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专业的钢琴教学

2024-07-22

幼教专业的钢琴教学(精选十篇)

幼教专业的钢琴教学 篇1

笔者一直从事职校幼教钢琴的教学,对幼儿钢琴教学有着多年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学习,形成了一些感想和想法,从职校幼教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出发,以学以致用为目标,在这里把它写出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不足之处请斧正。

一、蓬勃发展的幼儿钢琴教育事业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幼儿钢琴培训在中国兴起,而后逐渐发展。九十年代末,一方面,随着高校、中师艺术院校音乐教育生源的扩招,大量的新教师加入了这一教学队伍;另一方面,随着校外考级的白日化,钢琴生源的年龄越来越趋于低龄化。于是,校外钢琴培训渐渐地成为幼儿音乐教育项目之首。

本文所谈的幼儿钢琴教学是指校外艺术培训的一种形式,是少儿到老师家上单独课的形式。这种形式是校外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演奏能力为依托,以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为主要目的,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为核心,是音乐艺术来实现美育的独特形式。钢琴学习是幼儿学习音乐艺术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目的就是学习音乐,就是学会用钢琴演奏这一形式来表达音乐作品及演奏者的思想感情。目前,许多幼教毕业的钢琴教师侧重于技术和技巧学习为主,淡化音乐的乐感问题,笔者认为,技术以外的教育对幼儿在钢琴演奏中学会情感表达、增强乐感更为重要。

二、改变重技轻艺的教学观

众所周知,技术和技巧既是钢琴学习的首要任务,也是钢琴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驯熟的技巧和高超的技术是幼儿像玩自助车一样,熟练地演奏钢琴,得心应手地使演奏“自动化”的前提条件。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很多幼教毕业的教师将大部分的教学精力几乎都花在解决学生演奏中的节奏、指法、速度、力度等技术问题上,认为学生更需要的是有良好的技术,他们的乐感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形成,因此,忽略了技术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忽略了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忽略了把握音乐教学的情感性特征来发展学生的乐感等教学目标。可见,重技轻艺的教学观的主要后果是将延误幼儿乐感的培养,使一些有才能的学生错过了情感启发的关键时期,也阻碍了他们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从而,提倡技术为音乐服务,加强技术与音乐情感之间的联系,改变重技轻艺的教学思想,采用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将更容易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悟力、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力、音乐感染力。

三、强化审美体验与技术学习的联系

钢琴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侧重于审美体验,它强调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的情感体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幼儿钢琴启蒙教育首先应该是美感的教育,应该在技术学习中强调审美体验,紧密结合二者的联系。幼儿钢琴教学要求学生能对钢琴演奏中的诸如动作、情感、内在、外在、演奏形态等运动形态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而非定式的审美判断,而且还应具备除演奏以外的其他的音乐审美能力。对他们来说,正确的音乐审美态度、完美的音乐审美意识、高雅的音乐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具备,是他们达到演奏感情化的主要条件。而音乐感情的释放反过来又有助于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提高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比如,对于幼儿钢琴初学者而言,哪怕是最简单的旋律,教师应该对他们给予审美情感上的引导,引导他们通过形体的律动、音量的律动来表现每一乐句,来表达每一个音符感情化的色彩和情感立体化的描绘,从而形成良好的带情感的演奏习惯;培养他们声乐化演奏的意识和能力。经过笔者的观察,这种审美体验过程的运作,既能帮助幼儿初学者轻松愉快地解决节奏、指法、速度等基本演奏问题,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能力,丰富其音乐感染力和表现力,提高音乐表演的综合素质。

四、以师生“游戏式”的合作模式增强学生的乐感

如果仅以教师的口述来引导学生传达情感,那么这样的情感比较抽象。幼儿的生理特点、年龄及理解能力导致了他们对音乐情感表达的局限性,使得师生“游戏式”合作的模式成为必要性的选择。一方面,情感的表达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范奏,毕竟,音乐需要交流,因为钢琴作为一种极具歌唱性与演奏性的乐器,对其教学的艺术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师生“游戏式”的合作模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乐趣,使学生更深刻体验到“乐感”的存在,也更轻易为教师的“乐感”所带动。传统的一对一授课形式,教师讲解,学生演奏的缺乏个性的教学过程,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的钢琴学习者的需要。启蒙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龄结构的学生,采取既能发展学生的演技又能培养学生良好乐感的教学方式。笔者以为,最佳的选择是采用师生“游戏式”的合作教学法。例如,教师与学生齐奏或者师生之间的轮奏,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建立正确的演奏方法,在交流中获得不断成熟的音乐表现力;师生之间的重奏,可以引导学生在多声部演奏中感受更多层次的音乐形象,体验更加丰富的音乐情感。当然,教师在幼儿启蒙阶段还应尽早地创设不同形式的合作机会,哪怕是简单的合作。这种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协作精神等足以影响演奏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游戏式”的合作中充分、自然地流露出音乐的感受力。

五、以“亲情教育”的模式提高学生的配合意识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亲情教育,它是一种融亲情于师生情中的教育,尤其适用于幼儿启蒙美育教育中。通过在师生之间建立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专业能力吸引学生、感召学生的教学方式,集亲和力、感染力于一体。亲情教育可以缓解或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且有利于乐感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钢琴教师都能做到严格要求学生,但是,却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害怕教师的心理状态下,在被动和被迫的技术学习状态下,学生难以有正常的学习和演奏心理,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融入演奏中,从而导致了他们的演奏缺乏情感,缺乏体验、缺乏乐感,甚至有时因为害怕教师或害怕一些技术困难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建立一种充满信任、亲情般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对钢琴的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师生关系也就能够说明几个问题:教师应采用鼓励式教学,尽量的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教师能以身示教,在“为人师表”的典范中增添“亲情”投入;争取不断创新,以启发和激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引导他们有创造性地演奏;通过洞察学生心理,了解幼儿的身心特征,做到包容与严厉并用、激励与惩罚并行;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尽量防止“揠苗助长”的方式,给学生带来的缺乏情感的后遗症,让学生对学习钢琴建立起自信的、乐观的学习心态,能够产生所有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

最后,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时协调好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帮助家长做好课后辅导教师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能对学生有过度或过激的行为和要求;引导父母尽量能做孩子们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共同进步,并能进行督促;防止家长采用打骂、强迫等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言行;防止以过强的“功利”欲望去要求孩子,强调学习结果,而应更注重学生在学习钢琴过程中的人生观、人格、修养、礼貌,以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谈幼教专业钢琴教学改革 篇2

