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作用

2024-07-02

启示作用(精选十篇)

启示作用 篇1

关键词:中学历史名师,成长经历,关键事件

关于名师概念的定义, 学术界向来众说纷纭, 各类文献上的记载多达数十种, 目前尚无明确定论。 西北师范大学的李泽林在文章中是这样定义名师的概念的, “名师就是著名教师, 广义而言, 就是社会各界影响广泛并拥有追随者和知名度的杰出人才;狭义而言, 指教育人才的精英, 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教育理论的创立者和教育实践的带头人”①。 不同学者对名师这一概念还有不同定义, 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文将历史教学名师定义为:在历史学科教育方面有突出成绩, 善用历史教学技巧、独具教学风格, 善于反思总结经验, 对历史学科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巨大贡献, 具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和认可度的历史教师。

通过对“走进名师”栏目中各位历史教学名师的成长案例的分析, 笔者发现, 大部分历史教学名师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一些“关键事件 (人、事、物) ”的影响, 其中一些关键事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些关键事件有的是一次教学挫折, 有的是一次公开课, 有的是人或物的影响……使教师们可以很快认识到自身不足或转变观念, 在专业成长路径上少走弯路, 加快专业成长步伐, 或成为其专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英国学者沃克 (Walker) 认为“关键事件”指教师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教师要围绕该事件做关键性决策②。可见关键事件对教师的成长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下面我结合具体历史教学名师成长的案例进行分析。

一、“一本杂志救了我的命”——夏辉辉老师

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历史教研员夏辉辉老师有如今成就经历了一番困境, 在她毕业之初, 她和丈夫最初被分配在南方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担任历史教师, 在条件艰苦的乡村学校, 他们没有办法获取外界历史学术动态, 没有可阅读的专业书籍, 夏辉辉老师写道:“我的心里长满了荒芜的野草, 需要良好阅读清除杂草。 ”后来在大学同学的推荐之下, 夏辉辉老师接触到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这本杂志, 通过这本杂志, 她拜读了许多学科前沿性文章, 认识到了许多历史学专家, 文章中的精华给她以启示, 专家榜样的力量激励她不断努力。 她还订阅了《中史参》汇编的习题集, 努力练题, 积累经验, 有了走出乡村中学参加各大高校招聘的勇气和底气, 八年后, 夏辉辉老师成功离开了这所农村中学到了一所民办高中, 走上了人生新征程。

可以说一本杂志使夏辉辉老师的专业发展发生了转折, 靠着这本杂志的滋养, 她耐住了在农村教学的寂寞, 也是这本杂志照亮了夏辉辉老师的专业发展理想之路, 锻炼了她的勇气和韧性, 走向了人生转折点。

二、“初为人师的艰辛”, 失败的第一节课带来的转变——成学江老师

比夏辉辉老师幸运的是成学江老师刚毕业便被分配到一所全国重点中学———湖北黄冈中学教学。 初涉杏坛的成老师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在他的第一节课上便碰了一个“大钉子”, 根据成老师的描述, 为了在第一印象中征服学生, 让学生佩服他, 爱上他的历史课, 他给高一班上第一节课前, 准备了满满15页备课纸的讲解内容。 第一节课上, 为了向学生证明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他滔滔不绝地引经据典, 搬出了一大堆古今名人关于历史的论述, 然而学生最后的回答居然是历史学科不重要, 这次失败的课堂实践使成老师非常伤心。 教研组长胡少平老师的一席话使成老师如醍醐灌顶, 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 将自己后来的眼光和心态都调整好, 并且花心思听同行授课吸取教训, 熟悉教材, 提高专业能力, 同时花心思了解学生,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自己在教学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成老师通过这次失败的教学实践, 乐于接受同行前辈的指点, 反思自己, 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并找到努力改进的方向, 继续努力前进。 成老师这次失败的教学实践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种激励, “失败乃成功之母”, 大部分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教学挫折, 关键是调整好心态, 要有“越挫越勇”的决心, 在挫折中反思不足, 进而改进。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并做出改进, 反而在教学挫折中一蹶不振, 将很难有所建树。

三、“探索中的探索”, 一次公开课引起的反思——徐赐成老师

如今任教于陕西省西安中学的徐赐成老师从小就是一个善于阅读的人, 小时就对历史有着极浓厚兴趣, 大学毕业后到了工作岗位上, 徐老师也是一个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人。 徐赐成老师最初在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任教的四年中, 由于自己的努力曾上过许多公开课, 最高的还是市级的, 而且获得过一些一等奖, 也是小有成就, 但他到广东的第一次公开课却并不成功, 上的是《甲午中日战争》, 史料充分, 教学过程流畅, 自认为还不错。 全仁经 (顺德一中特级教师) 评价他的课是:“徐老师是发表过几十篇文章的有名气的年轻教师, 这节课是一堂很标准的课, 材料也很充足, 要是主题再明晰一些, 课堂灵魂再强烈一些就好了。 ”徐老师通过细细琢磨全老师的话, 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即委婉地告诉他, 这节课没有教学主题, 没有自我, 或者说没有思想。 徐老师开始反思自己到底缺失了什么, 继而意识到自己没有完成从读书到课堂的连续自然的内化产出过程, 而仅做了知识的搬运工。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 他便开始研究“好课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 并向着上好课努力。

徐老师认为他对历史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先后经历了为兴趣而教、为分数而教、为教育而教、为生命而教这四个阶段, 他有这样的认识除了自己不断探索实践之外, 这一次公开课的挫折使他对历史教学的认识观念发生了变化, 才有了后来的不断探索。 公开课是一个历史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可以说很多老师都是从公开课上脱颖而出的, 徐老师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上公开课不仅要看重准备阶段的磨课等过程及正式上课的表现, 更重要的是要从专家或同行评课中得到反思, 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 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升。

通过上述三个案例, 可以发现历史教学名师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关键事件对自身专业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有的关键事件可以给教师创造一些可供选择和改变的机遇, 如夏辉辉老师从农村中学考入民办中学的案例; 有的关键事件促进教师思考自己的专业发展路径, 如成文学老师通过一次失败的教学实践, 反思自己, 最终找到发展方向;有的关键事件可以促使教师转变历史教学理念或者改变教学方式等, 正如同徐赐成老师小有名气的时候上的那堂公开课带给他的反思和启示。 关键事件还可以引发教师的自我澄清、自我反思, 使教师的个人思维变得清晰化, 促进包括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在内的教师专业结构的解构和重构。

当然, 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不仅有上述案例中的几个, 一次比赛、一次和名师的近距离接触、一次培训、一次和同事的交流、一次学术主题会议、一次教育科研项目……这些都可以给教师的成长带来转变契机, 面对这些成长契机, 教师能否抓住机遇, 做出正确判断, 以正确态度应对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李泽林.名师及其成长的案例分析与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5. (05) .

[2]童富勇, 程其云.中小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221位名师的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 2010. (02) .

启示作用 篇2

一、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性锻炼的途径方法探索

1、提高党员素质。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提升素质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加强学习。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既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战略安排,更是提升广大党员自身素质的实践锻炼,我们抓住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有利时机,努力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切实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广大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强本领,以素质的提升来确保和检验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

2、加强党性修养。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服务人民群众,是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加强基层组织,既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党支部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创先争优”读书活动,旨在引

导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以此来推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作为公司“创先争优”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读书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党员干部每人推荐一本好书,公司党支部在汇总了推荐书目之后,挑选了其中两本《你在为谁工作》和《责任胜于能力》,统一购买并发给每一位党员干部,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第二阶段是读好书,党支部要求每位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提高,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使读书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并引导员工积累知识、加强修养、提高素质。通过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提高执行力和管理水平,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第三阶段是交流读后感,公司在QQ群里开辟了“读书论坛”专栏,对党员干部的读后感进行及时宣传,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汇报、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大家互相学习取得的感悟和收获,达到共同学习、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此次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了崇尚学习、享受阅读的良好风尚,切实推动了公司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二、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做法

1、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担当着具体的组织者、实施者、落实者的重大责任,创先争优活动能否最终达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是否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了“四强”争创标准。

党支部把创建“四强四优”活动同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起来,对照国药集团打造中央企业医药健康平台和进入世界500强战

略目标,按照国药控股股份公司“整合、转型、创新、跨跃”的发展战略要求,认真查找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驾驭企业的能力,为推动新疆公司的改革发展做贡献。

