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建筑

2024-09-02

城市老建筑(精选八篇)

城市老建筑 篇1

一、真庆观介绍

真庆观 (由真庆观、盐隆祠、都雷府三组古建筑组成) , 是现存昆明市区规模和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清两代道教建筑古建筑群。历史上之“真庆观”东倚金汁河, 西临盘龙江, 周围古木参天, 环境清洒窗深, 稻香四溢, 金汁河堤遍开桂花, 东侧有地藏寺大理国经幢, 三元宫、文昌宫、相公堤, 西侧紧邻万庆寺、白塔、东岳庙, 与东西寺塔、金马碧鸡坊遥相呼应, 文化及宗教氛围浓厚, 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真庆观始建于元代, 由武当山著名道士张守清弟子宋披云到昆明传道时所建, 以供奉真武师祖, 当时取名“真武祠”, 明宣德六年重建, 更名“真庆观”, 清乾隆五十四年重修, 1983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 昆明市及盘龙区政府拨款修复紫薇殿, 1998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真庆观历史价值及文化贡献

真庆观古建群落的价值超过作为个别存在的古建, 它以一个独立的地理文化单元, 给昆明的城市景观带来一定的历史沧桑感, 展示了丰富的时代变化。真庆观对云南的建筑史、艺术史、宗教史及云南与中原文化交流时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云南及昆明是多民族混居, 又受中原文化影响极深的地区。真庆观含元、明、清三代丰富而精湛的建筑技艺, 在整体上是汉民族建筑文化的延伸。真庆观紫微殿的风格, 类似于北京智化寺、如来殿的官式风格, 外观庄严华贵, 内部藻井九宫八卦设计、美轮美奂。老君殿端庄雄浑, 保留元代风貌。雷神殿威赫不凡。清风亭小巧玲珑, 暗含“雷劈张继保”故事, 劝人为善。盐隆祠大殿金碧辉煌, 蕴含云南盐业历史, 前殿石栏浮雕, 雕工古朴, 浓缩中华传统道德伦理精华, 极富教化作用。古戏台更是精美绝伦的南方建筑精品。各建筑大、小木作上的木雕、石作上的石栏望柱、柱础、景窗、青狮、白象和明、清云南红砂石水缸, 无不雕工细腻, 栩栩如生。梁架上保持原状的彩画独具历史风貌, 新绘的彩画绚丽多彩, 檐柱、门窗上的土漆铮亮如镜, 衬印出历史沧桑。精致的楹联匾额丰富了文化内涵, 复建的元代白塔勾起人们对老昆明历史的追索。

真庆观承载着很多悠久而颇具人文色彩的信息与内容。各殿建筑上的彩绘、壁画、石雕、木雕、碑记、楹联、匾额、古井、古梅, 以及围绕真庆观产生的宗教文化、民间故事传说都反映出真庆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文化特征。占地32亩, 700年历史的古建筑群, 具有极为珍贵的文物价值, 它们比肩接踵地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独立的地理文化单元, 对比周围的现代建筑, 给昆明的城市景观带来强烈的特殊的历史沧桑感和丰富的时代变迁记录, 是对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具化和极大补充。

三、真庆观修复保护及利用

为抢救保护文物古建筑, 提升昆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 2001年10月, 云南省、昆明市和盘龙区三级政府斥资1.1亿元对真庆观古建筑进行了全面的保护性修复。本着“修复如故”的原则, 修复后的真庆观、都雷府和盐隆祠充分保持了元、明、清三代建筑风格, 同时新建了南北两个绿化广场, 重建了元代白塔, 配与灯光亮化工程, 在历时两年的广场建设和古建筑修复过程中, 全体建设者团结拼搏, 共同努力, 按照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质量第一, 建设精品”的要求, 并特聘专家组对工程难点问题进行指导和把关。指挥部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和协调, 监理公司全过程实施质量监督。各施工单位严格遵循文物修复不改变原状的原则, 保持原建筑风貌, 原形制, 原结构, 采用原工艺, 原材料, 精心施工, 实现了古建筑维修的“原”“真”性目的, 修缮成真庆文化广场。

修复的真庆观赋予古建筑群新的功能, 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公共场所, 集文化、建筑、绿化、演出、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尤其是园林绿化和古建筑的有机协调融合, 既保持着古建筑群原有的古朴风貌, 又为广大人民群众、中外游客提供了文物欣赏、文化娱乐、旅游购物的理想场所。结合周围各类市场如尚义街花市、白塔路珠宝玉石市场、状元楼街市, 白塔路、拓东路、东风东路的购物中心、酒楼饭店、宾馆, 以及昆明市博物馆园林建设、昆明饭店园林建设、白塔路绿化带的建设, 地处昆明国际机场进入市区要冲, 滇东南进入市区门户的真庆文化广场, 近年来成为春城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景点。

四、结语

如今, 当人们穿梭于真庆文化广场, 我们目睹了昆明人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往昔痕迹, 都雷府的“愿天常生好人, 愿人常行好事”二句名间俚语, 凝聚着昆明老百姓美好朴素的愿望。作为地方文明的见证, 真庆文化广场给我们一个生动映像, 它就是响亮的昆明真庆文化广场——昆明市呈送给人们的珍贵的城市名片。

摘要:真庆观是昆明现存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清两代道教建筑古建筑群, 是昆明的地标建筑, 本文就如何抢救保护真庆观, 提升昆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以期能更好地发挥真庆观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真庆观,昆明,修复保护

参考文献

[1]孙鹤瑜.浅谈现代城市建设中昆明老建筑的改造与保护[C].2009云南省研究生学术论坛, 2009.

八角老坊 城市今昔 篇2

八角老坊历经近百年的时光雕刻,它的墙体、它的阶梯、它的砖角瓦楞,无一不映刻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又像极了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诉说着这个城市时代发展的故事。

老坊艺术

且不说八角老坊的整体外观,单说其内部艺术就足以让人沉醉。

窄道纵横,错层相连,阶梯交错,廊道盘旋,商铺大小错落有致,空悬无梁楼盖,辅以镂空水泥花格窗、伞状柱形脊梁骨,真个让人沉迷。踏步其中像是掉进了迷宫,却又不是迷宫,瞧那次序井然分明。午后斜阳透过窗口,光影斑驳与暗色水泥材料相映也别有风趣。这变幻无穷的光影成了摄像师镜头下捕捉的画面。有人说它阴森,有人说它浪漫,有人说这光里还漏出一刀宰下牲口的血腥,然而念及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大上海,即便是一个杀牛宰猪的地方都修饰得这么有韵味,不得不感叹,还真是小资情调的滥觞。

说句不够敬畏的话:牲畜们能在这挨上一刀,也算是死而无憾了吧。

再说这老坊的宏观。标准的巴西利卡【1】式风格,平面呈长方形,外侧柱廊支持,正有主口,侧有耳室,无论是神秘莫测的中心圆还是它边上有着优美弧形的旋转扶梯,无论是需拾级而下的幽暗门洞还是需翘首仰望的长长廊桥,它们全都以一种“沉重而又轻盈”的奇妙感存在,当真有“巴西利卡”这种建筑风格的王室风味。

有人形容它有古铜色质感的皮肤真是说得恰当,沉稳、庄严、磅礴,很多为它而书的人给这座八角老坊盖上无数气势恢宏的形容词。然而在我看来,它却更像一个忧郁的男子,坐在浦西九龙路上思考,这一思考就是八十年之久,至于它到底在思索什么,又想明白了什么,我不得而知,只是在它思考的外观下,时光的脉搏不停倒转,一年跳一下,一季一度人,似乎是在探知时间的秘密。

