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发育

2024-08-21

培养发育(精选十篇)

培养发育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生殖科行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并新鲜周期移植的3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女方年龄≤35岁;②不孕年限<10年;③第1周期患者;④采用长方案治疗;⑤体重指数(BMI)18~25kg/m2;⑥内膜厚度8~12 mm;⑦月经第3天卯泡刺激素(FSH)≤12 U/m L;⑧获卵数8~15枚。排除标准:①种植前遗传学诊断/筛查(PGD/PGS)周期;②供精;③受精失败行早期补救ICSI周期。根据受精方式与胚胎培养液的不同进行分组:IVF周期分为Cook组(n=103例)和Vitrolife组(n=196例),ICSI周期分为Cook组(n=40例)和Vitrolife组(n=59例)

1.2 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

采用促性腺激素(Gn)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曲普瑞林,德国Ferring公司)/基因重组促卵泡激素(Gonal F,果纳芬,瑞士雪兰诺公司)/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长方案进行控制性超排卵[8]。当主导卵泡直径≥18 mm,给予HCG。当主导卵泡直径≥18 mm,给予HCG。

1.3 卵子采集及胚胎培养

取卵当日,卵泡穿刺获得卵子-放射冠-卵丘复合物(OCCCs),置于受精培养液(IVF(Vitrolife,Sweden;FM,COOK,Sydney)中培养3 h,卵母细胞经IVF或ICSI进行受精,受精后转移至卵裂培养液(G1,Vitrolife,Sweden;CM,COOK,Sydney)。受精后第3天除移植与冷冻胚胎外,剩余胚胎转移至囊胚培养液(G2,Vitrolife,Sweden;BM,COOK,Sydney)继续培养,于第5~6天分别观察囊胚发育情况。

1.4 胚胎评估

根据ALPHA/ESHRE指南对胚胎质量进行分级评估[9],其中分裂期胚胎根据细胞数、卵裂球均一程度、碎片等形态学参数进行质量评估,分裂胚细胞数7~12个,碎片小于20%,均一或轻度不均为可利用胚胎;囊胚质量根据囊胚的扩张和孵出程度将其分为Ⅰ~Ⅵ级,并依据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和滋养层(trophectoderm,TE)的质量分为A~C级,ⅣCB和ⅣBC以上评分者为可利用囊胚[10]。

1.5 移植与妊娠

受精后第3天于B超引导下进行宫腔内双分裂期胚胎移植。胚胎移植后2周留晨尿行尿HCG检测,阳性结果确定为生化妊娠。移植后4周行B超检查,见妊娠囊者确诊为临床妊娠。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

IVF组与ICSI组中,患者的周期数、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内膜厚度、基础FSH、黄体生成素(LH)用量、平均获卵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BMI:体重指数;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IVF:体外受精;ICSI: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2.2 IVF/ICSI周期中Cook与Vitrolife培养液对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IVF/ICSI周期中,Cook组的第3天可利用胚胎率显著低于Vitrolife组,而囊胚形成率及可利用囊胚率显著高于Vitrolif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异常受精率、卵裂率、正常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及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同培养液对取卵后第3天胚胎发育速度的影响

对取卵后第3天胚胎的发育速度进行分析(Cook组共1716枚分裂胚,Vitrolife组共2922枚分裂胚)。Cook组5~7个细胞的胚胎所占比例显著高于Vitrolife组,而Vitrolife组8~10细胞的胚胎所占比例显著高于Coo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rolife组≥11个细胞和Compacting的胚胎所占比例均略高于Cook组,≤4个细胞略低于Cook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本周期Vitrolife组比较,*P<0.05;IVF:体外受精;ICSI: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注:与Vitrolife组比较,*P<0.05

3 讨论

国际辅助生殖技术监督委员会(ICMART)和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的统计数据显示,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孩子逐年增多,但其安全性还需进一步验证[11,12]。植入前胚胎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将经历从受精至内细胞团和滋养外胚层等不同细胞谱系的派生等过程,体外培养液可能会导致这些关键性事件发生改变进而可能会影响胚胎的后续发育[13,14]。基于我院中心实验室的培养体系,本研究结果显示:Cook和Vitrolife两种商品化培养液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可利用胚胎和妊娠结局,但Cook组的第3天可利用胚胎率显著低于Vitrolife组,而囊胚形成率及可利用囊胚率显著高于Vitrolife组。

不同品牌的培养液其营养成分及含量均会有差异,Morbeck等[15]利用小鼠冻融后的一细胞胚胎分别在七种商品化序贯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其结果表明:7种培养液的营养成分各有差异,其中Vitrolife培养液的G1和G2中的乳酸含量为10.8和6.0 mmol/L,明显高于Cook培养液(1.8 mmol/L);Vitrolife分裂期培养液G1不含必需氨基酸,而Cook分裂期培养液CM中含有一定量的必需氨基酸。此外,7种培养基在不同的氧气浓度和蛋白含量下,鼠胚发育速度和囊胚形成率也有差别。

本研究结果提示,分裂期培养阶段,Vitrolife培养液优于Cook培养液,而进入囊胚培养阶段,Cook培养液呈现出了明显优势。于是本研究对第3天胚胎的发育速度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Cook组中≤7个细胞的胚胎所占比例较Vitrolife组高,而≥8个细胞的胚胎Cook组所占比例较Vitrolife组少,说明Cook于分裂期发育速度慢于Vitrolife,而7个细胞以下的胚胎于第3天不会作为可利用胚胎,因此Cook组第3天可利用胚胎率会低于Vitrolife组。这一结论是否能说明G1优于CM,BM优于G2,仍需进一步研究。此外,Vitrolife组异常受精率(13.96%)略高于Cook组(11.00%),其原因可能由于过高的多精受精率会降低可利用胚胎率[16,17],因此Cook培养液的正常受精率比例有所提高,使正常胚胎数略有增加。

在辅助生殖治疗过程中,胚胎培养液是种植前胚胎最直接的接触环境,胚胎可能通过表观遗传学修饰做出一些适应性改变,产生长期持续性影响[18,19,20,21]。Rinaudo等[22]发现鼠胚在Whitten′s medium中有114个基因表达被影响,在KSOM/AA中有29个基因表达被影响。而与在体内培养的鼠胚相比,5种不同培养液培养的鼠胚为了维持基因印记会做出不同的表观遗传学改变[23]。鉴于以上动物实验结果及试管婴儿逐年增加的趋势,应优化胚胎培养液的选择,以降低胚胎的短期风险,保障母婴安全。

培养发育 篇2

①培养基本能力。一般可以掌握接近小学文化程度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并有一定了解环境的能力。

②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在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有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有自信心及较稳定的情绪。

③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和参加社会活动,能够与人进行必要的社交,能尊重别人及友好的同别人相处,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经济观念,学会必要的理财,学会一定的劳动技能,为就业做准备,

(2)中度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培养目标:应着重于体力和心理能力的康复与补偿,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习惯、社会适应能力和劳动技能,尽量使患儿能达到生活自立。具体目标是:

①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学会关心他人和集体,养成遵守学校纪律,讲文明礼貌,爱清洁和生活自理及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②发展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帮助患儿多与别人交往的同时,应指出患儿的不适当行为,及时改正,逐渐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③培养独立生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会照顾个人的饮食起居,激发患儿对环境事物的兴趣和认识,培养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的能力,学会一两种简单劳动技能,为就业做准备。

培养发育 篇3

关键词:青春发育突增期;发育类型;性发育;性教育;干预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0916-03

The Status Quo of Sex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and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Types of Students in Their Spurt of Adolescence

ZHANG Ying-qiu1, XU Gang1, ZHEN Zhi-ping2

(1.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2. College of Sports Science and P.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X-ray pictures of bone age were taken for 457 boy students born from September, 1987 to August, 1988 from 5 middle schools i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nd for 450 girl students born from September,1989 to August,1990 from 3 primary schools i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nd we invited the experts to distinguish every picture of bone age on the basis of CHN standard, male or female early development group, normal development group, late development group were selected, and every group included 30 students, so there were 180 students as this research objects. Secondary sex characteristic of students was tested and their sex knowledge and attitude was investigated, which le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in sex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attitude to sex knowledge and attitude of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types of students in their spurt of adolescence, and a deeper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sex education nowaday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 basis for making a better sex education during adolescence.

