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债务危机

2024-07-01

高校债务危机(精选十篇)

高校债务危机 篇1

(一) 进一步明确高等学校的运行机制

笔者认为从贷款这一问题分析, 国家无法给予高校足够的资金投入, 直接导致了高校的贷款行为;政府与高校没有理顺关系, 导致高校的贷款问题最终由政府买单, 改变这样的局面, 在于打破教育资源垄断格局, 发展更多的能按市场规律、教育规律办学的高等学校, 建立高等学校的市场竞争格局, 建立科学的政府拨款体系 (包括针对公立学校的财政拨款以及针对民办学校的项目支持拨款) , 重新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归还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改革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 才可能真正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 从根本上解决高等学校的发展问题。

(二) 适当增加财政投入

如果改变高校的运行模式需要长时间的探索, 那么另一个较快的方法就是由国家增加投入来还清这笔贷款。高校直接向银行贷款没有法律依据, 而只有政府部门的文件依据。如果允许高校贷款, 作为教育单位的高校, 不以营利为目的, 又拿什么来还款呢?政府投入不足, 加上自身市场竞争力不足, 贷款的高校要还款, 必然的选择是投资经营以求获利赚钱, 以及提高学生学费标准、追求学生规模, 同时压缩学生培养开支, 在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 前者必然导致高校的投资经营风险, 而后者则导致办学精神的严重扭曲。因此, 目前解决高校贷款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政府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

(三) 成立基金会

据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邬大光提出, 国外大学的基金会是大学发展的“蓄水池”和坚强后盾。耶鲁大学基金会2005年年报披露, 过去10年间, 基金会为耶鲁大学提供的财政支持, 从1149亿美元猛增至5167亿美元, 年增长14%。其在股票市场的投资回报, 在过去10年间也高达12.7%。我国高校也可以考虑采用基金会的形式来管理自己的资产, 使其增值从而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 进行土地置换

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也就是通过出售老校区的土地来偿还新校区的银行贷款。对高校老校区土地进行置换或处置, 是筹集建设资金、加快新校区建设、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高校绝大部分老校区都处于城市的中心区域, 若能抓住机遇, 尽快启动进行置换, 将会给高校带来巨大的收益, 也是高校摆脱资金困饶的主要途径。

(五) 引进民间资本

针对一些债台高筑的高校, 可以考虑允许民间资本参与进来, 由此方式来增加学校的资金。当然这种方法的前提是不能改变高校的属性, 也就是民间资本的参股比例必须有一定的限制, 确保国家对高校的所有权。

(六) 充分发挥高校高层次人才的作用, 用智力换资本

既然学校已经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引进了一些高层次的人才, 就要充分利用他们来为学校创造财富, 因此, 学校要充分利用拥有众多高级科技人才的优势, 制定激励政策, 积极鼓励教学科研人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和技术攻关项目。另外, 也可以与一些企业合作, 搞联合开发, 使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产生实际的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 加快了学科建设的步伐, 既提升了教学科研人员的整体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又提高了科技人员的生活福利待遇。

(七) 采用委托贷款的方式

即利用教职工的名义从银行进行贷款, 然后再贷给学校, 同时学校给予教职工一定的利息补贴。在高校还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的情况下, 高校不得不举借新债偿还旧债。但目前这种方法由于银行缩小了对高校的贷款规模或停止发放新贷款已经不能使用, 导致高校资金链断裂, 在建工程无法按期完成, 甚至造成烂尾工程, 这将严重影响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于是学校为了能够继续运行下去, 为了能够继续从银行得到钱, 不得不采用此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短期内解决了学校的债务危机, 但从长远看, 因为加大了利息的投入, 会进一步增加学校的债务危机。并且这种方法目前还存在着政策上的障碍, 一般不鼓励采用此方法。因此, 笔者认为, 国家出台解决高校债务危机的方法刻不容缓, 否则, 其影响会越来越严重。

(八) 与投资者合作, 用地权换股权, 加快学校服务业建设

根据学校占地面积大的特点, 可以采取了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学校用土地入股与投资者共同兴建大型的科技广场或进行其他的项目开发;第二种形式是在校园规划区内建设小商品市场, 所有店面都通过投资招标来建设。建成后产权归学校, 投资者可无偿使用几年, 作为投资回报, 三年后按市场价优先租用。此种方法既安排了大批教职工子女和下岗职工就业, 又方便了教职工和学生的生活。

(九) 尝试“民投公租”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

目前身陷债务困境的高校可以尝试向民间拓宽融资渠道, 走多元化筹集资金的道路。所谓“民投公租”就是对现阶段国家财力难以解决而高校又急需扩建的教育设施, 和企业的融资租赁方式一样,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 学校按照社会投资收益率和固定资产折旧率, 给投资者偿付合理的租金, 保证项目的正常收益水平, 从而调动社会投资高校教育的积极性。这样既可以解决银行要求的担保或抵押问题, 又可以解决高校急需的资金问题, 还可以分散高校由于融资而引起的财务风险。除了“民投公租”形式外, 发行教育股票或教育彩票等融资方式也值得研究。

(十) 政府出面协调现有债务的偿还

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篇2

【摘要】 自1999年国家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加上原有高校体制的缺陷,全国高校普遍出现债务危机现象。目前,高校债务不仅数额巨大、覆盖面广,而且增长速度快,严重影响到高校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化解高校债务危机已经成为高校和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高校债务危机出现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中的诱导性原因,最后提出自己的一些简单对策。

关键词高校债务危机原因对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与趋势》的综合报告中指出,中国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在过去非常短的时间里翻了一番,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毋庸置疑,在过去“十五”“十一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2005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超过2500万人,2007年在校生规模达到2700万人。现在由于生活水平和教育观念的提高,在校生还在增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跨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与此同时,中国的许多高等院校也成为银行的“债务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等院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2000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巨额的贷款负债已成为高校的负担,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 高校债务形成的原因高校扩招,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

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拓展办学空间,扩大办学规模,解决好办学容量问题;同时要保证和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好加油质量问题。从征地到扩建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体育场等教学

场所和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场所,需要开支巨额的建设性费用;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文献资料、扩大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等教学条件建设方面,需要开支大量的发展性费用。凡此种种,高校不堪重负,为了解决高校扩张的资金短缺问题,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向银行贷款。

2受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上世纪末,除“部分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在高等教育中起示范作用的骨干学校和少数行业性强、地方管理不便的学校”任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大多数高校下放由地方管理,一些重点学校由中央和地方共建。高等教育这以改革举措给地方财政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在地方政府收入没有明显大幅增长的情况下,高校、中专在较短时间内大量下放或共建,要求地方额外大幅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是不现实的,为了解决问题,只好转向银行贷款。

3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多种经费来源渠道中,财政性拨快是其主要的方面,它和学杂费收入相加约占普通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90%左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名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实际末达到4%,虽然国家财政中教育经费支出展GDP比重逐年上升,但离目标相距甚远,此外在教育经费投入也存在向重点高校倾斜的问题,从而使一般的普通高校财政支出不够。

4我国高校创收能力有限。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利用学校自身科技、智力、设施、设备和校产等优势,开展对外服务及销售所得收入,而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在这反方面明显不足。其他经费筹措渠道获取经费收入有限。

从我国高等学校目前的经费收入结构来看,主要除了财政拨款外,学杂费收入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但由于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和承受能力尚低,加上必须要考虑到广大农村和欠发达的地区的经济情况,向学生收取的学杂费的提高也有一定的限度。

同时,我国高校融资的渠道和手段有限,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自由通过银行来解决资金问题,从而必然会增加自身的债务支出,尤其是在当前,高校停止

扩招,生源减少的情况下,高校很难支付得起巨额的利息,更不用说偿还贷款了。

二 高校债务危机的危害

《200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到2006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500亿元到5000亿元。在今后的3-5年内,进入还款期的高校将形成不能还本付息的局面,部分高校已存在严重的财务危机,游走在财务破产的边缘,债务危机的危害日益明显

(一)债务危机产生的直接影响

高校债务危机首先影响的是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高校巨额本息的偿付已经影响了许多高校的健康运行。在财政收入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高校教学设施不能及时的更新和维修、教学材料、实验材料和科研材料一再压缩,各种科研实验活动不能顺利的开展。

(二)债务危机产生的潜在危害

首先,债务危机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破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一偿还全部债务,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该法的适用范围是所有企业法人。公立高校是公益事业法人高校破产还不能成立,但随着高校债务越来越严重,且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高校破产也不是危言耸听。

其次,高校债务蕴含着巨大的金融危机。巨额负债形成了放贷银行的不良贷款,直接损害银行的正常经营。如果不能及时遏制这种现状,或会扰乱金融秩序,或会使高校学费进一步提高或变相提高,有可能引发社会危机。

三 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防范对策。

(一)政府应不断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投入

教育经费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

5.1%,欠发达国家为4.15.我国政府在90年代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应占GDP的4%。20年过去了,我国教育经费一直在3%左右徘徊。有研究认为,按照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财政性经费占GDP的比例国际水平应当是4.04%,我国现有国立普通高校1800余所,财政性经费占高校办学经费比例已经下降为50%左右,其余主要通过学费解决。

(二)建立健全高校社会融资功能,进一步拓宽高校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仍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高等院校从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十分有限。在现实的运行过程中,高等院校只有与资本市场有机融合,才能加快发展。成立高校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是20世纪中期首先在美国出现的一种特殊投资基金,它以特殊的产业为投资对象,以追求长期稳定收益为母的,用以扶持这些产业的发展。在国外几乎所有大学都有基金会,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据耶鲁大学基金会2005年披露,过去10年间为校方提供的财政支持,从1.49亿美元猛增到5.67亿美元,年增长14%。孤立符合条件的高校上市。高校特有的教育资源使高校走进市场成为可能。我国高校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发展迅猛,高校控股或借壳上市工商目前有30多家。以重点大学科技和智力为依托,充满活力、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客机股份制企业集团已成为资本市场中的一支主力军。

