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冷思考

2024-08-22

翻转课堂的冷思考(精选十篇)

翻转课堂的冷思考 篇1

一、以慕课、翻转课堂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出现、发展的时代必然性

(一) 科技时代下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对教学变革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21世纪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学习型社会的转变, 特别是互联网、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它们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正在逐渐地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型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和科技人才, 对知识的学习逐渐成为一个人终身的事情。我们的工作、生活等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知识, 武装自己的大脑, 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社会对多元知识的需要。慕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模式适时的出现, 延长了人们的学习时间、扩展了人们的学习空间, 满足了人们对多元化知识学习的需求, 适应了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与此同时要运用慕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变革。

(二) 现代教育观念对优化教学的需要

第一, 为教学提供现代教育观念。慕课、翻转课堂中使用的各种教学视频、在线网络学习平台使得学习变得具有开放性、选择性、灵活性, 让知识不再封锁于学校的象牙塔之中, 使知识不再是教师或者部分学习者拥有的专利, 使得教育中的公平化、民主化、终身化、个性化等现代教育观念有可能在现实中得以落实。

第二, 丰富教学内容。慕课、翻转课堂运用的教学视频、网络学习平台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大量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学习资料。网络学习平台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时的和非实时的交流和反馈机制, 能及时为学习者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轨迹, 形成属于每位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数据库, 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为教师设计教学提供有效的辅助教学信息。

第三, 有效调动学习者的主体意识, 提供有效教学的良好契机。慕课、翻转课堂都强调学习者自我的学习责任意识和高度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1], 为学生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

二、以慕课、翻转课堂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 技术主义:缺乏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

慕课、翻转课堂都是由信息技术所触发形成的信息化教学, 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和研究者对慕课、翻转课堂中的技术成分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将慕课、翻转课堂简单理解为教学微视频、在线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平台和技术环境的搭建等教学技术, 极端地认为信息技术的革新和应用能够给教育领域带来根本性的变革, 能够明显提升教与学的效果。在实际的应用中, 只停留在教学技术层面, 忽视这些信息化教学背后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更新和改变。例如, 翻转课堂在中小学的运用中, 一些教师只注重单纯地改变教学顺序, 为学生提供教学视频, 注重设计相关的教学程序等外在技术层面的改变, 忽视教师本身教学思想的转变, 教学信息素养的提升;没有意识到翻转课堂的本质是将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些观点和做法明显带有技术决定论的倾向。

在实际应用中追求技术运用时, 忽视对课程内容的考量, 缺乏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相关的应用仅停留在技术和教学内容浅层次的融合阶段。慕课、翻转课堂微视频的录制特别强调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和设计, 因为教学微视频时间长度通常要控制在10分钟到15分钟之间。这就需要教师将知识合理划分为若干个有联系的知识点分别放在每个微视频中进行教授。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师没有考虑学科内容的知识体系、框架结构、学科特点等, 没能对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梳理, 只是将课堂讲授的内容压缩后搬进视频, 对学生的学习没能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

(二) 外来主义:在中国教学实践中缺乏“本土化”

慕课、翻转课堂从西方引入中国, 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发展十分迅速。2013年中国几所大学陆续加入了国际慕课平台。不久12所“985工程”高等学校共同宣布携手打造国内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与此同时翻转课堂也在中国快速发展起来, 重庆的聚奎中学、深圳的南山实验学校等都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一些中小学教师也都纷纷效仿进行一些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研究。其效果也各有不同。在短短几年间, 慕课和翻转课堂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课堂改革的热潮。[2]

在轰轰烈烈的慕课热、翻转课堂热的背后, 存在对慕课、翻转课堂的盲目跟从和模仿, 缺乏对它们教学效果的客观、理性的判断, 存在一种外来主义的倾向。目前, 慕课、翻转课堂在中国的应用并未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在实践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在大学慕课网络开放课程的应用中一些学校出现课程的预选人数高, 完成人数低且课程的完成率、结业率低的现象。不少学生反映, 由于自己的自控能力低, 不能坚持学习到课程结束, 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仅凭借网络自主学习并不能满足自身的学习要求。在翻转课堂的实施中, 有些教师发现翻转课堂并不能在短时期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 在课堂中教师也未能实现对学生有效的个性化指导。一些学生反映翻转课堂的授课形式不如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形式, 通过视频学习未能掌握学习中的知识点反而增加了他们的课业负担等问题。

(三) 理论主义:缺乏切实有效的实证、量化研究

目前国内对慕课、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方面。对慕课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慕课的发展历程、提供平台和技术环境、教与学、质量监控、课程认证、学分认可、商业运营模式和市场潜力等几方面, 侧重于作理论上的介绍、描述、分析。[3]对翻转课堂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起源、发展历史、定义和特征、本质和内涵、理论基础、国内外发展现状、意义价值、技术平台和工具、国外的相关教学案例等方面理论性的内容。[4]

从总体上看, 国内有关慕课、翻转课堂研究多从理论方面进行宏观建构, 缺少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微观实证研究。具体表现为:一是研究主体不均衡。目前国内慕课、翻转课堂实施涉及的学生人群不均衡, 慕课多集中在大学实施, 研究对象多为大学生而缺少对中小学生的关注;翻转课堂在国内实施主要集中在中小学, 研究对象为中小学生而缺少对大学课堂的关注。二是应用中涉及学科不均衡。研究中多涉及操作性较强的理工类学科, 对文科类学科研究较少。三是研究时间较短, 研究不够深入。目前的研究大多为单个教师开展的短时段的实验研究, 实验后通过问卷或访谈得出一些浅显的结论。研究具有主观性和个体性, 科学性不强。在实验研究中没有将实验中涉及的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教学微视频使用状况等做较为深入和精准的量化调查、分析和研究, 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未能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提供有指导性的策略、方法。慕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虽然在欧美发达国家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中国课堂中运用的适应性需要相关研究者、教师在实践中进行不断验证。

三、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本质回归

(一) 摒弃技术主义, 理性、辩证地对待

在面对慕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模式时, 我们要正确认识它们的技术要素, 树立理性辩证的认识观。

第一, 在态度上, 要摒弃“技术至上论”和摒弃“技术无用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慕课、翻转课堂也不例外, 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理性的、辩证的态度, 既能看到这些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也能看到它们的优势。“技术至上论”和“技术无用论”都是极端的做法, 都不利于促进教学的发展。

第二, 要正确认识慕课、翻转课堂的技术对教学的作用。慕课、翻转课堂都是由信息技术所引发的教学模式, 借助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将教学信息在电脑、手机等终端进行可视化呈现, 达成一种“超越直接在场, 超越对物质地点的依赖”的状态。[5]信息技术在这些教学模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些技术的应用并非是单纯的技术应用。慕课、翻转课堂的应用需要同其他教学因素如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学生因素、教师因素等一起规划和设计才能发挥作用。要将慕课、翻转课堂中的技术要素与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紧密结合, 利用慕课、翻转课堂的技术优势实现对课程内容的“二次加工”, 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结构创新, 实现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创建, 实现教师和学生无障碍的沟通等, 最终达到实现信息技术为课程服务、技术为教学服务的终极目标。

