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培养研究

2024-08-02

适应性培养研究(精选十篇)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1

我校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研究, 但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能力训练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从目前的情况看,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相同, 属于一种传统的、模块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依然没有根本改变。教学过程的组织还是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 学用不一致十分明显, 在许多方面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缺乏本专业的特色, 护理课程设置在结构上、内容上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护理理念, 课程设置不能体现学校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目标与定位。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

民族地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专业培养目标应与行业需求相适应根据对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调研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机构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主要就业岗位为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和社区护理等五类岗位。每一类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工作任务与之对应, 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全部被调查者认为是一名合格护士必须必备的, 具体如表1所示。排列在前6位非常需要的素质分别为双语 (维吾尔语、汉语) 能力 (占95.1%) ;责任心与服务态度 (占94.8%) ;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占94.2%) ;护理文书书写能力 (占90.1%) ;病室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 (占85.1%) ;一般的卫生宣教、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能力 (占81.6%) 。这表明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名合格护士, 双语能力、责任心与服务态度甚至比专业技术更重要。护士的工作不再局限于护理技术的应用, 对患者进行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 要培养能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临床一线工作, 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 能独立处理服务对象需求, 并对其实施整体护理的技术型、实用型高等护理专门人才, 需要我们所培养的护士不但应具有娴熟的护理技能, 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和责任意识、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服务的人文基础和维语汉语沟通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运行应与岗位需求相适应根据调研, 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社区护理等五大岗位。根据医院和五大岗位的需要确定岗位课程培养目标, 学校在第三、四、五、六学期分别进行了五大岗位技能课程的教学, 在医院 (社区) 进行了对应岗位的实训实习。学生在五大岗位课程学习的基础上, 根据兴趣和个人特长进行6周的拟就业岗位的顶岗实习,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此阶段在第六学期进行。在岗位实训实习过程中, 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 同时布置学习任务, 指导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专业课程设置应与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要保证人才培养适应护理行业的岗位需求, 必须在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以护理岗位需求为导向, 聘请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在对护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国家护师执业资格要求和高职生源特点, 以护理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考虑到各课程间知识、能力递进的逻辑关系, 可设置“公共技术平台课+岗位技能课”。公共技术平台课包括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和专业基本技能课;岗位技能课根据五大岗位设置, 同时辅以其他部分岗位课程。

课程设置应与学校办学目标和定位相适应我校护理专业紧紧围绕学院总体目标“立足阿克苏, 面向南疆三地州, 服务新疆, 以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 通过部分特色课, 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根据办学目标和定位能服务于少数民族区域的特色护理高技能人才。为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培养能服务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才, 在公共技术平台课中需专门设置专业特色课, 包括《新疆一体多元文化与护理》、《常用维汉护理用语与人际沟通》、《多元护理礼仪》、《护理伦理与法规》、《护理心理》等。这5门课程主要在公共课程的基础上专门设置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只有通过特色人才的培养, 才能围绕学院总体目标和定位, 有效地为新疆各民族提供医疗服务。

课程改革应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相适应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学校要积极与医院合作开发项目化专业课程, 根据护士执业资格标准和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课程设计。要以职业能力为标准确定课程内容, 定位相应的知识、技能, 设计相应的活动,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以临床案例为载体, 根据临床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选取、序化课程内容。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应共同承担课程教学,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实施“工学交替、教学做用一体”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课程学习。同时要注重职业素质的教育, 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教育, 注重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材建设应与课程改革相匹配项目化课程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教材做支撑。课程改革后的项目化课程要与医院共同开发, 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如《内科护理技术》应按照入院护理、支持知识、住院过程中护理、出院护理的程序进行教材内容的重新编排。入院护理包括入院介绍、入院评估与记录、入院健康宣教、指导协助检查等内容;住院过程中的护理包括按医嘱进行治疗、一般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随时观察评估病情变化、心理护理等内容;出院护理包括护理评价、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中体现区域特色等内容。要建设能彰显民族特色的专业课程校本教材, 如在《新疆一体多元文化与护理》校本教材的编写中, 可根据区域特点设置文化与护理、新疆一体多元文化的构成、汉族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汉族文化与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比较和相互影响及护理特征、跨文化沟通与护理等五项内容, 紧紧抓住“新疆一体”这个主题思想, 注重学生正确民族观、价值观的培养;《常用维汉护理用语与人际沟通》在了解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宗教的基础上学习, 按照“展示病例→案例分析→找出沟通的主要切入点→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正确有效的沟通→达到沟通目的”的护理工作沟通流程组织编写实施教学内容。

实训基地建设应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护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护理专业实践基地应根据学校“校内基地临床化, 校外基地教学化”的理念, 积极推行院校融通, 进行校内仿真医院建设。我校从第三学期开始就安排学生进行学校、医院、社区的交替学习, 在第六学期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拟就业岗位的就业实习, 充分体现了办学的开放性、实践性。学校和医院共建育人平台, 理论与实践“零距离”, 使人才培养达到高技能的要求, 真正彰显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特色。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方式, 在每年的4月份有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到医院进行岗位实习, 可缓解医院每年4~7月无实习生的状况, 同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操作, 真正实现了院校双赢。

教学团队建设应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构建双向流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可通过邀请职教专家开设讲座、职教思想学习研讨、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培训的方式转变专业教师的职教观念。同时, 将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教改任务与专业教师的职教理论学习相结合, 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可聘请相应数量的兼职教师, 满足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要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举办兼职教师培训班, 可将兼职教师编入课程组, 参与课程建设、教学研究, 增强兼职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实现专任教师与兼任教师的优势互补,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创新院校结合、工学交替的“风车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调研结果, 通过研究分析,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考虑专业知识、技能训练自身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三年学制等因素, 结合护理行业的工作要求, 我们在原有的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的“E”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 在国内知名护理教育专家、护理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制定的“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和彰显民族特色课程的指导下, 根据各教学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工作性质和人才需求情况, 创新和推进了“院校结合、工学交替”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以护理专业公共技术平台为基础, 以护理职业岗位 (群) 实际要求的专业素质为核心, 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 对职业发展进行方向拓展。具体可用“风车型”加以形象表述, 其模型及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结构根据护理工作任务和少数民族区域的特点, 建立了公共技术平台课+岗位核心技能课的课程体系。公共技术平台课包括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专业基本技能课四大子平台。岗位核心技能课包括与岗位对应的内、外、妇产、儿科护理技术和社区护理技术课程。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方式是:第一、二学期在学校进行公共技术平台课的学习;第三、四、五学期的前9周, 在学校进行内、外、妇产、儿科护理技术课程的学习, 后9周在医院进行内、外、妇产、儿科对应岗位的实训实习;第六学期在学校进行6周的社区护理技术学习和护士执业资格考前辅导, 到社区进行4周实习, 最后8周针对拟就业岗位进行就业实习。针对医院条件限制、班级较多的实际, 可打破传统学期的时间安排, 考虑将班级分组进行每个岗位的循环式学习安排。在学校岗位核心技能课的学习中, 主要以病例为载体按岗位工作过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完全按医院环境设置建立模拟医院;在医院或社区前1~2周时间主要进行各种疾病的见习和实习, 后面的3~7周主要进行岗位实习, 同时根据真实的临床病例进行小范围授课。

人才培养的预期价值

实施全新的护理教学模式通过上述改革, 彻底打破了原来的2+1办学模式, 改变了课中见习受限、达不到教学要求的现状, 将原来学生从第五学期才真正进入临床改为第三学期就彻底进入临床实习, 真正实现了“大理论小实践、边理论边实践、小理论大实践”的全新护理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使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在就业岗位上, 就业于学习环境中”, 成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双高”, 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双强”, 知识覆盖面和就业岗位面“双宽”, 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的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体现“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构建民族地区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 强调以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和支撑理论进行课程设置, 突出了行动导向。第二, 对原有课程进行结构性改变, 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实用性。第三, 围绕工作任务逐步开展学习有利于突出实践的主体地位。第四, 可以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理论知识, 真正体现“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分析民族地区护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适应民族地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需求的教改建议, 根据建议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富有特色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进行与之相匹配的各项建设, 才能真正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建萍, 陈丽莲, 等.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 2009 (4) .

[2]涂明华, 沈宁, 等.护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4) .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2

摘要:文章通过对学校体育的作用,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质的理论分析来阐述学校体育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及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社会适应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因此,分析和研究学校体育中如何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已经成为体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新问题。本文即通过对学校体育的作用、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质的理论分析,来阐述学校体育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及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一、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问题的分析。

(一)学校体育的作用。

学校体育的目的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学校体育并不同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学校体育是讲团队,讲协作,讲平等的一种教育活动,其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教育属性。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不管是课堂体育教学或是课外体育活动,由于体育具有实践性、技能性、竞争性、游戏性的特点,往往需要同伴间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及一定的行为约束才能完成。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体验运动的愉快情感,对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遵纪守法,公平竞争、顺应社会道德规范的好习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社会适应过程的实质。

社会适应过程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社会适应过程实质是一个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一个生物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他必须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变化,他要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自我观念,协调人际关系;他要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学会承受各种挫折;他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各种冲突,并学会理解和妥协,合作与竞争;他要学习各种规则和价值观,这种不断学习,不断调适的过程就是一个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个体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三)学校体育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

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参加者往往要根据需要担任某项体育运动角色,并按照一定的体育规则和体育道德标准进行体育活动,而这实际就是一种社会活动的缩影,是学生最早接触的社交场所,这对学生尽早的接触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

