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曲江诗

2024-07-17

杜甫的曲江诗(精选四篇)

杜甫的曲江诗 篇1

一、曲江诗之辨

杜甫涉及曲江的诗, 约有二十首左右, 大致能够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曲江之景事明确纳入写作内容、并展现于纸上的诗歌, 如《曲江三章章五句》、《九日曲江》、《曲江二首》、《曲江对酒》、《曲江对雨》等, 然而实际上, 杜甫的曲江诗中似乎并没有纯粹以曲江本体为创作对象的作品, 这类诗歌更多的是借景抒怀的作品。另一类诗歌中没有具体提及曲江之景, 而是以曲江为背景, 笼统地借曲江的繁荣表现王朝宴游之乐、讽刺奢靡之事, 并借曲江今昔之比表现时代的变迁。

二、诗性阐释:杜甫曲江诗独有的诗歌体貌

1. 超越盛世之诗的丰富思想底蕴

(1) 复杂的个体思绪

如《乐游园歌》中的此番陈情:

却忆年年人醉时, 只今未醉已先悲。

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

圣朝亦知贱士丑, 一物自荷皇天慈。

此身饮罢无归处, 独立苍茫自咏诗。

杜甫在极尽欢宴之时, 展现对自身命运、前路的担忧, 却又不时显露自己对圣朝隐隐的期待。这一情怀在杜甫早期的曲江诗中多有涉及, 以展现不第之悲, 而其后历经安史之乱, 杜甫的目光渐渐由感慨自身转向关注社会, 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思考。

如《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中“近侍即今难浪迹, 此身那得更无家”已显去官之意, “见尸位不可, 去官不能, 进退两难也” (1) , 这种两难在其后无限蔓延。“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名绊此身”、“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曲江二首》) 中显露的及时行乐, 日日酒醉的人生取向, 《曲江对酒》中“纵饮久判人共弃, 懒朝真与世相违。吏情更觉沧州远, 老大徒伤未拂衣”、“日纵饮, 懒朝参, 见入世不能。沧洲远, 未拂衣, 又见出世不能” (2) (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朱瀚语) , 看似放达适意, 却将愁苦愤懑的内心郁结托于酒醉行乐, 转向曲江花草。尽管如此, 我们依旧能够想见其后诗人不得实现的政治理想与人生抱负, 而杜甫身上“忧国忧民的内质” (3) 注定了他只能够始终处在去留之间不得脱。

(2) 鲜明的王朝时代之思

曲江作为一个地理性的标志, 在诗歌中大多指向长安, 由此, 它与帝都及与整个王朝的盛衰兴亡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指出, 杜甫是“把曲江作为反映唐王朝盛衰的晴雨表来写” (4) , 尚且不论诗人是否一开始就在主观上有这个创作意图, 最起码, 从文本及创作轨迹, 乃至情感倾向上看, 曲江确是具有这样的客观效果的。“面对现实的态度是构成杜甫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密切地注视着时局的发展, 用诗歌及时地反映每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 不断提出自己的褒贬, 以求对政治发生积极的作用” (5) , 正是出于对现实的密切关注, 杜诗才会显示出鲜明的王朝之虑与时代之思。

《丽人行》中在对杨氏兄妹曲江宴游着意讽刺之余, 还表现了对唐王朝的忧虑及蕴含大时代中深刻的忧患意识;《曲江对雨》一诗是乱事之后的无限低吟, “何时诏此金钱会, 暂醉佳人锦瑟旁”, 念君伤时之心自显, 这是对战乱之前君臣之乐的怀思, 更是对时代的怀思, “林花著雨胭脂湿, 水荇牵风翠带长”, 苑中冷落, “江上彩舟绝迹” (《杜诗详注》引朱瀚语) (6) , 与此前“青春波浪芙蓉园, 白日雷霆夹城仗。阊阖晴开詄荡荡, 曲江翠幙排银牓” (《乐游园歌》) 之盛是两幅光景, 展现出诗人对王朝之衰与时代之变的主观感受。

时代的急剧变化, 安史之乱的爆发, “曾经被盛唐诗人们热烈歌唱过的一些题材, 像边塞、游侠, 在安史叛军的铁蹄下已经失去了光彩, 而战乱所造成的新的局面, 他们又难以立即熟悉认识”。 (7) 在杜甫的诗中, 曲江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 而且是一种精神载体, 更是一种王权的象征, 是大唐文化的缩影。对其孜孜不倦的描写, 是对自身命途的吟咏与嗟叹, 对盛世荣华的追思与念忆, 而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 后者更甚, 由个体转向时代, 是杜甫思想的升华。

