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版职业教育体系

2024-07-13

升级版职业教育体系(精选十篇)

升级版职业教育体系 篇1

关键词:珠海金湾区,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养,体系

金湾区位于珠海市西南部, 是珠海三大行政区之一, 于200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 原下辖三灶、红旗、小林、平沙、南水五镇。经过2003、2006、2008和2009年的几次调整, 目前, 金湾区管辖珠海航空产业园和三灶、红旗两个镇。全区总人口28万, 其中户籍人口12.5万, 非户籍人口15.5万。非户籍人口中绝大多数为外来务工人员。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普遍特点是教育水平低、年龄多在35岁以下、专业技能欠缺、多为一线基层工人。近年来, 由“民工潮”向“民工荒”的转变, 折射出外来务工人员缺少专业技能培训的“技工荒”以及“教育荒”的问题, 这也导致外来务工人员无法实现合理流动和融入社会的目的。外来务工人员作为金湾区产业工人的骨干力量, 向往工资较高的岗位, 但又因为这些岗位对技术和素质要求较高而令他们望尘莫及, 解决这一矛盾固然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但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一、金湾区产业发展现状

金湾区的产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2001-2004年的工业快速发展阶段、2005-2007年的招商选资阶段、2008-2009年的产业发展相对停滞阶段和2009年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目前, 金湾区已初步形成航空、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区内现有830多家工业企业, 涉及25个行业, 其中传统工业企业710多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20多家。珠海航空产业园2008年成立以来, 共引进项目19个, 实际利用内资54.46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256万美元, 园区建设基本成型, 实现了航空产业的初步集聚。金湾区有医药企业86家, 年实现规模以上总产值超过85亿元, 产业规模在我国上百家医药产业园中排名第六, 是珠三角地区聚集度最高、成长性最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方面, 区内银通、广通、汉格等新能源企业, 在新能源汽车、圆柱聚合物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隔膜等领域取得较好业绩。传统产业方面, 区内710多家企业, 涉及电子电器、精密制造、纺织化纤、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 其中电子电器和精密制造产业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在百亿元以上。

二、金湾区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养现状

金湾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养主要有企业培训、政府培训和院校培训等。

(一) 企业培训

区内企业在员工技能培训方面, 呈两极分化的局面。一些大型、外资或国有企业, 员工培训工作较为规范, 也卓有成效。而大多数小微型企业, 对员工培训工作, 要么是不重视, 要么是有心无力。培训工作较为规范有效的如伟创力珠海工业园, 该企业落户金湾近18年, 有12家公司, 员工4.5万人。自2002年以来, 伟创力就将对员工的技能培训贯穿于员工岗位工作全过程。企业对新入职一线生产员工实施自然工作组技能提升系统。自然工作组由同一部门、同一生产流程、生产同一产品的员工组成, 组长对本组的员工进行系统培训。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对所有一线员工的技能培训体系。该体系包括自然工作组、目标考核、员工技能等级制、激励机制和行政管理机制等。伟创力一线员工技能培训体系不但有力地促进了员工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也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技能水平, 确保了企业长期发展对一线人才的需求。 (1)

(二) 政府培训

政府层面,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主要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金湾区近年除与24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定点合作外, 还开设了多个职业技能培训班, 对区内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劳动技能培训, 培训考核合格者, 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培训模式不但有教师集中讲课, 还设置了针对企业需求的个性化课程等。其次, 金湾区在增加劳动技能培训工作人员的同时, 投入资金建成了培训中心公共实训基地, 设置创业、焊工、设备维修、电工、电子技术等实操课室。培训中心实行统一教学培训大纲, 配备专职和兼职师资, 对有需要的人员进行培训。另外, 从2012年9月起, 金湾区启动了企业技能人才订单式培训工作, 由政府全额付款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 并且对培训者无任何户籍限制。 (2)

(三) 职业院校培训

金湾区有五所高校, 其中包括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城市职业学院和珠海艺术职业学院等三所高职院校。高职院校肩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社会责任。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 自2003年该校在金湾成立珠海校区以来, 一直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为地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依托该校“国家级星火培训基地”等四个基地和多个合作企业的培训基地, 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96期, 培训35 000多人次。开设了海泉湾班、伟创力班等10多种订单培养班。其中, 与港中旅 (珠海) 海洋温泉有限公司从2007年开始合作举办成人大专学历班, 至今已有四届学生, 共从企业招收学员281人。学员们通过三年的学习, 既提升了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又圆了多年的大学梦, 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

三、外来务工人员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金湾区在外来务工人员技能培养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在实际培训工作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 亟待进一步解决和加强。

(一) 政府宣传不足, 引导不够

首先, 政府对于技能培训的宣传不足, 不能有效动员广大外来务工人员自觉参加技能培训。其次, 从制度保障方面来看, 政府对培训过程和培训结果的跟踪和监督不够, 考核机制不够健全, 培训效果有待提高。第三, 从培训机构来看, 政府监督和协调不够, 导致各类培训机构良莠不齐。第四, 从培训内容来看, 外来务工人员自身对于培训内容的选择往往比较盲目, 而他们将要学习的技能又必须符合社会及企业需求, 这就要求政府对培训课程及内容进行相应的指导。