Key words: spurt of adolescence; development type; sex development; sex education; interference

1994年,开罗联合国人口和发展大会认定“青少年生殖健康的需求一直被严重忽视。因此各国应该致力于去除有碍于对青少年提供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的各种法律、条例以及社会障碍。必须为青少年提供适合其发育特点的、综合性的性教育,以帮助青少年发展正确的价值观、生活态度,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因此有必要对青春发育突增期不同发育类型学生的第二性征发育状况以及他们对青春期的知识和进行青春期教育的态度进行调查,以便能为他们提供适合其发育特点和需求的青春期健康教育,确保他们身心的健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受试者的基本情况 在北京市海淀区五所中学1987年9月1日至1988年8月31日出生的男生,在北京市海淀区三所小学1989年9月1日至1990年8月31日出生的女生中,选取城市居民户口、未经过系统体育训练、汉族、健康状况良好、无家族遗传病史、一年内不曾有手腕部骨折或患慢性病且自愿参加实验的学生男457人、女450人拍摄手-腕骨X射线片,骨龄拍摄日期为2001年8月。

1.1.2 发育类型的确定

根据CHN法判读受试者手-腕骨X射线片的结果,确定受试者的骨龄,并根据测试对象的骨龄与生活年龄的差值,确定发育类型。选取其中差值大于1年的为早发育组、差值小于1年的为晚发育组、差值上下不超过0.2年的为正常组,实验时间为2001年10月。

1.1.3 统计样本的确定

从实测样本中剔除两名早发育女生因月经来潮而未进行最大吸氧量测试的样本,并采取随机的方法,使每组样本量相等,最后,统计样本每组30人,共计180人。

1.2 指标

1.2.1 第二性征发育状况的测试

采用Tanner所制定的五期法对实验对象的性发育进行了判定,测试保证同性别之间由同一人完成。测试人员为北京体育大学本专业研究生,测试当天的复测检验达到统计学要求。

1.2.2 学生调查

对实验对象本人在进行测试的当天,发放调查问卷,包括:性知识和对性发育及性教育的态度等。问卷由测试人员统一发放和回收,问卷在发放前进行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均符合统计学标准。问卷发放201份,由于当场有测试人员检查,所以问卷全部回收并有效,有效率为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种发育类型学生性发育比较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几项性发育指标的均值均为早发育组>正常发育组>晚发育组,且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表明在同一年龄组的男女生中,发育程度明显不同;在对女生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早发育组有21人已有月经初潮,占早发育总人数的70%,正常发育组有4人,占13%,晚发育组均未发生月经初潮。从发育程度上看,早发育组中大部分学生已进入缓慢发育期,正常组大部分学生处于发育突增期,而晚发育组的大部分学生还未进入发育突增期。由于进入青春期后,在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下,生殖系统迅速发育,生殖器官迅速增大,生殖功能逐渐成熟,第二性征出现、发育、逐渐达成人水平,性征发育程度的明显不同说明不同发育类型的学生性激素发育水平也明显不同。张一民的研究成果(95)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人体内激素水平的不同,造成了不同发育类型学生在青春发育突增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同,而在儿童少年发育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变化,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青春期教育的适时适量,就必须先明确学生的发育类型,再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从而为我们搞好青春期教育提出了前提条件。

2.2 青春期知识及态度调查 调查发现,11岁女生早发育组已有73%的学生发生月经初潮,其中30%左右的学生月经已较规律,说明开展性教育的时间应相应提前;虽然78%的男生、54%的女生选择“曾接受过青春期知识的教育”,且70%的女生对月经、92%的男生对遗精有较正确的认识,但在填写问卷过程中,女生晚发育组询问什么是月经的人数超过50%,同时本调查设计了关于男生首次遗精时间的问题,目的是调查男生在13岁时发生首次遗精的比率,但由于一些未发育男生在调查中选择了“已遗精”,因而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将其剔除,说明目前我国的性教育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严重;我国是受封建思想影响较重的国家之一,任何一种在青春期前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建议,都会遭到老一辈人的强烈反对,他们害怕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会对孩子的发育起到刺激作用,从而使其的性活跃年龄更为提前,但对学生的调查却发现89%的男生、84%的女生希望在青春期前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但其中也有16%的男生、21%的女生希望尽早了解此方面的知识,说明要提高青春期教育的效果就必须把握好教育的时间,因此在进行青春期教育时一定要注意不同发育类型的问题,以尽可能地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由于50%左右的男生对自己的身体发育较关注,其中30%~50%的学生能正确地意识到自己的发育与同伴的不同、70%左右的女生对自己的身体发育较关注,其中40%~55%的学生能正确地意识到自己的发育与同伴的不同,特别是女生,她们天性爱美,不仅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十分关注,且将此变化与同伴比较,并互相评论彼此的外貌和身材,这些都会影响女生,使其产生焦虑、妒忌、自卑等心理问题,从而产生情绪变化,因此,必须在学生进入青春发育期前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要经历青春期的变化,而青春发育突增期有不同的发育类型,每个个体青春发育突增期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及结束时间均有差异,遗传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以缓解因为身体变化造成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同时还应让学生了解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的发育,以提高其自觉锻炼的积极性;目前学生获得青春期知识的主要途径男生主要是:老师、书本、家长,女生主要是:家长、老师、书本,而学生对这样的传播途径也较习惯,并希望继续从这些途径上获取青春期知识,说明进行青春期教育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在加强学校青春期教育的同时,把家长和同伴作为干预对象,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的作用,把性生理、性知识、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制融为一体,以使下一代免受性的困惑,降低性疾病的发生率。

3 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

3.1 干预的策略

较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突增期开始时间,以更好的对他们进行青春期教育。本次调查显示早发育的女孩在刚升入小学四年级、男孩子刚升入六年级,就已进入此期,但晚发育的女孩在升入小学六年级、男孩升入初中二年级还未进入青春发育突增期,因此在进行青春期教育时一定要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提倡在秋季开学时为小学四年女生、六年级男生家长开设如何进行青春期教育讲座,让家长知道进行青春期教育的目的意义、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并请家长及时发现自己的孩子进入青春发育期的迹象(女孩为乳房开始发育,男孩为睾丸开始发育)并报告校医。由校医、家长组成的服务保障体系,对这些学生进行追踪检查(每隔三个月一次),并通过讲座课和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其进行青春期教育。从小学五年级或初中一年级开始分别对女生或男生开设青春期健康教育课。上课时教师的态度应自然,要让学生明白性并不神秘,青春期知识如同数理化等知识一样,是一门认识人自身和两性关系的综合性知识,必须用严肃科学的态度循序渐进地学好青春期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因为青春期教育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想达到目的,就必须把知识、态度、行为统一起来。依据学生发育的特点,首先应进行青春期生长发育和卫生保健常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进入青春发育期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并与营养和体育锻炼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遗传潜力。讲解的内容主要包括:

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发育的知识及处理办法。如女孩子为什么会来月经?男孩子为什么会遗精等青春期特有的问题及怎样处理和对待这些问题,才能使自己的身体健康地成长。

2) 青春期心理发展、心理卫生和心理的自我调节知识。如青春期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性心理有什么变化?什么是性渴望、性萌动、性梦幻?怎样对待这些变化?怎样避免走入性心理误区?怎样进行性心理的调节等问题,并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结合起来,使之学会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并采取积极的方法安全地渡过青春期,成为心理健康的有用之才。

