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中农村环境问题

2024-07-25

城镇化中农村环境问题(精选十篇)

城镇化中农村环境问题 篇1

1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对立、城乡分割、城乡劳动力流动隔绝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模式。在这种社会结构下, 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究其原因为。

1.1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出现生存压力和改善生活质量动力共存的矛盾

推进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别是我国历经长期改革开放、社会长足发展条件下, 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改变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状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我国现实社会中, 一方面广大贫困农民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另一方面他们又有改变现状提升生活品质的强烈愿望。为了改善生活条件, 他们千方百计地谋求发展出路, 但由于农村条件先天不足以及农民文化素质的后天缺陷, 许多地方在既缺乏资金、设备、技术又没有科学指导的情况下, 不得已走上大量消耗现有资源以谋取最大化经济利益的发展道路, 他们无瑕顾也不可能意思到城镇化进程中一系列盲动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破坏, 最终这种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一系列生态失衡。

1.2 城乡二元分治方式加速了农村环境的污染

传统农村观念条件下, 原生态的农村、农业并不存在现代环境保护问题, 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由于并行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相对城市工业污染防治和环保而言, 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既不健全, 又缺乏有效操作性, 实际工作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现象。加上农村城镇环保基础设施薄弱, 环保经费不足等, 诸多因素加速了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城市产业的不断转移, 也为污染由城市由向农村转移打开了方便之门, 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1.3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出现真空

我国环境管理体系主要针对城市和工业污染, 改革开放尤其是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后, 农村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但目前对农村环保问题考察研究明显不足, 缺乏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有效机制。同时, 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呈现多样性特点而有别于城市环境管理体系, 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研究力度, 尽早制定出适应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农村环保法律政策。

1.4 农村环保力量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对环境保护缺乏足够重视, 环保部门严重缺乏经费和人手, 县级环保组织以下缺乏基层分支机构, 基层乡镇对农村生态环境缺乏直接有效监管。再者农村环境监管硬件设施不足、人才技术匮乏, 环保宣传、教育等软件建设也明显滞后, 环保咨询、服务组织很少, 以上种种原因最终导致农村环保监管工作难于落到实效,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对此给以足够的重视。

2 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经济发展致使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实质上就是基于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外来负面因素、农村自身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内部不当因素而形成的问题, 其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生产方式 (不管是自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还是外来转嫁而存在的) 和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

2.1 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外在性

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外在性:一是城镇化导致农村人口短期不断向城镇集聚, 因人口的大量聚集而产生的有机排泄物和废弃物不能在原有生态系统得到有效良性循环, 从而形成环境问题。二是城镇化进程中工业生产集中而产生的外在性。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城镇逐步集中了大量企业, 伴随它们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大气、水体、土地等原有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三是现代农业发展产生的外在性。不同于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的大量负面影响。例如大量使用化工产品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大量农药的使用造成食品污染、大量化学物品使用对环境的污染等都是现代农业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2 农村经济发展的不足

农村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即农村经济发展的不足。现代社会条件下贫困与生态恶化是互为因果的, 人们越是贫困, 对自然的依赖性就越大, 在得不到商业性资源的情况下, 只能靠过度开发环境资源来维持生存大计。正如周熙明在《中央党校学员关注的文化问题》一书中指出:“今天, 几乎在世界的每个地区都出现了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1]这样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的保护就成为一对日益突出的矛盾。正如《只有一个地球》中言, “贫困是一切污染中最大的污染”。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谋求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 城市日趋繁荣, 而农民的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相比却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据统计, “2005—2010年, 从区域看, 城镇居民的高低收入差距由2.33倍扩至2.41倍;从98个行业大类看,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差距由7.8倍扩至11.9倍;城乡居民收入比虽呈现缩小趋势, 但绝对值仍在扩大。”[2]为了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 他们竭力利用资源, 寻求发展的一切机会, 甚至是掠夺式开发, 而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结果可想而知:短暂的经济改善, 长期甚至是永久性生态环境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加剧了其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从而陷入经济贫困和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

2.3 农村科学技术发展不足

科技的发展进步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改造自然、谋求物质成果力量大大增强。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用之不慎, 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不可否认, 科技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改变了人类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其合理开发利用无疑会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我们必须正视科技落后的现实, 我们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农业科技水平还很落后, 它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改善农村生态坏境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资料统计, 我国科学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及环境治理的贡献率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2.4 乡镇企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

乡镇企业是在我国农村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乡镇企业是在我国农村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具有鲜明的自然经济烙印, 由于缺乏较高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及规模资金, 起点较低, 大多乡镇企业被迫选择粗放型经营模式, 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为其重要特征, 这种生产方式是造成我国资源逐步枯竭、环境日益恶化的重要原因。目前, 乡镇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己经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了45%, 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己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3]这种粗放型经营模式已同我国新型经济发展战略严重不符, 它们势必面临着前途与命运的重新抉择。

3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政治因素

当前我国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除以上诸多因素, 各级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缺乏有效监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1 环境监管、资源节约意识淡薄

开革开放尤其是加快城镇化建设以后,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经济建设主动权, 各级地方政府把经济建设放在突出位子, 忽略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一些地方行政领导片面追求任期内的业绩, 对环保执法缺乏应有的支持甚至进行不当干预, 直接造成经济畸形发展, 远离经济发展、能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目标。

3.2 缺乏包括环保在内的综合管理能力

我国目前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脏、乱、差现象与地方政府综合管理水平不高密不可分。我国城镇化建设中一直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城镇建设过程中没有结合当时当地实际情况, 项目建设盲目上马、贪大求洋, 配套管理缺乏考量甚至束之高阁, 而实际管理过程中职能部门又各自为政, 这种管理方式缺乏科学统一协调性, 致使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不能得到切实有效地解决。当然, 城镇管理的经验及制度建设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步伐, 也是我们各级地方政府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

3.3 环保监管力度缺失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各级政府和民众的重视, 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不断完善, 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有所好转, 但城镇化建设中产生生态环境问题仍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原因是多方面的, 重人治轻法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谋求经济利益而不惜牺牲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更好的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我们必须加强环保法制建设, 执法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总之, 城镇化建设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 我们必须加强对问题的认知, 积极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 预防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确保生态文明构建,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周熙明《中央党校学员关注的文化问题》[M].中央党校出版社.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辩证看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M].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3]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农村经济, 2004.9.

[4]高雪莲《.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2010.

[5]崔连香《.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6]邵咪咪《.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的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及其对策》[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1.

[7]李佐军, 盛三化《.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隐忧与应对》[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2 (4) .

[8]唐茂尚《.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学习, 2001 (2) .

