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与城市分析

2024-05-28

高层建筑与城市分析(精选十篇)

高层建筑与城市分析 篇1

关键词:城市空间,公共空间,高层建筑,一体化

我国目前正处在高层建筑的高速发展期, 高层建筑在各个城市都在大量涌现。高层建筑是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大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包涵着巨大的优势和潜能, 可以有效解决人口增长和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 从而增加城市公共空间, 提高城市生活效率, 并且可以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象。

城市空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物质要素, 同时也是人类实体环境的承载者, 它为人类各种生活与交往提供可能。本文所指的城市空间主要是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绿地以及广场等实体以及这些实体所形成的立体空间, 也就是人处在其中能真实感受到的具体空间, 人在这种空间中可以系统地归纳城市的认知框架和可识别性, 也可以在其中有明确自身的定位。

那么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是否融洽, 作为环境主体的人对其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我们设计者的工作就是为广大居民营造宜人的、舒适的空间, 它应该满足人类居住、工作、游憩及交通等行为的需要。

1 高层建筑对城市空间的积极影响

1.1 形成优美的城市天际轮廓线

优美的城市天际线高低起伏、疏密有致, 就如同城市交响曲, 以其强烈的节奏感表达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高层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密集的片区, 如今已经被视为大都市的象征, 它们是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道景观。高层建筑的顶部造型对于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高层建筑的顶部设计是其创作中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单体设计时我们应该遵从城市天际线的要求, 必须以保持优美的城市天际线作为我们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建筑是城市中的建筑, 建筑群同样也是城市中的建筑群, 独特个性的建筑造型是需要的, 但是必须把握好度, 理想的城市天际线应该是疏密有致, 富有层次感和秩序感的。

1.2 丰富城市的空间景观

高层建筑直接临街会给城市街道带来极大的压力。新建高层建筑往往与广场相结合, 因此在城市更新中, 街区开发高层建筑常常注意与广场结合, 高层建筑的参与并没有改变广场的平面特征和本身使用功能, 但其巨大的体量和尺度, 却动摇了广场在空间方面的某些传统特性。高层建筑参与构成了新型的、有别于传统的、具有更为明确的、对比强烈的现代城市广场。

高层建筑参与构成新的广场空间体, 在起围合限定作用时, 也可以通过对其自身形体的处理来改善空间形态, 当广场过于狭窄压抑时, 高层建筑必须有适应人体的尺度过渡, 以减轻人们心理上的负担, 常见手法有:立面“分段处理”;与裙房相结合, 高层主体后退;高层建筑底层退进, 形成“骑楼”等做法。

1.3 节省土地

中国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尤其是在大中城市可谓是寸土寸金。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提高容积率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建筑密度, 建设高层建筑也许是必然的选择。高层建筑使得人们的居住、生活、工作环境向高处发展, 在有限的用地上尽可能地利用资源, 据统计, 30层的建筑比5层的建筑节约用地40%以上, 而空出来的用地对城市环境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1.4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高层建筑可以使地上、地下的各种管道相对集中, 从而降低市政投资。另外, 高层建筑容纳了大量的办公和居住人群, 而高层建筑往往是成片布置, 这样, 相应的各种配套设施也就会集中布置, 方便了人们的各种需求。

2 高层建筑对城市空间的消极影响

2.1 对声环境的影响

目前高层建筑不仅自身的声环境较差, 而且对所在区域的声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尤其在市中心建筑密集区, 城市交通噪声和人们生活噪声的形成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常常由于高层建筑上的玻璃幕墙及轻质金属外装修材料对声音的大量反射形成回声, 延长了干扰时间。对于高层建筑自身而言, 只有通过改善幕墙构造, 采用多层不共振玻璃, 加强窗间密闭性, 提高围护结构隔声性能, 简化建筑外形等途径来解决。另外, 我们可以通过改善街道交通环境、控制交通流量来减弱声源, 以缓解这种影响。

2.2 对风环境的影响

风速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的。由于风速、风向和周围气流的变化, 使高层建筑产生一定的运动, 产生缓慢的偏移和围绕偏移位置的振动。这种振动使得居住者和工作者感到不适。风除了对高层建筑本身产生影响以外, 还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风碰到高层建筑会形成风流从各个方向穿过建筑物。在建筑底部这种风流越发明显, 除影响到附近的低层建筑外, 还会给附近的行人造成不舒适, 使大楼出入口处产生强大风流。建筑越高, 这种现象越明显。在若干高层建筑之间的地带, 对风力环境的控制更加困难, 影响亦更复杂。

因此在进行高层办公综合建筑的规划设计时, 应对建筑的高度及其周围建筑的关系有全面的考虑。目前国内外比较提倡的做法是基于室外风环境CFD模拟的建筑规划设计, 它是立足于优化建筑规划设计的理念, 通过建立适合的建筑模拟模型与相应的边界条件, 通过建筑自然通风的CFD模拟实例, 得出评价室外风环境的方法, 以及如何在建筑规划设计前期与建筑方案结合, 从而及时评价风环境设计的合理性。建筑风环境CFD模拟在规划前期的介入, 对建筑规划设计的优化具有指导建议。

2.3对光环境的影响

高层建筑对光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光线被建筑遮挡, 高层建筑日照下的落影很大, 对落影区内的建筑、广场和道路等都有影响, 危害周围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因此要对建筑高度及体量进行限制, 以控制落影而保证其周围环境的日照。其次是玻璃幕墙的反射, 高层建筑本身为了避免过多的阳光进入室内, 引起眩光和增加室内温度, 除采用室内外的一些遮阳装置外, 还采用一些特殊的保温隔热的防护材料, 比如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等。但高反射玻璃反射掉的辐射长波, 把热量散发到邻近建筑和人身上, 影响周围小环境。

2.4对热环境的影响

许多城市将高层建筑密集的布置在一起, 由于建筑密度大, 容积率高, 中央空调等人工热排放加大, 因此“热岛效应”特别明显。因此控制街区建筑密度、容积率, 设计师如何采用新的保温隔热材料来减少人们对空调的使用从而减少人供热排放是当务之急。

3结语

高层建筑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优势也是相当明显的。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它所存在的大量负面影响。如何减弱其负面作用是我们整个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首先, 在城市规划阶段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城市总体的运转, 从而确定城市各个地块的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其次, 在建筑设计阶段, 应该提倡整体设计思想, 高层建筑和城市空间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进行多方案比较, 以确定最适合该地块的建筑平面布局和形象。另外, 需要考虑的是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要用生态节能的思想贯穿整个设计的全过程。

1981年国际建协的《华沙宣言》指出:“规划、建筑和设计不应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要素, 而应努力创造一个整合的多功能的环境。城市化追求建筑环境的连续性。这个新观念意味着每一幢建筑不再是孤立的, 而是连续性的一个组成元素。重点不再在容器上, 而在内容上, 不再在孤立的建筑物上, 无论它是多么复杂, 多么美丽, 而在于城市肌理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美]美国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协会.高层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2][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59.

[3][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4]丁小明.高层建筑设计的地域影响因素及外部尺度研究[J].山西建筑, 2007, 33 (29) :71-72.

高层建筑与城市分析 篇2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特点就是环保和节能,而做到把生态建筑理念与城市结合一体的建筑设计,更是有着独特的特色。而现如今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社会也一直在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因此城市的建筑设计应该及时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

二、目前城市的建筑设计的状况

从现在我国的城市建筑的现况来看,城市规划并没有那么理想,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及时协调好各部门要做的工作,对于城市的整体建筑设计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避免城市整体的建筑风格出现混乱,影响城市的市容。城市的建筑设计风格混乱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设计师设计构图不合理的因素造成的,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构思的时候,可能只考虑了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忽略了城市的建筑设计最好和周围的环境相互映衬。周围的环境和建筑相互搭配对于城市的建筑设计比较关键,把周围的自然环境与本身的建筑理念和风格相互映衬,可能会有好的建筑整体风格,给城市增添一道风景线。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地位。色彩和外观可以影响城市的规划指标。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使得设计与城市本身的.环境特征、人文特点以及天气和地域特征等相适应,能够增强城市的协调统一感。城市规划大概是从城市的基本表面出发的,还可以从城市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解决城市目前存在的问题。现在我国的城市建筑处于严重浪费能源的形势下,我们应该适当的想办法减少环境污染的现状,使得环境朝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城市的建筑设计理念如果依旧是高能耗型的,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变得更加严重。所以,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应该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减少环境污染的程度,这是城市目前迫切需要做的城市规划建设。