历史生存

工部宰牲场现在叫“1933老场坊”。之所以说它是在或有意或无意的保护下留存下来,是因为当真有这么一个人,在九龙宾馆坐了那么一坐,吃了一口热饭,又撇了老坊一眼,提了个建议:“感觉不错,保留下来如何?”于是它没有被上海这个今日高楼大厦,明日废墟重楼的快步伐城市夷为平地。而那个人,他和“1933老场坊”一起刻入了时间里,他叫薛顺生【2】。

我只是走马观花般地去老坊里走了一遭,又跟坊里店家多聊了几句,然而只是这样就被它切切实实地吸引了。总想着深入地去挖掘一下它的前世,即使是充满血腥的过去,但那段历史里也绝对有数不尽的故事。只是提笔时,可写下的却还是自己当时走进老坊后试图一眼望穿的那种动人心弦的自我感觉。

上海的变迁发展自上个世纪末起就未曾停息,地标改了又改,名称换了又换,建筑的摧毁与复建,多的让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都难以说清路人甲突然问出的一个地名,比方说“1933老场坊”,估计老人们只是对它的原名“上海工部宰牲场”念念不忘。

谁也无法预料这个思考着的建筑还会生存多久,既然十年前有人会无意识地说出:“这个建筑不错,值得保护”,那么谁能保证十年后不会有人说:“老派建筑,需更新换代。”我并非想呼吁保护这个经典的八角老坊,只是在思考,什么能被时代留下,而什么又只能以老人的回忆面对未来。

时代老坊

许多对城市文化有着孜孜不倦观察动力的学者,始终对八角老坊被改成时尚空间保持着不以为然的态度。不过对这个建筑发展趋向的决策者无论是乖张取了个巧还是卖萌谬了误,都让它以原貌得以继续留存。

毫不夸张地说,近一个世纪前,这里是亡灵之地,曾经充满着惨烈悲鸣和血腥气息,而今它被变化成一方乐土,无需质疑,每个时代,它都有它存在的形式。提议将这片土地的悲鸣以更好的方式呈现和表达的人,也是在尊重历史的厚重感吧。

虽然上海的新建筑更迭频率高,但我依旧保持欣赏1933老场坊。它那充满历史感却又不乏现代气息,它那让人不禁陷入思索的光影艺术,都让我沉迷。抬头望不到广阔的天,低头没有泥泞的路,不用抱怨,也不用担忧,每个城市都有他自己的发展之路,人也是如此,这都是生存的艺术。

工部宰牲场的现在,依旧有踏踏实实的建筑构造,丝毫不变的原建筑被附加上了时尚的符号:创意产业园区、知识产权交易所、人文历史博物馆、影视拍摄基地中心,这些21世纪的时尚文明早已经把三十年代前存在于猪牛间的刀光剑影掩盖了去,重新载起它新的时代使命。

城市老建筑 篇3

关键词:灾害,改造,地震,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对建筑的抗灾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而警示我们必须对城市的既有老旧建筑抗灾能力通过合理的技术改造大大的提高。

灾害分为两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天文灾害、雪崩灾害、海啸灾害等;人为灾害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灾害、工程事故灾害、政治社会灾害。

城市既有建筑的抗灾能力体现在抗地质灾害中的地震, 抗气象灾害中的雷电、酷热、低温、雪灾、洪涝, 抗工程事故灾害中的火灾。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多灾异发、大灾多发的现象突出, 灾害之大、范围之大, 全球罕见。原有城市老旧建筑已无法抵御突发灾害。为此, 需要我们探索出一套新技术改造方案, 针对性的提高城市既有老化老旧建筑的抗灾能力。

1 地震灾害

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2008年汶川发生“5·12”8.2级大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古镇发生7.1级大地震。导致死亡惨痛教训, 主要原因是建筑物的倒塌, 建筑物的倒塌缘故是现行2008年以前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低。通过调研, 对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技术分为五大类:

1) 对楼房整体抗震性能不足的, 采用加阻尼器、抗震垫、抗震墙等;

2) 由砌体结构体系改变为砌体墙—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3) 砖墙抗剪不足, 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或混凝土面层、钢绞线聚合物砂浆面层, 或用结构胶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砖砌体;

4) 混凝土构件承载力不足的, 可采用粘贴钢板, 粘贴碳纤维布, 加钢绞线聚合物砂浆面层等;

5) 预制板上增设钢筋混凝土叠合层, 形成装配整体式楼面。

2 火灾害

火灾是指失去控制的火, 在其蔓延发展过程中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一种灾害性的燃烧现象。在我国根据燃烧对象分类将火灾分为A, B, C, D和E等类;根据火灾发生地点进行分类, 分为:地上建筑火灾、地下建筑火灾、水上火灾和空间火灾。对于城市而言, 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建筑的火灾, 即地上建筑火灾和地下建筑火灾。

2.1 建筑起火原因

1) 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

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火灾绝大多数为生活用火不慎引起。属于这类火灾的缘故大体有:吸烟不慎、炊事不慎、取暖用火不慎、灯火照明不慎、小孩玩火、燃放烟花爆竹不慎、宗教活动用火不慎等;生产用火不慎有用明火熔化沥青、石蜡或熬制动、植物油时, 用火超过其自燃点, 着火成灾。还有因生产过程中温度过高, 引起周围可燃物的着火等现象。

2) 违反生产安全制度。

由于违反生产安全制度引起火灾的情况很多。例如:在易燃易爆车间内动用明火, 引起爆炸起火;在用电气焊焊接和切割时, 没有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而酿成火灾的事故时有发生。

3) 电气设备设计、安装、使用及维护不当。

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 主要有电气设备超过负荷、电气线路接头接触不良、电气线路短路、照明灯具放置使用不当等。

4) 自然现象引起。

自然现象引起的火灾分为:自然、雷击、静电、地震。

5) 纵火。

纵火分刑事犯罪纵火和精神病人纵火。

6) 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筑材料选用不当。

在建筑布局方面, 防火间距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没有考虑风向、地势等因素对火灾蔓延的影响, 往往会造成火灾时火烧连营, 形成大面积火灾。在建筑构造、装修方面, 大量采用可燃烧构件和可燃、易爆装修材料, 都大大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2.2 既有公共建筑的防火疏散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有了丰富的商业文化活动, 人们聚集的公共场所更多, 城市的既有建筑的抗火能力就需要大大的提升, 特别是公共既有建筑。

1) 原有的公共建筑普遍建筑的楼梯疏散宽度不够, 走廊的疏散宽度不够。通过增加一部楼梯的改造来解决这个问题, 分流和缩短了逃生到安全出口的距离。

2) 原有5层的公共建筑大多数建筑的楼梯间是开敞的, 一旦发生了火灾后, 烟气和火焰当刻充满全楼, 逃生人员无法辨别方向, 通过对楼梯间封闭并加甲级防火门, 可以大大改善烟气和火焰弥漫的现象, 从而增加逃生时间。

