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导学

2024-08-31

案例导学(精选十篇)

案例导学 篇1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均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 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展示人民大众创造性智慧, 包涵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课文, 掌握说明文和小品文的相关知识, 开阔眼界, 提高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 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名篇。作者站在画家的角度, 结合描写性语言和说明性语言对桥做出了美学意义上的独特的诠释。它不是一篇规范性的说明文, 但教材却将其置于说明文一单元里, 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教师很难用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来梳理本篇文章。另外, 《桥之美》的特征是从专业画家的角度阐释的, 对于学生来讲, 理解也较困难。因此, 寻找本篇文章的教学切入点成为教学的首要问题。笔者在反复阅读课文之后, 考虑到在学这篇文章之前, 我们刚刚学习了较规范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决定仍然以学生所熟知的说明对象入手, 依据“交流预习”、“研读共赏”、“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四个板块, 由浅入深, 欣赏课文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进而拓展到生活中的“桥之美”。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 或描写景物, 或抒发感情, 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反复朗读, 展开想像, 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 悉心体会, 反复揣摩, 和作者产生共鸣, 接受美的熏陶。

2.讨论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努力提高讨论的质量, 通过生生互动,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比较阅读法。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同样写桥, 但表现手法不同, 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可把两文比较, 体会它们的相异之处。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

1.导语 (多媒体展示多幅桥的优美画面, 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 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 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排除字词障碍, 并提出预习中的困惑和问题。上课后小组内互查互评学生对字词和作家作品的预习情况, 教师抽查。学生预习中提出的较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表扬后展示在白板上, 与导学案预设的问题以及课堂上生成的问题一起组成问题链。

设计意图:一方面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另一方面教师及时发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预习中可能生成的问题, 时时把握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二.研读共赏

(一)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显示问题组)

问题:a.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b.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c.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 再师友组讨论, 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讨论明确。

设计意图:《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 语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抒情般的感染力。怎样才能体会画家眼中的“桥之美”呢?“读”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师读、生读、自由读、齐读均可, 但读出声音、读出感情是必须的。读包括整篇课文的读, 也包括细品重点段或语句时的读。通过反复朗读, 展开想像, 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

(二) 研读与赏析

通过阅读文章, 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 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 更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幅画面吗?

重点研读第 (4) 小节。

(多媒体出示四幅图画)

小组讨论:

a.你认为文中描写的哪一座桥最美?找出描写这座桥的相关语句, 美美地读一读, 细细地品一品, 然后说一段话:我认为[] (环境) 中的桥最美, 因为[]。 (温馨提示:阐述理由时注意运用圈点批注法, 把握关键词句)

b.请有绘画天赋的同学点评。

c.我们应从哪些角度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设计意图:《桥之美》的语言画面感很强, 修辞灵活, 具有抒情般的感染力, 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因此在具体赏析课文时选择采用语境解读法, 使学生结合语境, 由粗到精, 由此及彼, 反复诵读, 整体把握, 最终使学生既欣赏了桥之美又学习了语言之美。设计的问题具有开放性, 学生有话可说, 参与热情高。

美句赏析:

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 不但告知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 而且他还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

a.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 体味句子的情味。

b.先小组讨论, 再让小组派代表展示, 教师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作者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感情上的强烈的共鸣。此环节要求学生找出这些语句, 反复朗读, 体味句子的情感, 启发学生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三.拓展延伸

我们从《桥之美》中, 体会到了桥的美感, 真是赏心悦目。同是写桥的文章, 《中国石拱桥》与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交流。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两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进行比较、评析。

设计意图:《桥之美》位于《中国石拱桥》之后, 两篇文章作者的身份不同, 写作的角度也不同, 通过比较既可以复习上一篇课文又可以自然导入本文, 大致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即能有意识地去感知科普说明文与美学小品语言的区别, 并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四.归纳总结

1、鼓励学生从知识上、写法上、人生感悟上说出本节课的收获。

2、根据本节课的表现评选优秀小组。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及心得, 自主总结、分享收获。并评定优秀合作小组和课堂表现之星,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参与, 做课堂的主人。

案例评析

新课改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知识为重点的教学观, 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主动参与。我校实施的“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 以课堂展示为平台,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助, 以师友互助为补充, 以追求高效课堂为目的的课改模式, 其核心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桥之美》教学设计就是针对这一模式精心设计的。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 语言充满诗情画意, 极富表现力, 特别适合朗读。教学这篇课文我重点不是放在对文体写作方面的探索, 而是从欣赏美的角度来体验桥与周围环境所形成的那份和谐美。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一是朗读, 二是品味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三是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从教学流程看, 从多媒体展示多幅桥的优美画面导入, 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整体感知、研读赏析, 问题设计由浅入深。更值得一提的是, 没有机械、繁琐地逐一分析几幅图画, 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 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自己最喜欢的图画,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课堂教学有了活力。让学生运用美学的知识进行鉴赏, 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品味语言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 用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的方式, 使学生对语言有了更真切的体会。拓展延伸部分比较《桥之美》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 使学生能有意识地去感知科普说明文与美学小品语言的区别, 并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最后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及心得, 并评定优秀合作小组和课堂表现之星,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参与, 做课堂的主人。

总之, 本教学设计贯彻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活动中师生都是学习的参与者。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充分展示作为课堂主要表现形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 可操作性极强。

摘要:《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 语言充满诗情画意, 极富表现力。教学这篇课文重点不能放在对文体写作方面的探索, 而应该从欣赏美的角度来体验桥与周围环境所形成的那份和谐美。本教学案例依据“交流预习”、“研读共赏”、“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四个板块, 由浅入深, 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进而拓展到生活中的“桥之美”。

鼻饲法案例导学卡 篇2

案例:患者,男,43岁,因头部外伤急诊入院,全麻下行“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同时行气管切开。术后次日仍昏迷,遵医嘱留置胃管鼻饲,以常规方法多次插管未成功,引起家属反感、吵闹,并拒绝配合。遂请护理会诊,与患者家属交流,消除其恐惧心理并使其理解置管目的和意义,最后置管成功。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该病人插管困难,与生理解剖结构有无关系?如何避免误入气管?(2)如何利用体位改变帮助该患者插管成功?与清醒病人的插管体位有何区别?

