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比较优势

2024-05-21

产业比较优势(精选十篇)

产业比较优势 篇1

1 白茶的比较优势

1.1 白茶具有纯天然本色的属性

早在神农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 日遇72毒, 得荼而解之”的说法。传说这是利用茶叶的开始。我国民间将茶叶晒干收藏作为药用, 可以说这是白茶制作的雏形。因此, 白茶是最原始的茶类。但是, 商品白茶的出现又是近代的事。根据相关史料记载, 近代商品白茶的开发, 始于清朝末年, 发端于福建的福鼎, 之后开发生产的有建阳、政和等地。产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还有新工艺白茶等。是所有茶类中保持自然属性最完美的一类茶, 符合现代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与潮流。

1.2 白茶品质特征具有普适性的特点

就白茶品质而言, 白毫银针纯为毫芽, 不带梗蒂, 肥壮长大, 形状如针, 色泽银白, 香气清鲜, 毫香浓, 汤杏黄色。白牡丹、贡眉、寿眉外形毫芽多而肥壮, 叶张肥嫩, 叶态平伏舒展, 叶面色泽灰绿、墨绿或翠绿, 叶背银白色, 香气毫香浓显, 滋味鲜爽醇厚清甜, 汤色橙黄明亮, 叶底匀亮, 叶色黄绿, 梗及叶脉微红。总而言之, 白茶外形自然舒展, 具有美学欣赏价值, 内质经冲泡后滋味甘滑、醇和而鲜爽, 经久耐泡。是一款老少皆宜, 适合各类不同体质类型人群的普适性茶类。

1.3 白茶鲜叶采收具有有效合理利用资源的特点

白茶的鲜叶采收较为科学, 单芽可制作白毫银针, 一芽一、二叶可制作白牡丹, 抽针后的原料可制作贡眉、寿眉、新白茶等, 一年四季的鲜叶均可利用。综合利用水平高, 不浪费资源。

1.4 白茶加工工艺具有节能省工的特点

传统的白茶加工工艺, 基本上不炒不揉, 全自然阴干或经晾晒而成, 工艺简单而不耗能。虽然为了解决阴雨天气或标准化生产的需要而采取人工萎凋或人工干燥方式加工, 或在新工艺白茶生产中采用轻揉捻工艺, 但无论如何, 白茶都是最不耗能与省工的一个茶类。

1.5 白茶产品形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白茶外形有自然舒展的, 也有压制成饼的, 所以可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选择产品类型, 压制成饼的很适宜贮藏、运输;有当年新鲜的产品, 也有存放若干年的老白茶, 均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6 白茶福建特有, 具有唯一性的产品属性

白茶起源于福建, 产地主要集中在福鼎、建阳、政和等县市, 白茶生产过程虽然简单, 但是人力、物力、历史的积淀及知名度均赋予了白茶产地的唯一性与排他性。

1.7 白茶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

白茶除具备一般茶类的药理与生理功效外, 根据相关研究, 与其他五大茶类相比, 由于白茶特殊的加工工艺, 较好地保留了人体所必需而其它茶类含量较少的活性酶, 长期饮用白茶可以显著提高人体内脂蛋白脂肪酶, 促进脂肪分解代谢, 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 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分解体内多余的糖分, 促进血糖平衡;白茶的氨基酸和咖啡碱相对含量较高, 茶氨酸具有促进干扰素的分泌, 形成人体抵御感染的功能;白茶的抗突变和体外抗癌效果好于绿茶;白茶杀菌效果比绿茶好, 白茶和红茶具有相似的抑制微生物活性的作用;白茶的兴奋抗疲劳利尿等作用比其他茶类显著。欧美近期对白茶保健功效也有研究, 美国的《科学院学报》、《科学日报》、英国权威杂志《最佳营养学》等都推荐多喝白茶有益健康。

2 壮大白茶产业的建议与思考

2.1 充分发挥地理标志的品牌优势, 提升白茶产业的发展水平

白茶是一个小茶类, 虽然近些年来市场在不断扩大, 消费群体增长迅速, 但是其产量十分有限, 产茶区域范围亦局限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政和白茶于2007年3月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福鼎于2009年5月4日获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地理标志象征着产品的专用地域标志, 体现着产品的声誉和身价。这种特定的地理区域产品的独特资源在市场上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在国内外市场有着独特的竞争优势与价格优势。地理标志这块金字招牌, 是有必要加以挖掘的优势经济资源。

2.1.1 通过白茶地理标志运作, 推进白茶产业化进程

白茶地理标志是指在特定地域内的共用性 (不为任何企业或个人专有) , 以及对特定地域外的排他性 (本地域外不得使用, 并且不可转移、交易) , 具有引导企业对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业进行投入, 推进保护区域产品的产业化。

2.1.2 通过白茶地理标志运作, 提升白茶产品质量水平

地理标志不仅具有商业标识的功能, 还有更多的内涵。地理标志表明该产品产自特定的地域、特别的工艺生产及特别的质量控制而具有特殊的品质及特色。可促进白茶产业的精细化发展, 提升白茶产品质量标准化的发展水平。

2.1.3 通过白茶地理标志运作, 挖掘文化、旅游资源

地理标志保护的原产地域产品, 与当地的各种民俗文化相关联, 也是福建省十分质朴的农耕文化与旅游资源, 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2.1.4 地理标志将促进和保障农产品市场秩序

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后, 加强管理, 市场秩序就可以得到改进。有助于提高白茶产品的市场运作水平。

2.2 开发白茶生态旅游, 提升白茶的市场认知度

白茶主要产地是福鼎、政和、建阳等地, 这些县市均具有优质的生态环境。可通过目前正在逢勃兴起农业乡村生态游, 扩大影响力与知名度。

2.2.1 白茶产地福鼎市生态旅游优势

白茶产地福鼎市, 因其境内名山太姥山之覆鼎峰而得名。地处福建省东北沿海, 与浙南接壤, 素有福建“北大门”之称。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程度分别达到65.5%和94.4%, 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福鼎山川秀丽, 名胜古迹颇多。闻名遐迩的太姥山融山、海于一体, 以峰险、石奇、洞异、雾多“四绝”称雄江南, 被称为“海上仙都”。沿海大小港口9个, 沙埕港水深港阔, 常年不淤不积, 抛锚、避风条件俱佳, 是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按最新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统计, 福鼎市的旅游资源拥有国家标准分类 (共8主类31亚类) 中的8主类22亚类, 拥有旅游资源单体152处, 其中有以太姥山、福瑶列岛、晴川海滨沙滩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86处, 占56.6%。福鼎市旅游资源的类型很丰富, 主要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与建筑等多个生态资源亚类, 涵盖了自然、人文景观的诸多方面。加之独特的太姥文化、畲族文化更为福鼎市生态资源增添了文化内涵。而且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都处于初级阶段, 资源保护水平较好, 非常适宜开发生态旅游。白茶产业发展可与当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 相得益彰。

2.2.2 白茶产地政和县生态旅游优势

白茶产地政和县, 森林覆盖率76.4%。生态景观俯拾皆是。著名的“佛子岩”, 座落于外屯乡稠岭村内, 地处鹫峰山脉北段和武夷山脉余脉, 是政和高山区的“门户”, 集奇岩、怪洞、深涧、名木、古寺为一身的相对独立的新兴景区, 拥有众多的山洞、清泉 (千人泉) 、古树 (千年水杉、柳杉、古樟) 、名木 (红豆杉、红银杏树、香妃树、紫金树) 、瀑布和小溪。位于政和县杨源乡境内“洞宫山”, 海拔1459米。有奇峰异景49处, 白茶产业发展与生态游可以共依存。

2.2.3 白茶产地建阳市生态旅游优势

白茶产地建阳市是国家“绿化先进县”、“国家生态示范区”, 森林覆盖率为73.7%。建窑遗址、书坊雕版印刷中心遗址等, 迄今仍遗留有积墨池、书林门、双眼井、楠木厅、拿坑村13座并排的石拱桥, 百年茶叶王等不少颇具特色的文化遗产。黄坑境内的大竹岚于1979年7月3日, 经邓小平同志批示, 正式列入国家及自然保护区, 地处麻沙与武夷山附近的白塔山, 均是可与白茶产业相结合开发的优质资源。

2.2.4 白茶旅游应通过媒体宣传而达知天下

白茶与旅游相结合应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广告牌等现代传媒, 借助旅行社等中介机构, 以交通便捷、消费低廉、绿色健康、茶园风光、农家美食、周末休闲回归自然等为卖点对外营销。采取市场化措施使白茶生态休闲旅游朝着品牌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2.3 强化茶叶科技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提升白茶产业的科技发展水平