二、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

(一)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增强学生调控自己行为和态度的能力。

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参加运动竞赛中,学生往往情绪高涨,潜意识和潜在的思想作风很容易完全的表露出来,而在规则,裁判,舆论,精神文明规范等有效的教育措施下,学生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规范的约束。学生的规范意识会逐渐增强,学生将逐渐学会在规范的约束中进行体育活动,而这种体育教学过程是在极为自然,生动活泼的运动中进行的,因此具有良好的效果。在运动场上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服从裁判,礼貌待人,顾全大局等好作风。这些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集体活动中形成的规范意识有助于学生一般行为规范意识的形成,因此,学校体育有助于学生法纪观念的形成,对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当前,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致使这些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当他们在某一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导致人的性格偏离正轨,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而克服障碍和挫折正是运动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体育的实践性、技能性、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特点也决定了体育活动更多的表现为不断遭遇障碍和挫折,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和提高的特色。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不单纯只是运动技能的传授,对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创新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同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体育课程学习区别于其他许多课程学习的显著特征就是体育课程学习的集体性。因此,体育课程学习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团队行为具有特别的、其他课程学习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团队精神对于大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通过集体项目的学习和竞赛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团队的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正确的交友,正确的处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团结友爱、关心支持、鼓励帮助、尊重信任和理解体谅。对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校体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一)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1、体育教学中常可以用到一些特殊的教法,如保护帮助, 双人练习与群体练习(合作与对抗的)等。在这些练习中,学生之间的接触程度是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学生随时会和一些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同学结为组合,进行对抗或是合作的练习,在练习中,学生扩展了自己的交往范围,学会互相协作,帮助,体验助人与被助的快乐。

2、利用体育的竞赛特点,要想在体育比赛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在同学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自由、坦诚的人际交往关系,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无疑会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

3、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进行体育游戏就必然有同伴、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学生一方面表达自己意愿,另一方面也要理解他人的意思,并做出回应。学生在体育游戏中会形成两种类型的交往关系,一种是现实的伙伴关系,一种是游戏中角色关系,但无论哪种交往关系都为学生的社会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竞争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学校体育教育在体现人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方面最具有说服力。

1、体育竞赛对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体育竞赛是最直接,最不加掩饰的竞赛方式,呼唤着人的本质力量。在体育竞赛中,可以酿造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对竞争的热忱,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潜力,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遵守规则,对学生个体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对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2、在一些集体项目的竞赛中,来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如球赛,接力跑,体育游戏等活动中,让同学之间互相理解、鼓励、配合与支持,切忌埋怨、责备,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良好的合作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感。

(三)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学校体育中的各种集体活动,都有其特定的规则与要求,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学会服从法纪,约束自己,公平竞争,懂得必须克制越轨行为,必须在规则的约束下与他人进行竞争或协作。所有这些,对培养大学生的自制能力,遵纪守法,顺应社会道德规范的好习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论。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3

关键词 经管专业 职业素养 岗位适应性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通过开放职教资源,深化校企合作等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高职教育的办学越来越合规律,特色和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数据显示,2010年和2011年,我国绝大多数省份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高于本省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调研目的及方法

(一)调研目的

为深化高职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学生职业素质与企业岗位需求零对接,必须对目前人才培养中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与岗位需求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据统计,近两年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高于平均就业率,但是协议就业率和对口率并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调研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针对经管专业的毕业生调研,了解他们对自身职业素质的评价,其目的是为切实了解学校人才培养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调研的另一个层面是针对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当中经管类岗位群,以及岗位的要求,并将学生的职业素质评价与企业的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对比,看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以便逐步提高高职经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岗位适应性。

(二)调研对象

此次调研立足于武汉市两所高职院校财经学院近两年毕业的学生中进行了回访,同时在与学院合作密切的企业和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单位进行了调研。

(三)调研方法

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毕业生和企业分别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问卷都分为两大模块,学生问卷包含学生就业现状、专业技能和学生职业素质自我评价三个模块,企业问卷包含企业对经管类人才需求现状和岗位任职要求两个模块。

毕业生的回访中,我们向200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实际收回183份,回收率为91.5%,企业调研中,发放问卷80份,实际回收68份,回收率为85%。

二、调查结果评析

(一)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情况

为了解高职经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看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是否供需平衡,我们首先对学生的就业岗位群及就业满意度调研,同时针对企业的岗位设置及企业的人才需求做了调研。

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岗位以财务、金融和营销岗位比例最高,同时还涉及到策划、人力资源、仓管、文秘以及行政、生产等岗位,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在对企业的调查中了解到,企业所设置的经管类岗位包括有金融、财务、人力资源、营销、策划、行政、仓管及文秘岗位,由此可以初步判断,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与企业的经管类岗位设置是一致的。在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中,民营企业居多,经分析,高职的学生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且又是应届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凭借自身实力找到的就业单位多为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而这一点在企业调查部分也得到了证实,被调查企业的员工规模80%以上都在100人以下,也说明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为中小规模企业。

(二)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情况

将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了分类,分别为职业技能、社会能力和学习能力三类。职业技能是指从业人员在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任务时所要用到的方法和手段;社会能力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在工作中更新知识体系,适应环境变化和满足职业发展的能力。

1、职业技能适应性

职业技能细分为专业技能和一般技能,专业技能是指在工作过程与本岗位直接相关的专门处理方法和职业判断等技能,每一个岗位的专业技能都不相同,比如会计的账务处理能力,销售人员的营销技巧等。由于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不易短时间直接了解应聘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因此往往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以及工作经验等指标来考察。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企业在选择应届生时都会对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优先考虑,其中85%的企业要求必需有从业资格,有35%的企业要求必需有初级职称资格,还有8%的企业要求必需具有中级职称以上。而对学生的调查统计显示,学生的从业证取得率为81%,初级职称取得率为32%,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取得率为0。由此可见,双证培养基本满足了学生就业需求,但要想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扭转被动局面,必须加强学生考证培养力度,取得更高层次的资格证。技能竞赛方面,企业对参加过职业技能竞赛的毕业生也表现出更多的关注,有85%的企业看中学生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的成绩,比赛的级别越高认可度也越高,而学生在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获奖率为3%,省级技能竞赛获奖率为10%,校级技能竞赛中获奖率为30%。在工作经验的调查中,仅有10%的单位无要求,22%的单位要求一年工作经验,28%的单位要求两年工作经验,高达40%的单位要求有三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而我们的毕业生最多有几个月的兼职和顶岗实习的经验,从表面上看学生离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还较大,不过1-3年的工作经验也可理解为变相对应聘者快速上岗能力的要求,作为应届生虽很难有长时间的工作经验,但这种快速上岗的适应能力是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

2、社会能力适应性

调查问卷将社会能力细分为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决策分析能力、执行力、社会认知能力、抗压能力、时间安排能力、职业价值观八项指标,要求企业选择最看中的能力,学生选择自己已具备的能力,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所有的能力项目中都与企业的要求有差距,其中以抗压能力、决策分析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职业价值观的差距更加明显。

3、学习能力适应性

学习能力细分为求知欲望、信息获取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企业在学习能力方面主要看中求职者的学习态度,即求知欲望,其次才是后面几项能力,而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自信,毕业后为适应社会需要,普遍抱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并且经过学校训练,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所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企业的需求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实现武汉城市圈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要建设好武汉区域金融中心,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经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挂钩,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人”。

首先,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整体上存在差距,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针对中小企业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下,在细节上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能够促进学生一系列能力的发展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鼓励学生从基层工作岗位做起,脚踏实地取得职业发展。

其次,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与岗位要求存在差距,应通过双证培养、技能竞赛和实训及实习多方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强化学生考证要求,引导学生早做职业规划,便于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含金量较高的职业证书,并为工作后取得更高级别证书打好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技能竞赛的平台,以锻炼学生为参赛目的,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加强仿真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内容,让学生具有快速适应岗位的能力;注重学生一般能力的培养,将计算机应用、语言文字表达等内容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

第三,学生在社会能力方面与岗位要求存在差距,应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能力不能依赖于几节专门的课程来培养,而应该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比如在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分析能力,在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工作时效性,在技能竞赛和职业考证中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等,总之,应将学生需要的社会能力层层分解,融入课程体系当中。

第四, 构建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年-2020年)》中指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这意味着德、智、能、绩四个方面成为高技能人才评价的核心内容。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可以从高技能人才的素质、知识、技能、业绩四个维度,构建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评价的四要素结构模型。

(作者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友俊,邵强,刘洪颖.行业院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的表现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0(4).

[2]孙中胜,孟浩.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11(10):25-29.

[3]孙贞贤.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学位论文,2008.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4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职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课程改革倡导走出知识传授的传统目标取向,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 构筑体现生活意义的学习内容;突破“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形式, 营造师生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改变单纯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身份, 确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的新型教师角色。对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当前教师职前培养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培养目标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长期以来, 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过度注重学术性, 强调培养有学问的教师, 不重视教师职业专业技能的培养;只重视精通单一学科的专门人才培养, 忽视了适应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师资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 这就需要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具有更广的知识面和适应多门课程教学的能力。

2. 课程设置与知识结构不合理。课程的功能定位不明确, 结构不合理, 课程内容与科技发展前沿及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均有脱节。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安排上, 思想观念陈旧, 比例不协调, 存在着脱离人才培养目标、脱离高等师范教育特色、脱离基础教育改革实际的现象, 重知识轻能力, 重传统轻创新, 缺乏为基础教育改革服务的意识。多数教学内容缺乏时代特色, 深度有余, 广度不足。理论课一统天下, 缺少可操作性课程。其结果是培养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弱, 知识结构单一, 发展后劲不足, 不能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3.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教师习惯按自已预设的教学轨道按部就班, 教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被动地听, 课堂上缺少师生互动, 缺少生气和活力。按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 学生即使把教师讲的都学会了, 仍然不会灵活应用。在考试指挥棒的高压下, 他们也不会太多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现象重复发生。可见, 严重滞后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已很难适应蓬勃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4. 忽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前职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将学科课程与教育课程简单拼凑而成, 两者之间实际上是互不相干的两张皮, 没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现实中表现是教育实践环节薄弱, 职业能力培养得不到保证。目前师范教育实践课时普遍偏少, 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教育见习流于形式, 教育实习疏于管理, 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结果是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 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适应课程改革的高等师范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构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倡导“主动参与、勇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理念, 注重课程的实践性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必然要适应这种变化趋势。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之一的小学数学教育专业 (专科) , 应增强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服务意识, 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主动适应课改的要求, 努力实现职前培养与小学教育的需求有效对接。