幼教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为幼儿园输送合格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工作面对的是学龄前的儿童。在幼教专业的综合课程设置之中,钢琴课是必修的专业课之一。它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很有帮助,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因为幼教专业的学生学成以后的服务对象是幼儿园孩子,所以幼教专业钢琴方向也应考虑其针对性。

从目前幼教专业钢琴课的实际教学来看,培养学生钢琴弹奏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如何构建幼教专业钢琴教学的模式进行了如下的思考和研究,现将它呈献给同行们。

一、根据学生生源情况、专业方向来设定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就钢琴课本身而言,它属于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钢琴艺术发展几百年,已经很博大精深。而幼教专业的钢琴课既要体现钢琴自身的专业特点,又要体现幼教专业的“师范性”。

目前国内各省市幼教专业学生仍以中专生为主,生源多是初中毕业的学生,而且多数同学都是从“零起点”开始的;另外幼教专业的综合课程设置较多,学生真正能够练琴时间却较少;还有就是多数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对于钢琴这样的学科很难轻易学好。

以上因素都决定了幼教专业钢琴教学的特殊性和困难性。我们不能像艺术院校那样要求幼教专业的学生如何专业,甚至不能用中小学艺术特长生的标准要求她们,而应该适当把她们的学习程度降低!

二、根据专业要求设定教学目标

通过学钢琴来学习音乐是一种好的手段。钢琴既是教学工具,又是学习的内容。

因此,幼教专业钢琴教学的第一个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钢琴的基本弹奏技巧。

又因为幼儿园里钢琴作为教具是为了教小朋友们“儿童音乐”,因此,幼教专业钢琴教学的第二个内容就是培养学生进行儿歌的钢琴编曲能力、自弹自唱能力。

当然,幼儿园教师还会碰到一个社会要求,那就是:幼教教师应掌握群众歌曲伴奏的能力。因为社会上群众文艺活动经常需要懂音乐的教师们帮助。很显然,一个幼儿园教师,不能对群众歌曲进行伴奏,真到了需要的时候那会是多么尴尬的事情啊。

所以,幼教专业的钢琴教学应该侧重常见歌曲伴奏编创能力的培养。也可以说,要会对儿歌、群众歌曲进行伴奏设计。

三、教材内容合理改革

纵观目前国内幼教专业的钢琴教材,同样大多沿用艺术院校的演奏教学体系。所选教学内容多数仍是来源于“哈农练指法”“拜耳”“车尔尼“系列”、“巴赫”系列等。儿歌内容涉及的却很少。

虽然有的教材内容涉及儿歌了,但是却有两点很明显问题:

1. 所选儿歌太老,如《小燕子》《小松树》《一分钱》等,这些歌曲多为编者小时候唱过的歌曲。而今天儿童唱的歌曲《小蜡笔》呀、《最好的未来》等当代儿童喜欢的歌曲却几乎没有。很显然,曲目与时代有些脱节。

2. 教材中儿歌的编曲范例单调老套、缺乏新意,伴奏设计的讲解也不够体系。讲解伴奏往往就是列举一些和弦连接练习、伴奏型练习,再加些歌曲背景介绍就算讲解伴奏设计了。这种程度的讲解,学生学习后还是不清楚伴奏曲子是如何完整编创出来的。

所以,我们的教材内容应该加入当代的儿童音乐;我们的伴奏编曲内容应该更体系化些,伴奏范例歌曲的编配应该在简洁的同时,再生动、巧妙、时尚!

四、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钢琴教学多采用“一对一”个别授课方式。而今天,学校扩招,生源急剧增多,这种“一对一”的形式满足不了教学规模增加的需要了。还有就是幼教专业的学生基本为同一起点,程度相近,学习方向也完全一样,那么,再去“一对一”讲解根本没有必要了。再有就是,今天的音乐教学技术已经有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几十人上百人可以同时在一个大教室内听老师讲课。LED显示器展示视频,高保真音箱、耳机的传递音频。这种技术可以让音乐问题讲解就更形象更直观。很显然,如果再像过去那样师徒二人挤在一个小琴房里,口传心授一个钢琴的技法,那显然太落伍了。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

1. 第一年,在多媒体钢琴教室里讲解钢琴大课。对于共性的识谱、节奏、力度、基本弹奏等问题让学生一起来学习。

2. 第二年,学生可能拉开了一定的档次,那么可以适当把学生分成小组。教师可以在课的形式上加入小组课,而在一些思维上的训练上可以仍然采取大课的形式讲解。可以这么说,第二年,小组课与大课相结合。

3. 第三年,会出现更突出的学生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小课、小组课与大课相结合的形式。小课只针对进步幅度特别大的同学。对于进步幅度小的同学,可以仍然采用大课的形式。而小组课,可以用来做检验程度相近同学的水平的辅导课。

实践中,这三种授课方式要结合起来。这样就会避免了过去“一对一”上课的枯燥性;“一对一”的封闭型上课结合小组课、集体课的“开放式”上课后,增加了公开教学的观摩性,教师备课讲课也就会更注重质量了,上课的效率也有提高;结合 “开放式”教学后,还可刺激学生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以上是我对幼教专业钢琴教学模式的思索,良好的幼教钢琴教学模式还在摸索中,希望钢琴教师们一起努力,为完善、丰富我国钢琴教育体系而努力。

幼教专业的钢琴教学 篇3

新时代的教育对幼师生在政治思想、教育能力、文化素质、 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设置了必修课、教育实践课等课程,而学科上则设置有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技能技巧课三大课程。琴法课是幼师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设备主要有风琴、 电钢、钢琴。根据课程计划,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三年制幼教专业琴法课开设两年半,每周二课时,每学时40分钟;采取集体教学的方式,分组指导,每组10人左右;采取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小组过课形式,边弹边唱、儿歌配奏等课程在毕业年级开设,采取集体授课形式;三年制学生钢琴学习从课程设置上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音乐理论知识课;一种是技能技巧课。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主要采取课堂教学、学期考查或考试。而技能技巧课的学习,以课堂教学及课下练习为主,原则上每两周进行一次还课,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在时间上作适当延长。学校教务处安排每周晚自习一节课时间练习钢琴,毕业班的练琴时间可根据各班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每个班分有租钢琴名额,由于钢琴有限,则学生一般采取抽签决定。没有租到钢琴的同学,则弹电钢或是风琴。课余时间也对全校学生开放,有兴趣的同学均可自行去练琴。

