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观点

2024-08-21

实践观点(精选十篇)

实践观点 篇1

具体来说,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这样指导, 这样训练才有效。

一、以经典篇章为题材, 发挥教材的话题功能。

我们所传授的知识, 所开展的作文教学, 主要源于教材, 源于课堂, 那些大气、有厚重感的佳作往往是对教材深悟后的极致发挥。因此, 利用经典文章的讲授, 有意识地供给学生“炊米”, 从而产生新的思想认识, 应是作文教学的上策。如教材中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花鸟树木、山川田野、古迹名胜的物象描写, 足以激发我们的联想、想象, 如果灵活地转换到话题里, 则会别出机杼。如刘禹锡的《陋室铭》、于谦的《石灰吟》、周敦颐的《爱莲说》、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苏轼的《石钟山记》、陆游的《咏梅》、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袁鹰的《井冈翠竹》、茅盾的《白杨礼赞》、郭沫若的《银杏》、梁衡的《晋祠》、艾青的《礁石》、巴金的《灯》、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普希金的《致大海》、高尔基的《海燕》等, 其形象、其哲理、其内蕴, 皆有可师之处, 如果我们由此生发, 恰当地运用到“蜜蜂”、“飞蛾”、“蚂蚁”、“落叶”、“根”、“苗”、“风”、“雨”、“星”、“蜡烛”、“时钟”、“窗口”、“门”、“墙”、“台阶”、“面具”、“脚印”、“网”、“弹簧”、“铺路石”、“废墟”、“潮”、“河岸”、“轨道”, 乃至高考作文“山给人以沉稳, 水给人以灵动”、“买镜子”、“脸”类似的话题, 那么是否会更好?同时, 教材又是浓缩的历史, 这里有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孙膑、屈原、扁鹊、毕昇、齐威王、邹忌、秦始皇、刘邦、项羽、司马迁、曹操、诸葛亮、周瑜、李世民、魏征、司马光、文天祥、李白、杜甫、白居易、陶渊明、苏轼、辛弃疾、陆游、李煜、关汉卿、海瑞、林则徐、孙中山、彭德怀、鲁迅、史铁生、莎士比亚、莫泊桑、巴尔扎克、普希金、海伦·凯勒、霍金等人物, 更是“万能”的题材。如果以鲁迅先生“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段文字为论点, 撷择其中若干人物为据, 论证自然典型有力。由此可衍生出“感动”、“奉献”、“脊梁”、“空谈和实干”、“寂寞”等一系列话题, 推及高考作文“铭记与忘记”、“自嘲”、“纪念”一类的话题, 写作也许会从容得多。另外, 教材还是文学形象荟萃的展馆, 如孙悟空、鲁智深、武松、杜十娘、柳毅、林黛玉、薛宝钗、范进、华老栓、法海、保尔、玛蒂尔德、罗密欧、葛朗台等, 为记叙或议论提供了“资源”。若将其梳理, 建档分类, 会成为若干话题, 进而获得一题多解、一材多用的最大效益。

二、采用逻辑思维训练这一传统作文教学方法, 在辩证分析、情景发展反思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要强化以下几种思维方法的训练:

1. 求同法:

即善于发现事物间的相同点、相似点, 善于归纳、概括, 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 孙子膑足, 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这段经典论述, 共性是谈“逆境与成就”的关系, 可提炼出“逆境中往往能激发活力, 迸发灵感, 成就非常的大业”这样的观点。又如材料: (1) 俗话说:“一个巧皮匠, 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 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 赛过诸葛亮。” (2) 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两个相反俗语, “人数与结果”是共同点, 可概括为“心齐的作用”的论题;再如高考话题“山给人以沉稳, 水给人以灵动”, 其立意为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 而某市诊断考试话题作文“执著与豁达”与其异曲同工。

2. 求异法:

即从新的角度, 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别与矛盾, 用新的观点认识事物。主要有: (1) 对常见的典故、寓言、传说、成语、俗语、重新审视, 深度挖掘, 甚至是颠覆。如“闭门造车”好;杀鸡“要”用宰牛刀;“曲突徙薪”赞;“狐假虎威”析, “门庭若市”另解;孟母非“三迁”不可吗;“对牛弹琴”辩;“割发代首”是作秀;“墓碑无字”之我见;“郢书燕说”的想象力, “运斤成风”赞郢人;“鲁人徙越”精神颂, 画鬼不容易;千金买骨的意义;“先知先觉”的好处;投机取巧有何不好?好为人师并不一无是处, 欢迎吹毛求疵;不求甚解不无益处;忧患容易使人颓废, 居安思危何死之有;理屈词不穷;强者不一定先下手;墙倒众人“扶”;吃一堑未必长一智;要变就得离其宗;众人拾柴火焰低;狗拿耗子有什么错;不怕有过但怕无功;谋事成事都在人;明哲保身有什么不好;好高骛远不好吗;送炭何必雪中等。 (2) 对传统固定说法问难质疑, 逆向思维, 赋予新意。如对“物”质疑:写牵牛花, 可哀叹攀着绳索树枝上爬、不能自立的软骨头, 写荷花, 可赞颂滋养荷花的厚实“污泥”, 写沙尘暴, 可历数它的功劳;对“文”质疑:读《长恨歌》可追问:“何恨之有?”读《石钟山记》可探问“凡事都得目见耳闻吗?”读《万里长城》可发问:“在月球上可以看到万里长城吗?”吟咏名言“学海无涯苦作舟”中“苦”可置换为“乐”、“巧”、“书”;对“理”质疑:“生命不相信如果”, “青春”岂能“赌明天”?“招‘才’可进宝”, 不要唯“财”是举, “不诚不信不为过”, 假如社会没有规则, 读史和读经谁更重要?“新八股”引议联结的好处, 尊严要向受施者倾斜, 工夫在课“内”, 欢迎杂家, 因材施“疑”等。

