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

2024-07-05

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精选四篇)

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 篇1

美国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之一, 也是对外资限制最少的国家之一。 但基于2007年全美通过的 《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 (Foreign Investmentand National Security Act, 简称 “ FINSA” ) 的规定, 美国主要针对对于本国技术水平更高和与国外相当的行业开展对外投资的限制性规定。 外国资本可以像美国国内资本一样自由进入投资领域, 但通讯、 交通运输、 金融及国防工业等, 在投资比例、 投资期限、 股份转让资本金及利润与合法收益等方面有一定限制。 此外对特定国家 (一般指敌对国家) 的投资也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但总体来看, 这些限制并不构成外国投资者的障碍。 但近年来美国要求世界对其开放市场, 放松对其资本限制的同时, 美国国内限制外资的呼声却越来越强。

从 《1950年国防生产法》 到 《外商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 美国外资监管历史进行中, 尤其是重要技术的方面, 美国对于关键性技术的保护十分看重, 一旦在技术引进过程中涉及到美国先进制造业的时候, 该国政府则视同为国家安全层面的问题。 外国资本持股美国企业超过股权比例的十分之一时的资本并购交易一般情况下很难审查通过, 美国在资本市场上的防范可见窥见一斑。 所以 《外商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 (FINSA) 》 的实施细则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格的限制外资法案。 该条例在设立过程中, 考虑外国资本在美进行单纯资本投资要通过国投委员会的审批通过, 如果国投委员会将资本并购认定为危机美国国家安全的资本投资, 进行投资的企业将受到巨大额度的罚款, 这样将原本宽松大门内又设立了一道大门。 而且依照 《外商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 给予外国投资委员会对已完成的资本并购重新审查的权利, 这样对于在美国进行资本投资又增加了难度和风险。《外商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 》 授权美国总统可以中止或禁止任何被认定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外国收购、 并购或接管美公司的行为。

从近期发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 签发行政命令, 禁止三一集团关联公司罗尔斯在美国俄勒冈州一军事基地附近兴建4座风力发电厂。 这个项目之前也曾遭遇“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 的禁令。 无独有偶,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说, 华为与中兴可能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为由, 建议禁止中国通讯设备公司参与美国所有电信设备业务的事例都表明美国对高水平外资进入的严格限制。 美国对于外资, 尤其先进制造业等代表科技革命新潮流的尖端产业通常采取很谨慎的态度, 远不像我们想象中的 “欢迎所有外资” 的态度。 美国以保护本土先进制造业为第一要务, 在此基础上对于远远落后于本国的工业持不限制态度, 但对于与本国制造水平相当, 甚至更发达的产业采取严格限制, 甚至禁止的态度。从美国的引资政策中, 我们是否也应该学习些什么?

