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信息

2024-07-17

作业信息(精选十篇)

作业信息 篇1

1.1 地理环境恶劣

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境内, 工作区域1.03万平方公里, 处于黄河流域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 沟壑纵横, 地形复杂。

1.2 设备设施较多

全厂正常生产油水井4400余口, 各类站库139座, 拉油点294个, 各类机泵4475台套, 每日生产用车1000余台。

1.3 生产场所分散

所有生产场站依地形地势而建, 呈发散式布局, 生产场所点多、面广、线长, 道路交通条件状况较差, 安全监管难度大。

1.4 施工作业量大

每天生产用车约1000多台, 非常规作业100多起。

2 主要风险分析

2.1 管理风险

作业场所分散, 车辆使用数量多, 运行过程中的监管难度大, 容易出现监管上的漏洞。

2.2 运行风险

一是交通安全风险大。巡井、管线巡护以及生产指挥车辆基本都行驶在油区道路上, 多为钻前道路, 梁峁、沟壑、桥梁、人员居住区等较多, 当地农用车、摩托车等共同行驶, 环境复杂, 交通安全管理风险大;

二是高危作业风险大。非常规作业现场多处于油气生产区域, 可燃、易燃介质多, 非常规作业危险性大;作业过程参与人员多, 使用的设备设施类型多, 作业涉及岗位多、工种多, 作业过程中间的配合协调作业要求高, 作业过程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等风险大;

三是非常规作业风险大。抽油机、输油泵日常检维修作业工作量大, 员工接触人数多、接触频率高, 作业场点分散, 日常监管难度大, 相应的作业过程风险大。

3 风险控制思路

以全面落实风险管理和系统管理思想为主导, 狠抓非常规作业的源头防范, 强化非常规作业的重点环节, 突出非常规作业的措施落实, 坚持非常规作业的监督检查, 开展非常规作业的分析改进, 确保非常规作业风险全过程受控。

4 主要做法

4.1 强化源头防范, 全面实施作业计划信息受控管理

针对车辆调派和非常规作业, 基层单位根据阶段工作计划及重点, 收集、落实当天的作业进度, 梳理第二天的作业和用车计划, 每天下午将次日用车及非常规作业计划上报厂部, 对当天发生的计划外生产用车和临时性非常规作业任务, 随时安排随时上报登记。通过作业信息的收集、上报, 促使基层单位加强非常规作业和车辆调派的预见性管理, 厂部及时了解和掌握非常规作业信息和行车动态, 为有效开展、落实工作前安全分析、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奠定了管理基础, 减少了日常作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2 强化资源共享, 全面实施作业信息动态受控管理

对收集到的非常规作业及行车计划信息, 厂生产运行科、井下作业科、井下作业监督站、质量安全环保科、消防大队以及第二安全环保监督站等单位相关人员共享, 业务部门根据信息明确相应的作业监管重点, 有针对性的落实专业监督, 减少了各项作业监督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3 强化责任落实, 全面实施作业运行过程受控管理

一是车辆调派执行“行车任务计划书”, 明确车辆具体任务、行车路线、天气状况和司驾人员等要素, 综合评价风险等级, 确定行车过程的风险控制及措施;车辆行驶前, 驾驶员及乘车负责人确认签字, 对车辆行驶过程进行监督。

二是非常规作业严格执行作业许可管理制度。根据具体作业内容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 制定作业方案, 明确安全培训内容和防范措施, 作业申请人、作业批准人及作业相关人员现场检查确认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后签发作业许可证, 监护人员全程监护实施。

三是设备设施的检维修作业执行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和作业派工单。由作业派工单位负责人签发检维修作业派工单, 明确作业内容、作业过程所执行的具体岗位标准作业程序或操作卡, 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现场监护人及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人, 开展作业前安全分析, 对作业现场环境及作业条件、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明确。

通过作业前的风险分析和过程责任的落实, 作业过程动态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减少了安全防范措施制定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4 强化监督考核, 全面实施作业监管环节受控管理

一是实行分级监控。针对车辆调派计划的落实, 厂部及基层单位分级成立G P S监控岗, 按照行车计划对运行车辆进行实时监控;结合路查路检, 对超速、超员、超任务区域行驶等现象及时监控和防范, 对发现的违章及时查纠;

二是实施重点督查。重点的高危作业、非常规作业, 厂部相关业务部门从作业内容、风险识别分析、安全防范措施、作业许可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现场安全管理等情况进行不定期、不定点监督检查, 规范现场安全管理;

三是开展对标考核。制定交通安全管理、非常规作业管理检查考核标准, 每月进行对标检查, 对基层单位进行分项排名, 促进各单位寻找差距和不足;

四是进行定期分析。对现场监督检查发现的好的做法、典型问题和普遍现象进行综合分析, 在月度安全环保形势分析会上进行分享, 促使各单位举一反三, 全面整改, 达到持续改进、提高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的实施, 减少了安全管理工作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5 取得的效果

5.1 作业动态信息实现了及时掌控

相关部门、人员能够对全厂车辆运行、非常规作业动态及时掌握, 监控重点明确。

5.2 作业措施制定做到了有的放矢

推行作业计划管理, 强化了作业的源头防范, 使工作前安全分析准备充分, 作业过程监护、监督责任落实到位;减少了临时性工作任务, 有效的避免了工作准备不足、风险识别不全面带来的隐患。

5.3 作业动态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行车监控、作业现场监督人员明确, 职责落实, 使作业过程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作业过程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5.4 风险受控思想得到了全面落实

作业计划管理做到了信息受控, 提高了各单位日常工作组织调控能力, 加强了安全管理基础;作业环节强化做到了过程受控, 使作业风险的识别、预防措施的制定、过程的监督管理做到了规范、有序运行。

结束语:自2009年开始实施作业风险受控管理以来, 非常规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HSE管理体系得到了持续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将结合集团公司作业许可等高危作业管理制度, 进一步落实风险受控管理的思想, 不断改进、完善工作方法, 实现生产、作业过程风险全面受控。

摘要:采油厂非常规作业实施量大, 作业人数一般较少, 作业场点相对分散, 安全监管难度较大, 安全风险较隐患高。通过非常规作业信息计划管理、信息资源共享、防范措施落实、过程监督检查、定期分析改进, 达到非常规作业风险全程受控, 确保了作业安全。

信息检索作业1作业2答案 篇2

1.在CAJ-CD规范中,符号“J”表示的参考文献类型是()

A.专著

B.论文集

C.报纸文章

D.期刊文章

正确答案:D

2.三次文献包括()

A.目录

B.索引

C.文摘

D.综述

正确答案:D

3.被称为“研究文献的文献”的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C

4.述评主要提供的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C

5.部首法作为印刷版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方法,首创于()。

A.《中华大字典》

B.《说文解字》

C.《康熙字典》

D.《字汇》

正确答案:B

6.三次文献具有的特点是()

A.原创性

B.检索性

C.分散性

D.参考性

正确答案:D

7.下列哪项工具书不是资料性工具书()

A.类书

B.百科全书

C.年鉴

D.索引

正确答案:D

8.电子化的检索工具是以()的形式出现的。

A.数据库

B.资料库

C.电子版

D.印刷版

正确答案:A

9.循环衍生法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A.定义衍生法

B.语素衍生法

C.语音衍生法

D.语境衍生法

正确答案:C

10.在CAJ-CD规范中,符号“CD”表示的参考文献类型是()

A.磁带

B.磁盘

C.光盘

D.期刊文章

正确答案:C

11.主要用来解释语词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是()。

A.类书

B.字典

C.词典

D.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C

12.“民用!建设”中的两个叹号代表嵌入的字数是()。

A.2个

B.4个

C.0—1个

D.0—2个

正确答案:D

13.网页时间是指()

A.网页最终修改的时间

B.网页生成的时间

C.网页浏览的时间

D.网页初次修改时间

正确答案:B

14.高级检索的检索特点是()。

A.组配检索、清晰检索、限定检索

B.清晰检索、限定检索、模糊检索

C.组配检索、清晰检索、模糊检索

D.组配检索、模糊检索、限定检索

正确答案:D

15.下列哪项工具书不是参考性工具书。()

A.手册

B.图录

C.词典

D.年鉴

正确答案:C

16.一次文献具有的特点是()

A.原创性

B.检索性

C.综合性

D.参考性

正确答案:A

17.手册的基本特点是()。

A.侧重揭示文献内部特征

B.内容新颖,连续出版

C.著录内容标明出处

D.所收资料侧重基础知识,注重实用性

正确答案:D

18.二次文献包括()

A.目录

B.述评

C.手册

D.综述

正确答案:A

19.被称为“线索性文献”的文献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B

20.在CAJ-CD规范中,符号“M”表示的参考文献类型是()

A.专著

B.论文集

C.报纸文章

D.期刊文章

正确答案:A

21.()的突出特点是,以“字”为中心,形、音、义兼顾,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反映其演变和发展。

A.《新华字典》

B.《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C.《中华大字典》

D.《汉语大字典》

正确答案:D

22.清代康熙年间编辑成书的(),是当时权威的官修标准韵书。

A.《韵集》

B.《广韵》

C.《切韵》

D.《佩文诗韵》

正确答案:D

23.()完善了唐代以来韵书加注释、引文注出处的体制,确立了韵书作为“按韵编排的同音字典”的性质。

A.《韵集》

B.《广韵》

C.《切韵》

D.《声类》

正确答案:B

24.在中国辞书编纂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部首法,首创于()。

A.《中华大字典》

B.《汉语大词典》

C.《辞源》

D.《说文解字》

正确答案:D

25.()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官修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完整韵书。

A.《韵集》

B.《广韵》

C.《切韵》

D.《声类》

正确答案:B

26.大规模查考汉语字词的代表性工具书是()。

A.《中华大字典》

B.《汉语大词典》

C.《辞源》

D.《辞海》

正确答案:B

27.中国辞书发展史上标志着辞书编纂由古代字书阶段发展到现代词典阶段,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综合性词典是()。

A.《中华大字典》

B.《康熙字典》

C.《辞源》

D.《辞海》

正确答案:C

28.确立了字书释文先注音、后释义以及字义有序排列、释义列举书证的体例的字书是()。

A.《字汇》

B.《正字通》

C.《康熙字典》

D.《佩文诗韵》

正确答案:A

29.()是一部以解释汉字形、音、义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历史性详解字典。

A.《新华字典》

B.《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C.《中华大字典》

D.《汉语大字典》

正确答案:D

30.《辞源》的本质特点是()。

A.实用

B.溯源

C.百科性

D.容量大

正确答案:B 论述题:(共2题 每题20分)

1.中国辞书体系形成的标志

正确答案:

(1)基础性、权威性汉语语文辞书已经形成系列;(2)汉外对照的双语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实用语种;(3)学科性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主要学科;(4)辞书的品种、类型多样化;(5)辞书的功能、效用特定化;(6)辞书的社会认知程度明显提高。

请给分:

2.创建个人资源管理数据库的好处

正确答案:

(1)可以个性化的揭示自己积累的文献信息资源;(2)可以对自己积累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多角度的检索和查询;(3)利用数据库中的超链接、对象嵌入等功能,可以将文献信息资源的出处链接到数据库记录中,也可以将积累的文献资源已对象包的形式嵌入数据库,使资源利用更方便。

单选题:(共30道试题,每题2分)

1.索引数据库主要提供的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B

2.被称为“线索性文献”的文献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B

3.书目数据库主要提供的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B

4.信息检索中的检索词可分为四类,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检索词的分类()。

A.表示主题的检索词

B.表示作者的检索词

C.表示分类的检索词

D.表示数据的检索词

正确答案:D

5.揭示文献内容出处的线索型工具书被称为()。

A.书目

B.索引

C.百科全书

D.类书

正确答案:B

6.在CAJ-CD规范中,符号“N”表示的参考文献类型是()

A.专著

B.论文集

C.报纸文章

D.期刊文章

正确答案:C

7.在CAJ-CD规范中,符号“M”表示的参考文献类型是()

A.专著

B.论文集

C.报纸文章

D.期刊文章

正确答案:A

8.三次文献具有的特点是()

A.原创性

B.检索性

C.分散性

D.参考性

正确答案:D

9.主要用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的工具书是()。

A.类书

B.字典

C.词典

D.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B

10.在CAJ-CD规范中,符号“CD”表示的参考文献类型是()

A.磁带

B.磁盘

C.光盘

D.期刊文章

正确答案:C

11.“中国???大学”这个检索词中,中间共嵌入了几个检索词()。

A.3个

B.6个

C.9个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12.利用布尔逻辑检索技术来检索包含司马迁或包含《史记》的文章,输入的检索条件是()。