3. 多向思维:

“多向”, 就是多端点, 多角度, 多方向。要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必须集中体现在思维的多向性训练上。例如:万事开头难—万事过程难—万事结尾难, 依此训练发散思维。如读《信陵君窃符救赵》话“双赢”, 读《归去来兮辞》评结尾, 读《项链》可以让学生续写尾声, 读《守财奴》可以让学生想象葛朗台在天堂的情景, 读《滥竽充数》、《父子骑驴》、《鲁人执竿过城》这些脍炙人口的寓言及品味“水”、“0”、“青竹”、“尺子”、“假山”、“塔尖与地基”这些常见之物, 细心多思, 多角度切入, 会翻出若干新意。探讨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也是这样, 依照时代背景和人性轨迹, 分析性格的双重性和多重性, 也就是“见仁见智”。如王安石评孟尝君, 杜牧、李清照、王安石评项羽, 窦娥和崔莺莺的“大团圆式”的结局, 依此类推, 对岳飞、诸葛亮、杜甫、苏轼、柳毅、成名、阿Q也就有新解了。如果我们将三种思维形式自觉运用到作文的立意训练之中, 在求同求异求新上下工夫, 答案自然丰富多彩, 效果会更好。

三、积掖现实生活知识, 放出眼光、运用脑髓, 多多思辨。

如支配欲、权力欲、名誉欲、财富欲、假唱、明星绯闻、假义演、医院小病大治、医托、清水衙门不“清”、集体腐败、活人建豪墓、审计风暴、英雄的尴尬、主持人出书、网络交友、神童退学、考场“枪手”、经典的颠覆、行骗与受骗、英国10岁女孩缇丽救人等, 这些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震撼力的题材, 如果勤于积累, 深度思考, 诉诸笔端, 久而久之, 思想认识水平会大大提升。具体来说, 看《新闻联播》, 写一周新闻述评;看《文摘报》、《杂文报》、《半月谈》等丰富知识, 发展语言思维;看《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文涛拍案》、《创业之路》、《真情旋律》等抒发感想;收集广告语, 给广告分类, 给错误的广告改错, 进行广告创意, 设计广告语等;节假日外出游玩, 观察生活, 写游记等。要做到这些, 必须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养成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好习惯, 那么, 常见的“家庭”、“社会”、“成长”、“教育”、“科学”、“文化”、“道德修养”、“处世”、“人与自然”此类话题写起来就得心应手, 遇到“忙”、“包容”、“自豪与平凡”、“位置与价值”之类高考的作文题也就不会惊慌了。

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篇2

“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用以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依据和模式”5J。所以,观点仅仅属于哲学理论的个别表现,思维方式才代表哲学家思想的精神实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实质,关键就在于理解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内涵。任何一种哲学,都主要是因它的思维方式而与其他哲学相区别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是否贯彻实践观点这种思维方式,是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则界限的基本依据。就哲学传统而言,马克思继承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但是他的“新唯物主义”与传统的唯物主义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就在于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观点,而不在于他具有的辩证法思想,这是因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也是以实践观点为理论基础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最根本之处就在于对人的本质进行了重新理解,把实践看作人的存在方式,从而实现了从抽象的、虚幻的人到具体的、现实的人的转换。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就“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6J。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点的“现实的个人”与西方传统哲学的“主体”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哲学的“主体”概念是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而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实践成为人的存在方式,人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主体,而成为“现实的个人”,从而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达到了主客同一。

近代西方哲学自笛卡尔以来,便形成了主体性哲学的传统。康德在批判地总结传统主体概念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哲学的主体性原则,把主体概念改造、规定为先验主体或主体性。所以,在康德哲学那里,主体就是逻辑主体,是绝对的、先验的自我或意识,而不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者。但是,在康德哲学中,主体概念基本上仅仅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而没有进入存在论的领域。与康德关于主体的概念不同,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明确地提出了“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的思想_7J,并且进一步指出:“活的实体,只当它是建立自身的运动时,或者说,只当它是自身转化与其自己之间的中介时,它才真正是个现实的存在,或换个说法也一样,它这个存在才真正是主体。”8j在黑格尔的哲学中,主体已经不再是笛卡尔的“我思”,也不是康德的“先验主体”,而是绝对的,“绝对即主体的概念”_9J。主体已经不仅仅是指认识论意义上的自我或意识,而且也是一种存在样式,即一个在对抗过程中实现统一的自我发展过程,可见,黑格尔的主体概念已经真正地进入了存在论的领域。黑格尔坚决反对康德将现象与本体、主体与客体分裂的二元论,在绝对精神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黑格尔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但是他却将这个历史过程视为精神自我实现的过程。所以,黑格尔的主体是一个最终超越历史过程的主体,一个“纯粹的概念神话”,黑格尔哲学是一种主体性哲学扩张的极致,是一种“理性的放荡”。