3) 性道德观念和规范的教育。从近些年来中学生怀孕现象时有发生,且最近还爆出少女卖处女和卖淫案件、艾滋病在全球蔓延等事实说明在青少年时代养成良好性道德的重要性。

4) 让学生掌握性法制知识,用《未成年人保护法》来保护自己抵制性骚扰和性侵犯,防止性犯罪。

5) 了解性病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其传播途径,使青少年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2 不同发育类型学生的干预重点

13岁男生和11岁女生早发育型:大部分性发育已趋于成熟,第二性征明显。70%的女生已发生月经初潮。因此,干预的重点应该是:青春期心理发展、心理卫生和心理的自我调节知识;性道德观念和规范的教育;性法制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了解性病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其传播途径。

13岁男生和11岁女生正常发育型:大部分学生处于第二性征的发育期。女生中只有13%的学生发生月经初潮。因此,干预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发育的知识及处理办法。

13岁男生和11岁女生晚发育型:大部分学生刚刚开始第二性征的发育。因此,干预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了解青春发育突增期有不同的发育类型,每个人或早或晚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及两性的普通常识。

因此,在进行青春期教育是最好打破原来的上课班级,对学生进行重新编班,首先必须明确女生的青春期教育应在小学五年级进行,男生应在初中一年级进行,对于个别发育早的学生应让他们参加高一年级的青春期教育课。其次,分班标准应是学生的发育类型,教育的内容应按照学生目前的发育状况,根据本研究的不同发育类型的干预重点分级进行。此外,由于目前各种媒体中个别的不健康内容,特别是黄色网站对发育期学生的不健康影响,所以,在他们中间进行适时适量的性教育就显得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重要,因此,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使我们的下一代能够顺利地渡过青春期这一花团锦簇的沼泽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身心健康的社会人。

4 结论与建议

1) 青春发育突增期同年龄组的学生由于其发育类型不同在第二性征的发育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要做到青春期教育的适时适量,就必须先明确学生的发育类型,再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从而为我们搞好青春期教育提出了前提条件。

2) 目前我国的青春期教育流于形式,使学生产生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困惑,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但学生对自身的发育很关注,且获取此类知识的要求较迫切,因此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把性生理、性知识、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制融为一体,让青春期的学生掌握关于性的科学知识和社会规范、加深对于性的自我意识、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责任感,以解决好性教育这个综合性很强的社会问题,使学生成为情感丰富、人格健康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 R.V.Short.青春期性教育[J].生殖医学杂志,1999,8(4):203.

[2] 杨育林,等.青春期性发育年龄变化与性教育[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9,18(5):304.

[3] 刘戈力,等.正常青少年青春期性征发育调查[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9,5(1):8.

[4] SIECUS. Guidelines for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Kindergarten-12th Grade,1991.[5] 陈晶琦,叶广俊.青春期性教育现状及展望[J].性学,1996,5(2):30-34.

[6] 陈晶琦,等.中学生性知识、性态度及性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6,17(6):402-403.

[7] 陈晶琦,叶广俊.小学六年级挤出一年级女生青春期性教育干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7:77.

培养发育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7周龄雌性昆明系小白鼠 (体质量30~35 g) , 10周龄雄性小鼠 (体质量35~40 g) , 均购自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雌雄分笼饲养。

1.1.2 药物与试剂

尿促性素 (HCG) 与绒促性素 (HMG) 均购自丽珠制药厂。简单培养液EBSS购自SIGMA公司, 序贯培养液G1和G2以及配子处理液G-GAMETE购自Vitrolife公司, 序贯培养液Quinn’s1026和Quinn’s1029, 人血清白蛋白 (HSA) 以及石蜡油均购自SAGE公司。培养液均添加10%HAS, 表面覆油后置于37℃, 6.0%培养箱中平衡过夜。

1.1.3耗材与设备

35 mm培养皿及巴斯德管均购自美国FALCON公司, CO2气体纯度为99.999%, 丹麦IVFTECH工作站, 日本OLYMPUS解剖显微镜, 美国THEMRO培养箱, 德国LABTECH CO2浓度检测仪, 美国SIGMA培养箱专用温度计。

1.2 实验方法

1.2.1 鼠胚获取与培养

雌鼠腹腔注射10 IU的HMG, 48 h后再注射HCG, 注射后立即将雌雄按1∶1的比例合笼, 48 h后取胚。将孕鼠颈椎脱臼处死后用眼科剪取输卵管放于覆油的G-GAMETE配子处理液中, 用1 ml注射器针头将输卵管切割数次, 挤出胚胎, 再用拉细的巴斯德管将2细胞鼠胚收集并随机分装到覆油的3种不同培养液中, 并置于培养箱中培养[3,4]。当胚胎培养到8细胞阶段, A组将胚胎转移到新配制并于前1 d过夜平衡后的EBSS培养液, B、C组则分别将胚胎从G1和Quinn’s1026培养液中转移到经过夜平衡后的G2和Quinn’s1029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1.2.2 鼠胚的观察

观察并记录24 h后4细胞胚胎形成率, 48 h后8细胞或融合胚形成率, 72 h后囊胚形成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2014年9~12月本院新建IVF胚胎实验室共进行7个周期的鼠胚体外培养实验, 累计获取2细胞胚胎534枚, 其中形成囊胚382枚, 总体囊胚形成率为71.54%。鼠胚培养分成3个组别进行, A组使用EBSS (Earle’s Balanced Salt Solution) 简单培养液, 在所获得的72枚2细胞胚胎中共有22枚最终发育成囊胚, 囊胚形成率为30.56%;B组使用G1和G2序贯培养液, 183枚2细胞胚胎中, 129枚发育成囊胚, 形成率为70.49%;C组使用Quinn’s1026和Quinn’s1029序贯培养液, 所得279枚胚胎中有231枚发育到囊胚阶段, 其形成率为82.80%。B组和C组的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A组 (P<0.01) , 三组的胚胎发育情况及囊胚形成率, 见表1。鼠胚于覆油35 mm皿中体外培养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 见图1。

