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

2024-09-06

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精选十篇)

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 篇1

一、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上好英语阅读课, 首先要精心备课。

1. 备教材

教师在备教材时应该先了解该课的重点、难点、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以便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注意在备课过程中设法由浅入深, 把难点解释清楚, 同时突出重点, 用不同的方法对重点内容进行巩固及运用。

2. 备教法

(1) 善于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平铺直叙的讲述剥夺了学生通过思考后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并容易使学生失去参与的热情, 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善于运用启发式;由浅入深, 层层诱导, 让学生自己说出正确的答案或结论。这样, 教师既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把“一言堂”变成了人人参与的讨论或交流活动, 活跃了课堂气氛,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注重师生间的互动, 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的交流, 及时发现他们的疑难困惑, 并解释清楚。同时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师生默契配合, 共同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一节课是由几个环节构成的, 教师备课时应注意环节间的自然衔接, 力求做到水到渠成, 不留痕迹。

3. 备学生

课堂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而学生是这项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他们的状态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和爱好, 尽量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 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这对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也使整节课师生配合默契。

二、上阅读课时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 巧妙的导入, 调动学生的兴趣。

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 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一个冷漠的毫无激情的教师, 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 教师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激情必然可以感染学生,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进入最佳状态, 引起他们的兴趣。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点, 是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妙招。一个好的导入, 会使学生怀着期待的心情, 盼望新课的开始。例如:我在讲授高一英语必修1中Unit 1Friendship时, 通过多媒体播放英文歌曲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在学生听这首歌曲时, 我巧妙地说:“We all needfriends in our daily life, so friendship is very important for everyone of us.Do you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me?Yes or No?”来引出话题, 导入新课。这时我就自然地进入了前阅读 (即Pre—reading) 部分。

三、在阅读前, 教师可以讲解一些文化背景知识, 消除学生阅读时的心理障碍。

在新教材中, 有许多文章中的内容涉及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们由于知识面较窄, 见识少, 对不熟悉的材料就会有一种读不懂的恐惧感。因此, 教师有必要在阅读前给学生介绍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通过介绍文化背景, 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而且为学生输入了克服阅读时的文化障碍的“定心丸”。

四、在阅读中,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有益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指导。

长期以来, 学生习惯了以逐词逐句阅读的方法处理文章, 这种方法不仅限制了阅读速度, 而且影响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对此,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以下方法阅读文章。

1. 略读 (Skimming, Individual work)

学生通过略读课文, 快速找出每段主题句, 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不但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 学习文章的写作, 而且便于下一步查读。

2. 略读 (Scanning, Individual work, Group work)

学生个人先通过查读, 快速找到特定信息, 然后小组组员之间交流各自的答案, 有疑义的地方, 经过讨论, 最终确定答案。这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文章的具体内容, 而且培养了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和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3. 猜测词义 (Guessing words, Pair work)

学生通过pair work, 根据上下文的提示理解本课重点词汇, 这一任务有助于消除生词障碍, 为下一步细读做铺垫。

4. 细读 (Careful reading, Pair work)

在学生相互问答之前首先帮助他们分析他们认为较难的句子, 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其次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 根据已给出的问题互相问答, 这有助于他们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在操作此项任务时, 尽力鼓励并奖励能提出较有深度问题的学生。最后让学生听, 跟读文章录音, 练习有表情地朗读, 提高语言水平。这一任务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为Post reading的阅读理解训练及最后的语言输出, 即口头和书面的表达, 做好了铺垫。

五、读后

1. 阅读记忆

学生通过略读查读和细读, 抓住了文章脉络, 理解了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 要求学生不看课文, 完成Comprehending个别题, 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设计2—3道深层次的阅读理解选择题, 这一任务设计是为了训练学生的阅读记忆力。

2. 讨论 (discussion)

教师给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个话题, 让学生讨论, 通过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如何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 篇2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在英语教材中,阅读性课文是教学的中心,是传授语言三要素和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最好的教学形式和综合教学材料。

如何上好阅读课呢?