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也曾多次使用主体概念,但是后来他更多使用的是“现实的个人”或者“劳动者”,尤其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彻底地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这样,马克思就从根本上超越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革新。这是因为“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所以,马克思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Ll0l。“现实的个人”是对传统主体概念的瓦解与颠覆,是主客同一体,这与海德格尔把人称之为“此在”所具有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与传统单纯的、纯粹的主体概念区别开来,无论是“现实的个人”还是“此在”,都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是一种主客同一体,表达了人就在世界之中,人与世界共在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真实内涵就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就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现实的个人”就是一个主客同一体。虽然黑格尔强烈反对康德现象与物自体、主体与客体分裂的二元对立,也在努力地解决两者的二元分裂,并且在绝对精神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但是主客体的统一也是以主客二元对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主客二元对立,又怎么会有二者的统一?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从“现实的个人”或“实践活动”出发,而“现实的个人”表明了人与世界的不可分,两者是同一的,我们不能把人仅仅当作一个纯粹的主体去看待。可见,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已经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一种主客同一的思维模式。

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思维方式的变化是根本性的变化,每一种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出现,都具有某种解放思想的作用。”_l【J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之所以能够引起整个哲学理论观点的革命性变革,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思维方式发生了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一切哲学问题,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一切问题的逻辑原则。所以,与传统哲学相比,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实质。传统的哲学争论集中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这被恩格斯称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由于传统哲学不了解能够把思维和存在统一起来的现实中介,所以,近代以来唯物论与唯心论在此问题上争论不休,陷入了一种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而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观点,正好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中介问题,由此也就超越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两极对立,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理论视域,并实现了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提出的实践概念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不仅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统一的中介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哲学看待问题的基本观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过去,人们看待哲学问题只是从或者物质或者精神的单一基础出发,实践作为人的目的性活动,它的含义则是双重性的。而从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关系出发,原来哲学中的许多理论观念便都需要改变。所以,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实质就是思维方式的转换,更确切地说,就是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确立。

由于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元对立为前提,所以,传统唯物论和唯心论执着于“本原”问题上的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也就造成了思维方式上的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黑格尔认为,消解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克服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必须诉诸于把它们统一起来的中介环节——概念的世界。虽然黑格尔所找到的中介只是一个抽象的、逻辑的中介环节,并不是一个现实的基础,但是黑格尔“本体中介化”的道路却为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整个西方哲学的革命都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马克思哲学当然也不例外。包括马克思在内的整个西方哲学都试图找到某种扬弃自然与精神、客观与主观抽象对立的中介环节,并以这个中介环节作为统一性原理实现一种哲学范式的转换。现代西方哲学找到的中介是“语言”,马克思找到的是“实践”,马克思不仅以实践范畴去扬弃旧哲学中的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抽象对立,而且也把实践活动本身视为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根据,用实践的观点去解决全部哲学问题,这就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从对立的两极出发,并以抽象的两极对立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旧唯物论和唯心论,被“本体中介化”的现代西方哲学所取代。“本体中介化”的现代哲学,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排斥绝对确定性的追求。传统哲学从对立的两极去思考自然界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抽象地对立起来,从人的两极存在去寻求人类本质。包括马克思在内的现代西方哲学从中介出发去思考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其实质则是以人的历史活动或生存活动为中介把人的感性存在和精神活动具体地统一起来,从人的社会存在去寻求人类的本质。

按其本性说,实践既是造成人的本质双重化的根源,又是造成世界双重化矛盾性质的根源,但是,实践同时又是解决人和世界双重化矛盾,并且实现它们统一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既体现着自然物质的本原性作用,又体现着人及其精神的能动创造作用。所以,人的物质本质与精神本质统一为实践,而自在的自然世界与自为的精神世界则统一为以人类实践为基础的“生活世界”。当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实践,让哲学回归生活世界时,就可以大声宣称:“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lJ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再也不能被容纳于传统的唯物论与唯心论派别抽象对立的模式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秘密、变革的实质,恰恰就在于对抽象的两极对立模式的超越”LI引。

实践观点 篇3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超过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1]恩格斯对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2]它是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从根源上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不足之处,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根本上同一切旧哲学划清了界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提出实践观的理论背景

19世纪40年代以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把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到了巅峰,在德国哲学界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在这样的世界观的指导之下,当然不可能出现科学的革命的社会主义理论。19世纪40年代以后,费尔巴哈发表了一系列反对中世纪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著作,如《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等,这些著作宣布了唯心主义的破灭和唯物主义的胜利。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评价还是较高的。尽管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反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关于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方面,但是,费尔巴哈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没有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更没有从实践去理解,而仅仅从对对象、现实、感性和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还是一种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属于资产阶级视野下的世界观。所以,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是不了解革命的和实践批判的,因而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革命和指导工人阶级运动的理论武器。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提出了改造旧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思想,建立新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之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理论。

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点

(一)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是否具有物质性这一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得到了正确的认识和解决。费尔巴哈认识到了人是属于自然界的,但没有看到人也可以作为主体能动的改造自然界。“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3]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不足之处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4]马克思的这些论述表明了用实践的方式去认识和理解感性的人的活动以及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用实践去检验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