1. 体现综合性, 建立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中心的课程观。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是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区别其它专业的重要特点。小学阶段课程的综合化特征符合儿童活动的未分化的特性, 也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师资的, 必须顺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设置综合课程, 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 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因此, 小学教育专业应该突显小学教育的综合性特征, 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 培养复合型人才, 以适应小学教师职业的需要。

2. 突出教育性, 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职业专业素养结构的复杂性。这就表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专业化教育课程的学习, 才能成长为具备教师职业素养的专业化教师。实现这种培养目标, 就需要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适当调整学科专业课的比例。一方面, 目前的学科专业课需要从传统课程设置比例过大进行压缩精简, 适当加大通识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比例, 更好地体现师范性;另外,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 按照数学学科的特点, 本着少而精、强化基础的原则, 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为学生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3. 注重实践性, 落实实习实训环节。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专业素养要求很高的职业。积累实践性知识、形成个人教育特色和理论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实践性知识积累的程度往往是专家型教师不同于新教师的关键。实践教学是培养师范生实践知识与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积累这些知识, 教师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 灵活处理各种教育问题, 合理地选择和支配教育资源。因此, 小学教育专业必须重视实践课程的建设, 整体设计教育见实习课程, 缩短教师入职的适应期。

根据上述特点, 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应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 以教师职业标准为蓝本构造全新的课程体系。课程开发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 按照职业能力目标化、工作任务课程化、课程开发多元化的思路, 建立高校、行业、小学共同开发课程的长效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把专业发展目标与职业发展目标相结合、把大学和小学相结合、把专业导师与实习指导教师相结合, 和小学深度合作,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 我们将课程体系设计成五个模块:素质与通识课程、教育类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职业素养活动课程。素质与通识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修养以及提高学生通用能力、基本应用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为主线设计, 使学生具有厚实的大学文化底蕴, 为将来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文化基础;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选择数学学科作为主攻方向, 夯实专业发展基础, 为将来成为该学科的研究型小学教师, 逐步发展为专家型教师奠定基础;专业拓展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和爱好拓展知识结构, 选修一些课程, 在某个方面具有比较熟练的技能和特长, 提升自己在某个方面的工作能力;教育实践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实践为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真实环境, 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提高专业素质, 在教育实践中理解教育、研究教育、逐步形成教育能力和专业情意。以下就数学部分模块说明设计思路:

(1) 专业必修课程。必修基础课程必须紧密结合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需要。小学数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些内容适应小学生心智发展的特点, 相对浅显易懂。但其知识背景深厚, 渗透了近现代数学中集合、对应、函数、极限等概念, 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 小学数学教师要掌握的数学知识远远超过以上内容。由此可见, 高等数学应是小学数学教师培养的专业课程中的核心基础内容。

作为高职高专学制时间较短, 不宜照搬本科数学基础课程, 可将数学分析、线性代数、空间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进行整合, 形成综合课程“高等数学”。内容上要删繁就简, 突出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的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 同时穿插数学发展史及数学家传记介绍, 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概率与统计的知识是新课改小学课程变化比较大的内容。概率统计的教学设计要努力体现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预测和最后决策的过程, 使学生不仅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 而且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

(2) 专业拓展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根据小学综合性课程及实践活动的需要适宜安排科学技术概论、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课程。

新课程标准中数学的四大学习领域专门设计了实践活动领域, 强化情境设计, 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数学。因此, 高等师范专业课开设上述课程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 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现行小学教材一改过去数学应用题简单应用模式, 突显数学建模应用思想。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开设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课程, 打通数学应用渠道。实践证明, 这是训练学生应用能力的极好方式。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 可培养学生各种数学方法综合应用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软件能力, 为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打下基础。

(3) 数学教育类课程。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包括初等数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问题研究、数学文化、数学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学是有着丰富内容和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 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不断更新的理论、思想、方法和技术。展示数学文化多姿多彩的内容, 引领学生体会数学特有的形式美、结构美、方法美, 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4) 职业素养类课程。职业素养类课程设计的主要理念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学习”, 通过体现职业素养的活动课程培养作为“准教师”的职业素质。课程设置包括小学数学竞赛指导、三字一话比赛、模拟课堂、课件制作等。这些活动课程与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紧密联系, 有很强的活动性、竞争性、参与性, 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深入认识小学教师的工作特点, 实现学习与工作的无缝对接。

三、构建与新课改相协调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 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根据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结合新课程的需要, 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重点定位在提升学生的三种能力之上: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课程研发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1) 组织管理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意味着新型的课堂必是一个开放互动的课堂, 面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 组织好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各种班级活动, 做到收放自如, 对师范生组织管理能力是一个挑战。这对于师范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归纳起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 就是作为教师的三字一话和课件制作等基本能力;第二, 具备综合课程的教学技能, 能上好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综合课程;第三, 就是具备一定的智慧和策略, 在师生互动中, 灵活处理课堂中的突发情况。新课程对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所应当加强的一个方面。

(3) 课程研发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以研促教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一项新要求, 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一条途径。近年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任务繁重, 小学教师及领导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一些基础较好的小学专门设立教育研究室, 组织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但是相对而言, 传统由中等师范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科研素养不高, 不少学校及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较低, 当前绝大多数的小学急需补充具有初步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新生力量。

2. 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结合上述实践教学的三个主要目标, 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设计为三个模块: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块、见习实习模块、科研训练模块及小学课程开发实践模块。

(1)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块。师范生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内容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的训练、教学工作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组织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技能训练、教学研究技能的训练、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等。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还应当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掌握小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组织实践、小学教育教学诊断实践等。这些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方式来完成。

(2) 见习实习模块。小学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 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 这种能力必须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发展、完善。实习是一个综合实践教学环节, 对确保教学质量和使毕业生尽快适应社会及工作岗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毕业实习采用顶岗自主实习的方式进行, 可较好地将实习与就业接合起来, 能有效增强毕业生实习的动力和实习学校指导老师的积极性。

(3) 科研训练及小学课程开发实践模块。规范的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科研训练的内容主要有课程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目的是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训练。作为培养小学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 与小学深度合作, 组织师生参与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深入小学课改第一线, 一方面帮助解决小学提出问题, 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强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 制定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需要的高等师范课程新体系, 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师资, 是师范院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教育的师范院校, 只有真正树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 树立基础教育是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意识, 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和高师教育的衔接、互补, 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和管理人才。

目前师范教育实践课时普遍偏少, 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教育见习流于形式教育实习疏于管理, 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

目前的学科专业课需要从传统课程设置比例过大进行压缩精简, 适当加大通识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比例, 更好地体现师范性;另外,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 按照数学学科的特点, 本着少而精、强化基础的原则, 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为学生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5

两株雨生血球藻对四种培养基的适应性差异

研究了两株雨生血球藻(CG-11,CG-16)(Haematococcuspluvialis)对4种培养基BBM、BBM.R、BG11、MAV中的生长适应性情况.结果表明:BBM-R培养基使两株雨生血球藻的A680值、生物量、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三种培养基;比较两株雨生血球藻在四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得出,藻株CG-16的`细胞密度(A680值)、生物量、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CG-11株;两个参试藻株与四种培养基之间在生产能力方面的最佳组合为CG-16藻株在BBM-R培养基中培养,该组合的最终细胞密度可达到60.11 × 104cell・mL-1,干重为0.84g・L-1,可溶性蛋白质最高含量为432.16 μg・L-1,最高叶绿素a含量为12.868 mg・L-1.

作 者:罗飞 段舜山 LUO Fei DUAN Shun-shan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广东省教育厅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32刊 名:生态科学英文刊名:ECOLOGICAL SCIENCE年,卷(期):28(2)分类号:Q94关键词:雨生血球藻 藻株 培养基 适应性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

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日益变革的社会,高职教育工作需明确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高素质技能型高职人才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应对复杂多变社会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切实提高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多侧重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理解也存在偏差,高职师生均未重视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致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体系难以建成。

一、社会适应能力内涵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为更好的存在于社会中,而进行生理上、行为上和心理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为与社会环境形成和谐状态所进行的执行适应能力。高职教育的社会适应性,是指高职院校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和要求,通过学校包括教师学生的选择和努力,确立发展方向,改善办学条件,顺应、利用和改造环境,努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不断协调与环境的关系,以实现人才培养与环境要求的平衡,增强学生个体与社会互动的能力,实现高职学生的良性发展。每个人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包括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生理心理适应能力。社会适应性主要是人与社会相互作用时的心理承受水平以及自我调节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综合素质决定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等。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科学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院校要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高等性,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提供多种需求服务;努力践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一般素质和工作情景相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途径。各个专业应掌握最新社会职业岗位变化的实际需要和专业特点来确定具体培养目标;以培养职业适应能力和提高综合职业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将学习过程与职业训练过程相结合,使学生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培养适应产业结构不断变化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统筹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系统操作能力、使用新技术的能力的职业性、技术性人才。

(二)在专业教学课堂中融入社会能力的培养

对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处理,高职学生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取决于其所学知识的适应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故培养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是构建起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结构体系。首先,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说应该符合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规律,需将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作为教学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知需求,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原理,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其次,教育工作者应改善现有教学方法,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上。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在具体项目和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构建起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为学生营造出双向、动态和直接的学习工作氛围。学生在此学习环境下不断的激发热情和兴趣,在自身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上均有显著提升。

