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肺癌患者

2024-06-26

高龄肺癌患者(精选九篇)

高龄肺癌患者 篇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6例, 男65例, 女31例;年龄65~81岁, 中位年龄73.5岁。所有患者术前经胸片或胸部CT明确诊断肺部占位, 中央型病变42例, 周围型病变54例。术前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证实39例, 病理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 其中鳞状细胞癌47例, 腺癌41例, 肺泡细胞癌8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 其中左肺上叶切除21例, 左肺下叶切除11例, 右肺上叶切除36例, 右肺下叶切除17例, 双肺叶切除4例, 楔形切除3例, 支气管袖状切除2例, 剖胸探查2例。

1.3 结果

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 均顺利康复出院, 平均住院时间 (11.8±4.16) d。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1)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首先要以热情、主动的态度, 从尊敬、关心、体贴的角度和患者交流, 听取老年患者的想法和意见, 消除其对医院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尽快与其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其全面配合护理工作; (2) 责任护士要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及病房规章制度; (3) 责任护士要根据患者病情、性格、文化程度及家庭背景, 加强肿瘤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心理疏导, 要对患者讲明手术的目的、原理、效果、术后康复过程, 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向患者介绍成功的病例, 使其消除顾虑,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4) 责任护士应指导患者运用如深呼吸、听音乐、散步等方法, 以缓解术前紧张、焦虑情绪。 (5) 对于长期吸烟患者要向其解释吸烟对健康和手术的危害,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戒烟方案, 促使患者成功戒烟, 加强肺功能锻炼。老年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不全, 术前指导患者爬楼梯运动, 3~4层楼/次, 每天3次, 还应该练习腹式呼吸每天数次, 患者取舒适卧位, 全身放松, 正常吸气, 将腹部鼓起, 屏气2s, 再用口将气体呼出, 呼气时收缩腹肌, 使气呼尽, 频率8~10次/min。 (6) 训练患者主动、有效、定时咳嗽: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 深吸气后屏气片刻, 主动、有效咳嗽3~5次, 每天锻炼数次。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将观察室所有抢救用品和设备重新检查一遍;患者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术后6h可改为半卧位。应详细了解有关麻醉、手术情况, 认真检查患者身上所带的所有线路、管道,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一般经鼻导管吸氧, 3~5L/min;如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 (SaO2<95%) , 可改为面罩吸氧, 注意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幅度、节律, 有无呼吸窘迫及呼吸衰竭的发生, 根据病情、血氧饱和度变化调整吸氧浓度和吸氧时间, 必要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床旁多功能监护仪术后72h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 每15分钟监测呼吸、血压、心电及血氧饱和度1次, 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上述指标稳定后改为30~60min 1次, 定时详细记录各种监测指标。术后3d多数患者发热约38℃, 多为术后吸收热所致, 不需特殊处理, 如体温>38.5℃, 及时报告医师进一步处理, 警惕切口感染及胸腔内感染的发生。输液速度不宜过快, 以40~50滴/min为宜, 并注意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出情况, 保持局部清洁, 密切观察有无切口感染、裂开。

2.2.2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瓶位于患者床面以下, 水封瓶液面应低于胸腔引流管口60cm, 并妥善固定于床旁, 避免倾倒;任何情况下, 引流瓶液高度不应高于患者胸腔, 下床活动时, 引流瓶高度应低于腰平面。注意观察水封瓶盖有无松动, 妥善固定引流管, 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密闭及通畅, 避免引流管脱出、受压、折曲或被血凝块和纤维条索堵塞, 每1小时观察引流管中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及动态观察水柱波动幅度有无变化, 每2小时挤压引流管1次。术后6h患者体位改为半坡卧位, 以利于引流。换引流瓶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每小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颜色, 如引流液呈鲜红色, 每小时>200ml或持续>3h, 应及时向医师报告。术后2~3d胸腔内若无气体逸出或引流液量<100ml/h, 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 即可协助医师拔管。拔管后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 切口有无漏气、渗液、皮下气肿等情况, 必要时及时处理。

2.2.3 呼吸道护理:

术后常规吸氧48~72h, 根据血氧饱和度指标调节氧流量及吸氧方式。一般术后第1天面罩吸氧6~8L/min, 待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5%~98%时可改为鼻塞吸氧2~4L/min。由于大多数老年肺癌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 再加上麻醉、手术创伤、呼吸容量减少及疼痛等因素影响, 尤其是有长期吸烟史者, 小气道功能差, 术后呼吸道分泌物黏稠不易排出, 术后均需督促、鼓励其排痰。于全麻清醒后开始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 早期排痰。用双手按住切口两侧, 固定胸壁可减少咳嗽引起的疼痛。若出现排痰困难, 可通过拍背、超声雾化吸入及用食指或中指指腹稍按压患者环甲膜水平气管, 必要时还可以采用鼻导管吸痰以刺激咳嗽;如出现呼吸困难、缺氧, 而物理疗法无效, 应及时进行机械通气。

2.2.4 疼痛护理:

由于肺叶切除手术创伤大, 术后疼痛较剧烈。导致术后患者不敢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从而出现肺泡通气量下降、分泌物潴留、肺不张, 进一步有导致肺部感染、脓胸、胸腔积液包裹、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以及低氧血症引发各种心律失常等情况出现。因此术后常规应用自控式镇痛泵经静脉途径给予患者连续镇痛。每小时观察镇痛泵使用后情况, 如患者感到疼痛剧烈, 及时检查镇痛泵工作状态及相关管道有无打折、扭曲或脱出情况, 必要时报告麻醉医师做相应处理。另外还应指导患者掌握放松技术, 学会转移注意力等, 以减轻心理负担, 提高疼痛阈值;做腹式深呼吸, 减少胸廓运动以减轻术后疼痛。

3 讨 论

目前手术切除是肺癌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 尽管高龄肺癌患者多伴有慢性器质性疾病, 机体免疫力低下, 应对复杂变化的应激能力、承受心理负担和压力的能力都有所降低, 大大增加了手术风险, 术后并发症及手术病死率较高[1]。但是单纯高龄并非肺癌的手术禁忌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老年肺癌患者有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针对其特殊生理、心理特点的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临床经验证明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相关手术并发症和降低其病死率[2]。术前要充分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认真做好呼吸功能锻炼及有效咳嗽训练。术后通过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呼吸道的管理、胸管的护理等, 认真细致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 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因此, 广大护理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丰富理论知识, 交流技巧及熟练技术操作水平, 还应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3]。

关键词:高龄,肺癌,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

[2]李秀娥, 张继芝, 紫秀萍.全肺切除患者手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7, 13 (2) :27-28.

