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部门

2024-08-13

教育行政部门(精选十篇)

教育行政部门 篇1

一、积极争取党政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营造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和谐环境

教育改革和发展, 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 凝聚力量, 形成合力。“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普九”时期, 我们就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 政以兴教为本, 民以支教为荣”的优良传统。在国家确立“以县为主”教育体制和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新形势下, 我们就更应该紧紧依靠当地党委和政府, 积极争取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和强大支持。由于县级党政领导的工作重心在农村, 很少有机会接受专门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培训。因此, 县级教育部门的领导要经常主动地向他们汇报工作, 沟通认识, 多邀请他们参加教育教学调研活动。通过建立县级党政会议定期研究教育制度、县级党政领导联校议教制度, 使他们真正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 在政策上对教育事业给予优惠, 在行动上把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同“三农”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时, 还要利用新闻媒体及听证会、家长会等, 多渠道、多层次地进行教育政策、教育法规的广泛宣传和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与讨论, 寻求全社会对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认同与支持。

二、大兴调研之风, 实行科学决策

今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教育事业将又一次迎来改革和发展的春天。年内, 教育部将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筹备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作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 抓住历史机遇, 谋划好教育改革和发展大计。可以说, 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 教育事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也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如何客观地总结得失, 对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科学决策, 需要我们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同志下移工作重心, 大兴调研之风。我们要花大气力, 深入乡村, 深入学校, 深入班级, 研究教情, 研究学情, 积极组织广大干部、师生员工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要发扬民主, 集思广益, 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 动员干部、师生员工通过座谈、书信、电话、网络等方式, 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要发挥本地专家学者优势, 采取举办专家座谈会、组织专家在媒体发表引导性文章等多种形式, 围绕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如制约本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出矛盾、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奋斗目标、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有关发展农村教育的优惠政策等, 深入开展调研, 总结本县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和积累的经验, 为全县教育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的教育需求

国家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发展的进一步加快,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不仅仅是要“有学上”, 重要的是要“上好学”。如何满足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是各级教育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更应该审时度势, 立足县情, 找准突破口, 强化措施,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一是要落实好国家教育惠民政策, 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把国家出台的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解决北方农村学校冬季取暖问题”、“中职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等政策落到实处;做好生源地信用贷款工作, 进一步扩大贷款覆盖面;不断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使真正有困难的学生能够及时得到救助。二是要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 切实降低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普九”后, 义务教育仍然要坚持让学生“进得来, 留得住, 学得好”的原则, 特别是初中, 要把学生巩固率作为一项硬指标来抓;要采取多种措施, 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狠下工夫, 使学生入学后, 都能按期接受完义务教育。三是要落实好国家课程标准, 开齐课程, 开足课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情况, 要坚决纠正一些学校把体育、艺术等课程只印在课表上没有落实在课堂上的错误做法;要采取多种措施, 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 不仅要使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而且要使学生有一定的道德修养,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身体健康, 全面发展。四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减轻过重课业负担。要按国家要求, 严格控制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和在校学习时间, 保证中小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切实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抓好预防近视和科学营养工作。五要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要推广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学会学习;大力改进教学方法, 广泛应用现代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动中考改革和学生评价方式改革, 发挥好素质教育导向作用。

四、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 建立科学决策、依法行政、高效廉洁的务实性机关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 不仅影响到机关的形象, 而且影响到机关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要采取多种措施, 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要加强教育法规、教育政策、教育理论培训。采取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等方式, 积极创造条件让机关工作人员多参加国家和省级举办的教育理论培训活动, 鼓励他们多写读书笔记, 多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切实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要下移工作重心, 指导好教育教学工作。机关工作人员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 经常深入乡村, 深入学校, 深入班级, 调查研究, 善于发现问题, 并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三是要严格要求, 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加强对财务、基建、招生、采购、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督, 深化校务公开和校财局管, 推进学校信息公开, 深入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 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四是要分工协作, 切实提高管理效能。领导班子成员和科室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 落实好“首问责任制”和“按时办结制”, 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议, 及时沟通信息, 交流思想, 统一认识, 强化服务意识, 努力把教育行政部门建设成“三优一满意”的窗口机关。

教育行政部门 篇2

XX年工作将以教育质量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力推进三项建设,创建五好学校,认真开展双百四十佳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

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宣传新《义务教育法》,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力度,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落实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抓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建立健全贫困生救助机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继续实施“两免一补”,鼓励和支持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二、推动普通高中健康发展

巩固省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对普通高中的教学管理及指导工作,采取措施,强化责任,使高中三个年级各负其责,协调发展,改变过去那种重视毕业班教学轻视起始年级管理的做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抓好应届生的升学率。

三、加强学前教育

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重点,推进示范性幼儿园、一级幼儿园建设和评定工作。力争30%的乡镇幼儿园达到市一级幼儿园,50%的乡镇幼儿园达到市二级幼儿园,同时积极发展村级幼儿园,有条件的村建设村级幼儿园或小学附设幼儿园或私办幼儿园。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多方筹措资金,或者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出资,兴建一所高质量的民办幼儿园,提高保教质量。

四、加强城镇职业高中建设

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法》,以全省重点扶持“黄淮四市”职业教育工作精神为契机,加快推进我县城镇职业高中建设。鼓励、支持民间资金投入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继续把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拓展职业教育的办学空间,整合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源,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与江苏泗阳职业教育中心联合办学,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五、新建学校和校舍改造工作

1.新建学校工作。按照“汝南县城乡教育发展规划”,计划在县城西区新建一所小学、初中各30班规模九年一贯制学校。第一期新建一所30班规划小学,校址已选定,春节后可开工建设。建设资金县财政安排解决。

教育行政部门 篇3

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承担课程资源管理的职责

在我国传统的课程体制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的管理仅限于对国家拨付的教育资源的再分配和监督学校对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等,因此对课程资源的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人们对课程资源问题的研究日渐丰富,但大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学校和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层面上,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的研究仅限于强调建立制度或将课程资源纳入课程计划之中,对如何实施管理并未提出具体建议。

事实上,从学校和教师的权限来看,他们很难把资源开发的范围拓展到学校之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资源,并不隶属于教育系统。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必然需要系统之间的协调,这是学校和教师难以独立完成的。此外,同一地区内教育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需要进行资源利用的校际间协调,这同样是学校力所不能及的。因此,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一问题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定位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资源管理中的职责是什么?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究竟是根据课程资源的现状来设置课程,还是先设置课程框架后选择适当的课程资源?从长远来看,这两种方式在实践中都是可行的。但目前由于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刚刚建立,所以根据本地区现有的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来进行课程开发不失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最重要的职责,是组织力量对本区域内的课程资源进行调查,并建立地区课程资源库。其主要职责包括:

1. 组建课程资源管理机构和工作团队

在研究推进的过程中,门头沟区教委逐步建立健全了课程管理组织机构,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成立了由教委领导和各个职能部门参与的“课程管理工作组”,负责确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机制,制定较为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

2. 确定课程资源管理的政策、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1)制定课程资源开发的纲领性文件

“门头沟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实施方案”是我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对我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从课程开发目标、课程性质及课程开发的进程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2)制定与地方课程开发、管理、实施相关的规定

在这方面,我区制定的管理性文件包括:“关于地方课程开发、管理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关于教育基地实践性活动课程的实施意见”、“门头沟区教育基地地方课程中小学生学业评价手册”等。

这些文件对我区地方课程的开发目标、课程结构的设置、课堂内容的开发与管理、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都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为我区在现阶段地方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

(3)制定与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实施相关的规定

在这方面我区制定的管理性文件包括:“关于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指导意见”、“门头沟区普通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管理办法”、“《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申报、审议制度”等。这些文件对我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申报、审批、实施以及学校开发方案的评价,都给出了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标准。

3. 定期开展区域内课程资源的调研

定期组织对教育系统内部的课程资源的调研,了解教育系统内部的人员构成、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现状等。对教育系统外部的资源可以委托相关部门协助调查,或根据需要直接调取其他部门的调查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协调各方关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

4. 开发区域内具有特色、可以共享的课程资源

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教育行政部门要整合地区优势资源或传统资源。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明确课程设置目的的前提下,选择具备开发条件的资源进行课程开发。我区在设置地方课程时,紧紧围绕我区原有的四个教育基地展开,在了解基地现有资源的教育特质的基础上,对四个基地的教育功能做了初步定位,之后对基地进行了改建,配备了相应的人员,并指导基地制定课程方案。

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教育行政部门要提供课程开发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导和鼓励学校选择符合学校自身特质的、能够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

比如: 我区军庄中心小学通过“菊花种养”这一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在长期的实践研究中形成了学校的教育特色。在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区教委指导学校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需求评估、课程目标、校本课程框架和门类、校本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保障制度等方面给予详尽的指导。

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落实其在课程资源管理中的职责?