充分利用各种科技资源, 发挥近水楼台的地缘优势, 靠近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浙江大学、中茶所等, 深化产学研合作, 促进和加强科研培训, 保障白茶产业发展的人才供应。利用科技资源, 提升茶园耕管的机械化发展水平, 提升加工的机械化自动化发展水平, 减轻用工压力, 减少人工支出成本;产品开发创新, 如新工艺白茶的开发, 通过改变白茶外形, 不改风味, 有利于包装运输。茶园管理技术的创新, 循环农业经济的运用, 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的应用, 均将不同程度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白茶的科技发展水平。

2.4 提升白茶的卫生安全质量发展水平

白茶的卫生安全质量, 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与措施加以维护。有条件的企业, 可组织实施产品的可追溯制度, 也可以仿效安溪县的做法, 建立茶叶卫生安全质量管控体系, 从源头投入品上控制, 确保白茶的卫生安全质量;在农残控制上还可通过实施建立专业植保组织的形式, 签订茶园病虫害防治合同, 分片承包防控, 落实病虫防治责任制。积极推进生态茶园、有机茶园建设, 确保白茶的卫生安全质量水平, 为打造良好的白茶形象与市场而努力。

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发展战略 篇2

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

关于对外开放和我国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目前理论界明显存在着两种不同倾向性意见。对此笔者大体归纳如下: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要尽可能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技术;民族产业是次要问题,只要在中国土地上生产、纳税、增加就业既可;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应主要由市场决定,主张搞“产业政策”是沿袭计划经济的思路。

第二种意见:强调在开放条件下保持民族经济独立性;主张适度开放,吸引外商投资也要适度,注重经济(产业)安全;需要国家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有必要在战略性产业领域中争取赶超。

上面两种不同倾向,实际上隐含着对国际环境、国家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的分歧。

笔者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因为今天国有企业和产业结构的很多问题,根源还在于旧体制改革不彻底和新的市场经济秩序没有完善。但对在国际竞争面前要不要坚持自己的产业独立性、要不要保护和扶持民族战略产业的问题上,笔者不能同意第一种意见。

很多文章倾向于用“全球化”、自由贸易代替经济发展,好像只要“放开”搞自由贸易、按比较优势论办事,发展中国家就能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好像这就是发展战略的核心。而贸易保护、产业发展政策,都是“计划经济的余毒”,是保护落后。

我们应该承认,自由贸易和比较优势原则,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对后进国家的`发展有指导意义。但是这个理论的缺点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对待发达――不发达经济之间的分工问题,所以是“静态的比较优势”理论。它解决不了长期经济发展问题(比如说,解释不了为什么日本韩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这么快)。静态比较优势论实际上是发达国家的理论武器。按照这个理论,在全球化条件下,后进国家就没有追赶和后来居上的可能,只能宿命地被动服从于“客观规律”,即现有的世界分工格局。

工业化的拉美式道路和日韩式道路

汽车工业界有人提出:世界各后进国家发展汽车工业,有“拉美式”和“日韩式”两条路线。实际上这可以推广到整个工业政策。在全球化条件下,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有两种可选择的道路:拉美道路和日韩道路。

拉美道路的特点,就是敞开大门,鼓励各跨国公司进来合资合作、设厂竞争,不追求“民族汽车品牌”。而“日韩式”则强调国家发展自主汽车工业(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不倾向于合资,高度重视引进消化,重视自有品牌。为保护自己的汽车工业不惜搞市场壁垒,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打入国际市场。

拉美式道路,是遵循“国际自由竞争”和“比较优势”论的、政府放任自由的产业发展道路。“日韩式”道路是政府强烈干预市场的(国家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实行市场保护和倾斜支持)发展道路。

拉美式道路证明,出让国内市场,换取国际投资,可以增进居民福利,可以节省技术研发耗费,减少投资风险和市场风险。其代价是阻碍了自己的技术研发和创立品牌的前景,本国的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控制,成为依附型产业。

日韩式的发展道路,要付出购买、消化技术的金钱和努力,要冒技术引进失败或消化不力、掉进“引进陷阱”的风险。但这是不受外国资本控制、发展中国家振兴民族产业、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唯一途径。[1]

可以

桐乡:全面构建化纤产业比较优势 篇3

这样的一个城市,化纤产业的发展情况如何?政府为化纤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哪些鼓励?今后桐乡市的化纤产业将按照怎样的轨迹发展?作为本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承办方之一,桐乡怎么看待本届会议?带着这些问题,《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专访了桐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人。

支柱产业 成就显著

自1981年创办桐乡市第一家专业生产化纤长丝企业——桐乡化学纤维厂开始,桐乡市便以洲泉镇为重点,逐步向周边延伸,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从基础原料到应用制品的化纤工业体系。尤其是其涤纶长丝的生产能力,已占到全国的15%,桐乡市的龙头企业桐昆集团和新凤鸣集团,也已先后进入“百亿军团”,洲泉镇更是被命名为中国化纤名镇和国家纺织新材料产品开发基地。2012年,桐乡市规模以上化纤企业62家,共实现工业产值390.6亿元、销售收入387.2亿元,利税15.2亿元,分别占桐乡市规上工业总值的34.3%、35.1%和23%。

从这组数据其实不难看出,化纤产业已经成为桐乡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产业集群。但是这并没有让桐乡市满足,面对国内外的各种危机以及经济发展的压力,桐乡市更是卯足了劲儿继续上扬。

去年,桐乡市明确提出全力实施工商强市行动计划,力争把桐乡建设成为工商并举、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市。同时,根据国家、省市地方等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专门制定了《桐乡市工业强市实施方案(2012-2016年)》。方案提出,依托桐乡工业现状基础和区域比较优势,围绕培优扶强,着力提升发展产业基础扎实、竞争优势突出、带动能力较强的化纤、特色纺织服装两大支柱产业,优先培育发展新材料、机械装备两大新兴产业,构筑“2+2”工业产业体系,推动桐乡工业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升级。

政策扶持 产业升级

化纤产业作为桐乡的优势产业,已经影响到了城市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在桐乡市的经济发展布局中,也把化纤产业作为主要产业来进行扶持。

为了帮助桐乡市的化纤产业和企业更好地发展,桐乡市从政府层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鼓励有效投入。对生产性设备投资400万元以上的化纤(含差别纤维)、特色纺织服装类主导产业项目,分别予以设备投资的3%~7%限额800万元以内的奖励。

二是鼓励做大做强。实施工业经济“双百工程”,开展“十大突出贡献工业企业”、“十佳工业企业优秀经营者”评选,鼓励企业规模提升,对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1亿元、5亿元、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且当年纳税地方留成部分比上年增长15%以上的工业企业,分别予以5万~100万元的奖励。引导企业开展资本运作,对实施股改上市、股权交易和并购重组的企业予以支持。

三是鼓励科技创新。鼓励共建各类创新载体,开发新产品、申请专利,申报创新项目,并按成效进行奖励。

四是鼓励管理创新。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创新管理方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是鼓励循环经济。设立节能专项资金,对获得嘉兴市级以上节能示范企业、能源计量示范单位、列入省级以上节能推广产品目录的企业,对列入省发展循环经济“991”、“733”行动计划的企业实施奖励。“作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化纤一直都被看成是高能耗的代表。但是在桐乡市,化纤产业的能耗就非常低。桐乡市每年都会给化纤企业提出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的指标,对好的企业给予奖励,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措施实现化纤产业与人类的和谐发展。”经信局负责人进一步介绍道。

六是鼓励对外投资。对在境外新办(包括增资、并购)生产型企业、资源开发型企业,及在境外开办贸易公司、研发中心以及境外营销、分销中心等,按实际投资予以奖励。

借力会议 架桥铺路

在助力化纤行业发展的道路上,桐乡市在政府层面,其实从未停止过步伐。今年的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定在桐乡市召开,对于桐乡市的化纤产业发展来说,具有前所未有的意义。

对于桐乡市来说,这次协助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一起来举办这个国际会议,希望能有更多的国内外化纤人士了解桐乡,走进桐乡。

“大家都知道,随着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国内化纤行业以往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下游纺织企业面对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在化纤采购方面日益谨慎,不会轻易为产品的涨价买单,再加上国内化纤产能快速增长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化纤行业的新增成本很难向下游传导,经济效益大幅下滑,行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会议召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行业发展脉搏,在宏观经济形势严峻、行业运营困难的大背景下,针对当前全球化纤业发展走势、行业发展模式转变、新纤维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新工艺的发展、低碳经济和生物质技术的应用以及行业当前所面临的其他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相信会议也会给每一个人带来收获。”经信局负责人表示。

稳中提质 蓝图清晰

对列于“2+2”工业产业体系之首的化纤业,桐乡市提出了打造千亿级产业、500亿级龙头企业,将桐乡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化纤新材料生产基地的总体要求。