(3)鼻饲用物有哪些?如何确定插胃管长度?(4)为病人进行喂食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基于“自主·导学”课堂的案例分析 篇3

为了推行新一轮课堂改革,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我校于2013年创造性地提出了“自主·导学”课堂,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自主”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安排活动指导下,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中的“导”是教师立足于主导地位,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导学”中的“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帮助下扫除显性障碍、找出疑难问题,明确、梳理出学习重点。“自主·导学”课堂的基本流程为:自主学习一合作探究一展示生成一总结提升。

自主学习——生本对话;教师出示教学目标,通过问题导学,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学习、集体学习等形式,掌握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等,并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为“小组对话”做好铺垫。

合作探究——生生对话;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组织交流探讨,对话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对话思路、策略、方法、规律、技巧;对话思想、情感、态度、体验等,通过对话学会学习与思考,组内最终形成共识。

展示生成——生生、师生对话;小组代表展示小组对话成果,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成性教学。展示的过程中,本组成员可以补充本小组代表发言的不足,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随时提出质疑。此过程中引起争辩是教师的教学技巧与教学品位的体现,问题的争辩容易引起竞争意识,进而引起激烈的争论,使学习过程不断增值。

总结提升: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升。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纠正错误,总结方法,探究规律。

各学科在此总流程下,根据各学科特点,灵活完善与补充教学结构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是一个大的流程,也可以在任何一个教学环节中完成一个小的循环,它需要因时因境灵活使用。整节课中,教师讲授得少、多在聆听、追问,是课堂学习重心的把控者、归纳总结的引领者。“自主·导学”课堂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成长,学生合作能力、质疑能力、思维能力、展示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升。实施两年以来,我校的“自主·导学”课堂在江苏地区刮起了一阵教学改革之风,深受周边学校同仁的赞许。

2“自主·导学”课堂践行案例

笔者以教科版物理《选修3-2》模块第1章第2节——“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为例谈谈如何实施“自主·导学”课堂。

新课引入:展示“奥斯特的发现”——电生磁,提出能否“磁生电”?

活动1 实验:利用蹄形磁铁产生磁场

问题1 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电路有何特点?操作导体棒有何特点?

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初中已学的知识,进行试验,得出相应试验结果。

合作探究 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1,小组内交流合作,得出结论。

展示生成 分别请多个小组的代表展示合作探究的结果,对比得出问题1的结论。一电路必须闭合,二导体棒可以与磁感线垂直,也可以与磁感线斜交,切割磁感线的过程中就能产生感应电流,但平行磁感线移动导体棒无法产生感应电流。

教师引导 蹄形磁铁两极间磁场为匀强磁场,导体棒在此匀强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回路中就产生了电流,能否让导体棒静止不动,让磁场移动使闭合回路中也产生电流?

学生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只要导体棒和磁场发生相对运动,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过程中就能在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

问题2 利用条形磁铁和给定器材进行实验,如何操作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活动2 实验:利用条形磁铁产生磁场实验

说明 课本并未设计此实验,设计此实验目的是为顺利地过渡到闭合回路中磁感应强度B变化,S不变产生感应电流。

自主学习 小组内成员通过自己的思考,猜想出可能有哪些操作能产生感应电流,哪些操作不能产生感应电流。

合作探究 组内成员交流各自的猜想,小组进行尝试性试验,得出结论。

展示生成 小组代表1:螺旋管线圈与电流计连成闭合回路,线圈中插入磁铁或拔出磁铁过程能产生电流,磁铁在线圈中不运动,则不能产生电流。

小组代表2:(补充不同之处)磁铁在线圈上方平动经过也能产生电流。

小组代表3:(补充不同之处)磁铁在线圈中不动或在线圈上方某位置静止不动均不能产生电流。

教师引导:没有导体的移动,磁场的移动也产生了电流,在哪些地方能产生磁场?

学生:磁体和通电导线的周围。

活动3 实验:利用通电螺线管产生磁场实验

(1)连接电路图;(2)实验探究,记录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操作

自主学习 小组成员独立思考,在导学单上尝试填写表格。

合作探究 组长召集本组成员组内交流,形成共识,进行试验,得出结论。

展示生成 小组代表1:将小螺线管与电源、滑动变阻器和电键组成串联电路,使小螺线管产生类似于条形磁铁的磁场。小螺线管插入、拔出大螺线管的过程,在大螺线管上方平动移过均可以产生电流。

小组代表2:(补充不同发现)发现当将小螺线管放在大螺线管内静止不动,闭合开关和断开开关瞬间也能产生电流,但闭合开关稳定后,却无电流产生。

小组代表3:(补充不同发现)发现当将小螺线管放在大螺线管内静止不动,闭合开关稳定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过程中能产生电流。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对比三次实验,分析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PPT投影问题3)

问题3 对比分析几个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从电路和操作两个方面思考:

自主学习 小组成员独立思考,对比实验寻找答案,填写表格。

合作探究 组长召集本组成员组内交流,形成共识,得出组内认同的结论。

展示交流 小组代表1:共同之处:三个实验产生电流的回路都是闭合回路。实验2和实验3都是当大螺线管中的磁场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即磁感应强度B变化),在大螺线管内产生电流,不同之处是产生磁场的来源不同分别为条形磁铁和通电螺线管。

小组代表2:(补充)实验1中磁感应强度B不变,导体棒切割过程中也能产生电流。

教师引导:三个实验中,实验1中B不变化,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实验2和3中B变化产生的电流,你是否能分析三个实验中产生电流的闭合回路有哪些不同之处?学生再次小组交流,辨析不同之处。

学生代表3:实验2和3中产生的电流的闭合回路中B变化,但有磁场穿过的闭合回路面积不改变,实验1中匀强磁场B不变,但产生电流的闭合回路中有磁感线穿过的面积在变化。

……(还可以展示其他不同的观点)

PPT投影:导体棒由位置MN移动至EF处,闭合回路中有磁感线穿过的面积由S1变为S2,减小了ΔS。

探究反思 (教师引导)对比三个实验,闭合回路中B变化,S不变;B不变,S变化均可以产生电流。与B和S相关的物理量是哪个物理量?你能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吗?

