚望于光绪帝,变法怎能成功?

2.关于改革的过程,应说明:

在明治维新中,有一措施带有极大风险,即废藩置县。一方面,该措施势在必行,因为: 诚然,幕府倒了,大权归于朝廷了。但是这个朝廷依然没有实力。第一,朝廷没有兵力,现在的征东军队都是从勤王诸藩借来的。第二,朝廷没有金钱。„„第三,朝廷又没有实际的政权。因为各藩主拥有土地、人民,各自在自己的藩地中行使政权,任意管治,任意征取赋税。并且各藩彼此窥视动静,在惶惶不安之中,都想保住本藩的每一寸土地。至于对付西方列强的国策,却谁也没有功夫考虑。这样简直不能称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日]久米正雄著《伊藤博文时代》

反观戊戌变法,则缺乏木户孝允这类成熟的政治家来主持。在戊戌变法的关键人物中,康有为是思想家和理论家,而非政治家,正如其弟对他的评价:

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说他“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措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上 欧洲宗教改革的意义,应强调:

宗教平等的兴起正是否定宗教的划一性;复以强迫划一信仰的废案,此一运动终于发扬光大,蔚为壮观。它不是意味着所有的人都须信仰同一上帝,也不是说所有的人都须在同一方式下信仰上帝。相反的,它意味着人人都应有同样的自由,根据他们自己良知所指示的方式来信仰上帝——如果良知不让他们这样做的话,他们还根本有不信神的自由„„在历史上,它是民主发展史的一个主要部分,如果我们要想认识民主,并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词句将民主理想重新加以阐释的话,我们对它便不得不予以密切的注意。——《余英时文集第六卷·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浅谈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应用策略

史料是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的东西,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其他史料等多方面,是后人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传统初中历史教学重书本知识内容,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对后世的影响等往往能够对答如流,但对其具体历史事件发生背景、自身对历史事件的看法等方面较为缺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历史思维未得到充分发展。运用史料教学能很好地弥补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不足,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重构历史,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自我解读能力,感知历史学习过程中丰富的人文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帮助学生形成完善历史思维

1.提高学生证据意识

优秀的证据意识是史料教学法成功的前提,通过提高学生证据意识,使得学生能通过史料开展历史研究活动。而证据意识是一个辨证的概念,一方面它要求学生不盲从权威,尤其是在文字史料采信方面,许多文字史料记载都存在扭曲事实,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抽丝剥茧,从多证据中尽可能地还原历史事实,不带主观意愿地看待历史事实。另一方面,证据意识要求学生尽可能地采信权威史料,如在研究东汉末年局势时,优先采信正史而不是《三国演义》中的描述。例如在学习《秦朝的统一》一课时,有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就是焚书坑儒,许多同学可能以为秦始皇是一个暴君,所有人都要臣服于他的专制统治之下,但是我们不妨看一下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说明儒家文化并没有断代,结合史料,我们大致可以判断秦始皇确实有“焚书”、至于是不是“坑儒”就有待进一步考证。上述事例说明证据意识在史料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证据意识是学生个人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师在史料教学中更多的是采用文字史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善加引导,教会学生辨证地看待事物,信任权威而不盲从权威,形成一套完整的自我判断标准,提高历史探究能力。

2.学会摒弃主观意愿

多数文字史料的编撰大多带有作者所处的时代色彩,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见解,如曹操、唐太宗等著名历史人物。初中生意识形态处于形成阶段,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许多学生受传统文学、他人意志、政治宣传等因素影响,往往对历史事实带有偏见色彩,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历史观念,学会摒弃主观意志,客观看待历史事实。

二、合理选取史料

史料选取直接关系到史料教学的成果,教师在史料选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其一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图像史料、实物史料要比文字史料更有说服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二是切合教学目标,史料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发展,是服务于某一特定教学目标的,教师在选用史料时要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其三是具有时代特征,教师在选取史料时要尽量选择带有时代预见性的材料,尽可能客观地还原历史事实。例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于巩固》,教师可以播放开国大典的相关视频资料,“开国大典选在下午”的相关解密资料,当时的外交、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报告等。运用鲜活的历史资料再现新中国成立,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运用史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

