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必要

2024-07-30

现实必要(精选十篇)

现实必要 篇1

十八大报告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和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释。进而提出了“继续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其传统文化的传承机制的重构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文化与传承

1. 文化与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异常复杂和重要的概念, 其定义纷繁复杂,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做出了不同的概念;据不完全统计, 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也就是说, 到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这恰恰佐证了其概念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在马克思看来:“文化就是人化, 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历史过程中, 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全部总和人得行为方式以人化的形式的特殊活动”。人是历史的人, 以文化的形态存在!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形成的产物, 是社会现象同时又是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沉淀。是文明的表现, 有其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的特点!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2. 传承、传承体系和传承机制

传承, 是特点事物的传播和继承,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文化因其自身的特殊性, 文化的传承不仅包括了对文化的继承, 传播, 更包含对文化的创造性的发展。

传承体系是指对特定事物继承和发展的一阵套的体系。文化的传承体系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能够负载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的涵盖文献文本、世俗礼仪、政治制度、教育模式等等在内的一整套有机的体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文明的特征。

传承体系的内核就是传承机制, 在传承体系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起主导作用。具有方法论意义。文化的传承机制则决定了文化传承体系的走向, 是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本所在。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传承机制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精神, 至少在一点上, 实有其至高无上之价值。此即依于人者仁也之认识, 以通天地、成人格、正人伦、显人文是也。一切的善德, 皆直接内在于人性”。“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和思维方面还存在一些严重偏向, 大体上有四点, 第一是重理想而轻效用, 在伦理上表现为重义轻利, 在职业上表现为重农抑商。第二是重协同轻竞争;第三是重继承而轻创新;第四是重直觉而轻知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博大精深, 总的来说, 基本上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1“天人合一”的天人观;

“道生一, 一而不生, 故分而为阴阳, 阴阳合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天地合气, 万物自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 人之所能天亦有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天之道在生植, 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 其用在是非。”

1.2自强不息、刚健有为

《易·乾·象传》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系辞下传》说:“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3崇尚和谐统一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1.4人本主义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 (《道德经》) ;“凡治天下, 必因人情”、“利之所在民归之” (《韩非子》) 。

1.5深切的责任意识和赤诚的爱国情怀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存而不忘亡, 治而不忘乱, 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系辞下传》:

2. 中国传统文化何以绵延

中国文化从上古时代孕育时起, 夏商周的神人本位的转变, 春秋战国“轴心时代”缔造了中国文化的巅峰。后经汉武帝“罢百家, 尊儒术”形成了大一统的格局。经魏晋玄学走向多元, 儒、玄、道、释互相冲突, 互相吸收整合, 经隋唐盛世, 到宋明理学, 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即以佛治心, 以道治身, 以儒治世。鸦片战争, 用血和火改变了这种内在的发展机制。自此, 西学东渐, 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发展, 中国文化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

中华文明能够绵延几千年而不断, 除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外, 和中国文化自身的传承机制息息相关;这套机制在文本上体现为“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的损益机制;在政治上尊正统, 排异己的集权机制、思想上以儒家为核心, 儒道释结合的互补机制。在人的教化和官吏选拨上重德性重品行内外兼修的机制。总的来说, 在人的层面, 注重内化于心, 以正心诚意;外化于行, 以治国平天下;在思想层面, 内求完善, 至圣世绝学;外达庙堂, 以正天下。以教育的方式使人成为文化的人, 通过出仕, 推而广之;而又以人的绵延不断, 造就了其文化的绵延不断。

三、重构文化传承机制的现实必要性

鸦片战争打破了原有中国文化的格局, 中国传统文化自此在和西方文化对话中处于劣势。无数仁人志士想通过学习西方来救国救亡, 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 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真正实现了救国图强。换言之,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使得中国走上了民主富强的道路。

今日之中国, 既是昨日中国之延续, 又要开创明日之中国。在文化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路途上, 既要继承前人, 又要开拓以激励后人。在此意义上, 在原有传统文化的传承机制上重构文化传承机制, 造就新的文化精神以供后人传承, 彰显了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的品格。

1. 重构文化的传承机制给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注入活的灵魂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须立足于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立足于时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立足于吸纳融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在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

建设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首先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 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 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 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基于文化基本精神以及自身在传承过程中形成的机制的认识, 在当下新的时代建设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 其核心在重构文化的传承机制。由此, 才可保证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生命力。也就为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注入活的灵魂。

2. 重构文化的传承机制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活力

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因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强国是历史的使命, 是时代的呼唤。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是人民的需要”。

文化强国的建设,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 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文化强国的建设, 首要在于需要建立、健全文化发展机制, 激发文化发展活力。重构文化的传承机制, 让文化达到教化于人, 是人成为文化的人, 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活力。

3. 重构文化的传承机制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中国梦的有效途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而不断, 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也是其自身具有无可比拟的传承机制。正是由于此, 中华文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 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盛世。而今日之中国, 今日之中国, 已非地域之中国, 也非历史之中国, 更不是亚洲之中国!乃是走向世界之中国!要实现其伟大复兴, 首当其冲就是从自身文化传承机制内部寻找路径。恰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和事实证明了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4. 重构文化的传承机制是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必然措施。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清醒看到, 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 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 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 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 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问题呢?依据笔者自身的生活经验, 几乎每个人在行事时都接受这样的规则:A、不注重动机, 只注重结果;B、会哭的孩子有奶吃;C、遵守规则的, 往往不是最终受益的;D、遇到棘手的事时, 首先想到的是能否找个熟人。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信仰的缺失。缺乏信仰的人, 是无敬畏之心的人, 也是什么都不怕的人, 是什么事都敢干、可以干的人。可以说是为了达到目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无底线、无原则, 无诚信!

诚如前文所言, 文化的传承机制的核心在于内化和外化, 教育、教化是其重要的功能。在当下, 以依托集体、关注个体的方式, 在互相促进中优先发展哲学教育, 使每个人善学善为,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进而推动社会良性发展。在此意义上, 我们可以说, 文化传承机制的重构是解决当下社会的必然和有效的措施。

结束语:

传统文化内在的传承机制和其文化本身的精神一道造就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 给今日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使我们站在东方巨龙上, 继续翱翔在世界的民族之林。今日的我们, 必然要重构文化的传承机制,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后人能在并必然在我们今天的基础上, 继续发展, 绵延不断!