3) 经济的不断发展, 需要提升公共建筑的防火抗灾能力, 建设公共走廊和地下室, 经常有人的情况增加自动喷水系统, 使人能有安全之处。

4) 对于大型地下商场应进行防火疏散特殊加强的改造。a.把原有的楼梯间改造成防烟楼梯间;b.在人流大的区域增设防烟楼梯间;c.参照高层建筑的避难的做法, 在多个防火分区共同交汇处设立安全岛, 作为未能及时通过疏散楼梯疏散的人员立即疏散的避难区域, 能够确保人员在有效的时间内到达安全区域。安全岛应采用防火墙与地下商场其他部位隔开;安全岛内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必须是A级不燃烧材料;地下室所有的管道不应穿越安全岛;各个防火分区至安全岛的入口处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前室, 防止烟气侵入, 确保空气质量;安全岛内应有正常照明、应急广播、消防专线和消火栓;安全岛内设置卫生间和饮用水;安全岛应该专人值班, 并设置通向地面的通道。

5) 老旧公共建筑要增设安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装置、紧急照明设备、紧急排烟设备;老旧公共建筑对于安全每天有专人检查, 夜间要有安全巡视;加密安全疏散指示和呼救系统;社会职能部门应从小学普及逃生方法, 加强民众的安全教育知识, 做到遇到火灾头脑清晰, 反应机智。

3 风灾害

风造成灾害的主要方式有:大风、大浪、风暴潮、暴雨, 其破坏对象主要有建筑工程、园林绿化设施、城市生命线工程、海岸护坡等。

大风尤其是强热带风暴 (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东南沿海称为台风, 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及太平洋地区称为飓风) 对人类造成的灾害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排前三位, 是发生很频繁的自然灾害。

风对房屋建筑结构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高层建筑结构的破坏。例如1926年的一次大风使得美国一座叫MEY-ER-KISER的十多层大楼的钢框架发生塑性变形, 造成围护结构严重的破坏, 大楼在风中严重摇晃。

由于近几年人为对大气环境的破坏, 导致了各种灾害的频繁发生, 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既有老旧高层建筑的抗风能力。

2) 对构筑物的破坏。由于构筑物刚度较小, 在风载下易产生较大幅度的振动, 从而容易导致桅杆的疲劳或破坏。对于既有的构筑物加强的方法多采用主动控制技术, 在既有构筑物的周围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和主动拉索方面提高构筑物的抗风能力。

3) 对广告牌、标语牌等建筑的破坏。广告牌、标语牌常建在主体建筑物的顶部, 常为竖向悬臂结构, 受风面积相对较大, 而根部抗弯能力往往不足, 遇到大风即倒翻。在大风中广告牌吹翻砸伤人的事屡见不鲜。为了避免伤人事件发生, 应对既有临街建筑广告牌、标语牌进行加固, 屋顶上的广告牌、标语牌在顶面采用索拉支撑式, 使支撑拉索底部与建筑屋面的主梁连接, 增加了支撑拉力, 使广告牌, 标语牌的顶部由悬臂结构变成了固结结构, 从而增大了广告牌和标语牌的稳定性。

4 雷电灾害

雷电有以下破坏作用:爆炸和火灾、电击、毁坏设备和设施、事故停电。就上述危害, 对于三类以上防雷等级的建筑, 可采取以下有效防雷措施:

1) 为防直接雷过电压, 通常使用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等措施。靠接闪器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将雷电流分流流散入地, 亦称为分流防护。引下线可沿既有建筑墙面明敷引下, 若建筑同时为加固建筑, 设在加固层内暗敷引下。接地极用50×5的角钢做人工接地极, 共用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若实测达不到要求时, 增加人工接地极数量, 直到符合要求。

2) 为防感应过电压常采用等电位联结措施, 根本目的是实现均压等电位, 消除不同金属部件及导线间的雷电流引起的高电位差, 同时对雷电流分流, 对原有进出建筑的金属管道做等电位联结, 以均衡电位。

3) 为防侵入雷电压, 在进线配电箱增设合适的浪涌保护器。

对于工程个例, 还需根据具体系统及其所在建筑物的实际情况, 灵活应用, 采取具体措施, 构成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 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城市是人类经济、文化、政治、科技信息的中心, 世界城市面积是人口居住面积的1/10, 但是住着占世界总人口1/3的居民, 集中了世界社会财富的2/3以上。城市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正因为城市具有人口集中、建筑集中、生产集中、财富集中的特点, 因此一旦遭到灾害, 势必造成人类巨大的损失。所以提高城市老旧建筑的抗灾能力势在必行, 城市建筑的抗灾能力是城市文明、质量、科技的标志之一。探索城市既有老旧建筑抗灾改造技术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 研究出一套成熟的改造技术, 完成我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江见鲸, 徐志胜.防灾减灾工程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城市老建筑 篇4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正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进行城市建设, 从政治中心到各省会, 从大城市到小地方, 并从东南沿海蔓延到中西部地区。现代化成了衡量国家繁荣富强的标准, 城市化成了我国建设的趋势, 但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许多古老的建筑散布其中, 对他们的保护成了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近三十年中, 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使许多历史文化遗存被无情的摧毁, “建设性破坏”成为破坏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最主要的因素。

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曾讲过, “建筑是本历史书, 在城市中漫步, 应该能够阅读它, 阅读它的历史、它的意韵。把历史文化遗留下来, 古代建筑遗留下来, 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 如果旧建筑、老建筑都拆光了, 那我们就读不懂了, 这座城市也就索然无味了。”对于一座城市来讲, 文化遗产就是自己的品牌和个性, 就是财富, 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北京的胡同让老北京的生活充满人情味儿;南京的城墙日夜熏陶着南京百姓;青岛的“万国建筑”使那里的人具有浪漫悠闲的性情……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引以为豪的物质文化, 赋予我们多种多样的品质, 除了感激之外, 我们更要保留这些神圣的礼物, 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中国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进行旧城改造, 在此过程中, 城市建设与老建筑的保护的问题就显现出来。2006年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求是》杂志上称:目前, 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不合理地要求“就地平衡”, 盲目在旧城区内兴建高层建筑, 使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遭到破坏——襄樊宋明城墙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 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历史建筑一拆而光, 福建的三坊七巷名存实亡, 高速路穿过中山陵绿地区, 高架桥迫使三元里抗英炮台搬家……每一次都会出现自发的“保卫战”, 但几乎每次都以保卫者的失败而告终。2000年3月10日, 中国第一个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议案上交全国人大常委会, 在这份议案上, 有31位人大代表签名, 其中25位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他们写道:“这些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古建筑一旦遭到摧毁, 就永远不能再生, 即使按照原样重建, 也丧失其历史价值和信息。由于房地产开发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地方政府某些领导人的行为缺少制约, 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势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相比之下, 群众呼声、社会舆论、专家意见和职能机构的力量则薄弱得多。有的地方甚至人大、政协、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出面干涉也见效甚微。”匆匆于现代化进程的人们, 在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 终于明白了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 开始了还林还绿。可是, 相当多的人特别是决策者对保护良好的文化生态依然没有足够的重视, 正在一边建设一边破坏。须知, 自然的绿色是人类生存的条件, 而文化的绿色是民族精神延续的基因。自然环境生态破坏了可以弥补, 而历史文化生态一旦破坏则无从恢复。1948年冬, 北平和平解放前夕, 解放军赴清华大学请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一张军事地图上标明北平城内重要古建筑的位置, 为的是万一和谈失败、解放军被迫攻城时, 能够保护好千百年留存的文化遗产。可就是这些我们曾在战火之中竭力保护的古建筑, 却在经济建设之中被毁掉了。

