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态池塘

2024-07-09

仿生态池塘(精选三篇)

仿生态池塘 篇1

1 放养前准备

1.1 养殖池建造

养殖池塘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 其中溶解氧含量5 mg/L以上, 水体中氨氮含量应低于0.025 g/m3, pH值为7.0~8.5, 透明度20 cm以上。每1 hm2池塘水面配备3 750~7 500 W动力增氧机。按不同要求建造稚鳖池、幼鳖池、成鳖池和亲鳖池, 以便分级饲养[1]。

1.2 清塘消毒

池塘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池中各种野杂鱼类和有害生物、病原等。对旧池干塘清池后食台附近的淤泥曝晒1~2周, 采用新制、块状的生石灰1 500 kg/hm2消毒, 消毒7 d后测定pH值<8时才可放养中华鳖。

1.3 鳖种选择

要求选择国家级、省级良种场或取得《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专业性甲鱼繁育场的鳖种。鳖种要求规格整齐, 体质健壮, 无病无伤, 不要收购来源不明的鳖种。新引进的种苗必须观察试养[2]。

1.4 建造晒背台、食台

建造竹制或木制的晒背台、食台, 在池边每隔4~5 m固定1个食台位置, 保证足够的面积。

2 放养

放养时间选择4月上旬或者10月上旬, 放养前应试水, 并使用KMnO420 g/m3浸泡20 min, 或用聚维酮碘 (1%有效碘) 30 g/m3浸泡5 min进行消毒, 而后鳖种入池。放养密度如表1所示。

3 放养后管理

3.1 饲喂

选用优质、全价饲料, 区分稚鳖料、幼鳖料、成鳖料和亲鳖料, 采用“四定”投喂, 即定时、定位、定质 (营养全面、配比合理) 、定量 (投喂后2~3 h吃完为宜, 干料量约占鳖体重的2%~5%) 。鳖吃剩的残料应抛弃, 1~2 d消毒1次饲料台。随季节和温度的变化适当增减饲料量, 在鳖病多发季节, 应适当添加防病药物和多种维生素或矿物质, 具体药名见表2。适当投喂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饲料。投喂新鲜动植物饲料如肝脏类、冰鲜鱼、瓜、菜等, 应先清洗干净, 用消毒剂消毒。每天喂养前, 先清洗食台, 捞去吃剩的饲料, 每隔几天用生石灰200 g/m3对食台进行清洗消毒[3]。

3.2 水体管理

做好日常水体监测、管理工作。春季利用降水升温的办法使鳖提前开食, 夏、秋季加深鳖池水位, 保持水温恒定, 使鳖处于最佳水温状态, 换水时温差一般不超过3℃。每月进行1~2次水体消毒, 准确计算池水量和用药量。有条件的应做好换水时的消毒, 包括下雨时的消毒、池边的定期消毒、备用水的消毒。每天下午采集水样检查水质的主要指标[4]。

3.3 池边消毒与杂物清除

限制人员自由来往, 参观人员必须远离池边, 进场人员和工具应进行消毒, 工具用福尔马林溶液150 mL/m3浸泡消毒20~30 min后才能使用。

3.4 按时巡塘

做好巡塘工作, 发现异常及时查找病因。做好疾病诊断, 详细调查发病情况、死亡数、症状、病变、日常防疫措施的失误之处。隔离检查病鳖, 选择症状明显的刚死或濒死鳖2~3只做个体解剖检查, 包括肉眼检查 (重点检查表外伤、病灶、鳃状组织、肝、胃肠等) 、镜检 (从怀疑或典型病变部位取少量组织、黏液或内容物涂片、镜检) , 有条件的送病料到有关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血清学诊断。甲鱼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见表2、3。

注:投饵量按照鱼体重的5%计算。

3.5 建立并完善养殖档案

养殖档案内容包括中华鳖种苗来源、运输日期、放养数量级规格、饲养员;每天的养殖记录包括日期、气温、水温、湿度、投饵量、活动状况、产卵量、孵化率、死亡数、死亡原因和销售记录等;养殖档案应保存2年以上。做好冬眠前的管理工作, 鳖冬眠期间体重会下降10%~15%, 发病的或体质差的、当年后期孵出的稚鳖易发生死亡。冬眠期间应避免受到干扰, 否则引起鳖体能过度消耗导致死亡。

4 起捕

商品鳖起捕规格为500 g/只以上。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具体起捕数量和规格, 起捕方法有网捕、笼捕、钩钓、干池起捕等。

摘要:总结中华鳖池塘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包括放养前准备、放养、放养后管理3个方面内容, 以为养殖户养殖中华鳖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华鳖,池塘,仿生态,养殖技术

参考文献

[1]GB/T26876-2011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2]陈国贤.无公害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J].内陆水产, 2006, 31 (5) :18-19.

