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成果

2024-08-10

理论成果(精选十篇)

理论成果 篇1

一、什么是托宾Q值

托宾Q值也称托宾Q、Q值或Q, 是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在《货币, 信贷与资本》中提出的, 反映的是一个企业两种不同价值估计的比值。Q值是指市场价值MV与重置成本RC的比率:Q=MV/RC, Q值决定了厂商的投资水平。分子上的价值是金融市场上所说的公司值多少钱, 分母中的价值是企业的“基本价值”——重置成本。公司的金融市场价值包括公司股票的市值和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重置成本是指今天要用多少钱才能买下所有上市公司的资产, 也就是指如果我们不得不从零开始再来一遍, 创建该公司需要花费多少钱。托宾Q值的具体含义是指企业使用了一定量的社会资源为社会创造了多少财富, 表现为以价值计量的企业效益。

托宾认为股票价格会影响企业投资, 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可以作为衡量要不要进行新投资的标准, 这个比率用Q来表示。企业的市场价值就是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总额, 因此Q等于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除以新建造一个相同规模的企业的投资总额。如果Q小于1, 说明买旧的企业比新建设便宜, 因此就不会投资;Q大于1则会有新的投资, 可见, 股票价格上升时, 投资会增加。这就是著名的托宾Q理论。

二、托宾Q值的计算

托宾Q为公司市场价值与重置价值之比, 但由于按照严格定义来计算上市公司托宾Q值的数据难以获得, 一般采用托宾Q近似值来衡量企业价值。

在中国股市股权分置时期, 非流通股的市场价值难以确定, 常用每股净资产作为非流通股的近似价格, 用资产的账面价值来作为公司资产的重置成本的近似值。由此, 托宾Q近似值的公式是:

Q= (流通股市值+非流通股股份数×每股净资产+负债账面值) /资产账面值

由于上市公司的重置成本难以获取, 在计算中也有采用上市公司年末的总资产替代。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采用账面的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合计数来计算, 所以, 我国上市公司Q值的计算公式为:

Q=企业总资产的市场价值/企业总资本的重置成本

=企业总资产的市场价值/年末总资产

= (年末流通市值+非流通股份占净资产的金额+长期负债+短期负债) /年末总资产

其中:年末流通市值=A股流通市值+B股流通市值+H股流通市值+其他外资股流通市值

非流通股份占净资产的金额=非流通股份数×每股净资产

三、托宾Q值的理论价值

资本市场是虚拟经济的主要载体, 与实体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直接地体现在对投资的引导作用上。托宾Q就有效地刻画了资本市场的这种作用。

2006年以后, 中国股市行情火爆时, 更多的资金愿意进行拟上市公司的投资, 当时的私人股权投资 (PE业务) 正好验证了托宾的理论。Q值大于1时, 意味着市场对公司的估价超过其重置成本, 从而使企业投资后进入资本市场变现成为一种套利机会;反之, Q值小于1则意味着市场估价低于其重置成本, 从而使市场并购行为较之于直接设立企业更为合算, 这也是成功的并购者常常在经济低潮时进行并购的原因。公司的重置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比例倾向于1是市场的正常形态。托宾的理论为分析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Q值也成为连接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重要纽带。

在宏观经济上, 尤其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 托宾Q理论说明在一个正在成长的经济中, 资本存量和货币成长率或通货膨胀率之间, 呈正相关。反映在货币政策上的影响就是:当货币供应量上升, 股票价格上升, 托宾Q值上升, 企业投资扩张, 从而国民收入也扩张。根据托宾Q理论,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

货币政策宽松时:货币供应↑→利率i↓→股票价格↑→Q↑>1→投资支出I↑→总产出Y↑;

货币政策紧缩时:货币供应↓→利率i↑→股票价格↓→Q↓<1→投资支出I↓→总产出Y↓。

四、托宾Q理论的历史实证

据美国证券市场100多年的数据研究显示, 近百年来美国股票市场的托宾Q值总体波动幅度值大多数年份在1以下, 从长期来看, 企业的市值将回复至与其资产重置成本相近的水平, 托宾Q比率向均值回归成为市场较为普遍的规律, 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Q值的总体波动幅度较小, 绝对值范围大致处于0.4到1.6的区域内波动;二是Q值大多数年份在1以下的区域运行, 且Q值的均值估计在0.7左右, 呈现明显的均值回复特征。表明美国股票市场大多数年份的泡沫较少, Q值总体在企业真实价值附近波动。

我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 投机气氛浓厚:Q值水平总体较高, 自1992年以来, Q值没有一个年份在1以下运行, 最低的一年 (1995年) 也达到1.48, 大大高于美国的Q值, Q值的均值为3.29。在全流通条件下, 随着非流通股的解禁, 在减持的股票中, 托宾Q值较高的股票被减持的概率较高, 这是对前述托宾Q理论的有力实证;在托宾Q值大于1的前提下, 自2008年1月以来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力度和密度明显加大;托宾Q成为资本市场估值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五、托宾Q的相关研究成果

“托宾Q值”能揭示产业资本入市意愿。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开始, 产业资本取得了资本市场定价的话语权, 产业资本的投资 (增持或减持) 倾向将决定市场走向。理论上, 托宾Q值等于1是产业资本增持或减持的均衡点, 也是未来市场的价值中枢。当Q>1时, 购买新生产的资本产品, 重建新企业更有利;当Q<1时, 购买现成的资本产品比新生成的资本产品更便宜, 从市场上并购现有企业更有利。可见, 托宾的Q理论提供了一种有关股票价格和投资支出相互关联的理论。理论上, 如果Q高, 那么企业的市场价值要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 购建新厂房设备的资本要低于企业的市场价值, 代表产业资本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可能减持公司股票, 直接购买设备, 从而去扩大生产规模;如果Q低, 即公司市场价值低于资本的重置成本, 代表产业资本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可能增持公司股票, 或通过并购重组相关企业而扩大生产规模。

公司多角化经营会减弱企业市场价值。企业多元化与以托宾Q度量的企业绩效 (企业价值) 之间的负向关系被称为多元化折价。据当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尹义省 (1996年) 研究, 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500家最大企业和股票上市公司分别抽样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 我国大型企业已有明显的多角化经营趋势, 低度多角化有较好效益, 相关多角化次之, 高度多角化和无关多角化效益最差。从托宾Q值来看, 单一经营的公司与多角经营的公司相比, Q值的均值较大, 且单一经营公司Q值的最大、最小值都分别大于多角经营公司的最大、最小值。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无效率。这说明, 在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无效率情况下, 实施多角化经营企业的Q值要小于可比较的其他企业组合的Q值, 选择多角化经营的企业业绩比未选择多角化的企业要差。企业对内部资本市场控制无效情况下, 选择多角化经营要慎重。