分析高龄高危肺癌外科手术的疗效 篇2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9-0052-01

肺癌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原发性肺癌的老年人发病呈上升趋势,而且越趋高龄化[1]。高龄肺癌患者器官功能及机体抵抗力减退,多合并慢性疾病,对开胸手术耐受性差,并发症多。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8例75岁以上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38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8例;年龄75~82岁,平均年龄78.5岁,其中80岁以上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癌诊断标准[2]。其中有刺激性干咳21例,体检时胸部发现块影10例,咯血或痰中带血12例;胸痛4例,发热7例,体重减轻5例,其他(贫血、乏力、低热、杵状指)7例,34例有10~50年长期吸烟史;病程1周~24个月,平均病程2个月;术前诊断肺癌36例,误诊2例,分别为肺结核瘤1例,肺良性肿瘤1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肺癌。

1.2 影像诊断 本组病例术前均行胸部CT检查明确肺占位,肿块直径1~10cm,其中≤3cm6例。肿块位于左肺20例,右肺18例。中央型18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外周型8例行肺穿刺病理活检,咯血7例行痰细胞学检查,5例患者未行病理活检,经病理学确诊肺癌26例。

1.3 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前肺功能提示有限制性或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16例,其中较重者1例,FEV1最低为正常的40%。术前肺功能低于正常者约占44.4%。心律失常11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3,高血压8例,前列腺增生3例。合并一种疾病以上的占91.7%(33/36),两种以上的占41.7%(15/36)。本组病例术前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氨茶碱解痉平喘,张口缩唇呼吸,以改善肺功能并锻炼咳嗽,高血压病患者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有早搏者视早搏性质予相应处理。

2 结果

手术切除36例(94.7%),其中根治性切除28例(77.8%),姑息性手术8例(22.2%)。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33.3%,其中房颤、室上速6例,左心衰1例,肺不张3例,肺泡瘘2例,均治愈。急性心肺功能衰竭1例术后第7d死亡,病死率为2.8%。病理报告:鳞癌24例,腺癌11例,腺鳞混合癌1例。获随访33例,随访率为94.3%(33/35),失访1例按死亡计算,1年生存率为79.4%(27/35),3年生存率为55.6%(15/27)。

3 讨论

高龄高危肺癌患者多有长期吸烟史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使肺顺应性降低,小气道阻力增加,支气管黏膜的清除能力减退,术后易发生气道内分泌物滞留。同时,气管内全麻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老年患者无力咳嗽,可导致余肺复张不全,引起呼吸道感染,可造成通气和弥散交换功能障碍,最终产生呼吸衰竭,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开胸手术的并发症较多,安全幅度小。从手术适应证选择的角度来看,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

结合本组病例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全面了解心、肺、肾、脑、肝等全身主要器官情况及有无远处转移;②尽量避免剖胸探查;③综合评定患者的生理年龄和实际年龄,因估计手术负担时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更重要[2];④术前心肺功能检查,只要没有严重阻塞性或限制性肺功能减退,无近期心肌梗死及心衰等,Ⅰ、Ⅱ、ⅢA期肺癌患者均应积极行术前准备,本组36例中Ⅰ~ⅢA期者33例,占91.7%。

充分的术前准备对改善心肺功能、预防术后心肺并发症等极为重要。本组病例按以下几点准备:①术前禁烟;②雾化吸入及解痉化痰药并用;③练习深吸气及腹式呼吸;④间断吸氧;⑤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⑥对高血压病、冠心病或心电图不正常者围术期常规给予药物治疗以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及术中出血过多。

术中尽量减少吸入性麻醉,双腔管应用指征从严,因其管径较小影响通气。麻醉宜浅,注意充分换气,手术临近结束时即让患者清醒。对阻塞性通气功能低下者辅助呼吸频率要小,12~16次/分,通气量要大,600ml左右。手术按“最大限度清除癌组织,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的原则进行。

年龄较大的患者术后以肺部并发症最常见,主要有肺炎、肺不张、肺功能衰竭等,尽管我们采取了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仍有6例肺部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死亡,所以术前、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十分重要。

对于高危高龄肺癌患者,应积极创造条件,以肺部病变范围和患者心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作为判断能否耐受手术的依据。对体力劳动为主者,体型消瘦,不吸烟或轻度支气管炎、痰量少者,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本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79.4%(27/34),3年生存率为55.6%(15/27) ,这说明对75岁以上的高危肺癌患者只要手术适应证选择得当,术前准备充分,手术方法合理,高度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钟南山.外科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高龄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研究与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8例,男96例(69.6%),女42例(30.4%),年龄70-81岁,平均年龄73.5岁,85例有吸烟史,小于10年者14例,10-30年者64例,大于30年者7例。临床症状:咳嗽96例,咯血25例,发热21例,胸痛22例,无任何症状体检发现8例,本组患者均行胸部X线、CT和/或MRI检查,肺部肿块最大者8cm×7cm,最小者1cm×1cm。术前病理确诊124例:其中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确诊108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确诊14例:经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诊2例,其中鳞癌81例,腺癌43例。术前TNM分期:Ⅰ期14例,Ⅱ期86例,Ⅲa期29例,Ⅲb期9例。术前肺活量或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51%~60%21例(15.2%),61%~70%27例(19.6%),71%~80%29例(21.0%),80%以上61例(44.2%)。血气分析:Po2>80mmHg So2>92%者1 15例,Po2<80mmHg So2<92%者23例。心电图示心律不齐10例,心肌缺血29例,右束支传导阻滞8例,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例。合并一种疾病者77例,合并两种以上疾病者22例,其中合并慢性支气管炎36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0例,合并高血压病21例,合并糖尿病22例,合并冠心病21例,合并房颤7例。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中、重度降低者配合登楼试验和闭气试验。慢支、慢阻肺患者采用间断氧气吸入、戒烟、呼吸功能锻炼、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服用祛痰药物、术前3日使用抗生素及雾化吸入气道准备等措施;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极化液治疗,根据心血管系统具体病变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使其得到控制。合并糖尿病者,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使血糖控制在8.0~9.0mmol/l。合并高血压病应用降压药使术前血压控制在140-160/90-100mmHg为宜。