一、课文引入要自然。

一般来讲,教师可针对课文的类型和内容特点采用:事件、故事引入法;自由交谈、讨论引入法等。课文引入要注意两点:一要精炼,时间不要太长。二要妥当,不可生拉硬扯,牵强附会。

二、阅读方法要引导。

对于不同体裁、内容的文章,具有不同的阅读目的,因而需要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主要有:略读、查读。略读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快速概括文章梗概,分清文章层次,概括段意或查找主题句,使一篇繁杂文章条理清晰的阅读方法。要掌握这一方法,就必须教学生注意每段的开头、结尾,查找主题句;注意连接上下文的关联词(也叫关键词),如

and,besides,but,however,ontheotherhand,asaresult等;注意文章写作顺序,也有利于从整体把握篇章构思。

三、培养阅读技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阅读理解题型主要有三大类:一是细节理解题(主要运用查读方法)。二是概括、归纳中心题(主要运用略读方法)。三是猜测词义题。学生如何应付文章中出现的生词是阅读顺利与否的关键,也是教师重点培养的一个技能。

四、阅读解疑要及时。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且存在个别差异,这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疏导。

五、阅读教学要兼顾其他能力。

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 篇3

关键词:新课改;误区;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40-01

一、导入

我国正在推行新课程改革,其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高中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阅读就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主要途径。而阅读课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的主要载体,同时阅读能力也是考试的重中之重。阅读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那么,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呢?这是许多中学英语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二、英语阅读的误区

对于英语阅读课,有些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一定的理解误区。不少教师对如何上好阅读课感到很茫然,认为它完全是个体的自觉行动,难以有效地指导或参与,认为阅读能力靠学生自己培养。当然就不知道在阅读课上应当讲些什么。要么仅仅是把文章翻译过来,成了翻译课;要么一味地讲技巧,一则阅读本身并无太多技巧可循,二则易把学生引向投机取巧的歧途;要么只是把重点单纯地放在单词、句子意思和语法等基本知识上,而对于其他方面,关系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关系到学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关系到学生语感的培养,甚至可能关系到学生的一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的能力方面,似乎并没有认真细致的考虑。而相当多的学生则不重视阅读,阅读量少。他们一直认为语法、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只要能记住单词,背熟语法规划,再做些配套练习就行了,也是化力气最能见成效环节。比起阅读,他们更愿意在这些方面花时间、投精力。因此视花时多,见效慢的阅读为可有可无的东西,除课本外几乎不买,不读其他英语课外读物。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如何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必要的、有效的指导的问题就摆在我们的面前。

三、英语阅读能力和目的的具体内涵

对于应考的高中生来说,阅读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所需准确信息。为获得信息而阅读实质上是一种能力,上阅读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这种能力,被称为“阅读能力”或“阅读理解能力”,要具备这种能力,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一个人如果拥有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在读有关内容的英语材料时,要比不具备这方面知识的人轻松得多,理解也会比较透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讲解外国人的生活习惯、语言表达特点,如英语最大的特点就是翻译总是与汉语相反。它跟汉语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决不能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英语的阅读材料内容。也就是说阅读理解英语须用意译,而非直译。要想进行有效的阅读,还要具备篇章的知识。

也就是说,在读一篇文章、一则新闻、一个通知或一个故事时,读者应当能够准确地弄清楚所涉及的一些具体的重要内容,应当能够准确地获得所需的信息,这是高中阶段应试考试的能力与要求。

四、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着重注意培养学生微观与宏观的阅读能力。那么,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培养英语阅读能力?

1、注重夯实基础,系统地进行阅读策略与技巧的指导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词汇与阅读的关系。学生英语阅读中最大的障碍为词汇和语法、句法障碍。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词汇量的不足,基本语法知识的欠缺不仅影响理解句意思、文章,也影响阅读速度。足够的词汇量、扎实的基本功是高效阅读的基本储备。所以夯实基础知识仍然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掌握阅读策略与技巧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预测、略读、查读能力。每当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必须让他们带着问题和任务去读。布置任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要教会学生从标题预测文章的大概内容,在浏览文章后面的阅读题时预测文章可能会谈些什么,并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此外,在阅读中要让学生学会把握文章的总体,领会文章的大意,而不能让学生逐字阅读,影响阅读速度。要指导学生在领会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查读,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找出答案的段落上,找出有关的事实、数据或信息,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另外还要注重猜测词义、猜短语以及跳读等方面的能力。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很多学生阅读时总是逐词地读,且常伴有一些习惯动作:用手指、摆头等,这些都是速读的障碍。整体阅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首先要求把所读的句子尽可能分成意义较完整的组群,目光要尽可能少地停顿,要从整体把握句子的含义。养成整体阅读的关键在于它既不是默读(心读)更不是朗读,而是通过目光在英语与大脑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即英语思维。这是一个简捷快速的过程,阅读时要把母语抛在脑后,指导学生逐步确立英语思维的习惯,而非母语英语之间的翻译转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之后,要在阅读课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语感。鼓励学生简洁表达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引导学生获取信息。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因而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材料的阅读,抓住大意,再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容。在阅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归纳形式去归纳材料内容,快速、准确地猎取文章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倡限时阅读,课外阅读的时间相对宽松,学生容易“磨洋功”。如果学生在阅读时缺乏紧迫感,不利于其阅读速度的提高。不适应高考大的阅读信息量。