三、如何建设可持发展理念和建筑设计为一体的城市

1.最好做到建筑设计和当地的环境特点和地域、天气等相适应环境对于城市建筑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不同风格的建筑物,不同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和当地的景色以及人文特点等相互映衬。所以,不同地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方法也不一样。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1)如果在严寒的地区或者相对比较寒冷的地区,会发现在冬天的太阳照射的更强烈,相对比来说,夏天的阳光的强度就会减少很多。在北方的房屋设计中一般采用的偏向为朝南、南稍微偏东方向等。起着衬托作用的房间一般是在北面或者开有窗户。建筑设计更加趋向于合理标准化,这样人们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所以在严寒或者寒冷的地区,人们应该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得城市建筑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这样可以保证城市建筑的安全性以及环保性。(2)在稍微潮湿的地区,在设计方面更加偏向于建筑物内外的通风效果,相应的应该把要求稍微提高一些,在这些地区一般会出现通风比较好的窗户,这样就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潮湿地区的屋顶一般是把屋顶设计的比较通风,还可以把墙壁设置的相对的能达到隔热,这样能增强降低温度的作用。如果还想进一步防止湿热,还可以再建筑物的周围种植上绿色建筑物,这样可以起到遮阴的效果。2.城市的建筑设计相对应该合理科学规划,使得能源能够充分利用在目前倡导节能环保型的社会观念下,要想能够实现建筑外观良好的建筑。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进行规划,并应该适当的使得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想要得到好的建筑外观设计:(1)建筑物的间距要合理地规划。有些因素会影响到建筑物的采光效果,例如在城市建筑物之间的高度和建筑物之间的间距都可能会影响采光的效果。所以,良好的采光效果和合理的光照条件得到及时地保证,就会使得建筑物之间的差距比较合理。还应该适当地在工程学和物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光照时间和高度等计算出正确的间距。这样才能保证有合理的间距,进而有正确的建筑密度。合理的间距和建筑密度都能够使得建筑物得到充足的光照。应该尽量做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能够保证城市建筑设计的合理。(2)具体根据城市的地理条件,规划好相关事项确保环境得到充分保护。在进行城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全局和长远的观念看,从大局的方向来确保城市的建筑设计正常进行。应该根据城市的实际条件和具体的地势情况,尽量保证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我国现在逐渐倡导建设环保节能型社会,这样就需要我国城市的建筑设计趋向于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节能环保的社会需要每个人去维护,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做到亲手不去破坏环境。从身边做起保护好环境,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这样能够保证城市的稳定有序发展。所以,在城市的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最好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地势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地形特别复杂的地方,合理的选择土地进行施工。把城市的建筑设计进行合理的规划能够促进城市建设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现在我国渐渐向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如何实现城市的建筑设计融入可持续化发展理念,也是现今值得考虑的问题。通过上文,我们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根据目前的城市建筑设计现况对建筑设计的方案进行改变,使得建筑设计与当前的理念相符合。至于建筑设计能不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结合发展,需要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并及时做出改变。

参考文献:

[1]祁会祥.谈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应用分析 篇3

关键词:城市空间;高层建筑;建筑设计;应用;分析

一、城市空间与高层建筑的关系

城市空间在科学上的定义是城市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场所,是居民活动的场所提供者。但是此文所探讨的城市空间则是具体到了建筑物、广场、道路、绿化等细节方面,这些事城市的实体组成部分,人们可以对其有直观的感受。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能否相处融洽的问题就是以居民对于其感受来判定的,人的感受是其重要的评定标准,所以建筑在建设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人为的感受,其空间是否有利于人们的利用,其外观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等,建筑的内外部都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但是建筑师往往在建设的时候更加注意的是开发商的利益,对于建筑与环境的相融等没有加以过多的关注,这样导致建筑建好之后出现一些后续的问题,与城市空间不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协调性,营造出一个和谐共存的环境,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是两个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下面就分别探讨其对于城市空间对于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

二、高层建筑外部设计原则

1. 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高层建筑的布局极大地影响着城市的总体艺术轮廓和线条,高层建筑做为城市的标志物,其无形之中就成为了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高层建筑的布置需要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具体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高层建筑之间的间距、高度都会影响城市的整体布局和轮廓,

因此高层建筑可以组成相关形状的图形来美化城市环境。

(2)高层建筑不可孤立的矗立于城市空间内,也不可随地随意的建造高层建筑,这样容易使市民或者游客产生不和谐的感觉,而且容易降低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高层建筑的顶部建设不宜采用相似的建筑模式,否则一方面会极大地影响城市的美感,另一方面容易使人产生城市缺乏创意的主观映象。

2. 高层建筑的外观和内部均要有很强的识别性

高层建筑的外观识别性主要表现在:高层建筑的楼层总数、总高度;高层建筑得到外观颜色的搭配;高层建筑楼顶的设计要有特色;高层建筑的单元通道的外观设计要有很强的辨识度。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也要相互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楼梯的阶数和扶手的选材要有个性;台阶的宽度要符合一定的标准;电表和水表的安装位置要

合理。

三、建筑设计

1. 充分发挥广场的作用

高层建筑师一个大体量的建筑形体,伫立在街道中往往给人以压迫感,这样是由于其体量造成的,所以在进行高层设计的时候往往在其前面设置有一个广场,推出红线一定的距离,减少建筑对于街道的压迫感,而且起到了缓冲的作用,缓解了高层建筑中大量人员造成的交通问题。此外,广场作为城市的节点,在街道空间和城市空间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公众喜爱的聚集之地,共享的空间往往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还有的广场设置成为下沉式的,这样的空间更加具有独特

性,创造出了一个更加安逸舒适的休闲聚集地,使得建筑更加突出,又具有一定的人文气息和城市活力。下沉式的广场能够给人更深刻的印象,是具有情趣的建筑空间,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加强广场的利用。

2. 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师一个城市重要的象征,是一个城市天际线的组成部分,反映出其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所以在进行建筑主体设计的时候需要选择合理的造型。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需求限制,其形式在满足功能需求的情况下在外观上的变化没有多层建筑那么丰富,所以其建设一般没有过多的装饰和变化,有的甚至采用结构外露的形式。

高层建筑的塔楼使其重要的表现部分,对于建筑形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国内外高层建筑的区别标志。随着现在节能环保观念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普及,也出现了生态型建筑概念,建筑在追求形式的同时需要注意绿色和环保意识的渗透,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建筑的通风和采光尽量采用自然式,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设计和调节,使建筑更加具有生态观念,形成良好的空间环境。这些是新时代对于高层建筑设计的新需求。另外,高层建筑的裙房对于城市空间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街道的尺度和人性化空间的营造等都关系到裙房的设计。高层建筑的裙房设计上一般是不同于立面,设计更加细致和和丰富,而且更加贴合人的尺度,具有一定的亲切性,对于周围的街道影响比较大。在进行裙房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与整个环境的相融性,虽然对于生态环境没有过多的影响,但是对于城市天际线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从细节加以重视。

3. 采用多样的处理方法

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变化非常的细微,但是底层的设计可以采用多样的方法来处理,因此可以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方法来处理。另外,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需要将城市道路、广场、建筑物的间距考虑在内,并且将这些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城市空间呈现出开放式的空间模式,这种结合模式不仅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休憩之地,而且还极大地缓解了交通拥堵的现象。

四、规划设计

1. 避免高层建筑密集化

高层建筑体量大,具有很好的标志性作用,在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注意避免建设密集,这样会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城市压力,不管是城市交通还是土地的承受能力,还有环境的污染上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例如高层建筑的周边交通要求较高,需要有较多的交通设施,另外,高层建筑的大面积玻璃幕墙会造成一定的光污染问题,还有高压风带的形成会对于环境有很负面的影响。

2. 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高层建筑周边一般是城市的中心发达地区,经济和文化的枢纽,地段的交通荷载肯定是很大的,高层建筑的建设将会使街道交通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加,高层建筑周边的建筑应该不要过高,街道设计需要合理,适当进行扩建,保证一定的交通流量。

3. 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

目前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普遍,代表城市的形象和经济发展状况,但实际上这是城市空间的一个很大的负担,经济上和环境上都超出了负荷,而并没有带来过多的优势,在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上需要对其数量进行限制。

五、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设计是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与城市空间的协调性以及城市规划的布局。对于我国而言,高层建筑也是一个热点,在逐渐的进步和探究的过程中,其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城市空间与其相融的探讨就是其中的重要话题,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顺应城市空间的布局,能够与城市空间相融合,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正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姜晓.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探讨.《建材与装饰》.2012,18.

