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兆监测

2024-05-25

地震前兆监测(精选四篇)

地震前兆监测 篇1

各种地震前兆特征指标数据多达10个以上, 哪些因素是主要因素, 哪些因素是次要因素, 或者哪些因素没有影响等的分析研究在地震预测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数据特征建立数学模型, 以度量各指标对地震发生的敏感程度, 构造由某些或全部指标构成的综合指标, 使其尽可能集中反映地震发生前数据特征的统计规律。

1 模型构建条件

假设数据测量地点在震中附近, 采集数据是在理想状态下测得, 不考虑误差和随机因素影响, 震源区距离地表较近, 地温传递没有明显衰减, 各模型都在理想状态下模拟, 不考虑外界其他因素干扰。

2 模型构建及数据分析

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指标对地震发生敏感度进行分析:令一单位向量作为序列母本, 其维数和指标向量维数相同, 各个因素序列与母本序列的关联度决定了序列与母本序列关系的紧密程度。分别计算每个年份各个因素与母本的灰色B型关联度 (表1) 。

由表1可以看出2009年各个关联度关系:水位<气压<电压<气氡<气温<地温<水温<电磁波幅度NS<电磁波幅度EW<雨量。同理可以得出其他年份各个指标与母本的关联度。由此可知各个指标对地震发生的敏感程度:水位=水温>气压>电压>气温>地温>气氡>电磁波幅度NS>电磁波幅度EW>雨量。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对地震的影响:将各指标数据当作自变量, 对各年数据分别进行标准化, 构建协差矩阵, 求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计算方差贡献率, 最终确定方程组。流程图如图1所示。

这里以2008年份方差贡献率来判断主成分为例 (其他同理) 。

由以上算法可得2008年方差贡献率向量 (0.008 1, 0.03, 0.049 8, 0.065 4, 0.093 2, 0.098, 0.1, 0.100 2, 0.184 9, 0.270 4) , 利用后5组特征向量表征整个数据信息, 最终可得方程组:

利用逐步回归法建模预测地震发生时间:分别取2009年第7 400 h、2008年第3 265 h、2006年第4 949 h (即这几年发生的时间) 的前3 000个小时作为一个样本, 以7 400、3 265、4 949作为输出, 剔除影响较小因素如图2所示。

分别移除x1, x2, x3, …, x10, 我们发现移除x5、x6统计量F明显增大, 由图3可以看出新的回归模型更好。

现对变量y和x1、x2、x3、x4、x7、x8、x9、x10作线性回归, 得到每年的预测曲线, 其最终模拟方程为:

利用此模拟方程以1 000 h数据样本为基准, 可推算出2009年地震预测时间为7 656.5 h, 2008年预测时间为5 990.5 h, 2007年预测结果为3 950.5 h, 2006年预测结果为4 600 h, 与实际地震时间基本吻合, 误差在2 000 h左右。

以2007年地震数据为例, 分别以1 000 h数据样本和1 500 h数据样本为母本得出预测结果3 115 h、3 682.5 h。我们发现母本样本越大, 预测结果越能接近地震实际发生时间, 由此可以得知此拟合方程需要给予足够多的数据来提供支持, 数据越多预测越准确。

3 结语

通过建立模型, 对2006—2009年某地采集指标数据进行了试验, 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准度, 以1 000个母体样本为例, 精度可达2 000 h左右, 且母体样本越多精准度越高, 各指标中水位、气压、电压、气温对地震的发生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正媛, 陈晶, 王丽娜, 等.一种基于误差和关键点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异常挖掘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1, 28 (8) :2897-2901.

[2]廖慧敏, 林燧恒.数据缺失机制对逐步回归变量筛选的影响[J].中国卫生统计, 2011, 28 (4) :400-401, 405.

[3]于文茂, 余厚全, 谢凯, 等.基于SPIHT改进算法的地震数据压缩[J].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 33 (3) :81-85.

[4]张东, 乔友峰, 姜麟舜, 等.地震层析成像中LSQR算法的快速求解[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1, 33 (6) :632-635.

[5]何凤英.地震噪声成像系统中任务分配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1, 28 (8) :181-183, 195.