1. 提供课程资源选取的标准和原则

为课程建设所提供的课程资源,应当是最能体现一定时期教育需要的那些资源。因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课程资源选取的标准和原则,避免课程资源选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 建立课程资源良性开发机制

(1)进行课程资源需求调研

要了解一段时间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使课程开发有的放矢,实现课程的社会适应性。

(2)保障资源开发所需条件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是各种因素相互协调作用的过程,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必要的人员、资金、设备和信息。

(3)建立激励机制

课程资源的开发并非某些特定人群的专利,它需要各方人士的参与。因此,建立课程资源开发激励机制,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员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来,拓宽课程资源的开发渠道,同时也有助于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提升。

教育行政部门 篇4

一、力保面向全体

1.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近年来, 我们根据《大港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大港五年布局调整规划》, 确立了“整合城乡资源, 集中优势;融合区企资源, 扩大优势;联合外部资源, 集聚优势”的资源优化“三大战略原则”, 实施了资源优化“三大战略工程”。一是“壮腰强基工程”。三年间争取市、区两级资金3000万元用于义务教育学校设备设施达标, 四年间翻建和新建了17所学校, 2008年维修改造了所有农村学校, 对大港各学校的校舍进行了一次安全隐患排查, 2009年又对区域内6所学校进行扩建改造。改善城乡办学条件一年迈一步, 三年跨大步。二是“惠民助农工程”。实施撤消“麻雀校”、兼并薄弱校、壮大镇 (街) 中心校策略, 调并6所农村校;坚持“城乡一体、专业对口、逆向流动、统筹协调”的原则, 实施保护性的农村师资均衡政策, 四十多名城区教师进村下乡, 促进农村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区企共融工程”。顺利接收中石化、中石油、中建六局等31所企业办中小学, 对学校基础设施等进行全面维修、改造、提升, 对师资队伍进行了强化培训, 有力地提升了这些学校的办学竞争力, 促进了区企资源融合, 使区域教育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2. 优化教育结构。

结构决定品质。面向全体, 既要关注横向的资源覆盖, 也要关注纵向的结构组成。因此, 我们确立了“初、高中逐步分离以及幼儿教育规范多元发展, 义务教育高品位快速发展, 高中教育特色创新发展, 职业教育自主灵活发展, 特殊教育积极稳步发展, 成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发展思路, 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近年来出现了可喜变化。一是幼儿教育逐步达标升级。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 至2008年, 城区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0%, 农村儿童学前两年受教育率达到90%;2009年, 大港又新建中塘、郭庄子两所国办中心园, 标志着大港学前教育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由两所市级示范园引领, 国办示范、民办加盟补充、企业联办助力的多体制幼儿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 幼儿教育呈“雁阵式”发展态势。二是义务教育走在全市前列。近年来, 大港义务教育入学率一直保持100%, 义务教育完成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五年前已完成小升初无缝对接, “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经验已向全市推广;22所小学中有15所被评为“天津市义务教育示范校”;在严格控制补课、杜绝泛滥加课、规范课程管理方面积累了经验。三是优质高中开启新格局。连同油田实验中学, 区域内已有3所示范性高中;局属高中“一体 (大港一中) 两翼 (实验、三中) ”格局效益初显, 大港居民的子女享受优质高中教育比例达到全市较高水平。四是高标准建设了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少儿随班就读、免费入学机制已经形成, 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少年儿童的义务教育权益得到保证, 区域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五是职业教育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投资2000万元新建滨海中专实训基地, 争取市、区投资1400万元补充设备, 促进职业教育硬件条件的完善达标。六是农村成人教育投入加大。目前, 大港3所农村成人学校全部晋升为市级示范校。

3. 关注教育重点。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 我们始终做到三个特别“关注”, 即关注难点区域, 关注难点工作, 关注弱势群体。

关注难点区域———农村教育。一是发挥优质带动作用。做强中心校, 发挥片域中心校辐射影响作用, 以中心校为焦点促进片域共同体发展。做到“三个坚持”, 即坚持农村校办学设备、设施标准与城区学校同步;坚持办学要求不降低;坚持同标准、同要求、同考核, 对督导、评估、考核等列后三位的学校, 要综合诊断、限期整改。二是让人员流动。实行城乡“手拉手”, 农村校教职工到城区校学习培训, 城区校骨干教师到农村校挂职、兼职, “拉手校”同活动、同考核、同建设。三是让教师感动。对农村教师实行了职称、评优倾斜, 进修优先, 子女上学优惠;设立“敬业奖”等13项稳定农村教师的举措。每年的教师节都要为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发放慰问金, 切实做到用待遇、用政策、用感情留人。关注难点工作———加大投入。我们做到了“四个优先”。一是优先考虑发展空间。“十一五”期间, 我们新建了一所高中、一所初中、四所小学、一所特教学校、一所幼儿园共8所学校 (园) ;对小王庄中学、太平村一中等学校进行了改造, 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二是优先划拨教育经费。教育经费足额到位, 将其纳入城镇 (街) 目标责任年终考核, 开设教育专用账户, 加强监管、审计、检查, 严格拨款流程, 提高了班主任津贴。三是优先支持培养、引进。2007年招聘教师70名, 2008年招聘教师75名, 2009年招聘71名新教师, 全部到岗。四是优先改善办学条件。争取信息化“六通四建”经费, 设施设备投入取得明显成效。关注难点人群———弱势群体。一是恪守理念。“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的优质教育资源”已成为大港教育人的共同守则。二是坚守原则。坚持教育普惠性, 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同样的待遇。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享有同等受教育权, 一样就近入学, 一同划片招生。三是制度保证。政府督查室定期督查义务教育经费保证, 确保“三个保持”和“两免一补”政策落到实处。区政府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资金, 同时还调动社会各方力量, 建立了“环科水务助学金”等6个专项基金“解困助学”, 建立了家庭困难学生“助困”档案。

二、力争全面发展

1. 健全制度规范。

一是规范机关行政行为。自觉做到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活动坚决不搞, 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会议坚决不开, 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文件坚决不发, 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事情坚决不做;依章循矩办学, 保证发展环境。二是规范学校管理行为。制定了“大港学校办学九项标准”, 规范了课程、课时、作业量、学生在校时间、考试评价;实行了安全稳定、课程计划、义务教育完成率、教育收费“一票否决制”。三是规范教师从教行为。颁布“六条禁令”、“十要十忌”等文件, 将“六条禁令”设为教师师德的底线, 通过“万名家长评学校”、“局长信箱”等形式进行测评, 严查各类违规、违纪行为。

2. 加强课程管理。

面向全体,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必须围绕学科课程落实, 结合区域活动课程开发以及校本课程建设, 更新课程理念, 丰富课程资源。为此, 我们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提高了国家课程执行力。要求学校严格遵守国家课程计划。在“开足、开齐”的基础上“开好”。我们开展了国家课程生本化研究。组织教师对教科书内容进行二度开发, 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 弥补学习新知的缺陷, 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情境。要求教师上课以效率为核心,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机结合, 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要求教师致力于作业布置、批改的创新, 研究巩固所学的最佳训练量, 防止“讲而不练”和“过度机械训练”两种倾向;推广了大港二中等学校采用的“基本作业与自主作业”相结合的作业布置方式;提倡教师“下水作业”和作业二次批改。二是提高了区域课程的实施力。结合大港实际, 立足学生发展, 着眼我们已有的探索与积累, 将区域特色的“两节一赛”等活动载体课程化, 作为地方 (区域) 课程的切入点与突破口。让每个学生都练就一种终身受益的锻炼方式, 培养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爱好, 参与一项科技小课题研究, 争做一名践行“三礼”的标兵, 获得一项“读书富脑”的成果。为了保证区域课程的落实, 我们创设了“三礼”教育成果展示周、“富脑工程”建设博览会、校园体育节、校园艺术节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五大项目平台, 极大地激发了学校、教师、学生参与的热情。三是提高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各校基于自身的发展历史和现实条件, 基于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围绕“励志修身、体验感悟、实践探究”的主题, 整合校内外资源, 自主开发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绝大多数学校已经达到开发6门以上校本课程的数量标准, 并做到了“课时、教材 (讲义) 、教法、师资、评价”五落实。

3. 深化评价引领。

我们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推进此项改革, 以此为手段, 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持续推进学生评价改革。坚持评价必须以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将电子档案评价与档案袋评价有机结合, 实现评价形式多样化;全面评价学生的智育、品德素养、身心素质等各个方面, 实现评价内容综合化。不断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一是建立了“一考两评” (每两年对全区教师进行一次业务考试, 每年都要对教师师德、师能进行评价) 。制定出台了规范详尽的教师“一考两评”指导意见, 切实使“一考两评”的实施过程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二是规范各类教师评比。以“两评”为核心, 对系统内的各类教师评比活动进行分类梳理, 并对各类评比的操作原则、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 进一步提高评比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充分发挥各类评比的激励作用。努力改进学校评价方法。一方面将《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作为大港义务教育学校必须达到的“基础达标”等级, 要求所有学校个个过关, 个个达标;另一方面, 要着力调整、完善原有的“九项达标”标准, 调整了与《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重复、抵触的内容, 在相关条目后添加大港特色项目, 形成“区域特色”标准等级;同时还鼓励达到“区域特色”标准的学校, 在此基础上再制定更具学校自身特色的发展目标, 并报请上级部门督促指导, 形成更高层次的“自主发展”等级。

三、力促办学优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质量优质是硬道理。教育的优质发展, 既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衡量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1. 强化队伍建设。

