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三大经济发展区

2024-07-05

西部三大经济发展区(精选六篇)

西部三大经济发展区 篇1

成渝经济区, 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 包括了四川十五个市和重庆三十一个区县, 涵盖了四川和重庆主要的城市群和产业聚集区。成渝经济区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 是西部惟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 也是增强国家发展动力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区集聚了两省市1/4的幅员面积, 一半以上的人口, 积聚了两省市经济总量的六成多。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 水资源、矿产资源、天然气、森林资源均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粮食、生猪、柑橘、蔬菜、蚕丝、中药材等的重要生产基地, 工业和交通也有相当基础。

作为西部最发达区域, 目前成渝经济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左右, 预计通过五至十年的跨越式发展, 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的中国第四个增长极。

目前, 成渝经济区调研工作启动会已经于2010年1月召开。预示着成渝经济区有望近期获批并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广西是中国经济发展富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 广西北部湾沿海就已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为亚欧交流与合作做出了贡献。2008年1月,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 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 是我国西部地区惟一的沿海区域, 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 区位优势明显。

经济区内土地、淡水、海洋、农林、旅游等资源丰富, 发展潜力较大。成立三年多来, 经济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过16%, 财政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据统计, 北部湾经济区内投资规模超过十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43项, 总投资达3782亿元。同时, 经济区基础设施正不断完善。通往沿海的三条高速公路和沿海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等一批新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总投资亿元的沿海基础设施建设也进入收尾阶段。

在国际上, 许多亚欧国家早已经将投资目光锁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印尼金光集团从2004年开始就在钦州投资木浆纸一体化项目, 计划总投资400多亿元人民币。2010年初美中商贸总会又签下了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合作项目。北部湾有望成为中国的第二香港。

西部三大经济发展区 篇2

发展特色经济加快经济发展--关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从行政区划层次看,主要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5个自治区和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5个省份.10省区自治地方人口占全国自治地方总人口的87.9%;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9%.从地理区位角度看,10省区主要分布在西部,故称西部民族地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夏文斌 周春芸 作者单位:刊 名:未来与发展 CSSCI英文刊名:FUTURE AND DEVELOPMENT年,卷(期):“”(5)分类号:F12关键词:

西部经济发展何处走 篇3

梳理西部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因和结果,能否探索一条未来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思路重设的新路径?

县域经济高速增长大潮中的追赶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的省份达到23个。广东省成为首个5万亿元俱乐部成员,江苏、山东突破4万亿元。随着辽宁和四川GDP规模的做大,2011年GDP达到2万亿元省份增加到5个,广西、江西、天津、山西首次迈入万亿元门槛。已公布的2011年西部省市GDP数字显示:重庆市1万亿,四川省2.1万亿,内蒙古1.4万亿,陕西省1. 2万亿,广西1.17万亿。

尤其吸引眼球的是重庆市凭借16. 4%的经济增速成为西部地区增长最快的省市,中部的湖北省以13. 8%的增速位列中部第一,东部省市除天津外(16.5%)的GDP增速普遍低于全国水平。西部经济增长快速推进,究竟依靠什么力量来实现此举?

西部大开发之后,内陆区县延续了东部曾经经历的发展道路,城市化、工业化浪潮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最近的一次经济发展重心的迁移过程中,东部和一线城市留住现代化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工业产业转移到二线城市尤其是县级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机会倍增。当东部沿海省市谋求经济转型(放慢速度),中西部内陆省区经济高增长势头未减,发展积极性较高,重庆、陕西、四川、云南和贵州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西部地区竞相推出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的数字目标,如内蒙古自治区定下15%的增长目标,贵州确定2012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为14%,重庆、陕西、西藏和甘肃等省区增长目标均在12%以上。

得益于西部大开发的中央政策支持,城市化和工业化号令下西部县域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2010年9月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要求中西部地区要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由此园区建设遍地开花。

在这一次区域发展布局冲击波中,县域经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招商引资口号意图鲜明: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凝心聚力推进项目,争分夺秒落实项目,快马加鞭建设项目;各地实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产业化战略,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高涨的发展势头仍在延续。

