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与生命教育的结合

2024-07-26

语文与生命教育的结合(精选十篇)

语文与生命教育的结合 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结合

“宇宙之精华, 万物之灵长”, 莎士比亚如此大声地赞誉人类。那么, 作为万物灵长的人最宝贵的是什么呢?面对纯真的孩子, 作为教育者最应该、最优先教育孩子的又是什么呢?毫无疑问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因为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教学中最应该、最优先的是生命教育。缺失了生命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 缺失了生命意识的学生是身心不健全的学生。作为语文老师, 笔者提出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相结合的观点, 期望春风细雨, 润物无声, 充分发挥语文人文性的教育功能, 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生命教育的涵义

生命教育就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 理解生命的意义, 学会积极地生存, 健康地生活, 独立地发展, 使之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课题提出的严酷现实背景

易折的青春, 数字背后的自杀现实, 让中小学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实践刻不容缓。梳理近期有关青少年自杀的消息发现, 自杀案例原因多样, 问题突出。青少年自杀已成为这一群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 人们悲痛之余不禁要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如此脆弱, 如此冷酷, 如此轻率, 如此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如何改变这一残酷现状, 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研究的焦点。因此笔者提出让语文教学和生命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三、语文的学科特性是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结合的理论基础

2013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发挥积极的作用。”“语文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 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相比于过去强调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即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社会实践性而言, 新课程标准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是对我们一直以来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教学思想的一次伟大解放, 它的现实意义远远超过了教育本身, 使语文教学成为关注学生的人文教育, 是在以生为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的现实需要。这种生命教育的思考和实践, 对改变今天存在于青少年学生中漠视生命的现象特别是自杀和他杀现象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 教育就是主张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这是教育的初衷, 也是其最本质和最高的价值与目标。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 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珍爱生命, 这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四、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结合的实践探索

1.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在人文教育, 尤其是在激发学生生命意识方面的优势, 立足语文课本, 立足语文课堂教学, 时时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 处处进行生命教育。

新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复旦大学中文系申小龙指出:“语言的本质不是工具性, 而是人文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生命意识的好文章, 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灌输,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如五年级上学期《黄山奇松》教学中, 讲到“迎客松饱经风霜, 却仍然郁郁苍苍”一句时, 笔者抓住“饱经风霜”一词, 拓展了该词语的含义, 即形容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然后设计了想象话题, 黄山松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在学生想象回答会遇到狂风、暴雨, 冰雹、雷电、严寒、酷热等后, 再增加一问:如果你是那棵黄山松, 遇到那么多艰难险阻时, 你会选择怎么做?从而引导学生勇敢面对挫折困难的勇气。再如《艾滋病小斗士》一文的教学, 恩科西身上的顽强品质更要让学生细细体会。语文课本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语文老师在文本教学过程中, 应时时融入对学生的生命教育, 长此以往,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与生命观。学生也会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增强生命意识。阅读学习这样的文学作品, 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的人格很有帮助。所以说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生命教育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

2.语文教学要实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标, 不仅要结合课堂教学, 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方面, 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等方面, 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拥有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学生, 一个拥有远大理想的学生, 一个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学生, 自然会有高度的生命意识, 自然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美国哲学家弗兰西·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博彩, 足以长才。”可见, 读书对人的影响力是何等巨大, 对人的心灵塑造是何等深刻。一首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激发了多少国人的爱国情怀;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了我国一个时代的人, 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文章激励了美国无数黑人解放的梦想。在今天传媒高度发达的社会引导学生阅读高尚的文学作品, 抵制低俗的东西, 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生命观而言, 都有很大意义。

3.语文教学要实现对学生的生命教育, 就要培养学生承受生活压力的能力、经受挫折的能力和耐力, 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要做到这点, 就要引导学生面对现实, 关注生活。

“理想是美好的, 现实是残酷的”, 孩子的成长不能永远在温室里。现实中人类面临许多生存危机, 全球变暖问题、极端恶劣天气、沙漠化、水资源紧缺、突发灾难等, 生活中也存在许多假恶丑, 让学生关心这些现实话题, 既符合新课改的教学方向, 又符合“文学为人生”的主张, 珍惜生命不是一句空话, 唯有关注这些现实话题, 学生才能懂得珍惜我们生存的环境, 珍惜自己的幸福, 学会感恩, 珍惜自己的生命。

4.语文教学要实现对学生的生命教育, 还应该引导学生从自然界的事物中认识任何生命都是伟大的, 从自然界的崇高伟大中认识人类的崇高伟大。

语文教材《九寨沟》一文中大自然的奇美风光, 《黄果树瀑布》一文中大自然的雄伟气魄, 《安塞腰鼓》一文中黄土地上的生命活力, 等等, 在这些文章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与伟大, 促进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又如中国古代文化中文人对“岁寒四友”———梅兰竹菊的偏爱, 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就是从自然物中看到了伟大和值得歌颂之处, 如“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如“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 等等。在耳熟能详的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多从自然界的事物中发现崇高和伟大, 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信念。

总之, 语文教学要面对现实, 面对学生, 突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语文教师要打破传统观念,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体现语文教学以人为本的要求, 要用自己的人生经验、生命之火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 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 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 学会坦然面对挫折。在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中, 每个语文教师尤其要多思考一些关于学生生命的教育, 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在于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春风细雨, 润物无声, 让语文教学和生命教育相结合, 如此, 我们的学生, 那些充满活力的未成年的青少年就会少走一些人生的弯路, 就能避免许多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和惨剧。

参考文献

[1]李建军.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2007-08-01.

