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管理功能

2024-07-30

服务管理功能(精选十篇)

服务管理功能 篇1

1 传统与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

档案馆馆藏的质量是传播活动的基础, 没有高质量的馆藏就不可能有好的传播效果。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不合理是老大难问题, 以这样的馆藏为基础进行的传播活动效果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事, 因此, 应当把档案信息源提前到传播者之前, 强调档案馆的“把关人”作用, 严格控制进入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的比例及质量, 优化馆藏结构, 为档案信息传播打好基础。档案馆一些中心工作的开展需要馆藏以外的信息, 例如举办展览, 光靠馆藏不够, 必须搜集馆藏以外的信息作为补充。因此, 档案馆深层次上的档案信息传播并不仅仅是将馆内有序化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简单, 其真正内涵应是将分散在社会中无序化的、有用的档案信息经过整序、加工之后传递给受众。

档案信息传播的渠道包括大众传播渠道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两种, 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为主。一方面, 档案信息受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所公布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的作用及利用档案的规章制度, 接触、了解、选择档案信息, 清楚档案信息的出处, 了解利用档案信息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 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亲自到档案馆, 运用档案馆所提供的检索工具 (案卷目录、全宗索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等) 查询馆藏内是否有符合自己需求的档案信息, 并将查得的需求信息转换成信息代码, 向档案工作者提出受传需求, 档案工作者据此通过档案阅览、档案外借、制发档案复制件、制发档案证明或咨询服务等形式传播档案信息, 也就是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由此可见, 档案馆在档案信息传播中担任中介的角色, 是档案信息受众与档案信息间联系的桥梁, 在社会档案信息资源无限扩大与受众个性化需求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此外, 在一般传播模式中, 整个传播方向是单向式的, 即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渠道是不具有支配性和选择性的, 是完全被动的。而在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 在传播渠道和受众之间的箭头标志是双向的, 即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渠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档案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档案信息传递最终究竟是通过哪一种渠道进行, 不仅传播者有决定作用, 受众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 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2 传播渠道多元化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也决定了档案信息受众具有数量众多、构成复杂、分布广泛、分散流动的特点, 因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是为大众提供的, 大众的外延可以涵盖所有的人类社会成员, 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从可能性上讲, 在档案信息传播的过程中, 大众即档案信息的受众。但是, 从现实上说, 只有当大众介入档案信息传播过程, 采取某种主动行为, 比如去档案馆阅览室阅览档案、看档案杂志、参加档案工作会议等, 才能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受众。因此, 严格地说, 档案信息受众是指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和接触者。一直以来, 档案界将档案用户视为档案信息受众的全部, 事实上, 档案用户只是在档案馆以阅览、复制、摘录档案信息或者制发档案证明等形式使用档案的直接利用者, 而在档案公布、档案宣传、档案编研产品的发行、售卖工作以及在大众传播媒体中接触和阅读档案信息的人应当也是档案信息的受众, 因为通过与档案信息的接触, 接触者的态度和行为也可能会有所改变, 从而产生不同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因此, 根据传播渠道的不同, 档案信息传播的对象可分为大众传播的直接消费者和组织传播的公共利用者, 具体来说, 既有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 也有观众、听众、读者、网民等等。

3 信息反馈

传播活动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收到信息, 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不论是好是坏。但是, 如果受众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回传给传播者, 传播者就不知道自己的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 因此, 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信息机制。笔者在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也把信息反馈作为其中一个基本要素。

信息反馈是档案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 是检验传播活动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传播渠道与受众的多元性, 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活动同样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 除了反馈到传播者———档案馆, 还会反馈到传播渠道中的大众传播组织———报纸、杂志、电台等。相对来说, 向大众传播组织的反馈一般是迟滞性的, 而向档案馆反馈则是直接性的, 一般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 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可以是告诉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继续传播, 也可以是要求档案信息传播者改变或者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 然后再进行传播, 或者是要求停止传播。档案馆根据相应的反馈信息, 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传播内容或方式, 定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结束语

信息的时代,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就是出于这样的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发展的时代。各个领域都已经进行了不断地改革, 通过改革的手段完成各项活动。档案的管理工作也是这样, 近年来, 人们在这一领域发展了很多的问题, 已发现了很多提升的措施, 可谓是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非常的重要。上面从很多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我感觉大家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未来的发展之路还很长, 我们需要改革的地方还很多, 我相信我们只要沿着当前的改革模式前行, 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去的更大的成绩。

摘要:由于近几年的不断发展, 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式, 像是政府部门, 销售企业等等方面, 大量的信息以及合同如何进行管理变得非常的麻烦, 这类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慢慢的就会形成这个领域的真空带。正是这样的情形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的重要, 更多的融入先进的科学技术, 使得管理变得数据化, 这样进行分析研究变得更加的清晰化, 解决了长期分析数据、采集数据不准确等等方面的问题, 下面这篇文章, 希望能够使得大家对于这一领域更加的了解。

