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提问技巧

2024-06-25

语文课堂的提问技巧(精选十篇)

语文课堂的提问技巧 篇1

一、纵向提问与横向提问

1.纵向提问

(1) 顺问。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由因到果的提问叫顺向。如初读课文时, 可以问学生哪些词语你不理解? (扫清理解的障碍) →再读课文, 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能表现课文中心? (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整体理解、概括课文) 我在指导学生观察、描述人物外貌, 并以自已为例写《张老师印象记》时, 由于是借班上课, 我针对学生对教师充满好奇的心理提问:“你们想了解什么?想问老师什么?”顺应学生思维发展, 把学生引向观察、描述人物外貌的学习目标。

(2) 反问。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果到因的叫反问。针对学生的回答或思维现状反问, 如“你怎么知道?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如在教学《麻雀》一课时,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他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老麻雀站的是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上, 既然是没有危险, 又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树上?”通过这样一问, 学生就把之所以得出这样结果的原因连结起来, 搞清楚了问题的来龙去脉。

(3) 引问。从学习内容的另一方面提问, 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 如《再见了亲人》一课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关心爱护, 那志愿军对朝鲜人民又是怎样的呢?在教学这一课时, 我这样提问:“这篇课文写的是志愿军回国时, 在火车站向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话别的情景。既然是话别, 就应该是双方的, 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 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经过这样正反两面的对比, 学生就能深刻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这样一个中心。如在教学《太阳》一课时, 针对第二段与第三段的过渡提问:“第二段说明了太阳与人的关系, 那么太阳与自然界的关系怎样呢?”这样提问, 既促进了学生思维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 又推进了教学过程的发展。

(4) 逆问。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如“猫的表现这样古怪, 作者好像 不太喜欢 这只猫吧?”这种提问易引起学生讨论, 有利于教师从中发现问题, 引导目标。

2.横向提问

就知识的横向联系或知识的迁移、应用提问, 其功能是连结、扩展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 巩固和运用知识, 构建知识体系。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 问学生:“从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看出, 乌鸦是很聪明的吗?”又如学习《桂林山水》时, 提问:“你的家乡山水美吗?我们祖国还有哪些美丽的山河呢?”经过这样提问引发思考后, 学生的思维就不仅局限在桂林山水上, 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美丽的家乡、美丽的祖国, 从而激起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二、单个提问与连环提问

1.单个提问

单个提问是就思维活动的一个环节进行提问, 提问的面窄、难度小, 适合具体的问题。如教学《春晓》一课时提问:“春天的早晨主人公在睡觉, 课文中哪个字告诉我们主人公在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哪个字告诉我们天亮了?”提问直截了当、简洁具体, 学生容易回答。这类提问是教学中最常用的, 效果也明显, 学生的学习是否达标, 一目了然。

2.连环提问

连环提问是就思维活动的几个环节进行提问, 提问的面宽、难度大, 适合宽泛的、宏观的问题, 能引发思维向纵深发展, 适合学生学习的中后期阶段或思维敏捷的学生。如《亡羊补牢》一课教学时, 教师提问:第二次丢羊后, 主人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通过这样连环提问, 引导学生自学, 从而理解亡羊补牢的含义, 掌握学习内容。又如教学《麻雀》一课时可提问:“刚才听了音乐, 读了课文, 我们好像看到了什么?好像听到了什么?老麻雀什么地方使我们感动?”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去思考、去描述, 不仅理解全面、富有想象, 而且体会了文中的感情, 受到了熏陶。如教学《李时珍》一课时, 找准关键处, 抓住“完善”一词, 层层设疑:“完善”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为了编写“完善”的药物书, 他是怎么做的?《本草纲目》是“完善”的药物书吗?这样以“完善”为核心层层递进, 不仅使学生对“完善”的理解全面准确, 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三、直线提问与曲线提问

1.直线提问

直线提问就是直接提出“为什么”、“怎么样”这类问题, 提问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其功能在于训练思维的敏捷度。如学习《趵突泉》一课时提问:文中“不知疲倦”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提问直截了当, 让学生明明白白, 有利于掌握重点。

2.曲线提问

曲线提问就是从与内容相关的其他问题入手,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从而解决问题。提问的方式灵活, 能开拓思维, 其功能在于训练思维的严密性和想象的丰富性。如学习《趵突泉》一课中的“不知疲倦”时提问:你整晚不睡觉会感觉怎样?趵突泉水“不知疲倦”说明了什么?通过“人”联想到趵突泉, 拐了一个弯, 由易到难, 容易理解。如在教学《长征》一课时, 通过播放录音, 让学生理解红军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 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巧渡金沙江, 逃出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 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教师提问:“刚才你们听录音的时候心里怎么想?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稍后, 进一步提问:学到这里, 你们有没有想到“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意思?先体会红军巧渡金沙江取得伟大胜利, 再理解“云崖暖”, 学生终于理解了“云崖暖”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深度的问题, 可以用这种提问方法。

四、跳跃提问与发散提问

1.跳跃提问

跳跃性提问就是提出意料之外的问题, 是思维的跳跃与问题之间的碰撞, 这种提问能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或灵感。如教学《燕子》一课时, 引导学生理解“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个句子时, 提问:“这句话什么意思?”在展示一段五线谱后, 再提问:“这会是怎样一支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由于燕子与音乐中间有一定的跳跃性, 这样的提问也有跳跃性, 而文字引起的联想就是架在其间的桥梁。所以, 跳跃性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2.发散提问

发散性提问就是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呈现多点、多向的联接, 由一点向多点、多面扩散, 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想象的丰富性。如为了教会学生作文时抓特点的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 对学生提问:“你们想一想, 这个圆圈像什么?”学生立刻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生:像太阳、像弥勒佛的大肚子、像运动场上的铁环、像小红妹妹的脸……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 但你们的根据是什么呢?