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之我见 篇2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民族中学

杨杰

2011年12月8日

0 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之我见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充分地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本文在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联系教学实际,从学科本身、教材编排、文本材料、课堂教学等四个方面着重阐述了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真正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命教育

我见

从国内外生命教育历程来看,它是从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而目前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有低龄化倾向,危机事件频发正暴露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问题。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感觉到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着对人的生存状态、生命意识、生存价值的思索、理解与尊重,完全可以因材施教,渗透生命教育。

一、语文学科本身包含了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和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点。可见,语文 不只是简单的语言文字课,它具有人文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语文教学离开了“人”而崇尚“文”。在传统观念中,我们面对教育对象,仅仅是把他们作为缺少生命的知识容器,而不是当作活生生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并没有从对象的生长和生成规律去设计;教学也常常为社会习俗所左右,偏离教育对象的本体。

其实,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首要是生命意识。语文教学是一个丰富人文精神、完善个性生命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对生命意识的感性体悟和对生命价值的理性思索,树立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无限热爱和珍惜的过程。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让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人类文化方方面面的思想,当然也承载着对人的生命的关注;语文教学因为学科的特点——语言文字的人性化、生命意识的符号化,更是浸润着对人的生命的无限关注。无论是美丽的神话故事“女娲造人”,还是“太阳跃出地平线为旦,太阳照在树上为杲,太阳照在树中间为東(东)„„”之类的说文解字,都表明语文是重要的文化载体。

人固然可以一点一滴地学知识,但一点一滴的知识是缺少整体生命的。知识只有成为整体状态的时候,特别是对学生的个体有整体意义的时候,它才呈现出其“生命”。整体知识可以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激动人心的语文活动、美丽的诗文或者是隽永的故事,它们或是沿着伟人追寻的足迹,或是 依据自然构筑的桥梁园林,或是关照生活需求的现实杂谈,从而对学生产生永不枯竭的强大感染力和吸引力。这样,在语文教学的世界里,两个生命——学生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激荡,构成了整体领悟的教学乐章。

所以说,语文的本质就是展示生命,展示每个独特的生命特质。语文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碰撞,是一个用生命阐释生命,用生命来补养生命,是完善一群有血有肉生命个体自我的历程。

二、了解教材编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目前使用的初中语文教材(以人教版为例)编排体现了语文课程观、语文素养观、语文教学观。语文课程观中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又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表明语文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或者说它不是一个“死”的工具,而是一个“活”的工具,这个工具的“活”,就在于它蕴涵着博大的文化历史内涵,凝聚着古往今来人类的丰富情感。在编排中强调了“体现时代特色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语文素养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听说读写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与情感素养(态度、价值观、文化品位、审美情操)这三个维度。语文教学观则在于:语文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一个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简而言之,教材只是师生对话的话语文本。可见,教材的编排意图上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再则,人教版语文教材大单元安排上大都围绕“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体系编排,贯穿整个体例的还是“人”,只要我们作为教学有心人,就不难发现处处有“人”的痕迹,常常有生命的话题。例如七 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侧重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回答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该怎么办;第二单元课文侧重对人生的理解和选择,有的阐述理想,有的阐述信念,有的论述人生价值;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则以成长为主题,从他人的成长道路上得到鼓舞、激励、鞭策和警示;还有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选文,或写普通人,或写伟人,他们的经历都显示了深厚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而揭示了人生意义。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则直接以“生命”为主题,选取四篇描写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现象、探究生命的规律和本质的散文,描写生命界的多种现象,表达珍爱生命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体现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紧扣文本材料,挖掘文本的生命意识

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中,有许多名家关于生命话题的作品,如《谈生命》、《热爱生命》、《再塑生命》、《人生》、《生命 生命》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受作品的生命情怀,领悟生命的可贵。

冰心的《谈生命》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痛苦和幸福的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这是作者积几十年的经验写成精警之句,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人生态度以及对社会、对宇宙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列举了一只飞蛾、一棵瓜苗这些不起眼的小生命,说明这些小生命无论如何怎样卑微,都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从人的生命现象说起,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严肃思考:一是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二是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三是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四、重视课堂教学渗透,点燃学生的生命火花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实现文道结合原则,根据课文内容、作者写作目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机渗透。

《再塑生命》中的海伦·凯勒,一位因病导致又聋又哑又瞎的小女孩,厄运几乎毁了她,但她没有放弃自己,她不愿在别人同情的目光里过一辈子,于是她用行动向别人证明,即使是一个残疾人,依然可以做一个出色的人,她珍惜一分一秒的生命,用自己的笔写下了对生命的感悟,写下了失去光明后在黑暗中、在寂静中“看”到的最美丽的风景,“听”到的最美丽的声音。这就足以引起中学生的思考: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我们是否都能热爱生命?

《登上地球之巅》叙述了中国登山队员完成北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文中的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处于昏迷状态的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感人的短信。教学这篇文章时,可以进行师生互动,开展生命讨论,进行生命交流,探究文本中的生命意义。作业就可以这样设计:以刘连满为例,联系现实生命,写一篇心得体会。

对生命的热爱,不仅仅是对自己生命的热爱,还包含着对地球上所有生灵的呵护和疼惜。我们平常看到天真无邪的孩子欣赏昆虫间的厮杀,欣赏蚯蚓踩成两截后的挣扎,欣赏受伤的蝴蝶无助的颤抖,将脚踏入校园草 皮等等现象,笔者认为其人格构成还不够完美,因为真正懂得生命意义的人是珍惜生命的。

因此,在充满对生命尊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主阵地,挖掘文本中的生命教育元素,让学生懂得生命至高无上的美的价值,特别是要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也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态的生命。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不管今后遇到怎样的人生挫折,他都不会轻易放弃生命,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人生阶段,他都能享受到属于自己的生命乐趣。

附作者简介:

杨杰,1978年10月出生,纳西族,云南省丽江人。1999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毕业后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十余年。先后担任校团委书记、年级组长等职务。2011年9月份开始从事教务处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

语文与生命教育的结合 篇3

【关键词】校外教育;生命教育;习惯性教育评价;教育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的本质特点有了根本性的认识,如何把这种本质性转换成可操作性的、具有外在评价性的具体方式方法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研究的重点。好在教育科学研究已经有确凿的事实证明:“对于自觉的教育来说,所谓‘高考指挥棒’并不一定能起作用,合乎规律的教育可以使学习者的学习超越高考、中考,既获得素质的提高,又能在相关社会性的终端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特别是校外教育,它既有学校教育的特质,又有完整的教育要素和教育过程,又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及社会评价体系的标准存在着典型的区别。因此,如果把校外教育教学过程变成模拟考试的过程,就会极大地限制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消磨人的学习热情和创造能力,从较长周期来看,反而会给人的培养造成负面影响,削弱校外教育的生命力。