抓师德, 不断塑造人民教师新形象。我们以“三满意” (“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竞做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 争当人民满意的优异学生”) 为抓手, 结合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借助“师德建设月”这一平台, 创造了“评、纠、树、建”这一师德建设的新招法。力争在每次活动中“评出正气、纠治歪风、树立正义、建出活力”。每年, 我们都要表彰一批优秀教师, 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强师能, 不断促进队伍素质新提升。我们建立了“三校三地, 三层一站”培训机制, 倡导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30多个, 培训干部教师不少于2000人次。我们以课堂为载体, 以创建“低负高效”课堂为主线, 在每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 设立主题“教学月”, 从局长到校长, 从机关到学校, 深入课堂, 聚力课堂, 研究课堂, 打磨课堂, 并在此基础上评选优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 百名教有特色教师;举办面向不同层面的“三鹰杯” (雏鹰、健鹰、雄鹰) 课堂专业技能比赛, 带动全员大比武, 我们已从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筛选100名教学有特色的教师, 加以重点培养。

2. 深化课堂改革。

我们把改革的重点聚焦在“三精”课堂的落实上。一是“多中求精”———通过“多人”、“多维”、“多次”、“多用”实现备课的“精雕细镂”。以“多人” (备课组、学科组、各级共同体) 凸显集体智慧, 经“多次 (个体备、集体备、个体备, 课前备、课中调、课后补, 本届备、下届备) ”研磨使其精致, 靠“多维” (备知识, 更要备情感态度价值观;备教材, 更要备学生;备教法, 更要备学法) 不断丰富其内涵, 以“多用” (自己用、同伴用, 学生用、家长用;本校用、他校用, 本届用、下届用) 放大一次备课的效益。二是“变中求精”———通过结构优化打造教学的“精湛技艺”。我们总结了几年来大港在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方面取得的成果, 整合提升大港二小、大港二中、大港三中、大港五中、大港一中等学校课堂改革的经验, 经过反复调研论证, 将“学练稿”的使用与课堂上实现“多元互动”的有机结合作为探索方向, 形成以“自学、合学、群学, 预习、展示、反馈”为要素特征的课堂构架, 这样做既有效医治了部分教师多年来形成的“独霸讲堂”的顽疾, 也恢复和放大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 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三是“治中求精”———通过“有所不为”落实作业布置的“精心敬畏”。通过科学精细和强有力的管理, 规定一线教师绝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低水平作业, 绝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 绝不让学校陷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随意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的恶性循环之中。

3. 依靠科研引领。

教育行政学 篇5

我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设想

摘要: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在地区、城乡以及阶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而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这许多的问题,深深的影响着我国的教育。

关键词:高等教育 改革 发展

差距 问题

高等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建设高端人才的摇篮,也是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首先,如何判断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社会各界,包括教育系统对高等教育扩招以后形势怎么判断,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我们要从基本面上来看,也就是说改革开放前20年,实际上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是相对比较平缓稳步的,从1999年扩招以来,整个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是非常显著的,从原来不到700万人的规模,现在已经增加到了2979万人。我们什么时候居世界第一位呢?差不多是在2005年前后,也就是超过了美国,在整个总规模上居于世界第一。毛入学率也从原来的不到10%增加到24.2%,可以说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阶段。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意味着高等教育人口绝对数的增加,而且还意味着受过高等教育人口的地区分布、城乡分布、阶层分布等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从这期间来看,我国初步形成了若干所能够有条件向世界一流冲击的高水平大学,一批重点学科,培育了一大批前沿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每年高校输送的毕业生从原来不到百万现在已经达到了六百多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对高校扩招以来这样一个形势,我们需要一个客观的估计,正是因为扩招,才使得数以千万计的适龄青年能够由此获得进修深造的机会,从而改变一生,才使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能够在人才资源方面显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扩招以后毕业生正在成为各行各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当中的业务骨干,比如“嫦娥一号”工程有上万名科技人员在30岁以下,如果没有扩招就不可能有这么充足的人才供给能力。其实当我们国家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时候别的国家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在增加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很多欧美国家从原来的大众化阶段进入到普及化阶段,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50%,我国扩招以后在世界毛入学率方面的排位也就是上升10位左右,原来就是七十、八十位,现在也就是七十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同世界水平的差距。相应地,如果我们不扩招,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也会受到不小影响。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像钱老之问说的也就是这个事。二是我们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条件不足不稳,我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001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7300元,后来一度跌到了5000多元,现在回到7500元左右,我们还是财政拔款不充足的状况,是同期发达国家相近统计口径1/5,而且不同省之间能相差6倍之多。三是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四是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解决,分别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方面。所以我们的科学发展还是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原本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距、不同阶层收入差距的拉大而造成的教育差距有了进一步拉大的趋势。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不仅危及到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公平原则,而且直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的严重阻碍,并成为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不平衡、城乡差别进一步增大、阶层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新的时期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差距,积极寻求缩小差距的有效策略,应该成为政府决策的一个重大命题。

第二,在看待高等教育2020年事业发展目标的时间上。我们认为应该从全局上来看,也就是说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求,特别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规划纲要》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增加到35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20-50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会从现在不到10%提高到20%。应该说,这些目标体现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达到一个高位平台后稳步增长的趋势。从规模增长看,我国从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2009年的7年间,宽口径规模年均增长率为9%以上,后期增幅已有放缓,比如2009年比上年增加也就是2.48%,所以按照专家组的预测,到2020年前只需要每年增加1.6%,平均每年增长50万人就可以达到未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换句话说,现在如果一个学生都不扩招,我们可以增长10个百分点,为什么?因为18-22周岁年龄的人口分母在未来十年当中是下降差不多4000万人,等于说我们现在零增长也可以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5%,我们为什么提出40%这样一个目标呢?就是因为我们考虑到各行各业对专门人才的紧迫现象,考虑到学龄青年受教育的迫切愿望。第三,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在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已经不是重点,最大的重点就是我们将进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首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提出,这也是第一次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方向,特别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共享。大家注意到,这回不仅是科研的资源要共享,而且我们将来产学研的教育资源也要深度的合作和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等学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其次,我们要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我们国家现代化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区域的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为此,《规划纲要》的文本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这里面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国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这里不光包括本科的大学和学院,也包括高职高专的学院,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也就是说让高校既能够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第四,如何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加强政策措施保障。在《规划纲要》的第三部分已经全面谋划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新方向,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可以列举出一系列新的改革切入点和政策措施亮点,比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等,都需要在各类高等学校师生中形成更为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自觉的行动。相比中小学而言,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重点也是高等学校,关键在于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等等。与此相关,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说到底,是整个改革的牛鼻子,就是要理顺政府怎么办教育管教育,学校怎么依据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引导自主办学等关系,许多都是当前社会上关注和热议的问题,相关的因素也很复杂,表现出“深水区”改革的典型特点。

同时,我们也看到,要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完成好各项发展任务,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和良好的制度安排是根本不行的,我们必须在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政策措施保障方面迈开新的步伐。《规划纲要》的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特别提出要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在经费方面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强经费管理,明确提出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增强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在高校实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公办高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这也是比照国际通行做法,目的就是要强化制度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让高等教育领域公共资源配置在阳光下运行。还有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高等学校既是优质资源普及共享的收益者,更是优质资源开发和应用的主要参与者,势必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规划纲要》准备在今后三年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涉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和改革的项目内容也有不少。如果组织领导和措施配套能够很好到位,相信我国高等教育的事业定为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再创新的辉煌。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于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的,最近十多年来,在我们一批高水平大学也在不断地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很多很好的有益的尝试,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他们在这方面都做了很好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我们想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也是多样化的。同时在原有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要继续进行探索,因为在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深化改革,这次在规划纲要文本当中已经提出来了,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当中的中心地位,要着力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所以,在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形势下面,我们应该要很好地抓住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这个有利时机。因为这次文本当中在后面的十大改革的项目和改革试点当中,有一个高等教育提升工程,在这个提升工程里面讲了一句话,就是实施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我想这个计划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基础学科方面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们想是一个少而精、高层次、国际化的原则来培养。去年我我们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筹备工作,因为本着先行先试的原则,在规划纲要制定原则的过程当中,有看准的可以试的我们就先试,我们已经对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做了筹备工作,已经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数、理、化、计算机、生五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想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所以借此机会我也想把基本的思路说一说,主要是在七个方面来抓改革:一是在学生的遴选方面,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潜质,实行动态统筹机制、自由选择专业的机制,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到培养计划当中。二是教师的配备,我们要安排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担任专业的导师和授课老师,聘请海外知名学者主持和参与教学。三是培养模式,要突出个性化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志向更加远大,心态也要是平和的,德才兼备,成为未来的一流的学者和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四是营造氛围,这个氛围就是要通过世界级的科学家的访问,高水平学术报告等等形式,来营造浓厚的学术分为和开放的平等交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的愿望。五是制度上要创新,学生管理实行导师制和班级管理相结合,制定灵活的课程选修、免修、缓修等等制度。六是条件方面的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试验教学试验中心等等,都要向参与这个计划的学生开放,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支持,经费的支持、条件的支持、空间的支持。七是国际合作,通过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考察等方式,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鼓励学生利用国外的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尽快地融入学科领域或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的群体当中去。所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认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用人部门,包括我们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要营造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机制。在这个计划当中,还有一个是应用学科的拔尖人才培养问题,关于应用学科培养拔尖人才,我们还要跟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结合起来,因为应用学科跟基础学科不一样,应用学科我们应该大批的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同时培养少而精的拔尖创新人才,在这方面我们在研究筹备启动未来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教师的培养计划。所以我想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我们是要培养一大批研究型、研发型或者是能够在生产一线的卓越工程师,所以这是一个全口径的,生产一线的卓越工程师就是前面讲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研发性的少量的是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要培养一大批卓越医师,他们当中有的是能够在大医院解决疑难病症的专科医师,有的是能够进社区、下农村的全科医师,还要培养一大批各级各类学校需要的卓越教师。总之,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够表现出卓越,成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第二个问题,关于千校一面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对于高等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应该是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所以这也通过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建立高等教育的分类体系,我们才能够解决千校一面的问题,解决千校一面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使得我们目前的2263所高校都要办出特色,所以这个问题简单讲是在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要根据科学性、多样性、可操作性和公正规范的原则来修订我们的普通的高等学校实施条例和有关政策,要按照高等学校分类的依据,建立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开展分类的评价,引导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能够合理定位,能够各在其位、各展所长,办出特色,各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做好政策的引导和监督管理,为高校的自我定位、自主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空间,这方面我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高校分类管理的试点工作。二是要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继续实施“211”工程、“985”工程,推进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的建设,通过启动实施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的建设,启动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来重点建设一批地方的高等院校,加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和引领作用,也就是说要以重点建设来促进分类发展。三是各个高校自身要科学定位,各个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在国家高校分类体系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要结合服务面向不断调整确立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类型等方面的发展内容,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真正做到合理定位。如果我们现在的2263所高校都能够注重合理的定位,办出特色来,我想我们就有希望形成一个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百舸争流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的格局。