国外也有这样的过程。欧洲在二战后开始大规模的建设, 五六年时间一下子冒出来好几个崭新的城市。这之后欧洲国家兴起了古城保护运动, 一直延续了20年。目前欧洲国家普遍认为, 保护古城, 就是保护自己的遗产、保护城市的精神, 还把保护城市和发扬爱国主义连在了一起。日本在二战后, 随着经济腾飞也进入了城市重建时代。但不久就在全国形成一个古城保护的运动, 并制定了法律。日本还建立了各个级别的保护机构, 分为国保 (国家保护的宝贝) 、国财 (国家保护的财产) 、地方财、传统建筑群 (民间自发保护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法国。早在1840年, 法国对古建筑保护就开始认真制定法律法规。当时法国一个著名的作家 (卡门歌剧的作者) 梅里美, 对法国领导人提出了建议:我们对国内很多的历史建筑应该进行保护。当时法国政府就接受了他的意见, 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局。该局一成立就制定了法兰西建筑保护法。

二、案例分析

南京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现存的古城多是明太祖朱元璋打下的底子。600多年来, 南京先后是明代的首都、留都, 清代的两江总督驻地, 以及民国的首都。昔日的南京既似北京, 拥有雄伟的城墙、壮丽的宫殿;又似苏杭, 以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勾勒出雅致的江南风韵。历经太平天国运动和抗日战争, 南京历史上诸多宫殿、坛庙皆已消失。在南京2500年的建城史中, 城市有过多次巨变。公元589年隋灭陈后, 隋文帝下令将六朝城阙宫殿拆毁, 并“荡平耘耕”。

目前南京老城的传统民居集中于城南, 早在1000年前的南唐, 这里就形成了今天的街市轮廓, 更在宋元明清发展成为南京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地区, 有的地名从六朝、南唐、宋元沿用至今。乌衣巷之名更可追至三国东吴。唐代诗人刘禹锡写有《乌衣巷》一诗:“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城南的街坊多形成于明初, 从地名便可知来历, 如与工匠作坊有关的铜作坊、弓箭坊、糖坊廊, 与丝织业有关的绒庄街、颜料坊、踹布坊, 与名人故居或府署有关的南捕厅、朱状元巷、皇册库, 与私家花园有关的瞻园、胡家花园、小西湖。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汪永平发表于1991年的调查报告显示, 大量明清街坊、建筑乃至传统的邻里和习俗当时仍保存完整, 城南民居多为清代中期至晚期建筑, 保存较好的又多是清代中期的建筑。这些多进穿堂式的清代中晚期住宅, 厅堂规整, 外观朴实, 高大的马头山墙廓出街巷之美, 数以百计的古井、古树、古桥散落其间。成片成片的老街坊在近十多年大规模改造中迅速消失, 目前仅在中华门以内的秦淮河两岸, 也即门东、门西地区有少量遗存。

2006年7月南京市房地产局发布拆迁公告, 将南京市秦淮区、白下区的门东、颜料坊、安品街、钓鱼台、船板巷等5处秦淮河沿岸的历史街区, 列入了基层区政府推动的“旧城改造”的范围。总面积达数10万平方米的5片历史街区, 涉及40多条历史街巷、1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近千座历史院落。近年来, 南京老城先后已有邓府巷、皇册库、下浮桥、糯米巷、红土桥等多处历史街区被拆除, 至2003年, 据地方政府统计, 90%的南京老城已被改造。”“一个‘拆’字, 拆掉的将是秦淮河两岸珍贵的历史街区, 是散发着丰富的历史、文学、民俗、建筑等丰厚文化气息的历史遗产。而取而代之的, 只是基层区政府为了‘投资40亿打造新城南’, 在‘中山南路G3、G4’、‘门东A’等地块之上, 增添几处每平方米近万元的房地产项目, 或是‘打造’拆旧建新的假古董‘南门老街’。”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 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南京鲜明的古都及民国特色, 我们不该这样不珍惜。

同样作为特色城市, 青岛的老建筑就有另一番景象。她不同于南京的古色古香, 她的诞生甚至是被侵略的结果。1891年, 清廷批准在胶澳驻军设防, 第二年, 调清军入驻, 是为青岛建置之始。1 8 9 7年, 青岛成为德国的租借地, 德国占领了胶州湾, 用十九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 按照“模范殖民地城市”来建设青岛。1 7年中, 德国当局先后两次制定城市建设规划, 奠定了青岛老城区的建设布局, 青岛一跃而成为中国新兴的欧洲风格的滨海名城。1914年, 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后, 城市建设在德国原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为青岛城市充填了东洋风格。那些与山海合一的自然风光相齐名的历史建筑, 高低错落, 疏密相间, 片片的红瓦点缀在绿树青山之间, 相宜地构成了一幅“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交织而成的优美画卷。

楼庆西教授说过, “古代建筑不仅以它的实体记录了当时的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 同时也记录了发生于这里的众多的事件, 记录了古代的政治与历史。所以, 建筑是一个古代历史、艺术与科学的载体, 因此我们才说古代建筑其有历史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不论何时, 建筑都是建造时期的一种纪录, 一种凝固的音乐。德占时期建筑风格和形式的复杂多样, 呈现着当时的人文历史;日占时期的建筑, 也显示了日本建筑的自然性。青岛老建筑文化是城市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其城市建筑文化史, 实际上就是青岛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和不同建筑风格在城市建设中结合的体现。作为一座仅有百年历史的城市, 青岛的建筑带有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风格。

青岛较为完整地保存了19世纪末到2 0世纪初德国的建筑风格。它是中国近代极少数有规划、有设计的城市, 现存的老建筑极好的证明了这一点。这些具有标本意义的建筑群落在世界范围甚至在德国本土已为数不多。但时间留下的痕迹毕竟是不可避免的,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这些老建筑纷纷步入了“老龄化”时代, 脸上的光泽暗淡了, 笔直的身躯佝偻了, 整洁的四肢也布满了蛛网尘埃, 难以再现往昔的风采。2004年末开始, 青岛着手研究国有直管特色建筑的保护性修缮工作, 筹集了近4000万元资金, 用三年时间对7 0处 (1 2 5栋) 、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国有直管历史优秀建筑、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房屋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 使其重焕历史风采。政府很重视这项工作, 由相关人员制订修缮方案, 并邀请有关专家多次分析论证, 走访了许多曾见证老建筑历史的青岛老人, 奔波于市博物馆、档案馆、房产档案馆, 以实现结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完善、外观恢复原貌的目标要求, 达到“完好房”的标准。

老建筑的保留不仅限于修缮, 更需要其他形式的利用, 为老建筑寻求新生是一种积极的保护方式。到过巴黎的人, 一定会惊讶奥赛美术馆在整个城市文化和都市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可是也许很多人并不清楚, 这座美术馆的前身曾是一座闲置的“历史”火车站;意大利威诺纳的古堡博物馆曾是一栋破损的中世纪城堡;美国圣安东尼的现代美术馆曾是一栋闲置的厂房……它们不只是被保存下来, 经过再利用后在新时期承担起新使命, 展现出持久的生命力。

这种在保存、新建之外的第三种方式, 通过与人重新建立联系, 确实创造了使闲置空间再次获得继续生存的机会。许多业内人士均希望老建筑的改建不要任意妄为, 建议在保留老建筑历史价值前提下, 经过适当的结构“诊断”, 针对弱点进行改善, 为其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状态。青岛在这方面也作了不少工作, 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将若干文保建筑辟建为特色博物馆, 如德国总督官邸旧址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德式监狱旧址博物馆等均已成为文保范例与人文旅游的亮点。作为青岛人笔者很幸运地看到这些老建筑犹存的风韵, 更高兴的是看到人们对其进行保护, 不是让它们遗留在资料中供后人“瞻仰”。