生1:给圆圈添几条射线, 这是太阳的光芒。

生2:在圆圈偏下加一点, 这是弥勒佛的肚脐。

生3:我观察过小红的妹妹, 她的脸是圆的, 眼睛是圆的, 小嘴巴也是圆的。

师:平时要善于观察生活, 学会抓特点, 在相同中找出差异, 抓不住特点, 就不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篇2

教学活动,就要有“活”有“动”,要有“活动”,舍“问”其谁? 连古人都懂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辩证法,怎么能让现代 的青少年个个成为泥塑木雕,秦陵兵俑?对于逐渐向研究性学习转移 的高中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要。教学实践中,我常有这样的发现 : 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能否科学地 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 个关键。那么,课堂提问当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 味呢?笔者曾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第一,教师提问要做到“结合文本,曲径通幽”。

1.寻找文章的“空白”,于无声处感受文章的震撼力量。“空白” 有作者欲言而难言的,也有不值得言而不言的。如果提问能够在文章的 空白点上设计,往往能够使学生更直接更强烈地感受到文章的震撼力,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旨意。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宽容〉序言》教学中,有位老师指导学生在“刻着先驱者名字的石头上”写上碑文。这似乎与 预设目标无关,但如果没有对文本的研读,就不可能写好碑文。在不少 叙述性的文章中,人物的设计往往有较多的空白点。如《祝福》中,我 们可以用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我’不对祥林嫂说什么 灵魂的问题,祥林嫂会死去吗?”用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以让 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人物的命运,从而对小说主题有更强烈的体验。

2.寻找文章的“症候”,于难言处把握情感和态度。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 这个传统意象进 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 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 / 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 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 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

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 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 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 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 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 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 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 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 依恋与心酸?

3.寻找文章的“瑕疵”,于缺陷处培养严谨的学风。一般来说,选进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者仔细研究的,但是疏漏还是不可避免。现行的高中教材,无论是文章还是注释,都能找出其“瑕疵”,有一 些“瑕疵”是关涉到文章整体理解的。以此为突破口,可以拉动对文 章的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 的季节”中“风流”的注释;如《师说》中“今之众人”的注释;如《神 奇的激光》一文中有多处的病句和表达不完善的地方„„抓住这些“瑕 疵”来组织学生查找资料,交流看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更科学 的认识,养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质疑精神。

4.寻找文本的无疑处,于无疑处设疑。这应是学习语文的一种较 高的境界了,可以称之为“享受语文”。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 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 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 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 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

第二,教师提问要做到“结合人生,拓展思维”。

教师以情换情,以情唤情,使他们也进入角色,使他们正确的、健康的情感获得必要的表达、宣泄和释放。教师结合人生,结合社会,激情设问,拓展学生的思维。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在学习《孔雀东南飞》 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 “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 随之达到了高潮。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 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 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 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 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2.“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语文教学讲一个“拈” 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 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 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 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 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高中课文都是名篇精华,每篇课文中可教 可学的很多,但笔者认为面面俱到不如抓住“万绿丛中一点红”。

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3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或者不懂提问艺术,或者没有设置好提问技巧,出现了不少教学的误区。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就语文课堂提问浅谈几点体会。

一、提问的内容

课前教师要进行充分细致的准备,抓住每一课的重点、难点,分析有哪些训练要求等,再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的实际,提出相应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无疑而问,为问而问;二是大而无当,太广太深。所以,在课堂提问内容的设计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语文教学中潜藏着大量学生感兴趣的“触点”,教者若抓住这些“触点”进行提问,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积极思维和回答问题的兴趣,往往能加深学生对整个篇章的理解。

2.问具有适当难度的问题。课堂提问的问题如果过于简单,提问就会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不到刺激学生思维的效果;如果问题太难,又会使课堂陷入停顿状态,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者设计的问题必须难易适中,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并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3.问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去分析问题,常能得到一些创造性的见解,从而达到激活课堂、扩张思维的效果。

二、提问的对象

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内容要有梯度和层次,提问的对象要有所选择,避免让少数优秀学生或愿意表现的学生独占课堂回答问题的时间。教师提问的方式可以是个别回答,或小组代表回答,或学生抢答。教师也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如对“尖子生”可以合理提高问题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对于“中等生”的提问可以逐步升级,层层推进;对于学困生则要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使课堂变成学生主动进取、施展才华、相互促进的舞台,从而使课堂提问发挥其应有的最大效用。

三、提问的时机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缺乏持久性,课堂上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教师要适时地提问,把问题设计到学习内容的关键处或学生学习的疑难处。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导入新课时提问。一堂课,如果头开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带着问题,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索去洞悉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导入新课时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加入到探知过程中。

2.在学生疑问处提问。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真理、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时及时提问,然后再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创新思维处提问。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若能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教师应善于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如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完成任务,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思维正处于十分活跃状态时,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讨论,并与学生共同归纳结论。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四、提问的方式

提问要讲究策略,注意对学生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运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维。教师要切忌总是单刀直入或是自问自答,可以采用启发性提问,这样能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方向,使学生找到问题的本质或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理解、解决问题。同时,还可采用先提问后叫人的方式,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有时叫举手的学生,有时叫未举手的学生,鼓励与督促相结合。