二、三年制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现状

我校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校训,以培养全面、优秀的幼儿教师为宗旨。多年来,我校的钢琴教学在音乐教师与学生的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优异的成果,部分学生在全国推新人大赛和四川艺术人才大赛等比赛上均获得优异的成绩,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三年制学生钢琴弹奏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幼教事业的发展。

(一)良好的钢琴学习环境

川南幼专是内江市唯一一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建有艺术大楼,目前约有钢琴房700多间,电子钢琴教室5间,风琴100余台,这些完善的教学设施为我校三年制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钢琴学习环境。三年制学生在上课或自习课期间可以到琴房自行练习钢琴、 风琴、电钢。从这些完善的教学设施可以看出三年制学生的钢琴课在学校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在良好的钢琴设备下弹奏钢琴,既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又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

(二)安排钢琴练习时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三年制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都非常紧张。除了必要的上课时间外,其余时间都得充分利用起来。他们早上六点半起床洗漱,然后做早操。七点五十开始练声,之后早读。下午从两点二十开始, 上三节课。最后一节为选修课,可自由安排时间:学生或是选修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或是到图书、阅览室徜徉书海;亦或是在教室自习或是到琴房练琴……为了提高学生的紧迫感,我校全年都是这样安排的作息时间,没有分夏时制,而老师和同学都没有任何怨言。 由于学习钢琴的特殊性,需要课外大量时间去练习。学生每天中午、下午自习课、晚自习时间、周末、都可以自行安排时间去练习钢琴。三年制学生从进入幼儿师范学校起,就应该融入到这种紧张的学习氛围当中,这种学习、生活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他们即要勤奋学好文化基础课,又要苦练好技能课。因此,这种时间是根据三年制学生学习、生活的特殊性来安排的。

(三)注重全面发展同时突出特长培养

三年制学生钢琴课教学主要采取集体课、小组课的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全面的辅导,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学生自身的钢琴素质和潜质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出了个体的差异性。如个别学生在识谱方面有较好的天赋,经过幼儿师范三年的学习,这种差异尤为明显。近几年我校很多在钢琴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有的毕业就到单位工作,有的通过努力考入其他艺术高校继续深造。

(四)举办各类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为了提高学生的弹奏能力,让幼师学生充分展示艺术才能, 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是学生钢琴学习成果汇报的良机。有以每个系、年级为单位的一学期举办一次的“钢风琴大赛”,比赛分推荐组和抽签组。既让弹得好的同学得到了展示,也让基础稍差的同学得到了锻炼;有学校“钢风琴之旅”举办的钢琴比赛,每个班学生自愿报名,通过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层层选拔,最后决出优胜者;在每个毕业班的“新芽文艺汇报演出”上, 也专门有器乐表演,多数是四手联弹,也有八手联弹,甚至十六手的;当然,也有独奏的,但程度一般是九级水平及以上。想到可以展露自己的才华,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竞争很激烈。

幼教专业的钢琴教学 篇4

【关键词】幼教教学;创新;幼教教学;提高;模式

随着我国儿童学习指南的颁布,许多教师对幼儿学前教育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在实践中中不断的创新,同时也通过各种的科研活动来解决幼儿园在发展创新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全面的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打造特色的幼儿学前教育幼儿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幼儿园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日常教学与教研活动开展相冲突

通常幼儿园的老师不仅负责幼儿的日常教学,还要负责幼儿的生活起居,这使得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量非常繁重,导致她们在进行教研活动的时候力不从心,并且大多数的幼儿园教师无法合理的协调教研活动任务和日常教育教学任务的关系。这往往使得幼儿园教师在进行实际日常教学与教研活动的时候存在冲突,不能够很好的对幼儿进行专业的学前教育,使得幼儿园教学水平发展缓慢,没有创新,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无法达到最初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有待改进

目前重庆市武隆县的大多数幼儿园在进行教研活动的时候往往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分组讨论,二是集体讨论,三是观摩讨论。但是他们往往强调让幼儿教师自己琢磨,忌讳外来人员参加本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同时也很少组织本幼儿园的教师去参加别的幼儿园的教研活动,这是类似于闭门锁国,自己发展。除此之外,重庆市武隆县的大多数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往往不结合实际情况,只停留在一些理论上,对于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能够很好的进行解决。

二、如何创新幼教教学模式,提高幼教专业水平

(一)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幼儿园自有的自然条件以及幼儿的自身的条件,引导幼儿进行知识和生活的学习。其中幼儿教师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一方面是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提升孩子的创造力,众所周知,许多孩子在3-6岁,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幼儿教师应该耐心教导,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引导孩子去探索一些科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让孩子亲近大自然,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例如,幼儿园教师要定期的带领孩子进行春游或者动物园或者植物园,以提高孩子的观察力,让孩子对新事物充满激情,开拓孩子的视野,让孩子真正的体会这些自然现象,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提升孩子的分享能力

在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明白在课堂上孩子才是主角,而不是教师是主角,其次是在课堂上要不断的与幼儿进行互动,不断询问孩子的理解能力。例如幼儿园在进行《找朋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让孩子在玩找朋友这一游戏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唱这首歌,并且不断的和孩子进行交流,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年龄普遍较小,有着不同的兴趣,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进课堂,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够增强孩子之间的交流,让孩子学会分享,分享快乐,分享知识,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能够不断的进步。

(三)老师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众所周知,幼儿的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成功的第一步,同时也是一个人教育阶段的重要部分,并且幼儿教师在幼儿学前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引导者,教师要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引导,不仅对孩子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导,还要对孩子的生活进行指导,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会分享,学会理解,学会交流。除此之外,幼儿园教师不仅要做孩子的引导者,还要作为孩子的观察着,随时记录和观察着孩子的变化和发展,对孩子的不恰当的行为进行纠正,从而更好的对孩子进行指导,确保孩子向着正确的、科学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创新幼儿园的教育模式。

三、总结

总而言之,针对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学水平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幼儿园教师要不断的改变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二是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三是幼儿园学前教育的考核方式。通过这三个方面对幼儿学前教育全面的改革,探索出一种条符合幼儿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全面促进我国的幼儿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艳.提升幼教专业水平,创新幼教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15年14期

