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地位

2024-07-02

专业地位(精选十篇)

专业地位 篇1

关键词:软装设计,设计原则,色彩

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流派的兴起, 强调了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 以及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们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 创造新的肌理效果, 运用具象的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人的大脑对颜色非常敏感, 不同人的色彩偏好与其性格特征也有着密切关联, 不同色彩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

一、色彩搭配课程性质

家居配色课程是我院家居配饰与卖场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它是建立在一般色彩写生基础上的对新的搭配方式的一种探索, 其目的是通过进行富有针对性或规定性的课题训练, 使学生了解掌握设计色彩的基础理论以及设计色彩的象征性与设计色彩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设计色彩的造型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客观物象观察、分析和审美选择, 使学生将特定的物象进行梳理、提炼, 再通过夸张、变形、分解重构等手段表现在画面上。在其过程中, 能使学生较系统地认识和学习设计色彩造型在构图、构形、构色以及在画面构成方式、表现技巧、形式风格等方面的问题, 让学生对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知觉升华到更宽广、更科学的色彩审美观, 最终达到在家居配色中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和审美的配色设计。

作为家居配饰与卖场管理专业重点基础训练课程的《家居配色》, 主要是通过理论的讲授和严格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设计意识、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 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定位是侧重从美学、设计学、色彩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 重点论述设计色彩的历史沿革, 创造灵感的开发, 与审美特征, 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艺术设计的表现与创新能力, 本课程针对实际家居配色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养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促进从学生角色到家居顾问的转变。

二、课程内容设计

项目1:公寓式住宅色彩心情卡设计:根据色彩的基本属性进行进退与缩涨的特性、华丽与朴实特性、冷与暖的特性心理情感练习、寻找间色、统一色调搭配、类似色调搭配、对比、互补色调搭配。

建议学时:16。

项目2:单元型住宅平面色彩设计:进行空间分析并对空间进行功能划分、确定设计风格与主要色调;探讨客户生活方式;设计不同功能性空间的平面构图、确定空间格调;绘制平面色调配饰作品。

建议学时:28。

项目3:别墅室内空间配色方案设计:制作生活空间色彩组合、公共空间色彩组合;生活方式探讨

通过风格元素、色彩元素讨论初步构思, 确定色调;客户详细信息讲解、八大元素的专业表达格调定位的色彩倾向与客户沟通技巧。

建议学时:24。

三、我院软装饰课程的建设

我院老师于2015年3月18日赴广州参加第35届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 掌握家居软装行业的最新资讯, 拓宽视野, 充实教学内容, 找到改进教学方法的新思路,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展会为家居软装配饰一体化教室建设购置教学材料, 为特色专业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通过参加展会, 掌握家居软装企业用人需求, 增进与这些企业的合作, 提高家居配饰与卖场管理专业的知名度, 最终达到拓宽学生的就业目的。

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家居软装设计一体化教室建设中, 灯具、布艺、茶具等教学材料种类繁多、更新换代速度快、价格昂贵, 建设中购买材料的资金不足。教师配置在数量上不足, 专任教师教学工作任务重, 所以教师外出培训和段落的时间有限。

下一阶段本专业的工作任务如下:

进一步完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与合作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完善“订单班”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课件、试题库, 针对不同企业的“订单班”更具特色。增大“家具导购员技能大赛”和“软装配饰设计技能大赛”的宣传力度, 扩大两个技能大赛的影响力, 让更多的合作企业参与到技能大赛中, 让企业更深入了解本专业, 促进企业对学生青睐, 进而拓宽学生就业的目的。.完成《拓展训练》和《软装配饰设计》初稿, 与企业教师共同完成与工作内容、岗位能力需求紧密结合的教材的编写。随着本专业新生的逐年增多, 为了满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申请引进具备专业特长、年富力强的高素质新教师。希望能够不断壮大家居配饰与卖场管理专业师资力量。并外聘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定期为学生举办讲座, 使学生获得行业最前沿的资讯。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家居软装配饰一体化教室建设, 购置和更新不同风格、类型、特点的灯具、布艺、茶具等软装配饰课堂的教学材料。使一体化教室更具真实性、实战性, 全景展示软装配饰设计师真实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宏伟.室内软装设计的原则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J].大众文艺, 2011 (09) .

[2]吴睦颖.软装搭配要和谐完美细节显品质样板房软装细细品[J].建材与装修情报, 2010 (04) .

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 篇2

(征收期刊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给予了明确定位,一方面为理论界长期以来在合作社法律地位问题上的争论暂时划上了句号,同时也为合作社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法人组织

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对合作社地位的描述,要么立足所有制,认为合作社(合作经济)是集体所有制经济;要么只仅仅认为合作社为“经济组织”,到底享不享有法人地位始终不明确。1949年《共同纲领》第29条规定,“合作社经济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草案)》第13条规定,“合作社的财产是劳动人民集体所有的财产。”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1993年宪法、1999年宪法都将合作社(合作经济)规定为集体所有制经济。从所有制的角度给合作社以法律定位,谬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从本质上讲,合作社是一种经营方式而不是一种所有制形态,因此,合作社与集体所有制属于两个不同领域的范畴。”立法对合作社的法律地位还有一种认识,那就是合作社是“合作经济组织”或“经济组织”。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草案)》第2条规定,“合作社是劳动人民自愿联合起来保护自己正当利益的经济组织,”并且是“具有独立组织系统的人民团体之一。”各地所制定的合作社地方性法规也大都持这一认识。

要不要赋予合作社以独立的法人资格,立法的态度必须是明确的。主张赋予合作社以独立的法人资格的人认为,合作社不具有法人资格使得交易安全无法保障,以合作社为交易相对人的合同可能会因为主体不适格而不生效。因此,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在《民法通则》现有的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分类中找寻最接近的予以登记就可以①。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合作社法人具有其特性,即使从营利性、非营利性角度都难以归其类,因此建议在民法典中新设“合作社法人”新的法人类型。②但迄今为止所公布的民法典草案(建议稿)没有创设“合作社法人”这一类型,梁慧星就指出,非营利法人的规定为“合作社法人预留了适当的位置”,“非营利法人,包括传统分类的公益法人,以及介于营利法人与公益法人之间的中间状态的法人。作为自助性经济组织并对社员实行非盈利原则的各种合作社,正是这样的中间状态的法人。”但是有的学者却认为应当将合作社界定为“商法人”,赋予其商主体人格。这些争议正好反映了合作社性质的特殊性,看来单独确定一个“合作社法人”是必要的。当然如果依照马俊驹教授的开放型民事主体立法理念,这个问题看来也不会是个问题。③

反对的观点认为,“将合作社的主体地位一概定位于法人有失偏颇,也难以完全符合社员的意愿。合作社既为自治组织,参与合作社的成员应有权选择采取何种组织形式更有利于合作社的经营,更有利于实现合作社的宗旨。”有人认为,由于合作社经济在我国起步较晚,合作社的治理水平较低,一时难以完全达到法人的严格条件,因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一定是法人。因为法人必须具备较严格的条件,考虑到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特点,要采取先促进、后规范的立法取向,将其分为两大类:符合条件的法人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确定其为合作社法人;不符合法人条件的确定其为非法人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立法中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界定应不出现‘法人’字样为好。”这种调和的观点被指责为“过于笨拙”,“未见有民事或者商事组织法中就同一类组织,使用同一名称的主体在法律地位方面做出区别对待的例子”。