高等教育的主体大学本身也存在着许多各方面的问题。

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因为现代大学制度是建立在依法确定政府和大学关系这个前提之下,所以纲要提出,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这样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处理大学和政府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在这个原则下来确保大学办学自主权。这个原则的含义就是,政府和大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机构,大学不是行政机构,所以大学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它具有办学的自主性。管和办分开的话也是这个意思,政府是负责宏观管理,办学的权利是属于大学,所以我想这是确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层面的问题,首先要处理好这个关系。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在纲要中提到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要制定大学章程,大学内部治理也要按照章程来实行治理,从这个意思来讲也可以说是依法治校,这也就意味着今后我们的大学都要制定章程,来确定内部治理结构。在内部治理中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大学的领导体制是实行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又强调了教授治学,营造学术自由的氛围。大学治理中有一个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的关系,那就要在学术领域要充分尊重教授在治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所以,内部治理结构在纲要中做了这样一种原则的规定。

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因为大学自主办学是需要有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的,因此要家里社会参与、社会合作的制度,这里提出了可以探索建立董事会或者理事会的制度,这种制度是一种社会参与的形式,同时还强调了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办学,也提出了大学要向社会公开信息,要实行年报制度,让社会对大学有知情权,也可以说,现代大学制度最终是要建立一种大学自我发展又自我约束的制度。参考文献: 1.2.3.4.5.6.7.8.闵维方、杨周复、李文利主编:《为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教育经济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程方平主编:《中国教育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胡鞍钢、王韶光、周建民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谈松华主编:《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 篇6

答: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 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影响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对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总结实验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服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包括: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

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根据其年龄特点,小学重点可以放在学习和自我方面,初中重点放在自我和人际关系方面,高中重点放在人际关系和生活及社会适应方面。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初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意志,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高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工作步骤是什么?

答: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按照“积极推进、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要在具有较全面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进行心理辅导的专门技能以及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上有显著提高。

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要抓好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学校,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区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推进工作。

暂不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农村和边远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中小学地区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规划;重点抓好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试点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逐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问: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答: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活动之中。各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最佳的途径和方法。要讲求实效,把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在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中小学校要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更为可行和常用的一条途径。所有教师都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要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良好的意志、性格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中也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有条件的中小学校要开设心理咨询室,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沟通,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对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如:谈话法、咨询面谈、建立心理档案、角色扮演、班级、小组讨论等。

问:如何确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高等学校的心理学专业和教育学专业要积极为中小学输送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师范院校要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以帮助师范学生和中小学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各地应广泛开展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特别是专职教师的培训。教育部将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教师培训用书,并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培训骨干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培训内容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和实践锻炼等。培训方式可以采用自学、业余学习、集中培训、脱产培训和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等形式。

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各地在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密切联系,既不能用德育工作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取代德育工作。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在现实教育中,要注意二者相辅相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各地应根据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统一称为“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规范化。

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或相关教育材料的编写、审查和选用,要根据本指导纲要的统一要求进行。自2002年秋季开学起,凡进入中小学的自助读本或相关教育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经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审定后方可使用。

心理咨询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大中城市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 (或心理辅导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对心理咨询或辅导人员要提出明确要求。要严格遵循保密原则,谨慎使用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如测谎仪、CT脑电仪等。

教育行政部门 篇7

一、教育行政权力边界的构成

根据依法行政的基本原理, 行使行政权需要遵守两大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教育行政权就是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教育事务活动中享有的权力。教育行政权属于国家行政权的一部分, 同样需要遵守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这两大基本原则。

那么, 教育行政权该如何遵守这两大原则呢?笔者认为, 这就要求教育行政权力遵守三大边界:根据行政合法性原则, 教育行政权应遵守法制边界;根据行政合理性原则, 教育行政权在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时候, 应遵守基于教育规律的教育领域专业边界, 还要遵守面向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边界 (见图1) 。

由图1可见, 教育行政权首先需要遵守法制边界。但是, 法制都有自由裁量权的空间缺口, 教育行政权会凭借自由裁量权而突破法制边界。这时候, 教育行政权应遵守基于教育特殊规律的专业边界。但是, 基于教育特殊规律的专业边界也可能有弹性缺口, 这时候, 教育行政权还应遵守价值边界。

(一) 教育行政权力的法制边界

1. 依法行政的理论基础。

依法行政渊源于宪法确立的法治原则, 它是法治原则在行政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在中国, 依法行政原则的确立虽晚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却是中国宪法实施、民主法制完善和法治观念深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 依法行政原则的确立有其宪法基础。中国宪法总纲中明文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都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中国法制精神的中心内容和高度概括, 也是中国确立依法行政原则的宪法基础。此外, 中国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行政机关地位及职权的规定, 均为依法行政原则的提出奠定了宪法基础。

其次, 依法行政原则的确立也是以中国民主制度为基础的。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关执行法律就是代表人民并按人民意志进行国家行政管理。因此各级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是否坚持依法行政, 直接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实现程度。

第三, 依法行政原则的确立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法制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行政管理作为国家管理中涉及面最广、任务最重的一个领域, 其法制化程度将直接和主要反映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实现程度。

第四, 依法行政原则的确立, 也是依法治国思想和法治观念深化的必然结果。随着依法治国观念的深入人心, 人们逐步认识到, 在现代各种国家职能中, 行政职能占主导地位, 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掌握着相当大的决策权、执法权和管理权。坚持依法行政, 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对于有效实践依法治国方略、加速依法治国进程是至关重要的。依法行政是实施依法治国的主体工程, 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关键。

2. 教育依法行政的“法”之范围。

教育行政要依法, 这是没有争议的, 但是, 这里存在一个“法”之标准或“法”之范围的问题。有学者认为, 依“法”行政中的“法”是指法律法规, 这样就把“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排除在外。有的学者认为, 依“法”行政中的“法”包括法律法规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

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以及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经济特区法规是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 毫无疑问是教育行政权力的依据。至于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能否成为教育行政权力的依据, 笔者认为, 可以分两个层次来分析。第一个层次是: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等行政立法行为, 其本身是行政权力的一部分, 应该首先有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制定“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作为普遍行政行为, 也是行政权力的一部分, 也应该有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或上级行政立法作为依据。第二个层次是,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发布生效以后, 它们可以作为下级行政机关教育行政权力的依据, 因为行政机关有服从上级行政机关的组织原则。

(二) 教育行政权的专业边界

作为行政权力的教育行政权, 其管理对象是教育。而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任何对教育的管理活动, 只有遵循教育的自身规律, 才能促进教育发展, 否则就会阻碍教育发展。这就要求教育行政权力必须敬畏教育规律, 不要逾越教育专业边界。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它有专业自身的复杂规律。教育活动的规律主要体现在教学、学习和科研这三大活动中。而这三大核心活动有一个共同规律:需要给教师和学生以足够的自由空间。特别是大学, 这种自由尤其可贵。所以, 对教育进行行政管理, 不能忽视教育规律。“学术是学者的生命, 是大学的灵魂。学术的繁荣是学者、学校的共同理想。自由是学术生存和发展的空气, 民主是学术兴旺和发达的土壤。学校行政权力的神圣使命之一就是保障这种自由和民主。”[1]“学术权力的良心很难容忍行政权力的过度介入。”[1]教育的历史证明, 在学校里, 行政权力是后生的, 它出现之后越是顺从于学术, 它就越有力量, 而当真理至上、民族至上的旗帜能够在大学校园里高高飘扬的时候, 大学便获得了无限的教育资源。可见, 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 不允许外力去破坏。这就要求教育行政权力在教育规律面前保持敬畏之心。