3建立与金融机构的长效合作机制银行与教育结合,即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也反映了金融业积极开拓市场。提高信贷质量。规避风险的现实选择。

(三)加强内部财务成本管理

增收的同时还需要开支,把科学的财务管理运用于时间。长期以来作为非营利组织的高校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办学,不以赢利为目的。高校资源使用中不要求取得经济上的回报,使得在高校财务管理中,普遍缺乏成本意识。因此,增强成本意识,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提高办学经济效益,已成为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裁撤冗员,厉行节约,降低成本。探索合理的高校人员结构比例,利用相应的成本模型来分析,计算。确定一个合理的人员配置比例。尽量减少行政管理人员,将优先的资金投入到教学中。强化预算管理。高校财务预算是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教学目标任务编制的,并进过规定程序批准的综合财务收支计划。它是各高校完成计划和任务的财力保障,也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高校应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在“先保基本支出,后保项目支出”的原则进行活动。积极探索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减轻学校财务部门同意进行成本管理的复杂化,提高管理的高效性。

(四)充分利用高校品牌无形资产

著名大学的品牌本身就是一种包含巨大财富的无形资产。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种资产尤为重要。首先,高校应确保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其次,引入竞争机制,是资源的配置更趋向于市场调节和公开有序的市场竞争。

高等教育财政危机是一个永恒的世界性问题,中国也不例外。政府应进行事业单位制设计和管理模式的改革;高校应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新的融资渠道,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银行应探索既能服务号公益事业,又不致产生太多金融风险的体制机制。只有双管齐下,我国高校财务危机才不会再次发生。而对于中国高校来说,这条路还很远。

参考书目:周清明 刘善球 从高校负债谈如何让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机制【J】教育财

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形成与化解研究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校融资;债务危机

中图分类:F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4-0033-04

一、我国高校债务的现状与危害

1998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入学比例急剧上升,高校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资金供给的增长却没有形成与高校规模扩张相匹配的速度,导致高校资金缺口剧增,对外债务如同滚雪球般越积越多。2007年3月,随着吉林大学债务危机的曝光,高校一直隐而不显的债务问题霍然浮出水面。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承担着由银行贷款形成的高额负债,而且期限结构不合理,债务危机已经形成,不仅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负担产生直接负面影响,还可能对我国人才培养体系和金融体系稳定产生潜在危害。

(一)高校债务危机现状

1、高校负债总额大。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快,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缺位,高校大规模举债。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的一项调研表明,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元~2500亿元。2007年9月12日,教育部长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高校债务总计约2000多亿元。而在近期召开的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教育界特别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田淑兰表示,目前全国的高校债务已经达到了2400亿元左右。更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贷款规模已经达到4000亿元以上,高校债台高筑,危若垒卵,入不敷出已成事实。

2、高校负债结构严重失衡。债务危机不仅体现在总量层面,还表现在负债结构失衡带来的压力。首先,是负债来源结构不合理,高校的主要债权人是国有商业银行。前几年宽松的融资环境、国家对高校办学政策的倾斜,以及金融行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预期,使得高校成为了银行眼中香馍馍。银行对高校这种“质优”贷款的竞争结果在地区上表现为很多高校的贷款来源过于集中在某一家金融机构。其次,从贷款的期限结构来看,高校贷款的种类普遍存在短期贷款比例高,中长期贷款比例较低的现象,导致还款时间过于集中,从而形成巨大的还款压力。

由于高校日常资金流量的平稳性,贷款的集中偿还会在一段时期内对高校资金的平衡造成困扰。这种资金偿付在某一时间区段上的不匹配又会对后续的资金平衡产生滞后影响。现金流量的断源使得高校被迫陷入借债还债的恶性循环之中。

(二)高校债务危机产生的危害

1、债务危机产生的现实危害。高校债务危机首先影响到的就是教学质量的保障与科研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高校承担的巨额债务已经影响了许多高校健康正常的运行,教学资源和试验设施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更新,科研经费被迫一再缩减,科研活动不能顺利开展。另外,高校负巨额债务运行必然加大学生及家长的负担。我国高校的运转经费来源主要有二:一是财政投入,二是学生交纳的学杂费。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不像义务教育,国家对高校运转经费的投入只能是极其有限的一部分,剩下的高校的绝大部分运转经费还只能靠学生交纳的学费去填补。为缓解巨额债务负担,高校提高收费标准是必然的事情,迫使近年来学杂费在高校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据资料显示,扩招六年,学杂费在高校收入中的占比逐渐上升,从1999年的16.01%上升到2005年的20.72%,涨幅超过4个百分点。2005年普通高校学费和杂费共计达到1553.1亿元,分别比1992、2000和2004年增长34,4倍、1.6倍和15.3%,增幅比同期普通高校招生数高28.7倍、0.3倍和2.5个百分点。国家对于学费的收费标准一直都有明确的限制,因此,杂费等教育收费项目将是高校不断提高收费标准的重要项目。换言之,学生家长将会成为高校巨额债务的最终买单者。

2、高校债务危机的潜在危害。高校债务危机产生的危害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加重了学生家长的负担,它还可能将通过一系列反应对高校和金融体系产生潜在的危害,对社会各个方面造成更为深远的消极影响。首先,直接的问题就是债务危机可能导致高校破产。随着高校债务问题越来越显露,有的大学已经在亏损运行,连债务利息都无法偿还,而且大学债务的责任人缺位,非常类似于过去的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尽管事实上存在着国家对高校的隐形担保,但在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直接投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高校甚至是某些教育部重点高校的破产也并非危言耸听。再者,高校债务问题蕴含着巨大金融风险。巨额负债形成了放贷银行的不良贷款,直接损害到银行的正常经营。国家审计署向社会公布的对中国农业银行2004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审计结果显示,中国农业银行部分信贷业务存在潜在风险,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高校形成的债务风险。当前高校贷款普遍以学费收费权作质押,而学费收入属财政性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一旦高校贷款到期不能偿还,银行难以真正实现对收费权的质押权利。这些因素都将对银行体系的资产安全产生潜在的风险,高校债务危机对金融市场的稳定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主要成因分析

形成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因素是多元的,其中包括国家财政投入不足、高校风险意识淡薄、管理弱化、银行盲目授信放贷等等。但笔者认为,高校经费来源不足与资金的管理运作缺陷是造成高校债务危机最重要的原因。

(一)高校经费来源不足

1、国家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根据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承诺于2004年以前,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实现4%的目标。但这一目标始终没有达到,一直在2.4%~2.8%之间徘徊。尽管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在不断增长,而且显著快于GDP的增长速度,但财政收入增长量的70%被用于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高等教育支出甚至出现负增长。当然,义务教育是一国发展的根本,强调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并不是要否定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在一国的教育发展中同等重要,但切忌顾此失彼。一旦高校资不抵债,最终也只能由国家财政埋单。

2、高校融资渠道狭窄。在我国,由于高等教育绝大部分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承办,一旦高校缺钱,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就成为补充高校资金来源不足的不二人选。这种单一的债务融资方式使其抗风险能力非常弱,面对巨大的债务压力,造血功能严重不足

的高校只有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和学杂费收入。相比于国外高校的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除了政府财政拨款之外,通过市场化运作向社会融资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发行教育彩票和债券、进行校企合作、争取校友捐赠等方式,而我国高校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只有少数的上市公司,如北大青鸟、大红鹰等通过举办高等教育而让学校成为资本市场中的主体,也出现了新东方等这些比较成功的教育企业上市,但这样的市场化其实也只是资本市场对高等教育的反哺,对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并没有强大的推动力。

(二)高校资金管理运作存在缺陷

1、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2006年,国内先后爆出了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挪用资金炒股的问题,大学参与证券市场的投资,给学校带来不是资金收益,而是巨大的损失。同时,近些年高校大兴土木,圈地扩建,耗资巨大修建豪华图书馆、体育场甚至校门的新闻屡屡出现,不断向人们揭示高校在资金管理运作上的诸多问题。这固然与目前对高校评价体制有一定的关系,“211”、“985”工程的评选对硬件设施会有一定的要求,以及各大高校之间的相互攀比,都成为高校“乱花钱”的诱因。但是,高校内部对于资金管理机制的弱化,才是造成这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以及资金滥用的根源。高校内部对于资金的管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首先是内在约束机制不足,缺乏有效监督控制体系;其二是高校在进行资金运作时风险意识淡薄,高风险、盲目的投资使得高校债台高筑。

2、外部约束体系缺失。高校内部在资金管理运作体系上存在漏洞的同时,我国对于高校投融资以及资金运作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也相应欠缺,双方的共同作用才导致了严重后果。根据《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其相关解释,对于高校融资行为的法律规定中有一些欠妥甚至矛盾之处,高校介入资本市场存在法律盲点,高校融资的一些实际操作也与相关法律法规有悖。例如,根据《担保法》的有关规定,高校授信是难以落实抵押担保措施的,但实际上,银行向高校大量放贷是依靠政府的隐性担保完成的。本属于商业领域的借贷已经涉及到了政府,事实上也是如此操作的,但对于这样的借贷行为及其性质仍然没有出台确定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障。这些制度和法律的缺失也是造成高校融资易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化解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办学与投资体制

毋庸置疑,国家和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主体和举办主体之一,有责任对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但如果将国家和政府作为唯一的举办主体和投资主体,那么高等教育投资将成为国家难以承担的重负。因此,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机制灵活化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高校债务危机问题的必然要求。从具体方式上看,应加大高等教育私有投入的比重,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体系,加快民办高校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办学的力度,吸引外资来支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等。从总体上看,应尽快完善我国高校的办学体系和投资体系,高校办学与投资应实行主体多元化。此外,也应充分调动社会投资主体投资办学的积极性,形成多种力量投资办学的新体制和新格局。