摘要:党的十八大, 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路。民族的复兴, 必然是文化的复兴, 中华文化的绵延, 向世人昭示了文化传承机制在文化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在当下中国, 要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就必然要大力发展文化, 重构传承机制, 使中华文化继续绵延下去。基于此, 重构文化传承机制给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注入活的灵魂,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提供活力, 是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必然措施, 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中国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文化传承,传承机制,重构,现实必要性

参考文献

[1]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年1月第一版;

[2]唐君毅著《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1版

[3]余同元主编《中国文化概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现实必要 篇2

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思想及现实意义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它们共同参与商品价值决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自觉利用价值规律,对于优货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 者:宣烨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政教系,淮南,23刊 名: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ELECTRIC POWER COLLEGE FOR STAFF年,卷(期):20016(3)分类号:A81关键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决定 竞争机制 意义

现实必要 篇3

关键词:新时期;国防建设;实现缘由;必要措施

前言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上来讲,做好国防以及军队建设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中,就要从国家安全以及发展的角度上出发,做好经济的建设以及国防的建设工作,同时还要实现小康社会发展与富国、强军上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突出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一、 在新时期的影响下做好国防建设工作的意义

提高我国的国防建设效果不仅可以保证国家的发展与和平,还可以避免人民的劳动成果不会受到其他国家的侵犯,所以说,做好国防建设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 经济价值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上来讲,最先进的就是军事领域,然后才是从军事向民用方面转移。其次,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看,在整个消费中军事消费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可以拉动消费。不论是对生产消费来说还是对生活消费来讲,都体现在了社会消费中。且进行军事投资也受到了政府与支持。再次,就国防开始来说,不仅可以保证一定数量军人的就业,还可以提供出相应的就业机会。最后,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支柱,军人在服役的阶段中也会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同时还可以提高军人的技术与体能等方面,这样军人在退役后,也就可以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也就实现了人力资本想着民用的方向上转变[1]。

(二) 政治价值

我国的整体发展是建立在稳定发展基础之上的,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来说,要避免被外部势力渗透于颠覆。所以做好国防上的建设工作,提高我国的综合势力,不仅可以对敌对势力起到震慑的作用,还可以维护好我国的主权,保证国家的稳定发展。此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经济也开始实现了发展,政治的参与也在不断扩大,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也开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就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

(三) 文化价值

在国防建设所产生出的公共产品中就包括了和平、民主以及健康等。同时还给人民群众带来了自信与自尊。如载人航天等,在一定程度上都鼓舞的人心。通过加深军事文化与社会文化上的互动,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而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军事文化中还包含了军事部署、思维以及制度等,不论是从间接的角度上出发还是从直接的角度上出发,都产生出了一定的社会文化效益[2]。

二、 在新时期下进行国防建设的紧迫性

对于国防需求来讲,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安全。就目前国际上的安全以及战争的变化等方面上可以看出,做好国防建设工作,提高自身的国防实力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 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国家安全需求变化来说,局势的稳定以及国家的安全等方面一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就目前来说,虽然提倡和平发展,但是也依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如港独、台独等势力依然从事分裂活动等。这样也就威胁到了我国的主权与领土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也开始逐渐增多,石油、金融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加之恐怖主义以及传染性疾病等因素,已经直接威胁到了我国的安全,所以说,做好国防建设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3]。

(二) 强大的国防力量

随着军事变革的不断发展,战争也开始呈现出了爆发突然以及进程速度快等特点了。且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大打响战争后进行经济实力的转化已经成为了国防实力的传统做法,但是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的战争发展需求了。所以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国防工作的建设工作,及时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防实力,这样才能真正推进国家的战斗力,才能实现打赢的目标。

三、 在新时期影响下做好国防建设的措施

(一) 加大兼容的程度,减少成本

想要做好国防的建设工作,就要不断对建设的模式与经济建设模式进行更新,加大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实现共同发展。且在做好軍事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两者的实际需求,保证民用经济与军事效应的最大化。从国家基本建设以及生产力布局上来讲,要充分体现出军事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上与后勤的保障上来讲,也要依靠国民教育与教育系统来进行相关工作,真正做到寓军于民。同时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来说,也要做出长远的规划。

(二) 增加国防建设上的投入

现如今在和平时期的影响下,战事很少出现,这样也就造成了经济增长务求相对较高,国防开支上的务求相对较低已经成为了思维定势,最终也就造成了国防费用增长低于经济上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在进入到新时期以后,我国的国防费用开始呈现出了增长较快的现象,但是通过与发达国家相比对可以看出,我国的国防费用不论是绝对额还是相对量上都是比较低的,所以就要对目前军事上的战略需要以及安全状况进行调查,在考虑到我国实际经济承受能力基础之上,来建立出完善的投入增长机制,以此来保证国家的安全以及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且就目前来说,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就要安排出科学的国防开支结构,提高效益做好国防的建设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新时期的影响下,做好我国的国防建设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做好优化与创新工作,在合理的范围内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军人的受教育水平,提高我国的国防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国辉.浅析加强新时期国防建设的现实缘由和必要措施[J].改革与开放,2009,(24):36-37.

[2]刘涛雄.胡鞍钢.国防开支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评估的两部门外部性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2):84-85.

[3]王万珺.陈晓和.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均衡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1,(01):32-33.

[4]韩丽君.孙辉.国防支出与国民经济增长动态分析——基于1978—2010年数据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4):62-63.

现实必要 篇4

以均田承包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中国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的快速提高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做出了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制度绩效。随着这一制度安排改革效应的逐渐释放,其不足之处,如农地细碎化经营、难以与市场接轨、比较效益低下等问题渐露端倪[1]。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各地便开始积极探索和实践农地规模经营。1987年,国务院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开始在苏南无锡、吴县、常熟三县市,山东平度市,北京顺义县,广东南海市,浙江温州市等地区进行农业土地规模经营试验[2]。不仅仅是试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学界对农地规模经营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农地规模经营研究的一个高潮,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开始转向农村土地流转,而对农地规模经营的研究相对开始减少。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国家政策层面对发展农地规模经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学术界对土地流转的关注仍然是最多的,而对农地规模经营的研究仍然较少。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已经相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农地规模经营具有了新的现实必要性,对农地规模经营的研究应该再次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二、发展农地规模经营的现实必要性

1.土地细碎化造成的农业生产低效率需要发展农地规模经营。

据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调查,2003年我国农户家庭平均土地经营规模为7.517亩,户均有土地块数5.722块,平均每块大小为1.314亩,其中东部地区由于人地比例较高,农户家庭平均土地经营规模4.438亩,户均有土地块数3.850块,平均每块大小仅有1.153亩[3],可以看出我国土地细碎化的程度之高。土地细碎化的存在阻碍了农业生产规模效益的提高,降低了农户收入水平,浪费了农村劳动力[4]。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土地细碎化状况的存在影响了农业的生产效率,造成了种粮的增收困难,而只有发展农地规模经营,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才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2.农村精壮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农业劳动力流失需要发展农地规模经营。

据国家统计局调研,农民工流动转移的数量逐年增加,2005年为1.26亿,比2004年增长5%,2006年为1.32亿,比2005年增长4.76%[5]。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 542万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 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6]。据调查结果推算,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14 533万人,比2008年增加492万人,增长3.5%。从性别看,外出农民工以男性为主,男性外出农民工占65.1%,女性占34.9%;从年龄看,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6-25岁占41.6%,26-30岁占20%,31-40岁占22.3%,40-50岁占11.9%,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4.2%[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以精壮的青年男性为主。如此规模巨大的劳动力转移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诸如土地利用率低、农业新技术推广受阻、农业从业劳动力不足等问题[8]。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的另一个重要后果是农业生产的女性化,而农业生产的女性化容易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困难[9]。这样看来,目前农村精壮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导致了农村农业劳动力的流失,进而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难以得到较大的提升,而农地规模经营是一种应对农村精壮劳动力转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有效方式。