与之相比, 我国发达地区对于先进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外商投资比重达到75.7%, 大部分产业外资过半的策略是否需要做适度的调整? 我们在鼓励外资进入、 欢迎外资到来的同时, 对于威胁到本土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外资企业也应该进行特定阶段、 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的限制, 为本土先进制造业技术进步提供充足的市场需求。以前的市场与技术的等价交换方式将一去不复返, 我国的本土制造业企业在未来如果寻求不到合适的市场, 则面临的是竞争中的淘汰出局。 目前, 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就是自主创新转型发展的势在必行, 要为本土先进制造业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是必要的, 也是必需的。 面对可能影响到本土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外资企业, 可以设置一套合理的审核机制, 可以根据其产业的重要性, 依次进行分类处理, 比如说可以分为进入、 限制进入和禁止进入的行业分类, 随时根据产业链的自身的不同发展阶段, 设立有效的进人和退出机制。 对于尚未发展成熟, 还需政府不断扶持,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并不断进步的先进制造业, 政府应该根据行业和企业特征, 为其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 一定程度上要限制外资的过度进入。 对于已经发展起来的科技行业, 政府还应该学会放手, 让其在与外资企业竞争的过程中激发活力, 增强创新意识, 提升创新能力, 利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实现本土科技的成长与成熟。 由此, 本土先进制造业不同行业、 不同企业的具体特征和发展阶段, 应当设立不同的外资准入机制, 这对于本土先进制造业的健康、 可持续发展将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先进制造业对外商投资的政策分析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其科研能力居世界前列, 先进制造业发展居世界领先水平。 日本先进制造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 对外商投资范围和出资比例做出更加严格的限制。 日本根据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弱, 将本国产业划分为第一类自由化产业、 第二类自由化产业和第三类非自由化产业, 对外商规定不同的出资比例。 这种分层限制外商投资的方法非常有利于本国国内先进制造业的健康发展。第一类自由化产业主要是指与外国企业相比, 在技术、 资金、 设备、 材料及其他个别方面差距很小的产业, 如钢铁、 造船、 摩托车制造、 电子计算机等, 外国投资者在这类企业中可拥有100%的股份。 第二类自由化产业是指尽管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 但与外国企业相比, 在资本、 技术、 设备、资源等方面以及综合竞争能力方面仍有一定差距的产业, 如汽车制造、 电话设备、 合成纤维、 医药品生产等, 外国投资者在这类企业中只能占有50% 以下的股份。 第三类是非自由化产业, 主要针对农林水产业、 皮革及其制品、 石油业、 矿业等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和能源的关键性行业。 日本政府对于这类行业的投资会不断加大控制, 规定出资比例上限, 从而控制外资对这类产业的介入。

日本政府通过外商投资政策的制定, 在开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 始终注重保护和扶持那些国际竞争力薄弱的本国产业, 采取 “先保护育成, 再开放竞争” 的基本策略, 这对于我国加快本土先进制造业技术进步, 但本土企业实力还很薄弱时, 大量引入外资, 形成以外资主导型的先进制造业格局的政策调整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除此之外, 日本在发展先进制造业方面不仅注重原创性发明, 同时非常关注生产模式的创新, 创建了诸如精益生产模式、 作业站生产模式和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模式等。 这些生产模式的创新也同样可以促进日本先进制造业的效率提升。 我国在加快技术创新过程中, 不仅要加强原创性革新步伐, 同时基于目前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学习日本的成功经验, 加快生产模式的创新也是一种成功, 也不容忽视。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 这种精益生产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福特生产模式, 综合了单件生产与大量生产的优点, 既避免了前者的高成本, 又避免了后者的僵硬化, 是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相对简单可行、 见效又快的有效方法, 值得我国借鉴。

与美国、 日本相仿, 欧洲国家对于先进制造业的外商投资也实行一定程度、 一定水平、 一定范围的限制。在英国的外国投资者如要收购任何大型或经济上有重要影响的英国企业也必须获得当地政府批准。

发达国家制造业政策分析对我国启示

研究美国、 日本先进制造业对外商投资的相关政策后, 我们发现: 所谓的欢迎外资并不是所有行业对外商开放, 而是要区别对待。 尤其针对本土先进制造业与外资先进制造业有较大差距的行业还是要有保护本国产业的意识, 给本土企业有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不能一概而论。“以市场换技术” 的策略可能适用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我们进入制造业转型、 升级, 产业发展的快速阶段, 就突显出创新、 研发的重要性。 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确走在我们前面。 但不能就此过度依赖外资, 这样我们会陷入被外资技术锁定、 品牌锁定、 市场锁定的三重困境, 而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尤其针对新的工业革命, 面对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激烈竞争, 我国的先进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轮竞争中抢占机遇, 加快自主研发都是必需的。 但如果过多依靠外资, 我们可能会被外资牵制, 减缓发展的步伐。

在这样的情形下, 我们要发展先进制造业, 吸引外资, 加快总部经济建设。 我们要欢迎外资, 但要细化管理, 要平衡好本土与外商的投资比例。借鉴日本引资对产业分类的政策, 对于与本土技术水平差距不大的产业实行10%以上的控股; 对于与本土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的先进制造业实行50%以上的控股; 对于关系产业安全的石油、 电信、 铁路、 民航等产业限制外资进人。 对本土国有、 民营企业制定平等竞争机制, 创造宽松环境助推多种经济成分企业共同发展。 挖掘民营企业的发展潜力, 政府要为其发展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 用法律规范其合法经营。 针对各地方的总部经济快速发展, 着重平衡本土与外资研发中心的关系, 鼓励外资多采用合资、 合作的投资模式, 适度控制独资经营的比重, 以免影响总部经济对本土科技水平提升的效用发挥。

参考文献

[1].吉亚辉, 程斌.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与融合——基于甘肃省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4 (1) :20-24.