2. 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有机整合

在曲江诗中, 诗人通过体裁的创造, 章法的严密, 以颂为刺等形式, 表现特定客观环境中的主观情绪。

(1) 体裁的创造

如《曲江三章章五句》:

曲江萧条秋气高, 菱荷枯折随波涛, 游子空嗟垂二毛。白石素沙亦相荡, 哀鸿独叫求其曹。

即事非今亦非古, 长歌激越捎林莽, 比屋豪华固难数。吾人甘作心似灰, 弟侄何伤泪如雨。

自断此生休问天, 杜曲幸有桑麻田, 故将移往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 看射猛虎终残年。

全诗三章, 一气直贯而来, 体式之杂正与情感之回环相应和, 以曲江萧条之景起兴, 兴中有比, 三章之间诗人的情感由哀鸿独叫的悲慨, 到激越长歌的放旷, 再到看射猛虎的愤激, 行文之法的萦回丝丝紧扣思想的层层深入, 王嗣奭《杜臆》言之“三章气脉相属, 总以九回之苦心, 发清商之怨调。此公学三百篇, 遗貌而传神者也。观命题可见。而自谓非今非古, 意可知矣” (8) , “遗貌而传神”。在这首诗中杜甫艺术形式上的独创正是与其思想抒发的主观需求相整合的, 体现了高度的相关性。

(2) 章法的严密

杜甫的曲江诗中体现了完整严密的章法结构, 如《九日曲江》:

缀席茱萸好, 浮舟菡萏衰。百年秋已半, 九日意兼悲。

江水清源曲, 荆门此路疑。晚来高兴尽, 摇荡菊花期。

前两联意在“九日”, 后两联点“曲江”。首联将“茱萸之好”与“菡萏之衰”交叠来写, 点出悲秋之意, “江水清源曲, 荆门此路疑”, 实中有虚, 虚中有实, 尾联“摇荡”与首联“浮舟”遥应, 由今日之游, 又生身世之感, 与颔联“兼悲”之言暗合, 全诗章法错落有致, 却极富整体性, 将悲秋、悲己, 伤景、伤情双双流泻而来, 语虽平直, 内在曲折, “一景一情, 两截重叙” (9) , 正得其旨。

又如《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黄白山评之“一气转下, 势若连环, 格法甚别” (10) ;《曲江对酒》中, 黄生有言“前半即景, 后半述怀, 起云坐不归, 已暗与后半为针线;花落鸟飞, 宦途升沉之喻也, 又暗与五六为针线” (11) 。此类种种都呈现出了杜甫曲江诗作中章法结构的严密与整饬, 在抒情上又展现了错综丰富的思想内容, 顿挫曲折, 开阖有度, 突出地表现了诗人感慨盛衰之别、今昔之变, 自伤年华易逝、仕不得志的怀思。

(3) 客观描写:以颂为刺

杜甫这种以颂为刺的手法很大程度上与其现实主义的创作相关, “从现实出发并忠于现实, 用精密的文体对现实作真实的客观的描写, 而不作或很少作抽象的主观的叙述或论断……” (12) , 出于对社会真实的揭露, 往往如实地描写客观事物、现象本身, 能够达到比任何主观艺术渲染都更震撼及直观的效果, 这在《丽人行》中表现得较为突出。这首古体诗继承汉魏乐府, 篇幅体制宏大, 对人物、场景的塑造极为生动、具体、详细, 如:

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极言丽人姿态之美, 服饰之华, 而后写馔饮之盛, 杨氏兄妹的种种神情、言行, 看似泛泛写来, 实皆意有所指:“就中云幕椒房亲, 赐名大国虢与秦。”杜甫对诸杨宴曲江之事并未刻意地作自己的评判, 而是细致精确地刻画人物、环境本身, 这些文字的描摹极尽客观写实, 不作褒贬, 意在一“刺”字。这便是浦起龙之谓“无一刺讥语, 描摹处, 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 点逗处, 声声慨叹” (13) 。

(4) 以“乐”写“哀”

如在《曲江二首》其一中“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名绊此身”, 行乐之说, 看似旷达, 实则以旷达之笔抒写忧思与不平, 正是其仕不得志的自慰之语;其二中“传语风光共流转, 暂时相赏莫相违”, 这种尽醉与玩赏之乐, 恰恰是其哀戚心境的反映, 于“乐”中更凸显“哀”之甚。

参考文献

[1]杜甫著.杨伦笺注.杜诗镜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3, (1) .