[2] 徐南. 浅谈高层建筑设计的概念.《建材发展导向(下)》.2012,2.

[3]曲丽.可持续性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世界家苑》.2011,2.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问题分析 篇4

1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虽然说从表面上来看,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不存在明显的关系, 城市规划就是对整个城市的布局进行规划设计, 而建筑设计就是对建筑物进行设计, 但是具体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1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含义

明确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我们首先对于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的内涵进行充分的分析和了解, 对于城市规划来说, 主要的工作就是对于整个城市进行规划设计, 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城市空间的组织布局、城市功能区分、城市物质设施分布等, 这些内容都是整个城市整体层面上的规划设计, 范围极为宽广, 处理的主要是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而建筑设计则主要是指对于具体建筑物的规划设计, 根据消费者的具体需求针对建筑物进行详细的设计, 其处理的主要是消费者和居住空间之间的关系。从层面上来看的话, 城市规划主要是针对整个城市这一宏观层面进行规划设计, 而建筑设计则主要是具体到一个小的建筑物内部进行微观的设计;从实施主体上来看, 城市规划主要是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 而建筑设计则主要是一些建设企业的商业行为。

1.2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两者的具体内涵我们就可以看出, 其两者之间既存在着相互独立的内涵, 也存在着一些必要的联系, 其中两者之间相互独立主要就是指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所处理的内容不同, 所针对的目标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规划设计的层次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两者之间因为都是在城市内部进行规划设计, 所以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不管是宏观的城市规划, 还是微观的建筑设计, 他们都是针对城市进行的, 所以要想确保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 并且体现出城市应有的文化氛围和特色就需要很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

2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就不过多赘述了, 但是相对于其重要性而言,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现状并不是十分理想, 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影响着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质量, 具体来说,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 仅仅是考虑了整体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问题, 而忽视了城市的局部建设, 尤其是对于城市建筑设计而言考虑不足, 比如说在城市规划中仅仅是对于整个城市的整体形态进行了规定, 但是对于具体的建筑设计中的颜色、形状等却没有进行充分考虑, 进而就可能产生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冲突, 影响整个城市的美观; (2) 城市规划的不合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设计的质量, 比如在城市规划中对于城市空间功能进行了区分, 但是没有考虑到城市地形的影响因素, 进而就可能导致一些不适合进行建筑的地区规划成了建设区, 这就给建筑设计造成了较大的麻烦和困扰; (3)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 当前很少考虑到建筑设计和整体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对于建筑设计的审核过程中不存在较为科学的评价机制, 无法准确的把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融合在一起, 也就可能影响到城市规划的质量和效果。

3 做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

针对当前存在的影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质量的诸多因素, 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的思考,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最终完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 具体来说,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效果。

3.1 树立正确的城市规划观念

首先对于城市规划来说, 要想做好具体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就需要我们树立科学的城市规划理念, 把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很好地结合起来, 尤其是要充分的考虑建筑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 在制定城市格局时要事先了解城市建筑设计的现状, 具体来说, 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1) 加强对于城市规划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在城市规划设计人员中树立正确的规划理念, 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平; (2) 加强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关系的研究探讨和实践, 深化人们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理解, 为做好相关工作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3) 城市规划人员要与时俱进, 及时的了解当前最为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 丰富自身的城市规划体系。

3.2 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都涉及到了人的因素, 但是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处理好空间和周围环境的因素, 尤其是要加强对于周围环境的关注, 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 具体来说: (1)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结合周围的环境使其能够很好地融入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中, 避免其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干扰, 当然这都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主要任务; (2) 加强城市规划中的整体化理念, 尤其是要加强对于整体城市布局的思考, 在城市空间布局的规划中充分思考城市中大环境的影响, 确保城市中人和环境友好共处, 和谐发展。

3.3 注重以人为本

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服务的, 所以在此过程中, 我们就必须加强对于人的思考, 确保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都能够注重以人为本, 具体来说: (1) 随着当前城市中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加, 我们应该加强对于高层建筑的关注, 不论是高层建筑的视角设计还是布局设计, 都需要综合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两者进行统筹规划; (2)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周围的环境来为自身服务, 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物质环境都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使其为人服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城市作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尤其是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城市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城市的建设来说, 人们往往首先考虑的就是城市规划问题, 这当然是必要的, 城市规划设计到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状况, 需要我们结合城市的特点进行充分的设计, 但是, 我们还应该关注到城市中的建筑设计问题, 作为城市的组成元素, 建筑也需要我们进行精心设计,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其实就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只有处理好了局部的问题才能确保整体的质量, 所以说, 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两者来说, 我们都需要进行兼顾, 切实做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 确保人们的正常舒适生活和工作。

摘要: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这就给我们进行城市规划造成了较大的麻烦,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内建筑项目也越来越多,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建筑设计是极为关键的, 作为城市的一部分,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做好具体的建筑设计就需要我们重点研究和探讨, 本文就针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两者探讨了一些重要问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关系,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李直.做好建筑设计利于城市规划之我见[J].华章, 2011 (19) .

[2]李宙英.浅谈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12) .

[3]车淳碧.浅谈城市发展战略规划[J].山西建筑, 2004, 30 (7) .

试述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分析 篇5

摘要:当下,建筑的结构功能越来越复杂,各大城市中也出现了不同形状的建筑物,如上海、北京、深圳、武汉等城市出现的建筑物,外形高大、设计美观,代表了城市的发展形象,建筑功能增加,成为了集购物、餐饮、办公等功能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满足着各种各样的服务需要。商业综合体给人们带来休闲、娱乐和办公需要,是城市繁荣的重要标志。文章就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提出思路。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商业综合体;策略探析

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综合国力,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变得越来越好,人们对衣食住行有了更高追求,在大消费背景下,不断带动商业繁荣,城市商业综合体也相应发展起来。人们在消费的同时,更需要的是体验感和安全度,要保证建筑设计合理科学,才能提升建筑的品质,更好地满足人们当下的需求。商业综合体是商业的新模式,是集办公、购物、娱乐等一体的区域,通过合理设计,有效划分各区域,保障建筑美观实用的同时,提高安全度。城市有着自己的历史与文化,一个建筑的水平也代表了城市的特征,商业建筑最为显眼,其形态就是城市形象,只有通过设计,才能保证风格个性,体现现代设计感,实现功能性需求。

1商业综合体的概念

时代在不断进步与发展,拉动城市建设,经济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通过有效的经济促进,才能保证社会健康发展。丰富商业建筑功能,实现商业综合体服务,确保城市建设。根据各城市功能的不同,划分各区域,提高综合体的能力,城市综合体包含餐饮、娱乐、办公、休闲等人们的日常需求,建筑设计通过对人们日常行为各个环节入手,这样才能达到各环节相辅相成、互帮互助的作用,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办工条件。商业综合体就是城市综合的功能区,集结了城市的各种功能,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保证了人们日常生活便利,推动城市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建筑设计必须要保证功能性,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最主要的就是功能性特点,商业综合体面对的人群主要是居住在城市内部的居民,考虑到居民的生活工作需求,设计出能够为人们提供便利条件的公共活动空间,设计时要考虑车流量、人流量和物流量三方面,合理安排各方面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综合体的功能。

2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特点

2.1外部特点

城市发展需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有效划分出城市区间的不同功能,而商业综合体建筑则是城市规划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建筑设计是最为主要的部分。全面做好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全面做好商业综合体建筑外部设计,则需要考虑到街道周边的环境,要与之相协调,才能保证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商业综合体需要满足人们的需要,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建筑功能的集约、复合特点,通过商务化的功能设计,保证人们的生活圈层方便。商业综合体建筑往往处于交通发达、功能集中的地方,从交通上看,要方便快捷,从人流上看,要人员密集,这样,才能确保人们消费时的可达性。商业综合体建筑主要是城市的核心区,于人们工作与生活是良好的配套,对于城市未来发展创新来说,其优势是不可替代的。