(二) 企业投入不大, 控制力不强

首先, 企业对培训的资金投入不足。多数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忽视对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其次, 培训方式和内容单一。多数企业的员工培训仍停留在课堂统一授课等传统培训方式, 培训内容也仅限于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等, 未能根据信息化时代及员工的需求设计和更新培训内容。第三, 只注重过程, 不关心结果。很多企业对培训的认识不足, 控制力不强, 将培训作为一种员工福利来看待, 流于形式, 培训效果转化率低, 培训结果也缺乏评估, 没有配套的激励制度。第四, 培训制度体系不完善。很多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培训制度和体系, 将培训视为可有可无, 可繁可简, 企业效益好或工作不忙时就培训, 效益不好或工作忙时就不培训, 弹性很大。

(三) 职业院校主动性不强, 培训能力不足

首先, 政府并没有出台鼓励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具体政策, 导致职业院校主动性不强。其次, 职业院校自身师资力量不足。目前金湾区三所高职院校生师比都较高, 教师日常教学任务较重, 无力承担过多的社会培训任务。另外, 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背景与地方产业发展的需求匹配度不高, 使得有些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 外来务工人员认识不足, 积极性不高

外来务工人员多为一线生产工人, 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不高,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清晰的规划和目标, 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 对技能培训的意义认识不够, 甚至还认为培训耽误工作, 浪费时间。另外, 有些培训内容不符合员工需求, 也导致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四、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

针对以上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要想切实提高技能培训效果, 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必须统筹考虑, 全盘布局, 构建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养体系。该体系应包括培养主体、培训内容、培养方式和培训考评机制等方面。

(一) 培养主体

针对金湾区的具体情况, 培养主体主要是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其关系如图所示:

1. 政府

政府的职责主要在于建立健全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机制, 加强技能培训的宣传和信息咨询力度, 成立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 协调其他培训主体, 监督培训经费的使用及评估培训效果等。同时, 政府还可以针对地区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 联合各类培训机构, 开展经常性的免费技能培训项目, 提升区内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2. 企业

企业应承担对本单位技术工人进行培训的责任, 因为技术工人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同时, 企业还应引进激励机制, 鼓励和支持员工参加培训, 奖励成绩优秀的员工, 从而激发其他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3. 职业院校

金湾区有三所高职院校, 若能发挥和挖掘他们在技能培训中的潜能, 其能量将不可估量。高职院校可以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 对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短期培训, 教授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和知识。此外, 高职院校也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 为企业提供订单式培养, 对企业员工进行长期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二) 培训内容

外来务工人员到城市打工,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 都需要掌握一定的业务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而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在入职前, 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都未必符合金湾区产业发展和企业的需求, 必须经过再学习和再训练才能获得。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 可包含五方面的内容:专业技能、文化素质、法律知识、心理素质和创业教育。专业技能有助于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 法律知识有助于员工维护自身权益, 文化知识有利于提高职业素养和增加知识储备, 心理素质方面的学习, 有利于员工平衡心态, 理性地处理问题, 创业教育可帮助他们在学到新技术和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 再返回家乡创业, 实现个人致富和服务家乡。

(三) 培养方式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养, 可采取经常性和临时性相结合、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脱产培训和在职培训相结合、院校培训和企业培训相结合、网络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从而逐步形成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技能和素质的提高—用工和上岗”的长期良性循环机制。

(四) 培训考评机制

要提高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养质量, 就必须建立各级培训考评机制, 这样才能既起到监督控制的作用, 又起到激励的作用。政府在完善各类职业技术资格证书考评的基础上, 应加强对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各类培训机构的考评监督, 从考评内容、方式和等级认定等方面加强指导和监督, 杜绝考评的随意性, 从而提高培训质量。

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金湾区产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一支必不可少的队伍, 为该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养, 既不是哪一个部门的职责, 也不是一种短期行为, 而是要形成一种长期的教育行为。只有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和个人合力协作, 才能形成技能培养的良性循环机制, 才能进一步促进金湾区经济和产业的更快更好发展。

注释

1张华初、陈友国:《伟创力珠海工业园一线员工培训实践》, 载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5年第9期, 第96-97页。

光大银行贵宾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高净值人群的数量也在迅猛激增,如果说前些年高净值人群看重的还是单纯的银行财富管理服务,那么如今高净值人群则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差异化的专属服务。

近日,光大银行全面升级了贵宾服务体系,尤其在增值服务升级方面做足了功夫。服务内容除涵盖贵宾登机、高尔夫球俱乐部等方面外,更针对高净值人群的实际需求和特点,提供特有的增值服务,实现对客户需求的个性化满足。

有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初,在受调查的高净值人群中,有44%的人有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这个数字几乎是2009年的3倍,而子女教育服务需求也迅猛增长占到35%,是2009年的近2倍。不难看出,医疗健康服务和子女教育服务,已经成为高净值人群最主要的两大服务需求。

针对高净值人群的这两大服务需求,光大银行因势利导,秉承专业和优质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丰富资源优势,在全面升级贵宾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独辟蹊径,在健康关爱和留学与移民规划服务的增值服务上重磅出击。