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覆辙

当下,中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资源丰富的西部内陆省市,然而发展困扰仍然存在:西部是否必须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覆辙?社会与经济平衡发展目标能否实现?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的现状是:县域经济发展动力强劲,依据积累可释放的能量巨大,将会延续高速发展势头;土地集中化速度加快,大规模征用农村土地还在延续。

放眼西部经济高速增长,赶超东部、力求趋同的发展之路是众望所归,但如何将西部经济的高速发展转变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验场,是更为现实的考量。

地方政府如何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快速高速与保持当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多样性之间协调和权衡,也是眼下西部大开发中难以绕开的问题。清华大学专家调研发现,水资源匮乏的西北,目前某些省份竟然热衷于搞高附加值、全产业链的煤化工项目,要知道,煤制油项目每生产1吨油要消耗7吨水。

2012年,环保部首次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媒体报道称此举将凝聚国家多个部门共识,今后一切地区和行业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都要以此为依据。

2010年9月,环渤海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成渝经济区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等五大区域战略环评的基础性工作总体完成。而2012年开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弥补了此前五大区域战略环评在西南的云南、贵州两省和西北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空白。

2012年1月9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會议讨论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明确写进了“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

谋划西部可走不寻常之路

透视西部的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不能否认县域经济的巨大贡献,但城市建设规模扩张和工业集聚催生的园区建设的重复并存,环境污染、资源开发安全事故与高速发展同在,给高增长带来了前进中的不和谐因素。

笔者结合长期以来的跟踪调查和研究,认为谋划西部发展其实也可以走不寻常之路。

第一,经济增长重心的层级转移本由内在规律决定,然而一旦受政府政策外力作用就会偏离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轨道;西部地区势必应该遵循经济规律走温和式发展道路,中央层面应该竭力消除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与局部地区短时高增长的波动性,同步推进经济发展的制度化进程。

需要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之间做出权衡,需要解答的问题是经济为谁发展、依靠什么发展,以实践解答效率与公平兼顾、社会与经济并重的发展命题。借势县域经济发展之力,地方政府需要充分自上而下的监管优势,构建地方党政官员任期和经济发展责任制绑定机制,切实做好“自下而上”和“自中而上下”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对接。

第二,西部地区城市化和城镇化道路是发展方式选择的决定力量,需要超越唯独工业化道路才能促发展的认识误区,要求县域城市政府审视对待工业化、城市化这一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口号。

迫于历史的安排,当下西部县域工业与农业协同、城市与农村同步发展目标推进并不冲突,通过产业发展定位、资本投向和比较优势利用等打破劳动力和资本配比失衡困扰。由于经济重心已经传递到县域层面,此时更需要摆脱对政府投资的过度依赖,需要政府明晰职责和理顺发展思路,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评估与预警监测,防治地区层面的经济过热,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拉动作用,合理推进所有制经济改革,增强对本地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还应该强化生态环境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和谐和资源合理开发的发展理念,树立重包容发展而非增长速度的思想认识。

第三,进入21世纪,西部大开发大潮中借势产业转移取得高速增长与20世纪80年代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东部优先发展先机有几分相似,西部的后发优势和产业承接主要来自于国内又区别于东部道路。东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得力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劳动力外流之困扰,成就区域(东西)发展联动需要营造劳动力就业大环境。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 篇4

——基于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对我国经济现状的研究经济学院 国贸081茹轩轩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告诉发展,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我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不断增强的通货膨胀、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产业结构转型的缓慢。这三大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致命因素,本文将分别阐述这几个问题的成因、分析问题、依据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提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货膨胀的加剧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贫富差距的扩大进一步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不利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业结构转型的缓慢使中国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中国经济、通货膨胀、贫富差距、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日益增强的通货膨胀。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国的CPI同比和环比涨幅不断扩大,央行表示全年我国的CPI涨幅将超过3%,央行也终于在十月份提高了存贷款利息率25个基点。但是市场预测十月份的CPI同比增幅可能超过4%,可见央行的政策对市场的影响相当有限。4%的涨幅已经远远超过了温总理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年把CPI涨幅控制在3%以内的目标。而且,这种通货膨胀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我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发行了过多的货币,远远超过了市场对货币的需求。