3.农业劳动力代际传承的断裂需要发展农地规模经营。

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施行,使农村出现大量的双子女和独生子女家庭,家庭子女数量骤减。伴随着农村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农民期望子女能够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所以对子女农业劳动能力的培养并不积极。在这种家庭社会环境下,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农民子女已经成年,90年代出生的农民子女也已经开始成年,这一批80后、90后农村青年基本上没有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也就是说他们并不会种地。上文的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30岁及以下的青年占到了六成,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一方面减少了农村的精壮劳动力数量,另一方面这些外出务工经商的劳动力拥有了在外生活尤其是在大都市生活的经历后不情愿再回到农村继续农耕生活。外出务工经商虽然背井离乡,但是却有远高于种粮的收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年劳动力试图放弃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心理情绪,这些终年忙碌在外的青壮年不愿也没有精力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10]。80后、90后农村青年本应该是农村农业生产的主干力量,但是他们却选择了读书、外出打工或经商,他们不愿再耕种土地,也没有继承农民应该具备的农业生产技术,这样就导致农业劳动力代际传承的断裂,农业的持续发展受到了威胁。这时,以较少的专业劳动力,采用现代农业科技,进行较大规模的农业经营有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

4.发展低碳农业经济需要发展农地规模经营。

农业是重要的碳源部门,现代农业是以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和高污染为特征的“石油农业”、“机械农业”和“化学农业”。在低效率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农业机械的过程中,农业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11]。以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为例,中国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平均施用量为434.3千克/公顷,是化肥施用安全上限的1.93倍,但利用率仅为40%;农药平均施用量为13.4千克/公顷,其中高毒农药占70%,有60%-70%残留在土壤中[12]。所以发展低碳农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发展低碳农业既是统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气候安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任务和切入点[13]。当前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集约化生产经营,不利于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地的规模化经营则可以统筹利用农业机械,规范适量高效使用农药化肥,减少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产生。同时,农地的规模化经营也为发展绿色有机循环农业提供了条件。

三、发展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障碍因素

虽然当前的经济社会现状为发展农地规模经营提出了必要性,但是发展农地规模经营仍然存在着诸多障碍。

(一)农地产权不明确

目前我国农地产权不明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权利主体不明确。我国《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这样来看大部分农村土地应该属于集体所有,但是这个集体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践中,这个集体的层次较多,村民小组可以属于一个集体,行政村也可以属于一个集体,甚至有的地方将乡镇一级也纳入到了集体的范围之内。产权主体的不明确往往表现在农地补偿中,如果农村土地产权归集体所有,那么土地在被征收和征用时,所获得的补偿也应该属于集体,然而因为集体的不明确,所以补偿款常常被多个“集体”截留。同时,很多调查显示农民对农村土地产权主体的认知也并不十分清楚。第二,权利内容也不明确。目前对农村土地产权的内容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产权包括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等,有的则认为产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求偿权、退出权等。农地产权的不明确将提高农地的交易费用成本,降低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不利于农地规模经营的实现。

(二)土地细碎化造成土地流转利益协调困难

土地细碎化造成的农业生产低效率是农地进行规模经营的原因之一,而土地细碎化同样也是发展农地规模经营的重要障碍之一。一些调查已经证明了土地细碎化对土地流转的负面影响。张丁等对15省(区)调查研究发现地块数与土地租入率呈负相关,地块数增加1块,会使土地租入率下降0.1592个百分点[14]。钟甫宁利用江苏兴化、黑龙江宾县两地8个村庄农民的实际田块分布图,根据整群抽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模拟了农民间农地交换以减轻农地细碎化的可能性。模拟结果显示,由于地块不匹配、交换链条过长等原因,农民间农地交换很难成功[15]。土地细碎化状况下,如果要进行规模经营,就必须要与所要经营地块的承包户分别进行谈判,这样就增加了谈判成本,同时如果有部分农户拒绝流转土地,往往会导致整体谈判过程的搁浅。可见,土地细碎化造成土地流转利益协调困难不利于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

(三)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

很多学者认为在农村社会保障不尽完善的情况下,土地充当着社会保障的角色,发挥着社会保障的效用。当农民单一从事农业生产时,土地提供了农民生活所需的基本生活需求,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活;当农民兼业从事非农生产时,如果失去非农就业机会,农民仍可返乡从事农业生产以获得农业收入,这时,农村的土地作为他们最后的也是最基本的保障,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这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农民在土地上劳动时,劳动和其他生产资料相结合产生了收益,进而在收益分配时,劳动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16]。也就是说,无论是一直从事土地经营的农民,还是兼业农民,或是准城市农民,多数农民不愿放弃承包的土地,而且愿意保持现状经营,主要是因为土地可提供家庭基本的粮食等生活所需,是一份生活保障[17]。

四、路径选择:以股份合作制实现农地规模经营

(一)股份合作制与农地规模经营

通过对各地实践的比较发现,股份合作制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可行选择。股份合作制是把股份制引入合作制,实行劳动、资金及其他要素的联合,容纳多种所有制,聚集和融通各种生产要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18]。20世纪90年代初期,土地股份合作制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广东南海市(现佛山市南海区)是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源地。其形成的“南海模式”很快便在广东省其他地区产生扩张效应,顺德、佛山、深圳等地区也纷纷效仿。紧接着,我国福建、上海、浙江、江苏、辽宁等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其他大城市郊区也相继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试点。近年来土地股份合作制迅速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农村扩散,河南新乡、四川南溪、江西井冈山、湖南长沙、湖北黄冈、辽宁大连、黑龙江安达等地,先后展开各种形式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这里以江苏省为例,展示土地股份合作制在当前的发展情况。江苏省是我国较早开始土地股份合作制试点的省份,其股份合作制普及范围较广,效果明显。2007年江苏省已有144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达15.5万亩[20]。截至到2009年底,江苏省累计有比较规范的农地股份合作社1 130家,入股土地面积63万亩[21]。

各地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虽然具体形式可能不同,但总体来看都很好地克服了农地规模经营所遇到的困难,实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并最终实现了农地的规模经营。首先,股份合作制中土地的承包权仍然属于承包农户,农户只是将经营权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经营,农户有退出的权力。既然土地的承包权仍然在农户手中,且还拥有退出的权力和保底收入以及利润分红,那么这自然减少了农地产权不明确对农地规模经营的影响,土地也仍然是农民的保障所在。其次,农民参加股份合作制一般是遵循自愿的原则,当其他人看到效益后,自然会主动要求参加股份合作制,这样以效益带动,以利益诱导,提高了农民参加股份合作制的积极性,同时也消除了因土地细碎化造成的土地流转利益协调困难。所以,这里认为股份合作制是实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可行选择。各地的实践证明,土地股份合作制不仅实现了农地的规模经营,而且还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提高,还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实现。