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台湾地区的合作社立法都明确赋予了合作社以法人资格。1983年《联邦德国营利合作社与经济合作社法》第17条规定,“注册合作社作为法人独立拥有其权利和义务。”《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法》第5条规定,“农业协同组合和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具有法人资格。”我国台湾地区《合作社法》第2条合作社之法律性质中明确规定,“合作社为法人。”将合作社的法律地位界定为法人,有利于其作为独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市场主体从事市场交易活动,更好地实现和维护社员的利益。

从我国立法的现状来看,较早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城市信用合作社管理办法》都赋予了信用合作社以法人资格。一些地方的合作社条例也将法人资格格赋予了农民专业合作社。④《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4条明确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照本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法人资格。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经济组织

“经济组织”的概括是想说明合作社是否具有营利性的问题。“营利性”是合作社法律地位争论的焦点之一。

王保树认为,“合作社既然是企业就很难不涉及到营利性,因此,合作社具有营利性。”周林彬认为,应当“从商主体角度研究合作社”。范健指出,“从商法角度应当认定合作社为营利性组织”。马跃进认为,“是否具有营利性主要看盈余分配给出资者是否以出资额为标准”,“因此,合作社是一种非营利性企业。” 金锦萍认为,“合作社中有部分是商事主体,具有营利性,有部分不属于商事主体。”⑤

梁慧星认为,“合作社是‘非营利性法人’”,李长健、冯果认为,“立法中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定义可以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农民依法自愿联合组成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实行民有、民管、民享原则为其成员提供生产经营服务的经济合作组织。’”⑥非营利性主要是基于参加合作社的部分动因以及合作社社员内部的关系而言的。其实立足合作社的市场经济属性及对外交易行为,合作社具有营利性的理论依据同样是充分的。“农民其实也很清楚,参加合作社不是为了纯粹的公平,而是为了纯粹的利益,他们关心的是合作社能给自身带来什么利益以及相关的本利核算,换言之,他们追求帕累托改进,而非帕累托最优,„„。”由此,“成员的营利性决定了组织的营利性,因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营利性是可以认定的。”

关于营利性的争论不会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而平息。原因在于,从本质上讲,合作社兼具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双重特性,争论的实质不在于合作社是否应当彻底抛弃营利性或者非营利性,而在于,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者之间,以谁为主的问题。如果过分的强调非营利性,会漠视社员参加合作社的营利需求,影响民主参与的积极性,最终损害到合作社制度的本身。过分的强调营利性,会冲击合作社的互助特性,对民主控制机制构成威胁,合作社作为一种市场主体的比较优势将会丧失,最终会完全沦落为纯粹的商事组织。

从立法的技术角度来讲,无论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总得有一个态度,但这种态度不应成为我们漠视任何一种属性的终极真理。

有关合作社的立法对合作社的营利性是认可的。1972年法国合作社法规定,“农业合作社及其合作社联盟是不同于民事企业和贸易企业的一类特殊企业。”我国台湾地区《合作社法》第1条规定,“本法所称合作社,谓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而其社员人数及股金总额均可变动之团体。”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2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第13条规定,“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申请设立登记。”通过与民法通则的立法对照,农民应该是企业法人组织。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营利性企业法人。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互助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2条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互助性经济组织。”合作社的互助性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特征。

互助首先必须建立在互助者相互自愿的基础上。自愿的前提是互助者地位的平等与独立。法律人格独立的重要条件就是财产的独立。“合作经济是以社员的个人产权主体地位为基础的。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原因和重要条件之一是农民具有独立的经营主体地位。”独立的经营主体地位是合作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在合作社中,合作者的平等实际上是指经济地位的同质性,否则互助很难实现。互助合作的需求必须是真实自愿的,合作自愿是合作社的生命力所在,是合作社制度的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后的合作化运动,不能说是自愿。今天,重提合作,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合作者参加合作社是为了联合应对市场经营的风险,合作者相互之间不存在控制的问题,“合作是人们或组织,为实现同一目标,相互帮助、共同行动的一种方式。”合作社不是以股金作为权利义务的基础,股金只是“社员资格取得的一个前提,社员的权利义务基于社员身份而不是资本。”因此在合作社的内部控制上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权制度,分配上实行惠顾返还制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反映互助性特征的内容很多。“成员以农民为主体”;“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等等,都是这一特征的体现。

专业地位 篇3

原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仝允桓在主题演讲中表示,重视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教育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社会对企业承担公共责任有更多的期望;另一方面,投资者和企业内部的员工也对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关心。但在中国,目前许多人的价值观以及宏观商业环境对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教育不是很有利。在许多企业中,高层领导更关注的是短期利润与市场占有率,宏观商业环境中也存在着诚信缺失的问题。

“我做过多次测试,在MBA或EMBA课堂上问学生,企业的目标是什么?多数人不假思索地回答: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学答案。但MBA课程不应该只讲功利性的内容,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将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课程内容融入MBA教育,而对学生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教育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仝允桓表示,将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课程内容纳入MBA教育,绝不仅仅是道德说教,而是会涉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涉及复杂环境下的决策,涉及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涉及与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涉及可持续性企业文化塑造,涉及制度安排和系统行为。

此外,环保部宣教中心贾峰、上海交通大学周祖城、英特尔中国杨钟仁分别做了精彩的演讲,为与会人员呈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前沿理论和最新动态。河北工业大学王云峰、国家电网社会责任处李伟阳、清华大学钱小军、北京大学杨东宁分别就案例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为与会的老师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为了更好地推动商学院企业社会责任课程建设,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作为案例主角的企业,包括中国五矿、宝钢、英特尔、佳能(中国)、华耐家居、宜信、阿里巴巴、众筹网、蒙牛在内的多家企业参与到了案例应用和开发的讨论。主办方还安排了CSR实践辩论、实战模拟、企业参观等多种会务形式,以轻松的方式激发讨论的热情,得到了众多的好评和认可。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中,与会人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和教育、案例的开发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实现了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的信息共享,为全国商学院的商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课程的建设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参会老师及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共同推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教学的发展。

专业地位 篇4

一、专业建设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逻辑重心

传统的学科是按科学领域和知识体系划分的, 而专业则主要是按社会分工和岗位设置分工的。现代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 其人才培养对象应服务于生产服务一线, 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 因而, 其人才培养工作、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都必须以专业为基础、为基点、为单位, 专业 (专业群) 应成为职业院校最基本的微观单位, 成为发展现代职教的逻辑重心。强调专业建设, 必须更新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观念, 确立专业在职业院校中的核心地位, 以专业发展为中心来确立院校的发展战略;必须创新运行机制, 建立以专业 (专业群) 为基本运行单位的院校管理构架;必须创新管理机制, 以专业 (专业群) 为中心来配置学校教学资源, 特别是以专业为核心来规划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构建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质量工程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

二、专业带头人在职业院校办学中呈责任主体地位

以专业 (专业群) 为职业院校基本运行单位的管理构架, 决定了专业带头人在职业院校办学中呈责任主体地位。专业带头人的责任主体地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对外具有准法人地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现代职教的基本特征;专业与产业对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现代职教内涵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专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是现代职教的任务要求, 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专业作为职业院校独立的运行单位必须独自面向企业、面向市场, 实行开放办学。专业带头人的角色定位要求学院赋予其准法人地位, 使其在学校的监督和管理下, 独立完成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社会服务等社会事务工作, 独立履行社会义务, 承担法律责任。