资产价格波动通过财富效应和托宾Q效应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力度是十分有限的。换言之, 仅仅通过财富效应 (狭义指人们资产越多, 消费意欲越强) 和托宾Q效应 (通过资本市场的作用, 使远偏离1的托宾Q回归1左右, 从而实现产业资本与其市场价值的相对均衡) , 资产价格波动不可能对稳定的宏观经济造成经济危机式的严重影响。

公司托宾Q值的高低和市场的涨跌状况是影响公司限售股解禁市场效应的主要因素。限售初始, 公司托宾Q值越高, 公司限售股解禁的累积超常收益率越低;限售股解禁时, 当市场处于下跌状态, 累积超常收益率越低。相反, 累积超常收益率越高。此外, 公司的规模也是影响限售股解禁市场效应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股改后关联交易对托宾Q值的负向影响强度较之股改前有所增强。股权分置改革虽然引起股权集中度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降等变化, 但是并未改变第一大股东的相对控股地位, 因此也未改变控股股东在关联交易方面的影响力。关联交易如果在公司正常业务中不可避免, 那就透明化关联交易的信息, 以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

托宾Q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增量之间呈现一定正相关。采取积极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策略的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相应较高;而信息供给程度低的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相应较低。因此,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披露,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价值实现。

管理层应尽快转变利润最大化观念, 切实从提高公司价值 (托宾Q) 的角度看待公司盈利水平的提高, 既要提高资产利润率, 又应该兼顾EVA指标的变化情况。这是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公司管理理念转变的要求, 是公司适应现代经济环境下增强竞争力的发展方向, 是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管理绩效对标的重要参照。

控股股东的实际控股权比例与托宾Q代表的公司价值呈现开口向下的“倒U型”关系, 首先是正相关的积极效应然后是负相关的消极效应;并且在控股权达到44.82%时, 公司价值达到最大。第二到第五大股东的控股比例对公司价值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但制造业服务扩展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U型关系, 股东可以根据公司自身特点, 适当增减股权, 以实现股权结构最优化、公司和股东价值最大化。

公司托宾Q值与本行业平均Q值之比值, 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公司托宾Q值与沪深A股市场的平均Q值之比越大, 或对比行业托宾Q均值越大时, 大股东的减持冲动越大, 减持股票数量越多。减持的另外因素是限售股解禁数量和大股东持股比例, 当限售股解禁数量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时, 大股东的减持数量越大。

工运理论调研成果 篇2

市工运研究会成立一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工运研究会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准确把握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新特点,着眼职工队伍的新变化、新需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优秀研究成果,为全市工会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牢牢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这一理论核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和各县(市)区、各企业中心工作,从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建功立业、探索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具有安阳特色的维权新机制、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持续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等方面,广泛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市总工会课题组的《工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安钢集团公司工会的《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安阳供电公司的《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文关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创新与实践》等理论研究成果在推进我市工运事业创新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各级工会组织还着重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工会工作的难点、职工反映的热点问题以及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行研究,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工人运动发展规律、工会工作发展变化的认识,发挥理论研究在促进工作创新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关于滑县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思考》、《关于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状况的调研报告》、《新形势下创新民营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等一批有预见性和指导性的调研报告。

一年时间里,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工运研究会通过开展调研、组织论文评选、召开研讨会、组织征文等多种形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工会干部、理论工作者参与工会理论研究,取得可喜成绩。市总工会课题组多次组织召开专题讨论会、座谈会,最终完成省总工会重点课题《工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获得全省工运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张琳教授等利用业余时间做了大量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新形势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与法律对策》也获得了全省工运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一年来,市工运研究会共收到各类调查报告、理论研究成果50余篇,上报省总工会参加评比20余篇,除2篇获一等奖外,还有二等奖2篇、三等奖8篇。

20世纪中国的三大理论成果 篇3

一、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1894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20世纪初,国内出现了许多革命团体,孙中山提出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的主张得到许多革命者的拥护。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通过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是革命派的政治思想,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族主义是实现民权主义的前提,只有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取得民族独立,才有可能实现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对民权主义的补充和发展。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辛亥革命爆发。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接着,起义军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武汉三镇的革命取得胜利以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了高潮。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1921年7月,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转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从此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些起义走的都是俄国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在文家市命令各路起义军退到文家市,他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会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它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如《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通过这些文章,毛泽东作出了中国革命分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在194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和发展。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完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三、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这个现代历史的伟大转折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历史性飞跃。

1978年5月开始进行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方针,明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思想,它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1987年,邓小平为党的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精辟分析了国际国内的形势,科学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回答了长时间以来困扰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问题,把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确立。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这是我们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因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行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

【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 吴玉章作诗:“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这次革命的历史功绩是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③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④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3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A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B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D 共产国际的帮助

4 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艰苦的探索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始于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 遵义会议的召开

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5 从中国革命的探索和实践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就一定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下列能体现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①辛亥革命②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③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④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6 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 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B 坚持走群众路线

C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 借鉴苏联的经验

7 下列史实中不属于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是

A 俄国十月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在一国的率先胜利突破

B 中国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路线

C 邓小平建设有这个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D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8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因为邓小平理论(

A 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

B 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D 被确立为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江泽民

(1)材料中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中的三位伟大人物是谁?他们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三位伟人在思想领域分别有什么贡献?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闽,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1992年的一次讲话

材料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上大的报告

(1)材料一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2)材料二中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前后,对内改革的重心有什么不同?推动重心发生转移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

(4)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以及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1 C 2 A 3 B 4 B 5 B 6 A 7 D 8 C

二、9 (1)第一次巨变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巨变是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巨变是指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2)孙中山:领导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完成j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领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论艺术成果是理论与实践的载体 篇4

下面, 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艺术成果是在什么状态下成为理论与实践载体过程的。

一、具备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主要来源于学员本身的学习态度及超乎寻常的联想能力及实践能力。同时, 作为设计者更应具备关怀自己与社会的密度性。