1.2.2 术中治疗

均采取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以利吸痰及手术野的显露。拔管前吸掉气道内的分泌物,膨肺时使余肺全部张开。麻醉应平稳,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尽量避免或减少输血。采用后外侧切口者103例,腋下小切口35例。肺叶切除101例: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19例:其中支气管楔形肺叶切除12例,支气管袖状吻合成形肺叶切除6例,支气管成形及肺血管成形肺叶切除1例:肺楔形切除4例;全肺切除8例:其中右全肺切除2例,心包内处理血管右全肺切除1例,左全肺切除5例;探查6例。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均行淋巴结清扫术。

1.2.3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心电、血压及氧饱和度监测,抗炎治疗及雾化吸入,祛痰、平喘治疗及理疗,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抗感染治疗,若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或咳痰无力,及时行气管镜吸痰。出现呼吸衰竭及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脱机困难及早气管切开。处理肺部并发症时,兼顾心、肾功能的维持和营养支持.

2 结果

手术切除率为95.7%(132/138),死亡率为2.2%(3/138)。术后病理:鳞癌86例,腺癌46例,鳞腺癌4例,小细胞癌2例。PTNM分期:Ⅰ期12例,Ⅱ期88例,Ⅲa期32例,Ⅲb6例。术后并发症:并发肺炎、肺不张1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肺复张,加强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并发呼吸功能不全10例,其中7例经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成功,1例经气管切开呼吸机治疗3周恢复,另外2例为右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5天后死亡;并发心功能不全3例,均经洋地黄、速尿等药物治愈;并发急性肺栓塞1例术后4天死亡;并发应激性溃疡2例,给予洛赛克等治愈;20例出现心律失常(心房颤动12例,室上速7例,室性早搏1例),经利多卡因、心律平、洋地黄等药物治疗后好转;并发脓胸3例,经胸腔闭式引流和抗感染后治愈。本组病例随访失访11例,随访率92%,1年生存率为64.5%,3年生存率为40.6%,5年生存率为28.2%。Ⅰ期、Ⅱ期、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29.5%、15.8%。

3 讨论

高龄肺癌发病率上升,70-74岁为高发年龄[1],高龄患者存在潜在的多器官功能减退,代偿功能较差,对手术的耐受性差。本组资料术前呼吸、循环等系统合并症达99例,高达71.7%,术后并发症高达41.3%,但是,从本组资料中可以看出高龄肺癌切除率高达95.7%与文献[2]报导一致,且明显高于青年人[3],死亡率仅为2.2%,老年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在25%~48%之间,本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28.2%,与青年组无显著差异[4],提示高龄肺癌发展较慢,转移较晚,切除率高,远期生存率高,是适宜手术治疗的。

高龄患者开胸手术风险大,其手术适应症应慎重选择:①肺功能的评估,标准与70岁以下患者一致。当肺功能检査MVV在50%~60%,第1秒呼出容量(FEV1)在1.0-2.4L时,还应作血气分析,若PaO2<9.3 kPa,PaCO2>6.7 kPa,则视为手术禁忌[5],当肺功能指标处于临界时可行登楼试验和闭气试验以综合判断手术可行性;②冠心病患者3个月内无心绞痛发作及心梗史,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综合分析加以判断;③对于Ⅲb期患者,原则上不考虑手术治疗,本组PTNM分期证实Ⅲb期患者6例,其中4例行探查术,手术根治切除率较低,亦说明此点。

高龄肺癌患者术式选择应为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因为:①人类寿命是有限的,高龄患者多已接近或超过人均寿命;②过大的创伤对老年患者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负担:③需扩大手术者多为肺癌晚期,预后差;④临床观察发现老年患者肿瘤生长较为缓慢,肺癌淋巴和血行转移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故对局部晚期肺癌不要苛求完全切除。高龄肺癌患者保守的外科治疗利大于弊[6]。应尽量避免作一侧全肺切除或扩大切除。本组8例行全肺切除,2例术后死于呼吸衰竭。肺叶切除仍是老年患者理想的标准手术方式[7]。肺叶袖状切除术既能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又能较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组织,部分患者可免于一侧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少、生存率高。

由于高龄肺癌患者病理分型多为鳞癌、腺癌,对化疗、放疗不甚敏感,且部分高龄患者体质较差,不能耐受化疗及放疗,故手术应彻底切除病灶,清扫肿大淋巴结[8]。

围手术期治疗以循环、呼吸和营养支持为重点,循环系统:除了对原发病的病因治疗,术前使用极化液等药物治疗,术中尽量减少对心脏及大血管的干扰,术后的严密心电监护,科学合理控制补液量及补液成份,若发生了并发症,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本组术后心血管并发症24例,仅1例死于肺梗塞,其余均经及时合理的治疗而康复。呼吸系统:高龄肺癌患者多伴有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术前术后均进行抗炎、平喘,祛痰及雾化吸入治疗,术中加强对肺组织的保护,拔管前充分吸痰、鼓肺,术后防止吸入性肺炎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咳痰无力者必要时行支气管镜吸痰,严密观察心率、氧饱和度,定时行血气分析。对于有呼吸衰竭倾向及高碳酸血症者及早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必要时气管切开。在良好止痛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的用量有利于咳痰,减少肺部并发症,对高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要保证充分的氧供,防止血压偏低,减少其他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营养支持:手术创伤重和术后消耗大,大多数患者术后第三天才能正常饮食,故术后常规给予适当的静脉营养支持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Balducci L.Lung cancer in the elderly:so many patients,so little time!CA Cancer J Clin,2003,53(6):322~324.