然而受社会功利性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校外培训的认识和要求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在外在的评价模式还占主要位置的时候,使我们的受教育群体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反而成为他们一种新的负担和责任。当他们承担着成人对他们一定的期望,而又与他们的理想值不相符合时,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厌学情绪和对成人要求的敌对情绪。因此如何在校外培养中体现儿童学习的主体性,给他们提供以生命的整体活动发展生命素质的机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习热情,使学习成为真正生命发展所需,这对整个教育改革和个体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校外教育的特征

1.课程的“菜单式”

校外培训和学校教育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的课程设置,它可以在不同时间段给人们提供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时间的分配、家庭的经济状况等因素自由选择属于自己的菜单式课程。由于它内容的多样性、时间的灵活性、选择的自由性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所学的对象,就是他直接客体。当赋予他一定的选择权力的时候,也使他的主体性得到了激发。而课程的多种搭配模式,也使得外在的评价失去了对学生一贯的一致性要求,把评价的主体权一部分回归了学生,学生在没有惯性评价标准的控制下,生命机制的教育才能真正形成,从而发挥教育真正的成效。正如奥修所说:“你必须工作,不是为了要被承认,而是因为你喜爱工作本身。”同样我们的教育也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无论何种教育,教育的质量问题始终是各种教育形式得以存在的主要生命力。校外教育,由于它是一种选择性教育,教育过程中的评价要求和最终的教育结果不被正式纳入正式教育中,因此作为一种市场化的教育行为,必然使它的评价主体出现多元化的趋勢。

一是教育目标的多层次性。有的人选择校外教育主要在于把它作为托管学生的一个场所,因为校外教育大多放在人们的休息时间段内,有些家长由于生活上、工作上的需求,必须把孩子放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而校外的公共教育的兴起和普及化使家长和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正是由于他的非学科性,校外教育对孩子的学习和自身个体的成长多了一份包容和谅解,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孩子的要求也呈现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二是教育过程的多元主体性。由于校外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个体特长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有了更多地自主性。他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和教师的特点灵活安排教育内容,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师本身缺少了彼此之间的对比性,具体在每门学科每个学生能达到什么样的层次完全就是量力而行,他们既可以选择少而精,也可以选择博而广,依个人能力、兴趣和爱好而定。这也是校外教育趋市场而动的随机性和灵活性,是其广泛存在的生机与动力。

三是评价方式的灵活性。校外教育的多层次性目标决定了他的评价方式必然更多从发展、鼓励每个孩子展现自己为目的。他的评价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份个人努力的成功感,也可以让他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获得自信的源泉。比如我们曾尝试开小小咨询师等公益班,在15次课程建设中,我们除了让他们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以外,更主要地是让他们在学习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验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之间的关系,首先让他们自己有自我改善的能量,先过好自己的学习、生活,这样才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更多的快乐。

语文与生命教育的结合 篇4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紧密关系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分析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原因及其调适方法,宣传和普及相关心理知识,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预防心理危机事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随着近年来发生各种令人扼腕叹息的校园事件,各高校越发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但认真思考这些事件的背后原因,大多是与当事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不清相关。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珍爱生命,是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急需研究探讨的课题。美国学者华特士最早提出了“生命教育”这一概念,通俗而言,它是一项有关于生命的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不轻贱、不放弃并珍爱世间的一切生命,教导学生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技能,保障生命安全。根据这一概念,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敬畏,强化他们珍爱生命的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补充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由此可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将它们有机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与实效性。[1]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都是针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一项教育活动,因此,两者互相结合开展,需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及教育教学规律,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需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符合科学真理,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宗旨,以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为落脚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全体性原则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性和预防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它关注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所设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需要是全面覆盖性的。同样,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有的生命体,都具有独特的生命价值,生命教育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引导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因此,两者相互结合也应该建立在受众面为全体大学生的基础上。

(三)主体性原则

目前,中小学和高校教育都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更是以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自我调节、自我促进为目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确保两项教育活动质量的前提,也是对学生尊重的体现。因此,在有效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体验性原则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需强调学生的切身体验。学生的心理和生命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通过生动的“体验教育”的模式,引导大学生不断加深对自我心理状态和生命的感知,引导大学生理解自身心理和生命的发展规律,从而正视生命真谛、感受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并促进生命发展。[2]

(五)因材施教原则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点,面临着不同的焦点问题;同一年级的大学生个体之间也存在个性特点的差异。因此,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课程和活动。

(六)多样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都有其特殊的教育模式,如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情景剧、箱庭体验和心理咨询中的各种疗法等;生命教育中有精美影像欣赏、主题讨论、生命体验等模式。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接触新事物,吸收新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是对单一教育活动的一种突破,两者的有机结合,应该力求碰撞出新的教育思维,创造出新的教育内容、形式、途径和方式方法,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命特征。

(七)协同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积极协调家庭和社区的力量。通过家长、学校、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家庭和社会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生活心态,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合力。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高校扮演着“授人以渔”的角色,引导大学生学习如何对自我进行心理调适,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如何正确认识和珍惜生命,以便大学生离开校园后,也能一如继往的进行自我教育。因此,着眼于当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发展和生命成长困惑,高校需致力于从知、情、意、行各方面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构建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结合体系。

(一)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 显性课程

目前各高校基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选修课,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设置,往往没有单列出来,而普遍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一个专题形式出现。各高校可以加大生命教育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比例,充分进行两者的结合。个体的生命成长和心理发展有相互对应的过程,不同的生命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也不尽相同。[3]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时,可考虑以生命发展为主线,将心理健康教育串联起来。例如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自我认识、生涯发展、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等主题,都可通过案例分享、情景模拟等形式,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自我认识中提高对自身生命的认识,了解生命的由来,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在了解生涯发展过程中,理解生命的价值,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学习情绪调节技巧时,体会人生的喜怒哀乐,感受生命的美好;在学习人际交往法则时,学会生命的平等,学会珍爱生命。心理健康教育的每一个主题,都充满了丰富的生命教育题材,要善于充分挖掘,有机结合,逐步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2. 隐性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需要贯穿在每一个学科中,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外实习都可以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任课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宣传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生命价值理念,潜移默化的向学生传递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和积极心态的知识。