A.司马迁+《史记》

B.司马迁—《史记》

C.司马迁*《史记》

D.司马迁not《史记》

正确答案:A

13.循环衍生法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A.定义衍生法

B.语素衍生法

C.语音衍生法

D.语境衍生法

正确答案:C

14.综述主要提供的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C

15.电子版检索工具的检索入口是()。

A.数据库

B.拼音

C.检索词

D.偏旁部首

正确答案:C

16.传统的文献检索工具体系由()工具书构成。

A.电子版

B.网络版

C.光盘版

D.印刷版

正确答案:D

17.被称为“参考性文献”的文献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C

18.布尔逻辑运算符中表示逻辑“非”的符号是()。

A.+

B.-

C.*

D./

正确答案:B

19.手册的基本特点是()。

A.侧重揭示文献内部特征

B.内容新颖,连续出版

C.著录内容标明出处

D.所收资料侧重基础知识,注重实用性

正确答案:D

20.检索工具的特点是()

A.完整性、分散性、查考性

B.综合性、参考性、易检性

C.完整性、易检性、查考性

D.易检性、综合性、分散性

正确答案:C

21.()的突出特点是,以“字”为中心,形、音、义兼顾,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反映其演变和发展。

A.《新华字典》

B.《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C.《中华大字典》

D.《汉语大字典》

正确答案:D

22.将《说文解字》开创的540部首改为214部首的著作是()。

A.《字汇》

B.《正字通》

C.《康熙字典》

D.《佩文诗韵》

正确答案:A

23.中国最早的词典是()

A.《仓颉篇》

B.《急就篇》

C.《说文解字》

D.《尔雅》

正确答案:D

24.()是一部以解释汉字形、音、义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历史性详解字典。

A.《新华字典》

B.《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C.《中华大字典》

D.《汉语大字典》

正确答案:D

25.()的编纂方针是“古今皆收,源流并重”。

A.《中华大字典》

B.《汉语大词典》

C.《辞源》

D.《辞海》

正确答案:B

26.()表示一个单字有两个以上的音义,形成两个以上的字头。

A.字头单字右上角标

B.字头单字左上角标

C.语词单字右下角标

D.语词单字左下角标

正确答案:A

27.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方言词典性质的汉语比较方言词汇集是()

A.《方言》

B.《急就篇》

C.《说文解字》

D.《尔雅》

正确答案:A

28.确立了字书释文先注音、后释义以及字义有序排列、释义列举书证的体例的字书是()。

A.《字汇》

B.《正字通》

C.《康熙字典》

D.《佩文诗韵》

正确答案:A

29.建国后我国编纂出版的最有代表性的字典是()。

A.《新华字典》

B.《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C.《中华大字典》

D.《汉语大字典》

正确答案:A

30.大规模查考汉语字词的代表性工具书是()。

A.《中华大字典》

B.《汉语大词典》

C.《辞源》

D.《辞海》

正确答案:B 论述题:(共2题 每题20分)

1.规范引证标注方法的原因

正确答案:

虽然它并不反映学术成果的内在学术含量,但却是外化内在学术含量的基本手段;虽然不能反映作者的全部水平,却可以反映作者的研究态度和学术积累;虽然不是学术研究和学术规范的全部内容,却是学术研究的必要条件和学术规范的起点;总而言之,它是接受过基本的学术训练的标志,是具有基本的学术素养的标志,是建立良好的学术道德的程序性制约。

请给分:

2.年鉴的概念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概念:年鉴是一种全面记述事业的发展,系统汇集重要时事文献信息,逐年编辑、连续出版的资料工具书。特点:(1)整体构成容纳了多种类型的工具书要素,内容体系多元互补,集知识、数据、资料于一身;(2)逐年编辑,连续出版;(3)以栏目作为容纳内容的基本单元,以条目作为表现内容的主要手段。

单选题:(共30道试题,每题2分)

1.网页时间是指()

A.网页最终修改的时间

B.网页生成的时间

C.网页浏览的时间

D.网页初次修改时间

正确答案:B

2.下列哪项工具书不是参考性工具书。()

A.手册

B.图录

C.词典

D.年鉴

正确答案:C

3.下列哪项工具书是资料性工具书()

A.字典

B.书目

C.年鉴

D.索引

正确答案:C

4.在CAJ-CD规范中,纸张型参考文献类型的标识方式是()。

A.单字母

B.双字母

C.多字母

D.数字

正确答案:A

5.电子版检索工具的检索入口是()。

A.数据库

B.拼音

C.检索词

D.偏旁部首

正确答案:C

6.被称为“研究文献的文献”的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C

7.被称为“线索性文献”的文献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B

8.被称为“第一手资料”的文献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A

9.被称为“检索性文献”的文献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B

10.被称为“原始文献”的文献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A

11.布尔逻辑运算符中表示逻辑“与”的符号是()。

A.+

B.-

C.*

D./

正确答案:C

12.在CAJ-CD规范中,符号“J”表示的参考文献类型是()

A.专著

B.论文集

C.报纸文章

D.期刊文章

正确答案:D

13.二次文献包括()

A.目录

B.述评

C.手册

D.综述

正确答案:A

14.在CAJ-CD规范中,符号“M”表示的参考文献类型是()

A.专著

B.论文集

C.报纸文章

D.期刊文章

正确答案:A

15.书目数据库主要提供的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B

16.检索工具的特点是()

A.完整性、分散性、查考性

B.综合性、参考性、易检性

C.完整性、易检性、查考性

D.易检性、综合性、分散性

正确答案:C

17.一次文献具有的特点是()

A.原创性

B.检索性

C.综合性

D.参考性

正确答案:A

18.二次文献具有的特点是()

A.原创性

B.检索性

C.综合性

D.参考性

正确答案:B

19.布尔逻辑运算符中表示逻辑“非”的符号是()。

A.+

B.-

C.*

D./

正确答案:B

20.揭示文献内容出处的线索型工具书被称为()。

A.书目

B.索引

C.百科全书

D.类书

正确答案:B

21.最新的《现代汉语词典》是第几版。()

A.4

B.5

C.6

D.7

正确答案:B

22.首创按照部首归并集中汉字的字书编纂方法的著作是()。

A.《方言》

B.《急就篇》

C.《说文解字》

D.《尔雅》

正确答案:C

23.《辞源》的本质特点是()。

A.实用

B.溯源

C.百科性

D.容量大

正确答案:B

24.()完善了唐代以来韵书加注释、引文注出处的体制,确立了韵书作为“按韵编排的同音字典”的性质。

A.《韵集》

B.《广韵》

C.《切韵》

D.《声类》

正确答案:B

25.()分12集,以12地支标名,每集分上、中、下3卷。

A.《汉语大字典》

B.《康熙字典》

C.《辞源》

D.《辞海》

正确答案:B

26.以讲解字义、训释名物为住,兼及形体、读音的书称为()。

A.字典

B.词典

C.韵书

D.训诂书

正确答案:D

27.()是一部兼有字典和百科性质的综合性辞书。

A.《中华大字典》

B.《康熙字典》

C.《现代汉语词典》

D.《辞海》

正确答案:D

28.在中国辞书编纂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部首法,首创于()。

A.《中华大字典》

B.《汉语大词典》

C.《辞源》

D.《说文解字》

正确答案:D

29.()的突出特点是,以“字”为中心,形、音、义兼顾,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反映其演变和发展。

A.《新华字典》

B.《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C.《中华大字典》

D.《汉语大字典》

正确答案:D

30.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韵书是()

A.《韵集》

B.《广韵》

C.《切韵》

D.《声类》

正确答案:D 论述题:(共2题 每题20分)

1.百科全书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一般认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古代百科全书(5世纪前):编者是个人,内容是汇编通过讲学阐述的全面知识,具有教科书色彩。(2)中世纪百科全书(5世纪-18世纪初期):编者是修道院神职人员,内容是知识分类成果被广泛用于百科全书,具有宗教色彩。(3)现代百科全书(18世纪以后):编者一般是多学科合作,尤其是跨国合作,内容是以现代科学观念系统概述知识为主,兼及教育作用。

请给分:

2.电子词典深度开发的表现

正确答案:

(1)检索系统的开发。(2)内容的整合。(3)相关内容的跳转。(4)基本信息的添加。(5)字音朗读

单选题:(共30道试题,每题2分)

1.被称为“参考性文献”的文献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C

2.使用简体汉字编码的地区有()

A.新加坡

B.香港

C.澳门

D.台湾

正确答案:A

3.被称为“原始文献”的文献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A

4.二次检索的检索主题与一次检索的检索主题的关系不包含()关系。

A.包含关系

B.下位关系

C.并列关系

D.完全不相关

正确答案:D

5.下列哪项不是印刷版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A.部首法

B.检索词

C.拼音法

D.笔画笔形法

正确答案:B

6.信息检索中的检索词可分为四类,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检索词的分类(A.表示主题的检索词

B.表示作者的检索词

C.表示分类的检索词

D.表示数据的检索词

正确答案:D

7.索引数据库主要提供的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B

8.下列哪项工具书不是参考性工具书。()

A.手册

B.图录

C.词典

D.年鉴

正确答案:C

9.电子版检索工具的检索入口是()。

A.数据库

B.拼音

C.检索词

D.偏旁部首

正确答案:C

10.布尔逻辑运算符中表示逻辑“非”的符号是()。

A.+

B.-

C.*

D./

正确答案:B

11.网页时间是指()。)

A.网页最终修改的时间

B.网页生成的时间

C.网页浏览的时间

D.网页初次修改时间

正确答案:B

12.利用布尔逻辑检索技术来检索包含司马迁或包含《史记》的文章,输入的检索条件是()。

A.司马迁+《史记》

B.司马迁—《史记》

C.司马迁*《史记》

D.司马迁not《史记》

正确答案:A

13.高级检索的检索特点是()。

A.组配检索、清晰检索、限定检索

B.清晰检索、限定检索、模糊检索

C.组配检索、清晰检索、模糊检索

D.组配检索、模糊检索、限定检索

正确答案:D

14.揭示文献内容出处的线索型工具书被称为()。

A.书目

B.索引

C.百科全书

D.类书

正确答案:B

15.下列哪项工具书是语言性工具书。()

A.手册

B.图录

C.字典

D.表谱

正确答案:C

16.部首法作为印刷版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方法,首创于()。

A.《中华大字典》

B.《说文解字》

C.《康熙字典》

D.《字汇》

正确答案:B

17.“民用!建设”中的两个叹号代表嵌入的字数是()。

A.2个

B.4个

C.0—1个

D.0—2个

正确答案:D

18.利用布尔逻辑检索技术来检索包含司马迁和《史记》的文章,输入的检索条件是()。

A.司马迁+《史记》

B.司马迁—《史记》

C.司马迁*《史记》

D.司马迁or《史记》

正确答案:C

19.搜索引擎中常用的结果输出限定方法不包括()。

A.信息线索级别限定

B.类聚方法限定

C.时间限定

D.字体编码限定

正确答案:C

20.在CAJ-CD规范中,纸张型参考文献类型的标识方式是()。

A.单字母

B.双字母

C.多字母

D.数字

正确答案:A

21.清代康熙年间编辑成书的(),是当时权威的官修标准韵书。

A.《韵集》

B.《广韵》

C.《切韵》

D.《佩文诗韵》

正确答案:D

22.确立了字书释文先注音、后释义以及字义有序排列、释义列举书证的体例的字书是()。

A.《字汇》

B.《正字通》

C.《康熙字典》

D.《佩文诗韵》

正确答案:A

23.建国后我国编纂出版的最有代表性的字典是()。

A.《新华字典》

B.《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C.《中华大字典》

D.《汉语大字典》

正确答案:A

2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明确以“字典”命名的字书是()。

A.《字汇》

B.《正字通》

C.《康熙字典》

D.《佩文诗韵》

正确答案:C

25.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韵书是()

A.《韵集》

B.《广韵》

C.《切韵》

D.《声类》

正确答案:D

26.我国现存最早的用于教授学童识字的字书是()。

A.《仓颉篇》

B.《急就篇》

C.《说文解字》

D.《尔雅》

正确答案:B

27.隋朝陆法言编著的(),成为后世传统韵书演变的基础。

A.《韵集》

B.《广韵》

C.《切韵》

D.《声类》

正确答案:C

28.将《说文解字》开创的540部首改为214部首的著作是()。

A.《字汇》

B.《正字通》

C.《康熙字典》

D.《佩文诗韵》

正确答案:A

29.中国古代形态的辞书向近代形态的字典、词典转化的标志是()。

A.《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的出现

B.《中华大字典》和《辞源》的出现

C.《辞海》和《辞源》的出现

D.《新华字典》和《新华词典》的出现

正确答案:B

30.首创按照部首归并集中汉字的字书编纂方法的著作是()。

A.《方言》

B.《急就篇》

C.《说文解字》

D.《尔雅》

正确答案:C

论述题:(共2题 每题20分)

1.试述近代以来图书内容发生了哪些变化?