[9]王威, 许红缨《.谈我国城镇化边程中的生态环壕问题》[J].理论导报, 2010 (1) .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篇2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以城镇为核心发展的历史阶段,城镇化水平成为衡量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城镇化是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转型、文化重构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城镇化进程,甚至出现逆城镇化现象,我国自近现代工业诞生后也开始了现代城镇的建设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更是我国城镇化提升最为迅速的时期。但是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网被放大,三者之间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具体包括:城镇化与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之间的问题;城镇化与土地使用之间的问题等;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问题等。关键词:城镇化 就业 土地 农业

城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和衡量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尺度。城镇化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而使得生产关系产生变化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使得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有利于引导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各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但是,在社会发展速度激增的今天,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在某些方面影响了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与土地使用之间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制,农民对所使用的土地不具有资产性质。到目前为止,法律所赋予农民的土地产权虽是“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但事实上这一权利具有一系列非常严格的限定。一是农民手中的这块土地仅限于农业用地使用,这种硬性规定导致农民对土地的产权被限制在农产品种植权和从事农业耕作的收益权上;二是尽管允许农民对承包的土地进行“自愿、有偿、依法转让”,但转让范围也仅限于农业用途;三是农民对所承包的土地不拥有出让权和抵押权。以上种种限制使农民的土地权利只具有为他们提供生计的功能。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无法从土地价值上受益;也无法出让或变现土地,导致农民进城务工时一无所有;土地不抵押权的缺失使农民丧失了利用土地作为抵押品获得金融资本。总之,农民尽管被赋予了对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但是,这种有限的权利还是约束了土地对于农民的资产功能的实现,从而迫使农民在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可见,政策稳定性不足也成为农民利益受损、合法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原因,失地农民损益补偿难以实现。倘若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因技能的缺失而无法从事其他行业,造成生活无保障的现象将时有发生,而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也无法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国家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有可能导致农用耕地的减少,影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不能因为城镇化问题,强硬的征收土地,从而导农民生活无保障,农业发展无后盾。

2、城镇化与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之间的问题

农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公共目的,依据法定程序,强制性地取得私人或集体土地,并给予补偿的行为。伴随着我国各地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土地征用力度不断增强,必然导致原来祖祖辈辈依靠土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可靠保障,劳动场所的改变和收入来源的无处可寻最终成为一个特殊群体——失地农民。当前我国失地农村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很多长远问题需要细细考虑,如失地后的经济收入问题、就业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社会保障等问题都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仅仅影响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城镇化不只是农村土地变为城市土地,更重要的参考指标是转变后,在原有土地上生存的人生活水平是否能有显著变化。由于征地范围过宽,补偿严重不足,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没有着落的问题相当突出。部分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又享受不到有关政策,导致失地农民大量转化为城市贫民,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为了维持日常生活,就业问题成了失地农民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随之而来的社会保障问题更是需要从长计议。无论是两者中的哪一个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与社会的长治久安。

3、城镇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问题

城镇化固然是有利于社会发展,但是现实中这一过程却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矛盾,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生态持续性三者统一的发展目标难以实现。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资源的流失导致我国农业压力剧增。我国人口众多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者达到8亿之多,但是城镇化发展不但减少了耕地的使用面积,还是大量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失去了生存之本。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城镇化率低,导致城镇人口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有限,难以形成对对农业部门产生持久而又有力的市场拉动。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各个方面而言,都必须依赖市场需求的有力拉动。城镇化建设滞后,使城镇市场需求不足,没有很好地起到拉动农业发展的作用。第三,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为城镇化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不但能吸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更能促使从事农业

生产的人找到新的工作方式,学会新的工作技能。但是由于人们过于关注经济效益,缺乏合理布局和长远规划,致使乡镇企业如春后竹笋般发展起来,小规模重复建设不断出现,更为不利的是污染严重,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不经处理就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大气、河流和农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

二、关于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虽然,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些许问题,但不能成为否定城镇化建设的依据。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可以看出,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应从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针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我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对策:

1、农村城镇化应坚持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

城镇化建设与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如何协调。在以往的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导致耕地的使用率不高,不仅挤占了耕地,而且使大面积的耕地分散,不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难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便是耕地资源的流失。要协调好城镇化与保护耕地的关系,首先,应强调政府规划作用,政府应确定哪些土地土质较好应作为耕地使用,哪些土地属于城市建设使用,严格保护耕地,绝不乱批准乱规划。其次,应坚持节约用地,在节约农村宅基地的基础上利用好每一寸多出来的土地,能形成规模的就扩大规模,能向空间发展的就向空间发展,少用地,用好每一块地。

2、农村城镇化应为农民生存找出路

对于失地农民,政府应该鼓励他们从事二三产业。农民因技能缺失不可能直接离开农村,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技能培训,使农民有一技之长,可以在失去土地的同时适应其他的工作方式;当地政府更应该鼓励有头脑有远见的农民在自己熟悉的社区逐步创业,积累经验、知识和资本,创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乡镇企业,为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而服务;对于长久以来依靠土地生活的农民,应按照国家政策给予养老保障的支持,不少农民年岁以高,无法从事其他产业,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对于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教育卫生的发展,为农民的生活、生存着想;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生活建设,建设贴近农民生活的文化娱乐形式,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只有不断提高农民和整体城镇居民素质,这样才能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使城镇化得到真正的发展。

3、农村城镇化应调整产业机构,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各地农村城镇化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突出优势,培育优势产业。目前,许多城镇的产业布局与大城市发展雷同,重复产业生产,十分浪费环境资源,并且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城镇是大城市与农村之间联系的纽带,城镇经济应立足于当地农业特色,发展产业经济,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进行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与销售,突出产业优势。同时,乡镇产业化可以吸纳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乡镇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积极影响作用,还可产生示范效应,在原有的农业生产基础上吸收外来投资,对原有技术、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提升当地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用。

三、结论

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历时半个多世纪,纵观城镇化进程可以发现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波动大,东中西部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不一致。在全球城镇化发展接近尾声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农村城镇化的加入,而农村城镇化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推动城市、乡村协调发展是我们当下应当关注的着力点。目前,虽然农业、农村与农民是影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三大难题,但是不能因为有问题存在就否定城镇化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面对问题的同时积极想出路解决问题,才能促进我国城镇化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在土地问题、农民再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等问题上应有所应对,使农村城镇化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且有正面影响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城镇化中农村环境问题 篇3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66-01

一、我国农村环境恶化的现状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其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功不可没。但是,客观地说,对这个成效不能估计过高,建设的成果往往被在经济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抵消,甚至建设滞后于破坏。农村生态环境仍在不断恶化,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受到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先后以长江、黄河中上游为重点包括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在内的七大流域,全面展开并稳步推进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到上个世纪末,全国已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万平方公里。目前正在开展治理的县有900多个,己经完成和正在治理的小流域两万条。水土流失治理速度由刚开始治理时的每年几千平方公里发展到每年3万多平方公里,1998年、1999年,连续突破5万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以来,兴修的水土保持设施每年可减少和拦蓄泥沙巧亿吨,增加蓄水能力250亿立方米,年增产粮食170亿公斤,使1000多万人口脱贫。

(一)环境污染。

农村环境污染严重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来自农村外部的城市污染转移;二是由于农村内部自身的生产、生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

1.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城市化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密集,工业生产的“三废”、市民生活产生的污水、废气、垃圾等,未经妥善处理而排入大自然。由于缺乏无害化处理设施,大量的垃圾只能通过填埋的方法处理。一些城市己经很难找到处置城市垃圾的地方,建设新的填埋场所的难度增加,大量的城市垃圾只能往郊区农村直接堆置或简单填埋。一方面占用了农村大量土地,加剧了耕地矛盾,另一方面,这些垃圾废物长期经受风吹雨淋,其中很多有害进入到周围环境中,对农村环境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迅速,同时乡村聚居点人口迅速增加,农村居民的生活废弃物由分散走向了相对集中。但由于小城镇和乡村居住点对居民生活废弃物的处理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规划和设施建设上都明显的滞后,甚至是空白,因此,在农村,脏、乱、差现象非常突出。这种观念、规划、设施的全面滞后,使得农村居民的生活废弃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也从而使得农村生活污染较之城市更加严重。

3.当今农业生产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中介质的使用所带来的问题。农业生产时需要利用许多介质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这介质在当今主要表现为农药、化肥以及地膜的使用。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见效快,防治效果高,防治面广,保证了作物的增产丰收,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费用,因此在全球范围内被迅速推广使用,范围日益扩大,但是由于低效率的或不合理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二)生态破坏。