2、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进一步理清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避免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在工作中和各项活动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以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工作标准、一流的创业精神和过硬的综合素质,推动单位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形成凝聚力、抓工作、万众一心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支部以“党员先锋岗”为活动载体,倡导增收节支、降低经营成本,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经营一线的药品配送岗位确定为“党员先锋岗”,使党员成为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骨干力量,影响和带动员工做到以诚待人,以信立身,热情服务,乐于奉献,用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党员真正成为了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主力军。

3、队伍好不好,关键看领导,争先创优工作上不上台阶,则要看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是否真正发挥。围绕“四强”党组织的建设,引导领导班子成员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议大事、谋全局、善决策、负责任的坚强领导集体。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善于集中领导班子成员的智慧,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协作,互相补充,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

水平和综合实力。要求下属做到的,班子成员必须先做到,禁止下属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班子成员带头遵守执行《廉政准侧》和《若干规定》,坚持从严教育、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水平。

三、创先争优活动的启示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让人民群众满意是最高要求、最终目的和最高标准,落脚点要体现在人民群众得实惠上。领导班子深知:只有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把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

领导班子把解决好民生问题摆到企业和谐稳定的大局中谋划和考虑,针对员工提出的食堂伙食不好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制定整改措施,立即改进了蔬菜和副食品的采购方式,并提高午餐费标准,从根本上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伙食质量,受到了员工的好评。

对于生病住院的员工,领导班子带着慰问品前来探望,详细询问病情及治疗情况,真正做到了关心员工健康,为员工谋福利,服务群众,广大员工深深感受到了公司领导班子的关爱和温暖。

党组织的建设需要持之以恒,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样不能是口头,而应落实在行动上。“创先争优”不仅仅是一个活动,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需要我们的传承和发扬,才能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刘凤荣╱百度文库╱《创先争优的研究讨论课题: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先锋工作的经验启示》

国药控股新疆新特参茸药业有限公司党支部

启示作用 篇3

关键词:税收职能作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作用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75-02

税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税收是作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而产生的,这既是税收产生的原因,也体现着税收最初的职能作用。随着历史的变迁、政权的更替、经济的增长、时代的进步,税收不断地在发展,其职能作用也随之发生改变。

1.西方国家税收职能作用的]化

由于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必然有一定的理论背景,因此不同时期的学者对税收职能作用的研究会得出不同的主张,从他们的研究中我们便能看到税收职能作用的时代特征及其发展轨迹。

1.1亚当·斯密时期

亚当·斯密所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作为新兴资本主义的代表,他认为税收的职能作用有两个: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二是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亚当·斯密的财税理论被当时的英国政府和其他一些国家政府所接受,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1.2瓦格纳时期

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开始从自由竞争转入垄断经济时期,资本日益集中,分配失衡,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激烈。针对这些日益激化的社会问题,许多资产阶级学者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缓和阶级矛盾,提出了社会改良思想,其中包括税收改良政策,即通过政府课税矫正社会财富悬殊。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就是其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关于赋税,第一是有纯财政的目的,第二则是应当树立社会政策的目的。所谓税收政策目的,就是以调节在自由交易下所产生的分配不平等为目的。赋税不但要干涉国民的所得及财产的分配,而且要积极干涉国民的生产和消费。”瓦格纳提出的税收经济调节作用是税收职能作用的一个发展。

1.3凯恩斯时期

20世纪30年代,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并处于长期大萧条时期,为解决当时的社会经济问题,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国家应该使用立法和行政手段、财政税收手段干预经济。他主张通过税收政策指导消费倾向,“国家必须改变税收体系,限定税率以及其他办法,指导消费倾向。”他认为,个人消费占个人收入的比例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递减的,收入分配不均会降低消费倾向,因此,他主张用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实行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不均的幅度,同时,扩大消费,增加有效需求,提高就业水平。可以说,凯恩斯提高了税收职能作用的地位。在理论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较普遍的重视税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4萨缪尔森时期

萨缪尔森继承和发扬了凯恩斯关于税收职能作用的财税理论,主张在混合经济下,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对付长期萧条。他认为,税收收入是支持国家福利政策的资金来源,“除了转移支付规划以外,我们还必须把通过对不同收入阶级的赋税差别而实现的任何收入的再分配包括到现代福利国家的活动之内”。而且,税收能起到消除通货膨胀的作用,“永久性的减少税收款项是对付大量失业的有力武器。”这些也体现了税收理论中所谓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和“相机抉择”作用。在这一时期,税收稳定经济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五)斯蒂格利茨时期

20世界70年代后,西方经济在度过了所谓的“黄金发展时期”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陷于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交替或两者并存的“滞胀”局面,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在此背景下,为刺激经济增长,现代西方学者提出应发挥税收弥补市场机制失灵,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不少学者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税收干预经济的积极作用,如调整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调节国民收入与财富分配,增进社会福利;刺激有效需求,调节社会总供给及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些也正是现代西方国家税收所具有的主要的职能作用。

2.西方国家税收职能作用]化的启示

从上述西方税收职能作用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税收在不同的时代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税收的职能作用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变化,对这些变化进行审视,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2.1税收的本质职能作用是组织财政收入。

因为税收是作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而产生的,因此,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本质职能作用。税收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它为国家行使公共职能提供物质保证。这一职能在任何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下都是不可或缺的。

2.2税收的各种职能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税收组织收入职能的充分发挥,能够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提高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和空间;同时,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又可以促进经济的更快增长,培植更多的税源。反之,如果税收的财政收入职能发挥不充分,不但政府难以获得足够的财政收入,还会极大的影响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经济的稳定与增长;而经济的不景气,又反过来影响税收组织财政收入职能的实现。因而,税收的各职能作用不能失之偏颇,而应相互协调促进。

2.3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政府职能。

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中我们不难看到,税收职能作用都是伴随着政府职能而起作用的。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廉价政府强调经济政策上的放任自由,到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强调经济干预政策,税收职能作用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可见,税收职能作用与政府职能的扩展密切相关,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政府职能。因此,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以政府职能为依托来界定税收的职能作用。

2.4税收调节作用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更为突出。

在现代社会,税收是政府实施调节的基本手段,它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发挥作用。税收通过对国民经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的调节,实现对经济利益、收入分配、以及社会总供需平衡等多方面的调节。此外,税收的调节作用不仅体现在经济手段上,还体现在行政和法律手段上。税收的减免、扶持发展等政策性措施说明税收具有行政手段的作用;税收是通过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强制性付诸实施的,说明税收又具有法律手段的作用。正因为税收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形态和条件,通过不同的形式手段发挥其调节经济的职能作用,因此,税收这一调节职能作用,一直被各个时期不同的国家所青睐。

2.5税收职能作用应与时俱进,充分展现其时代的魅力。

从西方税收职能作用的发展中可以看到,在不同时代的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政府都赋予了税收一定的职能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税收的职能作用得到不断发展。正因为税收的职能作用具有时代特征,所以只有使其与时俱进,才能充分展现其时代的魅力。在我国现阶段,面对各种各样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客观上对税收职能作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税收除了组织财政收入职能和调节职能两个基本的职能外,还应根据时代的需要,充分发挥税收的多种职能作用,如税收稳定经济的职能作用,税收监督国家社会经济活动的职能作用,税收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的职能作用;税收提高科技、教育水平的职能作用;税收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职能作用等等。可以预见,税收在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启示作用 篇4

记者主持人, 即记者型节目主持人, 就是高度融入节目报道意识, 以采访、主持见长, 集采、编、播于一体的主持人, 具有记者和主持人双重的角色要求。他们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及良好的新闻素质打造出好的节目以赢取广大观众的好评。

美国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60分钟》的主持人最大的特点是参与整个节目的创作, 从选题、策划、采访到最终的录制编辑, 完全按照一脉相承的逻辑制作, 记者即主持人。在这种情况下, 主持人知道如何以最佳的方式述说、报道节目, 能够深刻地了解节目背后的制作过程和要表达的思想, 使得节目思路统一又富有吸引力。《60分钟》的制片人唐·休伊特曾说过:“《60分钟》是以主持人为主人公的电视新闻节目。”

《60分钟》聘用主持人的条件是记者经历和新闻从业经验, 而不是容貌和声音等外在条件。现任的这批主持人学识渊博、阅历丰富, 工作经验极其丰富, 比如麦克·华莱士。麦克·华莱士在50岁的时候出任采编记者, 到2006年之前一直为其效力。正如唐·休伊特所言:“麦克·华莱士对《60分钟》的贡献简直无法描述, 因为麦克本人就是《60分钟》。”像华莱士这样个人与节目融为一体并且成为作为节目代言人的记者主持人, 对记者本身和节目来讲, 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观众认可主持人的风格和言论, 自然就记住了该节目。