学生代表4: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回路要闭合(2)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活动4 学以致用

例 如图5所示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矩形闭合导线框。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线框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1)保持线框平面始终与磁感线垂直,线框在磁场中上下运动(图甲)

(2)保持线框平面始终与磁感线垂直,线框在磁场中左右运动(图乙)

(3)线框绕轴线AB转动(图丙)。

学生自主学习,展示生成,师生、生生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案例导学 篇4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微课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

当“导学案”与“微课”这两个名词相遇的瞬间, 课堂上所展现的是火花四溅之景。在闪烁的光亮中, 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新火苗正在汲取能量, 蓄势待发。语文教学从字词学习, 到文本理解, 到写作创作, 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利用导学案进行学习。在导学案中, 微课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形式更加丰富。利用微课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 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展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差异性的关注, 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理念, 关注生活, 学会在生活中积累语文创作素材。

一、字词教学指导——微课, 注重差异性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 字词教学占据了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面对识字水平不同的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仅有的时间难以让全体学生掌握好本课的字词教学内容, 尤其是难写字词的书写。利用微课, 学生通过视频, 在教师的引领与指导下学习本课的难写字词。从字词的认读到书写, 到字词的理解, 教师可通过微课耐心细致地讲解。微课学习的反馈, 教师通过结合导学案中设计的练习, 还能起到对微课学习的巩固作用。如:“山”字的书写, 看似简单, 如不加以强调, 这个字书写的笔顺容易出错, 教师通过微课, 实现“手把手”地教孩子书写, 然后完成导学案中的抄写练习, 对“山”字的书写进行巩固。

微课教学在导学案中的应用, 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对微课视频进行有选择性浏览学习。微课, 实现了教师对学生差异性的关注, 当然,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律。

二、阅读方法指导——微课, 体现工具性

中高段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会对一段文本进行解析。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 然后, 总结方法, 最后, 教师对这一方法进行概括。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 让学生学会学习, 并尝试对其他文段进行自主阅读并理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阅读指导方法用在概括和添加标题上比较多, 往往需要学生“抓”出文段中的字词。

如:在教授《麦哨》这一课时, 教师设计了下面这一教学环节: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圈出课文写了乡村孩子的哪些活动?

学生默读, 圈出词语。

师:这个孩子已经圈出来了, 你来说 (指名回答) 。 (出示课件) “吹麦哨”是怎样圈出来的 (圈字连词法) ?

在文本中, “吹”与“麦哨”并不是连在一起的, 这时, 需要我们用连线的方法将“吹”与“麦哨”连接起来 (如图1) 。

然而,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教师先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 自我尝试。基础好的学生能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且标注得清晰明了。而基础较差的学生, 不能找准关键字词, 在书本上画画擦擦, 就仅此一处关键字词的圈画, 已经让文本印刷失去了清晰感。

在导学案盛行的时代, 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完成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传统的导学案, 就是对文本的预习。教师通常会设计一些与教学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 让学生完成, 从而起到课前的“导学”作用, 但语文的“工具性”无法在“导学案”中得以体现。那么, 怎样才能在导学案中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呢?这就需要刷新导学案。导学案一定是新授课文的字词学习与内容预习吗?笔者认为, 这需要我们对导学案进行“刷新”操作了。我们可以对新授课需要学生掌握的方法等进行课前指导, 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那么, 课堂上那宝贵的40分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而不是去学习这些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的标注。如果是这样, 为什么不让学生写下来呢?同样是对文本进行了概括, 同样得到了答案, 或许写过一遍还能记忆得更为深刻呢!

利用“微课”作为导学案,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可以选取课外的一段文本, 提供阅读方法指导。即教师将阅读方法指导过程录制成“微课”。学生通过观看“微课”, 自学这一阅读方法。自学的反馈通过导学案中的练习来体现。如:出示课文中的一段文本, 让学生利用“微课”介绍的方法, 完成该文本的阅读及理解, 从而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微课, 学生不仅能对这一阅读方法反复学习直至理解掌握, 还能在课堂这短短的40分钟进一步巩固, 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体验文本语言的优美, 感受文本的人文性。

三、写作思路指导——微课, 体现生活性

语文写作素材源于生活, 然而, 现在很多孩子不知道怎样在生活中抓取写作的素材。学生写作的素材有的来源于阅读的报刊, 更有的是凭空想象, 使得作文写作的内容缺少真实感, 缺乏细致的体会与感想。

“微课”并不局限于教师对教学知识的传授、阅读方法的指导, 也适用于对学生写作素材的抓取。如:写作《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教师通过对班级学生活动过程的摄影, 在“微课”中抓取其中一段视频进行详细解析, 指导学生对画面对象进行细致观察。通过分析不同的画面, 教师引导并教授学生学会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方法。学生通过视频, 感受在活动中的快乐, 在快乐中体验“微课”带来的品味过程。“微课”的结束, 便是学生对写作跃跃欲试的开始。写作源于生活, 通过“微课”的引领, 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微课教学方式的出现, 使语文导学案教学不再流于单一的预习形式, 丰富了学科融合的模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学习特性, 通过微课形式关注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让微课辅助课堂教学, 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服务。利用微课让语文教学绽放新蕾。

摘要: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出现, 对幸福课堂语文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微课教学, 丰富了导学案展示的形式, 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注重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理念, 关注生活, 学会在生活中积累语文创作素材。

关键词:语文教学,导学案,微课,突破,重难点

参考文献

[1]刘晓萍.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整合现状调查研究——以青岛市中小学为例[J].中小学电教, 2013, (10上) .