[2]浦起龙.读杜心解.北京:中华书局, 1961.10, (1) .

[3]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 1979.10, (1) .

[4]王嗣奭撰.杜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8, (1) .

[5]萧涤非.杜甫研究.济南:齐鲁书社, 1980.12, (1) .

[6]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 (3) .

[7]谭文兴.杜甫诗中的曲江.杜甫研究学刊, 1994, 1.

[8]梁桂芳.唐代曲江诗探幽.殷都学刊, 2006, 1.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教学实录 篇2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四首诗。

(投影)

导师考核制下高中生语文“导——学”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以教学《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为例

师:今天我们的课题是“导师考核制下高中生语文“导——学”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请大家找出这个题目的中心词。

生1:导师考核、“导——学”、自主学习能力。

师:我们首先进行第一个环节,课前准备环节。

(投影)前期准备,课上考核:

1.每人准备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大纲》,并筛选出关于诗歌教、学、考的要求,形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2.每人准备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逐字查诗的解释并质疑;

3.查找“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诵读方法”等术语概念;

4.熟读四首诗。

师:第一项准备,准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考试大纲》,《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老师教的根本。《语文考试大纲》是我们三年后将要参加的高考的命题的重要规范。两样都准备好的请示意。

(生举起《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考试大纲》示意。)

师:全都有!好的。

师:我们齐读四首诗。

(课代表起头,大家齐读课文。)

师:读得不错。下面我们来尝试确定目标。

(投影)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步骤:

1)查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诗歌学习的要求;

2)查找《语文考试大纲》中关于诗歌考查的要求;

3)查找专题语等教材目标要求;

4)复习“意象法”知识;

5)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包括必选目标和自选目标两类。

师:我们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将有这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几乎是所有的语文课制定学习目标的步骤,稍加修改甚至可以成为别科制定学习目标的步骤,若从中吸取知己知彼策略可帮助制定人生目标等。我们先来完成第一步。

生2:“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师:请划出其中的关键短语。

生2:表现手法,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师:很好!“用于”两个字十分重要,准确点明了背景材料的作用。

师:我把你找出的这些内容梳理了一下:

(投影)1)查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诗歌学习的要求;

二、课程目标

感受·鉴赏目标:“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三、实施建议之教学建议

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师:关键短语主要有“表现手法”“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诵读古代诗词”“背诵名篇”“自行解决阅读障碍”。

师:我们再看《语文考试大纲》。哪一部分提出了关于诗歌考查的要求?

生3:“考试的范围和要求”中“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全是。

师:我们一起来找出关键词。

(投影)2)查找《语文考试说明》中关于诗歌考查的要求;

甲、必考内容(二)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

2.理解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且、若、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3.分析综合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鉴赏评价D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手法。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生4:默写、实词、虚词、句式及用法、翻译。

生5: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鉴赏形象、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思想内容、观点态度等等。

师:我们把以上要求的关键词分类会发现前面是知识积累。后面内容主要指向诗文的三块核心要求,分别是“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即“意”“象”“法”。

(投影)3)查找教材专题语;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是盛唐诗坛另一颗耀眼的巨星。他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称为“诗史”。他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被尊为“诗圣”的杜甫,为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大精深的光辉典范。

师:这些内容在教材的哪里?

生齐:教材第26页。

师:“诗史”,记录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段专题语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在重视“知识贮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诗文背后的“生命的力量”。endprint

师:还有一段材料,也是来自于教材。

(投影)4)查找卷首语——致同学;

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你可以鉴赏它的“形象美”——外在的形象,精神的形象,丰富的意象,多样的意境;你可以欣赏它的“语言美”——豪放飘逸,沉郁顿挫,清空骚雅,密丽质实;也可以赏析它的“技巧美”——象征比兴,渲染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相生……

师:“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已有定论的风格特征,那我们可以通过本专题四首诗的学习更深入的理解“沉郁顿挫”的内涵,在阅读中把主观感受与作品的艺术境界统一起来,在审美享受中达到情感的共鸣和情操的陶冶,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杜甫诗歌的“美”的意境。