在节目中, 主持人要口播新闻, 要现场采访, 进行电视访问和电视辩论等, 这些报道形式穿插运用, 在短时间内给观众最丰富的信息量, 并且主持人还要时刻留意编导和制作人员发出的各种信号以便随时调整节目内容。中国的《东方时空》在播出时间内, 也非常注重记者主持人的作用, 并培养和造就了如敬一丹、白岩松、方宏进等一批优秀的记者主持人。就像《60分钟》的主持人那样, 《东方时空》的这批主持人也是深入新闻采访现场, 追踪和剖析新闻事实, 深度挖掘节目, 揭示事实的内涵, 报道发展趋势。只可惜, 随着新一轮的节目改版, 《东方时空》开始从播音员中选拔主持人, 过分注重主持人的容貌、声音, 忽视从业者的新闻素养和工作经验, 使得主持人向年轻化方向倾斜。这样的主持人“不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势态, 而对现场的记者或各方当事人的提问往往流于形式, 缺乏追踪性和调查性”。

当然, 记者担任主持人, 主持人参与到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 并不是意味着主持人就是导演或者编辑。一个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 需要有完整的一班人马, 记者主持人并不能包揽全部工作, 重要的是主持人不能仅仅是一只“传话筒”, 而应该在节目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除此之外, 记者主持人还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风格, 形成辨识度高的个人特色。《60分钟》的三位主持人和评论员各有其播报特点, “有的诙谐幽默, 有的温文尔雅, 有的尖刻激烈”, “甚至发出刺耳的尖叫”。风格迥异的播报形式让《60分钟》每一板块都让观众印象深刻。观众在记住主持人的同时, 自然而然地对节目内容产生兴趣, 从而达到“晚上播出的节目是第二天早上人们的话题”的效果。

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其形式相当成熟。《60分钟》记者主持人的素质代表了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最高水平。诚然, 随着时代的变迁, 《60分钟》的记者主持人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比如老龄化倾向严重等。然而其成功之道对中国现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仍有很深远的影响。周恩来曾说过:“我们的记者能向西方记者学习些什么?资产阶级新闻事业有着比无产阶级长得多的历史, 他们积累了更多的实践经验, 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在这个全媒体时代, 中国的电视新闻节目更应该不断从历史当中寻找灵感, 借鉴其优秀的节目理念和运作方式, 最终实现本土的创新。

摘要:美国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60分钟》是电视新闻节目史上的奇迹, 在三大广播网黄金时间节目的竞争中, 击败形形色色的娱乐节目, 连续几十年保持收视率第一的成绩。《60分钟》的成功因素很多, 本文将从记者主持人的角度来分析《60分钟》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记者,主持人

参考文献

[1]张檀.浅论广播电视主持人的作用与责任[J].北方文学 (下) , 2013 (1) .

[2]章莹莹.类型化电台的特点及主持人的作用——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为例[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3 (4) .

[3]冯颖.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J].新闻天地 (下半月刊) , 2012 (5) .

启示作用 篇5

中国的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声教播于海外。相传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制礼作乐,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其后经过孔子和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作为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上古礼制的渊薮,《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而且成为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自然成为了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毋庸置疑,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礼仪文化。

礼仪文化的发展有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应当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礼仪就伴随着人的活动,伴随着原始宗教而产生了。礼仪制度正是为着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的三大关系而制定出来的。从人类把对神、对自然力的恐惧和敬畏转向人类自身之后,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表达敬畏、祭祀的活动日益纷繁,逐步形成种种固定的模式……终于形成为礼仪规范。可见,从礼仪的产生和发展来考察,礼仪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必然要求和必然的反映。这一点,也可以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礼仪规范的形成和变迁中得到进一步的证明。从考古资料来看,在辽宁喀左发现的距今五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中,有大型的祭坛、神庙、积石冢等,是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的场所;有裸体怀孕的妇女陶塑像,可能是受先民膜拜的生育女神。更早的仰韶文化彩陶上的人面虫身图像,墓葬中死者头颅西向而卧,也都透露出远古时代礼仪制度的若干信息。在古代文献方面,有“自伏牺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的说法。实际上,礼仪制度的演变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真正比较完备、系统的是西周的礼制。周以前的礼仪制度,由于材料匮乏,文献不足,已经难以详考了。由儒家学者整理成书的礼学专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在汉以后二千多年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因此被称为“礼经”。现在,要研究探讨古代主要适用于贵族的礼制,“三礼”仍然是最重要的书。虽然对它们的思想倾向评价不同,它们的论述中有不少只是出于后世儒家的理想,但它们在文化史上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影响的。

古代所谓礼仪,包括的范围内容和形式非常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域划分、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直到近代以后,礼仪的范畴才逐渐缩小,现在则一般只有礼节和仪式的意思。

中国的礼仪文化以其平和、中正的特征,对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是万世一贯的,而只能与时俱变,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优秀文化的因子,往往历久弥新,长久地存活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地影响着民族的精神和面貌。例如,公元前六世纪前后,是世界古文明的轴心时代,出现了诸如孔子、老子、孙子,以及苏格拉底、伯拉图、释迦牟尼等哲人和光耀千古的经典。两千多年来,他们始终伴随着历史的进程,人们几乎处处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存在。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还每每要回到那个时代去寻找智慧。对于孔子诸家倡导的礼乐文化,人们也应该作如是观。

近代以来,由于国势衰微,列强入侵,国人激于时变,把落后挨打归咎于传统文化,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尽然。试想,一个知书达理的书生挨了强盗的打,人们可以责怪他没有拳勇,但却不可以责怪他不该知书达理。如果书生从此丢掉书本,只练武功,变成了没有文化的“强人”,那才是真正的悲剧。人类社会终将进入一个人人讲信修睦、彼此谦敬礼让的文明时代。因此,人们既要习武强身,又要弘扬既有的文化,礼乐文化终究会有它新的用武之地。

中国的礼仪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也带给世界深远的影响。比如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韩国、日本保存颇多,并继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令人汗颜的是,在人们的本土,它的流失速度却是非常惊人。在人们的人际交往中,懂得使用表示敬意的雅语和举止的人已经日渐稀少。作为民间最普遍、最隆重的婚礼、生日礼仪等庆典,正越来越失去民族特性、急剧地西化;而圣诞节、情人节等正日益成为中国年轻人的重大节日。作为民族文化表征的礼仪、节日一旦全部西化,就表明本位文化已经被国民抛弃,它的消亡也就不会太远了。炎黄子孙、有识之士,当知忧虑。

中国几千年文明铸就的礼仪文化,原本可以成为旅游经济的强项,可是,许多行业成员连“对不起、谢谢、没关系、您请”十个字的礼貌用语都说不好,遑论其它。尽管眼下宾馆、酒店等越造越华丽,而服务质量却始终是旅游业发展的软肋,令人长叹。此外,近年出境旅游的国人与日俱增,但举止粗俗,缺乏礼仪教养者不乏其人,海外舆论的批评时见报导,使人们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民族形象大受损害。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近年,政府将“明礼诚信”作为二十字“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如何重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礼仪规范,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中国传统的礼仪文明,是宝贵的思想资源,正可以为人们提供重要的借鉴。

启示作用 篇6

一、辩论是一种关于说服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种古老的技艺,无论是在中西方,辩论都天然蕴含着说服的功能。在中国的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参与辩论的诸子以能够说服对方为荣。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的作品中很多以论辩的形式呈现,他本人也是以善辩而著称,他在与当时的其他各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进行辩论的过程中说服了大量的听众,大大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而在西方,以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哲学家更是把辩论作为获知真理的重要手段,以辩论作为说服他人的基本方式。现代的大学教育起源于西方的中世纪,一般认为巴黎大学是现代大学的鼻祖,在巴黎大学创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辩论都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正如涂尔干指出的那样:“无需深入就不难看出,对于诸如此类的事情来说,讨论其实是在我们掌握的程序中唯一能够用来区分并看清有可能吸引我们支持的形形色色观点的。”可以看出,获取观点或者说服他人同意你的观点的过程中,辩论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长久以来辩论术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被视为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技术。在当今时代,尤其是在西方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辩论依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很多政治行为和社会行为中,都把辩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说服手段。比如总统的竞选者必须具备强大的辩论能力,能够应对来自对手、媒体和公众的各种质疑,并以有利于己方的立场为出发点开展辩论,以此说服对方或者第三者。