面对挂号难、找好大夫难这一普遍问题,光大银行充分整合资源优势,为贵宾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目前,光大银行已经与全国近40个城市的300多家三甲级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青岛地区合作医院有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市立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零一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青岛市肿瘤医院、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原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服务升级后的钻石卡客户,可以享受预约专家挂号、全程陪医导诊、中医按摩、养生膏方、特色体检、健康咨询等全方位的专属增值服务,解决了高端客户的求医之苦。在换卡升级活动阶段,钻石卡客户还将获得光大银行赠送的健康服务手册和便利家庭药箱等基础性健康服务。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子女送往海外留学,接受国际化教育。但目前留学中介机构良莠不齐,服务质量难有保障。针对这一问题,光大银行与国内专业的留学机构合作,开展同业领先的留学与移民规划服务,为高端客户提供子女留学问题咨询、留学规划的辅导与制定、留学考试培训、留学费用筹划与管理等服务。服务升级后的钻石卡客户,不但能够在获得留学、移民报告会、留学咨询的基础上,享受知名规划专家一对一的留学和移民规划服务,还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资金的安全性,同时还能获得光大银行专业的相关外汇服务。

升级版职业教育体系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高职,创业实践教育

一、珠三角经济转型升级对高职创业人才的特殊要求

珠三角作为我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传统的资源依赖、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走创新驱动道路是珠三角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业转型升级中现有企业的持续创新开拓,新企业的蓬勃兴起,都需要一大批能主动感知、开发商业机会,勇于开拓新产业新市场的创业人才,具有创新改造能力和创业开拓能力的人才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和直接的动力源泉。《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对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能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现代服务业是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十一五”时期就已超过40%。大部分高职院校各专业中近90%的专业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用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协同起来,倡导符合产业结构转换需求的实践型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对创业人才的培养方式走“知识宽口径、技能讲使用、学科重综合”的道路,对机会导向型、技术服务类的在校创业项目进行资源整合和加强孵化,才能综合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为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

二、高职院校建设创业实践教育体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是创业教育专业化不突出问题。综观各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发展,虽各有特色,但总体来看,创业教育专业化水平仍然有待提升。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可分为四个层次:(1)开展的是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创业教育”,即创业教育只停留在选修课层面;(2)开设了创业教育必修课,但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多样性、系统性与层次性,没有必要的创业实践过程,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3)建立了形式上的创业教育体系,但没有与学校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创业教育缺少地区环境的有利支撑;(4)适合各专业特点的创业教育实践项目比较欠缺、对专业领域有深入理解的创业教育师资不足、能够体现对特定创业领域有深入研究的科研论文偏少、学生创业实践性偏弱。二是创业教育资源流动性偏低问题。资源的资本化是创业活动的本质特征,流动性是维持这一特征的基本前提,没有资源的流动便不会有资本化行为,创业实践教育只能是闭门造车。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打造一个创业教育资源能在流动中创造价值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三是创业教育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对称。目前的创业教育服务仍然局限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启蒙与创意孵化阶段,还难以满足更大范围对创业实践教育服务的需求,特别是难以满足项目进入实操阶段的教育服务需求。创业对教育服务的需求有其自身的规律,同岗位技能人才培养对教育服务的需求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因此构建一个适合创业教育需求的实践教育环境尤为重要。

三、高职院校建设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架构

创业教育的基本路径是通过创业实践,促进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结合与转化。成功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既能有效地验证创业教育的成效,反过来又能推动创业教育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应建设成为高层次、多资源、开放式的综合性体系,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建设为例,可概括为“两个中心,两个平台,五大子系统”。

两个中心是指区域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与创业学习研究中心。区域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以珠三角小微企业群体为样本,通过社会调查与科学分析方法,掌握企业创业行为规律,为创业实践教学项目开发提供科学基础。创业学习研究中心,承担培训师资、开发学习项目、研发教学技术、建立教学标准等工作,提升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化、组织化、标准化与信息化程度。

两个平台是指资源对接平台与创业项目孵化平台。资源对接平台以移动互联网APP(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为资源网络节点,聚集“政(政府)、产(产业)、金(金融体系)、介(第三方中介)”等多方资源,弥补实践教学和校园商务服务的不足,联动校内论坛、竞赛、项目路演等多种形式构成的创业资源对接渠道,为教学活动及教研成果转化活动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创业孵化平台以创业孵化园为载体,承担人才培养、课题研究、课程设计、创新实践等创业教育工作任务,提高学生创业项目的成活率和成长性,同时将创业人才培养纳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产业背景和校企深度合作加以支撑,实践“宽基础、活模块”等新的教学模式,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全面掌握行业的发展动态与人才需求标准,增强创业教育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的能力。

五大子系统是指成果转化系统、激励培训系统、拓展训练系统、创业造星系统、永续经营系统。成果转化系统搭建智力成果的市场交易平台,引导课程、专利、艺术设计等知识资源进入市场,实现价值增值。激励培训系统从科研、培训等制度上,为投身创业教育的各专业师资,开辟职业生涯发展新路径。拓展训练系统以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围绕项目融资、商业模式改善、产品设计、市场推广等问题安排训练内容,以市场考察、创业案例分析、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项目路演等为训练形式。创业造星系统筛选具有创业项目操作经验的学生,树立为典型标杆,通过学生之间的“传、帮、带”协作,形成主动创业、勇于创业、乐于创业的积极氛围。永续经营系统与校外创业园区稳定协作,建立畅通的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项目推荐渠道,为创业项目的进一步成长提供长期发展空间。