[2]王福顺,宋玉忱,王其彰。等.60岁以上肺癌病人的外科治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5,91(2):87.

[3]陈建明,范士志,蒋耀光.青年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四川医学,2000,3(21):203-204.

[4]支修益,李世业,许绍发,等.高龄肺癌病人手术方法选择.肿瘤,1996,6(2):301-302.

[5]李建秋,徐志正,孙耀昌,等.老年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9):1032-1033.

[6]张春芳,张恒,郭海周,等.高危高龄肺癌患者120例单纯外科治疗临床研究.中国肺癌杂志,2007,10(4):306-308.

[7]李强,肖文先,谢天鹏.等.老年肺癌的外科治疗.中国肺癌杂志,2007,10(4):34~36.

骨科高龄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4

【关键词】 高龄患者 围手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080-02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医疗活动中,需要手术的老年患者将逐渐增多,但由于老年人的脏器功能生理性衰退,并常合并慢性疾病,再加上营养不良、血容量不足等不利因素,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降低,危险性增大。而骨科手术又会对患者产生比较强的压力和心理恐惧。这就给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所以做好骨科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老年患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科对60例75岁~96岁骨科高龄患者行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骨科共收治80岁以上老龄患者47例,年龄80~100岁,平均88.7岁。男17例,女30例。其中上肢骨折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5例,股骨颈骨折23例。82%合并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体质量最轻27kg,最重95kg。术后87%第2天下地,最晚14d下地。住院时间最短4d,最长36d。出院后随访大部分能生活自理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做好老年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对手术治疗和促进康复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老年患者因突然的骨折,生活不能自理,预想不到的打击使老年人不知所措,心理上失去平衡,加上肢体的疼痛,情绪波动很大。护士应主动热情、亲切地接待患者,细致介绍住院环境及主管醫生护士,安慰患者,使患者很快地适应病房的环境,并尽快协助医生给患者进行处理,让老人有受重视的感觉。术前医生护士应进病房进行访视,主动介绍自己,说明手术的过程和麻醉方式,使患者对手术和麻醉有初步的理性认识。结合患者的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和介绍疾病治疗的有关知识,在介绍病情时,医护人员的谈话内容应保持一致,以免因内容不一致引起老人的猜疑,加重老人的心理负担。

2.2饮食护理 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营养知识 宣传,让其明白合理饮食对疾病康复的作用,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正确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给予易消化、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②饮食要有规律,不可时饥时饱,应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③为了促进老年人的排便能力,防止便秘,可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④老年骨折病人,由于钙的吸收利用减少,常发生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时间延长或不愈合。因此,宜给老年人服用钙剂或进食含钙高的食物。

2.3术前常规准备:如血、尿、粪便常规、出血凝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核磁共振等,常规备皮,青霉素皮试等,要求吸烟者禁烟,指导患者在床上大小便,深呼吸锻炼肺功能,对精神过度紧张,难以入眠者,适当镇静药物以保证睡眠。

3术后护理

3.1术后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每小时测生命体征1次、观察患者意识情况、尿量、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给予氧气吸入,冬季注意保暖。注意伤口出血及引流情况。

3.2疼痛的观察和护理 术后24 h内,患者疼痛较剧,而老年人对疼痛的耐受力较差,我们及时采用药物止痛措施,防止引起并存病的加重,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甚至胸闷、气促等。强调注意药量不可过大。术后3 d仍疼痛较剧者,注意体位的变换,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抬高患肢,利于静脉血回流,避免患肢肿胀而致的胀痛。另外,结合体温的变化,注意伤口有无感染情况。在行早期功能锻炼前,应用止痛药,也可减轻活动引起的疼痛。

3.3原发病的护理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使术后血糖控制在7.0-11mmol/L,血压控制在130-140/70-80mmHg,积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有效咳嗽、深呼吸、防治肺炎,肺不张的发生,加强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量的变化,引流管脱落及时更换。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烦躁不安的患者,需按时使用镇定剂,本组60例老年患者经积极治疗,症状得到控制。

3.4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老年患者在术后常有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压疮、心血管疾病造成器质性病变,男性老年患者还有可能因前列腺肥大引起尿潴留等,另外老年患者在术后卧床不动,容易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1]。对以上我们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患者因年老体衰所产生的肺部炎症和咳嗽反射减弱,痰液阻塞情况下易造成坠积性肺炎,在术前首先要带引导患者如何做深呼吸并嘱每日坚持,术后也应对患者咳痰加以重视定时为患者叩背帮助咳痰,如发现痰液黏稠应给予祛痰药物进行缓解。对于压疮我们采取护理人员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床单用品换洗,保持患者使用清洁干燥的床单被褥。同时对患者局部血液循环采取温水擦洗并按摩的方式,必要是可贴减压贴,防止压疮的形成[2]。

3.4康复指导

骨科手术,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尤其是年老高危的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向患者反复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只要有顽强的意志,不怕痛苦,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手术效果,从而最大限度争取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在此基础上,我们首先鼓励患者做患肢远端功能锻炼,再鼓励患者做全身活动。功能锻炼由帮助患者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直到功能恢复。

4体会

通过对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我们体会到:术前认真细致精心的护理及心理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防止压疮、防止感染、原发病、并发症的护理等,可提高手术患者安全和手术的成功率。掌握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要点与外科手术的成功是与手术前后正确而周密的护理配合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 杨明玉,唐涨源,郑晓缺等.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1):27