(三)通过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处于21世纪的今天,就业形式十分严峻,高职院校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就是引导当代高职生树立起正确的待就业观念,同时这也是时代发展下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需开设出紧贴社会需求的就业指导性课程,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和就业观。通过多种形式的就业引导课程和就业励志讲座的开设,学生能够认知和了解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掌握符合社会需求的相关就业信息,进而顺应社会就业形式端正自身的就业态度和就业观念,合理规划出自己的就业领域和就业方向,为毕业做好就业准备工作。此外,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需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创业、就业和实践能力,主动进入并适应社会,进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四)发挥社会实践的主阵地作用

为了在高職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中更好的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可遵循“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将“学业”、“诚信”、“感恩”、“职业”作为系统教育的四大主题,并归纳至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学期,并在此教育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者需将教学放在对学生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诚信品质的培养上,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教学目标,并通过相关社会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素质,让学生通过锻炼获取丰富的社会阅历,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做好充分铺垫。学生可自主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企业社会基层接触过程中了解到课堂上难以涉及到的社会知识,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对自身进行定位,客观的评价自身的社会价值。

(五)在顶岗实习中进一步强化社会能力的培养

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人文知识、职业品德和社会观念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顶岗实习前期不断的整合和锻炼自身专业技能,实习后期则结合自身就业想法选择相关企业单位进行入职顶岗。良好的顶岗实习锻炼,高职学生处于真实的企业氛围和职业环境中,可切身体会到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可有效建立起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劳动价值观,使学生端正自身就业态度,明确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

三、结语

在日渐复杂的就业环境和社会压力之下,高职在就业方面存在诸多困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和高适应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责任和重要使命,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教学、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开展多种社会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使高职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适应社会和高职人才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翔.论高职教育的社会适应性[J].机械职业教育,2013(05):14-16.

[2]崔清源,李国英.高职教育社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07):15-18.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7

中国在近十年的旅游发展中已成为世界上新兴的旅游大国,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随着旅游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体验和欣赏旅游本土文化越来越成为游客追求的目标。湖北位于中国的中部,交通位置便利,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而独特。“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出台了“打造六大旅游板块和十大精品旅游线路”的政策,旅游业展现出喜人的发展态势。但是我们也意识到,湖北旅游业与北京、上海、广东、江浙等旅游发达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湖北旅游业急需从量的积累转化到质与量并重的新阶段,因此旅游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湖北旅游业的现状为我们培养本土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各高校或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既要掌握丰富的旅游知识,了解客源国文化,还要掌握过硬的外语技能,特别是对湖北文化(荆楚文化)的学习和掌握,是弘扬本土文化,提升我省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在我省大专院校旅游英语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湖北本土文化知识少之又少,如何培养旅游人才的英语能力,使其适应湖北旅游业多元化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多年来,研究者对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习者的旅游英语实践能力,使其适应当地旅游业发展做了一些尝试和探讨,但对于如何结合本土文化和本土旅游发展来推动旅游人才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缺乏系统的研究。如:由蔡世文、李玉珍主编的《三峡旅游英语》体现出高职教育的地方特色,虽为宜昌市旅游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样本,但地域局限性太强。由李飞、袁露主编的“当代大学生旅游英语系列丛书”之《旅游英语》以全新的视角,以中国优秀旅游省份为单元,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旅游及文化,并涉及到一部分湖北旅游和文化内容,虽提高了本省学习者的兴趣,但篇幅有限。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将中国文化知识引入旅游英语教学的理念;有的在探讨地方文化资源与旅游英语教学的关系;有的在研究荆楚文化与湖北文化产业发展。虽然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都停留在宏观或单一的理论层面上。目前,旅游英语能力培养研究成果逐年增多,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也日趋多样化。各个高校普遍开设了旅游英语课程,但是在教育目标、模式、内容和方法以及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开发。

三、湖北旅游业现状分析

(一)旅游加快发展势头强劲

根据2012年中国旅游年鉴发布的数据,湖北省2011年接待旅游者2.7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人19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53%和36.45%,分别居全国第7位和第10位;旅游总收人相当于全省GDP的10.17%,相当于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27.65%。

在“灵秀湖北”形象更加鲜明的2011年,传统景区提档升级,新兴景区频频涌现,旅游产品更加多元,湖北省旅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武当山、三峡人家、神农溪和神农架被评为5A级景区,5A级景区达到6家,4A级景区达到83家。

(二)旅游目的地地位不断巩固

继高铁开通之后,城际铁路与旅游业发展的对接规划,使得湖北旅游再掀热潮,并向宜昌、十堰、神农架等腹地延伸。“九州通衙”区位优势日益显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各市州县竞相发展,全省多地、多点、多线屡现“井喷”,湖北省旅游业正由旅游产品竞争向旅游目的地竞争转变,旅游目的地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湖北省旅游经济区域绝对差异趋势明显

湖北省各地区区域位置不同,旅游资源特色迥异,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湖北省旅游经济最为发达的武汉市2001年国内旅游收入占全省的44.81%,是国内旅游收入最少的天门市的96倍,到2010年武汉市国内旅游收入占全省的比重增长到51.18%,是国内旅游收入最少的潜江市的280倍。

这与湖北省A级景区分布极不平衡性有着很大关联,天门市和潜江市没有A级景区分布,武汉市、宜昌市、襄阳市、十堰市黄冈市和恩施州都超过了20个。旅游资源享赋上的差距,使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原始的分化。各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应充分挖掘本区域的特色,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只有立足特色,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从而促进本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例如襄阳开发旅游产品时,要有三国文化的特色;咸宁要突出温泉主体;孝感旅游发展则要打上孝文化的烙印,等等。

(四)旅游人才需求进一步明确

本课题组于2012年8月18日至9月1日,前往湖北省武汉市、十堰市、襄阳市、宜昌市、咸宁、武当山特区等地以调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和旅游饭店等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针对“湖北省旅游人才需求”这一主题,以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方式进行了调研,共发放问卷400余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从有效问卷的统计及分析结果来看,湖北省旅游人才需求呈现以下特征:

1. 旅游人才专业背景多元化趋势。

根据统计数字显示湖北省旅游行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专业背景要求趋于多元化。其中旅游管理、外语和导游专业背景知识的倾向度排在前三位,分别为78.3%,64.3%和47%(图表1湖北省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专业背景倾向度)。

2. 旅游外语类人才需求扩大。

在300份有效问卷中,需要外语类人才的企业占70%,非常需要的企业占到19.7%,不需要的占10.3%。

3. 用人单位对旅游人才素质能力要求提升。

被调查对象均表现出对目前旅游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不满足,并认为现有旅游从业人员仍需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这些能力根据急需程度依次为营销能力、处理问题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能力和组织能力。

四、当前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综观国内学者从事旅游英语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归纳起来仍存在以下不足:

1)大专院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与区域旅游发展结合不紧密。目前我国各大中专院校的旅游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各旅游管理专业教研室或院系作为专业特色课程开设。另一种是作为各高校外国语学院的专业方向课进行开设。但是两种教学情况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一是以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教程作为教学基础,二是泛泛的将国际或国内旅游文化活动所涉及的英语内容作为教学核心内容。

在区域旅游的视觉下来看,国际旅游作为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日渐升温,各区域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并没有通过旅游从业人员很好的进行传递。因此配合湖北省“打造六大旅游板块和十大精品旅游线路”政策的出台,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纳入地方文化教学,将传统的旅游学体系、英语语言学习体系和本土文化体系相结合,让学生在校园里夯实较为全面的本土文化基础,为毕业后能适应湖北旅游业发展和飞跃提供条件。

2)研究方法大多局限于定性方法,实证和定量研究方法有待拓展和加强。根据本课题组统计,截止2013年11月11日中国知网2013年高等教育旅游英语学科的文献共计7880篇。其中83%的文献是关于旅游英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实证和定量研究方法有待拓展和加强。

3)在课程建设方面,大多只侧重理论探讨,比较零散,缺乏系统和全面的实证研究。各学者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或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来研究旅游人才英语能力的培养,但理论性强于实践性,的内涵、构成及评价模型认识不统一。

五、改进措施与方法

旅游从业人员英语能力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湖北旅游经济的发展,而高素质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如何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的旅游专业人才。提高旅游人才的英语能力是提升湖北旅游品牌价值的核心动力。把握湖北省“打造六大旅游板块和十大精品旅游线路”的契机,在旅游英语教育中植入本土文化和本土旅游建设的理念,适应未来湖北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

1)省内调研、个案研究

调查与分析湖北省对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找出我省旅游服务业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旅游从业人员和客户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将湖北旅游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和旅游英语教育中的盲点相结合,以湖北本土文化为载体,以湖北“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为导向,以湖北旅游英语教学为阵地,丰富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

2)新编,改编旅游英语教材

传统的旅游英语教材内容宽泛,涉及的旅游目的地地域广,因篇幅有限导致叙述的旅游文化内容及内涵都比较浅。有的甚至仅仅停留在对旅游目的地的标志性旅游景点的介绍层面,不能全面深入的讲述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文化精神及内涵。通过新编,改编旅游英语教材,从文化资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饮食特色、社会风俗、宗教信仰、公共节庆及旅游名胜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湖北及其他区域旅游目的地。这一改变不但对读者知识面的拓宽有很大帮助,而且有助于将各地各学院在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时将旅游专业英语的教学与区域旅游的发展相结合。

3)提高旅游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素质的需要

在我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急需大量既掌握专业知识又能用英文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景点和中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这对旅游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目前的旅游英语教学往往更注重语言本身的学习和研究,过分注重单纯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语言的交际功能,学生毕业后的英语交流能力往往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结合本地的旅游发展现状和资源,在课堂上练兵,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学以致用。