创新后勤管理理念增强服务育人功能 篇2

临澧县实验小学黎 松

在学校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中的服务育人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树立先进的后勤管理理念,优化学校人文环境,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长大成人,促使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得到超越自我的内化。突出育人功能,是后勤管理的主旋律;变管理为教育、变被动服务为主动育人是现代人文环境中后勤工作所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近年来,临澧县实验小学作为县教育局直管的一所素质教育窗口示范学校,始终牢记“服务育人”这一宗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增强后勤管理中的服务育人功能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临澧县实验小学地处临澧县县城中心,现有28个教学班,学生1600名,在职教职工98名。多年来,我校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创新后勤管理理念,大力加强后勤规范化管理,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拓宽勤工俭学思路,努力提高服务育人水平,在增强后勤管理意识,强化服务育人功能方面做出了一点成绩。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美化校园环境抓基础,突出环境育人

我们十分注重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香化,努力构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以此来影响人、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我们先后投资数十万元实现校园“四化四有”,即道路硬化、空坪绿化、环境美化、校园净化;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我 1

们在校园里还建有一条60米的文化长廊,将国学经典上墙,制作大型精致的“实验小学师生誓言”室外广告牌,增设高档次的文化宣传厨窗和学生书法诗墙,将学生自撰的警句格言制作成精美的警示牌,广泛立于校园绿化地带,“以我言警我行”。邓小平“三个面向”、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及学校的校训、教风、学风铸在教学楼醒目的地方。教学楼走廊文化、教室文化气息浓厚,每层楼一个主题,每个教室内容各异,力求融校园、家园、花园、乐园为一园,集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于一身。努力营造“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砖一瓦皆可育人”的充满艺术氛围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调节情绪,振奋精神,减少德育中的逆反心理,而且有助于培养、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二、优化员工素质抓关键,注重示范育人。

后勤人员是服务者也是教育者,他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我们以“三抓”促进后勤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具备“三种意识”(即育人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三种精神”(即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后勤职工队伍。

一是抓学习培训。坚持一月一次政治学习,两次业务学习,一季度一次业务考核考试的制度。加强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在工作实践中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思想;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做到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技能。一方面,从外单位、外地区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对职工进行培训、面授。参加培训人员达200余人次,18人考试合格,取得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或专业合格证书。另一方面,先后将后勤

管理人员送到外地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进修。经过几年的努力培养了一批有开拓进取和奉献精神的后勤职工队伍。

二是抓技能竞赛。主要是抓现场技术竞赛(例如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红、白案现场操作竞赛、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竞赛)。

三是抓职业道德。充分认识学校后勤工作的教育属性,始终围绕教育教学中心,牢记“服务育人”宗旨。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订了后勤人员道德行为规范,加强了后勤队伍的工作作风建设,广泛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主动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要求,解决师生员工的实际问题。

三、强化后勤管理抓重点,坚持活动育人。

学校后勤工作的职能不仅仅是管管“吃喝拉行睡,生老病死退”,也不仅仅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式的被动服务,而应是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根据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实施后勤管理,开展育人活动,以优良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共书育人华章。在工作中,我们着力强化“三性”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1)服务活动的主动性。例如教室桌椅、玻璃、灯,厕所的水龙头、门锁坏了,屡报不修,一拖再拖,学生就会感到失望,就会感到没有人关心他们,从而对教育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教育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方面就会缺乏说服力。学校设立了“总务公开栏”、“后勤服务通报栏”,及时收集师生的意见,及时维修损坏的教育教学及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使广大师生感到家一样的温暖,产生归宿感,形成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2)管理活动的规范性。管理校产的关键是使用规范的操作程序,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固定资产发挥最大效益,更好的为教育教

学服务。我们制定了财产管理制度、班级公物赔偿制度、财产维修制度等。学校将公物管理制度、维修制度及赔偿制度等印到学生手册上,发给每位学生,组织他们学习,启发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增强他们的纪律性和组织性。通过公物管理,配合班主任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学校的各项设备是教学物质基础,是劳动人民的劳动结晶,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的品德。

(3)教育活动的经常性。在为师生服务的同时,针对各个时期学生中出现的不良习惯,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例如,针对学生就餐习惯差、环境意识差的现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治理校园环境、杜绝八乱行为”的活动;针对学生中乱扔、浪费、损坏公物的现象,开展了“不要乱扔,不要浪费,不要损坏公物”的“三不”活动,在师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四、硬化教育设施抓保障,实现开放育人。

我们在后勤工作中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不仅美化校园环境,而且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配齐了教学及生活所需的物质和设施,充分发挥后勤服务的保障功能。特别是面对“信息社会”的新形势,教育改革的新发展,学校办学的新要求,我们及时更新观念,加快了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的现代化。

一是抓创建,提升硬件档次。我们始终把各类创建活动作为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有力杠杆,坚持外争内挤的建设思路,积极改善办学环境。新修了学校头门,建设了通透式围墙,硬化了校道,建起了漂亮的综合大楼,配套了学生餐厅。

二是抓配套,改善硬件环境。配备了200多台电脑,建立了1000M校园网,实现了校园网“组组通”,每个教师办公室都配备有电脑,组建了4间多媒体教室、2间语音室、2间教师电子备课系统,为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我们正在筹集资金,努力实现校园网“班班通”,让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我校越来越发挥它的优势,从而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开放性学习的场所。

三是抓机遇,积极打造“校安工程”。危房,一直是各级政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校园安全工程建设,是当前加快学校建设步伐的极好机遇。多年来,我们一发现危房都是大造声势,多方施压,努力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今年,我们经过多方呼吁,已经将北教学楼重建列为县政府校安工程项目,10月底开始拆除,一幢30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即将动工建设,明年8月投入使用。这将极大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品味。