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个地区稳定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广大农村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引起当地局部生态平衡遭破坏,进而在整体区域范围内造成生态功能失调的现象比较突出,由此使得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减小,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突出表现为: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地资源相对不足,土地沙漠化问题突出,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土地破坏面积增大,且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森林覆盖率低,虽然人工植树造林面积增加,功能却在下降;草地面积持续减少,质量降低;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等。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3的土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草原退化面积达1.3亿公顷,以每年1.33万公顷的速度退化;森林覆盖率在13.9%左右,人均森林面积不足0.11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l6;土地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千米,亏国土总面积的27.2%,近年来沙尘暴己经威胁到北方城市和广大农村;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列为贫水国:f21物多样性减少,对野生动植物乱杀滥砍的现象屡禁不止,许多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群日益减少,濒临灭绝。

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法律政策体系建设。

法律手段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力保障。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必须建立在健全的法制基础上,真正做到立法、普法、执法三位一体。相对一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农村环保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尚未建立起适应农村环保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总体上还面临无法可依的局面。虽然目前,我国颁布实施了一些有关农村环境与资源方面的,对推进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整体而言,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在有些领域甚至是空白,而且由于不能很好地体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实际和特点,因此,可操作性不强。此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情况仍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法律政策体系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基于现代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产生尖锐矛盾,人与自然关系极度紧张和对立,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自然、经济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它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科学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也只有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终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人口等的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正逐步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全球性的发展理念。今天,面对日益严重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我们应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为核心,立足于经济发展,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文化等措施途径来解决高度复杂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环境和社会等的全面协调发展,建设一个富强、美丽、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农民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主体,是自然资源的主要开发利用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广大农民的生态价值观正确与否,环境意识的高低,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起重要作用。在我国农村,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加上人口众多,人民素质较低,环境意识淡薄,存在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现象,且有蔓延趋势。因此,要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还必须提高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地方行政领导的环境意识,提高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杨焕君.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双流县生态环境保护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3

[2]韩新宁.宁南山区城郊型农村生态建设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篇4

一、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1.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和自然之间应该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从一定意义上讲, 农村城镇化既可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 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会加重城镇水、电、燃气等资源消耗的负担, 增加生活垃圾、废气、污水等废弃物的排放。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自然伴随着人口增长。但如果城镇的人口增长过快, 一旦其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排泄量超出了城镇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净能力, 就会带来城镇环境污染。

2.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界多种多样的物种是大自然的基本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基础, 而我国则是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由于缺乏合理规划, 加之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 滥砍树木、乱占耕地、随意改造河塘等现象不时发生, 破坏了生物的固有栖息地, 致使城镇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进而制约了城镇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土地资源短缺。

土地资源短缺问题, 在河北省乃至全国都表现得很突出。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固有产物。在农村城镇化建设初期, 许多地方对小城镇的功能、性质和定位的认识还不够清楚, 把握还不够准确, 只追求面积扩大, 盲目向外扩张, 有的甚至放弃已经形成的原有集镇, 重新征地建设新城镇。这样就使得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化程度降低, 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使农村人与地之间的矛盾变得更为突出。

4. 地面沉降。

由于城镇地域建筑物密度的增大, 以及城镇排水系统等地下设施的大量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雨水向土壤的渗透;再加上人们对地下水的过度抽取, 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 进而引起了地面沉降。地面沉降的程度越大, 其沉降区的分布范围也就越大。地面沉降不但可造成地面标高的损失, 以及河道行洪能力的下降, 而且还可造成房屋破坏、地下管线扭断破裂, 进而对当地经济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5. 土壤污染。

由于城镇土壤分布多呈现零星分布状态, 面积相对小而孤立, 土壤的生态系统较为封闭, 物质循环与转化过程较为单调和缓慢,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少, 因而其污染物代谢和降解功效, 以及环境载荷能力相对较低。当城镇频繁的人为活动所产生的大量固体废物进入土壤, 一旦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 就会造成土壤污染。因为有机废物是可以分解的, 而无机废物如不加以处理就会永远侵占我们的土地资源。

6. 乡镇工业污染。

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 城镇环境污染也正在从点到面、从局部向整体蔓延。从目前的情况看, 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来源于乡镇企业。这是与乡镇工业的粗放式经营有密切关联的。工业生产活动在城镇地区的集中, 如果治理不周, 工业企业所排放出来的废水、废物、废气和废渣等污染物会在一个位点上集中。当这些污染物排放超过自然系统本身的净化能力后, 就会产生环境问题。

7. 生态环境恶化。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镇的生态环境。由于城镇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张, 使得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难以跟上城镇发展的需要。到现在, 一些城镇尚无系统排污管渠和集中污水处理厂, 城镇污水大多是未经处理而就近排放;有的城镇其生活垃圾还主要采用的是露天堆放等简单处理方式。而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和随意堆放的固体垃圾, 极易对城镇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

二、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环境恶化的成因

1. 缺乏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

目前大部分城镇都坚持“城镇要建设, 规划要先行”的方针。但也有些城镇的建设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缺乏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指导, 盲目追求“高、大、新、全”, 从而导致城镇建设摊子铺得过大, 城镇布局有些零乱、土地配置有些失当、功能分区不太明显, 不仅给城镇的管理带来不便, 而且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加大了城镇环境的治理难度。城镇规划布局的不合理, 直接导致了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

2. 缺乏环保意识。

城镇环境保护是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 但一些城镇人民政府却往往忽视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导向, 未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到应有的地位来加以重视。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重开发建设, 轻环境保护;重当前利益, 轻长远利益;盖厂兴镇不治污, 毁林建房不绿化的现象在一些城镇依然存在。更有些人误以为, 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随意利用之物。

3. 自然资源的过量利用。

自然资源能否合理利用将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的成效。在人类将自然资源加工成产品、又将生产排泄物返回到自然环境中去的循环往复过程中, 如果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 使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 那么生产排泄物将会积聚过多, 就可能会造成污染。反之, 如果能够循环、综合地利用自然资源, 提高自然资源的转化率, 那么, 其生产排泄物就必然会减少, 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从而也就相应地会减少。

4. 环境监控能力薄弱。

一是现行环保法律法规缺乏强制手段、操作性不强, 排污收费和违法行为处罚标准偏低, 在客观上造成了环保执法难的问题。二是环境管理体制无法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 环境管理的工作机制不健全, 对外无法有效行使统一监管职能, 对内无法形成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局面。三是环境执法能力建设薄弱、执法装备落后, 也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控的正常进行和环境执法效能的提高。

5. 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城市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比, 小城镇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滞后于小城镇建设。相当一部分城镇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的建设发展速度不相适应, 跟不上城镇环境保护的需要。垃圾和污水的收集处理能力不强, 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不高, 使一些常规技术很容易解决的诸如烟尘、污水、垃圾等污染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6. 城镇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不协调。

一些城镇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而忽视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效益往往见效快, 而且效果比较明显;而生态环境效益则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累积性。一般说来, 经济效益容易被人们所重视, 因为它与人们的自身权益直接相关联。但如果只是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 而忽视相应的生态环境效益, 往往就会适得其反。

7. 城镇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不足。

在环境保护人员投入方面, 目前城镇环境管理人员的编制还偏少, 特别是在环境监督第一线的基层环保力量更显薄弱, 远远不能满足城镇环境管理的需要。而且, 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又多半是从其他管理部门和技术岗位上转岗而来。在环境保护财力投入方面, 政府、企业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也显不足。可以说, 环境基础设施不健全, 直接制约和影响了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叶堂林: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与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6