4)建立以旅游人才英语能力培养与湖北旅游业多元化发展为目标的专业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为将湖北本土文化教学和目标培养引入高校旅游英语教育打好基础。旅游英语教育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引入区域旅游文化内容,改进教材,增加教学模块,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实践和应用,可以促进教育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并为旅游英语教育发展提供借鉴作用。完善一套以培养旅游英语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以人才优势推动湖北地方旅游质和量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六、总结

由此,借鉴当前已有的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研究成果,围绕湖北省对外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将湖北旅游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和旅游英语教育中的盲点相结合,以湖北本土文化为载体,以湖北“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为导向,以湖北旅游英语教育为阵地,通过丰富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内涵,完善一套以培养旅游英语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以人才优势推动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8

本次持续近一年的调研活动,采取的是社会评价尺度,以学校为评价对象,用人单位、教职工为评价主体,校友、应届毕业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突出就业和社会适应性的导向作用。评价内容涉及学校人才培养诸多方面,评价维度包括用人单位对学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校友对学校和自我、教职工对学校、2012届毕业生对学校和自我的评价等五个方面。

一、调研情况说明

(一)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

1. 评价指标

参与本次调研的用人单位共有96家,主要是到校进行过招聘的单位,他们一般对学校比较熟悉,分布范围较广,行业覆盖面宽,代表性较强。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指标包括学校知名度、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教学实践环节、学风和校风、教学与管理水平、与单位的沟通及合作、就业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就业服务的满意度、招聘场地和设施设备的满意度、硬件设施等十项内容。此外,还有一道关于“到校招聘的考虑因素”的多项选择题。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2. 图表解析

从统计图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学校最为满意的有三项,对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就业服务评价好及以上的均为100%。其次是对学校知名度、学校的硬件设施好、教学与管理水平、招聘场地和设施设备评价好以上的均在90%以上。比例相对较低的是对学风和校风评价好及以上、教学实践环节评价好及以上、与单位沟通及合作方面评价好及以上比例低于90%,分别为87.5%、85%、82.5%。另外,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考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生源质量(77.5%)、办学历史(40%)和交通因素(25%),从中可以看出生源质量是一所大学办学的根本,也是用人单位招聘最看重的方面。

(二)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

1. 评价指标

参与本次调研的用人单位共有96家,大多为接收学校毕业生较多的各行各业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总体情况较为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指标包括综合素质、适应能力、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执行力、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发展潜力等九项内容。另有两道关于“毕业生亟需改进和提高的方面”和“接收学校毕业生的主要原因”的多选题。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2. 图表解析

(1)由图2.1可见,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较高,各项评价指标“好+很好”的比例达到92.22%,显示了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高度认可。

(2)由图2.2可见,用人单位认可度较高的几项指标依次为执行力、专业基础、发展潜力、适应能力、综合素质、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好+很好”的比例均在95%以上,其中执行力为100%。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三项指标相对较低。

(3)在关于“毕业生亟需改进和提高的方面”,用人单位认为学校毕业生最需要提高的是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69.05%)、创新能力(45.24%)、动手实践能力(35.71%)。这与“好+很好”比例较低的三项指标结果一致。在关于“接收学校毕业生的主要原因”方面,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依次为专业对口(90.48%)、专业基础扎实(64.29%)、综合素质较高(59.52%)。

(三)校友对学校和自我的评价

1. 评价指标

参与本次调研的校友共有228人,基本覆盖各个专业和届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校友调研评价指标共包括两类,一类是校友对学校的评价,包括学校对专业设置、教学与管理水平、学风和校风、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就业信息覆盖面、就业信息对就业的帮助、职业指导服务、实现就业的途径八项内容;另一类是校友对自身的评价,包括工作与专业的关联度、创新和实践能力、工作岗位满意度、发展前景四项内容。另有一道“对母校有何意见、建议”的问答题。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2. 图表解析

(1)从图3.1可以看出,校友对学校总体比较认可,好及很好比例平均为84%,其中对就业信息对就业帮助、学风建设、教学管理水平、职业指导评价好及以上比例超过了90%,满意度较低的是就业帮扶和硬件设施和后勤服务评价好及很好的比例约为65%。

(2)从图3.2和3.3可以看出校友对自身的评价总体比较积极,主要体现在对工作满意及以上、对发展前景感到乐观及以上的比例平均为80%左右,认为一般的平均约为15%,认为不满意或差及以上的比例仅约为5%。另外,校友们目前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知识比较相关的接近90%。对自身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相对较低,约有70%的校友评价自己这两方面的能力好及以上。另外,主干专业和非主干专业校友之间在这四项指标方面均有一定的差距,主干专业比非主干专业校友在各项满意度上稍高。两者在工作与专业关联及以上、工作岗位满意及以上、发展前景乐观及以上、创新和实践能力好及以上的相差值分别为18.58%、16.32%、13.14%、6.9%。

(四)教职工对学校的评价

1. 评价指标

参与本次调研的教职工共有247人,包括专职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学生政工干部。教职工调研评价指标共包括两类,一类是教职工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评价,包括就业关注度、就业重视程度、就业工作水平、就业氛围、就业宣传工作五项内容;另一类是教职工对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学生综合素质、硬件设施和后勤服务、教学管理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社会适应性、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五项内容。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2. 图表解析

(1)从图4.1可以看出,教职工对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认可,尤其在教职工对就业关注、就业重视、就业工作水平好及很好的比例超过90%。另外两项指标比较认可及以上的比例也超过87%。

(2)从图4.2可以看出,教职工对跟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比较正面,处于基本满意水平,对各项指标认可的比例平均值为82.42%。

(五)2012届毕业生对学校、自我的评价

1. 评价指标

参与本次调研的2012毕业生共有442人,其中男生321人,女生121人,涵盖所有的专业,各专业人数比例合理。考虑到择业过程中学生反映的数据更为合理,因此为2012届毕业发放问卷的时间为2011年12月。2012届毕业生调研评价指标共包括两类,一类是2012届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包括就业信息对就业帮助、硬件设施和后勤服务、学风建设、教学管理水平、职业指导、课程设置、日常管理和服务、就业帮扶八项内容,另有一道“对学校改善就业指导服务及相关工作有何建议”的问答题;另一类是2012届毕业生对自身就业竞争力的评价,评价指标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动手实践能力、西部和基层就业、专业和学术水平、创新能力、求职竞争力六项内容,另有三道关于“最迫切需要接受的指导”、“择业遇到的主要问题”、“最欠缺的素质”多项选择题和一道“认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的问答题。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2. 图表解析

(1)从图5.1可以看出,2012届毕业生在对就业及相关工作评价比较积极,其中认为就业信息对就业的帮助较大、对硬件设施和后勤服务满意及以上、学风建设较好及以上、教学管理水平较高及以上、职业指导满意及以上的比例相对较高,均超过90%;对就业帮扶满意度最低,仅为66.15%。

(2)从图5.2可以看出,2012届毕业生对自身就业竞争力评价比较中性,认为各项能力一般的居多,除90%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有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外,其余各项指标认为一般的约占50%。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二、综合分析

(一)总体评价情况

1. 用人单位对学校及就业工作的评价情况

学校的办学情况是用人单位评价的依据,同样,用人单位的评价可以为学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分析发现,学校长期办学历史所形成的优良校风和学风是用人单位所看重并作为招聘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另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一直坚持的为到校招聘单位提供“场地服务、信息发布、形象宣传、面试洽谈、签约指导”一站式优质服务的做法也是用人单位比较满意的地方,反映在数据上是各评价指标为满意及以上比例为100%的有3项,比例超过90%的有4项,比例最低的3项也超过了80%。

2. 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情况

从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评价总体情况来看,超过92%的用人单位认为学校毕业生各项评价指标达到“好+很好”的水平。学校的大部分毕业生素质突出,受到单位的肯定,例如执行力、敬业精神、工作作风、专业知识等,这也正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严谨办学的生动反映,值得继续保持和进一步发扬有力地证明了学校多年来形成的育人思路是正确的,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部分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得到单位认同。

3. 校友对就业工作及自身发展的评价情况

从校友对学校就业相关工作评价来看,校友对学校总体情况满意,尤其是对专业设置、学校对就业重视度、学风和校风、教学和管理水平最为满意,这也正是学校办学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值得继续巩固和保持。从校友对自身评价来看,约80%的校友对自身素质和工作岗位基本满意。

4. 教职工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及学生素质的评价情况

从教职工对学校评价来看,一是广大教职员工普遍关注和重视就业工作,就业全员化初现成效;二是对就业工作水平给予肯定,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态度满意;三是就业氛围比较浓厚,对就业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很好的舆论氛围。从教职工对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来看,教职工对学生综合素质、基础设施和后勤服务满意,认为较好及以上的比例达到85%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1. 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三项能力满意度较低

虽然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总体评价较好,但在三项能力(即组织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方面满意度较低。体现在:一是在关于“毕业生亟需改进和提高的方面”,用人单位认为学校毕业生最需要提高的是组织领导能力(69.05%)、创新能力(45.24%)、动手实践能力(35.71%);二是从单位对学校的教学实践环节满意度较低,认为“一般及差”的达到了约20%;三是90%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动手实践能力。由于单位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日益渴求,以及学校传统的课程设置限制了学生四年级参加顶岗实习等深层次的实践锻炼,因此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还须继续加强。

2. 不同专业之间就业落差较大

从校友对自身评价来看,尚有约20%的校友对自身现状评价一般及以下。从统计数据来看,这部分校友大部分是非主干专业毕业生。这反映出学校专业之间就业落差较大,专业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非主干专业的毕业生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发展前景与主干专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引起注意,这点在行业性鲜明的高校尤为突出。正如一名参与调研的校友所说:“在保持电力相关专业优势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学校非电专业的建设,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开拓知识面,积极向行业外发展,提高竞争力。”