第三, 技术的运用要靠理念先行为其奠定基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指出,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的创新为先导, 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建设为基础, 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慕课、翻转课堂在实践中的运用首先应“理念先行”, 而后再强调技术、资源等的支持。慕课、翻转课堂实施之前要让一线的教师对这些教学模式有深入的了解, 要先让他们在教育理念上予以认识、教育情感态度上予以接受, 再逐渐渗透到他们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去, 最后才能在课堂教学的运用中达到灵活自如的状态, 最终实现创新、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作为慕课、翻转课堂实施主体的教师的教育理念的转变。以慕课、翻转课堂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强调由将“教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教师辅助指导”的教学理念, 由强调“师道尊严、注重教师的权威性”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 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协作”的教学理念, 由“结构性、直线型课程观”转变为“非结构性、生成型的课程观”, 由“以学生成绩为重点的教学观”转变为“注重学生高阶思维、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升的教学观”。教师这些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慕课、翻转课堂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二) 褪去外来主义, 还原教学本质

克服慕课、翻转课堂的外来主义倾向关键是实现这些外来教学模式的本土化, 认清它们的教学本质, 让这些外来的教学模式为我国本土的教学实践所用。

第一, 我们在学习和引进西方的慕课、翻转课堂成功经验的同时, 要考虑中国教育大环境中的各种因素, 让慕课、翻转课堂在中国的实践中加入本土的元素, 实现慕课、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中国式创造。比如在引进、学习国外世界名校优秀慕课资源时, 可以结合中国的文化探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慕课课程资源, 不仅要将慕课“引进来”而且还要“走出去”。[6]翻转课堂的实施, 要考虑国外的翻转课堂实施的小班额教学环境和开放、多元的教学文化等差异因素, 结合中国大班额、中国学生含蓄内敛特质等本国教育实际的特点。

第二, 实现慕课、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的本质回归。不论再怎么用“完美的教学视频”“高效的自主学习软件平台”“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等对它们进行包装, 它们出现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教学技术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达成一种教学统一的状态, 实现教学的目的。我们在利用慕课、翻转课堂时一定要认清它们的教学本质, 让技术为教学服务。

(三) 注重实证研究, 回归教学实践

慕课、翻转课堂都是根植于教学实践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范式, 因此它们的发展及对它们的研究还需要回归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让慕课、翻转课堂和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紧密结合, 不断发展、完善。

第一, 加强对慕课、翻转课堂的系统研究, 特别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慕课、翻转课堂在中国的发展时日并不长, 有些相关理论的研究并不成熟, 有待不同教育学者对慕课、翻转课堂进行进一步全面、系统的研究, 特别是针对慕课、翻转课堂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微视频的录制等技术。在研究教学设计、教学信息技术等理论的同时研究者一定要紧密联系教学实践, 站在教师、学生的立场, 让这些高深理论能够成为教师和学生在实施慕课、翻转课堂时可以借鉴和运用的教学策略。

第二, 拓展研究对象和研究主体, 关注与慕课、翻转课堂相关的不同群体。慕课、翻转课堂的研究可以适当扩大研究对象, 探索不同学段学生的实施状况。要多倡导中小学教师运用慕课、翻转课堂教学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 积极开展教改研究、行动研究, 实现研究主体的多元化。

第三, 开展协同研究, 探索适应不同学科的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规律和特点。为了能进一步探索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应加大不同学科的协同研究, 特别加大对文科类学科的应用研究力度, 让慕课、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有更为广阔的学科适应度。

第四, 开展长期教学实践, 进一步探索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路径。要想对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效性进一步论证, 还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学生的特点深入分析, 对实施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进行时段较长、有周期性的教学实践研究。[7]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完善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创新教学模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以慕课、翻转课堂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成为最近几年国内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热词, 教育研究者、教师等结合我国具体教学的特点对这些教学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已初步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是在相关实践中存在技术主义、外来主义、理论主义等问题, 需要我们树立理性辩证的态度, 回归教学实践, 克服慕课、翻转课堂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让这些被信息技术冠名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的本质目的。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本质

参考文献

[1]蒋笃运.教育信息化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马若龙, 袁松鹤.MOOCs:教育开放的模式创新与本土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13 (12) .

[3]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 2013 (21) .

[4]卜彩丽, 张宝辉.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热点、主题与发展趋势解析——基于共词分析的知识图谱研究[J].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5 (9) .

[5]高德胜.电视的教育哲学——论电子媒介对现代学校教育理念的冲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 (1) .

[6]吴维仲, 关晓辉, 曲朝阳.“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2) .

翻转课堂8:翻转课堂的思考 篇2

翻转课堂的思考

仔细分析美国的翻转课堂,与我们的课堂改革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现简单的汇总以下。

一、教学手段的先进化

所谓教学手段的先进化,主要就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把预习部分转化为观看视频,这是有别于我们国家教学的一大特色。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革,关键是把课堂教学转化为课外甚至是校外,是对课堂地点的演变,使课堂变成了一切皆为教室。这是翻转课堂的理念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

二、先学后教的预习化

仔细剖析该教学模式,基本上与我们的先学后教非常相识。目前我们的课前预习大多数是纸质的预习学案,再先进一点就是如一些小学实行的校讯通,把学生的作业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家长,从这点上看,我们的校讯通与美国的翻转课堂有相识之处,异曲同工,形式相识,目的一样。最终还是让学生先预习,只不过是学生预习的材料丰富一些,伴有教师的指导和建议,把预习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更有利于学生的预习罢了。

三、学生合作的小组化

从课堂教学的流程来看,都是先学后教,然后课堂上学生探究,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小组合作化。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就是布置好任务,然后有学生进行研究讨论,合作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只是一个任务的安排着,学生是任务的研究者、执行者和探索者。

四、教师角色的导师化

从该种教学模式来看,他的起源还是源于我们的杜郎口。俗话说:“懒人推进了世界的发展”。正是这种原因,由于“懒教师”的出现,才产生了“勤学生”。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只有定好位,才能做好“在其位谋其政”。才能真正在课堂上把老师解放出来,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才能让以学定教得以实现!

对高中语文课堂翻转的冷思考 篇3

一、条件支持,软件硬件须匹配

要上成、上好一节翻转课,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硬件都要齐备,教师制作和运用时,还要具有必须的软件。

首先是硬件,学生学习的第一步就是看课前视频。在现有条件的局限下,教师要做好一个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普通视频,至少需要人手一台能制作视频的电脑,但很多高中学校并不能达到这一要求。不少学校是一个办公室配备一台电脑,一个全校教师公用的电子备课室中的电脑,大多只能比较顺畅地进行文本编辑而已,这样的硬件设施是难以维持翻转课堂的视频制作需求的。同时,学生观看视频也需要移动设备终端,电脑、平板、手机都行,但电脑不方便携带,后两者通常不允许学生带到学校,因此,走读生要回家才能看,而住校生只能共同用教室电子设备观看。前两者的时间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后者使用的集体性,更是削弱剥夺了学生的个性需要,而住校生在课余时间进出教室的时间并不统一,所以这种观看视频的方式还让他们的自主学习变得支离破碎。