(二)注重两者结合的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二者共有的有效教学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种心理健康活动、团体辅导、素质拓展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而生命教育的体验式教学,通常是以基本动作和自选动作两部分组成,如阅读一本生命安全手册、观看一部生命安全警示影视专题片、参加一次防灾避险逃生演练等基本动作,以及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开展的自选动作。若将二者有机结合,可充分融合两者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如组织学生体验一组关爱生命的素质拓展训练、接受一回专业心理健康测试与排查辅导、开展以解决大学生关于生命困扰为目的的心理咨询活动、以正确认识生老病死为目的的团体辅导活动、结合世界睡眠日、世界预防自杀日为契机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活动等,让学生在体验中同时学习有关心理健康和生命的知识。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双肩挑”的师资队伍建设

各高校基本都按相关文件要求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重视对这支队伍的专业化培训。但生命教育在我国的教育领域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没有现成的师资队伍。要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一支高素质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必不可少。但目前高校对于配备专业的生命教育教师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这种形势,高校可以发展校内现有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他们提高生命教育相关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使其发展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双肩挑”的专业型教师,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的工作团队,在实践中共同探讨二者结合的教学模式。

四、结语

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是应对当前大学生日益复杂的心理问题的必要之举,是有效预防更多危害生命的极端事件的必然趋势。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效融合,是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民,降伟,王冬冬.论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鉴与融合[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3):79-82.

[2]李巧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研究[J].高教探索,2015(2):121-124.

语文与生命教育的结合 篇5

咸丰县丁寨乡湾田民族小学 罗珊珊

加强生命教育,强化生命意识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渠道。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充满人文关怀、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本资源,创造性地进行生命教育,从而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科教学中强调各门学科知识的同时,要突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完整的人”――人格培养摆在了首位。 这就为我们在生命教育中加强“学科渗透”,发挥好主渠道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不容质疑,学科教学首先要体现学科特点,而对于生命教育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只能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恰切、适当地选择。

一、明确“人文”概念,做到“学科渗透”有的放矢

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们在自身素质形成过程中,将人文知识经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径内化于内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之物”.它形成的主要途径有两方面:一是教养――即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二是修养――即在一定环境熏陶影响下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而人文精神就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其本质就是对人的价值的追求。它造就的是人的灵魂。

我们在学科教学中要明确这些概念,培养学生不仅要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成为教育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成长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有责任感的人,这是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核心目的。

二、注重学科文化熏陶,做到“学科渗透”自主体验

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效能是丰富、扩展人的精神体验,培育人的心灵,即学科的文化熏陶。一方面是指思想:具有他人性,是公共的、系统的、理念的、固化的,它着眼于集体共性的教育。另一方面是指精神:具有私人性,是个人的、灵性的、情意的、活跃的,着眼于个人主体的、个性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科教学中,首先要做到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具体的学科情境引发学科问题。其次、教学过程要以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重要方式,鼓励自主探究问题。 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淡化统一的模式、规范化的训练。最后,要充分让学生体验成功,以获得自信。运用“门槛效应”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明确“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三、注重“人文”熏陶,做到“学科渗透”润物无声

在教学中,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做到“学科渗透”的润物无声, 是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手段。

要不厌其烦地欣赏学生。“赞赏要不厌其烦,指责要适可而止”.没有沟通就没有教育,而与学生沟通的最佳途径就是欣赏学生。

要让学生有问不完的问题。引导他问同学、问老师、问书本,直至问自己,这才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

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自尊和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要注重人性的培养。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生命教育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体验、发现、感悟的`过程。作为教师是无法代替的,只能是一个帮助者、合作者、组织者。这才是更理智、更聪明、更艺术、更有价值的教。

下面, 以五年级语文《田忌赛马》一课为例, 略谈如何做到“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润物无声 .

上课前,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21世纪,什么最重要?”

1、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人才呢?

2、军事家,是什么样的人才?生:有谋略;总打胜仗……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我国古代一位善于观察的伟大军事家的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注意“忌”字,上边一个自己的“己”,下面是――;写一下。(学生书空。)

师:“忌”能组成哪些词语?(生:忌讳。)

师:“讳”字会写吗?忌讳什么意思?

师:我们与人说话、做事,要考虑别人的习惯,尊重别人,避免做让人忌讳的事,说让人忌讳的话。

师:本文中的“田忌”是――(人的名字)

3、读课题,说说本文会写些什么事情?

请同学们自由读文,标出自然节序号,读准、读通顺。(师巡视、提醒)

本课的导入,教者能通过电影《手机》中的经典台词入手,巧妙地引出人才的话题后,过渡到文题,并注重倾听和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对生字书写、意义、组词、运用等训练比较到位,而且在训练中注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再看本课的结尾:

教师总结:

孙膑能“善于观察,避实就虚”,不愧是军事家。 田忌能“虚心听取,与人合作”,不愧是国家的栋梁。(相机介绍孙膑和庞绢的故事――与田忌对比)。两个这样出色的人才,都得到了齐威王的重用。说明齐 威王“知人善任,团结人才”,不愧是一个明智的领导者。

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应 该明白:

未来是科学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它需要既要有像孙膑 一样有知识、有智慧,还需要像田忌一样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能与人合作的人,更需要知人善任、能团结人才的领 导者。 有了以上三方面优点,才能成为21世纪的真正人才!