3. 毕业生对自身信心不够充分

从2012届毕业生对自身就业竞争力的评价来看,应届毕业生对自身就业竞争力信心不是很强,认为各项主要评价指标较好及以上的约为45%,认为一般的约为50%,认为差的约为5%。这与对2012届毕业生的调研时间为2009年12月份,毕业生正处于择业期,大部分学生尚未落实工作有较大关系。结合用人单位评价及校友跟踪调查来综合分析,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确实有待提高。另外,毕业生就业心态定位较高,只有51%的应届毕业生考虑到西部和基层就业。

4. 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从校友对就业相关工作评价来看,学校的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非主干专业就业市场建设、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帮扶力度等方面需要继续改进和提高。目前就业工作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一是毕业生总体期望值较高,但各专业毕业生之间就业差距较大,非主干专业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就业工作未能全面兼顾,就业信息偏少,就业渠道过窄;二是就业宣传不够到位,大部分同学对就业指导中心和院系的就业职责以及相关的就业政策不了解,不利于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开展;三是学校对就业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实施的帮扶措施,需要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感受到,并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出台更多、更有力的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

三、对策和展望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自身的特点,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为稳定的运行机制与方式,是高校办学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等在培养人才这一中心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内涵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等要素。【4】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日趋多元化、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变革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5】结合本次调研结果分析,以就业和社会适应为切入点,进行几方面思考和提出几点建议。

(一)强化社会适应性的导向作用

对于一流高水平大学来说,不仅要有大师、大楼,也要有“大”学生,这个“大”便是从质量方面对人才素质的一种衡量,没有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培养不出高质量的“大”学生来的。针对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评价中和校友对自身评价中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满意度相对较低,社会适应性有待加强的现实,需要学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

一是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实践环节,增设实践场所,增强实践效果来提高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对部分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适当考虑开展“3+1”或“3.5+0.5”培养模式,增加学生顶岗实习时间,提高这些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是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大学课堂为切入点,以学术竞赛为平台,以课外活动为载体,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全面开展创新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

三是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理工科院校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工程师还需要领导者,这将对学校社会地位的高低及社会资源的多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学生组织领导能力的形成与大学精神、文化氛围、办学特色紧密相关。因此,要想涌现出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具体来讲,就是要活跃学生的思想观念,创造更为宽松平等的氛围,提供更多展现的机会,倡导更良性的竞争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组织领导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这三项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显现效果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足够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二)优化就业工作对高校的贡献力

就业情况是验证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校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果显著,呈现出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高”的局面。但也有其中不足之处,便是行业性院校普遍存在的因学校特色而带来的就业渠道的相对单一和就业质量与学校建设一流高水平大学要求的差距。这便要求毕业就业工作在提升对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贡献力方面走得更远,做出更大作为。因此,需要学校根据教育部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的“四化”要求(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全面提升就业工作水平。

1. 就业全程化:

贯穿于学生培养和就业的全过程。实施就业的全程化,要体现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以职业生涯与发展理论为基础,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将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融入到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奠定较好的专业基础,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较强的就业能力。

2. 就业全员化:

在将来的就业工作中,学校应进一步发挥兼职工作人员的力量,充分调动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骨干的积极性,尤其要放大名师班主任的作用,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大班主任工作考核中就业工作所占的比重,形成以人为点,以班为线,以系为面的工作格局,构建各部门和院系通力协作、专职和兼职教师队伍共同努力、毕业生和学生骨干相互配合的“人人关心就业、人人促进就业”的全员化机制。

3. 就业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高校就业信息化工作面临三大任务。一是提高就业管理自动化水平,努力实现就业数据统计、报送工作的网络化管理;二是要继续完善方便快捷、覆盖面广、资源丰富、功能性强的网络平台,努力降低学生求职成本。三是要加强与各院校之间的沟通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全面提高就业信息的覆盖面,尤其是提高非主干专业就业需求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

4. 就业专业化:

目前高校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基本上都是责任心强、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学工干部,但是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加以强化,使就业工作迈向专业化。具体来讲,一是开展就业指导理论和业务培训,提升辅导员职业发展意识和就业指导水平。学校可以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从就业指导理念、规范和技巧三个方面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二是培养就业指导专职教师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提升质量意识和教学水平。学校可以通过设立职业指导教研室、组建课程教学小组、组织教师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兼职锻炼、设立教育基金等举措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三是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职业化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三)理工类高校加强“软实力”建设

人文教育及人文氛围的相对薄弱往往是理工类高校的短板和软肋,也是提高人才社会适应性的主要瓶颈之一,这在校友的反馈中也可以看出。与综合类、人文类院校相比,工程类院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但这种局限并不是绝对的,扬长避短、整合优化,也能够打破这一定律,在推进人文教育及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上大有作为。同时,加强对创新校园文化的塑造也是优化育人环境,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1. 不断充实和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在课程体系上,一是以人文社科基础教育为重心,重点建设一批核心课程和若干精品课程,形成比较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二是注重凸显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文意蕴。注重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与人文引导,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要求出发,引导大学生完善精神境界,提升人生内涵,构建和谐身心;三是建设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基本的素质,对其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为此,应该夯实校园文化根基,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辐射,优美高雅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充满人文精神的大学校园,来培育和谐健全的心灵。

2. 培育大学创新文化,营造浓厚学术科研氛围。

一是加强研究型教学建设,并开设创新性课程。与我国高校不同,英美等国家的大学,主要实行以“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的团队构建比较普遍。我国的高校可以学习美国高校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对于专业课,尤其是一些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大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教师讲清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提出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查资料、课堂讨论、总结等环节完成对课程的学习。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6】加强对国外知名高校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积极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型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首创精神。二是重视第二课程的学术氛围营造。第二课程的学术氛围主要来自:高层次的讲座、学术交流;多渠道的校内外科研参与;高水平的学术竞赛;规模不等的学术活动。其中大师、名师的精神感召与学术指引对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意义重大,应该积极拓展渠道,搭建平台,为学生接触学术权威和前沿提供机会。此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本科生、研究生参与教师课题,也是激发学生重视科研,提高学术本领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我国5年内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人数将达近700万[EB/OL].[2012-6-15].http://news.eastday.com/c/20110223/u1a5739010.html.

[2]武唯.努力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2-23.

[3]温家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9-10-12.

[4]易玉梅,彭志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2):13.

[5]郭志平.基于就业视角的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8):3.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9

一、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是高校生存发展的需要。学生的质量是学校的象征和标志,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尤其是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 学生是学校招生的最好宣传和广告。如果高校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独当一面, 并能被企业所认可和接受, 那么该校就能迅速被社会认同和接受。因此, 高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2.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务院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面对21世纪的挑战, 高校要持续进行教育改革,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高校的根本任务。

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策略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民主, 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相长, 形成民主的课堂社会, 有效提升课堂效果,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创设微型社会情景,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对学生而言, 高校本质上是社会的缩影, 体育教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微型社会的缩影, 在体育活动中, 学生之间既有协作和竞争, 也存在机遇和挑战。通过体育活动, 学生既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也能尝试各种失败。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体育活动的各种特征, 创设微型的社会情景, 在模拟的微型社会中, 不同的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 可能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的人组成团队, 通过模拟实际的社会情景, 使学生能够和实际生活有效对接, 让学生的情感能够有效实现与社会的对接和沟通, 增强学生的合作、交际及应变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注重学生毅力意志磨练, 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是复杂多变、存在各种不利因素的, 如何更好地适应、面对社会, 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是每个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必须具备的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挑战性运动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和负荷能力, 通过体育活动磨练学生的心理, 让学生在付出努力的同时收获进步和成功, 提高学生的承受能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品质。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抗挫折教育, 特别是面对困难和挑战的解决能力,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开展适当的体育竞技活动,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当前多数高校学生为独生子女,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学生通常都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 抗挫折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也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适当的体育竞技活动, 能够有效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尤其是团体性竞赛, 同一方队员通过拍肩、拍手等相互鼓励, 增强了信任、尊重和团队归属感。除此之外, 体育竞技中的失败也是学生心理调节的重要过程, 抗挫折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很重要的一方面, 通过抗挫折教育能够很好地磨练学生的心理, 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5.发挥体育竞技的“规则效应”, 加强学生的社会规范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任何形式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规则, 任何学生在活动中都会自动的遵守规则, 即便教师或者裁判不在, 他们也会自觉遵守, 使他们严格遵守的是无形的力量——规则。体育活动中的这种特殊的“规则”, 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克制, 服从体育道德规范, 学会在规则约束下和别人竞争。这种规则效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 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6.开展课外体育, 实现学生和社会的有效对接。高校的体育课十分有限, 要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完成既定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 高校应适当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 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社会化的体育模式, 通过运用高校的各种社团及体育俱乐部, 形成决策、管理与参与等各个环节的良性互动, 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能互换参与各个角色, 加强师生、学生及社团之间的和谐相处与沟通, 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结语

体育教学要充分结合学生与学校实际, 结合教育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战略, 深入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大胆创新实践教学, 使体育教学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强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体育作为高校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学生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尤其是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基于此, 分析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并研究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社会适应能力,高校

参考文献

[1]郭琴.试论21世纪高校体育对我国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 (1) :22-23.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10

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的逻辑起点

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体现在“高等性”和“职业性”上。其内涵发展在功能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根据学校及学生的特点, 确定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合格的社会公民、推动社会进步的建设者。但在现实的毕业生就业过程中, 职业社会、高职院校、学生、社会招聘单位作为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合成体, 均存在着认识局限性、应对盲目性和行动消极性, 成为高职毕业生需要面对的挑战。如何在遵循职业社会本质特点的基础上, 发挥高职院校的作用, 使毕业生在能动性自我发展中培养自身的职业社会适应力, 应对当前的就业挑战, 实现与社会招聘单位人才需求有效链接的目标, 显得尤其重要, 也是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作用的创新举措。