五、结束语

如何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 篇4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恰当地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 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其他方面的能力呢?在此, 我想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复习

这是每节课的必要步骤, 可以很好的检查和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也可以很好的衔接上节课与本节课的内容。而且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 一节课的开始, 学生还未进入正式状态,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进入新课的前奏, 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时间, 慢慢地进入到正式上课的状态。如牛津英语9A第五单元是有关电影方面, 可以在复习漫画方面, Eddie想成为超级明星, 从而引出与影视相关的话题。

二、读前:新课导入

读前活动有四个目的: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二、激活和提供必要背景;三、引出话题;四、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一个关键点, 是使学生从平和达到兴奋的转折点。因为新课导入的好坏, 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下一个步骤, 也就是课文时, 是否充满期待的心情, 是否具备兴奋的状态, 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效果。这也就是俗话说的, 有一个好的开始, 也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新课导入的话题, 最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 同时也是教师感兴趣或者了解的, 这样才能引起师生的共鸣, 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 为创造一个热情的、活跃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因为以前那种教师以课堂主体, 学生为客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那么这种影响的消除就缺乏基础, 势必难以进行。

三、读中:课文理解

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主要部分, 这部分内容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整体效果。我们要本着学生阅读为课堂的主体, 老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来实施这堂课的教学, 而不能像以前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样, 老师占用大部分的时间而学生则成了一台单纯的录音机, 只能录不能放。在这, 我想介绍几个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

1、听课文:

通过复习和新课导入这两个步骤, 学生的上课状态已经达到了比较兴奋的程度, 我们必须利用好这种兴奋状态, 把这种兴奋有效地转移到课文上, 从而也可以使活跃的课堂温度降下来。这时, 可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 这样可以在保持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 降低了课堂气氛。而且, 听力的练习和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只有集中练习才是最好的方法,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上其他类型的课时, 通过听课文的方式, 既可以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 又可以练习了听力, 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2、速读课文:

在听了一两遍课文之后, 让学生打开课文自己去快速阅读, 了解没听懂的地方。同时设计相关习题, 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这样无形之中对课文的印象会加深。老师最好给学生一个限定的时间, 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

3、精读课文:

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去仔细的阅读课文, 去理解课文, 去寻找问题, 解决问题。我们最好在学生自己详细阅读之前领读一遍,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注意到朗读课文时所应具有感情和正确的发音, 否则在他们熟读之后, 再纠正他们的错误会更加困难, 总的来说,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是现代阅读课的一项重要指标, 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 也是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

4、检验效果:

精读课文之后,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检查阅读效果, 例如让学生回答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 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 缺词填空, 判断正误等方式来检验。最好通过学生自愿和老师提问相结合的方式, 这样既给了积极性高的学生锻炼的机会, 又可以把大部分同学的紧张程度再次提起来。

5、分析要点:

重点和难点一般是学生在精读课文时所遇到的语法方面困难。对于语法的讲解, 以前的老师一般大多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 这样虽然对语法的道理学生非常明白, 但他们在应用和考试当中很难把语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效快速的结合起来, 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脱离了语言环境。我们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疯狂英语的方法, 以句子的形式讲解, 以句子的形式巩固, 以句子的形式练习, 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理解语法的使用。这一环节可放在第二课时进行处理。

四、读后:拓展延伸

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各种思维活动, 鼓励学生将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 知识, 兴趣和观点联系, 将阅读技能与其他技能进行整和, 进行综合语言训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的迁移, 使学生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例如我在上牛津英语9A第二单元有关颜色阅读时, 就将颜色与人的心情结合起来, 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颜色所代表的意义。I’m feeling blue.让学生猜测其意义及为什么。又出示相关图片, 让学生寻找能代表图中人物心情的合适颜色, 还可以通过猜谜游戏来进行。

五、布置作业

练习结束后, 也已经接近下课了, 在布置作业之前, 老师最好可以带领学生把这节课的内容快速浏览以下, 从而对这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

前面的自由复习、练习、浏览和作业, 都是为了有效的巩固学生的知识, 我们要科学地知道学生巩固知识, 而不是自己一味地讲解完后, 再让学生课后自己死记硬背。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原理, 人类的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 所以我们让学生在课堂结束前, 通过布置作业在当天晚上, 这几个比较关键的时间, 有效的巩固知识, 这样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利。英语阅读教学的功能性和时效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4 (6) 。[1]李晓利。英语阅读教学的功能性和时效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4 (6) 。