(二)进一步发展股份合作制需坚持的几个原则

虽然土地股份合作制在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形式的试点,且在某些省市发展迅速,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其毕竟是一种制度创新,在实践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促进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推广实践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土地股份合作制。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不同气候区、不同地形区、不同文化区的特点千差万别,因此在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时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尤其要统筹考虑当地的农业地位、产业结构、种植结构、土地细碎化程度、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以及农业生产女性化程度等,适宜发展股份合作制的就要鼓励发展,不适宜发展的就不宜刻意推动。当前我国不同地区的实践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如南海模式、苏州模式、温岭模式、辽中模式、大兴模式等,在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时不能一味简单照搬,而应选择适合本地实情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形式。

2.各方主体准确定位,稳妥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

我国目前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有部分是自发成立的,而还有很多是政府部门推动的结果。政府参与到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运作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既有利又有弊。有利的方面是,政府可以运用本身的政治资本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创造很多条件并获得较多资源;同时,农民因为自身教育水平较低,信息又不灵通,对股份合作制组织管理缺少经验,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政府来帮助。但是另一方面政府参与组织管理并不是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初衷,将有损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积极性。所以,这就需要相关各方主体准确定位。政府应该起到宣传、引导、规范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作用,同时也要做好信息服务,而不应该直接参与领导决策;土地股份合作社领导层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勤于学习管理知识,同时又要注意市场信息的及时获得;股民、社员则应该积极配合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运作,同时做好监督工作。

3.切实维护妇女土地权益,保持土地股份合作制利益存续。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对妇女婚姻变动对土地承包的影响进行了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但是,由于受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妇女素质能力的局限,尤其是当代中国农业的女性化特征,使得农村妇女对土地的依附比男性更强,但她们的土地权利却更容易遭受损害[22]。目前,侵犯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几种类型主要有:侵害出嫁女的土地承包权及相关附属利益,侵害嫁入女的土地承包权及相关附属利益,侵害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权及相关附属利益,侵害丧偶妇女的土地承包权及相关附属利益等[23]。基于此,在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时,应切实维护妇女权益,不因妇女婚姻变动等剥夺其收益权,要保持妇女土地股份合作制利益的存续。

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民参与土地股份合作制。

土地在很多农村充当着社会保障的角色,发挥着社会保障的效用,所以只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而消减农地的社会保障作用,才有利于农民积极参与土地股份合作制。据调查,2007年江苏省144家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中,苏南占总数的81.7%,苏中占15.7%,苏北仅占2.6%。主要原因在于苏北和苏中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不如苏南健全,土地仍然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农民惜地心理较重[20]。因此,在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时,应着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5.坚持农地农业经营,保护耕地可持续发展。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耕地面积有限,截止2006年10月31日我国共有121 775.9千公顷耕地(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数据)[24],而这些耕地又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减少,所以我国将守住1.2亿公顷耕地红线作为《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时,应该坚持农地农业经营,限制农地的非农使用,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保护耕地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当前土地细碎化造成的农业生产低效率,农村精壮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农业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代际传承的断裂以及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等均需要发展农地规模经营,但是农地产权不明确、土地流转利益协调困难、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阻碍了农地规模经营的实现。我国有些地方的实践证明股份合作制很好地克服了农地规模经营所遇到的困难,股份合作制度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可行选择,但是在进一步发展股份合作制时,需坚持因地制宜、各方主体准确定位、切实维护妇女土地权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农地农业经营等原则。

现实必要 篇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科学的高速发展,用于处理公私事务、沟通交流的应用文,已成为信息时代不可替代的重要传播手段和工具。

关键字:应用文/实际需求/趋势/重视应用文起源于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又直接为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而服务。例如,殷商时期甲骨卜辞所记载的内容已经比较多,范围比较广,有国家政务方面的记载,有经济方面的记载,有军事作战方面的记载,有帝王生活、活动方面的记载,还有占卜方面的记载。在《殷墟卜辞综述》中,把记载的各方面的内容归结为六大类,为祭祀、天时、年成、王事和旬夕等。这些都是对当时生产活动和生活等各方面情况的记述,是殷商时期人们生活、活动的文字标记。

应用文的广泛应用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现在美国很多一流的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工学院等,都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香港工商业繁荣,而中文地位日益提高,应用文写作也越来越被重视,连理工学院也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

日本、新加坡等国也对应用文的教学非常重视。在1963年日本出版的《文章构成法》中,就明确地讲述了有关应用文写作的问题。虽然该书只把“学术性调查报告”作为应用写作文体的惟一一种,但是应当看到,这毕竟是在写作理论上的一个突破,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反映着一种社会趋势。

作为世界大国的美国和世界先进国家的日本,对应用文写作是如此的重视,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重视应用文写作已成为一种世界趋势。

20世纪8 0年代以来,应用文写作普遍引起了我国各类高校的广泛重视,不仅文科类、经济类专业把它作为必修课,而且许多理工农医类院校也相继开设了这门课程。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科学的高速发展,信息资源愈来愈丰富,信息传递、交流愈来愈受重视,应用文作为管理国家、处理政务、传达信息、组织策划、推广成果、发展科学,以及人们在社会、思想交流中使用的重要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不可替代的重要传播手段和工具。

应用文写作作为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直接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素质教育、人才与社会适应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应用文的特点决定了应用文写作需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应用文的写作要求决定了它能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自然紧密的内在联系,能有效地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应用文本身的特点看,应用文写作有它自身的规律和方法。一个人学问很大,会写小说、诗歌、戏剧等,但如果不晓得应用文写作的特点和方法,他就写不好应用文

现实必要 篇6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目的之一是获取专职教师对学校《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的理解与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旨在矫正课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置,着重在教学中讲授企业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的操作,做到学有所用。目的之二是了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技术技能需求,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从而培养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江苏省内各职业院校及中小企业财会工作人员和已毕业的学生,累计30余家,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集中发放,当场收回,所获信息真实可信。最后提交分析报告。

(三)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学校《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的态度、需求以及在教学中《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使用数字化资源的情况;还涵盖了目前学校在会计专业课程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开放题)等。

(四)调查分析

一是对职业院校的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本着逐层深入分析的原则,我们精心设计了调研题目后,其中重点对如下题目进行了分析计算汇总,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1.学校使用的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

随着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职业教育领域的信息资源逐步丰富,教师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目前85%所用的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络,而在过去作为主要教学资源的传统纸质图书期刊,现在可选择的比例只占10%,远低于网络,而只有5%的教师选择使用光盘。可以看出,目前丰富的教育领域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己成为教师的主要数字化资源来源。