2.2内部特点

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更需要的是方便与安全,那么,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则需要充分做好内部的设计,从内部入手保证设计合理科学,在保证方便安全的基础上,体现应用价值。综合体建筑的内部空间广、面积大、活动区域更加复杂,综合体内部主要是树型交通体系,通过对各个区域的合理设计布局,配以城市微型景观与现代技术,充分满足人们在商业综合体内部的各类需求,同时通过巧妙的设计,在建筑内部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文化氛围。

3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内部设计思路

3.1空间规划设计

现代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最为主要的是保证活动的空间,在人们消费的同时,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自由活动,对于建筑的空间感体验,则要从空间设计上满足,设计时,要严格秉持实用、合理、科学的原则,构建足够的容纳空间,使建筑内部的空间分割更加符合比例,保证功能性的同时,体现建筑的美观实用。建筑内部的设计就是要对空间进行优化重组,使空间达到商业综合体的需求,建筑空间要结合人们的消费习惯与活动习惯,分配好内部餐饮空间、购物空间、娱乐空间、办公空间等,要以人为本做好设计,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3.2内部路线设计

综合体建筑内部交通至关重要,人们进入内部后,感觉进了迷宫,则不利于商业的发展,通过科学的设计以后,则能够有效避免内部复杂多变的交通,给人们营造良好的便利空间。交通设计要以人为本,不同区域做好方向的引导,特别是需要在醒目位置放置导航板和电子图,人们进入内部进行消费,就不至于重复走路,让人们进入空间以后,有一个更加良好的体验感,为人们提供更加良好的交通路线。一般情况下,综合体建筑内部交通路线设计是树型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主干道、各分支等,满足了人们日常行为习惯,有效方便人们在建筑中能够自由地走动,对主要的干道要设置楼梯、电梯,方便人们上下,避免楼梯与电梯冗杂或者闲置,更好地节省利用空间,给人们留下足够的活动场所。

3.3建筑功能区域设计

现代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功能最为关键,如果内部功能不明确,则会给人们带来困惑,不利于商业的健康发展。对各功能区做好设计,有效发挥出功能性作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餐饮、消费、娱乐。综合体建筑内部功能区设计最需要考虑到的就是协调性,不论侧重点是商业、娱乐还是餐饮,都应有针对性地做好设计,形成一站式商业服务,确保餐饮、购物、娱乐和休闲等功能,不同群体需求都能够在这一空间中得以满足。3.3.1平面设计方式商业综合体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对空间的把握,充分认识到空间的重要性,人们进入到综合体内部后,如何实现方便需求是关键,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做好空间布局设计,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平面设计形式是最为有效的,通过平台设计能够更好地让人们方便走动,如果设计不科学,则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欲望建立,环形设计方法、线性设计方法和辐射形设计方法是3种最为主要的平面设计思路。一是环形设计。这种设计主要应用在商业综合体建筑不同空间综合体的体量大,商业经营活动复杂,保证各区域的有效衔接,则要做好环形设计,这样就能够方便人们走动,促进经济消费。环形选择要保证有一个中庭或多个形状规则庭院,以此为核心空间进行环形走向,设计过程中,要突出核心空间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突出亮点,保证空间的凝聚力,通过环形的设计走向,联结各个商业建筑部分,使商业综合体内部更加畅通,流动性更好。环形平面设计方式适用于各种综合体,是当前设计采用率较高的一种形式,对综合体建筑空间设计来讲,环形布局有着良好的优势。二是线性平面设计。根据不同的综合体建筑功能性,做好线性布局,主要是把商业体内部的空间进行有效划分,通过线性排列,保证各功能性组合。常见的有折线设计和一字形设计2种方式。线性平面设计内部道路保证在10~13m的宽度,次要道路要保证3~5m的宽度。建筑空间道路不能过于复杂,但也需要合理设计,根据消费的习惯,做好路线的设计布局,为了让建筑空间内部道路不单一,还可以设计出转弯、交叉等路线形式,通过收放自如的路线,保证人们能够自由地上下楼,充分重视视觉效果,让消费者在空间内有更加丰富多变的体验。三是辐射形设计。这种设计也是以一个点为核心,通过一点向四周扩散,这种平面设计采用特定方向进行延伸,形成一个“十”字形、“T”形和“L”形平面路径,一般情况下,中心点是商业建筑中央最显眼的公共点位,是一个可以活动的大型广场或者主要商业核心,通过一个点,四周扩散到不同的区域,辐射出通向不同类型功能区的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排列的交通路径,方便人们由任意一点就可以到达想去的区域。3.3.2剖面设计方式对于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剖面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区域而定,一般有大厅型剖面和展廊型剖面2种方式,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优势,需要看商业综合体的规模与经营形态。大厅型剖面设计方式主要是把步行廊道和商业建筑内部中庭当成区域建筑隔断,由此划分出不同的部分。当前的建筑物结构越来越新颖,通过结构设计满足功能需求,很多的建筑在建设前就已经设计好了功能,那么,作为商业性质的建筑物来讲,也是经过严格计算得出的结构形态,建筑大厅型剖面设计空间要以场地的不同,合理进行设计改造。通常,沿柱网做好有效划分是最佳的方式,这种设计充分考虑了建筑物内部具体情况,一般设计成流线型,方便进行商业化的整体布局。展廊型剖面设计在当前的商业形态中采用的较多,运用贯通庭院及步行廊道做好空间分割,保证了空间组织严谨、实用效果,两边商业空间形成挑廊,这样,就形成了以通道为主线的结构形成,商业两侧则成为展廊形式,更加方便顾客选择性消费。为了更加有效利用现有空间,则需要对现场情况全面把握,以结构为基础做好剖面设计,有的为了强化商业功能,避免人群过于集中,也可以在内部增加过街天桥和错层型设计,以此,增加人流量,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还有的建筑物剖面设计更加新颖别致,为满足人们快速消费需求,设计中还可采用螺旋上升的建筑设计风格,呈现更加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4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外部设计

4.1科学设计建筑布局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要与城市发展规划相一致,避免影响城市的整体空间感。那么,对于商业区的选择至关重要,相关单位与部门要根据城市的功能性、人群的流动性,发挥出城市综合体的职能,进行建筑布局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城市的整体特征,选择一个合适的、最佳的位置进行布局,这样,就能够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更好地做到拓展,让商业功能能够快速发挥作用,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商务类城市综合体建筑一般处于城市的核心圈层,需要在城市当中的商务圈建设施工,充分了解周边情况的前提下,紧密联系周边品牌企业、中高档餐饮、商业购物环境,通过建筑设计布局,更好地提供配套性综合服务,通过圈层设计,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产业链。设计这种类型城市综合体建筑的时候,需要综合做好周边的环境调研,做到整体布局。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出城郊地区土地价值,设计不同的商业核心圈,带动周边产业发展,通过投资拉动,增加投资量,增大就业率,不断引导商业综合体健康发展,形成大的格局,继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变化,为城市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2选址的问题

城市商业综合体根据功能性,做好选择,其位置很重要,在商业综合体选地块的时候,就要看处于哪个层面,一般情况下,以综合体功能性为主进行布局,城市的交通好坏决定了商业的价值,优先考虑城市交通现况,人们消费的同时,更在意的是便捷性,所以在保证人们出行便利的基础上,做好地块选择,城市地铁口、主干道、经济集聚区、繁华的居住区等,这样的地区更加方便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布局,通过拉动效应和较好空间辐射力,提升周边经济发展效能,地块位置的优势大小就是商业建筑选址的要点。城市功能区较广泛,一般人流量决定了功能性,选择地块,需要考虑到人流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城市商业综合体选址到人口密集的区域最为理想。城市的人口集中居住区、城市中心区等地方,人群的消费能力强,是最佳的地点。城市中有特色景观的区域,也能够带动商业繁荣,对于商业发展来讲,具备一定的潜力,有更好的发展前景,通过与文化、景点的配合营销,能够有效带动商业的发展。

4.3交通流线设计

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中的交通空间布局,优化各种交通路线,保证人们通行的便利。做好交通路线规划不仅是内部的环境需要,更要设计好外部环境,如果缺少停车位,也不利于经济流通。商业综合体外部交通路线设计要结合城市的整体规划,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设计好综合体的交通外部环境,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通过科学的设计,避免在商业活动中出现拥堵的现象,合理设计好出口与入口,出口与入口要靠近交通路线较好的位置,人们出行方便才能带来流动。