(二)将外汇储备注资作为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新思路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万亿,规模总量位居世界第一。过高的外汇储备会引发资产风险,过多的外汇债权意味着本国资源外流严重,具有较高的机会成本,会影响竞争力的提高。而动用外汇储备对高校进行注资,对于防止教育贬值和提升人力资本以及夯实能力储备而言,不失为一个战略举措。因此,应充分发挥外汇储备对于国内经济的支持作用,将外汇储备注资作为财政缺位的有效补充。外汇储备注资高校在能够找到法律的支撑,同时在操作上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法律层面上,央行对于外汇储备具有持有、管理和经营的职责,同时《教育法》也支持金融信贷手段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操作上,高校能直接运用外汇储备,从而具有成本优势和灵活性,直接引进世界一流教授,加强公派留学生力度,使高校能够有能力全面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外汇储备对高校注资不失为财政拨款不足的有益补充,可以将其作为化解高校债务危机问题的新思路。

(三)提高高校市场融资能力

综合国外许多高校的实践经验,高校经费来源除了政府拨款以外,通过市场运作向社会融资已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要通过多渠道实现融资规模效益,在银行借款之外,还可以进行校企联合办学,可以同时解决高校资金不足和毕业生就业问题,还要加大教育开发力度,实现科学技术的有偿服务;另外还有诸如建立大学基金会、发行教育债券或教育彩票、股权融资和信托融资、发展校办产业以及与企业进行互利合作等。此外,建立健全的高等教育社会募捐机制也不失为高校融资的一计良策。在这种募捐机制中,可以包括有面向全社会的公益型高教基金,也可以通过挖掘与整合校友资源,充分发挥校友对母校社会资本的融资功能,构建校友对高校发展的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等。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国可以以民办高等教育为高校市场化的突破口,率先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有益的尝试,利用资本市场的发展带动民办高等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融资空间。

(四)加强高校资金运作管理

高校债务危机成因及对策研究 篇4

进入新的世纪,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突飞猛进:1998年全日制招生规模为108万, 2006年达到540万, 是1998年的5倍, 1998年在校大学生仅600万人, 2006年猛增到2600多万人, 毛入学率达到23%, 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一直较低: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79%, 2005年为2.82%, 2006年为3.01%, 远远低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6%, 也未达到《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中规划的4%。《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数据显示:2006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5868.53元, 比上年增长9.16%;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513.33元, 比上年增长12.32%。由于经费分配不均, 相对于重点大学, 地方高校生均经费更少, 资金缺口更大。高校负债实为发展所迫, 是不得已而为之。2007年上半年, 全国政协对30多所高校进行调研, 公布的报告称全国高校贷款总额已达2500亿元, 建议对高校贷款实行贴息政策, 以减轻高校债务负担。其实, 全国高校贷款总额或许远远超出了已经公开的2500亿元。本文仅就高校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对策做些粗浅的分析探讨。

二、高校债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 客观原因分析

高校债务形成既有客观原因, 也有主观原因。其客观原因主要包括:

(1) 财政拨款严重不足。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这是造成高校债务危机最重要的原因。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 政府投入却严重不足, 尽管财政性教育支出在不断增长 (表1) 。但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高校扩招速度。高校规模从1998年的360万人扩大到2006年的近1800万人, 增长了5倍。随着高校不断扩招, 政府投入的比例反而在下降: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 D P从2002年最高峰3.32%下降到2005年的2.82%。按照国家规定, 要解决1500万名在校大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条件, 仅基本建设至少需要投入6000亿元, 而同期普通高校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包括国债资金仅500多亿元, 缺口十分巨大。在全国31个省区中, 江西、四川、海南等省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严重不足, 近年来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仅为2000多元, 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详情见 (图1) 。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Á资料来源:《教育部统计局财政部联合发布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2) 贷款管理不善。一些省份的巨额高校贷款和教育主管部门在贷款管理上的缺位与失职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999年至2004年底以前的近6年时间里, 全国范围内只有少数几个省份的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明确的贷款审批制度。直至2004年12月24日《教育部关于建立直属高校银行贷款审批制度的通知》 (教财[2004]44号) 的发布, 才改变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的贷款前审批制度的尴尬局面。在此期间, 即使一些省份建立了审批制度, 对贷款规模的控制也存在极大的空间, 致使这些省份的贷款审批制度形同虚设。更有甚者, 某些省份的贷款管理政策对高校贷款额度进行的竟然是下限控制而非上限控制。某些省份在原先已有贷款审批制度的情况下, 竟然重新发文规定“高校与经办银行签订贷款合同, 不必再向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提出书面申请。”可见, 高校贷款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是贷款管理不善的必然结果。

(三) 国家政策误导和监控不力为了启动教育需求, 我国实行了扩大招生政策。扩招之后, 由于基础设施不足, 政府财政困难, 实行贴息等政策允许和鼓励筹资方式的运用。在发放教育国债资金时, 都要求地方政府和学校必须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为了得到补助, 学校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向银行贷款来筹集配套资金。而国家在这方面出现了监控缺位或不力。于是就出现了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资源或资金被挪作他用现象十分严重。有关部门在审批时没有严格控制和把关。例如, 川东北的一所省属师范院校1998年在校学生规模仅为5000人, 目前达到2.5万人, 九年间增长了四倍;扩招幅度过大, 违背了教育规律。

(二) 主观原因分析

高等院校的债务危机形成, 除了客观因素, 还有高校自身主观的原因。

(1) 高校领导普遍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高校领导行政级别取决于学校的规模和层次, 规模愈大, 则级别越高, 因此高校领导普遍有强烈的投资冲动, 总是倾向于把学校做大。为了追赶国际一流大学, 2000年全国刮起了并校风。而各地也争相开发“亚洲第一”、“中国第一”等各种排名的“大学城”。可以看出, 这种非市场需求带来的投资饥饿, 必定带来投资的盲目性, 造成投资失误, 带来的是大量的无法归还的银行贷款。如 (图2) 所示。

(2) 高校领导缺乏自我约束机制。中国高等学校的管理, 本质上还是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 由中央集中垂直管理,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所有财务收支活动实行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从高校现行的干部制度来看, 高校目前实行的是任期制, 每4~5年, 就要更换一次领导班了, 即使不是全部都换, 但多数情况下第一把手要换。银行长期贷款可以在5年以上, 因此, 本任借钱基本上是后任还。另一方面, 公办高校资产没有人格化代表, 各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都是财产代理人而不是所有者, 它们行使的是代理人的职权而不是所有者的权能。这种情况使得高校投资权属不明, 也就难以对高校领导的投资决策判断是非。由于缺少外部压力和自我约束机制, 领导意志使高校债务进一步扩大。

(3) 盲目乐观, 对贷款缺乏风险意识。近几年来, 各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 办学条件与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在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不能满足建设和发展的情况下。大多选择通过银行贷款举债兴教。高校决策层引入“经营大学”这个市场理念, 通过“负债经营”的方式来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在负债与风险这一问题上只看见贷款能在短期内为学校发展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 而忽视贷款的还本付息可能给高校造成的财务危机。

(4) 高校非理性因素存在助长了负债的膨胀。某些高校敢于过度负债“经营”, 并对还贷有信心, 是建立在以为扩招总能持续下去的假设之上, 只要教学资源充裕了, 容纳学生的能力提高了, 自然就可以招更多的学生进来就读, 就可以用增加学生的这部分收入用于还贷, 在这一简单逻辑驱使下, 高校决策者于是增强了贷款的信心和决心。的确, 规模能降低相关的成本, 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规模效应。规模不可能无限增长, 事实证明, 中央已决定放慢扩招步伐转而将重点放到提高办学质量上来。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 是大学精神所在。“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而“树楼”只需要一二年甚至更短。“树人”才是大学精神的本质。

(5) 预算软约束, 不量入为出。高校收入基本上是一个常数, 从收入项目的构成和一般高校的实践来看, 学杂费和国家财政拨款是高校收入的主要来源, 其中, 财政拨款基本上用于学校人员工资的支出, 不可能有结余;收取的学费中, 国家明文规定必须不少于25%用于返还学生, 不少于20%用于弥补教学经费的不足, 不少于1%的比例用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只能将54%的剩余学费收入用于贷款的还本付息。即使将学费剩余54%全部用于还贷, 对于规模巨大的高校贷款本息来说恐怕也是杯水车薪。凭借高校自身的力量在规定的期限内还本付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6) 高校财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完整。高等学校在信息披露中, 对有利于学校的信息过分披露, 而对学校不利的信息则不披露, 或不作详尽披露。我国高等学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完整主要表现为报表体系不完整、报表数量少、报表信息不够详细。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报送的年度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支出明细表、专用基金变动情况表有关附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但是仅仅依靠以上的几张报表, 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无法掌握以下信息:现金流动性、资金的使用效果、融资状况、贷款的风险与报酬、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技术成果的储备和产业化情况、纳税情况、学费收入、学生培养成本及成本构成、捐赠资源的利用和捐赠资金的使用效果等。目前, 我国高等学校的财务信息披露主要是面向高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而对于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则未能提供会计信息。我国高等学校的财务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是会计报表的报送。我国的高等学校很少有对外公布年度报告的, 即使存在也大多是以宣传、广告为目的, 未能深入涉及会计信息, 且财务信息披露的渠道狭窄、手段单一。银行作为贷款者和债权人获得信息的渠道不畅通, 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严重, 高等学校向他们提供的信息, 远远无法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和监督的需要。