五、提问的态度

几乎每一位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授课氛围。提问时,教师的表情应当亲切、和蔼,让学生感到平易近人,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授课时,注意运用身体语言,用眼神、手势、微笑,亲切自然地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对待回答问题的学生,不论他回答得正确与否,都不予惩罚。如果学生答对了,我便用“好、非常好”等进行表扬;如果答错了,我便提示他再仔细想想,或者让他坐下在思考一下,尽力改变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拘谨态度,排除其畏惧心理,让学生认识到积极举手是锻炼自己的大好机会,使他们在课堂上发言时自在、踊跃,形成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注意提问的多向性、艺术性,把握问题的时机和火候,给学生留有积极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这样,形成教师问学生、学生问教师、学生问学生的多面提问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中学语文课堂的提问技巧 篇4

一、从设计课堂提问前的准备来看

吃透教材, 了解学生。每篇课文都有自身的特点, 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就能较准确地认识有关的特点, 明确重点、难点。只有熟练地驾驭教材, 巧妙地设计课堂提问, 才能正确引导学生释疑解难;只有吃透教材, 才能选好提问的突破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课堂提问的对象。同一个班级, 学生的智力、基础有差异, 个性、社会环境、生活空间等也不同。对同一个问题, 问甲有效, 问乙未必有效。

二、从课堂提问的方式来看

课堂提问的方式也应多种多样, 选择什么方式既要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 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

1.“激趣式”提问

可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 抓好导入课文的环节而巧妙运用。如:教苏教版语文七 (上) 教材中《往事依依》, 一上课可这样导入:“古今中外不少伟人对自己年少的生活总是记忆犹新, 鲁迅的笔下有着神秘的百草园;高尔基的笔下有着令人刻骨铭心的童年。他们都对自己的年少生活难以忘怀, 我们今天学习《往事依依》这篇课文, 去看一下于漪老师的少年生活是什么样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将学生引入求知的新境界。

2.“诱导式”提问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思维发展的规律, 选出若干能突破疑点、重点、难点的问题, 提问不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苏教版语文七 (上) 教材中《济南的冬天》一文, 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归纳出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温晴”。在讲到冬天的各种景物的时候, 要启发学生:“在总的‘温晴’的特点下, 那雪、那山、那水都有着什么样的特点?”逐点启发, 学生才能掌握本课的实质。

三、从课堂提问需要注意的几个“度”来看

1. 角度要新颖

课堂提问的角度应力求新颖, 讲究新意, 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 老调重弹。

例如, 教苏教版语文七 (上) 教材中的《梦溪笔谈二则———<梵天寺木塔>》一文, 对文中两个人物形象 (喻皓、匠师) 进行分析时, 很多老师会直接发问:“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问得比较机械, 角度也很“官方”, 没有什么亮点,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提问, 那么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如可以问学生:“你觉得主人公是谁?”问题看似没有固定的答案, 但学生通过相互质疑、辩论, 可以看出:“喻皓是本文的主人公。”这时老师再追问理由, 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在回答中涉及两个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就一目了然了。这里, 从直接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提问, 切换角度, 改为对“本文主人公是谁?理由是什么?”的探讨和辩论, 角度更加新颖, 殊途同归, 而且带动课堂的气氛, 启发学生的思维, 为学生进行生本活动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再如, 钱梦龙老师教《石壕吏》时, 提问:“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 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没有出来表过态,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问题一出, 立即引起学生注意, 有的赞同, 有的反对, 各自在文中找依据, 争论十分热烈。这样的提问没有照本宣科, 而是有所改造和创新, 使教与学都从文章表面结构进入深层结构, 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兴趣。

2. 难度要适中

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要按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设疑, 既要有一定的难度, 又要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 即跳起来摘果子。这也包括提问。如果太易, 便失去思考的价值;太难, 则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从心理学上讲, 学生既不注意太熟悉的内容, 又不注意完全不熟悉的内容。如教苏教版语文七 (上) 教材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 如问学生:“作者在文章中怎样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要寻求第二种答案, 需要创新性思维’这个论点?”这个问题不适应学生的思维层次, 他们很难回答清楚。可以改问:“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创新性思维需要哪些必要的因素?作者举了几个例子?每个例子分别证明了作者的哪些观点?这几个例子综合起来说明了什么?”这样提问能使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把握论证技巧。

3. 坡度要明显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说:“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会精心设计提问的深浅层次, 把握提问的坡度。由浅入深、逐步升级的台阶式提问, 让学生人人都有思考的机会, 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 又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 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 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 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钱梦龙老师说:“一般说来, 问题的安排, 要由易到难。先问一些比较容易、有趣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一点解决问题的乐趣, 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 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 过了一座山峰, 又有一座更高的山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跃了。”这是经验之谈, 也是提问设计应遵循的要求。

四、从对课堂提问的评价来看

课堂提问中, 对答问的学生而言, 评价是来自教师的信息反馈。我们提倡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师做出准确、恰当的评议, 是对学生积极思维的最好鼓励, 是对学生情绪的最好调节, 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最好体现。

学生对问题回答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回答基本正确;二是回答不够完整;三是回答完全偏离所提的问题。

第一种情况, 教师应充分肯定, 激发热情。对于有创造性的回答更应大力赞扬和鼓励, 这种鼓励可以是一束赞许的目光, 也可以是一个满意的微笑。总之, 要力争通过教师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和思维的结果, 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起到强化和鼓励作用, 促使学生更好地思考学习, 此时的评价语言应简洁, 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感染力。

第二种情况, 教师应补充不足, 完善回答。由于理解力和概括力的限制, 学生有时顾此失彼, 答问不严密、不完整, 有时只看到现象, 抓不住实质, 有时语言表述不够准确、恰当。这时教师应先肯定学生的回答, 然后引导、点拨, 补充不足, 使答问更完满。

第三种情况, 教师应该纠正错误, 措辞委婉。学生在答问时出现思路不清晰、语言表述混乱或者理解上的偏差错误, 都在情理之中。教师对错误的答问千万不要草率处理, 不能打断学生的回答, 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 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回答问题的热情。

综上所述, 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 是发展学生思维, 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提问式”教学, 不但应该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 而且教师应该努力展示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从而让提问成为架设师生对话的桥梁, 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

参考文献

[1]梁翠芬.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提问与学生心理[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论文专刊版46-47) .

