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

2024-07-21

《湘夫人》(精选六篇)

《湘夫人》 篇1

关键词:《湘夫人》,教学实践

在新课程背景下, 高中语文教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其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入屈原的《湘夫人》, 且被放在了“自主欣赏”篇目的第一篇。通过琢磨教材和研究学生, 《湘夫人》的教学轮廓逐渐形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屈原的缅怀, 培养学生忠贞爱国、坚守信念、追求理想的精神品格。

2.通过想象和联想, 充分感受诗歌由香氛和灵异构成的奇美意境, 培养审美能力。

3.通过反复诵读、涵咏诗句, 体会情味悠深的语言, 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4.通过改写原诗, 激发学生对屈原作品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步养成鉴赏评价诗歌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中所列均为教学重点, 最后一个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诵读、讨论、写作。

四、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设想:第一课的主要是复习旧知, 知人论世, 理解诗作内容;第二课时展示学生写作成果并进行赏析和点评。

六、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二) 、复习旧知, 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2、《楚辞》简介。

(三) 、总结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四) 、积累屈原精彩诗句。

(五) 、问题探究。

1、思考下面的问题, 理解作品的主题。

(1) 有人说, 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 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试查找有关资料, 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你的理由。

(2) 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 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情?

(3) 此诗开头所渲染的气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2、此诗用了一些比兴的问句, 如“鸟何萃兮中, 罾何为兮木上?”“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些问句和主人公要表达的爱情是什么关系?

(六) 布置作业:

用现代诗的形式改写《湘夫人》, 没有任何限制。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展示并欣赏学生习作。

1.作者朗读作品。

2.师生共评作品。

《湘夫人》教案 篇2

1.通过合作探究,熟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2.自主鉴赏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归纳《湘夫人》中的抒情方法。

3.自主鉴赏抒情主人公形象,把握诗歌主旨,了解诗歌形象的多元解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主鉴赏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归纳《湘夫人》中的抒情方法。

难点:自主鉴赏抒情主人公形象,把握诗歌主旨,了解诗歌形象的多元解读。

【教学方法】

诵读、品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邓丽君的《在水一方》作为导入。该歌曲改编自《诗经·蒹葭》,《楚辞·湘夫人》同《诗经·蒹葭》一样,都是表现在水一方的意境,可谓是一种相思,别样风情。《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赞美屈原的文字“金相玉式,艳溢缁毫”。刘勰距离屈原大约八百多年,他感受到屈原文字的生命力,并且预言屈原“衣被词人,非一代也”。那么距离屈原时代2000多年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屈原文字的美丽与鲜活吗?

二、诵读课文

1.师配乐范读。

2.生自读。

3.再齐读。

三、初读感知

诵读提示:《楚辞》中的“兮”字,是衬字,往往表示节拍的停顿。此诗中“兮”字的位置在句中,节奏比较舒缓;本诗的情感基调是幽怨、哀婉的。

四、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湘夫人》瑰丽缥缈,浪漫神秘,她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魅惑力,如断臂维纳斯,引得后世人猜测纷纷。今天我们在第一学习时间的基础上主要探究两个问题。

探究题一:诗歌分为四个层次,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请选择其中一个层次找出具体诗句加以分析,并读出这种情感。

师预设学生答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句诗妙就妙在意境美妙:湘君久等湘夫人不来,在他眼中,尽是令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景色:秋风瑟瑟,似乎凉意渗透心间;落叶纷纷,犹如一颗沉重的心渐渐下沉;微波荡漾,犹若“心波”起伏。湘君面对这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事茫然,愁绪四溢。情与景,水乳交融,把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意境。

这句诗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这种写法启发了无数的后来人,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

鸟何萃兮萍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

水裔?

以此反常现象作比兴:象征寓意。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和烘染自身的尴尬处境和懊恼心情,暗示了失望的必然结果。

情诗以反常不可能之事为喻,在中外诗歌中都是常法,所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这句话说的是在期约中女主人公久久不见,湘君远望、观流水的行为。湘君没有直白自己的情感,而是用流水来寄托自己的愁思。南唐后主李煜写过一首词,有一句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有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白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里的愁思表达了湘君对对方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他在远望中时光的流逝!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这衣袖、单衣本不是湘君自己的,而是湘夫人送给湘君的信物。因此,湘君把它珍爱地穿在身上来赴约,但想不到湘夫人没有来赴约。因而湘君心里对湘夫人有些抱怨,一气之下就把这些信物抛弃了。最后他怎么又拔取杜若送给湘夫人呢?这是因为抱怨是一时的,挚爱才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他很快就回心转意了。

总结情感:对大家的发言作一下梳理,可以看出诗中主人公情感发展的脉络,从相约不见的惆怅,到只见流水的迷茫,到想象美好生活的喜悦,再到期望等待的执著。这些情感是怎样抒发出来的呢?概括一下,不外乎三种:融情于景,寄托情感,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铺陈想象,强化情感,如诗中对“筑室”的描写;巧用比兴,暗示情感,如“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这些情感是对诗歌语言进行准确理解得出来的,这种解读诗歌的方法叫“以意逆志”。

过渡:我们已经分析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那么诗中的抒情主人公究竟是谁呢?