导学案总结与反思教学案例 篇5

留楚中心校

四年级一班

李二红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6生字词。

2、我能朗读课文,还能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我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知识链接: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欧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徐特立

教材分析

《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童话故事,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选择这篇课文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另一方面则是故事富有哲理,可以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对生活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上课时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渲染、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达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预习任务:

1、了解故事内容,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2、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3、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划出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结合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3、表演这个故事。

我来闯关:

1、读句子,联系课文回答问题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文中三个孩子各自对人们做了什么有益的事情?你认为幸福是什么?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医生说:幸福是我能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老师说:幸福是。

说:幸福是。

板书设计:

劳动

10幸福是什么

尽自己的义务

做对别人有益的事

10幸福是什么教学反思

留楚中心校

四年级一班

李二红

反思本节课,我把这篇阅读课文的教学重点定为:三个牧童是怎样弄懂幸福以及理解幸福的含义。课文浅显易懂,教学时,我没有作过多的讲解。在学生默读全文后,要求找出重点句(智慧女儿的话)并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然后抓住文中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通过朗读、交流,感到了只有付出劳动,做对别人有用的人,才是幸福的。接着我让学生联系他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说说自己对幸福的看法。课后要求学生回家与父母交流,然后让他们动手写下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寻找幸福不一定要走很远的路,要经历很长时间,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随时伸出自己的双手,就可以抓住幸福。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劳动,每次课后自己总能够从课堂中发现不足之处。我觉得对词句的展示检查还不突出。总之,教学本课后,我深深地认识到: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还要教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让学生的人生更为灿烂,更有意义!

四年级语文导学案使用反思

饶阳县留楚中心校 四(1)李二红

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教学方式也将不断更新。我校开展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这学期开始我也有计划地在所授班级进行这种导学案模式的教学。学案教学确实有它独特的优点并且是顺应课改精神的一种较好形式,但我们还是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借鉴其中的优点,从而创造出一套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导学案教学模式。

1.实施学案导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导学案抑制了自主探究

常见的语文预习学案由以下内容组成:预习题、探究题、巩固题、拓展题、检测题。当然,每个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版本的预习学案,但呈现的都是一片试题的“泥潭”,学生拿到学案导学往往不是首先去认真看书,而是浅尝辄止,急于做题,在概念原理都不甚理解的情况下对照例题等直接解题。

2).课堂失去应有的魅力

实施学案导学,更多的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表达各自的意见,但同时,这样的课堂变成了师生核对答案的讲堂,学生失去了知识的一个形成过程,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数学一旦失去头脑的思考,必然变得乏味。

3).师生精神失去了家园

较长时间(如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内,使用同一种形式的导学案,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会受到挫伤和压抑。长此以往,师生的激情消磨殆尽,课堂气氛再度沉闷,持着对“导学案”的怀疑,教学方式很有可能重回原点。

2.实施学案导学的有效策略 1).设计主观的导学学案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预习应该按课标要求去掌握理解课文、会模仿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应使应试式的学案回归生态化的学案,使试题式的学案回归问题式的学案。更多的时候,主观一点的问题,更容易让人发挥大脑的思考,尤其在小学生“减负”永远完成不了的情况下,问题式的学案可以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使身心得到放松。

2).传递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

在“学案导学”教学方式中,学案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但通过学案直接传递有形的知识,而且还要把尽可能多的无形内容调整在有形知识之上,传递给学生。学案除了为学生疏导知识、辅导探究外,还应该具有指导学法的作用,这也是学案导学的预期优势。体现在指导学生在关键和重点处有所突破,在学案中往往以“建议”“注意”“提示”等加以提醒。

3).学案导学要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

虽然学生的预习是一个自主化的过程,但由于思维受到学案导学以及书本的禁锢,会使他们产生共同的视角和基本知识的把握。所以,学生预习中产生的新奇的想法或问题,都可以预料。因此,教师们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了解学生学案完成的“成果”,做到 “心里有谱”。课堂上面对学生的“超前”生成,最好利用学生的发言,“相机行事”,智慧引申,使教学过程成为多向交流互动、充满活力的过程。①.教学流程与学案导学相顺应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流程与学案相顺应,不仅能极大地推动学生的预习,而且能点燃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反之,学生通过学案获得的成就感将消减。

②.教学流程因学案导学而调整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预习后差异更大,因此,教师要“以学定教”,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内容、要求和节奏。对于预习之后就能掌握的,可以少讲甚至忽略,而对于一点就通的可以以点拨为主的指导,把最多的时间用在有一定难度的知识面上。

3.教学反思

学生不是玩偶,让做什么就只做什么,没有主动性;学生也不是容器,让装什么就装什么,没有思维。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有能力也必须学会自己预习属于他们的书本。学生预习的成效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学案导学能够达到辅导学生自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并把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成一种学习知识的能力。

案例导学 篇6

导学互动是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控制课堂能力的一种具体体现,实现教学相长的基本途径.开展课堂教学互动,必须体现互动的内涵和要求,紧密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增强互动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根本目的.

“大气压强”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分2课时,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之后,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大气压强是重要的物理现象,它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节课的内容是初中物理教材的重点知识之一.理解大气压强产生原因,应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是本节重点,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大气压强是本节的难点,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模式做了大胆的创新设计,即在使学生认识到大气压强存在之后,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在设计实验时,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实验,最后逐步引入到测量大气压强实验.

2“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四步八环”教学设计

第一步是“自学导纲”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具体是老师出示导纲,要求学生自学本节内容,同时老师准备教具:天平、事先抽成真空的烧瓶、马德堡半球、抽气机、本节用的教学课件、注射器、橡皮帽、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小玻璃片、熟鸡蛋、瓶子、浸过酒精的棉花、火柴、大小试管.物理实验小组准备的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四套实验器材:(1)两个小玻璃片;(2)吸盘、玻璃板;(3)茶杯、硬纸片、水;(4)量筒、水槽、水.