[2]王恩健.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J].科技教育, 2009.第4期:89.

小学语文如何运用课堂提问技巧 篇5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以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提问目标要明确

提问应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围绕教材内容,并且考虑到学生的共性和个性,以提升能力为目的来设计。设计的问题应该能够变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提问内容能不能使学生产生疑问,能在哪些方面产生疑问,有哪些答法,事先都要有所准备。从教学角度说,抓住教学的难点设问,平中出奇,浅中见深,理清头绪,化难为易。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2、问题要有新奇感

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设计提问时巧妙设计,同样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方法,采用多种手段,力求新颖奇特,避免平平淡淡,最忌“老调重弹”。如,“桂林山水”一课,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美景图片。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把桂林山水称为“奇”“特”“险”?

为什么又说“甲天下”呢?它又是如何得到“天下第一”的美称呢?这一系列的提问,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急切地想从课文中寻找到答案。学生带着求知的问题去学习的积极性会很高,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学生不是一开始就对每篇课文的学习感兴趣的,所以,教师自己也应当深入研读教材文本,寻找到突破口,有意设置问题造成学生阅读的障碍,形成他们想要突破障碍的心理。在学生努力解决问题最终突破障碍的同时,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提问要循序渐进

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既要按照课程的顺序,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序,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循序而问,让学生能积极思考,最终逐步得出正确结论,以达到加深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的目的。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依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把复杂问题分解成易理解的几个问题,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引进,逐步引导,这样的提问处理能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并且也使学生乐于接受。

在教学“五彩池”一文时,可以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提问。首先提出问题:五彩池是不是我们平时常所见的池塘呢?学生很容易就回答出来“不是”。然后再问:为什么不是呢?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与我们家的池塘差别在哪里呢?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题目有“五”“彩”字。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那是有五个池塘还是有颜色的池塘呢?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感觉好奇,就会带着这样的问题认真地阅读课文。这样一组问题,环环相扣,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二、提问实施要巧妙

1、要注意提问的态度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因人而异,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这不仅是正常的,也是教师所希望的。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可指责和嘲笑,而要加以引导和启发。教师提问时的神态要自然安详,相信学生能够回答出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

2、保持民主的教学气氛

在提问时,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语气、表情、行为举止等,要给学生一种信赖和鼓励,要以同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提问,不要用强制性的态度来要求学生回答。对应答学生不能表现出不耐烦,应耐心听取,否则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阻碍问题的解决。

三、提问切忌只要气氛不讲效果

在教学中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有的课堂提问时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有的教师在上公开课时,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课前就做好充分的安排,也就是选定好问题及答题的学生,整节课就是那几个学生表现,表面上这节课上得很完美,可是这节课学生能学到什么样呢?而且这样做很令其他学生反感,打击了他们学习这门学科的积极性。如果部分学生因为不得亲身参与而“恨屋及乌”,对你这门学科失去兴趣,那就因小失大了。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一、变直为曲

直,就是直接发问,问点显露,问题明确,学生容易回答。但直问的最大弊端在于形式呆板,缺少变化,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欲望。曲,就是曲问,就是不从正面发问,而是绕道迂回,旁敲侧击,问在此而意在彼。曲问的妙处在于含蓄生动,饶有情趣,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时空,从而调动学生答问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曲问,可以提高答问的效果。

二、化顺为逆

顺,就是顺问。教师按照一般的逻辑和时空顺序发问,学生只需顺藤摸瓜。顺问的最大不足在于思维的价值不大,而且多次的顺向提问,学生的思维还会出现暂时性抑制。

逆,就是逆问。它是从相反的视角切入问点,要求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回答问题。逆问的妙处在于借助正反对比材料,构成矛盾情境,从而启发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逆问,不但训练了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全面地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变散为聚

有效的提问忌散贵聚。散,就是散乱零碎,缺乏整体性。聚,就是简洁、凝练,具有整体美。有些教师误认为问答式就是启发式,问得越多,启发性就越大。综观目前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满堂问”的倾向,看似热热闹闹,思维活跃,实际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从优化课堂提问入手,提问要变散为聚,化零为整,增强提问整体性。整体性提问的设计,要求教师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目标,将备课中初拟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同时,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链”。这种“问题链”具有较大的容量,大到举纲提要,统率全篇,小至能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这种“问题链”,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又能打通学生的学习思路。

四、寓庄于谐

庄,是严肃、端正的意思,提问过于严肃、端庄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答问的兴趣。谐,是诙谐、有趣的意思,诙谐、有趣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强烈的因素,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有效的提问还应当做到寓庄于谐,寓趣于问。一个妙趣横生的提问常能使得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令他们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去学习,去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寓庄于谐的提问方法很多,现介绍常见的四种:

(1)谬推法。这种方法以学生错误的认识为前提,推出一个荒.唐可笑的结论,从而使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么一句话:“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教师问这句话中的“呻吟”一词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把“呻吟”一词理解为“声音很微弱地说话”时,教师追问:“你们小声说话能叫呻吟吗?”学生在笑声中恍然大悟,“迷途知返”,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2)矛盾法。这是一种揭示认知材料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从而诱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方法。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抓住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盲姑娘说的一句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问学生:“盲姑娘真的是‘随便说说’吗?既然盲姑娘的话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她为什么要说自己是‘随便说说’?”这一提问,意在揭示矛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当学生回答完这些问题后,一位既酷爱音乐,又善解人意的盲姑娘的形象便浮现在他们的面前。

(3)假设法。就是通过假设一定的环境、背景、条件,在各种关系发生转换的基础上提问,使学生入境悟理。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太阳》这课时,发现学生对具体事实和科学道理不感兴趣,因此在分析太阳第一个特点时,巧妙地采用假设法提问:“如果地球和太阳之间有一条路,如果你一生下来就会行走(假如你能活100岁的话),你一生能走完这条路的几分之几?如果你乘太空飞船,待飞到太阳那一天,你大概有多少岁?”这样的提问新奇有趣,不仅使学生通过计算,对“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探索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4)补白法。这种方法就是在课文留下的艺术空白处设问,激发学生的联想,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填补空白,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可以抓住课文结尾的空白处提问:“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真的来到奶奶的身边,她将会对奶奶说些什么?”这样的提问,易激发学生的想象,促使学生在奇思妙想中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如,有一位教师教《九寨沟》一课,在讲到珍稀动物小熊猫时,巧妙地进行了拓展性提问:“小熊猫一边照镜子,一边会想些什么呢?”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1、重视提问的目的性

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一堂课中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逐步展开。因此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然而在平时听课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镜头一)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朗读的要求是什么?通过朗读要达到什么目的?不清楚。(镜头二)师:“哪些同学能有感情的把这段课文读一下?”

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指名,甲、乙、丙三位同学每人读了一遍课文(有的根本没有读出感情),读完后老师立即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教师提问的目的是明确的,是想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果却是草草收兵,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以上两个事例前者缺乏目的性,让听者一头雾水,不知道老师要干什么。后者目的明确,但是没有达到目的,只是走过程,像这样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见。

2、提问要符合学生现有的水平

既不能低于学生现有的水平,也不能太高于学生现有的水平。否则,学生会失去兴趣,影响学习的积极性。要掌握好提问的适当水平这个度,关键是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现在发展区引向最近发展区,使提问呈现出水平递进的适当坡度。符合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应当是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经过认真思考后能回答的问题。这样不仅能推进教学过程的发展,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可以运用测评的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检测、诊断、评价、补偿,找到学生的现在发展区,据此设计提问。所设计的提问的目标要略高于学生的现在发展区,即达到最近发展区,才能推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霍懋征老师在教《月光曲》时,学生对贝多芬为何要给盲姑娘弹琴很不理解,这时她启发学生说:“盲姑娘听贝多芬谈了一曲后说‘弹得多纯熟呀!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对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来说,为何能从琴声中听出弹琴的人来呢?这时贝多芬的心情又怎样呢?”学生积极思考,但一下子回答不出来。过了一会,霍老师又给学生讲高山流水的典故,一位学生马上说:“老师,我明白了。盲姑娘像钟子期一样,是贝多芬的知音。贝多芬既同情盲姑娘,又把她当成自己的知音,所以心情很激动,愿意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一曲。”

3、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切忌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

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4、深度

在教学中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但课后反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存的答案,有的就答非所问了。我们仍以《项链》一文中造成路瓦栽夫人的悲剧原因这一问题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原因有三,个人方面的原因只是原因之一。关于个人方面的原因,书中有许多描述,很容易回答,但只提问到此,很显然深度不够,结论不完整。

那么,还有哪些原因呢?阶级和社会方面的原因,表现在哪里?玛蒂尔德没有陪嫁的资产就不能认识有钱的体面人吗?跳舞时不是还有三个像路瓦栽那样睡在小客室的客人及他们的夫人吗?这些都说明了造成路瓦栽夫人悲剧的真正原因不单是个人性格所致,还有深层的社会和阶级原因,即:纸醉金迷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以金钱论地位的阶级,提问到此才有深度。但深度还不够,如果联系当前中国社会现实提出几个问题,如为什么要“两个文明”一齐抓?加强个人修养的意义何在?这样联系社会现实提问,才真正有深度,文章的借鉴作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此,必要时应增加提问的深度,使学生咀嚼有味,才能引发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

5、培养创新精神,注意开放性

开放,主要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明确,从而蕴含多种可能,而要求学习者自行推断。开放性问题指问题的条件、结论、条件到结论的思维距离均开放。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开放,不要局限在圈定的范围之内,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地让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寻求答案,答案具有不标准性和唯一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6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方式。而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提问就是教师这个施动者向作为受动者的学生发出指令或动作的过程,是一个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所以提问策略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然而随着人们对学生个体越来越深入的关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问策略也逐漸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日益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一些误区

(1)空洞浮泛,使学生一头雾水。问题大而无边,抽象空洞,让学生茫然无措,提问后课堂一片哑然,冷场司空见惯。

(2)形式主义,让学生厌倦抗拒。有的老师有时上课就是演课、作秀,提问完全是形式,连问哪个学生答都已提前定位,这种提问根本无生成可言。

(3)浮光掠影,让学生浅尝辄止。教师从头到尾,一问到底,问题无深度,学生回答不假思索,一问一答,教师不了解学生最近发展区在哪里。高耗低效,没有必要。

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有效形式

(1)紧扣题眼质疑。如《飞夺泸定桥》中,红军为什么要夺泸定桥?围绕“飞”“夺”二字,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红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夺取泸定桥的?