(二)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的内在依据,我们需要从人与动物和人与人的区别两个方面去认识和理解关于人的本质。

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看,“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5]人的本质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的自身价值,劳动是最基本的人类实践活动,通过一定的物质使人的本质得到证实。从人与人的区别来看,马克思指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与生俱来就有的,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而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下的人。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亘古不变的。

(三)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社会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比如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的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6]实践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现象的最后根据和最终科学说明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指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是从实践出发去认识和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就是把实践的观点运用到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去。人们在进行物质创造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一)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描绘未来的理想王国,更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追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理论正确与否,在理论的范围内不能解决。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凡是被实践证明的正确认识,我们就应该毫不动摇的坚持,凡是被实践证明的错误认识,我们就应该及时的纠正。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实践的进程中,坚持真理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理论经验和新的认识工具,从而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解决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合理、民主和法治不够健全、社会缺乏公平和正义、诚信和友爱日趋淡化、人与自然不和谐等日益尖锐的矛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与人民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发展、确保社会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做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科学和迷信是对立的,是水火不容的,坚持科学就必须反对迷信,坚持科学就必须破除迷信。实践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据和最终的科学说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精神,自觉从那些不合实际和脱离群众的观念、做法、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认识和教条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田心铭.“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2:14-2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135.

浅谈马克思创立实践观点的意义 篇4

在马克思所完成的哲学革命中, 它具有四方面的内容。从哲学立场分析, 马克思通过对自然物质本体论向社会实践本源论上的分析, 创立了实践世界观。从哲学对象分析, 马克思从整个世界向社会化人类方向发展上分析, 创立了以人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实践人类学哲学。从哲学功能分析, “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观点的转变, 创立了人对世界实践改造哲学理论。从社会历史观分析, 精神意识向物质生产实践立场的转变, 使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史观得以创立。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理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被广泛的应用着, 并在应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1. 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内容

在马克思实践观点中, 其所强调的是主体活动所具备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以此从实践对人的理解, 逐步的曼延到人类社会,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中, 其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就是一种实践, 人的本质也是实践, 实践不仅是发展的动力和认识的来源, 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那么, 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无法懂得实践的真正意义, 也就无法对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生活本质作出真正的理解。

首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通过实践观点, 并在这一观点中将哲学史中长期存在的“什么是判断认识和理论真理性的标准问题”得以解决。在传统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理论中, 虽然对人的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反应这一理论进行了阐述, 但是却没有提出科学实践的观点, 有时费尔巴哈还认为真理的标准是“多数人的意见”, 使真理的标准问题有得到一个明确的归纳。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中, 其认为, 客观世界作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不可否认, 在离开实践的基础上对真理性和现实性的思维争论是一种错误意识, 人只有在实践中证明思维的真理性, 才能将实践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 那么, 在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一问题上就可以得出, 真理性的判断需要从实践观点出发, 而不应从理论观点进行分析[1]。

其次,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而这一命题在科学历史观的创立上也找到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实践作为人类一切社会历史在发展和社会生活上的基础部分,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经过的一系列事件就是人类的历史。同时, 人类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这一过程就构成了人类社会这一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么, 实践也就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和变化[2]。在人类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 经过归属都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也能在实践中能找到相关的依据, 而对那些理论和神秘主义理论的制造者来讲, 这都属于人类所处时期社会现实矛盾的产物。此时, 只有将社会生活放置到实践中去分析, 历史观中各种导致神秘主义思潮的可能性和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并将社会意识奠定在社会存在之中。在马克思实践观点中, 其认为对唯物主义原则的贯彻和实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认识论在实践观点中的引入, 间接的使实践的历史地位得到了发展。

2. 马克思实践观点创立的意义

马克思实践观点的价值, 首先直接的体现在了人们处理和解决当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时代课题中。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实践观点的应用不仅要与时俱进的从当今时代的发展中予以创新和突破,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实事求是, 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指导实现实践的创新。而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创立不仅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阶段提供了基础, 还为一切旧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提供了理论依据。

2.1 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 其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了抽象性的夸大, 那么, 在这种夸大思维和存在作用的前提下, 哲学中的很多基本性问题就无法得到科学而又正确的解答。在旧唯物主义观中, 它只对世界的原则做了提出和一定的解释, 但无法对这种原则的合理性给予说明。随着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 近代哲学已经对思维和存在的对立关系有了清楚的认识, 但从当时时代的发展背景来看, 近代唯物主义是从感觉实验的角度来说明世界的, 更多的是一种经验上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与传统唯物主义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它是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的, 并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给予了科学的说明。实践是作为一种能动的客观活动存在的, 并提供了一种连接和沟通思维与存在的中介作用。在实践的基础上, 思维和存在所具备的统一性, 不仅和传统唯物主义中人是被动统一与外部活动的观点不同, 而且和唯心主义所坚持的自然统一精神也有很大的差别, 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辩证, 显示统一与物质实践的有效归纳和总结, 同时这一观点中的统一性, 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时期之中都会随着工业的发展而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 在哲学史中,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首先将实践提升到了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中, 并转化成了哲学的思维方式, 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现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理论[3]。