探究题二:文中的“我”是谁?你是如何理解文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师预设学生答案:屈原或湘君。引导学生思维:回顾初中时学过的《诗经·蒹葭》(齐读第一段),其实《蒹葭》和《湘夫人》一样,都体现了文学创作的母题:在水一方或秋水伊人,这一创作母题的本质意蕴是可望而不可即,其实就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理想与现实永远矛盾的悲剧心理,由此可见,诗中的我是对湘夫人倾诉爱情绝唱的湘君;对楚怀王表达忠贞悲歌的屈原;是一切心怀美好理想即使失意不得仍然决绝追求的灵魂。我是屈原的分析是结合了屈原的生平经历,这种解读诗歌的方法就是“知人论世”,除了这两种解读诗歌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发现诗中有许多的香草和美人的意象,这就是屈原诗歌所开创的“香草美人喻”,我们知道:香草象征高洁的品质、美好的才华,美人象征理想、君王。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地解读诗歌。

分析到这里,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的身影,他身材修长,峨冠博带,独自在江畔徘徊,他把自己内心如火的深情全部释放在寂寥的山水中,终于同明澈婉约的潇湘之水一起,走进了古典的永恒,令我们永久地缅怀。让我们一起朗诵余光中的诗《淡水河边吊屈原》。

(作者单位 湖北省枝江一中)

《湘夫人》 篇3

《湘君》和《湘夫人》是屈原《九歌》中以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姊妹篇,也称“二湘”,大约创作于公元前292年至公元前278年之间。《湘君》是祭祀湘水男神的歌词,表现了女神湘夫人思念湘君而不见的惆怅。《湘夫人》是祭祀湘水女神的歌词,与《湘君》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是完全一致的。“二湘”内容上相似,结构上相近,情节上相连,语气上相应,虽然独自成篇,实则浑然一体,甚至可以看作同一乐章的两个部分。这不仅是因为两篇作品都以“北渚”为相同的地点暗中衔接,而且还由于它们的末段内容和语意几乎完全相同。《九歌》的名称是从楚国民间祭歌而来,而民间流行的歌曲的基调是欢快热烈的,含蓄的描写极少。两情相思,表达一种思念的痛苦,是民间歌曲表达的主要内容。“二湘”的创作受到了民间流行歌曲基调的影响,在描写男女恋情的篇章中更显得哀怨凄婉、幽渺情深,是描写男女恋情的最成功的古代民歌之一。

屈原写“二湘”,利用了以湘江、洞庭湖为背景的神话与古史传说相互渗透融合,拓展了抒写的自由度,并通过对爱情心理的细致描写增强了神话人物与古史人物人性人情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他们的性格内涵。在神话被写入历史的时代,民歌创作也融入了神话的因素,屈原则进一步将宗教仪式艺术化、人文化。由于“二湘”神话在民间广泛传播,屈原在实际创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借助这些神话传说和借鉴民歌的手法,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湘君》和《湘夫人》进行艺术创造。于是,屈原也在“二湘”歌词中设置了很多联想点:洞庭山水、湘水、九疑山、帝子。这些作为时空背景的神话传说首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楚地文化背景,为主人公抒发情怀布置好了活动的舞台,激发了想象力。屈原不仅在歌词中把神写得像人一样生活,并具有人的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悲欢离合,而且他把神和古史传说人物和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让他们成为自己的朋友,仆御和追求的对象,他把神话传说当做艺术来接受,进行民歌再创作。

二、巧借民歌艺术形式寓情于景的“二湘”

民歌重在抒情,寓情于景是中国古代民歌的主要抒情手法。好的民歌都是情景结合得很紧密、很和谐,并具有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即情景交融。情景交融就能造成生动感人的艺术境界。《湘夫人》就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它不只是写现实中的景象,还有追忆景象、幻象等,因而使整个歌词充满了奇幻的情景。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两句构成情与景相生相长的现实境界。“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四句通过对比联想造成异乎寻常的假想境界。“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恍惚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在这一小节中,蕴含着心随流水远去所造成的恍惚的追忆境界。诗中情景交融的地方,都是诗中感情最强烈、最动人的地方,都是湘君感情起伏最大、心理活动最鲜明的地方。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强化了《湘夫人》中感情的鲜明性与深度,用古人的话说:“寓情于景而情更浓。”

屈原在创作“二湘”民歌时还采用了明暗对应的双层结构方式。使湘君,湘夫人的情感的表现,有明有暗,明暗结合。抒情对象既可实指,又有象征性。在描写实境时,主人公的情感是表层性的,意旨明朗,指事明确,语言明快,情感色泽清晰,高低起伏,强弱大小,都呈透明状态。如《湘夫人》的后半段描写筑室建堂、美饰洞房、装饰门面、迎接宾客的场面,就属于表层性的,即明写。从“筑室兮水中”至“疏石兮为芳”,是从外到里、由大到小;从“芷葺兮荷屋”至“建芳馨兮庑门”,又由里到外。线路清楚,事实明白,情感的宣泄是外露的,是直露胸臆的方式,淋漓酣畅,无拘无束,少含蓄,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从深层结构看,《湘夫人》又有着寓情于景的表情法。景物不是原来的样子,如“鸟何”、“罾何”、“麋何”、“蛟何”等句;或是带上感情色彩的景物,如秋风、秋水、秋叶的描写。情感的流动较蕴藉、含蓄、深沉,如海底暗流,不易发觉。因此,需要通过表层意象加以领会。这种双层结构,明暗对应,相辅相成,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增强了“二湘”民歌的风味。