在这个大框架之下,桐乡市化纤产业的发展规划蓝图也渐渐清晰起来。

在产业目标上,以国际领先水平为导向,加快技术装备提升、产品质量提升、行业水平提升、创新能力提升,不断加快化纤产业优化升级,打造桐乡市千亿级产业、全国知名化纤新材料生产基地。

在产业提升上,切实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改投入,加快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链延伸,实现全市化纤产业“产业一体化、生产规模化、产品差异化、技术专业化、管理精细化”的产业升级。到2016年,力争实现化纤总产能突破500万吨,产品差别化率达到65%以上。

在发展方向上,保持化纤产业生产总量稳定增长,注重化纤产业的产品升级和配套升级。

在发展路径上,一是优化产业集聚水平,二是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三是有效落实重点项目,四是全力推进节能减排。

“对于桐乡市化纤产业,我们希望其能沿着功能化、差别化、优质化的道路走下去。我们桐乡的化纤产业,需要提高差别化率,积极进行企业的两改两创,通过技术改造和股份制改造、创新企业品牌和创新企业管理的过程,推进产业发展。”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转移与我国比较优势动态转化 篇4

一、产业转移概述

产业转移就是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多种方式, 将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或地区, 进而带动移入国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一般说来, 产业转移是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和生产力的空间转移。产业转移是一个包含国际间与地区间投资与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与商品流动过程, 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 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产业转移的本质是资本转移, 主轴是技术转移, 核心是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国内地区之间产业转移的案例在美国出现过。美国早期的制造业工厂通常接近于原材料来源的区域,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运输条件的变化, 美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逐步由东部转移到西部, 由北方转移到南方。二战以来全球先后发生过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 美国向日本、西德等国家转移钢铁、石化等高耗能重型工业以及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次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 全球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 特别是亚洲“四小龙”以及拉丁美洲国家的电子、电器、汽车制造等制造业转移;第三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大规模地把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转移。我国第三次产业转移最早转向广东珠三角地区, 到20世纪90年代后又逐渐向长三角地区转移,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加大、周边国家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 迫切需要加快经济转型, 推动结构升级, 促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二、产业转移反映了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

虽然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适用性等各个方面一直广受质疑, 但是两百年来, 比较优势论始终都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和核心, 同样也是指导一国对外贸易实践的基本原则。实际上, 比较优势理论内在地具有动态的属性。李嘉图在《论谷物价格法对股票利润的影响》一文中认识到了长期经济增长对贸易的影响, 体现了动态的思想。而所谓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实质上也就是研究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如何推动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日本学者赤松要的雁行理论以及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都体现了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思想。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把生产要素的变动、政府政策、对外开放等因素综合到贸易理论中去, 试图把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刘易斯在研究劳动密集型产业时发现, 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 劳动力供给不足, 劳动成本上升,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丧失, 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象。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出, 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 由于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 各国生产和出口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会随着产品生产要素密集性的变动而变动, 从而促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在科技知识密集的国家 (如美国) 、拥有充裕资本和熟练工人的国家 (如日本) 、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 (如中国) 之间不断转移。这也是国际主流经济学关于产业转移的一般传统观点。

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是:某产业在A地兴起后, 随着A地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出现, 其生产成本日益上升, 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这种产业就要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向生产成本相对低的B地转移;随着B地经济的发展, 该产业的比较成本也上升了, 这种产业就可能向C地转移。总之, 产业转移的最根本特点就是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向欠发达的地区转移。

从产业转移的动因来看, 除了政府主导的政策性产业转移之外, 无论是为了市场扩张、企业重组、综合利用资源, 还是为了转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规避贸易和非贸易保护壁垒, 从根本上来说, 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含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土地成本等, 尤其是当被转移国已有可与转移国相竞争的产品和技术时, 成本的差异可能更大) 获取超额利润。

实际上, 这种产业转移现象反映了一国或者地区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变化。因为在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 由于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 各国生产和出口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会随着产品生产要素密集性的变动而变动, 从而促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在科技知识密集的国家 (如美国) 、拥有充裕资本和熟练工人的国家 (如日本) 、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 (如中国) 之间不断转移。就像弗农的产品周期论揭示的那样, 产品及技术的生命周期变动将导致生产地点的变动, 从而导致产业的转移。

三、加快推进我国产业区域转移

当前,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加大、周边国家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 迫切需要加快经济转型, 推动结构升级, 促进转移;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国家出台了许多西部投资优惠政策, 对东部的产业转移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产业区域转移, 实现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是政府要积极搭建“东西互动”的大舞台。东西互动的载体就是产业转移。作为中央政府倡导、地方政府参与的东西部城市之间的对口援建就是一个典型的可操作模式。新时期要加大政策力度, 鼓励东西部地区继续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交流、人才开发等方面开展支援和合作, 并引导产业向西部地区重点经济区、中心城市、资源富集区和重要口岸城市转移, 促进产业集中布局、土地集约利用、资源节约使用和环境综合治理。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农牧产品深加工、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将成为新形势下推进东西互动合作的重点领域。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起飞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助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某些区域开发的成功, 一个共同的经验就是通过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中西部地区要高度重视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 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 切实从基础做起, 为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是东部地区加强产业转移的技术创新, 主动实施产业转移战略。目前来看,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对资源、能源依赖性较强的上游产业的转移主动性明显增强, 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且规模较大。东部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经渐成气候,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加强。东部地区有关地方政府要认清形势, 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以技术创新应对产业结构升级, 逐步提高“微笑曲线”的高度, 并不断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

四是要加快新农村建设, 着力提高农民收入。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大农村工业化力度, 改善农村、城镇就业环境, 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变东部地区长期所面临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 必将迫使其进行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这也是我国比较优势实现动态转化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已然成为了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机制”。

参考文献

[1]白凤英.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对民族地区迎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思考[J].内蒙古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6) .

[2]涂晓玲, 徐正华.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江西加工贸易发展的机遇及挑战[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4) .

[3]陈鹏, 郑翼村.“微笑曲线”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启示[J].企业发展, 2006 (11) .

[4]李占国, 孙久文.我国产业区域转移滞缓的空间经济学解释及其加速途径研究[J].经济问题, 2011 (1) .

[5]杨肖敏.论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5) .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研究 篇5

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初产生在对于国际贸易模式的关注。竞争优势理论成熟于迈克尔·波特,其初始研究集中在企业战略与企业的竞争力问题上。自从波特提出竞争优势理论以后,学术界对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争论比较多。竞争优势理论的追随者提出竞争优势是与比较优势相对立的概念。但也有学者把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放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总体框架下进行对比,认为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相互补充、并不矛盾,提出只有充分发挥经济中的比较优势,企业与产业的竞争优势才能形成。把企业当作研究基点,企业环境理论可以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异同点进行解释。如果把企业环境划分为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会发现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相对应,两种理论可以在同一视野内进行对比分析。

1、企业外部环境是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建立竞争优势的约束性条件。在通常所进行的规范研究之中,所谓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是指特定产品或生产区段的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投入品组合,与给定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禀赋和相对价格是否匹配。如果二者具有一致性,则符合比较优势;反之,则是比较劣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优势实际上是企业经营决策适应企业外部环境中资源禀赋的行为。

通过研究成本领先竞争优势的实现途径可见:这种低层次竞争优势的实现必须依赖于比较优势。所谓资源优势(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与原材料成本)、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规模经济)基本上与扩大化的“资源禀赋”概念相契合。

在创造高层次竞争优势的问题上,波特提出“钻石体系”模型,认为一个有利于对企业进行 持续投资和企业创新的环境对企业创造高层次的竞争优势来说至关重要。这种环境包含四种要素:(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包括国内需求的 1 结构、市场大小和成长速度、需求质量、需求的国际化程度等方面;(3)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包括企业的竞争理念、经营目标、员工的工作动机、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状况等 方面。这四种要素大部分都是描述的企业所处产业的外部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外部环境对于企业高层次竞争优势的产生也是具有约束性的。

2、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的补充。

有学者指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是“钻石体系”中四个主要因素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认为:只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才能使经济活动产生经济剩余,只有产生经济剩余才会产生投资,而投资却是创造竞争优势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只有遵循比较优势发展起来的经济才能 产生良性的市场竞争从而推进企业的创新活动;只有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才能真正依靠市场产生产业集群,推动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发展,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但是用 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单个企业行为存在一个基本局限:要素结构和价格是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属性,而不是对个别企业来说具有排他性的属性;违背比较优势规律确实会降低企业的成 功机会,但即便企业都按照比较优势决策,比如很多企业都选择了劳动密集型行业或产品,并不能保证它们都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竞争优势概念则对此具有更为丰富的解释力和适用 度。