2.2 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从近代哲学思想中可以发现, 唯物论和辩证法是处于一种相互脱离的状态。在古代的唯物主义中, 其包含了朴素辩证法的某些思想, 而在近代唯物主义中, 它虽然对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坚持, 却将意识所具备的能动作用忽视了。在唯心主义中, 意识的能动作用虽然可以看到, 但是对这种能动作用进行了夸大, 导致出现意识能够创造一切第一性东西的错误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中, 其认识论在实践观点中的引入, 强调了要从实践的角度去对分析事物、现实和感性之间的关系, 从主观意识上去把握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实践观点之中, 将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和真理的标准, 这也就从实践的基础上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问题进行了解决。在这一观点的统一之中, 辩证法被放置在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之上, 以此促进辩证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辩证法这一哲学思想的形成。同时,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中, 其以实践概念为基准, 对唯物辩证历史观和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在实践的基础上使认识论和本体论实现了统一, 进一步的完善了唯物主义中的实践思想[4]。

2.3 使现代社会更能对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处理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以实践为基础和核心而出发的,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 要想自觉的运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就一定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 然后以一种批判的精神, 更好的去认识世界, 进而改造世界。黑格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而恩格斯对这一观点也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在本质上现存的一切都是应该灭亡的, 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对现存的一切都具有批判精神”[5]。科学实践观要求人们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 要不断的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所包含的矛盾, 而要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有个详细的解释和应用, 就需要从实践观点出发, 辩证的看待一切事物。但是, 在批判的过程中可以发现, 社会历史是人类不断实践的结果, 人类的发展是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 那么,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 从批判中学会创新, 充分的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社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当今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在这个社会中创新精神和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能源的开发呈现着一种必然和必须的关系。从实践中创新, 从创新中发展, 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根本内涵。

3. 结语

综上所述,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发展的动力,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为基础, 深入实际、联系实际, 将人的意识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 并以实践形成的正确理论投入到社会生产之中, 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才能发挥到真正意义上的作用, 才能使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参考文献

[1]李曲.实践是唯物史观的根基——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例[J].文学界 (理论版) .2010, (06) :213-214.

[2]李金花, 苗伟.需要、交往与分工理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三大基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文本学解读[J].理论界.2011, (07) :134-135.

[3]张连.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辨析——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的再思考[J].长白学刊.2010, (03) :57-58.

[4]崔秋锁.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及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J].攀登.2009, (05) :57-58.

实践观点 篇5

谈我们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答:“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论断,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三个部分构成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最根本的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以人为本是贯穿于三个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条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真正的和谐是建立在信任、尊重、理解和宽容之上的和谐;是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豁达、通融的心态;是心灵的博大宽广和做人智慧的成熟。人与人的理解,就是心与心的沟通。这个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任何人或事都不会尽善尽美,这就需要彼此之间互相理解。理解就是体谅,它能搭起沟通的桥梁。试想,倘若我们具备了理解的习惯,时时处处都能换位思考,先替对方考虑一下,误会、隔膜就可以避免。误会的事,往往是当事者在不了解真相、无理智、无耐心、缺少思考、未能体谅对方、未反省自己的情况下发生的。

对于教室而言,以人为本形成和睦的学习环境,同学间亲和融洽,齐心协力,可以提高团队的精神面貌,树立良好的班级形象,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班级的绩效水平。要实现以上目标,就需要积极努力改善自己不足之处,与同学多分享看法,多听取和接受他人意见,在学习中始终向他人展示灿烂友善的笑容,以亲和的人事关系构建友好的学习环境。要善解人意,以真诚待人,人生在世,人际间的摩擦、误解和恩怨总是在所难免。凡遇事,总是劝别人容易些,轮到自己就很难转过这个弯儿。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当我们的言行经常放射出理性的光芒时,对别人,也就多了一些理解。人无完人,我们的每一点克己、自律,都是在使人性走向完满。也许,每一个人都是在过去的经历中不断反省自己,在反省中不断成长。我们无法选择生存的时空,却可以用理解来改变对待生活的态度,用以人为本来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教室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挫折或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全体团队人员,用内心的坚毅坦然面对,勇敢承受,努力解决。红军长征多么艰险,雪山过后,毛主席吟出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绝唱,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境由心造,面对艰难与挫折,就是需要这种如山一样品格的和谐的内心世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关注就医的问题 国家正在进行医疗改革、方案草案已经出来了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权利 国家推行了物权法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国家在国内经济刺激方案中 拿出大部分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要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 最根本的就是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 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帮助群众健康快乐幸福的生活。境由心造,面对艰难与挫折,就是需要这种如山一样品格的和谐的内心世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专家观点 篇6

1855年波尔多分级制度在我眼里并不是圣经,它也有着诸多不足。比如,这张有着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表单,酒庄大多都在梅多克地区,酒庄的名称、所有者、葡萄园甚至葡萄酒的质量时至今日都有很多变化。在普通消费者眼里,1855年波尔多分级制度会比较难懂。不过,没有一个分级制度是完美的。1855年波尔多分级制度按照当时波尔多葡萄酒庄的名气,和各酒庄葡萄酒的价格,选出61个酒庄。这成为法国葡萄酒的一个标杆,不仅有利于消费者购买而且名庄酒不断精益求精,形成巨大的品牌效應。1855年波尔多分级制度成为葡萄酒世界一个很好的范例,除了1861年勃艮第葡萄园评级以外,之后法国本土的阿尔萨斯,同属旧世界的德国、奥地利也出现了类似的分级制度,可是至今还无其他分级制度能出其右。