[2] .刘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及其路径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3 (1) :63-70.

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 篇2

国发„2009‟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上海有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业务体系,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先进的现代航运基础设施网络。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国际大都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继续发挥上海在全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努力推进上海率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既是上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服务于全国发展的需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集中体现。提高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就业比重和产值比重,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适应全球化新格局和对外开放新形势,加快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上海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逐渐下降的制约,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利于拓展金融资源运作空间,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效率,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有利于强化航运枢纽中心地位,更好地满足周边地区和全国的国际航运要求;有利于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的先行先试,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奠定科学发展的体制基础。

(二)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更好地夯实并充分发挥上海的比较优势。上海具有比较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现代金融体系、先进的港口基础设施、高效的航运服务体系,以及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广泛参与全球竞争的周边经济腹地,具有加快形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利条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业、航运业等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使上海更好地发挥综合优势,更好地发挥带动示范作用,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

二、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三)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进一步发挥优势,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充分发挥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要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扩大发展规模,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水平;要在发展中优化经济结构,优先发展金融、航运等现代服务业,以及以高端制造和研发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在发展中创新发展思路,坚持先行先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体制运行效率;要在发展中坚持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吸引力;要在发展中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完善区域分工,不断扩大辐射带动效应,提高专业分工和协作水平。

(四)把握的原则:处理好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解难题,以改革建制度,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营造良好体制环境;处理好先行先试与制度规范的关系,通过创新和探索,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为全国性的制度规范奠定实践基础,发挥示范作用;处理好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的关系,以金融业、航运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不断创新服务业态,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处理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关系,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互支撑、相互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处理好推进金融创新与完善金融监管的关系,在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和开放过程中,努力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处理好推进上海自身发展与区域协作发展的关系,按照国家明确的战略定位和分工,加强上海与长三角地区以及国内其他中心城市的相互协作和支持,加强与香港的优势互补和战略合作,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

(五)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形成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国际化程度较高,交易、定价和信息功能齐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流动自由的金融人力资源体系;基本形成符合发展需要和国际惯例的税收、信用和监管等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

(六)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与国内其他港口合理分工、紧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基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快捷高效、结构优化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以及国际航空枢纽港,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基本形成服务优质、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营造便捷、高效、安全、法治的口岸环境和现代国际航运服务环境,增强国际航运资源整合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七)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不断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大力发展企业(公司)债券、资产支持债券,开展项目收益债券试点,研究发展外币债券等其他债券品种;促进债券一、二级市场建设及其协调发展;加快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根据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需要,按照高标准、稳起步和严监管的原则,研究探索并在条件成熟后推出以股指、汇率、利率、股票、债券、银行贷款等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加大期货市场发展力度,做深做精现有期货品种,有序推出新的能源和金属类大宗产品期货,支持境内期货交易所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探索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拓宽上市公司行业和规模覆盖面,适应多层次市场发展需要,研究建立不同市场和层次间上市公司转板机制,逐步加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主板地位和市场影响力。研究探索推进上海服务长三角地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的有效途径。优化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积极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产、企业年金、信托计划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根据国家资本账户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逐步扩大境外投资者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比例和规模,逐步扩大国际开发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稳步推进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在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框架下,积极探索上海与香港的证券产品合作,推进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和联动发展。积极发展上海再保险市场,鼓励发展中资和中外合资的再保险公司,吸引国际知名的再保险公司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培育发展再保险经纪人,积极探索开展离岸再保险业务。