总之,高职院校要搭建学生创业、校企合作、教师科研、项目教学为为一体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为创业人才培养融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创造基础条件,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吸引各专业老师投身创业教育,更好地解决对教师社会服务的激励问题,为师资队伍对外服务能力培养开辟新的路径;通过创业促进技术应用和技术转化,增强智力成果等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而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隆宏贤,姚楚君.珠三角区域研发产业空间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7期,第185-190页

长治:升级农业标准体系 篇4

经过二十多天的紧张工作, 7月14日, 长治市质监局完成了长治市农业标准体系的更新升级, 共补充、淘汰、更新各类标准142项。新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将对农业生产建设更好地提供技术支撑和体系保障。

在更新完善农业标准体系的过程中, 长治市质监局本着“贴近实际, 服务生产”的原则, 在体系框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淘汰落后标准36项, 更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68项, 补充各类标准38项, 使体系包含的标准总数达到743项, 其中基础标准、种植养殖规程、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方法标准、农业机械标准、其他标准的数量分别达到45、56、177、442、13、10项, 基本涵盖了长治市主要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关键环节, 规范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整个过程。长治农业标准体系的更新升级, 增强了体系本身的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必将为长治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长治市农业标准体系始建于2004年, 2007年进行了首次更新, 本次是对该体系的第二次更新。

光大银行贵宾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篇5

近日,光大银行全面升级了贵宾服务体系,尤其在增值服务升级方面做足了功夫。服务内容除涵盖贵宾登机、高尔夫球俱乐部等方面外,更针对高净值人群的实际需求和特点,提供特有的增值服务,实现对客户需求的个性化满足。

有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初,在受调查的高净值人群中,有44%的人有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这个数字几乎是2009年的3倍,而子女教育服务需求也迅猛增长占到35%,是2009年的近2倍。不难看出,医疗健康服务和子女教育服务,已经成为高净值人群最主要的两大服务需求。

针对高净值人群的这两大服务需求,光大银行因势利导,秉承专业和优质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丰富资源优势,在全面升级贵宾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独辟蹊径,在健康关爱和留学与移民规划服务的增值服务上重磅出击。

面对挂号难、找好大夫难这一普遍问题,光大银行充分整合资源优势,为贵宾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目前,光大银行已经与全国近40个城市的300多家三甲级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青岛地区合作医院有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市立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零一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青岛市肿瘤医院、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原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服务升级后的钻石卡客户,可以享受预约专家挂号、全程陪医导诊、中医按摩、养生膏方、特色体检、健康咨询等全方位的专属增值服务,解决了高端客户的求医之苦。在换卡升级活动阶段,钻石卡客户还将获得光大银行赠送的健康服务手册和便利家庭药箱等基础性健康服务。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子女送往海外留学,接受国际化教育。但目前留学中介机构良莠不齐,服务质量难有保障。针对这一问题,光大银行与国内专业的留学机构合作,开展同业领先的留学与移民规划服务,为高端客户提供子女留学问题咨询、留学规划的辅导与制定、留学考试培训、留学费用筹划与管理等服务。服务升级后的钻石卡客户,不但能够在获得留学、移民报告会、留学咨询的基础上,享受知名规划专家一对一的留学和移民规划服务,还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资金的安全性,同时还能获得光大银行专业的相关外汇服务。

科学策划,升级班级管理体系 篇6

一、言传身教,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班主任要树立权威形象,首先要从自身行为做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一定要自己先做到。如果班主任只会发号施令,而自己不能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其管理措施执行自然要打折扣。因此,班主任要从严要求自己,为班级管理正常实施提供重要主动力。班主任要求学生按时作息,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改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班主任不准学生吸烟喝酒,班主任当然不能当着学生面吸烟;班主任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早操、课间操活动,班主任也要与学生一起运动;班主任要求学生语言规范懂礼貌,班主任自己不可出言不逊;班主任要求学生保持好环境卫生,自己不应该随意破坏环境。只要班主任带头做好示范,学生有了学习的榜样,班级管理会呈现出良性秩序化。

二、民主管理,创设班级和谐环境

班级管理实施民主化管理,这是现代班级管理发展大趋势。学生是学习主体,在班级管理中也应该处于主动地位。培养学生集体观念、责任心、进取心,这是班级管理重要意识转变。如班级卫生值日管理,这是最为常规的管理内容。如果班主任每天跟进督促检查,势必造成重大工作量。班主任介入民主管理意识后,可以成立专门卫生值日管理小组,让学生组织专门负责这一项工作,相信其管理效率会大幅度提升。班主任充分放权,展开分层管理,注意抓大放小,一定可以获得更好的管理效益。

三、选贤任能,打造过硬管理队伍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力量,班主任在班干部队伍建设上,要注意优化选拔制度。高中班级管理中,学生大多不愿意当班干部,班主任需要做好发动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展开宣传教育,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在班级干部选拔时,班主任要注意任用工作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民主选举与班主任选择相结合。班干部队伍是一个整体,班主任只有将班干部工作热情充分激发起来,才能促使其尽快形成管理合力,班级管理品质才会快速提升。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只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要对班干部工作方法、工作技巧进行培训,让班干部掌握更多管理方法。班主任要对班干部进行深入了解,充分发挥其特长。为让班干部工作形成一个整体,班主任需要对班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并制定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利用制度进行班级管理监督。只要分工合理,监管到位,班干部管理班级效果会更显著。