二、辩论作为一种说服手段的优势

而辩论自其产生以来,无疑一直以真说服为根本追求,而辩论的独特性也决定了它在说服中的独特功能。

1.是辩论的主体平等

这种平等指的是在一场真正辩论的过程中,双方都有权力就争辩的议题阐述己方的观念和理由,辩论的主体不因身份、地域、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而在辩论中处于任何不平等的地位。如在法庭的辩论中,原告和被告的律师具有同等的法律权力。辩论主体的优越性只体现于辩论最终实现说服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本身具有严格的程序正义性,这种正义性确保了它穿越历史时空而始终保持着独特魅力。

2.是辩论的内容专一

辩论往往围绕一个议题展开,虽然其展开的过程可能涉及广泛,内容博大精深,但是终究“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围绕一个核心的议题,这样就利于双方的辩论始终围绕一个焦点,容易把一个议题引向深入。这种专一性必然促使产生辩论结果的深刻性,它确保了辩论作为一种说服手段的重要价值。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通篇围绕苏格拉底与对方就“何为正义”这个问题的辩论而展开,书中关于“何为正义”的辩论至今为世人所重视。

在长久的发展历程中,辩论形成了自身的相对固定的模式,一般包括提出议题,阐述观点,提出论据,彼此揭露矛盾,达成一致意见(即实现说服功能)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辩论双方观点在理论层面、道德层次和事实层面会充分碰撞,相互斗争,从而规避了泛泛而谈。这种机制使辩论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至今依然是解决和处理社会伦理等方面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辩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说服功能的启发

实现真说服,使教育对象的思想或观念发生正向的转变,无疑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当今时代的大学生伴随网络成长,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正逐渐丧失它既有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迫切呼唤新的方式。而辩论作为一种强大的说服手段,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更好的说服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作为教育者,我们学习辩论的技巧,起码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是理论的彻底性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理论是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任何一场辩论,必然会有理论的支撑点,通常表现为对概念的界定和对观点的概述。抓住了事物的根本,解决了理论的彻底性,才能在辩论中夯实根基,并最终实现说服的功能。教育者一定要保持敏锐的理论思维,善于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理论视野,丰富提升的理论素养。

2.是逻辑的严密性

逻辑研究的范畴是人的思维规律,人对符合逻辑的东西在思维上具有天生的认同性。辩论的过程本身就表现出逻辑的严密性,这也是辩论实现说服功能的一个重要机制。毛泽东曾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号召:“干部要学点文法和逻辑” 。他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推理问题,这些都是逻辑问题。”概念、判断、推理都是辩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是辩论之所以在逻辑思维训练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重要依据。教育者一定要注意学习关于逻辑的基本知识,加强逻辑方面的训练,不断增强语言的邏辑严密性。

3.是表达的艺术性

辩论表现在外的就是一种关于语言的技术,它以语言作为承载理论、道德和事实的唯一载体。同一个道理,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会有不同的效果。辩论中的以矛攻盾、归谬发问等技巧就是高超的语言艺术,对于提高说服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者面对教育对象,要善于学习语言的使用技巧,善于运用语言的魅力,通过具有高超艺术性的表达方式去说服人。

作者简介:

启示作用 篇7

一、强组织必须强班子, 优化了班子便抓住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和灵魂

“班子”是基层党组织的“龙头”, 也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和灵魂。在抓基层党建过程中, 坚持把班子建设放在首位, 狠抓形象建设, 通过强班子实现强组织, 营造良好氛围。树立锐意进取形象, 发挥班子的统领作用。坚持把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作为第一追求, 通过开展承诺、述职述责、双向讲评等活动, 实行自我加压, 接受组织和群众的双重监督及考验。坚持以坚强的党性, 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偏见和难题, 始终保持旺盛的激情, 努力实现事业发展与本县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争创一流。关注全局, 围绕中心, 带领干部职工, 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用爱岗敬业的形象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树立民主团结形象, 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坚持把严格组织原则和程序作为基层党组织民主作风建设的重点, 制定基层党组织议事规则, 明确具体要求和原则。尤其在决策重大工作、经费使用、人事调整、评比表彰等事项时, 坚持全方位征求意见, 并在党组织内部充分酝酿, 把群众的共识当作组织决策。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尊重, 配合默契, 对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分歧, 坚持以原则为重, 在沟通协调中解决, 既不搞一团和气, 又注意方式方法, 做到政治上保持一致, 决策上达成共识, 工作上形成合力, 用民主团结的形象营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树立勤政廉政形象,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把廉洁从政作为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的重要举措, 进一步严格廉政纪律。通过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群众评议等形式, 不断增强班子成员的自律意识。多次组织集体学习、专题辅导, 开展讨论、自查和互查, 组织群众进行监督和评议, 强化廉洁意识和责任。自觉接受监督和评议, 在工作中做到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在生活上作风端正朴实, 用人民公仆的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二、强整体必须强队伍, 优化了队伍便拥有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和依靠

队伍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任务, 也是基层党组织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依靠。在抓基层党建过程中, 狠抓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建设, 通过强队伍素质, 促进全员素质提升。

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坚持把党章党纪作为党的基本政治教材, 每月利用一两个党日, 以支部或党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教育。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如何做一名合格优秀共产党员”演讲比赛等活动, 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和共产主义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自查互查、组织帮助等途径, 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修养和党员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强化自身先进性, 也带动全社会形成自觉遵纪守法、争当文明市民的良好风气。

加强培养锻炼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坚持把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作为衡量党员干部先进性的重要标志。狠抓专业培训。每年组织业务知识专业培训, 组织业务建设参观考察活动, 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学在前, 走在先, 并公布学习成绩。在工作任务重、人手少、经费紧的情况下, 也要选派党员干部参加专业培训和参观考察, 开阔视野, 培养人才。狠抓岗位练兵。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 较好地磨练党员干部的敬业精神和业务技能;开展岗位竞赛活动, 涌现一批尖子人才。狠抓实践锻炼。坚持把年轻的优秀党员干部放到重要岗位, 锻炼他们的大局意识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用过硬的素质、精湛的技术, 增强说服力, 营造全员练本领、强素质、比贡献的良好局面。

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创先争优的主体是党员干部, 根本目标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重点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坚持“谈访”制度, 开展交心谈心, 做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帮助党员干部排忧解难。及时为他们解开思想困惑, 积极为他们改善工作条件, 千方百计落实干部政策, 努力创造成长进步的机遇和环境, 诚心诚意关心爱护党员干部, 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使党建工作深入人心, 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内在动力和感恩情怀。

三、强发展必须强机制, 优化了机制便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机制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手段, 也是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在抓基层党建过程中, 通过创新“三个机制”, 推动事业创新发展。

启示作用 篇8

2 0 0 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 对规划区定义如下:规划区, 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 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 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由此可见, “规划区”的概念已经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下来, 然而“规划区”的历史却并不长, 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首次以法规的形式提出城市规划区的定义, 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建成区和城市发展需要实施规划控制的区域。但在1990年颁布实施的《城市规划法》中放弃了建成区的提法, 代之以“城市市区、近郊区”概念, 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在2008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中, 规划区的概念又有所变动, 《城乡规划法》规定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 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乡规划法》重拾“建成区的提法”, 并将“规划区”扩展到“镇和村庄”, 并对“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强调了“必须”二字。

“规划区”概念的历史并不长, 但其内涵却经历过若干次变动, 因此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实际工作中, 都或多或少地对规划区定义、内涵和作用产生了一些疑问和争议。

2. 有关“规划区”的若干疑问和争议

“规划区”在规划工作的实践中虽已存在较长时间, 但无论是学术界, 还是在实际工作中, 有关“规划区”的探讨、疑问和争议却从未停止, 这些争议和疑问不仅存在于技术层面, 也存在于制度和规划区“本质作用”的层面。例如:

2.1“规划区”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城乡规划法规定, 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 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然而, 在规划过程中, 对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进行规划控制的区域的划定, 是一项较为技术的内容, 往往需要考虑到城乡空间、经济、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要素的综合发展, 而多因素的考虑往往增加了规划区划定的“随意性”, 城市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考虑的范围甚至“无限制”地扩大, 因此, 一些学者和规划师认为, 规划区完全没有必要, 它是不同部门权力博弈的产物, 规划实践中可以完全脱离规划区的束缚;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规划区应和规划部门的审批权限相关联, 规划部门权限涉及不到的地区, 即使因城乡建设发展需要进行考虑和控制, 也不应划入规划区。总之, 有关规划区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争议不断。