三、结语

在古罗马有一个传说, 有人用琴声便使一堆零散的建筑材料按照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在广场有序地排列组合成了一座宏伟、崇高的建筑。一曲终了, 优美的节奏和旋律永久性地凝固在这座建筑物上, 并化作黄金的比例和神韵。于是便有了“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说。这是一种秩序的停滞, 一种美的停滞, 一种观念的停滞, 一种沧桑的停滞。像是林中闪光的琥珀。时间的体温和背影融化在里面, 人类的欢愉与哀伤沉淀在里面, 城市的成长秘密隐藏在里面。肃穆的教堂、风情各异的别墅、白鹤亮翅似的现代建筑、古旧而朴素的民居等, 这些性格各异的建筑, 记录了我们的历史, 就像曾经的建筑记录了我们的先祖。保护这些老建筑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保留, 更是在灵魂上的膜拜, 一种对历史的尊重。

城市的经济建设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存发展, 但是我们的生存发展能够离开这些古老的物质文明吗?我们的发展难道不是奠定在这些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吗?我们不能盲目的为了“发展”而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有着更迫切现实的意义, 我们需要追求的是特色和发展, 老建筑和城市建设兼顾的发展, 不能把他们当作矛盾来看待。一旦这些历史消失, 我们将永远看不到, 并且无法补偿。真心希望“和谐”不再是口号。

摘要:本文描述了中国老建筑现状, 并分别以南京和青岛的老建筑作为案例, 对比分析如何在城市建设大潮中处理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老建筑的问题。

关键词:老建筑,城市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参考文献

[1]张凡.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华.青岛老建筑的再生运动.青岛日报.2007.10.30

[3]王军.南京古建筑在旧城改造中呻吟.金羊网.2006.11.10

城市老建筑 篇5

济南市委、市人民政府2011年颁发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的意见》, 在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时要求对工业老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对老工业园区可以进行创意尝试 , 建立艺术创作、创意设计、影视制作和动漫游戏等创意产业基地,这无疑会对济南工业老建筑改造再利用带来新的希望。

1.国内外工业老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典型做法

对工业老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明确建筑改造的理念至关重要。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对老建筑使用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建筑的原有特色以及建筑周边地区的传统特色文化基础上,通过艺术性设计创新,使建筑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得以重生,从而实现了新环境的新旧建筑之间的交融与共存。对工业老建筑改造再利用,国内外已具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对工业老建筑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城市空间,充分体现了城市文脉的延续。目前国内外工业老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典型做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建立开放的公共空间。一般工业老建筑具有雄厚坚实的基础,宽敞高大空间, 本身就展示出城市工业文化的魅力,在这样的建筑基础上,常见的改造再利用形式,主要是建立展览馆和博物馆。如青岛啤酒博物馆、巴黎奥赛艺术馆等。

二、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通过对工业老建筑空间的创意再设计,置入新的使用功能成为城市创意文化产业基地,使城市的发展充满新的创意和活力。如以当代艺术而享誉世界的曼哈顿苏荷艺术区、北京798艺术中心 , 被称为是“后现代主义艺术基地”“民间艺术村”,改建后的“西街工坊”也成为济南的创意文化产业基地。

三、建立城市商业中心。将高大多层工业老建筑改建成大型超市、写字楼、特色餐厅和宾馆等,建成购物、餐饮、休闲、娱乐、 住宿一体化综合体。如英国布林德利综合社区,济南柴油机厂改造成为全新的商业艺术中心等。

四、建立良好的城市环境。通过对工业老建筑的改建,充分利用老建筑的历史文化, 构建新的建筑环境,营造城市公共休憩空间, 进一步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如广东中山岐江公园的建设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范例。

2.济南工业老建筑改造中的文脉延续

2.1新旧建筑文化的融合

济南工业老建筑往往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映射出特定历史社会风貌及工程艺术成就。在工业老建筑的改造再利用过程中,实现新旧元素的交融与互动,在更高审美层次上实现新与旧的对话,用现代语言对历史因子进行再诠释,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改造工业老建筑,才能可持续地延续城市的文化和记忆,创作出与真实的社会文化相适应的建筑。例如济南柴油机厂、济南皮鞋厂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建筑优化改造,整体结构基本未动,改造成为全新的商业艺术中心和创意文化产业园,实现了传统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紧密结合。把文化因子注入商业和创意产业中去,实现了老厂房不同时期建筑文化的完美结合,如图1、图2。

2.2保持多元建筑风格

济南工业老建筑呈现出多元并存的特点,如实地展现出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相关的历史特征和建设成就,有的体现出鲜明的地域传统特色,有的体现出西方建筑文化思潮对传统建筑文化冲击的建筑特色。当年的设计者通过汲取不同的建筑文化,创建了形态各异的建筑,并把它们融入到城市环境和街区轮廓中,与城市肌理融合在一起。

2.3符号化代表性工业建筑元素

济南工业老建筑留存了大量指向历史意义的视觉符号,比如旧标语、管道、钢梁结构等工业特征鲜明的设施与构筑物,这些符号即使不再具有原先的使用功能在改造中也将其保留,因为它们就像标签一样,成为旧工业的记忆,在新功能加入的时候,能激发使用者回忆这些地方的原有功能属性。把它们当做清晰而独立的要素来处理,并用现代设计手法突出其艺术身份和象征意义成为工业老建筑改造中的明显亮点。例如济南柴油机厂改造后的主题餐厅既保留了原来的建筑元素 , 又增添了时尚色彩,如图3。

1. 改造后的济南 C7 商业艺术中心:作者自摄

2. 改造后的济南西街工坊创意文化产业园:httpwww.xijiegongfang.com

3. 原厂房管道被保留并进行新的艺术处理 : http image.baidu.com

4. 阜城信东记改造后的室外平台 : http image.baidu.com

5. 柴油机厂改造后的室外环境 : 作者自摄

2.4活化周边环境

室外空间的活化:可保留建筑原有的结构,增加底层架空空间,使其成为人与人交往、交流、通行的场所,从而满足老房子的空间适应现代社会的功能需求,实现建筑向城市开放的目标。同时,利用屋顶露台、室外平台等形式加强建筑室内外空间的联系, 形成室内空间在室外的延伸,使市民在观赏城市风景的同时,拥有休息、交流、休闲的室外空间。

室外环境的美化:保留原有建筑环境中的各色景观,使城市的特色景观得以继承和延续。通过道路的建设和修缮,周边环境的绿化、花卉的布置、人性化的景观设施与小品设计等,美化周边环境,使工业老建筑形成带动城市片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崭新格局。

如济南阜城信东记和柴油机厂的改造, 有效复兴了建筑的社会使命,如图4、图5。

3.济南工业老建筑价值再创造

3.1以优化城市环境为目标

济南拥有多种风格、结构坚固的厂房建筑 , 颇具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对工业老建筑的改造过程 , 就是在现代建筑中展现当时的建筑风格和技术特征。从而体现出对工业老建筑改建的美学价值。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要更多地考虑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盖娅住区宪章的设计原则中,提出了为身体健康而设计。对工业老建筑的改造必须从建筑空间有效利用、空气环境安全、水资源环境安全、热能利用低耗高效、采光的有效利用、噪声的有效抑制、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从而提升建筑的“健康指数”。让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青青的绿地长伴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3.2建筑功能再设计