其次是软件。虽然教师是社会中自学能力最强的人群之一,但由于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事物,学习资料不足、学习经验空白。教师们一脚踏进翻转课堂中,就开始了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视频的长征第一步,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信息技术培训,即使有爱好电脑的老师,也只是在自己爱好的那些方面比较熟练,如办公软件、photoshop等,一般还只是运用,并不知其原理,对比较专业的视频制作基本不熟悉。而且目前也没有很适合非专业人士制作教学视频的软件,笔者试用过会声会影、狸窝和vegas12等通用型视频软件,但都不是很顺手,这是其一;其二,正如前文有人提出的那样,教师需要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支撑,才能做出成熟、高品质的视频,而且教师自己的“软件”配备也很不充分。尤其语文教师,文科距离以数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较之其他的理工科专业更远,他们想掌握比较高水平的信息技术,非一朝一夕之事。他们一面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一面还要边学边用新的技术保证质量,只有恰到好处的忙碌,才能充分发挥教师才能,过分的忙碌,只能拉低教学质量。

二、学校管理,人性调节要跟上

翻转后的课堂教学开放尺度更大,这必然要占据教师课堂准备和批改作业以及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间,这其中还包含语文教师经常担任班主任,翻转以后的课堂准备要比原备课时间更长等因素。教师既想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又想要保持原有的教学质量,本就是一件艰难的事。有的教师辛辛苦苦加班加点都不一定能够做好:或许视频没做完,下一节课就即将来临;或许课还没备周全,上课铃就已经响了;或许作业拖了好久没时间改……他们也不想这样,但他们又能怎样?是放弃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习指导,全身心投入课堂的翻转革新?还是减少教务处或科组安排的任务?语文教师要顾及的是语文学科的教学,当他同时还担任班主任时,要顾及的还有学生和班级的整体发展,本来工作量就已经超重,此时又增加了新的学习、实践、总结、改进任务,占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已是毋庸置疑的,也许因此影响了教学质量,也许因此耽误了各种学习,也许因此影响了教师的家庭关系。对此,学校管理者是不是应该体恤一下教师迎难而上之情,思考一下那些每学期作业要亲改多少次,作文要写多少回,测试要够多少遍的教条量化检查的效果,斟酌一下每个教师找学生谈话必须记录时间、人物、内容、效果的必要,形式主义会占用教师大量的有价值的时间。或许学校有学校的难处,但既然要进行改革,就不可能将所有的重量都压在教师身上,让被社会神化要求的普通教师,罔顾生存的压力而硬逼之成为高不可攀的神。

有时看到有些教师为此晚到会场而被记迟到,笔者会莫名地烦躁。有一次到某推行翻转课堂的学校听课,看到他们在打卡室公布的没有上交政治学习笔记,没有完成调查问卷的教师名单,催促教课进程的通知等等,再看到有的教师因为翻转课堂遭遇困难,又没有时间解决而痛苦时,不由得与他们一同叹息。语文教师的工作是难以量化的,他们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前后都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工作要做,硬性量化必然会导致视频素材找到一半,被迫停下去参加学生集会,回来后忘了要怎么继续,结果要重头再做,还会使教师在参加各种翻转课程的培训时,不得不带上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否则完不成学期任务。诸如此类的问题,给本就在磕磕绊绊中进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更增添了难度。

没有得到学校管理人性化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犹如一段没有得到家长祝福的婚姻,其中必然矛盾重重,问题多多。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学校根据本校实际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才能给翻转课堂的生根、发芽乃至开花结果提供肥沃的土壤,才能让教师安心地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

三、家长质疑,自制不足反有害

记得有一次上《鸿门宴》前,笔者让学生课前看视频并完成视频后的检测,结果还没上课,就有家长给笔者打来电话。电话中首先说了学生一回到家,就用语文作业作挡箭牌上电脑,开始还在看视频,可是看着看着就偷偷藏起了最小化的游戏界面,家长最后是不顾他的反对,陪着看完了视频,做完了作业。然后他又向笔者说出了他的不满:学生本来眼睛就不好,每天回家是用限制了时间的上网来奖励他的良好学习表现,据说在学校上课有不少科目教学时也是用多媒体或白板,现在还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看小视频、做作业,如果每一科都这样,学生这眼睛也就不用要了。同时,回家用电脑的时间长了,自制力不好的学生,必然会心痒痒地总想着电脑另一端的聊天、贴吧、社区等,使用电子设备上网,无形中就拉近了这些诱惑与学生的距离,家长不可能天天守着他们学习,如此一来,弊就一定大于利。

对此笔者进行了深刻地反思,笔者现在还没有将课堂翻转变成教学常态,只是在自己时间能够安排过来的情况下,隔三差五从教材中寻找一些比较适合的课文展开翻转教学。期间发现,首先,翻转课堂条件下的学生,相比在传统教学方式学习的学生,需要更强的自制力。因为传统教学一直在教室中进行,学生始终处于教师的管控之中,讲点话,走点神,打下瞌睡,还有迟到早退等,都会被教师用各种方式干涉管理。而翻转课堂后,学生观看课前视频这一段的学习一半靠自觉,一半靠视频的吸引,其实单就吸引力而言,由外行的教师制作的学习视频,无论如何是难以与程序员开发的游戏视频相提并论的,除了少部分有理想的学生会以学习为己任外,一直在传统教育中成长的中国学生,大部分人都是会在丧失有效监管后,放任自己的兴趣战胜责任的。因此,在实施课堂翻转前,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进行学生自觉性的培养,使之强化到一定程度后,才算是奠定了翻转课堂的学生基础。其次,我国早已是“近视大国”,据相关报道,仅高中生的近视比例,就达到了70.34%,如今的翻转课堂每天都有若干门课程是必看视频不可的,当学生玩游戏的时候,聊天的时候,家长老师都会用“害怕近视”作为理由予以断然的干涉。而如今教学中大量运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家长没看到,回家后的他们看到了,难免会形成纠结。所以,如何有力地说服家长,让家校教育形成合力,是翻转课堂面临的又一大问题。

除以上三点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目前都在制约着翻转课堂的实施,语文教师面临的不仅是跨地域、跨学情的参考,还有跨学科的借鉴(国外的课堂翻转多用于知识点集中的理科课程)。如果我们尚不能提供有效开展的充分条件,就火急火燎地推翻转课堂登堂入室,用跟风改革的形式为自己贴金,这事实上并不是在促进教育,而是在危害教育,学生不是小白鼠,任何人都没有资格用他们进行盲目的试验。当社会、教育部门和学生都还没有适应,就让处于上不挨天、下不着地的教师,将课堂翻转过来,这样的做法是莽撞的,是盲目的。笔者以为,尝试引进新模式介入教育是可以的,但应循序渐进,从浅层次小范围开始,其后是否要“渐进”,引用多少,都还要看前期的试验结果。当然,革故鼎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进步的定式,但“必然”速度的快慢,“定式”背后的忧患,都需要与教育改革有关系的一切人,冷静而理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王强.传统教育环境下对翻转课堂的再思考[J].中小学电教,2015,(07).

[2]李玉斌,尹航,武亚男,姚巧红.翻转课堂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05).

[3]杜才.当前高中语文翻转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

[4]孔冰.在“翻转”的课堂实现教师的“翻转”——对“翻转课堂”的一点感受[J].学园,2014,(06).