三、高校债务危机化解对策

(一) 加大财政投入

2007年9月12日,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 “从根本上来说, 还在加大财政投入, 我们准备将来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对高校的生均拨款都会增加投入, 逐步偿还基本建设债务。”广东省政府也做出相应承诺。在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 黄华华省长公开且明确承诺:广东省省属高校贷款在政府已经持续贴息的基础上, 所剩130多亿元教学设施贷款余额将由省财政在2007年内一次还清。辽宁等省的教育主管部门在高校贷款的偿还问题上也表现得相当积极。辽宁省副省长鲁昕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将“研究高校债务解决方案”作为该省必须抓紧解决的影响高校改革发展的首要问题提出。该报告指出:“高校债务问题, 已引起国务院及教育部的高度重视, 各级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帮助高校研究解决这一问题, 并在全国率先探索出有效的解决途径……力求通过多主体、多渠道、多方法、多措施, 逐步减轻高校阶段性偿债压力。”山东省政府王军民副省长在2007年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 将“建立健全高校贷款预警机制, 努力化解高校贷款风险”作为该省2007年高等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经过深入调研论证, 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中国银监会山东银监局于2007年8月20日联合制定了《关于认真做好高校贷款工作, 推动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意见》采纳了民盟山东省委和省政协委员的建议, 出台多项举措解决高校债务问题。具体措施有:切实加大政府投入, 省财政逐步提高拨款定额, 根据财力情况安排专项资金, 用于补助高校基本建设和支持高校内涵发展;优化贷款结构, 切实加强贷款管理, 对高校贷款到期偿还实行“一校一策”差别化管理;加快推进土地资产置换, 增强高校还贷能力;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利用市场机制, 吸引民间资本、企业资金投入后勤社会化建设和管理, 多渠道筹集资金。同时, 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山东银监局还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定期发布高校贷款风险警戒线, 超出警戒线的学校要制定具体措施, 逐步使贷款降到警戒线以下。江苏省打算通过“三三制”来化解省属高校的债务危机———江苏省政府拿出三四十亿元财政资金直补高校贷款, 另外通过资金运作再筹集三四十亿元, 余下部分由高校自己承担。浙江省财政打算拿出40亿元为高校贷款贴息。河南省政府也酝酿拿出部分资金为学校偿还1/3的利息。

(二) 加强银行贷款管理, 防范财务风险

高校内部要建立信贷资金管理小组。该小组应广泛听教职员工的意见, 收集整理贷款项目的材料和证明, 考核贷款指标, 验证贷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测算一定时间内所需信贷资金的数量, 落实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 制订还款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分清轻重缓急, 把贷款资金用在能够给学校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上。如兴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等。这样可以扩大招生规模, 为学校带来收入, 为偿还贷款提供资金保证。贷款资金不能用于职工福利和学校的日常运营。在信贷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实行信贷资金项目负责人制度, 而信贷资金管理小组与内审部门共同监督, 做到“负责有人, 监督到位”。对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项目负责人要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 提出修订方案、制定整改措施。信贷资金管理小组要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和审核。在管理过程中, 要系统地多方位地对信贷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正确评价, 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对信贷资金要按计划使用, 精打细算, 不能超支浪费。学校审计部门要加强日常审计, 并在事后对信贷资金使用效果进行审计和检查。必要时, 可以考虑由学校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三)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确定合理的贷款规模

对高校来说, 贷款不可能是无限制的, “应该贷多少款和能贷多少款”, 是高校在贷款时应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 贷款规模要与学校的发展规模相适应。如果学校贷款规模超过学校的承受能力, 学校将面临财务风险。因此, 为了防范风险, 高校要通过建立贷款风险评价模型来确定合理的贷款规模,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高等学校贷款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保证未来一定期间内每年具有可用于偿还贷款本息的资金。高校的收入来源可分为限定性收入 (指定用途) 和非限定性收入 (无指定用途) 两大类。只有非限定性收入才能作为高校偿还债务本息的资金来源。

(四) 建立高等院校的偿债准备金制度

利用信贷资金是要还本付息的, 当支付的利息相对数较小时, 可列入当年的经费支出中。但本金一次偿还时会造成高校财务支付困难, 因此, 建立高校的偿债准备金制度是完全必要的。同时, 由于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 高校固定资产不提折旧, 固定资产在使用中耗费的价值得不到补偿, 高校偿还银行贷款就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为了弥补高校会计制度的缺陷, 也为了高校不至于因偿还贷款而发生财务风险, 应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高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 根据债务规模和贷款期限, 按一定比例提取偿债准备金, 在事业基金中留足这一数额。

(五) 改善高校预算管理能力

预算是整个学校财务工作的核心, 是高校进行经济活动的依据, 预算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的财务状况和持续发展能力。因此, 为了保证高校预算的良好执行, 必须在高校内部管理中普及预算管理的基本知识, 尤其是对校级领导的法制教育和财务制度教育。让学校领导认识到对国家财产的责任。让他们依法办学, 依法理财。同时, 要重新定义高校预算的概念及内涵, 制定统一的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 把高校的全部收支作为预算统一管理的对象。量入为出, 统筹兼顾。在编制预算时, 应从学校的全局出发, 既要考虑学校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也要考虑到学校财力, 把学校的全部可动用资金, 包括财政事业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 按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综合平衡, 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全面反映学校整体财务收支情况和总体规模。首先要保证人员经费, 在公用经费使用中要向教学和科研倾斜, 压缩行政性开支。对于自筹基建项目要慎重, 根据学校财力情况予以安排。尤其是重大项目的预算管理, 要细化项目支出与预算, 新建项目应优先考虑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后勤生活和学校运转的必要设施。另外, 完善预算的调整制度, 对时间、方法、程序等作相应的规定。学校预算一经核定必须自求平衡, 不允许搞赤字预算。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 优化资金的支出结构, 确保资金正确使用,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使预算更趋公平、合理和透明。

摘要:本文在认真收集资料、数据和研究的基础上, 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了高校欠债的主要原因, 并针对这些原因, 提出了化解债务的措施和对策, 以期为解决困扰中国高校债务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债务危机,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陈威、宋蔚蔚:《改革高校财务体制化解高校债务风险》,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丛淑荣:《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3]付耀珍:《高校财务风险及对策研究》,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年第3期。

[4]刘谨:《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建议》, 《高等教育财会》2005年第4期。

[5]现杰、孙长汀:《财务管理》, 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如何防范债务危机1 篇5

首先,非常态经济刺激计划导致主权国家过度举债。金融危机以来,各国不断出台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动辄上千亿美元的救市资金不断增加国家的财政赤字,在财政投入无法支撑所需开支后,政府不得不大量对外举债,导致了财政赤字与主权债务风险伴随经济复苏而来。

其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经济缺乏“生产性”。上述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有其历史、体制和自身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失去了“生产性”,即失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

第三,没有量入为出,超偿付能力的过度依赖外资。在遭受债务危机的国家中,大部分国家实体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生产力,导致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对外资过度依赖。这决定了其在经济受到冲击时,外资突然撤出,政府却没有足够的偿付能力来维持经济正常运转,进而陷入危机。

如何防范:

其一,应该积极制订相关的政策措施,防止欧洲债务问题对中国的冲击,比如欧洲主权债券的直接风险,以及汇率风险、出口萎缩、经济增长放缓等间接风险。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远未结束,中国仍需要警惕与防范。

其二,应该在经济刺激和宏观稳定上取得一个有效的平衡。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脱离实际的大规模投资将隐藏巨大风险。中国应根据自身国情制订经济刺激方案和相应的退出策略,防止政策的脉冲性调整,防止产能过度扩张和财政赤字过度膨胀。

其三,全面审视中国的主权债务问题,引以为戒。中国应从外汇储备、贸易结构、外债负担以及整体债务状况等方面更加全面地审视中国的债务问题。

同时,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水平极高是“公开的秘密”。由于地方政府收入来源有限且不稳定,在医疗和教育方面又要加大开支,财政赤字压力持续扩大,有关研究估计地方债务总额相当于GDP的16.5%。

趣谈欧洲债务危机 篇6

据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这样讽刺欧洲国家缺乏团结性、各自为政和不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如果我要与欧洲国家领导人谈谈,我该打哪一个电话号码?”

《国际先驱论坛报》曾发表这样一副漫画:有人对欧盟说:“如果欧洲能用一个声音说话,那么形势就会好转。”结果多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异口同声地叫道:“救命啊!”

2009年10月希腊爆发债务危机以来,爱尔兰和葡萄牙先后陷入危机,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经济形势也岌岌可危。无怪乎欧洲债务危机的走向已成为各国媒体最关心的热点新闻之一。

应该指出的是,高声求救的欧洲国家遇到的危机或问题不尽相同。换言之,欧洲债务危机是一个笼而统之的概念。在严格意义上,只有希腊的危机才是真正的债务危机。

希腊债务危机的根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希腊政府长期奉行无节制的赤字财政政策,大手大脚地花钱,使财政赤字得不到控制。在2009年危机爆发前的6年时间内,政府的财政开支增加了87%,而财政收入仅增长了31%。其次,公务员队伍庞大。在希腊全国的1070万人口中,公务员却有42万之多,这一比重在欧盟成员国中是很高的。而且,公共部门雇员工资的涨幅却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第三,希腊社会不同阶层享受的种种优厚的社会福利加重了政府的财政开支,而严重的偷税漏税现象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因为希腊的非正规经济十分庞大(估计相当于GDP的25%~30%)。第四,庞大的公共部门效率低下,许多国有企业亏损累累。第五,加入欧盟后,希腊的工资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上涨,高出其他欧盟成员国工资涨幅的一倍,但希腊的劳动生产率却未见相应的增长。其结果是,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希腊的年均出口增长率仅为3.8%,仅相当于其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长率的一半。

“勒紧裤腰带”

面对希腊等国的危机,欧盟和IMF给出的“处方”是“勒紧裤腰带”,大力紧缩政府开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政府除了在公共部门实施裁员、减薪或私有化以外,还要在全社会削减社会福利,增加税收。

但这种反危机措施的副作用不容小觑。英国《经济学家》杂志(2011年7月2日)刊登的一幅漫画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启发:在医院里,“债务医生”(debt doctor)在为希腊注射“财政紧缩”针剂时,希腊痛得哇哇大叫。而医生却说:“迄今为止,疗效不错。”在候诊室里,当护士问哪个国家愿意伸出胳膊、打一针“财政紧缩”针剂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面面相觑,相互推让,谁都不愿意挨一针。

在一定意义上,摆脱危机的有效手段和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实现经济复苏。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增加投资,扩大消费,推动出口。而欧盟和IMF的“处方”是“勒紧裤腰带”,这样的反危机措施显然不能造就实现经济复苏的“三驾马车”。

