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必要性

2024-07-02

发展必要性(精选十篇)

发展必要性 篇1

1 我国发展营养健康食品的必要性

一是需要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以日本为例, 在上个世纪80年代, 市场中涌入了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 对于保健功能食品的信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也遭到了伤害。因此, 日本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 严格执行审批管理制度, 这样就将消费者的热情给充分激发了出来。其次, 是对健康食品大力发展, 对审批程序进行减少;对过度包装进行禁止, 避免过度宣传, 这样生产经营成本就得到了有效降低。

二是医疗费用不断增加:我国卫生总费用相较于上个世纪90年代, 已经增长了将近80倍左右, 进入新世纪以来, 居民消费支出总费用中, 个人卫生费用依然占到一半以上。针对这种情况, 就需要做好预防工作, 要想促使人类健康得到保证, 除了治疗疾病之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防患于未然。因此, 积极主动地预防疾病, 获得的成本效果就更加可观。如果单纯治疗疾病, 而不去预防, 那么医药费用肯定会很高。为了对医疗费用进行控制, 非常有效的措施就是对各类营养健康食品的大力发展。

三是食物成分发生了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 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种植、养殖方式以及土肥结构, 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食物的营养成分。相较于上个世纪, 如今蔬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明显降低[3]。在食物加工过程中, 食物的营养成分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酸、碱、氧、添加物等, 食物的精加工也会损失掉部分营养成分。总之, 我国现在的食品缺乏均衡的营养成分, 居民的营养均衡目标无法有效实现。

2 我国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策略

一是城市居民有着更强的健康意识, 在营养健康食品消费方面更加的理性: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 我国具有营养知识的城市居民占据到了80%左右, 有超过75%以上的家庭都对家庭成员的健康、营养状况十分重视;有过营养健康食品消费经历的人数占据了1/3/以上。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今我国城市化率还在逐步提升, 城市人口必然会改变生活方式, 那么人们对营养健康食品就有着更大的需求。

二是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 营养健康食品需求会越来越大:根据相关的调查表明, 我国全国居民钙摄入量较低, 很多人都缺乏维生素A, 有超过2亿人存在缺铁性贫血症状。我国新生婴儿有着较高的低体重率, 5岁以下儿童有超过30%都生长发育迟缓。相较于10年前的调查资料, 我国成人超重率以及肥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总人口的60%左右, 都是亚健康人群, 在亚健康人群中, 除了老年人之外, 中青年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中青年保健人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

三是居民收入增加, 具备了消费条件:进入新时期以来, 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增长, 相较于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获得了成倍增长, 农村居民纯收入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过去的10年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有着较高的增长幅度;对于每一个人来讲, 健康都是根本, 只有身体健康, 才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将会更高, 那么购买力将会十分可观, 对于营养健康食品, 完全可以消费。

有英国科学家曾经说过, 在世界文化中, 中国养生学是独一无二的, 有着丰富的预防思想蕴藏于我国的中医药学中, 对于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大量总结, 具有鲜明的特色。因此, 可以在营养健康食品中引入这一思想, 这样国内和国外的市场空间都可以得到有效扩大。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营养健康食品的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需要把握机遇,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以便促使我国营养健康食品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佐文.浅析健康教育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09, 13 (29) :939-940.

[2]王娟利.浅谈有机食品[J].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 (7) :813.

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要性 篇2

摘 要:良好的存活居住环境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而绿色建筑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趋势。绿色建筑的发展在国内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很多人不能真正理解绿色建筑,而简单认为绿色建筑等于豪宅。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发展,探讨了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定性。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经济;作用;发展

1、绿色建筑经济的内涵及发展

绿色建筑是也被称为生态建筑、低碳建筑、可持续建筑。其主要内涵包括在建筑选址、设计、施工、使用运营、管理及报废的过程中,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人类经营及活动的安全、健康、高效、舒适,达到人与建筑的生态和谐。这种建筑要求更低限度的损害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生活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环境资源进行影响。在空间上就是绿色建筑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居住者的生活环境、区域性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时间上就是在建筑物的存续的生命周期,包括建筑原材料的开采、运输加工、建筑物的建造、使用、运营、管理、拆除、回收等每一环节。总的说来绿色建筑主要是:节能、环保与自然和谐。一些重要的经济理论都直接的推动了许多发达国家实现消费型社会的历史转型。这些经济理论包括: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的相对收入的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以及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等等,当然像这样的著名经济学家及其经济理论还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就不再多举;这些经济理论对发达国家有着重要影响,同样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减排任务的不断落实,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正逐步由理论走向现实操作实践。

2、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经济低迷时期,美国联邦政府为了振兴美国经济,仍然把建立绿色建筑产业做为美国经济振兴的重点举措之一,而且美国政府公开指出期望绿色建筑产业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力,能够使美国经济再次强大起来,由此可见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社会价值,然而我国拥有的绿色建筑产业市场要比美国大得多的多,我们就仅举一例来说明一下,我们就以我们人民比较关心的供热管理市场为例来阐述,我们就以

年底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有将近70 亿平方米的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而通过计算,我们得出目前我国集中供暖的平均耗能按标准煤折合大约为 20 公斤/平方米 1 年,假如,我国实行供暖计量改革,采用分户供暖制,那么我们将近70 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每年大约可以节省采暖用煤亿吨以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减少过亿吨,如果我们能做到以上的策略,那么我们每年就可以节省过千亿的费用,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应该彻底改造中国原有的供热系统,据估算大约投入1万个亿左右。由此说明绿色建筑的

生产也是一种经济活动,其中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就中国建筑现有的实际状况而言,使用节能材料的非常少,而理由是开发商、建筑商考虑到成本理由而不愿用新材料。假如政府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推广这些新型的节能环保技术和材料,例如:隔热新材料、通风系统的新风系统、新型防水材料、隔音降噪材料、外墙保温材料、粘黏性质的建筑材料、恒温保温调节技术、干湿度调节技术、污水处理再利用技术、废水处理再利用技术、雨水处理再利用技术和太阳能发电技术等等,这些技术都可以带动我国城市、城镇房屋分批分次的升级转型为世界先进的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假如以上做法会使现有建筑每平方米的建筑成本增加20%~50%,但是我认为这个成本增加的幅度是可以在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空间中整合出来的。