2. 对内具有办学 (专业) 的自主权

职业院校只有形成专业建设越好、社会服务能力越强、人才培养质量越高、招生规模越大的专业, 其教师的经济效益越好的运行机制, 才能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 提升学院的生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对学院的运行单位 (专业) 实行办学自主 (含办学经费自主) 、独立考核的管理模式, 将办学自主权“下放”给各专业带头人。核心是将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调配权“下放”给专业带头人, 让专业带头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当家人”。

专业带头人作为学校实行二级管理的核心, 上替学院的发展负责, 下替所辖教职工的生存负责, 核心是替所教学生的前途负责, 责任重大。只有充分发挥专业带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办学“权力”的“下放”和办学“风险”的“下移”, 才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促进学院健康持续发展。

三、专业带头人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

1. 在推动学院学术研究、提升学院教改教研水平上发挥核心作用

高职面向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 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带头人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更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日益更新决定了专业带头人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 并通过自身的组织、示范作用, 推动学院学术研究工作;通过教改教研不断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 从而使教学内容与现代技术要求相适应, 教学方式与现代生产方式相适应。

2.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把握产教融合这一职教本质上发挥核心作用

人才培养工作是高校的核心工作,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专业带头人的核心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凸显产教融合这一现代职教特征, 形成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一致性。因此,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前提是对专业市场的调研, 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核心是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式的选择, 也就是课程;关键是师资队伍结构的设计, 尤其是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组建;保障是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基础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3. 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发挥核心作用

课程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是体现职教本质属性的细胞。高职课程的设置要具有适应性, 一方面要适应职场的需求, 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 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另一方面要适应学生学习需要, 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打造工学结合课程体系。高职课程还要具有实践性, 实践性是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专业带头人要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带领骨干教师进行课程开发, 同时要完成1-2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 在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发挥组织和示范作用。

4. 在专业团队建设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指导中发挥核心作用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重点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以专业为核心设计教师队伍结构, 组建专业教学团队;二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三是专兼教师队伍的建设, 关键是实践指导教师的配备;四是教师梯队建设, 重点是骨干教师培养;五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特别是工学结合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研发和组织实施能力的提升。专业带头人只有重视并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 才能完成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

5. 在师生企业工作实践的技能指导培养与考核管理中发挥核心作用

师生企业工作实践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专业带头人首先要具有较强的企业工作实践能力, 通过自身的示范和指导, 提高师生企业工作实践能力。要建立企业工作实践规范、开发实践培训教材, 构建企业工作实践考核标准, 加强对师生企业工作实践的管理, 使师生企业工作实践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作用。

6. 在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上发挥核心作用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绕不开的话题, 离开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也就失去了其本质属性。专业建设离不开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离不开工学结合, 因此, 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也就成为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 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科带头人的本质性工作。

7. 在校企合作项目推进、校外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

校企合作没有扎实可行的合作项目作为载体, 就会成为纸上谈兵, 只有通过参与企业技术合作、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 在企业建设生产实训基地, 实现“厂中校”等合作项目建设, 才能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其中在企业建设生产实训基地尤为重要。专业带头人只有搭好校企合作平台, 建好生产实训基地, 才能使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朝着现代职教方向前行。

8. 在应用技术研究推广、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益中发挥核心作用

高职教育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社会服务, 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技术应用。高职院校的专业带头人必须具有较强的应用技术研究推广能力, 使自己成为行业专家, 为自己在行业争得语话权, 同时还要通过自己的引领作用, 带动自己的专业教师团队投身于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工作, 将为社会服务年收入的多少作为考核服务能力、服务效益的核心指标, 通过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9. 在专业学生管理、专业就业市场开拓中发挥核心作用

专业学生管理包括专业思想巩固、专业学风建设、专业就业目标确立。专业带头人必须成为专业学生管理专家, 只有了解学生, 才能教好学生。专业就业市场的研究和开拓是专业带头人的基础性工作, 只有关注学生就业, 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有针对性地构建课程体系, 培养适合市场需求、企业岗位需要的人才, 有效地促进学生就业。

1 0. 在质量工程建设、提升专业培养质量中发挥核心作用

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 专业带头人要重视质量工程建设。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要将能否满足企业岗位的需要, 能否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要建立具有职教特色、凸现能力本位的质量评价体系;要着重解决人才培养过程评价, 引入社会第三方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通过创建品牌专业、开发精品课程 (教材) 、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示范实训基地等目标项目的推进,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摘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以专业建设为龙头, 职业院校必须构建以专业 (专业群) 为基本运行单位的管理架构, 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中承担责任主体地位, 专业带头人必须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等十个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关键词:现代职教,专业带头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红委.职业院校“校企双带头人”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1) .

专业地位 篇5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教师职业专业性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很多仍未将其视为专门性职业的原因。作者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提高教师地位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地位。最后提出了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几种措施。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教师地位;专业化特征

新的世纪里,教育将发挥以往任何时代无可比拟的基础性作用,但教师的地位与社会所赋予的使命显然是不相称的。然而,要提高教师的地位,必须提高教育质量,要提高教育质量,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要解决教师的专业化问题。

一、教师职业是否是一种专业

教师职业是否是一种专业,教师是否是专业人员,这是自二战以来尤其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态度会导致对教师地位的不同看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前教师地位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因而许多人并没有把教师同律师、医生一样视为专业人员。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专业,其成员如果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没有自身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就很容易被取代,其社会地位就很难保障。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某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是很难进步的。

1.从国际上职业的专业化特征来看中国教师的专业化问题

国际上任何一种专业一般都有五大标准

(1)有本领域的专门理论知识;

(2)要通过较长时期的职业训练以形成专业技能;

(3)在本行业要具有专业性的自主权,不受专业外因素的控制;

(4)有本行业专门的职业道德规范,其成员愿意自觉遵守;

(5)要终身学习。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分析,教师专业应具备以下特征:

(1)教师不仅要获得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获得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方向;

(2)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专门训练,通过实习等途径获得教育教学技能;

(3)教师应享有与其专业有关的权利,如教学改革、科学研究、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

(4)具有完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

(5)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学习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因此,从理论上说,教师职业是符合专业的五大标准的,教师职业应属于一种专门职业。但是为什么教师不像医生、律师一样成为很有分量的专业呢?

2.影响教师专业化的因素

(1)中小学生所学内容比较浅显,人们往往误认为他们的工作很容易被替代,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任务的多元性,忽视了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道德水准。

(2)在市场经济大潮和诸多消极因素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在敬业精神和师德方面的表现有所滑坡,教师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随之减弱,影响了人们对整体教师的评价。

(3)当教师数量尚不能满足需求时,往往会不加选择地吸收教学人员而导致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中,这种情况更为普遍而严重。

(4)教师职业本身具有特殊性,教师的劳动成果是通过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等诸多方面的提高体现出来的,其周期长,不易立即看到成效,且教育对象易受到家庭、社会风气、舆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量化教师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

(5)教师本人对职业缺乏专业感,缺乏以专业人员标准要求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导致自身的专业发展受阻,这恐怕是影响教师专业化最主要的内因。如果教师对自身职业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然很难让社会对教师职业有个客观的评价。