对于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 学员在短暂的三四年学习时间内, 想真正掌握好设计知识, 仅凭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量来恒定自己有多么高深的设计水平, 是值得估量的。更不用说学员跨出校门后就能立即成为社会中设计人士公认的优秀的设计工作者, 这更是一件值得思量的问题。

作为设计学员要想在高等院校里学到更多, 懂得更多, 就必须做到:“学会自我管理”。只有严格的自我管理, 才能获得较为理性化的学习方法, 而严格的自我管理也是建立在有学习目标的基础之上, 而不是建立在盲目地学习基础上来为学习而学习。

一位想持久地从事设计行业的学员, 在三年的学习时间内就会主动去博阅大量的文化书籍, 来服务于自己的设计创作。在学习的历程中, 学员就会博阅到来自不同国度的书籍, 如果长期地、有目的地博阅会得到不同文化精髓的熏陶, 在不同文化这种元素的熏陶中就会不经意地产生新的灵感源泉。作为学员, 还得时常保持着像学员一样的真正心态, 为设计者方向而不懈努力。把课堂知识、书本知识、社会知识相结合地融汇于设计创作之中, 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也在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衔接性。为了学到更多与设计相关的知识, 学员还得相信自己所付出的, 它有一天会植根于成功者不可缺少的坚实基础, 并以这种自信的学习信念, 是成为设计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二、设计思想的取舍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工作者, 有了广博的设计理念之后, 还得学会取舍这些理念。只有经过精心锤炼与设计主题相符合的设计思想, 最终设计出来的设计作品, 才是最耐人寻味的佳作。

在设计之路上, 如果把设计者的思想比喻成大海, 那么在设计者心中真正成型的设计思想, 是千锤百炼后凝结成的一种混合元素。这种混合元素需要像棒棒糖一样具有足够的诱惑力, 才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否则也是玩物中的无稽之谈而已。一切设计成果都需要对某一部分人产生诱惑力才能算成功, 如果一个作品能让世界人民都喜欢, 那么, 这件作品无疑就是最成功的佳作之一。

设计思想是一个设计者的命脉, 中枢神经, 它不允许短路, 但会疲惫。所以, 从事设计的工作者在某些时候需要静心, 静心能修复疲惫, 有时候还能使设计者的灵感如洪水一样滔滔不绝, 而真正所需的东西就也会在其中呈现, 而这时就需要设计者捕捉与提炼, 这也是设计感性与理性后果决的关键环节。作为一个丈量度的持杆者, 他必须有着与设计主题相关的大量信息, 才会作出果决的答案。反之, 就难以下定论。当然, 每位设计者首先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 及其对该项设计具有强烈的占有欲, 也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属于正果。所以, 我们不但要学会设计, 更应该学会在像大海一样的思潮中果决答案, 这就是设计者及决策者融为一身的思想展现。

三、展现设计思想

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 他所有的设计思想元素都会通过一种形式或多种方式体现出来, 那就是设计作品, 无论作品的好与坏, 都能体现出设计者的思想涵养。

正如在学校, 一个班级有上十号学员, 当这些学员集中在统一的设计公司, 使用着同样的工具及材料, 他们最终完成的作品都会千奇百怪。出现这样的结果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不足为怪的, 这也正是思想涵养不同的最终展现, 而这些思想得以体现都是通过实践后所得的结果。所以, 设计者思想最终得以展现的机会绝大多数流露于设计作品之中。

作为设计者, 一生有着无穷的创新灵感,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科研飞速发展的时代里, 属于自己所有创新的成果都是无法一一得以展现。因为, 实现远远大于展现的机会。所以, 作为设计者为了有更多展现自己设计作品的机会, 就需要长期保持着具有积极挑战性的活跃思维灵感。也许, 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去展现属于自己所实现的设计作品。展现作品是为了更多地展现自己的价值及地位, 少数者处于自我娱乐状态, 这种状态潜在地说, 是一种专一奉献精神, 也是自我引领设计的最佳方式之一。多数设计者是处于生计在无限奉献, 为此来达到某一种目的。

四、设计思想的价值体现

对于设计者来说, 设计者的思想价值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经过介质进行转换后产生的价值。这大概就是市场经济, 思想化价值体现的载体, 这也显然是商品价值包容着思想价值的一种表现方式。如何把最具有灵感性的设计思想赋予给商品, 这就在于设计者在实践中对该项产品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创意手法。

当思想需要进行比较乃至展销的时候, 设计者设计思想就要作为主导性思想来进行指导, 把它付诸某一种可观、可用的物体, 这个时候, 此类物体便成了一种思想的载体, 更是通过实践后所产生的结果, 所以, 理论与实践相互辩证, 最终呈现的就是结果。结果便是理论与实践的载体, 更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

五、设计思想的传播

很多时候, 设计思想的传播不单靠简单的语言交流就能得以完成, 更多的是靠实物来证明给观众, 实物论证是设计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当我们需要传播某种思想的时候, 就会把思想转换成实物后在进行传播, 实物的传播方式在如今有很多种形式可以起到较好的传播效应。如新闻发布、网络信息、展览展销等其他形式。

一个时代里, 一个时期内, 能让某一部分人士的精神及理念源远流长, 最后的印证一定是依附于某种产品之上。为此, 设计成果便是承载思想与实践永不会褪色的证物。同时也是评判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唯一标准。

摘要:艺术成果是思想与实践交融时呈现出的一种结晶, 这个结晶是理论与实践的载体。为了丰富结晶的含金量, 作为设计者必须具备丰富的设计思想及扎实的实践能后才能完善其成果。

关键词:思想,设计载体,文化精髓。

参考文献

[1]产品设计原理/谢质彬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3

党的创新理论成果 篇5

以人为本抓队伍

从抓团结,抓制度入手,锤炼出一支团结奋斗、廉洁奉公、业务精湛的医疗队伍。

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民主作风,团结班子成员,使院领导班子成员都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在工作中敢于创新,勇于开拓,团结协作,形成了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二是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实行岗位责任制,特别是注重全体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要求党员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引导教育广大医务人员,树立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免费接送产妇和危重病人。

三是实行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育贤纳士。对有上进心和责任感的医生派出去深造,创造优越环境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并实行能者上,庸者下,不论资排辈的竞争机制。近几年来,医院共引进专业技术人才10人。

四是把思想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之中。适时组织医院员工开展乒乓球赛等活动,使干部职工以“娱”冶情,在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大大地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率先垂范好“班长”