正确答案:

西学强烈冲击中国传统典籍经史子集的内容格局,其中最具时代特点、对近代以来学术文化乃至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以下三类图书:译书的变化:近代以前,中国的译书主要是宗教内容,明末清初出现少量科学著作翻译。近代以来的译书分为两个阶段:中日甲午战争前主要集中在与制船造炮等近代工业有关的声光电化等自然科学,甲午战争之后,翻译重点转向社会科学,特别是西方的政治制度、社会学说、经济法律等方面。近代工具书的变化:伴随着西学东渐,近代工具书出现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中国固有的工具书类型开始借鉴西方的编制方法而走向现代化,如字典、词典;二是一些产生于西方的工具书类型被引进中国,如百科全书、年鉴、索引等。变化的结果是中国的工具书编纂在整体上由古代阶段演进到现代阶段,较为完整的工具书体系逐渐形成。近代教科书的变化:在中国古代,虽有识字启蒙的字书但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图书类型。1902年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通令全国遍设学堂后,以传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教科书及学堂辅助读物才开始大量出现。

请给分:

2.网站资源检索策略

正确答案:

(1)要从整体上了解不同类型的网站容纳的信息资源的不同特点(2)需要了解网站中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结构和方法(3)充分利用网站提供的检索功能

单选题:(共30道试题,每题2分)

1.综合性丛书也被称为(),意谓其选的典籍是跨类别的。

A.类编丛书

B.汇编丛书

C.地方丛书

D.普通丛书

正确答案:B

2.类书最突出的特点是()。

A.事居于前,文列于后

B.天人合一

C.抄录资料

D.区分胪列,靡所不载

正确答案:D

3.在编纂体例上,()带有典型的中国传统的分类目录形式。

A.《汉书•艺文志》

B.《隋书•经籍志》

C.《七略》

D.《四库全书总目》

正确答案:D

4.中国古代最早的类书出现在()。

A.汉代

B.唐代

C.三国

D.晋代

正确答案:C

5.《隋书•经籍志》分类典籍的方法称为()。

A.四部法

B.五部法

C.六部法

D.七部法

正确答案:A

6.清代陈梦雷等编纂的()是现存的规模最大的类书。

A.《古今图书集成》

B.《皇览》

C.《韵海镜源》

D.《永乐大典》

正确答案:A

7.下面哪一部著作不是“十三经”里的著作。()

A.《周易》

B.《尚书》

C.《汉书》

D.《诗经》

正确答案:C

8.从古至今,类分中国古籍的最主要的方法是()。

A.四分法

B.五分法

C.六分法

D.七分法

正确答案:A

9.“四部法”中将历史著作归入()。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正确答案:B

10.南朝梁学者阮孝绪编纂的总结性书目是()。

A.《七略》

B.《七录》

C.《中经新簿》

D.《晋元帝书目》

正确答案:B

11.百科全书的基本单元是(),它是百科全书输入和输出知识信息的基本单位。

A.词条

B.释文

C.条目

D.参考书目

正确答案:C

12.使用电子图书系统的基本步骤是()。

A.下载并安装专用阅读器、在线阅读、登陆注册

B.在线阅读、登陆注册、下载并安装专用阅读器

C.下载并安装专用阅读器、登陆注册、在线阅读

D.在线阅读、下载并安装专用阅读器、登陆注册

正确答案:C

13.公元5世纪前的百科全书被称为()。

A.古代百科全书

B.中世纪百科全书

C.现代百科全书

D.当代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A

14.18世纪中期以后的百科全书的编者主要是()。

A.个人

B.修道院神职人员

C.多学科合作

D.单一学科

正确答案:C

15.百科全书中,()是条目的标题,既是知识主题的概括,又是基本的检索标志。

A.条头

B.词条

C.释文

D.参考书目

正确答案:A

16.下列哪部百科全书是综合性百科全书。()

A.《不列颠百科全书》

B.《北京百科全书》

C.《不列颠少年百科全书》

D.《儿童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A

17.1920年4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由谁翻译的?()

A.严复

B.陈望道

C.林纾

D.梁启超

正确答案:B

18.1915年出版的(),在编排方法上,采用了“以字带词、分条释义”的体制,标志着中国历史悠久的字书迈进了现代字典、词典的阶段。

A.《新华字典》

B.《辞海》

C.《辞源》

D.《现代汉语词典》

正确答案:C

19.在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以“文化研究”作为题名检索词并且词邻近选择“否”的检索结果,不会出现的检索结果是()。

A.中日文化交流研究

B.鲁迅文学研究

C.中印文学比较研究

D.中国文化研究

正确答案:D

20.下列哪种百科全书不是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A.《儿童小百科全书》

B.《不列颠百科全书》

C.《不列颠少年百科全书》

D.《儿童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B

21.1895年甲午战争以前的译书主要集中在()方面。

A.社会科学

B.自然科学

C.宗教学

D.军事学

正确答案:B

22.()是概述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工具书,是历史上科学文化成就的总结性著述。

A.百科全书

B.类书

C.年鉴

D.书目

正确答案:A

23.下列哪部百科全书是国家与地区性百科全书。()

A.《不列颠百科全书》

B.《北京百科全书》

C.《不列颠少年百科全书》

D.《儿童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B

24.在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以“文化研究”作为题名检索词并且词邻近选择“是”的检索结果,会出现的检索结果是()。

A.中日文化交流研究

B.鲁迅文学研究

C.中印文学比较研究

D.中国文化研究

正确答案:D

25.利用计算机阅读平台或手持阅读设备阅读的数字化图书是()。

A.数字图书

B.印刷图书

C.电子图书

D.线装图书

正确答案:C

26.百科全书的条目不包含以下哪一项。()

A.条头

B.词条

C.释文

D.参考书目

正确答案:B

27.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与命中文献有相关关系论文的链接检索称为()。

A.基本检索

B.类聚检索

C.二次检索

D.高级检索

正确答案:B

28.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字段词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称为()。

A.基本检索

B.类聚检索

C.二次检索

D.高级检索

正确答案:A

29.电子版年鉴与印刷版年鉴的区别在于()。

A.强化检索功能

B.弱化检索功能

C.减少检索功能

D.减少应用工具

正确答案:A

30.()是一种全面记述事业的发展,系统汇集重要时事文献信息,逐年编辑、连续出版的资料工具书。

A.类书

B.百科全书

C.年鉴

D.表谱

正确答案:C 论述题:(共2题 每题20分)

1.试述近代以来图书内容发生了哪些变化?

正确答案:

西学强烈冲击中国传统典籍经史子集的内容格局,其中最具时代特点、对近代以来学术文化乃至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以下三类图书:译书的变化:近代以前,中国的译书主要是宗教内容,明末清初出现少量科学著作翻译。近代以来的译书分为两个阶段:中日甲午战争前主要集中在与制船造炮等近代工业有关的声光电化等自然科学,甲午战争之后,翻译重点转向社会科学,特别是西方的政治制度、社会学说、经济法律等方面。近代工具书的变化:伴随着西学东渐,近代工具书出现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中国固有的工具书类型开始借鉴西方的编制方法而走向现代化,如字典、词典;二是一些产生于西方的工具书类型被引进中国,如百科全书、年鉴、索引等。变化的结果是中国的工具书编纂在整体上由古代阶段演进到现代阶段,较为完整的工具书体系逐渐形成。近代教科书的变化:在中国古代,虽有识字启蒙的字书但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图书类型。1902年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通令全国遍设学堂后,以传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教科书及学堂辅助读物才开始大量出现。

请给分:

2.百科全书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一般认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古代百科全书(5世纪前):编者是个人,内容是汇编通过讲学阐述的全面知识,具有教科书色彩。(2)中世纪百科全书(5世纪-18世纪初期):编者是修道院神职人员,内容是知识分类成果被广泛用于百科全书,具有宗教色彩。(3)现代百科全书(18世纪以后):编者一般是多学科合作,尤其是跨国合作,内容是以现代科学观念系统概述知识为主,兼及教育作用。

单选题:(共30道试题,每题2分)

1.()是查考中国典籍流通传播的第二道重要关卡。

A.《汉书•艺文志》

B.《隋书•经籍志》

C.《七略》

D.《四库全书总目》

正确答案:B

2.类书最突出的特点是()。

A.事居于前,文列于后

B.天人合一

C.抄录资料

D.区分胪列,靡所不载

正确答案:D

3.()的最大特点,是精选宋元旧刻,明清精刻、抄本、校本和手稿本。

A.《永乐大典》

B.《百科全书》

C.《四库全书》

D.《四部丛刊》

正确答案:D

4.《七略》分类典籍的方法称为()。

A.四分法

B.五分法

C.六分法

D.七分法

正确答案:C

5.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类书是()。

A.《艺文类聚》

B.《皇览》

C.《韵海镜源》

D.《永乐大典》

正确答案:A

6.在“汉籍电子文献瀚典全文检索系统”中,检索的结果是目录列表的形式称为()。

A.检索报表

B.检索条列

C.检索类目

D.检索全文

正确答案:B

7.中国古代最早的类书出现在()。

A.汉代

B.唐代

C.三国

D.晋代

正确答案:C

8.()丛书也被称为“汇编丛书”,意谓其选的典籍是跨类别的。

A.综合性

B.专门性

C.地方性

D.普遍性

正确答案:A

9.下面哪一部著作不是“十三经”里的著作。()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诗经》

正确答案:B

10.()是查考中国典籍流通传播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关卡。

A.《汉书•艺文志》

B.《隋书•经籍志》

C.《七略》

D.《四库全书总目》

正确答案:D

11.以传播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教科书及学堂辅助读物大量出现是在什么时期?()

A.18世纪末

B.19世纪初

C. 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正确答案:D

12.()是概述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工具书,是历史上科学文化成就的总结性著述。

A.百科全书

B.类书

C.年鉴

D.书目

正确答案:A

13.在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以“文化研究”作为题名检索词并且词邻近选择“是”的检索结果,会出现的检索结果是()。

A.中日文化交流研究

B.鲁迅文学研究

C.中印文学比较研究

D.中国文化研究

正确答案:D

14.下列哪部百科全书是综合性百科全书。()

A.《儿童百科全书》

B.《北京百科全书》

C.《不列颠少年百科全书》

D.《布洛克豪斯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D

15.百科全书的条目不包含以下哪一项。()

A.条头

B.词条

C.释文

D.参考书目

正确答案:B

16.使用电子图书系统的基本步骤是()。

A.下载并安装专用阅读器、在线阅读、登陆注册

B.在线阅读、登陆注册、下载并安装专用阅读器

C.下载并安装专用阅读器、登陆注册、在线阅读

D.在线阅读、下载并安装专用阅读器、登陆注册

正确答案:C

17.1915年出版的(),在编排方法上,采用了“以字带词、分条释义”的体制,标志着中国历史悠久的字书迈进了现代字典、词典的阶段。

A.《新华字典》

B.《辞海》

C.《辞源》

D.《现代汉语词典》

正确答案:C

18.概述某一门类知识的百科全书称为()。

A.综合性百科全书

B.国家与地区性百科全书

C.专业性百科全书

D.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C

19.百科全书的基本单元是(),它是百科全书输入和输出知识信息的基本单位。

A.词条

B.释文

C.条目

D.参考书目

正确答案:C

20.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观点的《天演论》是由谁翻译的?()

A.严复

B.陈望道

C.林纾

D.梁启超

正确答案:A

21.具有地域范围界限的百科全书称为()。

A.综合性百科全书

B.国家与地区性百科全书

C.专业性百科全书

D.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B

22.从内容来看,近代以来的译书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是以()为分界点的。

A.五四运动

B.第一次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正确答案:D

23.下列哪种百科全书不是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A.《儿童小百科全书》

B.《不列颠百科全书》

C.《不列颠少年百科全书》

D.《儿童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B

24.1895年甲午战争以前的译书主要集中在()方面。

A.社会科学

B.自然科学

C.宗教学

D.军事学

正确答案:B

25.()是第一位用古文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人。

A.严复

B.陈望道

C.林纾

D.梁启超

正确答案:C

26.在现代工具书体系中,有“工具书之王”美誉的是()。

A.百科全书

B.类书

C.年鉴

D.书目

正确答案:A

27.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网络版的基本使用方法是()。

A.论文资料下载、论文资料检索、使用专用阅读器阅览

B.论文资料检索、使用专用阅读器阅览、论文资料下载

C.论文资料下载、使用专用阅读器阅览、论文资料检索

D.论文资料检索、论文资料下载、使用专用阅读器阅览

正确答案:D

28.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字段词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称为()。