4.4景观设计

商业综合体具备商业功能,但在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条件下,其美感度也至关重要,要全面考虑到美感的需求,通过景观设计提高建筑品味与文化属性。景观设计要和城市整体风格呼应,尽可能保证协调,通过趣味性景观特征突出商业含意;景观布置不能影响到周边的环境,通过景观设计提高商业综合体建筑的文化含量,满足人们消费与文化的需求。现阶段,人们更加注重的是环境空间,在景观设计中,不但要有人文景观,还要借自然景观提升建筑的美感,比如加入人工雕塑、装饰物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花卉、绿植、小型树木等,有效地营造绿色健康商业环境,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商业综合体要综合考虑人们的生活习惯,在满足商业需求的同时,还要做好休闲区的布置,让人们消费之余也能适度休息。

4.5设计风格和功能相协调

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的特点是人多、物多、车多,考虑到这些特点,应保证与城市的整体协调性。在设计时要了解当地的人文、城市历史等,设计风格要和城市风格相一致,和建筑周围环境互补,实现建筑风格流线型,通过综合体建筑的风格设计,建成当地标志性建筑。商业综合体建筑都是占地面积较大的,通过有效的布局,保证各区域的商业特点,根据面积和人口的情况,通过设计不同,满足群体消费差异、个性需求,考虑到未来的变化,尽可能向未来商业靠拢。设计商业综合体功能时需要综合考虑到消费者的体验感。当前,人们的消费除了购物外,还需要有良好的体验感,人们在消费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超值所得,满足消费者体验需要。进行设计时,不但需要在外观上保证风格化,更需要与功能性协调一致,整体规划时,分析不同商业业态组合,依据实际研究结果更加合理地做好组织落实。如根据平面设计与剖面设计的思路,合理设计好商业布局,以商业综合体建筑中心位置为圆心,由中间向四面八方展开辐射,通过对空间的合理运用,摆脱形式制约,改造不合理结构,减少走动距离,得到更好地购物消费体验。通过合理的功能性划分设计,整合建筑结构,更好地体现建筑空间的集中性,保证空间的紧凑感,建立互补依存价值关联。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城市建设越来越人性化,特别是构建商业综合体建筑时,需要严格设计,科学规划,才能为人们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提供便利条件,推进我国城市经济创新发展。现阶段,商业综合体建筑功能越来越多,综合了酒店、公寓、文娱、办公、商业等各个方面的功能,进行设计时,考虑相互之间紧密联系,集约用好土地资源,做好内部、外部设计,以城市发展整体为思路,结合商业建筑不同时期功能特点,有效强化建筑功能衔接性,以此提升现代化城市商业综合体价值,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与城市分析 篇6

关键词:相关性;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3-0162-02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发展日渐繁荣,大中型城市数量与日俱增,城市规模的日渐增大,对城市规划设计而言无疑带来了严重挑战。其中楼房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然而最近几年,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同时,标新立异建筑层出不穷,对城市规划设计带来严重影响。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建筑能否与城市规划相互融合,重在正确认识与处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基于此,笔者根据个人的实践研究,对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关性加以分析。

1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概述

1.1  建筑设计概念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建筑设计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建筑设计具体定义,应指对建筑结构、功能、风格、建筑施工等多方面进行选择的问题,通过对建筑工程的各细节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明确的建设方案。根据调查显示,人们普遍关注的建设设计有两点,其一是建筑风格,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更为显著,因此建筑风格被日渐重视;其二是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将关系到建筑的功能状况与空间效果,故而成为设计师关注的焦点。

1.2  城市规划设计概念

城市规划涉及内容较广,包括土地利用、环境建设、城市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市政交通等等,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则是对以上多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制定一定的建设方案,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3  二者的异同

同样作为设计工作,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有着一定的相同点,即对建设有着指导作用,城市规划设计必将作为城市建设的依据,而建筑设计指导着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但是,因其设计对象不同,自然也存在较多的差异,分析差异有利于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现对两者差异具体分析。

①设计目标。建筑设计的目标具有确定性,根据某一建筑工程项目而进行,而各项设计细节则围绕目标开展;但是城市规划设计则无确定目标,会伴随城市发展变化随时调整。

②设计任务。建筑设计其任务具有客观性,往往根据建设需要制定明确的设计方案,并以施工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城市规划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像国家的现行政策、城市经济状况等,设计任务将依据综合分析结果进行布局。

③设计因素。两者相比,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少,重在对建筑本身因素进行分析,或者对建筑所在环境进行分析;而城市规划设计则需要考虑的因素则明显增多,需要对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并且设计过程相对漫长,影响因素也会随之改变。

2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关性分析

2.1  建筑设计为城市规划论证提供依据

城市规划论证即指对其可行性进行讨论,由于城市规划设计没有明确的目标,方案是否可行将通过诸多方面来验证,其中建筑设计就是重要依据之一。对于城市的重要地段进行规划,可以对建筑设计的可行性进行探究,从而论证该地段城市规划是否合理,但是依据建筑设计进行城市规划论证仅适用于部分环节,在运用中应注重其适用范围。

2.2  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有着一定的约束力

城市建筑情况会影响城市规划开展,为此相关政府部门对建筑设计给予了一定的强制限制,对建筑高度、楼群密度、建筑的容积率、绿化率等进行规范,凡是指标计划范围内的区域,在进行建筑建设时期,建筑设计必要遵循以上指标要求。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的约束,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城市规划难度,促进城市建设的良好发展。

2.3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相辅相成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都将影响城市发展,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联系。城市环境是建筑物的容身之所,进行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城市环境因素,实现建筑风格与环境的协调一致;建筑楼群是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不可忽略建筑设计,建筑数量与规模将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并对城市交通、园林绿化等带来影响。

3  正确处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

3.1  加强对设计审评制度的完善

设计审评是对设合理性的评价,完善的审评制度可提高审评的科学性,提高设计质量,为更好的促进城市化建设,保证城市规划与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提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审评制度进行完善:其一,审评标准应系统、明确,通过对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相关性的合理分析,对两者的评审标准进行制定,将其作为验证设计质量的重要依据。其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协调,为此应将两设计间的协调与否作为重要的评审指标。

3.2  建筑设计应以城市规划设计为指导

城市规模的扩大增大了规划设计难度,如果在进行建筑设计中不能对城市整体环境进行考量,必将影响城市规划设计,甚至造成建筑楼房的格格不入。为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对城市规划标准加以遵从,在建筑风格上促进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建筑结构上保证符合指标要求,避免因设计不合理造成建筑在整个城市环境下十分突兀。城市规划设计的部分指导作用,将促进建筑设计更加合理,为城市规范化建设奠定基础。

3.3  城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量建筑设计

对于工程建设而言,建筑设计是一项独立的工作,而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建筑设计会对城市规划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将其作为设计考量的重点。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可以借鉴建筑设计的先进方法和经验,对建筑结构、功能、空间等的创新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论证的重要依据,对城市区域规划的合理性进行评定。除此之外,相关城市规划部门,应对建筑设计的个性化创新加以支持,在兼顾城市整体规划的同时,对建筑设计经验与方法有效运用。

3.4  努力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创新发展

时代的进步离不开创新,针对建筑设计亦是如此,而建筑设计的创新必将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给城市规划设计带来负面的影响。处理好创新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是正确处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在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应将协调发展作为重要原则,保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活动。

4  结  语

新时期,城市建筑日新月异,对城市规划设计带来严峻挑战,为更好的处理好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需要对两者的相关性加强研究,明确其存在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虽然,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有着诸多不同,但是两者的关联性却极为密切,城市规划论证需要建筑设计提供依据,建筑设计又受到城市规划设计的制约,基于此,应对设计审计制度进行完善,促进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协调,努力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乔小溪.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关系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   产品,2014,(21).

[2] 张静.谈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山东工业技术,2015,(13).