三、“二湘”独具魅力的民歌语言特色

1. 特色鲜明的楚国地方民歌语言。

民歌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湘君》、《湘夫人》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都是楚地方化了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风味。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薠、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还有楚地的民情风俗、神话传说、浪漫色彩,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歌中所构想的房屋建筑、陈设布置,极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自然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歌词语言上同样具有楚文化的特点。如歌词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如“搴”(动词)、“袂”、“褋”(名词)等。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运用———几乎每句都有一个“兮”字。这个语气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啊”字。它的作用就在于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湘君》《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歌,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

2. 基于民歌语言的心理描述。

对心理活动的描述,也是民歌的一大表现手法,“二湘”的心理描写更是有它独具的特色。《湘君》中这样描述女主人公候人不至,怨慕悲伤的真挚感情:“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急切盼望的心情使湘夫人恨不得让江水无波稳流,以免船行受阻,贻误佳期。当她望眼欲穿仍不能如愿时,便忧心如焚,“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开始责怪对方的爽约和负情,“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继而产生了怨恨猜疑,“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靠余以不闲”。接着怨恨的心理发展到“捐余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的不理智行为。随之她又翻然悔悟,赶紧“采芳洲兮杜若”,并转请侍女代通心迹。最后歌中的女主人公只好怀着自疚心情渴求情人的谅解:“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这些入情入理的心理刻画既符合湘夫人的女性身份,又生动地表达了她对情人热烈思念、焦急惶惑的复杂情态。《湘夫人》篇也以同样的手法刻画了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只是在揭示湘君心理时更增加了浪漫主义色彩,出现了“闻佳人兮召余”的幻觉和“筑室兮水中”的遐想。不难看出,“二湘”的感人之处是因为屈原善于把描写的对象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环境烘托来深刻地揭示其纷纭复杂的心理活动。这种“静态”的描写方法既能起到填补人物行动空白的作用,又能显示作者艺术技巧的高超,使塑造的人物更加丰满。

3. 富于张力的民歌抒情语言。

《湘夫人》开篇:“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仅此寥寥20字的民歌式诗句,屈原就扼要地把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思想感情、人物之间的关系等作了说明,也为全诗歌的悲剧结论定下了基调。这里的深秋景物秋风、木叶、湖水,组成了萧瑟悲凉、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它又与主人公舜的内心情绪是那样协调,从而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屈原通过湘君想象中的湘夫人形象,生动显示出湘君那惆怅忧伤的情怀,这恐怕就是湘君的登场词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的原因。娥皇、女英驭风飞临的形象使湘君的彷徨怅惘更感染和启迪了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墨客。正是洞庭、湘水那烟波微茫、竹林幽路的自然景象,反映在屈原的作品中,才使屈原的“二湘”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从而扩大、加深了远古优美神话传说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摘要:《湘君》和《湘夫人》是屈原名作《九歌》中的双壁, 是以古代民歌为基础进行的艺术创造, 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并独具民歌语言特色。

关键词:屈原,《湘君》,《湘夫人》,古代民歌

参考文献

[1]吴广平.《九歌》“二湘”倒反辞与湖湘民间颠倒歌[J].云梦学刊, 2000 (2) .

[2]胡棋智.关于“二湘”抒情主体的重新认识[J].贵州文史丛刊, 2004 (4) .

屈原 湘夫人 篇4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2,目眇眇兮愁予3。袅袅兮秋风4,洞庭波兮木叶下5。登白苹兮骋望6,与佳期兮夕张7。鸟萃兮苹中8,罾何为兮木上9?

沅有茝兮醴有兰10,思公子兮未敢言11。荒忽兮远望12,观流水兮潺湲13。

麋何为兮庭中14?蛟何为兮水裔15? 朝弛余马兮江皋16,夕济兮西澨17。闻佳人兮召予,格腾驾兮偕逝18。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19,荪壁兮紫坛20,播芳椒兮成堂21。桂栋兮兰栔橑22,辛夷楣兮药房23。罔薜荔兮为帷24,擗蕙※兮既张25。白玉兮为镇26,疏石兰兮为芳27。芷茸兮荷屋,缭之兮杜衡28。

合百草兮突庭29,建芳馨兮庑门30。九嶷缤兮并迎31,灵之来兮如云32。损余袂兮江中33,遗余褋兮醴浦34。搴汀洲兮杜若35,将以遗兮远者36。时不可兮骤得37,聊逍遥兮容与38。

注释:

1、选自《楚辞章句》,为《九歌》中的一篇。《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九”是泛指,非实数,《九歌》本是古乐章名。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目南郢之邑,沅湘之同,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间,杯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已之冤结,托之以风谏。”也有人认为是屈原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此篇与《九歌》中另一篇《湘君》为姊妹篇。关于湘夫人和湘君为淮,多有争论。二人为湘水之神,则无疑。此篇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

2、帝子:指湘夫人。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

3、眇眇:望而不见的徉子。愁予:使我忧愁。

4、袅袅:柔弱不绝的样子。

5、波:生波。下:落。

6、苹水草名,生湖泽间。聘望:纵目而望。

7、佳佳人,指湘夫人。期:期约。张:陈投

8、萃:集。鸟本当集在木上,反说在水草中。

9、罾:鱼网。罾原当在水中,反说在木上,比喻所愿不得,失其应处之所。

10、沅:即沅水,在今湖南省。醴:同“澧”,即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庭湖。茝:白芷,一种香草。

11、公于:指湘夫人。古代贵族称公族,贵族子女不分姓别,都可称“公子”。

12、荒忽:不分明的样子。

13、潺湲:水流的样子。

14、麋:兽名,似鹿。

15、水裔:水边。此名意谓蛟本当在深渊而在水边。比喻所处失常。

16、皋:水边高地。

17、澨(shi):水边。

18、腾驾:驾着马车奔腾飞驰。偕逝:同往。

19、葺:覆盖。盖:指屋顶。

20、荪壁:用荪草饰壁。荪:一种香草。紫:紫贝。坛:中庭。

21、椒:一种科香木。

22栋:屋栋,屋脊柱。橑:屋椽。

23、辛夷:木名,初春升花。楣:门上横梁。药:白芷。

24、罔:通“网”,作结解。薜荔;一种香草,缘木而生。帷:帷帐。

25、擗;析开。蕙:一种香草。櫋(mian)櫋:檐际木。

26、镇:镇压坐席之物。

27、疏:分疏,分陈。石兰:一种香草。

28、缭:束缚。杜衡:一种香草。

29、合:合聚。百草:指众芳草。实:充实。30、馨:能够远闻的香。庑(wu):廊

31、九嶷:山名,传说中舜的葬地,在湘水南。这里指九嶷山神。缤:盛多的样子。

32、灵:神。如云:形容众多。

33、袂(mei):衣袖。

34、褋(die):外衣。

35、汀:水中或水边的平地。杜若:一种香草。

36、远者:指湘夫人。

37、骤得:数得,屡得。

38、逍遥:游玩。容与:悠闲的样子。

译文:

美丽的公主快降临北岸,我已忧愁满怀望眼欲穿。

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洞庭湖波浪翻涌树叶飘旋。

登上长着白薠的高地远望,与她定好约会准备晚宴。

为何鸟儿聚集在水草间,为何鱼网悬挂在大树颠?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眷念公主却不敢明言。

放眼展望一片空阔苍茫,只见清澈的流水潺潺。

为何山林中的麋鹿觅食庭院,为何深渊里的蛟龙搁浅水边?

早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傍晚就渡水到了西岸。

好像听到美人把我召唤,多想立刻驾车与她一起向前。

在水中建座别致的宫室,上面用荷叶覆盖遮掩。

用香荪抹墙紫贝装饰中庭,厅堂上把香椒粉撒满。

用玉桂作梁木兰为椽,辛夷制成门楣白芷点缀房间。

编织好薜荔做个帐子,再把蕙草张挂在屋檐。

拿来白玉镇压坐席,摆开石兰芳香四散。

白芷修葺的荷叶屋顶,有杜衡草缠绕四边。

汇集百草摆满整个庭院,让门廊之间香气弥漫。

九嶷山的众神一起相迎,神灵的到来就像云朵满天。

把我的夹袄投入湘江之中,把我的单衣留在澧水之滨。

在水中的绿洲采来杜若,要把它送给远方的恋人。

欢乐的时光难以马上得到,暂且放慢步子松弛心神。

赏析一:

《九歌》实为祭歌,是屈原在当时楚国祭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套歌舞辞。祭祀娱神时,由巫者扮演,或独歌独舞,或对歌对舞,或合唱合舞。读《湘夫人》,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的情景:湘君迎候湘夫人于洞庭始波,木叶飘零之时,但可望而不可及。他筑芳香宫室于水中,以待湘夫人之来临,然而始终未能相见,只能饮恨终生。《诗经》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写怀人不得之情,凄迷哀慕之感,令人嗟叹惆怅难已。《湘夫人》中写湘君待湘夫人而不至之怀恋怨慕之情,同样凄艳哀恻,令人感慨。爱而不见,怎一个“愁”字了得。筑室水中,容与江滨,湘君之期望和失望,正与《湘君》中湘夫人之深情相互映衬。寸心难表,两情不通,会合无缘,生离死别,自是古来恨事,又岂止儿女旖旎之情!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千古以下,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以水画风之理,李善注《文选》“物色”类时云:“有物有文曰色,风虽无正色,然亦有声。《诗?注》云‘风行水上曰漪’。《易》曰:‘风行水上曰涣。’涣然,即有文章也。”苏洵《仲兄郎中字序》:“荡乎其无形,飘乎其远来,既往而不知其迹之所存者,是风也,而水实形之”;朱翌更云:“风本无形不可画,遇水方能显其质。画工画水不画风,水外见风称妙笔。”(《谢人惠浅滩一字水图》)。以树形风,更是古诗惯技:“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江湜《彦冲画柳燕》);“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午条尽向西”(刘方平《代春怨》)。此赋中写风之名,水木皆及,而又显得萧散清空,实高于后人,谢庄《月赋》本之,直接用为:“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极好地烘托了月夜之境。《湘夫人》此二名之妙,还在以景写情。刘熙载云:“叙物以方情谓之赋,余谓《楚辞?九歌》最得诀。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写出‘目眇眇兮愁予’来;‘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正是写出‘思公子兮未敢言’来,俱有‘目击道存,不可容声’之意。“(《艺概?赋概》)