(2)抓中心句质疑。如《一夜的工作》,找出中心句:“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课文是怎样写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

(3)抓过渡句质疑。如《伟大的友谊》,找出过渡段,质疑:这段的哪部分承上,哪部分启下?

(4)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质疑。如《壮丽的青春》针对主要内容“遇险”和“排险”质疑:当时的情况“万分紧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5)从中心思想上质疑。如:读了这篇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课文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内容要有原则

(1)目的性。提问必须为教学服务,为提问而提问无助教学,只能浪费时间。备课时就要描述出提问的明确目标,为引出新课,为突出重点,为总结归纳,为使学生精力集中,等将问题设计好。

(2)启发性。精选的启发性问题,教师加以引导,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要抓住课文的突破口,节骨眼设计问题,才会引发学生思维的多项探测。不要提“对、不对”,“是,不是”,或者学生不加思索就能回答出的问题,还有与课文内容无关的问题。

(3)逻辑性。逻辑性是指提问和教材间具有的内在逻辑联系。提问要按教材内容合理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步提高。提问不注意顺序,会造成学生思路混乱,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4)科学性。提问前,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掌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的答“对”与 “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难度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铺垫性问题。

(5)趣问性。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对于那些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

(6)灵活性。课堂教学是千百万化的,学生答问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教育机智,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等待或追问学生。要多运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7)鼓励性。学生答完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要指出不足,提出期望。切不可对答错的同学白眼相待,讽刺挖苦,也不能无原则地赞美。教师应给每个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又指明努力的方向。

(8)广泛性。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回答问题。

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注意问题

鉴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

(1)提问要明白、准确。条理不清的提问是不能期待学生做出确凿的回答的。诸如“比较林冲与洪教头”、“描述红军长征”、“邓小平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针对《大海中永生》一课教学的问题)等问题是含糊不清的。

(2)提问要让学生能够理解。除了问题要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当地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以外,“提问词”也要注意让学生充分理解,像“识别课文中所提到的案例所基于的主观假设”(针对某篇论述文所用的提问词)、“什么样的价值可能激发人们做出这样的牺牲”(如针对课文《彭德怀与大黑骡子》的提问词)、“一种新型的产品,有如下的特点……请评价它可能具有的价值”(针对某篇说明文的提问词)等,尽管可能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但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太合适的。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的提问技巧 篇7

1. 有的放矢, 突出目标

课堂教学提问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 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细心分析教学内容, 把握重点、难点, 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基础上, 弄清问题实质的前提下, 紧紧围绕中心, 有的放矢地提出具体问题。其次,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状况、思想现状、思维特点以及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 形成课堂教学上的问题。从教学的艺术角度来说, 教师应将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抓住时机, 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提问。一堂课上提问难度过大, 学生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反之, 提问简单, 又会使学生感到乏味, 激发不起学生思维的热情。因此, 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个中心, 挖空心思地寻找课文细节中的每一个问题。只有围绕目标进行设计, 才能保证问题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启发性, 才能防止问题过大或过空, 过浅或过深, 不适于学生的思考。

2. 激发兴趣, 注重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掌握知识和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学习的强化剂, 是鼓舞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因此, 教师的提问应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 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使其保持求知的兴奋状态。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启发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 面向全体, 富有层次

课堂提问要树立全局观念, 面向全体学生。为了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 使他们都能在本人基础上有所提高, 提问就要考虑到差别, 提出深浅各异的问题, 使每个学生都有正确反应的可能。一般来说, 对成绩好的学生设计一些较难的问题来引导他们思考, 为成绩差的学生设计一些较为浅易的问题, 启发他们认真品味、思考, 直到他们回答正确为止。使每个被提问的学生都产生一种成就感, 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不能只盯住班上几个学生, 不能用“尖子生”的思维来代替全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果, 教师的提问应在于让全体学生参与听、说、读、写, 亲自经历思考的过程。因此, 教师的提问要有层次性,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能力,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问题, 引发他们思考。形式活泼, 灵活多样的课堂提问应当变化多种形式,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是运用口头提问的方式, 而忽略笔头提问。其实提问法还有口问笔答法、笔问笔答法等形式, 只有将其有机结合, 才有利于发展学生读和写的能力, 有利于口语和书面语能力的同时发展。另外, 在提问过程中, 要以思考性提问为主, 以记忆性提问为辅。记忆性提问是必要的, 一些基础的知识, 如课文的基本内容、作家、作品, 阅读和写作的知识等, 都是需要记忆的, 也需要以提问的形式促进记忆, 检查记忆。但提问主要应该是思考性提问, 它能促进学生进行积极地判断和思考, 引导学生探索事物间的密切联系, 探究事物之间的规律。可以说, 这是最有价值的提问, 学生经过思考回答问题是最有价值的学习心理活动。教学中, 我们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提问方法, 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兴趣, 活跃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4. 全面评价, 热情鼓励

对学生的回答, 一要给予全面评价, 二要热情鼓励。所谓全面评价, 就是在给以思想内容以评价的同时, 也要给语言表达以评价, 力争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所谓热情鼓励, 就是对学生的答问, 在及时肯定、补充、纠正的同时, 多给激励, 即使错了, 言之有理也要鼓励, 有创见的更要鼓励, 能够进行反问的, 其积极思考问题的本身首先值得鼓励。总之, 要保护好学生思维上的火花, 使其以高涨的学习热情参与学习。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 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方法。因而,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要讲究提问的艺术, 想方设法, 投石激浪, 通过提问, 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启迪学生思维, 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来凤.把握课堂提问技巧构建高效语文课堂[J].文理导航 (下旬) , 2012 (7) .