高龄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护理对策 篇5

护理

1 心理护理

(1) 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在充分理解患者心理状况的基础上通过热情的态度、和善的语言及一流的护理操作技术使患者放心安心, 积极主动地配合护理工作。 (2) 了解高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 同家属沟通, 尊重家属的意见, 对某些患者做好保护性医疗措施, 以树立治疗的信心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3) 了解高龄患者既往有无骨折、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史及烟酒史;劝其戒烟戒酒, 必要时予雾化吸入, 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等对症处理。

2 专科护理

(1) 患者从ICU回病房时由专人护送, 途中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面色变化。详细交接班, 使用搬运板妥善搬运, 避免拖拉、动作过猛, 防止关节脱位。同时应用床栏防止坠床。 (2) 术后采取半卧位,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头部和上身抬高30-45cm, 鼓励1/4患侧卧位, 以利于健侧肺通气, 改善呼吸。避免完全侧卧于患侧卧位, 使纵隔过度移位, 心血管扭曲引起休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时处理心律失常、血压、血氧饱和度异常, 并及时准确做好特别护理单的记录。 (3) 妥善放置胸管, 预防胸腔出血。宣教胸管的重要性、夹管控制使用及脱出时的急救方法。告知家属如有脱出, 应立即捏紧置管处皮肤, 按压置管口, 再呼叫医护人员处理。肺叶切除术后的出血常见于肺组织切除部位和胸廓切口处的肋间血管出血, 还与手术中输血相关的手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单侧全肺切除术后留置胸管, 夹管控制使用, 不同于单纯肺叶切除, 不能直观地见到胸管引流液。可利用三指法判定气管位置是否居中, 如偏向健侧, 应报告医生开放胸管缓慢排放引流液, 并注意引流液的量、色、性状, 以此判断是否存在胸腔活动性出血,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 呼吸道护理。高龄患者尤其有长期吸烟史者, 小气道多有阻塞, 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多, 咳嗽无力, 加之其机体反应性差, 对缺氧耐受性好, 往往无典型的呼吸困难表现, 仅为鼻翼扇动、乏力明显, 故术后呼吸道护理极为重要。訩术后常规给3-5L/min鼻导管吸氧3d, 以维持有效地呼吸。訪术后第一天起给氧气雾化吸入、肺部叩击2次/d, 连续6d。每隔1-2h指导患者深呼吸10次。訫协助咳嗽咳痰, 观察痰液的色、量、性状, 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气管切开吸痰, 严格无菌操作。指导多饮水, 2000ml/d, 以稀释痰液。訬指导患者咳嗽时按压切口, 以减轻疼痛, 及时按医嘱使用止痛剂。設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节律、频率及深度, 听诊健侧肺呼吸音, 同时注意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健侧血气分析。当有口唇发干、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 应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5) 肺水肿的预防和护理。老年肺癌患者心肺功能不良, 术后为预防呼吸衰竭, 应适当控制输液速度, 尤其对全废切除患者更应如此。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于30滴/min左右, 24h输液量在2000ml以内。记录出入量, 有留置导尿者记24h尿量, 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同时加强输液巡视, 避免肺水肿、右心衰竭的发生。 (6) 留置导尿者注意勿抬高尿袋造成尿路逆行感染, 做会阴护理2次/d, 隔日更换引流袋。由于术后排尿姿势改变, 加之部分老年男性患有前列腺增生症, 因此术后易发生尿储留, 故导尿管于术后第2天夹管, 训练膀胧功能, 止痛泵使用完后拔除。拔管后注意有无尿痛尿急症状, 观察尿色, 有无血尿发生。 (7) 协助患者温水擦身, 勤更换衣裤、床单位, 保持洁净干燥, 每2h翻动患者1次, 查看肩脚、骶尾、脚踝等骨隆突处皮肤, 预防压疮的发生。

3 早期活动与功能锻炼。

高龄肺癌患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化疗的老龄肺癌患者100例, 均与有关的诊断标准相符合, 且经病理诊断、影像学检查、临床诊断等确诊, 主要表现出发热、气促、胸痛、咳血、咳痰、咳嗽等症状, 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 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30例, 女20例;年龄66~81岁, 平均 (73.5±2.8) 岁;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14例, 吸烟史超过10年者19例;癌症分期:Ⅰ期10例, Ⅱ期16例, Ⅲ期18例, Ⅳ期6例;肺癌分型:小细胞肺癌11例, 鳞癌23例, 腺癌16例。观察组中男29例, 女21例;年龄67~80岁, 平均 (72.8±2.7) 岁;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15例, 吸烟史超过10年者18例;癌症分期:Ⅰ期11例, Ⅱ期16例, Ⅲ期19例, Ⅳ期4例;肺癌分型:小细胞肺癌12例, 鳞癌21例, 腺癌17例。本次研究排除存在严重认知障碍或智力障碍者、脑转移者、其他严重躯体性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治疗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以患者的具体病情为依据, 选取PAVC方案、PVCB方案、CE方案、EP方案等适合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实施饮食护理、病情介绍、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2.1 加强健康宣教

对患者与家属讲解与疾病、化疗有关的知识, 如化疗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处理方法等, 告知患者不要过于担忧, 提高其展示疾病的信心。要求家属与医护人员相配合, 关心、爱护患者, 使其心理负担减轻。

1.2.2 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 消除其陌生感。从患者的角度出发, 将病区打造为温馨的小家, 保持病区安全、安静和整洁, 使患者感到家的温暖。保持病区大厅明亮、宽敞, 设置舒适的座椅, 方便患者会客或患者之间的交流, 将健康教育宣传栏设置于墙壁左面, 并且定期更换主题, 将健康教育处方放置于其中, 方便患者浏览, 告知患者可以自由取阅。护理人员的着装以暖色系为主, 做到得体大方, 与患者交流时保持微笑, 态度和蔼, 文明用语,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选取雅致的方格作为被褥图案, 窗帘为落地长帘, 颜色为深棕色, 在病房安装有关的配套设施。