现在,虽然对于1855年波尔多分级制度有着不少质疑,可是我认为它没有必要修订,也看不到法国政府目前有这个意愿。葡萄酒是一种商品,市场会遵循着价值定律起调节作用。表单上的不少列级酒庄之所以到今天还有强大的品牌效应,一方面因为其地理位置、历史、整体实力;另一方面是它们背后有着大财团的资金支持,用于改善葡萄的种植,提高葡萄酒的品质。虽然有的酒庄葡萄酒品质今不如昔,可是作为列级庄园,它的品牌影响力依然存在,当庄园价格跌到某一水平,有实力的投资者仍会感兴趣,愿意投资,让它重拾旧日荣光,这就是市场的力量。

可以肯定,1855年波尔多分级制度确实是一次很成功的营销。这张表单有着巨大的价值,被投资者看作是购买波尔多葡萄酒的一个指标。时光流转,这张表单上的不少列级酒庄也已经成长为葡萄酒世界里的“贵族”。近年来,中国人对于1855年波尔多分级制度表现出的极大热情和追捧,更多的是一种炒作。对于普通消费者,应避免卷入这场“游戏”,还是要注重提高葡萄酒品鉴能力,根据个人喜好,喝适合自己口味的葡萄酒。

刘帆:1855分级在法国已经被淡化

1855年分级制度对法国的普通消费者的影响已经淡化了,因为这么多年来,他们已经熟知品酒的基础理论,知道了自己的口感适合喝什么样的葡萄酒。而中国的消费者还在跟风,甚至有一部分葡萄酒爱好者把1855年分级制度看做圣经。对于新世界的葡萄酒国家,1855年分级制度确实是一个典范,这些国家把它视为葡萄酒世界的第一标准。

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首先了解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分级制度,熟悉这张表单中列级酒庄的葡萄酒。我们应该仔细审视它,而不是像现在很多酒商那样过度滥用它,把它当做一个噱头,利用文化造成刻意消费。

这张表单设计之初是有一定的依据,比如家族的声誉、实力,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葡萄酒的质量好坏。1855年分级制度对当时的世界葡萄酒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人们对葡萄酒做出的评价,而不是根据人们的主观因素推荐出来的。相对来说,是比较客观的。1855年分级制度,把法国葡萄酒特别是梅多克葡萄酒推向了顶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一级酒庄是家族管理,其他的列级酒庄不少都几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换了酒庄主人的古堡,如今空无一人,只有几个日常看管葡萄园的人,常年住在那里,进行日常料理。人们对葡萄酒的期待都体现在期酒上,使得葡萄酒的情感理念越来越淡薄。

陆江:1855分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1855年波尔多分级制度,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不能完美体现酒庄的实力分级,但总体仍不失为一个有效地分级体系。对波尔多左岸顶级酒庄地位的确立,收藏投资领域,波尔多作为世界第一产区地位的确立都功不可没。从广义来说,对葡萄酒的推广,以及消费者消费(选择依据)对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让葡萄酒世界对分级这一市场营销手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借鉴。

分级制度从诞生那天起,必定是充满争议和不完整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妥协和利益博弈的产物。每个人对等级体系都有自己的解读,就我而言1855分级制度,整体还是比较成功,至今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依据。另外,1855分级中大部分酒庄,因为这份等级和地位,尽管经历沧桑,但荣誉、使命感以及经济利益,还是促使他们将其酒庄实力提升确立在较高水准。所以这个等级体系的可依据性也是和大部分列级酒庄的共同努力分不开,虽然也是波动的。

1855年分级已经上升到类似“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1855列级庄有一些实力的确已有变动,有提升,也有衰落。但整体的实力还是处于较高水准。另外1855等级体系涉及的经济利益很大,变动的阻力也会很大。所以对待1855等级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参考,同时也要看现在具体酒庄的实力。

这个分级体系的确是波尔多产区成功的营销事件之一,但并不能解读成波尔多作为世界第一产区地位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同样这个等级只是五大酒庄地位确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原因是综合的,波尔多的成功还有其地理位置、历史、整体实力,还有持续不断地大量推广营销等原因有关。五大酒庄本身的实力和葡萄酒世界的地位就很高,等级体系是锦上添花。

徐伟:let 1855分级 be

1855年分级制度有失偏颇的地方是,当时的梅多克葡萄酒工会只是涵盖了波尔多左岸的两大产区之一梅多克,入选的59家酒庄中只有一家是来自于同属左岸的格拉芙(Graves)的侯伯王酒庄,因为当时的侯伯王酒庄价格名列波尔多前四,不列入分级不能服众。

不过,除了酒的品质上佳,有1855年分级制度加分以外,梅多克人厉害之处还有市场推广,他们在日积月累的经营当中,不断地走向国际,而且在知名的品酒师、品酒杂志上频频出现,很多葡萄酒得到了满分的评价,让人趋之若鹜。而在新兴市场,梅多克的推广更是不遗余力,让消费者们神魂颠倒,而1855列级庄葡萄酒的价格也就水涨船高,走上了当今葡萄酒世界的神坛,成为葡萄酒世界的硬通货,我们从拉菲在中国的狂热现象便可窥出几分端倪。