唐诗与中职语文的生命教育 篇6

关键词:唐诗 中职 语文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b)-0144-01

在台湾学者林吉基看来,生命教育就是透过具有生命内涵课程的教学与体验的过程,让学生认识生命意义与价值,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最后学会包容、接纳、尊重他人的生命,营造出天人合一的生命教育。北师大教授肖川也认为:“生命教育就是为了主体的和幸福自由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式。”在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数都是成绩和纪律较差的学生,由于考不上高中,中职学生大多都有较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当中有不少人逃学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生命,近几年校园里学生群殴事件也频有发生,这些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缺乏人生价值观、缺乏对人生目标追求,不懂得关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生命意识的薄弱,这也反映了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因此,我们有责任把生命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我们的语文教育中来,透过语文课堂通过我们的文学作品去感染学生、通过文学文本中的“意象”、“风骨”、“召唤结构”引导学生去思考和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对于生命的认识,道家的老子认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把自然放在宇宙的最高地位,要求人必须遵循自然之法则。儒家则认为存在和消亡,是生命意识的两大主题,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持守着一种执着于现实人生的实用理性,它以直接服务于政教伦常,协调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儒家没有去追求超越时间的永恒,而把永恒和超越放在当前既得的时间里,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又说:“未知生,焉知死”。那么究竟人追求一种怎样的人生呢?唐代的诗人们透过诗歌表达了他们对生命价值看法。但由于受中国传统生死观的影响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在唐朝的前期和后期,唐诗中表达出了不同的生命意识。在初唐和盛唐由于国家稳定、经济走向繁荣,从诗歌中体验出了强烈的“积极入世”、热情奔放的生命意识,到了晚唐由于政治腐败,国家衰弱,诗人们从诗歌中流露出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诗人们往往通过诗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精神品质,诗歌是生命意识非常集中体现方式,在唐诗里面诗人们或透过植物、或透过酒、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来描写抒发自己对人生的体悟和对生命的价值追求。因此,我们可以把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渗透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

1 从唐诗中领悟积极人生态度学会珍惜生命,积极进取

在前唐和盛唐由于国家逐步走向繁荣稳定的局面,唐朝的知识分子们一扫对前途的迷惘渺茫的阴暗心理,在诗歌流露出了不少昂扬奋发自觉自励积极进取的人生意识。如李白的《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收。”透过这首诗,我们看到在唐诗人笔下,掩饰不住的是奋发进取、珍惜时间建功立业的豪情。相反,在今天随着社会竞争加剧,人的生活压力加大,我们发现在全国各地发生了不少学生自杀事件,这都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在生命教育方面的缺失,正如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所指出的:“通过我们的语文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以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我们说语文学科教学是我们体悟生命意识的最好场所,如在讲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李商隐《乐游原》里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进行比较,从人生苦短时光易逝角度,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志存高远,有所作为,不要虚度人生。

2 从唐诗中体味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学会关爱他人和社会

晚唐时期,位卑不敢忘忧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国家大事好像应该是位高者份内事,但是在国难当头的时刻许多诗人透过他们的诗表达了强烈的忧国忧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如杨炯在他的《从军行》中透过一句“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抓住唐诗中丰富的爱国主义题材,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关怀,让他们懂得接纳他人、关爱他人和关心社会。例如在讲到杜甫的《春望》时,我从首先让同学们了解这首诗的背景,然后我从诗的语言入手,抓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透过对作者移情用法的分析,让学生从中体味作者连花鸟都因伤时恨别而不安,闻鸟声而想到家人的感伤心情,从而深入地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正如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中所说的:“杜甫复归于儒家。诗的儒化。”可见,杜甫的诗最能体现出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生命教育最好的教材。杜甫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爱国,还表现在他能关心、体察地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如在分析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杜甫身处“床头屋漏无处干,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情况下,还能推己及人发出“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这难道不正是诗人仁爱精神的一种表现吗?相信在物欲横流,物欲横行的今天,透过唐诗我们可以更好让学生懂得在关爱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社会,关爱他人。

3 从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中领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之美

在唐诗中有不少描写山水田园的自然诗,在诗人的笔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美好画卷。盛唐的自然诗源自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不仅是风格与艺术技巧的继承,也是对热爱自然者,回归自然,自足自在的生态智慧的继承。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诗人以音乐家,画家对声音,色彩的敏感,用相反相承的手法,以有声反衬空寂,以光亮反衬晦冥,诗人笔下给我们描绘一个清幽、宁静的令人向往的自然世界。诗人以超凡脱俗,不尚雕饰的笔触,透过山水田园的风光,让我们看到了一派返璞归真、怡情善性的景象。试问哪个不为诗人笔下的景色所陶醉?试问哪个还愿意破坏我们的环境?通过这些诗歌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将生命投放大自然的行为,不仅是一种消除生命焦虑,摆脱心理危机的良好方式,同时,只有当人类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的其他物种,才能使我们的世界永远充满生机,永远色彩斑斓。

中国的古典诗歌不尽给我们留下许多留传千古的名句,它还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的题材,通过对唐诗学习可以让学生体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吴晟.中国意象诗探索[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3] 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小学语文学科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篇7

一、情感的认同方面

存在问题:在本次调查问卷中,有51.7%的教师认为在语文学科中开展生命教育很有必要,44.8%的教师认为有必要,也有3.5%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另外,有24.1%的教师从情感上完全接受生命教育的理念,25.8%的教师对实施生命教育抱着无所谓的态度,44.8%的教师无暇顾及生命教育,5.3%的教师感到在思想上不太能够接受,认为这会增加负担。从这两组数据中不难看出,语文教师对生命教育认识的高度还不够,他们面对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诸多问题,再听到生命教育实施的要求,没有分清所以然就一味拒之门外;也有部分教师面对德育的新要求、新提法,表现出麻木、无动于衷的状态。

对策措施:一要变领导谈为教师谈。目前关于生命教育,学校领导谈得比较多,教师往往听听而已,不作思考,不化为行动。学校语文学科负责人要设法引导、组织语文教师谈论生命教育的话题,让他们在交流活动中了解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内心深处体会与感悟其教育的价值。二要多谈实实在在的内容。教研员要组织教师结合学习材料谈认识,结合语文教学谈设想,结合语文课堂教学案例谈做法。让广大语文教师真切地感受到生命教育离教学的实际很贴近、很实在,进一步端正其教书育人的态度,在情感上逐步接受和认同。