A.基本检索

B.类聚检索

C.二次检索

D.高级检索

正确答案:A

29.()是一种全面记述事业的发展,系统汇集重要时事文献信息,逐年编辑、连续出版的资料工具书。

A.类书

B.百科全书

C.年鉴

D.表谱

正确答案:C

30.由学术性学会、协会主办,反映某一学科领域的学术活动、研究动态、研究成果、研究资料等的年鉴称为()。

A.政府年鉴

B.行业年鉴

C.学科年鉴

D.百科全书年鉴

正确答案:C 论述题:(共2题 每题20分)

1.界定“善本”的原则

正确答案:

(1)宋明时期,一般把精加校勘的书本称为善本。(2)晚清,张之洞的界定:“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无缺卷,未删削;二,精本,一精校,一精注;三,旧本,一旧刻,一旧抄。” 丁丙的界定:旧刻、精本、旧抄、旧校。(3)当今学术界规定“三性九条”原则 :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九条”是对三性原则的解释性规定。

请给分:

2.试述古籍资源的分类方法。

正确答案:

我国最早对古籍资源整体而系统的分类,出现在汉代,标志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目录《七略》的完成。《七略》原书已亡轶,但其分类体系被完整地保留在《汉书?艺文志》中,史称“六分法”,包括: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中古时期,南朝梁国的阮孝绪编纂了总结性书目《七录》,但一般认为它把典籍分为五大类,史称“五分法”。其分类为:经典录、纪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伎录、佛法录、仙道录。唐代初年,又一部划时代的总结性的书目问世,它就是《隋书?经籍志》,直到今天,它依然是我国古籍资源最主要的分类方法。分为:经——儒家经典以及阐释儒家经典的著作。史——历史著作。子——传统学术中的“杂学”。主要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佛教、道教等类别的典籍。集——文学及文学评论作品。

单选题:(共30道试题,每题2分)

1.中国古代最早的类书出现在()。

A.汉代

B.唐代

C.三国

D.晋代

正确答案:C

2.被称为我国古代第二次大规模的学术文化总结时期的是()。

A.晋代

B.隋代

C.唐代

D.宋代

正确答案:C

3.中国古代类书采用的分类体系是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分为()的模式。

A.天、地、人

B. 天、地、人、事、物

C.天、人、事、物

D.天、地、人、畜、物

正确答案:B

4.从古至今,类分中国古籍的最主要的方法是()。

A.四分法

B.五分法

C.六分法

D.七分法

正确答案:A

5.()丛书也被称为“类编丛书”,意谓其选收的典籍是属于同一类别的。

A.综合性

B.专门性

C.地方性

D.普遍性

正确答案:B

6.下面哪一部著作不是“十三经”里的著作。()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诗经》

正确答案:B

7.()的最大特点,是精选宋元旧刻,明清精刻、抄本、校本和手稿本。

A.《永乐大典》

B.《百科全书》

C.《四库全书》

D.《四部丛刊》

正确答案:D

8.在“汉籍电子文献瀚典全文检索系统”中,要检索包含“君臣”但不包含 “父子”的诗文,输入的检索条件应该为()。

A.君臣|父子

B.君臣!父子

C.君臣?父子

D.君臣&父子

正确答案:B

9.《七略》分类典籍的方法称为()。

A.四分法

B.五分法

C.六分法

D.七分法

正确答案:C

10.中国古代最早的类书是(),但现已亡佚。

A.《古今图书集成》

B.《皇览》

C.《韵海镜源》

D.《永乐大典》

正确答案:B

11.1915年出版的(),在编排方法上,采用了“以字带词、分条释义”的体制,标志着中国历史悠久的字书迈进了现代字典、词典的阶段。

A.《新华字典》

B.《辞海》

C.《辞源》

D.《现代汉语词典》

正确答案:C

12.下列哪部百科全书是国家与地区性百科全书。()

A.《不列颠百科全书》

B.《北京百科全书》

C.《不列颠少年百科全书》

D.《儿童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B

13.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是()。

A.《日用百科全书》

B.《少年百科全书》

C.《中国大百科全书》

D.《简明中华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C

14.西方四大经典百科全书是()。

A.《不列颠百科全书》、《社交词典》、《百科全书》、《拉鲁斯百科全书》

B.《不列颠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拉鲁斯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

C.《社交词典》、《百科全书》、《拉鲁斯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

D.《不列颠百科全书》、《社交词典》、《拉鲁斯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D

15.在内容上覆盖历史上已经出现的各门类知识的百科全书是()。

A.综合性百科全书

B.国家与地区性百科全书

C.专业性百科全书

D.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A

16.在现代工具书体系中,有“工具书之王”美誉的是()。

A.百科全书

B.类书

C.年鉴

D.书目

正确答案:A

17.百科全书中,()是条目的标题,既是知识主题的概括,又是基本的检索标志。

A.条头

B.词条

C.释文

D.参考书目

正确答案:A

18.18世纪中期以后的百科全书被称为()。

A.古代百科全书

B.中世纪百科全书

C.现代百科全书

D.当代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C

19.公元5世纪前的百科全书被称为()。

A.古代百科全书

B.中世纪百科全书

C.现代百科全书

D.当代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A

20.公元5世纪以后至18世纪初的百科全书的编者主要是()。

A.个人

B.修道院神职人员

C.多学科合作

D.单一学科

正确答案:B

21.百科全书的基本单元是(),它是百科全书输入和输出知识信息的基本单位。

A.词条

B.释文

C.条目

D.参考书目

正确答案:C

22.1915年出版的(),在编排方法上,采用了“以字带词、分条释义”的体制,标志着中国历史悠久的字书迈进了现代字典、词典的阶段。

A.《新华字典》

B.《辞海》

C.《中华大字典》

D.《现代汉语词典》

正确答案:C

23.百科全书中,()是向读者推荐的深入钻研该条目内容的重要参考著作。

A.条头

B.词条

C.释文

D.参考书目

正确答案:D

24.以传播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教科书及学堂辅助读物大量出现是在什么时期?()

A.18世纪末

B.19世纪初

C. 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正确答案:D

25.在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以“文化研究”作为题名检索词并且词邻近选择“是”的检索结果,会出现的检索结果是()。

A.中日文化交流研究

B.鲁迅文学研究

C.中印文学比较研究

D.中国文化研究

正确答案:D

26.在内容上突出强调“寓知识于故事和图画之中”的百科全书是()。

A.综合性百科全书

B.国家与地区性百科全书

C.专业性百科全书

D.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D

27.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字段词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称为()。

A.基本检索

B.类聚检索

C.二次检索

D.高级检索

正确答案:A

28.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与命中文献有相关关系论文的链接检索称为()。

A.基本检索

B.类聚检索

C.二次检索

D.高级检索

正确答案:B

29.由学术性学会、协会主办,反映某一学科领域的学术活动、研究动态、研究成果、研究资料等的年鉴称为()。

A.政府年鉴

B.行业年鉴

C.学科年鉴

D.百科全书年鉴

正确答案:C

30.电子版年鉴与印刷版年鉴的区别在于()。

A.添加应用工具

B.弱化检索功能

C.减少检索功能

D.减少应用工具

正确答案:A 论述题:(共2题 每题20分)

1.中国辞书体系形成的标志

正确答案:

(1)基础性、权威性汉语语文辞书已经形成系列;(2)汉外对照的双语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实用语种;(3)学科性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主要学科;(4)辞书的品种、类型多样化;(5)辞书的功能、效用特定化;(6)辞书的社会认知程度明显提高。

请给分:

2.什么是位置检索,有什么优点?

正确答案:

位置检索主要运用于全文数据库,它是一种对多个检索词在源文献中相对位置进行限定的方法,在现有中文版电子检索系统中,一般都将位置检索固化在检索界面,而且主要位置限定是“同段同现”和“同句同现”。位置检索的优点是:为查找相关概念在局部环境中的同现情况提供方便,而相关概念的同现往往意味着文献信息内容的相关,所以位置检索也是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每题2分)

1.清代陈梦雷等编纂的()是现存的规模最大的类书。

A.《古今图书集成》

B.《皇览》

C.《韵海镜源》

D.《永乐大典》

正确答案:A

2.中国古代最早的类书是三国时期的()。

A.《古今图书集成》

B.《皇览》

C.《韵海镜源》

D.《永乐大典》

正确答案:B

3.中国古代最早的类书出现在()。

A.汉代

B.唐代

C.三国

D.晋代

正确答案:C

4.在“汉籍电子文献瀚典全文检索系统”中,要检索包含“君臣”但不包含 “父子”的诗文,输入的检索条件应该为()。

A.君臣|父子

B.君臣!父子

C.君臣?父子

D.君臣&父子

正确答案:B

5.以下哪项是南开大学组合数学研究中心和天津永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的功能。()

A.全文阅读

B.基本检索

C.辅助工具和研究支持功能

D.初级检索

正确答案:A

6.“四部法”中将文学及文学批评作品归入()。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正确答案:D

7.中国古代最早的类书是(),但现已亡佚。

A.《古今图书集成》

B.《皇览》

C.《韵海镜源》

D.《永乐大典》

正确答案:B

8.()是查考中国典籍流通传播的第一道重要关卡。

A.《汉书•艺文志》

B.《隋书•经籍志》

C.《七略》

D.《四库全书总目》

正确答案:A

9.《隋书•经籍志》分类典籍的方法称为()。

A.四部法

B.五部法

C.六部法

D.七部法

正确答案:A

10.()丛书也被称为“汇编丛书”,意谓其选的典籍是跨类别的。

A.综合性

B.专门性

C.地方性

D.普遍性

正确答案:A

11.百科全书的基本单元是(),它是百科全书输入和输出知识信息的基本单位。

A.词条

B.释文

C.条目

D.参考书目

正确答案:C

12.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是()。

A.《日用百科全书》

B.《少年百科全书》

C.《中国大百科全书》

D.《简明中华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C

13.在现代工具书体系中,有“工具书之王”美誉的是()。

A.百科全书

B.类书

C.年鉴

D.书目

正确答案:A

14.1895年甲午战争以前的译书主要集中在()方面。

A.社会科学

B.自然科学

C.宗教学

D.军事学

正确答案:B

15.概述某一门类知识的百科全书称为()。

A.综合性百科全书

B.国家与地区性百科全书

C.专业性百科全书

D.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C

16.公元5世纪前的百科全书被称为()。

A.古代百科全书

B.中世纪百科全书

C.现代百科全书

D.当代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A

17.百科全书中,()是条目的标题,既是知识主题的概括,又是基本的检索标志。

A.条头

B.词条

C.释文

D.参考书目

正确答案:A

18.下列哪部百科全书是综合性百科全书。()

A.《儿童百科全书》

B.《北京百科全书》

C.《不列颠少年百科全书》

D.《布洛克豪斯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D

19.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西书中译”活动是在()时期开始的。

A.五四运动前后

B.鸦片战争前后

C.辛亥革命前后

D.甲午战争前后

正确答案:B

20.从内容来看,近代以来的译书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是以()为分界点的。

A.五四运动

B.第一次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正确答案:D

21.下列哪种百科全书不是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A.《儿童小百科全书》

B.《不列颠百科全书》

C.《不列颠少年百科全书》

D.《牛津少年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B

22.西方四大经典百科全书是()。

A.《不列颠百科全书》、《社交词典》、《百科全书》、《拉鲁斯百科全书》

B.《不列颠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拉鲁斯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

C.《社交词典》、《百科全书》、《拉鲁斯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

D.《不列颠百科全书》、《社交词典》、《拉鲁斯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D

23.下列哪部百科全书是国家与地区性百科全书。()

A.《不列颠百科全书》

B.《北京百科全书》

C.《不列颠少年百科全书》

D.《儿童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B

24.1915年出版的(),在编排方法上,采用了“以字带词、分条释义”的体制,标志着中国历史悠久的字书迈进了现代字典、词典的阶段。

A.《新华字典》

B.《辞海》

C.《中华大字典》

D.《现代汉语词典》

正确答案:C

25.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翻译主体主要有()三股力量。

A.教会出版机构、官方出版机构、民间商办出版机构

B.教会出版机构、官方出版机构、外国商办出版机构

C.教会出版机构、民间商办出版机构、外国商办出版机构

D.官方出版机构、民间商办出版机构、外国商办出版机构

正确答案:A

26.()是第一位用古文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人。

A.严复

B.陈望道

C.林纾

D.梁启超

正确答案:C

27.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字段词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称为()。