1.2.3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 了解其生活、心理方面的诉求, 倾听患者的真实想法, 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 并且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合的心理疏导, 消除其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 讲解心理健康对于治疗的重要性, 使其保持良好心态[2]。

1.2.4 满足患者的社会需求

患者由于年龄过高, 已经退休在家, 经济来源有限, 身患疾病后除了会担心为家庭增加经济、生活负担之外, 还会感觉自己对社会毫无贡献, 因此产生消极、烦躁、抑郁等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要保持友好、尊重、真诚的态度, 与家属相配合, 充分尊重患者, 使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满足其社会需求。

1.2.5 毒副作用护理

化疗期间, 如果患者发生毒副作用, 应当立即采用放松治疗。及时和患者沟通交流, 使其注意力分散, 各种不适反应减轻。指导患者合理膳食, 如果频繁出现腹泻情况, 应实施肛周护理, 避免产生严重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实施护理措施3个月后评价其生活质量, 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 (NHP) 进行生活质量评分, 其中共5个内容维度, 分别是身体活动、社交、睡眠、情感和精力, 每个维度的功能损失分在0~100分, 分数越低, 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观察并记录患者在化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包括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 (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并计算) 和恶心、呕吐, 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经过统计, 护理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在身体活动、社交、睡眠、情感和精力5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在化疗与护理期间, 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大于观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2。

例 (%)

3 讨论

舒适护理要求护理人员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患者为中心, 对其实施有效的、创造性的、个性化、整体化的护理, 促进其在社会、心理、生理三方面均获得舒适感, 处于最愉快的状态, 或者尽可能使不愉快程度降低。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高龄肺癌化疗患者中时, 必须要注重毒副作用护理[3]。化疗药物除了能够对肿瘤细胞起到抑制或杀伤作用, 还可能毒害机体正常细胞, 特别是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骨髓造血细胞等增殖、分裂较快的细胞, 所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经常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等现象, 从而引起消化道反应, 导致静脉栓塞、静脉炎、皮疹、脱发等, 严重时还会损害脏器。这些毒副作用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极大痛苦, 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 导致其难以继续接受治疗。所以护理人员要积极实施毒副作用护理, 而且还要认识到不良反应给患者的心理带来的伤害, 减轻或消除其消极心理, 满足其社会需求,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在身体活动、社交、睡眠、情感和精力5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化疗与护理期间, 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均大于观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对高龄肺癌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 可以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金明霞.舒适护理对高龄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9 (27) :111-112.

[2]何金玲, 高艳.舒适护理对改善高龄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3, 15 (3) :85.

高龄肺癌患者 篇7

关键词: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护理,分析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高龄肺癌患者的人数逐步增多, 再加上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较差, 脏器的生理功能逐步退化, 常伴有肺纤维化、哮喘、心血管等疾病, 给围手术期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风险, 比如说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1]。因此, 在新时期强化对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效果的研究, 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所研究的60例高龄肺癌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 其中男性有36例, 女性有24例, 他们的年龄在55~80岁之间。这些患者在临床的症状包括痰中带血、刺激性的咳嗽、胸痛、消瘦、全身乏力、呼吸困难等。经过支气管镜活检、胸部CT检查, 高龄肺癌患者中, 癌有18例, 鳞状细胞癌有12例, 小细胞癌有15例, 磷腺癌有10例, 肺泡细胞癌有5例。

1.2 方法

对高龄肺癌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的方法, 其中右肺上叶切除

3讨论

膀胱憩室分为真性憩室及假性憩室两种。前者为膀胱壁先天性发育不良;后者多为继发性, 常见于下尿路梗阻, 为膀胱壁黏膜自逼尿肌肌间束中突出所形成[1], 憩室多位于输尿管开口或脐尿管开口附近。小憩室无症状无需处理, 大憩室造成下尿路感染、排尿不尽、上尿路损害或并发结石、肿瘤时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有开放性切除和经尿道手术。

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遍开展, 新的治疗思路不断涌现, 经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术是我们积极开展的一种手术创新。1996年, Iselin等[2]首先报道了腹腔镜行膀胱憩室切除治疗膀胱憩室的方法。与开放手术膀胱憩室切除术相比较, 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术, 创伤小、恢复快。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术术中如何辨认憩室和定位是手术的关键点。术前我们通过IVU、CT、膀胱镜等检查明确了憩室的大小及位置、输尿管与膀胱憩室的关系;术中利用输尿管镜再次明确憩室的大小, 开口及位置后, 先将黑泥鳅导丝置入膀胱憩室内, 将F16Foley尿管顺导丝置入膀胱憩室内, 气囊注水约35~45m L, 的有15例, 左肺下叶切除的有9例, 左肺上叶切除的有11例, 右肺下叶切除的有16例, 剖胸探查的有4例, 双肺叶切除的有5例。但在术后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高龄肺癌患者出现了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其中心力衰竭的有4例, 心律失常的有54例, 心力衰竭死亡的有2例[2]。因此, 根据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心血管并发症的病发率, 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 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效率。其中所需要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两方面的内容。

2 结果

利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对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效果进行系统性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60例高龄肺癌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 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 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3 探讨

高龄肺癌患者在术后围手术期内的心血管并发症属于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这和患者身体机能的退化、抵抗能力的降低以及伴有多

此方法大大方便了术中辨认憩室的位置。同时由于膀胱憩室大多发生在输尿管开口或脐尿管开口附近, 而术中在膀胱憩室同侧的输尿管内留置F5双J管防止了输尿管的损伤。膀胱憩室经腹腔镜手术后, 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尿漏、尿外渗。原因在于术中闭合膀胱不严密及对输尿管的损伤。膀胱注水试验能有效的帮助我们检查膀胱创面闭合是否严密, 如有液体外渗应及时修补膀胱;同时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防止了输尿管的损伤。

随着腹腔镜技术日益成熟及不断普及和推广, 以其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生活质量高等优点, 已逐渐成为医患双方均易接受的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经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术是治疗膀胱憩室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洪宝发.泌尿外科疾病病案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80.