3、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要性

3.1 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国际环境

目前全球面对着碳排放量大幅度激增、气候变暖的恶劣环境,所以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现在,在欧美发达国家正在进行“低碳革命”,而次革命的核心就是高能效、低排放,欧美发达国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下大力度发展低碳技术,并且对相关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如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定的选择。所以作为一个影响巨大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必须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我国以后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这样做对我国来说既是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机遇,同时也是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3.2绿色建筑产业的国内环境

绿色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这对我国是压力也是挑战。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就目前来说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目前整体科技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经济从高耗能向低碳型经济转变最大的制约就是技术能力有限。我国目前经济的主体是工业,也就是说能耗的主体就是工业,而我国目前的工业水平还比较落后,经济增长点往往在一些高耗能产业上,这是我国工业目前的基本特征。我国政府正在谋求如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的步伐,在此阶段,能源需求必定会快速增长,但同时,我们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又不可能不上,由于我国经历了长期贫困落后的时期,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人民一直以来的愿望,所以改善和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水平,就必定会带来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高耗能、高排放的特征更显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如何既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又不走欧美发达国家用环境换发展的老路,是我国党和政府必须正面对待的`发展现实。

3.3 发展绿色建筑的内在价值

将我国新建和在建房屋改造为绿色建筑,将造就中国最有前景的产业,推动未来10 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是打开中国内需的战略大通道。 年起,通过发展绿色建筑,中国每年有1~2万亿左右的消费市场,并利用中国现有的生产体系对称性生产出这个新增规模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由此可以拉动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加快研究并推进跨越式产业的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大战略,造就中国经济增长的力量。目前所有的产业之中,商品化程度最快、产业体量最大、对国民经济影响最大、拉动 GDP 增长最有效的产业,就是中国建筑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绿色建筑创新转换传统建筑从高能耗发展方式向低碳绿色建筑发展方式的转变,抓住绿色建筑的开发、建设和推广环节,大规模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绿色建筑市场。

4、结束语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但是建筑业也是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产业,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也是极其巨大的,是典型的立足于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产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冲击。随着建筑业“绿色建筑”的转型,现目前建筑经济面对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在分析走向绿色的决策时,业主考虑的不仅仅是内部效果,而应该是建筑投资的总体回报,最好把它看作是一种预期净现值或者资产使用期的内部回报率,绿色建筑对投资者来说是一种经济责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魏后 .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34).

[2]张春.暖通空调、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J].中华建设.(03).

我国大力发展水电的必要性研究 篇3

【关键词】水电;必要性;能源;可持续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急剧增加,全国出现“油、运、煤、电”的紧张情况,环境保护压力凸现。水电建设由于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开发和运行成本低、环境污染小,满足我国能源发展的需求,适合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今后的二三十年中,水电将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我国能源供求现状

从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来看,煤炭始终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力,其消费量由1978年的4.0亿吨标准煤增至2010年的22.7亿吨标准煤。我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预测,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约48亿至53亿吨,我国短期煤炭供应宽松与长期总量不足的矛盾将会逐渐增大。

石油是我国能源消费的另一主要能源,其消费量从1978年的1.3亿吨标准煤增长到2010年的6.1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4.9%,受国内石油资源储量及开采条件的限制,其供需缺口日益增大;天然气消费总量从1978年的1829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10年的1.5亿吨标准煤,增长速度也比较快,年均增长速度为6.7%。水电、核电和风电作为优质的清洁能源,增长速度最为迅猛,从1978年的不到0.2亿吨标准煤,到2010年的2.4亿吨标准煤,增长了近12倍,年均增长8.1%。其中水电从1980年的582.1万kWh,增长到2010年的6622万kWh,年均增长率保持在8.9%左右。

对于能源总的消费结构,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占比不断下降,原油消费总量占比也在缓慢下降,天然气消费总量占比先降后升,水电消费总量占比则稳步上升。

2.水电在我国大力推广的可行性

2.1我国的水电资源状况

我国的水力资源也比较丰富,其水能资源蕴藏量和经济可开发量均列世界首位。近年來,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及“西电东送”的战略下,水电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水电的建设体制、投资体制、施工体制、工程管理体制以及流域开发体制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至2010年底,我国水电装机规模达到213GW,居世界第一,其中小水电装机规模约58GW,但我国水能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按国际惯例使用的发电量计算约为25%;我国1980年-2010年水电开发量如表2所示。目前,我国的剩余水能资源约占全球的20%,是世界上剩余水能资源开发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积极开发水电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举措。

表2 我国1980年-2010年水电开发量

2.2我国的水电运输能力

水电生产和消费存在异域性,水电生产除满足当地电力消费外,大部分要从水电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通过输变电系统运送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进行消纳。三峡输变电工程的竣工投产,对我国的水电运输能力产生了深远影响。除三峡输变电工程外,小浪底、葛洲坝、二滩等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也不断优化了我国水能运输体系。

2.3水电在我国的推广成本

水力发电的特点是工程投资大,运行费用低。国内水电公司运行成本一般是0.04~0.09元/kWh,火电厂由于原料的运输费,成本高达0.19元/kWh左右,并且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火电厂的发电成本还将上升。水电相对于新能源发电,成本也有明显的优势。风力发电成本在0.42~0.72元每千瓦时,少数可以降低到0.3元每千瓦时。核电的平均发电成本在0.25~0.36元/kWh。对于光伏发电,目前来看,在考虑硬件及安装成本、土地成本、自然环境因素、投资收益预期等条件下,光伏发电成本在1.5~20元每千瓦时之间[2]。由此可见,水电的发展具有成本优势。

此外,根据2003年世界水电组织白皮书中给出的国际上各种能源投资回报比可以看出,不论是径流水电还是蓄能水电,都拥有比其他能源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2.4我国推广水电的效益

(1)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水能因其清洁、可再生,被称为永不衰竭的清洁能源,发展水电,有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水能是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优质能源。

(2)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水电的发展重点在西部,开发西部水电资源,可以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强劲动力,带动该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开发西部水电资源,实现西电东送,可以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促进东部地区电力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保证东西部地区能源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更大范围内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2.5在我国推广水力发电的机遇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水电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我国水能资源西部地区占3/4以上,开发率仅为8%,东部地区只占7%,开发率大于50%,水电开发的任务主要在西部地区。开发西部水电,实施“西电东送”,既能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能把西部地区潜在的资源优势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2)实施可持续发展找略为大力发展水电开辟了广阔天地。水力发电不消耗矿物能源,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的综合效益,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3)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水电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电力特别是目前开发率仅为27%的水电将得到较快发展。同时,随着市场化程度的逐渐提高,资金环境和融资条件越来越宽松,为水电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4)全国电力联网的实施为水电优势的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国范围内电力资源在的优化配置,国家制定了“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跨区输电、跨区联网。随着全国联网的逐步形成,水电的消纳市场不断扩大,为水电的全面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

3.结语

水电在我国的大规模开发具有很大的资源潜力和技术开发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是我国能源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与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李海英,冯顺新,廖文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国际水电发展态势[J].我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10):29-37.