二、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

1.改革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突出教学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在教师的“双专业性”中,高师院校往往过于强调基础文化课程和学科课程,而不够重视甚至忽视其它课程,即重知识轻技能,轻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出的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自然很容易被业外人士所取代。因此,应对高师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完整的师范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应该由基础文化课程(如英语、数学、政治等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包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念和基本技能)、教育学科课程(包括教育学、学校管理学、学校卫生学等)、心理学课程(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与教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技能技术课程(包括所教学科的教学方法、板书能力、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等)和教育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六大块所构成。这六个方面完整地建构着教师的知识技能体系,不能有所偏废。针对当前教师专业化程度低的现状,更应突出教学技能和师德的培养,尤其要加强教育实习环节,调整教育实习时间,灵活采用实习方式,切实保障实习时间和效果。

2.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证制度,提高从业标准

1993年,国家在颁布的《教师法》中已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9月23日,陈至立部长正式签发《(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

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来颁布教师资格制度,体现了国家意志所赋予的权威性,确立了教师职业在社会诸业中所应有的特殊地位,肯定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但不能忽视的是,在教师资格证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存在着走过场、走形式的`问题,把教师资格证制度简单地看作是交交钱、发发证,没有达到实施教师资格证制度的真正目的。如果诸多不称职的教师拥有教育资格证,其危害性是可想而知的,而且规定的标准与不少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而言偏低。因此应该进一步提高从业标准,逐渐使教师资格证像律师资格证等专业证书样让人信服。当然,国家还应制定出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学科教师的资格考核标准及实施办法,从职前与职后两个层面来高标准严要求地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把能否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杠杆来控制教师的聘任和进修提高。

3.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树立终身学习和反思的观念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专业中的地位 篇6

关键词:数据结构 专业 必修

一、学习《数据结构》课程的重要性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但凡设置计算机专业的学校都开设此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和研究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和处理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组织数据的能力,告诉学生如何编写效率高、结构好的程序。数据结构的研究不仅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特别是编码理论、存储装置和存取方法等)的研究范围,而且和计算机软件的研究有着更密切的关系,无论是编译程序还是操作系统,都涉及到数据元素在存储器中的分配问题。在研究信息检索时也必须考虑如何组织数据,以便查找和存取数据元素更为方便。因此,可以认为《数据结构》是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三者之间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不仅是一般程序设计(特别是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的基础,而且是设计和实现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系统及其他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的重要基础。《数据结构》课程的前导课程有: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如C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JAVA语言等)、微型计算机原理等,后续课程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组网工程、JAVA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

二、《数据结构》课程的内容

《数据结构》课程涉及内容有绪论,各种常见数据结构以及排序、查找等知识点。教材共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概括讲解了数据结构的概念和相关术语,重点阐述了数据结构的概念,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运算,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为各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如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广义表、树、图,这八种数据结构又分为两大类,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为线性结构的数据结构,广义表、树、图为非线性结构的数据结构,对这两大类数据结构分别从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在某种存储结构下的运算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从而更好地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并熟练运用。第三部分为查找和排序,分别讲解了若干种查找算法和排序算法。从教材的安排很容易就看出《数据结构》课程的重点内容为各種常见数据结构: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广义表、树、图。学好常见的数据结构可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学习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的必备条件。

三、《数据结构》课程在其他课程中的地位

该课程中常见的数据结构已渗透于计算机专业的各门课程中。诸如:《操作系统》课程中涉及到“队列”和“树”数据结构的使用。即在进程管理中,进程调度的原则是从就绪队列中按照某种原则选取一个进程处于执行状态,其中有一种方法就是将各准备就绪的进程按先后顺序排成一个队列,然后按照先后顺序进行进程调度,这个原则中就是将各就绪进程按照“队列”这种数据结构进行组织并进行运算处理的。在文件管理中,文件的结构就是“树”型结构,对文件进行存储处理时,都将按照“树”这种结构进行。

《组网工程》课程中涉及到“栈”数据结构的使用。即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有七层协议,这七层协议组成了协议栈。协议栈是指网络中各层协议的总和,其形象地反映了一个网络中文件传输的过程:由上层协议到底层协议,再由底层协议到上层协议。这个过程正是利用可“栈”先进后出的特点。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也涉及到“栈”的应用。在51单片机的存储器中开辟了一片堆栈区,用于子程序调用和中断操作。堆栈使用方法:

1.调用子程序或中断时,返回地址(断点)自动进栈。程序返回时,断点再自动弹回PC。

2.使用专用的堆栈操作指令进行进出栈操作。保护现场(push);恢复现场(pop)。

《数据结构》课程已渗透于计算机专业领域中的许多课程中,算法已不仅是程序设计的基础,而更多的是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课程的基础。

四、结束语

学好《数据结构》课程,对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其他课程都是十分重要的。对这门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应用和拓展,对编程能力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M].清华大学出版社.

[2]王路群.数据结构[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专业地位 篇7

1.1 数量与类型

据对大同市的广灵、灵丘、浑源、左云、新荣区;朔州市的应县;忻州市的五台县;太原市的晋源区、清徐;晋中市的太谷、平遥、祁县、灵石、昔阳、和顺、左权、寿阳县;阳泉市的盂县、郊区、平定;吕梁市的交口、汾阳、交城;临汾市的霍州、隰县、大宁、安泽、汾西、尧都区、洪洞、襄汾;长治市的沁县、屯留、黎城和运城市的万荣、临猗、稷山、盐湖区、河津、平陆、夏县、闻喜、芮城、永济、垣曲、新绛等46县 (市、区) 的调查统计, 有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948个, 其中经济林型的384个, 种苗型的197个, 生态经济型的214个, 生态型的104个, 综合型的49个。入社农户达到15 879户, 入社人数32 487人。

1.2 质量与效益

这948个林业专业合作社都是依法组建、依法登记、制定有章程的。有70%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入社户数为5户~10户, 规模较小;有6.0%的合作社入社农户11户~20户;入社农户在21户以上的占14%。有17%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由退休干部领办或帮办。在这些林业专业合作社中, 64%因为成立时间短无明显效益, 15%无任何效益, 有21%有显著效益, 主要是经济林型和种苗型的合作社。其中入社农户年人均增收在500元~1 000元的有10个, 占1.0%。入社农户年人均增收在1 001元~2 000元的有123个, 约占13%, 2 000元以上的66个约占7.0%。

1.3 遇到的难题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主要有三:一是缺少资金。想扩大规模、搞好经营、创建品牌产品、做好基础建设都需要充裕的资金, 但融资难度大, 银行贷款太难。首先是门槛高, 条件苛刻, 没有单位或个人为农民担保, 银行部门不愿把农民的房产作为抵押。二是缺技术。有的什么也不懂, 有的似懂非懂, 有的懂一点但不通, 应用起来不得要领。三是缺娘家。目前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归县农经办管理, 但农经办也不懂林业, 遇到困难帮不上忙, 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解决, 也没有十分明确哪个部门对他们进行有组织、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

1.4 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盲目性大、规模小, 没有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 入社农户仅限于5户的居多数, 既创建不出特色品牌产品, 也没有扎实有效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流于形式。二是阻力大、动力小, 融资过难, 土地流转过难, 懂技术、懂市场营销的人才缺乏, 囿于传统而落后的生产方式的理念, 成为了发展和壮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无形阻力, 加之可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与措施落实不到位, 相关部门的规范化指导、帮助与服务不到位。省政府封山禁牧令因缺乏配套政策而不能扎实落实, 造成牛羊啃食、践踏, 以及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 使得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缺乏持续动力。三是进入市场难度大, 标准化程度低。林业生产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 属于市场经济中的弱势行业, 再加上搞基础设施也需要大量投资, 多数农民投资不起。加之, 基础设施差、机械化生产谈不上、劳动力价格高造成生产成本高利润空间小、融资渠道不畅通, 标准化生产在大多数林业专业合作社几乎谈不上。其产品产量、质量不高, 加上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能力不强, 使得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四是认识不高、宣传少。多数农民固守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与方式不放弃, 对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不太了解, 知其一不知其二,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不知晓, 对农民转业、农业转型、农村转向的认识不高。现有不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是退休干部、复转军人、返乡打工农民、村干部, 他们有一定的政策水平、知识基础、社会人脉、眼界宽见识广, 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心。加强有效宣传, 提高认识是必要的、重要的。