[2]张庆英.幼儿园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当代幼教,2014年08期

幼教专业的钢琴教学 篇5

经过十几年钢琴教学,笔者觉得关注中职学生专业需求,落实课堂教学实效,在中职钢琴弹奏课中非常重要。下面,就中职学生初学钢琴常常遇到的几个基本问题,谈谈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具体方法,与同仁探讨中职钢琴课的有效教法。

一、识谱与准确读谱

作为刚刚进来的中职学校学生,一般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钢琴课训练,她们对五线谱的了解是一张白纸。读谱能力的高低是能否尽快弹好一首乐曲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学生弹好一首曲子,我让她们从乐曲的第几个小节开始弹奏的时候,她们一脸茫然,不知所措,一问才知道她们把整首曲子一个琴键一个琴键地模仿下来,竟然不认得谱。有的学生读谱不正确,错误地练习了一周之后,再重新改正,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的进度,而且对其学好钢琴的信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怎样提高读谱质量,也是中职教师们多年来探索的一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识谱与读谱教学。

(1)调整好心理状态。很多学生在拿到一首新谱子时,总是会产生一种急于“完成”的强烈愿望,虽然是积极的学习精神,但是错误往往都是因为“急”而产生的。读谱不同于读小说,只能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细细品味,马虎不得。这个就需要读谱的人首先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通过眼睛把每一个音符反射到大脑,再指挥十个手指在钢琴上弹奏出来。要想早点完成识谱,就需要先帮助她们调整好心态,快中求稳、一拍一拍地稳扎稳打,最后把整首曲子弹奏成功。

(2)放慢速度练习。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由慢到快、由生到熟的渐进过程,视奏读谱也是这样,每一个音符我们都认识,但是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合,再反应到我们的双手上,这就需要有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由于每一个小节或每一拍的音的数量不相同,读谱的时候就要顺着音符多的和节奏复杂的段落来确定一个相对较慢的速度,并且一直保持这个较慢的速度练习,把全曲控制在自己能够驾驭的节奏范围内,有足够的时间来支配,弹好每一个音符和节奏。同时对整首音乐也会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为进一步弹熟全曲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大节奏的比重。读谱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既要分辨出音的高低,又要注意到节奏的长短。往往有人在读谱时只注意了音的高低,而忽略了节奏的准确性,造成了读谱中的部分错误。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要加大节奏在大脑中的比重,也可以说把节奏放在首要的位置,在没有确定音符具体在哪条线上时,就要把节奏的分配组合弄得清清楚楚,带着节奏去看音符,纠正一些学生的心理偏差,避免读谱在节奏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高一新生更应该培养她们的这种能力,经常提醒她们注意节奏,比如用“第三拍上是什么音”或者“第四拍的节奏弹错了”等方式去提问,促使学生用脑去想节奏,训练她们的快速综合能力,同时也就一步一步地提高她们的读谱能力。

二、手型与指法的训练

1. 第一关节没有站立

弹奏钢琴的时候手指第一关节塌陷,我们称之为“瘪指”或者“塌指”。这种手指凹状几乎是每一个初学钢琴的学生都有可能出现的毛病。扁指使手臂的力量不能通畅地到达指尖,造成手指、手腕、手臂的局部紧张、僵硬,使手指不灵活,从而影响整个弹奏的速度和力度,影响乐曲的发音与音质。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训练:(1)增加断奏的练习,就是每弹奏一个音符都采用手臂放松掉下来的动作。慢慢体会手臂重量是如何自然地从肩膀垂下来,然后由手指第一关节在琴键上稳稳地“站住”,训练指关节支撑手臂重量的能力。(2)触键的时候手指各个关节必须凸出,不能凹陷,手型保持球状,指尖要有向里抠抓东西的感觉,也可以训练抓住橘子的感觉,慢慢增强指关节承受重量的能力。(3)第一关节指尖站立要意念在先,在手指触键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注意力集中,慢慢地,一个音一个音地认真专心对待,持之以恒。这是克服“塌指”的关键。相反,懒散、机械,毫无准备地触键,最后只会一无所获,错误依旧。

2. 无名指不独立

无名指就是第四个手指,先天的独立灵活程度不大,它与小指、中指的肌肉互相牵连。第四指弹奏时,如果过分强调独立抬高指头,就会造成肌肉的紧张,甚至其他手指、手腕、小臂、肘、肩膀等部位的一系列紧张连锁反应,使第四指与相邻音之间的衔接时,就会出现音与音之间距离不等、力度不均匀的“滑音”“瘸腿”现象。

我们可以加强两方面的练习:(1)在保持正确手型基础上,训练第四指抬指时,可以允许邻近的手指自然地随之运动,让第四指松弛自如地起落。例如:弹下三指,抬起四指,小指可以随四指自由抬起;小指弹下,抬起四指时,二指、三指可以随第四指自由抬起。(2)增加弹奏三指与四指、小指与四指的连奏练习。通过训练,使相互牵连的肌肉慢慢自由独立,使四指与相邻的手指连奏时,控制力增强、均匀、流畅地跑动起来。

3. 第五指掌关节塌陷与僵立

顾名思义第五指就是小拇指,大部分初学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小指躺倒在琴键上的现象,或者有的学生为了不让小指倒下,就用力过度地把小指直挺挺地“捅”在琴键上。训练时一定要注意方法:(1)小指弹奏时,小指掌关节一定要鼓起,作为支点支撑住整个手的重量。小指的第一、第二关节也要松弛自然凸出。任何一个关节的塌陷都会造成紧张、僵立。(2)纠正错误时一定要慢练,心里默念:“鼓起、站立”,反复耐心练习,久而久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晃手腕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们在练习手指连音走动或者跑动时,出现手腕一颠一颠的现象,也就是晃手腕现象。让人觉得不是手指在弹琴,而是手腕在弹琴。这种弹法十分有害。因为手腕部分紧张,使得手臂的重量向下输送时被手腕截住,手指在失去重心和力量来源后,就会显得被动、生硬、软弱无力地触键,而手臂不得不代替手指疲于奔跑,造成小臂紧张、手腕笨拙地上下晃动。这种错误的后果是指尖无力,声乐僵硬,从而影响手指的力度、速度,长期这样弹奏就会造成手臂、手腕肌肉的紧张酸痛。