[2]贾金生,徐耀,郑璀莹.国外水电发展概况及对我国水电发展的启示[J].我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10):25-28.

中国内陆核电发展必要性分析 篇4

但就目前而言, 我国能源形势极为严峻。在当前主要三大能源中, 石油、天然气相当匮乏, 需要大量进口, 尤其是石油, 对外依存度更是超过了54%, 而煤炭所能支撑人类发展的时间也逐渐变得有限, 能源在一步步枯竭, 所以我国的能源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 低碳不断成为生活与发展的旋律并得到人们的广泛共识, 而我国作为第一能源消费大国, 碳排量已居全球之首, 出口商品多为高碳产品, 在哥本哈根大会上, 欧美在向中国使用出了“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利器后, 又亮出了“碳关税”这一杀手锏,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们面临的挑战会不断增大。

中国能否在后石油时代进一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崛起, 需要充足的能源保障, 关键在于未来几十年的能源建设。

在新能源当中, 风能存在着不稳定等关键性技术问题, 同时与水利、太阳能等受到地域的严重限制, 生物质存在着生态平衡、能量密度等问题的巨大争论, 而核能显现出高效、稳定等独特的优势。

目前中国的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中国内陆, 尤其是华中地区, 也就是湖北、湖南、江西地区, 一次能源匮乏, 市场需求旺盛, 能源结构不合理, 迫切需要发展核电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以及能源结构对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程度。

从经济层面看, 我国正处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发展的潮流之下, 中国内陆地区的发展必将需要充足的能源保障, 而核电的建设恰恰为能源电力的缺口提供有力的弥补, 例如, 正在规划建设的吉林靖宇核电站将会满足吉林省四分之一的电力供应, 届时实现“电力无忧”的良好格局。因此, 内陆核电的发展, 也是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强有力因素之一。

从技术角度来看, 首先, 核电站的建造开始于厂址普选, 厂址普选中最先的考虑地震、气候、水源、人口分布等环境因素, 从合适的厂址中选择最优的厂址开始前期准备。在开工建设前, 首先的取得国家相关部门的评审和验证, 后报国务院审批, 从前期的准备来看国家对核电的发展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谨慎的态度。与此同时, 在福岛3.11事故后, 国家对核电的发展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对核电的审批将会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情况下, 沿海核电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从防止台风海啸角度、预防地震、保证取水、社会因素等条件考虑, 中国东南沿海适合核电发展的厂址极为有限, 对中国现行能源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作用甚微。在世界核电发展的大格局下, 和中国能源发展的大战略下, 发展内陆核电将成为一种必须。

其次, 我国现在核电目前走以引进为主, 自我研发为辅的核电技术路线, 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秦山一期压水堆, 引进的堆芯则相对比较复杂, 有从法国引进的M310堆芯的大亚湾核电站, 中核集团田湾核电站的俄罗斯的VVER, 秦山三期引进的加拿大重水堆CANDU堆, 还有台湾地区的沸水堆。以国核技、中核、中电投为主的引进西屋公司的第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AP1000, 目前在浙江三门以及山东海阳各有2台机组, 以及引进的欧洲三代堆核电技术EPR1000目前在广东台山正在建设的2台机组。最后, 以广核为主运行的二代技术, 已经拥有了成熟的技术和长时间的运行经验, 经历近20多年的运行, 已经掌握了二代堆型的建设, 调试, 运行维护以及退役技术, 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增加了二代堆型的安全性, 现在在国内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以AP1000为代表的三代核电技术, 从技术和理论层次拥有更高的安全系数, 极大的降低了发生核电事故的概率和因为人因产生的事故, 同时三代堆采用以自然力为主的非能动动力, 对缓解事故能力方面具有大的提升。三代技术安全壳采用了更高的规格和要求, 能应对波音737的撞击以及9级大地震的冲击, 从整体而言提升了自身固有的安全性, 减少人为因素, 减小了发生重大灾害的可能性。

中国内陆核电发展计划酝酿已久,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前期工作。2008年南方冰冻灾害过后, 国家大力加快了内陆核电发展步伐, 积极推进内陆核电建设脚步, 并在江西彭泽, 湖南桃花江以及湖北咸宁选出条件优越的三个厂址并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稳步推进内陆核电。在福岛事故后, 核电的安全性在一次展现在公众的眼前, 国家对核电的发展采取更为谨慎稳健的态度, 对于内陆核电的发展也愈加的严谨。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些更高的要求, 要求内陆核电达到零排放。现在国际上的内陆核电所占比重较滨海核电更大, 均采取了双循环的闭式循环模式, 采用冷却塔冷却给水, 大大降低了对河流和湖泊用水量的需求, 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辐射的释放剂量。从法国和美国核电的发展看中国的内陆核电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内陆核电的安全性。从核电发展的历史来看, 世界核电的发展多采用二代以上的机组, 在压水堆机组中, 即使是在事故情况最为严重的三哩岛核电站事故中, 堆芯融化之后的放射性物质被包容在安全壳内, 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很低, 实际所造成的后果并不如传言中的严重, 而相同的厂址的三哩岛一号机组一直保持良好健康的运行。我国内陆核电现在采取的是三代核电技术, 拥有更高的设备安全性以及更优良的管理系统, 理论上不会发生类似三哩岛和福岛类似的重大事故。

从安全性角度看, 我国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具有充足的水资源, 在规划的内陆核电站中, 人口密度、分布特征满足核电站正常的放射性释放及交通运输问题满足要求, 对于先天的地域性优势应当利用与发展, 以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能源需求。