注:B、C组的囊胚形成率与A组比较, P<0.01

A:2-细胞鼠胚;B:4-5细胞鼠胚;C:8细胞及融合鼠胚;D:扩张囊胚

3 讨论

实验室质控对试管婴儿结局有重要影响。体外一系列因素如温度、湿度、尘埃、挥发性有机物 (VOC) 、震动、噪音、光照、CO2浓度、p H、渗透压等都会对不具备任何屏障和保护功能的胚胎产生影响[1]。因此, 建立稳定可靠的试管婴儿实验室, 为胚胎发育提供相对稳定的场所, 维持试管婴儿成功率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诸多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中, 培养液是直接和胚胎接触的介质, 同时也是实验室最常用及最重要的消耗品, 其稳定性直接决定着胚胎培养的结局。小鼠胚胎生物检测 (MEA) 是目前广泛用于新建或新启动周期的试管婴儿实验室的质控方法, 尤其在评估培养液的质量上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检测新建试管婴儿胚胎培养室是否达到人类胚胎培养标准, 同时为今后开展试管婴儿胚胎体外培养在培养液的选择使用上积累实验数据, 本院生殖中心2014年9~12月, 分别用EBSS, G1/G2, Quinn’s1026/1029对小鼠胚胎进行了体外培养, 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鼠胚发育的结果显示, 在囊胚形成率上, 使用序贯培养液G1/G2, Quinn’s1026/1029进行培养的鼠胚的囊胚形成率 (70.49%, 82.80%) 要显著高于使用简单培养液EBSS的囊胚形成率 (30.56%) 。而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作者发现使用简单培养液EBSS进行培养的胚胎在发育到4-5细胞阶段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阻滞, 24 h后4-5细胞的形成率为51.39% (37/72) , 而发育到囊胚阶段仅有30.56% (22/72) , 而使用序贯培养液的胚胎则未发生此种现象。这可能是因为序贯培养液应对胚胎在卵裂早期和晚期对能量物质和氨基酸在需求上的不同做了成分上的调整, 从而使得胚胎在代谢活动相对较弱的早期和代谢活动相当活跃的囊胚阶段都得到了合适的物质及能量支持, 如在卵裂阶段, G1/G2, Quinn’s1026/1029均不含必须氨基酸, 但到了囊胚阶段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则远高于非必须氨基酸的含量, 而简单培养液的一个很大的不足是其不含氨基酸等复合成分, 使得其不能对胚胎发育阶段的改变做出调整, 致使胚胎发育停滞在4-5细胞阶段。而在两种序贯培养液之间的比对上, 作者发现同样添加10%人血清白蛋白HSA后, 在囊胚的形成率上使用SAGE系列的Quinn’s1026/1029 (82.80%) 要高于使用Vitrolife系列的G1/G2 (70.49%) , 而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Morbeck等[5,6]最近在Fertility and Sterility的研究报告显示添加HSA的SAGE系列序贯培养液的鼠胚囊胚形成率 (75%) 反而略低于添加HSA的Vitrolife系列序贯培养液的培养结果 (78%) 。G1/G2和Quinn’s1026/1029在葡萄糖、有机酸、乳酸、丙酮酸、氨基酸、金属离子和无机盐等成分的比例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会对胚胎培养产生不同的影响。与此同时, 不同的小鼠种系, 促排卵药物的种类与剂量以及培养环境、培养油、培养用器皿、培养箱、培养方法和操作过程都有可能对胚胎的发育结局产生影响。而培养液在小鼠胚胎体外培养的效果也不完全等同于其他种系胚胎培养的效果。但通过本次实验, 更加确定了序贯培养液G1/G2和Quinn’s1026/1029在鼠胚体外培养效果上要优于早期简单培养液EBSS, 实验同样丰富了对两种序贯培养液G1/G2和Quinn’s1026/1029的认识。

摘要:目的 利用三种不同的培养液EBSS (SIGMA系列) , G1和G2 (Vitrolife系列) , Quinn’s1026和Quinn’s1029 (SAGE系列) 对昆明系小白鼠胚胎进行体外培养, 以对新建IVF实验室进行评估。方法 取7周龄的昆明白雌性小鼠, 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 10 IU促排卵, 48 h后注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 (HCG) 10 IU促卵泡成熟, 同时与雄性小鼠1:1合笼, 再经过48 h后获取形态正常的2细胞鼠胚。将胚胎分成三组, A组使用EBSS (Earle’s Balanced Salt Solution) 培养液, B组使用G1和G2培养液, C组使用Quinn’s1026和Quinn’s1029培养液, 三种培养液均添加10%人血清白蛋白。分析对比三组结果。结果 72 h后, 鼠胚总体囊胚形成率为71.54% (382/534) , 其中A组的囊胚形成率为30.56% (22/72) , B组为70.49% (129/183) , C组为82.80% (231/279) , B、C组的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A组 (P<0.01) 。结论 通过鼠胚体外培养, 对新建试管婴儿实验室进行了较好的质控检测, 序贯培养液Vitrolife系列的G1和G2以及SAGE系列的Quinn’s1026和Quinn’s1029在鼠胚囊胚形成率上要高于简单培养液EBSS。

关键词:培养液,鼠胚,囊胚,体外培养,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黄国宁, 孙海翔.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实验室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5-37.

[2]黄国宁, 刘东云, 韩伟.辅助生殖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及其质量控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 26 (10) :755-758.

[3]王利红, 连方.两种2-细胞鼠胚体外培养方法比较.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9, 19 (11) :67-69.

[4]孙新明, 魏泓, 赵永聚, 等.昆明小鼠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授精及受精卵体外培养的研究.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5, 15 (3) :129-132.

[5]Morbeck DE.Importance of supply integrity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culture.Semin Reprod Med, 2012, 30 (3) :182-190.

骨骼发育 如何促进宝宝骨骼的发育 篇5

对于每一位家长来说,宝宝的骨骼发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骨骼的发育对今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那反映骨骼发育有什么指标呢?

1、颅骨的发育

颅骨随着脑的发育而增长。颅骨发育优劣可用头围的大小、颅缝和囟门闭合的迟早等标准来衡量。

囟门在出生时过小或过早闭合,预示着宝宝的脑发育有问题;囟门过大、闭合延迟也可能是病理情况,都应请教儿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2、脊柱的发育

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长快于四肢。宝宝的动作发育应与脊柱的发育相适应,即宝宝2-3个月大时会抬头,6-7个月大时能独坐,8-9个月大时会爬,10-11个月大时能站立,12-16个月大时能走路。若没到相应的月龄,宝宝不宜过早地学坐、学站,以免引起脊柱的过度屈曲,这也将影响其身高。

3、长骨的发育

肢体长骨结构分骨干、骨骺和干骺端三个部分。在宝宝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骨的生长在长骨两端骨骺的骨化中心和软骨板内不断进行,从而使骨的长度逐渐增长,身高也随之增长。

怎么促进骨骼发育

在我们生活中,往往会有一些宝宝骨骼发育不良,所以需要进行促进骨骼发育。那怎么宝宝的促进骨骼发育呢?

1.选择母乳喂养

母乳中的钙质吸收起来非常方便,所以吃母乳长大的孩子骨头成长大多比较良好。而且骨头发育好的宝宝长得也漂亮。母乳喂养6―9个月以上的婴儿,身体会更强壮。

2.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宝宝在成长的时候,则是需要多种营养物质的,如VA、VC、VD以及矿物质铁、钙、磷。因此,可以让宝宝多吃黄豆、鱼类以及牛奶等食物。

3.坐姿、站姿良好

宝宝还在发育时期时,骨骼还没有定型,有些不良姿势可能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家长应注意对宝宝的不良姿势进行纠正,给宝宝选取适合桌椅和小床。

4.多运动

只有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才可以使骨骼生长良好。家长可以让孩子适量做些运动,以此来来促进新陈代谢,让身体获取更多营养。

5.宝宝爬坐交替

宝宝渐渐长大,不愿意安静的坐着,总想活动一下,此时家长不必阻挠。爬行和坐立可以锻炼孩子的肌肉,帮助骨头发育,对以后站立和行走也很有用处。

6.骑童车

等孩子年龄大些,家长可以让孩子骑童车,但一定要适当、科学,否则会得不偿失。此外因为幼儿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所以家长一定需注意孩子的安全。

骨骼发育吃什么好

1.均衡饮食

宝宝吃的食物质量一定要好,这样生长自然也就好。宝宝长高需要各种营养素都充足。

推荐

建议家长给宝宝吃入多种食物,最好有10-15种。

2.钙质不能缺

骨骼得到充足原料――钙,就可以正常生长,所以要给孩子多吃富含钙元素的食物。同时也要多吃含有VD、VC的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钙的吸收利用。1-2岁的宝宝可以通过每日喝400-500ml牛奶的方法来补充钙。

推荐

鱼、虾皮、虾米、海带、紫菜。

3.每天摄入蛋白质

宝宝在生长发育时,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宝宝提供足量。胶原蛋白和黏蛋白也是不可缺少的,二者是骨骼中的有机成分。

推荐

鸡肉、鱼类、牛奶、猪瘦肉、小米、豆类。

4.必需铁、锌、铜

如果宝宝不想吃东西,可能是缺锌了,所以补锌可以让宝宝有食欲。我们的身体需要铁来合成血红蛋白,铜在这个过程中起催化作用。所以若供给的铁、铜量不足,合成血红蛋白的过程也会受到阻碍,这极大的影响宝宝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免疫功能,可能因此经常生病。