训练时要注意:(1)连奏的基础一定要打好。连奏就像手指在键盘上“走路”。一个手指弹下去支撑住以后马上放松,然后把手臂的重量转移到下一个手指尖,在第二个手指弹奏的同时,前面的手指就可以放开。手指与手指之间一定要交接清楚,如同接力赛跑,后来者不接住接力棒,前者一定不能放手。(2)手腕放松。手腕是手臂与手指连接的桥梁,是手指完成各种弹奏技巧的“调节纽带”。手腕部位的松弛与否直接关系到手臂与手指的松弛程度和灵活程度,进而影响到整首乐曲的流畅连贯,所以手腕一定要放松。(3)手指独立。让学生手指独立连奏时,如果立刻不让手臂跟着动,她们往往手臂会马上僵硬起来,晃着手腕弹奏。可以先允许她们带一点手臂动作去连奏,但是,自己脑子里一定要明白,弹连奏的时候,手指头始终是主动,而不能以手臂、手腕代替手指去弹奏。然后慢慢地减少手臂的力量,逐渐加快连奏速度,直到手指独立自如地在琴键上“飞舞”。

三、实用与教学实效

第一学年建立学生正确弹奏方法以及基本功的训练,第二学年幼儿歌曲伴奏的实际训练。很多学校的幼教专业都有开设琴法课与幼儿歌曲即兴伴奏课,但是往往都没有把这两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琴法课上,教师只负责教钢琴演奏技能与音乐表现,仅仅要求学生完成每首歌曲的基本要求,而不负责教歌曲即兴伴奏,不重视学生伴奏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即兴伴奏课教师主要讲如何根据不同类型歌曲配置和声织体,对于学生在弹奏中的技术困难很少讲解,也不讲如何运用良好的触键弹好不同类型的歌曲伴奏,以及如何与歌唱者配合表现歌曲的知识,造成学生在歌曲伴奏中出现很多毛病,或者因为钢琴演奏技术不过关而造成伴奏中断。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教育步骤和方法。

(1)第一学年打好坚实的钢琴弹奏基础。比如触键点正确,发力点正确,指法正确,音色饱满等,这样才可以根据不同的儿歌风格配置不同的和声织体,更好地调动小朋友唱歌的热情。

(2)儿歌伴奏适合选择简单的和声配置。幼儿教师弹琴关键在于让小朋友们唱得开心快乐,所以左手伴奏的和声织体一定要准确简练,比如:儿歌《小红帽》左手伴奏非常简单,就用了主和弦,下属和弦和属七和弦来完成,学生很喜欢,弹得很快。课后我又请她们用这种分解和弦来编配各种各样的幼儿歌曲,学生都觉得很容易,曲子弹奏的乐感得到了充分发挥。

实现中职幼教专业钢琴弹奏的有效教学,必须了解中职幼教专业生源的实际情况,立足于中职幼教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的创新,实现中职幼教专业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千里之行始于“手”下,对待她们刚刚学琴所出现的手型与指法错误,绝对不能视而不见,任其发展。要知道,弹奏错误的毛病是不会随着弹琴年龄的增加而自然消失;相反,如果一直反复延续错误的弹奏方法,弹奏技巧必将受到阻碍,学习钢琴弹奏的成效就会事倍功半。

摘要:中职幼教专业学生钢琴弹奏的训练,应区别于中、高职校艺术专业中键盘专业学生的教学与训练。在钢琴弹奏的训练和方法的采用上,应从幼教生源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教的专业特点,围绕幼教专业钢琴弹奏进行有效教学,由易到难地安排教学内容,在识谱、手型、指法等多方面加强提升;同时从一开始就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手型及弹奏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技校幼教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6

我们的任务是把学生们培养成为具有表演、创编幼儿舞蹈和组织教授能力的幼儿园教师。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这门专业课中学有所得、得而能用, 并为今后从事幼儿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想就此谈谈自己如何培养学生, 即日常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因为课时有限, 所以对于舞蹈基本功训练, 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蹈创编部分, 我们应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 打破原来的“言传身教”的传统教学模式, 根据以人为本的新教育学理念, 把教学变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以教师的引导为辅, 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总结为主的学习模式。把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观念、行为。我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1. 使用舞蹈软件、观看演出的办法, 激发学生学习舞蹈。

给学生观看一些各种种类的舞蹈比赛的节目、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的添加一些相关的舞蹈资料, 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模仿舞蹈动作, 在不知不觉间喜欢上舞蹈, 理解舞蹈语言, 从而产生学习兴趣。适时组织学生观看文艺演出, 如乐昌市组织的群众性的广场演出。在观看之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畅所欲言, 谈舞蹈节目的题材构思、主题思想、动作设计、意境创设、现场感受, 以及背景、音乐、灯光、服装、道具等等,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舞蹈带来的美的享受。

2. 参加表演, 体验成功。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文艺汇演, 组织学生参加市里的文艺演出。让学生多上台, 多锻炼。这对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非常有必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 我尽量为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利用课余时间多组织学生排练不同舞种的节目, 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登台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 让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尽享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学习舞蹈的兴趣。

二、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让学生了解舞蹈是身体的运动, 掌握各种动作的要领,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节奏感, 增强身体的柔韧性。但基本功的训练是非常艰苦的, 而且大多数的学生以前都没有这方面的学习经验。为了不让学生半途而废, 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培养意志, 增强信心。

教师除了加大训练的力度外, 还要耐心、体贴, 同时还要不断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用“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等名言警句激励学生, 让学生懂得“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的道理, 从而树立苦练意识, 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用语言来激励学生, 比如“试一试, 这次肯定能做好”“再来一次, 会比上次更棒”。采用这种尝试性语言, 激励学生大胆尝试, 进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 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

首先, 教授基本动作;其次, 从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 从单个的手臂动作, 步伐姿态, 到舞蹈动作的串联;最后实现舞蹈动作的协调优美。

3. 形体训练和舞姿动态两者缺一不可。

形体训练和舞姿动态教学相辅相成, 形体训练教不好, 舞蹈动作不规范、不准确, 都会影响舞蹈的效果, 使舞蹈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因而, 在常规训练中, 教师要兼顾上述两个方面, 做到既注重塑造学生协调优美的体态, 又注重舞姿技能的培养和强化。

三、改进复习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还要重视课堂上的复习,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例如, 在教授基本功训练“蹲”“起”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先示范“蹲”“起”的动作要领:在直上直下的力量对抗中, 蹲与起, 匀速进行, 并要求学生做到肩、膝盖、脚尖在一条直线上。这一套动作教授完毕后, 先找一名同学做示范动作, 让其他同学分析其动作上的不足, 教师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点评。然后, 将学生分成两人一小组做, 相互指导纠正。这样做有利于:1.让学生时刻把注意力放在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上;