在“勒紧裤腰带”的过程中,许多人失业,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下降。因此,在希腊等地,各行各业的罢工和民众的游行示威几乎从未间断过。

令人遗憾的是,“勒紧裤腰带”之类的反危机措施使希腊等国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没有外部救助,这些国家难以走出困境;要得到这些救助,它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财政赤字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实施的紧缩导致经济增长毫无动力而言,社会冲突也愈益严重;经济得不到复苏,就只能继续依赖外部救助。

华盛顿哈德逊研究所经济政策研究部主任艾尔文·斯特尔泽认为,大西洋两岸都已认识到,仅仅依靠紧缩是无法解决债务国的问题的。他还说,欧洲国家实施紧缩政策的经历表明,削减开支和增税将极大地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以至于经济的缩小比财政赤字的缩小更快,从而使财政赤字相当于GDP的比重上升,使失业率上升。

市场的威力

在下面一幅漫画的右边,大法官手里拿着许多对贝卢斯科尼极为不利的卷宗,其中包括弹劾、起诉他从事腐败活动以及性丑闻。大法官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因为贝卢斯科尼终于在市场“大人”的命令下灰溜溜地走了。

贝卢斯科尼在多个场合说过,他从政以来,曾“顺利地通过了无数次考试”,战胜了多个政治对手对他的攻击。然而,面对市场的威力,贝卢斯科尼只能认输。在漫画中还能看到,身穿睡衣的这位意大利政坛上的“不老翁”还在背后留下了一只粉红色的高跟鞋。许多人认为,媒体对他的私生活的连篇累牍的报道未必是虚假的。其实贝卢斯科尼本人也承认,他热爱生活,热爱休闲,热爱漂亮的女人。

青年时代的贝卢斯科尼曾在游艇上靠卖唱糊口。毫无疑问,谁也不会料到,这个小青年后来居然会成为意大利的国家领导人,而且在位时间长达18年。

更为令人惊讶的是,贝卢斯科尼通过成功的商业之路,积聚的财富高达62亿,在《福布斯》杂志的富翁排行榜上名列第118位。他的商业领域包括媒体、建筑和足球俱乐部。

由于希腊债务危机久拖不决,意大利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因为它的债务负担极为沉重(债务总额相当于GDP的比重高达119%)。许多媒体甚至认为,意大利业已陷入了债务危机。

但在严格意义上,一个国家只有在“违约”、“倒帐”(default)或债务重组后才能被视为遇到了债务危机。也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在提出需要外部纾困的要求后,也可被看作是遇到了债务危机。贝卢斯科尼下台前曾说过,意大利根本没有陷入危机,因为餐馆里人满为患。

意大利经济形势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难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得不到调整以及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而这一切问题的根源与贝卢斯科尼固步自封、缺乏改革的魄力有关。无怪乎许多意大利人在得知贝卢斯科尼辞职后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这一来之不易的日子。民众认为,贝卢斯科尼是一位“不合格的领导人”,只有他交出权力,意大利才能通过大刀阔斧般的改革来摆脱一切经济困难。

其实,意大利经济中也有一些令人欣慰的现象。例如,意大利没有出现房地产泡沫,银行体系较为稳健,失业率仅为8%(西班牙高达20%),财政赤字不大,预计2011年为4%,甚至低于法国的6%。事实上,由于前财政部长特雷蒙蒂坚持遵守较为严格的财政纪律,意大利的初级财政平衡曾多年保持盈余。这也是意大利能避免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的“法宝”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如同日本和意大利国债的60%是本国人民拥有的。其次,意大利债务的“杠杆化”不重。这两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意大利债务负担的严重性。

“与我们的朋友肩并肩”

发展中国家的危机(如墨西哥的1982年债务危机、墨西哥的1994年金融危机、东亚的1997年金融危机、巴西的1999年金融危机和阿根廷的2001年金融危机)基本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基本上得到解决了。而希腊债务危机已近两年,却还见不到“隧道尽头的光线”。

其实,希腊债务危机之初,问题的严重性是有限的。如果当初欧盟立即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事态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在批评德国和法国这两个欧盟的“老大”在应对希腊债务危机时的不力。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2011年9月17日)发表的一幅漫画是这样批评德国和法国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说道:“我们将继续与我们的朋友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肩并肩地站在一起。”然而,他们只是与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的外衣“肩并肩”,帕潘德里欧本人早已跌入下水道,露出地面的仅仅是他的秃头。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德国和法国不向希腊等国提供更多、更及时的援助?

这一问题的答案与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在德国、法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甚至包括斯洛伐克这样的小国),民众都认为,想当初,希腊人在政府的高福利政策下寅吃卯粮,过着舒适的生活,通过做假账进入欧元区;如今遇到了债务危机,却让勤俭节约、辛勤劳动的其他国家的人民来为希腊偿还巨额债务。这样的“道德风险”显然是不能被接受的。默克尔和萨科齐等政治家当然不会无视选民的意见。

令人欣慰的是,默克尔和萨科齐等欧洲国家领导人表示,欧盟将齐心协力地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尽快解决欧洲债务危机。

高校债务危机的形成与化解对策 篇7

高校负债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 也是特定制度作用的结果。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筹措不当, 以及高校之间的盲目攀比与合并等原因导致了高校债务危机的产生, 因而对高校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债务危机的现状

1. 高校负债经营现象极为普遍, 债务规模巨大。

目前, 各地高校纷纷扩招扩建, 欠下债务的现象十分普遍, 甚至有的高校几至“破产”。自1998年扩招到2008年止, 全国高等教育投资达到5 000多亿元, 而其中银行贷款的份额占到了2 500多亿元, 负债占到总投资的近一半之多。

2. 高校收入有限, 难以做到收支平衡。

目前, 大多数高校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校办企业产生的利润这三个方面。其中, 财政拨款占到总收入的50%, 学费收入占到总收入的35%~40%。一些高校债务规模过大, 在还贷高峰来临之际, 难以偿还到期债务, 不得不拖欠贷款甚至工程款。另外, 由于无法到期偿还贷款, 银行提高了利息水平, 这使得高校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

3. 高校资金运转困难, 教职工工资发放不及时。

一些高校为了偿还到期债务, 不得不加强内部资金管理, 压缩各项内部开支。由于资金来源有限, 当高校难以满足日常运转的最低要求时, 高校往往难以兑现政策性工资福利, 导致教职工工资水平长期低于同行业同资历人员, 严重影响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大量优秀教职工人才流失, 从而使得高校教学质量下降, 形成恶性循环。

日积月累形成的庞大的借款规模使许多高校已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 对此, 教育部明确表示2009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化解高校债务风险”。

二、高校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1. 高校扩招过快与体制改革不匹配。

高校量化考核体系和高校扩招后基础设施建设缺口放大, 是高校大举借债的重要推动因素。目前, 高校获得财政拨款的额度主要取决于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水平与办学层次, 因此高校除了要升级其软件设施, 即获得科研方面的突破外, 还要升级其硬件设施, 即扩大办学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获得更多财政上的支持, 高校不得不通过大兴土木扩大高校规模, 升级硬件设施以获得更大的财政扶持力度。

2. 经费来源不足。

目前, 政府不能完全落实其关于教育方面投入的规划。根据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国家承诺于2004年以前, 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4%的目标。但这一目标始终没有达到, 这一比例一直在2.4%~2.8%之间徘徊, 截至2009年这一比例也只达到3.32%。尽管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在不断增长, 但其70%都投入到九年义务教育中, 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总计投入不到30%。不可否认, 义务教育是教育之本, 但高等教育的投入也不应该与义务教育的投入差距太大, 以免厚此薄彼。

此外, 高校融资渠道过于狭窄。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绝大部分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承办, 一旦高校资金缺乏, 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就成为高校资金来源的不二人选, 这种单一的债务融资方式使得高校抗风险能力非常弱。面对巨额的债务, 造血功能严重不足的高校只有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与提高学杂费收入来偿还债务。

3. 政策过于宽松。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出现了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盲目和重复建设严重、经济结构失衡、预算内资金短缺等问题。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家发放教育国债、鼓励高校扩招, 以实现拉动经济的目标。基于此, 政府通过默许、鼓励、强制以及补助的方式促使高校向银行贷款。在国家政策和高校扩招的共同作用下, 高校负债水平一路走高。

另外, 政府低价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廉价土地并承担隐性担保责任也成为推动高校大举借债的重要因素。为了适应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调整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新形势, 在占地越多、土地增值越快的利益诱惑下, 各高校以土地增值为前提条件向银行抵押, 从而在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了大量的贷款。而高校作为一个公益性的事业单位, 也使得各级政府成为各高校的隐性担保责任人, 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前不分析高校的偿债能力就大肆为各高校大开方便之门。

4. 资金管理存在缺陷。

高校资金管理运作存在缺陷, 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 外部约束体系缺失。2006年, 国内先后爆出了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挪用资金炒股的问题。高校参与证券市场的投资, 证券市场的千变万化, 给高校带来的不是资金上的收益, 而是资金上的巨大损失。同时, 高校大办图书馆、体育馆等形象工程, 以及各高校之间合并、攀比之风导致了资金无法得到合理利用。此外, 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 使得高校资金运作也很不规范。

三、高校债务危机的化解对策

1. 政府方面。

(1) 还贷模式以政府为主、高校为辅。在“两会”期间, 曾有代表和专家认为, 对于部分高校可以采取“政府还本、高校还息”的模式还贷, 以缓解高校还贷压力。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谢太峰认为, 高校债务危机的解决, 主要途径还是要靠政府支持, 如果政府不施援手, 仅靠高校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可见, 推行以国家为主、地方政府和高校为辅按比例分摊债务的政策很有必要。例如, 2007年江苏省曾提出过“三三制”方案, 即政府承担30%~40%的债务, 通过资金运作再筹集30%~40%, 余下部分由高校承担。当然, “政府还本, 高校还息”模式应针对不同高校区别对待, 如果一个高校的债务规模过于巨大, 每年连产生的利息都还不起, 那么这种模式就不可行。