推荐

含铁丰富的食物,芹菜、红小豆、菠菜、海带、黑芝麻;含锌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含铜丰富的食物,牡蛎、瘦肉、豆类、萝卜苗、虾类、海蛰、葡萄干。

5.多吃新鲜蔬果

新鲜的果蔬中含有的维生素很多,可以让宝宝有抵抗力,宝宝可以多吃富含VA、VC的食物。

推荐

营养与发育(下) 篇6

荫教授:儿童容易患以下几种疾病:

1. 贫血

1992年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显示,3岁以下儿童为贫血的高发人群,城市为11%~23%,农村为16%~29%。性别间无显著差别。3~5岁儿童的患病率较低,城乡均在12%以下。小学生贫血的检出率为13%~26%,城市女生略高,中学生以城市女生患病率为最高(18.6%),农村男生次之(15.9%),农村女生和城市男生相对低。

维生素C、蛋白质、动物性食物来源的铁、膳食总铁等对预防贫血具有重要作用。膳食能量摄入过多、膳食结构不合理及消瘦是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人群实验结果证明,用强化食品对缺铁性贫血进行防治,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农村儿童1995年血红蛋白的均值比1990年有所提高,从114.6g/L上升到120.9 g/L,贫血患病率下降了17.8%。

值得注意的是,农村6月龄以下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也很高,可能是婴儿出生后储存铁不足所致。因此,预防儿童贫血应从孕妇开始,对6~12月龄的儿童应重点保护,要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

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因地区、社会经济状况以及膳食习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目前全国贫血率的数据仍是1992年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最新的结果需等2002年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才能得出。

需要指出,多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各年龄组铁的摄入量均超过了推荐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有的报告超过推荐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1~2倍。从表面上看,铁的摄入量是充足的,但实际上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仍是当前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的重要营养缺乏病。主要原因是植物性食物来源的铁在体内吸收率很低,满足不了机体对铁的需要。所以,除了改善膳食构成外,适当采用铁强化食品也是必要的。

2. 佝偻病

佝偻病在我国也相当普遍,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根据1987年我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在9省区儿童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5岁儿童活动期佝偻病的患病率为11.3%,其中城市为12.2%,县城为11.1%,以1~2岁最高,为27.8%。

佝偻病与维生素D和钙摄入不足有关。通常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人体维生素D来源主要通过让皮肤暴露于日光下,由皮肤合成维生素D。根据实验,3岁以下婴幼儿如果每日在户外活动2小时,可维持血中25—羟基—D水平在正常范围,不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通过这个途径获得维生素D安全、经济、有效。

我国居民膳食中以钙缺乏最为突出,儿童佝偻病多发也与摄入钙不足有关。给儿童以及青春期孩子补充足够的钙对成年后的骨骼健康有益。针对我国儿童钙严重不足的问题,应大力提倡食用奶及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以增加钙的供给量。因为奶类不仅能提供优质钙质,同时还富含优质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应该说是儿童补钙的理想食品。

3. 维生素A缺乏

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城市学生维生素A摄入量可达推荐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59%~76%,农村学生只达到48%~57%。近年来研究发现,腹泻儿童中有63.7%血中维生素A含量低于1.05μmol/L,腹泻组儿童血中维生素A含量显著低于健康组的儿童。大多数腹泻或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发病前已存在维生素A不足或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

研究表明,对于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较低者,补充一定量维生素A或增加富含类胡萝卜素的黄色和深绿色蔬菜的摄入量可改善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防御疾病的能力。

4. 锌缺乏

根据我们的研究,我国学龄前儿童锌营养状况较差,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为了进一步了解锌对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已有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结果证实锌对学龄儿童的智力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改善儿童生长发育而言,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的作用比单独补锌的作用更为明显。这表明我国学龄儿童的营养需要是多方面的,并不仅仅是缺锌。

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2岁儿童锌摄入量占推荐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的百分比最低,农村2岁女童仅达到RDA的56.4%。随着年龄增加,摄入量逐渐增加,在8~9岁达到最高,但是从9~10岁开始下降幅度很大,在11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加。

总的来看,以6岁以下儿童锌缺乏最为严重,仅达到RDA的67.1%,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的摄入水平有明显增加,达到RDA的80%以上。城市少年儿童的摄入水平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而提高,而在农村,不同收入家庭之间的差别不大。

5. 超重和肥胖症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报告,1996年8城市0~7岁儿童132,927人的肥胖率为1.76%,男孩为2.12%,女孩为1.38%;超重率男女分别为2.02%和1.66%。另据调查,7~18岁儿童肥胖率,深圳为12.7%,上海为6.21%,北京为9.54%,天津为8.20%,长春为11.43%,沈阳为8.39%;其中轻度肥胖占66.9%,中度占28.4%,重度占4.7%。

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症性别差异与成人不同,儿童肥胖发生率多为男孩高于女孩。1986年调查8城市167,065名0~7岁儿童肥胖发生率为0.91%,10年来增长率为93.4%。

我国7~1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从1985年至1995年的10年间,男生由2.75%上升到8.65%,女生由3.38%上升到7.18%,城市的男生高达12.0%,以大城市更为突出。

肥胖对儿童的正常发育、智力、行为、营养状况都已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应该及早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父母必读:据一些医学专业人士讲,儿童肥胖、体重超重也是一种营养不良。是这样吗?

荫教授:儿童超重本身就是一种营养不良,或是营养不平衡,并不是营养过剩。英国的营养学家巴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在胚胎的时期营养不良,或出生时低体重的儿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可能增加后天发生肥胖的危险性。一般来说,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应该能降低一些肥胖儿童的发生。同时,肥胖儿童的发生受各种原因的影响,有遗传的、内分泌的原因等,但膳食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现在由于商业的需要,个别的饲养场在喂养禽类的饲料中就添加了一些促进生长的激素。若家长为儿童提供这些食物,那么对他的生长发育就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对于现在儿童超重的问题要全面分析,既有膳食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很难说儿童肥胖就是一个因素造成的。我认为膳食不平衡是比较重要的问题。

父母必读:作为营养学专家,你觉得国家和个人该如何保证、促进孩子的健康呢?

荫教授:1.尽快制定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评价标准。

虽然学龄前儿童可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标准,但该标准有其局限性。它的研究样本是美国中产阶层的白人,大部分婴幼儿是人工喂养而不是母乳喂养,不一定能很好地用于评价我国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目前我国还没有学龄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评价标准,这主要因为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并且制定这个标准的难度也较大。

2.关注学生营养,增加课余活动时间。

多项调查显示,我国约有20%学生不能每天吃早餐或早餐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素不足,而早餐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很难通过其他餐次来补充。在农村,很多住校中学生,不能保证合理膳食。中学生正是长身体时候,如果营养素摄入不足,不仅会影响学习成绩,还必然要影响到身体正常发育。

近年来,学校营养午餐已逐渐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这是个很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午餐的营养质量仍然令人十分担忧。

另外,由于多种原因所致,我国儿童户外活动的时间比欧、美等国儿童的活动时间少许多。

3. 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加大公共营养的投入和工作力度。

体格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营养应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食物短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多见,现在人们缺乏的是营养知识。需要大力宣传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知识,提倡摄入平衡膳食,积极引导人们形成合理膳食模式。由于膳食模式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要从儿童青少年着手进行教育,使他们具有平衡膳食的思想,避免养成不良的膳食习惯。

4. 重视农村儿童的营养改善。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只有努力提高这部分人口的身体素质,才有可能全面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在农村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工作,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工作,应将这项工作列入日常卫生工作中。例如,广泛宣传母乳喂养优点,提高母乳喂养率;普及营养知识,让广大群众利用自己家中生产或当地的食物资源,如牛奶、羊奶、禽、蛋、鱼、水果、蔬菜等,喂养自己的孩子。

5. 研制营养全面、价格低廉的婴儿辅助食品,满足农村儿童需要。

我国农村婴儿辅食很局限,多为稀饭、少量蔬菜,提供的营养素不能充分满足生长发育需要。缺乏适宜的婴儿辅食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大力发展符合营养需要和卫生标准的辅助食品。

6. 建立健全全国儿童营养指标数据库,进行必要的营养干预。

除了要定期监测我国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对于儿童中存在的主要营养缺乏病也要进行定期监测,例如,儿童的维生素A缺乏病、佝偻病、营养性贫血等,这将有助于针对儿童中存在的突出营养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和干预措施。

父母必读:对中国居民的膳食情况,您觉得应进行哪方面的调整呢?