(八)加强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根据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重点发展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货币经纪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有利于增强市场功能的机构。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开展综合经营试点,培育和吸引具有综合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在试点过程中探索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鼓励发展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基金)及创业投资企业,做好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试点工作。积极拓展各类金融业务,推动私人银行、券商直投、离岸金融、信托租赁、汽车金融等业务的发展,有序开发跨机构、跨市场、跨产品的金融业务。开展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为企业并购活动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由财政部、税务总局、保监会会同上海市研究具体方案,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试点。根据国家金融对外开放总体进程,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支持设在上海的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基金公司率先扩大开放范围。

(九)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健全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大力发展电子交易,促进各类金融信息系统、市场交易系统互联互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完善金融服务设施和布局规划,进一步健全为市场交易服务的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统一高效的现代化金融支持体系,提高上海金融市场效率和服务能力。加强陆家嘴等重要金融集聚区的规划和建设,全面提升金融集聚区的服务功能。规范发展中介服务,加快发展信用评级、资产评估、融资担保、投资咨询、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监管,增强行业自律,规范执业行为。在上海建立我国金融资讯信息服务平台和全球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充分发挥上海金融市场种类齐全、金融机构体制健全、金融发展环境良好的优势,先行在上海开展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制定并完善促进金融创新的政策,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为主体的金融创新机制。

(十)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加快制定既切合我国实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税收和法律制度。完善金融执法体系,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金融纠纷审理、仲裁机制,探索建立上海金融专业法庭、仲裁机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为载体,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促进信用信息共享。适应上海金融改革和创新的需要,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改进监管方式,建立贴近市场、促进创新、信息共享、风险可控的金融监管平台和制度。加强跨行业、跨市场监管协作,加强地方政府与金融管理部门的协调,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五、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十一)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在继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竞争有序的港口格局,增强港口综合竞争能力。加快洋山深水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港口吞吐能力。推进内河航道、铁路和空港设施建设,优化运输资源配置,适当增加高速公路通道,大力发展中远程航空运输,增强综合运输能力。促进与内河航运的联动发展,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江海直达船型的研发和推广,从船舶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采取措施,推动洋山深水港区的江海直达,大力发展水水中转。充分发挥上海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及铁路通道作用,做好洋山深水港区铁路上岛规划研究,逐步提高铁水联运比例。

(十二)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积极研究采取措施,降低国际集装箱中转成本,鼓励我国外贸集装箱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转运。充分发挥上海靠近国际主航线的区位优势,以及工业基础、人才资源、商务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大力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航运咨询、船舶技术等各类航运服务机构,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延伸发展现代物流等关联产业,不断完善航运服务功能。完善航运服务规划布局,进一步拓展洋山保税港区的功能,发展北外滩、陆家嘴、临港等航运服务集聚区。引导和规范船舶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上海航运交易所的船舶交易和运价信息发布功能,加快建设全国性船舶交易信息平台,在上海形成具有示范作用的船舶交易市场。建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形成便捷高效的长三角区域及长江干线港口、航运信息交换系统。

(十三)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研究借鉴航运发达国家(地区)的航运支持政策,提高我国航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国际航运相关业务支持政策。将中资“方便旗”船特案减免税政策的执行截止日期由2009年6月30日延长至2011年6月30日。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航运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仓储、物流等服务企业从事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允许企业开设离岸账户,为其境外业务提供资金结算便利。在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和有效防止骗退税措施前提下,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鼓励在洋山保税港区发展中转业务。探索创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洋山保税港区的功能。

(十四)完善现代航运发展配套支持政策。加快发展航运金融服务,支持开展船舶融资、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积极发展多种航运融资方式,探索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为航运服务业和航运制造业提供融资服务。允许大型船舶制造企业参与组建金融租赁公司,积极稳妥鼓励金融租赁公司进入银行间市场拆借资金和发行债券。积极研究有实力的金融机构、航运企业等在上海成立专业性航运保险机构。优化航运金融服务发展环境,对注册在上海的保险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积极研究从事国际航运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的融资租赁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条件具备时,可先行在上海试点。研究进出口企业海上货物运输保费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丰富航运金融产品,加快开发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为我国航运企业控制船运风险创造条件。