同时, 政府还可以施行分类全担模式, 即将高校债务按性质划分为教学必需设施和非教学用楼堂馆所等。如因扩招而引起的教学楼、食堂、宿舍等的建设, 不仅可以全部纳入化解范围, 而且悉数由政府偿还。例如广东省政府就全部归还了其管辖范围内的省属和部属高校的149亿元贴息贷款, 但招待所、培训中心等设施负债不在其中。目前, 广东省各高等院校只剩下小部分贷款, 这部分负债依靠高校自身力量应该可以按期偿清。

(2) 设立偿债基金和专项拨款。设立高校偿债基金可以促使高校有计划地集中、储备偿债基金,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盲目贷款, 减轻其财务负担与风险。高校的基本建设均为国有资产, 向银行贷款也是政府投入不足的反映, 政府应从政策上给予扶持, 主要是:设立专项基金对高校贷款利息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政府应协调银行等部门, 确保高校能够在债务压力下正常运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部省共建院校和省属院校的基金投入。

设立专项拨款, 在财政预算内列入高校基本建设补助, 对进行基础设施改扩建的高校给予一定补助。例如江苏省某高校, 2004~2007年间受省政府财政专项拨款支持, 每年减轻负债300万~400万元, 2007年更是达到2 000万元。另外, 还可以通过外汇注资对财政拨款进行补充。我国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 总量居世界第一, 面对的外汇风险也极其严峻, 随时面临着外汇贬值问题带来的损失, 导致国内资本外流, 机会成本过高。外汇注资不失为财政拨款不足的一个有益补充。

(3) 加强高校资金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高校办学体制。毋庸置疑, 国家和政府作为高等教育举办主体和管理主体之一, 有责任对高校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高校应该实现办学体制多元化。政府应该从源头上出发, 出台相关政策,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高校资金管理运作体系建设, 强化管理, 加强外部约束与社会监督, 避免运作不合理造成资金浪费。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 督促高校发挥自身潜力实施自救。解决高校债务危机必须从高校自身出发, 发挥高校自身的积极性, 有关部门要做好督促工作, 出台相关约束机制, 调动高校自救的积极性。负债高校的老校区一般地处市区, 土地升值快, 高校可以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出让空置的土地、校舍, 以缓解资金还贷困难, 还可以充分利用科研成果转化等办法筹措资金。另外, 在政策范围内接受企业 (或财团) 的捐赠以及采用其他金融手段等, 这些都是可行的自救措施。

第二, 督促高校合理利用银行资金。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督促高校合理使用银行贷款资金,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进行投资决策时, 高校一定要对投入和产出、成本和效益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谨慎选择;在利用资金的过程中, 要自始至终加强对资金的计划管理和目标管理, 提高财务透明度, 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

第三, 科学管理高校贷款行为。出台有关银行机构贷款给高校的严格制度, 规范高校贷款行为, 避免不合理贷款, 减少银行呆账、坏账。不能因为高校的公益性而放宽贷款政策, 使政府成为高校债务最后的埋单者。有关部门应为高校建立负债风险防范指标体系以控制贷款比例, 为每所高校设定可贷款的上限额度, 设置预警指标, 超过指标之后需要审批, 从而本着适度负债的原则, 帮助高校化解贷款风险。

(4) 调整高校评估体系。调整高校教学水平评估体系标准, 避免高校因盲目攀比造成资金浪费。教育部正在实施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标准相对单一, 在客观上促成了一些高校的盲目发展行为。教育部应对单一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调整,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 制定分类指导、分层次评估的指标体系, 引导高校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道路, 避免单纯的规模扩张带来的高负债问题。

2. 社会方面。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 都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也应该从社会大环境的角度探讨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对策。具体来讲, 目前有社会捐赠和组建捐赠基金两种方式。

社会捐赠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资金来源。美国许多名校接受的捐赠与捐赠基金会的投资收入已占高校年度预算的20%~40%。与国外的高校相比, 我国高校在这方面的发展还差得很远。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管理者的观念里, 募捐只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这与我国高等教育从古至今“学在官府”的观念有关。同时, 社会上存在各式各样的基金, 社会也可以设立专门为高校发展而投资的基金。遵循“本金不动, 仅用收益”原则, 基金可来自于理事单位赞助、社会捐赠和校友捐助等。美国各高校均设有各种类型的大学基金, 许多大学甚至成立资产管理公司, 委托专业人员来管理基金, 如哈佛大学的基金在1998年就高达130亿美元, 资产报酬率达20.5%。

3. 高校自身方面。

高校债务危机的直接承担者是高校自身, 高校不能仅靠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帮助渡过难关, 更应从自身找原因、找出路,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大筹资渠道。

(1) 土地置换。高校可以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盘活自有资源和资产, 出让空置的土地和校舍以缓解资金还贷压力。目前, 很多省份都允许高校通过老校区土地置换的方式筹集还贷资金以及下一步的建设资金。辽宁省省属高校目前已经开始了通过土地置换收益冲减银行债务的实践。在2000~2005年的六年间, 辽宁省75所高校中的35所实现了新校园建设, 其中有17所都是通过土地置换方式获得的重建资金。但是, 高校采取“土地置换”方式筹集资金的做法遭到国土资源部门的反对。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明确指出, 对高校“卖地还债”的做法, 国土资源部必须高度关注、高度警惕, 一经发现, 坚决制止。笔者认为, 高校“土地置换”收入并不允许单位擅自处置, 所谓“卖地还债”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2) 出让专利或建立大学公司。出让专利,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换是高校的资源优势。高校是科技发明的摇篮, 是知识创造的重心。有了发明专利, 创造了新知识, 就要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获得实际收益。1995年, 美国高等院校依靠专利技术转让获利3.18亿美元, 为高校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高校也可以加快专利技术研发和转换步伐, 以这一高校特有的资源优势创造资产, 减轻高校债务负担。

(3) 校企合作, 技术入股。高校相对具备较强的软实力, 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通过校企合作, 使高校科研优势与企业人才优势实现互补, 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以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随着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全面实施, 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科技含量上, 以“双赢”为基础的校企科研合作将会成为高校重要的资金来源。

例如, 在澳大利亚, 现有公立大学三十多所, 其中的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大学公司, 1996年这些公司为大学获利达2.8亿澳元。我国北大的北大青鸟、清华的清华紫光和清华同方, 其师资力量几乎全部来自于在校老师或学生。可见, 各大高校完全有能力以该模式筹集资金, 缓解还贷压力。

(4) 设立高校基金或发行教育债券和彩票。 (1) 设立高校基金。国外基金会一般都是非独立法人, 隶属于大学, 由大学委派投资委员会负责投资决策, 投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捐赠和投资收益滚动累积, 可以投资于房地产、股市、基金、债券, 甚至可以进行国际投资, 从广阔的市场中寻求收益。根据耶鲁大学基金会2005年年报披露的信息, 在1995~2005年十年间, 基金会为耶鲁大学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 从1.49亿美元增至5.67亿美元, 年增长率为14%。 (2) 发行教育债券和彩票。目前, 我国彩票与债券市场相当繁荣, 规模巨大、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高等教育专项债券既可由政府发行, 也可以由高校直接发行, 在债券利率、税收方面可享受优惠政策。例如, 哈佛大学弗德学院1996年发行了2 400万美元债券, 用于教学楼改造, 由于资金到位快, 工程很快竣工。

(5) 吸收民间资本。吸收民间资本、建立股份制高校的方式值得考虑。国外办学经验比我国丰富, 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国外优秀办学方式, 以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例如, 可建立大学基金会、大学理事会、公转股份制, 以吸收民间资本。

四、结束语

高校债务危机源于高校为扩大规模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负债融资的行为, 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在加快经济建设的过程中,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之间的不同步。目前, 我国高校负债总额大、结构不合理, 对高校自身、社会各界以及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越来越沉重的高校巨额贷款负债, 需要政府、高校自身、银行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和协商, 谋求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实现其对教育事业的投资承诺, 加大教育投资, 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其次, 高校自身要开源节流, 积极拓展新的发展思路, 积极创新;最后, 政府、高校、银行和社会各界必须共同协商, 一方面要缓解高校还贷压力, 另一方面要维持三方利益, 保障公平。我们应从各种化解对策中找出解决之道, 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高校教育事业会获得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在科研、交流、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2008年“高校债务危机的管理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自1998年各大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 许多高校不得不举债办学, 许多高校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本文对我国高校所面临的债务危机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债务危机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化解对策。

关键词:高校债务危机,扩招扩建,偿债基金,专项拨款,资金管理

参考文献

[1].刘觅, 易传和.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形成与化解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7

[2].黄宇红, 杨军.高校债务危机的成因分析与应对策略.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10

高校债务危机 篇8

一、我国高校的债务危机

2006年, 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 在2005年之前, 我国公办高等学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2000亿元,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高校的实际负债要远远高于这个数目, 除了银行贷款, 高校还有许多其他债务, 比如工程建设方的垫付资金、其他单位及社会的投资等, 保守估计债务总额达到4000亿元。国家审计署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 到2010年底, 全国1164所地方所属的普通高校负债2634.98亿元, 平均每家地方高校负债2.26亿元。近年来, 高校之间攀比成风, 各高校不断的扩招扩建, 随之而来的便是债台高筑, 个别高校负债甚至高达20~30亿元, 每年银行利息支出就高达1.5~2.3亿元, 有的高校收来的学费基本用来支付银行利息和偿还银行贷款, 债务问题成为高校很棘手的问题, 也是制约着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会计制度缺陷加深了高校的债务危机