鸟萃萍中,罾在木上,与麋食庭中,蛟在水裔,这种以反常之事为喻之法,在《楚辞》中很常见。如《湘君》中言:“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卜居》则云:“世混浊而不清,暗翼为重,千钧为轻。”而情诗以反常不可能之事为喻,在中外诗歌中都是常法,所谓“山无陵,江水为竭,科雷震震,夏雨雪。”(汉乐府《上邪》)之类,均是其例。

赏析二:

《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因为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她像慈爱的母亲,哺育着楚国世世代代的人民。人们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体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与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为原型的。这样一来,神的形象不仅更为丰富生动,也更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使人感到亲切可近,富有人情味。

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如果把这两首祭神曲联系起来看,那么这首《湘夫人》所写的情事,正发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不至而北出湘浦、转道洞庭之时。因此当晚到的湘君抵达约会地北渚时,自然难以见到他的心上人了。作品即由此落笔,与《湘君》的情节紧密配合。

首句“帝子降兮北渚”较为费解。“帝子”历来解作天帝之女,后又附会作尧之二女,但毫无疑问是指湘水女神。一般都把这句说成是帝子已降临北渚,即由《湘君》中的“夕弭节兮北渚”而来;但这样便与整篇所写湘君盼她前来而不见的内容扞格难合。于是有人把这句解释成湘君的邀请语(见詹安泰《屈原》),这样文意就比较顺畅了。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而其中“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下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又是两个反常现象,与前文对鸟和网的描写同样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调爱而不见的事愿相违。接着与湘夫人一样。他在久等不至的焦虑中,也从早到晚骑马去寻找,其结果则与湘夫人稍有不同:他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

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因此当九嶷山的众神来把湘君的恋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如梦幻般的美境中惊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

最后一段与《湘君》结尾不仅句数相同,而且句式也完全一样。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综上所述,《湘君》和《湘夫人》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两个悲剧,但合起来又是一幕两情相悦、忠贞不渝的喜剧。说它们是悲剧,是因为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而难以自拔,心灵和感情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说它们是喜剧,是由于男女双方的相恋真诚深挚,尽管稍有挫折,但都没有放弃追求和期盼,所以圆满结局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当他们在耐心平静的相互等待之后终于相见时,这场因先来后到而产生的误会和烦恼必然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迎接他们的将是湘君在幻觉中所感受的那种欢乐和幸福。

这两篇作品一写女子的爱慕,一写男子的相思,所取角度不同,所抒情意却同样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们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尽管这种热烈大胆、真诚执着的爱情被包裹在宗教仪式的外壳中,但它本身所具有强大的生命内核,却经久不息地释放出无限的能量,让历代的读者和作者都能从中不断获取不畏艰难、不息地追求理想和爱情的巨大动力。这可以从无数篇后代作品都深受其影响的历史中,得到最好的印证。

作者介绍: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沈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主要著作:

《天问》,《哀郢》,《离骚》

傅抱石款《湘夫人》考辨 篇5

一位画家的作品经其直系亲属签署了鉴定证书,外人再提出异议,可能会出现尴尬的局面。在常人眼里,画家亲属的鉴定权威性仅次于画家本人,更不要说,画家的亲属本身就是一位耳濡目染承其先人画风、造诣颇深的画家。

为此,有必要先来谈谈画家亲属介入鉴定的问题。

鉴定学所主张的鉴定依据是画作本身的风神气象和笔墨习性,而(画家)亲属不是其所依赖的依据。尽管不排除子女对“父亲的绘画是熟悉且对于先人创作的题材作画时用笔、用墨、用色、章法布局,还有落款、钤印都是非常了解的”(陈半丁之子陈燕葆语),但是,严格意义上,(画家)亲属终究不是鉴定家,画学不可以等同于鉴定学,这是不可混淆的学科界定。对先人绘画“熟悉”和“了解”,并非就是鉴定学意义上对先人的绘画笔墨有深刻理解和系统认知。

关于亲属介入鉴定的问题,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罗青先生在《谁对书画作品拥有鉴定权》一文中有过一段值得思考的阐述:

家属鉴定是个大问题。我们可以从记号学出发来理解这个问题。记号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把一切人为记号回复到原本最初的状态,去除因时间累积而层层加诸其上的不同观念、诠释及文化印记。而记号学的另一个原则是记号的“不可逆性”。什么叫不可逆性?比如我看到一棵树,就在纸上画了一棵树,或写了一个“树”字。后来有人进来看见了这棵画的树,或写的“树”字,就会以自己的经验来认知这两个“记号具”所产生的“记号义”,而绝对不会认知到我所看到的那棵“特定的树”。人为的“记号具”无法回到原来被看到的那棵树的状态,读者只能按照“记号具”的自身规律,来进行“记号义”的建构与判定。因此,物体一旦被记号化之后,它就不能回到原来的状态。我们可以把这个观念,运用到艺术作品的鉴定上,评鉴问题不是谁说了算,而是说所有的“参与者”以什么样的一套共识准则来运作。

罗青先生说的鉴定“是说所有的‘参与者’以什么样的一套共识准则来运作”,这问题提得很好。

在我看来,“参与者”的所谓“一套共识准则”应该有其形成基础,这“基础”虽有“记号学”的因素在,却不是唯一。

根据我多年的鉴定心得,鉴定学的指导思想理应恪守“四论”,即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用这“四论”作准尺,就不会出现差错。大凡为学者,治学的方法很要紧,方法对头了,认识就上去了。我在2006年4月7日接受《安徽商报》记者采访时曾就书画鉴定问题谈了我的鉴定方法:

一幅画,我看第一眼,就评判这画我能否画得出来。第一眼看气象,这一点很重要,然后揣摩特征、结构、运笔,画家都有习惯性的笔性特征,书画创作是最典型的个体行为,排他性的。

实践(实践有两层意义:一是鉴定学的研究和鉴定的实践;再就是书画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实践。)深了、精了,就可以与画对话了。绘画作品体现了画家的修养、功力,是他为人为艺的综合体现。书也好,画也好,都是“养”出来的,有它独特的气韵。

鉴定,是一门科学。具体到对一件作品的鉴定,需要的是全方位、立体、多角度的把握,要吃透一个流派、一个画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取向、创作理念和笔墨特性。这,或许可以称之为鉴定法则。

如何鉴定一位画家的作品呢?我总结出了一套“系统方法论”:

要想对一个画家的作品进行系统“认证”,就得先对其可见的作品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气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归纳出“系统方法”。所说“气息系统”,就是画家的“行为惯性”,而这“行为惯性”在其“成功”作品或其“非成功”(非正常)作品里都是必然存在的,这是一以贯之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不管是幼年还是壮年抑或是衰年。

判定一件书画作品的真伪,应该是以“气息”为准绳,以“笔墨”为依据(我向来主张鉴定书画应持合情、合理、合法这三要素,其中“合法”是最后一道防线)。离开了作家的固有的“气息”和排他性的“笔墨”,任何看似符合逻辑的推理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也是站不住脚的。

鉴定书画的真伪,面对的是画面上的笔墨所传递给我们的原作者的审美理念、知识修养、笔墨功底、个性色彩等等诸多“非硬件”的“活”的软信息,而这些颇具生命力的软信息又非得鉴定者的审美理念、知识修养、笔墨功底、个性色彩等等诸多因素与作者的与之相关的信息形成比较接近时才能完成相互传递的过程,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看似神秘唯心,实则是非常客观具体的。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息息相通,要想与古人“相通”,唯一的途径就得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修养的积累――积累到可以与古贤交谈的地步,那遥远的古贤信息就能与你息息相通了。

因而中国书画的鉴定,所依赖的是宏观意义上和微观意义上都具备且又合而为一的人文知识,甚至可以说,既是形而上的,又是形而下的。“鉴藏工作是通过严格的理性判断与审美修养相结合而进行的。……两者之间有理性和感性的不同层次。”(杨仁铠《国宝沉浮录》)

鉴定学表象上鉴定的是书画作品,实质上研究的对象是人,是这个人和这个人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艺术思想、精神世界。这道理就像读唐诗宋词,不了解诗人和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成长历程、艺术活动及至作这首诗时所涉及的人和事,要想深层次去解读可能会是十分困难的。

画家亲属或曰画家亲属本身是画家,他们的耳濡目染自有其造诣在,问题是,他们是随其父辈学习绘画,何况其父辈也只是画家而不是鉴定家。在他们随其父辈习画的时候,他们是以画家的思想去揣摩和掌握其父辈的风格和笔墨,而不是以鉴定家的思想去研究和分析其父辈的风格和笔墨,切入点不同,所捕捉的信息和积累的认知自有其偏重面,所谓术业有专攻。

从另一层角度来说,画家亲属对其先人绘画作品作鉴定,很多时候容易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状况,这都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想,这一问题应该是画家亲属不得不正视的。严肃的鉴定学所注重的是被鉴定的作品的作者和作品本身,至于作品以外的其它因素是不能成为“干扰源”的。

启功先生待人处事,向来谦虚谨慎。而对画家亲属介入鉴定这个问题则说出了“家属鉴定是很危险的,对于鉴定书画来说,家属和其他外行是一样的。如果态度再不正确,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去从事鉴定,这个危害太大”的重话,原因就是画家之于鉴定学是有一定距离的。