(十五)促进和规范邮轮产业发展。允许境外国际邮轮公司在上海注册设立经营性机构,开展经批准的国际航线邮轮服务业务。鼓励境外大型邮轮公司挂靠上海及其他有条件的沿海港口,逐步发展为邮轮母港。为邮轮航线经营人开展业务提供便利的经营环境。研究建立邮轮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在保险、信贷等方面开设邮轮产业专项目录,促进邮轮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六、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发展

(十六)以现有制造能力为基础,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方向,以研发、创新和增值为重点,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着力提升汽车、装备、船舶、电子信息等优势制造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制造业和战略产业;优化发展精品钢材、石油化工等基础制造业;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在浦东新区开展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政策试点工作,支持从事软件研发及服务、产品技术研发及工业设计服务、信息技术研发及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等业务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发展。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按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8%的比例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创业投资企业加大对先进制造和先进技术服务领域初创期企业的资本投入。

七、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

(十七)建立健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指导协调机制。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机制,加强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进一步细化相关政策措施,认真研究解决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十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上海市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精心筹划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使上海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和行政收费最少的地区,成为中介服务最发达的地区。要加快淘汰落后产业和弱势产业,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完善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集聚的机制,研究制定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配套措施,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营造良好、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上海成为国际化高端人才的集聚地,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国务院

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怎么建 篇3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已为社会共识。然而,如何将创新动力激发出来,是个新课题。

6月30日,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在京成立,标志着我国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浮出水面。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表示,成立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的目的,是以汽车动力电池作为关键领域,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商用相结合的原则下,关注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共性技术问题,寻求解决方案,鼓励金融资本有效进入,为研发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希望通过探索形成有效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为其他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示范。

《中国制造2025》提出,将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五项重大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按此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建立40家左右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国家级创新中心有哪些集聚资源的抓手?国家层面又有哪些政策措施?《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

集聚资源的新抓手

《财经国家周刊》:《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达到40家左右。成立国家级创新中心是基于什么考虑?

怀进鹏:去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宣布了中国制造业的蓝图和重大工程,而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属五大工程之首,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都在重新审视创新的方式、方法;重新思考制造业的发展途径和发展目标。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17.6%提高到2014年的35.85%,增加了1倍多,我国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期间,我们的制造业创造了若干个世界行业第一。目前,我们国家制造业的规模已经在全球占到首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基础并不牢固。

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向何处去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在这样背景下,我们希望通过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引领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当前,中国制造业存在着诸多短板,如大而不强、核心高技术与共性技术竞争能力有限、人才培养不足、产品附加价值不高、缺少商业资本的推动等。此外,我国制造业目前还存在有技术创新体系但缺少商业模式创新等问题。因此,要从产业链凝练创新链,合理配置资源,通过技术创新探索实现新的发展模式。

在全球制造业变革中,有两个基本变革将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一是研发模式的变革,从过去的封闭走向开放。一个企业或研究机构内部独立研究、设计而形成商品依然存在,但面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加开放的、国际化的研发模式正在形成;二是制造业本身的变革。从过去以企业制造为主,开始转向以价值为中心的新模式,也就是企业要生产、供应满足目标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也许在未来产业变革中,现有制造业的研发模式、商业模式、供应链模式等都将面临颠覆性的变化。因此,成立国家创新中心就是为了推动创新主体,寻找并解决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通过未来三到五年的努力,提高中国产业在该领域的竞争能力和服务大众的能力,让消费者有更好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可以说,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承载着人们对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期待和追求。

《财经国家周刊》:若要实现上述目标,创新中心有哪些集聚资源的抓手?国家层面又有哪些政策措施?