(一) 会计核算主体的多元化影响高校债权主体的确认

我国高校现行的会计核算办法, 把高校这一独立的会计核算主体人为地划分为高校教育经费的主体与基建经费的主体分别核算, 高校会计只核算教育经费活动, 而对基建资金实行单独核算, 这样高校内部形成了两个会计主体, 与会计主体原则不符。随着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扩建成风, 各高校都在拼规模比高楼, 而高校的基建资金大部分又都来源于银行贷款, 借款本金和银行利息的偿付义务人本属于高校, 但这些负债都没有反映在高校的财务报表上, 报表负债与高校的真实负债不符, 现行的会计制度没能把高校真实债务风险体现出来, 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出高校真实的财务状况, 大部分高校因看不见这些被隐藏的风险而向银行大量借款, 从而加剧了高校的债务危机。

(二) 会计核算内容不完善影响高校债权的真实反映

高校会计核算的内容较窄, 与当前高校的发展不适应。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高校资产核算不完整。比如高校的预算外资金、科技转化成果和相关的债权、债务、产权等均没有纳入高校的会计核算, 高校对政府的基建拨款也基本不纳入核算。二是高校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全面。由于现行高校的会计制度没有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的正常损耗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高校的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不能如实反映, 而固定资产又是高校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对外扩大借债的基础, 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确会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高校偿债能力的评价。三是无形资产的核算缺陷。如高校会计制度在对科研成果的成本核算和对专利、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转让收入的处理过程中, 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三) 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不利于全面反映高校的真实债务情况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实行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会计核算基础。而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收支情况作为确认当期收入和支出的依据。在这种会计基础下高校仅对资金的实际收付情况进行核算和处理, 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高校债务情况。而高校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 其日常运行和经费开支与企业差不多, 存在着大量已经发生但尚未实际支付的负债, 比如高校拖欠的应付的职工工资, 应付办公用品、教学设备、图书采购款以及应付水电费等, 甚至还包括应付的工程建设款, 尚未支付的银行贷款和利息, 这些都属于高校的“应付款项”, 但却没有反映在高校的财务报告中, 不利于全面反映高校的真实负债情况, 隐藏了这部分债务风险。这种状况, 对高校的财务运行和贷款决策产生了误导, 从而扩大了高校的债务风险, 不利于高校对债务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四) 缺乏合理有效的会计体制机制来约束高校的负债规模

虽然我国先后颁布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高校负债的计量和核算进行了规范。但由于在目前的体制下, 政府与大学有一种直接的儿子与老子的关系:作为“儿子”的高校由于有“老子”撑腰, 便随心所欲地到处向银行借款, 作为“老子”的政府则会稀里糊涂地为“儿子”偿债, “儿子”欠账“老子”来还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也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来限制高校的贷款规模, 各高校都肆无忌惮地大规模向银行贷款盖楼扩建, 由于有政府的财力保证, 银行对高校的贷款申请也来者不拒, 使得高校债务规模严重超出其偿债能力范围, 于是造就了今天各大高校的债台高筑。

(五) 财务会计管理透明度不高隐匿了高校债务风险

高校财务管理透明不仅要求相关会计信息公开, 还要求公开的会计信息全面、准确、及时。但是目前并没有建立公开披露高校会计信息的制度, 且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 高校的许多债务尤其是隐性负债无法被政府和社会及时了解, 掩盖了高校财务管理上的诸多问题, 相关部门和社会大众也就没能及时监督高校的财务行为和贷款决策。由于缺乏外界的有效监督, 高校隐匿了许多债务风险, 即使在较高的财务风险下也照样会随意增加银行贷款。

三、深化高校会计制度改革, 有效化解高校债务风险

(一) 明确高校会计目标, 形成会计工作的行动指南

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方方面面。国外的关于会计目标的理论主要有受托责任论和决策有用论。由于我国高校大部分都是属于公办性质的, 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 高校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 此外还存在社会投资、外界捐赠、科研成果转化收入等其他来源途径, 我国高校的会计目标可在受托责任的基础上, 辅以决策有用的目标, 从而如实全面地反映我国高校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

(二) 完善高校的会计核算内容

比如对土地购置费用的核算、包括大学生医疗费用在内的与学生有关费用的核算, 现行会计制度未对这些费用规定其列支的方向, 不便于管理者了解高校的负债结构从而合理安排偿债资金, 也不利于银行准确评价高校的偿债能力。

(三) 逐步实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方式

新制度采用的是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这种制度所反映出的高校筹资和偿债能力是从财务资源中取得, 且只报告有限的信息。而权责发生制所反映出来的高校筹资和偿债能力是从经济资源中取得的, 且能报告评价绩效所需的必要信息。权责发生制通过对高校资产和负债的规模与结构的真实完整地反映, 不但有助于高校客观评估现有的负债水平从而制定合理的筹资决策, 还强调了高校的受托责任观, 使高校合理制定贷款计划, 积极防范债务风险。

(四) 健全高校会计要素

新制度把会计要素中的“支出”改成了“费用”, 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化和高校的发展, 高校的相关支出种类越来越多, 高校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 在费用支出方面与企业趋同, 这种改革也适应了高校在费用支出方面的变化和需要。高校虽不像作为盈利组织的企业那样, 还存在“利润”, 但高校作为非盈利的事业组织, 通过对财政资金的运用, 在会计年度终结时也会存在结余或不足, 因而, 可考虑增加“结余或不足”这一会计要素来反映高校对高校资金的利用效率和效果, 政府部门可据此增加或减少高校的下一年度的经费, 同时也能激励高校有效使用和利用财政资金以及合理控制负债规模和结构。

(五) 增加现金流量表, 完善高校的财务报告体系

现金流量表可以清楚地显示高校的会计年度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并完整全面地反映高校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 可用于分析高校在短期内有没有足够现金去应付日常开销和债务风险, 还有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评价高校的短期偿债能力。

(六) 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和绩效考评

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可以保护高校资产的安全完整, 保证高校有序、高效地运营, 使得财政资金的得到合理规范的使用, 高校的债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七) 建立高校财务信息定期披露制度和外部审计制度

随着高校资金来源的多样化, 越来越多的外部主体与高校发生关系, 高校财务信息的需求者也日趋多元化。因此, 建立财务报告公开披露制度和外部审计制度就有了必要, 以便使不同的报表使用者更好地了解高校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 为不同主体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雪芬.政府会计发展与对策[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2]财政部, 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S].1998

[3]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S].2009

[4]潘雪峰.关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的路径思考[J].科技信息, 2007 (14)

[5]姜彤彤, 武德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探析—兼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J].财务与金融, 2010 (5)

[6]杨建宁.完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2)

债务危机依然笼罩欧洲 篇9

2009年10月,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并迅速波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和意大利等欧洲其他国家,形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随后,经济危机演变成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并向银行和实体经济蔓延;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和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等先后辞职下台;示威和罢工像野火一样烧遍了整个欧洲;欧盟分裂和欧元崩溃论衰歌不断;评级机构不断下调相关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投机力量大肆做空欧元,欧洲股市、债市纷纷下跌。整个欧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欧债危机”从何而来

要弄懂欧债危机,首先要弄懂三个词条:

主权债务:通俗地说就是以国家的名义对外借债。泛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独立自主处理内外事务的权力)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

主权债务违约: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国家可能还不起借来的钱了。随着救市规模不断地扩大,很多国家债务比重也在大幅度地增加。当这个危机爆发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主权违约,即一国不能偿付其主权债务了。

主权信用评价:通俗地说是指对一个国家还债能力的评价。评级机构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主权机构的政治、经济和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并用符号来表示。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谁都知道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会轻易过去,但谁也没有想到第二波冲击是以主权债务危机的形式出现——起源于国家信用,即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出现问题。

实际上,早在2008年10月,北欧小国冰岛的主权债务问题就浮出水面,其后是中东欧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经济规模较小,国际金融救助也比较及时,主权债务问题没有酿成较大的国际金融动荡。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标普、穆迪和惠誉分别下调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起初,很多人仍然认为希腊只是个例,但是,希腊问题不仅仅是希腊的问题,此后欧洲多个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欧猪五国PIIGS” (Portugal—葡萄牙、Italy—意大利、Ireland—爱尔兰、Greece—希腊、Spain—西班牙)等国纷纷爆出重大债务问题,2010年1月11日穆迪警告葡萄牙将调降该国债信评级;2010年2月4日,西班牙财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赤字恐将占GDP的9.8%,西班牙股市当天急跌6%。欧盟核心国家法国和德国,也被爆出债务与GDP比值超过警戒线。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11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

欧债危机是怎么发生的

综合来看,产生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经济失去动力。欧元的诞生让欧洲一些相对“穷”一些的国家比如希腊、葡萄牙、爱尔兰也能像那些相对“富”一点,国家财政政策上更谨慎一点的国家,比如德国一样以相同的低利率去市场上借钱。面对如此好事,希腊、葡萄牙等“穷国家”开始大肆借钱来补贴发展国内的福利政策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并且不断保持宽松的财政政策,以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这个时候欧洲还是一片太平,各国的经济都快速发展,银行和其他投资者也愿意把钱借给这些“穷国家”们。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穷国家”们经济受到重大冲击,只能靠借贷维持其运行,但是问题来了!这些国家的债务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在这些国家经济持续不景气的情况下,政府收入已经不够用来还债了,债务越积越多,危机开始到来。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指出,欧元区北、南国家之间巨大的竞争力差异,是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除产业结构、人口结构不平衡等因素外,经济基础和竞争力相对低下的南部国家利用欧元的低利率惯性借债,低估风险,盲目构建与其经济实力不符的高福利体系,欧元区制度缺陷等使债务负担最终成为“不能承受之重”。

早有论者指出,欧元区国家很难解决经济上的“南北分裂”局面:北欧制造,南欧消费;北欧储蓄,南欧借贷;北欧出口,南欧进口;北欧经常账户盈余,南欧则常年赤字;北欧人追求财富,南欧人追求享受……

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发现,目前意、西、葡、希四国的经常账户逆差合计为1830亿欧元,而德国则有顺差1820亿欧元,两者大体相当。在他看来,欧元其实建立在“德国工业挤垮南欧工业”这个不平衡的经济基础上。