出版人要努力推出理论创新成果 篇6

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理论对于推动文化的发展,对于推动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对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比如说,“创意”和“产业”原本是两个毫不相干的词,英国人把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它就有了无穷的力量,它把许多原来各自独立的行业统一在“创意产业”这面大旗下,一方面便于政府统一管理与产业链的形成,另一方面使“创意”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追求,英国的创意产业很快就发展起来了。

当前,我国的经济科学文化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正在不断增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主办,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最好见证;在航天科技方面,我们有神州七号太空遨游,卫星发射技术世界一流;在影视界,我们有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导演和影星;在体育界,我们有国际一流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在文学界,我们有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作家,我国的文化发展应该说已经比较繁荣了。然而,理论创新相对而言处于弱势。在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方面,我国的理论家提出的有国际影响的理论还比较少,在各种教科书中还很难见到我国的理论家提出的理论。形成这种现象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理论家自身的原因也有客观环境的制约,但我觉得这种现象应该引起中国出版人的深思,我们可否为理论创新贡献一点力量呢。

出版人不一定要亲自参与理论创新,但可以通过传播理论创新的成果推动理论创新。高深的理论著作、科研学术成果可能销量不会大,但一些实用性的理论著作还是会受到广泛欢迎的。如《经济学原理》、《长尾理论》、《蓝海战略》、《第五项修炼》、《世界是平的》、《第三次浪潮》。外国的应用理论著作可以畅销,中国的为什么不行?我们的编辑为什么热衷于引进外国的理论著作而不善于推出本国的理论著作?为什么我们要付版税出外国的理论著作,中国的理论著作需交钱才能出?为什么我们的理论著作只能拿来送人,拿来评职称,拿来堆在家里或卖给自己的学生?这当然和这些理论著作研究的问题有关,和这些著作的理论价值有关,和这些理论著作不够生动形象有关,但我们的出版人首先应该问一问,你认真地读这些著作了吗?这些著作中有值得发掘的创新点吗,这些著作中有被埋没的卖点吗?这些著作中是否有经过营销宣传可以被大家接受的呢?其次,出版人要多和理论研究者交朋友,团结一批理论家,形成一支理论创作者队伍。可以多和理论研究者沟通,为他们提供值得研究的素材和现象,从而归纳、总结、创造性地提出新理论。第三,出版人要努力提升自我的理论素养,培养自我的理论眼光,增强自我对理论创新成果的感知能力,善于通过博客、论坛、自然来稿等多种渠道发现有理论创新价值的文章和论著及时推出,善于从众多作品中努力发现有理论创新点的文章和论著,帮助作者完善和丰富理论,善于帮助研究者把埋藏在长篇大论中的理论发掘出来并加以突出。第四,出版人可以大力宣传理论成果的意义并有创意地加以营销。比如可以通过电视等各种媒体用访谈等各种方式推介理论家,通过打造理论家的品牌,来带动理论创新图书的畅销和理论创新观点的广泛传播。

理论成果 篇7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源泉、教育传播的高地,具有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和技术密集等优势,理应成为中国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然而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偏低。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在2010 年3 月全国政协会上发言时指出,目前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为25%,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差距甚远[1]。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是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如管理体制不科学、奖励机制不合理等,导致很多科技成果“束之高阁”。鉴于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中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

制约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因素的因素很多,而且复杂,因此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

一、文献综述

在中国知网上,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发现,在2010—2013 年四年间发表的相关论文高达24 852 篇。可见中国学术界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注度之高。

通过学习研究相关论文,发现学术界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研究,如管理体制不顺,应用推广资金缺乏,信息不对称,科技成果不接地气等。(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及措施研究,如加强校企横向联合,创办大学科技园,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等,这些措施由于缺乏“协同性”和系统性,产生的效果并不太理想。(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外比较研究。这类文献主要是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的介绍,以期对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往往泛泛而谈,缺乏系统的总结。

二、协同管理理论概述

简言之,协同管理就是“协同作战”,即将协同论与管理理论有机结合,将局部力量进行优化组合,从而使系统产生1+1>2 的效应。中国专家学者对协同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近代才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协同管理的基本原理、实施条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

国外对协同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提出。之后学者们对该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协同理论内涵的界定及其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

三、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

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一)高校科技管理体制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内因:(1)长期以来中国高校多沿用校、院、系的条块科研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科研人员和仪器设备被限制在各个院系[2]。科技人员和资源很难优化整合,形成合力。(2)高校科研管理组织机构大多仍采用纵向分级管理模式,强调校级管理职权与自上而下的职权等级,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形成等级明显、主动被动的对立关系,导致院系缺乏科研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高校内部没有设置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门机构或者虽有机构但未能配备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外因:(1)外部市场对高校成果的需求,是高校科研成果能够转化的前提条件。但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两个系统独立运行,导致高校科技人员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市场缺乏必要的了解,导致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协调。(2)中国现行的科研项目立项的程序是国家计划立项→政府财政拨款→高校进行研究→结题验收。这种程序导致科学研究与市场严重脱节。

(二)高校科技评价体系不尽科学合理

内因:(1)目前高校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2)将SCI论文数量作为衡量科技人员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尺度[3]。据有关资料显示,73%的高校在评审教授岗位时要求必须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上述因素导致高校科技人员更注重学术价值,以符合评奖、评职称、住房分配、工资福利等的需要,而不愿意关注科技成果的转化。

外因:(1)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国家重点基地和高端人才评选标准等对高校科技评价工作形成较大的制约甚至误导作用;政府科技奖励制度对高校科技评价形成的不良影响和错误导向。(2)大学排行榜的压力。目前,各种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体系大同小异,几个有影响力的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几乎都将论文数量、科研经费数量作为评价大学科研实力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对科研数量指标的畸形重视。(3)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但是目前高校服务社会的评价机制和考核制度还没建立。

(三)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内因:高校科技人员为学校创造了财富,理应得到合理的回报,但是高校在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时,未能充分考虑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和精神贡献,未能遵循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运行规律,未能将科技人员的收益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挂钩,反而以职务发明为由,过分强调学校的利益,这就遏制了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外因:(1)中国1996 年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999年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2002 年《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等,致力于激励广大科技人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但很多政策的规定过于笼统,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障碍。(2)高校在与企业合作中,总担心国有资产流失,往往“开价”较高。但是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十分巨大,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所有投入都将付之东流,所以在利益分配上往往要求占绝对优势。高校与企业利益分配的冲突,也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缺少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中介机构