2.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

学校对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学校信息资源建设的规划和教师、学生的实际使用。据调查显示,认为学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比较丰富的教师占45%,还有20%多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自己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其他教师责认为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还不是很丰富。从上述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学校现有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类型和数量还不能完全获得教师的满意,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充实。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师们日益急切的教学需求,学校在今后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丰富度和综合度上需要尽快的提高。

3.教学中财务软件使用的情况

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很多学校都使用金蝶和用友财务软件进行教学,与传统手工纸质账务管理相比,财务软件管理有以下多方面的优点:(1)核算准,电脑的自动统计避免了人为的计算错误;(2)效率高,无论查询单据还是统计汇总,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3)数据齐,利于全面掌控公司的经营和资金情况。

4.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的情况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的使用情况,主要是调查用友财务软件T3、U8和金蝶财务软件以及厦门网中网财务课程资源平台的使用情况,调查显示近90%的教师经常使用金蝶和用友财务软件,该财务软件的利用率高的,但是运用教学化教学资源平台的不到50%,也有些少部分学校没有教学化教学资源平台,这种情况校方和平台管理方需要引起重视加以改善并提高。

二是对企业需求的调查分析

对企业财务主管和人事部门做问卷调查,能够知道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在调查中,总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30份,有效份数30份。具体统计数据见图1。

表2显示,被调查企业对人才要求比较苛刻。所有企业对员工的计算机要求比较高,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超过一半企业对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忠诚度、灵活应变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员工能够对专业知识,财务软件,纳税实务重点掌握,被调查企业中95%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所有企业要求毕业生能够掌握财务软件,90%企业希望毕业生能够核算税务。大部分企业希望毕业生对用友软件和Excel灵活应用,并要求拥有从业资格证书。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无法真正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新时期的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当前专业课程体系多为学科课程体系,辅以部分单项技能训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简单实践技能的训练,忽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新时期对高能力职业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二)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现有课程过于强调理论性,与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培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无法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当前的课程教学主要停留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上,无法较好地满足学生对会计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践和提高。

(三)现代职业教育客观要求对《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行业、企业调研结果表明,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有课程教学无法适应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为更好的解决问题,必须针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根本性的改变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促进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模式向以提升职业技能的实践模式转变,改进课程内容和设置,以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为课程内容的重点,技能点和知识点的选择参照会计电算化应用岗位任务领域的分析结果,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endprint

三、改革的相关建议

(一)课程设计符合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当前的职业教育要遵循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规律,职业学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应积极与其他高校联合办学,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共同发展,实行“3+3、5+2、3+4”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即在中职学习3年,转段进入高职院校学习3年的中高职“3+3”分段培养模式、在五年制高职学习后,转段进入应用型本科学习2年的高职与应用型本科“5+2”分段培养模式、在中职学习3年,转段进入应用型本科学习4年的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做好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衔接工作,能够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应符合职业教育特点

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会计电算化课程所采用的工作任务引领教学组织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模式就是将课程内容按经济业务活动的程序与规律设计成若干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实现了解、熟悉经济业务活动的内容,掌握处理经济事项的技术流程与工作能力的教学目标。在课堂组织上由原来的关注“知道什么知识”转变为关注“如何完成工作任务”;在教学评价上,由“已知什么”转变为“会做什么”。运用工作任务引领教学组织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从根本上转变了课堂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关注重点。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以“就业面向定位”和“会计职业分析”为基础

毕业初期,学生从事出纳、收银、仓储管理等岗位的比例在90%左右,一般在两年以后逐步转向核算、记账、成本、税务或更高层次的专业岗位(审计、财务总监)等。从而也就要求我们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将培养目标定位为熟悉会计法规、掌握一定会计理论基础和信息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和电算化处理能力,持有会计从业资格或其他相关职业资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能符合中小型企业等单位一人多岗、多岗兼顾的要求。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应注重调研过程中获得的相关信息,开设有关基本人文素养、职业岗位需求等方面的相关课程。

(四)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来体现课程内容的实用价值

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操作性很强,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求,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和财务软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计算、汇总,同时与手工账务处理方法对比教会学生懂得记账原理,明白如何管理财务,如何分析数据,如何给企业创造价值等等,这才是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五)坚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技术进步、创新驱动,企业的发展不断变化,对出纳、核算、记账、税务等会计岗位将会有不同的需求。需求更多的是出纳、收银、记账、核算等岗位会计电算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因此,学校要与企业深度融合,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现实必要 篇7

金融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对外关系的核心内容, 也是自20世纪以来继原材料、产品市场竞争之后的第三次竞争焦点, 因而, 金融体系的健全性及金融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就显得至关重要。金融风险是伴随金融制度建立与发展过程的客观问题, 能否正确认识并予以有效地防范与化解, 是确保金融安全的关键, 关系到金融制度及金融市场的效率, 进而关系到整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从我国能够顶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一事实看, 我国对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因而, 我们既应对主要的金融风险隐患有明确足够的认识, 又应该在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过程中, 发挥已有的优势, 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能力。因此, 在我国金融业向市场化、国际化转化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借鉴西方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经验,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有效的规避金融风险。

一、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在西方的发展状况

金融业破产会极大地损害存款人的利益, 进而会造成社会和经济的震荡。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危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也正是从大批的银行破产倒闭开始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应运而生。

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根据1933年美国紧急银行法, 由联邦政府出面创建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专为在商业银行和互助储蓄银行的存款提供保险。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是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的金融管理机构, 它主要是通过经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业务执行监督、管理职能。它不同于一般的保险机构, 不以营利为经营目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对于稳定美国银行制度起了相当积极的作用。目前, 美国98%以上的商业银行和各种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都参加了联邦储蓄银行, 并接受该公司的监督。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出现金融动荡不安的形势, 不少西方国家纷纷以不同的形式建立起适合于本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例如, 英国设有存款保护委员会, 向商业银行征集存款保护金, 挪威设有商业银行保险基金, 商业银行作为会员参加基金, 取得存款保险。

到目前为止, 从已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来看, 具体有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 由官方建立存款保险机构, 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 (2) 由官方和银行界共同建立存款保险机构, 如日本、比利时等国; (3) 在官方支持下, 由银行同业和存款保险机构共同出资建立存款保险机构, 如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参加存款保险的原则也各不相同:有的自愿, 有的强制, 有的还以参加存款保险作为银行获取营业资格的先决条件。

在西方各国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中, 各国筹集保险基金的方式一般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按接受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也有的国家规定最低限和最高限。此外, 也还有其他形式。至于对每家银行中的每位客户承保的存款数额, 则有最高保险额的规定。最高保险额因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储蓄状况和保险制度的完善程度不同而异。如美国, 现在为10万美元, 加拿大为2万美元, 日本为1000万日元。对于存款损失的赔偿, 各国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规定, 在最高控制点以内给予1 0 0%的赔偿。有些国家则要求存款者也承担一部分的损失, 比如英国对1万英镑以内的存款损失只付75%的赔偿;瑞士则按存款损失数额规定了递减赔偿率。