基于上述观点, 中国内陆核电的发展是必要的, 也是必须的, 为我国今后的能源保障、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在黄金发展机遇期之下, 牢牢把握核电发展的良好机遇, 将核电由沿海向内陆扩展, 逐步成为电力能源领域结构上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成分, 为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摘要:在福岛核事故之后, 世界核电发展进入了低谷, 尤其对核电安全性展开激烈的讨论。中国核电布局基本上处于沿海, 而福岛事故触发我们对内陆核电发展的必要性、安全性引发思考。本文通过从中国能源布局、经济结构、内陆核电建设的可行性展开讨论, 认为内陆核电的建设是能源结构布局的要求, 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同时内陆核电建设安全可靠, 中国发展内陆核电是必要与紧迫的。

关键词:内陆,核电,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朱继洲.核反应堆安全分析[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原子能出版社, 2010.8.[1]朱继洲.核反应堆安全分析[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原子能出版社, 2010.8.

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的必要性论文 篇5

建立和完善厦漳泉地区三方的联络机制与高层的协调机构,统筹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与发展。即由各市,各对口专业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管理委员会,建立文化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对话沟通,交流和协调,统一部署和管理文化创意产业同城化发展,统一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同城化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运行模式,政策法规以及相应保障制度,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协调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统筹区域文化布局,进一步完善国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集聚效应。发挥闽南文化,华侨文化,海洋文化,民间信仰及宗教文化等文化优势,塑造文化创意产业链结构,确定文化创意特色产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必要的产业集聚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群,以及深化与台湾、港澳及世界各地文化的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实现产业升级。完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进行的创新机制,保持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竞争力。

3.共同开发和利用创意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意人才的智力支持,人才的挖掘,培育和开发对厦漳泉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着关键的因素。一方面,自主培养,依托专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多方力量,建设一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基地;另一方面,吸引国内外一流文化创意人才来厦漳泉创业。三地文创人才纳入引进高层人才相关政策适用之中,形成包括住房,子女入学等在内的文化产业人才引进“一揽子”政策。探索建立高层次的文创人才的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高级人才信息管理协调制度,建立开放共享的高端创意人才信息库分类人才资源信息库,共同开发和利用人才,着力推动厦漳泉文化创意产业同城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协调规划拓展融资渠道

融资难、融资主体单一、渠道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编制厦漳泉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项目指南,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共同基金,鼓励区域内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文化创意金融产品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搭建相关文化产业交易平台。同时利用9.8贸洽会,海西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有影响的开展活动,带动厦漳泉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对厦漳泉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总结

发展边远地区特色民居建筑的必要性 篇6

关键词: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必要性

引言: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民俗宗教各异,地理,气候不同,因而造成了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民居建筑因地理,气候和使用功能历史变迁等因素,演变到今天风格各异,各有千秋。目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的型貌及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使民居建筑的发展更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各地民居建筑发展的状况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大约公元前138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等国交往的大门,其中在喀喇昆仑山和天山交汇的崇山峻岭之上,在帕米尔高原的雪域之中,生活着一支游牧民族柯尔克孜族,在高海拔地区,游牧民族与今天的生活居住方式大致相同,放牧逐水草搭建帳篷而居,移动着的帐篷相对原始不能称之为民居。而内地的农耕经济固定生产模式决定了其民居的特性:江南水乡江苏的“周庄”、北方四合院落加胡同串子、福建永定客家族环形土楼、云南丽江四通发达的古城、新疆喀什市错落有致的土屋等都在传承着千百年来民族文化、宗教、经济政治等悠久历史。这些民居建筑形成了具有一定地域性特色的建筑群。

1.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

2.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坐北朝南这种宽敞庭院型。

3.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

但随着乡村经济的繁荣,地域性民居建筑也在翻新改造,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织其中,已经影响了建筑地域性特色的发展,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规划指导地域性民居建筑的合理发展方向。

二、民居建筑地域性的意义

我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发展形成了地域风格不同的民居建筑样式。在当前,如何传承、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意义重大。

1.地域性民居建筑具有生态旅游价值。拉动内需,带动消费,带动当地一系列的经济繁荣。黄土高原地区窑洞式建筑,热带山林地区干阑式建筑,草原地区牧民的毡房和帐房,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建筑以及北方汉族聚住区的庭院式建筑等,发展到今天这些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一体别具风情,不但成为了都市人热衷向往的原生态世界,而且丰富了村镇乡的旅游资源,更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

2.地域性民居建筑能促进本地区的文化精髓得以继承和发扬.民居建筑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最好载体。各地区的民俗民情及宗教信仰,留存至今的文化元素,都可以在民居建筑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如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布局表达了中国传统的伦理尊卑关系;客家土楼城堡式住宅具有着群居性和抵御性的特征:藏民建筑无论在形体结构上、色彩上、材料使用上以及内部功能布置上都有着鲜明的民族宗教思想意识:徽州的民居建筑无论在选址还是结构造型处处体现了儒家的文化思想。因此,地域性民居建筑是一段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3.地域性民居建筑与自然生态资源系统关系密切,民居建筑所用的建筑材料,往往就地取材,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例如木材建筑、竹子建筑、石头建筑、土木结合建筑以及蒙古包建筑等,都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人类的居住环境质量与建筑材料的使用、改造自然的程度息息相关。人类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需要对自然生态资源更好的保护和建设,这样既利于当代又福祉后代,形成对自然生态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让人居环境更加美好和谐。

三.地域性民居建筑的表达形式

地域性民居建筑的表达形式主要从建筑的形态、结构、施工技术、艺术形象等各方面着手,而且这种表达形式与社会的历史、政治、人文、自然条件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可以从构成建筑的主要要素进行如下分析:

1.建筑功能方面,地域性的民居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要不断的完善建筑结构空间的布局,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2.建筑技术方面,地域性的民居建筑应该利用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与当地材料资源相结合,在民居建筑的建设中广泛采用环保、低碳、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措施,让当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使当地民居更具特色。

3.建筑形象方面,就像乌鲁木齐市二道桥的周围“大巴扎”表现着地域性极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在结构体型、内外空间组合、立面构图、细部与重点装饰处理、材料的质感与色彩、光影变化等方面,充分运用包括宗教信仰等地域文化的思想和元素,塑造出地域性民居建筑的新形象。