[3]龚建辉.甲鱼无公害养殖技术[J].科学养鱼, 2003 (11) :22.

池塘鱼鳖混养生态养鳖技术小结 篇2

刘学余是洪泽县西顺河镇渔业科技示范户.多年来,他积极开展池塘鱼鳖混养生态养鳖,该养殖方式在不影响池塘常规鱼生产的前提下,提高了池塘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近几年来,其不仅池塘常规鱼(鱼种或商品鱼养殖)产量和收入不低于本地区平均水平,而且通过生态养鳖,每年多收入3万~5万元.

作 者:周明 周怀兵  作者单位:洪泽县水产良种场 刊 名:水产养殖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QUACULTURE 年,卷(期): 30(11) 分类号:S9 关键词: 

中华鳖池塘仿自然养殖关键技术 篇3

1 池塘环境选择和装备

1.1 养殖池塘的选择

根据中华鳖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的自然生活习性, 所选池塘应环境安静、周围没有工业“三废”及生活、医疗垃圾等污染源;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 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高、光照好;土壤中重金属和农药不超标, 水源符合NY5051要求, 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二级以上标准, 土壤符合GB15618要求。鳖池面积0.20~0.33 hm2为宜, 水深1.2~1.8 m, 坡比1∶2.5~3.0, 进排水口设置在相对两侧, 进排水口用50目双层钢丝网过滤防止鳖外逃及天敌生物进入池中, 池埂夯实不漏, 防逃设施用石棉瓦材料制成, 围墙四周高出池埂50~60 cm, 埋入土下30 cm左右。

1.2 池塘仿自然环境的组装和营造

1.2.1 栽种水生植物。

栽种部分苦草、伊乐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莲藕等挺水植物, 投放凤眼莲、芜萍等浮水植物, 水草覆盖率50%左右。种植合适的水生经济植物, 既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又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鳖池中种植水草有五大好处:一是为鳖提供栖息场所;二是净化水质, 增加溶氧;三是作为鳖的天然饵料;四是调节水温, 尤其在夏季高温季节能有效遮荫降温;五是清洁鳖体。

1.2.2 培养鲜活水生动物。

在自然环境下, 中华鳖以软体动物中的螺、蚌和底栖动物的幼体为主食。在池中移殖螺、蚌及其他底栖动物和野杂小鱼虾, 让其自然繁殖作为中华鳖的天然饵料, 投放量1 500~3 000 kg/hm2, 5—6月, 可将抱卵青虾适量放入鳖池, 既能为中华鳖的生长提供活饵, 又可在鳖池生态系统中作为生物链的一环, 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投放螺蛳既可清除残饵, 净化池底, 改善水质, 又可提供鳖喜欢的活性蛋白饵料, 投放前要用8~10 mg/L高锰酸钾消毒10~15 min, 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 如发现池塘螺蛳数量不多, 要适量补投。

1.2.3 定期投施有机营养肥料。

中华鳖主要生活在水里, 养殖过程的水体生态环境和水体营养源很重要。而许多对中华鳖致病的病原体就生活在养鳖池的水环境中, 如果水质污染, 容易滋生, 这是导致中华鳖生病的主要原因。通过定期施肥, 培养水质, 促进螺、蚌及其他底栖动物和野杂小鱼虾的生长, 通过藻类来调剂水质, 以遏制致病病原体的滋生, 即使是1个月换1次水, 水质也不会被污染。如果经常换水, 不仅成本较高, 还会影响养鳖的生长环境, 导致池中应该有的浮游生物不能正常繁殖, 无法遏制致病病原体的滋生。

2 苗种 (幼鳖) 的选择与放养

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品种纯正、肢体健壮、鳖体丰满、无病无伤、个体整齐、色泽光亮、反应灵敏的健康中华鳖苗种放养。放养时动作轻快, 以避免苗种受伤。下塘前用3%~5%食盐水浸泡15~20 min进行消毒。一般放幼鳖1 500~2 250只/hm2, 同时搭配放养越冬鲢、鳙鱼种各300尾/hm2、草鱼种600尾/hm2、黄颡鱼苗种180尾/hm2, 为了保证鳖的正常摄食, 池塘一般不混养鲤鱼。