[2]包景岭 骆中钊 李小宁等:小城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5

[3]王祥荣 吴人坚 张 浩 王寿兵等: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报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4]汤铭潭 谢映霞 蔡运龙 祁黄雄: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城镇建设中环境问题与探讨 篇5

关键词:城镇建设;环境;对策

1.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从世界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城镇建设也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而城镇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的质量。本文探讨了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针对目前城镇建设进程中的这些问题,本文总结归纳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2. 我国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统计数字表明从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头十年,中国城镇建设水平提高到接近50%,城镇人口从1.72亿人提高到5.94亿,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发展迅速,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为农业产业化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成了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与城镇建设的互动机制,但是随着城镇建设发展的同时,问题也开始突现出来。具体表现为城镇建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城镇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在众多城镇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环境问题。就城镇环境建设而言,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城镇环境的破坏,并逐渐成为城镇建设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城镇建设发展中,工农业粗放增长使土地等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每年都有大量农田被建设用地所占有。而且农村同样存在生产和生活污染。城镇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虽然己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由于经济和地域等原因,城镇建设发展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还远远不够,只有在城镇建设的同时做好环境问题的工作,才能够使得城镇建设得以顺利和健康的发展。

3 .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我国城镇建设进程中的环境问题首先是对城镇原有的历史自然景观的破坏和土地资源的浪费,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一些地方在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过程中对历史文化底蕴缺乏认识,历史文化遭到破坏。有的地方急功近利,破坏了风景的整体形象,也有城镇不重视发挥原有的历史等优势,而热衷于建新区。

其次是城镇生态环境恶化,随着城镇建设的进程加快,城镇中的生态系统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大气污染与酸雨问题十分突出,水污染与缺水问题严重。同时城镇垃圾污染日益突出,噪声污染仍有增无减。噪声污染成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后最严重的污染,随着城镇建设中的工业进程,城镇水土流失、植被减少等生态恶化与日俱增。

最后是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城镇的环境保护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城镇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环境问题却恰恰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会让城镇建设失去真正意义。由于城镇地域范围小,环境容量较小,容易出现环境问题。同时城镇环境管理工作薄弱,城镇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开展城镇环境治理的有力手段和污染防治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4.城镇建设环境问题对策探讨

解决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首先要加大投入,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环境基础设施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小城镇环境设施建设,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多元投资方式,保证环保资金投入。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扩大社会参与,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建设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其次要大力加强城镇环境保护队伍建设和建立多重环境治理监督机制,因地制宜地设立环保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人员业务培训,逐步提高队伍素质。成立群众性的环保监督组织,,建立完善的环境举报和监督机制。

再次要限制现有城镇的发展规模并引入先进技术,对于城镇建设用地受到了地形及农田保护制约,要考虑能够容纳人口数量,城镇建设规模扩大必将导致城镇内的资源不足,从而使现有的环境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

要注意优化土地资源保护,严格把好土地规划关,优化污水治理的政策措施,对生活污水采取相对集中的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农村现有排水设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优化设计实施。对城镇建设的规划要以获取持续、高效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充分运用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多学科知识合理规划,同时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要重点整改和关闭污染严重、产生大量废气的企业,完善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一般固废尽可能实施回收利用或综合利用,没有再利用价值的进行卫生填埋或安全焚烧处理,倡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居民生态环境意识,注意实行防治噪声机制降低居民区的噪声污染,采取措施,降低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引发的噪声。

最后是强化政府城镇建设中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地位,建立政府环境问题责任机制,在宏观主导力量上主要是加大对于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政府监督机制,建立环境问题的各项制度,完善相关机制。

5.结语

我国城镇建设发展至今,对提升城市化水平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些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也威胁着城镇居民的环境与健康,制约了城镇经济发展,本文对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相关对策进行了阐述。

6.参考文献:

[1]鲜祖德.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xx.131.

[2]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北京:新华出版社,20xx:309.

城镇化中农村环境问题 篇6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教育;学校管理

一、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挑战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前进,已经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的格局。教育的多层次性主要指纵向的层级性和多阶段性,为不同学龄段、不同学力层次的学生开展适龄、适力性教育,包括:学前教育阶段、小学六年教育阶段、初中三年教育阶段、高中中专三年制教育阶段、大学大专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阶段。教育的广覆盖性主要是指受教育人群的广泛性,不仅在城市设点立校,而且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建立农村中小学教育机构。但是,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又有很大的不同。城市采用国家所有的形式,在资源投入,师资力量配比,行政审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倾斜性;农村采用集体所有的形式,最初有村民集体投资设点立校,形成“村村办小学”“乡镇办中学”的格局。但是,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在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资源占有率上与城市中小学形成明显的差别,而且,由于城乡之间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分割”格局的存在和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落后,农村地区学生难以流动到城市地区享受城市相对优质的教学条件和教育资源,加剧了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的不平等。

起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一方面,在短时期内成功抑制了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但是,在另一方面,使我国适龄阶段受教育人口快速减少,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阶段受教育人口数量减少尤为明显,在一些地区的农村小学,一个学校四五个年级仅仅就几个学生,“空巢学校”与“麻雀学校”屡见不鲜,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浪费教育教学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不再停留于让孩子读书识字的阶段,相反村民对适龄青少年儿童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往往宁愿砸锅卖铁也想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而此时的农村教育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首先在于教学质量的下降;其次,在于受教育人口的持续减少;再次,在于追求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的愿望愈加迫切。

二、城镇化对农村教育的推动力

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在于减小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差别,逐步扭转城乡分离的局面,而且,客观上为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动力。

城镇化不仅包括“物的城镇化”也包括“人的城镇化”。“物的城镇化”强调物质量化指标,如城镇规模、格局、人口、建筑等。农村人口转入城镇,不仅仅是户籍的变动,更重要的是从文化素质层面上实现从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角色转变,这就是“人的城镇化”。“物的城镇化”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硬件设施,物质条件和空间选择,为城镇化教育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由于城镇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吸引大量农村人口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而且,城镇相比大城市而言与农民的联系更具天然性,因此,城镇将成为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的第一选择,由此必然导致随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只有在城镇地区才能得到更有效的解决,加之农村中小学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日益衰落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教育城镇化成为新一轮农村中小学结构布局的调整方向。

三、农村教育城镇化进程中的新问题

城镇化的发展为新一轮的农村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的契机,客观上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转变提供向前的推动力,但是,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农村教育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使大量的农村中小学被撤并。而有些地方为了快速达到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效果,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统一设定撤销学校的标准,对所有不达标的学校实行“一刀切”。这给那些住在偏远山区的农村孩子上学带来了不便,这一点在小学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因为设施不佳,生源不足,于是便成了他们撤并的理由。由于达不到地方政府设定的统一标准,从而带来了被撤销的命运。而那些以前在这些学校里就读的孩子,现在不得不到十几公里的城镇小学去求学。由于孩子还小,父母们又不放心,于是每天就接送他们去学校。农闲时还好,农忙时大人们忙得更是不知该顾哪头。而且由于上小学的孩子大都年龄小,在生活上还不能完全自理,城镇小学在起初规划时就并没有把宿舍规划在内,于是上学途中来回的奔波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这无疑增加了他们求学的成本,使得他们原本就窘迫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二)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农村学校撤并后建立乡镇中心小学,大部分学生离家外出就学,势必牵扯交通安全等问题,特别是偏远山区,学生上学不仅缺少交通工具,而且,上学的路小而险,往返一次学校需要数小时,要是遇到下雨大风等天气,更是增加了学生上学的危险性,而近年来校车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在于,校车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交通运管部门查处监督不力,黑车、无牌、无照车在农村地区大量存在,车主缺乏安全意识和必要的培训,私拉、乱拉、超载现象严重,威胁学生上学的人身安全。