3、企业内部环境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企业外部环境制约比较优势的发挥。

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是产生竞争优势的基础,而发挥比较优势又依赖于企业外部环境,所以企业外部环境也是竞争优势必须考虑的因素。但是相对比较优势而言,竞争优势更加依赖于企业内部环境的构建。“钻石体系”中第四个因素属于企 2 业内部环境的范畴,相对于前三个属 于企业外部环境范畴的因素而言,企业的竞争理念、经营目标、员工的工作动机等等对于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企业竞争优势具有相对重要的意义。

应当注意的是,某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只构成了该地区企业外部环境的一部分,在企业外部环境中还包含着制约比较优势发挥的因素,不能只关注优势的发挥而忽视限制因素的存在。(张扬)

产业比较优势 篇6

【关键词】RSCA指数 ;劳动密集型产业 ;比较优势

一、背景及概述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人均GDP、就业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现在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苦力活动,劳动力成本提高,东部沿海地区出现 “用工荒”现象。再加上劳动力更加廉价的东南亚国家抢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市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衡量某种产业是否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比较(工资/生产成本)与(研究开发费用/生产成本),如果工资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远远大于研究开发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可认为该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本文定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按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中的第6类和第8类,即SITC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SITC8(杂项制品)。

RCA指数是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的缩写,即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Balassa 1965年提出,该指标用于反映某地区某产品的比较优势,计算公式如下(1)。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提出的标准,如果RCA小于0.8,说明某地区产品没有比较优势,需要进口产品;如果RCA在0.8和1.25之间,说明某地区产品的比较优势是中等;如果RCA在1.25和2.5之间,说明某地区产品的比较优势较强;如果RCA大于2.5,说明在国际市场上比较优势是非常强的,应鼓励出口产品。RCA指数计算出的结果是不对称的,为了更好的解释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本文采用RSCA指数。RSCA是Revealed Symmetrical Comparative Advantage的缩写,即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是Proudman和Redding、Fagerberg提出的,RSCA指数计算公式如下(2)。RSCA范围是(-1,1)。若RSCA值在-1和0之间,说明该地区产品在世界市场没有比较优势,需要进口产品;若RSCA的值在0和1之间,则说明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比较优势较强。

二、计算RSCA指数

运用RSCA指数的公式,计算出2000-2014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RSCA指数,如右上表。

表中,2000年至2014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RSCA在0到1之间,说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仍然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2000年至2014年RSCA数值开始下降,2014年RSCA下降到0.27,说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出现弱化趋势,波动幅度小。其中SITC8类产品的RSCA指数大于SITC6类产品的RSCA指数,并且SITC8的RSCA指数的数值均在0.4左右,而SITC6的RSCA指数在0.1左右,说明中国的SITC8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且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杂项制品的比较优势大于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的比较优势。

三、结论

本文按照SITC分类计算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RSCA指数,其结果都在0和1之间,数值绝对值在0.2左右,但是2000-2014的RSCA指数在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不大,说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但是出现弱化的趋势,波动幅度小。其中SITC8的RSCA指数大于SITC6的RSCA指数,说明SITC8(杂项制品)比较优势强于SITC6(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的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 周旭东.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特区经济, 2008(8).

[2] Laursen,K.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age and alternatives as measures of inernational speciazation[J].Danish Reserch Unit for Induatrial Danamics, 1998.

作者简介:

产业比较优势 篇7

1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关于国际贸易和各国产业分工的经典学说, 长期以来, 经济学主流学派认为国际经济关系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 因此比较优势理论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从李嘉图创立比较优势理论开始, 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指导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各国在互惠贸易中不一定要生产所有的商品, 只需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者不利较小即具备比较优势条件的商品, 然后通过国际贸易, 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 使经济总量增加, 使各国国民经济福利整体得到增进。长期以来, 这一理论指导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 许多学者强调要发挥我国的资源比较优势。事实上, 我国基本上是以劳动要素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 即即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主要以数量上的增加达到出口规模的扩大。应该说, 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是有其合理性的, 符合我国的比较利益。

2 后发优势理论

经济学领域的后发优势是指可以为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由其经济落后所致的特殊有利条件。其明确提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列维和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差距。为迅速地摆脱落后状态, 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常规增长是难以达到的, 只有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才有可能。同时, 中国也具备了一系列的后发优势, 主要体现在大规模的外资引入、技术能力不断提高、制度改革的深化、注重人才的培养、积极实施专利战略, 强化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等。对于中国来说, 只有正确认识并善于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 采取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 才能获得后发利益, 实现经济的快速跨越式发展。这些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包括:把握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自主性、培养学习能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克服制度劣势、推进制度创新、重视人才的作用、加强立法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3 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是一种保持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并不断取得更多利润的能力, 这种能力使资产在一定的条件下成功地实现转换, 并在增加财富的同时创造出新的资产。竞争优势理论认为, 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 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这种竞争优势源于该国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 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由于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就是说, 一国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 这种竞争优势的取得不仅取决于要素资源的数量、质量, 更取决于波特提出的"钻石体系"中的六个基本因素, 即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生产要素、相关的支持性产业、政府、机遇。

4 三理论的综合分析及其与产业创新的关系

4.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相互补充

一方面, 竞争优势可以突破比较优势的限制。一国或地区仅依靠比较优势还不足以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 一国或地区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取得竞争优势, 因此竞争优势可以突破比较优势的限制。只要一国的企业敢于创新, 积极参与竞争, 落后国家就有可能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从现实来看, 目前的国际贸易是建立在规模经济、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 竞争优势对贸易格局的决定作用越来越明显。

另一方面, 只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国家或地区才有可能创造和维持自己的产业竞争优势,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是国家创造和维持产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从以上的分析可看出, 即使一国在某种要素或某个产业、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如果不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这种比较优势也并不能实现, 只能称之为一种潜在的优势, 也就是说比较优势也只有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和发挥出来。一国或地区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通过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来实现, 同时, 我们注意到一国或地区利用自己具有比较优势要素发展起来的产业,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能相对容易地形成竞争优势, 即比较优势有利于竞争优势的形成。

4.2 后发优势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

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难以发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 金融市场秩序混乱, 劳动力市场非竞争性, 产品市场发育不完全, 要素价格不能够真实地反映要素的稀缺程度。而发达国家经济制度的建立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许多制度和政策都经过了现实不断地检验。后发国家在建设自己的市场秩序时, 完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 并结合本国的实际, 避免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弯路。此外, 后发优势有利于加快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速度, 而技术变迁速度正是发展中国家采取比较优势赶超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途径。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扩张, 在技术方面具有溢出效应, 发展中国家只要花费很小的成本就可以把这些科学技术学来并运用于生产之中。这一方面节约了发展中国家的大量资源, 另一方面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在知识经济以及全球化、信息化、教育的国际化条件下,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发展具有相对于本国经济发展的相对保护和超前性, 发达国家教育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在国际中也具有溢出效应, 有助于丰富人力资源的形成。

4.3 后发优势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连接器

实际上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过程, 也就是后发优势的发挥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从而具有技术、制度、结构等各方面的竞争优势与竞争力, 最终实现经济追赶。

由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比较优势, 国际产业转移才会发生, 而这又给落后地区带来了发挥后发优势的机遇。落后地区可以利用学习的溢出效应、技术创新、组织创新 (例如现代企业制度) 等后发优势, 结合自己的比较优势, 从而后来者居上, 实现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些体现在产业层面上就是落后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推进产业创新的进行。可以说, 产业创新就是这三个理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的综合应用。对于中国来说, 若想借助于国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机会, 发展自身经济, 必须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 有选择的承接产业, 并且将新承接的产业与自身的比较优势相结合, 进行产业创新, 这样才能实现后发优势, 从而实现竞争优势, 实现经济腾飞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及我国的选择[J].统计研究, 2004 (4) .

[2]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3]罗浩.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黏性[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4) .

[4]徐从才, 原小能.产业转移与产业创新[J].经济学动态, 2004 (3) .

[5]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1.

[6]Aitken, Brian J.&Harrison A.E.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Venezuel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89) .

[7]Clare R.&Andres.Multinationals, Linkag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5) .