师:下面我们一起复习一下“意象法”知识。

(投影)5)复习“意象法”知识

意,即“为什么写”,主体是“情”与“理”。

象,即“写了什么”,大致分四类——物、景、人、事。

法,即“怎么写的”,大致分四类,A类是表达方式,B类是表现手法,C类是修辞方法,D类是结构方法。

师:下面进入目标设定环节。大家根据以上提示确定自己学习《沉郁顿挫的杜甫诗》的目标。

(学生在活页纸上写自己的学习目标。)

师:下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指定某生记录,汇总认同率高的学习目标,推荐到课代表处。

(学生小组讨论,某生记录,提交课代表)

课代表汇总交老师投影:

(投影)

1)诵读 读准读通,感受意境、形象,陶冶精神和审美愉悦;

2)使用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并积累(初步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及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3)鉴赏诗歌的“象”(物、景、人、事);

4)鉴赏诗歌的“意”(思想和情感态度);

5)鉴赏诗歌的“法”(形成“沉郁顿挫”诗歌风格的表达技巧等);

6)背诵(《旅夜书怀》《咏怀古迹》《客至》),熟读(《兵车行》);

7)自选目标。

师:这些是根据我们的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意象法等四大外部要求和自己需求,分五个步骤汇总出我们下节课学习《沉郁顿挫的杜甫诗》的目标。这节课就到这里。我们将带着大家制定的学习目标,进入第二课时——《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学习指导课。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析疑 篇3

关键词:杜甫 《春日忆李白》 析疑 古典诗词 修辞 互文

南京大学一位教授在中央十台“百家讲坛”栏目中讲解唐诗,他认为唐诗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是歌颂友谊,并各举李白、杜甫诗予以说明。其中杜甫有一首诗为《春日忆李白》,全诗如下: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颈联说,杜甫在长安时,听到李白在江东的消息,不禁勾起自己的思念之情,举头望东南,有春天之树遮挡而不能望见。想象中,李白此时此刻也一定因想念自己而望西北,但因傍晚之云遮挡亦不能望见。

听后笔者不免疑惑:难道江东就没有“春天树”?渭北就没有“日暮云”?抑或渭北的春天树比江东的高大,江东的日暮云比渭北的厚重?

于是笔者记起多年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席金友编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词基本知识》在谈到此诗颈联时是这样写的:

唯独颈联这两个词组令人难以捉摸:忆李白怎么会忆出“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呢?其实联系到当时两位诗人的境况,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原来当时杜甫在长安,也曾在咸阳住过;咸阳在渭水之北,“渭北春天树”是杜甫自比。李白在江东,“江东日暮云”是比喻李白的境况。而“春天树”是杜甫比喻自己刚有成就,枝荣叶茂还在将来;同时也说明自己像扎根的树一样对家乡有着深情的眷恋。“日暮云”则是用来比喻李白的成就犹如晚霞那样光彩夺目;同时也隐指李白的性格犹如流水行云,行踪飘忽无定。当然,把这两个词组理解为见景物而思挚友,也未尝不可。”[1]

笔者认为这是望文生义、臆想牵强之辞。

其实,这种现象在古文尤其古代韵文中很常见,是一种修辞现象,修辞学中称为“互文”者即是。而所谓“互文”,即上文省却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省却上文出现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使语言简洁凝练,语意含蓄丰富,也称“互文见义”。对于“互文”这种修辞手法,我国古人早有研究。汉代的训诂学家郑玄在注释经学典籍的过程中就注意到它,并最早命名为“互文”。唐代的贾公彦则给互文下了定义:“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他首先注意到的是“互文”结构上的特点,说它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清人俞樾又提出“参互见义”的见解,说“古人之文有参互见义者”。这样,将两家的意思结合起来,便概括出了“互文”的全貌:分开来看为互文,合起来看则见义。到现代才把互文列为辞格加以研究。互文可分为两种:(1)平列式互文。结构上,上下文平列,上文写明下文省略之文,下文写明上文省略之文,两两参互,合而见义。(2)对举式互文。结构上,上文和下文形为平列,实为对举,上文省去下文暗含的意义,下文省去上文暗含的意义,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互文的修辞作用在于:(1)简洁凝练。互文各举一边而省文,使语句经济、简练,避免冗杂。(2)含蓄、丰富。互文能合而见义。也就是说,互文的义有明有暗,正反对举,组织得好,能使语意委婉含蓄,新颖丰富。