存款保险制度产生以来, 一些国家又将该制度由单一职能型向复合职能型转变。目前, 像美国这种存款保险机构具有复合职能的国家, 除提供存款保险外, 还有选择地向一些遇到麻烦的银行提供清偿能力紧急援助或紧急资金援助。虽然各国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时间和形式上有差异, 但都具备了以下三大特征: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提高金融监管的水平。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也出现了诸如: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大银行难以倒闭、风险最终还是转嫁在纳税者的头上等问题。

二、我国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首先, 我国现在的存款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破产风险客观存在。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各项存款, 一般国有商业银行中各项存款在资金来源中占70%以上, 而居民储蓄存款则占到各项存款的一半以上, 银行资本金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 资产负债流动性不对称, 这就大大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一旦管理有所松懈或出现大规模的经济不景气, 就很可能出现支付危机。第二, 增强我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正在努力转换银行经营机制, 建立我国现代金融组织体系, 这样就有了要打破原有的“国家为银行保险”的旧体制, 而少了国家的保护, 银行特别是以前国家特别照顾的大银行的风险就会增大, 而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正好能为规避其中的风险奠定银行转轨的基础。第三, 我国现今居民投资渠道日益增多, 而国家对国民储蓄率的稳定有一定的需要。保持较高的储蓄率无论对国民经济增长, 企业发展还是银行经营本身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能减轻公众的心理压力, 增强公众信心, 从而提高和稳定居民储蓄率。第四, 我国加入WTO后, 各类金融机构也要走向国际市场, 外国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将进入我国市场, 国际上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相继而来的是各类金融业务的交叉发展, 因此为了维护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 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必须实行有效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第五, 我国金融业虽处于健康发展阶段, 但因多种原因形成和积累的金融风险也逐步暴露。中央银行虽然调整和充实了监管力度, 改进了监管手段, 对存在严重金融风险的机构分别采取财政注资、央行接管、银行收购、债权转股权和关闭等整改措施, 但金融环境中仍潜伏着金融风险和安全隐患。

三、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现实条件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需要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的银行体系和有效的金融监管。各国通常都是在经济环境相对稳定时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从总体上看, 目前我国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已基本成熟。

我国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金融体系运行平稳, 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货币信贷总量增长适度,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加, 基础货币平稳增长, 银行体系流动性资金充裕。

我国银行业改革逐步深化,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内在基础。2007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银行业改革。目前, 我国的商业银行建立了科学的公司治理框架, 拥有了独立的董事会, 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均有所改进, 决策、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正在经历重大变革。目前,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效开始显现, 其财务状况明显改善, 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 不良贷款率显著下降, 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都发生了积极变化, 与此同时, 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上市。经过上述一系列改革, 当前我国金融机构清偿性风险已大大降低, 以资本充足率管理为核心的风险防范体系正逐渐完善, 风险管理和内控水平正在加强, 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创造了条件。

我国金融法制体系逐步完善, 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1993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后, 金融立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些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内容, 涵盖了货币政策制定、资本市场运行、金融监管、外汇管理、平等金融主体之间的民事行为规范、金融法律责任等各方面, 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建立。

我国银行业会计准则不断改进并与国际接轨, 银行机构的会计处理进一步规范, 会计报告趋于真实, 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提高。资本市场对上市银行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的约束和促进作用增强。银行业监管制度逐步完善, 一些新的监管理念和模式得到引进, 监管手段趋于规范, 推动商业银行充实资本、建立完善治理结构、加强风险管理, 金融安全网开始部分发挥作用。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既是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张安全网, 能防止个别银行的危机扩散到其他银行继而引起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还有助于保护存款人利益, 维护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银行业的发展, 为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现实条件, 因此,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金融业规避金融风险, 从而促进自身又好又快发展的当务之急。

摘要:金融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而且金融行业的风险之间极易产生连锁反应, 造成蝴蝶效应, 某一风险的发生就会引起风险的传导、扩散, 进而危及整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 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为了应对金融业动荡不安的形势, 纷纷以不同的形式建立起了适合于本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目前世界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严峻形势使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更显迫切。本文就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现实条件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金融风险,保险费率

参考文献

[1]刘泽华, 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年3月

[2]高顺芝: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设计[J].财经问题研究, 2007年8月

现实必要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价值观

“坚定理想信念, 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这个‘总开关’问题。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有了理想, 才有活的灵魂;丧失信念, 堤坝就会崩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振兴的希望, 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最先进的群体, 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从根本上夯实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 是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现状和原因分析

只有了解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现状, 认真探析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找到解决路径, 才能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状况基本上是好的,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少数大学生党员信仰动摇、信仰缺失、信仰多元;少数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 功利化倾向严重以及部分大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形象不佳。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部分大学生党员存在学习意识淡化、党性锻炼弱化现象

部分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弱化, 缺乏世界观改造的自觉性, 有些大学生党员虽然组织上入了党, 但思想上并未完全入党。一些大学生党员满足于现状, 不思进取, 放松学习和思想改造, 忽视党性锻炼, 先锋意识逐渐淡化, 理想追求逐渐丧失, 还有一些大学生党员放松政治理论学习, 导致政治敏锐性不强, 政治立场不够坚定。

(二) 部分大学生党员存在享乐主义、违法乱纪的现象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是影响理想信念动摇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具有双重特性: (1) 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 使社会发展由“人对人的依赖性”转变为“人的独立性”, 这与自然经济相比是一大进步。 (2)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即市场经济中的“人的独立性”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 因此人依赖于物, 人与人的关系受制于物与物的关系。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必然反应到大学生党员的头脑中来。少数大学生党员忘记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 在大学期间, 就贪图享受、盲目攀比, 甚至少数党员还会做出一些考试作弊、使用违章电器等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严重影响党员群体在其他同学心目中的形象。

(三) 部分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僵化性和单一性

一些高校党组织对当前大学生党员信仰状况心中没底, 对加强党员世界观的改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认为是“软指标”, 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另外, 部分学校党组织缺乏对大学生党员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也是理想信念动摇的重要原因。在大学生党员教育问题上, 一些高校党组织缺乏主动性, 习惯于根据上级的意见和要求开展活动, 缺乏创新, 理想信念的宣传手段也过于单一, 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 理想信念的宣传侧重于说教, 强调“理论灌输”, 缺乏理论创新。

(四) 部分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存在空白处和挂空挡

由于部分学校党组织不重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大学生党员长期感受不到组织的关怀, 接受理想信念教育更无从谈起, 存在“挂空挡”现象。还有一些高校党组织, 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缺少必要的教材、场地, 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队伍不够健全, 力量配备不足, 能力素质也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强化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探究

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 单纯靠教育而没有其他工作跟进, 效果往往不佳, 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必须充分调动高校各级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和大学生党员自身的作用, 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教育