内因:由于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在高校内部机构设置中缺乏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机构,科技管理部门往往更注重管理而非把成果推向市场,实现经济价值。

外因: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高校和企业之间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但是中国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育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4]:(1)科技服务机构数量少。(2)传递的信息不够及时和准确。(3)运行机制未完全按市场机制运行。(4)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5)服务职能不完善,缺少科技成果流通的一些必要环节。如科技成果的评估、技术交易保险等。

四、基于协同理论视角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分析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高校、企业、科技中介、国家管理部门等诸多要素,只有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保持协同运行,才能有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一)建立科学合理高校科技管理体制

在高校内部建立开放的联合的科技管理方式和院系沟通机制,使相关的科研信息和管理决策信息互相畅通,实现科研人员之间及其与管理人员的有效沟通,形成跨学科、跨院系的“兵团”作战。

从政府层面上讲,须改变传统的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办法,加大企业的话语权,使科研项目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同时应考虑制定专门的《技术转移法》,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

高校对于科技成果的评价考核,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SCI、EI等重要索引收录论文和发明专利的数量,又要考虑科技成果潜在和现实的经济效益。

教育主管部门和科技主管部门要加快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的特点,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营造潜心治学、追求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关键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支撑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能力。同时要引导社会力量科学合理地使用科技指标评价高校。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人”是科技成果转化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主体[5]。所以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面,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在兼顾学校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充分体现成果发明人和推广人的劳动价值和精神价值。以美国为例,MIT的技术转让收入中,有15%是用于事业的发展,剩下的部分三分之一归专利的发明人所有,三分之一归学院所有,三分之一归学校[6]。如果采取这种利益分配方式必将大大激发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热情。

关于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问题,国家应出台有关规定,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等方面的知识产权归国家统一管理外,其他知识产权应属于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可以依法采取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盘活知识产权,并取得相应的收益。另外,国家还应制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审批、税收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中介机构

好酒也要会吆喝!所以高校内部也应建立自己的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的机构,它一方面可以为高校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寻找“婆家”,另一方面将市场需求信息、企业的课题及经营信息介绍给高校科技人员。

建立技术市场的社会中介机构,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中介机构可以凭借自己在人才、资金、信息、法律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将高校成熟的具有市场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联系到合适的企业,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找到合适的科技成果。同时对技术成果转化全过程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参与专利营销和专利许可等方面的谈判。

结束语

新世纪党的人才理论创新成果及启示 篇8

一、新世纪党的人才理论创新成果丰硕

丰富和发展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论。2003年以来, 胡锦涛同志先后在8次重要会议上, 强调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比如, 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 胡锦涛同志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 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又如, 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再如, 在纪念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中, 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 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论, 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论的重大创新。

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2002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 第一次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概念。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同志正式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他说, 要“充分认识人才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深刻理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七大提出“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同时把“人才强国战略”写进报告和党章, 这在我党历史上是第一次。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提出:“切实做好人才工作,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这些标志着我国的人才工作已经从传统人事管理进入战略管理时代,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提出了党管人才的理论。2003年,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级党委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2010年,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又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制度保障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党管人才, 主要是管宏观、省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党管人才的本质是“人才强党”, 就是“为国聚人才, 为党聚人才”。党管人才的思路是“三个结合”, 即党管人才必须与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相结合, 必须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相结合, 必须与以法管理人才相结合。党管人才的方式是分类管理, 主要是采取不同方式, 把党管人才原则贯彻落实到六支队伍。党管人才的关键是制度安排, 就是通过制度创新, 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 从而以制度来保障和实现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

提出了树立实践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在2003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同志第一次提出了科学人才观。他说:“做好人才工作, 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 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目前, 虽然科学人才观观念深入人心, 但一些地方实行的还是以学历、职称为人才标准的片面的人才观, 这不仅影响到我国干部人事制度, 甚至已经影响到全社会。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实施三大突破:人才内涵的突破, 确立“大人才观”, 真正做到人人皆能成才。人才标准的突破, 坚持把品德放在第一位, 坚持凭实绩使用人才。统计方法的突破, 确立“分类统计”思路, 人才可以有学历概念, 例如本科以上, 可以有职称概念, 中级以上, 可以有职务概念, 党政干部、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 也可以有能力、业绩概念, 一些有特别专长的技工也是人才等。

提出了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理论。2003年,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 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他还强调, “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 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能力建设要着重培养三大能力: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现在, 与人才强国的要求相比, 我们的差距还十分明显, 总书记在“七一”讲话提出的“能力不足的危险”还普遍存在。必须从建设人才强国的高度,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加强人才培训,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路子。

提出了人才评价要创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理论。2003年,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 坚持走群众路线、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和手段, 注重通过实践检验人才, 建立以业绩为重点, 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在今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 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两个“坚持”, “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前提下, 人才评价创新了“三个认可”, 即党政人才评价由群众认可,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由市场和出资人认可, 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由社会和业内认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把人才评价方向明确了, 是我国人才评价机制的重要创新。

提出了要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关系的理论。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对深化人才工作的体制改革, 胡锦涛同志提出两方面要求, 一句话是“必须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 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另一句话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只讲一句话不行, 这是因为, 在目前情况下, 我国的人才流动完全靠市场机制还不行, 还要靠政策法规导向, 还要加强思想教育。针对人才市场建设现状和问题, 笔者认为, 需要采取三条措施来解决:一是根据十七大要求, 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二是要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三是根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 必须把人才市场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职能分开。

提出了要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理论。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抓手, 是加紧培养造就中高级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和各领域高级专家等高层次人才。”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 又提出要“大力培养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笔者认为, 加强高层次人才开发, 一要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二要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三要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四要加强和改进国家重要人才安全工作。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要在三个方面力求突破:要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 使其真正享受高层次人才的同样待遇;要进一步改善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 较大幅度地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要大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 构筑“学校世界”通往“职业世界”的桥梁。

完善了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的理论。中央领导历来重视人才的收入分配问题。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 胡锦涛同志就指出:“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 胡锦涛同志又强调“要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笔者认为, 进一步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必须建立产权激励制度, 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要健全国有企业人才激励机制, 推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 重点向创新创业人才倾斜。要以保障激励政策, 鼓励人们离岗创业, 为在职优秀人才离岗创业排除后顾之忧。