(三) 教育行政权的价值边界

教育是一种追求价值的活动, 而且, 与其他领域相比, 教育体现着更多的价值。因为, 与社会其他领域相比, 教育承担着极为特殊的人类发展使命。“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 教育看来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必不可少的一张王牌……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 人类可借其减少贫困、排斥、不理解、压迫、战争等现象。”[2]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 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 也是达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育不公平是社会的最大不公平, 严重危及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公平底线。因此, 教育行政管理必须遵循价值规范, 贯穿正义、公正、民主等价值追求。

教育行政权力的价值构成, 主要包括公平、公正、正义、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科学、人权、法制、秩序等基础价值, 也包括勤政、廉洁、效率、服务、团结、守信、透明等实践价值。在目前的中国, 笔者认为尤其要奉行公平、正义的价值, 同时要尊重教育对自由的价值追求。

教育对公平、正义、自由的价值追求, 必然意味着对教育行政权力的价值束缚, 这也就是教育行政权力的价值边界之所在。

二、教育行政权力三边界之间的关系

教育行政权力应遵守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 那么, 这三条边界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一) 法制边界是第一边界

首先, 法制边界是第一条边界, 也是刚性边界, 是首先必须遵守的。即使在法制与教育规律、价值期待发生冲突的情况下, 也必须遵守法制, 除非法制得到了修改。

学界有观点认为, 法律有“良法”、“恶法”之分, “良法”应该遵守, 而“恶法”不是法, 可以不遵守。笔者认为:“恶法”是否应该得到遵守, 这需要从政治体制是否民主、是行政行为还是个人行为等不同的层面来思考 (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 作为行政行为的教育行政权力, 必须遵守法律, 不管是“良法”还是“恶法”, 因为行政权力的来源就是法律。如果允许教育行政权力违反“恶法”, 一方面, 会导致教育行政权力失去合法依据, 另一方面, 会导致社会秩序失控, 教育行政权力难以控制。

这里,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良法”与“恶法”由谁来判定?同一个法条, 在有些人眼里是“良法”, 在有些人眼里是“恶法”, 这个时候, 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人来判断法条之“良”、“恶”, 还是由教育专家来判断“良”、“恶”, 还是由其他谁来判断?这都是问题。其实, 这种情况下, 除了通过民主机制来整合社会公众之判决, 没有其他路径可以给这个法条之“良”、“恶”做出判决。

(二) 专业边界与价值边界的前后交替现象

在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之间, 关系未必有先后之分。它们可以出现以下3种关系:

一是专业边界位列第二边界, 价值边界位列第三边界 (见图1) 。比如某教育行政行为干涉学术自由, 这个时候, 该教育行政行为逾越了专业边界, 但没有逾越价值边界。

二是价值边界位列第二边界, 专业边界位列第三边界 (见图2) 。比如某教育行政行为破坏了教育公平, 这个时候, 该教育行政行为逾越了价值边界, 但没有逾越专业边界。

(注:箭头代指“教育行政权力”)

(注:箭头代指“教育行政权力”)

三是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并列在第二边界的位置, 相互重叠, 相互补充 (见图3) 。比如某教育行政行为违背学习规律, 侵犯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那么, 该教育行政行为既违背了基于教学自主规律的专业边界, 也违背了基于教育人本价值要求的价值边界。

(注:箭头代指“教育行政权力”)

三、中国教育行政权力逾越边界问题

教育行政权力是有边界的, 主要可以概括为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但是, 中国目前的教育行政权力逾越边界的情况比较严重, 在高等教育领域尤其突出, 这直接导致了中国很多教育问题的产生。

在法制边界方面, 有些教育行政立法与法律发生冲突, 有些行政立法之间出现冲突, 有些非立法性行政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比如《教育法》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基本原则, 确立了“三个增长”的重要原则, 还在设立教育专项基金、征收教育附加费、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费、鼓励发展校办产业、完善和规范教育集资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可是, 政府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占GDP的比重上升缓慢, 远未达到原定2000年达到4%的预期目标, 生均教育经费长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又如, 教师待遇的落实也远未达到《教师法》规定的标准。

在专业边界方面, 主要体现在教育行政权力不谨守教育领域的特殊规律, 在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等方面过多干涉。表现在科研上, 教师自主决定做什么研究的空间越来越小, 教师要得到经费资助, 就得去申请那些由各级行政部门规定的课题, 不管这些课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会迫使一些教师放弃对自己科研兴趣的自由选择, 违背科研规律。表现在教学上, 教育行政权力控制着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环节, 而且实际上已经开始在管理课堂, 管理教师的具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从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可以看出, 教育行政权力已经在管理教师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还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提出了要求。

在价值边界方面, 比如高校招生计划的地域分配歧视问题, 明显不公平, 这也是中国高考移民问题的根源。又如教育部要求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全国统一必修外语 (主要是英语) , 这也对很多地方明显不公平。实际上, 在广东、上海等地方学英语的条件好, 在广西、云南等地方学越南语的条件好, 在辽宁、山东等地方学韩语的条件好, 在新疆等地方学俄语的条件好。当教育部用教育行政权力要求各地学英语的时候, 已经逾越了公平、公正的教育价值边界。另外, 高考加分制度也在经受教育公平价值的拷问。

四、中国教育行政权力逾越边界的原因分析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3]154凡拥有权力的人都喜欢滥用权力。只要是权力, 人们都有滥用它的偏好与冲动。这一方面是因为滥用权力能获得实实在在的额外利益, 另一方面也是人性使然[4]。这也是人性的弱点所在。具体到中国, 教育行政权力的滥用、教育法制不健全的原因, 也有中国政府模式和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

政府模式, 就是在某种社会形态下, 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依从特定的标准而组成的政府形式或样式[5]39。

在一般政府模式方面, 中国不像西方国家实行三权分立, 中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实行议行合一的原则, 国家大事的决议和执行均体现在人民代表身上, 讨论和执行合而为一。这种制度的优点是能够提高效率, 保证其人民性, 但其弱点也很明显, 即对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 容易产生权力腐败、滥用权力、权钱交易、贪污腐化等政治和社会问题[5]38。

在政府结构模式方面, 中国属于单一制中央集权型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政治体系中, 主权权力为中央政府所保有, 中央政府的权威可直接及于其公民, 并可随意变更地方单位的制度。中央政府可以随时决定收回地方单位的权力, 地域性次级单位并不是固定的[5]50。

在政府功能模式方面, 中国政府属于“大政府、小社会”模式。改革开放以前, 中国实行全能主义政治, 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选择了“大政府、小社会”模式, 政府大包大揽, 什么都管, 只给社会留有较小的空间, 社会不拥有任何权力,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严重失衡, 政府功能大而强, 社会功能小而弱[5]63。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全能主义政治虽然有所削减, 但是“大政府、小社会”模式依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政府照常大包大揽。

在政府过程模式方面, 中国没有建立理性官僚模式, 属于政治动员模式。政治动员模式超脱了一般的制度程序, 把政府过程的重点放在广大群众身上, 强调大众动员和参与, 以此作为达到社会、经济和政治目标的手段。当代中国的政府过程往往就是与政治动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这在毛泽东时代最为明显。在邓小平时代, 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被放弃, 决策者更倾向于运用官僚模式而不是政治动员模式来制定和贯彻政策, 行政组织的正规化、制度化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地位, 但政治动员模式在某种形式上依然存在。从政府过程角度来看, 政治动员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弥补了官僚模式的缺陷和不足, 在某些领域中使政策的渗透力达到最大化, 产生了即使在一些官僚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中难以达到的施政效能, 这是当代中国在1949年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 虽然官僚体制的结构与功能存在不少问题却能够实现高效行政的重要原因。但是, 政治动员模式的负面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比如容易导致错误政策难以纠正的局面, 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失控现象。

教育行政属于国家政府行政的一部分, 受到政府模式的影响。在中国政府模式的影响下, 教育行政权力出现滥用问题也就在所难免的了。

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与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式, 包括领导和管理教育行政事务的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教育行政权力的确立和划分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等方面的基本制度[6]。在教育行政活动中, 教育行政体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能够直接影响教育行政活动。在中国, 教育行政权力滥用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央集权教育行政体制和首长负责制。另外, 从教育行政机关的权限来看, 中国教育行政机关集中掌握了学校领导的人事任免权力, 掌握着学校教师的资格审查权力, 掌握着学校的财政权力, 等等。正是教育行政机关权力太大, 给教育行政权力逾越边界提供了畅通的方便之门。

五、中国教育行政权力边界的守护

为了约束中国教育行政权力, 让教育行政权力遵守权力的边界, 就必须进一步完善法制、构建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 等等。针对中国教育行政的特殊问题, 笔者认为, 中国尤其需要在教育行政民主化和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 教育行政民主化探索

1. 教育行政立法民主化。

“行政立法”是指有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及其结果[7]。行政立法包括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

按照传统的分权理论, 行政立法的名称本身是矛盾的。法国学者卢梭认为, “公意才是政府合法性的惟一基础”;“公权力是如公意, 乃出于每一个公民权力之让渡和授予, 它必须对源泉负责”。然而, 事实上, 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 行政立法却普遍存在。