高层建筑与城市分析 篇7

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是否全面进步主要表现在城市建设水平上, 从城市化建设水平中, 不仅能够看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甚至能折射出城市的人文风貌。城市化建设对促进资源的科学利用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城市建筑规划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科学的城市规划能够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反之, 不仅会阻碍城市化进程也会影响城市化建设中所涉及的多方面问题的统筹安排, 因此, 加强城市建筑规划的科学性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实际工作中, 如何妥善地处理城市建筑规划中存在着的影响城市建设发展的问题, 是保证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 也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2 城市建筑规划重要意义

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决定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必须加快。但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做好城市建筑的规划, 该项工作对城市建设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1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如何合理调控城市建设中所受到的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有效回避不利影响。一个城市想要科学、健康地发展, 必须合理规划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方式, 最大化的利用有利因素。城市建筑规划能够决定城市功能和环境, 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巨大的影响。想要建设适宜发展的城市, 就必须做好城市建筑规划, 以保证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城市的建设不能仅仅以发展为唯一目标, 发展的同时要考虑环境的承受力, 任何发展都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城市建筑规划目的是为市民提供一个宜居的环境, 促进城市的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而不是建设一个发达的工业城市。城市建筑规划主要从城市人口、资源等方面对城市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以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经济性、降低污染成本、提升环境质量为主要目的。

3 城市建筑规划存在的问题

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建筑规划, 积极的开展城市建筑规划措施, 能够为我国城市建设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 在开展这些措施的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影响其作用和应用效果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实现城市化建设首要任务。这类问题主要包括:

3.1 完善建筑规划管理部门职能。

城市建筑规划涉及的内容和部门都十分广泛, 实现科学、有效的城市规划, 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的协同合作, 共同努力。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各部门缺乏沟通, 再加上城市规划管理人员往往不能认清自身担负的责任, 不能在所在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且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明确约束, 造成规划管理混乱, 是阻碍城市建筑规划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

3.2 市民对城市建筑规划缺乏认识。

在发展较快的城市会普遍出现由于市民对城市建筑规划缺乏认识或出于私人利益而阻碍规划实施的现象, 像一些城市的公共建设计划往往会因为触及了一部份居民或集体的利益而遇到了很大阻力, 究其原因是这些人法制观念淡薄, 最后只能通过行政命令强制执行。

3.3 城市建筑设计在规划行业中的具体工作未取得共识。

单从设计这个概念分析, 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含意比较广泛, 较为模糊, 在城市建筑规划行业中没有得到确认和普遍使用。在此方面, 可以借鉴国外对城市建筑设计质量的六个比较全面、准确的评价标准。

3.4 缺乏程序性保障措施。

目前在城市规划中, 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措施及程序没有明确的立法规定, 也没有对违法行政行为的行政责任追究作任何实质性的规定, 以至于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以权代法, 凭主观意志和某些房地产企业的利益。所以, 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城市规划法》规范城市规划中的违法行为。

3.5 缺少专业规划人才。

我国规划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专业技能研究不够深, 实践经验缺乏。而规划人员又对城市的规划特点和规划内容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体现了城市意志。这就决定了建筑规划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不仅需要培养具有过硬理论知识的规划人员, 还需要培养规划人员的职业素质。所以现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城市规划人才队伍的建设变得尤其重要。

4 做好建设规划设计工作的有效措施

为适应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必须加强城市化建设的科学管理。为满足城市建筑规划科学应用的条件, 使其能够在城市建设很重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文章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种解决措施:

4.1 城市建筑规划和城市环境相融相合。

建筑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建立科技先进、经济繁荣、环境良好、居住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规划的主题在符合政治、经济条件的同时, 还要与生态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历史环境相融相合, 使人于自然和谐发展。

4.2 进行综合管理。

城市建设中必须有一个综合管理的制度或系统将众多项目内容有序、合理、协调的进行综合管理。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应将它作为城市组织者所具有的宏观调控作用发挥出来, 在保证规划符合政治、经济、资源、文化等条件的同时掌握丰富准确的相关信息和材料。互联网的发展为建立综合性的信息管理系统创造了条件, 为规划部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能够提高规划效率。

4.3 培养大量优秀人才。

人才是兴国之本, 同样, 高科技人才也是提高我国规划技能的根本。充分挖掘建筑行业中的可塑之才, 为优秀人才提供更高的平台学习先进技术, 提供更便利的实践环境, 以便借鉴国外先进的规划知识和经验。发展、壮大我们的专业人才队伍, 把人才培养作为长期、持续的项目。

4.4 科学合理的规划理念。

建筑规划是多门学科的相辅相成, 不能仅靠一门学科的深入。我国传统思想注重拥有一技之长, 由此影响, 我国建筑师多为某方面的精英, 但知识面较窄, 对于实际规划经常不能进行通盘考虑。规划行业使各个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建立科学的理念, 提高学科综合性, 还要在具体的时间寻找合理的方法, 勇于创新和突破。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城市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 是我们的主要活动区, 也是社会发展的经济中心和文化聚集地, 城市的发展程度不仅表现出了国家社会的综合实力, 更体现出了一个国家的精神、品质和人文素养。我们绝不容许任何不利因素影响我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不断前进的铿锵步伐。对于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需要第一时间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依靠科学的方式妥善处理, 不能抱有得过且过的思想, 要真正的发挥出城市建筑规划的作用, 为城市建设注入正能量, 使我国早日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海荣.城市建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 (16) .

[2]黄炜.村镇规划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建筑科学, 2008 (3) .

高层建筑与城市分析 篇8

中国古典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因其独特的建造方式和结构闻名中外。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巧妙的技艺和工艺,是体现我国从古至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遗产,它具有艺术价值高、特点鲜明、分布较广、类型多样等体征,古建筑保护工作是我国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要部分,它对研究我国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我国古典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对其进行保护成为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1 我国古典建筑保护工作开展的实际意义

1.1 古典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我国古典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画过浓重的一笔,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派系,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体现。古典建筑的保存不仅使国民重温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1]。它既是供人欣赏的石刻艺术,又给人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享受。为了展现古典建筑的文化和艺术,相关专业人士需要充分了解古典建筑的构造特征和巧妙工艺,进而对其进行具体的研究。所以古典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1.2 古典建筑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

我国古典建筑集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与一身,在古代是统治者控制人民思想的辅助手段,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古典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相关研究人员除了通过史书研究历史以外,还可以通过古典建筑研究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1.3 古典建筑具有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的作用

我国古典建筑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我国人民了解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古典建筑不仅能够调动现代人民的爱国热情,使他们去瞻仰古人,还激发了现代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促进人们去了解古人的生活背景和国家的发展实力。除此之外,一个城市的古典建筑还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旅游景区,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2 我国古典建筑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难题

2.1 古典建筑本身风化严重

现阶段,古建筑群面临着自身风化严重的威胁,随着时代的变革,大自然对古建筑的影响较为严重[2],虽然相关专家学者倾向于保护和维修古建筑群,但是其中一部分学者与另一部分学者的观点和意见不统一,导致维修和保护的方式和力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古典建筑的石件和砖体的保护维修工作的效果并不显著。

2.2 古典建筑大型木质结构发生腐朽或变形

大多数古典建筑都是露天而建的,古建筑群常年经受风雨的摧残和阳光的暴晒,其表层遭受了严重的腐蚀和损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表层腐蚀逐步向建筑内部扩展,而古典建筑的框架几乎都是由木质材料搭建起来的,导致大部分古建筑的大型木质结构发生腐朽或变形,进而影响古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3 我国公众对古典建筑保护的重要性不够明确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我国的人民群众对古典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未明确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部分群众不仅不为保护古建筑而付出努力,反而去损坏古建筑。例如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和辽宁,其中故宫和长城表面损坏较为严重,刻字留念的情况屡屡发生,破坏了古建筑群的整体性和完整性。所以,公众对古典建筑保护的重要性不够明确,导致古建筑保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3 我国古典建筑得以有效保护的具体措施

3.1 合理科学的进行城市规划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速度较快,为了避免各地古典建筑遭到破坏,各级地方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古建筑方案,其中的一个方案就是城市规划即百年大计,所以,合理科学的进行城市规划对顺利开展古建筑保护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另外,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方案,即在参照原始建筑的情况下,避开古建筑,在旁建设与之相协调的现代建筑。

3.2 采用技术含量高的方式去进行维修

在对古建筑进行维修的过程中,根据收集的相关史料和配套的修缮方案开展维修工作,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科学合理的采用高科技手段,例如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以及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方式来了解古建筑,从而尽可能的保证古建筑的完整性。

3.3 使我国公众明确保护古典建筑的重要性

为了使古建筑保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除了需要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因此,个体公民应该明确保护古典建筑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做到文明旅游。同时,地方政府不能盲目的利用古建筑建设旅游景点,要在保护其完整性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适度的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做好保护古建筑的宣传工作,培养个体公民的自觉保护意识,为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开展做出一份贡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典建筑是祖先留给现代人民的重要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建筑瑰宝。它本身拥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中国发展的见证,承载了众多城市的记忆。其本身的保护价值和利用价值深受我国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者的喜爱和重视。保护它们是我们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该为之付出努力,妥善处理城市建设和古典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它们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优化,为和谐城市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建设和开发,城市建设与古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激烈,对城市规划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而我国古建筑承载的不仅仅是历史和文化,更承载了一种精神传承。而城市的发展对古建筑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围绕现阶段城市设计中古建筑保护的问题展开分析,进而对其保护工作的实施提出有效建议,以供其他古建筑保护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城市设计,古典建筑,保护,阐释

参考文献

[1]李航.关于城市设计中古建筑保护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筑,2013(10):203-203,206.