培养发育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9-04~2010-03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的10例DDH患儿术前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年龄15~37个月,其中女6例,男4例。9例为单侧DDH,1例为双侧DDH。MRI检查后,4例(5个髋关节)行闭合复位,2例行切开复位,1例支架固定,1例仍需观察,2例因某种原因尚未治疗。

1.2 仪器与方法

全部患儿均使用Siemens 1.5TMR扫描仪(Espree)进行检查。检查中使用体线圈覆盖双侧髋关节。扫描方案包括SE AX T1WI(TR/TE=400ms/17ms,层厚/层间距=3mm/0.9mm),COR Tirm(TI/TR/TR=160ms/3860ms/60ms,层厚/层间距=4mm/0.4mm),COR 3D T1WI VIBE(TR/TE=15.4ms/6ms,层厚=1mm,FA=15°,采用水激发进行脂肪抑制);平面内像素大小为7~7.5mm;扫描时间分别为4min 16s,3min 52s,6min 27s,完成全部扫描用时15min。对于不能配合检查的患儿,根据年龄服用适量的镇定剂。通过对患儿的MRI图像进行分析,总结不同加权像反映的DDH的病理改变。

2 结果

COR图像主要观察股骨头与髋臼的对位关系、髋臼上缘形态及盂唇的情况。本组11个DDH中,COR Tirm和3D T1WI VIBE上均可见股骨头不同程度地向外上移位,髋臼上缘直立、变短。正常低信号的上盂唇在COR Tirm上表现为向外下倾斜,辅助髋臼上缘覆盖股骨头。本组病例中,COR Tirm上可见5个髋关节上盂唇水平走行,4个髋关节上盂唇内翻,1个上盂唇无法辨认,1个上盂唇走行正常(图1A)。正常的股骨头骨化中心可在COR 3DT1WI VIBE上清晰显示,本组11个病变髋关节中,6个股骨头骨化中心未出现,3个患侧股骨头骨化中心较对侧小,2个DDH股骨头骨化中心发育正常(图1B)。AX T1WI的目的是观察髋臼前后缘的形态及髋臼窝内的情况,本组9个DDH髋臼窝内可见增生的纤维脂肪组织(图1C)。

3 讨论

髋关节超声波检查是目前早期诊断DDH的首选方法[5],但随着股骨头骨化中心的形成和增大,超声波检查的作用下降。X线平片及CT扫描在DDH检查中的局限性在于对关节软骨及软组织的显示不理想。MRI具有优良的组织对比,可直观地显示DDH骨及软组织的病理改变,对DDH的术式选择具有独特价值。目前,MRI用于DDH术前检查尚不普遍,患儿常不能配合,因此,针对DDH的病理改变,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对比加权像及扫描方向,快速完成检查,全面显示病变,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髋关节的特有形态是髋臼与股骨头在发育过程中相互接触的结果。如果股骨头与髋臼对位正常,就会发育成形态正常的髋关节。如果股骨头处于一个异常的位置,就会导致髋关节发育不良[6]。DDH患者由于髋臼过小过浅,导致股骨头不同程度的外上脱位。而上盂唇走行倒转,髋臼窝内纤维脂肪组织增多,关节囊及髂腰肌挛缩,均是影响病变髋关节复位的原因。针对DDH的这些病理改变,本研究设计了DDH的基本扫描方案。结果显示,本扫描方案能够反映髋关节对位情况以及髋臼、上盂唇形态,髋臼窝内异常的软组织。

结合DDH的病理改变以及本组病例的MRI表现,笔者认为,COR及AX是DDH MRI扫描的基本方向。任意一种对比加权像的COR图像上均可观察股骨头的脱位及髋臼上缘的发育情况,但Tirm COR上更易于显示关节积液和髋臼的外上盂唇形态。DDH的MRI扫描视野(field of view,FOV)包括双侧髋关节,但髋臼盂唇细小,在这种大视野的COR图像中,仅能观察外上盂唇的形态、走行方向及对股骨头的覆盖情况,对于盂唇撕裂的观察常难以胜任。只有在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图像上才能观察盂唇是否撕裂,但要以牺牲扫描时间为代价。股骨头骨化中心的出现与否反映患儿股骨头的发育情况,是外科医师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尝试使用3D VIBE序列显示股骨头的骨化中心。VIBE是一种优化的3D GRE成像,其K空间编码进行排序和重建算法均进行优化,以得到信噪比和分辨率更高的图像。水激发技术采用二项式配置的激发脉冲,仅对水对应的频率进行激发,得到更佳的脂肪抑制效果,对B0和B1的不均匀均不敏感。3D VIBE上,低信号的股骨头骨化中心与高信号的骨骺软骨对比鲜明,图像信噪比好,并且层厚仅为1mm,对股骨头骨化中心的显示明显优于SE及2D GRE序列。3D VIBE显示股骨头骨化中心的优势,使其不仅可用于DDH治疗前的评估,还可安全、可靠地观察DDH的治疗效果。VIBE序列对髋臼盂唇显示不清,这一不足可以用Tirm COR来弥补。目前尚未发现将3D VIBE序列用于DDH检查的相关文献报道。脂肪是少数几个在T1WI上呈高信号的组织成分之一,AX T1WI上除可观察髋臼前后缘的形态外,还易于观察DDH患儿髋臼窝内增生的纤维脂肪组织。这些异常增生的软组织在闭合复位中可阻挡股骨头的复位。因此,合理的MRI扫描方案,充分、可靠地显示髋关节的发育情况及病理改变,有助于外科医师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及术式。

MRI扫描有多种优越性,但其成像时间长,要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还需患者的配合,在扫描过程中保持受检部位静止不动。对于DDH患儿来说,在要求获得高质量的MRI图像的同时,也要求操作人员尽量缩短扫描时间,利于患儿配合检查。本组病例的MRI扫描方案(AX T1WI、COR Tirm和COR 3D T1WI VIBE),在15min内完成检查,既使患儿易于接受,又同时能全面地显示患儿DDH的病理改变。

参考文献

[1]Stoller DW.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orthopaedics and sports medicine.3rd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2007:145.

[2]Furnes O,Lie SA,Espehaug B,Vollset SE,et al.Hip disease and the prognosis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s.A review of 53,698 primary total hip replacements reported to the Norwegian Arthroplasty Register 1987-99.J Bone Joint Surg Br,2000,83(4):579-586.

[3]Guidera KJ,Einbecker ME,Berman CG,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valuation of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s.Clin Orthop,1990,(261):96-101.

[4]刘鸿圣,叶滨宾,郭启勇.MRI在婴幼儿先天性髋脱位中的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11):1210-1214.

[5]Wientroub S,Grill F.Ultrasonography in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J Bone Joint Surg Am,2000,82(7): 1004-1018.