四、丰富活动,凝聚班级向心力量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有管理热情还不够,为学生设置更多文体竞赛活动,积极参与学校集体活动,能够极大提升班级凝聚力。学生大都有集体观念,特别是参与学校集体活动时,如果班级能够获得优异成绩,会对每一个学生形成重要激励和鼓舞。班主任要充分掌握学生心理,利用多种活动组织,对学生展开管理教育,激活学生集体荣誉感,为班级建设奉献力量。每一个学期,学校都要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广播操比赛、歌咏比赛、卫生评比等活动,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提出特别表彰,促使学生形成管理正能量。班级也可以组织一些文体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学习生活,还能够增强学生归属感。如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体育比赛、演唱会等,学生对这些活动有很强参与欲望,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这些活动的组织,展开班级管理教育,塑造学生自觉管理意识。

五、双管双教,构建完善管理体系

班级管理不是单极行动,学校、家庭、社会等都属于管理关联方,特别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班主任展开班级管理教育时,要与学生家庭取得联系,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形成互动,还要与学校相关部门展开联络,听取各方管理意见,征集班级管理建议,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专家来校展开座谈、演讲,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感知的机会。

双管双教的含义非常广泛,班主任管理、家长管理、科任教师管理、学校管理、社区管理等,都是重要管理因素。只有多种因素全面介入,才能完善班级管理体系。如男生、女生交往问题,男生、女生正常交往无可厚非,如果出现了早恋现象,势必要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对班级管理形成重要冲击。这是高中班级管理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如果单凭班主任管理教育,自然显得力量单薄了。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学校相关部门进行联动,这样才能形成管理合力。

校园文化体系建构需要转型升级 篇7

一、从环境文化打造转向精神力量源头的开发

校园文化必然需要环境的精心设计乃至全力打造。整齐、优美、人文, 诸多环境育人的要素不可或缺, 但是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 真正的校园文化价值体现在人的精神面貌上。因此,

着力于精神力量的源头开发比环境的文化氛围打◎造更为重要。诸如师生求知欲与学习兴趣的激发, 王书进取创新精神的培养, 感恩意识的激发, 吃苦耐月劳的美德养成等, 无不彰显了校园文化的精神魅

力。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利用和网络资源的开发为刘校园文化的精神释放提供了广阔的时空舞台。师

生乃至学生家长的网络个人空间交流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 真实地反应了现代人的内心诉求, 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不能忽视其育人价值及社会作用。无论图书馆的充分利用, 还是网络媒体的正确引导, 都可以开发出校园文化的源头活水。罗塘高中是三所学校合并新组建的三星重点高中, 我校以“三水文化”作为基点建构校园文化, 学校所在地姜堰是长江、淮河以及入海口三水汇聚之地, 江水灵秀, 淮水灵动, 海水容纳百川, 融三水的文化气质于一体, 从而建构新罗塘人包容百家的胸怀, 创造发展的个性的文化, 这成为

学校文化的根基。难怪乎前苏联教育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 只要有了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的书, 那就是学校。

二、从活动表象转向内涵挖掘

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 轰轰烈烈地搞了很多特色活动, 在提升学校知名度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宣传作用, 但是以文化人的育人效果则往往令人怀疑。究其原因, 活动看得见, 重参与重展示本无可非议, 但人为作秀, 揠苗助长则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 比如学生对母校的情感往往在离校之后, 蓦然回首方能体会更深。笔者不反对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乃至一定价值, 但不在活动的内涵挖掘上多花功夫则是舍本逐末。要重视活动开展, 更要提升活动质量。比如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大搞教师签名, 高调标榜, 可实际并没有使教师在教书育人品位追求上上升到令人满意的高度。相反, “教育在线”新教育实验进行的师生共写随笔、缔造完美教室等项目却让人感到为之一震:师生交流之如此坦诚, 学校与家庭如此宽容, 真正让教育逐渐走向一种理想境界。看来活动的内涵一旦挖掘, 其文化价值大矣!

校三、从规章制度约束转向共同理想追求

园我们不否认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约束的必要性, 正如法律对守法公民的保护作用一样。理想的校园文上来。师生在共同的追求中成长文化境界应当把师生的精神追求统、发展, 学习的过一到共同的目标化程就是理想的追求过程, 人生的过程与文化追求的体过心程竞开争始力一》致中。有畅这销样全一球段的话企:任业何组组织织文的化成类功书都籍取《核决系会实现。事实上, 对于校园文化来说于组织中的人, 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 , 更简单的方企业目标不建愿组织式就是重”并且为之不懈努力新聚集师生的能量,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打造一个文化的“意, 构就是表现在一种共同的文化意愿追求上, 一个学校需到了校园文化的原始阶段。但愿我们的校园文化追也是如此。仅仅靠规章制度来约束师生, 那似乎回要导的那样求都能够:让师生过上一种幸福而完上升到共同的理想追求上, 整的教育生活像新教育所倡!转校园文化毕竟是一种特殊文化, 它“有明确的价值型取为核向心和, 目以的预要定求的, 目以标学为校动内力部”形。成不的再内靠化制了度的约观束, 念升校训而是, 我们的教育将达到春风化雨靠校园文化精神引领师生不、润物无断前进, 如校风声的佳境。、级四、从整齐划一的育人要求转向丰富多彩的个