在对老建筑改造过程中,对原有的空间进行再设计,使它们具有新的使用功能,同时对原来的建筑空间实现了动态保存, 即保持建筑外壳不变,改变原建筑内部空间结构与陈旧设施。工业老建筑改造后的新功能常见的有:办公楼、剧院、 超市、文化创意园、博物馆、展览馆、 酒吧餐饮、酒店会所等多种产业类型, 这些都可以成为济南工业老建筑功能置换与再设计的有效途径。

6. 阜城信东记原天井的保留与再利用 : http blog.sina.com.cn taishan2009

7.“西街工坊”红色砖墙与原白色水泥墙形成鲜明对比 : http image.baidu.com

3.3建筑空间的充分发挥与再创造

充分发挥利用原有建筑空间资源, 即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或者是有特色的典型部分进行修复,运用原始的空间结构、材料和色彩,强调真实性的复原, 对于其他部分的改造,在不改变体量的前提下,可对原材料和色彩进行小规模的调整,尽量考虑到旧材料重新利用, 使这些材料以新的姿态出现,并且焕发新生的活力,如图6、图7。

再创造则包括空间的组织与重构、 装饰风格的重新定位等,例如保留原有的工厂结构,有选择地扩大内部空间, 根据新的空间使用功能可以将原建筑简单的装饰风格调整为舒适典雅、现代时尚、神秘简约等风格。总之,老工业建筑改造的实践常常会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因此,对工业老建筑空间的再利用要树立新的观念,创设新使用功能与环境需要相适应的新空间形式,从而给工业老建筑注入新的生命,使工业老建筑“活”起来, 如图8。

3.4新技术与新材料的运用

在工业老建筑改造中要选择优质的环保材料。所用的材料不应产生环境污染;要使用能够分别回收再利用的施工材料;提倡使用自然建筑材料和经过无害加工处理符合环保要求的再生材料。

工业老建筑改造中,要制定低耗高效的节能规划,合理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 光能、风能等。在改造设计中有效开发利用新技术同时减少人工的维护和运作。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例如福斯特的德国国会大厦的改造,利用自然光折射, 以降低照明能耗。该建筑含有一组光电池, 作为自身供电的再生能源。建筑的顶部也是自然通风系统的一部分,充分考虑到对能源加以优化利用。

4.结语

济南工业老建筑也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应本着尊重历史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改造再利用 , 使工业老建筑在改造更新的同时,创造出新的社会经济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让城市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城市老建筑 篇6

关键词:老工业搬迁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

一、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一)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城市生态系统 (Urban Ecosystem) 指城市空间范围内, 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强烈的地区, 它已经演变成为一种高度人工化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的生态系统。

城市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 特别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进入现代城市阶段以来, 人类活动在城市内的影响越来越大,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胁迫越来越多, 对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衡量指标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在实际研究中, 从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面同时考虑城市健康问题, 使研究的对象更全面、更系统和更有说服力。

(二) 老工业搬迁区生态系统健康的现状

老工业搬迁区大都以重工业为主, 搬迁之前, 企业集聚, 原材料、人员和生产设备集中, 厂房破旧, 设备简陋, 用地紧张, 工厂和居住、行政等用地混杂在一起, 工业对居民区的干扰大, 恶劣的环境和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搬迁之后, 政府加大了对旧城区的改造, 部分工厂外迁或倒闭, 工业用地大幅度下降, 商业、服务业用地比例增大, 工业由城区向边缘区和郊区扩散, 逐步实现了从“工业区”到“生态区”的转变, 正在向建设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 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良性互动, 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的新城区加速迈进。

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一)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

目前, 学术界对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尚没形成统一, 但大多数学者从活力、组织结构、弹性、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人群健康状况等五项指标来衡量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高低。

鉴于本文主要研究老工业搬迁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特殊性, 在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原理的基础上, 加入能够反映老工业搬迁区的、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标 (包括污染场地恢复治理率、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土壤修复率等) 形成最终的指标体系, 共34个指标, 如表1所示。

本文主要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 研究该区“东搬西建”政策实施以来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发展演变, 了解影响铁西区生态系统健康的限制因子, 并通过对限制因子进行分析、改进, 使得铁西区的生态系统整体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各指标层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是对非定量事件作定量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 该方法既保证了定性分析的科学性和定量分析的精确性, 又保证了定性和定量两类指标综合评价的统一性。

首先, 对一级指标层确定权重, 即主准则层对目标层的隶属度。本文运用活力、组织结构、弹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群健康状况等5个要素来衡量铁西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好坏。通过专家判断的重要程度, 得出判断矩阵。

利用方根法求得一级指标层的权重为W= (0.303, 0.157, 0.419, 0.046, 0.075) 。

同理利用上述方法得出二级指标层的权重, 即分准则层对主准则层的隶属度, 得出W1= (0.223, 0.081, 0.441, 0.255) , W2= (0.044, 0.054, 0.117, 0.070, 0.417, 0.298) , W3= (0.082, 0.047, 0.075, 0.237, 0.019, 0.15, 0.19, 0.066, 0.088, 0.046) , W4= (0.078, 0.031, 0.218, 0.023, 0.210, 0.15, 0.197, 0.093) , W5= (0.053, 0.248, 0.225, 0.225, 0.173, 0.076) 。

2、构建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模型

由于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好坏是相对而言的, 很难对生态系统健康与否得出明确的结论, 因此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评价铁西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设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标准分为{病态, 不健康, 亚健康, 健康, 很健康}五个标准。

模型为:H=W×R, 其中H为城市生态系统评价结果;W= (W1, W2, W3, W4, W5) , W为5个健康评价要素对总体健康状况的权矩阵;R为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对各级健康标准的隶属度矩阵。

其中Rij为第i个要素对第j级标准的隶属度,

(其中, k为每一评级指标包含的指标个数;wik为第i要素中第k个指标对该要素的权重;rkj为第k个指标对第j级标准的隶属度。)

将铁西区2002年和2009年的现状值代入模型, 对其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将2002年代人指标值后得到的隶属度矩阵为:

将2009年代入指标值后得到的隶属度矩阵为:

三、铁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分析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 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 铁西区2002年的生态系统主要处于病态状态, 其中前两项的隶属度较高, 说明铁西区的生态系统处于恶劣的状态;2009年的生态系统处于很健康状态, 其中后两项的隶属度高, 前三项的隶属度很低, 说明铁西区的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铁西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重点支持和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基地, 但是也是污染的重灾区, 2002年“东搬西建”政策实施, 中心城区的重污染企业搬迁至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者其他区, 政府加大了对老工业搬迁区的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 包括科学规划, 政府主导, 形成上下联动的生态城区创建新格局;创新机制, 拓展空间, 探索老工业区生态建设新途径;全面整治, 精细管理, 打造绿静美安的生态宜居新城区;完善体系, 强化内涵发展, 推动生态城区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立足长远, 谋近抓远, 不断谱写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区建设新篇章。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 铁西区逐步实现了由“工业区”到“生态区”的转变, 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之路。

城市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的思考 篇7

1 老小区交通综合整治的背景

2013 年, 杭州大关街道积极探索“小区居民停车难, 安全通道总被拦, 基础设施不完善, 外来人员乱设摊”的解决方案。在大关北苑小区采取“大封闭综合管理”的方式: 将小区建立大门卫, 增设治安岗亭, 配备道闸、门禁、收费综合管理系统; 小区内实行单向循环通行, 形成区域微循环; 小区内部分道路实施拓宽改造, 首先确保消防和救护通道, 再在有条件的区域增加停车泊位。改造完成后的该区域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6% 。