四是抓利用,积极运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教育阵地,组织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网络信息交流活动,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爱好和兴趣,又可以通过活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利用网络环境广泛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使网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

服务管理功能 篇3

关键词:高校档案 现代化管理 教学服务 功能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198-01

高校的档案管理是高校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了真实记录高校的各类管理、教学活动,客观反映高校运行状况的作用。随着高校自身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高校的档案管理也不断受到新的挑战并面对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高校檔案管理必须要与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起到服务教学的功用。

1 高校档案管理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各大高校也大多处在各类规章制度、管理模式的改革深化期,档案管理也不例外。尤其是档案管理作为一项有着长久执行历史的管理工作,其管理现状明显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在很多高校中,档案管理仍然只是停留在保存和分类记录上,利用率极低,忽略了档案的信息资源属性,忽视了档案具有的广泛而深远的服务性能;并且在档案管理方法上也相当落后,由于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多数缺乏必要的专业管理知识技能,还有的是身兼数职,工作不到位,造成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管理模式仍拘泥于旧有的简单经验管理模式。

事实上,高校的档案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活动、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支出状况和其他各类行为或活动的可靠依据、资料及生动素材。档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着学校综合管理的水平、教职工队伍的素质、教学科研和产业成果等等,只有将档案运用到广阔而深远的教学科研管理实践中,才能发挥档案的信息属性,才能起到上文所述的档案应有的作用。因而我国高校的档案管理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变化,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科研、文化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需求,通过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 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与服务教学功能构建的措施

2.1 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意识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指的就是不再以静态的、简单的收藏保存的态度对待档案,而是要充分地发掘档案的信息资源性,体现档案的自身价值。由于长期以来,高校都是相对封闭的象牙塔,与经济社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隔阂,这在保持了高校校园相对平静安宁的氛围的同时,也使高校的管理工作包括档案工作在内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缺少必要的竞争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树立现代化的高校档案服务意识,我们的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从领导干部到基层工作人员都必须意识到当前市场经济下所遵循的法则是优胜劣汰,是靠服务和软实力说话。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必须主动关注高校教学体制改革(例如学分认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例如文凭认定)等,从寻找和发现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不足着手,从不同的切入点和结合部入手,将原本高高在上的“管理”工作转变为满足学校师生、员工不同需求的服务性工作,服务过程中要创出特色,要变被动等待服务为积极主动上门服务,可以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提供远程服务使服务范围由窄变宽,服务层次由浅变深,主动地为教育教学和学校科研服务。

2.2 使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手段

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意识是基础和根本,而使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手段则是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的效率,减少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比如,目前使用计算机已经相当普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了,使用计算机录入保存档案就能省去以前繁重的抄写、分类、组卷调卷等人工操作。使用光盘、U盘等移动存储工具能够极大地扩充信息存储空间和存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无纸化办公,不仅可以节约开支保护环境,还能避免以往档案纸张霉变、虫蛀与风化的问题出现,防止信息的丢失。另外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也能加速档案的分类归整,尽量减少差错和失误率。

当然,使用计算机技术或其他高新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目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尚未实现计算机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各高校目前只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入手,各自为政地最大限度地满足校内各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

2.3 加强档案管理的服务化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要求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兼备“保管员”与服务者的双重角色,在不违背保密的原则下从封闭走向开放,主动地融入、参与到学校的产学研活动中去,发挥应有的服务教学功能。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的需求信息,推出符合学生或是老师需求的档案文献服务项目。如推出历届本科生优秀论文汇编、历年科研成果汇编等。其次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在可因时制宜,抓住校园中的人气较高的重要活动如新生入校、教师培训、教学成果展览、教学工作总结等机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提供档案过程中,向校友及其他人员进行广泛的宣传,使他们了解和理解档案工作,力求使档案服务工作开展的生动活泼,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相信只要在对档案的保管与服务学校教学时,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理想性与切实性契合,组织领导决定与个人积极性统一,转变意识,突出服务精神,高校的档案就能很好地体现出应用的信息资源价值,就能为全校的师生提供及时有益的帮助,起到应有的服务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晓娟.略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知识经济,2010(14):169.

[2] 汪沁.高校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华商,2008(15).

服务管理功能 篇4

文献传递是将用户所需的文献复制品以有效的方式和合理的费用, 直接或间接传递给用户的一种非返还式的文献提供服务, 它具有快速、高效、简便的特点。现代意义的文献传递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从馆际互借发展而来, 但又优于馆际互借的一种服务。

2 三大文献传递系统

当前, 国内影响较大, 发展较好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 (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 (China Academic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Library) 等。

3 文献传递系统设计

3.1 文献传递系统采用的技术

系统设计本系统采用B/S模式, 前台的Web Server采用ASP, 后台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ADO作为中间件。开发工具包括DreamweaverMX和ASP.NET等。

3.2 文献传递系统设计注意的问题

首先, 文献传递系统面向本校师生, 本校师生通过申请注册即可申请文献传递服务, 该系统不对校外用户开放;其次, 由于国内的文献传递都是有偿服务, 而且每个图书馆经费情况各有不同, 读者使用文献传递的数量也有相同, 因此要制定详细收费标准及补贴政策;再次, 当管理员处理完每件文献传递, 更改了该项服务的处理状态, 此时系统即可发送处理完毕信息到该项服务的申请用户的邮箱;最后, 系统会自动根据用户申请服务的类型, 譬如文献传递的是书或者是电子论文, 电子论文的页数, 是否加急等进行费用统计结算, 产生该项文献传递服务的费用。