性宽容

教育界一位有识之士曾经呼吁, 普通高中教育要

构建士官升级培训教学方法体系刍议 篇8

士官升级培训的基本内涵

士官升级培训主要是指着眼部队岗位任职需求, 针对拟晋级中级和高级士官而开展的岗前任职培训, 隶属士官任职教育范畴, 具有继续教育特点和属性。士官升级培训是我军武器装备发展和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也是提升我军士官队伍整体能力素质的需要。士官升级培训具有“专、短、新、实”的特点, 主要是指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 士官升级培训不可能像士官专业教学那样追求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是针对士官具体专业岗位, 在短期内, 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内容, 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 切实提高士官专业技能水平和岗位任职实际能力。

士官升级培训教学方法体系构建

(一) 培训对象与目标分析

教学方法的构建取决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 因此, 构建士官升级培训教学方法体系, 首先要对培训对象、目标、内容进行分析。其培训对象是拟晋升中级的初级士官和拟晋升高级的中级士官, 均具有一定的文化和专业基础、具备相应的岗位任职能力。不同于初级士官, 中高级士官对技能和管理要求明显提高, 中级士官属技能管理复合型人才, 主要担任部队的技术岗位, 兼顾履行技术管理职责;高级士官一般是在部队重要岗位上从事高新复杂技术工作的士官, 属本专业的管理骨干和技术专家。为使培训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 根据中高级士官的不同岗位职责, 遵循“专业技能过硬、基础必需够用、岗位任职合格”的培训原则, 晋级中级培训, 宜着眼培养“一专多能”型士官人才, 以巩固专业理论、拓展任职能力为主, 重在提高装备操作使用、维护保养、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及组训与管理等专业综合素质;晋级高级培训, 宜着眼培养“高技术”型士官人才, 以使士官精通专业理论和维修技能为主, 重在提升综合应用能力、管理能力、组训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科学制定培训内容

教学方法的构建还需考虑相应的培训内容, 不同性质的内容须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与之匹配, 因此, 在教学方法构建之前, 首先要科学制定升级培训内容。围绕升级培训培养目标, 把握其特点及要求, 课程内容设置应体现“三性”:一是针对性, 主要指结合培训学员具体专业岗位和所从事装备, 设计有较强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和训练科目, 突出第一岗位任职能力。二是综合性, 主要指培养第一任职岗位能力的同时, 必须兼顾培养其工作岗位适应能力, 使其既能胜任本专业的岗位, 也能从事相关、相近专业的岗位, 以适应职务分工的要求, 这一点对高级士官的培养尤为重要。三是拓展性, 主要指着眼装备发展趋势和学员发展需要, 将装备保障领域的新技术、新训法、新战法引入教学, 把握教学内容的即时性和动态性。需要注意的是, 在拓展教学内容时, 不应将拓展内容定得过于高深而脱离部队实际或超越培训学员接受能力, 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三) 构建符合升级培训的教学方法体系

充分考虑升级培训的特点和要求, 教学过程中宜采取重点讲授、自主学习、互动教学、专题讲授、案例剖析、问题研讨、参观实习、模拟演练等特色鲜明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具体内涵阐述如下:

重点讲授法参加培训的学员所学知识涉及内容广、种类多, 短期内不可能像专业教学那样面面俱到, 但有些知识又是基本知识点, 这就需要教员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关键点, 将有关理论知识通过严密梳理和高度概括形成精炼的知识点, 重点讲授给学员。教员进行重点讲解时应把握知识的连续性, 学员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 快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从而节省教学时间, 提升教学效率。

自主学习法参与升级培训的学员大多是部队多年教育培养的训练尖子、技术骨干, 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升级培训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的实际, 组织参训学员采取自主学习法不但必要而且可行。为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增强学习针对性, 确保自学效果, 教员应对学员加强组织和督导。在实施过程中, 教员可根据学习内容, 制定自习提纲或设定自习题目或事先提出问题等, 引导学员自主学习。另外, 可通过划分班组, 指定组长进行小组的集中自主学习, 以便于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员指导下, 利用合适的时机和手段, 以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基础, 以深化学员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教员与学员共同参与, 教与学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协商、探讨, 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心态下, 通过理性说服、案例思考甚至辩论, 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 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 拓展创造性思维, 以产生思想激荡、情感共鸣效果的教学活动。该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 能够使学员成为教学环节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创造一种和谐、平等的学习交流氛围, 从而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教学效果。该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就是参与性强, 强调教员与学员的双向交流, 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氛围。在教学组织上, 互动式教学以交流为核心, 运用提问、研讨协商、归纳点评、深化迁移等手段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

专题讲授法升级培训是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组织性的学习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改变学习者的行为方式。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知识的讲授是士官升级培训中知识拓展的重要内容。由于升级培训学员集中面授的时间有限, 这就决定了课堂面授具有容量大、知识密度高的特点, 决定了课堂面授只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讲授。专题讲授应是升级培训中针对知识拓展而运用的最基本教学方法。教员在讲授前根据教材内容和部队反映的热点、疑点、难点确定课题, 增强专题的针对性, 注重实际应用, 着眼发展和前瞻, 结合具体实际进行讲授, 学员往往会听之有味、学之有趣, 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就是教员根据学员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 以问题为牵引, 将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案例应用于课堂, 通过引导学员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达到学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筛选案例的一个重要原则, 就是要考虑案例是否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 是否能够反映或折射出一定的主题, 通过案例的剖析讲解说明一定的问题, 实现既定的教学目的。案例分析法的实施, 有利于调动培训学员自主学习的意识, 充分体现主体地位。案例分析法特别适合解决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如进行装备典型故障分析与排除) 时使用。