浅议如何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论文 篇5

阅读课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新语法和牢固旧知识的重要载体。从考试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非常明确地知道,在如今的种种考试中,也都是考试的重要部分,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阅读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把听力、语法、发音、单词等知识融入到文章中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印象,也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更明确。

一、温习

这是每节课的必须步骤,可以很好地检查和温习上节课,也可以很好地衔接上节课与本节课的内容,而且从教学的角度来说,一节课的开始,学生还未进入正式状态,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进入新课的前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时间,慢慢地进入到正式上课的状态。

二、新课导入

由于新课导入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学习的下一个步骤,也即是对课文是否弥漫期待的心情,是否具备愉快的状态,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效果。这也即是俗话说的,有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成功了一半。从教学艺术的角度来说,课堂气氛有两种范例:热情生动型和淡漠烦闷型。我们寻求热情生动型的教学气氛,由于它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导入的话题,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为创造一个热情的、生动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比如初中英语第二册第38课,这节课主要是讲述一个瑞典摇滚乐队的演唱会,那么这节课的导入话题,我们就可以选取与音乐有关的`话题,我想这个话题是学生比较乐意讨论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愉快状态的到达,并不是只选取一个好的话题就可以到达,这只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我们老师需要对学生的讨论作出引导,而且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来促使学生的愉快状态到达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课文解说

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重要部分,这部分内容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整体效果。我们要本着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来上这堂课,而不能像以前那种贯注式的教学模式一样,老师占用大部分的时间而学生则成了一台单纯的录音机,只能录不能放。

1、听课文

通过温习和新课导入这两个步骤,学生的上课状态已经到达了比较愉快的水平,我们必须使用好这种愉快状态,把这种愉快有效地转移到课文上。这时,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又练习了听力,到达一箭双雕的效果。

2、快速阅读课文

在听了一两遍课文之后,让学生打开课文自己去快速阅读,这样无形之中对课文的印象会加深。快速阅读是重要的一环,由于学生在考试之中没有宽余的时间一句一句地阅读,而且从各种考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快速阅读,也即是fastreading,越来越受到青睐,所以我们必须不光在平常的考试中训练他们的快速阅读本事,而且在课堂当中也要潜移默化地训练他们这种阅读本领。 3、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这个步骤是阅读课的主体,是阅读课的中心使命,但是怎样操作好精读课文这个步骤呢?有些老师可能仍然采用贯注式教学模式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事无巨细地解说课文中的语法。好象只有这样,老师的心中才踏实,才以为学生学到了知识,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知识目的。我们的老师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全部知识都教给学生,恨不能学生能记着全部课本中甚至课本外的知识,这样反而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消说借助学生的兴趣来促进学习了。

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讲,学习最大、最有用的动力是自己对知识的兴趣,而我们的老师,宛如也和某些家长一样,以为学生知道得越多,记得越牢,成绩就肯定会高。但是我们知道,记着和会使用毕竟不是一回事,试想如果学生不具备学习某些知识的本事和基础,他们又怎样来很好地掌握和使用这些知识呢?这样做只不过是把没有成熟的果子硬吃到肚子里,消化不了。所以,在精读课文时,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但不能放波逐流。精读课文,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去细致地阅读课文,去明确课文,去探求题目,解决题目。我们最好在学生自己细致阅读之前领读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注意到朗读课文时所应具有的情绪和准确的发音,否则在他们熟读之后,再纠正他们的错误会越发困难。总的来说,流利、有情绪的朗读是阅读课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是训练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表现这门语言学得好与坏的重要途径之一。试想如果学生的发音不够准确,不够好听,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越来越没有兴趣,所以我们必须看重学生的朗读本领。

4、检验学生精读课文的效果

精读课文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题目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也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的要领来检验。最好以学生回答和老师提问相结合,这样既给了积极性高的学生锻炼的机会,又可以把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再次提起来。

5、阐发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一样是学生在精读课文时所遇到的语法方面的困难。语法的解说,很多老师大多从理论的角度去讲解,这样虽然对语法的原理学生非常明确,但他们在应用当中很难把语法的理论知识和现实有效快速地结合起来,我们在这一方面可以结合句子来讲解,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明确语法的使用。这样,学生在应用和考试过程当中,就可以省掉了由语法理论到现实应用的步骤。

四、自由温习

如果时间容许,在课堂上,最好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自由温习,以便于它们牢固掌握刚刚学习过的知识,加深印象。