2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地位与作用

2.1 地位

农村弱势群体不达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民转业、农业转型、农村转向的重要载体, 是目前农村现实中最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的重要途径,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任务下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生态文明富裕繁荣新农村、实现农民增收、林业增效的重要抓手, 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意义。

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花功夫下力气着力推进的农村工作重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由农民自己发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引发了第三次农村改革, 经过了十多年的渐次完善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解决了温饱问题的部分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打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分工越来越细, 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缺乏有效连接纽带,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大,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势而生。

2.2 作用

———有利于实施专业化、标准化生产, 提高产品竞争力。组织起来的农民视野宽了, 能够有效地把握市场动态与规律, 从而根据市场需求, 组织合作社成员实施专业化、标准化生产, 实现产品的优质高效生产, 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有利于保护林农权益, 促进林农增收、林业增效。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经营、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 有利于降低产品生产和流通成本, 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有利于创新机制、激励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投资收益,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 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培养和造就现代农民, 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组织起来的农民改变了分散, 促进了协作;克服了无序, 促进了民主;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效率;学习了技术, 提高了素质。专业合作社教育、培养现代农民的过程必然是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

———有利于培育品牌产品, 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专业合作社是对家庭承包经营的缺陷与不足的克服和改进, 对新时期家庭承包经营的发展和完善。专业合作社将培育自己的品牌产品, 从产品生产、储藏、加工、销售、运输到共同购买生产资料、租赁机械、共享技术信息等, 促进产业链延伸与升级, 增加产品附加值, 这是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

3 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对策与建议

3.1 自上而下明确管理部门, 建立管理机构和队伍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依法履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在省、市、县林业主管部门内设置专门管理机构, 健全队伍, 配套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制定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做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试点示范、政策咨询、政策落实、业务指导、技术培训、舆论宣传等工作。指导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搞好规范化建设。省级每年要培养一批典型, 每年表彰奖励一批好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

3.2 积极鼓励退休干部、下岗职工和大学毕业生创办、领办、帮办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

这些人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懂政策、懂法律、了解市场经济特点与规律, 眼界宽、人脉广, 鼓励他们以资金、技术或劳力入股创办、领办或帮办林业合作社。大学生创办、领办、帮办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可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

3.3 建立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基金

省、市、县三级建立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基金, 省级基金规模10亿元, 市级基金规模亿元, 县级不低于1 000万元。基金由林业部门管理、财政监督, 用于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购买干果经济林苗木补贴、业务培训、表彰奖励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贷款贴息。基金利息用于基金可持续发展, 不得挪作他用。

3.4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购置生产资料、机具和加工设备应纳入农资下乡补贴范围

凡是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购买生产用机具、化肥、农药和加工设备的, 作为扩大内需的长久战略措施纳入补贴范围, 享受国家规定的补贴标准。用于林业生产经营的雷管、炸药等, 公安部门应予批准并做好使用监管服务。

3.5 积极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 承担林业工程建设、科技推广和创建知名品牌

专业地位 篇8

近年来口译市场的极大拓展, 使得口译教学实践也在中国蓬勃兴起。在此背景下, 口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 针对口译理论的研究方向往往局限于会议口译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 许多提及“口译”的学术论文也将“口译”研究默认为以会议口译为方向的研究。人们在高度关注会议口译发展的同时明显忽略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口译发展领域——社区口译 (Community Interpreting) 。实际上, 社区口译的出现远远早于会议口译, 人类最初的口译行为不是会议口译而是社区口译。该文针对社区口译的特殊地位, 对其发展需求、现状、相关教学以及社区口译员的认证等问题进行讨论, 提出一系列建议。

2 社区口译的概念及在我国的学术研究现状

2.1 什么是社区口译

口译可分为“会议口译”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及“其它类型口译” (Non-conference Interpreting) 。

“会议口译”的常见形式为“同声传译”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交替传译”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 这两种口译形式是中国现今口译学术界研究的主要对象, 也是国内口译教学的主要内容。

“其它类型口译” (Non-conference Interpreting) 的定义存在着一些争议:在一些国家, “其它类型口译”被认为属于“临时口译” (Ad hoc interpreting) , 通常出现在非国际性或非正式会议场合, 由未经过口译培训或不收取报酬的志愿者担任译员 (Duenas Gonzalez et al., 1991) ;另一些国家则将会议口译之外的所有口译统称作“其它类型口译”或者“社区口译” (Community Interpreting) (Roberts, 1997;Ozolins, 1998) 。

这种“其它类型口译” (all types Interpreting other than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的命名也未能得到统一, 口译研究者给它冠以不同的名称, 例如:“陪同口译” (Escort Interpreting) (Mikkelson, nd) , “公共服务口译” (Public Service Interpreting) (Valero Garces, 2003a) , “文化口译” (Cultural Interpreting) /“临时口译” (Ad hoc Interpreting) (Roberts, 1997) , “社区情境口译” (Community-based Interpreting) (Chesher et al., 2003) , “对话口译” (Dialogue Interpreting) (Mason, 2001) , 或者“联络口译” (liaison Interpreting) (Gentile et al., 1996;Erasmus, 2000) 。

澳大利亚口译研究采用了Chesher提出的“社区口译” (Community Interpreting) (Chesher, 1997) 以命名所有非会议口译场合的口译, 诸如法庭口译、商务口译、医疗口译、国民保健口译、电话口译等口译情境。

本文采用了Chesher的理论, 以“社区口译”命名所有非会议口译场合中的口译。

2.2 我国的社区口译理论研究

在我国, 以“社区口译” (Community Interpreting) 为对象的学术研究仍未能得到长足发展, 虽然许多口译研究都涉及了“商务口译”、“电话口译”、“法庭口译”、“医学口译”等属于社区口译情境的口译行为, 但研究者都只是将这些口译情境视作单独的个例来研究, 而未将其归类为“社区口译”的范畴, 这无疑是不利于社区口译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的。

3 社区口译的发展现状

3.1 国际现状

社区口译在全球的发展现状可大致总结为:由无社区翻译过度至萌芽阶段, 再到一般确立, 直至完善, Ozolins (1998) 以图表的形式将社区口译的发展趋势确定为“无综合社区口译服务” (None Comprehensiveness) ———“临时社区口译服务” (Ad Hoc Services) ———“一般社区口译服务” (Generic Language Services) (Ozolins, 1998) 。