2. 锻炼学生的纠错、指导能力;3.在纠错的过程中, 同学们可以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使自己的动作更加熟练、优美。

四、培养学生舞蹈创编能力

创编能力是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怎样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做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1. 对于幼儿舞蹈表演的创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先让学生将学过的舞蹈组合, 在原有的队形、节奏等方面进行创编。

这样做, 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 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 降低了难度, 从而使学生很容易找到创作的乐趣。再就是让学生尝试自行编创, 但是要提醒学生编创的时候, 要考虑少儿的特点。2.让学生根据歌词的意境进行创编。例如, 创编《布娃娃》, 启发学生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设计情节。3.学生还可以根据社会生活实践经验创编组合。例如, 在教授《洗手绢》时, 先让学生想象洗手绢的动作:挽衣袖——搓手绢——拧手绢——晒手绢。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加工。

舞蹈是一门艺术, 而舞蹈教学的艺术性更高。作为舞蹈教师, 我们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立足课堂, 抓好基本功的训练, 同时探索新思路, 寻找新途径, 培养出优秀的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秦萍;幼师舞蹈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李菁;以幼儿为本:幼儿舞蹈教育的关键所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1期

幼教专业的钢琴教学 篇7

英语教师尤其是幼儿英语教师英语的基本功必须过硬。听、说、读、写、译、教、评在这其中排至首位。孩子获知语言直接途径是通过说来实现的。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能自如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使之成为一种工具, 一旦发音有误无疑形成强大的障碍。幼儿英语教师除了具备较强的英语专业基础还要具备其它学科的教学理论知识, 这其中就包括有幼儿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等。只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没有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是绝对不够的。相反只具备幼儿教育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据笔者所了解, 由于师资队伍的局限性, 目前幼儿园开设的英语教学缺乏幼儿英语教学特色, 只是机械地教授一些单词, 背诵短语和句子。整堂课枯燥无味缺乏形式和内容上的改革和创新, 没有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运用适合幼儿的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融于游戏、故事、歌谣、短剧、歌唱等趣味性的活动中。所以, 幼教专业的学生应该提高英语专业水平, 使之与幼儿教育相结合, 达到融会贯通, 应用自如。

一、明确学前英语教学目标

学前英语教学应该突出专业的自身特点和幼儿专业知识体系要求。在教授外语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整体来看, 一名优秀的幼儿英语教师务既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 又要掌握幼儿英语教学技能, 还要具有创新的思想、崇高的师德。

二、在进行课堂活动中, 要有大胆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简笔画是一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直观教学手段之一, 尤其在幼儿教学中, 它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幼儿都有涂鸦的经历。这是他们发挥想象和探索未来世界的方式。在幼儿英语教学中, 简笔画教学可将语言信息、图像信息同时参与教学过程, 达到视听结合。在绘画的过程中能够使孩子们注意力集中, 左右脑并用, 增强记忆, 提高学习效果。对于比较难、抽象的内容, 可以化解教学过程的难度, 变抽象为具体, 化复杂为简单。在潜移默化中还可以渗透些美学的教育,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儿童的主要任务就是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可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和观察力。如将游戏加入到教学中将会产生奇妙的效果。幼儿天生好玩好动, 注意力容易分散, 采取游戏的方式可以使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进行学习。针对语言来说, 教是辅助的, 学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主体部分。学习和模仿的过程是他们获取语言的过程, 这个氛围应该建立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调动孩子做游戏的时候应渗透团队合作意识。幼儿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可使他们更积极地进行语言表达, 在潜意识下已将英语变成另一种交际手段。游戏的形式要多样化, 使得幼儿时刻有新鲜感, 主动去参与游戏教学的活动中。表达口语锻炼思维, 充分了解幼儿心理的需要将幼儿教学游戏化, 寓教于乐。

歌曲与歌谣也是幼儿十分喜欢的一种形式。音乐本身就能激发左右脑的潜能, 加上节奏感轻快, 朗朗上口, 便于孩子们记忆。同样也营造了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或是情景游戏后进行, 达到引领的作用。在学唱的过程中, 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 加深学习第二语言的情感, 激发其浓厚的兴趣, 使其主动地开口说英语, 从而感受到英语语言自身的无穷魅力。

在幼儿英语的教学中还可加入动画片段和手工制作。动画片是将文字、图像与声音融为一体。它会直接给孩子们一个直观、明了、生动的情境。抓住幼儿对动画喜爱的心理特征, 能使孩子们主动进入角色中, 生动形象的模仿和表演, 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语言学习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动画片。这样能大大地增加其兴奋点, 刺激各个感官神经帮助记忆。手工制作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动手动脑同步进行。教师可以采取给讲授的单词涂鸦, 或将人物、动物、身份、自然景观等加入到制作中。

中职幼教专业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考 篇8

一、开发校本阅读教材, 为提升审美素养拓展载体

众所周知, 传统的幼师语文教材用的是全国统一发行的版本, 缺乏地域性与特色性, 这些语文教材版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权威性, 涵盖了口语、阅读、写作等多种内容, 凸显出稳定性与全面性, 但却毫无疑问地忽略了审美性。因此, 中职院校基于学生审美素质的提升, 开发审美性十足的校本阅读教材, 满足学生的各类审美需求, 提升其审美素养十分必要。基于审美特色开发校本阅读课堂从另一方面来讲, 也能极大弥补传统幼师语文教材的不足, 更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师专业优秀人才。

在开发校本教材时,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审美素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 将时代流行的文化元素纳入编写教材。幼师语文教材不应忽略对时代流行文化元素的重视, 可从中挑选出一些文化现象、文化事物作为教材内容供学生理解、鉴赏。例如, 可将周杰伦的歌曲, 如《千百度》《东风破》等等纳入教材, 并开展周杰伦歌词鉴赏专栏。2. 将地方特色文化元素纳入语文教材。要基于学生学习兴趣, 审美素质提升教材档次, 凸显出文化性与审美性。3. 将语文教师、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纳入教材。校本阅读教材如果能融入教师和优秀学生的文学作品, 定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学生通过鉴赏与学习, 审美素养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优化语文课堂设计, 多途径提升审美素养