怀进鹏:前面说到制造业在发生变革,单一的企业、研究单位以及高等院校都有各自应对的方法。但是一旦行业发展遇到了新问题,就需要研究对象从过去单一技术向共性技术、从一个产品的关键技术向一个行业领域前沿技术转变,为此我们要有充分准备。

随着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我们需要将行业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系统生态的思考,将分散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凝聚在一起,使得“技术产生—扩散—首次商业化—产业化”链条畅通,建立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体制机制。

我们希望通过建立创新中心,使产业上中下游形成紧密的联合体。通过共性技术研发,扩大创新中心在产业中的放大效应和聚合效应。通过放大效应加速科技成果有效转化;通过聚合效应提高技术攻关能力、国际合作能力、人才交流能力。

《财经国家周刊》:如何确保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作用落到实处?

怀进鹏:成立创新中心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以企业为主体;二是以市场为导向;三是在新的体制机制下,产学研商用协同。

首先说企业为主体。譬如动力电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就是以汽车动力电池作为关键领域,纳入国内主要的汽车厂商,再把汽车电池主要的研发单位汇聚进来,同心协力解决行业的共性问题,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装备。以企业为主体,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的明确定位。虽然是非盈利单位,但其以知识产权和技术聚合为基础,以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技术为目标。

其次是以市场为导向。我们希望制造业创新中心在研究中,不以与市场现有企业竞争为目标,而要瞄准产业下一阶段竞争所需的技术。

以新能源车为例,这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中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动力电池是新能源车竞争的核心领域,在这个领域我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不多。多数企业缺乏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实际产能利用率较低,产品质量和性能不稳定,产业散、乱问题突出。

如果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带领下,解决动力电池的技术问题,那么有利于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再次,在新的体制机制下,产学研商用协同。我们已经进入了大科学时代,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重大的颠覆性技术更需要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产、学、研合作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命题,对于降低企业研发的风险,推动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新的信息经济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希望通过资本撬动,新技术尽快实现商业化,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总之,我们期待通过政策支持,推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有效解决行业共性的技术问题,更好发挥平台的集成效应。当全球产业涌现新的游戏规则时,出现中国的声音。

解决技术和经济“两张皮”问题

《财经国家周刊》:我国也曾成立了国家级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如今成立的国家级创新中心与之前的机构存在哪些差异?

怀进鹏:对于成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必要性,我们进行了很多研究考察: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迎接全球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挑战,相继成立了面向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正在推进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实验室建设。这是以学术、应用基础研究为导向的。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产业基础为导向的;还有一类是面向企业的,如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

经过梳理,目前我国面向技术研究、企业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而且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但也有一个新问题,即技术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第二,当下单一产品、单一技术的发展,需要系统协同创新,需要有效汇聚产学研商用的结合,建立一个产业链的生态系统,也就是从过去单一产品创新进入生态创新。

第三,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从单一创新到整体创新、生态创新,就像珍珠串项链一样。我国有很多技术,但是走不出实验室,实验室到商品之间存在缺失,也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称之为“死亡之谷”或者“缺失的中间地带”。

基于以上三点考虑,创新体系当中最重要的是解决技术产业化问题,我们要为解决技术和经济“两张皮”问题做出努力。

当前全球竞争加剧、技术发展加速,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制造业如果没有有效机制支撑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问题,加强研发和商业实践,那么就将在下一轮世界经济竞争中面临残酷挑战。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构建和实践,面对当下技术、经济融合发展提出新需求,我们要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载体,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推动制造业发展。

《财经国家周刊》:首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已建立,对于其他行业,是不是也会以这样的模式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怀进鹏:每个行业发展都有各自的特点,一个行业一种办法。其他行业是否复制该模式,要从三点判断。

第一个判断,是看这个行业共性技术问题是否影响和制约中国产业的发展。第二个判断,是看该行业是否有建立产学研商用协同机制的需求。也就是说,这个行业出现的共性问题,必须集体面对,通过有效的政策环境和平台支撑来解决。第三个判断,这些领域是否出现产业、经营的新结合方式,需要对外合作培养人才。

基于以上三点判断,有些领域比如机器人,就已经提出了解决共性问题的需要。

在《中国制造2025》列出的重点发展领域,我们都在探讨哪些问题是共性问题,需要产学研商用协同创新。工信部也在探索和地方共同合作来建立省级、市级、区级等区域性创新中心,以带动和推进区域发展和对外合作。通过产业链各方的加入和共同努力,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强强联合协同攻关,探索“揭榜挂帅”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与产业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

寻找创新加速器

《财经国家周刊》: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显示,产学研协同创新可以产生巨大的效益。除了通过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外,工信部还将如何打造产学研协同的创新生态环境?