调整产业结构重塑我国工业比较优势 篇8

如何解决地区工业增长两级分化问题?如何应对经济放缓下的企业利润下滑?如何突破区域产业转移的巨大阻力?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诸多问题, 赛迪智库建议, 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加快实施制造强国重大工程, 支持企业走出去, 扩大国际产能合作, 减轻企业负担, 营造良好环境。

2016年形势, 国内外产业转移加速高技术制造业成工业增长关键动力, 当前, 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从增加值规模和出口情况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实施, 预计2016年, 高技术制造业将继续作为工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支撑我国产业优化与升级。

2015年前三季度,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 快于整体工业增速4.2个百分点, 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提升至18.7%, 高技术制造业PMI连续10个月高于制造业PMI, 延续高速发展态势。其中, 1~10月, 化学纤维、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医药、铁路等运输设备、电器机械和器材五大类制造业行业累计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11.1%、10.8%、10.2%、7.6%、7.3%, 分别高出工业增加值增速5、4.7、4.1、1.5、1.2个百分点。

随着自贸区建设加速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 以高端装备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在投资和出口方面都有所增加。1~10月,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16211亿元, 同比增长12.6%2。前三季度, 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额同比增长10%。另外。从产品方面可以看到, 11月, 我国国产大飞机 (C919客机) 和首台铁路大直径盾构机相继下线, 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在2016年高技术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下, 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开始重塑, 并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化解产能过剩深入推进, 目前,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 总体需求不足, 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原材料工业仍存在严重产能过剩。我国在2016年将持续进行经济结构转型政策, 将对原材料工业的需求进一步带来不利影响。在当前很多传统行业仍在低效运行的情况下, 给企业在转型升级带来巨大压力, 化解产能过剩仍然成为传统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2015年, 钢铁行业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 10月钢铁行业PMI指数仅为42.20%。8月份, 国内铜、铝、铅、锌现货均价同比分别下降22.7%、15.5%、8.1%、10.6%, 有色行业实现利润1016亿元, 同比下降4.2%5, 尤其是国有及控股企业亏损严重并仍在恶化。2015年5月, 工信部发布印发了《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以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深入推进化解产能过剩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1~10月, 水泥、平板玻璃、生铁、粗钢的累计产量分别下降了4.6、8.3、3.3、2.2个百分点, 从投资增速上看, 部分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处于不断放缓的态势。

目前, 虽然重点行业现有工艺技术、装备规模标准界定的落后产能已很少, 但淘汰环保、能耗、质量、安全不达标的落后产能日趋紧迫, “十三五”时期仍深入推进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

“互联网+”成结构优化新引擎, 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并加速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渗透。

2015年7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政策红利将在2016年进一步释放, 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将深入推进, 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速产生, 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动力, 经济增长新动力也快速形成。2015年1~9月, 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9929.7亿元, 同比增长15.1%, 比上年同期高4.6个百分点, 高于同期工业投资 (8%) 7.1个百分点,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累计增加值增速达到10.7%, 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4.5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1127亿元, 同比增长16.5%, 电子商务平台服务 (包括在线交易平台服务、在线交易支撑服务在内的信息技术支持服务) 成为亮点, 收入增长24.7%6。

根据Enfo Desk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大数据整体市场趋势预测报告2014~2017》数据显示, 近两年大数据应用市场的增长速度将接近30%, 预计2016年国内大数据市场规模总量将突破100亿元, 主要包括互联网用户数据市场、线上金融市场, 以及IT企业的大数据应用及大数据平台业务市场等。

国内外产业转移加速, 2015年,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三大发展战略稳步实施, 成为政府工作中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重要抓手, 并已经显现出一定的成效。预计在2016年, 重大空间发展战略将加快推进, 并加快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步伐。

在吸引外资方面, 1~10月, 在来自日本、美国和台湾地区投资分别下降25.1%、13.6%和19.3%的同时,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14%;在长江经济带区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859家, 同比增长7.8%, 占全国新设企业总数的47%7。

在对外投资方面, 1~9月, 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 合计120.3亿美元, 同比增长66.2%。2

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 工信部制定了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 河北、天津等地纷纷抓紧落实、精准承接产业转移, 预计将在今明两年呈现实质性进展。三大战略的实施不仅推动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园区升级, 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 更促进了中西部与东部开发区的联动发展, 通过区域协同扩展更大发展空间。

核心问题, 新旧增长动力“青黄不接”产业结构转型仍面临较大压力, 地区工业增长两级分化凸显, 整体来看, 2015年全国各省市区工业经济增长呈放缓态势, 但两级分化的问题开始凸显。

从工业增速来看, 1~10月, 东部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快的地区分别为天津、福建、安徽、江苏, 增速分别为9.3%、8.8%、8.6%、8.3%, 而东北地区增长缓慢, 辽宁省呈现6%的负增长, 黑龙江省增长0.2%;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工业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山西、河北等少数省份除外) , 重庆市更达到了10.8%的工业增加值增速, 位列全国第二 (第一是西藏) 。

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主要是由产业结构决定的, 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较为显著, 石油、煤炭、钢铁等是其主要支柱产业, 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是影响其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而产业结构较为合理、顺应产业发展、方向、结构调整较为超前的地区, 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

2015年上半年, 广东省高技术制造业完成投资增长46.8%, 增速高于全省工业整体水平。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27.4%, 同比增长10.3%, 高于工业及制造业投资增速, 高技术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 为工业发展后劲积蓄力量。

201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在工业中的占比仅为10.6%, 2015年上半年占比11.4%, 虽然有所提升, 但体量仍然较小。

在中国工程院发布的《2016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中显示, “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在GDP占比为8%左右, 在发展中仍面临现有管理机制不能完全适应创新产品与服务的发展、资本市场不完善使新兴产业企业融资困难、国际贸易摩擦有转向新兴产业的趋势等问题。

一方面, 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量仍然较小, 难以支撑工业经济高速增长, 另一方面, 规模比重占绝大部分的传统制造业受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 增速保持持续走低, 拉低了工业的效益, 产业结构转型仍面临较大压力。

企业降本增效压力加大,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呈现上升趋势, 2015年1~9月,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为86.1元, 是“十二五”以来最高水平, 比2010年提高1.5元。企业亏损面居高不下, 1~9月,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7%, 并有降幅扩大的趋势。截至9月, 工业亏损企业比上年同期增长15%, 亏损国有工业企业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小企业PMI连续若干月低于临界点, 融资难、融资贵仍然是困扰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问题之一。全国企业普遍利润空间缩小, 并存在众多长期不盈利的“僵尸企业”, 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率。

区域产业转移面临巨大阻力, 在“京津冀一体化”, “长江经济带建设”等诸多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但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 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 不少企业为维持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采取裁员降薪等措施, 中西部地区人才吸引力逐渐下降, 劳动力市场收窄, 抑制了部分产业向中西转移的动力。

另一方面, 中西部地区与产业配套的基础尚待进一步完善, 公共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推动产业转移的政策执行方面, 多采取建园区、搭平台等方式, 区域特色优势及差异化发展战略不明晰, 减缓了地区间产业转移的步伐。

对策建议, 培育新增长点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传统产业仍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目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很快, 但从体量看, 占比不到15%, 传统产业仍是“十三五”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重点。建议启动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重大工程,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优化产品结构, 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 促进钢铁、石化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同时, 加大淘汰僵尸企业力度, 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健全破产退出法律保障。

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等为重要契机, 深化互联网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探索和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协同制造、工业大数据等新模式, 加快推进试点示范, 构建开放共享型的产业生态体系。鼓励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制造企业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监控、远程服务、全产业链追溯等高增值应用服务。推进网络化制造平台建设, 形成跨系统、跨行业、划区域、跨企业及消费者的网络协同制造服务体系。

加快实施制造强国重大工程, 围绕“中国制造2025”已明确的任务和措施, 加快启动高端装备创新、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重大工程, 以及质量品牌提升、发展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 针对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 启动实施一批市场潜力大、关联程度高、带动能力强、产业基础好的重大项目。通过工程实施提振需求, 改造传统产业, 推动重点领域发展, 提高产业竞争力。

扩大国际产能合作, 我国制造业领域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具备与国际合作的强大基础。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根据国家的总体规划, 制定国际产能合作规划, 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逐步减少“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 促进重点行业走出去。二是依托“一带一路”战略, 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 探索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经济特区等合作园区建设等模式, 加强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和对接。三是创新合作方式。积极开展“工程承包+融资”、“工程承包+融资+运营”等合作, 有条件的项目可以采用BOT、PPP等方式。依据各国实际情况, 采取技术合作、技术援助等方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四是建立双边或多边交流机制, 建立出口预警机制, 减少贸易摩擦, 降低出口风险。

云南省马铃薯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篇9

马铃薯作为我国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由于其比较受益高、产业链长、加工增值能力强等优势条件, 对于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03年命名为“国际水稻年”后, 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马铃薯年”这也充分说明了马铃薯在解决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 各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种植面积逐步增加, 单产逐步提高。同时, 全国大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现代化中, 都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性支柱产业。为了加快云南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在2009年启动的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 云南省把马铃薯作为农业支柱产业来发展, 这也将大大改善过去云南省马铃薯产品单一、加工粗糙、消费市场小的情形, 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马铃薯产业化道路, 加快云南省马铃薯从生产大省向马铃薯产业化强省过度的步伐。