(三)学校管理负担加重

乡镇中心小学的建立,集中办学,客观上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的力度,但是,明显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一方面在于学生、教师数量的迅速增加,在学校管理、日常教学等方面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学生离家外出就学,部分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家长外出务工等原因,不能正常接送孩子上下学,学生只有在校住宿,这样对于低龄段学生,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有很大的困难,比如,学生尿床、生病、不愿回教室上课学习、哭闹、吃饭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四)亲情缺失

城镇化的发展客观上促进农村中小学集中办学,节约了分散办学所需资金,促进有限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学生离土不离乡就近转移就学,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部分地区受客观条件所限学生不得不留校住宿,这样导致学生与家长之间长期缺乏有效地接触,父母对孩子的爱无法有效传递给子女,子女难以充分接受父母的关怀,父母的精神世界缺少子女的欢歌笑语,子女的成长缺少亲情的哺育,父母的缺位往往导致在其子女成长过程中亲情的缺失,很难保证子女长大后对周围人群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

nlc202309021125

四、农村教育城镇化进程中新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加大经费投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教育质量

地方政府应加强农村教育的投入,此外国家应逐步将农村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比例,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减轻农民负担,从经费上对农村教育给予保证。

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随着分税制的实施和农村税费改革,对于中西部各省,县、乡财政难以承担义务教育的全部经费,因此,必须加强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义务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确保普及义务教育有稳定的经费来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部分偏远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保留教学点。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通过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筹措教育经费,对困难家庭学生的衣食住行采用教育经费进行补贴,减轻家庭负担。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本着从稳定到提高的思路出发,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首先,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待遇, 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优秀教师,稳定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其次,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不断激励教师钻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再次,不断吸收大学生和有志于农村教育的社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给农村学校输送新的血液;最后,不断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鼓励教师外出进修,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联合学生家长,学校,交通运管等部门形成学生安全保护网

学校应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就学生上学不安全因素及时告知家长,提高学生家长防范意识。学校要熟知不安全隐患点,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处理方案,同时,定期对学生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和应急演练,学校也应配备治安防治人员和校警。

交通运管部门要及时清查道路违法运输车辆,特别是接送学生上下学的黑车、无牌、无照车和醉驾人员,一经查实取消其道路运输资格并处以罚款等措施,切实杜绝校车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管理,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学校应加强学生在食宿学习等方面的管理,改善学校住宿、用餐条件,为学生聘用保育人员,负责解决低龄学生的基本生活问题,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学生的用餐,合理配比用餐营养方案。学校应积极营造和谐校园文化,避免对农村学生的歧视,教师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来自城市或者来自农村而厚此薄彼,同时,观察学生中可能出现的自卑心理,积极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走向同学,走向课堂。

(四)开展课外家长和学生的互动活动,增加亲情体验

学校应安排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设计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环节,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促使家长与学生体验共同参与的乐趣,增加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情体验以弥补相互间的情感缺失。

【参考文献】

[1]余益中.城镇化建设与农村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2,(6).

[2]张洪华.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及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3]李少元.城镇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挑战[J].中国教育学刊,2003,(1):15—18.

[4]郭清扬.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原因及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27—133.

[4]蒋笃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N].中国青年报,2008-07-19 (3).

[5]胡俊生,李期.农村教育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助推器甘肃[J].社会科学,2010,(2).

【作者简介】

康根(1986— ),男,陕西汉中人,延安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利华,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英语语言学。

城镇化中农村环境问题 篇7

一、农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第一, 导致二次环境污染。我国现阶段农村生活垃圾普遍采用了最基本的填埋和焚烧垃圾处理方式。农村存在的非标准化、欠规范化的垃圾填埋场, 由于技术存在的漏洞、垃圾分类度低、设施标准化程度低、管理粗放和不到位等问题, 产生的渗滤液浸入地下水, 扩散污染土壤, 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挥发污染大气。尤其是农村不集中、不标准的焚烧处理, 产生了大量的二恶英等更为严重的污染转移和二次污染。

第二, 污染食物源头。农村是全国人民的食物供应地, 食物源头被污染, 将直接危害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据统计, 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 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 其中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由于占用耕地的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 污染土壤和水环境, 致使有的地区农产品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抗生素严重超标,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统计, 累计使用不合理的垃圾肥料, 每0.06公顷达10吨以上的土地, 保水、保肥能力会下降10%以上, 且有不少垃圾中含有毒、有害物质和各类病菌, 进一步对蔬菜和粮食造成了污染。农业是全国人民食之源头, 若卫生环境出问题, 本身就紧张的粮食问题就更加难以解决。

第三, 危害人体健康。农村中随处可见生活垃圾堆, 到了夏天就成为了孕育蚊、蝇、蟑螂的温床, 这些携带致病细菌、病毒的害虫数量越多, 当地的居民生活环境就越差, 越容易生病;同时农村鸡、鸭、狗等动物基本上是放养的, 随着垃圾堆的增加, 这些动物也越来越多地在垃圾汇总处寻找食物, 很容易感染疾病并带回家中传染给主人。长时间堆放的垃圾本身也会产生很多有害气体, 例如氨气、硫化氢、甲烷和硫醇类等, 若大量高浓度的臭气长期存在, 会伤害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 降低人体代谢机能和免疫功能, 甚至影响畜禽, 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所以农村这种乱堆垃圾不及时处理的习惯严重危害着居民的身体健康。

第四, 破坏生态环境。城市渐渐地被钢筋水泥所占据, 缺少自然的生态, 环境的好坏要依靠广大农村的自然生态来调节, 而农村垃圾量的骤增导致污染范围扩大, 污染程度加深, 污染危害加重, 并呈现出空气、水体、土壤立体污染发展态势, 使自然生态的调节能力越来越差。随着塑料袋和农用塑料膜使用越来越没有节制, 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被直接废弃在土壤中, 被风吹散在地面、树梢或水面, 影响水鸟鱼虫的活动和破坏土壤自身结构, 影响土地质量。还有些沿河而住的居民为图方便, 将剩饭菜等生活废弃物直接弃往河中造成河流污染, 使下游水体恶化, 死鱼随处可见, 枯水期死水中更是恶臭不堪。有的将塑料废弃物、废电池焚烧或简易填埋, 这些不规范的处理行为不仅仅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也同样会影响到自然中的生物, 导致自然生态平衡链破坏。

二、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

由于对农村环境破坏的后果估计不足, 在这个问题开始显现的时候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致使其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昔日以山青水秀著称的农村被成片的垃圾包围, 因此, 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活垃圾的处理。

第一, 在进行城镇化规划的过程中要将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统筹考虑进来。现在的农村房屋的建造是按传统的生活方式建立起来的, 更多的考虑的是采光、取暖、雨水的排泄等问题, 并没有考虑到生活垃圾的存放和处理的问题, 自然也没有相应的设计, 致使很多农户为了自家院落的整洁, 只能将产生的垃圾放到河边、路旁, 影响了村庄的容貌, 将最丑陋的一些东西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这也是农村垃圾触目惊心的原因。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 很多农村将进行新民居的建设, 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将垃圾放置点统一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好是一户一个小型的垃圾堆放点, 在村落中设置几个垃圾堆放点, 为将来垃圾的统一收集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