培养发育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计35人, 患儿均因呈跛行步态, 并确诊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而入院治疗。所有患者中, 男性7例, 女性28例;年龄在10个月~10岁。从发生部位看, 单纯左侧10例, 单纯右侧13例, 双侧12例。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先给予2~3周牵引, 之后行手术治疗。其中, 8例行粗隆下旋截骨加髋臼造盖术, 9例行salter术, 18例行Pemberton术, 术后给予蛙式髋人字石膏或蛙式支具固定6~8周, 指导功能锻炼3个月, 定期复查并更换石膏或支具。31例患儿住院时间在28~39d, 平均住院31d。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周期长, 在确诊患儿疾病以后, 由于家长缺乏对该病的正确认识, 担心手术治疗的效果, 担心预后是否良好, 心理压力较大;同时, 患儿由于环境改变, 住院后往往表现为恐惧, 哭闹, 不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针对这些因素, 一方面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儿家长谈心, 介绍本病的发生原因和病理改变, 介绍适合患儿的治疗方案, 并列举成功的病例, 消除患儿家长的思想顾虑。另一方面, 护理人员通过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 饮食起居以及患儿易于接受的方式, 获得其对医务人员的高度信任, 建立良好的朋友式护患关系, 以便于开展积极的临床治疗和护理。

2.2 牵引治疗的临床护理

一般行股骨髁上牵引, 牵引质量为患儿体质量的1/6~1/7, 牵引时间2~3周, 牵引锤必须悬空, 砝码距离地面20~40cm。为保证牵引有效, 牵引绳应与被牵引的肢体负重力线在同一平面内, 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将床尾抬高20~40cm, 以作对抗牵引。

牵引期间要注意观察循环、皮肤感觉及活动、牵引肢体远端的血运情况, 预防腓总神经压伤;要经常检查牵引角度、方向和牵引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固定架是否对局部皮肤压迫过紧, 肢体皮肤有无摩擦卡压现象的发生。被褥等重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 钢针牵引套带无菌小瓶。针眼处用无菌纱布覆盖, 注意观察牵引针有无松动或移位, 针孔处是否有渗出和分泌物。每天测量双下肢的长度, 防止过度牵引。鼓励主动配合的患儿, 自牵引之日起, 进行肢体主动肌肉的等长舒缩运动, 如足趾踝关节及股四头肌运动。

2.3 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术区备皮、配血、留置尿管、术前8h禁食水、术前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时间, 按时执行术前用药。

3 术后护理

3.1 按麻醉方式给予相应的护理

患儿手术一般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 术后护理主要是防止误吸以及喉头缺氧水肿的发生, 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的变化。

3.2 清醒后的饮食护理

麻醉清醒后, 给予半流质饮食, 勿进食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 指导患儿及其家长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和高钙饮食, 以刺激肠蠕动, 多饮水, 以保证切口生长需要和预防便秘的发生。

3.3 疼痛护理

认真倾听分析患儿的哭声和主诉, 判断疼痛的部位、性质和发生原因, 分别给予调整固定或止痛等处理, 减轻或消除患儿疼痛。

3.4 石膏护理

患儿术后行蛙式髋人字石膏或支架固定, 术后搬动病人时, 不可用托、抓、按, 告知患儿家属未干时勿覆盖被物, 避免石膏折断、变形。石膏干固后, 患儿进食、玩耍、小便时可由家长抱起。保持石膏清洁干燥, , 避兔臀部及会阴周围的石膏被粪便污染、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处, 尿道口每日2次消毒, 注意观察石膏边缘皮肤有无颜色、温度改变, 有天压疮, 每日2~3次用手指蘸酒精按摩石膏边缘, 协助患儿抬起受压部位皮肤, 以促进血液循环, 观察患肢肢端的颜色、温度和感觉, 血液循环和运动情况, 告知患儿家属勿在头肩下放置枕头, 避免胸腹部受压, 观察患儿有无持续恶心、呕吐、腹胀, 若有局部压迫症状, 应尽早开窗或更换石膏。石膏固定后, 应重视并观察石膏里面的出血情况。可沿石膏上的血迹的边界标明出血的范围, 记录时间, 以便发现活动性出血并及时处理。

3.5 手术切口观察

由于手术部位是松质骨, 因此术后早期应注意切口局部情况的观察, 这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早期切口渗血及引流量较多时, 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 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措施, 防止切口内血肿的形成。早期一方面注意患儿体温变化, 一方面注意切口情况, 若发现有皮缘坏死、积液、红肿等感染征象, 应及时告知医生, 采取相应措施。

3.6 康复锻炼

(1) 术后第0~3周术后应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 指导协助患儿行被动踝关节背伸、跛屈交替运动, 以维持股四头肌张力, 加强患肢肌力, 预防组织粘连; (2) 第4~6周继续加强患肢肌力, 提高患肢主动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 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3) 一般术后6~8周后拆除石膏, 我们制定了一套严格康复方法, 先进行主动及被动的屈髋功能锻炼, 促进髋关节的功能恢复, 但必须限制下肢内收、外旋活动, 防止再脱位。同时, 从被动屈伸膝关节组建过渡到主动屈伸膝关节, 也可应用CPM下肢关节锻炼器进行锻炼, 以利于髋膝关节的早期功能活动, 防止关节僵硬。出院时告知家长锻炼要持之以恒且循序渐进, 加大运动量。

4 讨论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儿童较为常见的一种四肢畸形, 常根据患儿年龄、髋关节发育情况, 决定手术治疗方式, 治疗效果的好坏不仅决定手术方式选择, 也与手术前后护理、康复锻炼相关联。为了使孪缩的肌肉松弛, 使股骨头下降至髋臼水平, 避免术后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 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术前行骨牵引是必要的。

培养发育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病例153例, 男91例, 女62例;胎龄28~32周87例 (56.9%) , 32~36周66例 (4 3.1%) ;体重10 00~12 50g 5 5例 (3 5.9%) , 1251~1500g 98例 (64.1%) 。日龄:生后15min至3d。合并症:肺透明膜病99例 (64.7%) , 窒息31例 (20.3%) , 颅内出血19例 (12.4%) , 缺氧缺血性脑病15例 (9.8%) , 败血症5例 (3.3%) , 先天性梅毒4例 (2.6%) , 低血糖5例 (3.3%) , 其他4例 (2.6%) 。

1.2 分组

将153例患儿分为干预组 (发育支持护理组) 和对照组, 干预组80例, 对照组73例。两组患儿体重、胎龄、病种等基本情况大体相似。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保暖、呼吸管理、加强喂养、预防感染等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 给予以下发育支持护理。

1.3.1 减少光线刺激

予暗色棉布遮盖暖箱, 病室内拉上窗帘, 降低室内光线亮度, 营造幽暗舒适的环境;操作时打开床旁灯, 但不宜直射患儿眼睛, 亮度适中, 以不影响观察为宜。建立24小时昼夜循环;所有患儿均进行24小时血氧饱和度监测。

1.3.2 减少噪音刺激

将门铃和电话移至NICU走廊, 调低音量;NICU医护人员穿软底鞋, 避免大声说话;查房、拿病历及报告时尽量小心, 开关暖箱门动作轻柔;吸痰时关闭呼吸机报警, 及时清除机械呼吸管路的冷凝水, 对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报警快速反应及处理;控制室内声音强度<60分贝。

1.3.3 建立24小时照顾计划

根据患儿活动规律、睡眠周期、医疗和喂养需要, 制定24小时照顾计划, 进行有时间规律的照顾。尽量保证患儿完整的睡眠时间, 操作前轻柔唤醒或触摸患儿, 使其有准备;治疗和护理操作集中进行, 把各种操作检查引起的不必要的接触减少到最小, 协调好各治疗、护理、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活动, 避免对患儿过度刺激。在吸痰、静脉穿刺、插鼻胃管等操作时协助患儿采取自我安抚动作如口-手吸吮, 使用奶嘴、紧抓物品等。

1.3.4 减轻疼痛

减少对患儿肢体的捆绑, 去除胶布、敷贴时动作轻柔, 尽量减少致痛性操作。环境和行为干预是新生儿疼痛治疗最常采用的方法, 予保持屈曲体位和包裹襁褓、抚触、非营养性吸吮、口服糖水、母乳喂养等措施来缓解疼痛刺激。必要时遵医嘱予芬太尼等药物镇痛。