二、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概述

马铃薯是云南省第四大粮食作物, 常年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玉米和水稻, 云南省是我国马铃薯的主产区之一,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 纬度与南美洲马铃薯原产地相似,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日照相宜, 十分适宜马铃薯生长, 加之云南地形复杂, 海拔高度差异较大, 形成丰富多样的立体气候带, 可以利用不同生态条件, 进行马铃薯的四季生产。2009年云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00万亩, 鲜薯产量890万吨左右, 居全国第三位。云南各地分布着不少高海拔冷凉山区, 气候冷凉, 病虫害少, 马铃薯退化慢, 是进行马铃薯良种繁育的理想基地。但在云南大多数地区种薯繁育体系落后, 种薯质量不高, 制约马铃薯的生产与加工。目前已形成年加工鲜薯近40万t的生产能力, 涉及淀粉、全粉、薯片、薯条、粉丝、粉条等产品, 生产能力在西南地区居前列。主要加工企业包括:生产马铃薯淀粉为主的云南宣威润凯淀粉厂;以速冻薯条加工为主的云南鑫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油炸土豆片为主的云南天使食品有限公司、昆明子弟食品有限公司等, 此外还有一批加工粉丝、粉条和膨化食品等为主的企业, 但是这些加工能力强的企业大多数都位于省会昆明及发展较快的地方, 在一些较偏远的山区加工企业较少, 且绝大多数的加工属于作坊式的, 设备陈旧, 产品少, 深加工技术缺乏, 附加值较低。由于云南马铃薯的周年生产和独特地理区位优势, 云南马铃薯在东南沿海和港澳地区的马铃薯市场有一定的占有率, 同时也是中国向东南亚国家出口商品马铃薯和种薯的主要省份, 中国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后, 云南更具有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 加之云南通往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大通道”建成后, 云南还将具有交通便利的优势。东南亚有3亿人的马铃薯消费群体, 但不适于种植马铃薯, 市场空间巨大。但是由于缺乏专业合作社和健全的交易市场, 在马铃薯的销售环节上缺乏最新的市场信息, 导致农户贱卖马铃薯, 种植效益普遍较低, 进而影响农户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针对云南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和不足, 发挥其自身的优势, 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不断完善和提升云南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同时, 对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特别是对贫困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三、云南省马铃薯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1、研究方法

(1) 规模优势指数 (SAI) 。规模优势指数主要是从规模和专业化程度的角度来反映马铃薯的比较优势。计算公式为:SAIij= (Sij/Si) / (Sj/S) 。SAIij系马铃薯的规模优势指数;Sij系第i省马铃薯播种面积;Si系第i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Sj系全国马铃薯播种面积;S系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SAIij>1, 表明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 i省马铃薯具有规模优势, SAIij值越大, 规模优势越明显;SAIij<1, 表明i省马铃薯处于劣势, SAIij值越小, 劣势越显著。

(2) 效率优势指数 (PAI) 。效率优势指数是指i省马铃薯的单产水平与i省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水平的比值和高层次区域同一比值的比率。计算公式为:PAIij= (Pij/Pi) / (Pj/P) 。PAIij系马铃薯的效率优势指数;Pij系第i省种植马铃薯的单产;Pi系第i省粮食作物的平均单产;Pj系全国马铃薯的单产;P系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PAIij>1, 表明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 i省马铃薯具有规模优势, PAIij值越大, 规模优势越明显;PAIij<1, 表明i省马铃薯处于劣势, PAIij值越小, 劣势越显著。

(3) 综合优势指数 (AAI) 。综合优势指数是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的综合结果, 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某种作物生产的优势度。计算公式为:。AAIij>1, 表明与全国粮食作物平均水平相比, i省马铃薯生产具有综合优势;AAIij<1, 表明与全国粮食平均水平相比, i省马铃薯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AAIij值越大, 优势越显著。

2、云南省与全国其它马铃薯主产区的比较优势横向比较

通过查询相关年鉴, 选取大多数年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排名前十的省份进行比较优势横向比较, 它们分别是内蒙古、甘肃、贵州、云南、黑龙江、四川、重庆、山西、陕西和湖北, 通过对这十个马铃薯主产区的比较, 得出相关分析结果。根据上述比较优势指标, 对我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地区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对比分析。考虑到马铃薯生产经常受到气候条件及自然灾害的影响, 为消除年季变动, 研究中各指标均使用1999—2008年的10年的平均数。具体结果见表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2009年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表1列出了1999—2008年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的规模优势指数SAI、效率优势指数PAI、和综合优势指数AAI值。从1999—2008年平均数来看, 以上10个马铃薯主产省区均具有生产马铃薯的综合优势, 其中综合优势最明显的是甘肃省, 云南省的综合优势排在第4位。排名前十位的马铃薯主产区中除了黑龙江省, 其余均具有规模优势, 但是黑龙江省的生产效率优势还是较高的, 具有生产效率优势的有8个省区。从表中还能发现, 在规模优势较明显的贵州、重庆和山西, 马铃薯的生产效率却没跟上, 排在了十个主产区的最后几位。云南省的规模优势指数位列第5位, 但是其生产效率指数排在第2位, 这充分的说明了云南省马铃薯单产水平在这十个马铃薯主产区中的单产水平是较高的, 在马铃薯的生产中是比较有竞争力的。

3、云南省马铃薯与其他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的横向比较

通过对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的优势比较, 可以看出云南省在我国马铃薯生产中优势是较明显的。为了观察马铃薯在云南省粮食作物生产中的地位, 我选取了水稻、小麦和玉米这三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马铃薯进行比较, 明确马铃薯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具体结果见表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2009年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通过对2002—2006年间云南省4种主要粮食作物的SAI、PAI和AAI进行测算, 可从表2得出云南省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作物。从表2可知云南省的马铃薯、玉米和水稻具有综合比较优势。马铃薯和玉米具有规模优势, 马铃薯和水稻具有生产效率优势。

从表2可以看出, 就云南省内而言, 主要粮食作物规模优势大小的顺序为:马铃薯 (2.65) >玉米 (1.11) >水稻 (0.9) >小麦 (0.54) ,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效率优势大小的顺序为:马铃薯 (1.40) >水稻 (1.25) >玉米 (0.96) >小麦 (0.61) 。从这两组优势指标的对比中, 可以发现, 马铃薯无论是在规模优势还是生产效率优势都高于其它3种粮食作物, 在云南省粮食作物中, 马铃薯的综合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 其平均指标1.92是玉米 (1.03) 的1.86倍, 是水稻 (1.06) 的1.81倍, 是小麦 (0.57) 的3.37倍。从这几种粮食作物的比较中, 也能看出, 云南省现有的耕地资源情况, 对种植马铃薯是较有优势的, 这也充分地说明了马铃薯在云南省粮食作物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 也为云南省的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2009年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4、云南省马铃薯比较优势的纵向比较

由图1可知, 云南省马铃薯在1999—2008年间的各优势指标均是大于1的, 且优势是比较显著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 云南省马铃薯生产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从1999年开始, 马铃薯的规模优势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 到2006年规模优势值达到最高点, 这与2006年云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期间最大的809.85万亩有关, 由于种植规模的大幅提高, 在2006年, 云南省马铃薯的综合生产优势也达到了最高点;接下来2007和2008年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达到665.1万亩和699.3万亩, 与前几期略有下降, 但是受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影响, 云南省马铃薯的规模优势值和综合优势值总体上是在增大的。从图中还能看出, 云南省马铃薯的生产效率优势值没有太大的波动, 在这十年间基本上处于一个较平稳的状态, 这也说明了马铃薯的生产效率还是比较低的, 单产水平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马铃薯生产的科研技术水平没有太大进步。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 可以认为云南省马铃薯产业优势还是较明显的, 但是在马铃薯的规模种植上还是落后于甘肃、贵州、内蒙古和重庆, 在下一个阶段, 云南省马铃薯生产还是要继续强调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另外, 通过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的优势对比, 云南省马铃薯的生产效率虽然是比较有优势的, 但是从1999—2008年云南省马铃薯比较优势的纵向比较中可以明显的看出, 马铃薯的效率优势值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说明, 云南省马铃薯的单产水平一直是没有太大的提高, 甚至, 还低于前几年的单产,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云南省在马铃薯生产的科研投入方面还是较低的, 马铃薯生产的各项相关配套设施还是很缺乏的, 没有把农业的现代化生产引入到马铃薯产业中, 所以接下来, 应加快马铃薯现代化生产的步伐, 加大马铃薯生产的科研投入, 加强在培育优质、无毒种薯方面的力度, 健全种薯的繁育体系, 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途径, 从根本上提高马铃薯的生产效率, 增加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还要进一步引进马铃薯的加工企业和增强现有加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增长马铃薯产业链, 提高马铃薯的附加值, 注重马铃薯的品牌建设, 提升云南省马铃薯的知名度, 充分挖掘马铃薯的潜在价值。加快马铃薯交易市场和马铃薯经纪团队的组建, 健全马铃薯加工和销售的相关配套产业, 为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体系。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 提升马铃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从而促进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摘要: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粮菜兼用的粮食作物, 为云南省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的保障, 云南省作为全国马铃薯的主产区, 在具有自然条件与区位优势的基础上, 发展马铃薯产业成为了重中之重。为此, 本文应用马铃薯的综合优势指数, 分析了云南省马铃薯产业的比较优势, 明确了云南省发展马铃薯产业体系的思路,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比较优势,粮食作物,云南省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保障食物安全》课题组:关于保障中国食物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J].中国粮食经济, 2003.