3.3 文献传递系统的功能模块分析

该系统包括两个功能模块, 用户管理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

(1) 用户管理系统。

用户需提交个人相关信息, 设置登录密码, 通过验证后进入系统, 然后填写申请表单, 标有星号必须填写, 系统会自动提示错误。申请单内容包括读者信息栏和文献信息栏两部分, 读者信息栏应填写的部分包括姓名、院系、读者类型、联系电话、邮箱、通讯地址等, 文献信息栏应填写的部分包括书名刊名、论文标题、作者、文献类型、年、卷、期、页码、收藏馆, 如有其他需要说明可在备注栏中填写, 最后输入验证码提交委托单, 提交完毕之后即可看到此申请的处理状态和所需金额。

(2) 后台管理系统。

该模块主要包括数数据统计、用户管理、资金结算及系统设置等功能。工作人员通过后台可以看到文献传递的申请状况和处理情况, 可以将申请表单导出打印, 导出相关的统计排序结果, 工作人员在处理文献传递申请的时候, 无论是否找到所需文献, 都可以通过系统发送邮件给用户, 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对管理人员的账号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

4 结语

建立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是图书馆当前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文献传递系统, 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有较强的技术要求, 应参照国际国内相应的标准构建, 与其他传递系统能够统一进行有效对接。通过开展文献传递服务, 不仅缓解了图书馆经费、资源不足与读者日益增长的文献需求之间的矛盾, 也对教学科研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摘要:从分析国内三大文献传递系统出发, 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 探讨文献传递系统的设计和功能模块管理。

关键词:文献传递系统,程序设计,功能模块

参考文献

[1]王海艳, 李迁廷.CALIS文献传递系统与NSTL文献传递系统分析[J].现代情报, 2005, (11) :154-157.

服务管理功能 篇5

步创新后勤精细管理,提升后勤保障水平作些探讨和思考。

一、实施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实践

加强后勤精细化管理工作为税收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近年来,我们将后勤精细化管理纳入全局重要日程,并积极探索了后勤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经,初步健全了“机制规范,精细管理,创新服务”精细化管理格局,其主要做法是: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按照统一规范、勤俭节约、保障有力的原则,逐步将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纳入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先后制定并完善了《**县国家税务局物业管理制度》,《**县国家税务局后勤接待管理制度》,《**县国家税务局车辆使用管理制度》、《**县国家税务局综合治理管理制度》等10多个机关后勤工作规章制度,这不仅是国税系统开展“管理提高年”的需要,也是**县国税事业今后发展的需要。在加强全县国税系统基础工作的同时,在环境卫生、绿化管理等方面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县国家税务局家属住宅楼管理办法》,《**县国家税务局办公楼、家属小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各项制度的制定出台基本上涵盖了后勤工作各个方面,真正达到了有章可循、有矩可依、违规必究,有力地支持和保证了税收工作的开展和国税系统文明和谐。

2、设立后勤服务机构。在推行后勤规范化管理中,着力从细化分工入手,创新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按照规范管理的要求,在2007年初,机关内设机构调整中,从原办公室中将后勤服务岗分离出来,单独设立“服务中心”,主要职责包括制度制订、后勤接待、资产管理、**产管理、水电管理、车辆管理、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项工作,全面履行后勤保障管理工作。

3、落实精细管理模式。为加强后勤精细管理体系建设,在全面梳理、修订和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了后勤保障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权限及流程,明确了每名机关人员应遵守的纪律和规定,实现了事先有目标、过程有监控、结果有考核、责任有追究的后勤管理体系,由于后勤体系的健全,后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近年来,后勤管理严格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不仅提高了后勤工作质量和效率,也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在开展勤俭建局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国税系统后勤管理工作都是沿用计划经济济条件下的一些体制和办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发挥了保障有力的作用。但在新时期下,原有管理体和管理模式在运行中反映出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由于国税部门少数领导和大部分职工对后勤保障管理工作没有充分认识,片面地认为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只是服务中心部门的事,这样导致了后勤工作与税收工作不相联系,更是与国税中心工作不能相提并论,其根源在于少数领导和大部分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内在原因所在。

2、管理模式不创新。在国税部门机构改革和税收征管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对后勤保障管理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促使了后勤保障管理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经过多年探索和尝试,内部机构多次调整,后勤服务曾几次从办公室分离出来,设立“服务中心”行使后勤保障管理工作事项,但仍没能全面实现社会化的管理模式,也没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改革的收效甚微。

3、服务理念不增强。由于人们对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错误认识,所以后勤工作人员相应对后勤服务理念意识淡化,并在日常后勤管理事务中,只求维持现状,不讲创新管理方式,更不提倡为全局性税收中心工作提供后勤保障服务。不能满足国税部门正常工作高效运转,更不能适应社会常态化后勤管理需要。

三、加强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古人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加强后勤精细管理工作,除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制度外,必须进一步强化后勤岗责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服务功能等系列措施,是服务和保障全局性中心工作的重要前提。