问题研讨法问题研讨法顾名思义是一种在互相启发、商讨或论辩中研究、探求解决问题办法的方法。它强调的是教员精心准备和指导, 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预先设计与组织, 启发学员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以培养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充分体现“教员为主导, 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问题研讨法具有以下优点: (1) 能够激发学员积极思考并提高创新意识; (2) 锻炼学员主动参与和协作意识; (3) 提高学员语言表达能力; (4) 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有助于加强教学互动, 增强教员与学员间的沟通和理解。在运用问题研讨法时, 应注重问题选取的典型性、代表性, 研讨需有明确的目的。研讨前要有充分准备, 研讨中教员应发挥主导作用, 研讨后要有总结。

参观实习法参观实习法就是组织学员到校内或校外一定场所 (如实训室、部队、军工厂等) , 直接观察、研究、验证所学新知识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可将课堂设在实习基地或部队, 聘请部队有丰富经验的领导或专家担任教员, 通过传、帮、带的形式, 使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 开阔学员视野, 消化所学知识,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参观实习法的实施过程中, 教员要给学员充当导演、做示范, 然后让学员担任相应岗位的角色, 及时指出其不足之处并予以纠正。参观实习法是对培训学员素质的全面检验和锻炼, 组织好参观实习对提高学员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模拟演练法模拟演练法是激发升级培训学员思维, 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适用于阶段检验的重要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设置演练科目, 模拟战场实景, 检验和锻炼学员在战场环境中的心理适应能力, 检验能否利用日常所学所练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保持战斗力。模拟演练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 通过营造形象、直观、逼真的战场工作环境, 使学员得到具体、生动、真实、鲜明的表象, 有助于学员理论联系实际, 增强训练的针对性, 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结语

教学方法是多元的, 而不是单一的, 其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在运用过程中, 需要将两种或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灵活应用。由此,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们必须紧密联系教学实际, 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 认真研究设计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 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也必须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进行检验和完善。因此, 士官升级培训教学方法的构建是一个理论研究同实践应用不断结合的过程, 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总结、提炼并付诸实践。

摘要:顺应士官队伍建设发展趋势, 着眼保障培训质量, 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围绕士官升级培训, 在剖析基本内涵的基础上, 结合其特点, 探讨了几种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士官升级培训,教学方法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董会瑜.现代军事教育学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

[2]张备.士官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3]张德江.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5) .

技术服务体系支撑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篇9

中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9%,提供80%以上城镇就业岗位,贡献国内生产总值约60%,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大量中小企业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和“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参与市场竞争,中小企业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和难点。

多数中小企业既缺乏技术研发能力,又缺乏技术应用能力,需要外部提供技术来源和技术支持。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提升技术水平。而中国由于体制机制障碍,导致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存在大量空白。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应列为当前改革的重要议题。

1 发达国家的技术服务体系完善

以德国和日本为例,两国都建立了完善的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两国的做法在微观组织建设和宏观政策管理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首先,两国建立了覆盖各个领域的应用技术研发机构,研发成果转让给企业而不是自己商业化。德国研发机构一般为非营利组织,日本研发机构一般为政府下属的独立行政法人, 这些组织既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也具有类似企业管理的灵活性。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委托研发机构开发技术,同时政府积极引导研发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

第二,两国都有大量公益性技术中介机构,包括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大学技术转移机构等多种类型。日本最具特色的组织是政府下属的182家遍布全国的产业技术中心,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实用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交易、产品试验、测试与检验等服务。德国最具特色的组织是拥有约750家分支机构的史太白基金会,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技术评估、人力培训等服务。

第三,两国建立了有效的政策实施机制。德国是“民办官助”模式,教育研究部和经济技术部主要负责政策制定,行业协会协助执行, 如主要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工业技术联合会,是联邦经济技术部的政策执行机构,每年安排约7亿欧元财政资金,实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将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落实到政府资助的项目中。日本是“政府主导”模式, 文部科学省和经济产业省主要负责政策制定, 相关独立行政法人和特殊行政法人协助执行。

2 中国的技术服务体系缺失

中国除在科技园区提供较强的技术服务外,针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中国缺乏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应用技术研发机构。

中国在“十五”期间将中央级370多家、地方800多家应用开发类院所转为企业或并入企业,接受科研院所的大型企业研发能力得到提升,转为企业的院所也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

但是,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后,主要为自己研发,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弱化,大量中小企业失去了获取技术服务的机会。另外,高校具有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的一定潜力,但在当前的考核体系下,高校教师为了生存和职称晋升, 主要精力用于申请项目和发表论文,对中小企业急需的应用技术研发缺乏动力。

面向社会服务的应用技术研发体系的缺失,对中小企业影响很大,它们很难从市场获取技术。同时政府资金找不到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对象,直接支持单个企业影响了市场公平竞争。

第二,公益性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力量薄弱。

中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公益性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是生产力促进中心。到2011年底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共有2274家,平均每个县不足1家, 其中具备专业能力且有效发挥作用的机构不足10%。多数生产力促进中心处于“专业人才不足、技术设备缺乏、服务能力不强、生存发展困难”的状况,主要原因是体制机制不合理, 没有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机构的性质建立相应的治理机制和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