3 日常管理与饲料投喂

3.1 饲料投喂

根据生态养殖原则, 投喂的饲料均为天然动植物性饵料。以新鲜野杂鱼虾、螺蛳、蚌肉、动物内脏为主, 少量搭配投喂小麦、玉米、南瓜等作为鳖的适口饵料。放养后1周内以喂猪肝为主引诱中华鳖吃食, 以后适当补喂小杂鱼、蚌肉等动物性饵料。饵料须投放在平台上, 平台以刚露出水面为宜。

坚持“定时、定位、定量、定质”原则。当水温达20℃时开始投喂, 每天饵料投喂量约占鳖体重的2%~3%, 当水温达25℃以上时投喂量一般占鳖体重的3%~4%, 当水温达28℃以上时投喂量一般占鳖体重的5%~7%。为降低饵料系数及避免破坏水质, 饵料必须在2 h内吃完。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投喂不同粒径的饵料, 前期将鱼虾蚌肉剁成粒径1.0~1.5 cm大小的碎肉投喂, 当鳖体重达350 g时, 直接投喂去壳螺蚌肉或鱼虾肉块, 这样可锻炼鳖的野性, 提高肌肉品质。

3.2 水质调节

保持水体透明度小于30~40 cm, 水色呈蓝绿色或黄褐色。保证鳖的正常摄食和良好生长, 一般保持水位1.5~1.8m。水质调节有物理、化学和生物3种方法: (1) 物理方法。依靠外河水源及时换水和加水, 以及利用水草和螺蛳的自然调节。 (2) 化学方法。在6—9月每月用225~300 kg/hm2生石灰全池泼洒, 使水体p H值保持在7.0~7.5。 (3) 生物调节。利用光合细菌、EM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交叉使用, 降低池塘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3.3 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巡塘, 注意检查鳖的活动情况、水质的变化及水草的生长情况, 螺蛳的存塘量, 检修防逃设施, 观察池塘周边是否有敌害出现, 及时清除残饵和污物, 清洗食台和工具。同时注意做好各项生产记录, 观察中华鳖的活动、吃食等情况, 定期检查网片及石笼, 严防鼠害等。

4 疾病防治

苗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泡10 min左右, 或20 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0 min。养殖期高温疾病流行季节, 向水体中泼洒25 mg/L生石灰溶液2~3次, 以杀灭水体病源, 及时补充水体钙质, 调节p H值。

坚持生态防病为主、中草药物预防为辅的原则, 药物使用必须符合NY5071-2001的规定。根据情况可在4月下旬使用药物杀灭钟形虫。5月上旬以后每隔15 d用生石灰消毒1次。高温期每10 d消毒1次。6—9月选择使用黄柏、大黄复方中药, VC和VB及利生素添加在饵料中拌食投喂, 增强鳖的免疫功能, 提高鳖的抗病能力。

5 小结

池塘仿自然养殖能保持中华鳖的野生习性, 在池塘内创造仿生态环境, 多投放天然饵料, 所养中华鳖体态匀称, 背甲有光泽, 裙边宽, 肌肉结实, 剖开后可见淡黄色脂肪, 口味极佳。通过中华鳖与其他鱼类混养, 可有效利用水体空间, 优化生态环境, 促进养殖水域中的物质循环, 养殖产品的品质高、营养价值高、市场价值高、生长速度较快, 增重倍数一般为1.5~2.0倍。

中华鳖养殖中放养密度在中华鳖生产中是决定养殖效果的极其关键的因素之一, 合理设置放养密度应考虑水体负载力, 水体负载力与盈利预期相综合, 最终确定养殖数量。适宜放养密度、适宜放养规格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龚建辉.甲鱼无公害养殖技术[J].科学养鱼, 2003 (11) :22.

[2]黄志平.中华全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J].内陆水产, 2006 (9) :39-40.

[3]何秀元, 孙露.养全模式与鳌鱼品质的关系探讨[J].内陆水产, 2004 (7) :21-2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仿生态池塘】相关文章:

海参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论文04-15

海参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论文提纲11-15

池塘秋色06-04

池塘养殖08-29

池塘海水05-02

池塘处理05-08

池塘培育05-20

池塘养鱼08-01

美丽池塘作文04-12

小池塘教案05-07

上一篇:价格确定下一篇:UG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