[2]屈冬玉、谢开云、金黎平等: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与食物安全[J].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张姣芳:山西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 2005.

[4]刘琰琰、潘学标:中国棉花生产县域比较优势分析[J].棉花学报, 2007.

产业比较优势 篇10

一、精细化工领域国际产业转移是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绝佳机会

众所周知, 中国经济的腾飞得益于改革开放。正是从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到国际经济分工之中, 并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经济三十年来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 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引擎。国内经济发达省份的高速增长都曾得益于国际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机遇。

(一) 国际产业转移造就了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历程, 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并且呈现产业技术含量由低到高、逐级推进的特征。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以积极姿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带动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确立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地位。

第一阶段, 从1979年到1991年, 承接以服装为代表的轻纺工业的产业转移。这一时期, 外国企业在华投资还处于小规模、试验性投资阶段, 引进的外资规模较小, 引进的方式主要是对外借款和引进国外技术、设备, 承接的产业主要是轻纺工业, 如服装、玩具、鞋帽及小部分家用电器等。在这一阶段, 广东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 发挥地缘优势,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在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得了先机, 率先实现了经济腾飞。从1979年到1991年, 广东GDP平均增速保持在14%以上, 是广东经济发展史上增速最高的时期。

第二阶段, 从1992年到2001年, 承接以计算机、家电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转移。1992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完善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制度基础, 推动我国步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1992年至1995年, 我国每年吸引的外资规模成倍增长;1996年至2001年, 我国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一直维持在400亿至500亿美元的水平。引进外资的重点由对外借款转变为外商直接投资,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是对外借款的3至4倍。这一阶段, 我国承接的产业以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如计算机、电子信息和家电产品,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成为这一轮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在这10年间, 江苏GDP增长了3.8倍, 平均增速为14.4%;上海增长了3.3倍, 增速维持在12.5%以上, 都是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第三阶段, 从2002年到2010年, 承接以汽车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转移。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国内市场更加开放,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进一步增强了对国际产业的吸引力, 我国也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2006年底, 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50家在中国投资。这期间, 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现有企业的增资较多。增资的一种重要形式, 就是从单一产品、单一环节的生产和加工, 开始向上下游产品及相关产业延伸。以汽车及其他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国转移, 电子信息产业转移进入高峰期, 转移区域除珠三角、长三角外, 向北扩展到山东、天津等省份, 并小量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其中, 山东和天津受益较为明显, 这一时期GDP平均增速分别为13.7%和15.7%, 分别是两省市经济增速最高的一段时期。

第四阶段, 从2010年以后, 转移的重点是装备制造及以精细化工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随着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进程, 国外精细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向我国转移, 其中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应该是精细化工。

(二) 精细化工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其转移晚于其他产业

从概念上看, 生产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的行业统称为精细化工, 这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它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 有些产品还直接面向消费者。精细化工率 (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 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世界精细化工行业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 发展速度很快, 到2010年, 全球精细化工产值已经达到1.5万亿美元, 产品超过10万余种, 并开始逐渐向中国、印度等要素丰富的国家转移。但这种产业转移才刚刚开始, 且步伐较慢, 这与精细化工的特点密切相关。与一般化工产业相比, 精细化工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科技含量高。这是精细化工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精细化工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长、单元反应多、原料复杂, 中间过程控制要求严格, 同时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设备进行生产, 因此, 其科技含量要远高于一般行业。

二是产品附加值高。精细化工的附加值率一般在50%左右, 远远高于其他化工产品35.5%的平均附加值率。据1978年美国商业工业经济局统计, 价值1美元的石油原料, 经炼油加工成各种油品等初级化工产品, 价值将达到2美元;再继续加工成各种通用化工产品如醇、酸等, 价值将达到4美元;再继续深加工成精细化学品如树脂、纤维、医药原料、农药原料等, 价值将达到8美元;最后制成农药配剂、医药成药、汽车材料等专用化学品后, 将产出10.6美元。由此可见, 精细化工产品所蕴含的巨大效益。

三是市场垄断性强。精细化学品的研发, 要从市场调查、产品合成、应用研究、市场开发和技术服务各个方面来全面考虑, 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同时, 精细化工技术专利性强, 新产品开发的时间长、费用高, 其结果必然形成高度的技术垄断。如罗氏、巴斯夫、罗纳三家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医药、食品和饲料等生产中大量使用的维生素;诺华、孟山都、杜邦等垄断着全球的农药生产;法国SNF成为世界上专门生产聚丙烯酰胺的最大厂商;汽巴、巴斯夫垄断了纺织用染料。

四是产品种类多、发展潜力大。精细化工品种繁多, 有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聚合物及复合物。目前全球有40大类、10多万种精细化工产品, 而我国仅能生产12大类、2万多种。以表面活性剂为例, 表面活性剂可以制成多样的洗涤剂、乳化剂、扩散剂、杀菌剂、起泡剂、分散剂等等, 品种多达5000多种。

精细化工这四个特点导致其产业转移时间晚于电子信息、汽车、通讯设备制造等行业。如今, 精细化工产业的国际转移趋势初现端倪, 未来大量向中国转移已经是大势所趋, 因为中国有市场、有技术、有人才。目前, 各省都在积极承接这一轮的产业转移。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 辽宁省已经错过了前几次产业转移潮流, 这次一定要抓住机遇, 让精细化工等新材料产业成为辽宁未来的经济增长点。

二、辽宁省具备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要素优势

从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的基础和条件上看, 辽宁省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 有些基础条件甚至是国内最好的。

(一) 国内最强的研发实力

辽宁省有两个精细化工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即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催化剂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的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唯一的精细化工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还有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染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两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此外, 抚顺石化研究院、锦西石化研究院、大连光明研究所、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等均是原部属院所, 在炼油催化、加氢技术、化学氧化等领域都有着领先的技术优势。可以说, 辽宁省精细化工方面的科研实力在国内首屈一指, 为把精细化工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 充足的原料供给

石化行业是辽宁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具有非常雄厚的基础, 为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 辽宁省原油产量1000万吨, 加工量6350万吨, 生产乙烯106万吨、PX125万吨、PTA244万吨, 合成脂肪醇22万吨, 纯苯35万吨。随着华锦集团百万吨乙烯项目、抚顺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沈阳蜡化50万吨乙烯项目、辽阳140万吨芳烃重整项目等项目开工投产, 辽宁省化工基本原料不足的制约得到破解, 为精细化工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原材料基础。此外, 辽宁省萤石、硼镁资源丰富, 可以之为基础发展氟化工、硼镁化工等产业。

(三) 良好的产业基础

精细化工产业的园区化、集群化已经成为趋势和潮流, 辽宁省已经形成了抚顺、辽阳、大连、盘锦等产业园区多点支撑的局面。抚顺围绕大乙烯建设, 国家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辽阳芳烃及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正在加快建设。大连规划了长兴岛石化产业园区, 拟通过炼化一体化项目牵动, 建设乙烯、丙烯、芳烃、碳中间体等四大系列产业链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盘锦市通过华锦集团的15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 建立了辽东湾新区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园区。此外, 沈阳市建立了沈阳化工园区, 沈化、东药、科创等企业已经迁入园区, 启动了300万吨CPP项目。各个产业基地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门类不同, 形成了差异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 坚实的人才基础

精细化工是技术密集型行业, 对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高。辽宁省具备庞大的化工技术人才群体,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等都以石化专业为主导, 既拥有众多专家学者, 也为辽宁省精细化工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此外, 中科院化物所、沈阳化工研究院也拥有强大的研发人才队伍。可以说, 辽宁精细化工领域的人才基础绝对是国内最好的。