职业社会的本质客观决定了个体职业社会适应力是成功走向职业生活的关键。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人类在构建职业社会的基础上所展开的职业生活史。人不仅自然存在物, 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类作为社会存在物, 在社会群居中衍生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 意味着人们不可避免地要扮演职业人的角色, 在一定的职业岗位中实践、体验、积累、深化、提升, 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职业在伴随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度发达的职业社会, 但职业社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在人类主体性逐渐丰富与发展的基础上, 随着时代与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更新。主体性、发展性与变化性作为职业社会的本质特点, 决定了人类走向职业生活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社会适应力, 从而能够继续着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职业生活, 这是人类走向职业社会的基本要求。职业社会适应力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应变力、职业社会生存力等内容, 是职业人在一定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综合素质的体现。职业社会适应力因不同人的状况而具有不同的层次水平, 其水平的高低是人们能否成功就业、走向职业生活的根本指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发源地, 具有“高等性”与“职业性”双重属性, 不可避免地要以实现学生的“职业性”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关键参照标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取决于是否与职业社会的具体需求相适应, 这是高职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此, 职业社会的本质特点客观决定了学生主体性发挥、职业社会适应力提高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及对培养目标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致使在功能作用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尽管很多高职院校大力倡导“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但在实际操作中与原定目标差异甚大, 实施过程屡遭困难, 且异化现象严重。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不明确, 无法满足社会职业岗位发展变化的实际需求;培养目标不合理, 培养方式单一僵化, 过于急功近利, 追求高就业率及片面、过度强调技能培养, 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及全面性、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职业素质教育落后于职业技能教育, 制约着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水平;专业结构设置的有限及陈旧、教学实践设备的不足与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占比不高大大缩小了学生掌握社会职业岗位知识技能的范围;职业训练平台匮乏、职业活动无法切实提升学生对职业转变的适应性与迁移能力;校企合作的表面化、企业文化资源利用的有限性无法真正做到“校企融合, 全程育人”, 学生缺少职业社会环境的体验平台, 大大降低了学生主动走向职业社会的积极性。上述原因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社会适应力低下, 难以适应就业岗位和市场经济竞争的需求, 最终导致他们未能真正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毕业生的已有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和矛盾日益突出。

毕业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自我能动性发展水平低, 存在就业盲从性和被动性。首先, 高职院校生源的基础素质及教育内容的专业性客观决定了在高职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积极性不高、求知欲不强、精神动力不足、心理自卑、自我认知管理能力较薄弱、时间管理能力低下、自我发展素质呈片面性等潜在问题。这是高职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不仅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应对就业方面容易出现盲目应聘, 出现“推一步走一步, 人云亦云”的盲从状态和被动局面, 而且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等、随、靠、要”的心态, 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依赖家人、朋友、学校的介绍与推荐上, 侧重外在因素对自身成功就业的影响, 忽略自身在就业过程中应当扮演的主体角色, 缺少自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意识。其次, 由于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指导个性化与全面化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与缺陷, 大大遏制了高职院校学生自我能动性的发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形成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升, 加剧了他们对职业社会本质规律与要求的忽略、对职业岗位认识的肤浅、对职业社会适应性的含糊、对理解自我发展与职业生活两者之间关系的错位。由此引发毕业生群体中的就业观偏差、就业心理不健全、求职技巧欠缺、创业能力薄弱、抗挫折水平低、资源利用与挖掘方法不足、职业道德素质与社会岗位适应性失衡等问题, 最终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社会适应力不强, 在就业过程中无法凸显自身的优势, 个人就业竞争力未能达到职业社会对他们的需求。

校企合作机制与实践的不完善, 使得校企合作文化育人的现状无法促使毕业生职业素质的有效形成, 毕业生的素质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 社会招聘单位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 处于消极被动状态。近年来, 尽管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 但仍难以形成有效推动校企合作的动力。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 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育人的观念尚未真正认识和了解, 依然秉承着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旧观念, 使校企合作流于表面的文件协议形式, 缺乏对学校与企业合作达到“利益共同体”的尝试和探索, 企业在表面化的合作中无法感受到高职毕业生为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人才支持, 使得企业始终持有对高职毕业生学历、才能的偏见, 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成功率的低下和就业质量水平的一般化。其二, 高职院校在深入与企业合作育人的机制和实际措施方面仍然欠缺, 多数高职院校难以与企业建立实质性的、长期的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缺乏生命力, 未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尚处空白, 亟待建立和完善。其三, 企业缺乏长远的合作意识和后备人才储备与培养意识, 在校企合作上缺少战略性的思考和有效的实践经验, 在合作过程中以利益为重, 侧重于外在教学条件的合作, 忽视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技能指导、监督与评价等方面的职业社会环境营造, 校企文化融合力较弱, 最终导致校企合作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影响力度不大。其四, 我国在校企合作育人方面缺乏鼓励性政策和具体的实践经验, 未能有效地将学校与企业进行政策链接, 从而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为校企合作提供合理建议;在激励与推动学校与企业合作方面力度不够大, 导致校企合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以取得成效, 社会招聘单位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社会适应力之间存在差距, 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认可度较低。

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的具体内容

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就是要把高职教育作为一种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为一体的特殊的高等教育类型, 以终身教育和全人教育为学校的教育理念, 进一步明确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办学定位, 树立“高素质全面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职业社会的本质特点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征, 通过优化与创造真实的职业社会环境, 以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为基点,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业意识、职业知识技能、职业品格、职业社会素质、职业社会生存力等方面的培养, 使学生能够形成较高的职业社会适应素质与能力, 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切实提升就业竞争力。

首先, 要以终身教育理念和全人教育理念推进高职教育改革, 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 树立高职院校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设立高职教育实践思想指针, 更新高职院校办学观念。高职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 承担着高技能人才的职前与职后培养的重任,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再次道明了高职教育存在功能长效性与针对性的特点。要求高职院校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重视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以此定位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更新以往单一、固定的人才培养思维模式, 以技能培养为切入点, 拓展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深度和广度, 把“高素质全面型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重新调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与作用, 使其成为高技能人才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的基地, 从而提升高职毕业生走向职业社会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做好以下工作: (1) 结合本校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特色, 以区域性服务为基础, 重树学院的人才培养观念, 对教职工开展人才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引, 使全体教职工快速适应与时俱进的教育改革趋势。 (2) 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型技能人才”的新理念、新思想作为人才培养指针, 开展高职学生教育教学实践改革, 切实革除一切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短视思想和行为, 把实现学生“技能强、素质全、个性突出、可持续发展”作为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衡量指标, 全面推进高职教育实践改革。 (3) 大力开展终身教育、全人教育思想的宣传和实践, 把两者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方针, 整合学生职前与职后的教育内容需求, 强化教育理念的现实切合性, 做到教育理念与学校贴合、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匹配, 提升人才培养效果的长效性。 (4) 加强学生技能培养与全面素质结合的教育探索, 建立融合高技能与高素质两种教育效果的职业教育运行体系, 将学生的职后发展特点和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把职业社会人才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 确立学校适应社会职业发展的办学思想, 为培养高素质全面型技能人才打好基础。

其次, 立足客体角度 (职业社会本质) 与主体角度 (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特征) 挖掘高职毕业生竞争力的源头与影响因素, 确立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机制, 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社会资源的合力效应, 创建真实、贴切的职业社会环境, 使高职学生在职业体验一体化的教育中自我能动地发展, 实现从被动应付就业到主动面对就业的转变。在学生主动就业的过程中, 培养他们的职业社会适应力, 使其就业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主要路径如下:

一是根据综合就业过程中主客体的本质特点, 构建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机制, 培养学生在自我发展过程中适应社会需求的主动意识, 保障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长效性与实效性。职业社会的主体性、发展性与变化性要求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职业人, 作为受教育的实践主体, 要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灵活运用教育资源, 成为自我能动发展的主体;作为未来职业社会的主体, 应当有效运用自身的职业知识、技能、素质积极应对就业, 主动做好走向职业社会的一切准备, 成为职业社会的主动适应者和积极创造者, 在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中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职业社会的本质体现了对高职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的根本要求, 自我能动性发展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主导因素, 是消除毕业生就业被动状态的关键。因此,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机制是有效培养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的核心前提。结合高职院校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意识与能力不高, 以及当前教育环境不利于高职学生自我能动性发挥的现实, 应从以下方面构建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机制:其一, 尊重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过程中针对高职学生自信不足和自我认识不客观等悲观、消极、被动的惯性思维状况, 渗透高职学生个体存在价值的教育,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尝试探索的愿望, 使高职学生逐渐摆脱自我否定的晦暗心理, 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 激发挖掘自身潜力, 使主体能动性成为高职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的内在因素, 成为一股持久的动力推动学生自主发展。其二, 根据人本身具有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本质特征, 高职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现有环境条件的制约, 体现为人的受动性。因此, 在教育过程中, 一方面, 要让高职学生认识到社会现实发展状况对人的发展的制约性以及人的受动性的必然特征, 在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社会招聘单位人才具体需求的过程中准确而恰当地进行 (SWTO) 分析, 避免由于全盘否定、自我放弃而忽视自我能动发展的现象;另一方面, 要突破以往一味让学生被动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思想, 代之以引导高职学生理性分析、面对环境的客观制约性 (包括职业社会对职业人的内在要求) , 提高他们处理自我发展与职业生活两者关系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规划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环境的客观制约性作为自我能动性发展的外在机制, 启发学生主动进行自我发展规划, 超越现状的约束, 进而质疑、审视、实践和变革, 成为从现实出发探索各种可能的发展的主体, 在实践中实现创造性、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确立学生的主体性, 使他们能够进行正确而恰当的能动性选择, 并在受动中发挥主体的超越性, 唤醒他们自我能动性发展的意识和实践愿望, 进而在探索与体验中全面强化自身的职业社会适应力, 在走向职业社会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拥有更强大的就业竞争力。