五、布置作业

在布置作业之前,老师最好让学生把这节课的内容快速欣赏一下,从而对这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清楚的轮廓。前面的自由温习、欣赏和作业,都是为了牢固学生的知识。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人类的忘记速率是先快后慢,所以我们让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这几个时间段有效的复习,这样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如何上好高中英语阅读课 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课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174-01

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英语高考分值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技巧。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如:教师阅读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滞后,师生对跨文化意识的忽视,阅读方法的不正确,导致阅读的效率低等等,影响着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经验,把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现归纳如下。

1 明确任务与目标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阅读任务,也就是说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阅读题干,首先要掌握问题的类型,是客观信息题还是推理判断题。客观信息题可以从文章找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题考查的是是对文章感情基调,作者未加陈述的观点及贯穿全文的中心主旨的理解等。这一类题必须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态度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等。其次要了解题干以及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息,然后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再将有关信息进行整合,筛选,分析,对比,有针对性的排除干扰项,从而选出正确答案。此法针对性强,尤其适用广告文体及图形表格题材的理解。

2 迅速阅读全文,获悉主旨和大意

我们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能否快速高效的吸收有用信息。我们提到的阅读能力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阅读速度是阅读的基本能力没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就不能顺利的输入信息,更谈不上运用英语。在高考中,考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迅速捕捉关键信息,理解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

抓住主题句是快速阅读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一般主旨大意题往往可以直接从主题句中找到答案。

3 整体理解

在阅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句子能看懂,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有些句子甚至看不懂,这就牵涉到对文章框架结构的整体理解。首先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首句。接着每段的第一句也很重要,因为每段的第一句实际上多半是每段的主题句,然后进行陈述或论述,逐步展开,给予例证,最后把该段内容用一句话来小结,所以每段的最后一个句子常常是该段的结论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

4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中不要出声地读,要默读,注意阅读的速度,要克服指读,重读等不好的阅读习惯。

5 注意积累单词,扩大词汇量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阅读离不开一定的词汇量,词汇量越大,阅读文章理解起来就越容易。没有相当量的词汇,英语阅读就无法开展。如何来积累词汇?首先高频率的词应收录在生词本上,并随身携带,并利用可用的时间来记忆。其次,要经常复习巩固。长期坚持,词汇量会迅速增加。

6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要养成每天阅读英语的习惯,精泛结合,广泛阅读。另外还要大量阅读。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材料。可以选择简易本的名著,也可以定英语报纸,还可以选择带有问题的阅读材料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总之,只要你用心,知识无处不在。

在英语教学中,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英语阅读课是不难上好的。

7 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法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创造性的学习语言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或是教师为主导,这是多年大家讨论的话题。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说老师的教法千差万别。根据笔者了解,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总是占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中总是被动的,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时间,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传统的教学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1)读前讨论。笔者认为,读者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很重要,阅读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读者与作者之间信息传递和思想沟通交流的过程。要实现这个交流,作者与读者之间必须有些共同点,共同点越多,交流的效果也越好对要读的课文内容,利用课本上的图片、标题进行讨论,让学生了解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课文的内容多种多样,内容广泛,涉及的知识包括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政治历史、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交通环境、人物传略等。这些知识要求学生不多的积累,拓宽语言学习的知识面,增加自身的知识。对学生提供的答案不作肯定,再讓他们读课文。

(2)自由阅读。让学生放开阅读,展示他们的阅读水平,也许学生的阅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笔者认为矫正学生的阅读在下一步,目前关键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他们动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3)领读。老师领读,一是可以矫正学生的阅读,二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有责任使学生喜欢阅读,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法,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3).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3]余文森.新课程的深思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4]钟启泉.外语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如何上好八年级的英语阅读课 篇7

关键词:八年级,阅读,方法

八年级新目标英语课本下册中每个单元都增加了阅读文章, 而在这些文章中出现的词汇和语法都是和目前学习的知识有着一定的差距, 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怎样给学生更多更有效的阅读知识, 阅读技能, 怎样提高阅读能力是摆在英语老师面前的一个问题。在此, 我想谈谈自己在课堂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方法。

一、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向学生强调阅读课的重要性, 使学生在心目中重视阅读课

学生的英语阅读效果常常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水平。有的时候, 学生的耐心是很重要的, 大部分学生一看到阅读文章, 觉得好长, 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卷怠的情绪, 没了耐性读下去, 最后导致阅读效果不佳。如果学生对教师的阅读材料背景介绍产生兴趣, 或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 或受教师和同学的阅读情绪的影响等等, 都能使他们提高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浓厚, 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形式等充满好奇心, 有急于获得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的强烈欲望。所以我在阅读教学导入过程中尽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尽量让学生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

二、授课之前, 让学生预习并要求学生主动到阅览室或者网上查寻相关的资料

鼓励学生预测所要阅读的内容, 明确阅读任务, 讲解必要词汇。

例如教Unit 1中的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时, 我请学生从网络上找相关的图片或者动画片, 并提问学生问题,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s and pictures?