最极端的一类属于“无综合社区口译服务”的国家, 这类国家对公共语言服务没有强烈的需求, 翻译的职业培训基本为零, 导致本土没有可提供社区口译服务的双语译员。

另外, 现今更多的国家都处在“临时社区口译服务” (Ad Hoc Services) 阶段。这类国家没有专职的社区口译员, 一旦有法庭口译、商务口译等社区口译的场合, 则由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双语人员临时扮演口译员的角色, 这类人员包括学过外语的学生, 当事人的家人朋友, 笔译员, 参与口译场合机构或组织的雇员, 甚至会议口译员。这类国家对社区口译认知不足, 口译理论研究、专业培训、职业认证、以及职业道德建设也处于萌芽状态, 总观其口译市场较为混乱、无组织, 相对领域的法律法规或行业纲领不完善, 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指导与约束。

第三类“一般社区口译服务”, 已经在部分国家得以实现, 包括英国、荷兰、法国、澳大利亚等。绝大多数这类国家属于移民类国家, 政府免费提供社区口译服务, 因此对双语人员的需求量极大。这类国家的社区口译发展时间较长, 理论研究较为成熟, 对社区口译员的培训、认证以及职业道德培训也都遥遥领先。

第二类国家与第三类国家都有针对社区口译的法律法规或者行业行规, 但是第二类国家的法律法规与行业行规都不健全, 处于上升阶段, 第三类国家则有着相对较为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

3.2 我国的社区口译现状

我国恰恰属于第二类:临时社区口译服务阶段 (Ad Hoc Services) 。中国的官方政府机构虽然设有外事部, 但该部门并非由职业口译构成, 而是由懂得一门或几门外语的政府公务员组成, 一旦有需要双语译员的场合这些公务员就临时充当口译的角色。另外, 我国的政府部门没有专项的社区口译部门, 不提供社区口译服务, 一般场合的社区口译都由非专业人员临时充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一些重大场合的社区口译是由会议口译员完成的, 人们似乎认定会议口译员是万能钥匙, 无论什么场合的口译都能胜任, 人们对会议口译的热捧也使得中国的口译培训发展极度不平衡, 基本所有的口译员都被训练成为会议口译员。而实际上, 社区口译与会议口译存在着极大的区别, 一名优秀的会议口译若未经过专业的社区口译培训不一定能够优质完成社区口译的翻译任务, 下一节将具体讨论会议口译与社区口译的区别。我国的口译市场在近几年蓬勃发展, 但发展过快也存在弊端:缺乏市场管理, 缺乏理论指导, 欠缺职业道德约束, 而这些都是Ad Hoc类型社区口译的特征。

4 社区口译认证与培训

自2000年以来的十年间, 中国的口译市场蓬勃壮大, 口译培训也如燎原之火, 凡是懂得一点外语的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许多没有经过口译资格认证的机构和个人也加入了浩浩汤汤的培训市场, 这导致了口译培训市场的混乱和普遍较低的译员素质。要解决市场的混乱, 提升译员的专业水准, 要从专业认证与专业培训这两方面入手。

4.1 社区口译资格认证

我国最为权威的口译认证有两种:“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 (National Accreditation Examinations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NAETI) 和“全国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考试” (China Aptitude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CATTI) 。另外还有区域性的口译认证考试, 例如上海的中高级口译考试。这三种口译认证考试均未能涉及社区口译的考察, 大部分的试题都集中于会议口译方向以及专项听力考察 (独白式) , 对于其它各领域 (法律、商务、医疗等) 的对话口译考察涉及有限。另外, 教育部开设的翻译硕士专业 (MTI) 的专业选修课本也以同声传译、交替传译为主要学习对象, 商务口译、法律口译、视译虽然也包括在教材编写范围之内, 但仍以独白式 (monologic) 口译训练为主, 而忽略了对话口译。

社区口译的认证在中国还未能完善的确立, 鉴于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 社区口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中国的口译协会应当考虑加入社区口译的考察内容, 并且明确规范社区口译市场———只有取得社区口译专业资格认证的专业社区口译员, 才能有进行社区口译的资格, 甚至会议口译员若未能获得社区口译的专业资质认证, 也不能兼任社区口译的任务。客户在选择译员前, 应先要求其出示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 否则认定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

只有首先规范社区口译的认证系统, 才有可能逐步规范社区口译的市场机制。

4.2 社区口译培训

迄今为止, 社区口译在中国的培训仍是空白, 而这正说明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开发前景。关于社区口译的培训, 有几点非常重要的建议:

第一, 培训要由已获得社区口译资质认证的机构或个人进行。

第二, 中国口译协会应出版相应的社区口译培训资料, 引导培训市场。

第三, 社区口译员的专业化。《社区口译在中国》 (苏伟, 2009) 一文中提出解决社区口译员稀缺的办法, 以医疗系统为例, 他提议可对医疗系统内部一些有潜力的人员进行培训。这肯定是一个解决目前社区口译人才紧缺的办法, 但是, 从社区口译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 这种方法仍不够周全, 因为无论这些医疗系统内部的员工 (医生或者护士) 在经过培训后有多大语言成就, 他们仍然是“临时社区口译” (Ad Hoc Interpreters) , 在做本质医护工作的间隙客串一下“社区口译”的工作, 这对于口译的质量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他们在“准确” (Accuracy) 、“中立” (Impartiality) 、“语言能力” (competency) 等方面都不能给予保证, 而“准确”、“中立”等都是社区口译员应该遵守的最基本职业道德。所以, 社区口译员的专业化非常重要, 只有专业化的社区口译才能对翻译质量做以保证。

5 结束语

社区口译是口译家族中新兴的一员, 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在国际商务、法律、医疗等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应给予社区口译足够的重视, 确立其在中国的专业地位, 并从专业认证、职业培训与职业道德建设几方面对社区口译进行完善, 以规范口译市场促进中国口译行业的全面发展。

摘要:该文解释了社区口译的概念, 阐明社区口译的独特价值与发展前景。同时对社区口译的专业培训、建设进行了探讨, 给出建议。

关键词:社区口译,专业培训

参考文献

[1]Chesher T, Slatyer H., Doubine, V, et, al.Community-based Inter preting:the Interpreters'perspective[A].In L.Brunette, G.Bas tin, I.Hemlin and H.Clarke (eds.) The Critical Link3[C].Am 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2003:273-291.

[2]Duenas Gonzalez, R., Vasquez, V.and Mikkelson, H.Fundamen tals of Court Interpretation[M].North Carolina:Carolina Academic Press, 1991.

[3]Erasmus, M.Community Interpreting in South Africa: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A].In R.Robers, S.Carr, D.Abra ham and A.Dufour (eds.) The Critical Link2:Interpreters in the Community[C].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 jamins, 1998:191-206.

[4]Gentile A, Ozolins U, Vasilakakos M.Liaison Interpreting[M].Melbourne: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1996.

[5]Hale, S.Community Interpreting[M].Basingstoke, England:Pal grave Macmillan, 2007:32-33.

[6]Mikkelson, H.Community Interpreting:an emerging profession[J].Interpreting, 1996, 1 (1) :125-129.

[7]Mason, I.Introduction to I.Mason.Triadic Exchanges:Studies in Dialogue Interpreting[M].Manchester:St Jerome, 2001:i-vi.

[8]NAATI.Ethics of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a guide to pro fessional conduct in Australia/Na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 ty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NAATI) [S].Canberra:Na 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2001:6-17.

[9]Ozolins U.Survey of Interpreting Practitioners:Report[M].Melbourne:VITS, 1998.

[10]Ozolins U.Communication Needs and Interpreting in Multilin gual Settings:the International Spectrum of Response[A].In R.Robers, S.Carr, D.Abraham and A.Dufour (eds.) The Critical Link2:Interpreters in the Community[C].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1998:21-33.