平列式互文,如《木兰诗》中诗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若将全句补全,即:雄兔雌兔脚扑朔,雄兔雌兔眼迷离。运用互文来组织句子,比这样的叙述经济得多,构成了诗的语言结构。如果不明了这一辞格,望文生义,很容易错解为: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时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对举式互文,如《礼记·坊记》中句子:“子云:有国家者,贵人而贱禄,则民兴让;尚技而贱车,则民兴艺。故君子约言,小人先言。”其最后一句若将全句补齐,应是:故君子约言,君子后言;小人多言,小人先言。

现在我们就知道,“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之句,实为互文之句,属对举式互文。若将全句补全就是“渭北春天树日暮云,江东春天树日暮云”。说的是杜甫在某一春日傍晚兴起的对李白的怀想之情:树莫这般高啊云莫这般厚,杜甫东南望李白,望眼欲穿不能够;树莫这般密啊云莫这般长,李白西北望杜甫,山高路远水茫茫。一方面,诗句抒发了杜甫对李白的极度思念之情;另一方面,在杜甫想象中,李白对自己也一定是非常想念的。而事实上,杜甫如此想象是完全合乎情理,也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的首次会见,是在唐天宝三载(743年)时的洛阳。尽管李白长杜甫十一岁,尽管李白当时已名扬全国,两人却一见如故,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第二次相见的时间地点是他们在第一次相见时约定的:即当年秋天在梁宋。这次相会,他们还在梁园遇到了高适,三人对诗文的切磋,现在看来真是一件盛事!天宝四载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这次,他们则共同拜访了当时以文章、书法驰名天下的李邕。短短一年多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可谓亲密无间。而在李杜分别后不久,李白即有《沙丘城下寄杜甫》诗怀念: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此诗颈联如此结句,必是诗人有意为之:一方面,在内容上,可以充分表现出诗人强烈浓郁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在艺术上,又可体现出诗意含蓄,诗句新颖之美。这样一种如此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在诗人所处唐代之前早有显现,对“读书破万卷”的诗圣杜甫来说,怎会轻易错过,如杜甫曾经自言:“转益多师是汝师”,“不薄今人爱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清辞丽句必为邻”[2]等都有所体现。

注释:

[1]席金友:《诗词基本知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48页。

[2]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115页。

读杜甫写马诗拾零 篇4

人都说。读其诗。可以知其世。三十五岁前是诗人的读书和游历时期。当时正值开元盛世,他的经济状况也较好。二十岁起开始了为时十年的漫游,对这段游历,诗人晚年还很留恋,“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快意八九年,酉归到咸阳。”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或二十九年,诗人留下了一首有名的咏物言志诗——《房兵曹胡马》。开始四句“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人四蹄轻。”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描画了神清骨峻的胡马:一“批”一“入”,马态之雄,马行之速跃然纸上,呼啸耳旁。接着“所向元空间,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四句由外形到品格的描写,由咏物转到了抒情。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一个血性男子呼之欲出。诗人是借马为说,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传达自己想有所建树的志向。盛唐时代国力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首诗遒劲超迈。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另外,大概写于开元末年的《画鹰》一诗,同样托物喻怀,充分体现了青年杜甫富有幻想、奋发有为的热情和嫉恶如仇的性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慷慨激昂地诉说着早年诗人的襟怀抱负。

杜甫是一位人民诗人,有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无限同情。杜甫走向人民。是从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即十载的长安困守开始的。当时是安史之乱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儿,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致经常挨饿受冻,诗人已经丧失了他的“裘马”了,在饥饿的煎熬下,也曾想到退隐,作一个“洒脱送日月”的巢父、许由,但他毕竟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十年困守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在这期间他曾借骢马来寄托自己的感叹,那就是《高都护骢马行》。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炊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骢马声价剧增,一心与人成大功,有品格有感情。“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曹操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马援愿以马革裹尸,曹植不愿作“圈牢之养物”,杜甫虽然“涕泪受拾遗”。但作了拾遗,偏要管皇帝的“闲事”,既然管了,怎能不思“战场利”。“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充分道出了这时诗人抱负远大而又沉沦不遇的焦灼苦闷和感慨愤懑。