2.2“规划区”应是技术层面的内容还是政策层面的内容

在编制规划的实际工作中, 往往通过综合考虑城市发展方向、资源保护、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因素划定规划区, 而在城市规划管理的实践中, 通常考虑规划部门所能涉及的实际权限、“两证一书”所能涉及的有效地域等方面, 规划区的划定究竟是应优先考虑技术和理性还是应优先考虑管理权限的可行性?这已成为困扰国内规划工作者的一个难题。

2.3 规划区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城市无序蔓延还是引导城市有序扩张

控制城市蔓延和引导城市扩张似乎是两个相互对立的作用, 有些学者认为, 规划区的作用是控制城市过度蔓延, 用“红线”的方式划定城市增长的边界, 因此规划区的范围应该适度“划小”;有些学者则认为在规划的实际工作中, 规划区划定往往是城市扩张的先决条件, 随着规划区的扩大, 城市规划部门所能引导和管辖的权限也越大, 同时也就越有利于城市的有序扩张, 因而规划区应适度“划大”。规划区究竟起到哪方面的作用?研究国外的“规划区”会对此有所启示。

2.4“联合规划区”和“重叠规划区”该如何实施管理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时常会遇到市、县同城, 或两个城市的空间距离十分接近的情况, 从考虑各自城市发展需要的角度, 二者的规划区必然会相互重叠, 形成“重叠规划区”或“联合规划区”, 但这又和我国的一级政府一级事权相冲突, 规划区重叠的部分归谁管理?如何避免规划管理的相互交叉又能充分考虑到两个城市的相互融合的客观需要?国外在此方面已有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

3. 国外“规划区”的划分方式与作用

3.1 伦敦的绿带规划与“规划区”

伦敦的绿带是由伦敦郡议会的公园和开放空间委员会提议, 并由“英国城市规划委员会”和“伦敦区域规划委员会”于1933年确定的规划方案, 1935年伦敦议会通过决议, 并形成《绿带法》。

伦敦的绿带在许多功能上与“规划区”类似, 但绿带并不是一个类似于规划区的红线, 而是由公园、运动场、自然保护区、滨水渠、果园、飞机场、墓地、苗圃等构成, 但仅仅靠《绿带法》还难以控制城市产业和人口规模的膨胀, 它配合大伦敦区域规划形成了四个层面的“规划区”。由内向外分别为inner urban ring、suburban ring、green belt ring、outer country ring、每个“规划区”内的规划目标各有不同, 其中inner urban ring贴近伦敦的行政区, 目标是迁移工厂、减少人口;suburban ring为郊区地带, 重点在于保持现状, 遏制人口和产业增加的趋势。Green belt ring是宽10~15英里的绿带, 包括了受1938年《绿带法》保护的森林、公园、农业用地等绿地。Outer country ring基本上属于未开发区域, 是建立新城和卫星城的地区[1]。

20世纪70年代后, 除了伦敦以外, 英国的部分其它大城市区域也相应划定了绿带范围, 并颁发了管理规定, 这些管理规定中既包括保护型措施也包括开发型措施。由此可见, 通过绿带的设置和《绿带法》的实施, 英国许多城市已在客观上形成了具有“规划区”功能的绿带。

3.2 美国的“增长边界”与“规划区”

要了解美国的规划控制方式, 首先要了解美国的规划机构设置模式。美国的规划机构大致有四种模式:

(1) 规划局:它是市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 直接向市政府和市长负责, 但市政府和议会的观点常常不一致, 二者相互制约, 因此美国的规划局同时又是一个咨询和研究机构, 需要即说服政府, 又说服议会同时对公众服务负责, 权力的制约较大 (大多数美国城市如此) 。

(2) 独立规划委员会:独立于政府的委员会机构, 有权批准地方法规 (少数从美国城市设有独立规划委员会) 。

(3) 社区发展局:类似于规划局, 但权力更大一些, 相当于中国的规划局和建设局合并。

(4) 专业规划事务所: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分开的机构, 类似于规划局+规划院的模式。

美国没有所谓的“规划区”, “规划区”在美国的体制中似乎没有意义, 它最多是一个“研究性”的范围, 而不是像中国规划区内外的政策、审批权限、发展方式等明显的差别。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的各种控制政策是自下而上的, 迄今为止, 美国的联邦政府还没有为控制城市用地而制定的政令法规, 这和中国由上而下的法令的做法明显不同。

实际上, 美国的规划区就是各自州、市的“行政区划”界限。在此界限内制定各种类似于中国“规划区”的政策。这些政策不是由规划局制定, 而是由政府和议会来制定。

政策的管理范围也不像中国主要是规定城市建设部门的相关职能, 而是一个类似于规划局、建设局、国土局、发改委、园林局、财政局等均需要共同执行和遵守的政策或法律。因此, 美国的规划控制政策管理范围十分广泛, 它涉及到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项目审批政策等等诸多方面, 多管齐下的去进行城市规划控制管理。例:

(1) 通过建立“土地信托基金”的金融方式来保护农田, 防止私人农场主向开发公司转让土地。

(2) 通过各种土地税收和地租来控制城市的蔓延方向与保护地段。

(3) 通过制定不同地区规划标准和基础设施标准, 来引导城市的发展。

(4) 通过议会来改变中央政府对大型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等拨款的方式来引导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发展。 (注:美国交通拨款不是拨给交通部门, 而是直接拨给区域性的协调规划机构。)

(5) 通过环境质量标准来决定中央和地方的分税体制。地方政府高度自治, 地方财权较高, 甚至由地方能否达到相应的环境标准来决定是否多提供财政给中央。

(6) 在大都会meglopolis层面建立财政收入共享制, 类似于中国的转移支付, 但只是在大都会层面, 如芝加哥263个城市之间。

总之, 美国是没有“规划区”的概念的, 它们规划区大小就是都会所协调的城市数量, 而规划的控制也不仅局限于建设部门 (规划局权力很小) , 而是通过政府和议会的层面从土地、法律、金融、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多管齐下综合管理。

美国虽然没有城市“规划区”的概念, 但在区域规划中却存在“扩展边界”的概念, 其中最典型的是土地分类规划的城市增长边界。比较典型的案例如下:

波特兰区域规划的“增长边界”:1973年开始, 俄勒冈州通过了一套州里的规划法, 其中就包括《波特兰城市扩展边界》。当时是为了避免投机和开发以保护农田为目标确定了明确的扩展边界红线, 它也的确达到了这个目的, 1979年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区域管理机构来处理城市扩展边界问题, 但是, 它并没有改变城市蔓延的性质和趋势, 每十年这个红线就会再次扩展一次[2]。1979年《波特兰综合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中心城市规划区”的概念, 但波特兰的中心城市规划区和我国的规划区概念完全不同, 它类似于我国的老城区核心地段的城市设计界限。

盐湖城区域规划的“区域蔓延控制”:盐湖城为防止城市无节制蔓延, 从空间上设定了新增长区、填补空白区和新开发区, 这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红线”控制方式, 而是划定若干个“红线”区域, 特定区域内的控制力度并不相同。

马里兰州霍华德县的规划:霍华德县位于美国东海岸, 首都华盛顿东北。该县规划曾获美国规划协会总体规划杰出奖。在霍华德县的规划中, 明确提出了类似于中国“规划区”的划定方法。称之为“都市区边界 (Metropolitian D i s t r i c t B o u n d a r y) ”, M D B划定后, 就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规划建设的许可仅在MDB之内, 在MDB之外的建设是非法的, 城市建设不可蔓延到MDB之外, 这和中国的规划区在作用上有相似之处。

西雅图的“城市发展区”:西雅图区域在《西雅图远景2020》中, 为控制各城市无节制的蔓延, 确定了明确的“城市增长边界”, 边界内部为“城市发展区”, 外部为“非城市发展区”, 边界内外的空间政策各不相同, 如鼓励边界外的城镇合并向边界内转移, 城市发展区内部则实行另一套城市发展政策。