行政立法有专业性、技术性、灵活性、具体性、能满足应付紧急情况需要等优点, 但其缺点也很明显:行政立法相当混乱, 良莠不齐, 立法人员的素质、立法技术、立法程序、立法效果等问题颇多, 部门保护主义及地方保护主义泛滥, 越权立法、无权立法、以法争权、以法争利的现象普遍存在。

从古典宪政理论出发, 行政立法的扩张会肆意侵犯公民的权利。“如果没有得到公众所选举和委派的立法机关的批准, 任何人的任何命令, 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或以任何权力做后盾, 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力。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最高权力, 法律就不能具有其成为法律所绝对必需的条件, 即社会的同意。除非基于他们所授予的权威, 没有人能享有对社会制定法律的权力。”[8]“当立法权与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 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 并暴虐地执行这个法律。”[3]153

笔者认为, 可从两个方面来降低教育行政立法存在的风险:一是限制教育行政立法, 一是探索教育行政立法民主化。

在限制教育行政立法方面, 结合中国的国情, 笔者认为可以探索让权力机关即人大的教育委员会来承担更多的教育立法可能更合适。也就是说, 尽可能减少教育行政立法, 在权力机关难以承担更多立法任务的情况下, 可以让权力机关的教育委员会承担一些教育行政立法工作。权力机关的教育委员会毕竟具有一套民主的机制, 更有利于开展立法工作。

有些教育法制必须由行政机关承担的, 则应探索教育行政立法民主化。以前行政不讲求民主, 在“行政立法”、“行政自由裁量”等行政权限空间里面, 主要是靠行政权领导人的良心和伦理来决定公共利益的维系。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 人们信息沟通和意志表达的渠道很便捷, “行政民主”的理念应该被提到议事日程。

要加强行政立法过程的民主化, 特别要防止“部门利益法制化”。在一个真正的民主社会、公民社会和公平得到最大程度体现的现代社会里, 凡涉及全体公民利益、公共秩序的法律, 都是全体公民共同意志以及机会均等地表达各自意志的产物;凡是涉及部分公民利益、某领域秩序的法律, 也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以及机会均等地表达各自意志的产物。

至于公民如何参与行政立法, 如何表达意志, 这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 只要持有如此理念, 肯定能找到相对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比如目前正在尝试的民间提出法律草案等, 值得推广。

2. 教育行政决策民主机制构建。

政府进行决策的根据一是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二是按惯例来处理, 三是按经验来处理。虽然中国政府系统已经比较完善, 部门齐全, 责任明确, 但由于人员多, 机构庞大, 各部门间利益存在非同性, 加上收集相关信息不齐全、不对称, 有时甚至不准确, 而对相关信息的分析只是过后事件的分析, 很多因素都难以预料, 因此在决策过程中很难做到可靠性、全面性, 有时甚至会做出非理性的错误决策。要克服这个问题, 民主化就是惟一选择。

当前, 探索在利益相关者范围内的教育行政决策票决机制, 是中国教育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关键。

3. 教育行政人才专业化、民主化探索。

法国规定:大学区总长, 必须由获得博士学位且担任过大学校长或教授的人担任;大学区督学必须由获得博士学位并且是中学教员中资格最高或担任过高中教授的人担任。日本教育委员会的成员也由教育专家组成[9]。

我们应该而且可以从以上国际经验中得到启发。实行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的主要优点在于, 它有利于对教育事业进行科学管理, 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按教育规律办教育。

另外, 笔者认为, 中国也许可以探索教育行政领导人才选拔的民主化。毫无疑问, 中国的政治民主还很不完善, 行政官员选拔的民主化程度不高。在这种背景下, 探索教育行政领导选拔在教育系统内的民主化也许是必要的权宜之计。教育系统人士素质普遍比较高, 特别是高校, 几乎集中了社会上高素质的理性人才。在这个群体内实现教育行政领导选拔的民主化, 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 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探索

1. 构建理性官僚制的教育行政组织。

理性官僚模式主要是按照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设计建立起来的, 它提倡理性精神, 尽量克服管理过程中的感情因素, 试图使组织按照一套系统的规则保持高效运转;它崇尚法治精神, 贬抑人治因素, 使组织关系的行为克服混乱, 实现有序运行;它注重科学精神, 能够把知识和技术放在重要地位, 使得管理精确、稳定、可靠, 从技术上可以达到最高的完善程度。

虽然说官僚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 具体到中国, 针对中国行政组织的政治动员模式的弊端, 笔者认为还是应以构建理性官僚模式为努力方向。

2. 教育行政地方分权制。

教育行政地方分权制是相对于教育行政中央集权制而言的, 其特点是:中央虽然设有主管教育的部门, 但仅是协调和辅导者的角色, 其功能是促进地方教育事务的推进以及跨区域的教育合作;在人事、课程、经费以及监督等方面的权力主要在地方, 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太大的权力。

地方分权制固然有其缺点, 比如:中央缺乏统辖权限, 不利于教育标准的统一和重大教育改革的推行;地方各自为政, 容易造成国家整体资源分配上的不经济, 不利于跨区域的教育合作;容易导致地区差异扩大等。但地方分权制也有其明显的优点, 包括: (1) 地方拥有绝大部分权限, 可以根据本地需要制定教育政策, 因地制宜, 促进本地区教育发展, 避免全国教育的僵化、呆板,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2) 教育权力分散各地, 可以较少受到中央政权更迭或政治运动的影响, 有利于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3) 地方负责本地教育事业, 有利于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 发挥地方的聪明才智, 减少对中央的依赖性; (4) 可以减少沟通的层级, 尽快解决地方的教育问题; (5) 提高教育民主化程度, 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决策中。

中国教育行政过于中央集权, 不利于地方教育的特色发展, 应朝地方分权制这个方向改革。

3. 探索构建教育行政组织的委员会制。

委员会制是相对于首长负责制而言的, 是指行政组织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共同行使, 按少数服从多数或协调一致的原则集体决定、共同负责的组织体制。委员会的成员一般由人民选举或由民选首长指定, 下设教育行政执行机构, 负责执行。委员会制当然有责权不明、效率低下等缺点, 但其优点很明显:委员会制能集思广益, 考虑问题较为周全, 能反映并满足各方面的利益和要求, 发挥各种人才的特长, 防止独裁专制的现象发生。

首长负责制有权力集中、责任明确、决策迅速、效率高等优点, 但也有明显的缺点:行政首长个人的知识、经验和精力有限, 决策和处理问题可能欠周到或难以胜任;行政首长独揽大权, 缺少监督与制约机制, 容易形成独断专行, 造成独裁的现象出现, 不符合民主精神。

一般来说, 教育行政一般不需要高效率, 更需要民主, 所以, 教育行政更应该实行委员会制。

4. 削弱教育行政机关对学校的权力。

长期以来, 中国实行的政 (治与) 教 (育) 合一, 导致包括高校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高度行政化、官僚化。政府掌握学校的政治与经济命脉, 教育听命于权力。教育与学校便成了权力的附庸, 教育和教育机构便失去了自主性与独立性, 中国教育行政管理强势的趋势越来越严重。目前, 教育行政机关掌握着学校的领导人事权和财政权, 这可以说是掌握了学校的命脉。如果这两大权力不破除, 教育行政权力很难被有效约束。

首先, 在学校领导人事权方面, 笔者认为可以把权力交给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校友等利益相关者来通过民主的方式决定。教师、学生、家长、校友, 他们的目标都是把教育办好, 这和国家办教育的基本目标一致的。在这个基础上, 让教师、学生、家长、校友通过民主的方式来选择学校的领导人。尽管这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有一个艰难的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但其基本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其次, 在学校财政权方面, 笔者认为, 关键是要将学校财政法定化, 也就是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政府在学校财政方面的责任, 并且不要留下太多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楚廷.学校管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9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4]曾波, 胡新范.权力不自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2.

[5]谢庆奎.政府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6]蒲蕊.教育行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90.

[7]曾祥华.行政立法的正当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15.

[8][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 瞿菊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82.