史料在课堂上更大的作用是补充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更为准确地看待历史事实,因此,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合理运用史料开展教学。第一是要适时,一般在以课堂导入的形式或书本知识内容补充出现在课堂之中,利用史料突出教学重点。第二是要适量,史料并不是越多越好,教师要防止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史料堆砌,学生无法再短时间内理解全部内容,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课外自主拓展

史料教学光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丰富的历史背景无法完全展现,学生历史思维也难以获得长足提高。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史料,如黄宇仁先生的《万历十五年》、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优秀书籍,用不一样的角度将历史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通过课后活动丰富学生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形成完善历史思维。

五、结语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恰当运用史料开展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论从史出、论史结合”的历史学习方式与历史思维方式。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四点关于有效开展史料教学的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学生认知、教学内容、史料三者有机结合,完善教学方式,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娅. 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史料教学法培养历史思维的实践[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2.

浅谈高中历史史料教学 篇7

浅反映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检测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近几深度, 年历又可

谈史考学试题的导向作用, 也使史料教学日益为历史老师所关注。高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 是。历史人类中/表文上的、笔记史料、碑文汗牛充、栋民谣, 等有。人们对历各种典籍、史图历刘锦的了鹏得的。因此解和认,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识就是从这些史料中获史前提和基础料, 教学只能。是一纸空谈如果离开了。为了使历基本的史史历史, 了解历史史恢复本来的面, 深貌, 化历史使学生, 缩短学生能够想像料和利用史料资源与历史的时空距。历离, 史教学要做到言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料是进之有据, 行推断和解释的证据就必须从史料实际出, 发史料, 运史学位。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

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比较重视史料的编辑, 采用竖排或加杠的形式, 引用了大量原始文献资料, 给历

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在史料教学中的作用、分类和要求等作一初步探讨。

一、史料的作用

史料在教学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美国学者把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归纳为:1、激发兴趣;2、“使历史变活”使历史有生气及时代的气息;3、加强对重要人物、事件、法律、制度及问题的认识;4、对重要文献获得直接的认识;等等。这些观点都强调了史料有助于发展学习历史思维能力。笔者认为, 史料在促进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和发展思维方面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1. 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中的不少史料生动有趣, 读来感人, 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

2. 增强历史感。

历史教学应具有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讲述史料, 看似增加了难度, 实质上是简化了教材内容。如讲述林则徐禁烟, 引用他的话, “若鸦片一日未决, 本大臣一日不回, 誓与此事相始终, 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 把这位民族英雄坚决禁烟的态度、性格和风范充分表达出来了。历史教学中引用一句原话、一段原文, 能把历史感渲染的浓浓的, 使学生感觉到历史可如陈年佳酿, 回味绵长。

3. 培养领悟能力。

历史知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因此, 中学生理解历史必然有很大的难度。领悟历史的能力较差, 一知半解的死记教材现有结论, 严重制约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例如, 讲到近代英国对印度的掠夺时, 就可引用殖民主义头子克莱武在英国议会上的一句话作为史料:“富庶的城市在我的脚下, 强大的国家在我的手中, 在我一人面前打开了充满金条银锭、珍珠宝石的宝库。我统共取了二十万英镑。诸位先生, 直到现在, 我还奇怪自己为什么那样客气呢?”克莱武的这一无耻“自白”, 可以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认识殖民主义的残酷。

4. 养成探究精神。

历史教学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 而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记住一种答案和一种权威性解释。这已成为历史教学界的共识。教学中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 接触各种历史文献, 介绍各种说法、解释和观点以供选择, 进行直接的探究, 避免了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弊病, 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促进学生对历史思维的发展。如:通过阅读英国《大宪章》和《权利法案》的史料, 思考 (1) 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形成的渐进性和创新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2) 从时代背景、内容及作用方面对比《大宪章》与《权利法案》的异同?学生经过诸如此类的探讨, 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弊端, 并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 促进了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发展。

二、史料分类

根据历史专家对史料的分类, 并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 笔者把教学中的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