二、认识的提高方面

存在问题:基层学校为了贯彻实施生命教育,通过组织教师学习《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实施纲要》,让教师收听讲座,组织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但在本次参与问卷的教师中,仅有12%的教师觉得学习研究活动效果好,60.3%的教师认为效果一般,因此,在问卷简答题中教师对生命教育内容作答时,有11.9%的教师全部答对,6.8%的教师答对部分内容,55.5%的教师一字未写,25.8%的教师把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相混淆。这个结果反映出我县不少学校生命教育指导效果不佳,教师对生命教育的内涵还不是很清楚,没有充分认识到生命教育的内容,甚至还有的教师在认识上产生了偏差。在让教师列举出本学期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的课文及相关的教育内容时,有50%的教师能列举出生命教育的课文,也能写出相应的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8.6%的教师虽然能列举出生命教育的课文,但与实际需要进行的生命教育的内容不相吻合,17.2%的教师能列举出生命教育的课文,然而写不出具体的教育内容,另有24.1%的教师连课文与教育内容都列举不出。

对策措施:首先要抓紧学习,进行必要的检测交流。各校要进一步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海市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其中涉及的实施意义、主要内容、具体要求等内容进行口头交流和书面测查,让教师对生命教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其次要抓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可组织教师对教材进行梳理,明确能进行生命教育的课文和具体的教育内容,组织开展集体备课等研讨活动,重点分析实施生命教育的要求和方法;组织课堂教学研讨,进行具体的案例评析,还可围绕问题展开论坛交流等实践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操作的优化方面

存在问题:在生命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有15.5%教师认为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生命教育能做到“无痕衔接”,有32.7%的教师觉得实施过程比较生硬,不够自然,还有51.8%的教师认为自己不够到位。这些数据说明目前课堂教学中“贴标签式”“蜻蜓点水式”“生搬硬套式”的教育方式占到大多数,这些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还缺少方法,教学中不加深化,浮光掠影地走过场,只是简单化地贴上生命教育的标签,不能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感悟,使生命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不自然、不深入、不贴切。在原因分析中,有15.5%的教师认为自己能自觉进行生命教育,53.5%的教师说自己只是在搞活动时重视,平时不够重视,31%的教师觉得自己的实施意识不够强。

对策措施:一是变有形为无形。生命教育与三维目标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要紧扣三维目标,在目标设定环节就要高度重视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重点关注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程度。二是变渗透为加强。教师要紧抓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三个环节,课前读懂、读深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的内容,把握好学生成长缺少的、需要的教育因素,设计好教学方案,让学生进入情景,加深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时机、把握分寸,适时补充、恰当点拨,让学生得到真切的体验与感受。课后教师应对照教学目标,依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与重建。三是变阶段性为日常化。在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不应为了完成任务而搞突击,为活动服务,而要为学生服务,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需要什么,教育的起点是什么,考虑课堂教学能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等问题。

四、素养的提升方面

存在问题:从调研来看,大部分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但有些教师的人文素养一般。

语文与生命教育的结合 篇8

下面笔者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说说一家之言。

一、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

由于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将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唯一目的,忽视了生命过程的体验,压抑了生命力的活力,扭曲了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说:“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是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

语文是一门灵性飞扬,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综合基础学科,在生命意识教育中肩负着神圣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首先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做好身教典范;其次从文学作品中挖掘生命意识,唤起学生对人生生命意义的追求,从而塑造高尚的人格。那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真正触及了学生的心灵,完成了塑造高尚灵魂的伟大工程。

二、走进作品与生命对话

教学过程中学生品读文字就是品味作家的人生。诸子散文,唐宋诗词,戏曲小说等优秀作品都积累了作者丰富的人生经验,沉淀了他们的生命沧桑感、悲壮感,学生每天沐浴其中,接受着人生的洗礼,并一次次从作品的字里行间读着什么叫生命,生命隽永的深刻涵义。老子的“无为”,孔子的“仁”,庄子的逍遥,以及鲁迅“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的信念;冰心妈妈与儿女的绵延漫长及生命的清新和坚韧……教师的职责,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体味作品中他们对于生命的坚贞信仰,让学生在与作家对话的过程中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一)与作者对话,强化生命意识

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对文本进行重组,挖掘教材中的文化意识和生命体味。

学习《庄子》的《秋水》和《逍遥游》时,结合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引导学生了解道家“生死齐一”的自然生命观。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时,引导学生去领略一个未被现代文明浸染的封闭的湘西乡村社会,感受那种纯朴向善的人性和一个个活脱脱的生命。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药》《阿Q正传》,引导学生探索鲁迅先生的生命傲骨,寻找鲁迅先生探索生命的历程。

这样学生在与作者的对话中看到了生命意识的流动。“什么是生命?”“什么是对待生命的态度?”这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话题,让他们的生命意识得到强化。

(二)与生命情境对话,升华生命情感

引导学生与作品人物的经历对话、与人物的生命情感对话、与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叙述情感对话,升华学生的生命情感。

学习《与妻书》时,让学生想象再现作者在狱中咬破手指给妻子写绝笔信的情境,要求学生从心理活动的角度设想自己置身于此境时的情思,然后将学生写出来的语段在课堂上朗诵并展开讨论。最后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认识亲情和爱心的责任,唤醒学生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的情感。

(三)与命运抗争对话,坚强生命意志

引导学生与命运抗争对话,从别的生命主体抗争中学习不屈不挠的精神。

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课堂中我设计了“假如你置身海伦凯勒那样的处境,你们会怎样对待生命”的环节,引导学生与作者的生平事迹对话,了解海伦艰难的生命历程,体味在不幸遭遇中抗争的生命意志。然后在学生中展开对话,以小组为单位,实行组内交流。这样,学生感受到了命运的考验,也了解到了同龄人的生命态度。

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痛失亲人、颠沛流离的生活苦痛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辛酸;品读柳永委身于烟花柳巷的坚韧不屈,用生命意志开创一派婉约词风的坚强;品味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坚贞和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放。

这样,在与人物命运抗争的对话中,学生的生命意志在无形之中得到强化。

此外,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写作、教学评价各个环节渗透生命意识教育,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赋予生命教育,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命、对人生的理解,对培养学生健康纯洁的情感,坚贞高尚的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可以让“润物细无声”的生命之美,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彰显,提升了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和内涵程度,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愿从事语文教育的广大同行致力于生命教育的开掘,使语文的生命教育在人文教育的画廊中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王鑫.《让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09 (4) .