第二步“合作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合作中要能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性,这需要教师对课堂知识的预设和引导.

2.1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种压强,在学习新课之前,请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给大家演示几个神奇的实验——有我们看不见的一种魔力.

实验1将两块小玻璃片贴紧后,很难分开.

实验2吸盘压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正好将吸盘拉下时的垃力,拉力为什么这么大?

实验3拿一只平口玻璃杯装满水,用一块纸板盖住杯口(杯里不要有气泡),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松开手仔细观察纸板会不会掉下来.

实验4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抓住管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内露出水面的部分水是满的.

上面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大气中的一种力,这种力就是我们要讲的一种压强——大气压强.

2.2进行新课

(1)大气有压强

提出问题:为什么大气会有压强?

实验5请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师生共同分析实验:问学生大气压强是否很大?学生喊出.让实验小组学生做下面两个实验,并让其他学生解释.教师总结我们把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实验6大试管倒满水,小试管放在大试管口一部分倒置过来,小试管为什么会上升?

实验7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先准备好的空瓶中,用剥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稍后为什么鸡蛋被吸入瓶中?

(2)如何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

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压强大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可以想办法用公式p=F/S或液体压强公式p=ρg h来求出大气压强.

先讨论p=F/S引导过程,从两个小玻璃很难分开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想到,如果知道了大气施加给上下玻璃片的压力F和玻璃片的面积S,就可以利用公式p=F/S算出大气压强,但这里的压力不易测量,显然用这个实验无法测出大气压强.从小吸盘实验和马德堡半球实验我们同样可以想到,如果知道了大气施加给半球的压力和半球的面积,就可以利用公式p=F/S算出大气压强,但压力不好控制面积不好测量.教师很方便地把测大气压强的实验引入,先让一些学生谈一谈用的器材和实验方法,教师点评.

实验8器材: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橡皮帽.原理与步骤:(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2)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外慢慢匀速拉动,记下示数F;(3)用刻度尺测出读拉力F时到注射器底部的长度L,记录对应的注射器的容积V,算出S=V/L;(4)由公式p=F/S算出大气压强,并由学生组长汇报实验.

实验9(教师做该实验)第一步:规范操作托里拆利实验全过程,得出此时此地的大气压强的值;第二步:倾斜玻璃管,让学生读出水银柱的竖直高度;第三步:换用不同的内径的玻璃管做该实验,让学生读出所测大气压强的值.

分析实验: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液面的高度差与玻璃管内径的粗细、玻璃管是否倾斜无关.根据所测得的数值计算出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强可支持760 mmHg,此时对应的大气压强的值是1.013×105 Pa.

第三步“反馈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方法是学生先思考后交流答案,教师点评.

从活动单导学实践案例看语文的生成 篇7

一.生成的起点应该是正在学习着的孩子

无论什么学科, 什么学段, 教者都必须立足于孩子, 生成的起点应该是正在学习着某一门学科的孩子。

导入新课的直接———“夏夜里, 什么最美?”不弯弯绕, 不设置多少空洞花里胡哨的开场白, 干净、利落。

孩子们的回答也告诉大家, 最简洁的最可以让学生有收获。“1组3号:我认为童年的夏夜里, 月亮出来了, 星星出齐了, 柔和的月色洒满篱笆小院的时候是最美的。我要读出恬静的感觉。”“1组4号:母亲忙了一天, 很累了, 洗完澡, 换了一件白布褂子, 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时最美好。我要读出幸福的感觉。”“随着教师柔和的语调, 暗示性的导语作用, 随着一幅巨大的月夜情境图的展开, 孩子们那颗蠢蠢欲动的心渐渐平静。在音乐的催化下, 转化为动情的读和说, 开始美妙的月夜之旅, 享受文字带来的多元感受。学生自发地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 和着悠扬的乐声, 娓娓地诵读着……” (高亚琴《月光启蒙》第二课时活动单《活动单导学实践案例》第6页)

提问的直白———“活动一:回顾课文, 读读‘思念’。 (默读课文, 画出文中直接表达‘我’思念刘老师的句子。读一读, 想一想;你读出了什么?) ” (直接表达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李静《教学任务为什么不能完成》《活动单导学实践案例》第45页) 一句很直白的话, 就让学生进入深思的状态, 这完全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 直肠子, 没什么花花肠子.“简单的‘三步走’活动设计, 学生操作简单, 实效却大大提高。学生经过了一个简单的、真实的, 由文字形象到情感体验的、由简单到丰富的学习过程。” (李静《教学任务为什么不能完成》《活动单导学实践案例》第46页)

充足的时间———:“师:在同学们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我们来做一件有趣的事情———品读精妙, 请把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标注出来, 再用朗读把它的精妙之处表达出来。 (学生自读, 标注, 约8分钟。) ”“师:我们读一篇文章, 不仅要读出它的精妙之处, 更可贵的是上一个层次, 要读出问题, 思考问题。请大家自主阅读, 发现问题, 有了心得, 一起分享。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 大伙集思广益。 (生阅读, 思考, 提问, 约5分钟。) ” (李凤《<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实录》) 单是让学生“思考”“阅读”“提问”的时间达13分钟, 占45分钟的35℅之多, 我们不能不佩服李老师的大气和大方, 不像一些老师, 挤占学生课外的时间, 挤占学生思考、阅读、动手的时间, 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成了跟在老师后面忙个不停的陀螺, 这样的课哪有什么乐趣, 哪有什么审美, 哪有什么新的生成?