1. 文字史料。

就是用文字记录的史料。它又分为三种:第一, 原始史料。第二, 撰写史料。主要出自各种历史著作。例如讲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引用唐太宗的话:“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疼独爱之如一。”该句出自《资治通鉴》, 表明了唐太宗平等对待各民族, 在民族关系的处理上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第三, 文艺史料。指用诗歌、小说、戏剧等文艺体体裁反映历史的史料。

2. 图片史料。

就是用图片形式反应史料。教材中的图片史料不胜枚举。诸如尽是、甲骨文、竹木简之类的文物照片、历史地图、想象画、数据图表等均属图片史料。图片史料分为原始性图片史料和再造性图片史料两种。

三、史料教学的方法

不论哪一类史料, 对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作用, 但要取得较好的效果, 还必须讲求史料教学的方法。一般来说, 史料教学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主句过关, 讲清细节。

教材中的重要史料, 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 而不应该粗枝大叶、走马观花地浏览。

2. 适当充分, 加深理解。教材中现成的史料是史料教学的主体。教学中, 围绕教学目的, 有时还需适当补充史料。

3. 精心设问, 培养能力。

对史料的理解, 通常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培养。教材中的史料, 少部分备有思考问题, 大部分则没有。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 根据年龄设计, 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 启发他们积极思考。

浅议高中历史史料教学 篇8

关键词:史料,教学,必要性,有效性

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 是人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和探究历史的根据。细品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历史试卷, 我们不难发现, 各种各样的史料备受命题者青睐。为什么各种各样的史料备受命题者重视呢?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有效进行史料教学?本文将进行初浅探讨, 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史料应用于教学的必要性

1. 历史学科特点决定。

历史是指发生在过去的一切, 它具有不可再现性。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人们要想再现过去, 惟有以历史的载体史料作为切入点, 离开了史料就无所谓历史的存在, 就没有历史教学和历史科研的存在, 历史知识也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2. 新课改的需要。

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 忽视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史料教学, 教师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 接触各种史料并鼓励学生进行分析。这样历史教学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 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 克服了传统的思维定势,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部分, 就史料教学的作用、内容及条件等方面明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建议。如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部分明确提出,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4. 高考命题技术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命题模式高考试题基本源于教材, 引用材料也是对教材相关知识点的延伸, 答案与教材密切相关。教材版本多样化以后, 各种教材具体知识点的讲授各不相同, 这给新高考的命题提出新的要求, 必须大量引入史料, 创设新情景, 答案也尽量要求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 以适应各种版本对试题的需要。

二、史料应用于教学的有效性

史料教学至关重要, 但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重视, 或虽被重视但方法并不得当, 没有充分发挥史料教学的最佳作用。下面就史料教学的有效性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1) 史料选择要具有可靠性、适用性。材料首先要选对了, 才有进一步审查探究的基础。材料错了, 那一切都错了。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期下, 材料选择还应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 符合历史教学的客观规律, 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有适用性。 (2) 材料选择要立足课本、适当补充。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史料, 这些史料内容丰富, 针对性强, 重点突出, 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运用, 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 必能深化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 (3) 必要时指导学生搜集史料。信息时代, 网络资源丰富, 学生搜集史料, 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但是使用此方法教师应慎之又慎, 并明确学生搜集史料的方向、目标。

2. 史料使用应科学。

史料选择、史料呈现归根到底是服务于史料运用, 这一环节关系到史料教学的成败, 是史料教学的重中之重。使用史料应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1) 引导学生认知史料:这是史料教学的最基本阶段。这一阶段难度不大, 主要是让学生以语文的角度读史料, 使得学生更贴近历史去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气息, 增加历史的真实感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2) 引导学生辨析理解史料,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 无论是教材史料还是补充史料, 无论是文字史料还是图片史料, 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懂读透。其次, 在进行史料分析的时候, 一定要把史料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中, 才能真正理解史料的本意, 避免望文生义, 误读史料现象的发生。 (3)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史料:归纳、概括史料, 得出历史结论和形成自己观点, 这是史料教学的目的所在, 也是史料教学的较高层次。如在讲述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时, 在了解教材对其评价的基础上, 再列举不同大洲的人们对其影响论述的史料, 让学生归纳、概括, 形成对新航路开辟的全面评价。总之, 史料使用应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 由表及里, 由表象到本质, 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S].2002.