回归教育的服务功能 篇6

花团锦簇,彩旗纷飞。2012年9月23日,宁海县大(留)学生创业园开园仪式在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隆重举行,3批共计30家大(留)学生创业企业正式入驻学校创业园。为强化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引导毕业生创业而建立的宁海职教中心学生创业园,却结出大(留)学生创业企业的硕果?面对记者的疑惑,王建科校长微笑着解释道:“搭建平台以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迈出自主创业的步伐,此其一;让我们学校的学生感受创业氛围、获得创业体验、积累创业经验、享受创业政策,此其二。”

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总能想人所未想,用新颖的思维和创新的举措来提升学校的服务理念,搭建服务平台,以构建终身化教育服务体系为己任,为学校的创新发展赢得了时间与空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保驾护航。

提升创业教育影响力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职高学校培养的学生就是技术工人。但在职教中心,学生进校门的第一堂课就是创业教育。”王建科校长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道,从学一技之长转变为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让学生从找‘饭碗’变为造‘饭碗’,就是要让职高生创造更有价值的人生。”

“让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乐业者创业”,这是每一位职教中心人的追求和期望。带着这种愿望,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开始了“八·二”人才培养计划,也就是把80%的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把20%的学生培养成为技术创新与创业型人才。

前有95届机械四班走出34名自主创业者的“95·4现象”轰动全国,后有“古镇三宝”系列土菜风靡宁海,近2000人次的毕业生自主创业、5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的创业教育不但有了口碑,还立了丰碑。这也是吸引到宁海县大(留)学生创业园进驻学校创业园的最重要因素。

“如今在宁海,大约2/3的农家乐都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开的!”说起毕业生的创业成就,校长王建科脸上微微泛起红光,连带着声调也提升不少。但是相比在农家乐市场上占据大半壁江山,毕业生将宁海土菜发扬光大更让他感到欣慰。取宁海特色菜肴之一“前童三宝”之名,成功注册“古镇三宝”餐馆,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毕业生李斌和吴伟能携手创业,高扬宁海土菜旗帜,将“前童豆腐”、“前童小炒”、“前童香干”、“凫溪香鱼”等一系列当地的特色菜肴开发成一个系列。无独有偶,毕业生尤建安开发的“臭冬瓜蒸小黄鱼”和“鱼炒饭”也成为叫座的美食。

没有谁生来就是企业家,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的学生也不例外,之所以能涌现出一支如此大规模和高水准的创业大军,得益于学校“为学生服务一生、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理念,得益于学校涌现出的一大批“终身班主任”,他们协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出谋划策和“牵线”工作。他们追踪访问毕业生创业、就业情况,组织开展校友联谊活动,引荐、介绍相同产业领域的校友,组建校友qq群……如此尽心竭力为毕业生服务,难怪不少事业有成的毕业生都心怀感恩:“老师对我们的爱没有期限,他们不止关注我们在校三年的学习生活,更关心我们步入社会后的职业发展,这种终身化教育服务真的让我们受益终身!”

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尚且这般用心,对于在校生的创业教育可见一斑。开辟创业素质拓展营,开展创业仿真模拟训练,编写创业教育校本教材,举办创业事迹报告会,设立创业者影廊,举办校友联谊活动……对此,袁哲海副校长还介绍说:“我们的创业教育是分层次的,首先面向全校同学开设创业课程,进行创业启蒙教育,其次将有强烈创业志向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成立创业素质拓展营,在创业园里接受全仿真创业模拟训练,最后我们会为每位有志创业的学生安排一名创业导师,这些创业导师都是我校已经创业成功的毕业生,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和创业实践,真正提升学生的创业素养。”

从学校创业园孵化出来的学生创业实践项目“陶茗轩”茶艺馆,以其精美的茶艺表演、专业的茶道知识和周到的品茶服务,不但成为宁海百姓热衷光顾的休闲场所,更凭借“以文化促消费、在消费中感受文化”的独特理念,荣获2011年度光华创业精神大奖(BESA)全国决赛青年组冠军,并代表中国到美国纽约参加了2012年全球创业大赛获精神大奖。

创业教育不仅在于培养自主创业者,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当代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是“就业式教育”,更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服务,不仅要让学生“能就业”,更要让学生“就好业”、“会创业”。”

当然,这种创业教育模式也对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常规的新教师培训和骨干教师提升培养之外,副校长孔磊表示,学校还通过创业导师制来保证创业教育的高质量运行。专业教师、企业技师、优秀毕业生都是创业导师;课堂解疑、师傅带徒弟、一对一辅导都是教育形式;理论学习、模拟训练、创业实战都是教育途径。孔副校长说:“我们也鼓励同学之间相互提携,赋予同学更多的创业机会,这是毕业生之间所形成的优良传统,我們也希望在校学生能够继续传承发扬。”

彰显校企合作生命力

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服务育人功能 篇7

一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育人功能的内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于2004年正式出台, 这标志着国家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上升到了意识层面。文件的出台很好地保证了高校学生公寓育人功能的实现。因此, 新的背景下, 高校学生公寓育人功能的内涵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坚持集体主义, 坚决贯彻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和精神秉性, 以服务他人为荣, 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其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制定具体标准去规范高校学生公寓管理, 加强服务意识, 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 将育人功能的内涵和精髓真正贯彻实施。