然而,时光流逝,岁月蹉跎,我们也不难想象,150年来,1855年分级酒庄中有的几经易手,有的励精图治,有的不思进取,到了今天,许多酒庄的品质早已和他的级别不相符。最好的例子有五级酒庄靓赤伯酒庄(Chateau Lynch-Bages)和彭特卡内酒庄(Chateau Ponet-Canet),他们的品质是公认的超二级酒庄水平,而位列一级酒庄的木桐酒庄的数个年份葡萄酒也被葡萄酒评论家称为“没有一级酒庄水准”。当然,历史不可重演,今天重新进行一次1855年评级也未必能让大家都满意。

就像香港小姐选美,过去的美和今天的美的定义也许不见得相同,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每个香港小姐都代表并诠释了当时的主流审美。一样的还有艺术和时装,甚至我们自己的相貌,我看自己过去的照片总觉得土不堪言,特别是证件照和毕业留念照。

因此, let it be, let 1855分级 be。拉菲再贵,可它真的是一瓶非常好的葡萄酒,虽然如今带着点奢侈品的韵味,但就像不想背爱马仕Birkin的不是好包控,不想开法拉利的不是好车控一样,不想喝拉菲的就不是好酒鬼。喜欢,无可非议,不喜欢,自由恋爱!

实践观点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多学科观点,哲学,大学理念

随着大学职能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均面临“大学的危机”,包括质量危机、道德危机、自治危机等,但真正意义上的危机是作为大学灵魂的“大学理念”的危机,包括大学理想的黯淡、大学精神的失落、大学形象的扭曲、大学目标的混乱等。[1]马克思将哲学誉为“文明的活的灵魂”,因此,用哲学的视野来指导现代大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念”的定义

(一)理念

1.西方关于“理念”的阐发。西方最早提出“理念”的是苏格拉底,他在对话中提到“所谓理念正是思想想到的一切情况下永远有着自身同一的那个单一的东西。”[2]柏拉图则指出“认识真理的过程,便是回忆理念的过程。教学就在于使人回忆理念世界。”[3]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认为:“理念”是自在自为的真理,是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

2.中国关于“理念”的疏解。在中国古代尚无“理念”一词,直到20世纪20年代我国北大教授李大钊最早运用“理念”一词,把“理念”与神圣、德化并提,视为一种至真至善的精神境界或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后著名散文家秦牧把“理念”看作是抽象思维活动,与形象思维相对应。

(二)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人们对于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与追求及所持的教育思想观念哲学观点。叶澜教授提出“要有与时代精神相同的教育理念”,包括价值观层面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学生观层面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活动观层面的“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和综合渗透性”。[4]朱永新教授则提出“华人教育理念具有重世俗而轻神性,重道德而轻功利,重政务而轻自然,重和谐而轻竞争,以及重整体而轻个体等基本特征。”[5]

(三)大学理念。作者认为“大学理念指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主持的大学教育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经典的大学理念是洪堡在创建柏林大学时提出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办学思想与教学原则。

二、与“大学理念”相关的概念辨析

(一)大学理想。大学理想是人们对于大学未来的展望与向往,具有前瞻性、导向性、激励性、超越性与批判性。作者认为“大学的理想”是以实践为逻辑点来设想大学的发展,是大学内部对自身发展的认识、向往和构想;而“理想的大学”则是以理论为逻辑起点来设想大学的发展,是大学外部对大学未来发展的理解和希望。[1]

(二)大学观念。“大学观念”是“大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观念实际上是指导大学办事的思想,是处理与改革大学相关问题所采取的态度与所处角度,主要有大学教育价值观、大学教育质量观、大学教育发展观。

(三)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支柱与核心,狭义的大学精神指个别的大学精神,如北大精神;广义的指各类大学普遍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精神与心理优势,如勤奋好学之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曾将“生命的精神交往”定为是大学的基本任务,可见追求、重塑大学精神是激励推进大学发展的需要,也是重铸和升华大学理念的需要。

(四)大学使命。“大学使命”是“大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外在形式,是依据“大学理念”所进行的“大学实践”。作者指出,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以新的思想导引和推动社会,以新的人才和新的知识成果服务于社会。

(五)大学目标。“大学目标”是“大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通用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这不仅是大学目标的具体表述,也是大学理念的集中体现。

三、启示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国内高等教育现状,《哲学的观点:大学理念》一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首先,现代大学发展史表明,大学作为求知、求真的高层次、高水平教学科研机构,若没有积极向上求新、求善的理想,便将是沉寂的,甚至是沉沦的。[1]其次,高校作为培养专门人才,为社会服务的机构,必须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高校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和发展观,从而克服高校工作上的盲目性与软弱性。最后,马克思说过“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而且精神的力量可以转换为物质力量。”大学应树立自由、科学、民主、创新的精神,明确不断创造新思想新知识,培养高质量人才,促进国家兴旺发达、社会繁荣昌盛的伟大使命;确立培养通专结合,具有创新能力,富有个性并且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通用型”人才的大学目标。

参考文献

[1][6][7]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9,60,78,77.

[2]颜一著.流变、理念与实体-希腊本体论的三个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3-94页.

[3]罗炳之.外国教育史(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页.

[4]叶澜.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载《中国教育报》1999年6月19日.