第二, 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要与资源的利用充分结合起来, 必要的时候在农村推行垃圾的分类处理。垃圾又被称为新的资源。从目前来看, 农村生活垃圾大体上有以下几大类:燃料煤渣、煤灰, 厨余垃圾, 碎砖烂瓦、玻璃等建筑垃圾, 废旧电池、枯枝烂叶、破旧衣物鞋帽、人与家禽的粪便等。从其组成来看, 有一些垃圾实际上是可以再生利用的资源, 如玻璃、塑料包装、破旧的衣物鞋帽、粪便等, 还有一些是可以直接进入大自然进行分解的, 如厨余垃圾、枯枝烂叶等, 只有一小部分是需要进行垃圾的回收与处理的。之所以形成严重的垃圾围村问题就是因为没有对这些垃圾进行统一的搜集和处理, 一家一户的少量没有处理的规模效应, 再加上农村人均收入的提高, 对这些垃圾采取了随意丢弃的手段。而一旦能够集中起来的话这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资源利用。传统的农村几千年来垃圾之所以没有形成危害, 是因为自然本身巨大的环境自净能力, 这一点是农村在垃圾吸收方面优越于城市的地方, 在设计农村垃圾处理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垃圾处理给当地财政带来的压力。

第三,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要建立完善的垃圾收集、运输网络, 近年来农村交通设施的完善为这一网络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农村的生活垃圾与城市的相比较既有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 这也就决定了农村垃圾处理不能简单地照搬城市的模式。目前来看在大多数的农村都没有建立起垃圾的处理设施, 而且农村分散的居住特点也使得一村、一镇建立相应的垃圾处理设施不太现实, 所以长距离地将自然界不可分解、无法吸收的垃圾运送到专业的垃圾处理设施地就是减轻污染的首要问题。中国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 农村垃圾量较之城市来说不多, 从而加大了垃圾搜集与处理的成本, 这也是作为农村垃圾处理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农村环境保护比较好的美国, 农户的居住分散程度要远远大于我国, 但他们在农村垃圾处理方面就做得非常出色, 就是因为美国拥有完善的农村垃圾收集运输网络:一般由规模不大的家庭公司承担, 基本能够覆盖到每家每户。这些公司的员工也是农民, 他们开着小垃圾车到各家各户收取垃圾, 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带轮子的垃圾箱, 居民每天早晨送到公路边, 由专人带走分类垃圾。所以在农村垃圾处理中运输网络的建设要重于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

第四, 发挥农民在垃圾处理方面的主体作用。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 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较低, 对于农业生产知识、科学生产方式、基本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技能比较欠缺, 加上环境教育和环保方面的宣传很难深入到村一级的地方, 所以大多数农民对于现代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了解的并不够多, 中国农民几千年“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生存状态根深蒂固, 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普遍不够。各地在出台农村垃圾处理法律、法规时应更多地与农民沟通, 既可以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也可以把它作为垃圾处理的宣传渠道, 普及更多的环保知识和理念, 让农民自觉地保护自己的环境。

第五, 发挥政府在农村垃圾处理中的主导作用, 有计划地引入第三方服务组织。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普遍开始使用招投标制度将垃圾服务承包出去。调查显示, 私营机构的承包比政府直接提供这种服务便宜25%。我国各地政府也可以借鉴这种机制, 引入第三方服务组织, 可以大大减少财政开支, 是目前农村财政普遍吃紧的状况下的最优选择。

总之,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应该以城镇化建设为契机,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完善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优化农村环境, 全面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威.美国农村垃圾治理经验与启示[J].决策咨询, 2014 (01)

城镇化中农村环境问题 篇8

1 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人类所拥有的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在内的活动都必须依托于所栖息的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生命维护系统, 同时也提供了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须的最基础的物质资源。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 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非是两个互不相干的概念, 城镇化水平的高低, 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而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则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活质量和生态文明优劣。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的城镇化过程会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否则就会阻碍发展。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如果我们遵循了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则, 城镇化就会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反之, 如果我们没有在城镇化和生态和谐、社会发展中取得平衡, 城镇化就必然会阻碍城镇经济的发展。

2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

2.1 土地资源的衰竭、恶化和浪费

城镇化是一个持续、漫长、渐进的过程,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土地利用问题。从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到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的确定, 都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 立足于对辖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的正确认识上。然而, 当前许多的城镇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致使土地资源被大量浪费。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十分短缺, 人均拥有量少, 并且耕地面积总量正以较快的速度递减, 随着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 人、地矛盾将更加凸显。同时, 由于长期以来对土地是不计后果的掠夺性开发利用, 缺乏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思路, 致使土地资源当中的大量有益元素消失和缺乏。第三, 未对土地资源的保护足够重视, 水土流失严重, 导致了耕地质量快速下降, 土地的生产能力受到了极大削弱。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 导致了城市的污染逐步向农村地区蔓延, 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2.2 城镇化进程中原有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在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中, 人们直接或间接获取农产品, 经过食用和消化以后, 排泄物又会注入生态环境系统中, 进入下一个循环。通过该循环, 人类得以生存和繁衍, 生态环境得到更新并变得越来越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通常说来, 人口如果呈自发散居状态, 所处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自我动态平衡, 形成良性循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发展, 大量高密度的人口在城镇集聚, 继而产生大量而又集中的有机排泄物和其它废弃物, 无法完全而有效的进入生态环境系统, 或超过了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力, 从而造成了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和空气污染三个方面。

2.3 城镇进程中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城镇化初期, 产业结构基本上是农业为主, 在城镇化进程中, 产业结构不断转移, 基本上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 但是由于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缺乏, 科技传播比较慢, 在这些第二产业多半是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 比如造纸厂等。工业生产的集中, 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理措施, 就会产生三废排放, 当这些排放物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就会产生生态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光污染等。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中小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但由于其中的中小类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 从而造成产品废弃物排放量居高不下, 呈长期增长趋势, 使得周边环境污染越发严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特定时期, 政府部门缺乏严格的考核机制, 加之企业主环保观念的淡漠, 污染得不到控制。根据统计, 80%以上废弃物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 使河流、湖泊、水库遭受污染, 周边水体也开始进入富营养化状态, 城郊水域的富营养化问题最为严重, 给城市和农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3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3.1 完善强化农村环保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建设好美丽新农村,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必须全面谋划, 做好顶层设计, 完善有关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生态创建活动, 以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为重点, 推进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以节约能源和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重点, 推进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物减排为重点, 推进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以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建设;以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提升环境保护能力为重点, 推进高效、稳定、配套的能力保障体系建设;以增强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意识、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重点, 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3.2 推广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城镇化进程中, 农村农业的生态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 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 这将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 因此, 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 推广农业循环经济。为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要紧密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 确立适宜本地区农业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针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现实,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普遍摒弃了消极农业发展模式, 如美国建立了基因农业和精准农业, 德国采用生物农业, 中东地区以无机营养液替代水土养分, 日本开创机资源循环农业模式, 而台湾地区开展精致生态农业, 这些都为我们国家推广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有力地借鉴和参考。

3.3 大力提高农村生态环保意识

美丽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和配合, 其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人和受益者是农民。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可借助城乡一体化战略, 加大村庄整治的背景, 加强对农村环保的宣传。一是通过宣传教育, 提高农村群众保护湖泊河道等水资源的意识, 减少农民生活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二是引导基层干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增强基层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指导, 改变现有农业耕作方式的污染, 引导农民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4 结语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 为的生活生存发展埋下了潜在隐患, 因此在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同时, 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首先指出了农村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然后针对当前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提出加强和改善的建议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涛军.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J].地理学报, 2007, (12) .