总之, 城市增长边界 (UGB) 是一种用得越来越多的土地分类规划手段。用来划定容纳10~20年期间内人口增长, 其面积规模是以估计的容纳规划发展的土地数量为基础。它是一个界限, 将确定要开发的地区与要保留的农业及森林用途的土地分开。美国许多大都市议会已经成功地维持了 (UGB) , 从而迫使地方政府“生存”在边界范围内;它减少了开发向周边农场及森林土地的蔓延, 也鼓励了中心城区的开发。美国区域规划中的城市增长边界与中国城市规划中的“规划区”的作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3.3 法国的“规划区”

在法国的规划编制内容中, 需要明确划定“规划区”, 但法国的“规划区”与中国“规划区”截然不同, 它指的是“特殊规划管理区”, 是在法国国土内划定的进行特殊活动 (如军事) 等所需的区域。类似于中国的“规划区”概念在法国的规划体系中并不存在, 法国的规划编制的“范围”是完全以行政区划的界限来确定的。

若要了解法国规划的层次, 就必须对法国的国家行政体制和行政建制有所了解。

法国行政建制分为国家——大区——省——和市镇组成, 全国共分为26个大区, 各大区之下划分为若干个省, 每个省又分为若干市镇, 如大巴黎地区就是法国的一个大区, 由8个省、1281个市镇组成。

法国的行政体制也是其规划层次形成的基础, 它是典型的双管式行政管理体制, 由中央政府派出省、和市管理机构, 同时又由地方选举形成省、市政府。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与各地方政府在各自不同的职权范围内共同管理地方事务, 即管理职责不重复、不交叉, 没有上一级管下一级问题, 形成各自独立的双重管理体制。不仅如此, 法国的上一级政府和下一级政府也形成十分明确的管理分工, 上一级政府仅有协调和综合统筹的能力, 没有对地方政府内部的管理权限, 这相当于既有从下而上的地方权力, 又具备相互协调的实体权利机构。

法国的这种双重管理体制使得其规划形成了两个层次:

一是跨市镇层次的《国土协调规划》它类似于我国的战略规划或区域规划, 其规划区是可变的, 如果是协调大区层面则规划区就是大区行政范围, 如果协调的是省层面或市镇联合体层面, 则规划区就是省或市镇联合体, 由于大区和省的职权清晰且有限没有规划区内外区别对待的问题, 因此也不存在类似于我国的“规划区”概念, 且此类规划以战略性为主, 能否实施还要考虑地方民选认识的建议。

二是市镇级的《地方城市规划》, 这是形成文件和法律的依据, 其规划区确定为市镇的行政管辖区。由各市镇自行编制, 自行审批, 不存在上级直接管理的问题, 上级对它仅有协调和原则性的指导, 规划内容类似与我国的总规、控规和总体城市设计同时进行, 并和《城市交通发展大纲》、《地方住房发展大纲》以及其它由地方政府编制的计划向协调。整个规划完全由地方政府编制并审批, 规划的所有内容也均在地方政府的权限范围之内, 因此不可能存在规划区内外审批权限等问题[3]。

3.4 日本的“规划区”

日本虽然在行政建制上和西方国家比较相似, 但在日本的规划体系中确有着明确的“规划区”概念, 其概念的内涵及作用也与中国颇为相似。

日本城市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分别是土地使用规划、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和城市开发计划。其中的土地使用规划类似于我们的总规和控规, 并具有明确的规划区概念。

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分为地域划分、分区制度和街区规划三个基本层面, 其中“地域划分”中就明确了规划区的范围。

城市规划区包括城市建成区以及周边的农业和森林区域。因此, 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往往是城市建成区的4~5倍。根据1968年的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区划分为城市化促进地域和城市化控制地域。地域划分的依据是未来10年的城市化趋势和人口分布预测。都、道、府、县政府每隔5年进行城市规划区的基本状况调查, 涉及到人口、产业、土地和交通等方面。地域划分与城市规划区的交通网络规划、公共设施规划和土地调整计划相结合, 目的是防止城市无序蔓延、控制城市形态和土地配置、提高公共设施的投资效益、确保城市的协调发展。

城市化促进地域包括现状的建成区未来10年内将要优先发展的地区, 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政府投资将会集中在这类地区, 区内农田可以转变为城市用地, 开发活动受到土地使用区划的管制。在城市化控制地域, 一般不允许与农业无关的开发活动, 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政府投资也不会集中在这类地域。

除法定规划之外, 日本的都市圈规划也十分重要, 类似于我国的区域规划或区域战略规划, 以东京都市圈为例, 东京也曾采取了与伦敦十分相似的绿带控制政策。

由此可见, 日本的城市规划区在功能上与中国十分相似。

3.5 韩国的“规划区”与绿带政策

韩国于1962年颁布《城市规划法》, 在法令公布不久, 韩国即仿照英国的“绿带政策”在城市周边设置绿带控制区, 以阻止城市的蔓延, 然而, 由于韩国的行政体制与英国的客观差距, 使得其绿带政策被公认为是一个失败的规划, 对规划区研究的借鉴意义也不大。

虽然如此, 韩国《城市全面整体规划》内容中的“城市规划面积”与中国的规划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城市规划面积包括了绿带面积。在绿带界限内有相对应的绿带政策, 而在绿带之外, 城市规划面积之外则有相应的规划方法, 包括土地分区, 确定人口、基础设施、交通的布局和指标等, 与中国的城市总体规划相似性较大, 同时韩国的《城市全面整体规划》亦应报批韩国建设和交通部。

3.6 新加坡的“分区”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堪称国际一流水准, 它是由新加坡政府的法定机构, 新加坡重建局全权负责。

新加坡的规划体系分为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三个层面, 由于新加坡国土面积较小, 概念规划的作用及深度已达到我国的总体规划的深度, 而新加坡的总体规划是5年修订一次, 规划区面积即为新加坡的国土面积, 1987年之后, 由于考虑到新加坡总体规划修订的复杂性, 改为通过修改分区规划的方式对规划进行修订, 将整个新加坡分为5个大区, 55个分区, 每个分区有一个分区规划小组, 负责本区的分区规划, 形成了以随时的个别的分区的调整来代替总体规划调整的方式[4]。因此其规划区的概念与意义与我国的规划区大相径庭。

3.7 德国的超越“规划区”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德国的规划系统也曾经有明确的“规划区”的概念, 不仅如此, 德国也有建设部, 并在实践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联合规划区, 重叠规划区等一系列问题, 并因此成为制约城乡发展和城镇协调的不利因素, 德国是如何超越“规划区”的束缚的?这对我国在此方面的经验借鉴具有很高的价值。

l9世纪德国的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 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 使得德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家上升为一个现代工业化国家。19世纪末起, 德国的许多工业产品总量开始超过当时最强大的英国。与此同步的是:德国的城市建成区的范围不断地扩大, 城市规划的范围自然每次都在扩展[5]。当时德国的城市规划管理的一般准则是规划管理的范围与潜在的城市建设区可能扩展范围的大小相适应, 把相邻的村镇居民点也考虑在规划之内, 这与我国的规划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然而, 这在实践中就会引起矛盾冲突。如一个城市的规划区边界不断在扩大、直到冲出个城市行政管理地域范围:一个城市与毗邻城市的界线离得越来越近, 有时甚至出现两个相邻的城市都在其中间地域上编制各自的规划, 那些位于边境上的城镇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这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按传统的观念是永远不能与城市周围可能潜在的城市发展区相配套的, 这与我国所出现的联合规划区, 规划区超越行政界限, 以及重叠规划区的情况十分类似。

如汉堡的城市建成区已经与其相邻的Altona, Harburg和Wa n d e s b e k相联, 鲁尔工业区内的城镇群虽然刚出现相邻城市的建成区相接的情况, 但是这里的城市群分属2个相邻省、3个不同的地区政府管辖, 情况更为复杂。从现有的各自为政的行政体制出发, 城乡间和相邻城镇间的利益冲突日益突出。其中首先面临的建设问题是一个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排水管道的出口如何定位?道路系统如何与相邻的城市道路连接成网?于是, 超越城市规划范围的跨现有地方行政管理约束的空间地域规划呼之欲出。

德国是如何超越“规划区”所带来的弊病的?在分析了诸多资料, 规划小组认为主要措施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区域性专门规划委员会的建立:如鲁尔工业区成立了“鲁尔煤炭工业区居民点协会”, 专门协调地内的土地开发、资源与设施的共建共享问题, 并且这个协会是具有实体权利的。另如“汉堡—普鲁斯国土规划常设委员会 (Hamburgisch—Preussische Landesplanungsau—s s c h u s s) ”, 来解决汉堡与相邻城镇的空间与土地发展规划问题, 并具有实体的土地空间控制权力。