[2]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朱筱新.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高考历史图表史料的解题策略 篇9

一、读懂图表信息

第一, 读图表的标题。标题一般是图表的题眼或中心, 说明图表的中心与针对性内容。

例1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世界工业生产与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和1870~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额。

上表内容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征?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些特征的出现?

“世界工业生产与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和1870~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额”就是图表的标题。

第二, 读图表内容。只有理解图表的内容, 分析才有根据。图表里一般有时间、地点、物品与数据等信息。

例2 (1999年上海卷) 下图是1914年8月被德国媒介广泛宣传的照片之一。

宣战消息发表后, 德国士兵热烈欢呼!

问题:

(1) 火车上的士兵将去参加什么战争?

(2) 在他们看来, 这是一场什么战争?

(3) 德国当局广泛宣传这一照片的目的是什么?

图片主要内容有:时间1914年, 地点德国, 人物德国士兵, 行为高呼拥护大战的口号。

第三, 读图表的按语与注释。按语与注释有提示或补充的作用, 一般隐含了材料的中心思想, 提示答题的要求。

例3 (2003年上海卷) 文物是物化的历史, 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 回答问题。

问题: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

本题的提示语为“文物是物化的历史, 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表层信息如女俑的形状、容貌、服饰与体态和行为动作等, 也包括深层信息如手工业水平、艺术工艺、民族与思想、审美情趣等。

第四, 要揭示图形所反映的内容间的关系。每组图形的内容、形式虽有区别, 但反映同一类型内容的、各组图形间必定有内在的联系, 可挖掘其本质、特征或主题内涵。

例4 (2003年全国文综卷37题部分)

材料二

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

回答:

(2) 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 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 参照材料一与所学知识, 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

《沙漠之舟》与《犁耕》两个画面, 与另两个材料《龟兹妇女采桑图》、《驿使》联系起来可得出丝绸之路对河西走廊农业、手工业及政治影响的主题。

二、提取图表信息的方法

第一, 纵向比照法。把图表内或图表间反映不同时间同类信息进行比照, 找出变化的信息, 找到图表内容的因果关系即原因与后果。例1从纵向可得出:世界工业生产、世界贸易、世界资本输出增长迅速。

第二, 横向比照法。把图表内或图表间同时段不同地点的同类信息进行比照, 找出历史事物结构、布局、格局之类的信息。同时把本信息与课文中相关史实进行联系, 得到本信息的原因与影响, 也属于横向比较法。同样是例1从横向可得出: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导致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从而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三, 多角度辐射法。对同一幅或一组图表从纵向到横向, 从政治到经济到民族到外交到文化, 从成就到缺陷, 从产量到结构到布局来提取信息。此法特别适用于表格与各种示意图。

例5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图略) 中可归纳了哪些历史信息?

采用多角度辐射法, 可得出以下历史信息: (1) 纵向比较以前的历史, 也就是从成就上看, “建设了一大批大中型企业、铁路、公路与桥梁,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 从横向也是产业结构来看, “以重工业建设为主”。 (3) 从横向也是从布局看, “以东北为建设的中心”。从缺陷看, “重工业发展过快, 而农业、轻工业发展过慢, 经济结构发展不够合理”。

第四, 材料与课文比照法。把图表中的时间、地点与特定标志性的物品这些图表内容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 挂靠相应的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理解图表内容的真正含义与原因、影响。如例2。

第五, 层次深入法。除了形象、直观地反映历史史实外, 还包含着某些内在的知识, 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分析。先直接从图表中获取表面信息, 描述出历史现象, 即看得见的时间、地点、事物的数量与内容。再从图表物品形成的原因、图表内容出现的原因找出文物反映的社会状态及规律, 即深层信息。如例3: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其表层信息解决图表是什么的问题:时间属唐代, 地点中国唐朝, 物品是唐三彩陶器中的女俑形象, 直接感受到女俑的形状、容貌、服饰体态和行为动作等。其深层次信息解决为什么以及从中说明什么的问题:这些唐三彩为什么如此精美?因为唐朝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如陶瓷工艺、造型艺术等非常高超。为什么女俑既能骑马又能跳舞?因为唐代妇女地位还较高, 社会较开放。为什么女俑服饰有少数民族特色?因为民族融合, 学习了少数民族文化与生活习惯。为什么女俑都较胖?因为唐代流行以胖为美的时尚。