[5]蒋信伟.守正出新:语文翻转课堂的实践与理性反思[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04).

[6]鹿文芝.高中语文翻转课堂的实施与反思——以《<史记>选读》为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05).

对当下语文课堂改革的冷思考 篇4

在这两年的实践探索中, 我经常热血沸腾地学习和实践, 也经常与同事探讨和反思。当“有效课堂”一词在教育教学杂志上、学校各种沙龙会议上、各种公开课研讨上“炒”得火爆之时,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们是不是该凝神静思一下: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做到和谐统一?语文课堂的生成应以什么为基础?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笔者且从以下三个层面, 谈谈本人的一点愚见:

一.尊重学生的需要, 挖掘人文性, 但不能抛弃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人文性, 二者是统一的。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许多教师关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整合课外的学习资源、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引进课堂, 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可是, 现在也有一些语文教师离开对文本的基本理解, 追求的是“别出心裁”的解读, 把文本中的人文性挖掘得深刻又新奇;有的语文教师对文本进行不着边际的挑剔、批判, 造成文本解读的浅化;更有些教师将语文课演变成“地理课”、“历史课”“思品课”……由此不难发现, 许多语文教师对课程宗旨的淡化与模糊, 造成了语文教学“工具性”的消减;不明确语文课程定位, 泛化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引发了语文教学的迷茫。

例如,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莫怀戚的《散步》一文时, 他设计了一堂辩论课, 正方观点是“文中的父亲应该陪母亲走大路”, 反方观点是“文中的父亲应该陪儿子走小路”。课堂上正反双方同学唇枪舌剑, 你来我往,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幼难道不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吗?”诸如此类的话语在课堂上此起彼伏, 老师一节课就是笑眯眯地看着后来快要摩拳擦掌的学生们, 他可能感觉孩子们一扫以往的沉寂, 这种热闹的参与是高效语文课堂的体现, 丰富多彩的形式就是尊重学生需要。如果说老师只是设计了一个小环节辩论一下, 活跃课堂气氛, 那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整堂语文课听不到学生琅琅地读书声, 看不到学生对文本精美语段的解读品悟, 那是与“高效课堂”相违背的, 甚至属于“负效课堂”。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 极易让学生误解为上语文就是“乱嚼螃蜞螯”或者“举行快乐派对”。

因此, 营造高效课堂我们不能盲目追求课堂形式的热闹和新颖, 而是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到扎实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培养学生自主, 期待生成的惊喜, 但不能忽视有效的预设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 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 因需施教, 多学少教。因此, 有人认为, 课堂生成是一种偶然性的, 非预见的获得与发展。这种“不可预设”被许多优秀的教师充分利用, 成为公开课的“亮点”, 有效地促进个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有机生成成为老师们追求的“无法预约的精彩”, 期盼的“课堂中内的惊喜”, 呼唤的“学生智慧的火花”……

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思考后马上付诸实践:第一步就是充分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有一位老师在教授《蓝蓝的威尼斯》一课时, 利用多媒体从网上下载了几十幅威尼斯的图片, 将整堂课设计成“漫游威尼斯”, 老师把同学们分为两组:一组为导游组, 一组为观光组。观光组同学根据图片向导游组的同学提问, 表明你最想了解的景物, 导游组的同学根据图片回答观光组同学的问题。两组学生进行比赛。这节课由于没有考虑学生对威尼斯这个城市的了解程度, 学生预习文章的充分程度, 因而两组学生的表现都十分被动和牵强, 老师原本以为会生成很多惊喜的“创新课堂”, 可是却成为徒有形式空洞无聊的“负效课堂”。

课后, 我看了一下这位老师的教案, 寥寥数行, 只有教学的一个框架式思路, 没有语文知识点的训练设计, 更没有对学生预期问题的估测和应对策略。当我提及教案不详细时, 得到的回答是:“教案不能太详细, 多一些‘留白’, 才有更多的生成机遇, 才可能遇到‘意外’的惊喜。”我想很多时候这种“惊喜”会演变成“惊吓”, 从什么时候开始语文课已经没有语文味了呢?

高效的课堂教学来自于精心预设和在此基础上的自然生成。在备课时我们应该心中有本, 目中有人, 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反应从多方面进行估测, 并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 以备在课堂中能迅速调用, 教学中才能从容应对, 收放自如, 使课堂出现“神来之笔”, 使教学环节的意外之处生成高品质的智慧之花。我们切不可寄希望与课堂中一刹那的灵光闪现, 而忽视课前的充分准备;切不可因为“期盼意外”, 而放弃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和对教学方案的精当预设。

因此, 要使课堂高效, 切莫追求没有预设的“放羊式”的“生成”, 诸如上例中所谓的“创新课堂”、“自主课堂”, 不仅没有实现“高效”, 反而让学生形成错误的学习语文的思维, 这种“负效课堂”亟待许多一线教师反思与摒弃。

三.倡导小组合作式学习, 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与竞争意识及创新意识不断增强。随着这种学习方式优点的无限放大, 老师们对“小组合作学习”大有“泛化”“滥用”之嫌。

实施合作式学习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 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 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1.有的小组活动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 认识也不很深刻, 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 这样的合作只是“走马观花”。例如在教学泰格特的《窗》这篇小小说时, 一位老师读完文章, 大胆地提问:“最震撼你们的是文章的哪里?”“结尾。”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接着在没有任何阅读和分析的基础上, 就让学生小组讨论作品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有怎样的艺术感染力。学生东拉西扯一番后, 老师再带他们回到文本, 这样随意地滥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使教学环节拖沓重复, 还经常出现自乱阵脚的“无效教学”“负效教学”的混乱局面。

2.有的则在一节课中安排多次小组合作学习, 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 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际上收效甚微。学生也因为“讨论疲劳”而出现厌倦情绪, 参与讨论的兴趣全无, 教学时间大量浪费, 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3.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 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 老师也只是蜻蜓点水般地在各小组之间游走一下, 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交流收场。这种合作成为了优等生的个人“专场演出”, 许多中等生和学困生成为旁听生, 而非参与者, 久而久之, 极易形成思维定势和思维的惰性, 遇到问题, 大部分学生就缩在后面, 丧失了表现欲望和表达能力。

语文课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如果我们动辄合作探究, 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那么最终只能收获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其实很多时候在语文课上“心动”比“行动”更为重要, “沉静”比“活跃”更有效。

合作学习之所以被广泛应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创造性运用。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对问题先独立思考, 在自学、自悟基础上再运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 通过互相启发, 共同探究, 从而擦出更多可贵的思维火花, 实现高效的语文学习。

翻转课堂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思考论文 篇5

自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我国众多教育者就如何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尝试,但是收效甚微.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则可以真正颠覆传统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重点就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扎实理论基础

教学观念是教师开展授课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其直接关乎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在当前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大都采用传统的“板书+讲授”的教学,即便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技术,那么也依旧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很早以前就一直采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观念严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动性的发挥,教师过多地占用了课堂的时间,学生实际上的有效思考和学习时间非常有限,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自然不会非常理想.而“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物理教学理念,它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一切课程教学内容均围绕学生来开展,同时也不再仅仅注重物理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在这种“翻转课堂”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先“翻转”自己的教学观念,并要“翻转”自己的角色定位,即由知识讲解者变成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基于上述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在平时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彻底“翻转”自身中那些已经过时的教学观念,树立“翻转课堂”理念,接着要结合物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设置“翻转课堂”开展教学所需的各种教学视频课件,同时教师做好课程教学的组织规划,督促学生更好地开展习题和作业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识.因此,物理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物理理论知识功底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否则制作的课件效果也自然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可以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同时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物理学习的进度,及时记录下自身在观看教学视频过程中存在疑惑的地方,以便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向物理教师请教有关的教学问题,从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所讲的物理知识,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例如,在讲解某个物理教学知识点的时候,物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制作相关知识的教学视频课件,接着将其分发给学生来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然后在正式开展课堂授课的过程中重点解答学生的有关学习情况,从而不断提升物理课程教学的效果.