论教育行政激励机制 篇8

一、教育行政激励机制的内涵

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 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之间通过激励因素互相作用的方式和途径, 一般情况下, 激励主体是组织, 激励客体是组织内的个人, 激励因素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激励的目标是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达到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教育行政激励是依法制定的一系列能够激励学校及教职员工依照法定职权积极行使教育权力和进行教学活动, 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更多机会, 激励教职员工积极实践法定权利、积极参与学校行政、教学事务, 促进学校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一系列制度。

二、教育行政激励机制的范畴

在过去的理论中, 行政激励一般是指对公务员的激励, 是很狭义的概念, 随着理论发展, 行政激励的概念也更加全面、科学, 其范畴也在不断的扩张。这种行政激励制度也可以被教育行政激励制度所借鉴。

1、内滋激励和外附激励

从动力角度, 激励可以分为内滋激励和外附激励。内滋激励属于主体自身产生的发自内心的自觉精神力量。认同感是内滋激励的基础, 即个体承认、同意群体或者组织目标, 进而产生一种肯定性的情感和积极态度, 甚至迸发出一种为实现该目标的驱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 增强学校管理的民主性, 扩大教师的参与程度, 会增强学校内滋激励程度。外附激励上通过外在因素激发主体内心动力。外附激励从方式上又可以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

2、正激励和负激励

从激励因素角度来看, 激励机制大致可以分为利益机制和责任机制, 利益机制属于正激励, 责任机制属于负激励。正激励是通过奖励等正面诱导, 表现为一种拉力;负激励则是通过惩戒等负面推动力来起到激励作用。学校的各类教学竞赛、优秀教师评比等属于正激励;年终考核制度、教学事故认定和问责制等属于负激励。适当的利用好这些激励措施, 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管理激励和制度激励

根据激励有无制度根据来划分, 激励可以分为管理激励和制度激励。从管理角度看, 管理过程中对人的激励无处不在, 但为了使激励作用更为持久有力, 管理激励应该内化于各项管理制度之中, 也即各项管理制度应尽可能蕴涵激励因子, 以形成制度性激励机制, 这是长久激发“员工”工作热忱与创造精神的根本保证。学校里规章制度的健全程度, 规章制度的前瞻性, 制度的执行情况直接影响到制度激励的效果。

4、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

根据激励的内容不同, 激励可以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一直以来, 我们主要采取的行政激励方式以精神激励为主的激励方式, 目前各个学校加大了物质激励的力度, 比如, 学校里的各类比赛和优秀获奖者, 提高奖金, 要把奖金提高到一定的度, 以达到真正起到物质激励的作用。另外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也有相应的挂钩。

5、对主体的激励和相对人的激励

根据激励的对象的不同, 激励可以分为对主体的激励和对相对人的激励。对主体的激励即指对学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激励, 对主体的激励在学校则表现为校系两级的权力配置情况, 权力的下放对下级机构, 也就是对各部门和各院系就是很大的激励。对教师的激励在过去主要是负激励, 即通过责任机制来约束教师的行为, 现在我们对教师的激励则主要是要激励其积极践行自己的权力, 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给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提高待遇、提供提升学历、培训进修、访学、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

6、权力激励、责任激励、参与激励、情感激励、目标激励和公平激励

权力激励就是在行政组织中进行权力的合理配置, 并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形成良好的权力运行规律, 充分发挥权力的激励作用, 以促使行政人员合理用权的积极性, 实现行政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对于学校来说, 需要配置好二级机构, 要合理、科学, 防止部门间相互推诿, 提高效率, 防止机构臃肿。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科专业的发展, 适时调整专业结构, 教研室的设置等。责任激励就是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 是行政人员和教师明确履行职责时应承担的责任, 并激励其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责任感。参与激励的主要目标是强化行政人员和教师的“民主意识”, 实现从学校各项事务决策、执行到反馈的全过程中, 人人“参与学校管理”。情感激励的目的在于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教职员工之间加强情感交流, 使之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目标激励的目的在于创建有效的学校和个人发展机制, 树立明确的学校发展目标和个人的奋斗目标, 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能够对人产生巨大的激发力量, 促使为之奋斗, 学校的各种办学水平评估、专业评估、升格评估等都是目标激励的好内容。公平激励理论认为, 创造一个公平的学校行政环境, 是发挥公平激励功能的关键。创造公平的经济待遇环境, 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待遇差别不大, 公平的职称评聘环境等。创造公平的环境对每一位教职员工来说, 能激发很大的激励效应。

建立现代的大学制度是每一所学校都在探索和发展的共同追求, 只不过有些学校做的好, 有些则被各种制度束缚了学校的发展。我们应该审视我们的教育各项制度, 是否是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还是限制了学校的发展。教育行政激励机制或许能在审视时能给我们一些帮助, 认真的研究这些已经在别的领域里发挥很好效果的理论, 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豪才主编:《现代行政法制的发展趋势》, 法律出版社, 2004年4月版, 350页。

关于教育行政低效问题的探析 篇9

古德 (Carter V.Good) 编撰的《教育词典》中指出, 效率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完成尽可能多工作的理想结果的能力”。教育行政效率是教育行政机关及其人员从事教育事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评价, 是教育行政机关和人员在一定时间的教育行政活动中, 教育行政总产出与教育行政总投入的比率关系。教育行政作为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 承担着规划、投资、管理教育、为公民提供教育机会的重任, 如何提高教育行政效率, 是教育行政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也是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2 教育行政低效的主要根源

教育行政低效的原因来自内外两个方面, 外部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行政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内部原因主要包括教育行政组织、教育人事行政、教育行政领导、教育行政机关工作、教育行政方法等内容。内因、外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与教育行政效率, 成为造成目前教育行政低效的根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教育指令界定不清

我国现行教育行政管理的渠道是中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业,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主要以实施中央制定的教育法律政策、规划、指令为已任来开展教育行政活动。而中央政府下达文件、政策、指令时规定的目标和精神往往很粗略, 对于达到目标、落实精神的手段和方式没有明确指示, 主要强调应该做什么, 对不能做的边界界定模糊, 与地方教育实际状况相去较远。这样就造成了, 教育行政人员有选择地执行上级命令, 迅速执行与自身利益相一致的决定, 贬低那些不一致的决定的重要性, 事后也会从对自己最有利的角度向上级部门汇报自己或本部门行为, 导致信息失真甚至扭曲, 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行政低效的现象。

2.2 教育资金利用缺乏效率

我国目前教育经费管理的现状是, 各级教育行政组织经费主要依赖上级拨款, 地方缺乏自筹教育经费的主动性。教育经费管理中事权与财权不相统一的现象比比皆是, 不利于形成多元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 影响和制约了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教育的积极性, 致使教育资金利用缺乏效率。

2.3 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与政府机构关系亟待理顺

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与政府机构是从属关系, 与政府的其它专门性职能管理机构是并列、平等的关系。在实际运行中, 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可能更多地受同级政府部门的制约, 接受它的领导而没有很好地接受上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领导, 进而影响了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的实现, 导致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之间工作的衔接性较差, 从而导致教育行政低效。

2.4 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在我国现行教育行政管理中, 监督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教育政策的实施者和评估者往往是相同的主体, 立法者和公民都缺少足够的渠道来有效地监督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成员的活动。再者, 教育行政部门对外信息不畅, 监督者根据被监督者提供的不完备的信息所进行的监督, 其实效是大打折扣的, 直接致使教育行政效率大打折扣。

3 解决教育行政低效问题的基本对策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我国对教育的投入暂时还无法满足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快教育的发展进程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教育行政效率的提高, 只有教育行政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切实提高, 才能保证合理地配置和使用现有教育资源,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因此, 在目前解决教育行政低效问题方面, 应当处理好以下问题:

3.1 教育行政职能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职能转变

教育行政管理应从理念上改变职能运作方式, 由消极控制走向积极服务, 将管理对象作为服务对象, 以地方和学校的需要规划施政方针、政策、指令与目标, 确定教育行政管理的内容与范围。中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教育拨款、教育指导、研究工作, 增加与地方合作项目, 使上级部门制定的政策渗透到各地的具体实践当中, 再由地方政府为学校提供信息、咨询、协调、资助等项目, 以此作为教育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同时引入教育服务竞争机制, 将部分公益性、自我服务性及社会性的事务从政府职能中划拨出去, 加大社会民众对教育行政的有效监督, 不断建立健全服务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

3.2 高度重视教育咨询机构的功能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不断完善由教育家、教育管理专家和科学家组成的教育协调和咨询机构, 由这些机构负责对各类教育的改革及教育体制结构的改革提出建议, 及时反映社会各界的要求和呼声, 有利于决策者从多角度、多方面深思熟虑, 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更容易接受、执行的教育政策。

3.3 做好教育行政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教育行政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的发展进程, 要求教育行政人员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业务知识, 又要有实践技能和团队精神, 以便形成教育行政管理队伍科学合理的整体结构。因此, 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行政人员的专业培养及进修制度, 引进国外先进的培养培训机制, 帮助管理人员转变教育行政观念, 更新知识, 发挥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 提高办事的效率和水平, 以优化、稳定、廉洁、高效的工作状态, 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能, 带动教育行政机构高速运转。

3.4 落实好与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相适应的教育行政规章制度

落实好教育行政规章制度是提高教育行政效率不可缺少的保证。一个法治的教育行政机关, 应以法律的强制性和严肃性保障教育行政各种程序的规范运行。教育行政机构在行使管理职权时应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制度齐全、纪律严明, 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严格落实责任制, 奖惩分明, 在教育行政法规面前人人平等。教育行政组织机构应明确部门工作任务和职权范围, 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理顺决策与执行、指挥与服从、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合理划分职责权限, 规定机构层次, 减少运转环节, 变多重领导、层层请示、汇报、手续繁琐为直接领导, 从制度上杜绝敷衍赛责、争功诿过的不良现象, 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行政低效问题。

摘要:教育行政效率反映了教育工作的基本状况。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教育行政低效原因及现象的分析, 指出了提高教育行政效率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教育行政低效,根源,对策

参考文献

[1]刘丹, 张琴.四大措施推进教育公平.中国教育观察, 2007年5月.

[2]李景平.中外教育行政制度之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 (4) .