而在中国船舶工业研究院研究员宋晓军看来,欧元的疲软就体现在一个细节上:“整个欧洲只有德国这个‘大齿轮’在转着,德国人老实干活儿、干制造业,养着一帮古老的文明国家,他们不干活,在海滩上晒太阳”。希腊人63岁退休,而德国67岁退休。“67岁退休的老老头,要养希腊63岁的小老头”。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认为,欧债危机是欧洲多少年来的福利社会制度、产业竞争力相对下降、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人口老龄化、经济制度僵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靠紧缩财政和释放货币,只是治标却不能治本。而欧洲主要领导人应凝聚起足够的民心和民意,“让人民明白,要真正摆脱高额财政赤字和严重债务危机,需要全体人民勒紧裤袋,降低工资福利和生活水平,同舟共济”。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研究员张茉楠把美、日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统称为“债务依赖型国家”。她引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称,世界外债发行数量最多的前10个国家,对外发行的债券占全球的83.8%,其中欧元区各国债券市场加总后规模占到了全球的45%,已经超过了美国32%左右的份额。

事实上,不论希腊还是美国,“寅吃卯粮、挥霍奢侈”都是一种通病。

只有1100万人口的希腊,以旅游业和航运业为支柱产业。2010年服务业在GDP中占比达到52.57%,而工业占GDP的比重仅有14.62%。这确实是绿色、环保经济。这种产业结构,在经济繁荣期,能让希腊人过上高工资、高福利的幸福生活。教育、医疗、社保全都免费,借点债又算什么?可是,金融危机一来,旅游业、航运业恰恰冲击最大,希腊经济一夜间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

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等国,或多或少都存在工业基础薄弱、对外依赖严重、服务业比例过大、房地产泡沫严重等致命的“结构问题”。

繁荣时期的超前享受,到了萧条期,反而变成沉重的负担。似乎没有银行借款,日子就没法过了。用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的话说就是,“在债务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之下,上到国家,下到普通人,都是金融体系的奴隶!”可见,靠借新债、还旧债的办法,永远不能实现经济的真正复苏。

欧盟:紧急“救火”

纵观本次危机,经济水平的不一致,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导致欧元区国家财政政策各自为政。货币政策受到约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矛盾,导致经济内部矛盾爆发。在深陷危机的各国为争取救援基金、解决因削减福利支出导致的社会矛盾而不断努力时,欧盟也在连绵不绝的峰会中探讨着各种“救火”的可能性。

2011年8月,德法两个欧元区最大经济体的首脑进行了首次紧急会晤,决定联合提议建立欧盟经济政府,并敦促欧元国厉行节约。经过场场“拉锯”,在欧盟2011年12月8日举行的最后一次峰会上,联合提议最终通过。除英国以外,所有欧盟26国都表示同意缔结政府间条约强化财政纪律,采取欧洲统一国库、严格监督欧元区财政及赤字等政策,标志着欧盟拯救欧债危机进入新阶段。

长期以来,欧盟对成员国的财政约束机制是一种软性约束机制。这种机制削弱了欧盟财政约束的力度,使财政约束机制形同虚设。欧盟26个成员国同意就加强财政纪律缔结政府间条约,无疑使欧盟财政一体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一种超国家的财政政策执行主体呼之欲出。

英国前首相梅杰为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欧债危机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而到它解决的那一天,世界或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欧盟。他预测,未来10年,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欧元区将改变欧洲格局。

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 篇10

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采取了诸多技术性的补救措施。但是,债务危机依然像幽灵一样盘旋在欧洲大陆的上空。

一、究竟是何原因致使这场危机爆发的呢?

许多学者认为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在于人口结构老龄化。不少观察家认为是一年前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欧洲一些国家目前的债务危机。其实,全球金融危机只是让欧洲债务危机提前引爆,即使没有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同样不可避免,因为这些国家普遍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国家的产业竞争力显著削弱,而长期富裕的生活环境养成的高消费习惯无法自动作出调整,而政治家为了选票必然通过政府举债支出来维持高生活水平与社会福利,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政府债务高居不下。

纵观欧洲债务危机的拯救史,不难发现,核心措施就一个:注入流动性,增发货币,从证券市场计划到长期融资,直至现在的直接货币交易,都是延缓危机时间而已。继续开闸放水,增加债务未必能治本。欧债危机的根源并不是南欧人懒惰,而是货币生产体系出现了偏差。

二、欧盟最初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虽然,欧盟国家在一体化上不断完善,但是他们在制度上有个致命的缺陷。这个缺陷早在英国脱离欧盟时已经显现出来,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个缺陷就是欧盟国家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而统一制度是由欧洲中央银行制定,而欧盟在财政政策上却采取各自不同的政策。货币政策的统一使欧元区国家在面临经济问题时,无法通过本币贬值来缩小债务规模和增加本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只能使用财政刺激手段,而且有扩大财政赤字的内在倾向,最终造成政府债台高筑,这使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希腊经济具有自己的特点,旅游业发达,实行高福利社会政策,由于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举债度日成为常态。在加入欧元区以前,希腊拥有货币发行的自主权,国家有两种策略可用于应对政府债券可能的偿付隐患:一种是通过增发不同期限的政府债券来间接实现展期,用跨期手段为解决危机赢得更多时间;另一种是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增发货币,通过货币贬值来减轻债务压力。也就是说,希腊经济有它的风险,也有它解决风险的机制。但是加入欧元区以后,希腊失去了独立的货币发行权,上述两种策略无法实施,剩下的只能指望欧洲央行或债务重组。问题是,欧洲央行既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救援一个成员国的债务危机,因为各成员国之间利益平衡问题,希腊债务问题一拖再拖。从本质上来说,欧元区的建立由于剥夺了成员国独立解决风险的可能,实际上是把一种局部的经济风险放大为整体性的风险。

三、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过度负债

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过度负债行为,是造成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

欧元从诞生之日到次贷危机发生前夕累计升值80%之多,导致欧债广泛受到投资者的欢迎,相应地,举债成本也就变得十分低廉。各国易于获得低廉、充足的借贷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各国劳动生产率低但劳动成本高等结构性问题。欧盟国家在1980年至2009年间基本处于负债投资状态,长期的负债投资导致了巨额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重负。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政府财政赤字不应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在危机形成与爆发初期的2007~2009年,政府赤字数额急剧增加。以希腊为例,从2001年加入欧元区到2008年危机爆发前夕,希腊年平均债务赤字达到了5%,而同期欧元区数据仅为2%;希腊的经常项目赤字年均为9%,同期欧元区数据仅为1%。2009年,希腊外债占GDP比例已高达115%,这个习惯于透支未来的国家已经逐渐失去了继续借贷的资本。这些问题在PIIGS五国中普遍存在。随着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日渐深入,以希腊、葡萄牙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工资、社会福利、失业救济等方面逐渐向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看齐,支出水平超出国内产出的部分越来越大。由于工资及各种社会福利在上涨之后难以向下调整,导致政府与私人部门的负债比率节节攀升。西班牙和爱尔兰债务问题的成因与希腊略有不同。这两个国家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迅速萧条,国内银行体系出现大量坏账,最终形成银行业危机。而政府在救助银行业的过程中,举债与偿债的能力均出现了问题。

已经背负巨额债务的五国政府,其进一步借贷的能力已大不如前,政府信用已经不能令投资者安心充当债权人的角色。当巨额的政府预算赤字不能用新发债务的方式进行弥补时,债务危机就会不可避免地爆发。

四、超前的福利政策

经常听人说欧洲国家的人从出生到去世都享受着很好的福利政策。而在希腊加入欧盟开始,自身本来就比法国和德国这样的国家在生产力水平上有差距,应该加大用工时间,而因为欧盟一体化在工会的压力下,希腊这些国家却享受着和法国、德国这样国家的福利水平。欧洲国家的福利体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旨在平息民众的不满,实现欧洲各国的共同繁荣。在危机爆发之前,由于慷慨的福利体制和丰厚的退休金,希腊人的平均退休年龄是53岁,在发达国家中首屈一指;每年还有6个星期的休假。最终希腊人仅靠自己的钱已经无法维系其舒适的生活,于是就开始借钱,不断地借钱。经济增长速度跟不上负债,进而危机逐渐积累,逐步扩大。西班牙、爱尔兰等欧元区的高福利水平国家,与希腊情况类似。高福利水平加上低生产力水平导致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缺乏竞争力,财政收入少。而在维护高福利下,政府支出增多,这就导致恶性循环。当政府宣布一系列削减民众福利的措施后,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各国民众的大规模抗议和不满说明此前的福利水平已经远超该国实际承受能力。作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调节手段的福利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福利开支过高会影响经济发展。福利开支应当遵循适度救助社会最贫困阶层、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等原则,在经济增长与福利制度之间保持以经济增长为主题的动态平衡。

五、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为了保护本国环境和提高本国竞争力,欧洲国家纷纷把产业外移,导致本国产业空心化。像这次危机严重的五国,他们的发展主要依靠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旅游业。以旅游业和航运业为支柱产业的希腊经济难以抵御危机的冲击。以出口加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拉动经济的意大利在危机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意大利经济结构的最大特点是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依靠房地产和建筑业投资拉动的西班牙和爱尔兰经济本身存在致命缺陷。工业基础薄弱,而主要依靠服务业推动经济发展的葡萄牙经济基础比较脆弱。

PIIGS五国属于欧元区中相对落后的国家,分析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他们的经济更多依赖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旅游业。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深入,新兴市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全球制造业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南欧国家的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而这些国家又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在危机冲击下显得异常脆弱。欧债危机真正走出困境,需要欧洲国家自己产业和技术上的相互配合。

这一在当前几乎普及全球的非常规政策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通货紧缩预期的恶化,但对降低市场利率及促进信贷市场恢复的作用并不明显,并且或将给后期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一定风险。伴随经济逐步复苏,量化宽松极有可能带来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这样的政策实际上向全球收取通货膨胀税收。后果是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各国的生产成本上升,出口减少。本来经济发展不好的这五个国家,加上成本上升和出口减少,赤字将不断变大。

上一篇: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下一篇:原料控制措施