种慢性器质性的疾病有关。临床常见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等。在围手术期间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 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临床治疗效果。

在手术开始之前, 需要做到以下三点护理措施: (1) 护理人员要将护理工作贯穿到患者诊治的全过程, 运用自身丰富的护理知识与心理学知识耐心回答患者与患者家属所提出的问题, 并从关心、尊重的层面出发与患者真诚地交流沟通, 听取高龄患者内心的想法与需求, 逐步消除患者紧张、焦躁不安以及恐惧的心理, 以积极乐观地心态面对整个治疗过程; (2) 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经济状况、家庭背景、性格以及基本病情, 具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及西宁肺癌治疗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介绍成功的案例以逐步增强患者与患者家属战胜疾病的自信心[3]; (3) 要鼓励患者每天坚持进行腹式呼吸与深呼吸运动的训练, 并运用散步或听音乐的方式缓解患者焦虑的不良情绪, 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定时、主动地咳嗽训练, 以改善自身的呼吸与换气功能。

在手术结束之后, 需要做到以下四点护理措施: (1) 在患者回到病房后, 护理人员要让患者采取平卧位的体位进行休养, 并仔细检查患者的线路与仪器, 给予吸氧治疗, 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的幅度、频率, 根据患者自身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与病情发展科学调整吸氧的时间与浓度, 同时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与心电图变化以及体温, 一旦发生异常情况需要立即报告主治医师[4]; (2) 术后第一天患者所需的吸氧量为每分钟8L, 在患者清醒后要鼓励患者进行咳痰与深呼吸运动以便于痰液的排除, 或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或拍背的方式引导患者进行排痰; (3) 要强化对患者进行胸腔封闭式的引流护理, 每隔两个小时需要挤压一次引流管, 引流瓶液要低于患者的胸腔以便于积液的引流, 更换引流瓶时需要进行无菌化的操作, 同时需要仔细观察并记录引流瓶中积液的颜色、性质与数量, 一旦出现异常需要告知医师进行救治; (4) 当患者麻醉清醒后, 手术创伤所带来的疼痛感使得患者不愿意或不敢进行咳嗽与深呼吸运动, 进而造成分泌物潴留、肺泡通气受阻以及肺不张等并发症, 这需要运用自控式的静脉镇痛泵对患者进行镇痛护理, 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5]。

参考文献

[1]Hashimoto K, Userap DM, Schaff IV.Influence of clinical and hemodynamic variables on risk of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91, 101 (1) :56-65.

[2]裴亚宾.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 2010, 31 (14) :210-213.

[3]田辉, 李林, 黄庆, 等.高龄肺癌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6, 26 (7) :309-312.

[4]孟爱凤.预防高龄肺癌患者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7) :108-112.

高龄肺癌患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月-2011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高龄肺癌患者, 其中男36例, 女22例;年龄75~82岁, 平均年龄 (79.67±5.22) 岁;其中合并冠心病13例, 高血压21例, 高血脂15例。均合并2型糖尿病, 病程最短为5年, 最长约为25年, 糖尿病平均病程 (17.67±3.20) 年。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UICC修订的肺癌诊断标准, 58例患者的临床TNM分期情况:Ⅰ期19例、Ⅱa期23例、Ⅱb期11例、Ⅲa期5例。术前肺功能检查:正常21例, 轻度通气功能障碍22例, 中度通气功能障碍15例。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 其中行右肺上叶切除15例, 右肺上叶+肺栓楔形切除14例, 左上肺楔形切除10例, 右肺中叶切除12例, 右肺下叶切除7例。研究组患者均在术前准备重点进行合并症和糖尿病的治疗, 控制空腹血糖水平在4.0~7.8 mmol/L。其中对合并心、肺疾病患者, 给予营养心肌、扩张冠脉、纠正心律失常以及控制呼吸道炎症等对症治疗并加强术前心、肺功能锻炼[1]。术前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 使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 手术后每2小时监测血糖, 血糖升高者, 配制0.9%NS 50 m L+普通胰岛素50 U (1 U/m L) , 以微量泵的方式持续静脉泵入,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 调整泵入速度, 使血糖控制在6.1~9.0mmo L/L。所有患者住院期间补液治疗中全部用盐水配伍, 暂时不给予糖水或者糖盐水配伍, 并补给充足的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以保证机体需要, 防止发生水、电解质紊乱[2]。所有患者血糖的检测均测量手指末梢血糖:测三餐前、三餐后2 h、夜间22:00血糖。患者出院后仍给予持续运用便携式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泵治疗, 并嘱患者隔日返院行指尖血糖的检查或者就近就诊医院行指尖血糖的监测, 及时调整胰岛素泵的量。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以±s表示, 分类变量资料以%表示;两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本文58例高龄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及合并症防治后, 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 无支气管胸膜瘘、脓胸的发生。

2.2 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 (EORTC) 开发的著名生活质量测评量表QLQ-C30和QLQ-LC13来评价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3,4], 该量表共30个项目, 包括五个功能子量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3个症状量表:疲乏、疼痛、恶心呕吐:6个单项测量项目和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具体QLQ-C30和QLQ-LC13得分情况可见表2。由表2可知, 在手术后患者的QLQ-C30和QLQ-LC13评分主要领域均明显较手术前改善,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1、2、3年生存率

58例患者在术后均获得随访, 随访率100.00%。其中1年生存率为96.55% (56/58) , 1例因突发大面积脑梗死死亡, 1例因脑外伤死亡。2年生存率为91.37% (53/58) , 其中1例因突发心肌梗死死亡, 2例因患者行放疗后出现明显的放射性肺炎导致呼吸衰竭死亡, 2例因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死亡;3年生存率为86.20% (50/58) , 其中1例因突发脑出血死亡, 3例出现肺癌腹腔转移至恶液质而死亡, 4例因呼吸道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死亡。