二高校学生公寓育人功能的实现

1. 着力打造高品质的公寓文化

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与人识, 与人交, 与人沟通, 而与高校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寓, 实际上从客观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小社会”, 一个大学生生活、学习、与人交往的物质依托。一个宿舍里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 生活习惯、民俗风情、性格禀赋、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着天壤之别, 如何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和大家融为一体, 提高自己与人相处的能力, 不得不说是一门学问。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地处西南腹地, 学校有来自云南、四川、广西等各省市的学子, 结合这一实际情况, 我们举办了文明寝室评比、民族风采大赛、手工艺品展示、摄影大赛、寝室文化周、寝室四人篮球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一是为了使广大学子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相互了解, 二来可以通过类似活动加强学生们之间的团结意识和凝聚力, 使大家在公寓文化的熏陶中成长为一个与人为善的人。

2. 着力达到高质量的管理

高效优质的公寓管理, 不仅需要文化的浸染, 更需要管理者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管理水平, 使在形形色色的公寓管理难题面前不慌不乱,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找准问题所在, 迅速解决问题, 为大家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居住环境。一方面, 我们借鉴世界知名学府牛津大学的公寓管理经验, 结合各院系实际, 彻底打破了以专业班级集中居住的学生管理模式, 将辅导员教师办公室设在各栋学生宿舍, 这样不仅能够方便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沟通, 同时每个寝室专业不同、生源地不同, 文理科交叉, 有利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文化交流。另一方面, 从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方向出发, 制定出更合理、更人性化的寝室规章管理办法,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辅导员也改变了单一的办公模式, 入住公寓楼, 改变了以往宿管老师管理寝室的模式, 服务更加人性化, 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融洽, 用一言一行影响每一个学生。

3. 着力创新高层次的组织建设

简而言之, 高层次的组织建设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实现公寓管理的育人功能。首先, 大学生党员作为能力、素养、思想水平稍胜一筹的学生带头人, 在公寓管理中要借助自身优势, 充分利用学生党组织、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以优秀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中坚力量, 在学生公寓的文化建设、日常生活、校园建设等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其次, 我校在实际工作中对学生公寓实行以整栋为单位, 建立新的宿管党支部, 推举优秀的学生党员作为党支部书记, 在配合辅导员工作的基础上, 各层楼设立党员服务流动工作站, 记录学生反映较多的实际问题, 协调宿舍之间的人际关系。这样就在党组织建设方面, 充分发挥了高校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

三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应充分贯彻相关指导思想, 打造高品质的宿舍文化, 达到高质量的管理, 创新高层次的组织建设, 以学生公寓为阵地,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姜海燕.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实现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5) :45

延伸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育人功能 篇8

一、以制度化建设为保障, 服务于学生公寓建设

制度化建设是高校学生公寓维护工作秩序和实现工作目标的保障, 也是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三服务”、“三育人”的重要基石。为此, 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应根据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通过调查研究与科学分析, 并结合实际运行情况, 对高校学生公寓运行制度、管理规范、服务流程、操作规程等作修订、完善, 并根据现代化科学管理的需要, 补充制定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 使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有章可循, 为构建现代化规范的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路径, 加强高校公寓建设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四大主要过程来实现对产品 (服务) 质量的控制。高校公寓服务采取三级培训即高校公寓服务公司、部门、现场 (班组) 培训, 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知识和相关岗位职责、要求、流程为内容的系列培训, 起到了强化员工质量意识的效果。使员工们通过清晰的工作流程履行岗位职责, 达到工作要求, 从而实现质量目标。同时, 通过逐级质量监控考核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 提示应重点防范的事项, 注重纪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来促进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最终通过质量管理的路径, 提高学生公寓管理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和专业化程度。

三、以提高员工素质为保证, 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学生公寓的工作人员朴实无华, 吃苦耐劳, 但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而服务对象却是高级知识群体, 文化背景差别较大。因此, 要想改善管理服务者与管理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拉近彼此的距离, 加强两者的融合和交流沟通, 提高员工素质极为紧迫。每年可以举办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培训, 建立学生公寓管理服务的培训体系, 通过劳动技能竞赛, 业务专业知识的学习, 参加举办与学生有关的主题活动, 和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活动, 搭建员工展示自我和与学生互动的平台, 增强员工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建立一支能吃苦、讲奉献、会管理、了解大学生心理、有敬业精神、有服务意识和业务技能的公寓管理服务队伍。

四、以人性化服务为主线, 为学生公寓管理服务

21世纪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必须改变以往单一执行制度、条例的做法, 取而代之的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的用心管理服务理念。在管理服务中以兢兢业业做实事, 办好事来感染学生, 为学生提供细致周到的温馨服务。

从关心学生生活考虑, 高校公寓服务可为每栋学生公寓楼配备微波炉、雨伞、急救药箱、针线包等, 尤其关注特殊需求的学生群体, 为有需求的身高在1.85米以上的学生加长床铺, 为有残疾学生住宿的公寓安装坐便器, 铺设供残疾车使用的通道, 从满足学生们的隐含与潜在需求, 体现人性化服务的魅力。“需要帮助找楼管”是一句当下流行在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行业的口号, 这更加拉近了与同学们心灵的距离, 用人性化服务触动学生们的心灵, 将育人功能体现在平凡的服务之中。

此外, 注重将制度管理孕育在人性化的体贴服务当中, 以平和的态度从关心、维护学生利益的角度与学生相处, 促使学生思考, 使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隐形熏陶。把被动接受培育为自觉遵守、自主管理, 引导学生树立公寓“荣辱”观, 从而营造公寓管理服务的软环境。