结束语:在遍布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城镇建筑物当中,像柯尔克孜州这些偏远地区更加注重、更加需要发展草原牧民的民居建筑风格,这是对我国多民族、多传统、多元素文化精神的一种传承,也是吸引生态旅游的一个亮点。地域性的民居建筑在建筑史中具有着重要地位,因此,发展地域性的民居建筑,是对传承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多民族共同居住相互交流融合的一种社会氛围。当然,民居建筑需要因地制宜,更需要匠师们的精心设计,这样,地域性的民居建筑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与人文与自然与环境更加和谐。

浅谈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篇7

1 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业的起步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较晚,人们对它的认识有限,在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其它先进技术国家相比,在绿色物流的思想观念上、技术上以及人才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1 绿色物流的思想落后

一方面,现代物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但绿色物流的理念还没完全确立,甚至出现了对绿色物流理解上的片面性。仅有物流思想而没有绿色化的概念,缺乏发展的前瞻性,这就难以制定绿色物流整体发展策略。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域外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发展物流的同时,应尽快的提高人们对物流的认识,把发展绿色物流作为我国当前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再次,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建立和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议。尽管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订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不多。另外,由于物流涉及的有关行政部门、系统过多,而这些部门又都自成体系,独立动作,各做各的规划、设计,各建各的物流基地和中心,导致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也为以后物流动作上的环保问题埋下了隐患。因此,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的局限,按照大流通、绿色化的思想来进行全国的物流规划整体设计,是我国发展物流业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1.2 物流基础设施的绿化水平不高,信息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水平相对稚嫩,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还比较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主要表现在: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方面缺乏投入。水运、民航运输的潜在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运输系统缺乏周密科学的设计,对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仓储设施落后,库容体积小而分散,各种综合性货动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缓慢。物流中心的经济效益不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和人力的浪费。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严重影响物流效率。如在使用的搬运工具中,人工搬运车、手摊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占到70%以上,而可视叉车等现代化搬运工具却很少。

1.3 包装废弃物利用率低

现今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都很高。如纸包装的回收率美国为47.8%,日本为37.1%;塑料包装废弃回收利用西欧为15%,日本为5%,美国为10%;而我国在包装废弃的回收上却不容乐观,纸包装回收率仅为20.4%,塑料包装废弃物回心率为10%左右,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2 快速发展绿色物流将是我国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

(1)绿色物流给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贡献。发达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物流业对于降低商品价值中的物流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发挥支持和带动作用。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以物流业营业收入计算,物流业增长2.6个百分点会使日本经济总量增长一个百分点;我国的深圳在1990年物流业营业收入每增长1.02个百分点会使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一个百分点。但是,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供的研究数据显示,2003年在一般的社会产品中,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而生产成本中含的物流成本高于他们的3倍(我国的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40%左右,而发达国家仅占10%),在社会流通领域,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接近20%,而美国不到10%。

(2)绿色物流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的第三利润,因此绿色物流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在美国,产品的直接劳动成本已不足全部成本的10%,全部生产过程中只有5%的时间直接用于加工制造,而95%的时间用于储存、运输等物流过程。因此,发挥物流的作用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盈利空间。回收和重复利用,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提升客户服务价值。因此,物流专业化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但当前物流基本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动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显而易见,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的节约和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它对生产经营成本的节省是无价估量的。

(3)绿色物流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绿色物流将物流企业推向可持续发展的前沿,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社会价值。包括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信誉、企业责任等,有助于物流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赢得公众信任。绿色物流企业也比较容易获得一些环境相关的认证,如15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这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西方的最新研究指出,一个具有良好环境表现的企业通常也具有良好的盈利表现,道琼斯可持续发展(DISG)指数等投资分析证明了这一事实,绿色物流是可以为物流企业创造价值的,使企业更容易获得股民和其他投资者的青睐。

3 关于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几点建议

3.1 政府要制定规范的现代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政策

现代绿色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涉及运输、仓储、装卸、贷代、联运、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环保等行业,政策上关联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商务部、信息产业部、海关、环保、工商、税务等许多部门。为避免政进多门,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应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设立统管物流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提出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协调全国和地区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等。

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建立绿色物流标准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通过制定绿色补贴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促进绿色物流的健康发展。

3.2 促进物流信息发展和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性。首先,政府应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GPS),企业资源计划(ED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其次,政府应大力支持建设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加快构筑全国和地区性物流网络。实现不同物流部门、物流企业的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为物流信息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

物流标准化是资源整合的重要基础工作,针对我国当前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政府应加强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一方面在物流术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对已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应予以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对尚缺的标准应抓紧制订;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

3.3 树立绿色物流的全新运作理念,加强环境教育和人才培养

政府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危机意识,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其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经营组织模式,鼓励企业实行物流外包,开展第三方物流,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加强企业物流人才的培训,使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成为既具有物流与管理知识,又有良好的环境保护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4 结束语

绿色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模式,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所在,它在抑制物流在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了对环境的净化,其时也将环境管理导入物流业的各个环节,加强了物流业中保管、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环节的环境管理和监督。从而有效地遏止物流业发展造成的污染和资源浪费,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它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物流,促进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与和谐发展,这样才能促使我国物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吉福林.企业绿色物流刍议[J].商业时代,2003.

[2]曾剑,王景锋,邹敏.物流管理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夏春玉.绿色物流——现代物流系列教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我国发展投资银行的必要性 篇8

20世纪80年代末, 我国的证券市场初步形成, 上海几家银行设立了证券部, 许多银行和信托机构也设立了证券兼营机构, 由于与商业银行联系密切, 所以证券市场在当时由人民银行负责监管。90年代证券交易所成立后, 相继出现了独立的证券公司。1993年, 政府在治理银证经营混乱和大量违规资金进入股市的过程中, 认识到了混业经营会导致金融风险。随着我国证监会和保监会相继成立, 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的出台, 我国商业银行在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 不得向非银行机构和企业投资。2002年出台的信托法和银监会的成立, 初步确立了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模式。

分业监管的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只从事存贷款业务、不得从事保险业务、信托业务和证券业务。证券公司只能经营证券承销、证券自营和经纪业务。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的业务范围也限定在自己的领域。但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 尤其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 证券发行与交易非常活跃。近几年分业经营已经出现松动, 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比如保险资金不仅可以投资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可转换债券、商业银行次级债, 而且可以直接投资股票市场;证券公司可以在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按净资产比例拆借资金等。