在社会利益多元化环境下, 要保持大学生党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最重要的是不断加强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列宁指出:“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切精神动力。”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不仅是朴素的感情, 更不是盲目崇拜, 而是要通过学习, 建立在准确的认识和理解之上的理论把握。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 并且要做到: (1) 把学习和思考统一起来。 (2) 把学习和运用统一起来, 做到学以致用, 增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本领。 (3) 把学习和创新统一起来,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破除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 做到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理论教育, 使大学生党员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高校党组织要积极建立各级大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档案, 健全学习的长效机制。

(二)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

1. 创新教学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要使传统教育方式和现代教育方式相结合, 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 建立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QQ群、微博、微信, 搭建集手机彩信、手机网络和手机邮件于一体的学习平台, 推进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现代化。 (2) 丰富教学内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如果仅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停滞于理论说教, 往往效果不佳, 所以要不断丰富教育内涵, 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中国梦集聚人心, 以革命英烈的形象鼓舞人, 以先进模范的事迹鞭策人。同时, 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 把最新的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注入党员的教育中, 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吸引力。

(三)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工作建设

1. 加强教材建设。

有关部门要组织理论工作者, 尤其是著名专家、学者, 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分类别编写适应于大学生特点的一些理论性、现实性较强又通俗易懂的有关理想信念系列丛书, 保证大学生党员能够学有所依。2.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素质较高的理论高校教师队伍。选调信仰坚定、有一定理论素养的高校党员干部从事党员教育工作, 选聘先进典型担任兼职教师, 建立起一支信仰坚定、业务熟悉、靠得住的专兼职教师队伍。3.加强阵地建设。首先要把各级党校建设好, 同时注意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4.落实经费保障。高校党委和各级党总支要争取财政拨款、党费补助、渠道多元的办法, 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确保大学生党支部有足够的经费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活动。

(四) 健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体制机制

1. 建立健全领导体制。

建立和完善学校党委统一领导, 各学院党总支牵头, 纪检、宣传等部门共同负责, 各级齐抓共管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领导体制, 确保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经常性地开展。2.建立激励表彰机制。广泛开展各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优秀共产党员评比活动, 激发高校党员同志学先进当先进的动力, 增强党员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3.建立帮扶机制。高校各党支部要建立完善服务帮扶机制, 特别是要做好困难党员的帮扶工作, 做好大学生党员的权利保障工作, 增强大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4.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坚定信仰的形成与巩固, 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 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政治信仰的监督, 严格党内组织生活, 做到大学生党员活动延伸到哪里, 党组织的监督就延伸到哪里, 不仅要监督课堂之上, 也要监督课余之外, 尤其是对那些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 甚至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大学生党员要及早预防加强监督。

大学生党员肩负着高举社会主义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行的重任, 必须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 使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养成、培养优良作风。同时, 高校各级党组织要以严的标准要求大学的党员, 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大学生党员, 使大学生党员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进一步形成信仰正能量, 努力净化高校的学习、生活环境, 为大学生党员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04.

[2]列宁.列宁全集[M].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161.

现实必要 篇9

一、加强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 是确保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正确方向的基本要求

确保军事训练正确方向, 靠训练本身是不会自动完成的, 必须开展卓有成效的训练中政治工作。没有强有力的训练中政治工作, 军事训练就会迷失方向。尤其是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 是新的战争形态和时代发展的产物, 在指导理念和训练方式上与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因此, 必须加大政治工作力度, 用新的思想观念武装参训官兵, 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 确保军事训练的正确方向。

1、加强训练中政治工作有利于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在新的历史时期, 中央军委根据未来战争的特点和我军的战略环境, 确定了以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为目标的战略方针。因此, 确保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正确方向, 首先要正确认识、深刻理解中央军委的这一军事战略方针。训练中政治工作可以通过形势教育、现代战争知识的学习、外军介绍等多种途径, 深化对军事战略方针的学习教育, 使官兵明确, 仗怎么打, 训练就怎么搞, 切实引导官兵由机械化战争训练思维转变到信息化战争训练思维上来。其次, 加强训练中政治工作, 有利于切实把军事训练摆到部队各项工作的中心。把军事训练摆到部队建设的中心位置是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重要体现。胡主席在新的历史阶段强调:“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需要正确处理抓好军事训练与做好各项工作的关系, 切实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信息化战争有人把它称之为“实时战争”, 作战节奏异常快, 作战行动的时间常以分、秒、分秒、毫秒计算, 战争中大量高、精、尖科学技术广泛应用, 以至部队不事先进行长时间系统学习训练, 就几乎无法从事战争。这就决定必须通过平时训练来提高战斗力。军事训练的中心地位更为突出。通过有效地开展训练中政治工作, 可以引导官兵深刻领会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和胡主席关于军事训练地位的重要思想, 加深对现代战争特点的认识, 从而使部队各级和广大官兵自觉地把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摆到部队工作的中心位置下大力抓好。

2、加强训练中政治工作有利于落实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军事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是组织部队开展军事训练的基本依据, 决定着军事训练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胡主席在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强调:“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 坚持全面提高官兵素质, 坚持走科技兴训之路, 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训练发展”, “要按照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 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 基本作战形式是一体化联合作战。联战必须联训。要着眼提高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大力加强联合训练”。胡主席的这些指示, 是指导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军事训练的基本准则。加强训练中政治工作对于落实这些要求, 确保训练正确方向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利用思想教育、理论培训、专题辅导等形式, 深入学习领会胡主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引导官兵正确认识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特点和规律, 帮助官兵更新观念, 牢固确立信息主导、综合集成、训战一体和联合制胜的观念;还可以引导官兵在训练实践中坚持训战一致、教养一致的原则, 把练战术、练技能、练作风、练思想统一起来, 增强全面素质, 以适应新的训练形态的要求。

二、加强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 是为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军事训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的重要措施

官兵是训练的主体, 是训练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因此, 在政治方向明确的前提下, 官兵的精神动力如何是决定训练成效的关键因素。为训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离不开部队各方面的工作, 其中加强训练中政治工作是重中之重。

1、加强训练中政治工作, 可以打牢官兵训练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解决影响官兵训练动力的问题, 首先要从端正训练认识, 打牢练兵的思想基础入手。训练中政治工作可以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教育, 使广大官兵认识到严格训练, 充分做好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准备, 是新时期新阶段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的基本要求, 是每个官兵的神圣职责, 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官兵明确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 明确信息化战争具有突然性、隐蔽性的特征, 强化官兵的“天下太平, 忘战必忧”的战备观念和忧患意识;还能使官兵正确认识人与武器装备的辩证关系, 认识到严格军事训练是提高人的素质, 弥补武器装备差距的基本途径, 引导官兵看到我国在开发海洋资源上的长足进步和巨大成绩、探索太空领域的雄心壮志和辉煌成就、拓展电磁空间的骄人成果和发展潜力, 增强官兵训练信心。从而为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打牢思想基础。

2、加强训练中政治工作, 可以充分激发官兵训练热情

训练热情是训练积极性最直接的体现。实际训练中, 政治工作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手段, 可以充分调动官兵的训练热情。如通过广泛开展训练竞赛, 加大训练奖励, 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训练热潮;发扬军事民主和注重干部模范表率, 增强广大官兵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 充分挖掘训练潜能等。从而保证参训官兵始终保持旺盛的练兵热情。