怀进鹏:中央特别强调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实施《中国制造 2025》,以创新为基点,进一步支撑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不断培育发展新动力,根植发展优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新业态和新产业不断成长。

我们一直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创新,通过建立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工业转型升级;通过积极落实政策,布局重点工作,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今年以来,按照《中国制造 2025》的要求,我们重点推动产学研商用协同创新,力争攻克一批具有全局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下一步,将继续通过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加大对产学研创新的支持和推进力度。依托重大项目实施引导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财经国家周刊》:产业发展和资本相融合,可以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但金融资本投入前沿技术的研发,需要一个周期。怎样看待产业与金融结合问题?

怀进鹏:随着制造业创新中心逐渐推进,会有很多产品。只要是有市场前景、有竞争能力、能带来效益的产品,一定会引起金融资本的关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一个新的产业发展中,金融资本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是放大器也是加速器。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其他中心都鼓励金融资本的有效介入,当然可以在不同阶段。

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 篇4

2 0 1 5年3月,美国先进制造国家项目办公室 (AMNPO)知识产权工作小组公布了《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知识产权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为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可能面临的主要知识产权问题提供指导。早在宣布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时,AMNPO就已开始研究制定制造业创新中心知识产权指导原则。英国在建设弹射中心,即英国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知识产权相关指导原则。另外,被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列为全球最成功的两大研究机构——德国“工业4.0” 主要发起机构之一弗劳恩霍夫协会与我国台湾地区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台湾工研院”),都形成了适合自身特点的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被视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管理和运行中的重要环节,美、德、英等制造强国与我国台湾工研院有关经验做法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1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与知识产权

1.1知识产权是衡量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

《中国制造2025》将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作为亟需推进的五大工程之一,其重要使命即在于整合国家创新资源,实现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如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产出数量、质量,及其运用效果应作为评价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1.2知识产权是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行的基本保障

知识产权是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成果的体现, 也是保持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性资源。围绕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如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制度、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与纠纷应对机制等,将能够为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技术创新成果提供有力保护,为转移转化知识产权,实现知识产权商业价值提供可靠保障。

1.3知识产权是链接制造业创新中心与产业,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粘合剂

制造业创新中心项目的科学设定,以对产业发展前沿技术、关键共性及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布局现状、未来突破点的全面了解为基础,否则可能造成侵权或重复性研发;合作研发顺利进行,以对知识产权权属清晰界定为前提,否则可能面临纠纷; 技术创新成果的价值实现,以对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等进行合理合法的制度安排为纽带,否则可能导致创新成果难以有效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2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及的经验做法

2.1定位清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为重要使命

创造、保护知识产权,利用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占据产业竞争制高点,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引领相关产业发展,是美国构建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的政策目标。而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英国弹射中心以及我国台湾工研院成立目的也在于此。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在信息与通信技术、生命科学、材料与部件等诸多制造业战略研究领域积累起丰富的专利,并通过成功应用推广专利技术,对塑造“德国制造”功不可没。

我国台湾工研院在台湾产业几乎所有重要技术领域,如集成电路、精密加工、光电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累计获得授权专利位居世界同类机构前列,通过前瞻性、关键性产业共性技术专利积累和应用推广,提升了台湾地区的产业技术水平[1]。

2.2扩展概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美国《指导原则》对于知识产权的界定较法律概念广泛,也明显超出TRIPS协议的界定范围。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一切智力成果,如记录、设计、 图画、备忘录、报告、试验或计算结果、数据、 发明、软件、发现等,无论是否经申请获得专利、 著作权、商标等都属于《指导原则》所指的知识产权,均予以严格保护[2]。