A.基本检索

B.类聚检索

C.二次检索

D.高级检索

正确答案:A

28.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网络版的基本使用方法是()。

A.论文资料下载、论文资料检索、使用专用阅读器阅览

B.论文资料检索、使用专用阅读器阅览、论文资料下载

C.论文资料下载、使用专用阅读器阅览、论文资料检索

D.论文资料检索、论文资料下载、使用专用阅读器阅览

正确答案:D

29.目前,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分类检索

B.字段词检索

C.全文检索

D.高级检索

正确答案:D

30.电子版年鉴与印刷版年鉴的区别在于()。

A.添加应用工具

B.弱化检索功能

C.减少检索功能

D.减少应用工具

正确答案:A

论述题:(共2题 每题20分)

1.相关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相关度”是指检索结果与输入的检索词在内容上关联的疏密程度,由计算机根据词语主题关联分析技术自动处理完成。影响相关度的因素主要有:在数据库中匹配到的关键词数量的多少;关键词在网页中出现的位置;关键词在网页中出现的频率;关键词本身的词义和系统定义的权值大小等。

请给分:

2.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

从内容上看,检索工具强调比较全面系统地汇集、记录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资料,即具有完整性;从编排上看,检索工具强调必须按照特定的方法对内容加以组织、编排,即具有易检性;从编纂目的看,检索工具强调是供人们有目的地检索查考,而不是系统阅读,即具有查考性。单选题:(共30道试题,每题2分)

1.迄今为止收录古籍丛书数量最多的丛书目录是()。

A.《中国丛书综录》

B.《四库全书》

C.《儒学警悟》

D.《四部丛刊》

正确答案:A

2.在“汉籍电子文献瀚典全文检索系统”中,由题名到内容的目录递进层次称为()。

A.目录宽度

B.目录层级

C.目录长度

D.目录深度

正确答案:D

3.()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目录的先河。

A.《汉书•艺文志》

B.《隋书•经籍志》

C.《七略》

D.《四库全书总目》

正确答案:C

4.清代陈梦雷等编纂的()是现存的规模最大的类书。

A.《古今图书集成》

B.《皇览》

C.《韵海镜源》

D.《永乐大典》

正确答案:A

5.中国古代最早的类书出现在()。

A.汉代

B.唐代

C.三国

D.晋代

正确答案:C

6.《隋书•经籍志》分类典籍的方法称为()。

A.四部法

B.五部法

C.六部法

D.七部法

正确答案:A

7.类书在分类上一般按()的原则排比。

A.事居于前,文列于后

B.天人合一

C.抄录资料

D.区分胪列,靡所不载

正确答案:A

8.在“汉籍电子文献瀚典全文检索系统”中,检索的结果是全文列表的形式称为()。

A.检索报表

B.检索条列

C.检索类目

D.检索全文

正确答案:A

9.《七略》的成书时期是在()。

A.秦代

B.汉代

C.周代

D.魏晋时期

正确答案:B

10.在一个总书记名下汇集多种书形成的一套书称为()。

A.古籍版本

B.古籍丛刊

C.丛书

D.古籍流传

正确答案:C

11.下列哪种百科全书不是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A.《儿童小百科全书》

B.《不列颠百科全书》

C.《不列颠少年百科全书》

D.《牛津少年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B

12.1915年出版的(),在编排方法上,采用了“以字带词、分条释义”的体制,标志着中国历史悠久的字书迈进了现代字典、词典的阶段。

A.《新华字典》

B.《辞海》

C.《辞源》

D.《现代汉语词典》

正确答案:C

13.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是()。

A.《日用百科全书》

B.《少年百科全书》

C.《中国大百科全书》

D.《简明中华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C

14.公元5世纪以后至18世纪初的百科全书的编者主要是()。

A.个人

B.修道院神职人员

C.多学科合作

D.单一学科

正确答案:B

15.1920年4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由谁翻译的?()

A.严复

B.陈望道

C.林纾

D.梁启超

正确答案:B

16.()是概述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工具书,是历史上科学文化成就的总结性著述。

A.百科全书

B.类书

C.年鉴

D.书目

正确答案:A

17.1895年甲午战争以后的译书主要集中在()方面。

A.社会科学

B.自然科学

C.宗教学

D.军事学

正确答案:A

18.公元5世纪前的百科全书被称为()。

A.古代百科全书

B.中世纪百科全书

C.现代百科全书

D.当代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A

19.下列哪部百科全书是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A.《不列颠少年百科全书》

B.《布洛克豪斯百科全书》

C.《中国大百科全书》

D.《不列颠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A

20.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翻译主体主要有()三股力量。

A.教会出版机构、官方出版机构、民间商办出版机构

B.教会出版机构、官方出版机构、外国商办出版机构

C.教会出版机构、民间商办出版机构、外国商办出版机构

D.官方出版机构、民间商办出版机构、外国商办出版机构

正确答案:A

21.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观点的《天演论》是由谁翻译的?()

A.严复

B.陈望道

C.林纾

D.梁启超

正确答案:A

22.在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以“文化研究”作为题名检索词并且词邻近选择“是”的检索结果,会出现的检索结果是()。

A.中日文化交流研究

B.鲁迅文学研究

C.中印文学比较研究

D.中国文化研究

正确答案:D

23.西方四大经典百科全书是()。

A.《不列颠百科全书》、《社交词典》、《百科全书》、《拉鲁斯百科全书》

B.《不列颠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拉鲁斯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

C.《社交词典》、《百科全书》、《拉鲁斯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

D.《不列颠百科全书》、《社交词典》、《拉鲁斯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D

24.1895年甲午战争以前的译书主要集中在()方面。

A.社会科学

B.自然科学

C.宗教学

D.军事学

正确答案:B

25.中国现代百科全书编纂出版事业的真正发展,是()的编辑出版。

A.《日用百科全书》

B.《少年百科全书》

C.《中国大百科全书》

D.《简明中华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C

26.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之作是()主编的《百科全书》。

A.托尔斯泰

B.狄德罗

C.伏尔泰

D.巴尔扎克

正确答案:B

27.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字段词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称为()。

A.基本检索

B.类聚检索

C.二次检索

D.高级检索

正确答案:A

28.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与命中文献有相关关系论文的链接检索称为()。

A.基本检索

B.类聚检索

C.二次检索

D.高级检索

正确答案:B

29.()是一种全面记述事业的发展,系统汇集重要时事文献信息,逐年编辑、连续出版的资料工具书。

A.类书

B.百科全书

C.年鉴

D.表谱

正确答案:C

30.由学术性学会、协会主办,反映某一学科领域的学术活动、研究动态、研究成果、研究资料等的年鉴称为()。

A.政府年鉴

B.行业年鉴

C.学科年鉴

D.百科全书年鉴

正确答案:C

1.规范引证标注方法的原因

正确答案:

虽然它并不反映学术成果的内在学术含量,但却是外化内在学术含量的基本手段;虽然不能反映作者的全部水平,却可以反映作者的研究态度和学术积累;虽然不是学术研究和学术规范的全部内容,却是学术研究的必要条件和学术规范的起点;总而言之,它是接受过基本的学术训练的标志,是具有基本的学术素养的标志,是建立良好的学术道德的程序性制约。

请给分:

2.文献资源利用学术规范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原则一:所有的专门性研究,都应该依据已有文献对相同或相关的研究成果、研究状况作出概略性的说明介绍原则二对已有文献任何形式的引用,都必须注明出处原则三原则上不采用间接引用的方式。间接引用,即一般所说的“转引”:引用第三者作品中所引用的内容。间接引用必须明确注明“转引自”。原则四 引用以必要、适当为限。原则五引用不得改变或歪曲被引内容的原貌、原义。原则六引用原则上使用原始文献。原则七引用原则上使用最新版本。原则八 引用标注应完整、准确地显示被引作品的相关信息。所谓相关信息,包括作者、题名、出版地、出版时间、卷期、页次等。原则九引用网络资源必须注意其“动态性”。网络资源的引用出处一般由网址和时间信息构成。时间信息是指网络资源的发布、更新或获取时间。单选题:(共30道试题,每题2分)

1.()和(),是中国古代类书的核心要义。

A.分类,陈列

B.分类,分述

C.陈述,陈列

D.分类,综合正确答案:A

2.类书在分类上一般按()的原则排比。

A.事居于前,文列于后

B.天人合一

C.抄录资料

D.区分胪列,靡所不载

正确答案:A

3.在“汉籍电子文献瀚典全文检索系统”中,要检索包含“君臣”但不包含 “父子”的诗文,输入的检索条件应该为()。

A.君臣|父子

B.君臣!父子

C.君臣?父子

D.君臣&父子

正确答案:B

4.《七录》把所有的典籍分为()大类型。

A.五

B.六

C.七

D.八

正确答案:A

5.“四部法”中将儒家经典和阐释儒家经典的著作归入()。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正确答案:A

6.()的最大特点,是精选宋元旧刻,明清精刻、抄本、校本和手稿本。

A.《永乐大典》

B.《百科全书》

C.《四库全书》

D.《四部丛刊》

正确答案:D

7.()是查考中国典籍流通传播的第二道重要关卡。

A.《汉书•艺文志》

B.《隋书•经籍志》

C.《七略》

D.《四库全书总目》

正确答案:B

8.()汇聚了先秦至清代乾隆年间以前中国最重要的传世典籍,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总结时期形成的最能体现传统文化概貌的巨著。

A.《永乐大典》

B.《百科全书》

C.《四库全书》

D.《四部丛刊》

正确答案:C

9.()最大的贡献之一是把不断完善的典籍分类体系改革最终定型于“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

A.《中经》

B.《七录》

C.《晋元帝书目》

D.《隋书•经籍志》

正确答案:D

10.综合性丛书不包括以下哪种类型的丛书。()

A.普通丛书

B.地方丛书

C.类编丛书

D.个人丛书

正确答案:C

11.百科全书的基本单元是(),它是百科全书输入和输出知识信息的基本单位。

A.词条

B.释文

C.条目

D.参考书目

正确答案:C

12.公元5世纪前的百科全书被称为()。

A.古代百科全书

B.中世纪百科全书

C.现代百科全书

D.当代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A

13.西方四大经典百科全书是()。

A.《不列颠百科全书》、《社交词典》、《百科全书》、《拉鲁斯百科全书》

B.《不列颠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拉鲁斯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

C.《社交词典》、《百科全书》、《拉鲁斯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

D.《不列颠百科全书》、《社交词典》、《拉鲁斯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D

14.18世纪中期以后的百科全书的编者主要是()。

A.个人

B.修道院神职人员

C.多学科合作

D.单一学科

正确答案:C

15.1915年出版的(),在编排方法上,采用了“以字带词、分条释义”的体制,标志着中国历史悠久的字书迈进了现代字典、词典的阶段。

A.《新华字典》

B.《辞海》

C.《中华大字典》

D.《现代汉语词典》

正确答案:C

16.百科全书中,()是条目的标题,既是知识主题的概括,又是基本的检索标志。

A.条头

B.词条

C.释文

D.参考书目

正确答案:A

17.概述某一门类知识的百科全书称为()。

A.综合性百科全书

B.国家与地区性百科全书

C.专业性百科全书

D.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C

18.公元5世纪以后至18世纪初的百科全书被称为()。

A.古代百科全书

B.中世纪百科全书

C.现代百科全书

D.当代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B

19.中国现代百科全书编纂出版事业的真正发展,是()的编辑出版。

A.《日用百科全书》

B.《少年百科全书》

C.《中国大百科全书》

D.《简明中华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C

20.从内容来看,近代以来的译书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是以()为分界点的。

A.五四运动

B.第一次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正确答案:D

21.公元5世纪以后至18世纪初的百科全书的编者主要是()。

A.个人

B.修道院神职人员

C.多学科合作

D.单一学科

正确答案:B

22.18世纪中期以后的百科全书被称为()。

A.古代百科全书

B.中世纪百科全书

C.现代百科全书

D.当代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C

23.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之作是()主编的《百科全书》。

A.托尔斯泰

B.狄德罗

C.伏尔泰

D.巴尔扎克

正确答案:B

24.()是概述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工具书,是历史上科学文化成就的总结性著述。

A.百科全书

B.类书

C.年鉴

D.书目

正确答案:A

25.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的检索功能不包括()。

A.单一字段检索

B.所以字段检索

C.跨库检索

D.任意4个不同字段的逻辑组配检索

正确答案:D

26.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翻译主体主要有()三股力量。

A.教会出版机构、官方出版机构、民间商办出版机构

B.教会出版机构、官方出版机构、外国商办出版机构

C.教会出版机构、民间商办出版机构、外国商办出版机构

D.官方出版机构、民间商办出版机构、外国商办出版机构

正确答案:A

27.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网络版的基本使用方法是()。

A.论文资料下载、论文资料检索、使用专用阅读器阅览

B.论文资料检索、使用专用阅读器阅览、论文资料下载

C.论文资料下载、使用专用阅读器阅览、论文资料检索

D.论文资料检索、论文资料下载、使用专用阅读器阅览

正确答案:D

28.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与命中文献有相关关系论文的链接检索称为()。

A.基本检索

B.类聚检索

C.二次检索

D.高级检索

正确答案:B

29.电子版年鉴与印刷版年鉴的区别在于()。

A.添加应用工具

B.弱化检索功能

C.减少检索功能

D.减少应用工具

正确答案:A

30.()是一种全面记述事业的发展,系统汇集重要时事文献信息,逐年编辑、连续出版的资料工具书。

A.类书

B.百科全书

C.年鉴

D.表谱

正确答案:C

1.试述百科全书和百科词典、类书的差异。

正确答案:

百科全书和百科词典的差异:从发展流变来看,百科词典是一般词典与百科全书相互影响和渗透的产物。百科词典在内容上向“百科”扩展,但是基本性质和编纂方法仍然坚持词典的形式。百科词典的内容主要是提供语言知识和定义描述;百科全书的内容是对概念或知识主题历史、现状、未来的全面概述,强调基本事实、数据、资料的翔实准确,追求完备性与系统性。百科全书和类书的差异:类书是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抄录与编辑,“分类”和“陈列”是其明显特征。类书是知识和文献的积累与总结,是体现述而不作观念的资料长篇。百科全书则是对已有知识的时代性理解与概述,反映的是编者所处的时代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成果。百科全书注重工具性,方便一般人查考;而类书注重体系化,把分散的文献资料归类,检索功能弱。百科全书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类书则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中。

请给分:

2.古籍目录的特点

正确答案:

如何对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点评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作业;点评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0-0047-03

信息技术课堂是一个充满技术与艺术的课堂,学科内容丰富多彩且不断发展更新,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而且要领悟到科技的魅力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课堂作业点评作为技能评价、价值引导的工具和途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进行课堂作业点评的意义

1.课堂作业的点评是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

课堂作业是师生交流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作业点评肯定、赞扬学生的优秀做法,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作业向教师提出自己困惑的问题,教师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学生学习的状况和存在的个性化问题。

我们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周课时是高一、高二均为两节课,信息技术教师任教两个年级,同时担负着几个班的授课任务,工作量比较大,往往是几节课连着上。有人戏称这个状况为“流水的学生,铁打的机房”,教师跟学生的接触主要是在课堂上。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就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跟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在信息技术课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状况:教师在前面热情地讲解专业知识,学生表现得没有一点兴趣,忙着做其他学科的作业,甚至少数学生采取“趴着睡觉”等抗拒态度。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教师与学生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交流。跟其他学科一样,信息技术教学也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态,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作业的点评就是一个有效的交流途径。在每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不同,灵活地将作业穿插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及时完成。[1]教师通过教学软件或者电子学习档案袋对学生进行个别点评,在保护自尊的前提下进行交流,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惑。

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在学习《图像信息的加工》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的教学是建立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加工图片,表达更丰富的信息。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通过Lanstar监控发现有些学生对作业束手无策,有的学生却得心应手。笔者用短消息功能进行个别点评和交流。询问学生原因,他们说初中根本就没有上信息技术课,或者初中学过的已经忘记了,还有的说看到Photoshop加工后的效果图片很感兴趣,但觉得自己学起来有点难,操作起来太慢。通过观察他们课堂作业的实际状况,笔者对他们的作业进行了点评。点评时,笔者结合所掌握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找到最近发展区,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表扬主动学习或者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去提高;鼓励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建议他们主动向其他同学请教,发挥潜能,尽快提高自己的水平。

课堂作业点评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在点对点的方式下,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的建议和评价,良好的沟通缩短了师生之间的代沟和身份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从“畏学、怕学”向“想学、乐学”转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只有多一点心灵的沟通,多一点贴心的关怀,教师才能真正深入地了解学生,学生才能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作业点评,打破了信息技术课堂上师生之间无形的屏障,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相互孤立的状态,使课堂教学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2.课堂作业的点评也是发展情感的有效途径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并提出学生信息素养应包含:具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和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这些要求的提出充实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教育内涵,提升了其文化素养培养境界。[3]信息素养的核心技能是信息获取和应用的综合能力,信息能力是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它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个人寻找职业、融入社会的一个决定性因素。[4]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作业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利用课堂作业的点评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信息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活动的实践中,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的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学生通过课堂作业的体验,教师及时给予恰当的点评,激发学生对学科的浓厚兴趣和不断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在讲解多媒体动画制作的内容时,笔者引入主题为“小鸡破壳”的生活案例,呈现小鸡破壳和鸡妈妈带领小鸡活动的场景。课堂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图形元件和影片剪辑元件,并通过制作位移动画来实现动作效果。因为是自己熟知的画面,学生操作热情很高,并且能自由发挥,成功制作出了春光明媚的背景画面。笔者通过课堂作业的集中点评,展示了大家的作品。看到一段生动的动画,听到中肯的评价,学生的神情有惊叹、羡慕、佩服、自豪……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学生改变了自己原先对信息技术课的看法。在电子学习档案袋里留言:“原来课堂也可以这么精彩。”“我越来越喜欢信息技术课了。”“今天我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现在,笔者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再也没有学生做其他科目作业或者消极怠工的现象了,学生已经被这门课程深深吸引住了。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体验到了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和对自身学习、生活的深刻影响,彻底改变了对信息技术的看法,习惯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课上或者课外经常看到他们在网上专注地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小组合作制作班级活动的课件,在空间里交流一些数码设备的使用经验,并借助于网络解决平常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二、课堂作业点评的注意事项

1.课堂作业点评的语言要恰当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课堂作业的点评也要怀着“爱”。对于优秀的课堂作业点评要适得其所,恰如其分,表扬要中肯,不能笼统地说“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要肯定成绩和表现,评价学生的闪光点,但也不能夸大其辞,让学生觉得热情过度甚至虚伪,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点评是贴切的、真实的;对于表现不尽如人意的作业,要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方法,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要揭示出其学习态度,幽默地评价作业的质量,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提出需改进和提高的方面。

笔者在进行《信息的智能化加工》章节教学时,课堂作业是让学生用VB设计程序,画出函数的图像,并体验用程序加工信息的基本步骤。有的学生专注于程序的编写,忽略了界面的设计。笔者在点评时打了一个比方:“不设计界面的程序就像是穿着乞丐衣服的皇帝,让人捉摸不出它的能量。”学生笑着说“这就叫真人不露相”、“低调的奢华”,笑声中大家都明白了,一个实用的程序,要通过合适的界面设计才能体现出它的功能。

因此,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教师在进行课堂作业点评时要随机应变,用恰当的语言,艺术化地感染学生,激励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2.课堂作业点评的时机要恰当

信息技术课堂有充分的技能操作训练,为了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效,对课堂作业的点评要及时。在机房里上课,教师可以随时走近学生,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语言点评;或者通过教学软件监控,对于学生的课堂作业,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发送短消息进行个别点评。及时点评能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辅导和帮助学生迅速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对于综合性的课堂作业,可以在作业提交结束后进行点评,这样针对学生的整体状况,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环节中的不足,有利于进行教学反思,并可以及时调整备课方案和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课堂作业点评方式要多样

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作业的点评应采用多种方式,实施多元的评价体系。可以采取课堂作业让学生自我评价,介绍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说出自己作业的特点,展现自身的风采;也可以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并选出先进。大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看到他人的进步和自身的不足;在合适的时间,教师可对作业进行综合点评,在尊重差异与个性的前提下,从教学目标出发,客观地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育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点评是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引导。通过课堂作业的点评,教师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可以及时找到自身不足,扬长避短。在遵循教育教学理论的前提下,教师客观科学地对课堂作业进行点评,能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升录,黄根初,沈全洪,尹德好.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李艺,朱彩兰,董玉琦.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其研制概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3,(7).

[4]南国农.解读信息化教育及其五大支柱[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2).

作业信息 篇4

( 一) 计算机本身的魅力很大, 学生的关注也很强烈

大部分的信息技术教学都是在机房里进行的, 学生在完成信息技术任务的过程中, 往往有迷恋电脑其他功能的情况, 很难控制自己, 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而去玩其他小游戏。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 如果我们能采取适当和有效的措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有限的课时中提高学习效率, 就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并影响到课堂教学。 创建一个“半成品作业”教学计划就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二) 半成品作业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实现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和信息素养的一个办法

提高教学效率, 让学生理解和实践半成品作业, 优化实践的学习情况和环境。 要应用 “ 半成品作业” 策略, 主要是信息技术教育课堂的教学演示, 配合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授课过程, 要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当然, 对学生实践学习的经验技术与半成品作业高度结合的过程是关键所在。 例如, 让学生去完成一组图表制作, 大约有二十张图片, 如此之大的过程需要复杂的技术, 过度依赖教师的学生是不能完成的, 他们可能只能做一小部分, 也就是完成了一个半成品。 但是学生对于这个图表制作的过程和方法也将慢慢熟练掌握, 不再造成障碍。所以这个 “ 半成品作业” 战术, 让学生的素养和技术变得更好, 甚至很容易达到学生之间互补的教学目标。

二、教师如何布置“半成品作业”

(一) 随着当代中国基础教育与信息技术现代化的上升, 微机室逐步在普及, 速度不快但也可以了, 它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大环境

现在计算机课堂教学就是信息技术课程, 不管农村还是城市都一样, 教学大纲是一样的。 信息技术课程中, 学生在掌握电脑水平的程度上有一定差距, 一些学生还受到之前学习环境的影响, 所以, 教师和学生的差别, 学生和学生的差别都是很大的。 如果我们教师用一般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 那么是不可能完成现在的教学目标的, 但是使用电脑教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教室计算机网络提供了一个网络学习的环境, 师生都可以通过学生机去访问教学资源。 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信息技术教师的电脑技术方面的指导是最重要的, 通过长时间的教学, 教师可以控制学生的所有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也能发挥他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二) 教师为学生创建一个 “半成品作业”频道, 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 来实现信息技术的技术操作方法和学生信息反馈效率的提高, 优化学习情况和实践环境, 所以这个“作业”的设计尤为重要

实践证明,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注意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相联系。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时, 相关的学习和更有趣的“作业”相联系时, 他们会积极而又细心地去完成。 “作业”的设计应该反映出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因为学生的文化环境、 家庭背景和自身的生活方式不同, 水平知识和技能也不同。 每个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喜欢程度是不同的, 根据差异, 教师设计的“作业”也应该是不同的, 要反映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通过实践证明:“半成品作业”教学策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主线, 更容易实现信息技术教学需要与技术素养教育渗透的双重目标, 能促进信息技术科技教育和文化思想教育两者更和谐地联系在一起。

三、“半成品作业”的优势与发展使用

(一)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用于教育教学, 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要认真的学习, 就像半成品作业一样, 要刺激学生的积极性来参与到教学中来, 从课堂中体验教学的快乐, 所以一定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 学生积极地参与半成品作业、实践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 要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态度。 在教师布置“作业”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只按他们的情况不断提高挑战自我的能力, 开展创造性的活动, 建立一个相互学习与竞争的课堂环境, 最终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精神, 促进他们创建新的学习心态。我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 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大大缩短了, 效率也提高了, 这就是“半成品作业”的功劳。

(二) 教师要让学生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也就是“半成品作业”,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这一种成功的喜悦

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与这些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一直要相互了解、学习, 最终让学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使学生都达到一个水平线上。 学生在完成教师交给的作业任务时, 在作业过程中要真正地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 教师要及时妥当地给予学生指导与鼓励, 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发现自己的不足, 独立自主或一起去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学习成就感, 使学生们酷爱学习。

(三) 在平时正常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并有针对性的“半成品作业”,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去完成任务, 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努力学习,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加强教学实践在课堂上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并及时让学生理解新知识如何使用或操作, 这样教师对于学生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和缺点, 学生进步会很快的。 可以说, 实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半成品作业”要科学量化, 教师可以给学生真实的学习和培训环境, 但是也容易使学生片面地理解技术的作用。 根据科学的评价指标量化, 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也为信息技术教学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

总之, 信息技术有别于传统课程, 信息技术是目前现代化网络交流、 学习等最有效的方法。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迫在眉睫。 目前,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标准与新信息技术设备下的教学模式下, 要求我们教师也要始终不渝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以适应新课堂教学与新的教育事业, 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

摘要:何为半成品?半成品就是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但尚未完成的产品, 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有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教师教学方法和技术及硬件支持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二是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又涉及什么样的信息作业。信息作业是随着学生的心情与爱好去给学生布置的, 但学生也有可能完不成, 完成率始终达不到100%。学校要求教师灵活面对学生有差距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升华教育中要意识到这点。个别学生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操作水平一点也不行, 根本不上水平, 只会开关机或简单的文本处理等, 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率。