三、加强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 是有效保证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军事训练的有效性最终体现在训练质量和效益上。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 方法手段信息化程度增强, 对官兵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参训人员成分复杂, 训练空间广阔, 协同难度大;训练实战化要求高, 训练消耗大等, 这都对保证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训练中政治工作具有政治上的导向性、效果上的育人性、组织上的凝聚性等多种功能。加强训练中政治工作可以引导官兵树立军事训练的实战标准, 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和形成训练的强大合力, 从而有效确保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益。

1、在提高官兵综合素质上有效保证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益

官兵综合素质是检验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益好差的重要标准, 也是保证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条件。加强训练中政治工作可以把提高训练质量效益、完成训练任务与提高官兵素质有机统一起来, 在不断提高官兵综合素质过程中有效保证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益。如通过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以科学、人文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和灌输等, 不断提高官兵智能素质;通过引导官兵对军事高科技知识特别是信息化知识学习, 促进官兵科技素质的提高;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官兵在近似实战化的训练环境中, 练体魄、练毅力、练胆识、练作风、练心理, 锤炼过硬的战斗精神。从而确保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

2、在坚持“战斗力”标准上有效保证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益

贴近实战要求是军事训练质量和效益最显著的体现。因此, 保证训练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坚持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根本标准。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 武器装备信息化含量高, 普遍采用网络化、模拟化训练方法, 突出实兵演练。在这种情况下部队更要强化训练的“战斗力”标准。通过加强训练中政治工作, 可以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训练安全观, 克服训练中的锦标主义、形式主义作风, 克服实际训练中消极保安全的现象, 努力消除影响战斗力提升的各种因素, 切实将军事训练的立足点放在“打赢”上来, 保证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始终围绕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进行部署、展开, 提高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益。

3、在发挥组织协调功能上有效保证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益

现实必要 篇10

1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1.1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 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 集成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人工智能、传感器、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 浏览者通过数字手套、立体头盔、立体眼镜和三维鼠标等传感器与计算机发生联系, 从而减小人机差距, 最终产生一个拟人化的三维信息环境。在这个环境中, 人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的感受像是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 即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人们可以沉浸在这个环境中与环境进行实时交互。[2]

1.2 虚拟现实技术的作用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油库工作人员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 油库工作人员能够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名参与者, 在虚拟环境中扮演一个角色, 这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培养相关技能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和多感知性, 使油库工作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去, 且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 直至掌握技能为止。这非常有利于他们的技能训练。

2 油库设备示教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油库是油料进行接卸、储存和供应的重要基地, 由于油料具有易燃爆、易挥发、易渗漏、易聚集静电荷等特性, 给油库的安全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3]。油库设备的正确使用是油库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油库设备的示教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而能够正确地使用设备, 保证油库安全。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虚拟场景中对物体进行多种方式的观察.对产品的零件进行虚拟拆分和运动的仿真。基于这些特点, 对油库设备的虚拟示教进行研究, 通过这些灵活的处理方式, 从而更好地展现设备的外形、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式等。所以基于计算机3D的虚拟仿真技术不但可辅助传统的教学和训练方式, 也可以激发油库工作人员的学习和训练的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能力, 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实现对教学训练信息的有效组织与管理, 为教学和训练提供一个较理想的环境。

2.1 可弥补教学训练条件的不足

在现代教学训练中, 往往因为天气、场地、器材、经费等方面的原因, 从而使一些教学和训练课无法进行。利用虚拟现实系统, 建立设备三维模型, 通过视角视距变化、剖切、透明化、动画制作等操作, 对设备结构、工作过程、操作方式进行展示可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 油库工作人员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和掌握技操作使用技术, 获得与真实感觉一样的体会, 从而丰富感性认识, 加深对训练内容的理解。

同时, 也可以可弥补示教员能力的不足, 由于油库设备先进性、复杂度不断的提高, 使示教员有时在教学和训练中难免失误;有些内容因复杂多变使示教员一时也很难用言语和动作路线来表达清楚。而虚拟技术所具有的特征却能很好弥补这些不足之处, 这样油库工作人员能很好的观察到准确无误的操作技术动作以及听到专家学者的解说。

2.2 可避免新进油库工作人员失误操作事故的发生[4]

油库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 经常会涉及到设备的拆装。新进的油库工作人员难免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而油料具有易燃爆、易挥发、易渗漏、易聚集静电荷等特性, 稍有失误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以让工作人员更深入地了解设备, 观察其组成、结构和零件的相互关系。设备的虚拟拆装, 也可以使工作人员在虚拟环境中的进行设备拆装学习。为实际拆装提供一定的参考。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 同时使油库工作人员在虚拟实验环境中, 可以放松而专心的去做各种练习。

2.3 可彻底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 实现训练场所的全方位拓展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可以彻底打破时空的限制, 足不出户就可以观看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方式。油库工作人员能力的提高不会仅仅局限于每天固定的上班时间, 也不会受地域的限制。在时间和空间无限延伸的外部条件下, 油库工作人员的视野也将无限扩展, 伴随着的是思维的进步。所以虚拟现实技术所给的不单单是油库工作人员操作上的进步, 更多的是理念上的发展。

3 油库设备示教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 大多数油库已经基本具备了应用简易型虚拟现实系统各项条件。具体来讲, 油库在虚拟现实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方面有如下可行性。

3.1 人力资源方面

实现虚拟现实技术在油库中的应用, 不但需要油库方面的专家, 而且也需要很多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随着大量高校人才的引进, 油库已经具备开发和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能力。另外, 大学生本身具有基本的电脑和网络操作知识, 这将对推动虚拟现实系统设备在油库的应用起到很大的作用。使用者会很快的上手操作这些设备, 为油库服务。

3.2 硬件设备方面

当下, 很多油库拥有较好的现成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硬件条件。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油库的应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4 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使人在虚拟环境中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 从而达到实时交互, 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的新型技术, 其在油库设备示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合虚拟现实技术的众多优点与当下油库的资源, 其在油库设备示教中应用的必要性很强而且可行性极高。

摘要:该文在简要介绍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 从教学条件、操作事故、训练场所的全方位拓展以及油库工作人员操作使用方式的掌握等方面, 分析了其在油库设备示教中应用的必要性。并从油库的人力资源、硬件设备两方面对油库设备示教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油库设备示教,计算机应用技术

参考文献

[1]曾芬芳.虚拟现实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7.6.[1]曾芬芳.虚拟现实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7.6.

[2]王兆其.虚拟人合成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0, 17 (2) :89-98.[2]王兆其.虚拟人合成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0, 17 (2) :89-98.

[3]陆朝荣.油库安全事故案例剖析[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6.[3]陆朝荣.油库安全事故案例剖析[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6.

上一篇: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下一篇:转移支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