提出了实现由人才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理论。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同志提出了“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为了实现这一转变, 中央还制定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这是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重大战略选择。人才规划提出, 到2020年, 我国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 增长58%, 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6%, 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提出了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的理论。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的人才发展六句话的指导方针, 核心是“人才优先”四个字, 这是一个时代性的人才战略思想, 其实质是要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事实上, 人才优先是世界各国建设人才强国的基本路径, 1900年美国对英国的赶超, 1950年日本对美国的赶超, 1960年韩国对欧洲的赶超, 这三个国家都采取了“人才优先”的战略决策。胡锦涛同志认为, “人才优先”主要是要做到“四个坚持”, 即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坚持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坚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提出了人才“以用为本”的理论。“以用为本”是人才理论的重大创新。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 必须坚持以用为本, 把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 增强人才工作整体活力, 特别是要很好发挥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用。要改进政府人才管理职能, 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服务, 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构建促使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现代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二是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 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三是建立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四是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五是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保障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

丰富了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理论。胡锦涛同志指出,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要突出培养出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这是为更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而提出的重大任务, 也是为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人才而采取的重大措施”。当前, 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还远不是人才资源强国, 特别体现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极度匾乏。因此, 必须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提出了坚持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 统筹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的理论。2010年,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 统筹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为此, 必须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包括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期居留、税收、保险、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 担任领导职务、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参加院士评选和政府奖励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措施。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业或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加大引进国外智力的力度, 探索实施技术移民等。

提出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社会建设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社会工作人才十分奇缺, 已成为人才工作的一个“短板”。据2008年统计, 我国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仅11万人。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 大力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央提出把社会工作人才单列为第六支人才队伍, 有计划、有组织地去开发这支队伍。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要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要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体系建设。要建设一批社会工作培训基地。要加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 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等。

提出了要对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进行整体设计的理论。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对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进行整体设计, 加大人才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攻坚力度, 进一步增强各类人才整体合力和加强人才工作各个环节配套衔接。”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又指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 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 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科研、医疗等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在事业单位实行职员制。这是人才管理体制的重大突破, 休现了中央对人才管理体制改革的智慧和勇气。

完善了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的理论。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 胡锦涛同志特别提到“要抓好青年人才”。他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决定着整个人才队伍的前景。”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同志用“我特别要强调一个问题, 就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人才特别是青年英才”, 说明青年人才的重要性。他说:“要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七一”重要讲话中, 胡锦涛同志也说:“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为此, 要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制度, 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 使大批青年人才持续不断涌现出来。

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领导的理论。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领导, 是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一贯思想。早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 胡锦涛同志就提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切实加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组织领导。”2010年, 在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进一步提出:“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动员全党全社会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而奋斗。”因此, 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 有效整合人才工作资源;落实人才培养使用重大政策, 抓好重大人才工程;落实人才服务职能、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待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 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

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人才理论创新的深刻启示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人才理论创新实践, 为进一步推进党的人才工作理论创新, 提供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人才理论创新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是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的创造性活动,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提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人才优先发展、人才“以用为本”、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人人皆可成才等重要思想, 都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结果。这就启示我们, 没有思想观念的大解放, 就没有人才事业的大发展。今天人才研究工作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必须认清形势, 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胆开拓创新, 认真总结我国人才工作实践创新的经验, 充分吸收利用国外人才开发的有益做法,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创新理论体系。

人才理论创新一定要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党的人才发展理论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 而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 是针对和解决人才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而进行的, 是以指导和推动人才发展为目的的。比如,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针对世界人才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 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的创新理论和发展战略, 形成了促进科学发展的新人才观。又如, 针对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不强的现状, 2010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了到2020年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使我国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发展的新阶段。这就启示我们, 进行人才理论创新, 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着眼于对实践问题的理论思考, 以人才发展理论引领人才事业发展, 在建设人才强国实践中创新中国特色人才理论。

人才理论创新一定要大胆而又谨慎地推动体制改革和创新。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就预言:“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 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总体上看, 我国过去30年人才发展主要靠政策推动, 未来30年人才发展主要应该靠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就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人才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人才理论创新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能不能大胆而又谨慎地推动人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将决定人才理论创新突破的关键。

人才理论创新一定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高素质的人才是实现科研创新的根本保障。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对人才科研队伍建设一直十分关心, 要求加强人才学科和科研机构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要有理论引领, 制定重大政策必须要有理论依据和充分论证, 破解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提供及时的对策研究, 提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所需技术方法的不断创新。组织好全国的专家和研究力量, 发挥党和政府在人才发展中的决策咨询、决策论证、决策技术支持和政策储备的作用, 特别在做好应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前瞻性研究、技术性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方面下功夫。

人才理论创新一定要构建充满活力的科研工作新机制。要借鉴国内外科研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积极推动科研管理制度创新, 不断优化人事管理、项目管理、经费管理、资源管理、成果管理, 探索符合科研工作规律的管理服务新机制, 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凡是有利于科研事业的持续发展, 有利于科研和管理人才成长, 有利于科研成果积极转化的改革措施, 都可以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 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构建充满活力的科研工作新机制。 (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

理论成果 篇9

关键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转化路径

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转向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的轨道上来, 早日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除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外, 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科技创新与生产过程的融合程度, 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众所周知, 与欧美等创新型国家相比,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总量相对较少, 其中一部分无转化价值或转化“夭折”, 最终能够并入生产过程, 引领经济发展的成果占科技成果总量的比例明显偏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具有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缺少足够的历史经验积淀, 又极具中国特色, 为此, 迫切需要多方努力探索, 建设适应我国国情, 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 包括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多年来, 此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 认识愈加清晰, 但尚未形成具有更大权威性的系统理论, 深化对科技创新成果界定与分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内涵与转化路径、转化标志等最基础问题的研究, 仍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与分类

1. 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

科技创新也是人类的一项生产活动。依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开展科技创新意在建立一种新的科技研发活动函数, 把新发现的知识, 新研制出的技术、工艺、方法等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进生产体系中, 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从而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其是指科技领域内不断取得突破与发展的过程, 是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活动, 即基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试验开发等系列活动而求取新“收获”的过程, 是一个从新知识的产生、新技术的开发到新产品的生产、新产业的形成直至新价值的实现的复杂的系统动态过程, 而科技创新成果即为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获得的新收获, 这种新收获可能是新知识, 也可能是实验室产品或新技术, 也可能是新思想。