地震前兆 了解地震前兆及时避震 篇2

基本介绍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地震云、气象异常等。

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地声异常

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当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大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有动的感觉。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如果在震中区,3级地震往往可听到地声。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预防效果。

地光异常

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一般地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几秒钟。中国海城、龙陵、唐山、松潘等地震时及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光现象。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且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其成因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制,能对人或动、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地震前兆监测 篇3

地震在孕育过程中, 存在着应力在未来震源区集中的过程, 孕震区域的岩石物理性状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从而使孕震区小震和地震波经过此地的小震, 它们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携带着某些大震前兆异常信息可能被仪器记录下来。利用地震学方法中的地震波特征变化提取大震前兆信息是地震预报中最基本、很重要的方法, 尤其是在短期预测及大震发生后震情趋势判断更是如此。工作在地震监测预报第一线的台站科技人员能及时获取地震波资料和地震观测报告, 利用地震波特征变化一些可行方法, 提取中强地震前兆信息, 对提高地震预报水平是有益的。

濮阳市地震台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冀交界处 (图1) , 四周地震带形成井子型, 台站东部约40km为东濮拗陷和聊兰断裂带、地震较多, 是河南省重点监视区。随着数字观测仪器的使用、观测精度的提高, 从而使地震波资料测量精度和可信度大幅度提高。以下是濮阳台利用地震波动力学特征中的P波初动符号、P波初动半周期、振幅比和运动学中的波速比、S波分裂来分析探讨与震例的对应关系, 从中找出地震发生的一些规律资料来源是濮阳台2004年1月至2012年9月记录到的地震, 范围是震中距:20km≤△<135km, 震级ML≥1.2级所有地震, 其中大部分为聊兰断裂带地震。研究范围是北纬34°30′—37°00′, 东经113°30′—116°30′。所用对照的震例为2004年1月以后, ML≥3.5、△≤110km的所有地震, 另外还有周口太康较强的二次地震, 分别是:2010年10月24日ML5.1、2011年3月8日ML4.7, 距濮阳台200多公里。

1 地震波速比

地球内部可以传播两种基本类型的地震波-纵波 (P波) 和横波 (S波) 。波速是地震波的一种运动学特征, 它与传播介质有关。较大地震发生前, 孕震区岩石性质的变化, 将导致波速变化。因此, 研究地震前波速的变化可以提供地震孕育的前兆信息, 而波速比变化即是提供这种信息的一种方法。

一般情况下, 地壳中纵波和横波平均速度约为6.0KM/S、3.5 KM/S, 它们的比值约为1.73.当地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岩石出现微破裂, 从而导致波速比发生一定变化, 波速比Vp/Vs相应降低。

1.1 方法原理

设台站处在异常区内, 由震源到台站的距离为R, 则纵波、横波波速比r=vp/vs, 可用下列方法求取r=Vp/Vs= (Vp/R) / (Vs/R) =Ts/Tp= (ts-To) / (tp-To) 式中, ts为S波到时, tp为P波到时, to为发震时刻。以省局地震月报告为准。

1.2 资料处理

(1) 选用记录较好的地震资料, 量图精确, 减少误差。

(2) 资料选取范围:震中距20—120km、ML≥1.2

(3) 以r为纵轴, 以时间为横轴作波速比变化曲线 (图2) 。若介质为均匀状态, 波速比人r为1.73, 并作为基线绘在图中。

1.3 分析

(1) 一般波速比异常特征为低值异常 (相对于1.73而言) , 临震前可能出现高值回升, 图中2008年前地震、发震前约有9—12个月的低值异常, 地震大都发生在高值两侧 (4个月内) , 较好的对应性。

(2) 2008年以前主要处于低值区异常, 在2008高值附近发震释放较集中。2008年8月至2011年末出现3年高值区, 这可能与资料来源误差有关, 待以后查实。2011年末我们改用山东地震信息网发布的地震发震时刻为准, 图中曲线又重新回到绕基线上下波动。2008年8月—2011年末间震例都发生在高值中。

(3) 2012年9月曲线又从低值区回到高值区。根据前面规律, 近几月注意聊兰断裂带发生ML3.5级地震。

2 S波分裂

在各项同性均匀介质中, S波可分解为垂直入射面的Sh分量和在入射面内震动的Sv的垂直分量, 水平向记录的是Sh分量的合成, 垂直向记录的是Sv的垂直分量。在各方面同性介质中, Sv和Sh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若震源区介质发生变化, 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 则可能导致S波分裂, 即Sv和Sh以不同的速度传播, 它们到达地震台三分向地震仪上的时间就出现了误差。

令地震仪垂直向上读取的Sv到时为Tsv, 在水平向上S波的到时为Tsh.在正常情况下, Tsv-Tsh<0.2s, 但是, 人们发现, 某些较大地震 (4级左右) 前, Tsv-Tsh可达0.8秒, 所以, 可以把地震S波分裂作为一种地震前兆指标。