信息检索作业 篇5

1)贝泽-耶茨(Ricardo Baeza-Yates)、里贝罗-内特(Berthier Ribeiro-Neto).现代信息检索.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曼宁(Christopher D.Manning)、拉哈万(Prabhakar Raghavan)、舒策(Hinrich Schutze).信息检索导论.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3)Ricardo.现代信息检索.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王立清.信息检索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W.Bruce Croft、Donald Metzler、Trevor Strohman、刘挺.搜索引擎:信息检索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6)陈雅芝.信息检索(计算机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格罗斯曼(David A.Grossman)、弗里德(Ophir Frieder)、张华平、李恒训.信息检索:算法与启发式方法(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8)黄如花.信息检索.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9)布切尔(Stefan Buttcher)、Charles L.A.Calrke、Gordon V.Cormack、陈健.信息检索:实现和评价搜索引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10)沈固朝、储荷婷、华薇娜.信息检索(多媒体)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1)刘挺、秦兵、张宇.信息检索系统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2)夏立新、金燕、方志、邱均平.信息检索原理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09 13)卢小宾、李景峰、卢小宾.信息检索.科学出版社,2002 14)谢德体、陈蔚杰.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科学出版社,2010 15)杨克虎.生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6)王细荣、韩玲、张勤.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7)蒋永新.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检索教程.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18)李志义.Web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精品课程网站

1)南京大学

信息检索:http://desktop.nju.edu.cn/jingpin2004/xxjs/

2)云南大学

信息检索:http://xxjs.col.ynu.edu.cn/index.html

3)中南大学

信息检索:http://netclass.csu.edu.cn/jpkc2006/xiaoji2006/XXJS/Teach_Content/

4)中南大学

文献信息检索:http://netclass.csu.edu.cn/JPKC2008/Hunan/xixijiansuo/zzcl03.html

5)山东理工大学

信息检索与利用:http://jingpin.sdut.edu.cn/wxjs/kcgs/about.htm

6)济宁医学院

医学信息检索:http:///jstd-sjq.htm

1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信息检索:http://jpkc.pumc.edu.cn/tushuguan/

12)山西医科大学

医学信息检索:http:///jpkc/xxjs/index.asp

二、信息检索方向国内权威专家及教授

1)张厚生:曾为东南大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教授。主编的系列丛书: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2)闫宏飞:北京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信息检索、分布式系统,是国内自主研发的最早的搜索引擎——“天网”2.0系统的主要开发者,担任北京大学网络所“搜索引擎与互联网信息挖掘”研究团队的第二负责人。

3)彭波:北京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Web信息检索、分布式系统。2004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经负责设计与实现了天网搜索引擎的索引系统,在大规模网络数据的组织与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北京大学开设了“Web 信息体系结构”和“大规模数据处理”课程,近年来作为主要人员参加国家863课题“数据空间的组织、存储与索引技术”的工作。

4)刘挺:哈工大信息检索研究中心主任。教学经历:19952004: “统计自然语言处理”, 面向哈工大计算机专业研究生;2001-2009: “信息检索”, 面向哈工大计算机专业研究生;2006 – 2009: 计算机新进展,面向哈工大计算机专业本科生。

三、开设信息检索专业的国内院校及其学历

本科:山东大学、西北大学、空军工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辽宁大学、辽宁科技学院、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鞍山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郑州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湘潭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贵州大学、宁夏大学、空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扬州大学、宁波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云南大学、西藏民族学院、青海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苏州大学、重庆师范大学。

硕士: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二八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新乡医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兰州大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浙江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兰州大学。

四、开设信息检索国内研究的主要前沿问题

信息检索趋势系列及搜索引擎的标准化研究,搜索引擎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之后,其功能越来越强大,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全面,它们的目标是发展成为用户首选的Internet入口站点,而不仅仅只是提供单纯的查询功能。集成化、产业化、智能化、多语化将是新一代搜索引擎的发展方向。未来的搜索引擎将是一个更加个性化、智能化,而且信息量更大、搜索速度更快、精确度更高并更能满足用户需要的服务系统。但是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还要做出很大努力,当务之急是为搜索引擎建立一套规范的标准化体系。

五、国内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招生中考试该课程的院校

小学信息技术课后作业设计研究 篇6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课后作业;设计

为了让小学生巩固课堂上学过的知识,信息技术教师要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信息技术教师要如何布置信息技术作业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呢?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为学生设计怎样的课后作业这就是笔者将要说明的事情。

一、为学生布置启发性的作业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过大量的知识,学生仅仅只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还不足以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才能站在宏观的角度思考他们学习过哪些技术,学习这些信息技术的意义是什么,然后领悟信息技术知识的核心。

比如有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掌握了浏览网页的技术。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以后,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安装浏览器、能够应用浏览器的搜索引擎搜索网页、学会了应用关键词的方式搜索想要的信息,于是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课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一道习题:你知道蚂蚁花呗吗?这是支付宝最新推出的金融工具。你能不能用学过的信息技术用多种引擎来搜索“蚂蚁花呗”的信息呢?你能不能告诉我搜索到的信息包含有哪些信息价值呢?假如你搜索相关的信息会选择哪种浏览器呢?很多学生通过做这份作业,才理解到学习浏览器知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用这种信息技术,还要从该信息技术展现的内容中最需要了解的信息,然后学会优选浏览器、定制浏览器。比如有一名学生说,他通过做这份作业,发现了即使搜索同一个关键词,应用中文google、搜狗引擎、百度引擎搜索出来的信息条数是不一样的,信息排序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响应的速度也不相同,百度引擎对中文信息的支持率最高,界面的亲和力也最好。于是这名学生认为如果要搜索中文信息,就要选择一个响应速度快的网页,然后修改默认的首页令浏览首页变为百度搜索引擎,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浏览信息的速度。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要意识到需要通过为学生布置作业帮助学生整合知识、提高知识水平,让学生能够站在自我的角度分析他们需要学习哪些知识、要掌握哪些技术、信息技术的核心本质是什么。

二、为学生布置生活性的作业

信息技术是一门与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的知识,如果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布置作业,就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水平。比如有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制作表格》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一道习题:你们有记录零花钱的习惯吗?过去你们是怎么记录零花钱的呢?现在能不能尝试用电子表格技术记录零花钱?学生在应用电子表格的时候会发现电子表格能够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如果一个电子表格可以记录多份电子档案,档案和档案之间互不干涉,学生只要按时间索引,就能获取自己需要的电子档案;学生可以发现电子表格具有自动计算的功能,学生只要应用电子档案的“自动求和”的功能,便能让电子表格自动计算一列数据或一排数据。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做生活化的作业,就能让学生把学习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应用学习的知识优化生活,在生活中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

小学信息技术可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信息技术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生活,使学生的生活能与信息时代接轨。

三、为学生布置交流性的作业

为了让学生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知识,有时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给学生布置综合性较强的作业,学生的层次性有差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信息作业,此时教师可将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综合性较强的作业,让学生可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比如以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习做电子网页为例,学生如果做出比较漂亮的电子网页,需要完成图片及视频编辑作业、网页整体设计作业、文字排版作业、网页编程作业,有时一个学生不能完成以上全部的作业,当学生不能完成信息技术作业时,内心会产生学习挫折感。假如此时信息技术教师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让擅长图片及视频处理的学生完成平面设计、FLASH制作;让擅长网页设计的学生设计出亲和力强的网而界面;让擅长文字排版的学生排出好看的文字信息;让擅长编辑的学生编出网页程序……,教师应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做作业,既可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发挥自己的才能,又能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得到与他们取长补短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综合信息技术的水平。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需要为学生布置综合性较强的作业,此时一个学生可能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为了让学生能够一边学习一边应用交流的方式吸收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可应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做作业,以此提高学生综合信息技术水平。

信息技术是一门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知识,如果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没有优化布置课后作业的策略,学生可能会不愿意主动的做信息技术作业,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就无法提高。本次研究说明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后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的成果可以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借鉴。

【参考文献】

[1] 霍雁.信息技术与电子作业的有机整合之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8)

[2] 张艳红.《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解读[J].黑河教育.2012(03)

[3] 龚颜生.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布置与反馈[J].成功(教育).2011(18)

[4] 胡志鹤.让作业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9)

刍议如何设计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业 篇7

信息技术课作业一般是在课上完成后,提交给老师的主机。与传统学科不同,信息技术课的作业易于复制,而且抄袭现象很普遍。很多学生在这样的抄袭中尝到了甜头,长此以往,便会对信息技术课缺乏重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设计一些充满趣味性的作业,尽可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自发地去探究,去完成作业。

高中生往往喜欢形式活泼、内容有趣的新鲜事物,教师可以将所学知识寓于游戏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比如:教师在教授高二网络技术选修课《因特网上的信息检索》时,可以就所学的信息检索知识布置一个作业。作业以比赛形式开展,老师可以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进行“故宫”、“长城”、“颐和园”、“圆明园”等北京著名旅游景点的相关搜索,看哪组快速准确地完成作业。通过这种活泼而又充满吸引力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的目标[1]。

2 设计让学生自由发挥的课堂作业

一般信息技术课上,老师为了方便作业的提交与批改,往往会要求学生完成指定的作业内容,这样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指定的作业内容,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受到了约束;另一方面,指定的内容还会导致学生的懒惰,这也是抄袭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点,教师应当设计开放性的课堂作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多充满新意的优秀作品。

教师在进行作业的设计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题目要具有开放性。教师应当设计一些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的问题,让学生能多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第二,内容不能限死。所设计的题目,内容不能一样,可以就题目的特点提出一定的要求,这样不仅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展开发散思维,而且还减少了抄袭的现象[2]。

比如:教师在进行Word软件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份精美的班级小报。要求学生综合运用Word的相关内容,包括建立、编辑文档,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设置艺术字、插图等学过的知识,主题定为“父亲节”,内容、插图自己构思,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充满创意的作品。开放性的作业,没有固定的内容,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设计贴近实际的课堂作业

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检验这门课学习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开设这门课的初衷之一。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要尽可能与学生生活实际相一致,建立生活与信息技术学科之间的联系,将两者融为一体。这样的作业,一来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除此之外,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知识的价值得到体现,从而引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视。比如在进行表格处理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现在有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记录Excel表,表中包含有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学科五个字段,如果要从中找到高二(3)班所有学生数学学科成绩记录,最快捷的操作方法是(),A. 排序、B. 筛选、C. 替换、D. 查找”,通过这样的题目,逐渐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实际应用[3]。

4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传统教学中,课堂作业都是由教师提前设计好,上完课之后布置给学生完成。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发挥出来。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更喜欢自己给自己出题,这样的题目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出的题目,更能贴近他们的学习情况,难度符合他们的实际。教学除了要教给学生书本知识之外,更需要的是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设计课堂作业,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这样就是一个二次学习的过程,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5 分层次设计作业

高中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方面是有差异的,一方面是学生的基础有差别,有的学生经常接触电脑,对这方面比较熟悉,基础比较好。而有的学生平常接触不到电脑的,相应的基础就要差一点。此外,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而有的就差点。如果在教学中采取一视同仁的做法,容易造成这样的结果: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可以做些拓展内容,而基础略微差点的学生,面对同样难度的作业,可能难以独立完成,会出现抄袭现象。[4]旧的知识不能吸收,新的知识也很难学下去,这样长此以往,问题越来越大,这些学生渐渐对信息课堂失去了兴趣,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进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应当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降低作业难度;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当提高他们作业的难度,从而让每个同学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

6 结语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作业设计时,应当时刻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教学内容,增加一定的趣味性,提高课堂作业的开放性,并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运红.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4(6):34-35.

[2]周志阳.浅谈如何调控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2012(3):85.

[3]高志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业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中旬),2012(12):60-61.