1.3.5 体位护理

改变传统采用的以仰卧位为主的体位, 采取以俯卧位为主, 仰卧、侧卧为辅, 并适时更换体位。采用婴儿棉包被“鸟巢”式包裹支持体位:四肢屈曲和身体对称, 髋部于中线位略微内收, 肩部略微向前, 患儿头部置于正中位并与躯干保持直线, 双手可自由活动, 手靠近脸, 可促进手-嘴综合能力, 提高患儿的自我安慰度。

1.3.6 非营养性吸吮

在婴儿口中放置安慰奶头, 以增加吸吮动作, 并无母乳或配方乳吸入。干预组患儿在管饲前及处置前后给予非营养性吸吮, 以减少哭闹, 刺激胃肠蠕动, 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成熟。

1.3.7 鼓励患儿父母参与护理

父母接触患儿可消除NICU的环境给父母带来的神秘感。向父母提供患儿相关信息, 介绍相关的服务和资源, 让他们参与决定。在制订计划和喂养时间时考虑患儿家庭的具体情况, 适当听取家庭的建议;对他们强调父母角色的重要性, 病情许可时指导他们进行袋鼠式护理, 将患儿包好尿布放在父母赤裸的胸前, 能听到父母的心跳, 给患儿与父母皮肤接触的机会, 使父母陪伴和抚慰婴儿, 学会照顾婴儿。

2 结果

2.1 两组管饲时间、体质量增长比较 (表1)

经过发育支持护理, 两组管饲时间、体质量增长比较, 干预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患儿平均住院天数及再住院率比较

干预组平均住院 (28.37±5.16) 天, 再住院2例 (2.5%) ;对照组平均住院 (33.25±6.89) 天, 再住院15例 (20.5%) 。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和再住院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4.986、12.588, P<0.01) 。

3 讨论

发育支持护理认为:早产儿需要类似母亲子宫的环境, 同时需要连续地调适自己的体位与环境, 使自己能适应环境的刺激, 取得平衡, 以利发育。因此, 应减少外界对患儿的不良刺激, 给未成熟的早产儿创造支持性的护理及社会环境。

传统的NICU室内照明灯24小时保持较强光照状态, 外加自然光线、光治疗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光线来源。强光对患儿的视觉发育有较大影响, 可导致弱视、斜视发生[3];且影响婴儿睡眠和生长发育, 还可能损伤未成熟的视网膜。NICU噪音来源包括电话、人员交谈、仪器使用、机械声、流水洗手声、仪器报警, 暖箱开关等声音, 都可干扰婴儿睡眠, 增加心率, 导致周围血管收缩、血氧饱和度降低, 哭泣、烦躁、颅内压升高、生长激素水平降低[4]。因此, 对NICU环境进行干预, 避免或减少光线和噪音刺激, 在护理中根据患儿的活动规律、睡眠周期、医疗需要和喂养需要制订照顾计划, 进行有时间规律的照顾。减少医护人员活动和对患儿的操作、给予足够的休息时间, 可使患儿生理指标保持稳定。

长时间保持一种体位或压迫组织可造成患儿肌肉、骨骼畸形, 且对运动系统的发育有不良影响。患儿采用俯卧位有利于提高氧合、改善通气、减少呼吸暂停发生、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食管反流等。故提倡合理摆放体位, 模拟胎儿在宫内屈曲体位并适时更换, 预防不正确的姿势, 防止肢体变形。

传统NICU管理模式是患儿与父母分离, 家长常处于焦虑之中, 影响亲子交流。发育支持护理鼓励父母参与, 增进亲子关系, 利于早产儿的发育。此外, 在护理中提供非营养性吸吮, 可刺激胃肠激素的分泌, 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 促进消化, 有利于体质量增加, 并利于尽早过渡到经口进食。

综上所述, 发育支持护理是较为人性化和个体化的护理措施, 许多研究已显示其有效性, 包括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对氧的依赖、促进患儿体质量增长、缩短住院时间等, 对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育过程, 提高存活率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家骧, 魏克伦, 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79.

[2]Clohety JP, Stark AR.Manual of Neonatal Care[M].Lippincott:Williams and Wilkins, 2003:151-153.

[3]Fielder AR, Moseley MJ.Environmental light and the preterm infant[J].Semin Perinatol, 2000, 24 (4) :291-298.

蜜蜂发育的启示 篇10

蜜蜂的发育给我们许多启示:

第一, 环境是育人隐形课程, 其既可制约人、禁锢人, 又可陶冶人、激励人, 对人发展的方向、性质、速度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工蜂卵住小蜂房导致个体最小, 蜂王卵住宽大而突出的蜂房, 有利个体长成最大。同样, 学生在成长中也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 要促其迅速健康的成长, 则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 要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教师应创立“言传身教、勤恳敬业”的教风, 主动与学生建立互敬互爱的关系;课堂施教优化, 创设思考、探索、激奋的情境, 创造良好的心境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要树立“刻苦、勤奋、踏实、细致”的学风;学校要构建“团结、求实、创新”的校风;家庭要营造互帮互爱、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社会要创建廉洁无私、克己奉公、礼貌待人的良好风尚。总之, 学校、家庭、社会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积极、奋发向上的精神环境,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熏陶诱导中健康成长。

其次, 要加强物质环境建设。学校要加强“三化”建设, 植被栽树, 使其呈现“三季花香、四季长春”的景象。同时, 要科学地利用每寸土地、每面墙壁, 合理安排, 精心设计、张贴、绘制或塑建宣传教育的版画、图文或图像、条幅等, 使学校每个角落都成为文明窗口和育人阵地。同时家庭、社会要积极配合、支持学校工作, 共建德育基地, 组织开展夏令营、春游、参观等活动, 开阔学生视野,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第三, 高素质的教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内在先决条件。蜂群中同是受精卵的幼虫, 由于食用物质、营养高低不同, 导致发育成功能、才干不同的蜂种。同样, 在教书育人中, 只有“高师”才能传播出高营养的知识, 从而要求教师不仅有“德、学、才、术、风”的高修养, 更要有过硬的本领:业务精、才学高。对教材蕴含的智力因素挖掘得广、深, 对其整体结构、重难点掌握得准, 课堂语言简练准确, 普通话流畅圆润, 教法灵活得法, 简笔画、三笔字基本功过硬, 并能善于教研教改和总结, 积极采撷新信息, 有广泛兴趣, 有特色, 有专长, 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专多能的学者, 这样才能给学生传授高质量、系统全面的知识营养, 才能给学生注入新时代的活泉水, 才能使学生知识能拓宽、能力能形成、思维能发展、品德能陶冶、智力能开发、素质能提高。

第四, 教师要有伯乐的慧眼, 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爱好和特长。善于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是实施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特长, 提高学生技能的“蜂王”基础。蜂王能因卵质不同合理安排住房, 供给不同食物, 使其发育成具有不同专长的蜂种。教育也是如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开展活动课以及兴趣小组、特长班等第二课堂时,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等实际情况, 积极培养学生兴趣, 发现学生的特长、个性, 然后分类、分层次组建初级、中级和高级班, 这样有利于实施因人定标、因材施教, 使学生接受不同层次的教育, 保证学生“吃好吃饱”, 智力得到开发, 个性心理素质得到培养, 更好地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加速培育有特长、有专长人才的进程。

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是全社会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使命。因此, 要求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密切配合, 共建良好的育人环境、育人风气。同时要求教师、家长要努力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牵好线、搭好桥。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培养发育】相关文章:

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05-02

心理发育05-07

性腺发育05-16

发育现状05-30

发育机制07-02

牙齿发育07-17

发育障碍07-27

构造发育08-16

发育性状08-19

系统发育关系05-24

上一篇:高中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下一篇:普外科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