2明确教学思路,增强学习效果

为了确保“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质量,物理教师就必须要明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的思路,以便确保翻转课堂顺利地完成构建,学生也可以切实地从在“翻转课堂”中学到有关的物理知识.而就“翻转课堂”具体的开展思路前,其需要先做好课程开战前的准备工作,具体主要为:根据相关的物理教学内容来详细地制作课程导学案件,为了确保导学案制作的质量,物理教师必须深入挖掘物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准备一个内容充实的教学方案,接着物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已经掌握的物理教材内容来为学生录制一段长度为15分钟左右的物理导学视频.例如,在讲解“流体压强和流速”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预先为学生制作一个相关的物理实验视频,其中包括吸管喷泉、漏斗向下吹乒乓球、硬币和乒乓球在桌面上的吹起等视频来让学生来判断这些实验是否合理.如此一来.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声情并茂的形象视频之后,他们的学习兴趣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同时学生也会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来,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也自然比较理想.在制定好授课视频课件之后,为了确保其应用的质量,物理教师也必须要明确翻转课堂的具体开展策略,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物理教师要将所制作的视频导学课件让学生进行观看,并组织学生进行互相沟通和交流,尤其是要针对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研究,也可以使学生从其他同学那里解决自己存在疑惑的教学内容;其次,物理教师要重点将班级学生所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同时可以适当地延伸和拓展该部分的物理知识,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部分的物理知识;再次,物理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总结学习重点,尤其是自己存在疑惑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巩固学生的物理知识.此外,物理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合理设置一些练习题目来让学生进行练习,以不断深化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切实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电路”方面的物理知识的时候,针对灯泡发光的电路设计而言,物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有关电路教学知识的导学视频,并要适当布置一些教学任务来引发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候的思考,同时要组织全体同学进行互相交流,具体进行相关实验线路的连接,此时学生也会从不同连接方法中掌握有关的电路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如,在讲解“太阳能”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物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录制一段介绍太阳能的视频,比如当前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以及光合作用等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可以在视频的末尾为学生布置一些问答题目,比如:“什么是太阳能?”、“太阳能在当前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领域有哪些呢?”“你认为当前我国太阳能未来的开发领域有哪些?”等来引发学生思考,接着物理教师需要引导全体学生进行互相讨论,借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该部分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

3开展成果交流,提升学习质量

在经历了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环节之后,学生大都从翻转课堂教学中获得了必要的物理知识,但是如果就此罢手,那么教学的实际效果就会大大折扣,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就需要加强课程教学的成果交流,以使学生可以在教学成果交流的过程中来发散学生的思维,也可以使学生与同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在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物理课堂教学的时候,物理教师在授课完毕后要为学生布置一些作业来让学生就已学习的物理知识进行回忆、总结,并可以同其他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将最终的讨论结果以报告的形式提交上来.如此一来,学生会在同其他学生进行成果交流的时候可以梳理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的学习质量,这实际上也是课后巩固的具体体现.此外,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可以在课下教学的时候,随时随地地去按照有关的教学课件来学习有关方面的物理知识,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回忆和巩固他们已学的物理知识,深化他们对于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光学”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部分的物理知识,物理教师在制作视频课件的时候可以预先在最后一部分为学生阐述一下本部分知识的提纲和主要知识框架,以便于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复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课堂探究:热闹后的冷思考 篇6

一、学生独立钻研缺失

片面地理解探究学习,把探究看成讨论,用一味的讨论来组织教学活动。一些教师以为讨论是学生“探究学习”的最佳形式或唯一形式,于是,探究的问题出来(无论是由教师提出,还是由学生提出)以后,立即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学生说说讲讲,课堂热热闹闹。不容否认,讨论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活动,能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可是,讨论的前提是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不经独立钻研而得的“见解”难免肤浅或片面,导致讨论在浅层面上滑行,难以取得应有的实效。并且,新课程的使命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课堂是落实课程目标的主阵地,从生命发展的高度来看,学生独立钻研过程缺失的课堂如果泛滥,必然导致独立思考能力的弱化甚至缺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学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可见,学生个人钻研、独立思考这一基础不容忽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强调探寻追究这一“解决问题的过程”,强化“拓展思维空间”。课堂探究,要求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创设探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探寻追究进而解决问题。整个探究的过程,可以是学生个人独立钻研,也可以是在此基础上的讨论和其他合作学习活动,总之,应该有学生独立钻研的过程和空间。

二、教师点拨质量不高

只追求学生活动的充分,忽视了教师点拨的质量。有些教师面对学生的课堂探究,左一个“很好”,右一个“棒极了,掌声鼓励一下”,偶尔的点拨,充其量也只是概括一下学生发言的要点。比如,在“巧记字形,消灭错别字”的专题探究中,教师要求学生补充以下两组词语,并探究这些词语有何特点。

1.名门()族 奴颜()膝闲情逸()

2.惹()生非 化()为简弄巧成()

学生兴奋地补出了相关的字(望婢致是繁拙)以后,一片安静,一时琢磨不出这些词语到底有何特点。几秒钟后,有的学生脸上露出了有所领悟的表情,举起手来。渐渐地举手发言的学生多了。

生A:第2组,相对应位置上的字意思相反,“是”与“非”相反,“繁”与“简”相反,“巧”与“拙”相反。

生B:第1组,相对应位置上的字意思相同,只是把一个同义词语断开放在相应的位置上组成一个新的成语。如,“名望”“奴婢”“情致”本是一个同义复词,只是在新的成语中断开了。

生C:这两组词语中,都有一些字,处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但意思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相关,如,“门”和“族”,“颜”和“膝”,“闲”和“逸”;还有“生”“惹”,“化”“为”,“弄”“成”。

师:正如大家所说,这些词语中,相对应位置上的字意思相同、相反或相关。我们可以根据这种结构上的对称关系巧记字形,消灭错别字。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把3个学生的观点加以综合,概括成“结构上的对称关系”这一简洁、易记的规律,这是当前较为普遍的概括式点拨。教师精心整合教学资源(分类呈现生活中容易写错的词语),巧妙设计学生活动(先补出容易写错的字,后探究特点),并及时归纳了学生在探究中得到的认识,发挥了对学习活动的组织作用,但忽视了对学习活动的引导作用,因而,制约了课堂探究的升格。