高层建筑与城市分析 篇9

街道就像是城市肌理中的血脉, 而建筑则是城市的骨架, 每个城市的建筑材料、高度、样式、颜色等都各不相同, 因此每个城市都拥有不同的肌理。通过城市的布局可以了解城市的规模大小, 城市的规划和城市内部构成的合理性。最直观的方法就是通过街道和建筑空间的黑白比重所进行的直观分析。芦原义信运用埃德加·罗宾的杯图黑白反转原理对城市区域进行斑块化的黑白处理, 如图1, 上部的图是意大利米兰地区局部地图的黑白斑块图, 下部的图是日本江户地区的区块斑块图。这两幅图所传递出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构成信息, 从图形的绘制角度比较, 就好像是一幅抽象的几何油画和一幅水墨画。意大利的城市街道空间比例趋向平衡, 街道与建筑的比例值约为4:6, 空间图案性丰富, 组合灵活多变, 区域间通过中心广场区块进行放射状分布, 有总有分, 类似于法国巴黎的街道。日本江户地区的街道空间比例悬殊较大, 街道与建筑的比例值约为2:8, 建筑密集, 街道空间狭小, 从黑白反转图中很难分辨出街道和建筑的关系。图2的街道实景照片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这两种平面肌理形成的原因。

利用GOOGLEARTH, 2014年最新的日本江户地区和意大利米兰地区的城市卫星图进行黑白反转对比, 可以发现在近些年日本江户和意大利的城市整体发展依旧保持了很多原有的风格, 可见城市规划早期雏形的发展决定了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

显然, 通过黑白反转的对比手法就可以了解日本江户地区和意大利米兰的城市建筑街道空间在组成形式上的差异性。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样的区块产生如此大的差异性呢?

首先, 地区的人口密度是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之一。虽然日本和意大利都是沿海临山的城市, 气候都是温带亚热带气候, 四季分明, 且都以丘陵地形为主, 但是因为人口密度不同, 使得人们对于街道空间的利用产生了明显的差别。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日本东京占地约2155平方公里, 人口数为1301万人;意大利米兰占地1982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约为132万人。日本东京的人口密度是意大利米兰的10倍, 可见人口密度是导致城市街道与建筑空间形态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 从城市规划的形式角度来说, 日本古代街道采用方格网状的布局形式, 主要是仿隋唐风格, 受唐长安、洛阳影响最为明显, 分布不规则, 呈团状分布;意大利的街道采用放射状的辐射形式, 以各个区域的广场节点为核心, 向周边延展, 部分区块的形式类似法国巴黎的放射状街道, 但是在空间组合上更加丰富多变, 整体的空间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连续性。

再次, 是由文化差异所决定的。美国评论家B.鲁道夫斯基 (Bernad Rudofsky) 在《人的街道》中这样阐述:“意大利博洛尼亚市民整天来往于柱廊之中, 不管刮风下雨都有一天去两次的习惯, 他们绝不会取消柱廊下的仪式性散步。中午和黄昏时, 大量人流在这个最大的城市走廊上来回遛弯儿, 这时要是不遇上朋友简直是不可能的……”就像芦原义信所理解的, 对于意大利人来说街道就是一个大的会客厅, 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意大利街道两侧见到最多的就是椅子和咖啡店 (BAR) , 这估计就是一种属于意大利的街道语言和生活模式。意大利人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喜欢交谈的习惯使得他们会用大量的时间在街道中度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喜欢街道, 比如说英国, 英国人倾向于一种含蓄的独自享受, 并不喜欢意大利式嘈杂的街道和广场, 所以他们更希望能将室内的私密空间做得更加舒适和美观;北欧人也不喜欢街道, 因为当地的气候常年寒冷、多雨雪, 室外环境十分恶劣, 不适宜长时间停留, 因此北欧人非常注重室内细节的营造, 所以就产生了像IKEA这样富有创造性的家具企业。同样, 日本人对于街道的感情也是相对淡薄的, 街道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单纯的交通空间, 他们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自家房屋的内部和庭院的设计上。日本人爱庭院胜过意大利人对于街道的喜爱, 所以日式庭院设计在全世界的声望一直很高。中国人对于街道的认识和日本人很相似, 可以理解为是东方人比较注重“家”和“自我”的原因, 所以往往忽视了对于“街道”和“公共”的关注与需求, 有意识地将街道和建筑分为两个空间来看待, 因此过于明确地区分街道和建筑的功能属性, 这样就导致了感情冷漠的街道环境的产生。从空间意义上来说, 街道空间和建筑空间是两种性质并不相同的空间。可以将其定义为内空间和外空间, 意大利人之所以拥有很多著名的街道和广场, 主要是因为他们将外空间纳入到了建筑的内空间中。换句话说就是建筑和街道成为了一个空间体内的两个部分, 街道就好像是意大利人的起居室。因此人们常夸张地说意大利人有着世界上最广阔的起居室。而从黑白反转图的比例关系中我们会发现, 意大利的城市街道和建筑的比例关系是均衡的, 可见街道在意大利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换言之哪有人不希望自己的“起居室”干净、舒适呢?

通过黑白反转图像原理的运用和实地照片及卫星图的对比分析, 我们对于城市建筑和街道有了一个相对深入的了解, 从表面上来说这是一个图案构成和城市规划的问题, 而从更深层次去挖掘, 这是一个涉及到人文、历史文化的社会学问题。通过浅析不难发现, 每个城市的特征都不是刻意地有目的性去建设的, 而是通过实践的积累和人们对于环境认识的一种长期的选择, 是自然真实的反映。对于现在很多国内城市一味照搬某些欧洲城市规划的做法, 其结果可想而知。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地走区域化、本土化、人性化、合理化、可持续化的路线,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从长远的角度来发展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与建设。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卡门.哈斯克劳.CIVILISED STREETS A GUIDE TO TRAFFIC CALMING.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英]伊莉莎白·伯顿.INCLUSIVE URBAN DESIGN:STREETS FOR LIFE.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4]CLIFFMOUGHTIN URBAN DESIGN:STREET AND SQUARE, ARCHITECTURAL PRESS.1999

[5][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6]王继平, 高.对城市广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03 (03)

中小城市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分析 篇10

1设计存在先天不足

近年来由于建筑行业的暴力, 驱使一批开发商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更多的利益, 设计人员根据承包商的建筑布局、设想来设计, 在许多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均未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 并未考虑消防安全, 且大部分建筑设计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就投入使用, 因而问题不少。例如重要的公共场所未设消防自动系统, 缺少消防水源, 疏散楼梯间也不符合规范要求等等, 而这些问题在形成后就成了极难整改的痼疾, 一次次地被消防部门列为重大火险隐患, 又一次次地无法整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管用

高层建筑中哪些应设、哪些可不设, 在国家标准中均有明确规定, 应该严格遵守, 但有些设计人员对各类消防技术规范了解不深, 甚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因而作出的设计肯定问题不少, 在我们工作检查中, 发现有的高层没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即使安装了, 也出现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报警, 喷水系统不出水的现象。

1.2内装修大量采用可燃物

现在由于办公室或住宅装修越来越豪华, 经常有因装修材料选用不当而引起火灾的, 室内装修大量采用可燃、易燃物, 吊顶采用木质三合板, 墙壁采用可燃软包, 终会因电源线路短路引起火灾, 这就是设计人员就是一味地追求美观、效果, 浑然不顾防火安全。

1.3耐火设计不符要求

主要体现在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任意划分防火分区或者未设防火分区, 因而起火后未能将火灾控制在局部区域内, 阻止火灾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蔓延。无安全出口或安全出口数量少、宽度、楼梯型式不符要求, 人员集中, 疏散设施少, 疏散人员往往会被烟火熏倒。高层民用建筑容纳人数较多,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难度很大, 而且在慌乱中, 难免发生挤伤等惨剧。