优化语文课堂设计, 善于运用多种途径和策略提升审美素养是当下中职幼师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优化语文课堂设计, 需要语文教师做到以下三点:首先, 多途径创设审美情境。教师可通过借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重视表演艺术、创设疑问、善用故事等途径创设多元化审美情境, 有效渗透审美教育。其次, 诗化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懂得创设诗化情境, 运用诗意浓浓的语文感染学生, 让学生在诗意绵绵、“情意切切”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对美的感知、理解以及创造力, 达到提升学生整体审美素质的目的。

《幼儿文学实用教程》是中职幼师语文教师执教语文的经典教材, “儿歌”是教材中最基本、最简单的文学内容, 该节课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儿歌的概念以及特点, 并能对简单儿歌进行唱诵。儿歌又称幼儿诗歌, 它本身是一种文学形式, 其间包含着许多审美元素, 教师在“儿歌”教学中应善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审美情境, 让学生审美于美的氛围之中, 感受“美”的纯粹, 领悟“美”的灵魂。例如, 在“拍手歌”的朗读环节, 教师可用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示幼儿拍手歌游戏, 并巧用拍手歌音频让学生感悟拍手歌的节奏、韵律, 并从中学会理解美与鉴赏美。

三、大力拓展实践渠道, 全面提升审美素养

中职幼师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审美实践的参与, 只有让学生在审美实践中才能近距离接触审美源, 将审美理论内化为审美能力, 实现整体审美素质的提升。因此, 它需要中职学校以及中职语文教师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为学生创设审美实践平台, 让学生在平台上尽情展示自我、释放自我, 激发学生的内在审美潜能。定期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它给予了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宽广舞台, 具体来说, 可通过创设文学社团、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开展文学作品鉴赏会、组织古诗词创作活动等方法来践行。

例如, 《幼儿童话》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幼儿童话的内涵和特点, 并鼓励学生爱上鉴赏童话。在“幼儿童话”教学结束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基于幼儿童话的概念和特点进行简单的幼儿童话创作, 学生在幼儿童话的创作过程中, 需秉承情节意境美、语言简朴美、故事感人美等“三美”。在学生进行幼儿童话创作之后, 教师可科学公正地进行评判、挑选, 将优秀幼儿童话作品展示给学生, 供其他学生品评和鉴赏。由此一来, 好的作品会在班级中进一步引起轰动, 免不了有一场激烈的审美评论, 这样, 不仅创作者得到自我价值肯定, 参与讨论者也倾尽审美热情, 丰富了审美体验, 审美素养的提升便轻而易举了。

总之, 中职幼师学生审美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能力、个体修养、教学能力等, 而作为为社会培养未来幼师教育人才的中职院校, 一定要不断推动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以语文教学为依托, 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理解力、表现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等综合审美素养, 从而为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中职语文是幼儿教育专业重要的文化课程之一, 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幼儿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的重要阵地, 学生的审美素养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只有让学生获得了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的能力, 他们走上岗位后, 才能更好地带领幼儿开展活动。中职语文教学如何紧扣幼儿教育专业的特点, 巧妙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从而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本文从开发校本阅读教材, 为提升审美素养拓展载体;优化语文课堂设计, 多途径提升审美素养;大力拓展实践渠道, 全面提升审美素养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审美素养,开发教材,优化设计,拓展渠道

参考文献

[1]柳欢.论中职语文“古典诗文”教学[J].现代语文 (文学研究) , 2011 (6)

幼教专业的钢琴教学 篇9

关键词:幼教专业 美术课堂 开拓思维

幼教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幼儿的启蒙工作,根据幼教专业学生未来服务对象的特点,应在美术教学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一、根据幼教专业特点,在美术教学中开拓学生美术学习思维

幼教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使学生毕业后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帮助学生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幼教专业的毕业生应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能从事幼儿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中初级专业人才。在说、唱、弹、跳、画等专业课中,美术教学是让人感受静态美和永久美,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实现美的世界、美的故事、美的代言的课程,也是幼儿教师获得一定艺术修养的重要专业课。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是知识的传递者,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实际是帮助每个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

幼教专业美术教学的内容要贴近生活,简笔画和手工作品的教学内容要广泛、实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关注美术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注重幼儿教师职业感的养成,还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拓展性;突破传统美术学科体系的束缚,充分体现幼儿教师教育课程理念,重视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观察一件有趣的事、一个人可爱或愤怒的表情或动作,利用一个树枝、一根草、一个废弃的瓶子、一个石子等,充分开拓思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创作作品,让幼教专业的学生感受到处处都有美的存在。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开拓学生美术学习思维,不管是线条描绘,还是手工制作,都要充分让学生开拓思维,大胆想象,说出来,做出来,共同分析,共同探讨,最终完成一幅符合幼儿教育专业要求、能加强艺术修养的、让人们体会到美好生活的作品,用艺术表现生活。

二、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注重开拓学生美术学习思维

中职幼教专业的学生一般是初中毕业,本身并不具有扎实的美术基本功,甚至有的学生没有一点美术基础,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通过学习简笔画,运用简笔画表达图形、做手工等,最终能达到在一定时间内,根据一首儿歌、一个故事、一句话完成一张简笔画或制作一个手工作品。教师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生活中,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必须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思维。教师在授课前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该次课的内容;上课开始的5分钟,美术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语言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引导学生尽力开拓大脑想象预习的内容,想象今天的学习任务是做什么或画什么,如何做或画;接着,教师提问学生的想象构思;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想象及构思与该次课讲授的内容相结合,突破重点、难点,并加以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的作品都不拘泥于课本,都具有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创造出高水平的作品。

三、根据学生未来服务对象的特点,开拓学生美术学习思维

幼教专业学生未来的服务对象是3~6岁的天真烂漫、具有奇思妙想的孩子,如果幼教专业学生思维狭窄,缺乏创作热情,就会直接影响他们将来服务的群体——婴幼儿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根据3~6岁幼儿的特点,开拓自己学习美术的思维。在简笔画或手工制作中,色彩搭配不要拘泥于传统,要敢于尝试、敢于开拓,色彩不仅要靓丽多彩,还要符合幼儿的形象思维;花草树木、动物形状也要开拓思维去创作,迎合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调动学生的创作意识和积极性。

幼教专业的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幼儿教师的重要途径,开拓学生美术学习思维是中职幼教专业美术教学的重点。

幼教专业的钢琴教学 篇10

一、三年制高专幼教专业美术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一) 三年制高专幼教专业新生入学美术基础状况

幼教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普通高考, 但由于普遍缺乏美术基础, 因此, 学习美术时感到困难, 并出现了一些问题。