[11]Roberts R.Overview of Community Interpreting[A].In S.Carr, R.Roberts, A.Dufour and D.Steyn (eds.) The Critical Link:Interpreters in the Community[C].Amsterdam and Philadel phia:John Benjamins, 1997:127-138.

芭蕾基训在舞蹈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篇9

不管用的是何种基础训练方法, 其用途就是要训练学习者的身体机能和技巧, 要为今后的舞蹈学习提供必要的人体直立感、稳定性和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 锻炼训练者的身体机能, 使其达到舞蹈专业所需的要求。对于舞蹈学习者来说芭蕾基训使舞蹈表演者的柔韧性和体能得到了加强, 它在舞蹈表演和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芭蕾专业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与规范性, 所以在舞蹈专业学习中芭蕾基础训练课程是不可或缺的。

一、芭蕾的规范性、系统性与科学性

芭蕾艺术发展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芭蕾舞, 欧洲古典舞蹈, 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兴盛于法国, 在俄国发展到鼎盛, 在不断革新中风靡世界。

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 形成较为完善的科学训练体系和成熟的表演形式, 作为西方最重要的古典舞种, 成为具有世界性的舞蹈。在路易十四执政 (1643-1751) 时期的法国皇家舞蹈院提出了古典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七个芭蕾手位等技术规范和专业术语, 这些规范、术语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芭蕾基训具有规范性。

芭蕾基训拥有一套循序渐进、纵横交错、细密严谨的相对固定的训练模式。舞蹈动作是舞蹈艺术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芭蕾基训体系的明显优势在于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与节奏的梳理, 思想与肢体的交汇, 意念与感觉的延伸中, 使舞蹈者在气质上得到培养。每个学习的人都是按一定顺序做练习, 比如:芭蕾基训是以扶把→中间→跳跃为顺序, 传统的古典芭蕾技术建筑在外开、伸展、绷直的审美基础之上的。扶把又有自己固定的训练顺序:双手扶把擦地→单手扶把蹲→五位擦地→小踢腿→划圈→单腿蹲→小弹腿→控制→大踢腿。再如:六种“PORT DE BRAS” (手和头的配合练习) 训练, 从单一到复杂, 都体现着系统性与科学性。这些系统与科学的训练也是三百年形成的风格要求, 也是衡量一个芭蕾演员表演团体和芭蕾表演团体的技术和表现能力的重要标准。

二、芭蕾基训的训练方式及审美标准

芭蕾基训的训练方式有地面素质训练 (勾绷脚、压腿、踢腿等等) 、把上练习 (把杆练习) 、把下练习 (也叫“脱把训练”或“中间练习”) 等。

地面素质训练包括坐在地上做勾脚背、脚腕环动、仰卧吸伸腿、躺地划圈练习、压腿、俯卧抬后腿、大踢腿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打开脚腕、膝关节和胯部关节韧带, 增强腿部及腰部的柔韧性和后背肌群的弹性和力量。

把上练习 (也叫“扶把练习”或“把杆练习”) 是指在训练的时候扶着固定高度的圆状物体进行的训练, 包括擦地练习、划圈练习和控制练习等等。把上练习是以塑造姿态美的主要手段, 对发展下肢及躯干的力量、柔韧、灵巧、协调, 增强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提高平衡能力都非常有效, 同时使起到身体的姿态规范化的作用。

把下练习 (也叫“脱把练习”或“中间练习”) 难度较大, 动作分为中间练习和跳跃练习, 中间练习包括慢板组合及旋转组合等;跳跃练习包括小跳、中跳、大跳三种形式。以上训练, 是将把上训练的动作及把下训练的动作组合在一起, 训练身体的基本能力, 调整了身体的基本姿态, 使其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到芭蕾中去。

芭蕾具有特定的审美标准与技术规范, 体现了“开、绷、直、立”的基本审美特征。“开、绷、直、立”虽然是一个很单纯、干净的姿态, 但它标志着一切芭蕾舞的优美舞姿和技巧。芭蕾舞的审美特征将从开、绷、直、立四个方面来分析芭蕾舞的基本体态;研究开、绷、直、立各形态要素所起的作用以及科学性的意义, 从而得到芭蕾舞形态的“美”这个重要过程。“开”在芭蕾舞的四个基本要素中首当其冲, 是指肩、髋、膝、踝关节, 脚趾尖的外开。“绷”是指绷脚背, 使脚面能凸出来, 以增加脚型的美和表现力;“直”是要求躯干挺拔直立, 不能塌腰、凸臀, 不能挺胸、叠肚, 要拔背, 双腿的膝盖要收紧, 腰椎、胸椎、颈椎要与地面呈垂直状态;根据舞蹈解剖学的原理, 只有胯的直, 才有腰的“立”;“立”是动作的真髓。小腹收紧往上顶, 臀肌收紧往上提, 骶骨、尾骨卷曲起来。只有这样, 骨盆才能竖起来, 真正做到腰部的立。

因此, 芭蕾舞有规范的科学的基础训练和统一的审美标准。

三、在舞蹈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芭蕾基本功训练课程, 是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 训练价值大而重要。芭蕾基础训练具有规范性、系统性与科学性, 同时具有特定的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和统一完善的审美标准。结合大连艺术学院几年来舞蹈专业所取得的成绩和芭蕾基训课程的开展。笔者认为芭蕾基训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必修课, 在舞蹈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重视芭蕾的基础训练才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舞蹈艺术家。

摘要:对于舞蹈学习者来说, 芭蕾基础训练使舞蹈表演者的柔韧性和体能得到了加强, 它在舞蹈表演和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芭蕾专业具有规范性、系统性与科学性, 所以在舞蹈专业学习中芭蕾基础训练课程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芭蕾基训,舞蹈地位与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奕彦, 浅谈芭蕾基础训练课对舞蹈专业学生的影响[J], 《大舞台》2011, (03) 期

专业地位 篇10

一、班级管理和班级发展的三个境界

我们可从一个常见的学生发展问题入手来展开新的探讨。设想在一个班级中出现了亲子沟通问题——多名学生跟父母出现沟通障碍,甚至出现冲突,导致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出现问题(包括心理困惑、情绪不稳定、成绩下降或离家出走)。此时,可以考虑一个专业问题——这是教师的事吗?面对这一问题,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回答,作出不同的选择,也就表现出他们在理解“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时的不同观点。经过对诸多相关案例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班主任可以有三个层次的对策。这也代表着班级管理和班级发展的三层境界(见右图)。以此为参照,我们可以更自觉地选择专业化的班级管理。

1. 班级管理是“附属事务”

此时,班主任往往从班级常规管理的视野来看待亲子沟通问题,只要它不影响班级生活的正常秩序,就不用管它;纵然出现问题,只要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即可。此时,班级管理往往被视作“附属事务”,而不是“专门工作”,更不是“专业活动”,因为学生的主要发展领域、教师的主要专业领域是学科教学。在这一层选择中,班级属性更像“管制型班级”,尽管在班级管理的部分领域有可能出现学生自主的情形。

有必要看到,这一层选择不仅仅体现在实践中,也体现在理论阐述之中。例如,在我国通行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对于“(班)集体建设”之外的班主任工作内容,延续着在前苏联教育学中就已提出的将班级管理作为“附加的任务”的做法,[1]将缺乏学理论证的诸多内容罗列在专门论述班主任工作的章节之中。有一本教育学教材提出,班主任的六方面素质要求是:高尚的思想品德、坚定的教育信念、家长的心肠、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善于待人接物。显然,用“家长的心肠”之类的措辞,罗列出缺乏逻辑关联的多方面要求,只能证明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比较贫乏的状态。