What do these robots look like?

What can they do?

这样不仅自然地引出这课所要掌握的重要的词汇, 并且把文章中一些学生还未了解的机器人的知识先通过图片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知识背景。

教Unit 3中的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时, 我让学生分四个小组分头寻找资料, 向同学讲述刘翔和杨利伟的个人情况;马丁路德金的事迹;美国的911事件和人类第一次探月活动。又例如教这册Unit 4中的阅读文章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时, 我让每位学生查阅有关徐本禹的情况, 并且每人转述你认为他说的最感动你的话。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开展思路, 设计有意义的, 适合交际的活动, 为后面的阅读做好适当的铺垫,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阅读文章时, 应根据文章内容设计任务, 注重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 提高他们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

1. 根据文章的内容, 准确把握词义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每当遇到生词的时候, 总是为之头疼, 一下子就觉得这个文章难, 甚至于放弃整篇文章的阅读。有的成绩好点的同学就开始翻阅字典, 了解单词的确切意义, 其实如果通篇理解全文, 往往不必了解每个单词的确切含义。

例如教Unit 2中的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时, 文中有这么一句:Pushy parents are nothing new, but now parents seem to push their children a lot more.pushy这个单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是很容易理解, 但是当把整个文章阅读完就会了解到英美国的学生没有什么自己的时间可以放松, 那么就可以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没有必要去查阅字典了, 所以学生应该学会在阅读的时候放弃一些词, 等到文章的意思概括后在去理解它, 或许理解的更到位。

2. 每个段落都有其中心意思, 理解重点句子, 提高阅读速度

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个段落的主题思想, 这个句子叫主题句, 其他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进行说明或阐述。

3. 猜测文章的内容, 一个文章的题目就是题眼, 题目往往更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书, 阅读文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获取信息, 而是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所读文章进行猜测的能力, 如通过文章的标题猜测文章内容, 根据首句猜测段落, 根据开头猜测结尾等。

三、阅读后给学生写作任务, 让学生进行自我巩固

读后的活动可以要求学生书面表达阅读体会, 或就某一话题联系实际进行小组讨论, 在这个用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发展了英语思维的能力和文章的谋篇布局能力, 这些能力不但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也有利于学生抓住文章要领, 了解文章组织结构的能力及对篇章的推理能力, 巩固了知识点。在读后的活动中特别强调写, 或改写, 或复述。

参考文献

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 篇8

一、学会猜测词义

英语阅读的最大障碍首先是词汇,而完全没有生词的阅读是不现实的,也不是挑战性的阅读。教师应告诉学生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出现几个生词是正常的,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词根、语境等猜测词义。猜测词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根据重复标记词(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列举标记词(for example、such as…)以及同义词、反义词或词根等猜测生词词义。如:If you go without sleep, you might have problems with your memory or with your concentration.此句中concentration是生词,但根据句中or前面的单词memory(记忆力),我们便可推知其含义(注意力)。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设疑启智,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英语阅读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应设置合理的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在学习阅读文章之前,先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理解一些文化背景知识,消除学生阅读文章时的心理障碍。在新教材中有许多阅读文章的内容涉及到了世界各国的许多文化背景知识,学生们由于知识面较窄,见识少,所以对不熟悉的材料就会发怵,产生读不懂的心理恐惧。因此,很有必要在阅读文章前给学生介绍一些与本文有关的文化背景及相关知识。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重要理念,这也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所注重的一个方面,所以通过介绍文化背景,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更为学生输入了一颗克服文化障碍的“定心丸”。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们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图书馆为学生多准备一些与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消除他们阅读陌生文化背景的文章的恐惧心理。

三、题材新颖有趣,形式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阅读涉及到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人物传记、科技文艺、环保体育等各个领域。广泛的题材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内容具体、真实,灵活多样,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可操作性强。我们应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而能用”的原则。新教材的内容设计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真正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训练。

四、大力提倡在阅读教学中运用CAI

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等多种信息功能,而电脑接入以太网后,具有信息量大、信息变化速度快、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等特点,是过去任何一种传媒无法比拟的。把CAI技术运用到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之中,是实现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更新教学观念与方法的长远方法。