五、以营造环境为依托, 加强公寓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

近年来, 围绕公寓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方面, 各高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硬件方面, 在条件允许的公寓设置宽敞明亮的大厅、设计制作服务台、增设了信息栏、安装了会客椅、安装了电子钟、万年历和天气预报牌, 精心布置了会客室、把同学们的作品布置在公寓的公共区域营造家的感觉。

在软件方面, 建立学生公寓是学生在学校的“家”的概念。强调人本管理, 让学生在我们的管理服务中感受到呵护。通过板报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楼管与学生共同办报, 同时宣传公寓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座谈会的召开, 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里畅所欲言, 表达他们对公寓的热爱及美好期望, 并鼓励学生参与到宿舍管理、公寓文化建设中来。

重视公寓文化内涵的建设, 各高校都建立起公寓内部刊物或报纸, 并以文字为窗口, 报道学生的公寓生活情感和对公寓建设的所思所想, 交流公寓管理服务信息, 成为高校公寓服务与学生们互动的平台。

六、以开展活动为契机, 加强高校公寓建设

高校公寓服务工作在学校公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 在学校学生处、研究生院、团委、保卫处和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的支持和配合下, 开展大量以学生为主体的公寓活动。通过“我爱我家”文化艺术作品大赛, “温馨小屋DIY”主题公寓美化设计, “FASHION SHOW”才艺演示大赛, “互动你和我”拔河跳绳大赛, 公寓安全知识普及周, 公寓“卫生·文明·文化”月标志设计大赛, 评选“最受欢迎楼管”和“十佳寝室”的活动, 充分展示学生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修养, 发扬主人翁意识, 深化公寓文化内涵, 使其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延伸。

每年度“文明宿舍评比”活动, 增强获奖学生的荣誉感, 激励全校学生加入公寓建设行列, 对营造学生公寓良好文化氛围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安全知识讲座”和学生公寓“模拟火灾消防演习”, 从安全知识、自我防范、隐患的发现排除、自救避险、消防设施的使用等多角度全方位, 强化学生们及公寓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处理紧急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我们把各项公寓活动的开展作为契机, 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各项活动中, 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促进学生建立并强化公寓意识, 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综合能力。各项活动的开展, 实现了营造浓郁的公寓文化氛围、丰富课余生活和公寓环境育人的功能。

论高等院校档案管理的创新服务功能 篇9

关键词:档案管理,服务内容,服务渠道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认真收集保存好第一手资料, 为高等院校做好详实的历史记录, 积极开发利用档案资源, 为高等院校各项工作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为此, 提高高等院校档案管理的创新服务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新服务功能的具体内容

1、为领导决策服务。

现代管理的实践证明, 科学的决策和管理离不开信息。高等院校的档案材料中汇集着不同时期国家方针政策的精髓, 记录着广大教职工工作和活动的方方面面, 反映着院校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科学合理开发教学档案资源, 不仅可以为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也可以把握发展趋势,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益等提供参考资料, 为领导正确决策、科研工作、处理重大问题提供依据。

2、为教学科研服务。

档案信息的分享性为实现教学科研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平台。特别是在信息革命的背景下, 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 对教学科研档案信息进行深层开发, 把信息资源从档案原件的外壳中解放出来, 转换成新的载体形式, 将会进一步扩大教学科研档案信息的共享面, 使广大利用者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共享相同的教学档案信息, 实现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 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档案信息的服务功能。

3、为各类咨询查证服务。

凭依档案资料的权威性, 本着对历史负责、对院校负责、对广大教职工负责的原则, 在管理要求范围内, 通过查询有关文件、记录、图纸、票据、录音、录像等资料, 为师生和社会有关方面提供服务。

就院校档案的服务功能而言, 还可根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的不同, 从不同角度进行具体阐释。但不管怎样, 都要求院校档案工作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不仅要强化对服务功能的认识, 还要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服务功能, 不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上下功夫。

二、提高创新服务功能的主要渠道

1、要转变思想观念。

由于长期受档案神秘的影响, 大家对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不同程度存在顾虑, 重存、重保、轻用, 从而制约了高等院校档案服务功能有效发挥。高等院校有关方面和档案工作人员在这方面一定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与时俱进, 充分认识新形势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 积极探索档案开发利用的新思路、新方法, 主动树立服务意识, 主动开发服务功能, 努力为院校科学决策服务, 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 为社会各界服务。

2、要立足服务改革档案管理方式。

一是要着眼发挥服务功能, 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利用实行科学管理, 使之规范化、制度化。二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升管理水平, 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 有重点、成体系、分步骤地开发利用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 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或效率, 着力改变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存储、传播等方面的落后状况。三要及时收集资料信息, 适时编排归档。院校各部门资料信息繁杂, 头绪多, 尤其是行政机关工作档案和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各不相同, 教学部门量大面宽, 学术交流和专家教授讲课的偶然性等, 都要求档案部门必须加强平时收集工作。

3、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 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 还必须要求档案员, 真正树立“业务精通, 爱档如珍, 维护历史, 兢兢业业, 服务现实”的理念。加强档案人员自身业务建设, 一方面要注重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 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档案业务培训, 学习档案专业知识理论, 另一方面建立档案工作网络, 着力选拔年纪轻、懂电脑且热爱档案事业、默默奉献的人担任学校专职档案管理员, 运用现代化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设备, 提高管理水平, 使院校的档案工作跟上办公自动化步伐, 为院校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服务。