1.4无排烟系统或形同虚设

大量建筑火灾案例表明, 烟和毒气是火灾中引起伤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有的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时根本没有考虑或敷衍了事, 导致火灾中人员无法逃生和消防施救困难。这就要求严格把好高层建设审核验收关, 是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关键。

2消防审核把关难

建筑防火审核, 目的之一是为了在建筑做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时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但现在消防部门在建筑防火审核时仍会遇到种种难关。一类是三边工程, 建设单位为节省工程投资, 尽快见效益, 在施工过程中, 边设计边施工, 甚至擅自更改消防设施。另一类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拍板, 一锤定音, 什么防火间距、消防通道、登高设置要求, 在一把手的权威下均无效。

3建筑施工质量要求不高

现在不少高层建筑是由私人建筑队承包施工的, 人员流动性大, 素质差, 业务水平低, 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施工要求高不相适应。特别是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 有些中标单位因自己没有消防资质, 便挂靠其它有资质的单位, 而施工仍旧是原班人马, 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有些施工队伍为了赚取利润, 暗地更改图纸, 在施工中偷工减料, 影响建筑耐火性能。一些消火栓、消防水带、消防水喉、防火门、防火卷帘, 以劣质次品充当合格品, 给工程带来重大火灾隐患。

4高层建筑消防管理难

现代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名目繁多, 一般建设即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防排烟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防火卷帘操作系统, 有的还有气体自动灭火系统、雨淋或水幕系统、自动闭门装置系统, 而现在建筑内的消防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往往是沿袭了以前的保安人员工作体制。不要说怎么去定期维护、检测、操作上述各类消防设施, 有些管理人员竟连灭火器是否过期怎么判断也不懂。有的高层建筑管理的另一隐患是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这种淡薄表现在单一使用主体的建筑物上要好一些, 若是两家以上单位共租一座高层建筑时问题就出来了, 建筑使用上各自为政, 造成安全门封闭, 疏散楼梯堵死, 消防问题互相推诿, 拖而不决。

5缺乏专业维护管理人才

高层建筑大多数都有自动消防设施, 但由于使用单位缺乏技术过硬的维护管理人员, 日常管理维护不善, 再加上人员不固定, 流动性强, 导致了自动消防设施的运行质量差, 特别是专业维护管理人才, 少得可怜有的根本没有, 这就必须有懂得消防系统工程的人员, 才能负责大楼内所有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

二、建筑防火安全技术和管理对策

1把好设计源头关

1.1实行建筑设计资格证书

建筑设计是建筑构成的第一步, 是建筑消防安全的源头。提高设计质量是保证建筑防火系统安全的首要环节。设计单位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及规定进行设计。为了加强对从事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单位的管理, 国家特设立《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 设计单位应取得相应资质的设计证书, 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建筑设计单位应建立防火设计内部审核组织及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责任追究制度、定期业务培训及考核制度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有效运作, 使之逐渐形成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 以切实保障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得以可靠落实。

1.2严格实行消防专篇, 自审制度

公安部已明确规定, 带自动消防工程系统的高层建筑等必须有消防专篇。因此, 该消防专篇应有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方面的消防设计内容, 专篇应在初步设计中体现完善, 并应由设计院完成自检自审工作, 由设计院签字盖章负责, 同时有关法规应进一步强化谁设计, 谁负责, 确定设计人员对所设计工程的终身负责制, 以督促设计与自查自审不流于形式。

2严把审核关

公安部对现有专 (兼) 职建审人员实行了建审岗位资格考试, 说明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但目前消防队伍内建审人员良莠不齐, 建议上级领导是否按建审人员实际水平高低, 安排分工相应的审核项目和繁简程度, 可能更有利于审核质量的提高。

2.1防火安全责任制

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审核工作, 也应落实谁审核, 谁负责。传统的建审办法是, 建设方将各设计阶段的设计图纸送来, 消防部门出具相应的审核意见书, 在出具意见书前必须先填写内部审批表, 由具有岗位资格的经办人员和分管领导签字负责, 本人认为是否可以改变一下这个传统模式。尤其是在施工图送审时改动与强化这一过程, 施工图审查是整个设计审查中的最重要环节, 而从审核程度上来说, 这应该已是一个设计相对完善化的阶段 (要是施工图仍问题很多, 说明前期方案、扩初的建审工作根本没落实) 。因此, 建议实行施工图审查签字制度, 对消防施工图纸, 须具备相应资质的消防工程师签字方可生效, 消防部门才给予受理审核。

2.2提高领导专业技术水平

建审工作必须由经办人员和分管领导共同完成, 特别是在基层消防部队, 更是由经办人员和分管领导两人负责。在提高建审经办人员素质的同时, 分管领导专业技术水平也应相应提高, 一方面, 在审核把关时, 有起到防微杜渐作用, 防止一些审核失误, 另一方面, 消防部队又是一支军事化队伍, 领导下达命令指示, 一定要照办, 那么在建筑审核中, 牵涉到图纸更改、施工中的隐患整改, 以及消防验收中出现擅自更改设计造成先天隐患, 验收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等情况, 建设方整改起来必须牵涉到大量资金, 因此, 一些建设单位就会想方设法托关系, 找人情, 务求勉强过关。这必然找到消防部门分管领导头上, 如有的领导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对建审工作责任意识不强, 抱无所谓态度,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会随意指使经办人员违规操作, 让建设单位蒙混过关, 给建审工作带来不利因素。

3严抓施工管理

3.1实行施工人员资质证

高层建筑消防工程施工, 必须由具有相应消防专业资质队伍承接, 这一点已很明确。但实际操作中, 施工队伍转手分包、换人施工等做法却很多, 监管部门亦极难控制与管理, 要真正控制这一点, 建议可实行资质单位消防水、电施工员及施工管理员上岗制度, 这样消防监督部门在施工检查中, 可以有的放矢检查施工人员的上岗证, 严格落实责任制, 从而也就确保了高层建筑自动消防工程设计的施工质量, 增加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能。

3.2实行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

高层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具有技术含量高、施工过程复杂的特点, 因此, 技术性的咨询指导工作亦就显得极为重要。建立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 既可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施工质量又可以了解施工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特别是对一些隐蔽工程质量的把关极有益处。

3.3加强建筑施工检查

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表现在施工过程中则主要体现在装修阶段, 现代综合性高楼, 装修投资惊人, 可燃物质数量巨大,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消防监督, 一方面要按《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规定, 控制可燃材质的使用, 监督某些隐蔽工程中木龙骨、木框架的防火涂料处理, 线路穿管敷设、有关孔洞的封堵等方面;另一方面要严抓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 清理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 监督施工单位采取封闭式管理施工, 严格各项防火规章制度, 施工现场严禁无关人员出入, 施工人员一律佩戴统一标牌。

4严抓后期管理

4.1签订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移交书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 要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完整好用, 必须确定专门管理部门专人管理, 因此消防部门应及时签订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移交书, 同时根据高层建筑的有关规定签订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维修保养合同, 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运作。但据现在的调查表明, 大多数中小城市的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并未达到上述要求, 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仍处于无绪状态。看来要做好这项工作, 一方面要加大消防验收、检查的监管力度, 适当地强制执行;另一方面要提高现有维修保养资质企业的业务水平与人员素质, 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

4.2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目前, 国家有关消防法规明文提出的建筑管理中需要经正式消防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的工种有:消防控制室值班与管理人员和专职消防保卫干部;从实际情况看, 一方面这些人员的培训率仍不高, 另一方面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仍普遍不高, 针对这个现状, 我们应发挥培训中心的巨大作用, 加强培训, 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知识。

4.3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 消除隐患, 因而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 该机构应由专业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组成, 拥有符合标准的先进检测设备, 建立完善可行的检测规程, 严格依据国家标准, 运用科学手段, 对建筑消防设施系统进行检查、测试, 对系统工作状态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4.4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

建筑工程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后, 搞好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是确保消防系统长期保持正常运行状态, 持久有效地发挥其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作用的保证。工程交付使用后, 建筑的管理、使用单位要负责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 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 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包括全部设施在内的消防设施检查、检测、维修保养岗位责任制, 从而保证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在火灾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

4.5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高层建筑的管理, 除了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之外,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有一套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只有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才能保证管理部门有章可循, 按制度实施监督管理, 针对经常变化着的消防安全意识, 实行动态管理, 随时记录高层建筑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

上一篇:用户相似度下一篇:处理弹簧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