我们应该更加充分地开展好阅读前的复习活动,带领学生做单词游戏、对话表演、认读重点句式等,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熟练本部分的主要句型和词汇。在充分的复习活动之后,再让学生在阅读材料中找出刚才复习的单词、句型,并与同桌进行认读。然后,教师可提出一两个在短文中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开展阅读活动。难度降低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了。让学生完成以上活动之后,教师再领着学生理解短文,鼓励学生完成检测题。这样的阅读教学,虽然离课标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学生能够参与阅读学习活动了。

如何上好散文阅读课 篇9

一、真正理解散文的本质特性

无论是教师和学生, 对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印象极其深刻。这个观念影响了很多老师和学生, 以前是, 现在也是。然而, 我们很多教师, 把“散”理解成了松散、凌乱、无序, 这本身就是对“散”的解说的误解。“散”仅是指句法而已, 用“形散而神不散”作为一个定义来界定散文, 并不能真正体现散文的范畴。

目前, 我们教材中的散文, 从范畴论的角度来说, 属于狭义的散文, 文学性是其最重要的特点。所以, 散文的应该具有情感真实、内容实在、思想深刻、文采华美、感悟生活的特性。从上可知, 教师散文教学就应侧重以下几点: 读懂耐人寻味的思想内容, 体会作者的真切情感, 以达到情感共鸣, 从而得出感悟。真正理解了散文的这些本质特性, 是散文教学的第一步。

二、把握散文的教学核心

散文具有一种抒情言志的功能, 一般通过一定的物、事来表达作者内心最丰富的情感。而这种生命情感体验需要外在的形式去表现。教学中, 教师应兼顾散文的内在和外在, 即独特的内心感悟和外在的形式。

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情感美。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文本, 披文入情, 发挥想象, 换位思考, 让学生得到一种情感的愉悦和共鸣, 唤起审美体验, 从而体会作品的内在情感。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 我们都会被父亲拖着笨重的身躯为我买橘子的场景而感动。人是有情的, 也是会动情的, 此情此情, 如果是冷眼旁观, 是不可能有这种审美愉悦的。只有发挥想象, 换位思考, 呼应自己的生活体验, 才能深刻意会到作者在作品中要表现的复杂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通读、研读课文, 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语言材料、感悟情感。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配乐朗读, 感染学生的情绪, 触动学生的情感。

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哲思美。作家对生活的点滴感悟、态度, 对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的体验, 构成了散文独特的哲思美, 诉诸作家的笔端。在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特别关注那些人、物、生活片段、场景等, 并分析其为着眼点, 揭示出作者所寄予的主观态度、情感和哲思。因为哲思类散文的特点不是为了写人而写人, 为事而写事, 而是不管写什么, 都是有感而发, 托物言志, 表达的是对人生、生活、社会的某种深切体会和感触。只有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所蕴含的作者的信息, 才能体会作品的哲思美。

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形式美。再独特的情感和哲思都离不开形式美。这种形式之美表现在密的内在联系。这些构成了内容的整体性。很多人以为散文内容看似一盘散沙, 其实不然, 其内容具有和谐统一的整体性, 而这都是因散文独特的形式获得。恰当的篇章结构、连贯的线索, 就像一条贯穿的红线一线, 把内容这些珠子串联起来, 形散神聚。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研读、精读课文, 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 找出文章的线索, 真正体会到文作品的行文之理, 结构之妙, 提高欣赏散文形式美的水平。

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语言美。散文的语言极富特色, 风格迥异。无论篇幅长短, 其语言都是灵活多变的。质朴、绚丽、含蓄、简洁……即使是看似作者简单的几句, 也是苦心思虑的结果。所以, 教学就是要学生赏析理解一些重要的词句, 感知语言的美妙和深邃。在教学中, 教师要用心指导, 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 领会语言的韵味。比如, 《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 其中有一段关于藤萝的描写文字, 语言就很有特色。“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这里,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用瀑布做比喻, 生动形象, 写出了花朵的繁密, 如在眼前, 给人一种视觉冲击。这段文字的理解, 靠的就是联想和想象。有时品味语言还要结合当时的背景或是作者当时的心境, 体味出语句所要表达出的作者的情绪。

三、选好散文教学的切入点

散文的中心、情感、主要内容、思路, 都要通过一定的介质来表现, 它们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过渡语句或段落等, 这些都是文章最关键部位,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点”。分析理解文章, 就需要我们找到这个“点”, 即切入点。它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可以向课文各部分扩散, 各部分也可以向这个点靠拢。