就《湘夫人》谈谈我的看法,以期求教于诸位方家贤达。

《湘夫人》这一题材,是傅抱石先生人物画中表现最多的。从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多有创作,或中堂或横披、或册页或小品、或工整或纵意,具不完全统计有20余件之多。总体看来,虽尺幅有变、手法有异,但其“少年故态”――行为惯性不变。

傅抱石是一位早熟的画家,风格确立很早。因父辈制伞的特殊家境,最初就在制伞用的特厚的土皮纸上操持画笔的傅抱石,对土皮纸性能的熟悉、掌握和依赖,是其风格早立的先决条件。傅抱石的所谓“破锋飞白”线条特征的形成,即可看成是土皮纸的性能适应傅抱石的个性特征,同时也可看成是土皮纸性能对傅抱石艺术创作潜能的激发和调动。傅先生也用过安徽泾县的宣纸,虽也能体现傅先生的个性语言,但就画作的风神、意蕴来说,比较其用土皮纸创作的作品,显然要逊色得多。这是因为土皮纸的特性和宣纸的特性不一样,纸质不同,其受墨、受水和受染的承受力也有很大的区别。傅抱石先生画作的神秘处更多的是其渲染,因为傅抱石先生的渲染手段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故而对纸质承受能力的要求也特别考究。就像时下人们运用电脑处理文件,电脑的内存空间的大小决定存储文件的大小或多寡。

傅抱石先生的渲染手段,有轻有重、有虚有实、有繁有简、有亮有浊的渲染是其深度,再因傅先生在渲染的过程中其用力甚“重”,常有“纸吃不消”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缺陷,就将画作裱托一层纸,使之变厚再加渲染,故其很多作品的渲染部分呈现出诸多迷濛的丰富肌理效果。此亦正是古贤所谓“大胆落笔,小心收拾”。

材料决定技法,这应该是古今中外绘画艺术画种、风格形成的根本因素。傅抱石赖以展现个性色彩的土皮纸,似乎成了他的专利,他人运用起来不是捉襟见肘,便是东施效颦。

《湘夫人》的用纸不是安徽宣纸,也不是傅抱石用的那种土皮纸,感觉好像是另一种皮纸。从画作的线质、墨相和色彩感觉来分析,只能说有那么一点傅抱石画作的风格,究其内涵,其元素符号是极其单调和乏味的。

《湘夫人》纪年“一九六二年八月”,就其造型和笔墨处理的情况来看,与真迹《二湘图》仅仅是大同小异而已,或可认为《二湘图》就是《湘夫人》的母本恐无大错。考《二湘图》的笔墨气息,创作时间大约是上世纪60年代初,与《湘夫人》的创作纪年是同一个时期。

然而,通过比较《湘夫人》和《二湘图》,我们便会清楚地看到《湘夫人》的笔墨份量显得有些轻薄,线条也软弱无力,线条的勾勒也有杂乱之嫌且缺少潇洒飘逸的风神。《湘夫人》之为傅抱石的真迹似乎就失去了最起码的支撑点。

此《湘夫人》最碍眼之处,是湘夫人的面部五官的刻画和头发的处理:

一、右眼过大、眼神痴呆;鼻子成了歪鼻子;樱桃嘴的勾勒和点朱颇为刻板;眉毛的线条不爽利,滞涩而少笔意;头发的用笔、用笔谨小慎微,以致笔墨破碎,缺乏傅抱石那种纵情写意的笔触所形成的鲜活明亮的墨相(《湘夫人》局部1)。

二、湘夫人的上衣领部和袖边的重墨处理碎而臃,衣服的敷色过于平实,故而缺乏应有的薄而透的质感(《湘夫人》局部2、3)。

三、湘夫人的裙子和飘带的线条生嫩,特别是那两条红色飘带的勾勒和敷色,简直僵死至极,其与滞重的落叶同样没有随风飘动的轻盈韵致(《湘夫人》局部3、4)。

此外,《湘夫人》的款识也书写得极其拙劣。“湘夫人”那三个草篆字,其用笔不合傅抱石的笔触特征,傅抱石书法的结体不是太宽博,但他的每一笔都极富跳动的韵律。他用草书的笔意写篆书,似乎比其行书更富创作意识,结体开张且笔意率真,似从秦诏版中汲取了养份。而作伪者没有傅抱石的学养,因其书法基础薄弱,依样画葫芦也是不得要领,致命处是笔提不起来;行书也然,刻意求似,惜行笔、结体过于拘谨,线条缺乏遒劲和应有的弹性,尤其是“陵”字的最后的那一捺笔,比之傅抱石1962年的真迹款识,神采也就不复可见了。

《湘夫人》上的钤“傅”、“往往醉后”、“壬寅”三枚印章,从板结的气息情况看,估计不是徒手仿刻的,可能是假现代科技手段刻制的,形似而神呆,缺乏笔意和刀感。

辨析印章,我的体会是:只要是真印,不管所蘸印泥是薄是厚,钤印在纸绢上的印样都有笔意、刀感可以品味。不过,印章的风神气象不是一般人所能窥探的。如果鉴赏者没有相当深厚的印学研究和篆刻艺术的创作实践,是难以破解现代科技造假术的。现代科技造假术仿制的印章,形式上完全可以做到毫厘不差,但是,印章艺术的笔意和刀感是不能体现出来的。