据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2012年发布的统计报告:39%的机构为原有科技机构增挂牌子,基本没有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24%的机构为地方科技局内设机构,基本成为行政事务辅助机构;18%的机构为企业, 没有力量提供公益服务;20%的机构为非独立法人,缺乏独立运营的基本条件。过去十年政府总共投入118亿元,年均11.8亿元,而日本产业技术中心每年政府投入超过100亿元。

第三,相关扶持政策缺位。

虽然中小企业技术服务需要政府大力支持,但当前基本处于无部门负责的状态。科技部门重视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但工作主要局限于科技园区。工业和信息化部过去几年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但因缺乏必要的资源而难以在技术服务体系方面有所作为。中国的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等民间组织非常薄弱,很难像部分西方国家那样发挥重要作用。

3 如何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 建立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服务体系。

1.将中小企业列为科技服务的重点。

在过去科技资源长期匮乏的形势下,科技资源分配往往“重大企业大项目、重新兴产业;轻中小企业、轻传统产业”。随着中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为更好服务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任务,有关部门应将中小企业尤其是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列为服务重点。

2.重构应用技术研发服务体系,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来源。

中国当前缺乏面向社会服务的应用技术研发体系,应分层次构建应用技术研发服务体系。国家应用技术研发机构主要开发前沿技术和跨行业共性技术,地方应用技术研发机构主要为本地支柱产业发展开发实用技术和个性化技术。

应用技术研发机构必须摒弃传统的行政化体制,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体制,如借鉴德国的经验,采取民办官助方式,发展“为企业服务”的非营利性质研发机构。政府资助机构都必须建立科学的治理机制,研发成果必须向社会转让。

中国一些地区在探索新型应用技术研发机构新体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如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采用了理事会领导下的新型治理模式,人员全员聘用,完全市场化管理。

3.完善公益性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应用能力。

在鼓励各种技术中介企业发展的同时,加强政府支持的公益性技术中介服务体系,承担商业企业不愿承担的技术服务。

要积极探索公益性中介技术服务机构运行的新机制,一方面政府应提供主要经费保障, 另一方面要避免行政化的体制,建立科学的治理机制,可以由中小企业、行业协会、技术专家组成理事会,既保障公益性质又实行类似企业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4.改进创新促进政策,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借鉴德国和日本的经验,加强科技主管部门和产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共同建设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

改革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将支持单个企业创新的财政资金逐步转移到支持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升级版职业教育体系 篇10

本届创业大赛设置创业奖金24万,共设40个奖项,其中一等奖1个(奖金3万元)、二等奖3个(奖金2万元)、三等奖6个(奖金1万元)、优秀奖30个(奖金3000元)。为切实加强对小微企业创业者的扶持,获奖单位除获得奖金、荣誉证书和奖杯外,对于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企业,由鹤壁市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按规定提供银行贷款扶持;符合税费减免条件的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前期宣传工作

为做好此次大赛的组织工作,市政府成立了鹤壁市小微企业创业大赛组委会,由市委组织部领导、市人社局局长任组长,市委组织部、团市委等各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人社局。创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利用鹤壁市电视台、鹤壁日报等多种媒介对本次大赛进行了宣传报道,并召开县区创业大赛专门会议,要求各县区人社局通过多种途径对大赛进行宣传,推荐更多的小微企业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截至2015年1月初,共有236家小微企业创业者报名参赛,参赛企业涵盖农业、制造加工、服务业、贸易业、建材、IT产业、教育、电子商务等40多个行业,参赛选手包括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大学生村官、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残疾人等各类城乡创业者。

严格大赛规则,提升大赛专业水平

按大赛规程要求,首先对236名报名者进行了资料初评,93名选手进入了初赛。进入初赛选手经过5分钟的企业(项目)展示、初赛评委组现场打分环节和实地考察程序之后,从中确定出40名复赛选手。复赛邀请了国家级创业培训师、国家高级创业咨询师、农业专家、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教授等任评委,最终10家小微企业的创业者挺进决赛。2015年2月11日,鹤壁市创业大赛决赛在鹤壁市艺术中心举行,邀请了河南省上市公司董事长、风投公司经理、天使投资基金会秘书长、创业培训师等专家作为评委,经过一分钟短片播放、企业项目介绍、评委提问、现场打分4个环节,最终河南美丽鸟车业有限公司孙国顺获得一等奖;河南省炳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获得二等奖;鹤壁淇香调味品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得三等奖,有进入复赛的其他30家企业获得优秀奖。

突出“评”为主,“比”为副,促进企业发展

大赛共经过3轮4环节,其中2轮3个环节都设计有指导环节或“点评”环节。实地考查、复赛、决赛中创业咨询师、大赛评委等分别对参赛选手的项目给予现场指导与项目点评,对于企业经营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了指导意见或建议。比赛过程中,大赛组委会办公室重点引导参赛选手树立重“发展”轻“比赛”、重“交流”轻“结果”的理念,培养选手建立“学习、创新、发展”的思路。比赛结束时,参赛选手成立了联谊会,决定定期举办企业经验交流与座谈会。

做好赛后跟踪,发挥服务中心指导作用

上一篇:儿科循证护理下一篇:藏族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