2. 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类

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第一, 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会产生不同的成果, 即使都属技术创新成果, 也会有产品成果和工艺成果之分, 体现形式各异;第二, 科技创新成果均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但各有侧重。有些成果直接作用于劳动力, 则其更多体现社会价值, 有些成果直接作用于劳动工具或劳动对象, 其更多体现经济价值。但根据其主要体现形式科技创新成果基本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1) 基础理论性成果, 即科学原理和技术原理, 是指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取得的新发现、新学说, 其主要体现形式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等, 基本属知识型成果。 (2) 应用技术性成果, 即以科学原理或技术原理为基础, 通过开展技术发明活动而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 以及农业、生物新品种、矿产新品种和计算机软件等实验室产品, 基本属技术型成果; (3) 管理理念性成果, 即软科学研究成果, 它涉及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等的新观点、新思想, 主要体现形式为研究报告, 基本属于思想型成果。具体归纳如下:

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及转化路径

1.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

人类开展科技创新这项生产活动的本意就在于并入经济生产和社会进步过程, 使人类社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加可持续, 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换句话说, 人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就是为转化成生产力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按照最为公认的说法, 生产力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 科技创新成果无论转化为哪一项要素的提升动力, 都会促进生产力发展, 且任何一项要素的提升都会连带其他两项要素的提升。为此,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从全要素生产力角度衡量。

1996年我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 发展新产业等活动。这一概念表明,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指研究成果从形成到转化为有形产品, 直至产生经济效益的完整过程, 主要适用于应用技术性成果, 应属狭义概念, 因为只有应用技术性成果能转化为产品, 能进行产业化, 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 基础理论性、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都不能按此标准衡量。众所周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政府、理论界与实业界均对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给予高度关注,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内涵也给出了多种界定。文兴吾等学者提出, 广义的成果转化包括: (1) 科学研究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 即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试验发展; (2) 技术成果通过开发向生产领域的转化, 即设计到试制再到中间试验最后到工业性试验等; (3) 新技术在小范围应用成熟后向更大范围的推广扩散。刘洪等学者坚持从系统科学角度提倡广义科技成果转化观念, 认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是指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要素, 通常是应用性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 形成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技术与方法;广义上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从各类科技成果的创造形成、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 既包括自然科学成果的转化, 也包括社会科学成果, 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他认为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是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由此可见,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分析上述两类比较典型的理论观点, 不难看出, 大家都赞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目的不仅为经济发展需要, 也为社会管理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为此应从广义内涵加以研究, 且从生产力全要素角度看,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除包含着对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影响而产生经济和社会价值外, 还包含着对劳动力---人的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提升等影响, 这说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还具有阶段性特点。总之,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指上述各类成果从创造性形成并得以扩散的过程, 这种扩散可以使使用地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或知识得到增加, 或劳动工具得到改善, 劳动效率得到提高, 或对劳动对象的认识、改造、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深化等等。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接力赛跑, “跑完全程”, 依次完成各环节增值是科技成果转化, 而每次接力棒传递也相当于完成了一次转化, 因为每次接力棒传递对生产力三要素都会产生影响, 即已转化为生产力, 如基础理论性成果, 基本属知识型成果, 其转化为应用技术性成果, 是科技成果转化, 而借助科学普及与传播, 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知识, 提升了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 即使未转化成应用技术性成果, 也是科技成果转化。

2.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路径

科技成果转化似源流, 既有路径, 也有流向。按线性逻辑,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该是一个闭环线性过程, 通过科学创新到技术创新, 同时连带工艺、管理创新, 实现从基础理论性成果到应用技术性成果和管理理念性成果的循环往复, 即具有整体性又具有阶段性特点, 转化路径也具有多样性。根据远德玉教授的“田字型”转化模式,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可分为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原理, 从技术原理到技术发明, 从技术发明到生产技术的阶段性转化, 多阶段转化路径构成螺旋上升式封闭系统, 属正向转化路径。此外, 也存在“反裘工程”, 即产业发展需求诱发技术创新, 从而直接产生应用技术性成果, 而由应用技术性成果可以转化为技术发明, 同时也可能诱发科学革命, 产生科学原理, 促进原始创新, 这一种转化是以应用技术性成果为原点, 向基础理论性成果和生产技术两个方向流动, 形成两个环流。正如科技创新系统一样, 存在正向, 也存在逆向和正向逆向混合型的转化路径。而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路径较为单一, 即在成果与组织决策间形成弹塑性转化路径。总之, 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不是单一路径, 更不是线性流动, 而是一个由多段、不同向路径构成的一个链接结构。

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标志

如上所述,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是简单的从研发到生产应用的一站式过程, 而是一点到多点的多阶段性目标体系, 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的转化标志。基础理论性成果中科学论文与著作属知识性成果, 而知识对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对劳动者的影响, 即丰富劳动者的知识, 提升劳动者技能, 科学知识普及传播程度、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是其转化的重要标志;原理性模型和发明专利属理论设计与构思, 需转向中试环节, 进行孵化, 通过培育和孵化向应用技术性成果演变, 其转化标志在于入孵和成功孵化产品的数量;应用技术性研究成果中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转化标志为通过企业或现场测试, 实现劳动工具的改进或替代品的出现, 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与对劳动对象认识的深化等;计算机软件转化标志为通过测试, 进行注册, 直接应用于生产, 这一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更多具有经济效益显示度。管理理念性成果研究报告转化的标志是为组织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并将其中的观点吸纳到决策中, 形成组织政策、管理制度或激发相关活动等。由此可见, 基础理论性成果、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 更多具有社会价值, 只有应用技术性成果转化可以直接带来经济价值, 且每一阶段成果转化标志各不相同。

四、结论

科技创新成果多种多样, 具有不同的体现形式和价值特点。应对其予以合理分类, 才能科学界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 准确选取转化路径, 构建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本文关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内涵及基本路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标志等研究结论, 有助于深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研究理论观点, 并为国家、地方积极采取有利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举措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文兴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观念辨析与范式转变[J].中国科技论坛, 2004, (3) :111

[2]刘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观念与政策体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9) :108