[2]李浩.浅谈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郑州市党校学报, 2005, (2) .

[3]杨家栋.农村城镇化与生态安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4]王玉华钟淑洁.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文化生态[J].科学社会主义, 2007, (5) .

[5]苏伟忠.长江三角洲生态用地破碎度及其城市化关联[J].地理学报, 2007, (12) .

城镇化中农村环境问题 篇9

1 农村教育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及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和城乡差别缩小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农村城镇化基于规模经济, 对农业来说就是农业的规模经营, 农业的规模经营又必须以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在我国基本国情——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现实制约下, 只有充分提高农业生产率, 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才能解决9亿人为4亿人搞饭吃的现状;只有充分提高人均劳动的农产品产出, 才能积累更多的农产品的剩余, 农村城镇化才会有物质基础。因此, 以为“三农”培养人才和发展农业科技为目的的农村教育, 必将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城镇化要求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工作, 要胜任非农产业的工作, 就必须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初步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受教育的程度成正相关。

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构成明显高于农村整体劳动力的文化构成。在我省农村被调查的全部劳动力中, 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占14.07%;在转移的劳动力中, 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占转移劳动力的30.39%, 高出整体劳动力结构16.32个百分点, 逐步呈现出的专业化特征, 劳务输出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文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还表明:文化程度越高的劳动力转移的人数越多。这表明, 教育有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城镇化还必将引起农民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 “农民”与“市民”、“乡下人”与“城里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农民的生活方式随着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而不断发生变化。而精神层面的转变则往往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 农村教育要很好地实践为“三农”服务的终旨, 既要发挥其农业科技方面的作用, 还要在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既是农村城镇化对农村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也是农村教育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经济、适应农村城镇化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随着农民个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农村文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乡村文明只有与现代城市文明相融合, 才能完成农民向市民的演变, 农村城镇化才能真正实现。

2 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农村教育必须全面改革

改革开发三十年来, 我国的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很快, 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极大提高, 但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农民自觉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自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 大部分农民群众形成了以家庭为中心的生产圈子, 有人认为“不管有文化还是没文化、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弄到钱就是好主义”, 一门心思搞经济, 整天忙于日常生产, 一方面农村现状疏于教育;另一方面农民自己也不愿意学习, 满足于能读读报, 写几个字, 不思进取, 表现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为此, 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首先要建立创新教育的新型教学环境。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校环境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其次, 营造有益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教学管理环境, 以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和人的潜能为出发点。要彻底改变过去“看守式”的垂直管理模式, 建立全面开放的符合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管理模式。三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在教育思想上, 要转变单纯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在教育目标上, 要转变以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注重培养能力;在管理上, 要转变统一模式、统一要求的教育观念, 同时还应转变以狭窄的专业教育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的教育观念。四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 课程设置分层次、按模块, 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五是均衡发展城乡高中阶段的教育。在今后一段时期, 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农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贫困, 但贫困并不完全是土地的贫瘠, 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教育的落后或缺乏。其中一个最不合理的现象是在农村教育结构中出现了初中后教育的较大空缺, 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严重落后于城市。如果说基础教育的功能是使全体国民达到具备基本文化素质, 那么, 中学后的教育, 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在内的高中教育则与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中阶段的教育要超常规发展, 特别是农民欢迎的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更应不失时机地发展起来。

3 因地制宜, 采取合理的农村教育政策

面对我国农村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势头, 以及老直辖市、东南沿海、三北地区与西南边陲省区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 需要采取下列对策:

一是农村教育布局需做重大调整。我国农村教育历来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予以布局, 这一观念已陈旧落后。因此, 应尽早以“大手笔”调整学校布局, 按人口规模和转移趋势规划学校布局, 乡 (镇) 或中心村办小学, 不是按行政建制的乡镇分散人、财、物力, 而是撤乡并镇或在中心镇重点加强初中校建设, 在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设置与发展高中校, 取得教育发展的主动权和良好的学校规模效益。

二是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离农教育”。“离农”不仅是一种工作的变动, 空间的移位或称谓的变化, 而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 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重大转变。已经搬迁到城镇的居民, 要从“内涵”上实现这种转变;尚在乡村的居民, 要迎接城镇化的挑战, 继续准备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大量转移;留下少数务农者, 也就是逐渐成为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也可能是“离农”而受教育深造的“还乡团”。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 应采取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恰当的疏导政策, 使其适应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 实现有序流动。

三是有差别地应对农村教育格局。在那些城镇化约在30%或以下的地区, 其农村教育格局仍应以县城为重点发展区, 形成以县城为龙头, 由基础教育和职业成人教育两个系列组成的县、乡、村 (行政村或中心村) 形成的教育网络, 并在大有发展前景的乡 (镇) 或新兴集镇的学校, 预留出教育发展的空间, 以便随城镇化的进程而与时俱进。京津沪这些城镇化超过70%的稳步发展区域, 应该按县城或中心城镇、建制镇、中心村或联村这三级, 稳定中、小学教育规模, 着重提高教育对现代化建设的适应度, 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在闽粤江浙等城镇化水平较高而又发展迅速的地区, 除了在义务教育范围内注意均衡发展, 保证基本的办学质量外, 非义务教育阶段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 依靠有效机制引导教育投资向市场带动、工业带动、外向带动等有发展前景的区域集聚, 以使这些区域的教育发展与其成为中心城镇或城市的地位相称, 发挥其作为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对周边城镇和乡村的示范与带动功能。

摘要:对农村城镇化与农村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 并针对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阶段差异与地区差异, 加快农村教育改革, 从而更好地把握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 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

城镇化中农村环境问题 篇10

笔者参加了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 于2015年暑期前往湖北省监利县, 就当地的农村环境及农民环境权益的保护问题开展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活动, 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深刻剖析农村环境现状及其原因, 并就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保护农民环境权益提出一些建议, 以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

一、监利县环境现状调查

(一) 监利县基本情况介绍

监利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 隶属于荆州市, 是长江中游的港口城市。该县南临长江, 北襟襄水, 东跨洪湖, 西接江陵、石首。截至2015年01月31日, 监利县辖21个乡镇、2个农场管理区, 657个行政村, 县级行政机构设立在容城镇, 县辖区总面积3508平方公里, 人口约155万, 规模居荆州各市县区之首。

多年以来, 监利县是以第一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农业生产在该县的经济发展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而随着近些年的国家经济结构调整, 监利县承接了部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新建了一批工业生产企业, 这一方面给当地带来了税收、就业等优惠, 另一方面, 大量的工业污染也随之产生。笔者跟随法学院社会实践队在该县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 深刻地揭示出了很多环境民生问题, 值得深思。

(二) 监利县环境情况基本认知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调研中, 我们共完成有效问卷919份, 其中, 男性占比56.47%, 女性占比43.31%;文化程度方面, 识字不多或基本不识字的占18.28% (经过一定的解释能够理解) , 小学的占20.57%, 初中的占27.75%, 高中的占20.24%, 大专的占5.44%, 本科及以上的占7.73%;而受访者大部分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地区, 占到了44.18%, 另有34.82%居住在城镇, 14.69%往返于农村和城市之间, 居住在中小城市的有5.11%, 居住在大城市的仅有2.07%。