4、要加强信息汇总编研工作, 改

变过去那种看摊守业现状, 拓宽服务渠道, 改善服务功能, 用前瞻的眼光研究利用者的需求, 积极主动地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信息服务。在充分了解室藏和用户需求的基础上, 通过纵向横向分析比较、专题跟踪服务等方式, 有针对性地开展院校档案编研工作, 如编制《学校沿革》、《大事记汇编》、《教学科研成果汇编》、《专业技术职称汇编》和专题文件资料索引、个人学术动态学术思想或部门的史料等, 从而更好地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5、强化档案工作的条件保障。

对照《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要把档案工作纳入到院校建设的整体规划当中, 认真开展调查研究, 查找不足, 规划好学校档案工作的未来,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加强档案工作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为学校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

参考文献

[1]倪慧敏:《高校档案管理初探》, 《档案与建设》。

服务管理功能 篇10

一、高校电子阅览室的管理

(一) 硬件环境。

在对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配置硬件时, 应该选择与电子阅览室功能相符的, 这样可以促使电子阅览室充分发挥自身的使用功能, 并符合读者对信息提出的下载、传输以及阅览等措施的需求。例如, 在电子阅览室安置计算机硬件系统, 并配备相应的多媒体设备, 包括扫描仪、光盘刻录机、光盘阅读器、打印机、USB摄像头、麦克风以及耳机等硬件, 除此之外, 还要配备硬盘保护卡, 这样可以避免硬盘出现被病毒侵害的现象, 从而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二) 软件环境。

电子阅览室的构建基本目标便是为读者服务, 因此,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对读者所提出的需求给予一定程度的尊重, 高度重视网络数字化资源的建设, 并积极推动其发展, 促使电子阅览室的职责得以全面发挥, 与此同时, 高校还应针对电子阅览室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内容为人员职责规范、上网使用规则、入室以及上网须知、读者管理规范、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系统安全保护制度等。高校还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电子阅览室进行管理, 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资源控制、设备控制、读者管理以及服务计费。选取相适宜的管理软件, 管理软件必须具备统计查询、安全管理、远程控制、收费管理以及技术管理等功能。

二、电子阅览室服务功能的开发

(一) 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开发。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其进行信息服务的首要条件。电子阅览室应该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与开发。首先, 要开发具有高校图书馆特色的信息资源, 例如, 图书馆期刊题录数据库、馆藏书目数据库等, 根据高校的重点专业以及学科设置, 开发能够体现高校科研成果与专业特色的数据库, 例如, 毕业论文数据库。其次, 高校应在电子阅览室服务功能建设过程中, 给予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财务资源上的支持, 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重点规划, 并逐步实现数字化, 利用网络平台构建专题全文数据库, 并开展信息服务, 从而满足各个层次读者对电子阅览室服务功能的需求。

(二) 开展电子信息服务。

对于高校所申报的科研课题, 电子阅览室要有选择性的进行跟踪服务, 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例如, 网络数据库以及光盘数据库, 从而将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提供给科研人员, 这样可以有效缩减科研前期的数据准备时间, 节约人力、物力。网络信息中的科技信息较少、资源较为分散, 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使用人员的需求进行详细了解, 继而有重点的进行信息检索, 对检索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组织, 促使其能够直接被用户利用, 这样可以保证电子阅览室使用者所获得的信息具备较强的实效性, 科研工作的全程都需要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功能, 可以促使图书馆在时代进步中继续彰显自身的强大影响力, 实现持续发展。

(三) 进行计算机检索的主要场所。

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开设文献检索课程, 通过对该课程进行深入调查可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传统的手工检索方式具有非常严重的滞后性, 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性,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 高校必须变革教学模式,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结合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 并对检索课程的内容不断进行丰富, 增加检索课程的实习时间, 并将电子阅览室作为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检索实习的主要场所, 帮助学生养成情报意识, 除此之外, 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高校的教学质量。高校也可以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教学, 例如, 开设免费培训课程, 帮助学生掌握, 使用不同光盘数据库的方法;教导学生如何对文献进行处理以及信息下载的主要方式等, 这样可以对学生利用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如果高校具备良好的网络教学条件, 也可以开设远程教学点。

(四) 提供符合学生需求的信息服务。

电子阅览室作为信息服务部门, 在高校的图书馆中拥有较高的利用率。由于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数量有限, 常常会出现无法及时为读者提供服务的现象。电子阅览室构建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于人, 因此, 电子阅览室要对读者的需求进行充分挖掘, 充分考虑读者的感受, 最大限度的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这便要求电子阅览室要做到三点要求, 分别是延长开放时间、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专项服务、开展网上使用导航服务。延长开放时间有利于提高电子阅览室的利用效率, 在网路平台上构建专项服务可以实现读者对主页发布、信息打印与下载功能的需求, 开展导航服务要求电子阅览室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资源重组, 并将链接点易超文本的方式提供给读者, 从而帮助读者进行网络查询。

结语

电子阅览室是高校图书馆在时代进步中的必然发展趋势, 高校只有大力开发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功能, 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才能促使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实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莫慧.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与服务的深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1) .

[2]李守仁.新形势下高校电子阅览室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10 (03) .

[3]周文波.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与服务的深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4 (12) .

上一篇:火电厂继电保护下一篇:真有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