篆刻艺术的实践,使我有许许多多的经验。临刻前人的印章,如果范本分别是原钤印样和印刷品,对印文的笔意、刀趣乃至字口子的韵味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同一钮印章,因所蘸的印泥稠干不同、钤印时用力轻重不一、受印的纸绢粗细,甚至垫物的厚薄、硬软有异,印样的效果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但这偏差不会淹没印章的笔意和刀感,这是所有涉足书画鉴定的人必须特别注意的。

《湘夫人》 篇6

近几年来,我校借鉴山东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并与湖南省重点学校搭桥“城乡互助”,加强交流合作,进一步打造长沙市课改样板校。

本学期学校与湖南省长沙县实验中学开展“城乡互助,合作共建”教研活动,确定了同课异构的课文是《湘夫人》。“湘夫人”是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祭神曲,课本节选部分是湘水男女水神观会难期,思而不见的故事,隐喻了诗人不为楚王所知,却矢志难移的遭遇。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长沙县实验中学的县语文学科首席名师邱群丰老师和我,分别对《湘夫人》一课自行研究,进行不同处理,在不同教学班上课,通过两人不同的教法,不同的风格,彰显老师独特的教学个性。

一、教学目标的异构

《湘夫人》一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课本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通过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并能以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评价。

参加“同课异构”的两位教师对所选定的内容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非常有个性化的处理。教学目标是:

【案例A呈现】(邱群丰)

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诸”“罾”“骤”“茸”等文言实词及重点语句。2通过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3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的情感。

【案例B呈现】(吴昊)

1通过诵读,积累文言实词用法。2体会男女水神在欢会难聚时的心情变化。3把握作品中湘君对爱情不懈的追求精神。4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揣摩了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二、教学导入的异构

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提倡“凤头”“猪肚”“豹尾”,可见“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活动中,一个优秀导语的设计,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一个课堂的气氛,并将德育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

【案例A呈现】

(1)投影(多媒体):歌舞剧《九歌》中《湘君、湘夫人》。

(2)同学们,谁能说出剧中生死相恋的男女主人公名字?(答:湘君、湘夫人)

(3)《湘君、湘夫人》一场戏,优美的舞姿特别引人入胜。同时,水波浩渺,千里澄澈的洞庭湖也见证了湘君、湘夫人缠绵悱恻的爱情。今天让我们一起开启一趟文化之旅,探寻湘君们相约不遇的惆怅之美。(板书课题)

【案例B呈现】

(1)多媒体展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学生背诵诗句,老师概括人物品格。

三、教学过程的异构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讲究目标明确而简约,板块合理而清晰,教法新颖而趋稳,扎扎实实实现每一课、每一堂的训练目标。

【案例A呈现】

环节一:投影重点实词及句式

学生对照生字小声朗读课文,并标注自己的疑难点。

环节二:朗读并试背

学生试背诵1~2段,老师背诵3~4段。

学生互相点评质疑点。

环节三:

学生互相点评质疑后,各小组重点落实关键词语,句子翻译。

环节四:

赏析课文第一节,湘君思念湘夫人。

思考:此节中有一个千古名句,请赏析。(意象:秋风、秋水、秋叶)(情感:凄凉、空落、绵长)

归纳:思念——如梦如幻

环节五:

赏析第二节,湘夫人等待湘夫人。

思考 :湘夫人苦苦追寻的湘夫人美不美?

归纳:感情——如痴如醉

环节六:

赏析第三节,探究:这一节的核心场景是湘君筑“爱巢”,请发挥想象,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细节等描写,用散文化的语文抒写这一场景。

环节七:

主题探讨:诗言态,屈原借这个衰婉、动人的苦恋故事,来表达内心什么样的想法。

【案例B呈现】

环节一:课前预习案(自主学习,落实基础)

1初读了课文,读准字音,注意断句“诸”等。2理解句子中重点词语含义。(见课后习题二)3说出加点字的活用情况。4说说下列诗句的含义。(见课后习题三)

环节二:课堂探究案

(1)个性表达:试理清整首诗中“湘君”情感的变化,并说说你心目中的“湘君”是怎样的人?

(2)合作探究:1屈原诗歌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喜欢运用香草美人的意象。本诗的第三段详细描写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这表现了湘君怎样的心情?这里的香草有什么作用?2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试用学过的知识,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理由。

环节三:课堂训练案

说说屈原和湘君之间的相似点?

湘君是屈原的化身。湘夫人是君王的化身。湘君对湘夫人的痴情象征着屈原对楚王的忠诚。湘君精心造爱巢意味着屈原向楚王展示自己高洁的品质和卓绝的才华。

湘君因追求不到湘夫人而忧愁苦闷象征着屈原在得不到楚王重用时的苦闷伤心。

四、板书设计的异构

【案例A呈现】

【案例B呈现】

上一篇:中国音乐山水间下一篇:内部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