[2]吴晓春.精心设计问题, 提高问题技巧——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探研[J].文理导航 (中旬) , 2012 (9) .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8

一、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哪些问题, 在何时提问, 提问哪些学生, 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 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只有教师做到“胸中有沟壑”才能真正体现明确的目的性。

二、提问要具有整体性

整个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 因此课堂提问也应该是环环相扣, 一气呵成。比如在教学《胡同文化》一文时, 我用三个问题贯穿全文, “胡同文化有哪些外在的表现?”“它体现了北京人怎样的心态?”“你怎样看待没落的胡同文化?”三个问题巧妙地贯穿全文, 既体现了问题的深度, 又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前两个问题, 由外到内, 第三个问题则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三、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并兼有艺术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艺术地进行课堂提问, 更能营造师生沟通的问题情境, 形成“疑义相与析”的良好氛围, 从而达到预期目的。要善于把握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和方式:1.导入新课时可用设疑式提问。例如在教学《胡同文化》时, 我就在叙述了“当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走进北京城时, 人们最感兴趣的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也不是四通八达的立交桥, 而是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时, 迅速提问:“胡同, 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 吸引那么多人的目光呢?”这样的提问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 促使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求个究竟。2.讨论时可用质疑式提问。例如在教学《雷雨》时, 就可以围绕“周朴园到底对鲁侍萍有没有感情”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围绕这个问题, 关于戏剧冲突、人物形象的分析等问题都可以解决, 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3.赏析文章前可用悬念式提问。例如教学《黄鹂》一文时, 可先提问“:黄鹂最适合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4.朗读课文前可用联想式提问。

卫校语文课堂提问的一些技巧 篇9

关键词:卫校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不管是哪一类学校, 还是哪一门课程, 在课堂教学中几乎都离不开提问, 虽然看起来教师都在提问, 但提问的理念和效果却不尽相同。笔者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 在语文教学提问中, 常采用以下提问技巧。

1 每节课都应有复习性提问

学习是“温故而知新”的事, 不断复习、积累旧知识, 才能不断学习、扩充新知识。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复习性提问有这样一些好处:首先, 有利于旧知识的巩固深化。“在学习环节中, 复述是基本的要求, 学生只有对知识反复学习, 才能达到记忆的效果[1]。”越是新近学的知识, 就越应该复习巩固, 巩固一段时间后就不容易遗忘了。在语文课上, 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性提问, 达到了督促学生复习巩固的目的;另外,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指导, 就能将学生学得不透的东西进一步深化, 使学生学得更灵活、更好。其次, 是组织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一般来说, 一堂课刚开始, 由于学生还未进入学习状态, 课堂纪律往往有点乱。这时, 如果教师提问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就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拉到课堂上;如果每节课都先复习提问, 学生摸着“规律”了, 在上课前就会为回答问题做准备, 这样, 复习提问就起到了组织教学的作用。再次, 其是促进学生认真学习、促进课堂教学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学生知道教师要在课前进行提问, 为了自己到时能主动回答问题, 或者使自己在被教师提问时不丢面子, 学生会更加认真听讲、做笔记。因此, 复习提问不仅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 也促进了课堂管理。

2 将点名提问与抽签提问相结合

学生常常把课堂的学习氛围理解为对个人的关注、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彼此之间的威胁, 从而使他们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继而就容易分散注意力, 甚至产生违纪行为[2]。我校这样的现象尤为明显, 上语文课时, 很多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很高, 但如果一位学生发言次数较多, 个别学生就冷言冷语地开始挖苦。教师点名提问也一样, 有的学生认为教师要提问某个人就是对他的“特殊照顾”, 就是要“整”他, 有意无意地形成了对课堂正常学习的干扰。为了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 笔者曾采用过“按座位提问法”, 即从前排往后排, 对每排学生进行提问。但这样提问形式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知道教师下一次会被提问的大概就是某位学生, 所以, 当一个问题被提出后, 有些知道自己将不会被提问到的学生就会懒于动脑, 不积极进行思考, 有些学生甚至对问题无动于衷。

鉴于此种情况, 笔者采用了“抽签提问法”, 即教师提出问题后, 先让学生思考, 然后在写有全班学生姓名的一叠纸张中随意抽签, 因每一位学生都会有被抽到的可能, 所以, 每位学生都投入到了积极的思考中去。

最后, 笔者又采用了“抽签提问和点名提问相结合”的方法, 即若某些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明显被抽到的次数多了, 或一节课中已经抽到一次了, 再被抽到时就放弃他 (她) 而继续再进行抽签;若某些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总是没被抽到, 到时就不用抽签, 笔者直接点名提问, 让他们得到应有的锻炼, 同时也消解了他们的不满情绪。

3 将个人提问与集体提问相结合

课堂提问还可以以集体的形式进行。一方面, 现在班级人数多, 而一节课的发言机会却没有很多, 如果多人同时发言, 就可以使更多的人得到锻炼;另一方面, 让坐在一起的学生一起发言, 习惯发言的学生就可以带动那些不习惯发言的学生, 使那些不敢大胆单独发言的学生在习惯发言学生的影响下, “不经意间”得到锻炼, 从而起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但也不能经常进行集体发言, 一直进行集体发言, 就会有滥竽充数的学生, 使发言中表现好的学生得不到显现, 学习较差的学生进步了也得不到证明, 这对学生发言积极性的鼓励, 乃至整个班级学风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所以还是要将集体性提问与单个性提问结合起来才行。