如果教师在概括之后,能高屋建瓴地指点:“这是汉族人追求对称美的心理在构词造句上打下的烙印。”并顺势拨窍:“汉语的词句中有许多是相对应的。比方,含有‘明’和‘暗’的词句,能举出一些吗?”——不仅帮助学生从民族审美心理这一源头上掌握了词语“结构上对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美学意识和审美能力,贯通了新知和旧知。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必能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联想到“柳暗花明”“明争暗斗”“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珠暗投”“明里来,暗里去”“明来暗往”“明察暗访”这些生活中常用的词语,乃至《红楼梦》中的“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领悟到这些词语都承载着中华文化,体现了追求对称美的民族心理。如此一来,把学生的课堂探究从字形书写提升到汉字文化的高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蕴含其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可见,教师点拨的质量,决定着课堂探究升格的高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教师定位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探究中,教师绝不可:工于组织,疏于引导;只追求学生活动的充分,忽视自身点拨的质量。

三、探究阅读游离语文学习价值

课文本身往往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信息系统,既包含作者的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又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风尚,还具有语言表达的示范意义等多种信息,可以说,存在着许多教育价值。不少探究阅读游离了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而奔向了课文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学习余秋雨的《道士塔》。教师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探究“哪些人是敦煌文化的罪人?”学生提炼课文各部分内容要点后,很快发现王道士、清政府、外国侵略者三者都是罪人。这样完成对课文探究之后,再让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中国其他文化遗产流失现象并探究原因。

试问:为什么要学《道士塔》?是因为其社会历史认识价值吗?如果我们的确要探究文化遗产流失的原因,到历史课上去学也许更好,为什么非要通过语文课来学呢?许多人喜欢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更主要的不是其富有历史感,而是因为他用“诗化的语言”使历史与文化相结合,能够给人以新鲜感。因此,“诗化的语言”才是《道士塔》主要的语文学习价值,探究阅读应该品读、涵泳其诗化的语言蕴含的丰富内涵。例如,“塔”之于中国建筑,主要和佛教有关。敦煌是佛教艺术和文化的胜地,自然与佛塔相连。然而,在佛塔中却埋葬了一个道士,合理吗?作者以“道士塔”作为文章题目,有何隐喻?又如,“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真的“宁肯”吗?为什么要“狠狠心”?处处诱人反复咀嚼。国宝在腐败官员手中只能被糟践,被列强掳掠走后尚可“存放”于博物馆还不至于被毁灭,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落入列强之手更幸运;从保护民族文化的角度看,这是何等的悲哀。这其间的苦痛难以言状。课文几乎每一个语句都以情感“着色”,值得反复咀嚼。总之,语文能力的核心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探究阅读应紧扣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和表达能力,这才是“语文课”的探究阅读。

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春意盎然。在这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中,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应以“难免失误”而无视进入的误区。新课改是在前七次课改基础上的继续革新,它并没有否定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宝贵经验。因而,学生深思慎取的独立钻研,教师画龙点睛的点拨,紧扣语文学习价值的探究阅读,当是我们孜孜以求的。

传统文化进课堂热的冷思考 篇7

案例一:师资短缺, 左右为难

某校为了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 将地方戏曲剧种吕剧引入了课堂。但是由于缺少专业的吕剧教师, 只能由学校的音乐教师和外聘的民间艺人任教。孩子们倒是对这种与众不同的学习内容非常喜欢。可是音乐教师却叫苦不迭, 本来课时量就不大, 现在又凭空增加了很多, 而且还要现学现卖, 况且这种戏曲唱腔的学习也非易事。再就是外聘的民间艺人来学校任教, 学校要支付一定的薪酬。如果由学生来承担, 就违反上级某些收费规定;如果由学校来负担, 这确实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去留之间, 左右为难。

思考:有位校长说:“我们也想开设一些地方传统文化课程, 但没有教师和教材, 我们也无从下手。”的确, 师资问题是制约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瓶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 学校要主动和社会上的一些文化团体建立合作关系, 聘请一些传统文化名家或者非遗文化传承人来学校授课, 以保证教学质量;其次, 学校要深入挖掘本校的教师资源, 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培训, 逐步培养出一批校内的传统文化教师, 以满足教学需求;最后, 上级政府或者财政部门要给予学校对外合作与教师培训以必要的资金支持, 让学校有更多的底气和能力将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引入校园。另外, 相邻的学校也可以通过抱团合作开展活动, 通过优势师资的校际走教方式, 实现师资的互补和资源的共享。

案例二:盲目引入, 追风逐利

一次培训会上, 朋友谈起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话题, 朋友对他们学校的做法满腹怨言。前几年盛行经典古诗文进课堂, 他们学校就轰轰烈烈地搞《三字经》《弟子规》……后来, 周边的很多学校又开始搞起了书法、戏剧什么的, 于是, 他们学校也不甘示弱地让学生学起了围棋;而今又开始酝酿着如何将中华武术引入课堂了。还不止如此, 每换一种“文化特色”, 学校都邀请各级领导到校“指导工作”, 并且大会小会地宣传学生获得了什么等级奖励, 学校打造了什么文化品牌, 传承和发扬了什么优秀文化……

思考:传统文化进课堂不是搞噱头, 更不是作秀。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 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科学规划、统一安排, 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首先, 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我们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易于学生接受和学习。其次, 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地方特色文化是地域发展历史的缩影, 选择这样的文化内容有根基, 有资源, 有氛围, 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拓展。最后, 要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不管选择哪种文化内容, 其最终目标依然是育人。能够培育学生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完善学生道德修养的文化内容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当然, 传统文化进课堂贵在坚持, 切莫朝令夕改, 要在传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案例三:操作随意, 有形无实

在一次县域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 某校长介绍说他们学校打造了“太极拳进课堂”的特色课程, 在各年级都开设了太极拳课, 学生人人喜欢太极拳, 人人会打太极拳。现场参观环节, 该校确实随处可见有关太极拳的知识图片, 学生也做了精彩的表演。但是在问及学校有没有专门的太极拳课程教材、有没有各年级段的教学工作计划、有没有指导学校太极拳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等问题时, 答案却都是否定的。所谓的“太极拳进课堂”, 无非是体育教师学了套太极拳招式, 然后学生照着学了学做了做而已。

思考:既然是传统文化, 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也一定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核, 如果我们的工作有形无实, 花拳绣腿, 根本无法实现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 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目标。作为学校, 首先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内容, 按照学段或者年级段进行科学划分和设置, 从低到高, 循序渐进, 建立一套比较系统的教学流程。其次, 要明确各年级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计划, 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要有整体规划和阶段目标, 构建一套较为完备的目标体系。最后, 要定期邀请相关名家或学者 (而非领导) 对学校的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进行论证和指导, 以保证我们的教学工作向着定位更准确和方式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案例四:评价滞后, 关注度低

某校在学生各阶段的学业水平测评中, 都把“传统文化”这门地方课程定为开卷甚至是“免测”科目。本地中小学使用这一套必修的山东省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材。这套教材涵盖了国学经典、风土人情、民谣谚语等各方面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 可以说对于学生了解家乡历史, 增强爱国情感, 提升人文修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虽是必修课程, 可很多学校实行的却是“自修”甚至是“免修”, 由于其不参与上级对学校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考察, 因此, 这门课程一直未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与认可。