理论成果 篇10

关键词: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创建过程,内容配置,创新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学科, 是研究辛亥革命以来追求并建设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理念、理论与学说、学派及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过程、特点和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简单说就是研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中国的老百姓追求过好日子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国化的具体形式;是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基本实践与经验的理论概括;是政治经济学国别化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国学的经济理论部分。

2014年1月,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导释》 (以下简称《导释》) 是王毅武教授的最新力作。作者王毅武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他创建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新学科并建立海南大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导释》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认识与再阐述, 是作者最新的一本系统的专业性、学术性著作, 该书创作的时间近30年, 计57万余字, 书中有不少理念与见解在学术界首次提出或说明, 并得到各方关注。

一、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导释的创建过程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实质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延伸与发展,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现代部分,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具有开拓意义的, 它不仅填补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领域的空白, 也为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1987年在陈岱孙、何炼成、吴光辉等多位知名经济学家的支持和指导下, 由王毅武教授主编, 青海社科院、武汉大学、河北大学等21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青年教师联合攻关、合作完成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简编》于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的编写历经四年, 出版后获得学术界的一致好评。

1998—1993年, 作者先后出版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 (青海人民出版社) 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丛书》 (青海人民出版社, 分3年出版) , 这些专著分别从不同角度拓展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 独创性、科学性地对计划与市场的相互关系做了论述;还重点研究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11位领导人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为系列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理论首开先河。

1997年, 王毅武教授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主编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系列研究》 (共8册, 南方出版社) , 解开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系统研究的新篇章。而后2004年又出版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探索》 (香港新风出版社) , 该书收入专题性论文31篇, 计30余万字, 初步阐述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学科建设、专题研究及人物评论等内容。2010年,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 《探索》的姊妹篇———《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研究》较《探索》来说, 充实了内容、更新了学术观点, 使得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与透彻。

从1984年开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算起, 作者从事“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已整整三十年。《导释》的出版就意味着学科架构及主要内容基本确立, 科学建设的主要问题也基本解决, 今后对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就转向丰富、深化、完善和提升等使之更臻科学的方向。

二、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导释的内容配置

《导释》一书从结构上看, 分为三个部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背景与平台、架构与要素、专论与趋向。

1、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背景与平台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经济与历史相融合的学科, 因此学科背景和研究现状的梳理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现代部分, 但也是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滋生出来的, 传统文化孕育着中国现代经济理论,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也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精神。《导释》中提到辛亥革命推翻了260多年的清朝专制,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之后, 发展的矛盾由稳定的封建经济转变为谋求资本主义经济, 这使后期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 因此把辛亥革命确定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上限就有了必然性。经济理论的发展研究首先取决于对客观环境与实际情况的把握, 阐述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国情基础是深入研究该学科的重要理论前提, 概括其基本情况、特征、变化及其趋势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基本要求, 也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 都是研究中国现代经济理论需要探寻的背景及前提。

2、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架构与要素

每一门学科都会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作为一个“新生儿”, 不仅在研究对象上与其他学科不同, 在学科任务、研究方法、时期划分、逻辑架构、理论主线、核心范畴等要素方面也有自己独到之处。作者认为,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上限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研究对象是1911年以来关于富民强国的经济观点、理论与学说;其任务是研究中国经济理论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系统概括、总结近百年的奋斗历程;而研究方法则采用了独特的过程法及评论法等。了解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架构与要素, 是把握这门学科的框架及方向的前提, 对于概括和总结这门富有革命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学科有重要意义。

3、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专论与趋向

王毅武教授概括性地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总结为“七大理论”。首先, 将新民主主义理论归纳为三方面:对旧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认识及对非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批判;对根据地、解放区及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分析与概括;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预测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条件、过程、方法、步骤的理论;其次, 对国情与发展阶段理论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重大影响的一切有利和不利的现实因素, 特别是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 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其变化;再者指出, 中国工业化道路理论与农业现代化理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1992年“三农”问题还未提出时, 作者就在其论文中表明:在中国农业工业化过程中, “三农”问题举足轻重, 必须放置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三农”问题的解决, 归根结底依然是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农业工业化过程中的具体化;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理论这一章中作者谈到,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重大成就, 就实践层面考虑, 是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理论层面考察, 是邓小平理论包括科学发展观的确立, 以及市场导向的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新理念、新认识。开放实际上是改革的内容、过程与体现。改革促进开放, 开放倒逼改革。而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与发展, 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主体内容在新时期发展与完善的新成果, 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理论升华与结晶。除此之外, 市场经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形式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已成为世界各国资源配置的主体方式, 也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形式。最后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的新概括, 是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 是在切实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与战略指南。

三、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导释的创新及意义

每一个学科都具有其特殊的学术逻辑与学术特点,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亦是如此。理论主线、核心范畴、研究方法等都是王毅武教授在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中独创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 市场与计划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止, 王毅武教授清晰地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将其定义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理论主线。他从价值规律的双重规定性出发, 从价值决定于价值实现的角度解释了计划于市场之间的关系, 理论主线的提出, 富有学术创新性与开拓性, 实践证明既是准确的, 也是有理论性与预见性的。同时, 核心范畴这一概念也创造性地被提出, 核心范畴是指既能够客观反映某一理论体系概念链条的本质联系, 又能够科学体现决定这一理论体系的现实过程、特征及其趋势的基本的理论概括。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概念链条以及核心范畴对我们的启示, 可以逻辑地将“现代化”确立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核心范畴, 因为这既能够揭示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方式与实质, 又能够揭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与特征。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又一大特色便是研究方法的创新, 作者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种基础方法上, 独创了过程法与评论法, 并将其概括为:“论从史出、人从论出、史论结合、重在发展”这十六个字。这些方法在研究过程中, 对具体的经济观点和思想作比较, 能够把握其发展变化、揭示其联系与差异, 了解其由来和发展, 对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意义重大。

研究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有助于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还为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一本中国现代经济理论, 实际上就是“中国形式和中国风格”的实际体现, 也是“中国理论和中国声音”的确切表达。特别是十八大报告后, 再次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要点, 并强调要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恰恰是理论自信的表现, 其内容就是说明并论证中国追求与实现现代化的客观性、合理性、科学性与实践性。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与十八大报告高度的一致, 更加证明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导释》是值得读、值得品、值得研究的一本好书,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值得学、值得钻、值得探索的一门好学科。

参考文献

[1]叶世昌、何宝昌: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J].中国社会科学, 1989 (5) .

上一篇:广梧高速公路下一篇:铁路货车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