结合杭州市“大关北苑”封闭管理的经验, 从2014 年开始杭州市主城区陆续开展了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

2 老小区交通综合整治的内容

老居住小区多位于城市开发成熟区域, 周边配套完善, 地理区位条件较好, 小区入住率高, 搬迁意愿低、拆迁难度大。因此, 只能通过就地挖潜改善, 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区域共治管理的可持续运行机制[1]。

2. 1 序化交通组织

研究待整治小区周边一定区域路网的交通特性及道路功能, 梳理小区内部现状城市支路及小区内幢间道路, 组织小区内的“循环”系统, 在满足居民日常出行习惯的基础上, 优化区块的交通组织。

2. 2 整治城市支路

城市支路整治主要针对小区围合范围内城市支路纳入整治。在满足消防车道的基础上, 对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城市支路进行适当改造, 在道路一侧或者两侧划设停车位。

2. 3 挖潜小区路内泊位

基于小区停车位缺乏的现状, 针对小区幢间道路的路幅宽度、拓宽条件以及道路交通组织方式, 挖潜幢间道路的停车泊位, 根据相关调研[1]老小区内停车位宽度可以控制在不小于2 m, 标准泊位长度按照5. 5 m设置。

2. 4 贯通生命通道

消防规范要求, 消防通道宽度不小于4 m、净高不小于4 m。交通综合治理前须先按消防要求, 落实消防通道 ( 兼作救护通道) , 保障火灾时消防车辆通行; 在确保消防生命通道的基础上, 再酌情考虑路侧停车泊位。

2. 5 完善公共交通环境、整治绿化环境

综合老居住小区周边地铁、BRT线路、常规公交的布置。常规公交站点服务半径300 m全覆盖, 公共自行车点满足服务半径150 m全覆盖。通过调整公交车站及增加公共自行车点等措施, 提升老居住小区的公交服务水平。

结合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 有条件的地方提升绿化及景观的品质。利用色叶、开花植物点缀小区环境; 用垂直绿化装饰外立面; 通过更换人行道铺装增加行走舒适度; 在路口或空地处布置景观小品, 增加居民游憩休闲场所的措施。

3老小区交通综合治理的实践

3. 1 成功实施案例

翠苑二区建成于20 世纪90 年代初, 由文一路、学院路、翠柏路、文菁路围合而成。小区内部有纵、横四条城市支路, 红线宽8 m ~ 12 m, 改造前为4 m ~ 6 m车行道和2 m ~ 6 m绿化。改造前停车问题突出, 车辆随意停放, 拥堵消防通道、破坏绿化。该小区内还包含有翠苑街道办事处、翠苑第二幼儿园、翠苑中学等公建单位, 在取得小区居民和这些单位一致同意后, 开展了翠苑二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改造后实现该小区消防通道贯通, 增加了小区停车泊位, 提升了小区绿化品质。

3. 2 未能实施案例

翠苑三区建成于20 世纪90 年代, 小区由文一路、古翠路、余杭塘河、庆隆路、翠柏路、古荡湾河等围合而成。小区内主要有高木桥路、翠柏路等城市支路。翠柏路是沟通古翠路与学院路的重要支路。且该区域内部还有翠苑第二小学、军休大厦、浙江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办公用地。片区内消防通道常被拥堵, 停车问题异常突出。

而该片区内办公场所较多, 城市支路过境交通量较大, 因此该区未能开展交通综合治理工作。

4 老小区交通综合治理的思考

老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可实现消防生命通道贯通, 增加一定量停车泊位, 提升老旧小区绿化品质。但是什么样的城市支路可纳入交通综合治理又不至影响干路交通, 什么样的城市用地组成可有效的交通综合治理, 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可为老小区交通综合治理持续有序推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4. 1 交通综合治理的城市支路功能分析

城市支路是区域内联系道路, 为居民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的内部道路, 主要起交通集散作用。城市支路网构成的交通微循环系统是细部交通需求、分担干线交通的有效手段[2]。城市支路是城市路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城市支路可作为有效组织交通微循环系统的特点出发, 主要承担过境交通量作用的城市支路是不适于纳入封闭管理区域的, 以到达交通为主的城市支路才能适用于小区交通综合治理。

1) 端头式城市支路。

由城市干路向地块深入, 以划分进深较大的地块或敷设市政管网的需要延伸至河道边界等, 城市交通很少或者主要为到达支路两侧地块, 不具有通过性功能。

2) 联系小区组团的城市支路。

老居住小区由于传统的居住区规划建设模式, 片区规模较大, 通过城市支路来划分不同组团, 城市支路被设计成曲线形或Y字形, 主要以满足居住区车辆为需求, 过境交通少。

该两种城市支路其共同的特点是承担到达交通, 过境交通需求小。而作为端头式和连接式城市支路往往是城市管理的末梢, 也常出现停车混乱, 车辆通行困难等问题, 因而该类城市支路纳入大封闭区域统一管理也可解决自身症结。

4. 2 交通综合治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分析

交通综合治理区域一般以河道、城市干路围合的区域为管理单元。城市老小区多处于城市成熟区, 在这些区域往往地块较小, 功能多样, 一般在居住区内部或周边包含有学校、办公、商业、公园绿地等用地性质的一种或几种。然而不同用地性质开发业态的出行方式、停车需求有很大不同, 且对交通综合治理的开发意愿也存在差异。

1) 学校类。

一般居住区内部或周边的学校多为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等, 学生求学距离较近, 教职工停车需求基本可以自行解决, 通勤时间固定, 访客较少, 学校类用地纳入交通综合治理可以更好地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

2) 办公类。

居住区内部或周边的办公分为行政类办公、商务类办公。行政类办公通勤时间固定, 有一定的访客; 商务类办公通勤时间较分散, 访客量相对较多。结合两种不同类型办公的特点, 交通综合治理不适于纳入商务类办公。

3) 商业类。

商业用地多位于居住区外围, 且人流量较多, 车流量较大, 不适于纳入交通综合治理。

4) 公园绿地。

居住区内部围合的公园绿地主要为居住区内居民休闲娱乐服务, 外来游客较少, 可纳入交通综合治理。

对适于纳入交通综合治理的业态, 必须取得产权单位同意方可。

交通综合治理区域周边夜间活动较少的办公、学校等场所可采取“错时停车”, 实现夜间空置车位的利用。学校操场、公园绿地等地下空间可开发地下停车场库为社会停车提供服务。

4. 3 交通综合治理后管理手段

老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后, 建议城市管理部门与小区物业管理单位进行综合协调管理, 切实落实小区安全通道的畅通, 小区生活环境的改善, 小区停车的序化。

为了更好地推进老小区交通综合治理, 还需要对相关区域安装治安监控消除安全盲点, 设置停车诱导快捷、有效的引导车辆停放。通过信息化手段管理, 使资源充分利用, 全面提升社会基层治理水平。

摘要:简述了城市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整治的背景, 介绍了老小区交通综合整治的内容及实施方案, 并从城市支路功能、用地功能、管理方法等方面, 思考了老小区交通综合治理的最佳模式, 有利于全面提升社会基层治理水平。

关键词: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城市支路,用地性质

参考文献

[1]匡力勤, 陈茜.城市老居住区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实践——以杭州市为例[J].城市交通, 2015 (13) :42-49.