这是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2008年末,国家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希望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因此政府推出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来加强基础建设扩大内需。同时国家实施了宽松的货币增长,09年银行发放贷款超过十万亿,2010年央行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全年的贷款总额也将超过十万亿。过剩的流动性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第二,国际热钱的流入和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国际热钱不断流入我国大陆境内。最新的数据显示,08年以来央行发行的超出市场需求的货币已经超过四十万亿,其中有一部分就是由于国际热钱的流入导致央行增加发行的人民币。

第三,国际大宗物质包括能源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国内的生产成本。从2008年以来国际的大宗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例如原油和铁矿石。这些商品价格的上涨提高了国内商品的生产成本,对国内的通货膨胀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各地不断兴起的炒作之风助长了通货膨胀。从年初的“蒜你狠”“姜你军”到现在的“苹什么”游资对大蒜、姜、苹果、棉花、大豆等一系列农产品进行了炒作,有的价格甚至上涨了几百倍,对通货膨胀可以说是火上浇油。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这几个对应的方面入手。首先,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提高银行存贷款利息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通过经济手段来收缩流动性。其次,要对结售汇制度进行改革,抑制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稳定汇率

预期,从而减少热钱的流入。再次,稳定人们的需求,消除人们对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防止通货膨胀的进一步循环。最后,要严厉打击炒作农产品的游资,尤其是那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的炒作。并发展粮食生产,保证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通过这些政策的相互配合,一定会使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局面得到一定的遏制。社会财富的分配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可以提高经济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过于注重效率会造成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有损社会公平正义。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大的贫富差距会激化社会矛盾。贫困人口低下的生活条件会让他们失去劳动积极性,降低生产效率。社会的不公正与不平等还使人们逐渐失去国家凝聚力。大量人口资源闲置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威胁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对财富的重新分配,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被摆上了中国发展的议事日程。

从贫困产生的原因上来看,纳克斯的“平困恶性循环理论”和纳尔逊的“低水平陷阱均衡理论”都可以解释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贫困。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中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这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结构造成的。依据当前我国的现状我国的情况符合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我国社会生产部门可以大致的分为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中占大多数,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我国有大量的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获得的收入比较少。而城

市地区则收入较高,生活水平远高于农村地区。这就打击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第二,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较快,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条件不如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东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为了促进东部发展,由东部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给予东部地区很大的优惠政策。虽然这符合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但是,在东部发达之后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善这种差距只会造成东部更加发达,中西部更加落后的局面,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因此,要改善这种局面就先必须改善我国二元经济体制结构。在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应该由工业来反哺农业。国家经济政策不断向农村倾斜,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率,将大量的劳动力想、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大力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二元经济体制结构。其次,要继续实施两大战略,即“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目前东部的发达程度已远远超过了中、西部。为了解决日益增大的地区差距,党中央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伟大战略。实践证明,两大战略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还不太明显。因此,我们应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吸引国外投资者和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到中西部地区,从而有效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生活水平,最终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最后,必须对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进行深入的改革,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日益加大,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形势也日

益严峻。只有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产品的附加值,我国企业才能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保持竞争优势。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进展缓慢。尽管在中共“十六大”就已经提出了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我认为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变缓慢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的产业升级缺乏经济驱动力。因为中国的企业长期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虽然利润没有发达国家的多,但是也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廉价的劳动力使中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有怎样的发展环境,大多数的企业就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离开市场力量的“倒逼”产业结构的升级将相当缓慢。另一方面,结合德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成功经验来看,要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必须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企业长期发展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不仅破坏了环境,还使我国的企业长期处于低端的生产水平,扼杀了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中国的产业链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领域延伸就必须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人民币的升值将迫使我国企业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在这样的压力下,如果产业结构升级失败,我国企业将只有破产这一条路。因此,最关键的是要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意识。国家要不断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为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提供税收和财政支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为我国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要重点发展七大新兴产业,这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和升级指明了方向。相信我国一定可以顺利地实现我国的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和合理化的转变。

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曾面临过很多重大的问题,中国都顺利地克服了这些困难和问题。我相信只要中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中国一定可以顺利解决这三大问题,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增长。

【参考文献】

关于中国西部经济金融发展的浅析 篇5

【关键词】中国西部经济金融;发展成就;发展方法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方针与政策逐渐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推广,尤其是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与金融又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机遇,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无论是就经济与金融的发展质量与水平而言,还是就经济与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来说,我国西部的经济金融都无法与东部地区的经济金融相比,双方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因此,我们需要就西部经济金融发展的成就,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与分析,提升西部经济金融发展的水平,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二、西部经济金融发展的成就