英国在弹射中心的知识产权指导原则中要求记录和保护由中心和合作方投资项目的现有(含背景)知识产权,包括商业敏感信息,而所谓商业敏感信息既包括商业秘密,也包括其他被认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范围可谓广泛[3]。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称“我们的知识就是我们的未来”,所以“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发明和专利”[4]。不仅如此,为保障工业4.0战略实施和德国制造业创新领先地位,目前该协会正在将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作为研究重点之一。我国台湾工研院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样强烈,早在建立之初就制定了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对研发产生的各类智力成果进行保护。

2.3以用为本,合理界定知识产权归属

美国《指导原则》凝聚了各方共识,其中一个共同观点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知识产权应与国家制造创新网络加快技术转化的建立目标保持一致。《指导原则》规定,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组成机构应在《拜杜法案》框架下,促进联邦政府资助项目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和基于公共目的的利用。知识产权不应作为收入来源以维持财政的可持续,而应向成员传递价值。对于制造业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应采取措施促进知识产权所有者进行许可,实现知识产权的商业化。

英国弹射中心根据项目资金来源不同对产生的知识产权采取不同的制度,但都围绕着便利知识产权运用。以应用开发促进技术创新转移转化成效显著著称的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甚至不鼓励员工的非职务发明,除难以证明员工的发明创造与该协会毫无关系外,根本原因在于不利于知识产权转让许可和市场开发。

2.4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促进制造业竞争力整体提升

成功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均强调激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鼓励向大、中、小各类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转让或许可,并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全面知识产权服务。美国《指导原则》规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不应将知识产权作为维持财务可持续的收入来源,而应成为传递价值的必要手段,初衷即在于降低或消除交易成本,尤其是中小企业参与知识产权交易的成本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负担。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被视为德国立国之本。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一直秉承中小企业创新推动者的使命,致力于通过“企业合同”,使中小企业客户能够共享其所拥有的雄厚的知识产权等科技资源积累,获得高水平科研队伍的服务。我国台湾工研院则设立了专门的技术转移服务中心,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促进知识产权快速商业化[5]。

3对策建议

3.1制定知识产权指导原则

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立知识产权工作机构,负责研究涉及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及运转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在筹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同时,由该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尽快组织研究制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知识产权指导原则, 明确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研发中获得知识产权的权属界定原则、保护和管理的责任与措施、实施和运用收益分配机制、转化推广服务培训等主要内容。

3.2推动知识产权商业化运用

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行业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积累和储备一批高质量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为知识产权商业化运用奠定基础。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需求为导向,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向选择,项目设立、实施以及知识产权商业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鼓励政、产、学、 研合作研发创新和知识产权协同运用。健全和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的使用、采购政策,创新专利运营、保险、证券化等知识产权运用方式;以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商业化运用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对于效果突出的机构和人员,以分成、奖励、股权等给予激励。以便利知识产权商业化为原则,遵循我国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框架,依法合理界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各类知识产权归属,建议规定:对于政府资助项目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所有,必要时也可在承担转移转化义务、接受成果评估考核的前提下,由技术研发机构、企业所有;对于企业和公共部门共同投资的合作研发项目产生的知识产权,遵循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由合同约定其权属和开发利用权利义务;对于企业投资利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基础设施和设备产生的知识产权,不应视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所有,其归属由协议约定,但所有者负有知识产权商业化义务;对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项目结束后需继续使用的,该所有权人应予授权。

3.3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依托现有公共服务平台和创建中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平台,构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与专业技术交易机构、创投机构、金融机构的联系,打造基于“互联网+”的知识产权运用互动交流平台,创新知识产权运用服务模式。面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新创企业,提供关键技术领域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布局与技术创新规划、转让许可、价值评估等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和新创企业,带动产业创新发展。

3.4加强知识产权评估

上一篇:产品的路演推广下一篇:控制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