二是区域规划法制化。不同于中国的区域规划主要以指导、战略和原则性的内容为主, 对区域性的协调控制能力不强, 往往缺乏法律与权力的保障。德国的区域规划是经过议会审批并具有法律效力的。如1993年制定的德国统一后的第一个全面的空间发展规划报告呈交德国国家议会:《空间秩序规划报告1993》, 其中确定德国空间发展的4项方针;德国中央政府联邦层面间规划政策框架由此确定, 指导全国的居民点体系发展, 明确区域交通框架、环境保护政策措施, 空间景现保护的导向及方针, 各个州 (联邦) 的规划不得与上一层次的规划相冲突, 区域规划比地方规划 (镇规划) 更具法律与权力效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下层次规划的区域协调性。

三是削弱地区规划的机构设置与技术力量:德国的地方建制市或县只有少数拥有技术力量和机构设置。地区规划的基本单元往往是一个功能地域, 而不是行政地域。如在黑森, 巴登符腾堡和莱菌兰——普法尔茨州, 地区规划的范围打破了现有的县域的划分, 有些县的县域被分到2个不同的地区规划中, 有的是多个县只有一个地区规划, 这就好比我国的两个相邻地级市只有一个规划局。

总之, 德国的“规划区”虽然仍存在, 但由此引起的城乡不统筹, 区域不统筹, 规划相互矛盾与难以协调的问题已经被上述措施解决了, 德国的规划也因此成为了“超越规划区”的规划。

4. 经验总结

综上所述, “规划区”的概念在有些国家存在, 在有些国家不存在, “规划区”的作用在不同国家也不尽相同, 参考各国在“规划区”界定上的做法, 有如下几大方面的认识:

(1) 是否需要“规划区”完全和国家的政治和规划管理体制相关

国外经验表明, 规划区的划定在有些国家是必要的, 在有些国家是完全不必要的, 这与国家的政治体制、规划管理体制、法律体制甚至金融体制密切相关, 而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内容。

(2) 各国“规划区”的内涵不同, 但均有控制城市无序蔓延的作用

如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划定规划区的初衷之一就是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 虽然最终的效果参差不齐, 但规划区在控制城市无序蔓延, 引导城市有序增长的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规划区”本身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内容, 如果与相应的政策和体制不匹配, 就会失去实际作用

规划区本身只是技术层面的内容, 若要让其发挥作用, 必须配合相应的法律、政策、管理体制、政治体制甚至金融体制, 只有将规划区的划定和体制相匹配, 才能真正发挥规划区的作用 (如英国) , 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体制等的强力保障, 规划区就形同虚设 (如韩国) 。

(4) “重叠规划区”、“联合规划区”等国外亦有, 并找到了较好的解决方式

国外同样存在两个城市规划区重叠、联合的情况, 德国通过在规划管理层面的改革, 很好地解决了规划区重叠, 两城市规划相互冲突的矛盾, 在此方面总结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过程中, 需要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规划区, 因此, 研究规划区的概念、内涵、作用及存在背景对城乡规划的实际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并研究国外部分城市规划过程中类似“规划区”的概念, 总结了国外“规划区”产生背景、划分方式、控制方式及其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实际影响等相关经验, 为中国“规划区”划定的实践工作提供启示。

关键词:规划区,总体规划,国外规划区,城乡规划法

参考文献

[1]P.霍尔著, 邹德慈等译, 《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8.

[2]奥利弗吉勒姆箸, 叶齐茂等译, 《无边的城市—论战城市蔓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1.

[3]詹姆斯等箸, 凌霞等译, 《延伸的城市——西方文明中的城市形态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9.

[4]方创琳等箸, 《区域发展规划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

启示作用 篇9

对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回顾,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进行阶段划分:一是技术类型打法的演变。以取得优异成绩的技术打法类型为标志, 划分出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 讨论在不同阶段中乒乓球技术发展的特点;二是乒乓球器材的革新。底板、胶皮和胶水是乒乓球器材最重要的组成元素, 以器材变化为标志, 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 着重讨论器材变化对乒乓球发展的促进作用;三是乒乓球规则的修改变化。为了促进乒乓球技术的普及, 使得比赛更多地具有观赏性, 并提高大众的关注度, 国际乒联不断对乒乓球规则进行修改, 对乒乓球的长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以技术打法类型为标志的乒乓球运动发展的阶段划分

以打法划分主要有5个阶段: (1) 欧洲乒乓球稳削打法的全盛时期 (1926年—1951年) ; (2) 日本中远台单面长抽打法阶段 (1952年—1959年) ; (3) 近台快攻打法主导阶段 (1960年—1969年) ; (4) 弧圈球打法的兴起和新近台 快攻打法 继续保持 优势阶段 ; (1971年—1987年) ; (5) 弧圈球进攻打法主导阶段 (1988年—至今) 。

1.2、以器材变化为标志的乒乓球运动发展的阶段划分

以器材的变化对乒乓球发展阶段进行划分主要是针对从乒乓球的旋转变化来说的。器材的每一次革命, 都引起乒乓球旋转强度的变化、旋转种类的增加、旋转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乒乓球器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即球台及球网装置、球和球拍。它们的演变都对乒乓球的技术发展产生过影响, 然而尤以球拍和球的演变对乒乓球技术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

继大球、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之后, 国际乒联一直在酝酿改变乒乓球的材质。随着“以人为本”、“绿色环保”观念的兴起, 在2013年巴黎世乒赛期间, 2014年改用塑料球的决议正式通过, 这也意味着使用长达120年的赛璐珞球彻底成为历史。因为赛璐珞球不环保且易燃, 每次托运都有安全隐患, 所以, 国际乒联决心换成更加安全环保的塑料球。目前, 已有乒乓球制造厂商制作了一批符合国际乒联要求的试用球, 交由中国国家二队试用。然而, 换球、赛制不定、诸强合围, 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国乒的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前途不明。

1.3、规则的变化对乒乓球运动阶段划分的影响

为了使乒乓球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同时又更加精彩、好看, 国际乒联在不同时期对乒乓球比赛规则进行了多次重大修改。在1936年第10届世乒赛上出现了“一分球打2小时、一局球打8小时、一次团体赛打3天”的“马拉松”式的比赛, 严重阻碍了比赛的竞技性和观赏性。国际乒联1937年决定对乒乓球比赛器材和规则进行修改。一是乒乓球台宽度由146.4cm增加到152.5 cm; 网高由16.77cm降低到15.25 cm;乒乓球由软球改为硬球。规则改革抑制了消极防守型打法。

中国队利用长胶发明了两面不同性能的倒板打法 (当时规则对胶皮的颜色没有限制) , 利用两面胶皮的不同性能以加转与不转扰乱对方获取胜利。由于颗粒越来越长球越打越怪, 对方莫名其妙地回球失误, 用常规的动作常规的思维方式却出现不同寻常的结果, 给激烈的比赛笼罩上一层阴影, 也给业余从事这项运动的爱好者带来困惑。为此, 国际乒联修改规则, 对颗粒胶的胶粒长度进行了限制, 并且规定球拍的两面必须是一面红色一面黑色, 明显区分两面, 防止比赛向“魔术化”方向发展。

2、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核心要素

乒乓球技术打法类型的创新变化、器材的革新和规则的演变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究其根本, 推动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核心要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表现:

(1) 作为竞技体育项目的乒乓球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 , 都属于为公众提供表演性质的运动项目, 其目的就是展现竞技体育所独有的对抗性、激烈性、共鸣性、欣赏性以及结果不可预知性等因素, 因此必须具备以上因素的项目才有生命力, 乒乓球项目的变化原因之一即为此。

(2) 现代社会的发展促进也促使了传媒业成为项目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素, 传媒的瞬时传播、广泛覆盖、形式多样、广告分成、海量受众等等唯一性、稀缺性特点, 使包括乒乓球项目在内的众多竞技体育项目不得不遵循和依附传媒标准来改制自身的形式、内容和方法等进化模式, 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受众的认可度和项目影响力, 此为原因之二。

3、结语

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 每次大的技术革命, 都离不开工具, 器材的改革和规则的演变。现代轻工业和工艺的发展提高促进了乒乓球器材的革新, 反胶的应用、底板中的加料以及快速胶水的使用等等, 胶皮的摩擦力也不断增强。海绵弹性越来越大, 为力量、旋转、速度的提高提供了更有利有条件, 快攻结合弧圈球进攻技术逐渐成为当今世界乒乓球的主流打法。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逐渐出现了“世界打中国”的局面。随着“以人为本”、“绿色环保”观念的兴起促进了无机胶水和塑料球的诞生, 其引起的打法变革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也为乒乓球运动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寅生, 张晓蓬等.乒乓球长盛训练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2]唐建军.乒乓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

[3]袁辉, 田颖, 仝润平.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2012 (6) .