二是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社会资源的合力效应, 创设高职学生职业社会体验平台, 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社会体验教育体系, 创建真实、贴切的职业社会环境, 让学生在全程化、全面化的职业体验中提高职业社会适应力, 增强就业竞争力。 (1) 拓宽高职院校关于就业内涵的理解, 改变仅限于就业率的单一追求, 提出培养“高素质全面型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内容, 确立学科、教师、人才培养模式、职业信息水平作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表征, 使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提升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 (2) 大力开展高职教学改革研究, 立足于地域性人才需求与学校特色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根据职业社会实际需求及高职学生的薄弱点, 开展高职课程设置改革实践, 设置融合职业性与主体性的课程体系, 创设“职业社会信息实践”课, 及时将新技术、新方法、职业社会岗位的新需求纳入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信息了解中与时俱进, 加大走向职业社会的适应性;增设“职业文化”课, 深入进行职业认知、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思想、职业价值、用人单位人才评价准则等方面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构建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并重的健全人格培养机制, 使高职学生在职业文化的渗透中树立职业意识, 煅就职业品质, 提升职业社会的敏感性。 (3) 深化校企合作, 革新校企合作模式和内容, 建立“以企业实践为主体, 以学校理念为主导”的校企育人模式, 树立“立足社会、立足企业、实现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校企共赢”的目标, 构建职业体验平台, 形成高职学生职业社会体验教育体系。第一, 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作为校企共育人才的建设者和管理者, 要对所在城市区域进行人才需求调研, 了解区域社会岗位设置的总体情况, 建立区域企业沟通联系机制, 结合学校特色,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第二, 要主动深入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育人效应宣传, 加大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正确认识, 提高其对校企合作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逐渐转变企业对校企合作认识的表面化;积极探索与企业育人共赢的合作机制, 使企业改变人才培养的陈旧观念, 以建立“学习型企业”为切入点, 重新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思想。第三, 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基础上的职业训练、职业活动等职业体验平台, 通过课程设计, 以职业岗位员工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原则, 以职业社会岗位实际需求水平为标准设置高职院校课程开发与评价标准, 使学生对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有明确的认识, 更加切合实际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第四, 建立“走出去、引进来”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机制, 全面深入地进行职业社会岗位体验。一方面, 学校要积极与企业探究让学生前往企业实地实习、运用师徒制进行具体指导, 让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运用科研实践方式与企业共同开发项目的“互赢”人才培养方式。建立学生岗位实习制度, 根据企业岗位状况, 让学生到相应的岗位进行技能学习, 作为企业后备人才, 开展相关的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训练, 并做好相应的工作效果评估, 培养学生岗位实践的能力、提高职业岗位的自觉性。专业教师通过在企业挂职, 更加具体深入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根据企业项目进行深入的科学研发, 有效拓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以科研成果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另一方面, 要建立学校实训基地, 大力引进企业骨干为指导教师, 成立企业指导教师团队;开展融阶段性与全程化于一体的教育教学指导体系, 使实践教学充满生命力和竞争力。以实训平台指导学生、以职业素质引导学生、以职业思想启发学生, 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基于职业社会人才训练真实环境的熏陶, 提高职业社会适应能力, 为顺利走上职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组建企业指导教师团队的过程中, 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可通过加强研讨, 合作研究, 达到共同促进目的, 促使“学习型企业”形成, 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力, 同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五, 创设多样化的职业体验活动, 建立职业社会体验激励机制, 探索学生与企业人员进行职业信息交流的模式, 形成全程的学生职业社会体验中心。学校应根据产业区域人才素质需求、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状况建立职业体验中心机构。该机构要根据各专业特点, 结合职业社会对职业人的能力要求开展各式各样的职业技能竞赛、职业知识拓展、职业素质考验、职业岗位体验及分享等活动, 形成融合知识与技能、思想与品德、职业生涯规划与实践操作指导、信息资源利用、就业技巧、职业社会生存力培养等多项内容的职业适应性训练中心。通过该机构对各项活动内容的设置及评价考核标准的制度化, 使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渗透到学校育人的全过程, 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另外, 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方式, 建立职业体验激励机制, 制定学生职业实践、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鼓励措施, 激发高职学生在实践锻炼中的主体能动性, 全面摆脱消极应对就业的窘境, 代之以饱满的激情、信心和希望, 投入到学习、生活、就业中, 形成自我能动发展的意识,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校可通过探索学生与企业人员的职业信息交流模式, 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学生对职业社会的正确认识和了解, 开展定期的工作经验交流会、个人成长经验分享会、励志成才案例的分析探讨, 在互相交流中用企业人员的职业岗位意识带动学生的责任意识、岗位意识、生涯规划意识、持续发展意识;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带动企业人员的工作灵感, 提高生产效益, 达到双方共同发展的目的。通过上述措施, 深刻改变校企合作育人内容不健全、合作目标分离、合作观念有限、企业实践体验平台匮乏、校企文化育人融合力不足、高职毕业生与人才市场需求存在矛盾差距的状况, 切实改变高职毕业生职业社会适应力低下的窘况。

再次, 继续完善校企合作育人的相关政策支持、内容指导、经验介绍, 把校企文化融合作为校企合作育人的切入点,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循环机制, 建立提高高职毕业生职业社会适应力的保障制度。其一, 政府要继续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育人的鼓励性政策和指导性措施, 针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时期各个地区对人才的具体要求, 为各地区政府、各地方高职院校提供校企合作育人的方向引导及措施建议, 为企业参与育人工作提供更多的优惠和支持途径, 使校企双方有更多更大的合作动力, 有效解决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屡受歧视、就业质量不高的现状。其二, 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扶持力度, 包括就业信息、渠道、岗位设置等方面的倾斜政策, 加大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选择多样化的支撑力度;拓展高职毕业生创业的扶持内容, 鼓励毕业生积极参与创业, 探讨校企合作下的毕业生创业帮扶模式。其三, 学校与企业在合作育人过程中要重视探寻双方的“共赢”途径, 建立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个方面的融合文化,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循环机制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高职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使高职学生在文化融合中发挥主体能动性, 进行自我发展规划, 主动掌握职业技能, 加快培养职业素质, 努力实现全面发展, 强化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进一步提高社会招聘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

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的实践成效

激发了学生自主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 改变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被动就业的旧局面。职业社会适应力的内涵决定了职业社会有着对职业人的本质要求和具体标准。它强调毕业生在走向社会岗位前应当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和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够顺利走向职业岗位, 是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就业质量高低的前提。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 使学生能深刻认识到作为就业过程中的主体, 自身是就业能否成功的主导因素, 从而焕起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愿望, 提高自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意识基础。在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的过程中, 学生的自主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增强, 自我规划能力提高, 就会化被动为主动, 化应付为规划, 使应对就业的过程成为毕业生主动面对就业的实践探索过程。

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素质, 提升了毕业生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 实现了就业双向选择和高质量就业。职业社会适应力作为职业人在一定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综合素质的体现, 意味着毕业生要在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应变力、职业社会生存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水平, 是毕业生高素质全面性发展的体现。这不仅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且对校企合作育人的实效性提出了新的标准。在培养学生职业社会适应力的过程中, 不仅创设了基于真实的职业社会体验的“零距离”的实践指导平台, 组建了多样化的职业岗位体验活动方式, 而且建立了全程化的职业体验教育体系。通过职业体验机构设置、职业信息交流机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活动考察途径等让学生对职业文化有了更加全面而清晰的了解, 深刻感受职业社会环境的现实状况, 深入认识职业岗位的素质要求, 亲自对比自身与职业社会岗位实际需求间存在的矛盾与差距。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劣, 及时进行查缺补漏, 为制定自我发展规划提供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培养学生岗位实践的能力、增强其职业自觉性和敏感度,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与体验中全面强化自身的职业社会适应力。在这个过程中, 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思想与意识得到全面提升, 就业技巧与就业准备更具针对性, 大大增强了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使就业质量得到提高。

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探索能力, 为个人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职业社会适应力考察个体在社会生存中的综合能力, 要求学生学会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需求中灵活地、妥善地处理职业社会生活。这意味着学生除了掌握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以外, 在校企合作育人的过程中, 要积累有效运用资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探索能力。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的着力点就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 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凸显自身优势, 挖掘自身潜质进行创造实践。通过让学生在全程化、不断更新的职业教育活动体验中激发自身的创造念想, 在实践操作中检验新思想、新方法, 培养其实践探索的意识和勇气, 强化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相互交流中学会为人处事、学会团结合作, 从而养成健全和谐的人格, 在职业岗位上成为一名合格的、全面的职业人才, 为企业、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实践成果。

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 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职业社会适应力是对高职院校培养什么样人才的具体说明, 是职业社会的客观要求, 也是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需求。职业社会适应力以职业社会的本质特点为根据, 要求结合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及职业人需求, 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对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有着深刻而全面的符合度。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能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最贴切的参考, 能适时满足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需求;能为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探索点, 通过探索校企合作育人运行机制, 确定实际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校企共赢的过程中发挥育人的功能;能够在此过程中强化学校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建设, 使学生能力素质的养成有更大的保障, 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受社会肯定的职业人才。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是焕发高职院校生命活力、校企合作动力的关键, 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是推动高职院校发挥应有作用的创新举措。

参考文献

[1]夏甄陶.人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130.

[2]王天民.人的自我创造:历史唯物主义的伦理旨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154.

上一篇:中学化学记忆法下一篇:热能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