语文与生命教育的结合 篇9

一、大学语文基础课程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

(一) 大学语文具有独特的人文性特征, 决定了其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具有丰富的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知识, 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情操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对于提高学生的真假、善恶、美丑的思维辨别能力, 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起到的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注重大学语文课程的分析与训练, 关注高等院校学生的大学语文基础课程的学习, 是很有必要的。

(二) 大学语文课程是通过直觉性的、感官的、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的, 因此,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得到熏陶, 会按照大学语文课程中所强调的要求和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导。

(三) 大学语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教学工具。大学语文的工具性特点, 决定了其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所起的保证和支撑作用。因而, 从工具性特征这一角度而言, 大学语文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还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总之, 大学语文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 因而, 在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经常注重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潜在优势, 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 它能够起到深入人心的教育作用。在全面推行大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 要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

二、对于大学语文进行正确的定位和把握, 确保大学语文发挥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的大学语文教育中, 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中之一就表现在对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准这一方面。当前, 尽管很多大学已经将大学语文列为大学的公共必修基础性课程, 并且给予了很多的课程时间优势, 但是在实际课程实践中, 仍会出现对于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定位偏差, 对于具体的教学维度把握不准等问题, 因而, 出现了一些奇怪现象:一方面, 汉语在国际上日益得到重视, 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空前膨胀, 大有将汉语与英语持平的趋势。另一方面, 大学语文正日益面临边缘化的问题。近年来, 许多高校提高了大学语文作为基础性的人文学科的地位, 但语文仍然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威胁。与其他大学专业课程相比, 大学语文经常处于可上可不上的边缘化地位, 并且被一部分学生和教师误解为“不重要”的基础公共性课程。大学语文之所以会面对这种尴尬局面,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某些高校管理阶层、高校师生对大学语文的应有地位不重视, 对大学语文所产生出来的教育价值有错误估计和判定。

一些高校语文教师仍然将大学语文界定为一种工具, 其作用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而, 要想扭转这种错误的认识, 就要提高大学语文的地位。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写作能力, 而且要对于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民族精神的陶冶、人文精神的塑造, 从而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民族文化素质的优质的大学生。

大学语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对于大学语文的建设和发展, 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是实现思政教育的高效化和语文教育的多元化的有效手段。应该对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进行深入研究, 准确定位, 在此基础上, 进行大学语文的教学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处理, 在具体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 解放思想, 加速改革的步伐, 从而制定具有特色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革新, 从而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三、增强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讲求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要增强大学语文教学效果, 必须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既是教育的接受者, 又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既是配合教学计划的主体, 又是人文精神、人文知识的体现者和实施者, 因此,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要针对学生的特点, 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教学工作。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 必须采用适合的方式。

(一) 采用个案分析和理论规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由于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各种新信息层出不穷, 因而,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必然会面临诸多信息过时问题。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所能做到的, 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 还必须传授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 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才能够掌握更多的有效的知识和信息资源。

(二) 运用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方式, 将教学内容课题化。

运用课堂式的专题化教学方式, 将课堂教学内容课题化, 是新时代, 对大学生进行语文教育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所谓的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模式, 就是选定一个教学目标, 对于该教学目标采用专题式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 就是以文本内容为中心, 将与文本内容相关的一系列课题材料进行搜集和组织汇编, 形成更多的小课题, 将这些小课题进行汇编, 实现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能够将有限的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无限的扩大, 增加课堂教学内容信息, 从而实现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

专题化教学模式, 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都提出较高的要求, 它不仅要求教师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 而且要求教师整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复合知识, 形成一个较为系统而又有效的课堂教学知识体系。另外, 也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发结为若干个小组, 进行小组内部的兴趣资料搜集,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生参与机制, 达到师生双向互动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三) 慎重选择教学内容。

可以列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东西有很多, 然而大学课时有限, 对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要慎重选择, 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过程中, 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 选择一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篇目, 进行课堂教学, 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获得最大的课堂教学成绩。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定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 让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高超的艺术技巧、完美的艺术性、丰富的作品想象力, 从而以点带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文学作品自身的魅力、吸引力, 引领学生进入文化知识的殿堂, 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中, 要考虑所选择的对象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所起到的作用, 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完成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

教师的个人素质水平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 只有具备高水平的教师水准, 才能够达到较高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对教师的第一要求, 就是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从而完成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涉猎广泛, 古今中外的佳作数不胜数, 各个时代、国家的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思想道德观不尽相同;既对选材进行较为慎重的把握, 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疏漏, 因此, 大学语文教师要实现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就必须首先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才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文学作品中, 筛选出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有用之作, 否则, 就很容易迷失教学目标和方向。

五、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必备课程, 而将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则对于课时有限的高教而言, 是较有利的教学模式。在二者结合的过程中, 要注意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和把握、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 从而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摘要:与高校其他课程相比, 大学语文课程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拥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资源, 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本文分析了大学语文的特点和优势, 在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教学方法、教师的个人素质方面如何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进行了探究, 以期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策略

参考文献

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篇10

1 提高教师修养,尊重每个生命个体

我相信很多职业学校的老师和我一样,面对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有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觉”。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研读了相关的教育理论,其中受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理念影响最大。其核心理念生命教育是以成全所有生命的价值为导向,执守教育的真、善、美的崇高理想,使教育沐浴于人性的光辉之中。要让学生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教师自身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心怀生命,便有敬畏之情、平等之意,当看到职校学生,我们不只是看到一个受你调教的学生,而首先看到的是和自己一样的人,是平等的、有话语权的生命个体,对于这样一个个的生命,我们的内心应是充满责任、尊重。持生命化的教育理念走进课堂,便会坚持真善美的追求。我们要自觉树立生命教育理论关照下的“成才观、教师观、教学观”,只有具备丰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全新的教学视角和坚定的人文理念才能真正建构起流淌着人文情怀、涌动着生命气息的新型语文课堂。