从作业入手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作业,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在几年前就进入了初中的必修课程。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 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内容不少, 但并不深奥, 只要学生愿意学, 几乎没有人学不会。再考虑到信息技术课操作较多、实践性强, 于是我就从作业入手, 通过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频繁检查、细致评估等, 大大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率, 学生也学到了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知识。

经过归纳和总结, 我现在针对信息技术课的作业谈以下几点。

一、作业的布置和完成都在课堂上, 当堂作业当堂解决

由于信息技术课课时较少, 通常一个班一个星期只有一节课。对大多数学生来说, 上节课讲的知识和操作到下节上课时只剩下了模糊的印象。再加上信息技术课实践性强, 操作较多, 因此, 教授的知识必须当节讲、当节练, 趁热打铁, 学生才能更好地弄懂和记住所学内容, 而且信息技术课作业受教学设备的局限, 如果布置到课下, 很多学生没有做作业的条件, 检查起来也没有可操作性。

二、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课和信息技术作业, 布置作业要频繁, 批改作业要认真

信息技术是非中考科目, 期中、期末考试通常也不参加。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不重要, 学不学无所谓。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没有要检查的作业, 学生很容易被上网或游戏等其他东西分散精力。因此, 为了引起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 在每节课上教师都应该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尽可能做到一一检查, 这样就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非常重视这门课的, 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学习劲头会增加不少。

三、控制好作业的难度

学校设置信息技术课不是为了应试提分, 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因此, 课上所讲所学, 应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每次布置作业时, 教师首先应考虑要学习的新内容是不是难以理解, 操作步骤烦琐。如果是, 则设计的作业应和教师讲授的例题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接近, 有时甚至是原题, 下次课上再布置稍难的练习题。

如果要学习的新内容比较简单, 例如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部分的制作超链接, 内容容易理解, 操作步骤简单, 教师对必要的操作要点讲解完成后, 就可以直接给学生布置作业。例如“在PowerPoint中仿照信息技术课本目录做一个可链接的目录”, 学生完全可以直接上手, 作业在当堂课也可以完成。

四、控制好作业的题量, 以当节课能做完为宜

设计作业题量时考虑大多数学生当节课能否完成。考虑到每个班内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 为了让优等生“吃得饱”, 差等生“吃得下”, 可以采用“必做题+选做题”模式。必做题设计为难度不高于基础性的题目, 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在一节课内做出;选做题设计为稍有难度的提高层题目, 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备用。

例如, 在Excel的数据筛选一课, 作业可以设计为:

(一) 必做题

根据给出的2006年月我国主要城市旅游接待情况表, 完成以下筛选:

1.筛选出接待人数大于40000并且增长率大于10%的城市

2.筛选出接待人数大于40000或增长率高于10%的城市

(二) 选做题

根据给出的“学校小主持人比赛”选手成绩表, 分别完成以下筛选:

1.男生中, “语音”排名前三位的学生

2.女生中, “自我介绍”80分以上, “仪态”85分以上的学生

五、普通作业和开放性作业相结合

信息技术课因其特殊性, 有些课程适合布置有标准答案的作业, 如基础知识部分可以设计成选择题、填空题;Excel部分根据给出的表进行排序、筛选、制作图表等, 答案都是唯一的, 甚至有一个字不对、一个单元格数据出错都不行。与此同时, 有些课程却适合布置成开发性作业, 如图像处理Photoshop、动画制作Flash、网页制作Dreamweaver, 课程内容多为使用软件的某种功能实现某种效果。而且制作图片、动画和网页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本功和艺术修养, 所以这部分作业最好设计为限制使用技术而不限作品内容的作业, 或者给出几个题目让学生选做。如制作动作补间动画一课, 教师讲解了动作补间动画的操作要点, 给学生布置作业就可以设计为“选做任一题目或自创内容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1) 制作一个气球缓缓升起的动画; (2) 制作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动画; (3) 制作一架飞机在天空飞行的动画。这样的作业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给予了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自我发挥的空间,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

六、在一个软件学完后布置一个综合性作业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通常是一个单元学习一个软件, 每个软件的功能介绍及使用方法通常要用几次课才能学完。课本上一般没有复习课和综合使用软件的作业, 但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在一个软件各项操作都学完后给学生布置一个综合性作业———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和技术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例如:文字处理软件Word学完后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一页图文并茂的画报, 制作网站软件Dreamweaver学完后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一个主题鲜明的网站, 这种作业可以放宽交作业时间, 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活学活用, 融会贯通。这种作业不仅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创作作品中的苦与乐, 进而让他们更加愿意学习信息技术。

七、适当安排展示作业、互评作业环节

信息技术课也可以安排讲作业的环节, 教师可以将优秀作业展示给学生看。教师、学生对其进行点评, 这样既表扬了优秀生、激励了其他学生, 同时又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

电力抢修作业信息化管理探讨 篇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对于供电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力部门对于配网抢修队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研究如何通过信息化方法进一步提升配网抢修精益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现状分析

1.1 传统方法弊端

传统的配网抢修作业派发工作,在将信息派发到抢修队伍时,因需做到内外网数据隔离,故通常采取手工记录抢修任务、人工电话播报的方式传递信息,往往会导致抢修派单延时、信息传递失真、抢修末端作业管控不足等情况。

1.2 提升方案

在确保内外网信息隔离的基础上,为避免二次人工输入导致数据信息失真,拟在原有抢修工单打印的基础上,建立抢修作业管理系统及使用二维码,二维码包含抢修工单号、工单时间、联系人、报修电话、故障地址、临近路段、报修内容等信息,抢修工作中心工作人员在内网显示抢修工单打印页面后,通过二维码扫描枪将上述信息准确录入抢修作业管理系统,并根据抢修作业管理系统内置地图模块定位到该抢修工单的对应位置。

2 系统功能及关键技术

2.1 系统云端功能

抢修作业管理系统分云端平台操作与移动终端平台操作两部分:云端为数据中心与计算中心,在充分考虑安全性的前提下,以私有云的形式建立在互联网上。云端功能涵盖抢修资源管理、抢修任务管理、抢修结算管理、抢修调度管理、短信平台等功能,并有多角度的数据分析报表及灵活的权限控制体系。系统显示界面如图1所示。

2.2 系统移动终端功能

移动终端使用安卓平台的四防手机,功能包括班组交接、任务操作、现场语音、拍照、视频记录、工单移交、工单合并、物料领用、客户满意度签名、通知通告、即时消息、GPS定位、云助理等相关功能。移动终端界面如图2所示。

2.3 系统特点

抢修作业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2.3.1 及时性

通过4G网络传达任务信息,抢修任务直接发给现场作业人员,信息传输快速、方便直接,避免电话播报、语音模糊、通信阻塞等问题导致工单下达不及时。

2.3.2 可视性

通过GIS地理位置信息系统显示车辆、故障点所在位置,同时用曲线区分驻点区域,使得故障点及所属驻点一目了然,便于对抢修实时状态掌控,提高抢修管理水平。

2.3.3 智能性

通过GPS对抢修队伍进行定位,并依据各抢修队伍的工作强度、与故障点距离远近选择最佳作业路线和队伍,实现智能派单,确保抢修工作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能。

2.3.4 双向性

现场作业人员通过手持终端实时记录并上报到达时间、现场作业情况、修复结果及完成时间,信息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即时回传给指挥中心,使指挥中心精确掌握第一手资料,信息交流及时、清晰,汇报便捷。终端与云端可以通过即时消息实现语音与文字的实时交流互动,可在线发布通知、通告,重要信息及时公布。

2.3.5 全程性

实现了抢修任务调配、现场作业、任务归档的全流程管理,实现了对抢修资源、领用材料、工器具的统一管理,实现了抢修结算的自动管理。

2.3.6 扩展性

实现了抢修任务的各类数据的信息分析管理,为日常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实现更多功能,不断提升抢修管理水平。

3 运行情况

3.1 工作流程及运用

承询员接到工单显示打印页面后,对二维码进行扫描派单,将相关信息导入云端系统,经再次确认后发送至对应区域抢修驻点的移动终端上。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即可在手持终端上点击“到达现场”记录到场时间,如云端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该项操作,系统将发出提醒,承询员立刻询问工单情况,此外承询员还可在地图上清楚看到报修故障点位置及各移动掌机(抢修人员)实时位置,全面掌控区域内抢修工单的分布情况。处理完毕后,抢修人员将故障信息通过掌机直接回复至云端即可完成汇报工作,如遇需要其他部门配合则以电话汇报为准。

3.2 实际效益

通过使用抢修作业管理信息系统,相比电话派单模式,避免了电话无法拨通导致工单派发不及时、双方言语理解偏差导致工单信息失实及工单内容描述不清导致抢修人员到场后故障未得到有效处理等情况。通过二维码扫描派单,不仅缩短了派单时间,工单信息也更全面准确地传达到抢修第一线。同时,直观、清晰、易操作的系统界面也使抢修工作的指挥更科学、更高效、更符合实际的需要,且通过系统预设的提醒机制,有效避免了工单处理超时、回复不及时等现象。

4 结论及应用前景

抢修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派发工单的准确度与及时性,帮助承询员合理分派抢修任务,帮助抢修队伍合理规划抢修路线,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最终实现加快抢修进程,提高用户满意度的目标。

此外,结合系统后台数据统计及分析功能,对每日、每月、每支抢修队伍的抢修工作量、材料消耗量及到场时间、修复时间都有了清晰、准确的记录,为今后细化抢修队伍管理,利用大数据进行故障类型与故障区域的匹配,分析故障报修原因,提出有区域针对性的设施整改意见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分析了电力抢修作业管理现状,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介绍了抢修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及关键技术,并应用系统提升了电力抢修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抢修作业管理信息系统,二维码,故障抢修

参考文献

[1]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条码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2]徐冰雁,钱勇,郑文栋.电力故障抢修系统TCM及其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2012(7):26-27.

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作业更开放 篇10

一、信息技术为搜集型作业导航,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训练他们搜集、处理、表达与传递信息的能力,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已成为时代赋予小学语文教学的新使命。《语文课程标准》业已明确指出: 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而资料搜集应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作业。在学习新课之前,我通常布置学生上网去搜集作者简介、作品创作背景等和课文相关的资料、图片。如在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之前,我让学生去了解冰心奶奶及其儿童文学作品,对冰心奶奶关心、热爱儿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学完课文利用网络从学生的作业设计入手,布置搜集型作业,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观赏资料及线索、背景介绍进行搜集活动。一方面,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丰富了他们的知识背景。学习完古诗《早春》《村居》,我布置: 吟诵着这两首古诗,你是否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其实在我国璀璨的文化宝库里还有许多描写、赞颂春、夏、秋、冬的优秀诗篇, 请你上网搜集并下载。学生利用每周电脑课的时间,在我的带领下,分类查找到了许多古诗。允许大家边下载边交流,避免重复劳动。然后不失时机地要求学生每一类选择两首以前没学过的背诵下来,学生的积极性异常高,连以前背书老是拖拉的学生也背得很起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借助教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适当地拓展,把教材活化,变通地灵活运用,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变得开阔,语言的储备才能不断地丰厚。

二、信息技术为鉴赏型作业服务,激发了学生的思想情感

信息技术下的鉴赏型作业除了传统常见的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询拓展性的课外资料,聆听名曲,观看视频,并当场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等。在活动中,学生自己上网查询拓展性的课外资料,鉴赏聆听并当场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等,抒发自己正式的情感。 学完了《狼牙山五壮士》,我布置学生搜集阅读抗日英雄的故事和图片,推荐学生上网找有关抗日战争的视频资料欣赏。感人至深的真实画面配上催人泪下的旋律的渲染,把学生深深吸引住了,微机房里一片肃静,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呢? 他们在留言板上发表自己的感受,有的说: “抗日英雄们,你们用年轻的生命在祖国大地上铸成了一座永久的丰碑! ”有的说: “我们永远记住你们,人民永远记住你们,可亲可敬的英雄们” ……精彩的发言,深刻的认识,不能不说知识的巩固、文化的积淀都水到渠成。把课文融入到音乐欣赏之中,让学生更好的把握了课文内容。《长江之歌》一文要求背诵,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学完《长江之歌》一文后推荐学生欣赏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学生带上耳机,听着听着,不知不觉也跟着哼唱起来。听完后,学生意犹未尽,学生都说这么美的文章我一定要背诵下来,这么美的歌我也一定要学会唱。这样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三、信息技术为采集编创型作业铺路,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改强调大语文观,要求我们重视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和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的能力。采集编创型作业要求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自己上网寻找相关资料,并且对资料进行有效组合,在此基础上强调必须要有创意。网络信息量大,刚开始查找资料时, 教师可以交给学生一些方法。如利用好“百度”和“Google”搜索引擎,根据自己需要的资料输入关键词并有目的地进行筛选、加工等。

课文的学习,只是一个例子,如果加以深化,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如五年级语文新教材中,有篇课文《黄果树瀑布》,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然而,大自然的美,不只通过课文内容就能全部感悟的,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现大自然的美,如上网搜集有关的图片或资料,采集、剪贴、展评与课文有关的图文资料,编辑专题手抄报、电脑报等。扩大高年级学生信息容量,拓展认知领域,增强实践能力。如在学习课文《动物二章》时,利用电脑收集了有关鹭鸶和鸬鹚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在学完“追寻李白”这一单元之后,为了让学生对“诗仙”李白有一个更深的理解,组织学生上网收集有关李白的资料,全班同学共同合作搜集编制成了一本书《读一点李白》,在书中搜集了有关李白的诗和故事等,让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了李白。学完《白杨》一课后,学生们小组合作利用网络资源合办了“美丽的大西北”“我的大西北”“心系大西北”“I LOUE YOU, 大西北”等一份份有关大西北的手抄报,在活动中了解了大西北,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上一篇:斜坡稳定性下一篇:EJA智能变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