切入点的选择与确定与教师有关。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理解程度, 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分析, 对教学的预设和驾驭, 都影响着好的切入点的最终确定。另外, 切入点的选择具有灵活性又有一定的原则性。灵活性表现在选择可以因教材、对象、教师而不同, 原则性则体现在“以少胜多, 以点带面”, 能以此引导学生思维方向,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正确理解新课改的实施策略

新课标明确指出, 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要学生主动学,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 教师要对主导与主体的课改实施策略理解清晰。散文教学看似随意, 松散, 但事实上却是各有要领。作为教师, 在散文课的教学上, 不应滔滔不绝, 总担心自己时间不够, 讲不透, 而应引导学生, 积极探索, 做时间的主人, 学习的主人, 课堂的主人, 把最佳的学习时间交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落实教学成绩。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 篇10

一、抓住文本, 以读为主

掌握一定的词语和句子, 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在阅读教学中, 我经常要求学生在阅读语文课本时, 要准确找出文中的重点字词, 并把握语气带有感情朗读。如教学《找骆驼》一课时, 我问学生:“从课题上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进行了议论, 最后一致认为这篇课文是讲怎样才能找到骆驼。因此课题中的关键词是“找”。接着, 我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找”学懂课文。“言为心声”, 因此, 我在课堂教学中, 经常对学生说:读课文要准确找出文中的重点字词, 并运用语气读出文章中的词句, 才能准确了解文章的基本思想, 只有平时经常运用学过的词语, 才能较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一些常用的词语, 我常常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学习运用;一些基本的句式, 我经常要求学生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进行口头或书面造句。

二、精讲多读, 读出情感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 学生对教师无休止的讲授是最反感的。如果我唠叨多了, 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不仅实现不了, 教学任务也会完成不了。因此, 在我后来的语文教学中, 尽量做到精讲多读或对学生精讲细读。如在一些教学活动中, 我常常转变角色, 让学生当主角, 我来当配角, 而且我只给他们传授理解课文的方法。讲读课文时, 我只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难懂的重点句、段, 对于通俗易懂的句段, 则充分让学生反复读、反复念, 让他们读出情感念出含义。当遇到较难的问题时, 我先放手让他们互议, 我则适当进行点拨。比如, 教学《飞行员的背心》一课时, 学生对“橙黄色的背心”有异议。有的学生提出:在海水中“白色”“鲜红”等颜色也很显眼, 为什么要专用“橙黄”色呢?我是可以立即解释的, 白色易和海鸟, 如海鸥混淆;鲜红易和水上浮标混淆等等。但我没有立即回答, 我认为学生提出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保护色”。保护色有两个作用, 其一是显, 其二是隐, 并分为自然状态和人为规定两类。这种问题, 对六七岁的儿童来说, 不是光用讲道理就能解决的。于是, 我就提出“保护色”来让学生发表见解。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交通警蓝上衣上的袖套、红白相间的标杆、各色指示灯、草绿色军装、鸟的羽毛颜色等等。这样使得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既让学生进行了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的思维训练, 又使道理化难为易, 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

三、扩大阅读量, 感受乐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人生的启蒙时期, 他们每个人都如刚刚破土的小苗, 渴望阳光和雨露。我认为, 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雨露”, 不能仅仅依靠我们这些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 更需要学生主动在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能力。在我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有时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向我提出了一些问题后, 我却难于准确解答或解答不完整不全面。如在一次教学《蜘蛛的网》后, 我班有位学生向我提出:“为什么蜘蛛的网能粘住蝴蝶、蜻蜓、甲虫等, 怎么粘不住自己呢?”当时, 我也考虑了一会儿, 想不出原因, 于是随机一动发动学生, 对他们说:“请同学们都来参与, 看你们谁能先想出来?”这时有个学生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 所以粘不住。”接着, 我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这位学生说:“在《十万个为什么》那本书上看到的。”哦, 我恍然大悟。由于我平时经常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 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了, 知识面也就增加了。在我的课堂教学中, 我常常发现我班的个别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或句子, 我深感欣慰,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了许多的知识。因此, 我更加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书、读好书, 并主动给他们介绍符合他们的并且能让他们接受的读物, 还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总之, 阅读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 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 从而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

(责编张翼翔)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核心, 教师将最优秀的文章精心选择后推荐给学生, 引导学生去阅读, 与文本对话, 与最杰出的人物、最高尚的灵魂对话, 从而培养学生成为文化底蕴宽厚、基础牢固、素养全面的人。

上一篇:高中生物教法下一篇:地产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