西部经济金融发展的成就我们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水平与质量在不断提高。第二,我国西部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在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第三,通过对出口、投资、消费等方式的综合运用,我们西部地区的经济金融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第四,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西部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改善。第五,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优化、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在不断加快。第六,我国西部地区金融行业获得了大的发展,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与社会进步的需求。第七,融资规模的扩大与市场资本步伐的加快应经成为明显的特征。第八,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带动了保险市场的发展。

三、进一步发展西部经济金融的方法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想要进一步发展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金融,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首先需要摆正位置、承认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并且需要充分对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进行对比,寻找出其中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比如:第一,冲破旧有观念的束缚,积极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今后的经济发展,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经济与金融发展规划,本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方针,推进经济与金融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第二,积极转变发展经济金融的方式,提升本地区金融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树立起良好的信誉与形象,提升消费在拉动经济发展中的能力。

2.优化资源配置

西部地区经济金融的发展与进步,需要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进行各种发展资源的优化,探索出发展西部经济金融的新模式。具体来讲,第一,调整西部地区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重点企业的优化布局,使得它们在今后的发展中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不断进行技术探索与管理模式的变革。比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起各种各样的产业园区,提升西部地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二,西部地区经济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因此,西部地区需要充分的运用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给予西部地区的优势政策,完成各行业资源的重新配置,切实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 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西部地区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西部地区需要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使西部地区经济与金融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活力。具体来讲,首先,进行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比如:对于西部地区的国有企业需要加快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使其自负盈亏、自主发展。其次,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比如: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进行管理模式的变革,提高市场的发展潜力。再次,进行金融组织与融资方式的创新。为了进一步的发展西部地区的金融与经济,其金融组织需要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应用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发展模式的深化变革,提升市场竞争力。建立起网络化的融资平台,政府提供必要的信贷担保,有利于增强网络融资平台的市场影响力。最后,需要进行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比如:运用网络化的技术,建立起网络金融服务窗口、提升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4.增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

西部需要与东部地区进行积极的合作,引进东部地区的资本、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等,全面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与进步。比如:开展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农业领域合作,建立起西部生态农业产业,提升其农业技术的质量与水平。进行必要的商业合作,全面使先进的商业项目在西部地区生根、发叶、开花、结果,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金融的进步。

四、结论

对于中国西部经济金融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高中生增强对于西部地区经济金融的认识水平,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为将来的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毅.中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1.

[2]温涛,王小华,董文杰.金融发展、人力资本投入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西部地区40个区县的经验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2:27-36+171-172.

[3]刘贵生.改革开放30年来西部地区经济金融发展与全国的对比分析[J].金融研究,2008,07:456789+50-54.

[4]王保庆,李忠民,何风隽.中国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支持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07:83-89.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证券市场深化 篇6

现代金融包括的范围是很广阔的。从市场的角度看,金融市场至少包括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等。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仅仅解决的是资金问题,而证券市场不仅解决的是资金问题,还能提升经营理念、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因而,发展现代经济离不开证券市场的支撑。

(一)依托证券市场可以推进西部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的东部地区凭借着证券市场十多年的“关照”,已良好地推进了经济的发展。而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规模小,筹资能力有限,经营成本较高,整体业绩不尽理想,作为地区经济特点的代表作用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不大。这些都充分说明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对资本市场利用程度不高,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各种功能,包括筹资、转制、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分散风险等功能还没有被上市公司充分利用。因此,发展证券市场能加快西部地区的股份制改革,规范现有的股份制企业,发展新的企业,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发展股份制企业可以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股份制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这是发展证券市场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同时上市公司还应该主动利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契机,不仅使公司融入国内市场,同时还要融入国际大市场,提高公司的再筹资能力。这是发展西部上市公司的关键所在。

(二)西部经济发展,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证券市场可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资金保障