目前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 在法律上界定为分业经营模式。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 金融改革不断进行, 证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规范, 资金不断流向高收益的证券投资与交易, 种种变化使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受到威胁。此环境下, 资金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纷纷控股基金公司, 开拓证券业务;保险投资公司也运用保险资金进行证券交易;许多证券公司更是获得了发展的空间。目前, 我国的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 在理财产品和许多产品的管理上进行多方面的合作, 实际上,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混业发展或进一步的融合正在形成趋势。

二、发展投资银行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投资银行目前主要的功能是作为资本媒介, 减少资本拥有者和资本需求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银行不仅是一个证券中介组织, 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机构。通过其各项信息服务, 使信息更迅速、更可观的反映在交易过程中, 保障了证券市场在信息享有上的效率与公平。与商业银行相似, 投资银行也是沟通互不相识的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桥梁, 它一方面使资金盈余者能够充分利用多余资金来获取收益, 另一方面又帮助资金短缺者获得所需资金以求发展。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以不同的方式和侧重点起着重要的资金媒介作用, 在国民经济中缺一不可。首先, 投资银行通过其资金媒介作用, 使能够获取较高收益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来获得资金, 同时为资金盈余者提供了获取更高收益的渠道, 从而使国家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福利得到提高, 促进了资源的合配置;其次, 投资银行便利了政府债券的发行, 使政府可以获得足够的资金用于提供公共产品, 加强基础建设, 从而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同时, 政府还可以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等方式, 调节货币供应量, 借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最后, 投资银行帮助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 不仅使企业获得了发展和壮大所需的资金, 并且将企业的经营管理置于广大股东和债权人的监督之下, 有益于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以及产权明晰的企业制度, 从而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发展投资银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观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 它阐述了什么样的交易应该用什么样的组织来防调。经济发展过程中, 交易产生分工、分工又促进交易、交易催生市场的发展。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功能不断细化, 交易的规模与复杂性也逐渐增加, 为了节省由于搜寻交易对象生成的交易费用, 从而产生了市场。市场的运行过程不断变化, 管理政策也会相应变化, 这些交易环境的变化导致交易的不可控因素增加, 结果使交易费用增加。那么旨在降低交易费用的某种组织形式便应运而生, 这样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投资银行就是这样的一种组织形式, 它的产生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的结果。投资银行作为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重要纽带, 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参与资本市场配置, 为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的金融交易搭建桥梁。投资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既节约筹资者的信息费用, 又降低贷款方的信息成本, 最终实现了资本的高效配置。

当市场上出现直接融资需求后, 生产力富裕的组织开始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这些组织广泛的从事股票包销、股票经纪人、债券、政府公债和投资咨询等业务, 结果不仅没有增加市场运行所需要的交易费用, 反而减少了交易的搜寻费用。

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 起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通过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通过产权的界定, 经营存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与经营证券业务的投资银行明确分开。尽管在监管资本市场和维护资产专用性的过程中, 同样花费大量的交易成本。但是, 当时监管和维护资产的专用性所产生的边际效用, 远远大于两者产生的交易成本,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危机产生的交易成本。这种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制度模式, 在运营一段时间后, 提升了社会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 分业经营的制度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松动。可是, 无论哪种金融制度的选择都是基于一定时期交易成本最小化的考虑。

参考文献

[1]、解植春:《投资银行发展与管理研究》,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年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篇9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诸多矛盾, 都可从技术生存的内在矛盾中找到其根源。现代技术的发展更是为人类“战胜”自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同时也埋下了众多隐患。目前, 人类面临的现代技术危机, 正是由这些隐患演变而来, 要克服危机, 必须追根溯源, 探寻自然生存到技术生存的发展历程。

自然生存是人类主要依赖自然界所提供的自然因素生存的生存方式, 是人类历史上最先出现的生存方式。自然生存中, 人类主要依赖的是自然物质资源, 特别是生物资源。为此, 人类就要不断利用生物资源。自然环境对人类自然生存的作用, 主要是为动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

人类的自然生存是一种“动物性”生存, 但人并不是动物, 而是区别于动物的物质、精神的统一体, 它能意识到自己的需要, 并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又产生新的需要。人的欲望会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 是无限的;然而,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每一代人满足欲望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了人类生存有两大基本矛盾, 一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二是人类欲望无限性和人类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于是人就通过改造自然来实现自己的需求。人类改造自然界, 一是靠人类自身, 二是靠其他人造物。人类必须依靠自然来改变自然, 即把一部分自然物改变成改造自然的工具。工具是人造物, 是人利用自然物制造的人造物。有了工具又可以制造更多的人造物。人类通过应用工具利用自然界的力量。人类改变自然其实就是用人造物取代自然物。

技术是制造工具和利用工具的方法, 本质是说就是制造人造物的方法。技术带来了工具的发展, 反过来工具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带来技术进步。从手工工具到机器, 是工具的一次巨大飞跃。机器的出现, 使机械代替了动物能, 获得了手工劳动所不能达到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 把人类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也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出现, 技术开始同人分离, 开始以物的形态、知识的形态存在和传播。人造物成了技术的物质表现, 成了技术物, 人类利用技术物既取代自然物, 同时又取代自身, 使人类生存的两个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于是人类从主要依赖自然物生存转向主要依赖技术物生存, 从主要依赖自己体能生存转向主要依赖技术生存。

技术物与自然物有本质的区别。自然物是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自然选择”演变出来的物, 相对地, 技术物是按“人工选择”由人制造出来的物;自然物的变化是主要由自然界支配, 不牵涉人类主观行为, 是一种自然变化;技术物的变化则主要根据人的主观意愿变化, 是人控制变化、人制造变化;自然物“不为人”, 技术物“为人”。

自然演变充分展示了自然界的协调性, 人类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技术物是自然物的改造, 不再具有它的原料所具有的在自然系统中同各种自然物的协调关系。自然物被用来制造技术物, 其自然演变便中断了。利用技术可以引起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的运动, 例如工业生产, 并要求其按照我们需要的方向和规模发展。技术的真正作用就是使自然的“惯常行程”中断, 采取“非惯常行程”, 甚至采取过去不可能发生的行程。技术发展的过程中, 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类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 不顾自然原有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常常是违反自然界的“正常结构”的, 具有反自然的特性。所以人们越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就越增加应用技术的力度, 对自然界“正常结构”的破坏就越严重。人总具有生物生命, 对自然“正常结构”的破坏, 会威胁人类的生存。