2 依托教材文本,唤醒学生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的培养,是生命教育的起点。生命意识是个体在生命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生命的认识和观点。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挖掘生命教育资源,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完整的生命意识。

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闪耀着生命光泽的作品。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职教材并不像普教教材那样有专门的生命教育单元。也不是每篇阅读课文都能直指生命话题。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来设计一个“生命主题系列”,通过平时的教学有意识地完成这个系列。这样,教学中以“生命”为话题的教育变得更为系统,也能更深入地挖掘文本中生命教育的资源。

通过重新诵读初中杏林子《生命生命》让学生体会到在险境里垂死挣扎的小飞蛾、墙角砖缝中生长的香瓜子小苗、听诊器里传出的心脏跳动声,那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的涌动。朗读《离太阳最近的树》、《象山那样思考》能让学生珍视自然界的生命,唤起他们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读《世间最美的坟墓》会被托尔斯泰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感动。读《纪念刘和珍君》学生会想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海明威《老人与海》中那颗在恶浪中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斗争着的灵魂, 让学生体验生命的顽强、尊严和伟大。当学生读到文天祥的九死一生与浩然正气,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中的老画家贝尔曼老人是那样崇高无私,他们会拥有多么美丽的心灵体验!教师利用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引导学生赏读这些美文名篇,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跳动,教育学生要关注人和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

3 品读文本,引导学生欣赏生命,热爱生命

教材不仅是文本性教材,更是体验性教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让学生感知生命、认识生命,还要引导他们发现生命存在之趣, 带领他们感受、欣赏生命的美好,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对于那些语言优美、富有情韵、琅琅上口的作品,我通过自己范读、学生齐读、以及分角色朗读或轮读、小组赛读等等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在诵读中感受作者情感,感受人物精神,升华对生命的认识。对于那些意蕴丰厚,意义深刻的文章,我抓住关键词,抓住蕴含和生命态度的词,引导学生进行品读,在品中体味情感,体味生命的意义。

对于那些学生不熟悉的画面,还要利用多媒体,形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让学生易于理解,感悟生命之美好,体悟生命的价值。

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情境之中,欣赏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雄伟、“天姥山的瑰奇”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之秀丽,感受自然之美。通过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对母亲的描写、让学生发现一个个普通父母身上的善良、真诚、伟大,感受人间之爱,体味人间之情,感悟人性内在之美。感受到《荷塘月色》那贮满诗意的朦胧之美,学习沈从文的《边城》,通过对话交流,学生自己从中感受其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人性。我在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时,抓住题目“最美”一词设问,为什么是最美,体现在哪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作深入探究。这需要师生一同经历个性化探究的历程,要查找与作者茨威格和文中要赞美的托尔斯泰有关的资料。上课时,师生先讲解托翁的生平、思想、著作,培养学生对这位伟人的崇敬之情,再抓住“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即托翁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瞻仰这位伟人墓地时的情感,从而体会到文中称托尔斯泰墓是“最宏伟、最感人”的墓的原因,理解作者对托尔斯泰高尚人格的赞美之情。让学生理解生命之美在于人格魅力的高尚。生命中充满了美好, 每个人都要学会欣赏, 懂得珍爱。

4 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如在学习了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我让学生以《假如还有三天生命》为题作文,让学生假设只剩下三天生命,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假设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珍贵,要珍惜生命。又如作文“我美丽,因为我”,让学生挖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体会自己生命中的亮色。

材料作文是开拓学生思路、检验学生思想的好机会。每次材料作文我都精心选材、设计,让学生在从材料本身或写作中自然受到思想上的某种启迪。

我曾经给学生这样一则材料:比尔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眼睛受了伤,视力不断下降,几个月后将完全失明。妻子为了给他能见到光明的日子里留下点什么,决定把家具和墙壁粉刷一遍。油漆匠工作很认真。他虽是断了半只胳膊的残疾人,但他很快乐,一边干活一边吹着口哨。一个星期后他完成了粉刷工作,其间也知道了比尔的情况。比尔对油漆匠说:“你天天那么开心,也让我感到高兴。”算工钱时,油漆匠少算了100美元。比尔不解:“你少算了工钱。”油漆匠说:“我已经多拿了,一个即将失明的人还这么平静,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勇气。”比尔却坚持要再给油漆匠100美元,他说:“我知道了残疾人也可以自食其力,活得很快乐。”这则材料本身就是一个生命教育的好题材,学生可以从中有所收获。作文收上来之后,我发现学生基本上都能感受到两位主人公对生命的乐观和积极的态度,身残志不残的精神等等,在讲评中我对这些都予以了肯定,同时又指出,比尔和油漆匠对生命的这种态度其实就是他们对生命的尊重,让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我利用班会课期间,开展了“感悟经典”的诵读比赛,“我的青春我做主”的演讲比赛,“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板报评比活动,以及在母亲节开展的“爱,就要大声说出来”的感恩活动,“我的中职生活”生涯设计,“看经典人生成长影片”,这些活动让学生找到了自信,焕发出中职学生应有的生命活力,使其沉睡的生命得到了“苏醒”。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一直坚持生命教育,上生命化的语文课,两年之后他们一定能够自信、乐观地适应社会,过现代文明生活,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享受快乐的人生。

摘要: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 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生命是教育的原点, 也是教育的终点。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 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 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 这是教育的初衷, 也是其最本质和最高的价值与目标。但是, 职业教育由于受到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的影响, 更关注社会的需要, 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 而忽略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的个体生命意识, 因此, 在职业学校, 生命教育严重缺失, 教师不能有意识把生命教育和学科教学有效渗透。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有意注重生命教育的渗透, 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让生命飞扬——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生命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3]《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肖川、徐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6月

[4]《关于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范廷贵《考试周刊》2007年第35期

上一篇:学校体育与计算机技术下一篇:志愿服务融入思想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