4 将学生被动性回答与主动性提问相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主动参与, 主动提问, 主动学习。若在课堂上总是用“教师先提问、学生再被动回答问题”的提问方式,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应该把学生被动回答与学生主动提问相结合, 提倡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 自己发现问题, 向书本请教, 向同学请教, 向教师请教, 学习就是一个从未知到知, 从知道的少到逐渐多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免不了会出现一些差错甚至“失败”, 但就是在这失败与成功交替发展的过程中, 人的知识才逐渐得到丰富, 人的能力才逐步得到提高。尤其对语文学习来说, 注重的是学习、探究的过程, 是对思维、能力锻炼的过程。因此, 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 一位学生参与不参与发言, 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 参与的多还是少, 对这位学生来说, 学习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在这方面, 教师要给能够主动发言的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以带动更多的学生主动发言, 班上主动发言的学生越多, 那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是越好的。

不过还有问题的另一方面:考虑到我校由于部分学生, 语文基础较差等原因, 虽然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主动发言, 但在好些学生主动发言的积极性还没有被唤起来以前, 或者说在还有一些学生不能主动发言的情况下, 若一味鼓励学生主动发言, 而不采用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这种发言方式, 也不行。要考虑到那些现在还不能主动发言的学生, 要特别关照他们的学习习状况, 要用教师提问的方式, 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所以从全班所有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考虑, 就需要把学生被动性回答与主动性提问结合起来, 这样才更合理。

5 将普遍性要求与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在我校, 由于学生的汉语基础差别较大, 对同一个问题, 同一个班上每位学生发言回答的质量往往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若不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 对所有学生都按同一“标准答案”去要求评价, 那就会打击到基础较差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对学生发言的情况要尽量多地给予肯定, 多引导, 要避免简单否定, 特别要避免用带有嘲讽性的语气去评价学生发言, 若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言语不慎, 就很可能使这位学生再也不敢、不愿发言了, 严重的可能还会造成师生情感对立, 学生性格扭曲等严重后果。当然, 对基础好、发言能力强的学生, 教师应对他们的发言有较高要求, 一般应让他们回答较有难度、能体现能力的问题, 对发言的结果也应有较高要求的评价。问题太容易、要求太低会让学生觉得回答起来“没意思”, 这对学得好的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也是一种无形的打击, 同样不利于调动整个班级的学习积极性。要把对发言问题的普遍性要求与发言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才能既恰当地评价学生发言本身的情况, 又能保护其发言的积极性。

当然, 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不只这些, 这里提出的只是笔者在教学中所形成的一些基本手段, 具体实践中还需要紧密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本身的实际, 在整体上统筹兼顾, 在细微处丰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6.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的提问技巧 篇10

一、启发式提问, 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思维比较活跃, 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喜欢摸索和寻求未知的知识, 并且很容易接受老师传输的知识。因此, 语文教师在设计提问的问题时, 要抓住初中生的这些特点来进行, 并且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 使设计的问题明确易懂, 同时要富有趣味性, 要从不同的角度提问, 以此来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另外, 还要启发学生对于同样的问题思考出不同的答案, 要开拓发散思维, 拓宽思维空间。

例如, 《变色龙》这篇文章, 就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技巧, 首先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比较容易, 大家往往能够回答出来他“善变”的性格, 然后再此基础上继续问哪些地方变现出“善变”了?学生一般也能回答出“变得快”、“反复无常”等。然后, 教师再继续追问, 他虽然变来变去的, 但是有一点是一直保持不变的, 是什么呢?本来这个问题不太容易, 但是由于有了之前的启发, 大家不仅能回答出来“见风使舵”, 而且对于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又有了更深的了解。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往深处挖掘: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一变又变?作者塑造这个形象旨在说明什么道理等等, 有助于学生们对课文的主旨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在教师启发式地提问下课文就变得有趣起来,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由浅入深式提问, 循序渐进

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还不是很高, 对于很多课文中反映的比较深刻的问题很难自己理解, 而如果直接针对这些问题提问也会使学生难以回答。因此, 教师在提问时, 应该首先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 以此作为“台阶”, 循序渐进地提问。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到深地思考问题, 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层次上的过渡, 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例如, 课文《范进中举》中, 对于问题“小说描述了怎样的社会环境”, 一般作为初中生很难马上回答出来, 而且也表述不好, 因此教师需要将该问题降低难度, 选择简单的“入门问题”, 比如可以先问“范进中举前后, 众乡邻、胡屠户和张乡绅的态度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的对比, 可以使学生较容易地了解到当时社会的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的社会特点, 并且是通过自己理解得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 就可以对这个问题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有了对这篇课文的初步认识, 才能更好的解答课文中其它问题。

三、化直为曲, 曲径通幽

语文教师在进行提问时, 如果采用照本宣科、直来直去的方式, 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并且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散, 学习起来就比较被动, 影响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 教师应该学会换一个角度提问问题, 或者将问题设定到现实情景中来, 把直白乏味的问题变得生动有趣, 灵活地进行提问, 这样才能开动学生的脑筋, 提高他们的学习语文的热情。

四、牵引式提问, 顺藤摸瓜

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 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地了解, 才可以设计出具有牵引作用的问题, 由这个问题有层次的逐步引出更难的问题, 由此来启发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由一个问题作为切入点, 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 对于课程的学习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掌握。

总之,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很重要,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形成互动、活泼的课堂环境, 有利于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和课文知识点的理解。教师通过掌握技巧性的提问可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使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 还可以长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且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德伟.浅谈新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性[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2009 (06) .

上一篇:社区护理需求下一篇:虚拟数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