技术使人离开自然越来越远, 终于使人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技术物是物, 技术是人强加给自然的东西, 但它体现的是人的意志。对于自然来说, 技术是异己的力量, 技术物是非自然的物。技术本身具有反自然的属性, 这就决定了技术生存的反自然性质。生态危机的根源, 是技术生存的内在矛盾。

若使技术成为绿色技术, 那就要引起技术的异化, 改变技术的“惯常行程”。技术的局部改变是可以的, 技术的整体改变则会使技术生存回到自然生存。新技术生存应当包含自然生存的某些因素, 这才是人类的明智选择。

一方面是人类无度的扩张和索取, 另一方面却是自然资源和承受能力的有限性, 随着大工业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大规模开采, 人类消费空前扩张, 自然资源加速耗竭, 环境不断恶化, 于是, 导致土壤沙化, 湖泊干裂, 植被毁坏, 物种灭绝, 气候异常, 灾害频仍。自然已经异化, 自然的报复已经开始, 人类如果依然故我, 则自然界更大规模、更深程度的报复将不可避免。这就是当今社会面临的第一种危机: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

从工具的出现开始, 人正常的自然进化便受到了干扰, 人类开始依靠技术生存。我们都知道达尔文的进化伦,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优胜劣汰是自然的法则, 而人类科学的发展则要改变这种自然法则, 因为技术本身具有反自然的属性。医学使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在救死扶伤的同时, 也导致了人类基因的退化。一方面提高了人类对医学的依赖性, 自身体质下降;另一方面种群进化的程度减弱, 导致种群结构退化。许多现代人如果离开了技术物, 就很难在自然界中生存。

随着克隆技术和人造器官技术的发展, 人类的生殖方式有可能从两性生殖转化为无性生殖, 从自然生殖转化为技术生殖。人的器官也会被技术物取代, 即人造器官取代生物器官。当人利用克隆技术“生产”自己的后代时, 人类自身也成了技术物。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取代人的智能, 机器人取代完整的人。有人甚至主张用人造器官代替人体, 如果真是那样, 那人体, 人的生物性、人的物质性都消失了, 成了现代技术制造的“幽灵”。

技术物的发展, 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首先, 人们开始从对自然的崇拜转向对技术物的崇拜。很多人成了简单的机器的操作者, 忽略人自身的价值。同时, 追求物质享受也成了许多人人生的终极目的, 例如有人把拥有一幢豪宅或一辆名车当作人生最大的成功。物质崇拜流行。其次, 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已严重到可以毁灭人类的程度。现有的核武器可以把地球毁灭上百遍。环境污染, 食品安全, 气候变化, 等等诸多问题, 都是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问题。另一方面, 技术越发达, 人们之间的贫富、强弱的差别就越大。

技术的本质是人造物, 是人制造人造物的人造物。技术的功能是“造”, 主体是人。但是技术生存又可以使自然“非自然化”, 使人“非人化”, 这就导致了技术生存的危机———自然危机 (生态危机) 与人的危机 (人性危机) 。这种危机来自技术生存的内在矛盾, 我们应该通过发展“新技术生存”来克服, 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物矛盾, 提倡人与自然相谐调, 重建生存中人的价值。

新技术生存既包含技术生存的因素, 又包含某些自然生存的因素, 是对技术生存和自然生存两者的去粗取精, 是两者的优化平衡。吸收自然生存对自然的尊重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 放弃生产效率过低的缺点;吸收技术生存高效的特点, 克服生态危机和人性危机。新技术生存就是要无损于人类生存的高效率, 又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追求人的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进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人性张扬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新技术生存要利用绿色技术来改变当代生存的困境。所谓绿色技术, 就是符合“3R”的标准的技术, 即:一是节约 (Reduce) , 即省料、节能;二是重新使用 (Reuse) , 即对资源的再利用;三是循环 (Recycle) , 即生产者、消费者、回收者构成“生产—消费—复原”的闭合链条, 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同时发展人性化技术, 在技术的设计、开发时, 将人性赋予技术, 使技术尊重人的价值, 维护人的尊严, 张扬人的个性。

由于技术的自然属性的作用, 任何技术和技术应用都潜藏着对自然和人性的破坏性, 新技术生存要求人类充分认识技术的限度与技术应用的人的局限。人类开发和使用技术, 不能仅着眼于解决生产的效率问题, 以至于将获取更多的利润作为技术评判的唯一标准, 还应该考虑技术为人类的精神服务的问题, 以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恢复被技术压抑的人的精神世界, 满足人的精神需要。通过尽可能地减少技术的负价值, 消解技术异化给人类发展带来的种种困境。

为了消除现代技术生存危机, 实现新技术生存,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类必须减少对物质、能量的索取和消耗;为了消除人性危视, 人类必须把自己从社会机器中解救出来, 克服人的物性、被动性, 达到心理更新。新技术生存吸收自然生存的合理因索, 依托绿色技术与人性化技术, 与自然和谐, 与人性谐调。人类将以其全面发展的理性, 进入一种自觉、节制发展的新境界。此时, 符合以上标准的低碳经济就成了明智之选、大势所趋。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贪婪地追求经济发展与物质需要, 不断运用高新科技, 在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无休止地利用化石能源, 放任有害气体的高排放, 把自己从农业社会的“原生态”低碳经济体系逐渐带入了工业社会的“高碳经济”体系, 同时也把自己带入了全球变暖的尴尬境地, 这些都是技术生存发展必然出现的弊端。面对全球变暖的生存困境, 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进行理性认知后, 人们开始在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积极寻求一种理性权衡, 提出了现代 (非原生态的)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所谓低碳经济, 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三大特征。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 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消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其核心是能源的高效率和洁净的能源结构, 关键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目前, 中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资源、环境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 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完成,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任务艰巨, 这都是技术生存危机的具体体现。如何化解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能源消耗的高度依赖, 如何跨越资源、能源的瓶颈约束成为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的主要难题。低碳之路无疑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发展低碳经济有可能演变为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 成为促进国内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克服技术生存的危机, 达到技术与自然的均衡要求我们提高重视, 制定详尽的规划, 发展低碳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做起。