观点 篇8

2008年第2期的《国际新闻界》上, 马九杰、赵永华、徐雪高在《农户传媒使用与信息获取渠道选择倾向研究》一文中指出, 电视、朋友和村领导是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农户信息获取是选择大众传媒还是人际传播渠道, 在大众传媒的使用中倾向于电视媒体还是其他, 与农户的媒介拥有和接触、农户自身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对媒体的信任程度、信息类型和性质等方面的因素有关。农户电视媒介拥有和接触相对较多、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相对较低等因素, 共同决定了其在大众媒介使用中更倾向于电视, 而不是报纸、广播、互联网等。

省级卫视覆盖战略方向有四

在2008年第1期的《北方传媒研究》中, 由王丽霞撰写的《2007年省级卫视覆盖形势年终盘点》一文中指出, 经过多年的发展, 卫视经营已经形成一个产业链, 覆盖、收视和广告构成了产业链的三个环节。如何从为数众多的省级卫视中脱颖而出, 在覆盖中占据优势, 有四个可供选择的覆盖战略方向:1.传播通路创新;2.内容为王, 打造精品节目;3.覆盖战略向相对较冷的市场扩张;4.覆盖入网后收视率的提升和卫视品牌推广, 也会促进卫视频道覆盖水平进一步提升。

网络舆论八个易爆点

观点 篇9

中国社科院6月1日发布《中国经济转型30年》报告认为,无论是从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品产量,还是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工业品进出口情况看,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如果将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划分,并将每个阶段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等多方面指标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2005年中国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企收购资源难于收购品牌

中铝力拓并购宣告失败,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再次遇阻。而同期,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悍马将成,仅差我国政府批准。同是收购,为何有难有易?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钢铁分析师赫荣亮认为,并购资源型企业的压力要远大于收购成品企业。因为世界产业利润分配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哪个行业在产业链中能留下最大利润,其重要性愈加凸显。

当前,资源在产业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过长期渗透,世界主要原料市场基本处于欧美等国控制之下,而工业品生产却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样,资源成为其掘取工业利润的方式,发展中国家制造工业仅仅成为欧美等国家的廉价制造基地。

(来源:经济观察网)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政府投资项目限制国产设备属违法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日前公开表示,目前在装备制造业招标采购活动中,通过在招标文件中设置歧视性条件违法限制国产设备使用的做法比较突出。

这位负责人强调,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采购的,除需要采购的工程、货物或者服务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等法定情形外,应当采购本国产品。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必须在采购活动开展前,按照国家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

对于全部或部分使用政府投资项目,在招标文件中采用歧视性条件,间接或直接指定采购国外品牌产品或功能部件,限制国产设备使用的违法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

领袖观点 篇10

“增兵6万、派苏-30, 中印边境印军突然大动作”、“印度总理发硬话:在领土问题上绝不会向中国妥协”……6月, 总理辛格的一系列对华强硬立场讲话成为国内诸多媒体热衷的话题。然而印度的专家则表示, 由于其印度政府首脑的身份, 这意味着他必须要考虑到领土完整等问题, 苦衷诸多。

自诩“政治耶稣”

意大利“大嘴”总理再次语惊四座, 他称自己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领导人, 是意大利政坛的耶稣基督。他夸口说:“就我所知道的各国领导人支持率数据来说, 奥巴马的支持率为59%, 巴西总统卢拉的支持率为64%, 而我的则为75%, 是史上最高支持率, 这说明我比奥巴马还受欢迎。只有拿破仑的受欢迎度比自己要高些。”

看不到“积极信号”

拉米表示, 目前还看不到世界贸易走势的“积极信号”, 各国应努力避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后果依然摆在人们面前, 尤其是那些没有社会“缓冲”机制的发展中国家。拉米认为, 要摆脱经济危机, 就应“清理和整顿”金融体系, 努力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动”。

与奥巴马不和

白宫方面认为, 与默克尔打交道已成为一件令人颇为头疼的事情, 美德两国曾拥有过的密切关系也日渐松散。奥巴马近日的中东欧洲行, 从行程安排便可看出美国教训德国的意思:不但不先去柏林, 反而去著名的布恒瓦集中营凭吊犹太故人, 与默克尔只匆匆会一面。

四面楚歌

卢武铉自杀、朝鲜核试、民众大规模示威、经济低迷……一系列“内忧外患”的紧急事态, 都让李明博身陷四面楚歌的境地。一旦政府进一步激起民众愤怒, 或被在野党利用, 李明博政府将面临上台以来最大的社会危机。

开香槟还太早

梅德韦杰夫认为, 某些有关世界经济危机已经“探底”并进入复苏期的预言为时尚早。他指出, 据经济学者评估, 世界经济危机目前正处于高峰期, 是十年来最严重的平均衰退期。“现在还不是打开香槟酒庆祝的时候。”

让孩子少玩游戏多锻炼身体

奥巴马在美国医学协会的演讲中提到:“我们需要先采取些预防措施, 因为我们得对自己和孩子们的健康负责。这意味着戒烟, 去检查身体, 或者去做结肠癌症检查。多去健身房, 让我们的孩子不要天天都窝在游戏机前, 让他们去运动!去户外挥洒汗水吧!”

对亚洲未来悲观

上一篇:全媒体编辑部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