2.1 方法、范围

(1) 设南北方向S波到时为t1, 东西向S波到时t2, 垂直向S波到时为t3, 在地震图三分上分别量取t1, t2, t3。

(2) 令△t2=t3-t* (t*为t1和t2两者早到的一个) 。

(3) △<135km ML≥1.2由于UD向SG前常有不明震相干扰, 暂不去做Tsv-Tsh图。以下是△t1=t2-t1图 (图3) , 即水平向SG到时差, 它虽没有△t2=t3-t*曲线波幅大, 但异常是一致的。

2.2 分析

(1) 图中可以看到曲线波动与震例有较好的对应性, 地震大都处在峰值或峰值两侧, 基线零值一下几乎没有地震。

(2) 太康两次地震发生在低值区, 说明本区域地震与较远地震在曲线上是反向指示作用或无对应。

(3) 2012年9月曲线向上致零线上方, 注意本区域在今后几月应发生ML3.5级地震。

3 振幅比

探讨地震源孕育过程学者认为, 在较大地震孕育期间, 孕震区内的地壳介质可能处于某种一定的含裂隙状态, 这就是产生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前兆异常的一种可能原因。P波和S波振幅比基本上与震级无关, 与仪器上放大倍数和频率特性关系甚小。研究方法较为简便。一般遵循低值-高值-发震的异常形态。

3.1 资料范围方法

取△<135km、ML≥1.2级所有地震。量取每次近震的垂直向P波和S波最大振幅APG、ASG, 作单台振幅比APG/ASG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4)

3.2 分析

(1) 濮阳台振幅均值为1.56, 发震一般都在峰值或峰值两侧。高值前有约一年的低值异常区, 但也有例外, 如2008年震群就发生在均值基线附近。

(2) 2012年3月高值后进入低值区, 但曲线没有运行到均值上方, 注意聊兰断裂带2013年发生ML≥3.5级地震。

(3) 周口太康两次地震对应曲线变化不明显。

4 初动半周期

较大地震发生前后, 孕震区介质性质的变化可能是整个地震波型发生变化。根据脆性材料的破裂实验发现, 材料破坏前微破裂突然增长, 伴随着高频辐射增强。前人曾观测到大地震发生前后可观测到孕震区内微震辐射波谱中出现某种异常特征, 高频成份增多的现象。初动半周期分析即是提取这种信息的一种定量方法。根据文献报道, 固定台站记录到震, 从总体上看, 前震以及主震后短期内的余震, 其初动半周期较正常活动期的地震和地震后远期的余震要小。

4.1 方法

(1) 量取样本要初动清晰、完整的垂直向P波初动半周期。

(2) 样本震级1.2≤ML≤3.5, △范围20km<△<135km。

(3) 以初动半周期为纵轴、做P波初动半周期时序图 (图5) 。

4.2 分析

(1) 濮阳台初动半周期均值约为0.1秒, 濮阳台记录PG初动半周期普遍偏低, 但也在近震PG初动半周期范围之内。

(2) ML3.5以上例震多发生在峰值两侧, ML4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峰值处, 前面大部分都有不足1秒的低值异常。

(3) 2012年9月曲线又处于低值, 并且数值较低。濮阳临区在2013年发生ML≥3.5级地震可能性很大。

5 结论与讨论

(1) 濮阳台利用五种地震波特征变化方法分析与震例是有一定对应关系的, 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工作在地震监测预报第一线的台站技术人员能及时获取地震波资料, 将曲线图变化与地震的关系的理解和看法进行交流, 为本地区地震预报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2) 为了减少单台计算随机误差和曲线图波动较大的现象, 应对一定时期多次地震波特征曲线作算数平均或滑动较好。另外, 区域台站已联网, 作多台分析是很有必要的。这些都有待于以后改进。

(本文得到了濮阳市地震局总工、教授级高工郭德科的指导和帮助, 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地震观测技术[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5.

[2]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地震学与地震关测[M].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7.

地震前兆源定位方法研究 篇4

利用小波分析得到了多个形变台站在地震前的同频段的前兆信息,结合球形震源模型,建立了新的`地震预测方法--地震“前兆源”定位方法.在对1995年以来云南地区发生的7个6级或6级以上震例的回顾性检验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 者:张燕 吴云 施顺英 Zhang Yan Wu Yun Shi Shunying  作者单位:张燕,Zhang Yan(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

吴云,施顺英,Wu Yun,Shi Shunying(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

上一篇:中断风险下一篇:谐波分析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