首先, 针对中国社会的现状, 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需求, 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在制定这套战略的过程中, 我们应充分考虑当前历史时期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 尊重自然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恰到好处地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也应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 高度重视自主创新, 以人类的智慧结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次, 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 有选择地吸收和利用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 用以指导战略的实施, 完善过程中的不足。发展低碳经济, 正是出于克服技术生存危机的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吸取教训, 让技术对造成的自然危机和人性危机被人类控制在最低的范围之内, 最大限度为人类创造价值。我们也应加强国际合作, 目前,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有识之士的共识, 许多国家也把发展低碳经济、低碳产业提上了议事日程, 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协作,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汲取人类智慧成果, 对其他国家优秀的历史经验, 采用因地制宜、去粗取精的学习态度, 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 这样, 不仅能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也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发展, 这是符合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本质思想的。

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 需要发挥每个人的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也必将成为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先锋。在生活中培养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态度, 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和“奢侈消费”嗜好, 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的意识贯穿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每一个人不间断地努力, 尤其是容易忽略的细节问题上, 将对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从自然生存到技术生存, 人类通过应用工具利用自然界的力量, 技术带来了工具的发展, 工具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技术进步。在此过程中, 技术生存引发的生态危机和人性危机, 使得人类开始反思, 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 是尊重自然的结果, 是克服人类技术生存危机的必然选择, 是指导和引领政府、企业、居民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的纲领, 是向世界低碳经济型国家转型的必由之路, 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林学俊.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技术生存异化的根源及其超越[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8, (4) .

[2]林德宏.从自然生存到技术生存[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1, (4) .

[3]姜长阳.人类正在退化[J].商场现代化, 2000, (11) .

[4]李平.绿色的技术生存——绿色技术创新的深层意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5, (2) .

[5]王能东.技术生存论——趋向绿色技术生存的哲学思考[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8.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 2009, (8) .

[7]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0, (2) .

[8]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J].发展研究, 2009, (5) .

[9]何建坤.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J].绿叶, 2009, (1) .

[10]李俊峰.马玲娟.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 2008, (2) .

[11]付允, 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3) .

论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 篇10

会计电算化是将以微型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产品和电子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 是以电子计算机替代会计人员进行记账、算账和编制财务报表工作。它应用计算机使会计业务处理自动化、便捷化;使会计人员从传统繁琐的手工记账中解脱出来;它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是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会计电算化的优点

(一) 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以电子计算机替代会计人员进行记账、算账和编制报表工作, 使会计业务处理更加快捷、准确。极大地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促进了会计职能的转变。笔者刚参加工作时, 曾亲身经历了传统手工记账过程:从手工编制记账凭证、对记账凭证进行汇总平衡、手工登记总账和明细账、对账簿分别进行试算平衡, 最后手工汇总编制各种财务报表;每天会计人员都在低头忙碌着, 尤其到了月末和年末, 拨打算盘的声音从早响到晚。身边的老前辈调侃说会计工作是磨不断的“铁锁链”, 环环相扣无止歇。如今只需在电脑中输入记账凭证, 点击操作记账软件便可以自动登记总账和明细账, 生成财务报表, 使会计人员从以前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 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准确性和会计工作综合质量。

(二)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由于电子计算机可以大量存储连续多年的财务数据, 并以极高的速度和准确性自动进行数据处理, 从而打破了手工记账的局限性, 提高了财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打下扎实基础, 使财务管理工作由事后核算、反映和监督向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跨越。

(三) 方便查询核对。

会计手工记账时期若要查询或核对账目, 需要到档案室手工翻阅各种会计凭证、账簿及财务报表, 查找速度缓慢查找起来不方便;而实行会计电算化记账后, 查询凭证、账簿和报表数据资料, 可以在计算机记账软件中按要求直接查找核对, 多年的会计信息数据均可瞬间查找并进行核对, 极为方便快捷。

三、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一) 会计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不成熟。

配备完善的财务处理软件是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基础, 选择会计软件的适用性对会计电算化的成功运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企业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不断修订, 相应财务软件也需要持续改进完善。

(二)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不均衡。

通常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 经济效益越好的大中型企业, 会计电算化水平越高, 对财务管理工作影响越大;相反, 经济落后地区或效益一般的中小企业, 会计电算化水平相对较低, 有的甚至尚未实行会计电算化, 因此, 未能及时将会计信息及对企业经营状况影响的预测提供给经营管理着, 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 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问题。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在数据安全方面存在较大隐患:计算机病毒攻击是无形杀手, 稍有不慎将导致会计数据丢失、甚至造成软件系统瘫痪;部分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等。

四、进一步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

尽管会计电算化还存在诸多需进一步完善之处, 且目前发展水平不均衡, 但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记账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方向, 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发展会计电算化, 可以在已建立起的过去经营活动详细记录的基础上, 通过适时处理, 及时掌握经济活动的最新动态, 为加强财务管理、进行经济预测和决策, 提供可靠的数字依据。因此, 不仅应普及实行会计电算化, 更应将会计电算化向深度进一步发展。为此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针对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应及时健全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明确各电算化操作岗位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权限, 严格按职责和权限进行操作, 真正将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

(二) 加大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逐步提高会计电算化操作水平。

针对单位会计人员的岗位特点和具体工作要求, 科学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根据对象分层次进行计算机知识培训, 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使会计人员逐步成长为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 又具备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为加快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三) 持续改进财务会计软件功能, 加快电算化软件由“核算功能型”向“管理功能型”的过渡。

这需要完善的信息化系统的有利支撑, 目前单位会计软件虽然已开始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 但总体看, 核算模块不能适应企业全面管理需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及物流管理系统等不能互相兼容, 各有各的程序, 各有各的标准格式, 造成相互之间数据不能共享, 互相提供数据需人工进行二次处理, 操作程序较繁琐。要真正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优势, 为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和提升企业内涵建设服务, 需将各个信息系统进行融合兼容, 统一纳入企业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实现各子系统的按需对接与兼容, 逐步建立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系统, 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主角“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庆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7 (9) .

上一篇:通风阻力测试下一篇:科研支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