用语的鼓励性———“试试看”, “不错”, “还能更好吗”, “你的看法和我差不多”……这些用语是润滑剂, 打消了孩子的顾虑, 如果是一堂常态课, 学生也许还不会怯场, 如果是人头攒动的大型公开课, 学生可能会“犹抱琵琶半遮面”, 吱吱唔唔楞半天, 有了“试试看”, 再加上“我也喜欢”, “还能更好吗”, 学生可能会大增表现欲, 滔滔不绝不是不可能, 信口开河也是常有的事, 挺起胸脯有板有眼常常出现。一句句简简单单的话语, 给了孩子定心丸, 给了孩子前行的动力。

设计的层次性———“活动一: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例2一种圆柱形的罐头, 它的底面积是11厘米, 高是15厘米。侧面有一张商标纸, 商标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 (接头处忽略不计) 1.该怎样求商标纸的面积呢? (以下有两种研究方案供你选择。方案A简单一些, 方案B研究得更深一点。建议:每组4-6号采用研究方案A, 1-3号采用研究方案B。) (沈建岭《活动单引起的风波》《活动单导学实践案例》第146页-147页) 活动单设计的层次性, 保证了每一个学生不被排除在活动之外, 有事做, 能做好事情, 能有成就感。从而愿意跟着老师走, 愿意跟在活动单后面前行, 攀登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

教学是科学, 科学就要抓得准确, 要准确抓住起点———正在学习着的孩子, 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认知特点, 不可过分拔高, 也不可过分低估孩子;教学又是艺术, 艺术是审美的, 艺术强调主观感受, 强调多样性, 多样性的孩子、多样性的文本、多样性的生活为我们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无穷可能。

一句话, 教学起点应该是正在学习着的孩子, 语文也不例外。

二.生成应该建立在学科特点之上

抽象思维强些的学科要体现思维之美,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形象思维强一些的学科要多一些体验, 多一些情感的激浊扬清。

以“团结合作, 走向成功”的主题班会开始了, “我首先引导学生们做了一个小游戏———“吃糖”, 要求学生直起手臂将糖送进嘴里, 学生们一下子产生了兴趣, 纷纷照办, 可是谁也没办法将糖送入口中。接着, 我又让学生弯下手臂, 将糖从背后送进嘴里, 可不论他们如何尝试, 还是无法做到, 一个个唉声叹气, 束手无策。这时, 我讲了一个《天堂和地狱》的故事, 天堂和地狱的人生智慧不同, 生存方式也就迥然不同。学生们一下子受了启发, 纷纷送入小组内其他同学口中, 他们以合作的方式品尝到糖果的甜蜜。” (蒋文树《主题班会:在合作中学习“合作”》《活动单导学实践案例》第157页) 这样的班会, 远离了空洞的说教, 让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 学生就会觉得亲切多了, 一切就可以接受了。这就是体现了班会特点的真班会。

同样一节成功的语文课, 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美读。”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美读”就是有表情地吟诵课文,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从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教材美, 产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美读重要的不是技巧, 而是情感, 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 做到读者能情出肺腑, 语同己出。

生成, 一定要建立在学科特点之上。语文可以是落地无声的片片雪花, 可以是訇然中开的洞天石扉, 可以是山泉的呜咽, 可以是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江河……语文的生成离不开语文。

三.生成应该是学生内省后结的果

学生从文本中从活动中获得的精神营养, 必须通过内化的过程才能转化为自身素质, 在促成内化的因素中, 外力的推动是很重要的。老师要充分利用文本, 适时创造交流的机会, 努力营造内省的场。

提出新要求———“师:思考问题真全面。那么, 记录完数据是不是这个验证的过程就结束了呢?生7:不是, 还要和刚开始的猜想进行比较, 然后再得出结论。师:是呀!得出数据只是一个过程, 而通过数据发现了数学现象, 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陈晶《投影仪“罢工”之后》《《活动单导学实践案例》第163页》) 不全部否定, 对已做的努力进行肯定, 让学生得到鼓励, 看到自己辛苦后的成果得到别人的认同, 有一种喜悦, 进而更愿意接受新的要求和希望, 这当然也为内省提供了可能, 提出新要求, 又为内省提供了途径, 当然也许就有好的灵感生成了。

给出一种方法———“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时, 我安排了5个乐于助人的热心同学跟她组成一个小组, 主动对她进行辅导, 她在同学面前表现的机会更多了, 她也不再去独处, 课堂上变得更主动了。” (马震圣《给学生“成长”撑开一片蓝天》《活动单导学实践案例》第177页) 儿童具有天生的“群密感”“从众性”, 不喜欢独处、孤僻, 通过伙伴、小组、家长、群体等许多力量, 形成合力、抱团前进, 促使他人自省、内省。内省不是单纯的冥思苦想, 更不是简单的闭门造车、闭目塞听, 而是思考———交流———分享———思考———上升———交流———分享的扬弃, 是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一个人的思考是有限的, 众人的智慧是无限的。老师给出的方法, 虽然看上去是局限于这一课, 这一点, 却给了学生一种意识:内省和与别人的交流分享并不矛盾, 反而是互相促进的。如果这种内省的方法能伴随学生一生, 那学生一定会受益无穷的, 不断的生成不再是空想, 我们民族的创新自然也就多了许多。

来个不耻下问———“师:我来请教一个问题, 你怎么理解文章的最后一节?作者为什么这样结尾呢?”这倒让我想起了一个物理老师的故事, 他经常对班上的孩子们说, 这个题目较难, 我暂时还没做出来, 大家回去做, 会了, 明天就教教我。班上的许多孩子就是这样在老师的不断“请教”下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师:我来请教一个问题”, 不是老师的随口一说, 而是老师的良苦用心, 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上进心。试想, 一个学生能做一个小老师, 教教他的老师, 他的内心是何等的喜悦啊。他在教他老师之前, 他一定会一遍遍地思考, 不断地内省自己, 还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 还有哪儿可以更好些, 有没有最优化,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如此, 老师一定会一个人偷着乐:认识自己, 提高自己, 完善自己, 内省功不可没。请看李凤老师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的:

“师:如果你微笑着看待世界, 世界就会对你微笑。因为生活它就是一面镜子, 你对它笑, 它也会对你笑。你轻轻的笑, 大声的笑, 这个世界, 也跟你欢笑。”这样精彩的总结源于学生的精彩回答, 更源于老师的“请教一个问题”促进了学生的内省。 (李凤《<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实录》)

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悟出适于自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人生哲理和永恒意义, 从而发展了个体的能力、张扬了个体生命, 给学生的再创造提供了可能和机会, 内省后的生成这一硕果就远不是海市蜃楼, 而是可感可触有体温的实实在在的“果”。

以正在学习着的孩子为起点, 采用符合学科特点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内省意识从而养成多种美好品德的教学, 它使得个体的精神世界与人类的精神世界相融合, 生成出了许多新的意义世界, 不断扩大了个体原有的视界, 教学活动已经变成了人的自身需要, 成为人的生命自由创造的需求, 师生就是在这种教学活动中体验着自由创造的精神愉悦, 获得生命的享受, 在生成中又有新的生成。

案例导学 篇8

一、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1. (“导趣”) 问题一:怎样测量学校旗杆高度? (要求不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问题解读:首先播放几张在华南师大数学系拍到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照片, 吸引学生的眼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然后让学生想各种怪办法解决问题一, 如:将旗杆放倒;把旗杆砍成几节;爬上旗杆;用氢气球将绳子带上旗杆顶端……这些“山寨”的趣法与后面“利用数学模型”解题方式形成对比。

问题解决方式:本问题由学生自由口头回答。

2. (“导向”) 问题二:怎样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中测量旗杆高度? (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问题解读:这个问题的设置比问题一要具体, 括号里的附加条件也不一样。它的提出在于把学生的学习方向引导到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上来。教师先介绍阳光的直射原理和几个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通过简单的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然后进行求解。

问题解决方式:本问题由教师带领几个学生示范解决。

3. (“导疑”) 问题三:

没有阳光的天气, 利用其他简单工具能测量旗杆的高度吗?供选择的工具有:电灯、镜子、标杆、卷尺、绳子、秒表、照相机等。 (要求有一定的数学思想。)

问题解读:这个问题的设计不同于问题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它给予学生更加朦胧的解题途径, 同时带给学生更多的困惑。它的设计妙在针对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自身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 激发其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

问题解决方式:学生自由分组, 分工合作, 讨论敲定测量方案。每个小组自由选择工具实地测量。小组成员由记录员、测量员、计算员、解说员等组成, 各司其职。教师组织小组间开展竞赛, 哪个组测得的数据误差最小, 哪个组将获胜。

4. (“导法”) 问题四: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还能解决实际生活中哪些测量问题?如:河流的宽度、楼间距离、山峰的高度、雷区长宽等。 (构造相似三角形, 标出线段, 列出式子。)

问题解读:设置问题四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能力形成的基础上扩充、延伸已经构建好的图式, 重新搭建知识结构体系, 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使得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还会“用数学”。

问题解决方式:本问题由学生构造相似三角形, 建立数学模型独立解决。

5. (“导馈”) 问题五:

通过今天的课, 请你按照自己的理解, 描述一下什么是“数学建模”。

问题解读: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反馈的不只是数学知识, 关键在于通过解答前面的四个问题去形成某种“数学思想”。学生对问题五的答案各抒己见, 各自谈出自己对“数学建模”的理解。这个题目教师不设置标准答案, 重在让学生意会!

问题解决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二、“问题导学”教学策略自我构建

“问题导学”是本人在综合问题探究、建构主义、以教导学三种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并结合个人教学特色总结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也是本人教学个性的提炼。经历这次公开课后, 我的教学风格逐渐成熟, 备课、上课更加水到渠成。我将“问题导学”教学策略的精髓浓缩成六个字:“三中心, 五引导。”具体诠释如下, 以供教学同仁借鉴。

1.“问题导学”课堂教学策略的三个中心。

(1) 教学内容以“问题”为中心。每个环节建构一个问题, 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线索贯穿课堂。让教师带着问题教,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

(2) 教师教学方式以“导”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发生兴趣,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引导学生归纳方法形成技能,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3) 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学”为中心。“学生学”成为课堂的重头戏, 要以“学生学”来带动“教师教”。让学生感觉自己在问题的驱动下自主学习, 主动思考。

2.“问题导学”课堂教学策略五部曲。

(1) “导趣”。通过感情调节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

(2) “导向”。指示教学目标, 引导学习方向, 使学生进入自主性学习。

(3) “导疑”。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分层构建学习问题, 激起疑问。

(4) “导法”。反思诊断, 总结方法, 培养技能, 改变、扩充学生图式。

案例导学 篇9

《3D MAX动画设计》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 现行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先通过介绍各种菜单、工具的使用解释知识点然后举例验证, 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容易给学生造成课程枯燥的印象。另外, 教材的选择也是教学开展的主要依据, 目前大多数《3D MAX动画设计》教材每一章、每一个知识点的介绍均是独立案例且不完整, 学生在实际应用时不会灵活变通、化零为整, 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妥善安排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就显得非常重要, “案例导学与任务督学”正是《3D MAX动画设计》教学最适合的方法。

一、改变教学模式, 提高学习兴趣

大部分动画课程都有一定的专业难度, 即具有跨学科、内容广、难理解和操作性强等特点。但仍有一部分属于易上手、见效快的课程, 例如《3D MAX动画设计》, 这类课程, 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去讲解软件的使用, 不易被学生掌握, 而且杂乱的知识点会使学生无从着手, 不仅学习效率低, 而且学习效果差。如果采用理论讲解和实训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提早体验到动画设计的趣味与专业知识的应用。不仅如此, 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创新思维, 使有想法、操作熟练的学生显现出来, 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指出方向。