前期题《画鹰》时意气风发,天宝末年《天育骠骑图歌》却完全是另一种格调。诗歌由马说到人,说到自己。说到社会。漫溢于诗表的郁结已久的愤懑与悲辛让人心酸。“毛为绿骠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矫矫龙性含变化。卓立天衰森开张。”这分明是伯乐眼千里马,而“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如今岂无腰衰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画马到底不及真马有用,画马再好也不能驰骋。那难道当今真的没有良马骏马了吗,还是少了相马的伯乐了呢。诗人借物寓情,因小明大,表面上是为马叫屈。其实是为自己喊冤,为奇士鸣不平。托物抒怀、淋漓酣畅、热肠忠裂让人扼腕。

从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是杜甫生活中陷安史叛军中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深重。诗人也历尽艰险。杜甫一方面勉励人民参战,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深切同情人民。诗人为华州掾时写下了“三吏”、“三别”、《洗兵马》等不朽篇章。当时还写了一首七古《瘦马行》。该诗歌作于乾元元年(758年1冬,当时杜甫贬官作华州司功。一则诗人极爱马。二则这是匹被遗弃的官马,和诗人当时处境有着相似之点,故诗人借马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碑兀如堵墙。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伤马耶?伤己也。“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失主”“远放”处处是诗人自己的影子,“日暮不收”明明是写自己的日暮途穷。内心的极度悲楚。前人多说这是杜甫“自伤贬官而作”,是可信的。但诗歌结尾说“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就算在这样的处境下,他希望那马有人收养。明年草长马肥。更试其材,必有可观。杜甫总是积极的,虽然政治上受挫,内心极其苦闷。但是笔下的马还是一匹想立功的马。“身逢尧舜君,不论便永诀”,虽然有用世之心,可因羞于干谒,终于一直辛辛苦苦埋没风尘。怎能不顾马自怜。

759年7月,杜甫弃官由华州经秦州同谷吃尽千辛万苦。于年底到达成都。开始他漂泊西南的生活。诗人客秦州同谷时也写了不少托物言志诗,其中有一首《病马》,抄录如下: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诗人当时生活极苦,“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空囊》)境况如此困苦,诗人还不忘幽默。病马,废弃之物也,患难相依的马,不正是自身的影子。在风尘之中,而且老了,还在为我尽力。岁已晚,天犹寒,况又病,哪得不使人伤心落泪。马之为马虽微。可对人的情分倒很深厚。使我不禁为之感动而沉吟。诗人既受到统治者的弃斥,又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怀和同情,这也是他为什么往往把犬马——特别是马看成知己并感到它们给予他温暖的一个客观原因吧。申涵光说:“杜公每遇废弃之物,便说得性情相关,如病马、除架是也。”为马而感动,而又有谁感慨自己。同情自己呢。诗人的衰老感、不遇之感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杜甫总是念念不忘国家的灾难,哪怕是一些题画的诗也往往流露出爱国之情。如《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一匹龅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啼。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千里之遥,眼看就要消失在它的霜啼之下,时世如此不安定,我怎能坐视不管。浦起龙说:“结联见公本色。”这不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而是“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的深深感慨了,整首诗充满着对国家衰落局势的深切忧患。

他最后漂泊于湖北、湖南时,写过一首《白马》。“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近时主将戮。中夜伤于战。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大历五年(770年)四月八日,湖南兵马使臧蚧杀潭州刺史兼湖南团练观察使崔增,据潭州为乱。诗人当时正在那里,他不得不“中夜混黎氓,脱亦奔窜”(《入衢州》)和市民一起逃难。骑马的人已死于兵乱。只见马带着双箭回来。仇兆鳌注:“丧乱一语极惨!或死于寇贼,或死于官兵,或死于赋役,或死于饥馁,或死于奔窜流离。或死于寒暑暴露。唯身历忧患。如知其情状。”浦起龙注:“诗凡四层,逐层抽出:马来,一层。见马而伤马上郎,一层。见马上郎,而推到主将被戮本事。一层。又因本事。而偏慨死非其命者,一层。”诗人流离颠沛,而内心伤时念乱,担心的仍是民族和人民,悲天悯人,“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男儿生不成名身已死,三年饥走荒山道。”(《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杜甫索有匡世济国之报负。却始终未得施展。在四川漂泊了八九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770年冬,诗人死在由长沙到岳阳途中的一条破船上。“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他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哀念。

上一篇:重特大突发事件下一篇:行业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