启示作用 篇10

1 我国茶文化内涵解读

所谓茶文化,狭义上是指我国社会在茶叶种植、生产和利用过程中形成的以茶产品为载体,阐述个体、自然伦理关系、思想感情和信仰理念的文化形态,而在广义上茶文化主要指我国社会在茶叶生产、销售、饮用活动中形成的精神内蕴。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复杂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涉及我国教育、科技、艺术、文化、经济、医学、旅游等各个行业和学科,而在这些范畴上我国茶文化更是将儒家、道家、佛家等诸家学说囊括其中,以茶历史故事、著作、民间传说、饮茶风俗等形式,影响了后世文化体系的发展方向,还对文化交流和人文修养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总之,茶文化是我国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的传承和延续,其将茶叶的自然物质属性与我国传统文化属性结合在一起,把我国社会道德情操、品质人格内涵都赋予在茶事和茶艺活动中,成为怡情修身及增加知识、提升情趣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

2 茶文化对青年人文修养的作用

茶文化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思想让大众在茶相关活动中能寻求到生活乐趣、精神升华和人生态度,实质上茶文化已经从物质文化范畴演化为我国民族文化体系中重要的元素,其蕴含的人文思想和素材对现代社会青年的人文修养有着积极影响,其对人文修养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茶文化提升青年知识素养

茶文化虽然源于我国农耕文化,但其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已将我国不同的哲学、伦理学、美学、艺术及文学等人文理论兼收并蓄,彰显了道家、儒家、佛家等诸子百家思想和文化精髓,可以说饮茶已经成为修身养性、养德立身、陶冶情操的人文修养过程。通过茶文化的学习,青年人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文化知识,提高自身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例如我国茶文化中形式多样的茶艺和茶道可帮助青年了解传统道德、礼仪、艺术和科学等内容;茶文化相关舞蹈、音乐、歌曲、诗词、小说可提升青年发现美和欣赏美的审美能力。可以说,茶已经与我国悠久的文化生活融合在一起,涉及了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无论法律、制度、规定还是习惯、风气、风俗,以及诗词歌赋都能极大程度地拓展青年的人文视野,激发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在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强化自身知识体系,促进自身文化体系的完善。总之,我国茶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业已成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内涵深远的动态文化体系,在当今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仍然能以其蕴含的优秀文化元素和影响力为当代青年人知识提升做出重要贡献,让青年人通过人文修养的提高成为知识性复合人才。

2.2 茶文化提升青年思维素养

茶文化作为综合的文化体系,其蕴含的哲学道理有助于启迪青年人对智慧和人生的思考及完善。茶文化本质上不仅源于茶,更是源于人对于茶道的感悟和追求,茶文化让人在品茶过程中以更加细致的生理感受去体会茶带来的心理感受,去反思或追寻自身认知体系缺乏的内容,这有助于青年人对自我认知的客观判断,并在未来实现对自我的超越。青年人通过与茶及茶文化的亲密接触,能让他们在传统认知和文化的感染下以更加智慧的方式思考自己与社会、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一定程度上与茶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和“慎独自省”的行为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总体而言,茶文化让青年人重新认识自己,引导青年人感受茶文化带来的思考,并藉此消除自身认知障碍和问题,重新梳理和树立自己人文和道德修养目标,促进自身思维和素养水平的发展。

2.3 茶文化提升青年人道德素养

众所周知,在《茶经》中陆羽将茶定义为“南方之嘉木”,而之所以茶被视作嘉木,不仅因为茶树的形态和生长特点,更是因为其蕴含的中华民族推崇的道德品质,如:质朴、刚正、幽静、质朴等品格。而茶道也将茶上升到道德高度,推崇以茶“行道”、以茶“礼仁”、以茶“雅志”,所以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让文化参与者从茶活动中获得道德元素,以茶“自省”。茶文化这种道德提升作用可以让青年人正确看待个人道德及思想品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将诚信和仁爱作为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财富和道德品质。可以说茶文化以道德为核心精神,能让青年人重视道德思想和个人品质的价值,重视个人与集体的伦理关系,这对青年人个人修养非常重要,更为其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总之,我国茶文化不仅是立足茶叶的物质文化,更是囊括了哲学、礼仪、道德等多维知识的人文体系,其对于当今身处多元文化冲击背景下的青年人来说,既可以丰富其传统知识底蕴,更能培养他们更为优雅的气质和崇高的道德标准,从而以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提升促进对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更高层次的理解,为构建我国人文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3 茶文化对青年人文素养提升作用的启示

虽然茶文化对青年人的人文素养具有非常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是在当前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我国社会尚没有对茶文化的人文影响作用形成正确认识,学校也没有承担起茶文化传承的重担,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文化对我国人文环境的贡献,而要想真正发挥其人文提升作用,就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树立茶文化宣传和保护意识

虽然茶文化在我国具有非常广的群众基础,但是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将茶文化定义在其物质文化附属的狭隘层面上,没有认识到茶文化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一方面,我国政府要加大对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茶文化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对青年人的教育功能必须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以传统茶文化及茶文化活动促进优秀民族文化传统、道德伦理的推广,让青年人的价值观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应该在对茶文化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挖掘保护茶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的道德元素和人文元素,并在政策、法律和资金上予以倾斜,既对优秀茶文化予以保护,又要将优秀茶文化向学校推广,让它真正成为人文社会重要的文化基础。

3.2 以学校传承茶文化

鉴于茶文化对青年人,尤其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作为文化传承的学校必须要承担起传承茶文化的重担,让茶文化成为学生知识学习和道德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首先,学校必须合理选择茶文化内容。由于学校的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极为有限,难以将茶文化系统的融于教学体系中,这就要求学校将最具茶文化内涵特点的元素作为文化传承的重点。对于茶文化,学校不但要展示茶相关历史文化和物质文化,更要将茶文化背后的人文精神、道德伦理及哲学思想精华展示给学生,对于茶文化精髓和有利于学生人文知识培养的元素,学校要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将其归纳到教育体系中,甚至教材中。其次,茶文化传承方式要传统和现代结合。茶文化中绝大多数元素属于历史文化产物,与现代学生或青年人的认知、价值体系、思维观念有着或多或少的冲突,甚至某些茶文化知识会引起学生的偏见和抵触,所以学校对茶文化传承时要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式。对于茶文化中较为抽象的文化元素,学校可以通过情景教育、实践教学的现代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茶文化活动中,进而了解茶文化中渗透的民族智慧和人文知识精华。而对于彰显民族性茶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借鉴传统口耳相传的教学方式,让茶艺从业者、茶叶专业人员及茶道研究者走进校园,以茶艺活动吸引青年学生参与到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中,总之茶文化在学校的传承不能简单进行课堂讲授,而要根据茶文化内容选择合适的传承方法。

3.3 以公众参与传承茶文化

茶文化对于青年或社会群体人文素养提升作用的发挥不仅需要政府和学校的努力,更需要我国社会大众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其中,提高茶文化在社会活动中的参与度,提升茶文化在主流文化中的地位。一方面,茶文化研究者、茶叶产业从业者、茶艺工作者等于茶文化相关的社会群体要积极组织茶文化活动,将茶艺、茶俗、茶产业与茶文化推广结合在一起,以各种形式弘扬茶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家庭和社区要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和接受茶文化,并将家庭和社区作为茶文化学校传承的补充或外延,引导学生参与茶道、茶艺、茶戏、茶展等雅俗共赏的社会活动,让青年人沉浸在茶文化影响氛围内,为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奠定基础。

4 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人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逐渐忽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而作为我国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茶文化所蕴含的丰富人文思想和文化元素,可以让当代社会青年人在茶文化活动能够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提高审美素养。要想真正发挥茶文化的人文素养提升功效,政府、学校和社会公众都要承担起对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茶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茶文化才能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登云.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内涵[J].兰台世界,2014(36):85-87.

[2]王艳菊.传统文化视野下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J].中北大学学报,2013(5):58-65.

上一篇:法国高等教育教学特色下一篇:铁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