二、完整案例引导学生

对课程案例总体把握, 设置实用、完整、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在授课过程中根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不同将案例进行分解, 分解后的案例也要具有独立性。在3D MAX动画设计中, 建立场景是完成一个完整作品的最低要求。一个场景中包含5个要素, 分别是:建立对象模型、编辑材质、放置灯光、摄影机和设置场景动画。除了在建立静态图像时, 可以不要场景动画, 其他几个要素可简可繁, 但不可以缺少。[1]例如需要设计一个3D室内效果图, 可将效果图分解, 按照理论体系的讲解顺序首先介绍如何创建室内模型, 包括室内门窗、床、桌椅、电视等常用物品的创建;其次讲解通过添加哪种修改器可以使模型更加逼真, 比如在创建床单时, 为其添加编辑网格修改器可使床单产生褶皱, 看起来更加形象;在第三部分讲授如何调节高光、光泽度等信息时材质更加生动;第四针对室内灯光类型的不同对床头灯、吊灯等进行对比说明;最后通过添加摄影机游览整个室内空间并将动画效果渲染输出。

三、启发教学, 活跃课堂

教师可结合讲授内容, 通过影视动画欣赏、学生作品对比、借鉴学术文章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创新实践, 通过一个个有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以思维和活动的导向, 将学生的思维聚焦于探究的过程和思维的方式与方法上来。主要通过教师提出具体任务———学生具体操作———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学生拓展操作这四部分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 对动画设计灵活运用, 有想法、会操作, 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四、任务督学, 拓展能力

经过前面的学习, 学生已经对动画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及能力, 为了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动画设计人才, 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战经验使学生对动画设计更加得心应手。在课后由教师参照案例将任务难度分层, 让学生根据实际能力和兴趣选择完成。[2]这样既不会使操作相对较差的学生觉得心有余力不足, 同时也不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感到任务简单而降低学习兴趣, 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实践证明, “案例导学与任务督学”教学法在《3D MAX动画设计》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将教科书的示范作用与学生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实际的动画设计能力, 然而如何更有效地应用“案例导学与任务督学”教学法, 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去探索, 去总结, 从而促进教学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本文阐述了“案例导学与任务督学法”的基本内涵, 基于《3D MAX动画设计》课程的特点以及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 提出通过讲演案例使学生掌握知识点、通过完成任务分层消化知识点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三维动画设计,教学方法,改革

参考文献

[1]熊力.3ds max实例教程[M] (.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案例导学 篇10

一、创设情境, 引出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 很多学生对数学课没有兴趣, 对一些常用的概念、定义理解也存在较大困难, 而大多教师又喜欢将这些现象的原因归咎于学生学习不认真, 没有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特点, 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的研究. 其实,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 而初中学生认知以形象认知为主,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注重情境创设, 借助生活实例或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探究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时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表达形式, 而这一知识点是建立在算术平方根知识基础上学习的.为此, 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先探究如下问题:

问题1:已知反比例函数y =3/x, 那么它的图像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坐标是 ____. (横、纵坐标相等, 即x =y, 所以x2 = 3. 因为点在第一象限, 所以, 所以所求点的坐标

问题2:如图,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 AC =3, BC = 1, ∠C = 90°, 那么AB边的长是 ___. (由勾股定理得)

问题3:甲射击6次, 各次击中的环数如下:8, 7, 9, 97, 8, 那么甲这次射击的方差是S2, 那么S = _____. (由方差的概念得

上述三个问题大多数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即可解决, 教师可安排学生自主完成, 若不能完成的可向小组其他同学求助帮忙, 也可寻求教师帮助.

二、合作探究, 构建新知

在合作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 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在课堂组织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 一些教师没有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直接进入合作探究过程. 这样做的缺点在于学生没有经过自主构建, 探究中会形成依赖思想, 学习效果不佳.

在该课时中, 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后获得了等算术平方根, 为让学生能在合作探究中获得二次根式的概念认知, 教师提出问题“观察上述式子, 小组合作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学生在探究中容易得到都有里面都是正数等共同特点, 在此基础上, 教师总结后就可得出二次根式的概念:像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 我们就把它称二次根式. 因此, 一般地, 我们把形如 (a≥0) 的式子叫作二次根式 , “”称为二次根号. 为巩固学生对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 教师提出问题:“-1有算术平方根吗? 0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 当a < 0, 有意义吗? ”引导小组继续合作, 学生合作后教师归纳总结, 从而突出二次根式中a≥0的条件.在例题教学中也是采用此方法进行, 即小组先合作学习例题, 然后提出不懂问题, 教师再释疑. 如不是二次 根式 , 教师要注 重引导学 生围绕二 次根式) 的形式说明理由.

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尤其是要注重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进行引导. 二是当学生遇到问题时, 教师要注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 正如上例中学生在判断姨33时出现了困难, 此时教师追问:“二次根式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知识来分析问题.

三、当堂检测, 分层练习

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自主学习, 在教师引导下完成了合作探究, 形成了初步的知识构建, 接下来教师就需要通过练习形式来引导学生形成从知识向技能的过渡. 在这个过 程中, 要坚持当堂检测, 分层练习的原则.

所谓当堂检测, 就是要让学生趁热打铁, 将当次课堂的知识内化, 从而形成技能. 在课时的教学后, 针对难点, 教师利用导学案设计了填空题、判断题、简化题等问题, 引导学生在完成问题中巩固当次课堂所学知识.

而分层检测则是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进行分层, 然后进行训练. 在该次课堂中, 因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 故而在导学案设计中, 教师设计了必做题、选做题,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完成, 学生完成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反馈、引导, 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不断发展.

总之,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能固守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而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 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以导学案为基本模式, 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 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构建知识, 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以分层练习方式来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为有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摘要:导学案式教学是在新课改下应运而生的新型教学模式, 它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通过导学案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在“先学”基础上“后教”, 对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和技能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

参考文献

[1]孙怡虹.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李爱霞.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 2008.

上一篇:差异化战略下一篇:邮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