与此相应的是,不少班主任培训(包括由教育行政部门出面组织的国家级班主任培训)一再重复甚至长期延续看似丰富实则平庸的格局:平面罗列多方面内容,却缺乏整合;告知实践经验和师德要求,却缺乏论证;理论介绍满足于应然规定,却缺乏学理;实践策略似有创新,但缺乏系统整理。[2]

2. 班级管理是“专门工作”

班主任可以将亲子沟通问题开发为工作资源,用来培养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选择相关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孝敬父母、感恩教育等班级活动。此时,班级管理成为与学科教学可以并列的专门工作,而不仅仅是服务于学科教学的“附属事务”。尽管如此,班级管理尚未成为独立的专业活动,在这一层选择中,班级表现为“自主型班级”。

与实践视角这一选择相应,在理论阐述中,我们常见两种情形:

(1)教育学理论研究者用看起来很正规的话语来表述不够严谨的观点。例如,一本教育学教材在论述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时,认为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教育者和实施班级工作计划的保证,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学生班级活动的指导者,是联系家庭的纽带和各种社会教育影响的协调者。其岗位职责是抓好思想品德教育,指导班队(团)工作;重视学习指导,全面提高学生学业质量;关心身心健康,奠定学生发展基础;组织劳动实践,指导学生课余生活;抓规范重践行,主持班级日常管理;树立开放意识,有效做好家长工作。所有这些工作要求都围绕着班主任而提出,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它们能否证明班级管理的专业品质,尚未得到充分的关注。

(2)实践工作者用看起来很新潮的话语来描述不够系统的经验。例如,将别的学科领域中的一些主张或现成结论(如多元智能理论、新课程理念、企业管理理论、军事兵法、建构主义)直接借用过来,或者结合具体实例作较为系统的阐述,由此形成一些工作思路、研究论文或者专著,但若仔细辨析这些借用过来的主张或结论与班级教育的联系和区别,就会发现其中的内容尚缺乏系统的表述,其中的内在依据也缺乏严谨的论证。

当然,相比于第一层选择把班级管理当作“附属事务”,第二层选择将其作为“专门工作”,有利于明确班主任的专业地位,并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例如,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确认“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尽管如此,由于在专业品质、专业工作思路等方面缺乏明确的定位,相关的班主任工作要求和班主任培训内容尚难改变平面罗列各项经验要求、缺乏清晰学理论证和自觉的专业追求等,显然,若要作出新的探索,还需要超越“专门工作”这一定位,进而将其作为一项“专业活动”,其专业品质不亚于学科教学活动。

3. 班级管理是“专业活动”

在这一层次的选择中,班主任将亲子沟通问题作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教育资源,在与学生充分沟通并用心体会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带领学生选择恰当的主题开展班级活动,体会生命成长历程中的智慧与尊严,并将其纳入班级发展的整体格局和长远规划之中。此时,班级管理不仅成为不亚于学科教学的教育领域,甚至可以将学生在各门学科中的学习经验纳入学生生命发展、班级长远发展的整体格局之中。在这样的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通过民主交往的方式参与班级生活。这一层选择就是我们致力于建设的“民主型班级”。

二、让班主任从事的班级管理工作成为专业性的教育活动

与上述实践选择相应的、立足于班级教育实践改革的理论研究,至少有两个研究项目值得关注。

1. 班华教授提出的“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

首先,该项目明确提出“是为促进学生发展而研究班级和班级教育的”,将“育人的目的性”作为班级的首要特点,认为班级本身是“教育性”组织,其目的就在于“育人”。[3]其次,班主任开展教育或直接的教育过程是“文化一心理过程”、师生互动过程,这是班主任教育劳动(不同于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涵;它的唯一的、直接的、内在的目的就是育人。再次,班级实现“育人”的途径是“班级教育系统”,即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3]它可分成三个系列:班级教育目标计划系列、目标计划实施系列(包括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班级文化、班级管理、班级教育合力等)、受教育者发展评价系列。研究者明确提出从“教育论”的角度(不是“教学论”的角度)来确立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即以“育人”为目的的班级教育。[3]因此,其研究意义决不限于班级教育本身,它对认识和研究整个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3]

2. 叶澜教授领衔的“新基础教育”的班级建设

首先,这一研究确认“班级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词、一个复合性概念,指的是与“课堂教学”相并列、以班级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实践领域。[7]其次,班级建设的深层目标是“发展学生自我意识与成长需要,增强他们的内在力量”,[7]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个体社会性和个性的健康、主动发展,它的实践过程也就是学生的成长过程。这使得它有别于强调制约性的管理与控制、将集体利益凌驾于个体之上的班集体建设。同时,在更有可能改变学生传统地位和角色、提升学生发展需求与能力这两方面,它发挥着不同于课堂教学的作用。[7]可见,班级建设在育人目标上有了清晰的选择,即以班级发展为直接目标,以促进个体主动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再次,区分班级建设的两大部分:一方面提升日常的社会性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开展成系列的专题性班级活动。具体而言,班级建设的任务主要有组织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系列班级活动;[7]其中,以学生成长需要为主线的班级活动的系列策划与实际开展,是主要内容。[11]这使得相关的理论分析与系统的实践探索相得益彰、互相支持。

就第三层选择而言,班级管理就需要建立专业标准。这不仅要以明确教育目标为前提,还需要在教育思路、教育方法、教育行动(尤其是班级活动)等方面有自觉、清晰而系统的专业要求和学理论证。与之相应,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和自主研究就需要有更为清晰系统的内容,如研究全班学生的发展现状和成长需要,据此带领学生选择阶段性的发展主题,围绕主题整合各种资源、共同策划和实施主题活动,进而全面提升班级生活品质,让每一个学生的健全人格得以发展。这样的工作格局及其理论依据,可以全方位地与学科教学的专业品质相媲美,从而见证班级管理作为一项教育活动独有的专业属性。

据此,我们倡导超越“管制型班级”“自主型班级”,自觉追求建设“民主型班级”,因为这是我国学校在现阶段可以选择的班级管理专业之路,由此而敞开的专业化的教育领域将让学生获得新的发展资源和成长空间,从而让一代新人得以实现符合这个时代需要的新发展,主动养成彰显生命豪情与智慧的新人格。

在这里,班级管理被当作具有独立专业地位的教育活动,而不是学科教学的“附属事务”,也不仅仅是与学科教学并列的“专门工作”。我们所说的具有独特专业品质的班级管理,指的就是这样的选择。换言之,着眼于建设“民主型班级”的班级管理被视为可媲美于学科教学的专业活动;相比之下,满足于建设“管制型班级”或“自主型班级”的班级管理,其专业品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否则是难以成为可与学科教学相媲美的专业性的教育活动的。

参考文献

[1][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M].译者:沈颖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459.

[2]曲文弘.对当前班主任培训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

[3][4][5][6]班华.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2-65,68,73-74,85.

[7][8][9][10]叶澜.“新基础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95,305,297,29 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专业地位】相关文章: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在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06-25

地位作用04-30

法律地位08-02

历史地位08-05

身份地位08-18

地位作用05-17

工作地位05-21

地位现状05-28

体育地位05-30

实验地位06-07

上一篇:强度特征下一篇:经济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