(二) 三年制高专幼教专业美术基础教学现状

1. 教学管理重专业轻基础。

近几年幼儿教师的需求量增加, 幼教专业得到了超常规发展, 很多院校由于幼教专业的就业前景好,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纷纷开设了幼教专业。由于仓促上马, 在美术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重技法轻基础的现象, 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中所占比例极少。甚至有的管理者认为基础造型能力的培养会在以后的技法课中体现, 不需要多加课时, 等等。

2. 教师教学简单化。

当前, 幼教专业美术基础教学不明确、不具体, 进行基础造型训练的课时有限, 甚至有的教师把幼教美术的基础等同于绘画专业的学生, 以静物素描为主要内容。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 教师大多是以前普通本科大学绘画专业的毕业生, 他们掌握的是纯艺术的绘画技能, 在教学时主要偏重静物的造型训练, 忽视了基础教学与专业的结合, 使学生所学的内容与专业的脱轨、与职业需要脱节。几节课的素描, 对专业的学习用处不大。

3. 学生零基础, 学习目标不明确。

三年制高专的幼师生基本没有接触过美术学习, 缺乏对造型和色彩的基本认识。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幼儿园教师需要学美术, 根本没有心理准备。他们可能由于没有考上更好的学校或更喜爱的专业, 片面认为, 幼教专业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因此连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都没了解就报考了这个专业。可想而知, 这样的生源素质必然对今后的美术教学带来很多问题。

二、三年制高专幼教专业美术基础教学再认识

幼教专业的教学内容是“职业教育”, 是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要目的的专业教育。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 关注运用的条件、方法、手段及效果的评价, 重点在于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 关注运用条件的同时, 必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让学生能够运用现在学到的“必需”和“够用”的知识获得新的知识与能力。幼教专业的学生, 美术是基本功, 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必要条件, 审美能力的培养和逐步提高更是幼教专业学生的重要素质。幼教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艺术能力、创造能力的系统教育活动。很多幼儿教师在工作过程中, 在教室环境的设置、美术教学中感到力不从心, 就是因为他们缺少美术素养。

幼教专业美术基础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因此,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要避免只顾基础教学, 或者欣赏教学的现象, 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正确把握美术基础教育与技能技法教育之间、美术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实施, 促进“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提高”两者的统一和相互转化。教师还要懂得美术基础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要分清各个阶段性目标的不同要求, 做到教学结合实际, 目标明确, 训练方式可行, 教学效率高。

三、三年制幼教专业美术基础教学创新

前文所列举的一些现象, 是当前三年制幼教专业美术基础教学中突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 我们应该认识到:高职的美术基础教学必须为专业学习服务, 与社会需求接轨。因此, 根据专业的需求, 应进一步明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时间和教学的方法。

(一) 明确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体会到, 要树立高专幼儿教育美术基础教学的新目标, 必须放弃本科院校绘画专业的那套基本训练方法。根据幼教专业的特点和专业的要求, 建立全新的基础教学的思路和方式。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再现能力的培养。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能够对物象的外形有很好的概括能力, 并能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临摹和写生练习。

二是表现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自己熟知的形象, 在掌握基本规律的基础上, 运用有表现力的线条, 把要表现的内容表达出来。这个阶段是再现能力的提高, 是在临摹基础上的提升。从而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表现。

三是创作能力的培养。创作能力是美术的基础课的最高要求, 要求学生在基础造型的基础上, 加入自己的主观理解, 创作出有自己个性特点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的目的。

(二) 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根据幼教专业的要求、不同学生的美术基础差异情况开设的美术基础课程必须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适当增加基础内容的训练时间。大部分幼教专业的同学不具备美术基础, 开设的简笔画、装饰造型的时间极为有限, 在很短的时间内, 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线条的运用能力, 很难达到要求。这种情况将会使他们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产生障碍, 更难以适应日后的工作, 达到更深层次的提高。因此, 造型训练不能仅仅依赖简笔画、装饰造型的几节课, 而应该将此内容延伸到日常教学中, 每节课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默写, 使这一基础性的训练在整个课程中得以延续, 使学生的基本功在长期训练中得到持续提高。第二, 应增加艺术欣赏课。从大一开始, 欣赏课要与美术基础技能的训练同步, 让学生产生审美兴趣、欣赏理解艺术的魅力, 尽可能多地接触与美术相关的知识,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 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实, 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水平。

(三) 探索教学新方式、新方法

在造型训练中, 关键要把握好造型的基本规律, 以不变应万变。注意绘制过程中造型的规范性和线条的流畅饱满等。经常跟学生强调这些要求, 让学生不断加强这方面的意识, 再勤加练习,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加强学生对色彩变化基本规律的认识, 提高对整体色调的把握、色块的配置和色调的组合能力。多进行小色稿的练习, 培养学生把握整体色调的能力, 并引导学生在创作作品时发挥主观意识, 训练学生创作出自己特色的作品, 做到思想和表达的统一。

针对学生入学时绘画基础差的情况, 教师授课时应对作画的步骤、规律等进行详细的讲解, 并结合同学们的作业进行分析, 让同学们更真实地了解其中的道理。

多多开展作业的观摩、评比, 通过作业的自评和互评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总结作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对作业中的闪光之处应加以鼓励, 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自己点评和相互点评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一种尝试, 使学生面对画面的时候, 处于一种主动思维的状态, 同时提高欣赏能力。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经常在课堂上鼓励学生, 如“做得好”、“就是这样”、“表现得很到位”、“熟能生巧”、“勤奋出天才”……实践证明, 这种鼓励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能使学生更自信, 心情得到放松, 使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技法熟练的基础上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不仅对学生自身的成长有益, 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工作, 对他们的学生的美的引导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这方面恰恰是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的, 因为平时只着重于学生手头的绘画能力, 放松了审美能力的培养。应引导学生多了解和欣赏文学、哲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摄影等姊妹艺术, 丰富学生的心理感受, 强化审美意识, 提高审美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帮助他们学好美术基础课。

未来的幼儿教师, 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扎实的专业技能、相应的人文修养和创新精神。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根据不断变化的新的教学理念和实际情况,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使之适应当前的幼教专业的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摘要:幼教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美术基本功, 以应对社会和日后工作的需要。本文对幼教专业的美术基础教学的教学现状、课程的认识、课程的创新进行全面阐述,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提出发展方向。

关键词:幼教专业,美术基础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翁震宇.美术教育概论.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9-9.

上一篇:稳定型异位妊娠下一篇:意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