汉口租界老建筑功能转换浅析 篇8

汉口租界的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又各有特色, 充分显示出建筑的魅力与特色。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战略, 汉口租界功能转换成功范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通过这次对租界建筑的分析, 我们了解老建筑对城市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文脉所带来的影响, 以及不同建筑文化的内涵和性格, 有利于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关于老建筑文化内涵承载的问题, 特别是提供了有些“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中关于古迹风貌延存的方式方法。

一、老建筑特点

汉口租界区1210米的江汉路一字排开各种建筑:欧陆风格、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现代派……

日清洋行处处显示着端庄恢宏的古罗马风格:冠状穹窿塔楼、厚重的水平檐、横三纵三的立面。柱廊间一泻而下的台阶诏示着权威高高在上, 厚实的墙面上每一块麻石都透出凝重。

在江汉路步行街还可以领略另一种现代建筑的风格——洋溢着简洁、纯净, 线条流畅。中国实业银行整栋楼拔地而起, 浅色调, 用材考究, 就连门窗的用材也均为细细的黑铁杆。一路走来, 江汉路上的房子又呈现出色彩的多样化, 首屈一指的是上海村的建筑群, 红瓦面、清水墙、褐木窗、白烟囱, 一派近代欧洲风光。林立相叠的五彩建筑, 平添了几分商业街的活跃氛围。枫木、桃木饰柱, 圆曲的转角, 尽显自然本色, 高贵的穹顶, 开敞的塔亭, 错落有致的部局, 打破了中式建筑屋顶的平直。

二、功能转换分析

1. 规划整体功能的改造呈现休闲的气息

在江汉路商业步行街的改造当中, 由于其重要的商业化地位, 周围的道路进行了全新的功能定位以满足其“步行”功能。规划里新增的市政管网铺满了道路地面以下空间, 地面的道路绿化设计, 在不宽松的道路空间节点设计中利用灯光造型点缀, 既保证了步行街的商业氛围, 也使得整条步行街浸润着丰富的室外休闲娱乐内容。

2. 空间功能的改造让人赏心悦目

江汉路步行街的外部街道空间改造, 南端以海关大楼为背景, 由古典建筑围合的江汉关广场隐喻着江汉路的过去, 北端展示着未来的现代化喷泉中百广场, 两相呼应, 其间串连着三个风格各异的街道广场作为联结, 街道文化在时间维度上达到了统一。在商业最集中繁华的区段创造三个主要空间节点和二个次要空间节点, 使其相交街道形成向其靠拢的空间动势的同时, 也为狭长街道带来节奏的变化, 为该街道整体以及整个街区范围创造了统一。空间是旧建筑再生和新功能实现的基础和联结。因此, 对旧建筑的空间要素进行重组改造, 是实现功能增生和价值转换的过程, 也是旧建筑再利用过程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而在空间功能改造过程中, 这一“统一”的表现手法使旧的建筑既有原来的风貌体现, 同时在空间的移动中赋与了新功能的增生。

3. 结构部分的改造带来空间的优化重组

江汉路上的老建筑改造, 在现在商业功能转换的要求下, “商铺”在内部改造中大都经历了结构“优化”。合并相邻空间建立通道, 打穿心墙体;一层空间不够大气, 两层空间合并, 楼板局部被卸掉;上下层沟通不顺畅, 重新进行楼梯设计, 在原有结构部分加以改造或重构来设置电梯、扶梯。从专业上讲, 这正是利用了合并空间技术, 使得改造后呈现现代建筑的舒适性特征。当新的功能空间需要比旧建筑既有空间大的时候, 就要拆除部分楼板或隔墙, 将原来的小空间合并成适合新的功能需求的大空间。

在汉口民众乐园改造案中, 原来属于建筑内院落部分的开敞式空间, 被加上了一个大的网架结构玻璃罩而变成新“室内”空间。新加建的网架结构一部分置于原来的结构之上, 还有一部分由新建的立柱网承载, 将原来的建筑内空间大大延伸, 辅助了其周围的商业购物功能, 并为联系上下的扶梯设置提供了空间。另外, 新的室内大空间立面, 从原有建筑里延伸出两个大平台结构在玻璃顶之下, 也增加了原来每层空间的活动区域, 就此结构特点, 整个空间活动可以达到相互沟通的效果。这正是采用了延伸空间的技术手法, 通过延伸、扩建空间使旧建筑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或在与原有结构密切相关的空间范围之内, 通过地下改造、侧面加建和顶部改建等方式来达到新功能要求。

一般而言, 旧公共建筑的跨度、柱距相对较大, 布置规整, 结构承载力通常较高, 其内部空间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和可塑性, 以及独特的美学价值, 因此这类建筑空间改造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而旧的民居型建筑, 因其空间、结构布置的各异性和复杂性, 在原有安全结构体系的基础上, 以发展个性的和适宜性的理念对其进行结构空间改造设计, 也可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空间意境和出乎意料的艺术效果。总之, 旧建筑的结构改造原则, 即以结构美学理念为指导进行结构层面的修复、改建和加建, 达到对空间的划分、延伸、连接、开放等等, 从而塑造出丰富的空间形态和理想的功能价值。

4. 外立面修复改造

江汉路旧建筑在外立面修复过程中保留和延续了古典主义的风格, 但修复过程中用工较粗糙, 已无法显现古江汉道的韵味, 现代气息的过分浓郁, 对原有街区文化的过渡侵蚀, 使得整条文化历史特征的主体地位在渐渐褪色。现代表皮和广告牌对建筑立面、构件的遮挡或代替也使得一些地域物质性文化在悄悄消逝。

建筑本身是时间和地域特征的产物, 老建筑上的一砖一瓦都可以折射其地理位置上的年代风霜和构筑习惯。改造老建筑的立面, 应尽力去凸显建筑身上那些带着时代味儿和地方味儿的构件或是色彩搭配等元素。旧的建筑得到保留的本质意义是其自身所附带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所以旧建筑的历史人文价值是决定对其改造力度强弱的最主要因素。当我们去评价一个旧建筑改造设计作品是否优秀时, 更多的关注会被给予到改造后的建筑对历史文化性的继承、延续效果。场景和形态是我们对建筑的历史文化意义最为直接的记忆点, 所以, 代表着过去的旧建筑的立面和轮廓是改造设计中最需要维护的东西。老房子立面的改造要在保持其独特历史价值和信息的基础上, 努力营造出原有的历史环境氛围, 让观众产生一种强烈的文化与历史的归属感。

三、几点建议

如今城市发展速度日新月异, 城市综合体不断扩张、部分老建筑的拆迁还建、棚户区改造, 总会遇到古迹的保护问题。旧建筑数量依旧庞大, 那些拥有重要历史色彩的个体是宝贵的, 也在城市发展中我们有责任去关注他、呵护他。看到其历史文脉上的闪光点及特点征, 每一个当代建筑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要去发现他, 保护他。

一是如何将旧建筑进行改造, 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寻求改造方向, 找到现代功能与旧建筑形式的相适应的地方, 让它形成改造项目相比新建项目独特具有的优势。

二是如今旧建筑改造项目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制约因素, 单靠设计师的力量是不够的, 需要完善的运行机制来打破旧建筑格局, 实现可持续建筑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租界老建筑改造项目中去总结探索。

上一篇:伦理学中利己主义研讨下一篇:教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