教育装备部门的职能定位思考 篇10

一、不同时期教育装备部门职能概况

1. 完全计划经济时期

1958年, 为改变教育底子薄, 办学条件差的状况, 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部和商业部联合发出通知, 要求商业部门将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供应工作移交给教育部门, 教育部首先成立“教育部教学仪器供应社”, 各省市相应的成立教学仪器供应社、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省一级装备部门不能满足学校对教学仪器的需要, 各省地市、县也随之成立教学仪器供应站。教学仪器供应社的主要职能定位为配备、供应教学仪器, 其模式为教育行政部门划拨经费, 教育部仪器供应社分配教学仪器, 仪器供应社向学校调拨仪器。供应社供应仪器的对象, 主要以中小学为主, 部分省市承担高校的供配任务。在仪器配置较多之后, 参与管理仪器。统购统销是仪器供应的主要特点, 供应社不能自行采购仪器, 其职能单纯而简单, 概括为“统计、分配、调拨和管理”。当时, 供应社与行政单位一样, 所有经费来源由教育经费划拨, 没有创收任务。在物质匮乏时期, 仪器供应社尽管职能缺乏灵活性和独立性, 但是适应了当时社会要求, 满足了教育行政部门的需要, 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中介作用得到充分, 支持了教育的发展。

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

改革开放后, 电化教育和实验教学工作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各种全国性电化教育工作会议、实验教学工作会议频频召开, 教育装备事业获得快速发展。普及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 学校对教学仪器需求巨大, 各种教学仪器校办工厂大量出现, 仪器设备品种、数量也得到了丰富。为顺应加强仪器设备生产、管理与监督的要求, 在机构设置上, 教育部成立了生产供应管理局 (后更名为条件装备司) , 各省市仪器供应社挂生产设备供应处牌子。教育装备部门承担着仪器质量检查、标准制定、价格审核、生产许可证发放、产品推销, 新产品研制开发、中小学实验教学的管理、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 此阶段奠定了教育装备部门“建、配、管、用”基本职能定位。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正是计划经济开始过渡到市场经济时期, 且国家机构改革也逐步在推进, 实现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分开, 鼓励事业单位创收。教育装备部门既享受着向学校计划调拨行政权利, 又可获得参与办企业、开公司的双重收益。改革开放至教育部条件装备司撤销之前, 教育装备工作获得国家层面的行政政策的重点扶持, 也享有计划调配权和全额财政拨款经费支持, 也可参与近似垄断性质的生产和供应, 因此教育装备事业业务范围获得拓展、工作职能明确而具体、经费来源充裕, 整体而言, 此阶段是教育装备工作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双重机会之下, 教育装备工作内容能很好的贯彻执行自上而下的政策要求, 能服务好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发展策略, 也能满足学校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需要, 但装备部门的工作内容有政策性、工作方式非独立性、工作职能阶段性的特点。

3. 市场经济时期

市场经济的确立, 与之相适应的是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公共财政制度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 于是教学仪器计划调拨和盈利性的采买的模式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教育装备部门失去了市场保障。1998年教育部将原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撤销, 只在基教等司局里设置一个行政职能的教育技术装备处。原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中的教育技术装备处也随之撤销, 只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教育技术装备部, 从此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在国家行政管理层面也失去了部门和政策保障, 步入自求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于是, 各省市教育装备部门跟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探索着自己的发展道路。10多年来, 各省市教育装备部门在抱怨、怀疑、犹豫和思考中不断地探索自己的发展。新一轮教育改革似乎为教育装备部门带来生机, 从近几年来看, 作为改善教育的办学条件,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装备工作, 依然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不能缺少的成分。在现有的教育制度和财政体制之下, 仍然需要有单位来承担政府和学校之间的中介, 也需要有部门来监管教育装备工作, 但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前两个阶段, 如何定位自己的职能, 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 是教育装备部门必须尽早确立的内容。

二、影响教育装备部门职能定位的因素分析

1. 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因素决定了教育装备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

教育装备部门是事业单位, 为社会公益目的服务, 为教育提供公共服务, 没有行政机关固定的行政权力, 也不是企业以营利为主要目的, 其职能受到举办主体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发展的需要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从建国初装备部门的成立, 到上世纪70年代末电化教学的兴起, 再到80年代实验教学的开展, 以及现在的课程改革的实施, 教育装备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一直都在随之而改变, 教育政策层面的因素一直改变着教育装备的发展。

2. 教育公共产品的财政制度, 决定教育装备的分配模式

多年来, 教育装备的业务范围一直围绕“物”展开, 执行行政部门的政策意图以“物”作为媒介, 实施计划、采买、配置、管理, 这种公共产品的分配完全依靠政府的财政制度。教育装备部门主要的业务三种实施模式计划调拨、自行采买和政府采购, 决定于不同时期的财政制度。

3. 服务对象的需要是装备部门职能定位最稳定的决定因素

从教育装备职能历史概况来看, 一直缺少独立性和主动性。在特定的时期这种职能形式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但一旦失去政策层面的支持, 就该审时度势, 在可能的政策允许范围内, 研究服务对象需要, 把对象的需要作为主要业务发展方向。装备部门直接的服务对象是学校, 间接服务对象是行政主管部门。为直接对象服务, 就是为间接对象服务, 目标一致, 方式不同。

4. 装备部门自身的能力是职能定位的最直接影响因素

按照哲学观点, 事物的发展总受到内因和外因影响, 但内因决定外因, 内因是根本原因, 内因第一, 外因第二。自身能力包括人才、管理、决策、执行、审时度势、上下协调、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等等因素, 这是一个既复杂也简单的问题。

三、新环境下教育装备部门职能定位

1. 新形势下“建、配、管、用”定位不足的分析

教育装备无论是作为一个行业, 还是作为一个专业方向, 几十年来一直都有大众认可而固定的工作职能或工作范围, 就是装备人耳熟能详的“建、配、管、用”, 后来又加“研”、“评”、“考”、“培”等等用词。“建”就是建设, “配”就是配备或者配置, “管”就是管理、“用”就是使用。《汉语大词典》释义, “建设”指创建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配备”指调配、分配, “配置”指配备布置, 在此“配备”比“配置”准确;“管理”就是料理、治理;“使用”就是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在现阶段分析“建、配、管、用”的职能, 已经不太适应解决教育装备所处的困境和发展的需要。首先, 承载主体不一致。“建、配、管、用”都是以物 (教学仪器) 作为对象, 四个功能的主体并不都是教育装备部门, “建、配、管”是由教育装备部门承载, 但“用”的主体是教师、是学生, 装备部门的职能应是采取措施促使教师、学生使用, 是属于管理的范畴, 而非使用。主体不一致, 造成概念的混淆和责任的扩大。其次, “建、配、管、用”以物作为对象, 局限或者缩小了教育装备部门真正的服务对象, 没有体现为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要求。教育装备部门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学校、间接服务对象是教育行政单位。第三, 现阶段装备部门无法独立、主动地实施“建、配、管、用”所包含的职能。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由教育行政部门预算控制和政策导向, 教育装备部门实际无法独立和主动实现“建和配”, 只是承担完成任务的职能。“用”由于主体非教育装备部门, 受到学校管理者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第四, 新环境下其他应承担的职能要求, “建、配、管、用”未包含。教育装备部门作为行政单位、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中介, 若以“物” (教学仪器) 为媒介, 需要有监督企业和指导学校配置的职能。

2. 新环境下教育装备部门的职能定位

教育装备作为辅助行政、为教育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 其职能范围有其特点和条件, 需要围绕举办主体的政策和教育发展的整体方向, 需要明确最直接的服务对象需求, 调整和确定自身的职能范围。依据教育装备部门所处的位置和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笔者提出自己对教育装备部门职能的一些看法:

(1) 协助规划

教育装备部门无论是作为公益类还是辅助行政类事业单位, 都需要把行政部门作为服务对象, 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全省或全市教育装备整体规划, 提出教育财政经费在办学条件领域的分配方向和投入方向。因此装备部门需要统计所有教育部门的各种装备数据, 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分析各区域装备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2) 协助建配

教育装备的建设和配置, 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决策, 教育装备部门协助完成的。办学条件标准是行政意志办学的规范, 需要根据整体发展水平和学校的实际需求制定, 直接体现为学校服务。协助建配包括制定符合全市或全省经济条件的办学条件标准, 依据学校需求组织制定市场无法采买的教学资源, 按照投入方向承担大宗设备的采买和配备。

(3) 参与督导

教育装备工作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把教育装备工作纳入教育的整体环节, 有利于教育的良性发展。无论是从经费投入还是教育装备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来看, 教育装备都对整个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教育督导不能缺少装备领域的行家, 参与教育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参与督导有利于提高教育装备采购质量, 有利于整体发展。因此装备部门需要加强教学仪器的质量监控, 实时掌握学校办学条件, 为参与督导提供数据支持。

(4) 坚持管理

教育装备的管理内容非常丰富, 管理工作是几十年来教育装备的主要业务工作之一, 也是服务间接对象和直接对象有力手段。管理的内容包括资产管理、人员管理、使用管理、行业协会管理、新产品的技术鉴定等。资产管理是保证建配后的装备完整性、有效性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人员管理是提高队伍业务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 使用管理是采取措施提高装备的使用效益等。

(5) 组织研究

加强研究工作是掌握装备发展方向、跟随政策导向的条件, 也是装备部门克服工作被动性和受政策影响的关键。研究的内容包括研究教育的政策发展方向, 研究直接对象和间接对象的需求, 研究自身的业务发展能力, 研究行业发展方向, 研究管理制度的创新等等。

上一篇:自动消防设施下一篇:阴囊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