思考: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 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作为学校来讲, 首先, 要给予传统文化课程以高度关注, 开足课时, 建立健全专门的课程研究团队, 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其次, 要尝试和建立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传统文化学习水平;最后, 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业务培训、专业赛课、评先树优、职称晋升等方面, 要给予传统文化课程以同样的关注, 以不断提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冷思考 篇8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 唤起积极情感

亚里斯多德曾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小学生好奇心强、好胜心强, 富于想象, 在这一年龄阶段里, 他们更容易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兴趣。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 引发学生求知欲望。在总结口算方法时可以不再问“你是怎么算的?这几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而是问“怎么算又对又快?能不能介绍介绍自己的经验?”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竖式计算的练习往往比较枯燥乏味, 教师可以将练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由学生在教师明确问题引领下编题, 学生“自己出题自己做”, 兴致自然高涨, 从一般形式到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 层层推进, 在不知不觉中, 计算技能得以提高。在“用计算器计算”中教材出示了这样一组题:

142857×1=142857×2=142857×3=

142857×4=142857×5=142857×6=

在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后, 教师一口气报出了六个答案, “哇!老师真厉害!没看计算器报的得数都是对的!”“这里面肯定有规律!”此时不需教师再提什么要求, 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去研究当中的规律了。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愉悦学习,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这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 也是有效的课堂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了解学生的认知现状, 引导积极探究

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源泉, 每个儿童在学习数学知识前都会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 积淀一定的数学经验。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现状, 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认知现状紧密结合起来, 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 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 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 和学生一起用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去经历从生活经验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教学“认识比”一课,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 学生已分阶段掌握了除法和分数意义, 认识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思维水平方面, 到了小学高年级, 学生已经能初步学会独立运用抽象思维进行较为简单的逻辑论证。在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起点和思维起点充分了解后, 教师在课始设置了一个让学生帮助老师挑选“合适的画框”的情境, 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美、进而引发他们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美, 也就是“长和宽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才是美的呢?”让学生“用一个式子或一个数来表示”长和宽的关系, 学生不但写出了减法、除法和分数表示:长比宽多3分米, 宽比长少3分米, 宽相当于长的, 长相当于宽的。还写出了5:8, “大家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表示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由此引入比的学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但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还获得了数学思想和方法, 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激励纵向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到同样的层次, 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多地发展, 只有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使所有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的课才是有效的、优质的课。这要求我们教师不但要了解每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共性特点, 同时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学中以平等的身份面对所有的学生, 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练习和作业可采取分层设计, 分为必做和选做两种, 在选做的题目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会做的或感兴趣的题目, 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吃得了”、“吃得好”、“吃得饱”, 都能在各自现有的基础上跳一跳摘取“智慧的果实”, 体验成功的同时学生也明确了自己的努力的方向。教师应关注个体的纵向发展, 及时予以恰当的表扬和激励, 使每个孩子拥有自信, 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 看到自己的发展和成长。

总之, 我们必须将儿童当“人”看, 承认儿童具有和成人一样的独立人格;我们也必须将儿童当“儿童”看, 承认并尊重儿童不同于成人的身心特点和个性特征, 让我们从儿童的视角看待数学学习, 将儿童真正当成数学学习的主人, 构建有效的、和谐的数学课堂。

摘要:如何构建有效、和谐的数学课堂, 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笔者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 唤起积极情感、了解学生的认知现状, 引导积极探究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激励纵向发展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对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教学的冷思考 篇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它的提出适应了信息化社会的特点以及培养人才的要求,为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培养创新能力、扩大知识面指明了方向。于是,多媒体教学、网络化课堂教学应运而生,凡是上公开课、展示课,无不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好像唯有此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才是上档次的课。诚然,多媒体教学有它的优越性及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但它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用来弥补教师上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而有些教师把一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统统纳入课件,甚至一个小小的提问也由多媒体代劳,这就造成多媒体独霸课堂、教师成为多媒体“奴隶”的局面。现结合实例来谈谈几点我的思考。

扼杀,还是发挥想象力

案例:《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片段。

1.导入。

教师放一段丹顶鹤展翅高飞的录像。

2.学文。

1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丹顶鹤的句子。2学生说说丹顶鹤的外形特点。3把画有五只不同样子的丹顶鹤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只?它在干什么?4放丹顶鹤飞翔的录像,让学生说说对丹顶鹤的印象。

案例评析:本节课上,教师为了适应低年级学生直观、感性思维为主的特点,采用了多种直观手段,让学生了解丹顶鹤外形美和动作美的特点,如放录像、出示丹顶鹤简笔画等。这种设计让学生对丹顶鹤的特点留下了真切的印象。但是,如果一味地用直观思维来清晰、明白地呈现事物的形象,那学生的想象能力该如何培养呢?

思考: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内容由于学生生活空间和知识面的狭窄,往往成为教学上的难点。而运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展现情境、模拟现象、叙述事实等方式突破课文难点,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习兴趣,但课堂上过度使用多媒体也成为教学的干扰因素。 著名语文教师于漪指出,“‘观摩课’上, 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却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因为多媒体课件虽然给了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了多个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 远远超过学生了解课文或独自思考的时间。

在课堂上,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讨论得有声有色,但过后这些为什么犹如过眼云烟,学生对课文内容仍一知半解?于漪老师指出,“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手段,过滥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无法体现出教师应有的基本功,而且严重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课堂上,教师手按鼠标只管一路点来,学生随着屏幕所呈现的内容步步紧跟,从而失去了积极参与教学和思考问题的时间。这种做法虽有现代化教学手段包装,但其实质仍是“满堂灌”,对改进教学没有多大用处。更有甚者,多媒体还会被一些教师当做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强练习密度的“法宝”,成为他们固守应试教育阵地、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帮凶”,从而成了禁锢甚至扼杀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现代杀手”。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所以,语文教学的另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低年级学生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世界在他们脑海中是多彩的,教师应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各种有益于想象的素材,为学生创设各种益于想象的空间、条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阅历比较少,需要用多媒体来帮助认识事物,但多媒体出现的频率不应过多,还是应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思考与想象上。

放弃,还是训练“双击”

案例:《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片段。

教师问小稻秧是怎样脱险的,并请学生看《小稻秧脱险记》文件夹中的动画课件。然后让学生快速、自由地浏览课文, 把最受感动、最震撼人心的句子复制到留言板上。教师接着问除了书上的知识,还想了解小稻秧的哪些知识?(生质疑)教师出示相关知识,并在留言板上写出自己的看法。

案例评析:这是一节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把整个故事制成了一集动画片,使人物的每句话都能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课文,抛弃了原有的纸与笔的学习方式,不得不说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挑战。

思考: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所以出现了学生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合理的训练是素养形成的基础。对学生来说,课堂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知识与发展能力,而不是复制一下、读读句子这样的“走过场”。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学生在通过多媒体教学、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

《语文课标》中提出了“语文素养” 一词,并要求每位学生获得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语文素养,包括我们所说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语文学习需要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入细微的理解和体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融入自身的思想认识,把语言文字描述的情景再现出来。教师如果单纯使用动画片代替学生的独特感受,就忽略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忽略,还是培养信息能力