在对受访者进行居住环境情况的调查中, 认为近些年居住地区生活污染状况为轻度污染的占到了41.46%, 中度污染的占23.5%, 重度污染的占到了18.93%, 认为无污染的仅有10.34%。而在具体污染情况方面, 选择水污染的占到了68.72%, 空气污染的占43.42%, 说明当地的水质及空气质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这在我们走访调查中也能实际感受得到。大部分城镇及农村的河流都充斥着周围居民的生活垃圾, 有的由于富营养化而被浮萍覆盖着, 发出阵阵恶臭, 而工业区附近的河流更是严重, 污水的肆意排放导致水质严重下降, 很多流动的河流甚至被人为地切断, 成为工厂的排污池。由于监利县临近长江, 这些河流的水最终往往都流进了长江, 再流向了下游地区。因此, 探究这些水污染的来源, 加快该地区环境的综合治理, 解决水污染等一系列污染问题, 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状况, 更有利于保护母亲河, 维护长江的生态环境。

二、农村环境现状产生原因探究

(一) 农民环保意识及环境权利意识分析

在我们的走访中, 针对农民的环保意识及环境权利意识问题进行了调查。当问到家里经常回收哪些生活废弃物时, 62.89%的受访者选择了塑料瓶, 52.34的人选择了纸类, 另有37.21%选择了金属。而在被问及是否认为有必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时, 85.09%的人表示很有必要。由此可见, 近些年来, 农村居民的基本环保意识有了较大提升, 在环保作为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进一步调查发现, 在是否节约二次用水方面, 37.76%的人选择了没有, 仅有27.6%的人经常节约利用。而在问到是否经常参与处理所在区域的一些保护环境的事务时, 67.9%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参与, 仅有3.81%的人表示经常参与。

然而即使农民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真正能够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环保的却少之又少。根据我们的走访来看, 一方面是因为实施环保行为过于费时费力, 无法真正推行, 另一方面, 从众效应在农民群体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当身边的人都没有进行环保行为时, 必然也会影响到本人的积极性。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 对认为不必要进行垃圾处理的受访者进行了原因调查, 49.38%选择了身边没有人这样做。可见, 在农村推行环保, 还要充分利用从众效应, 通过积极引导典型带动其他人。此外, 一些环保设施的不够完善限制了农村环保的推行, 例如由于缺乏专门的废旧电池回收箱, 即使大部分的农村居民了解了废电池的危害, 也不得不将其与普通垃圾一起处理。

(二) 政府角色与作用分析

在我们的调查中, 当问到“您认为在保护环境过程中, 哪个群体应发挥最大作用”, 50.27%的受访者选择了政府, 24.16%的人选择了普通村民。可见, 在农村居民的眼中, 政府应当发挥最大的作用。虽然过分地夸大政府的作用有失偏颇, 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保护农村环境和维护农民环境权益方面, 政府应当肩负起其应有的责任。

然而,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 政府仍存在着较大的责任缺失问题。在村里公共卫生的处理问题上, 63.66%的人选择靠自觉, 没有人处理;另有62.35%的人选择本村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 而在这些人中, 46.85%的人认为是村委会没有组织导致本村垃圾处理设施的缺乏。

再来探究政府在当前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1.48%的人选择了管理体制不健全, 45.92%的受访者选择了资金投入不足, 36.45%的人认为没有对农民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此外, 在受访者中有45.81%的人表示没有见过在村里关于环保的宣传活动, 由此可见, 政府以及村委会在农村环境保护责任的承担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失。

最后, 在农村环保信息的公开方面, 政府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68.66%的人认为是没有人公布, 36.56%的受访者选择不知道去哪里看。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在农村环保信息公开上的不足。

以上的调查数据基本能够反映政府在保护农村环境和农民环境权益上存在的缺失问题:首先, 政府作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 由于关注和投入程度的不足, 导致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基础的环保设施, 居民无法实现环保权益;其次, 政府在环保宣传方面也有不足之处, 宣传力度的不够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民环保意识的缺乏。因此, 提升政府的关注度和投入度, 加大农村地区环保意识的宣传, 是十分迫切和急要的。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环境权益保护对策分析

(一)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

保护环境, 立法先行。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 环境保护同样需要以法律为准绳, 依法环保, 依法治理。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立法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核心, 包括《刑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中的环境保护条文以及相关行政法律法规。然而, 由于我国不断推行城镇化, 在其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特殊的农村环境问题, 而我国现行的立法体系多以城市环境治理为中心,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改变这种现状, 可以当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 在法律上确认公民的环境权。这里的法律应当从广义上来理解, 既要在宪法中明确公民的环境权, 也要在单行立法和行政法规中对公民的环境权进行明确的保护。而且, 由于农民环境权益保护的特殊性和急迫性, 还应当对农民的环境权利加以特殊规定, 以做到重点保护。

另外, 在《环境保护法》中专门设置“农村地区环境保护”一章, 或颁布推行专门的行政法规, 对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的责任和形式加以明确。仅仅靠一部基本法并不足以调整很多农村环保的实际问题, 应当在立法上作出更明确的规定, 以适应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各种农村环境纠纷和污染问题。

(二) 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执法管理水平

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 还应当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城镇化背景下很多污染的产生都是由于监管执法不到位而导致的。

第一, 健全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环境执法体制。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体制不健全导致的执法混乱, 出现了“有的问题重复管, 有的问题没人管”, 因此要形成一个从上到下分工明确、管辖分明的执法机制, 协调不同区域的执法, 加强上级对下级执法的监管, 从而提高执法效率。

第二,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人员的环保知识水平和法制水平。

第三, 建立环保巡察执法机制。为避免本地区的环保执法部门对本地的环境执法存在不利, 应当建立巡察执法的长效机制, 保障执法的公正性和及时性。

(三)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

由于农村地区居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因而对环保知识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需要对这类群体加以大力宣传, 既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同时也是加强农民的环保能力, 便于在实际行动中加强环境保护。

关于宣传的主体, 应当是以政府和村委会为主导, 社会组织以及学生团体为重要补充。政府和村委会应当承担起主要的宣传活动, 向村民提供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此外, 学生团体和一些社会组织也可以在农民群体中发挥宣传作用, 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宣传体系, 最大程度地发挥环保宣传的作用。

(四) 建立多元化环境保护调整机制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中, 政府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调整主体, 既可能滥用行政权力, 损害农民环境权益, 也可能会存在行政不作为的现象。因而要打破一元化调整机制, 引进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参与。一方面, 政府居于主导地位, 积极落实各项环保法律法规,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合理规划、权责明晰;另一方面, 通过政策引导, 给予绿色环保企业一定的资金和政策的扶持, 使立足于基层的企业自觉进行污染的防治。

这样基本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主导, 加上社会主体、市场主体三者互动互促的农村环保法律调整机制, 以多元化的调整方式来促进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发展。

摘要:环境权利是每个公民所依法拥有的享受美好的生态环境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的环境问题日益暴露出来, 一方面是因为农民自身的环保意识不足,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不足, 导致农民的环境权利受到了一定的损害, 要解决这一问题, 应当从立法、执法、宣传等多方面的入手, 建立全面的保护机制, 保障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环境权益。

关键词:城镇化,环境保护,环境权益

参考文献

[1]刘飞.我国农村环境的法律保护[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2]王梅.新时期农民环境权的保障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学, 2009 (11) .

[3]丘煌, 张忠潮.论环境正义与农民环境权[J].广东农业科学, 2009 (11) .

上一篇:电加热集输下一篇:民用飞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