3 讨论

肺癌目前依然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高龄肺癌患者多为2型糖尿病, 糖尿病病程长[5]。糖尿病被认为是外科手术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可以大大增加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国内关于高龄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案报道和临床诊治分析相对较少, 可能多考虑临床诊治过程中风险较大, 对该类患者望而却步。而糖尿病并非手术的绝对禁忌证, 高龄患者虽然年龄较大, 但生理年龄未出现明显的严重退化, 表现为心功能较其他年龄组未出现明显降低, 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 因此对此类患者的手术治疗仍应持积极的态度。

但是临床诊治中, 患者精神紧张、手术疼痛、出血、低氧、二氧化碳蓄积均加重应激反应, 大手术可使血糖平均上升2.05~4.55 mmo L/L[6]。而血糖正常监测是否完善等均使手术不能立即开展。应详细了解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尽快达到标准值, 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 减少术后风险[7,8]。所以围手术期代谢控制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处理是糖尿病患者能否度过危险期及手术成败的关键。

笔者对2009年2月-2011年8月间, 我院手术治疗58例高龄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总结临床手术治疗高龄肺癌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治疗经验及相关注意事项。笔者临床治疗经验是在术前即开始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一周以上, 使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同时使患者的胰岛细胞尽量得到休息, 这样可以防止术中和术后胰岛细胞的过度应激。在控制血糖方面笔者于患者术后即开始运用胰岛素泵持续泵入控制患者血糖。使用胰岛素泵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节, 餐前追加量可根据进餐的时间、质与量, 进行设定, 更好地应付随时升高的血糖, 能使血糖得到平稳控制。本组患者不但未发生明显的术后并发症, 其术后整体生活质量及生存期也明显得到调高。因此对于高龄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只要严格控制血糖, 可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降低手术风险, 顺利度过手术期, 不影响术后生存率。

参考文献

[1]陶云霞.33例肺癌伴糖尿病患者的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1) :91.

[2]周海芝, 曹科, 曹培国, 等.332例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放射性肺炎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D].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3, 38 (2) :138-141.

[3]Aronson NK, Cull A, Keasa S, et al.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 modular approach to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n oncolog[J].Int J Ment He-alth, 1994, 23 (2) :75-961.

[4]Aaronson NK, Ahmedzai S, Bergman B, et al.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LQ-C30:a quality-of-life instrument for use in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in oncology[J].J Nat I Cancer Inst, 1993, 85 (5) :365-376.

[5]Chang CH, Lin JW, Wu LC, et al.Oral insulin secretagogues, insulin, and cancer risk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2, 97 (7) :E1170-E1175.

[6]肖方杰, 韩鸿根.肺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J].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3, 26 (5) :433-434, 436.

[7]Zhang ZJ, Bi Y, Li S, et al.Reduced risk of lung cancer with metformin therapy in diabetic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m J Epidemiol, 2014, 180 (1) :11-14.

高龄肺癌患者 篇9

关键词:高龄肺癌患者,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

选取2014.5—2015.5我院收治的72例高龄肺癌患者,作为探讨高龄肺癌患者袖状与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5—2015.5收治的高龄肺癌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76.4±4.1)岁;观察组中,男性29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76.6±4.3)岁。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差异不明显可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前1s用力呼气量(FEV1)必须要超过1.5L/s,超过预计值的60%,而且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也要超过预计值的60%[1]。若患者痰量较多或患有阻塞性肺炎,医护人员需要让患者术前雾化吸入普米克和庆大霉素,使患者痰量低于50ml,同时展开药敏试验、痰培养试验。若患者有心脏疾病,心内科医师需要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如有必要,对患者实施冠状造影术、冠脉支架术,给予患者适量的葡萄糖-胰岛素-氧化钾液,给予心肌营养支持[2]。若患者有心肌梗死,待病情稳定半年后,进行手术。若患者术前并发有高血压,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若患者有糖尿病,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胰岛素和降糖药,血糖控制在7-10mmol/L范围内[3]。医护人员术后需要将患者送至重症监护室,持续观察3天,对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医护人员需要注意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观察组:患者术前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量必须高于2.OL/s,超过预计值的80%。术前准备工作与对照组一致。术后医护人员需要调节补液量和补液速度,以免加重患者心肺负担。患者至少要绝对卧床1个星期,术后10天可适量进行运动。

1.3 统计学的方法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包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X2检验,对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情况

据表1可知,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了心律失常症状,但是差异较小,不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患者气管镜吸痰次数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在其他指标方面,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出现心律失常与手术方法相关性不明显(P>0.05),与气管镜吸痰次数存在一定的关联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出现心律失常与手术方法不存在关联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是术前肺功能FEV1。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支气管袖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肺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了并发症,但是差距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法的选择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关联性不明显,而术后气管镜吸痰次数与该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肺功能较差是导致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4,5]。所以医护人员在术前,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高龄肺癌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评估。如果患者术后肺功能较差,影响到呼吸情况和氧合情况,进而对心脏造成损害。所以针对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医护人员不仅要注意患者呼吸道情况,还必须给予心脏相关并发症高度重视。

两组患者在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术后输血量、PO2、PCO2、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方面,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于手术方式无明显的关联性。

综上所述,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并不会对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造成影响,肺功能较差是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主要原因,医护人员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潘旭峰,曹克坚,耿峻峰,等.高龄肺癌患者袖状与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3):331-334.

[2]罗强,钟醒能,黄绍华,等,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5):882-884.

[3]吴秀华.12例高龄肺癌患者支气管袖状切除与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03(9):209-210.

[4]方寅,谢伟,沙正宏,两种手术方法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3):413-415

上一篇:现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下一篇:共产党员永不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