案例:《莫高窟》教学设计片段。

1.学课文,浏览网页,理解课文。

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点击关键词浏览相应信息,完成练习。学生交流练习。

2.点击网址,浏览相关信息,加深对莫高窟的认识。

案例评析:这位教师做的网页内容丰富,画面精美。课上,学生只要轻轻一点,就能利用教师搜集和处理好的信息库获得成倍增长的知识,从而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新知识的效率。但怎么就把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变成了培养教师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再说,如果每节课都这样上,那教师连备课、做课件的时间都来不及。

思考:语文教学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精髓是教师、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的教学环境。由于多媒体的特点之一是可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集文字、图像、声音、录像等于一体,因此多媒体是用于支持课堂教学的,但不能一味地强调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强调在单位时间里给学生尽量多的信息。这样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结果是学过的知识像过眼烟云, 记得快,忘得也快。

虽然内容很丰富,获得的信息量很大,但真正能对学生学习起帮助的却很少,也很难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反而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多媒体的使用也要因课堂的需要而定,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这么“丰富”的教学内容。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注重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 积极思维的主动性。

如果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材料, 那么学生的信息能力能得到提高,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可以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多花一点时间指导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本领。这样教师就不用花那么多的时间来准备课件,何乐而不为呢?

翻转课堂的冷思考 篇10

一、纪实:合作学习的现状

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视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 追求表面的时尚, 为合作而合作, 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低效甚至无效。

1.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 教师会把学生按照一定的人数, 分成不同的小组。课堂教学中, 我们虽然看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各自“热烈”地讨论着, 但不知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这样的小组合作虽然分组了, 讨论了, 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 不仅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还容易养成学生不善于倾听的习惯。

2. 合作学习=“兵”教“兵”

在各式各样的公开课、展示课及评比课中, 我们经常发现在课堂交流环节中, 当每个小组发表看法时, 只听到小组中占有优势的学生说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 而其他学生各忙各的, 根本就没有认真听, 更很少参与其中。这种小组合作, 优势学生包揽了一切, 弱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甚至没有接受。这样的小组合作不仅不利于弱势学生的发展, 也不利于培养优势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究因:“伪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因分析

1. 缺乏组织, 脱离讨论主题

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就是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让学生自行讨论,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其实学生的讨论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否则学生就会出现漫无边际的闲聊, 教师觉得他们讨论得很“热烈”, 实际上他们有的讨论早已脱离了主题。这种脱离主题的小组讨论, 不仅学生无法对所学的知识展开讨论, 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2. 看重优等生, 忽视弱势学生

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表看法时, 总是让每个小组中的优等生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他们包揽了小组讨论的大部分成果。这些优等生在发言时, 弱势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 教师的做法无形中打压了弱势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将他们排斥在外。这让小组讨论变成了优等生的“独角戏”表演, 这也不利于优势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实践:搭建小组合作平台, 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种种误区,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合作学习本身的积极意义, 使合作学习变得低效。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避免这些误区, 最大程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 规划好小组合作成员, 为小组合作奠定基础

(1) 科学分组, 培养骨干。要开展积极有效的讨论, 须在一个完善的学习活动小组中进行。教师在熟悉学生的基础上, 按学生的个体差异, 将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组合成一个个合作小组。其中每个合作小组由一个优等学生、两个中层学生和一个弱势学生构成。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共同活动、相互启发, 优等学生能为弱势学生提供智力刺激, 弱势学生能在不同的讨论中受到促进, 变得积极并乐于动脑。每个团体活动的良好开展都离不开团体中的核心人物。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组长是小组有效合作的关键, 直接影响着合作的氛围和质量。因此, 数学教师要慧眼识珠, 选拔和培养出优秀的小组长, 使他们成长为小组中的“领头雁”。

(2) 各司其职, 随机提问。合作学习就是要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事情做, 各司其职, 要摒除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的惰性思想, 要唤起每个成员的责任意识和主人公意识。教师在引导小组交流时, 要随机提问每个学生, 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述自己的看法。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也要适时评价各小组合作的情况, 及时给予表扬。在此基础上, 要把更多的发言权向弱势学生倾斜, 让他们能够有更多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 增加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改变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被动、落后的局面。

(3) 授之以渔, 传授技能。学生有效的合作还需要合作的技能, 数学教师要适时地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交流、合作技能, 使学生学会倾听, 同时培养学生表达、接纳等合作技巧。在合作的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发言时要专心, 表述自己意见的时候要紧扣中心, 同时还应热心帮助有困难的成员。对其他同学的肯定要有诚心, 在小组合作讨论时, 也要自觉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听取别人发言时, 要学会耐心倾听, 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 如果有不同的看法, 要等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把握好合作的时机, 提高合作的实效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高效的合作应该是教师精选的、可以具体分解的内容, 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合作任务。

(1) 在学生认知发生冲突时, 组织小组合作。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心智水平和学习的层次水平不同, 决定着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想法会千差万别, 由此而产生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争辩。这种争辩中常常表现出学生不同的个性思维水平, 可以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 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讨论, 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 组织学生合作, 引发学生之间的争辩。

【案例1】在教学有关二月的天数时, 我以王小明已经12岁了, 但他只过了3个生日为题, 请问王小明的生日是哪年哪月哪日?以王小明的生日作为对二月知识理解的切人点, 学生的认知发生了冲突, 得出了各不相同的答案。我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争辩赛。在合作交流中, 学生有的根据所学的二月天数的知识进行思考、分析, 有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据理力争, 最终在合作交流中正确理解闰年二月29天, 平年28天。

以上的案例, 通过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生日问题, 通过采用小组争辩赛的形式让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其中, 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表述, 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效度。

(2) 在引入开放问题时, 组织合作交流。开放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 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千差万别, 不同的学生常常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得出不同的答案。课堂教学中适度地引入开放性习题, 能够激发全体学生个性化地思考。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时, 应抓住时机, 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的讨论。

【案例2】在“找规律”的教学中, 我出示一题:1、2、4、 () 、 () 、 () ……要求学生在数字后面的括号中加上一些数, 使这些数有规律。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后, 学生想到了多种不同方法。

生1:7、11、16……理由是前后两个数的差依次为1、2、3、4、5……

生2:8、16、32……理由是前一个数的2倍为后一个数。

生3:1、2、4……理由是重复也是一种规律。

……

可以看出学生都沉浸在寻找规律的兴奋中, 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兴趣, 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个性思维成果。这样的合作交流、学习, 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 学生能够由此及彼思考出不同的答案, 从而让数学课堂闪烁着个性思维的火花。

3. 在大部分学生思维受阻时, 组织学生合作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有可能会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不会解答的现象, 这样的情况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案例3】曾经听过苏教版三年级《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 这节课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 体会到一次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3个面。课堂一开始, 教师就让学生拿自己的数学书在小组中讨论“最多能够看到数学书的几个面”。学生纷纷议论起来, 有的说3个, 有的说4个。这时教师让学生蒙上一只眼睛, 再看一遍数学书, 全班同学最终达成共识:“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前提条件是“从一个角度观察”。

经过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得出了双眼观察物体是从“两个角度”去观察, 因此才看到物体的四个面。我们最多能够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必须具备前提条件“从一个角度观察。”

上一篇:轨道交通作用下一篇:新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