(五) 优越的区位优势

良好的区位和要素条件是辽宁省承接国际精细化工产业转移的一大优势。辽宁省地处沿海, 有多个优良港口, 随着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 几乎使辽宁省所有市都成了沿海或近海地区。这种临海临港带来的运输优势, 为辽宁承接和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 辽宁省位于关内外交通要地和东北亚核心地带, 陆路可通东北、华北、蒙古、俄罗斯, 海运能连日本、韩国、朝鲜乃至世界各地, 市场辐射能力较强, 也为辽宁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提供了市场空间。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还拥有国内不可多得的土地优势, 40多个产业园区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载体。沿海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 享有国家和省市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 这也是吸引省外精细化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省份相比, 辽宁精细化工产业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首先, 国内精细化工的市场需求巨大。我国虽然是精细化工生产大国, 但不是强国, 基础化学品能力过剩, 高档次的精细化学品又供应不足, 国内许多精细化工产品都要依靠进口, 辽宁完全可以在这些方面做些文章。更重要的是, 精细化工的许多产品是面向最终消费者的, 如医药和农药, 这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受经济周期的影响非常小, 对经济企稳回升乃至保持快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 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空间也很大。2012年全省精细化工行业 (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 总产值为876亿元, 与山东6348亿元和江苏4382亿元相去甚远, 仅为山东的1/8和江苏的1/5, 排在全国第9位。第三, 辽宁省虽然是石化大省, 但精细化率一直较低。2011年, 辽宁省化工行业精细化率仅为42%, 与江苏、广东等省60%以上的精细化率存在明显的差距。差距就意味着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山东、江苏等省能够把精细化工产业做到几千亿, 辽宁省依靠现有的基础和不断完善的条件, 也一定能让这个产业翻几番, 并成为辽宁省的又一个支柱产业。

三、破除对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认识误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精细化工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整个化学工业的发展。2010年世界化工产品总产值达到3.4万亿美元, 其中精细化工产品约1.5万亿美元。精细化工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是北美、西欧、中国和日本。按生产规模算, 中国已排到第三。当前, 世界精细化工行业一个显著特点是, 许多大型跨国公司正在实施业务战略性转移, 其科研和生产业务陆续移向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各国, 中国是转移的重点。到目前为止, 几乎所有的世界知名化工公司均在中国建立了其独立的科研机构和生产基地。我国许多地区也在积极准备承接国际精细化工的产业转移。

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滞后, 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对这个产业的了解, 甚至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 这种误区往往阻碍了我们的行动。要大力推进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 必须首先破除这些认识误区。

(一) 破除缺乏原材料的认识误区

发展精细化工需要原料, 但不是局限于本地原料。原料无处不在。精细化工的原料有石油、天然气、煤、生物质, 来源广泛, 并不是说本地没有炼油、没有石化产业, 就搞不了精细化工。阜新的煤制天然气, 鞍山、本溪、朝阳的煤焦油, 铁岭地区的玉米等生物质, “气化辽宁工程”的天然气资源, 都为辽宁省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提供了原料支撑。此外, 我们还应着眼于全省、全国、全球来配置资源。江苏、广东等地在原料上也没有特别的优势, 但他们的精细化工做得很大, 就是因为它们有从全国、全球配置资源的眼界、思路和能力, 可以把外部的资源为我所用, 再创造更大的价值。精细化工的原料全世界到处都是, 就看我们想不想干、敢不敢干、会不会干。

(二) 破除精细化工污染重的认识误区

精细化工产业有污染, 但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属于高污染, 更不能谈“污”色变。相比许多行业而言, 精细化工行业的污染并不算高, 而且其污染具有很高的可防可控性。例如, 抚顺高新区为满足园区企业的排污要求, 投资建设了一座公共的污水处理厂, 这成为其招商引资的一大优势。精细化工产业适合园区化、集群化发展, 只要搞好园区的排污、安全等公共设施建设, 完全可以做到产业的低污染、甚至无污染。精细化工产业适合搞循环经济, 某个企业的副产品可以做另一个企业的原料, 因而科学规划的精细化工产业园,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何况在众多的精细化工产品中, 有很多是污染较低的, 我们可以择优发展, 发展那些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的产品。

(三) 破除产业做不大的认识误区

精细化工的单个产品产量可能小, 但能够带来大效益, 而且能产生大企业, 做成大产业。生产批量小, 但效益大。一般来说, 化工产品每深度加工一次, 经济效益可成倍或成几倍增长, 因此在化学工业各大部门中, 精细化工附加值是最高的。整个化学工业的附加值在30%至40%, 化肥、石油化工等仅有20%至30%左右, 而精细化工的附加值在50%左右, 其中医药的附加值则更高。所以, 虽然化学工业总体上属于资本密集型工业, 但精细化工却是一个投资少且投资效率高的产业。

小企业、大产业, 这是精细化工产业的一个特点。山东、江苏、广东等地精细化工企业平均规模并不大, 但众多企业加在一起就是产值数千亿的大产业。辽宁省发展精细化工产业不能不重视龙头大企业, 但更不能忽视目前的小企业, 要用大企业带动小企业, 在小企业中培育大企业。不能怕企业小, 而要聚小企业成大产业。

精细化工企业也可以做得很大。世界500强中有很多是以精细化工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如德国巴斯夫、拜耳, 美国的陶氏化学、杜邦, 日本的住友化学、三菱化工等, 销售额均达数百亿美元。这些大公司都在多元化发展, 产品涉及多个化工领域, 尤其以精细化工产品为主。如拜耳集团生产1万多种精细化工产品, 陶氏化学产品也达5000多种。杜邦公司的产品包括电子和通讯技术、高性能材料、涂料和颜料技术、安全防护、农业与营养等五个业务板块。三菱化学公司的产品包括信息及电子化学产品、专业化学制品、制药、碳及农业产品等。

(四) 破除行业进入门槛高的误区

精细化工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技术门槛高, 但并不代表行业进入门槛高。对于技术问题, 可以引进省外、国外的企业和人才, 可以促进省内自有技术的转化, 还可以进行产学研合作。辽宁省在精细化工领域有很强的科研基础, 拥有大量的技术成果, 这些成果或者没有转化, 或者到外地转化, 这说明辽宁省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的关键制约不是技术, 而是将技术转化为现实产能的其他因素。有利的因素是, 精细化工行业资本门槛低, 设备投资小, 完全可以用少量资金去吸引、孵化、整合技术。所以,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精细化工行业的进入门槛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

四、加快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 深刻认识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对辽宁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 要认识到精细化工产业是辽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珍贵机会, 辽宁已经错过了前三次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家电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等都被南方抢走了, 精细化工的产业转移才刚刚开始, 所以我们必须拿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 抓住这次产业转移的机会。其次, 要认识到发展精细化工产业能够使辽宁的工业面貌焕然一新。辽宁一直重视原材料工业, 忽视面向最终市场的工业产品。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将改变辽宁“重原料、轻市场”的产业形象, 有利于辽宁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辽宁的经济发展再添一部引擎。

(二) 加强产业发展相关规律的认识和学习

要主动承接国际精细化工产业转移, 就必须加强对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一方面, 要了解国际、国内以及省内精细化工的产业发展趋势、经验和路径。这包括发达国家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趋势, 世界知名精细化工企业的发展经验和产业转移动向;国内各省市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值得借鉴的经验;辽宁省发展精细化工的基础和优势, 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 要学习精细化工的相关知识, 包括精细化工产业的一般特征、技术条件、发展路径等。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都要成为精细化工领域的专家, 这样才能有目的性地招商引资, 有效地跟企业进行沟通, 更加高质高效地为企业服务。

(三) 政府引导, 科学规划

要根据精细化工产业的特点, 进行科学规划。根据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和辽宁的比较优势, 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利用原料优势, 发展碳中间体的下游精细化工产品;依托技术优势, 发展生物精细化工产业。在空间布局方面, 重点发展大连、营口、盘锦、锦州和葫芦岛等五个产业基地, 力争形成“沿海精细化工产业带”;重点发展沈阳、抚顺和辽阳三个产业基地, 形成“中部精细化工产业圈”。在园区规划和发展方面, 要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 做好上下游产业链衔接;要建立公共研发平台, 推进产学研合作;要做好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 包括专门的消防安全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以及道路和电力等硬件基础设施。

(四) 实施项目推动

在项目推动上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 要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 吸引更多企业在辽宁聚集。像台湾这样的地区, 精细化工经过数十年发展, 如今面临着原料、劳动力、成本、市场等经营压力, 产业转移已成必然。最近盘锦和辽阳就吸引了很多台资精细化工企业落户。要多了解国外厂商信息, 广泛联系招商, 尤其是向国外精细化工百强企业招商, 用比较优势吸引客商, 以优质服务推进项目落地。另一方面, 要培育和扶植本地精细化工企业。辽宁精细化工企业多数是民营企业, 品种单一, 规模不大。要通过建设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科技中介机构,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使这些中小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五) 强化组织和政策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 要发展精细化工产业, 没有政府的强力推动是干不好的。有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的城市, 都要成立产业推进办公室, 保证专人负责。二是要保证土地供应向精细化工产业倾斜。三是各级财政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确立一批精细化工领域重大科技专项, 支持和资助技术成果转化, 推进“产学研”有效合作和对接。四是加强对精细化工企业的金融支持, 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融资的服务体系, 吸引民间资本介入精细化工行业。

(课题负责人:高炜朱军课题组组长:张晓明

上一篇:推战略下一篇:地方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