第六, 主题概括法。具有相同主题 (或共同表示内容) 的多幅图表进行综合分析, 探究图表所表现的历史史实的本质、规律、特征以及形成原因。即按组成本题的图文材料群的灵魂与中心主题, 提炼出材料信息的中心结论。如例4的中心结论为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西域开发。

三、理清史实或材料的关系, 形成正确的认识

第一, 从材料中各种史实的先后变化或内容共性中归纳出相关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例6南通市2008届高三基础调研测试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中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 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 最恰当的是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D.民族工业是近代中国的主体经济

答案是A, 因为它反映了四图的共性与趋势。

第二, 从材料中各种史实的因果关系来归纳出相关的道理。有时题目中没有列出因果关系的材料, 还得从课文相关史实中找到它们的原因或后果, 从而形成因果关系, 归纳出道理。

例7以下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距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10

一、巧用史料, 设置教学情境

兴趣激学、兴趣导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同样,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 由学生实际出发, 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而在历史教材中, 一些史料既具有探究性, 也富有趣味, 生动形象, 可读性强, 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新颖性、生动性的史料来巧妙设置教学情境, 以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 使其主动融入学习活动中, 营造出更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 并让学生逐步学会利用史料。

如教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分析“五四运动”这一知识点时, 教师可利用史料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展示材料: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 在一次讲话中指出, “……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 成为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提出问题:这是一场什么运动? (五四运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回90多年前, 去追寻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2) 1919年初,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 中国政府作为战胜国代表, 对于这个“和平会议”抱有很大希望, 向巴黎和会提出……等要求。请问中国政府提出了哪些要求, 结果怎样呢?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总结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口号、经过、结果。

二、借助史料, 训练历史思维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 不少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教材结论, 这就束缚了思维发展, 影响了学习效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若能巧妙地穿插一些史料, 设置启发性、探究性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总结、综合等活动, 则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其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其次, 在历史学习中,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是基本方法, 是提高学生历史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 适当引入一些史料, 如不同的学术观点、历史文献、历史漫画与文物照片材料等,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从而克服学生思维定势, 训练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探究能力。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教学, 教师可选取一些史料题目来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 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程度, 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材料1: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 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 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 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 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 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 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2:朱熹认为:“一事不穷, 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为圣教第一要义”。

材料3: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 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 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 应关乎国计民生, 致力于社会变革, 并身体力行。———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1) 请结合材料1与所学知识, 总结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2) 请根据材料2, 说说王守仁与朱熹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的不同点, 并试着分析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

(3) 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展到新的阶段, 请问哪一思想主张最为突出?根据材料3, 总结出这一思想主张在学术、经济、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

另外, 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 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史料分析技巧与方法。

(1) 如何读材料。在解答史料题时, 读是基础与前提。通过读, 可以理解与弄清材料。读的方法: (1) 先问题, 后材料。这样, 可以定位材料内容, 确定答题目标与方向, 然后带着问题快速阅读, 提炼有效信息。 (2) 读透材料。一般而言, 可分为三步:粗读, 寻找关键内容;细读, 理解材料观点, 提炼信息;重点读, 根据设问重点读, 筛选信息, 明确材料和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

(2) 如何找信息。这是答题关键所在。 (1) 由材料内容来提炼信息, 如把握关键词语或发掘隐含信息。 (2) 结合材料与教材, 找出相似点。在考试中, 所给材料都与教材有着一定的关联, 虽貌离, 却神合。因此, 需要找出材料问题与教材的关联。 (3) 由史料和设问角度, 寻找相关点。

上一篇:低年级唱游课下一篇:葫芦上的丝绸之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