西部大开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这些建设资金仅靠间接融资渠道、国家支持和自身积累,将很难满足西部开发的需要。解决西部地区资金问题的有效渠道是依托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证券市场对西部企业来说,可以直接融资造血,扩大再生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产重组并转换经营机制,激发企业的经济发展活力。证券市场对整个西部地区来讲,可以大量引进资本,改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从总体上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支持西部更多运用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筹集资金,可以考虑以下倾斜政策:①是国家在分配建设债券发行额度、批准股票上市以及设立各种基金时,应优先考虑西部,允许其增加证券品种并鼓励优化品种结构;②是制定有利于西部发展的债券优惠政策,允许西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盘活并利用西部现有资金,支持一批重点企业或重点项目建设。同时还要继续加强西部企业债券的发行,采取优惠政策,如放宽对企业债券的种种限制,允许企业债券利率高于国债利率促进证券市场发展。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需要有证券市场作为调控的平台得以实现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多年来沉积的问题。借助证券市场的发展,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因为证券市场为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收购、兼并和资产的整合,淘汰落后的企业和产品,提升传统产业,企业的竞争力会增强,而基础差、发展空间小的企业会被淘汰出局,使新兴企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证券市场的作用,通过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不仅如此,西部企业的结构调整也可以重点依托证券市场,利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股权交易等手段,使存量资产优化配置,其效果比利用信贷市场、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的办法更为明显。

(四)依据证券市场,提升西部地区企业经营水平,更新经营理念

股份制企业是证券市场的主体。由于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明显,所以西部股份制改革和市场准入的标准自然不能与东部一样。对于那些虽然目前低于全国交易所上市标准但是在西部地区属于条件好、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可通过深市的创业板市场获得一个上市的机会,这样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创业板市场可以为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等众多被挡在主板市场之外的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以促进西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企业通过上市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适时地找到合适的改进方法,提升企业经营水平,更新经营理念。其次,企业改制、发行股票成为上市公司,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作为西部的公众企业、上市公司必须在社会监管下,科学化决策、市场化经营,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证券市场还应强化源头过滤机制,进一步落实股票发审制度的改革,这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净化市场的基础。

二、具体措施

如前所述,西部地区的金融所有制结构单一,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数据显示:从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来看,到2002年底,全国共有1217家上市公司,其中西部只有209个,占全国的17.17%,除四川省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外,其余西部各省平均仅有10多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很直观地反映出了证券市场在西部的发展现状。

(一)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在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首先,要走出对证券市场的认识误区和由此形成的监管理念,加大市场化力度,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促使资金向更有效率、更有竞争力的企业流动;其次,要严格执行《证券法》等有关规定,积极推进股票发行机制的市场化,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让那些长期亏损,不符合继续上市条件的公司退出证券市场,真正发挥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再次,在西部地区鼓励上市公司进行以市场为主导的、有利于公司持续发展的并购重组,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采取积极措施,通过推进并购重组机制和模式创新,做优做强上市公司,并且,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应始终把公众股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放在首位。

(二)在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步伐加快的条件下,证券市场可以吸引外资为西部经济发展服务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世界金融市场的一大发展趋势,其本质是国际资本跨国间的自由流动,这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我国证券市场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市场化体系不够完善和成熟,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还比较低,对国外资本的市场准入也比较严。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服务业正在一步一步地对外开放,我们应当在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风险控制的前提下,为扩大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而不断努力,通过吸引外资发展西部经济。在资金上,西部地区利用国际化优惠贷款的比例将从以前的60%提高到70%左右,我国金融机构在贷款上也将对外商投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在投资领域方面,外商投资在西部的领域和部分限制将有所放宽;在利用外资方式方面,鼓励中西部地区通过多种方式引进外资,除了传统的合资、合作、独资外,有关部门将积极推进BOT、证券融资等方式,扩大外资利用途径。

为此,政府应积极扶持西部地区的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如蒙牛;积极吸引QFll进入西部地区引领产业投资的战略导向;鼓励以资产重组的方式吸引外资。这种有政策支持的吸引外资将会对西部证券市场发展十分有利,它将会对我国西部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外商投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门人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保持西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步伐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借助证券市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西部地区持续实施开发的关键环节。针对西部地区的优势,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和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等服务业,走一条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新路子。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须借助证券市场,通过证券市场在新股和债券发行上市等方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通过大规模的企业兼并和资产重组,可以鼓励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实现“借壳上市”。

(四)大力发展创业板市场和风险投资,为西部地区创新型企业提供资本支持

上一篇: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下一篇:天府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